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医药领域;制药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是当今生物技术应用和研究的重点,也是现代生物技术最先引入和普及的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使用成效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六成以上的药物都来自生物技术合成,究其原因是因为生物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传统制药技术造成的原材料浪费、节约资源,并能更好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确保人类身体健康。

1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概述

当今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发达的时期,也是各种人类疾病频发的阶段。面对这种时代背景,生物制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着社会各领域蔓延,已成为保健食品、生活用品、医药等领域常见技术手段,特别在现代医学领域更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解决了过去人类无法医疗的各种疾病,极大提升了人类寿命和身体健康水平。

生物制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系统的内容,它包含了医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多门学科,并充分的利用了分子生物、分子遗传学、生物工程等基础科学。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各种先进制药仪器的产生,生物制药技术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已成为当今社会中发展最活跃、最迅速的新兴技术产业。目前,我们常见的生物制药技术包含了基因工程技术、酶及细胞固定化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制药产业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崭新道路,为解决人类医药难题提供了最有希望的技术依据。

2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

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生物技术研究成果都应用在医学领域,其中医药制药领域占据着很大的比例,这也引起了医药工业生产体系的重大变革。为此,下面我们有必要就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研究。

2.1 基因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活性因子与激素是当今人体生理代谢和机能调节的主要物质,它以活性强、诊疗效果明显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物质在自然界存在很稀少,而不管是从动物还是人类身体中提取,难度都相当大且困难重重,这种有限的来源与无限的临床诊疗需要之间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则有效的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就拿胰岛素来说,它在糖尿病诊疗方面效果十分突出。在过去,胰岛素主要是从动物体中提取,一方面资源匮乏,而且价格也不便宜,而采用基因工程来提取胰岛素,则不仅减少了因为胰岛素提取而对人体和动物造成的危害,另外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来实现大量的生产与制作。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得出,在胰岛素提取中,利用基因工程菌在200L的发酵罐中可以提取10g的胰岛素,相当于从450kg胰脏中提取的胰岛素总量。人体中的胰岛素通常都是由脑下垂体分泌产生的,产量非常细小,这种激素在人脑垂体前叶中分离纯化提取,不仅难度非常高,而且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预计,未来工作中业界必然会更加重视基因工程的研究。现如今,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胰岛素提取已成为医药领域的常见手段,这种激素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相关临床领域,且很好的满足了临床诊疗需要。

2.2 酶及细胞固定化技术

酶催化技术、微生物转化技术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制药领域,成为制药工程中的常见方法。但是一直以来,这种生物制药技术在药物药性、药物品质方面存在不足,而酶与固定化技术的结合则有效的弥补了这方面的问题,在制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我们常见的犁头霉素生产氢化可的松、乳酸菌转化的蔗糖等药物中经常见到。在原青霉素酞化酶固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们用聚丙酞胺凝胶包埋法制成微型小球状固定化酶已投人生产,其表面活性为100~150U/g,lkg固定化酶可生产500kg6~APA,能连续反应300次,他们用第二代工程菌的固定化酶转化率达到85%~90%,反应次数达900次,有人用固定化后活力可维持100天以上,固定化细胞、特别微生物细胞在抗生素、激素、氨基酸等药物的合成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用固定化酶的膜反应器分离布洛芬可得到许多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体外试验证明其S~异构体比R~异构体活性高100倍。酶及固定化技术直接用于临床。酶通过微囊化过程固定在0.2~0.3un厚的半透膜内,组成20~1000u,m的人工细胞,再配上固定的氦吸附剂就组成了初步的人工肾。近年采用多种固定化系统组成的人工肾可在体内反复返转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2.3 细胞工程及单克隆抗体

植物细胞工程培养技术为开辟药物新资源、使微生物原料生产工业化、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中医临床应用之中,中草药数千种,其中89%来源地植物,初始靠手集野生资源,最后鉴于野生资源有限,及不断开发利用,难以满足需要,许多名贵药材如天麻、人参、当归、黄茂等均采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其所含有效成份较天然植物含量高。由此可知,植物细胞工程将为人类创造一代新型中药制剂造福人类。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主要以植物的微生物难以生产出蛋白质类药品,并实现工业化、商品化。英国韦尔科母公司采用8立方米培养罐培养生产。一干扰素为工业化动物细胞培养典型实例,被称为“超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获得成功。1975年英国科学家通过淋巴细胞与骨髓细胞融合产生的杂交瘤,经体外培养、分离可得到一些无性繁殖细胞株,它们能分泌免疫学均一抗体。这种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一经问世显示巨大生命力,由于单克隆抗体目前在医药领域具有特异性强、操作方便等特点,因此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单克隆抗体代替传统的抗血清用于临床诊断。由于单克隆抗体对相应抗原结合,具有高度专一性,因此有人试用肿瘤抗原的抗体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携带者,将药物导人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药物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这种由单克隆抗体和抗癌药物组成的导向药物为“生物导弹”。近年来,应用单克隆技术的单克隆抗体与同位素结合还可进行体内定义诊断。抗癌药物有阿霉素、丝裂霉索、阿糖胞昔、甲氨喋吟、新制癌素等。

结束语

总之,现在生物制药技术在制药工业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与传统生物制药相比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其应用价值不可估计。有人预言,在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制药技术将迅猛发展,对开发医药新产品,创造新工艺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成,钱坤.浅析生物制药技术在西药制药中的研究应用[J].品牌(下半月),2012(2).

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天然气制甲醇 发展现状 竞争力水平

一、我国境内天然气制甲醇工业发展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甲醇总生产量已经在2006年的时候接近4800万吨,而当时的总需求也已经达到3680万吨,专家预计,在未来的几年甲醇的消费量可能会以8%到10%的速度猛增。作为世界第2大能源生产消费国家的中国,对于甲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观的国家政策以促进其快速发展。石油,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石油资源一旦短缺,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威胁。仅从2006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出,中国进口原油达到1.45亿吨,原油表现消费量是3.22亿吨,中国境内对于石油依赖程度已经达到43%。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坚决实施“发展代替能源”重大战略举措。甲醇行业开始发展迅速。作为重要基础原料之一的甲醇,众多的下游产品可以用来生产甲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氯甲烷、醋酸、合成橡胶、甲醛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并且在这些下游产品中与石油相掺烧甚至可以代替石油充当动力燃料,也可以用来合成甲醇蛋白。

在我国,现如今的甲烷的化工利用是天然气化工利用的主要方式。甲醇、乙炔、甲烷氯化物以及合成气是天然气主要生产方向。在我国,以天然气生产甲醇的大规模企业主要有:内蒙天野、榆天化、沪天化、中海油、河南蓝天、川维等,这些企业年生产规模一般会达到3万吨到60万吨不等。总的来说,天然气制甲醇的装置相比于煤制甲醇装置还是处于偏少地步,并且这些主要生产区也没有在高规格产品消费需求的区域。我国与世界相比天然气价格市场化不高,规模相当的生产装置成本相差甚大。我国天然气的价格构成一般是由井口价、净化费、管输费组成,而井口价有着阶段性的演变:1957-1987这一阶段国家以单一气价进行管理;1987-现在国家实施多类气价管理模式。通过分析,国内天然气市场与原油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天然气的地域性非常强,价格会因为地区的不同相差甚大。垄断性的国内天然气市场,地方甲醇装置天然气价格不尽相同。在天然气制甲醇的企业中,天然气成本居然高达产品总成本的70%甚至以上,也因为这样,产品成本中最敏感的因素就属天然气价格了,它直接控制着甲醇在市场的竞争力和甲醇成品市价成本。现如今中东天然气价格都比中国内地低至少3~4倍。这样一来,国内天然气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国内甲醇市场遭受着国外低价甲醇尤其是中东甲醇的价格冲击。

二、天然气制甲醇竞争力分析

中国天然气制甲醇产业前景的探索,首先,对于不断的推广扩大甲醇燃料的使用范围。未来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结构发展调整中,国家对于甲醇汽油的使用标准已经有了相应的制定。预计中国在2015年会对石油的需求量达到3.6亿吨。以M15甲醇燃料为标准进行甲醇燃料计算,在2010年的时候,对于甲醇的消耗量已经达到了4400万吨。消耗量的增加致使甲醇价格逐步回升,甲醇生产业的利润也随之加大。所以,在加大甲醇使用面积的道路上还需要进一步开拓。其次,根据国家政策,对于限制天然气制甲醇的相关规定而言,企业可以将天然气换成煤气。冬季是供暖的高峰时节,此时也是天然气供求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候,此时的天然气供应量并不能满足其实际使用量,所以用40%来填补天然气不足是必然会采取的补救缓解矛盾的措施,这样对于60%天然气负荷使用量的现状也是一种缓解。这样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天然气和煤气化制甲醇的新鲜气氢/碳比分别在3.0和1.2左右,将二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最佳氢碳比2.05到2.10就会产生,这样做可观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对于天然气和煤气也是一个优势互补的过程。再次,把产品质量提升,沿着高端路线发展。国内对于天然气制甲醇的明文限制,使得国内天然气制甲醇产业的优势丧失,那么寻求更加高端的发展路线就是目前最重要要做的,例如醋酸、制药、乙二醇、氯甲烷等等。最后,应该大力推广发展下游产品二甲醚。二甲醚是一种清洁燃料,它相当的经济性注定了它可以代替液化气的燃料,1.45吨的甲醇中可以提炼出近1吨的二甲醚,进口石油气约为2000万吨,以替代率为10%来算,二甲醚的需求量就会成为200万吨,1吨柴油相当于二甲醚1.5吨,而几百万吨的二甲醚成本也才3000元左右,可观的经济性是十分明显的。用20%的二甲醚量与液化时候在民用领域进行掺烧,液化石油气的价格在5000元每吨,而二甲醚的价格在3800元每吨。二甲醚的市场竞争力是客观的,其需求量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日增加,,这对于消化上游甲醇产品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出路。但是,二甲醚严重受甲醇制约,使得二甲醚成本价居高不下,这样一来其竞争力大大削减。因此改造自身技术,降耗挖掘潜能才是生存发展长久之道。与此同时,改进甲醇装置,提高天然气制甲醇效率,2001~2010年间因为一些甲醇装置的淘汰就会出现甲醇约30~150吨的缺口,在这个时候构建一套50~85吨级别的甲醇装置,这样的话甲醇产品才有机会与进口产品相媲美。

天然气制甲醇的广泛用途以及客观的经济效益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日益扩大。我国应该对于那些小作坊式的天然气制甲醇机构企业予以取缔,保证天然气高效利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确保大规模甲醇装置有足够的马力进行高效的生产。天然气的有限性,制约着甲醇的产量,国家对于天然气的限制是从长远的角度上考虑的决策,只有把天然气制甲醇过程优化,高效利用每一道工序产品,才能为经济效益带来实惠。

参考文献

[1]李绪华,天然气制甲醇现状及竞争力分析[J],甲醇生产与应用,2010(2).

[2]马宁 诸林,天然气制甲醇的工艺现状及发展前景[J],化工时刊,2006.11.

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药产业;民族医药;SWOT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114-02

1 企业背景介绍

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下属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制药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遵照国家大力发展南药的指示,对名贵中药、传统南药血竭进行资源调查和研究,并于1972年在云南南部发现该药的原料植物龙血树,成功研制了国产血竭,结束了该药材一直依赖进口的历史,同时专门建立药厂生产血竭,二十多年来,“雨林牌”血竭深受广大医患人员青睐,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改制为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北京中艺联合工贸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元,总资产3000万元,占地11000平米,建筑面积5000平米,拥有提取、胶囊、片剂三条生产线,是我国最先生产龙血竭的厂家。2003年7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取得GMP认证证书,产品龙血竭胶囊亦取得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证书。欣喜之余,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GMP改造后的隐忧,由于GMP改造投入较大,成本费用上升,企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由于改造中盲目竞相扩大了制剂加工能力,使原来就不高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更低了,这是让人忧虑的问题。

公司2002年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珍惜资源龙血树GAP种植示范工程》项目并得到批准,该项目被列为2002年现代中药产业化立项项目之一,项目投资5000万元,占地5000亩,包括20亩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建设,200亩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和5000亩的种植计划以及种质研究、育苗、出脂技术、质量标准等科研项目。

2 针对雨林公司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 雨林公司的发展优势

2.1.1 便捷的原料获取途径

目前公认的国产龙血竭的资源植物为剑叶龙血树和海南龙血树。剑叶龙血树分布于北纬21.5~23.6°。地区,以东南亚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为主要产地。国内以云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为主产区,广西、海南等地也有部分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海拔250~1700 m的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山地。雨林公司厂址位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园内,不仅位处国内的产品原料主产区,而且毗邻原料的主产地国,在原料的采集、进口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而且,云南素有“植物王国”、“药物王国”之美誉,具有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和立体气候特点,使云南同时具备热带药材、温带药材、寒带药材的生长条件,是我国著名的生物资源的富集区,天然药物资源居全国首位。这也为雨林公司发展产业多元化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优势。

2.1.2 公司积极与傣医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合作联盟

2005年,公司与州傣医院(民族医药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四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国家级傣药研究中心,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傣药民间方剂的筛选;进行傣药资源的种源调查和鉴定;筹建和发展傣药材GAP种植基地;加强傣药的药理、药学和临床研究,开发傣药新剂型。这项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雨林公司因为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薄弱而造成的内部创新研发能力低的窘困境地。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投入数百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共申报了包括傣药在内的12个新药品种,现已逐步得到批准投入生产。

2.2 雨林公司发展的内部劣势

2.2.1 企业管理不规范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医药行业在开拓市场、营销方式上观念落后,缺乏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意识,有了好药却难以打开市场。对于雨林公司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此类问题更加突出。雨林公司经营机制和营销观念落后,管理方法原始,管理手段落后;企业的管理层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尽力想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有效管理手段等措施改善公司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但往往由于能力有限而力不从心。

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公司事先没有制定统一的、贯穿始终的营销策划,尽管有优质的产品,但仍难以形成名牌效应,抢占有限市场,抵制竞争企业的压迫。由此造成的市场占有率低是企业无法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2.2 自主研创能力低

受资金、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雨林公司内部创新研制能力低,不具备具有一定实力的新药研究团队。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主要依靠与之合作的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这尽管能够弥补一部分自身研创能力不足带来的劣势,但对科研机构的依赖性,以及信息获取的滞后性,导致公司处于被动跟随发展的状态。

2.2.3 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低

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主要决定于这个企业拥有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难看出,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最好的、最优秀的人才是免费的,因为他们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们所分配的价值;相反,不合格、不优秀人才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因为他们工作不力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往往是不可估量的。雨林公司由于用人机制、工资待遇、企业前景等因素留不住人才,也无法吸收新型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进入企业,目前,企业员工多以大专毕业生为主,综合素质不高,缺少生产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产品开发人才。据了解企业研发部门尽管主要由药科人员组成,但部门多发挥的是协调作用而非技术研发;企业的营销团队缺乏创新和执行力;有了好产品面市但却不能做好市场运作,产品初期领先优势往往因为市场推广执行不力和竞争者快速跟随而瞬间丧失,其实都输在了营销策划和管理上。

2.3 企业发展的外部机会

2.3.1 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傣医药事业的发展,先后成立了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和西双版纳傣医医院,专门从事傣医药的继承发掘、翻译整理、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工作。

云南省结合全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融合省情,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设想,为加快云南医药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把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确定为未来云南倾力建设的支柱产业和积极扶持的优势产业。2003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及时调整了“云药”的发展策略,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这一系列政策、条例的出台,无疑为无数彷徨不定的“云药”企业注入了强心剂。

2.3.2 医药产业调整孕育的机遇

从化学合成物中筛选新药的难度大,其对时间、投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化学药物多有毒副作用,易产生抗药性,药源性疾病越来越明显,国家逐步转向了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使得纯天然药品成为继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

雨林公司是国内较早的一批开始进行天然药物研究生产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积累,在天然药物生产方面有自己的特殊优势。

2.4 企业发展的外部威胁

2.4.1 医药企业组织结构变化

中国医药生产企业通过改革与重组,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的6000多家企业将逐步减少到4000户或更少,加上13000多家批发公司,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将得到改观。医药企业将会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态势。形势逼迫一大批无特色、无优势的企业转向其他行业或联大靠强。雨林公司如果不能迅速发挥优势、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就必将淹没于重组浪潮中。

2.4.2 来自化学药剂的压力

化学药剂是通过不同的化学分子结构来达到治疗人体疾病的目的,有其自身的科学原理;加之,化学药剂是针对人体疾病而专门研制的,对人体器官的作用专一,所以往往见效较快。我们的天然药物,在治病过程中,并没有做到非常专一,对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作用,疗效没有西药好,但是其在治病的同时,可以改善人体其它器官的生长环境,并且副作用比西药要小一些。

普通消费者在选择药物时经常会优先考虑化学药剂,而对于天然药物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对于以生产天然药物为主的雨林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企业销售难以上量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2.4.3 同行业竞争企业形成的威胁

从理论角度讲,这是因为行业内企业会容易产生过度竞争。按照鹤田俊正的定义,过度竞争是指在集中度低的产业中,尽管许多企业利润率很低或者陷入赤子状态,但生产要素和企业却不能顺利地从这个行业中退出,使低或负的利润率长期继续。

医药企业属于进入门槛低、退出门槛高的产业。在目前竞争激烈的龙血竭生产行业中,在有限的消费者群体内,过度竞争导致企业销售的产品仅能占到有限的市场份额的10%。

3 雨林公司未来发展的策略选择

3.1 选择集中差异化战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中小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都无法与大企业正面竞争,为了生存发展壮大,唯有选择在大企业的市场空隙中成长的战略。企业在详细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上的一种战略,即集中差异化战略。

民族医药企业所生产多为天然药物,与化学药物相比,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对于急重病症,化学药物来的快,而天然药物往往来的慢,但其副作用小;而且天然药物在使用后,达到效果后,一般能根除,不易复发。对于一些顽疾,天然药物常具有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落后、欠发达地区分布多。对于这类地区“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困扰当地居民的一大难题。雨林公司可将其销售市场锁定在这些地区,并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让广大受众认识到天然药物的科学性,例如在主要科普杂志、报纸上刊登描述天然药物特性的科普文章等,充分发其产品纯天然、低价格的优势,深度开发并牢牢把握住这一有利市场。

3.2 进行龙血竭的二次开发利用,加强企业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目前,公司及同行业市场上所生产的龙血竭系列产品结构老化,生产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以物理的提取、分离等为主,对于原料植物的利用率也不够高,附加值低;随着对龙血竭产品的深度研究开发,市场对龙血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使得资源稀缺的龙血树濒临灭种的危险,对于龙血竭的二次开发势在必行。

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投入数百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共申报了包括傣药在内的12个新药品种,现已逐步得到批准投入生产。雨林公司应在充分研究市场需求、分析企业自身能力的前提下,选择优势品种,抓紧投入生产,充分利用企业闲置的生产线,促进其产业多元化发展。

3.3 积极推进企业间及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联盟与合作

创新是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源泉和基本立足点,对于中小型医药企业来说,渐进性的工艺创新固然重要,但要保持一定的生存能力,仅仅通过工艺创新很难获取领先于大企业集团的独占性的竞争优势,中小型医药企业如想获得持续性发展,必须在产品创新领域维持持续性优势。然而新药的创制成本极高,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投入,平均看来一个新药的研究开发需要耗资1亿-5亿美元,耗时7年-12年,在我国开发一个新药通常需要耗费近千万人民币,二类新药也需要百万元人民币,单个的中小型医药企业很难独立完成。因此,要大力倡导企业与企业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联盟与合作,谋求协同效力,提高研发能力,保持技术先导型企业的“二次创新”及持续创新能力。研究有特色的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创新营销手段,丰富营销渠道,才能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3.4 孕育、积淀企业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纵观国内知名的医药企业,无不是产、研结合、综合实力强者而居之。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不仅需要长期稳定地占领足够的市场份额,自身还必须要具有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地自我进步、自我完善,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尤其是加入WTO后,贸易壁垒的消除,国外医药企业的介入,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等,这一切都在证明一点: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就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

总的来说,雨林公司唯有在认清自身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在生产、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身,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渐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洪志慧.论我国民族医药的地位、现状及前景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9:6-9.

[2]郭冬梅,王英.关于医药产业中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药房,2001:12-4.

[3]段立纲,陈亚梅.傣医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5.

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换热器;发展趋势;高效节能

[DOI]10.13939/ki.zgsc.2016.03.061

1 换热器的概述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十分广泛。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换热、散热及冷却设备的市场,数据显示,现代化学工业中对换热器的投资大约占设备总投资的30%,炼油厂的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的40%,而海水淡化工艺装置几乎全部由换热器组成。

换热器按照用途划分,可分为预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按温度状况划分:温度工况稳定的热交换器与温度工况不稳定的热交换器;按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划分为:顺流式、逆流式、错流式、混流式换热器;按传送热量的方法划分: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换热器三大类,其中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和板面式。

2 换热器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20年代前,换热器结构主要为管式及管壳式。20世纪20年代,板式换热器出现并应用于食品领域,相比于管式结构,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的特点。20世纪30年代初,瑞典研制并生产出了螺旋板换热器,之后英国采用钎焊法制造出以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机发动机的散热。20世纪60年代左右,随着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高速发展,对换热器的类型产生了新的要求,加之冲压、钎焊及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效能、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的强化传热元件进入市场,出现了包括折流杆换热器、新结构高效换热器、高效重沸器、高效冷凝器等的高效换热器。进入21世纪,随着热强化传热技术引入工业装置的生产与制造领域,世界换热器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快速提升。

3 中国换热器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中国换热器产业起步较晚。1963年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按照美国TEMA标准制造出中国第一台管壳式换热器,1965年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板式换热器,苏州新苏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原苏州化工机械厂)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螺旋板式换热器。之后,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首次引进德国斯密特(Schmidt)换热器技术,原四平换热器总厂引进法国维卡勃(Vicarb)换热器技术,国内换热器行业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开始获得较快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出现了自主开发传热技术的新趋势,大量的强化传热元件被推向市场,国内传热技术时期的代表作有折流杆换热器、新结构高效换热器、高效重沸器、高效冷凝器、双壳程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表面蒸发式空冷器等一批优良的高效换热器。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换热器产业在技术水平上获得了快速提升,板式换热器日渐崛起,逐渐被应用于大乙烯项目、钛白粉生产线等领域。与此同时,我国在大型管壳式换热器、大直径螺纹锁紧环高压换热器、高效节能板壳式换热器、大型板式空气预热器方面也获得了较大突破。

虽然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于管壳式换热器,但是板式换热器因为其密封材料及板片结构限制,更适合在低压、低温、干净的工况下工作。而石化生产中所使用的介质一般腐蚀性较大,换热器一般在温度、压力波动较大、杂质含量较高的工况下长时间运转,因此现阶段管壳式换热器仍是石油石化行业所使用的主要换热设备。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换热器产业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其中,石油化工领域仍然是换热器产业最大的市场,其市场规模为150亿元;电力冶金领域换热器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船舶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在40亿元以上;机械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约40亿元;集中供暖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食品工业也有近30亿元的市场。另外,航天飞行器、半导体器件、核电常规岛核岛、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发电、多晶硅生产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换热器,合计市场规模约有130亿元。

具体到不同种类的换热器,按产值计算,换热压力容器约占换热器行业总产值的60%,其中的管壳式换热器产值占90%左右;而总产值的40%为非压力容器换热器,其中板式换热器产值约为其70%,空冷式换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各占约15%。从整体来看,当前管壳式换热器的使用总量最大,约占换热器使用总量的54%。

4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产品的大型化、高效化、节能化将是换热器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国内换热器行业在节能增效、提高传热效率、减少传热面积、降低压降、提高装置热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目前,我国石油石化设备制造行业已经形成较完整的设备制造体系,石油石化设备产品已可以基本满足国内石油石化行业的需求,同时还有部分设备进入国际市场。但是我国石油石化专用换热器设备制造业还面临着技术升级和结构转型的挑战。

当前,世界各国在换热器的理论研究、新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已进入了较高层次的探索阶段。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该领域研发的力度,但在高效换热器领域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尽快缩小差距并赶超相应发达国家,我国政府出来了一系列的指导及优惠政策,一方面大力促进国内换热器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引领行业向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发展。

2011年12月31日,国务院公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中,将“围绕先进制造、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需要,集成创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智能化造纸及印刷装备等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作为重点领域发展导向。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着眼于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增强应急调节能力,适度超前部署能源生产与供应能力建设,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61%以内;加快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推进原油增储稳产、天然气快速发展;加快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坚持储近用远原则,重点提高深水资源勘探开发能力”。

基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船舶、机械、食品、制药等行业对换热器稳定的需求增长,此外,包括大型乙烯项目、大规模核电站、大型风力发电厂、大型环境保护工程、海水淡化工程的开工与建设,都将对换热器产业产生巨大的需求拉动力。根据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预测,我国换热器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0年前,我国换热器产业将保持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换热器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

下游产业广阔的市场对换热器产品有着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换热器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也趋于多样化。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换热器行业也将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国换热器产业在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产品功能和技术的创新上有较大的潜力。

因此,我国的换热器产业是一个正处于蓬勃成长期的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药新药 研究开发 现状 方法

一、现状

美国辉瑞公司生产治疗男性功能障碍的药物??“伟哥”,一些乐观的预测甚至认为它年销售额能达到创纪录的110亿美元。伟哥自1998年3月获美国FDA批准以来,风靡世界,说明新药可获取几乎是无限的高额利润。即使深知一类创新药在发达国家耗时10~12年,耗资2亿美元以上,且高风险,世界各大跨国公司仍然投入其年营业额的15%~20%研究开发新药[1,2]。

中药研究开发是国际热门课题:国际市场每年药用植物及制品(包括保健品等)的交易额超过300亿美元。日本是较重视中药研究开发的国家,年销售额达1500亿日元。美国国会1994年批准了把草药列为《饮食补充剂》的法案之后,1997年又制定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草案),不再要求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复方混合制剂。德国在欧洲是传统药年销售额最大国家,达22亿美元[2]。德国Dr Schwabe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剂Tebonine(促进脑血管循环)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银杏叶及其制剂仅在欧洲市场年销售额就达几亿美元;德国宝灵家大药厂则是新型植化产品的主要开发者,开发喜树碱系列、莨菪胺类和育享宾等产品;其它德国公司还在开发山梗菜碱(可帮助戒烟)以及一种可用于合成抗抑郁药和抗老年痴呆症新药的中间体“槟榔碱”。在东亚国家中印度植物中开发出若干种有药用价值的新成分,胡黄连中提取的“胡黄连素”,用于治疗漫性乙肝,以及来自巴戟天根的一种新型成分“bacoside”,作为增智药品,用于提高人的记忆力[3]。

我国的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至今已有1141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其中一类新药占11.5%,二类占6.5%,三、四类各占40%,五类占2%。反映新药研制水平的一二类新药的数量明显偏少;对于三类新药的研制也多相重复,忽视了发展创新、基础研究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研制的整体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4]。尽管如此,新药仍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占整个药品销售额10%以上,利润大约在20%以上,1997年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中药新药50个品种以上。从野生植物黄花蒿分离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对急性脑疟疗效较好,是新型结构的抗疟药;为提高抗疟效价,进行了大量结构改造工作,成功地研制出蒿甲醚、双氢青蒿素、青蒿烷酯等新型衍生物,此药被国际认可,引起了广泛注意。抗早孕药天花粉和男用避孕药棉酚也受到国内外重视。

中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已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已向美国FDA进行了首次的复方中药注册申请,并分别于1997年12月和1998年3月通过了“复方丹参滴丸”和“银杏灵”新药临床研究(IND)预审,实现了中药的历史性突破[5],随之而来将会有更多成熟的中药品种进入世界。

二、面向21世纪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思考

1. 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中寻找一类新药

1805年从阿片中分离出吗啡标志着单体化合物作为新药来源时期开始。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研究开发新药,最引人瞩目的成果当算紫杉醇,1992年批准上市,作为治疗卵巢癌的首选药物。近70年来,我国先后研制出70余种高特新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两个举世公认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麻黄素和青蒿素,都是从我国常用中药发掘出来的。对天然药物进行深入的化学与生理活性的研究,从而发现临床上有用的原型药物,存在着极大的机遇,发现具有开发前景的新类型结构化合物作为先导化合物,经结构修饰和改造,寻找疗效更高、结构更为简单,并且便于大生产的、安全有效的候选化合物,再经临床验证判断这个化合物是否能成为新药而上市。据报道,现在临床用药一半来自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如吗啡研究发展了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研究,导致了镇痛药杜冷丁的发现。我国学者从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经验,归纳上升到理论(1)生物同型基取代说,(2)活性成分相结合,(3)受体假说,(4)药物潜伏化,(5)中草药有效化学成分配位化学学说,并获得一些成果。总之,从以上多种途径拓展了由中草药有效成分创新的广阔领域,成功率高。它是当今摆脱我国西药研究以仿制为主的被动局面的出路所在。此外,有关近代生物转化和生物合成理论和技术,也应认真汲取,以开阔新药研制思路[6]。

2. 进行新药的二次开发

对过去研究方面得出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成果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总结,选择有潜力的苗头进行二次开发。从分离出混合组分作为药物的可以进一步把各个单体分开,分别检验其疗效,然后或者单用,或者用化学单体组方。如抗感染的双黄连和抗风湿性关节炎的白芍总甙[1]。又如最近报道的常用中药黄芪通过系统成分分析,从黄芪总皂甙分离出21种成分,其中黄芪皂甙Ⅲ、Ⅳ、Ⅵ治疗心力衰竭有效,以黄芪皂甙Ⅳ疗效最佳,可能成为新型的非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又据最近信息,美、韩从高丽参发现一种全新成分人参甙Rf,可能作为新型非成瘾性高效止痛剂[6]。

3. 从古方、验方研究开发中药新药

古方、验方通常是千百年来临床经验总结,许多方剂疗效确切,这是我国的优势,是新药研究的前提。从临床、药理证明青黛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当归芦荟丸”的有效单味药,从中分得有效成分靛玉红,再经结构改造合成了“异靛甲”,其疗效更高,毒性更小。陈竺教授等对民间用于治疗淋巴结核、皮肤癌等有效的验方(含砒霜、轻粉、蟾酥)逐一筛选,从复方到单味中药砒霜,又到化学纯三氧化二砷,终于研制成功“以毒攻毒”的“癌灵一号”注射液,创造了白血病临床治疗的“人间奇迹”。

4. 加强中药有效部位研究,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

中药有效部位研究,可为相关学科的融合渗透提供新的增长点和新领域,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

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药复方,它是中医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体现了中医治疗重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等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施治的法则,是多系统、多靶点和多层次发挥全方位药效作用的治疗方法,所有这些都非单一成分所能概括达到的。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开发中药复方的有效部位能较好地显示这种优势和特色[4]。

乔延江等从化学的角度对有效中药复方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探讨[7]。因为复方药效不仅与药效物质或药效物质群有关,而且与辅助成分也有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所谓的多模式、多指标控制体系的研究工作。化学模式识别被认为是较理想的方法之一,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关联化学数据阵与药效数据阵,确定可用于复方质量控制的模式,并对未知样本进行识别。直接试验方法应用于中药复方全方筛选、优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直接试验设计运用蒙托卡洛方法,在规定的实验域内随机模拟取点,结合药效实验,经分析、整和、比较、评价等操作,最终确定“最优”复方。

确定复方有效部位,探讨有效部位的主次(即有效部位的君、臣、佐、使),建立复方量效关系,对有效部位中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或者主要药效物质群的研究是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的重点,也是探明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药效作用机制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出组方合理、工艺先进、高效安全、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中药新药,推动中药走向世界。

5. 将生物技术应用于中药新药的研究

应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对于开发新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药化学成分代谢关键酶的基因调控、发酵培养条件的调控,可以大大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在研制开发中药新药的过程中,对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构效关系的研究,定向诱导有效活性成分的生成,新剂型、新工艺的研制等都可应用生物技术[8]。

6. 测试分析方法的现代化是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的保证

长期以来检测中药及其制剂是以TLC、HPLC等为主,这些手段所提供的参数,如Rf值、tR值等都不是绝对的,而是仪器设备依存的;作为标准参数,尚存在一定困难。从分析仪器发展的趋势来看,联用技术将会逐渐替代独立的分离和分析仪器。气质联用(GC/MC)或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GC/FTIR)或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谱联用(GC/FTIR/MS)用于中药挥发性样品分析。电喷雾(ESI)或离子喷雾技术以及近期发展起来的大气压离子化技术能够把极性强、不挥发和热不稳定的化学成分的离子从溶液中蒸发出来,进行质谱分析,从指纹鉴定的角度来看它是远较色谱优越,如质荷比,是一个物理参数,不会受仪器和实验条件不同变化,容易建立标准谱图库;质谱仪提供的分子量是指示成分化学属性的重要参数;对于一些非极性成分可以应用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除上述优点外,还提供液相色谱?质谱(LC/MS)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联用等技术,亦可与新兴的分离技术如毛细管电泳(CE)相结合,使成分分离的能力大大提高;CE/MS和CE/MS/MS是研究中药复杂体系,尤其是复方的有力工具。此外超临界色谱(SFC)和高速逆流色谱(HSCCC)在中药分析中颇为有用。

上述的高新科技仪器无疑会在中药研究和质量析方面产生突破性的冲击,这些高效率和高信息量的分析方法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质量分析方法的主流[9]。

7. 制剂工艺现代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如微波萃取、超临界萃取、液滴逆流萃取、超声波萃取等和分离技术中的层离技术、大孔吸附技术、凝胶分子筛选技术、模分离技术、超速离心技术等,以及干燥技术的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此外,尚有新辅料、固体分散技术和β?环糊精包合等技术的应用[4,10]。

8. 其它

重视中药新药新释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的研究和海洋药物[6]及中药非处方药的研究开发。

开发恶性肿瘤,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病,感染性疾病,风湿及类风湿病,老年性常见病如前列腺肥大、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抗衰老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补益类等具有高效、低毒、速效、长效的中药新药,将有很好的前景[11]。

三、结语

总之,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必须坚持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为基础,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开展中西医药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向,多学科的渗透与协作,推行国际规范,走真正创新之路,中药新药在21世纪必将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 沈家祥等,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1):667~671

2 马剑文,中国药房,1997;8(6):243~249

3 徐铮奎,中国制药信息,1998;14(6):14~15

4 冯孝章,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3):134~137

5 本刊编辑部,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8;13(6):243~245

6 蔡定国,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3):137~140

7 乔延江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5):17~19

8 果德安,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8;13(6):257~262

9 梁曦云等,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8;13(6):250~254

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K29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9340.2016.01.00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我国的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和精神遗存。下面结合保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就如何做好保山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谈几点感受和看法。

一、保山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保山地处古亚洲大陆与东南亚、南亚半岛接合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边地主要的人类聚居区和对外交往通道。由于开发早、历史长,各个时期遗留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这些遗产,就其存在形式来讲,主要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型。

(一)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及经费投入状况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物质形态遗留下来的各个时期的不可移动文物如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刻、近现代纪念性设施及可移动文物如石器、青铜器、瓷器、字画、文献资料等。保山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308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8个,市级45个,县级237个。在三百多个文物保护单位中,文物古建筑类222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8个,市34个,县级175个。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知的不可移动文物有隆阳太保山玉皇阁、汉庄古城、腾冲国殇墓园、和顺图书馆、龙陵松山抗战遗址、施甸清平洞等500余处,可移动文物有昌宁战国铜鼓、铜盒、铜钺,腾冲西汉铜案和隆阳徐悲鸿字画等10000余件。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日益重视,各级政府对文物保护投入的经费也地日益增长。特别在文物古建筑保护方面,2014年云南省文物局和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共计投入780多万元,好几项文物保护工程得以有效落实。隆阳区国保单位玉皇阁、省保单位光尊寺和梁金山故居;施甸县省级文保单位邓子龙靖边遗迹群;腾冲县省级文保单位英国领事馆旧址,县级文保单位药王宫、镇邑关桥、护珠寺、龙川江铁索桥修缮工程;龙陵县市级文保单位苏帕河朝阳风雨桥修缮工程等已完成。还有部分文物修缮工程正在进行中,如省保单位保山抗日江防遗迹群、惠通桥,市级文保单位腾阳会馆、打鱼村水月寺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类型及保护人员编制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非物质形态遗留下来各个时期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民歌、音乐、戏曲、舞蹈、杂技、美术、雕塑和传统工艺技术如冶铸、制陶、雕刻、纺织、刺绣、编织、造纸、印刷等。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知的传统艺术形式有隆阳汉族洞经、彝族擦大钹、德昂水鼓舞,腾冲佤族清戏、傈僳族上刀杆、汉族皮影戏,施甸布朗山歌、龙陵阿昌族登窝罗、昌宁苗族踩花山等上百种,传统工艺技术有隆阳金鸡制陶、乌铜走银、沙登甄子、永铸铸铝、潞江傣锦,腾冲土法造纸、藤编、玉雕、制药和昌宁苗族刺绣等数十种。而保山市自上世纪80年代始,相继设立了市、县文物管理机构,构成了市、县(区)两级文物保护网,在乡镇文化站工作职责中设有文物保护内容。全市现有文物管理机构12个。市级设有文物管理委员会,2006年还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将文物保护执法纳入其工作范畴。文物保护工作者102人,其中隆阳区文管所7人,施甸县5人,龙陵县14,昌宁县3人,腾冲县文管所及所属各文物管理所共计55人,市文管所(博物馆)18人。以上历史文化遗产,是保山市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体现一个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精神和物质产品,是各族人民数千年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做好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是我们今天繁荣文化事业,振奋民族精神,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根基和源泉。

二、保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现状

保山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最早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的重视支持,经各级文化部门的几十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效果。

(一)文物古迹保护取得初步成效

首先,在物质文化遗产即文物古迹的保护方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建立完善市县两级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以来,主要取得了以下四项成效:一是经过1981和2008年两次大面积的文物普查以及一系列的专题文物调查发掘,先后发现和揭示全市地上地下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00余项,并逐项进行了系统的实地测查和登记存档,基本摸清掌握了全市现有的文物家底。二是在基本查清其历史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其内涵价值的不同,先后推荐公布了隆阳和腾冲两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金鸡、板桥、蒲缥、和顺、姚关、象达六个省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太保山玉皇阁、汉庄古城址、和顺图书馆、绮罗文昌宫、松山战役遗址、板桥光尊寺、腾越会馆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个,为日后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通过广泛的调查征集,先后收集各类馆藏文物1万2千余件,其中包括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国家一级文物14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200余件,为日后更深一步的研究和宣传展示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利用现有的业务技术力量对已知的各类文物史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先后编印出版了《保山史前考古》、《哀牢文化研究》、《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保山碑刻》《保山历史文化词典》《保山文化史》等十余部文物地方史书稿,整理发表各类专业文章约300万字,初步确立了保山市的文物考古和地方史研究体系;五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逐步建起了以保山市博物馆为中心,包括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李根源故居、艾思奇纪念馆、龙陵抗战纪念馆、龙陵日军慰安妇制度罪行展览馆在内的多个地方历史文化陈展基地,有效推动了当前全市社会教育和对外宣传工作的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从2004年成立市文化馆“非遗”保护办公室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主要取得了以下几项成效:一是根据省市要求组织了全市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先后查清全市五县区11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11个,整理调查报告297份共120余万字,记录曲谱313首,拍摄照片4600余张,录制影像资料65份,基本摸清了全市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二是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及时申报公布了一大批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包括具有重要价值的腾冲皮影、佤族清戏和昌宁苗族刺绣三个国家级保护项目和乌铜走银、腾冲玉雕、滇滩傈僳族传统文化区、龙陵蛮旦阿昌族传统文化区等18个省级保护项目。并有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55人、市级传承人148人。为推动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打开了全新的局面;三是根据保护开发的需要,实时整理出版了《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等一批专业书稿,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四是组织指导各县区对其中有价值的项目如腾冲玉雕、背幺刺绣、隆阳金鸡制陶、乌铜走银、龙陵纸伞、黄龙玉雕、施甸彩扎、昌宁苗族刺绣等作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有力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保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差距和不足

纵观上述情况,几十年来,虽然我们在全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绩,但从党和政府的要求和地方经济文化长期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仍有一些明显的差距和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三点:1、保护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全市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主要是由文化部门一家来做,其别是“非遗”一块,市县两级都只是在文化馆内设有一个办公室,人力物力都十分有限,无法适应保护开发工作长期发展的需要。另外,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舆论和氛围没有形成,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人、财、物方面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倾斜。2、文化遗产保护体制不完善因文化遗产保护体制不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执法力度有限,远远适应不了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其中尤其是在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方面,面对当前全市各地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乱拆乱建和盗掘破坏文物现象不断发生的现实,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时常处于一种十分无奈的境地。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政府部门没有对相关项目投以足够重视和开发利用。3、人员、经费投入与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人员、经费投入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需求的差距严重制约着保护工作的及时有效展开,其中尤其是重点文物和非遗频危项目的的抢救保护,时常因经费不足、人才缺失而让人扼腕叹息,留下许多不应有的遗憾。特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由于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和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民间艺术门类市场疲软,文化艺术项目缺乏支持,传承人员出现断层现象,在艺术表现方面仍然停留在粗放的原生态,缺乏创新。

四、保护市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

鉴于以上问题,要使保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稳步健康发展,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问题:

(一)以政府为主导,倡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从意识上重视保山市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的规划,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进一步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特别是要从领导层面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在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对推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把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予以通盘考虑,只有在思想观念上得到转变,才能在行动上付诸实践。可在全面摸清本市的文化遗产现存情况的基础上,确立一批具有较大历史研究价值、特色突出鲜明并处于濒危状态且急需抢修保存的文化遗产项目,建立起科学并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建立保障体制,加强法制化管理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2005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说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显示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宏观管理的加强。[1]在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强调把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日常工作中,联合各相关部门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业绩的一项重要标准加以实施,同时要尽快结合实际制定保山市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办法,由市人大公布实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依法保护,坚决制止各类破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法现象发生。

(三)加强机构和业务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进一步加强保护机构和业务队伍建设、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为保护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创造坚实的条件。确保保护工作的规范有效开展,要注意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文化环境保护,其中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特别强调其所需要的传承空间和场所以及传承人的观念更新,在目前市文化馆“非遗”保护办公室的基础上,尽快建立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编制,有效承担起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同时利用文字、图片、数字化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有效的记录,建立起全面系统的档案和资料信息库。[2]更重要的是,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内涵,遵循其演变规律,不可一味寻求经济效益而改变其面貌和精神。同时,要加强对县乡两级文化馆站的业务培训扶持,协力做好当地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钧贤.温州畲族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制药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黄芪产业;山西;创新驱动;对策思考

[Abstract] Shanxi,a traditional production area to produce genuine Astragali Radix of high quality,has experienced major changes in the pattern of resources. This area once accounted for half of Astragali Radix industry,but now only serves as the largest supply area of traditional wild Astragali Radix. Furthermore,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Shanxi Astragali Radix industry will become more prominent and more important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face of the diversity of market demands,especially for the strong demands of high-end Astragali Radix. In addition,Astragalus industry involves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second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many areas,and it is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However,the applic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Shanxi Astragali Radix have been restricted due to the problems such as blind promotion of transplant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and lac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luding efficacy investigation,safety evaluation,standardization and controllability studies. Therefore,we would analyze the production history,resource structure,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 in this paper,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in order to make Astragali Radix industry bigger and stronger through innovation-driven and make benefits for demos. This though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ory development of other large varieties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Key words] Astragali Radix industry;Shanxi;innovation-driven;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doi:10.4268/cjcmm20162429

S芪为常用大宗中药材,素有“十药八芪”之称,是中医补气圣药,被李时珍誉为“补药之长”。中国是商品黄芪唯一的产地和出口国,其出口量曾一度在我国中药材出口中排在1 000万美元以上的7个品种之首[1],至2013年出口额已达2 136.59万美元[2]。黄芪既是中药也是保健品原料,含黄芪的中成药多达200余种[1],以黄芪为原料的上市保健品达160余种[3],民间也将黄芪作为重要的滋补食材。除此之外,中兽药、饲料添加剂、化妆品中黄芪的应用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据近年中药材天地网统计,黄芪出口、药用、食用和其他用途的年需求量在3.5万t以上,位列40种大宗中药材品种的前10名[4]。黄芪产业涉及到一、二、三产业诸多领域同步发展,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产业化开发将在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山西作为优质道地黄芪的传统产区,曾经占我国黄芪产业的半壁江山,经历了资源格局的重大变化,目前只是传统芪商品的最大产地,面对多样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对优质高端黄芪的强劲需求,山西黄芪产业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本文通过对山西黄芪生产历史、资源现状、科研基础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山西黄芪药材大品种的科研思路与产业发展思考,旨在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快速促进产业发展。

1 山西黄芪资源地位分析

1.1 山西黄芪生产历史及资源格局

我国黄芪资源分布区自解放以来,经历了从传统区到新产区,药材供应从传统的野生黄芪到栽培为主、野生为辅的重大变化,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1]。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是黄芪资源的紧缺期,药材供应全部是野生或半野生的传统黄芪(种子直播,生长6年以上),主要为山西、内蒙古的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 (Bge.),以及东北三省的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 (Fisch.) Bge.。随着市场黄芪需求量的快速增加,传统野生黄芪因生长周期长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黄芪资源进入无序生产期,尤其是山西传统芪产量大起大跌,出口受阻,产业发展受到重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0年,是黄芪资源的扩张期,一方面由于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导向性,另一方面,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使得移栽黄芪凭借易种、易管理、易收的优点,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不断增加。特别是甘肃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发展移栽芪,生长年限一般为2~3年,总产量已占到全国黄芪产量的60%以上,在药材供应方面,移栽芪的供应量超过了传统芪,甘肃也取代山西成为蒙古黄芪新的主产区,总资源量已能满足需求。21世纪以来,黄芪资源总量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但其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移栽芪占黄芪总产量的80%以上,成为黄芪的主要商品来源,而仿野生种植的传统芪成为稀缺资源,在山西北部尚有一定规模,主要分布于恒山山脉及其周边县市,其优质商品“浑源芪”(或称“西芪”、“恒山黄芪”),以及周边管涔山的“大岚芪”[5],虽然供应量仅占总需求量的10%左右,但价格优势十分明显,外销价格是陕西生产的传统黄芪(壮芪)的2倍,是内蒙古生产的移栽芪的4~5倍,是甘肃生产的移栽芪的8~10倍[6]。目前,山西省野生黄芪分布面积约为200余万亩(1亩=667 m2),现有黄芪人工种植面积约20万亩,2015年,山西省传统鲜芪总产1 500 t,实现产值近5 000万元。

1.2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与科技投入保存了山西优质传统黄芪资源

“十五”末期,山西浑源黄芪得到科技部支撑计划“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项目的支持,“十一五”得到山西省科技厅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在科技的引领下,浑源黄芪种植基地于2009年取得国家GAP认证,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十二五”期间山西迎来了黄芪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大同市确定了“百园立农”重大工程,浑源黄芪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被列其中,浑源县制定了专项规划《浑源县黄芪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此外,黄芪产业分别获得山西省政府的“道地中药材扶贫产业项目”,国家发改委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区域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及大宗中药材综合开发技术研究”等的支持,才使山西传统黄芪这一优质资源的基因库、种植及加工技术等得以保存,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也稳步提升,为“十三五”的大健康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方向。由此可见,虽然山西黄芪资源在全国黄芪产业中的地位(产量曾占据半壁江山且为优质黄芪主产区)发生了变化,但因其独特的恒山山脉自然环境和行业内的品质认同,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以及科技界的支持,使得恒山黄芪的优良种质资源得以保留并逐步扩大,成为传统黄芪商品的主要供应区。

2 山西黄芪产业发展进展

近5年来黄芪产业在种植技术、标准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2.1 山西的商品黄芪种植区划已明确,种植模式与商品规格对应格局形成,规范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山西北部的恒山和管涔山坡陡干旱,有丰富的宜芪坡,特别适宜按传统方式种植主流品种的蒙古黄芪,即传统芪,其主要产地为浑源、应县、繁峙、大同、代县、五寨、宁武、阳高、天镇等,同时,这一地区的平地也适宜移栽芪生长;而山西晋东南太行山中段是传统绵黄芪的原产地,在陡坡山地适宜种植膜荚黄芪的传统芪,在平地可发展该品种的移栽芪。

上述2种生产模式的种植技术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分别建立了传统芪与移栽芪不同的规范化标准操作规程。另外,山西的传统芪澄清了种质混杂问题,因膜荚黄芪为晚花型种质,且不耐旱,在恒山山脉不能产出成熟种子,又在干旱环境中极易死亡,故其种质资源为纯化的蒙古黄芪。但移栽芪因异地调种和生长年限短,存在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混杂的现象。移栽芪种植技术已基本研制出成套农机设备,将实现机械化生产。

2.2 质量标准建设取得进展

2014年,由山西大学、振东制药、丽珠医药集团合作起草的“恒山S芪”标准,被收载于新修订的山西地方药材标准中,不仅规定了基原、生长采收年限与产地范围,还增加了黄芪总多糖的含量测定,HPLC-UV黄酮类指纹图谱以及HPLC-ELSD全成分(黄酮类和皂苷类)指纹图谱,提升了黄芪含量测定项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限度[7],体现了道地药材标准高于国家药典标准的特点。

2.3 以黄芪为基原的产品开发与转化研究,推动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有效转化

以山西传统芪为原料的中药大品种“参芪扶正注射液”和“黄芪多糖粉针”,促进了我省传统黄芪的产业发展。系列药膳、药茶、礼品芪的开发,与恒山和悬空寺旅游相结合,提升了传统芪的国内影响力。山西省黄芪药材自主消化能力也逐步提高,目前已形成20余个以黄芪为主药的中药制剂品种,如黄芪注射液、芪蛭通络胶囊、贞芪扶正颗粒、新血宝胶囊等,产值约5 000万元。另有正在研发中的新药黄芪总皂苷注射液、中兽药虎芪蓝口服液等品种,也将拉动黄芪产业发展。

2.4 龙头企业不断扩大规模,行业拉动和引领作用凸显

随着科技部积极推进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发改委推进中成药大宗原料基地建设,国内中药大企业陆续进入黄芪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大型企业引领示范中小企业逐渐规范化的良好发展势头。省内非医药行业国新能源集团投入浑源县泽青芪业开发有限公司,扩大传统芪规范化种植基地规模达6万亩以上;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在浑源新建5 000亩传统芪种植基地,并扩大饮片生产规模,特别建设了口服中药饮片GMP生产线,为生产口服饮品提供了产业化基地;国新能源集团正在与应县乾宝黄芪种植专业合作社商谈合作事宜,该合作社在应县已建设2万亩传统芪种植基地,另购置1座宜芪坡荒山,计划扩大面积;五寨县在龙头企业五寨县芪参中药材开发中心的带动下,全县已发展黄芪种植面积1.8万多亩,其中1.4万亩为传统芪,另有近5 000亩平地发展移栽芪;宁武县原同煤集团下属的忻州煤炭运销公司,看到黄芪产业的发展前景而转型,目前已成立宁武县康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种植移栽芪600余亩,同时带动农户发展1 000亩,在荒山上试种传统芪200余亩,为恢复宁武黄芪种植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省外丽珠药业集团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大同丽珠芪源药材有限公司,随着拳头产品“参芪扶正注射液”的用量急剧增大,为保证大品种原料供应,在科技部和发改委的持续支持下,丽珠药业集团也扩大了在浑源的黄芪种植基地规模,推动了黄芪产业的发展。同时,结合黄芪“补气圣药与补药之长”的文化内涵和北岳恒山及其悬空寺的自然人文风光,诸多企业联手打造“恒山-悬空寺-黄芪”精品旅游线路,提升了黄芪的影响力。

3 黄芪产业存在问题

3.1 移栽芪种植技术的突破与盲目推广,影响了优质传统道地芪的发展

我国黄芪产业规模在国际上具有独占性优势,是黄芪的唯一生产与出口国,规模上的优势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后移栽芪种植技术的突破与推广,这一技术的发展显著缩短了黄芪的生长年限,也可实现机械化采挖,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但该技术的盲目推广也挫伤了优质道地传统芪的生产积极性,甚至失去了优质商品如“宁古塔芪(黑龙江)”、“卜奎芪(黑龙江)”、“口芪(内蒙古)”、“武川芪(内蒙古)”[5],致使传统芪产量锐减,而山西恒山山脉保留的优质传统黄芪药材几乎全部供应国外,故国内市场鲜见传统黄芪。

3.2 黄芪产业发展的科技问题研究不足

3.2.1 黄芪有效性研究匮乏,影响黄芪原料的选择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生津养血、利水消肿、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是典型的“一药多效”中药,且兼有“补益”与“祛邪”2个相反的功能,而商品药材分传统芪与移栽芪2种种植方式,且又有种质资源不同的蒙古移栽芪和膜荚移栽芪之分,这些不同的商品在R床针对不同病证,是否应该区别应用?生产企业如何选择原料药也没有科学的选择依据。这些基本科学问题制约了黄芪产业的发展。

3.2.2 系统的安全性评价空缺,限制了黄芪的应用

与人参相比,黄芪的药性温和,几乎没有“上火”问题[8],但因缺乏系统的黄芪安全性评价技术报告,以及适用人群研究,虽然民间早有食用黄芪的习惯,也有药膳[9]、药茶[10]、饮料[11]、酒[12]等食品方面的研究专利,却遭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限定,因而,黄芪只能用在保健品配方中,尚不能用于食品中,阻碍了新食品的批准上市,限制了应用范围。

3.2.3 可控性与标准化研究缺乏,不利于药材质量控制

3.2.3.1 种质资源方面 因膜荚黄芪为晚花型种质,且不耐旱,在恒山山脉不能产出成熟种子,又在干旱环境中极易死亡[13],所以恒山山脉的传统黄芪种源为较纯的蒙古黄芪,但没有像大宗粮食那样进行良种的标准化生产、检验、贮藏与使用,更没有进行品种鉴定或选育新品种,不利于药材质量的控制。

3.2.3.2 种植技术方面 传统芪也有2种生产方式,一种是完全的仿野生种植,在宜芪坡上依靠黄芪种子的自然脱落,布局分散,有众多的伴生植物自然生长,特等商品率高,几乎无病虫害问题,但产量低,生长年限不明确。另一种是半野生种植,在宜芪坡上经过了整地除草、施肥等措施,按合理的种植密度直播(穴播或条播),生长年限明确,产量大,易采挖,性状特点与野生黄芪相似,但开始出现病虫害问题,且特等商品率不如完全仿野生种植方式高。移栽芪的产品为统货,几乎无特等和一等商品黄芪,且易发生土传病害,导致农药的使用。而且,高原鼢鼠对黄芪产量的危害严重,尚无有效治理办法。

3.2.3.3 采收加工技术方面 传统芪的采收困难与浪费严重,是制约山西传统黄芪产业规模的瓶颈,采用挖掘机采挖虽解决了人工问题,但1 m以下的药材难以实现机械化采挖,最终留在地里被遗弃,浪费严重。加工时从上侧根剪下的根条与主根一起按粗细分等级,忽略了主根与侧根、根的上段与下段实际生长年限的差异及其对品质的影响,这些加工环节的控制在不同的种植基地不同,等级标准在不同的合作社也不同,导致市场定价的依据不同,影响了山西黄芪的整体定价。

3.3 产品研发不足,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据统计,黄芪配伍的上市中成药有200余种,保健品有160余种,还有中兽药近50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但因原料药选择没有科学依据,且传统芪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限制了中药企业的发展应用。另外,对黄芪产品研发能力不强,投入不足,缺少新产品和对市场的深度开发,产业化程度低,高附加值产品少,使得黄芪市场整体上处于卖原料阶段,最终导致黄芪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国际竞争力。这一现象使得药农的价值不能得到相应的体现,因而挫败了其种植和发展野生黄芪资源的积极性。

4 黄芪产业发展对策思考

4.1 利用标准策略树立“传统芪”品牌,大力发展优质传统黄芪

结合国家中药标准行动计划,针对国家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不完善问题,即市场有“传统芪”与“移栽芪”的规格之分,却没有构建相应的标准,率先创立黄芪商品规格标准,区分“传统芪”与“移栽芪”,同时在“传统芪”内设立等级标准,通过标准策略,充分利用山特的自然优势,重点发展优质 “传统芪”,树立品牌,适度发展 “移栽芪”,使山西黄芪药材产业定位于高端市场。

4.2 推进黄芪成为新资源食品,促进资源转化

黄芪虽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可用于保健品的原料目录中,但未进入药食两用目录,限制了资源的利用。然而黄芪的食用历史悠久,却缺乏系统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参照人参的研究思路,有望推进黄芪进入新食品原料目录,以促进资源转化。

4.3 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保障优质黄芪原料,延伸产业链

围绕黄芪产业链凝练创新链,体现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攻关再到产品开发的思路,“研究清楚几个科学问题”,“攻破几个难点技术”,“开发出几个在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重大产品”,建立完善的黄芪产业创新研发体系。

4.3.1 资源与种植领域

种质资源和新品种选育研究:分别在恒山与太行山中段建立省级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种质资源圃,利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选育分别适用于山地和平地的黄芪新品种,逐步实现黄芪种植标准化。建立健全良种繁殖基地和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贮运体系以及相应的种植档案。

山地传统芪仿野生种植技术的SOP制定与集成:攻克仿野生黄芪种植技术的种子萌发、伴生植物与病害预防、高原鼢鼠的防控、采挖机械研制与使用、黄芪资源的循环利用(秸秆焚烧入土为肥等)等关键制约技术,提高传统黄芪产量和高等级商品率。

传统芪与移栽芪的鉴定方法研究以及黄芪商品规格与等级标准的建立:发现传统芪与移栽芪的差异化学成分,建立从性状到显微、理化、分子标记等的鉴定方法,建立传统黄芪规格等级分级标准,拉动黄芪产业的发展。

4.3.2 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领域

黄芪“补气圣药、补药之长”、“一药多效”等重要传统功效的科学诠释和物质基础研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实验室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结合,利用中药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多种研究方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诠释黄芪传统功效的科学内涵,进而指导其临床使用。利用组学技术和分子药理相结合,通过建立“气虚”相关模型和不同功效对应的疾病模型,采用配伍对比分析手段,科学阐述黄芪“补气圣药、补药之长”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另外,比较研究传统芪与移栽芪,发现二者发挥各种药效的主要成分及差异,比较主要功效的异同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中成药选择适宜的原料提供依据。

4.3.3 产业转化领域

4.3.3.1 口服饮片与食品等产品开发 借鉴人参、三七、阿胶等药材开发的成功经验,拓展黄芪在精深食品开发中的应用,结合山西杂粮、干果等资源,开发可供口服的卫生黄芪饮品或即食饮品,以及药膳、药茶、药粥、药酒等方便食品,利用日常膳食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4.3.3.2 含S芪药品和保健食品开发与应用 依托黄芪保健品与药材原料,对已批准含黄芪的160余个保健品以及200余个成药进行系统梳理,筛选出疗效和市场好的品种进行研究,培育大品种,促进对山西传统芪的利用。同时,针对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研发新药和保健品,促进资源转化。

4.3.3.3 黄芪美白润肤、抗衰老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 按功能性化妆品的要求,系统研究黄芪中抗皮肤衰老和美白润肤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申报相关化妆品原料和特殊化妆品提供依据。

4.3.3.4 含黄芪的中兽药品的有效性再评价 我国兽药药典中收载了近50个含黄芪的中兽药品种,对提高畜禽的免疫力、抗菌消炎均有一定的作用。中兽药的使用将大大减少抗生素和化学药的带来的副作用,提高食品安全性,系统评价已上市含黄芪的中兽药疗效,也将拉动黄芪产业的发展。

总之,黄芪作为重要的中药材大品种,科技创新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临床应用和养生保健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黄芪“补药之长”的作用,除继续加强种植技术和产品研发两方面外,还应加强对其传统功效的科学内涵诠释,科学指导临床应用,发现黄芪的独特性,开发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高技术产品,做大做强产业,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 秦雪梅,李震宇,孙海峰,等. 我国黄芪药材资源现状与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9): 3234.

[2] 王鹏,宁潞宏,李安平,等. 黄芪出口价格趋势分析[J]. 中国现代中药,2014,16(7): 577.

[3] 刘霜琪,李冰菲,苏慧,等. 中药黄芪在保健品中的应用概述[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6):75.

[4] 鲁振坤. 六大因素助推黄芪价升[J]. 中国现代中药,2011,13(4): 57.

[5] 秦雪梅,何盼,李震宇,等. 黄芪的名称考证[J]. 中药材,2014,37(6): 1077.

[6] 朱占梅. 大同市中药材生产调查分析[J]. 农是论衡,2014(5): 7.

[7] 杜国军. 恒山黄芪道地药材质量标准研究[D]. 太原: 山西大学,2012.

[8] 苏鑫,孙大中. 服用人参 “上火” 之理论释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 494.

[9] 周然,冯前进,冯玛莉,等. 黄芪保健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201310106336.1[P]. 2013-06-19.

[10] 马金成,成根杰. 补气养生中药茶: 中国,20131033499.6[P]. 2013-12-25.

[11] 王国平,任连生,杨喜华,等. 一种具有降脂功能的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201310226477.7[P]. 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