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保基金资金来源

社保基金资金来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保基金资金来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保基金资金来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保资金;金融工具;创新

在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积累数量的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社会保障资金已经慢慢地变成了国内经济市场中的主要资金来源,根据我国关于社会保障资金的规定,个人的社会保障资金职能用于存款在银行中和对国债进行收购。在国外除了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投资之外,还有很多创新的金融工具,例如,资金在上市流通证券上的投资、股票投资等的有价证券。创新性的金融工具可以为社保资金积累后的投资提供一个更具有选择性的空间。根据我国的国情来看,比较符合经济市场发展的创新型金融工具有参与国有企业建设发展的投资、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有关的信托产品、和合理的指数期货等。

1.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相关的金融产品

伴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为的发展,其中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其中负债过度是国有企业中最常见的问题,并且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改进首要目标就是进行战略性重组,换句话说就是国有企业应该减少在竞争性很强的领域中的比重,将发展重点放在竞争力较低甚至非竞争性的经济领域中,作出以上的改革可以大大的加快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手段有很多,例如企业股份的的社会化甚至企业的并购,但是以上手段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就目前来看,资金积累日益增长的社保资金是最适合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资金的来源,而社会保障资金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将资金变成国有企业的基金证券形式。国有企业改革可以进行股票的收购出售进行资金的积累,将中小型企业进行并购改革后对其进行售出。并且,以上的基金证券最好只对社会保障资金开放。第二,利用社保资金来购买企业的股权。让社会保障基金对国有企业股权进行收买,不仅可以价格的合理、社会的公平、而且同时可以避免国有企业中的“暗箱操作”。将国有企业收益的以部门作为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两者的相互投资,比起将国有企业的股份转让给私营企业和外企来说,更加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可以把国有企业的的小部分股权作为社会保证资金。因为我国一直运用低薪资的制度,工资在下发之前就会提前进行社会保障资金的扣除,而工作中的对社会的贡献也没有的到相应的补偿,政府将原本应折算成社会保障的资金用来投资国有企业,变成了国家的资金,目前来说,将国有企业的盈利资金的一部分拨划给社会保障资金是国家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补漏的必要过程。

2.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

因为目前我国的资金主要流通方向为人们的住宅投资,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大幅度升高,房地产的投资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但是因为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房地产对与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来看,相比于直接对房地产进行投资来说,对住宅的相关产品的投资的风险更低,因此,我国将住宅产品的投资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主要方向。不管是在发地产抵押券投资比例下降还是在经济恢复阶段,社会保障资金还是作为房地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住宅的相关产品涉及到按揭贷款方式和有偿抵押贷款的形式。在我国住宅抵押贷款主要包括商业性质的抵押贷款和企业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下的抵押贷款,同时也是我国住宅产品。但是在很多企业在实施员工使用公积金贷款进行房屋购买时,出现了资金提供严重超标的情况,也就是说,公积金缴纳的速度远远低于贷款的速度。很多地区都降低了公积金可贷款的资金的数量。因此,很多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以抵押贷款的证券,为住宅公积金提供大量的资金来源。将资金进行房贷证券化是目前最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式,就是将房抵押贷款作为初始资金,主要的资金收入为接待人定期的本金和利息。抵押房贷证券的发起人主要为各个类型的银行。因为抵押贷款的资金投入风险较低,收入较稳固,因此可以长期作为社会保障资金的投资方向。因为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低风险和稳定收益,比较符合目前社会保障资金的投资方向。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企业公积金贷款的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可以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收入,是很好的一种社保资金的金融工具。

3.信托产品

信托机制是一种比较符合社会保障基金价值保存与增长的经济法律制度。因为信托机制可以很好的避免破产风险,所以由信托投资企业经营的资金不会出现因为企业自身资金和其他信托企业的资金问题而发生的资金流失的现象,可以说即使是信托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而面临倒闭,信托的资金都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信托投资企业是目前唯一一种“三通式”的经济机制。当下的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投入并不能够满足社会保障机构发展的需求,因此,将社会保障资金投资方式进行拓展是目前首要的问题。对于社会保障基金这种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内的资金来源,应该交给正确的的理财机构来进行管理,特别是对于一个竞争性较强的理财机构。因为现在信托企业的制度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因此,社会保证基金在这个时候将资金交托给信托企业,显而易见的会给市场经济提供更好的发展。因为现有的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投入方式过于死板,对资金的增值保值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信托企业独有特点带来的优点可以补充上述的不足。目前很多大型的设施建设都有信托企业的参加,大大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对于社保资金来说也是一个可行性较高的投资手段。因为我国法律在社保资金对信托产品的收购方面还不具有完善的规定。因此,我们必须在进行信托产品购买的同时,彻底的了解信托产品的优势,同时对社会保障资金的调用机制进行适当的改革,可以向合适的信托企业提供一些社会保障金的经营空间。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信托产品购买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的过程,信托企业也应该按照各种社会保障资金的社会能力进行不同信托产品的应用,是信托产品和社保资金同时收益。

4.指数期货

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提下,股市一般都是单向做多,也就是只有在进行股份的购买后才能将股权进行出售,不可以进行融券出售后做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始时期上述的制度可以大大的减少了变数极大的风险,不过并不能够成为完善的资本市场。想要进行资金的指数交易,就要拥有进行指数交易的前提:第一点,想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期货交易平台,就要拥有一定数目的参与者进行交易。根据当下的情况分析,国内的股票市场的交易已经逐渐的形成了完善的机制。

为了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投资,就要发明股指数期货等套期保值的金融附加手段,用来避免投资过程中的高风险,进行资金的保值与增值。目前,我国众多相关单位在指数期货形式上进行了各种原则的规定,这样更加有利于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低风险的指数期货也不再是不可实现的金融工具。第二,目前我国的股票指数的制度也逐渐完善,因此,想进行股票的指数交易就需要先进的、范围广泛的、很好的表现股票市场情况的编制技术。第三,因为近几年中,证券市场与产品期货平台飞速的发展,对于指数期货的交易来说,是一个重要条件,初始阶段的国家发债期货的交易也对期货指数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5.结束语

根据上述各种创新性的金融工具在社保资金方面的运用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社保基金在进行市场投资时要严格遵守流动性、稳定性等规定,最大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面对目前多元化的金融工具,我国的社保基金的投资进行务必要格外的谨慎,选择合适的创新性金融工具。可以在支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填补之前对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金的补偿,可以合理的利用房地产贷款证券,可以选择可靠地信托企业,通过购买信托产品对基金进行利益最大化的管理,当然也可以利用指数期货交易对社保基金进行保值增值。在不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选择合理的金融工具,提高我国社保基金的利用率,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可以大大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席悦,翟绍果.社保基金的产权分析及投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1,(10):1619

[2]席悦.金融工具风险分析与社保基金投资选择[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4):128130

[3]韩丽.对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1,(21):6567

社保基金资金来源范文第2篇

*本文内容由以下机构作者提供:

联合证券:刘国宏 申银万国:冯宇蒋建蓉 海通证券:张冬云 天相投顾:朱礼旭仇彦英 国元证券:郑 长江证券:张凡

增强市场信心,提振消费意愿

联合证券认为,总体来看,《办法》是绝对的利好。首先,为国有股“大小非”问题的解决开出了现实的良方,对于缓解短期市场IPO启动的压力、增强投资者信心起到积极作用,并且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其次,《办法》的实施将为充实社保基金账户提供可靠的保障,使中国政府“保民生”的实力得到增强,使居民对社会稳定和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增强,增强居民消费意愿,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向消费拉动转型。另外,将对微观治理层面产生巨大的利益调整,“国进民退”态势或将因此获得改变的契机,部分行业、领域“国退民进”坚冰将融。

为国有股“大小非”问题的解决投石问路、探求长效机制,国有股“减持”将有法可依。尽管市场确信大比例的国有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被“减持”,但规模庞大的国有股一直是悬在中国资本市场头上的“德谟克利斯之剑”。《办法》明确了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给出了确定的政策,部分国有股划拨充实社保基金终于一锤定音。这已为国有股“大小非”问题的解决开出了现实的良方,使部分国有股“减持”将有法可依。

有利于缓解新股发行压力,增强当前投资者的市场信心。数据显示,A股共有33家拟上市公司在2008年已经通过证监会审核等待上市,拟发行股本总计达144亿股,计划募集资金722亿元。除规模相对较大的公司如中国建筑首发规模120亿股之外,其余企业总计拟发行股本不过几十亿股,在当前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宏观环境下,并不存在所谓的较大扩容压力。

根据静态潜在资金供给测算,共同基金、保险机构、券商、QFII、散户资金这五项资金来源的数据分析,潜在资金供给上限为1.2万亿。而从资金需求来看,限售股解禁、创业板、主板IPO开闸的进程资金需求规模为1.2亿元。整体来看,下半年资金供求相对平衡。

但是,在宏观经济仍在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复苏途中,投资者的信心依然脆弱。尤其是,今年是“大小非”解禁的高峰,全年解禁的大小非市值超过3万亿,是去年的8倍,部分投资者对此的心理压力还是较大的。

在重启IPO之前出台《办法》,划转部分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有助于一次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这反映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深谋远虑以及对当前市场复苏的呵护之情、维护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的坚定决心。这对于缓解短期市场IPO启动的压力、改变投资者对“大小非”的看法,增强投资者信心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促进超级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利于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从市场发展来看,国有股“大小非”这个包袱应该交给一个需要长期投资,也必须长期投资的大基金来接棒。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投资机构,奉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投资理念。从实践操作来看,股改后的国有股股权较为清晰,从操作层面看较为容易。此次国有股转持政策利好社保基金,符合社保基金长期持有国有股符合其奉行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这为解决大小非解禁这样一个困扰我们证券市场的一个长期问题打开了“豁口”,把部分国有股直接划拨给社保基金不仅完全符合社保基金的投资理念,并且直接划转的国有股权降低了社保基金的投资成本和风险,更有利于社保基金规模的壮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一个规模巨大、奉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超级机构投资者,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无疑是长期利好。这对于全流通市场环境而言,更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的长期市场信心。

有利于充实社保基金实力,缓解全国社保的资金压力,提升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能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长期发展。由于我国社保体系建立的时间比较晚,社会保障体系“欠账”太多,但目前社保账户的缴费严重不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需要支持建设的时刻。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仅5000多亿元,远远不足以应付老龄化浪潮的到来。《办法》体现了我国以国有资产补充社保体系、提升社会保障能力的决心。此前在市场讨论的国有股划转方案,市场一直担心此举一定涉及到很多利益纠纷、难以实施,但中央这次以“一刀切”的方式去做,手段凌厉坚决,表明了中央以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决心空前。

社保资金的缺口有各种版本,一种口径是10万亿,目前A股市值也仅有大约18万亿,可划转的资金将远远小于1.8万亿,所以这一政策不会在短时期内立刻做实社保账户。不过,以后只要有国有公司上市,就会有新的股份可以划转,只要资本市场的容量继续扩大,社保这一块就会越做越好。这在一定程度将上缓解全国社保账户的资金压力,为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充实社保基金资金来源提供了市场基础。

使中国政府“保民生”的实力得到增强,有利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我们一直期待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降低投资和出口在经济中的比例。但近年来我国投资大幅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再鼓励消费,而消费却增长却难以提振,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是现阶段中国重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重工业化意味着资本化,相应的,劳动力报酬在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会降低,制约了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老百姓不得不把大部分的钱存起来以求“自保”。

《办法》为我国今后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力度和覆盖面提供了支持,这是增加居民消费意愿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向消费拉动转型。从国际提升社保拉动消费的案例看,日本在1970年开始大力发展社保体系,到1975年左右效果非常明显,居民储蓄率降低,消费率上升。目前看来,《办法》将有利于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拉动我国居民消费增长。

将对微观治理层面产生巨大的利益调整,“国进民退”或将改变,“国退民进”坚冰将融的可能性增大。10%的国有股权从国有股东手中划转到社保基金账户,相当于降低了原国有股股东的控股地位,公司股权分散化。国有股目前还不清楚社保是否拥有投票权,不过在禁售期之后,社保如果出售这部分股权,国有股比例降低。由于涉及国有公司数量庞大,131家上市公司还涉及地方利益,主要是中央和省级层面的(含计划单列市),这也是一次重要的中央和地方的利益调整。在技术层面上来说,因此,一部分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可能因此会“控股权”不稳定,或将对微观治理层面产生巨大的利益调整,由此导致“法人治理结构”发生改变。

当然,某些垄断格局行业或领域的“国进民退”或将改变,这也为政府一直推进的“国退民进”提供了突破的可能。在部分领域降低国有股东的发言权的同时,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这也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转持”而非“减持”,一字之差蕴含深意

申银万国认为,关于划转部分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的方案,从2000年社保基金成立时就已开始考虑。2001年6月开始实施的最初方案是进行国有股减持。本次公布的《办法》采用“转持”而非“减持”国有股来充实社保基金的举动,与当年完全不同。8年前市场之所以会反应剧烈,是因为当时的市场是股权分置的市场,在非流通问题还没解决的情况下提国有股减持,挑动了市场最敏感的神经。8年后再提10%股份划转社保的问题,市场条件已今非昔比。一方面,这次以“转持”来代替“减持”;另一方面,股权分置问题已基本妥善解决,非流通股被限售股所代替,市场很清楚限售股终有一天都是要流通的。因此,原先的流通和减持一步走变成现在的先流通后减持分两步走,效果将明显不同。划转至社保基金的国有股只有当持有到期后才可以在二级市场转让,不会即时增加当前市场的供给压力。

《办法》有利于减轻当前市场对限售股解禁问题的担忧,但只是将解禁时间延长,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新老划断后至《办法》公布前IPO的10%的国有股份的禁售期延长了三年。由于“转持”的目的,最终是要充实社保基金、弥补社保基金的资金缺口,因此“转持”最终是要通过“减持”来变现的,只是在“减持”的时间上有较大的推延而已,三年之后依然存在被抛售的可能。

《办法》出台构成市场短期利好。一方面,体现了管理层呵护市场的态度。尽管在IPO重启上管理层选择从融资额较低的中小板开始,但如中国建筑等大型的IPO仍是投资者不可避免的心中担忧。因此管理层在重启IPO后很快推出国有股转持办法,表明维护市场稳定依然是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尽管《办法》没有根本解决限售股解禁问题,但毫无疑议,当下市场上的部分供给压力因禁售期延长从而得到减轻。市场的信心和乐观情绪有望在这一利好的刺激下继续升温。

相比短期利好来说,我们更看重《办法》推出,是政府完善养老体制建设的一项重要行动;其中是否也体现出在经济趋于稳定后,政策取向对解决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结构性问题的转移。过去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财政划拨和国有企业境外上市获得的国有股转持收入。无论从社保基金资金来源的多样化角度,还是从对所有上市国有企业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国有企业境内上市要将10%股份划转社保基金都是势在必行。本次将境内上市的国有股部分划转至社保基金,将使其获得进一步充实。同时根据《办法》规定,对于转持股份社保基金以发行价入账,因此未来社保基金出售这部分股份时将可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养老资金的充实有利于未来养老机制的完善,社会保障的提升必然改变居民的消费预期和消费行为。这对于扩大内需、提升消费而言,或许将不再是政府一厢情愿的口号。

为解决A股限售股问题带来新思路

海通证券认为,《办法》的颁布并正式施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其一,在A股市场新股IPO再度重启之际,管理层出台这项利好,或许有意通过此举对冲新股IPO重启可能对短期A股运行趋势造成的阶段性冲击。

其二,《办法》的颁布,为进一步地更好解决A股市场限售股解禁问题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如果未来管理层能够针对股改新老划断之前的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流通问题出台类似措施,将非常有利于A股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并可能对投资者信心构成显著正面的重大潜在利好。

其三,《办法》的颁布,为进一步地更好解决A股市场限售股解禁问题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如果未来管理层能够针对股改新老划断之前的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流通问题出台类似措施,将非常有利于A股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并可能对投资者信心构成显著正面的重大潜在利好。

殊途同归效果各异

天相投顾认为,本次国有股转持对市场影响有限,而且也不改变当前市场震荡向上的基本运行趋势;3年后市场面对国有股减持的冲击,将更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盈利等基本面因素,供给冲击退居其次。

本次国有股转持对市场影响有限。与8年前国有股减持终结“5.19行情”相反,本次国有股转持对市场影响有限,而且也不改变当前市场震荡向上的基本运行趋势,有可能刺激行情进一步加速上扬。3年后市场面对国有股减持的冲击,将更取决于市场所处的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等基本面因素。

国有股转持社保:同样的目的,不一样的约束。就本次国有股转持和2001年国有股减持的目的而言,国有股减持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实社保基金。但不同的是,本次充实社保的需求,就广度和深度而言,而非2001年充实社保的需求所能企及。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国有股减持有望增强市场对拉动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复苏的信心。

减持方式:一字之差,效果各异。从本次国有股转持与2001年国有股减持的内容对比来看,两者之间唯一关键的差别在于国有股减持的方式,主要表现在本次国有股减持采用了“切香肠”的方式,将以前轻车熟路用过的股权分置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国有股减持,实现“权利与流通分置”,即先把国有股股权划转给社保基金,仅实现收益权和处置权的转移,再通过锁定三年的方式,减轻划转期间对市场的冲击和市场的疑虑,这样既实现了国有股的转持给社保基金,又减轻了市场的压力,可谓“一举二得”。而2001年的方式太直接,没有考虑到市场的承受力和股权分置下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东之间人为的“权益割裂”,造成双方的利益对立,最终在市场的压力下草草收场作罢。

但三年之后呢?虽然从短期来看,国有股股权通过划转的方式实现了国有股的部分减持,而且通过自我锁定3年的方式缓解了国有股减持对市场的冲击。从本质上来看,政府通过国有股的划转,成功地将一个大个头的“大非”,变成了两个中等个头的“大非”。但3年后这些国有股如何处置将由社保基金来决定,而由一个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来如何处置国有股权,实现了从政府指令减持到市场自我决定这一角色的过渡转换,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政府减持国有股遭遇的市场压力。这一角色的转换,更有利于市场的稳定,也给政府稳定市场提供了操作空间。因为,如果市场信心脆弱,政府可以通过让社保基金禁售的方式稳定市场,而如果市场出现疯癫状态,就让社保基金“出山”减持,挤压市场泡沫,让市场重归理性。从这一角度出发,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权,对市场的长期稳定而言有正面的效果。

减持的市场环境:今非昔比。从市场环境来看,现在的二级市场成交量大约是8年前的21.5倍,成交金额是8年前的14.5倍。假定按照6月19日的市场条件一次性减持,由于应转持股份占6月19日成交量的37.3%,转持市值占6月19日成交金额的27.97%,因此,即使这些应转持股份一次性减持,对市场的影响比较有限。

硬币的正反两面

国元证券认为,国有股划转带来双方面的效应。

正面效应:国有股划转意在充实社保,是拉动内需政策的一个步骤。扩大内需是在国际经济衰退期的最大对策,但由于社保缺口巨大,居民为养老、医疗、失业等远期支付担忧,导致即期消费下降,储蓄率上升。而充实社保,把更多的中国公民纳入社保范围,提高社保覆盖面,有利于打消居民后顾之忧,在消费中降低远期消费比例,提高即期消费的意愿。

新老划断至今的股票划转后多锁定3年,但不包含日后的新股。《办法》第十三条,转由社保基金会持有的境内上市公司国有股,社保基金会承继原国有股东的禁售期义务。

对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至本办法颁布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转持的股份,社保基金会在承继原国有股东的法定和自愿承诺禁售期基础上,再将禁售期延长三年。新老划断后的第一单是2006年6月19日登陆中小板的中工国际,按“锁一爬二”的时间推算,这些股票在2009年6月后都将进入大非全流通时期,而这些股票一旦转给社保基金,则会多锁定3年,无疑会增加市场的信心。不过对于现在发行的新股,办法中只说要继承禁售义务,并未提多锁定3年,这意味着老股和新股都可能在3年后才迎来社保减持,3年内市场几乎没有影响。

社保基金资金来源范文第3篇

但是,面对社保基金近千亿元的投放量,时下正在募集人民币基金的机构却并没有感觉到募集的热度。社保基金投资GP的谨慎风格,使得众多正在募集中的基金望而生畏。据了解,除了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和GP必须拿出约1%-10%的自有资金作为其他出资人资金保本的“安全垫”,还得储备足够“能够及早看见投资回报并成功套现”的投资项目。即便是符合了上述所有条件的VC/PE,也得在社保基金这块“大蛋糕”前面排起长队。

在中国除了社保基金之外还有两大类LP。一类是政府引导基金;还有一类,如比较富裕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家把其实业界沉淀下来的财富向股权市场转移。

引导基金一般都要求基金募集总额的30%投资在当地的项目,另外,很多引导基金都要直接介入投资的项目中,这就给GP造成了很多麻烦,效果往往不好。这就造成了很多GP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面是“不差钱”,一面是募集困难。

然而,针对三个不同LP集群,各自发展成专业的LP还有几道槛要过。比如上海、温州地区的潜在LP投资者,就有三个特征,第一,“赚快钱”的心理很重,希望快进快出;第二,LP对GP的信任缺失;第三,LP与GP关系微妙,普遍存在LP和GP共生现象。

那么,本土LP与GP的出路在哪里?也许FOF将逐渐成为国内LP的主流。社保基金作为国内最大的FOF,已从试水VC/PE发展到逐步加大投资力度;政府引导基金未来也将逐步从政府主导型过渡到商业型的FOF模式;而国内民间投资人也将跻身FOF的大潮,据了解,诺亚财富已经开始着手募集设立国内第一家民营FOF。

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FOF也是各类VC/PE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欧洲VC/PE基金新募资金中就有近20%来自于FOF,仅次于贡献27%资金的养老金机构,而美国的FOF拥有近6000亿美元资金,占全球私募股权资产总额的38%。

社保基金资金来源范文第4篇

3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将养老金结余部分的1000亿元交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受托运营,双方在北京签订正式委托协议。此项资金将分批到位,委托投资期限暂定两年。新增资金将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较为审慎,确保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此次是广东省将结余养老金首次委托投资,其金额亦是地方养老金委托国家级运营机构管理的最大一笔。由于原养老金年均收益率仅为2%-3%,低于近年的通胀水平,近几年,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呼声日渐强烈。

另据《财经》记者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主导的全国性养老金运营机构筹备并未暂停,因后者涉及全国,牵一发而动全身,成立步伐暂缓。但此次广东省千亿元资金委托,也意味着由人社部主导成立全国性养老金运营机构方案并非是地方养老金惟一的投资去向。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3月13日发出邀标通知,18家具有社保基金管理资格的机构均有两只以上产品上报,除固定收益类产品外,亦包括权益类产品。

消息人士表示:全国社保基金将此笔资金更多配置于固定收益率产品,并不排除有一小部分资金会逐步进入股市,但对股市影响也很有限。

据公开资料显示:全国社保基金目前管理的资金约为9000亿元,托管广东此笔资金后,全国社保基金所托管资金超过1万亿元。

广东的举动基于目前全国社保资金管理情况。2010年,全国有广东、江苏等八个省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期结余超过100亿元。其中广东的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当期结余达到487亿元,位居全国之首。

根据人社部提供的数据,截至2010年,广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到2471.48亿元,同样位居全国首位,比第二位的江苏省多出了1000多亿元。

与此同时,广东由于经济发达,又是农民工输入省,制度内赡养比(养老保险制度内领取养老金人数与缴费人数的比例)较低。2010年,广东制度内赡养比为11.81%,接近十个缴费者对应一个养老金领取人。与之相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制度赡养率高达64.61%,老工业基地譬如黑龙江、上海、吉林、四川均超过50%。2010年,全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体制度赡养率是36.1%。这意味着,广东是国内养老金支付压力最小的省份,其每年当期养老金结余仍在不断扩大,而这部分沉淀下的资金,大多沉淀在银行的财政专户中,不断贬值,养老金投资保值冲动强烈。

千亿投向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发言人在声明中称,广东省此次委托的1000亿元资金将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国债、银行存款、企业债、金融债等,委托人可获得不低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的收益。

据接近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人士称:“此项声明初步可圈定此笔资金投资方式及收益底线。虽然双方并未透露具体投资收益率,但可预测年收益率保底约为3.5%,年均6%左右。”

根据业内人士多年对社保基金的投资经验,两年的委托期限,意味着纯固定收益类产品很难达到6%的收益率。上述人士表示,“因此推算,组合中会有少量高杠杆的股票类产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募基金产品设计人员也坦言,其公司报送的产品中除固定收益类产品外,也包括权益类产品。因全国社保基金与所有社保基金管理人均签订了保密协议,他并未进一步透露详细的产品细节。但他说:“产品报送所有的过程和以往一样,并无特别,我们只针对客户具体需要,并不管资金具体来源。”

据接近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人士表示,“此次委托资金将混入全国社保基金大账管理”。一直以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托管方式为分账、混账管理两种。混账管理意味着对广东省委托管理的千亿资金不会另开小灶。

3月13日,18家全国社保基金境内管理人,包括16家公募基金公司及两家证券机构在内,同时接到了全国社保基金的邀标通知。事实上,早在全国“两会”前,多家基金公司就已听到风声,但没想到招标会如此之快。“之前已经做好模板,但会有一些修改。我们好几家基金公司都是周末加班做好,周一就递交了。”某基金公司人士说。

“两会”前的不确定性在于:由于《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条例》尚未修订,根据2011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资金目前的投资渠道为买债券和储蓄两项。在目前社保法尚未修改的前提下,社保基金或将不能用于股票投资,也不能交由其他机构代管。

但经过高层讨论,广东最后得到了国务院的特批。

前述消息人士表示,此笔资金的大类资产配置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决定。理事会目前仅是在原有的社保基金管理人篮子里挑,待到所有申报材料报到全国社保理事会后,将由一个专家小组作出评估,确定入围者名单,然后再进行一轮答辩,内容偏重在投资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整个评选过程约持续两个月。广东省的这笔资金会逐步注入,首期启动资金为300亿元左右。或将产生六个至八个投资产品组合。

“可以参考原企业年金的投资方式,起初其投资也很保守,之后慢慢增加权益类产品比例。当然养老金的投资和安全性会更为审慎。”消息人士补充。

根据原《企业年金投资办法》的规定,企业年金必须绝大部分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其中,投资银行活期存款等流动性产品及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不低于其净资产的20%;投资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及可转换债、债券基金比例不高于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的50%;企业年金投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及投资性保险产品、股票基金的比例,不高于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的30%。投资股票的比例不高于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的20%。

亦有人士担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目前的投资方式与早前地方的投资方式主要用于购买国债和存银行并无更大区别。几位具有社保基金管理资格的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监均表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所声明的投资方式与地方养老金管理模式看似相同,实则不尽相同。

首先是两者投资能力不同。地方是粗放型的管理方式,长期以来多为储蓄,少为购买国债,面临通胀压力。过去十年间收益率在2.88%。在最近几年3%至6%的通胀水平下,资金实际已经贬值。同时地方的投资过程中,也存在寻租空间。但理事会是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其投资能力本身要强于地方。

其次,两者购买的投资产品也不相同。在债券的选择上,地方投资多选国债,全国社保债券投资更为灵活,选择品种更多。“仅在存款上,地方多为存活期或定期,但全国社保基金也会采用协议存款方式,比银行活期利率稍高。”上述消息人士说。

全国社保基金共进行过三次委托投资管理人资格公开征选,分别是在2002年、2004年和2010年,共有16家基金公司和两家证券机构获得社保基金管理资格。目前全国公募基金公司已增至70家,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社保选秀重启亦可期待。

消息人士判断,此次广东省1000亿元委托资金来源可能是个人账户资金,但相关机构对资金具体来源尚无定论。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双账户”结构。其中社会统筹部分,用于当期养老金发放,个人账户部分退休后按月发放。

据社科院《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截至2011年底,广东省社会保险约为3000亿元,广东此次委托为首次试点,委托资金占总量三分之一。除广东外,江苏、浙江、山东三省份养老金结余亦超过1000亿元,尚未得知未来是否有更多省份效仿广东。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政府手中的养老金,已有部分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运营。广东省并非第一例,但目前金额最大。

自2006年12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正式开展个人账户中央补助资金投资运营管理,对象包括2004年开始试点做实个人账户的黑龙江、吉林,加上2006年展开试点的天津、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新疆,一共九个省份,首批受托资金104亿元。

截至2010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共受托管理九个省区市的个人账户资金权益余额达566.4亿元,这些资金2009年之前年均收益率达18.9%。据统计,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自2000年成立至2010年,年平均收益率为9.17%,远远跑赢近十年2.14%的年平均通胀率。

全国性运营主体筹备暂缓

据《财经》记者了解:2月1日,国务院召集相关部门举行会议,表示将进一步细化拟成立的全国性养老金运营机构投资细则、敲定投资方式、圈定主导部门、确保养老金投资的绝对安全。这意味着由人社部主导的这一方案并不如预想的快。

但此机构的运营模式已确定,为管理理事会模式,行政级别为副部级。

消息人士表示,“广东省此次资金委托与拟成立的新机构并不冲突,新机构肯定要成立,两者平行进行。但目前机构成立步伐将暂缓。”

亦有消息人士透露,“在‘两会’期间,高层认为这个机构筹备时间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更倾向于广东省先试点。”

有学者认为,未来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金投资运营管理机构后,可能将上述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的资金收回。但消息人士表示, “即便是新机构成立,也不可能吃下所有资金。”拟成立的全国运营主体可能负责统筹账户部分的资金委托管理。

他同时表示,此次广东千亿元养老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由来已久。广东省的委托缘起于2009年,而人社部主导的投资机构正式讨论起于2011年。

广东省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资金早有传言,全国社保基金近几年频频造访广东,与其磋商。据《财经》记者了解,早在2009年10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专程前往广东,拜访广东高层,表达了理事会希望能够进一步参与管理广东省社保基金,加强与其在社保基金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高基金收益的意向。

2011年,养老金入市重新被提上日程。由人社部牵头,中国证监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等部门参与,开始设计新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体制”。到2011年下半年时,最终从三套方案中初步选定一套重点完善。

据《财经》记者了解,当时初定方案是设置一个全国统一的投资运营主体,所有省份经办机构的地方社保资金将被统筹起来,交由这一投资主体进行管理。类似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准商业机构,由其成立专业的投资管理队伍,对资金进行投资运营,并承担保值增值责任,整套方案仍与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体制类似,采用信托制度。

尽管全国统筹面临很多困难,但由于各省养老金结余情况不一,投资能力亦有很大差别,同时易受本地政策变动影响,难以掌控。之前人社部拟让各省分别设立投资运营主体的方案被放弃。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如果不入市,养老金贬值带来的福利损失已成事实;而如果入市运营的话,虽然说可能取得较高的回报,但同样存在很大的投资风险,尤其是在现有资本市场总体还“不完善、不健康”的情况下。

而在现实中,真正的养老保险基金持有人,分散在市县一级的社保经办机构手中,并沉淀在财政专户中,其中又以县级为主。公开统计显示,中国养老基金的持有主体多达2000余个,养老金省级统筹程度也不高。根据《财经》杂志此前的报道,2009年《广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方案》,省级养老保险调剂金上缴比例为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的9%,这意味着,广东省一级能够统筹调配的养老金只有9%。

中央政府一直将提高统筹层次视为政策方向,并计划于2012年实现全国统筹,但在实践中难度非同一般。

保值冲动

过去十年间,平均一年期存款利息仅2.88%,在最近几年3%至6%的通胀水平下,避免贬值,是养老金持有人探寻新投资方式的缘由。由此看来,养老金入市是必然趋势,但入市时机尚有待考量。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双账户”结构也存在着弊端。由于历史原因,个人账户刚刚建立时,便被地方政府普遍挪用,用于发放当期养老金,造成空账。自2001年起,各地陆续展开做实个人账户尝试,以弥补空账。经过多年努力,个人账户一旦被做实,因为其本身就是用于远期支付,需要长期滚存,因此具备强烈保值增值冲动。

对于不低于同期银行定存利息的收益目标,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忧。社保基金的投资品种由股权投资、PE投资以及包括固定收益、股票等多种组合在内的基金产品所组成。由于去年总投资收益中的七成来自于股权投资和PE投资,才使得整个社保基金在二级市场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5.58%的正收益。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消息人士说,“若未来两年依然是熊市,如何能确保实现预定的投资收益率呢?”

全国社保基金一直在努力寻求争取地方养老金资金,年初,戴相龙曾表示,建议有条件的养老金按一定比例投资股票。他强调,“可入市投资的养老金指具有储备、积累、稳定滚存性质的养老基金,而不是现收现付的养老金”,这与预估的资金来源异曲同工。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受托投资运营广东千亿社保资金的消息在3月20日向外界公布之后,被部分媒体和市场人士解读为积极利好。为此,全国社保理事会专门在其网站上发出声明表示:一些媒体和个人把“委托投资运营”误读为“委托入市”,理解为入“股市”,这是不准确的,并再次强调该项资金将主要投资于有固定收益的产品。

社保基金资金来源范文第5篇

社保基金海外投资一直是媒体和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去年年底开始,便有类似“项怀诚雄心显现 社保基金要抢跑‘QDII第一单’”的报道见诸报端。

据媒体披露,2003年下半年,社保理事会便就社保基金投资海外市场一事与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证监会及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商讨。

2004年2月17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在与项怀诚会面后表示,他相信内地社保基金不久将获准投资于海外证券市场,而香港股市可能成为首选。尽管马时亨并未直接透露社保基金是否已经获准投资海外,但人们从其言语中能够感觉到,获准之日已为时不远。

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的消息证实了人们美好的预期。社保基金不久将正式向海外投资(主要是香港市场),海外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在境外上市公司出售国有股所得。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指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到2003年底,全国社保基金会掌管的社保基金共1330亿元。据项怀诚近日透露,2003年社保基金的总收益将达到30亿元。

相对1330亿元的资金规模,30亿元盈利难言业绩突出,但这是在社保基金投资渠道绝大部分限于国债和银行存款、只有50亿元资金可以投资证券市场的前提下实现的,取得这样的战绩已殊为不易。

特例,而非QDII

允许社保基金向海外投资,被业界广泛认为中国QDII机制(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的第一次尝试。QDII机制即“认可的本地机构投资者”机制,是指国家和地区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允许本国获得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机制。

但据记者了解,社保基金理事会已经获准的海外投资并不允许被称作QDII,而只能被称为海外投资的“特例”。原因是证券监管部门认为,同意称之为QDII会让人们认为中国已经可以实行QDII的制度,而实际上这在目前并不可能,社保基金海外投资只是“特事特办”。

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流传着种种说法,诸如“如果该项申请顺利获批,意味着国内资金进入香港股市的渠道得以疏通,长期以来倍受关注的QDII将由此打开缺口”、“社保基金的海外投资很可能就是证监会正在研究讨论的试点,而社保基金极可能拔得头筹成为QDII的先行者”等等。由此看来,市场人士的类似分析实际是一厢情愿。

投资规模和比例

海外投资的规模和比例是业界极为关心的下一个主题。《财经》获悉,此次投资的规模在5亿美元左右。

根据《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国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01年10月,国内A股宣布暂停减持,而海外上市公司的减持工作却一直在进行。以去年人保财险(2328.HK)和中国人寿(2628.HK)IPO为例,两家公司分别筹资8亿美元和34.8亿美元,加上其它企业上市的国有股减持,按10%计算,进入社保基金账户的减持资金大约为5亿美元左右,占社保基金1330亿元资产总额的3%~4%。

实际上,社保基金希望投资海外市场的规模不止于此。社保基金希望将以前包括中石化、中国联通等在内的人民币200亿元左右的海外减持资金,再次兑换成外汇投资海外市场。但证券监管部门的意见则倾向于已经汇入境内的资金不再考虑投资海外,以免由于这一信号所带来的市场波动。在海外基金管理人的选择上,社保基金也被要求给予境内机构投资者同样的竞争机会。

另有消息说,社保基金对一些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如三峡电站等也表现出相当的兴趣。记者证实,由于直接投资并不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的规定范围内,所以社保基金进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直接投资,现阶段可能性很小。

应加速推进国有资产划拨

据记者了解,去年年底,社保理事会《关于成立国有资产划拨工作领导小组的请示》已上报国务院,建议成立由国家财政部、国资委和社保基金作为成员单位的“国有资产划拨领导小组”,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

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最早由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他认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用国有资产存量解决政府对老职工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是惟一现实的选择。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方案迫于市场压力暂停后,财政部曾一度考虑以股权划拨的方式恢复减持,然而这一思路最终流产。

目前,“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已明确写入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但从现实看,划拨的推进并非易事。据记者了解,由于国有资产的划拨直接涉及国有企业领导者和国有资产代表者的部门利益,很多国企掌权者都试图在划拨前享用一次“最后的盛宴”,因此划拨推进得很慢。

社保基金资金来源范文第6篇

7月29日,一个接近鼎晖管理层的人士向记者证实,鼎晖新募集的50亿元人民币基金即将完成。

据记者了解,此次鼎晖新募50亿人民币基金完成后将专注于晚期创业投资及成长期投资和并购。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与企业出资成为鼎晖募集资金的主要来源。

专家认为,在国内缺乏合格的基金出资人的情况下,鼎晖把募集对象转为投资机构尤其是美元基金不被看好的企业与个人,显然有着不同的意义。

观注“中后期”企业

“此次鼎晖新募50亿人民币基金将专注于晚期创业投资及成长期投资和并购。”北京鼎晖创投负责人王功权对记者说:“具体来说,就是关注鼎晖认为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具有相对更长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性。”

另据记者了解,鼎晖投资价格可大约在10~15倍PE左右,另外,还将补充资产类型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据鼎晖内部人士透露,此次50亿新募集基金的操作将坚持“宁错失、不妄投”的谨慎原则。

实际上,这并非是鼎晖第一次募集人民币基金。知情人透露,早在2002年时鼎晖就已经试着募集了一只规模为1.35亿元的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

“我们不会对看不懂的行业、高估值的企业进行投资。”北京鼎晖创投负责人王功权说道。“这是我们2002年募集1.35亿人民币基金投资总结的经验。”

而在王功权列举的回报中,2002年成立的一亿美元基金内部收益率为141%,投资回报倍数为4.3倍;2005年成立的三亿美元基金内部收益率为169%,投资回报4.9倍。

专攻企业与个人

值得注意的是,鼎晖此次50亿新募基金中个人与企业出资甚至成为主要来源。

在此之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缺乏合格的基金出资人,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鼎晖把募集对象转为投资机构尤其是美元基金不被看好的企业与个人。

“因为国情的不同,面对具体环境,一些原本在海外募集美元基金时主要来源为机构投资者的管理团队,其募集的人民币基金来源中个人与企业却是主要构成。这也许是鼎晖的一大特色。”北京鼎晖创投负责人王功权说。从接近鼎晖募资的人士处记者了解到,在此次鼎晦打破常规募集的50亿人民币基金中,除了之前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对外宣称将出资20亿元外,其它的30亿元中有20亿将为企业出资,10亿元以个人名义出资。

“从长期来讲,个人与企业并不是最好的合格出资人,因为其并不是很稳定,真正稳定与长期的出资人还是要依靠机构,只是现在国内机构出资不是很理想。所以除了社保与引导基金外,就只能找个人与企业,这种情况下,中介渠道的力量就显得格外重要。”著名私募专家徐刚认为。

打破市场规则

而在此之前,一些国内本土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虽然有许多资金来源于企业家与个人。但对美元基金认为国内企业家和个人资金无不担忧的管理人影响甚微。

“这些主要的业内知名私募股权基金,都对募集美元基金有着偏好,他们关注的都是海外相关的养老基金与大机构。而国内的出资人还不太成熟。”一位PE机构人士分析说。

而鼎晖50亿新募集基金大胆向企业与个人募集,显然也影响了美金基金这些管理人。而现在,因为对企业设置海外结构的相关政策限制,原来通过“两头在外”模式而进行投资继而通过海外资本市场退出的模式再无法维续。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基金的来源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60%的资金来源甚至盯紧了企业与个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大的资金来源除了社保基金外,其它的如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都还未放开对商业化PE的投资。

当然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个人与企业出资者,他们认为其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如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则难以兑现当初承诺的出资。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总是担心没用,只有把市场放开了,才会慢慢建立起诚信,这和投资股市的情况也一样,投资人总会自己慢慢成熟起来。”中投基金总监助理张征表示。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那些大的机构也是个人财富的集中体现,要对国内一些拥有个人财富的出资人有信心。”中投基金张征这样认为。

■链接:欧洲机构渴望投资中国PE基金监管不确定性成障碍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管理着上千亿欧元的欧洲机构渴望投资于中国本土私人股本基金,但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基金经理,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也让它们望而却步。

根据专注于中国市场的咨询机构君师企业(Epiven)所作的调查,90%的欧洲有限合伙人期望在未来五年增加在中国的投资。这些有限合伙人包括投资于私人股本的养老基金、捐赠基金、保险公司和财富管理公司。

然而,在接受调查的59家有限合伙人中,近一半完全没有投资于中国私人股本;而配置资金超过2%的也只有四分之一。欧洲有限合伙人管理着1560亿欧元(合2440亿美元)的资金,但其中仅有15%在中国设有办事处。

上述调查突显出,尽管中国经常被视为私人股本新的黄金天堂,但机构投资者仍难以实现投资于中国新兴私人股本行业的目标。

90%的投资者认为,不明朗的监管环境是投资中国私人股本的最大风险。

它们意识到的其它风险包括:物色优秀私人股本基金经理所面临的挑战,有62%的投资者表示这一点令人担忧;文化和语言差异,42%的投资者对此有顾虑。

君师执行合伙人君明(Dominic McGlinchey)表示:“中国私人股本没有多少过往记录,因此在多数基金仍只是处于第二个基金周期时,很难挑出优胜者。”

社保基金资金来源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保基金管理 分析 措施

我国的社保基金直接的关系到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对于我国保险事业的规模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也是保护我国劳动者合法利益的关键。

一、现阶段我国社保基金管理状况

(一)社保基金征缴难度大

目前很多国企以及事业单位大多都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只有少部分的民营企业会有此项政策,但是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对于社会保险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缴纳社会保险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财政支出,通常都不愿意缴纳社保。有些国有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经营状况不好而在缴纳社保的时候进行拖欠,某些生产效益比较好的单位认为失业保险的缴纳没有必要,所以对于社保缴纳也非常抵制。对于事业单位来说由于其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而且对于事业单位的社保支出来说主要就是国家的财政负担,事业单位的职工不会出现事业的问题,所以对于缴纳社保也缺乏主动性。

(二)稽核工作难以开展

缴纳社保的程序中首先要经过单位的申请,再由社保单位的最终审核而定,审核之后又当地社保局进行抽样稽核,但是社保单位的稽核范围通常都比较小,而且社保单位通常不会设立专门的稽核部门,很多稽核工作通常都是由其他部门代为办理,这就使得其稽核效率低下,而且由于这些工作人员对于稽核业务不够熟悉,导致稽核工作的开展非常困难,而且稽核工作通常都要很大的成本,在实际的稽核工作中由于稽核经费的欠缺而使得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大的阻力。

二、对于社保基金管理中的问题如何解决

(一)通过道德建设来提高员工自身的职业素养

若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首先要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所以社保工作的开展要通过对社保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入手,通过相关部门的工作来提高员工个人的素质以及道德,通过对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以及诚信观念的培养,帮助其监理积极、健康的工作思想和态度。在对社保基金的管理工作中社保审计部门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社保审计部门的工作涉及到养老、失业以及医疗的多个环节,而且对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方面的审核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审计部门的作用对养老保障、有效的推行和维持社保制度等方面的作用将社会保障资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实现紧密的联合。

(二)实现对社保基金的动态管理

在传统的社保基金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由于对于社保基金的管理方式不够科学,使得基金在管理中不能够有效的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导致社保基金的运行面临着很大的阻碍,社保管理部门也由于自身对于社保管理状况混乱而导致社保信息丢失等问题时常出现。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社保基金的管理也要与时展相结合,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来有效的提高和改善对于社保基金的管理。对于我国社保基金的管理不妨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时代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管理方式,从而有效的避免虚报以及暗箱操作等违法行为的存在,这十分有助于实现我国社保基金管理的专业化进程,对于我国的社保基金管理通过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社保基金管理的效率。

(三)加强社保部门对于稽核工作的重视程度

由于稽核工作对于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国的社保基金管理部门要积极建设和完善自身的稽核部门,在建立、健全稽核部门的过程中要将对资源管理的整合作为自身工作的重点,构建社保基金管理的专业化团队,从而有效的提高社保基金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对于所有参保单位的缴费基数以及参保人数等方面要严格的按照社保基金管理的相关要求做好记录工作,对于社保基金的使用状况也要进行很好的的控制,从而有效的避免挪用社保基金状况的出现。

(四)对五险实行统一管理

对于我国社保基金管理部门来说首先要加强其自身管理制度的建设,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保证社保基金的征缴以及支付能够有效的开展,实现对于我国社保基金的规范、科学的管理方式。社保基金管理部门要在管理队伍中组建基金监管小组,对于我国的社保基金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对社保基金缴纳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全面把控,通过社保基金管理部门的经办机构以及监督部门的配合工作时限对五险的统一管理,从而有效的避免社保基金的不明流失。

三、结束语

社保基金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通过科学、合理的社保基金管理方式对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以上是笔者对于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所提出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社保基金管理工作能够有所帮助,能够为我国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郭文秀,刘敏.社保基金管理中的委托-风险研究[J].经济问题.2008

[2]马聪.我国社保基金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J].现代商业.2010

社保基金资金来源范文第8篇

一、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理论渊源及文献述评

干预主义奠定了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理论基石。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论证了通过国民收入总量增加来增大全社会的福利,主张举办社会保障事业,发放失业津贴、社会救济、养老金等;瑞典学派和凯恩斯则主张依靠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累进所得税以及转移性支付,举办社会福利设施,使社会各阶级、集团之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均等化,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实现收入平等。这些成为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西欧和北欧很多国家实施了普遍福利政策,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路德维希。艾哈德在《大众的福利》中指出实现大众福利的根本办法不是如何分配现有收入,而是如何将现有收入增大的问题。只有增大现有收入,才能使每个人的所得有所增加,才会增加社会福利。这孕育了社会保障基金通过投资运用来实现保值增值的思想。伯尔丁研究了养老基金的投资,认为在金融市场多样化投资有利于分散风险;而彼得。戴蒙德和吉拉科普诺斯建议将其投资于股票市场,扩大基金的规模以应付未来的支付问题。阿扎伊。沙赫与科沙马。费尔南德斯深入研究了指数基金投资在养老基金股票投资中的作用,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对指数基金的运用,并建议发展中国家构建股票市场的市场机制和市场指数,提高指数基金的生存能力。

从社保基金的投资运用来看,其主要是围绕公平与效率、市场与政府两大主题展开。

1.公平与效率。美国学者阿瑟。奥肯曾在其代表作《平等与效率》中说过:“源于机会不均等的经济不均等,比机会均等时的经济不均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社会保障基金的安排要做到机会均等,最大限度地使个人努力和个人收益具有正相关性。如果机会不均等,就会导致“寻租性非效率”和“内耗性非效率”。因此,要求社会保障基金在筹集、发放、管理体制、投资运营等方面都应尽量做到机会平等,即基金筹集按个人能力和收入水平征收,发放过程中兼顾能力差异和互济原则,基金管理增加透明度,基金投资要尽量做到保值和增值。同时还要兼顾效率,真正的公平必须是有效率的公平。

2.市场与政府。社会保障基金的改革,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社会保障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以及政府的作用形式。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触及的地方,需要政府介入才能有效运作。从各国实践来看,政府的间接作用日益渗透到私人养老金计划中,如通过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监管,实施强制性的私人养老金计划,对私人养老金资产比例限制等。此外,政府还要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严格的监控并提供信息以弥补市场失灵。在社会保障基金运用中,政府和市场都不是万能的,要想发挥二者的作用,还须寻找一个有机结合的均衡点。

二、国外社会保障基金运用成功经验:以美国为例

国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用,主要是指将其资金一部分投入资本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一般侧重于安全性较高的投资品种,一方面在充分分散风险的基础上提高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但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特殊性,各国又把其投资安全放在首位,对投资品种、投资比例都有严格的限制,目的是在控制好投资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投资收益。

在美国,作为社会保障基金主体的社会保险信托基金投资渠道主要是购买美国政府特种国债。根据社会保障法案,信托基金只能投资于政府发行的债券或由美国政府对其本金和利息担保的债券。其投资范围具有强制性、投资决策强调科学性和投资品种的流动性。为安全起见,政府还规定,信托基金至少要保存受益支出总额的20%-30%作为盈余储备。

美国比较推崇基金指数化投资。指数基金的巨大成功使得指数化投资的概念在投资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以其低管理成本低系统性风险、较高的资产流动性和较少的“寻租”机会使其成为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投资工具。早在1997年,美国加州、德州、纽约州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50%以上的股票己经指数化,TIAA-CRER (美国TIAA-CRER Retirement) 持有的国内公司股票指数化比率高达80%.到2004年底,美国共约有12.9万亿元退休金,投入指数基金的总额为3.1万亿美元。它们在投资中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回报,许多养老基金因此而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美国政府还针对个人账户管理推出了一种“节俭储蓄计划”,由政府挑选出几个市场指数,这些指数跟踪国内外的股票市场。然后,政府与一些合格的基金管理者签约,由他们来负责建立和管理相应的指数基金,作为社保基金尤其是养老金投资工具。职工可以将自己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在这些指数基金中进行分配。这里,职工所选择的是不同风险水平的投资策略。

另外,养老基金还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公司治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养老基金开始对公司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在指数化投资战略下,养老基金拥有的不仅仅是权力,他们还有责任确保美国最大的和最重要的公司表现出色并取得成绩。

三、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现状及其问题

2005年期初全国社保基金余额1659.86亿元,期末总额为1954.27亿元,净增加294.41亿元,其中:财政拨入资金净增加228.70亿元,投资收益转入增加52.90亿元,社保基金投资入股交通银行产生的股权资产准备12.80亿元。而其直接投资资产1387.58亿元,占比65.52%;委托投资资产730.29亿元,占比34.48%.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实际投资组合貌似安全但实际上收益率较低,投资效果较差。虽然近几年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维持在2.61%以上,但如果加进通货膨胀及工资水平上涨等因素对货币价值的影响,社保基金实际投资收益率比较低,2004年甚至为负值。

1.社保基金规模不够大,资金不充裕。由于基金的筹集主要是依靠征收相关的费用和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来源不足,规模不够大,而进入资本市场的社保基金又受到严格的比例控制,使得最后进入资本市场的社保基金少之又少,这样,社保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就变弱了。

2.投资工具有限,投资收益率偏低。目前,社保基金的投资工具主要有银行存款、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虽然银行利率有所提高,银行存款的收益比以往有所增加,但投资回报率仍然偏低,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购买国债也难以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以2004年的一年期存款和三年期国债为例,二者的利率分别为2. 25%和2. 68%,远远低于当年的通货膨胀率;而购买企业债券和股票是提高投资收益率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股票市场的风险较大,无法保证收益的安全性。另外,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例过高,影响了基金的盈利。以2004年为例,我国社保基金中银行存款和债券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9%和43%,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债和金融债投资比例不得高于10%,那么社保基金中国债投资至少为33%.银行存款与国债在社保基金中占到72%,而其投资回报率无法抵御当年3. 90%的通货膨胀率,这是造成2004年社保基金真实投资收益率为负值的主要原因。

3.与社保基金投资相关的法制不健全,市场不完善。一方面未建立统一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机构,也就不可能对社保基金投资的效益性作出科学的预测;也缺乏更加全面、科学的投资法律、法规的约束来避免社保基金投资领域中的低效率和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小,股票市场的市场也有待规范,要想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还需进一步改善社保基金投资的市场环境。

4.社保基金管理不规范,监管混乱。目前我国的社保基金的监管弱化,缺乏统一的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管机构,对拨放的财政性资金缺乏全程的跟踪监督。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也不健全,使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使用监控非常缺乏,资金使用过程中也缺乏安全意识和保值增值责任,挤占、挪用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9]

四、基于安全视角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相关制度安排

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用方面,要在保证基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的较高收益。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切实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现状,有效促进我国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一)鼓励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多元化

社会保障基金多元化投资是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有效投资和保值增值的重要选择。多元化投资能最大限度兼顾社会和经济目标,降低基金积累制度的成本,保证基金的实际安全性,减轻社会保障制度的负担以及产生良性的外部效益。

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其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投资范围有所扩大。除在传统领域中进行投资以外,还要涉及金融创新工具。金融创新工具为社保基金投资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主要包括:

1.指数化投资。首先,其管理费用低,投资管理人只需按照指数的成分复制组合,避免了市场分析、公司调研、证券组合管理等方面的支出。其次,指数化投资的交易成本很低。指数化策略不做个股和时机选择,股票的换手率很低,从而节省了交易成本。最后是风险较低,指数化组合经过广泛的分散化,非系统风险(个股价格波动对组合的影响)已基本被剔除,主动式投资中通常会出现的基金经理操作失误和道德风险,在指数化投资中也得到了有效降低。正是由于上述优点,而国外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也都对其青睐有加。

2.购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对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住房抵押贷款(按揭)是所有资产类别中最优质的资产,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20%以上的贷款坏账率而言,住房抵押贷款平均坏账率仅0.52%.加之一些信用增级措施,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极小,从收益上看,它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利率,因此,它完全可以成为社保基金新的投资工具。2005年12月15日,建设银行发行了金额为30.16亿元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据估计,其年收益率在4%以上。这正是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大好时机。[10]

3.投资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保障基金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可以将之投资到电力、石油、通讯、铁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具有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长,但投资回报率高、风险小的特点,恰好符合社会保障基金可以长期使用但必须低风险运作的特点,可以为社会保障基金赢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4.投资信托产品。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资金的安全性,从其特有的破产风险隔离功能上看,信托投资公司管理的资产不会因为其固有财产或其他信托财产的负债而承担任何风险,甚至信托投资公司破产了,信托财产仍然不会受到破产债权人的追索。信托投资还可以同时涉足资本和实业领域,投资运用渠道广泛。

5.投资于开放基金。对开放基金的投资规模不受限制,它的申购和赎回价格以基金的资产净值为依据,不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从而可随时买卖,流动性较强,它的信息披露时间间隔短,有利于规范基金的管理和投资行为。

(二)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入市

社保基金入市会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壮大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据测算,2006底,社保资产规模已达2500多亿元,这部分资金一旦能够通过合法途径进入资本市场,就会大大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平衡市场资金供求,改变当前机构投资者之间互相搏弈、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之间争利的局面。同时,其入市对基金管理公司的运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在提交参选社保基金管理人申请材料、接受专家委员会评选的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利于基金管理公司的运作更加规范和透明,作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市场的中坚力量,基金有意识地减少投机、短线的炒作方式,代之以理性、长期的投资方式,会在客观上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社会保障基金入市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方式,设立专门的社保基金管理公司或参与发起设立开放式基金公司,对社保基金进行直接的管理与监督;另一种是间接方式,委托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券商银行、商业性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理财。考虑到我国社保基金的现状,目前我国主要采取间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规范、稳健、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原则搞好基金运作,防范和抵御各种投资风险。

1.设置合理入市比例。其入市并不是说所有的投资都投到股票市场,只是部分进入股市。由于投资股票风险比较大,我国也对其投资于股票的比例作了具体的规定,不高于40%.

2.注重投资品种的选择。挑选的基本标准是绩优而有成长性的公司,如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品种和技术。从目前来看,业绩优良的蓝筹股将成为其投资的主要品种,而分散投资、波段操作乃至长期持股将可能成为其主要的操作手法。

3.严格选择基金管理人。严格核查其市场准入资格,通过考察经营机构注册资本、业绩、财务以及信用评级等条件,选择合格的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此外,还要提高这些机构的整体素质,经常性的进行清理整顿,对不合格的及时清理出局。

4.保证投资期限与币种匹配。一是确保投资期限和负债期限大体一致,使投资的利率风险最小化;二是资产货币和负债的货币相匹配,使汇率波动的风险最小化。在初期以指导意见的形式明确社保经营机构在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以及所持币种方面的匹配目标,待条件成熟后,以告示的方式引导社保经营机构将资产和负债进行匹配,并通过经常性的检查对其进行督促。

(三)谨慎稳妥推进社保基金投资海外市场

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比较完善,投资工具比较多,各项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投资收益相对较高,因此,投资国际资本市场是一个有效途径。进行海外投资对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更加有效的规避和控制投资风险,缓解外汇储备压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为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步放松起到积极作用,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条件。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需完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海外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谨慎稳妥地推进:

1.在投资策略上,采取谨慎的态度,并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以防范和减少风险。

2.在投资运作方式上,可以选择由社保基金自设机构进行投资,也可以选择委托国外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目前,社保基金进行国外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外上市的国有股减持部分,所以一般选择国际投资公司,今年11月29日,10家境外资产管理机构成为社保基金海外投资管理人。选择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投资回报的业绩、收费及稳健程度如何,其中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

3.在投资的分散化方面,可以将基金投资到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股票中。因为各国股票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行业股票间的相关系数略高,投资于不同行业的股票对于分散风险更为有利。因此,可以首先选定几个全球性的、平稳增长型的行业,然后再选择一些相关度较低、市场稳定的国家,进而确定目标国家、目标行业中的龙头股作为投资对象,还可以采用股票互换方式进行投资。

4.社保基金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一定要制定合适的投资政策和战略资产配套策略,还要加强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绩效评估。

此外,为提高安全性和效率性,应明确社保基金的治理结构,避免其低效率和道德风险。

(四)对社保基金投资运用绩效进行有效监管

我国社保基金采取委托方式,由基金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投资,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监管。

1.建立完善的基金运营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选择资产投资管理人即投资管理公司的过程要透明、公开,通过招标等形式使投资公司之间形成竞争。另一方面在社保基金那与投资公司的合同中要规定“退出机制”,即如果投资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没有达到所规定的目标,则社保基金可以从该投资公司和合同关系中退出,选择其他效益更好的投资公司。

2.建立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引导投资公司对本公司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转化为对社保基金运营效率的追求。针对基金投资公司的投资运营能力、风险规避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激励机制,并与之建立相应的委托合同,从而使基金投资公司具有更高的投资积极性,使其投资运营更加努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