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审计考核细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特点
根据《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7号),国资委于2006年《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并要求当年实施。该《实施细则》以国际或国内行业均值为基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从企业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与发展能力四个方面,使用22个指标,定量地运用功能系数法和赋予指标不同权重评价企业财务绩效;从企业内部治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人力资源与社会责任四个方面,通过八个定性指标,采用德菲尔方法评价企业负责人管理绩效;在财务基础审计与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评价,通过对“事”的评价来达到对“人”的评价,认定企业负责人责任类型与工作成就,促进企业负责人勤勉尽责。
二、经营性出版行业的特殊性
至2010年底,新闻出版业中的经营性出版单位完成了全行业的改企转制任务。转制后的经营性出版单位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市场适应能力显著增强,跨介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和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根据沪深两市数据统计,自皖新传媒登陆沪市到2012年3月15日,不到两年时间已有25家出版单位上市或借壳上市,涵盖传统纸介质出版行业与战略新型非纸介质出版行业,覆盖了印刷复制与发行。经营性出版行业既具有其他行业的产业属性(如逐利性),也具有文化属性。经营性出版业的特殊性导致了该行业绩效评价的特殊性。经营性出版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营性出版单位作为市场经济参与主体的同时,也是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与国家“软实力”的主体。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性出版单位,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实现《指导意见》与《行业规划》目标时,也应当传播社会主义先进的积极向上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精品力作的生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积极参与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不应为追求数量、利润,而忽视质量建设与自身“文化属性”,避免出现“养生门”事件。[3]
(二)经营性出版单位主业界定。
根据沪深两市对上市公司行业划分(CSRC),经营性出版单位属于文化传媒行业。但是,文化传媒行业的经营主业存在巨大的差异。经营性出版单位既有可能是“编印发”一体化的集团公司,也有可能是集中于印刷复制或发行的专业化公司;既可能是以传统纸介质为主业,也可能是以战略新型非纸介质为主业;既可以是影视、动漫为主业,也可以是以图书、期刊等文化产品印刷发行为主业。在“文化传媒”这一主业界定下,经营性出版单位的经营形式与内容巨大差异,使得综合绩效评价的可比性与行业标准难以取得,这样会导致绩效评价缺乏横向比较的基础。
(三)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新型技术对经营性出版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
经营性出版业是知识、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信息技术在印刷复制与发行中的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纸介质新闻出版业面临严峻挑战,部分传统出版的市场规模不断萎缩。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统计,自2007年后,我国数字出版产值以每年50%左右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2008年底,我国的数字出版产值已达530亿元,首次超过传统出版业。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批准建立的国家动漫出版产业发展基地已超过10个,产业基地的孵化作用成效显著。以“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国家动漫振兴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带动战略正在加紧实施。[4]因此,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出版业正以实力、规模、质量、效益决胜市场,形成我国经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如果经营性出版业不加大技术方面的投资,跟上新的技术要求和转变增长方式,就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四)经营的条块分割与区域化。
我国经营性出版业脱胎于计划经济中的新闻出版业。自2003年后,新闻出版业进行改企转制后,各省市在各自行政区域内组建了经营性出版集团。这些出版集团以区域、系统为界,独尊国有。从沪深两市文化传媒行业八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收入地域分布来看,这些出版集团股权高度集中在省级国资委上,没有大型集团之间的交叉持股;在本省市的销售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上述现象表明:我国现阶段经营性出版业行政条块分割、地方贸易保护仍旧存在。
三、经营性出版业的特殊性对综合绩效评价的影响
正是因为经营性出版业的特殊性,导致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并不能完全适应于经营性出版业。由此,如果按照该细则设计的评价方案对经营性出版单位进行评价与认定,就可能形成“评价的可比性、评价的公正性与评价目的”三个问题。
(一)指标权重与功能系数没有反映经营性出版业的文化属性与社会责任。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除了关注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环境、准确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外,还须关注贯彻执行企业所属行业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以及社会效益。经营性出版业在积极参与产业竞争时,还须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两种效益不能偏废。然而《实施细则》中对“社会责任”仅在“管理绩效”类别中加以考量,属于考核四级科目。这种设计对其他产业具有合理性,但是对文化产业就显得不尽合理,难以反映出版业的文化使命。我国现实出版业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增量主要来源于出版品种的增加,而不是来源于再版,“无效出版”较为严重。进行绩效评价是应该通过指标导引来促进企业与行业履行社会义务,实现两种效益并重,因此,在经营性出版业综合绩效评价时,加大社会责任的权重以反映其文化属性与社会责任。
(二)单一行业标准评价难以适应经营性出版业主业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经营性出版业经营范围与方式差异性巨大,从而使得《实施细则》的“单一主业”、“多业经营”的评价方式难以适应经营性出版业。根据《实施细则》第十九条、第二十条与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以及结合沪深两市行业分类(CSRC),经营性出版业不论其经营范围与方式如何差异化,都属于“文化传媒”行业。然而,通过查阅沪深两市文化传媒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这些同属于“文化传媒”行业的经营性出版公司,在资产规模、股本总额、股权分配方面存在实质性差异。例如:皖新传媒主要从事图书、报刊等传统出版发行,而中视传媒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在进行两者综合绩效评价时,此时就不具备横向可比性。
四、改进经营性出版业综合绩效评价的建议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经营性出版业全行业的信息共享。
《实施细则》中的功能系数调整法,是基于充分的行业信息使用国际或国内行业标准对相关指标进行调整,从而来认定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如果行业信息不存在或不充分,那么《实施细则》的实施就可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5]由于经营性出版业改制时间短,经营范围与方式存在巨大差异性,同时,行政分割与区域化经营,使得经营性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因此,新闻出版总署应该加快行业信息化建设,在行业内实现信息共享。
(二)调整相关指标与指标权重以适应经营性出版业综合绩效评价。
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社会使命。经营性出版业除具有其他产业的共性外,也具有文化产业独有的特性。经营性出版业综合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与相应的指标权重应反映出版业的特征。
1.社会责任应作为第二级考核子目而不是作为第四级考核子目,扩大其占比。
经营性出版业的社会责任显著地高于其他产业,“传承优秀文化、布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素质”和“质量导向”是行业的经营使命。因此,在进行经营性出版业综合绩效评价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不能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所以,在指标设计时,社会责任应作为第二级考核子目并扩大其占比。
2.新兴技术与创新性技术投入考核。
综合绩效评价应反映与引领时代特征而不是对现实的事后反映。信息化、数值化、网络化对经营性出版业影响深远。新型战略非纸介质出版发行发展迅猛、总产值超出传统纸介质。因此,在进行经营性出版业绩效考核时,应对新兴技术与创新性技术投入予以鼓励。
3.跨区域行业内整合考核。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根据《指导意见》与行业“十二五”规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我国要实现“六七家资产超过百亿、销售超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新闻出版企业,新闻出版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优化和提升,从而更有力和有效地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因此,在对经营性出版业进行绩效评价时,要加大评价指标在行业发展中的导引作用,鼓励出版企业做大做强。
注 释:
[1]刘更新:《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的框架构建与特征分析》[J].《财会》2012年第1期
[2]《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要举》[J].《中国编辑》2010年第6期
[3]吴培华:《后改制时代出版业科学发展观的再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1期
[4]刘存玲:《当代中国出版业体制改革动力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2011年8月
园区成立拆迁工作考核领导小组,由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同志任组长;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办事处主任副组长,由园区国土规划建设局、财政审计局、园区办事处、项目土地使用单位等部门组成考核组,具体负责对每个拆迁项目的考核验收。
二、考核范围
自年6月1日起园区下达的全部拆迁任务(以园区拆迁公告为据)
三、考核内容和经费
1、拆迁实施工作及拆迁实施费(25元/m2)
2、办事处、村拆迁协调工作及拆迁协调费(15元/m2)(房屋残值费10元/m2、伙食费5元/m2,不纳入考核范围)
3、评估工作及评估费(5元/m2)
4、拆房工作及拆房残值费(拆房承包费用)
四、考核对象
1、承接园区拆迁项目的拆迁实施公司。
2、园区办事处、有关村。
3、承接园区拆迁项目的拆迁评估公司。
4、承接园区旧房拆除的拆房单位。
五、考核办法
1、拆迁实施费
(1)拆迁项目完成后,由园区拆迁实施考核组根据“考核细则”对拆迁实施公司就拆迁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根据得分确定实施费金额。
(2)填写“拆迁实施工作考核表”上报园区管委会分管领导批准。
(3)将经批准的“考核表”下发被考核实施公司,并抄送园区财政审计局结算拆迁实施费。
(4)将考核情况进行公布,并备案入档,计入年终评比审定结果,按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末位淘汰制。
2、拆迁协调费
(1)由园区考核领导小组,对园区下达给办事处及村的拆迁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得分,确定办事村及所在村在该拆迁项目中的协调费。并报园区管委会分管领导批准。
(2)将批准的“考核表”抄送园区财政审计局,结算拆迁协调费。
3、拆迁评估费
(与拆迁实施费考核办法相同)
关键词:高校;专项经费;管理
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被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逐年增加,同时高等学校获得的专项经费也逐年增加。专项经费重点保证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等的资金需求,但在经费的管理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如何管理好这部分资金,提高专项经费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成为高校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高校专项经费概述
高等学校的专项经费,是指政府财政部门或上级部门拨付给高校,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用于完成专项工作的资金。专项经费要经过专项申报、财政评审、预算批复等环节,执行时必须按照预算批复内容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并且时效性强。专项经费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发展。
二、高校专项经费管理现状
(一)专项经费申报缺乏总体规划。目前,高校专项经费的申报存在“重立项,轻论证”现象。在我国高校普遍负债累累、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争取专项资金成为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渠道之一。高校普遍重视专项经费的立项申报,但在项目申报时却缺乏前瞻性和总体规划,没有从整体上把握项目的预算管理,对申报的项目把关不严,对于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等论证不够充分,导致项目脱离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实施缺乏相应的条件和保障。同时,使专项经费的预算编制随意性大、主观性强、过于粗放、缺乏细致的调研,造成大型专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闲置浪费等现象。
(二)专项经费申报和管理分散。目前高校的专项经费管理比较松散,没有严格实现按批复预算来控制专项经费的使用。财政等监管部门也无法识别哪项支出属于哪项专项经费,因此高校专项经费使用的挪用现象普遍。
(三)管理办法缺失或不够细化。专项经费提供者通常只是在批复预算时指定一些粗放的规定,没有对经费支出的范围、审批权限等具体的细节做详细规定,而各职能部门又只重视申报环节轻视管理环节,对专项经费管理的细则制定不予关注。这就导致了不少专项经费都没有具体可行的管理办法,因此就大大影响了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四)专项经费的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在专项经费的立项阶段,财务部门的参与性不够,导致对于专项经费的财务管理水平还停留在基本的报账水平,没有明确资金使用的动向和价值。专项经费管理细则的缺失、信息不对称,导致财务人员只能依据相关部门的审批结论给予办理报销业务,合理的发票均可报销,使得票据上的弄虚作假,虚列使用项目等现象时有发生。
(五)绩效考核和内部审计缺失。不少高校过于重视专项经费的申报和使用,忽略了对经费预算的考核评估。在经费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重视立项,使用目标不明确,使得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无法鉴别,预算的执行情况也难以进行定量的考核。缺乏科学的专项经费管理机制、项目负责人职责缺失,是造成目前专项经费进行考核薄弱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高校专项经费管理的建议
(一)确保专项经费申报的可行性。专项经费的申报应总体规划,统筹协调。首先应符合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在立项申请时,要全面论证、充分沟通,避免相同或类似项目的重复申报。学校应在项目申报时应做好规划和预测,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使得有价值的项目得到申报,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避免资金的浪费,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申报的专项资金预算必须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评估,确保其可操作性,明确怎么用以及如何用,避免调研工作不到位,导致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
(二)建立健全专项经费的管理责任制。高校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管理层级逐层建立专项经费管理责任制,本着“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精神,做到责任到人,各付其责,确保专项经费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高校可以由主管专项经费校领导或申请专项经费的小组来对整个项目全程负责,与涉及专项经费的相关部门沟通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即每一阶段完成什么任务,花费多少资金,把专项所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子任务,并确定各子任务的责任人;并协调各部门,相互支持配合按照相关要求科学合理的用好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应把握好专项经费预算的执行进度,防止专项经费使用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讲效益的“突击花钱”行为,不断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相关细则。在专项资金获得批复后,牵头管理部门应联合专项经费的相关部门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及细则。管理办法及细则是专项经费合理合法合规使用的重要保证,应由各部门商讨会签,具有可操作性。管理办法及细则不仅应包括专项经费的支出范围、审批权限、审批流程等内容,而且应对相关问题予以明晰化,使执行过程中有据可依,有规可查,例如对支出范围的规定就应做到详细且可行,明确支出的范围,列明哪些费用可以开支,如何开支,哪些费用不能开支。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及细则应当在专项经费批复后拨款前就制定好并下发各相关部门,在资金到位后就可以使用,避免影响专项费用的使用,确保专项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按规则出牌,按规章办事”。
(四)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财务核算。首先,在专项经费的管理过程中要强化预算管理的理念,使预算管理的思想渗透在专项经费管理的全过程。要使财务人员参与到专项经费的立项过程中,从专项经费管理的源头抓起。建立信息沟通平台,使预算编制过程能及时获取有效信息,从而使的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其次,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掌握项目执行要求。不同的专项经费,支出范围和要求不同,如果不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势必会影响预算的执行和对专项经费的核算。财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要严格把关,没有预算不予支出;严格核对资金用途申报与经济业务是否相符,切实规范项目的执行,杜绝假发票、不真实业务、与项目无关支出的发生。
(五)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绩效考核和审计监督。完善专项经费绩效考核的制度建设,坚持“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建立专项经费的绩效评价标准及绩效考核小组,对于考核优秀的项目可以采取奖金、荣誉表彰等各种形式进行奖励,对于考核差的项目实施退出机制,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专项结束时应向主管部门提交分析总结报告,并引入外部独立第三方对专项经费进行审计。专项经费作为高校资金的重要来源,应列入学校内部审计的范围,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及时纠正专项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伴随着高校专项经费的增多,专项经费的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难度也越来越大,只有切实做好对专项经费的管理,才能科学合理地用好每一笔专项经费,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全面促进高校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体系,指标数据。
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专业管理的目标
1.1专业管理的范围
乡镇供电所对标的范围是供电所的日常及基础管理、线损管理、营销管理、电费回收、安全管理、供电服务管理。
1.2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根据工作实际,选取涉及供电所基础管理、线损管理、营销管理、电费回收、安全管理、供电服务的21项指标做为对标内容:
2专业管理的工作流程
2.1组织机构图示
为加强乡镇供电所对标的管理,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农电、企管主管领导为副组长、企业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安全保卫部、财务资产部、市场营销部、调度通信部、监察审计部、农电发展部、各供电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工作小组,保证供电所同业对标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管理部为供电所同业对标的归口管理部门。
2.2组织机构中各层次的职能:
2.2.1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审批供电所同业对标考核结果。
2.2.2企业管理部、农电发展部负责对标工作组织、排序、考核。负责供电所同业对标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负责审核改进意见及措施;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2.3农电发展部负责督促供电所的报送同业对标分析报告,并对分析报告质量负责,督促供电所提升工作措施的落实;
2.2.4财务资产部负责电费回收考核、报表填报;
2.2.5市场营销部负责售电均价、电量的考核、报表填报;
2.2.6生产技术部负责线损、供电可靠性的考核、报表填报;
2.2.7监察审计部负责供电服务工作的考核、报表填报;
2.2.8调度通信部负责线路跳闸报表填报(包括变电站外油开关跳闸次数);
2.2.9安全保卫部负责安全管理考核、报表填报。
2.2.10 基础工作由企业管理部、安全保卫部、市场营销部、生产技术部、监察审计部等成员部门进行检查考核,每个成员部门按照月度计划安排检查三个供电所的基础工作,月度计划由企业管理部制定,受检单位必须涵盖17个供电所,受检内容按专业分类涵盖日常工作、基础工作规定内容。
2.3流程过程控制方法说明及节点工作的做法描述
2.3.1供电所同业对标主要节点工作的做法描述
节点1企业管理部拟定(修订)供电所同业对标指标体系、评价体系。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会议,对建立的对标指标体系进行审核,确定符合局实际的供电所同业对标指标、评价体系,经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同意后发文。
节点2企管部下达各专业对供电所的日常及基础工作检查计划。
节点3各供电所根据局同业对标有关要求,强化重要指标、重点工作及基础工作、日常工作管理。
节点4每月2日前各专业单位对照《供电所同业对标考核细则(一)》,对各供电的所工作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形成单项考核报表报企业管理部。
节点5每月5日之前,企业管理部对照《供电所同业对标考核细则(一)》,对各专业考核单位报送的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并形成供电所同业对标月度对标报表报局考核小组、批准后,在办公自动化网上公告。
节点6每月10日前组织召开供电所同业对标月度分析例会,后三名供电所在会上做表态发言,对各供电所存在的问题汇总形成督办通知单,列入月度考核
节点7各供电所根据对标结果制定弱项指标提升措施、完成时间,并按照整改计划认真进行整改,各相关单位根据需解决。
节点8每月20日前,企业管理部根据对标结果依据3.2.2.1规定核算同业对标专项奖;根据3.2.2.2至3.2.2.5规定对对标排序及对标过程中计划的实施情况、工作质量进行考核,核算月度综合奖,领导签批后传递财务部发放。
3.绩效评价
3.1绩效评价的组织机构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农电、企管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考评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企业管理部。下设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管理、供电服务管理等专业考核小组。企业管理部是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考核的归口管理部门。
3.2奖惩办法
3.2.1供电所同业对标评价细则
3.2.2供电所同业对标奖惩办法
3.2.2.1设对标专项奖。供电所按对标考核得分计算人均奖,每分10元,包所单位按分包供电所的得奖差值(得奖数与平均数差)连带10%(高奖、低罚)。
3.2.2.2成员部门对提供的同业对标考核报表的正确性、真实性负责,每月2日前经主管领导审定签批后报企业管理部,企管部每月5日前完成报表核算、排序通报工作。所有对标数据的真实度由指标填报单位负责,企业管理部每月进行数据真实度抽查,凡发现数据不真实的,此项指标当月得分为零,数据提供单位扣10分。
3.2.2.3月度得分排序前三名的供电所在当月综合奖中分别奖励10分、8分、5分,后三名各扣5分、8分、10分。
3.2.2.4后三名供电所由归口部门农电发展部组织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并于10日前报送企业管理部及相关专业组,每推迟一天扣主要管理部门1分/每个单位,报送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提升措施不具体、原因分析不清楚扣5分/每个单位,不报送扣10分/每个单位。
3.2.2.5 排名前三名的供电所分包单位当月综合奖分别连带奖1分、0.8分、0.5分。排名后三名的供电所分包单位当月综合奖分别连带扣0.5分、0.8分、1分。
4 管理成效
一是采取数据亮化、每月进行一次排序,并将排序表局网上公告,同时设立供电所对标专项奖,按对标得分计算各供电所对标奖,实行包所单位奖罚连带,通过奖惩并举的手段,传递排序压力,助力末位进步,同业对标是对落后供电所的一种鞭策,更是对标杆供电所的激励,起到了数据亮化、典型引领的作用。二是通过对标信息的,使供电所了解了本单位在17个供电所所处的位置,看到了本单位存在改进和提高的空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国资监管;绩效评价;应用
开展企业绩效评价是国际上一些国家加强国有企业管理的普遍做法,只是方法不尽相同。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与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完善,但在评价结果的应用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如何拓展绩效评价的应用、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值得探讨。
一、国资监管的历史沿革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次会议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决定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相应地,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开始出台。财政部于1995年制定了《财政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经过三年多的评价试点和试行,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和国家计委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进行了修订,并于2002年重新颁布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国务院在“三定规定”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要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开展所出资企业综合评价工作。经过三年的实践,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但是对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经营行为的引导力度依然不够,一些企业只重视当期利润目标,忽视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培养,短期行为比较严重。为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引导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健康发展,需要一套全面评判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运营质量,诊断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企业正确经营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制定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6年4月7日以国资委令第14号颁布,又一新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手段呈现在大家面前。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是根据出资人监管工作需要制定的,所规定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具有综合评判、分析诊断和行为引导三大功能,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综合性与客观公正性的特点:一是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分析出资人资本的回报水平和盈利质量,这是出资人资本属性的内在规定。二是多角度综合评价,其中:财务绩效的评价包括了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方面,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对管理绩效的评价包括了企业战略执行能力、经营决策水平、风险控制能力等八个方面,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三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体系将企业经营绩效分为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两个方面,分别设置定量财务指标和定性评议指标予以反映,以克服单纯定量评价的不足。四是运用行业标准进行评价,包括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这一方面可以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企业开展对标活动,寻找自身差距,并向国内、国际先进标准看齐。
二、当前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的应用情况
目前,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主要应用在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方面。过去的经济责任审计在评判企业经营者任期经营业绩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而将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运用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可以为综合评判经营者的任期经营业绩提供基础,从而有利于形成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因此,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是企业负责人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财务监督工作中应用综合绩效评价手段,主要是根据企业经审计的财务决算报表实施年度绩效评价,以进一步检验企业的经营成果,诊断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揭示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三、财务监管手段与综合绩效评价的结合
为了推动企业“规范、科学、稳健、高效”的发展,国资委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完善了出资人监管工作体系,有财务预算、财务快报、财务决算、财务审计、绩效评价、业绩考核等等。但在这个内在联系非常密切的过程中,却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去贯穿整个过程,使之无法相互衔接、无法形成合力、无法发挥更好的作用。如何完善事前引导、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财务预算、财务动态监测、财务决算)的财务管理体系,目前来看,凭借绩效评价所独有的特点,采用绩效评价无疑是最好的手段。
对财务预算进行绩效评价,可以从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客观、公正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反馈意见,以便企业进行调整和控制。同时,计算绩效改进度,若大于1说明企业财务预算基本合理;若小于1说明企业预算过于保守,从而进一步验证预算的科学性。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建立一套科学的预计标准值与之配套,从目前预测能力看是没有问题的,主要是解决观念的问题。
在财务动态监测中引入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季度报表进行评价,将得出的结果与财务预算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如果结果相近则说明企业运行较为正常;如果结果偏离较大则要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一方面警示企业采取相应措施;另一方面可以作为预算调整的依据。
企业按照分级部署网络版杀毒及管理软件等终端计算机安全软件,做到每台计算机可管理可控制,并掌握整体终端计算机安全动态。通过桌面安全软件部署,保证病毒定义码和补丁更新,也可自动分发企业定制的安全策略,如安全基线设置、违规接入审计、系统补丁等,保证企业信息安全政策连贯执行,达到统一标准。
2运行环境安全
在终端计算机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中,运行环境至关重要。运行环境主要有物理环境、网络环境等。本文主要介绍网络环境,在网络环境中给终端计算机加几把锁,把握其方向轨迹和动态。
2.1IP地址固定
在网络中,IP地址固定可以解决信息安全事故溯源、IP地址冲突、准确掌握上网计算机数量等问题。实施中通过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技术上在网络设备里通过DHCPSnooping和A-CL列表,实现IP和MAC地址绑定。
2.2控制上互联网计算机
因工作性质和安全考虑,部分终端计算机仅处理企业内部业务不需上互联网。因此加大终端计算机上互联网权限审核力度,技术上实施是在IP地址固定的前提下,在网络设备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或者互联网出口安全设备里进行配置。
2.3部署准入设备
为保证网络安全,在网络边界或内部部署准入设备,设立终端计算机入网规则,如必须安装企业桌面安全软件和配置安全基线等等,通过进程检测合规后入网或可访问关键业务。
2.4部署内容审计系统
在互联网出口边界部署内容审计系统,在线对终端计算机访问互联网的行为进行2~7层的识别,可进行关键字的设置过滤、URL过滤,对于计算机的互联网行为做到可控制、可管理、可审计,以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2.5部署服务器
为保证终端计算机上网安全,一般建议在互联网出口设置服务器,用户通过服务器访问互联网。通过服务器访问互联网可以提高访问速度,方便对用户行为进行管理和审计,起到防火墙作用,保护局域网安全。
3安全管理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是终端计算机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准绳。在自身系统和运行环境建设中,技术操作都是通过管理来实施的,因此形成一套安全管理机制并始终贯彻运行,是十分重要的。
3.1建立终端计算机管理制度
建立终端计算机管理制度也是终端计算机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措施,如《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计算机工作考核评比细则》《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信息化考核体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这些制度,形成信息化考核机制,使得终端计算机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3.2提高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力度和深度
在企业计算机安全管理管理中,管理人员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和员工网络安全重视程度,其次定期通过各种手段完成终端计算机安全检查工作,如通过桌面安全系统、审计系统检查计算机违规行为,根据规定实施处罚等,最后安全管理人员要主动识别和评估安全风险,制定和落实安全整改措施,确保终端计算机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3.3建设完整的计算机实名库
通过建设终端计算机实名库,掌握计算机管理动态,实现计算机资产管理,给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实名库建设可采用各单位签字盖章上报、在桌面安全管理系统里注册、定期现场抽查等,从而完成终端计算机实名库的建设。
3.4建立网络建设标准
通过网络建设标准的建立,保障终端计算机安全运行环境,也加强了桌面安全防护体系在网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3.5建设一支过硬的信息化队伍
在企业中,建立信息安全组织架构、明确组织责任、设置相应岗位,建立一支过硬的专业信息化安全队伍,切实加强计算机管理、维护终端计算机安全。
4结语
关键词:国有单位;固定资产;问题原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83
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不产生经济效益,为国有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国有单位更能适应现应的经济环境,为保障和加强国有单位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才能提高资产的增值效益,更加合理的配置资源,使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效益达到最大化。
1 国有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账实不符,资产存在潜在流失
1.1.1 资产未按规定财务程序核算
很多国有单位存在资产卡片账缺失,账物管理脱节现象,造成单位资产账面值与实际值不符;而有的单位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并未落到实处,资产领用不按规定流程记录,单位资产并未进行定期盘点,账实不符风险大增。
1.1.2 未按财务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有的单位资产的增减只进行资金核算,而不能及时进行完整的固定资产增减核算,未记录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基金科目,导致资产在账外游离,形成资产失控风险。
1.1.3 外部获得资产不按规定入账
少数单位在取得外部资产后并未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导致单位资产总量账实不符,影响单位资产的总体调用。
1.2 不按规定购置和处理资产,资产严重流失
固定资产占国有单位资产的绝大部分,按规定,在进行资产处置时应向上级汇报,取得批准后才能对其进行核销等处置,但少数单位仍存在擅自违规处理固定资产现象。有些单位的地产等大型固定资产,并不进行资产评估就随意处置,资金流入单位小金库,变为单位自有财产,极易滋生腐败现象。有的单位违规将国有非经营性资产作为商业用途,将单位资产擅自出租,也不进行公开招投标,严重损害了单位利益。单位在进行大宗固定资产采购时必需进行市场调研,但有的单位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根本不参考市场行情,以高于市场价格购置资产,使单位蒙受大量经济损失。
1.3 资产管理责任制未落到实处
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好坏,但从现阶段了解的情况看,有的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基本没有资产管理意识,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很难有效保证。由于国有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一经入账,直到报废,有些固定资产报废处理无残值收入,未做固定资产损益处理,会计报表上的固定资产净值一直等于原值,单位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严重失真。另外,在单位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中,并未把资产管理列入考核指标,领导干部的岗位调整,只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不进行资产移交的审计,在一定程度造成单位领导干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不重视,严重制约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
2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
目前,国有单位大都制定了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与制度,但其订立的制度并不完善与规范,缺少相应实施细则。大多数单位都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造成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难度大增。另外,有的单位并没有一套合理规范的操作细则来保障资产的科学管理,资产管理全过程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科学合理的管理细则是保障资产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光有管理制度还不行,必需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这样才能让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2.2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有些国有单位领导仍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容易忽视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国有固定资产大部分由国家财政拨款购买或直接配发,不像地方企业那样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资产管理工作的好坏一般也不与单位绩效考核或年度考核挂钩。因此单位管理层往往存在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另一方面,单位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固定资产的科学有效管理。
2.3 管理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在管理机构上,国有单位大都纳入后勤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但因体制编制原因,人少事多矛盾突出,管理监督职能无法落实,机构人员配置也就形同虚设;有些单位虽然设有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但在管理职责上,部门权责不清晰,缺少相互沟通协调。因而,国有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监督,急需引入第三方,加强资产管理的外部监督,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3 国有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对策
3.1 强化单位领导资产管理意识
单位领导对资产管理工作给予足够重视,才能确保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开展。一是单位领导要加强学习,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努力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与层次。二是国有单位要根据单位(部门)资产配置标准、存量状况、处置计划,综合分析资产余缺情况,把资产购置计划纳入年度预算管理,实现资产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再次,要树立全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充分调动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的积极性。
3.2 构建单位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资产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现行规定,结合本单位自身特点,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配置标准,完善动态核算资产体系和资产使用监督机制等管理制度,并将工作责任制贯穿其中。严格把关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需要公开招标的,必需按国家相关规定程序进行招标采购。采购、验收、登记、维护、保管、使用等资产管理的经常性工作必需将责任定到个人。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细则,促进资产的保障效能最大化,保证国有资产的真实完整,确保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3.3 建立健全单位资产监督机制
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督部门要通力合作,着重监督资产的完备性和增值保值性,规范资产管理权限和程序,建立纪检、审计、财务和相关事业部门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的监管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财务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组织专人对固定资产使用、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清查核对,强化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调拨、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管,对清查核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对资产管理内控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国有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完好程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部审计 质量管理 控制框架
部审计质量控制是由内部审计的业务管理机构或部门对内部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监督、综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或行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既可以科学、合理地调整组织的管理理念,帮助组织实现或者完成既定的管理目标,还可以间接促使被审计的对象能够有效地履行受托责任,保证内部各项工作协调有序的进行,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在央行内部审计工作持续转型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开展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控制框架研究,并适时推动此项工作不断深化,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是目前央行内部审计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央行内部审计开展质量控制框架研究的紧迫性
(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健全。目前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缺少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总体框架性设计,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主要集中在以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为主的质量控制子项中,而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质量控制相对比较薄弱,比如内部审计考核中普遍存在对于内部审计部门质量控制评估抓手不足的问题,导致总体质量评估很难实施,同时也不利于推动内部审计有效转型。
(二)现有的审计质量控制方式陈旧。随着央行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的逐步深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理念和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审计类型、审计方法对央行内部审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工作重心向审计创新转移,对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往往放在次位,直接导致传统的审计质量控制方法无法对转型审计项目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三)审计项目的繁杂导致审计质量控制被忽视。近年随着央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转型的要求不断提高,各地审计项目开展的数量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转型期间,大量创新性的审计项目全面开展,一些审计人员出现了“重完成任务、轻审计质量”的应付思想,风险控制意识与审计质量控制意识弱化。
(四)审计信息化程度与转型的要求难以匹配。目前人民银行审计信息化利用水平还停留在审计底稿、审计意见结论的电子文档处理、审计依据的收集编辑和审计数据的简单处理上,缺少真正实用的计算机审计软件,使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时效受到极大的限制,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在应对日益增加的审计需求时,特别是在开展一些创新性转型项目时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要求更高,现有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无法提升审计的质量。
二、质量管理控制框架设计
(一)总体设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控制框架应由制度设计、沟通与反馈以及考核三个部分组成。制度设计主要由总行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框架、分行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办法、中心支行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实施细则组成,作为制度保障,自上而下地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控制提供有效依据;沟通与反馈主要由中心支行向分行反馈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以及分行向总行反馈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组成,将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作为分支机构控制审计质量的日常抓手;考核部分由总行对分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考核和分行对中心支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考核组成。三个部分纵向分别由各层级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上下级沟通,横向各子系统之间根据沟通机制就相关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协调。具体框架见下图。
(二)机制设计。
1.制度设计。该部分主要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顶层制度的设计,指导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整体工作的开展。总行、分行、地市中心支行分别出台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该制度应涵盖沟通与反馈、考核的内容,对开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规范性规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主要分为内部审计部门质量控制与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两个主要部分。其中,内部审计部门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包括:人员配备、硬件资源配备情况,内审制度建设,审计组织管理情况(工作计划、总结、培训、贯彻上级精神),审计信息及调研情况,协调与沟通情况;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包括:审前质量控制情况(审前调查、审计方案),现场审计质量控制情况(审计日记、工作底稿、事实确认书),审计报告质量控制情况,审计项目创新性、有效性评估,信息化审计质量控制情况。
2.沟通与反馈。该部分主要由各分支机构根据各自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规定,进行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并报上级行的逐级反馈过程。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由各级分支机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小组组织实施,重点对本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质量控制进行自我评价,评估方式可以采取单独实施或非单独实施两种方式,其中非单独实施是指自我评估与有关部门负责人监督检查相结合开展,也可以与审计项目实施同步进行。反馈控制系统在整个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控制框架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它根据制度控制系统进行自我评估并层层上报,并作为考核控制系统的参考依据,同时考核结果应向反馈系统提供反馈意见,比照自我评估结果,寻找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薄弱环节,如发生重大变化,反馈系统还应向制度控制系统反馈有关信息,促使有关制度及时修订。
3.考核。该部分主要是指上一级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小组对下一级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独立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考核。考核应采取报送评估与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报送评估主要是对下级单位报送的有关审计项目档案、审计调研、劳动竞赛等内容进行非现场评估,现场评估主要对部门审计质量进行评估,具体以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质量控制的有关内容为评估对象。考核控制系统应以自我评估的内容为依据,对自我评估内容的合理性、适当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其结果应向反馈系统反馈考核结果。
三、对于框架构建的几点思考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在内部审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各组织中质量控制框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框架应该更加符合目前央行内部审计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更有针对性地构建符合央行内部审计现有水平和状况的质量控制框架,有效促进审计质量的提升,推动内部审计全面转型。
(一)制度设计是质量控制管理框架的核心。央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设计具体应体现三个方面的特点:
1.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应该是全过程质量控制,从审前、审中和审后三个阶段,从确定审计对象、制定审计方案到现场检查、证据搜集、底稿拟定和事实确认再到审计报告的时限、格式、内容,要将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全部纳入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中来。
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应该是多方位质量控制,从内部审计的硬件到软件、从制度建设到组织管理、从审计项目到审计调查、从现场审计到非现场审计,将央行内部审计涉及的主要工作任务作为质量控制的对象。
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应该是不同角度的质量控制,从审计权利的制约到质量责任的落实与追究再到质量控制的激励与考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的视角要多元化。
(二)沟通与反馈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桥梁。由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框架既涉及纵向三个上下层级,又包括横向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沟通与反馈实质上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运行是否畅通,是否能够实现纵向控制与横向交流的全局管理,尤其是在目前内部审计转型阶段,审计内容和项目与时俱进,一些先进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不断涌向,如何做好质量控制,把握创新与质量的关系,推动高质量创新的内部审计工作,沟通与反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笔者构建的央行内部审计控制框架中,沟通与反馈部分实际是指以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为纽带的多向交流,其中包括:从制度设计到自我评估到考核的正向交流;从考核到自我评估再到制度完善的逆向反馈;自下而上的自我评估多级沟通。
(三)考核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推手。考核不只是对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程序规范性等方面的审核,应该还包括对上级部门指导精神的贯彻、先进审计理念和审计方式的探索、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审计内容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等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升的实质性考核。考核不能停留在程序性方面和表面内容的审查,应针对不同考核对象的实际情况,考核其在控制内部审计质量、推动审计水平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及效果,使考核更加有的放矢、贴近实际、讲求实效。
四、结语
建立并完善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框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提升审计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目前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系统全面转型的阶段,审计质量控制又有了新的内容和更高的挑战。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框架体系,既在宏观层面给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以指引,又在微观层面做到合理、有效且灵活、机动,更加有针对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