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是“对接产业振兴、服务青年成才,瞄准职业岗位、校企合建资源,引领学习模式、满足多元需求”,它面向一线教师、学生、企业工作人员、社会学习者,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院级重点、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应该是“瞄准职业岗位、校企共建资源,引领学生学习,实现教学资源、企业资源共享”,核心目标也是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教学资源库,必将有效推进专业教学资源的标准化建设,促进资源整合,最大化的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本专业教学效率及人才培养质量,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校企合作深度将近一步加强,通过资源库建设,有效的将学校、企业、教师、企业员工联系在一起,促进共同进步,最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增强学校、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是资料的堆叠,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既要考虑面向专业、面向课程的教学资源,也要考虑面向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资源,还必须要支持教学活动、教学管理与评价。因此,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课题团队在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多所高职院校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确定以下建设内容。

2.1专业资源

通过对行业、企业深入广泛调研、分析,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对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等进行研讨,完善和修改,确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职业岗位需求,满足共性需求,兼顾个性需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专业建设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就业岗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库、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和就业岗位介绍包括社会经济需求、专业介绍(特色)、就业方向介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岗位技能标准等;人才培养方案库包括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不同方向培养方案库等;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库;专业评价包括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毕业学生调查分析情况汇总、专业评价结果;课程体系包括不同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库、教学进度安排表等;专业建设规划包括专业五年建设规划和实施步骤等;毕业条件包括学生毕业基本条件及学分置换管理办法。

2.2核心课程资源

课程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单元,也是资源库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由课程主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团队,每门课程确立建设负责人,确保建设质量,主要建设课程为《C程序应用与开发》、《移动互联网站设计》、《JAVAWEB应用与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包括核心课程标准库各一套;学习引导,学习方法、学习路径;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内容选取与组织、教学安排等;每门课程的具体学习情境设计;提供每门课程的全部学习情境的电子课件、整体设计录像和学习情境教学视频、配套习题库、作业库、理论题库、实训题库、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程考核方案库一套。

2.3实训资源

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库、课程设计库和毕业设计库,建立审核与动态更新机制,保证实训资源持续更新。主要建设内容有实训项目库、毕业设计库,包括每个实训的指导书、具体任务单、编码规范、文档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接口规范、实训考核方案、实训流程、实训项目范例、每个毕业设计的任务书、开题报告、功能模块分析等。

2.4企业资源

通过企业、行业提供和自行采集的方式,展示新技术、新标准等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企业案例介绍,包括每个案例的开发背景、功能说明、应用情况等。开发和管理文档库,包括每个案例的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以及新技术动态、国家相关政策等。

2.5培训资源

根据软件行业相关职业标准,建成涵盖师资培训、学生技能竞赛、项目开发与管理、前沿技术等在内的各种培训包,面向学生和教师,主要建设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资源、创业创新大赛、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赛等各类竞赛培训资源等。

2.6职业信息资源

联合合作企业,收集整理各类职业标准、行业资格证书类型、考核标准等资源。通过各高职院校就业网站、合作企业网站收集企业信息和就业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类型、“双证融通”实施方案及对应考核标准、证书申报流程、企业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学习者学习档案、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培训信息。

2.7资源库平台

在资源库内容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学校自身技术开发力量,在企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逐步梳理、整合内容,先设计,完成资源库平台搭建,逐步完成模块建设,再集成整库,边建边用,逐步完善与更新。资源库平台的主要功能有支持用户权限管理,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以及用户的角色限定其可以访问的资源。通过权限管理,用户只能访问到自己被授权的资源,既方便用户查找相关资源又保证资源使用的安全性。支持用户个性化操作,能有效通过普通浏览器下载各类资源及对资源进行评价。支持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率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结果确定各种资源的使用频率、用户群。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为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达到预期建设及使用目标,资源库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必须体现高职特性及专业方向特性,提供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内容结构;二是资源库的建设是以专业为单位,应围绕专业来制定培养计划、系统化设计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配备及教学资源配备、展现专业建设成果等;三是做好资源库平台设计,向学生、教师、企业人员提供一个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高可靠性的系统结构;四是建设标准规范,入库资源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应严格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进行建设;五是注重资源质量,资源库平台必须提供对入库(更新)资源的审核机制;六是资源动态更新,方便用户体验。

4结束语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坚持“以引领性与普适性相结合,建设省内全面、先进、实用、开放、持续更新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项目建设方针,以课程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的,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工学结合”为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全面带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并深层次辐射带动相关课程群的发展。建成基于网络运行、开放式管理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的数字化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库。[2]具体共享型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手册、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网络课堂、习题库、知识点、案例集锦、学习参观、特色教材、学生作品、影视资源、电子书箱、参考网站等。

二、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课程资源整体架构方案课程资源整体架构方案包括以下四部分:(1)空间课程导航。包括空间学习指导语、空间任务列表及链接;(2)空间化教学资源(不少于100个)。包括课程教学标准、授课计划、任务书、教学手册、教案、PPT、课程视频集;(3)空间教学实施。上传教师上课录像、学生实训录像各5个,学生作品40个,教师作品10个;(4)空间自主学习平台。分成案例集、手把手教学区和交流区3个区域,案例集按各模块分开整理,手把手教学区包括文字区、视频区、习题库和训练库,按任务顺序分开整理,交流区包括空间群组、学习反馈和考核评价3个部分。(二)资源细分、集成方案按照“项目———任务———流程———知识点”的顺序分解营销策划的教学内容,收集与营销策划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深化细分。(三)授课方案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设计授课方案。学生先领取空间任务和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师生互动,讨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由部分学生展示设计的作品,交流共享;直至所有学生能完成任务。(四)考核方案空间考核方案为:空间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根据空间作业、学生留言、群组发贴、学习反馈等情况进行打分,空间作业占总成绩的25%,其他3项均占总成绩的5%。(五)师生互动方案在大学城空间设置班级交流群组和学习反馈区,每次任务前后教师要上传交流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学习反馈区,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问题予以答复,以提高学生反馈的积极性。

三、建设特色

(一)资料齐全,查找方便,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库资料齐全,包括课程教学标准、授课计划、教学手册、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库、案例集锦、知识点手册、在线作业、特色教材、电子书箱、教学录像、实训录像、学生作品、学习参观、影视资源、参考网站等,一应俱全。资源库资料查找方便,可以通过大学城和学校精品课程网查找,并且网站首页简洁,说明详细,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二)知识点细分,易于集成,便于教师开展空间教学按照“项目———任务———流程———知识点”的顺序分解营销策划的教学内容,收集与营销策划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深化细分。(三)课程结构模块化,方便因材施教,便于开展分层教学和学习完全按照企业营销策划的流程和要求,从任务的提出到项目实施计划等,全部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执行,并提供丰富的案例资源,便于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四)注重过程考核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平时考勤占10%,空间学习占40%,期末考试占50%。在空间学习考核方面,重点考查学生浏览资料的记录、空间任务的完成质量、空间交流的积极性和质量等。

四、“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资源库的系统架构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素材类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素材库、教案库、课件库、病例库、试题库、文献库。其中素材库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教案库首先根据教学需要分为理论和实验教案,然后根据各专业再细分为:临床专业教案、预防专业教案、法医专业教案、口腔专业教案、药学专业教案、护理专业教案、麻醉专业教案、其他专业教案。课件库首先分成网络版课件和单机版课件,然后再细分成理论课件和实验课件,并进一步根据各专业需求分成各专业的课件,在建设前期以单机版课件为主,后期以网络版课件为主。病例库从临床实习基地精选临床病例进行修改、讨论,然后根据教学章节入库。试题库在现有病理学习题集的基础上建成复习题库,然后精选例题并结合病例库,组合成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文献库分为历史文献库和最近进展库,不仅包括归档病例、科研数据,还包括与病理教学相关的理论与文献资料,以方便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网络课程建设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提供资源,并逐渐实现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所有资源全部上网,方便全校师生使用。数字化实验教学软件建设在现有公共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动多媒体实验室的优良配置,进行实验教学软件的编写,促进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资源库评估体系建设为保证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质量,必须建立一套实用、操作性强的教学资源评估体系,应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采用专家、青年教师、学生调查法来对建成的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及管理进行调查,根据反馈意见进行相应的评估。教学资源库的后续开发教学资源库建成后,还将进行后续开发,比如教学资源库使用预约系统、教学资源库上传系统等。

建设教学资源库的预期目标

以学生及教师的需求为指引,充分利用电脑和附属硬件及网络提供的海量空间,分别存取不同阶段、不同对象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备课环境,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以应用促发展,科学规划资源库建设,提高教师的数字资源实际利用率,通过应用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不断丰富病理教学资源库,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数据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并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保障。建成教学资源评估体系和培养一支专业的资源库管理队伍,根据工作实际分别为使用对象授予不同的权限,在保障资源库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改变以往静态的档案袋式资源存储方式,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点,在现有的公共实验平台基础上,构建一个覆盖病理教学各方面动态的可更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病理学教学资源库主要有以下步骤:①调查教师和学生对病理学教学资源的需求,把握病理学教学的特点来定制病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框架。②由建设资源库的全体人员充分讨论,确定统一的资源分类标准,组织实施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③针对不同使用对象进行分组授权。④指定专人完成审核后数据资源的分类与修改维护工作。⑤建立教学资源库评测体系,并对建成的资源进行评估。建设符合医学院校当前病理学形态教学需要的数字化资源库,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符合医学院校当前教学环境建设的需要,在现有的公共共享实验平台基础上加强软件建设;根据学生、教师的需求建立的资源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将资源库的建设紧密地和精品课程建设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

建设病理教学资源库的意义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精品资源;课程建设;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46-02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背景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1.基本资源。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完整,能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充分反映课程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

2.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课程拓展资源能充分反映本课程教学特点、建设优势和特色,具有通用性、易用性、交互性、科学性和可扩展性。

二、课程建设思路和改革的方法途径

课程以“改革课程,服务专业,强化能力,厚德育人”为课程建设理念,以专业需求为目标,完成了课程内容的整合,构建了“模块化、专业订单”的课程结构,功能定位从原有单一基础转变为有效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的服务。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在基础课程如何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支撑服务方面探索示范,并建成完整的具有课程特色的教学资源。

1.德育为先。本课程是医学生最先接触的医学课程,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结合课程特点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尽快从普通大学生转变为医学生,为培养学生的职业和社会能力做好早期铺垫。

2.准确定位。通过早与专业结合,多与专业结合,反复与专业结合,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在专业建设发展中的定位。有针对性地为专业课程做知识的铺垫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让其有能力有信心进行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

3.整合设计。及时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知识的教育观念。根据后续课程及各专业的需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解构和重组课程内容,完成了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内容有机整合为一门课程,为学生提供完整、立体、统一的正常人体知识框架。同时针对专业对本课程的需求,针对不同专业选取的“一对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整合设计,在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与专业培养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对接。

4.有效实施。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增强与专业结合的有效性,形成以理念为导向、教学为中心、育人为宗旨、教学条件为支撑、网络为平台、教师为保障的课程改革建设思路。在教学实施方面以“精理论,多实践,理论够用,技能练透”为指导思想组织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模拟性。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专业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学、练”同步教学、启发式讲授、主题讨论、病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学课件、挂图、标本、模型、尸体解剖及网络平台等多种教学媒体优化组合,将抽象难懂化为易学易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资源建设。将课程改革和数字化资源建设结合起来,贯穿在教学文件、教材开发、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动画、图片以及教学案例等资源建设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方便地选择最好的教学资源,设计最好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其他社会学习者,可以快速灵活地获取资源,为渴求知识的学习者和想探索人类自身奥秘的求知者打开第一扇学习之门。

三、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1.学校政策与措施保障。学校将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纳入重点工作,出台了《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和《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奖励办法》将课程建设纳入职工绩效考核指标,设立专项资金,激励课程建设。教务处以此为抓手,推动课程建设,信息网管中心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人力资源、资产管理等职能处室全力配合,对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课程的可持续建设。

2.教学观念转变及提升。课程组教师不断学习领会职业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逐渐改变原有学科教育理念,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形成以理念为导向、教学为中心、育人为宗旨、教学条件为支撑、网络为平台、教师为保障的建设思路。课程组教师分别参加国家、市级及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学习,多次开会研讨,力争全面、深入和准确把握工作要求,使课程顺利完成转型升级。

3.加强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加强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师不断学习提高网络教学能力,将课程改革和数字化资源建设结合起来,贯穿教材开发、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工作,为课程网络资源共享提供保证。

4.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学资源。课程教育资源共享开放是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课程组对教案、讲稿、教学大纲、课件等基本教学资源进行了严格细化改进,建有人体解剖图库、人体视频库,多媒体动画演示库等。课程涉及的知识及技能为临床专项技能应用提供依据,建设适应各专业的教学案例库,基于临床工作过程的临床应用技术库等,为学习者提供大量清晰直观的各种教学资源,实现全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单片机技术;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大学城空间

一、《单片机技术》课程空间教学资源库建设背景

随着高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教学资源建设也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于2011年引进了世界大学城,为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分配了一个大学城空间地址,从此老师和学生都投入到了这场空间教学建设革命。《单片机技术》课程是我院高职电类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对象为高职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二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小型电子产品的开发与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知识面相对较窄,更新较慢,教学资源也多以教材、教案、课件PPT等为主,缺乏多样性、实效性和交互性。而空间教学使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扩充和发展,世界大学城空间拥有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的信息资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如何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世界大学城的空间课程教学资源库,让知识信息化、共享化、共建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

二、《单片机技术》课程空间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

2015年6月前,以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依托世界大学城,校企共建功能齐全、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应用平台,完成首次基于大学城空间平台的《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轮回,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自主学习“四位一体”“优质、开放、共享”教学资源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三、《单片机技术》课程空间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遵循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满足高职在校师生、同行的需求,切实做到校企合作、行业引领、要素打包、虚实结合。

四、《单片机技术》课程空间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单片机技术课程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据,结合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需要,构建了课程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资源、技能考证资源、课外学习资源、学生作品资源及网上交流五大模块。

1.课程教学资源模块包括网络课堂资源、实践教学资源、教辅资源三部分内容。其中网络课堂资源部分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学习指南、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习题库及试题库、考核方法等栏目。实践教学资源部分包括:实践教学条件、实训指导书、学习指南、实训报告、实训教案、实训课件等栏目。教辅资源部分包括:常用开发工具(Keil、Protues)、常用MCU资料、常用器件资料、应用案例、参考书籍等栏目。

2.技能考证资源模块中,结合维修电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的要求,提供国家职业标准,试题库及习题库,帮助学生轻松实现互动学习和自主测试,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交互性。

3.课外学习资源模块中,搜集其他高职院校《单片机技术》课程的相关资源以及学习视频和素材,以此拓展教学空间,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程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4.学生作品资源模块包括:学习实训作品、课外提升作品、电子兴趣小组作品及参赛作品。本课程的作业通过空间进行布置,取代传统的纸质作业,学生作品及时上传至空间,不断充实现有教学资源,构建可持续完善的教学资源库。

5.网上交流模块:为增强师生互动,及时为学生答疑,学生可登陆自己的账户进行留言,或者在线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老师离开课堂后,学生希望和老师交流,想再次查看老师上课时使用的教学资源相当困难。但有了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后,学生可以利用空间与老师实现交流互动、在课后查看老师的教学资源、利用空间上交作业、实验实训报告、作品等。老师则直接在空间中实现资料的上传与作业等的批改。这样一来,教学和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的时间,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都可变成课堂。根据我院《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方案》的要求,教学课堂可以一直延伸到学生离校毕业实习期间,通过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生的交流互动,老师可以通过个人空间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的指导和监管工作。

空间教学资源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会继续努力,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依托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把空间建设与专业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管理与运用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管理方式、育人方式的转变与提升。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范文第6篇

(一)课程级资源1.课程标准编制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内容与考核、课程实施建议、参考文献四个部分。课程标准重点为课程整体设计,联合多校老师及企业专家集思广益,对公路检测相关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最终确定“试验检测数据处理及质量等级评定”、“路基路面工程检测”、“桥梁工程检测”和“隧道工程检测”等典型工作任务,将本课程划分为四个模块,共22个任务进行建设。2.课程学习指南编制课程学习指南,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课堂将采用教学方法、网络学习方法等。现场试验路基路面的压实度,厚度,平整,方法和结果,防滑,弯沉值,回弹模量,CBR值,渗透系数,基桩完整性检测和检测评价。3.课程考核方案制定课程考核方案。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的特点,考核方案突出能力考核,除日常考核外,以专业基本技能要求中检测技能要求为重点对动手能力进行考核,且每次现场检测试验均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4.教学任务单编制22个教学任务单。本课程四个模块中的每个任务均有对应教学任务单,每个教学任务单都包含明确的目标(能力、知识、素质)、教学内容、训练项目、参考文献、重难点及解决方法等。5.教学设计编制22个教学任设计。课程标准中包含了本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教学设计为对本课程每个任务的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设计,每个任务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手段与方法,具体时间安排和学生活动等。6.教学课件编制22个电子教案和PPT课件。此内容为课程建设重点,本课程每个任务均有电子教案和PPT课件。课件制作在内容上与当前工程质量检测最新规范相符,包含各检测项目适用范围、检测材料与仪器、检测步骤、检测要求、数据处理与质量评定等。除此之外,现场检测图片、真实检测数据、质量评定也体现在课件中,引导学生掌握检测知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7.案例本课程与企业合作共编制10个检测案例,对重要检测项目重现真实检测过程及结果。案例的收集全部来源于真实项目,相关资源建设参与人员到公路施工现场,到公路交、竣验收工现场,到检测公司收集计划建设案例。每个案例均包含检测依据、检测方法、原始数据、数据分析与结论、相关附录等,学生能参考检测案例完成检测报告。8.习题试题库共编制300道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计算和案例等题型。完成每个任务学习后均有相应习题进行练习,通过习题练习使学生加强理论知识掌握。在资源库中可对所有习题进行重组形成考试试卷,对学生理论学习进行考核。

(二)素材级资源1.文本收集整理公路工程检测相关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共11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参考相关资源,能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计划编制、任务准备、检测操作、数据处理、质量评定等。2.图片与企业合作收集整理检测相关图片180张。通过图片反映企业检测工具、检测对象、现场检测场景、校内教学条件等,让学生对检测任务有初步印象。如摆式仪测磨擦系数,收集现场检测图片认识现场检测环境,收摆式仪、橡胶片、标准量尺等仪器图片让学生对仪器有初步认识,收集仪器调平、调零、校核滑动长度、浇洒待测路面、按下释放开关等图片熟悉检测过程。3.视频与企业合作,拍摄制作12个检测相关视频。包括公路工程常用检测任务现场检测视频,学生实训场景视频、检测课程课堂教学视频等,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视频内容严格把关,按现行相关规范要求操作,按资源库要求格式进行拍摄制作。如灌砂法测定土方路基压实度,按当前《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中所要求仪器及方法进行操作。通过视频学习,学生能对检测现场情况及规范操作程序有更加深刻直观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及为实训作充分准备。4.动画与北京瑞森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制作18个检测动画。该公司与本课程团队合作非常好,参与本项目软件公司人员除了有较高动画制作水平外,还有路桥专业背景,对动画要求有更深入理解,为动画制作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本课程资源建设确定了18个常用检测项目,按规范要求,制作动画模拟现场检测任务,反映检测现场情况,检测原理、检测过程等。如贝克曼梁测路基路面回弹弯沉,动画首先指出适用范围,接着突出标准车、贝克曼梁、百分表、表架等实物图片,表列标准车详细参数,然后按规范模拟试验准备及测试步骤,最后明确数据处理要求。通过动画学习,让学生明确检测过程及要求,能模拟操作。

二、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评价,注重效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较大投资,应加强评估机制,观察其是否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否在促进资源整合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规定培养目标,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是否对学生以后工作有利。

(二)能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有经费可以进行建设,当项目完成后如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建设,成为不断更新的动态资源库,是以后必须得面对的问题。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公路建设的发展,教学资源应不断更新的内容和标准,以保证教学和实际工作和密切的检测任务,并体现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三)能充分利用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应搭建良好的教学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并保证速度快、界面友好,为教学资源库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应大力宣传推广,同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专门培训,使师生均能熟练操作;应使教学资源库能充分共享,使师生均能使用,也可服务于社会专业技术人员。

三、结束语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教学资源库

作者简介:邓小龙(1972-),男,江西鄱阳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陆锦军(1964-),男,江苏南通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江苏 无锡 214153)

基金项目:本文系学院重点支持教改课题“自动化专业群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09440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86-03

目前,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必然结果,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信息社会和信息教育发展的必然。[1]

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共同需求。通过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探讨人才培养的共同教育规律,制订类似的人才培养方案,消除地区的差异和发展不平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当前,各高职院校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大多各自为战,建设途径和方法不尽相同,建设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也不尽完善。[2]因而,有必要明确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和目的,剖析当前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现状及不足,同时结合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探索和实践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和途径,给广大参与专业资源库的建设者一些思索、借鉴和参考。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总体建设目标为:对示范性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成果整合,面向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培训和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大量的优质资源和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建成具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源、快捷的应用、规范管理的共享型、开放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并体现中国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特色和水平。[3]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满足环境、行业及职业需求,实现学生、教师等广泛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不仅使学生能够自主和探究学习,同时为教师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教学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将社会相关领域、行业企业及相关院校的优质资源进行收集及整合,打造高职专业交流和服务平台,建设技能鉴定与培训、社会服务与教科研成果推广、信息收集、传播和管理等多项功能。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有效建设可以有利于校际之间增加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满足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需求,实现校企双赢;有利于改革教学内容,提供优化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利于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所以,教学资源库建设已成为各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着重点。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不足

目前,各专业教学资源库不断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建设也更加规范,但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硬件平台建设投入不足,资源内容建设不够

硬件平台的构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需购买高性能中心资源服务器、存储磁盘阵列和专业资源服务器,以实现网络型颁布式存储与管理和备份。资源建设内容质量不够高,有些资源库仅是教案、试题等素材的简单堆积,部分素材资源教学性不够强,微课、网络课程覆盖面较小,互动性不强。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动画等现代数字化资源不多。用户界面及相应导航普遍单一化,资源导航系统功能不强,检索系统不够快捷准确。有些资源库架构不合理,主要功能缺失或实现较差。

2.资源库建设缺乏规范性

目前,资源库建设大都无序发展,缺少统一的建设标准和准则,各合作院校子项目的建设质量、进度参差不齐,资源接口大多不一致。目前,各个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时,也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教学资源大多是网上收集、购买、与企业合作开发或者教师个人制作等途径而获取。搜集的网络资源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大多难以保证。购买的软件产品大多支持平台不一样,内部结构和接口也不一样,兼容性差。在没有标准化规范的严格要求下,难以保证校企合作开发和教师个人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的兼容性。这些都导致不同的资源难以有效整合。

3.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缺乏

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中,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恰当的评价有利于资源库的改进和完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和方法、评价工具以及评价环境等。[4]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正确性和有效性评价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目前,实用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还欠缺,很难对所建资源库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恰如其分的判断,使得教学资源质量良莠不齐。所以,建立一套完善实用的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是关键。

4.企业参与力度不够

在高职院校资源库建设中,没有充分调动企业积极参与,企业需求在资源建设内容中未得到充分体现。如企业生产项目和案例缺乏,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和最新工艺等信息缺少,行业企业标准、岗位工种和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缺少等。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教学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中心、课程中心、虚拟训练中、培训论证中心等,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1.专业中心

专业中心主要包括专业调研报告、职业岗位分析和资格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进程等教学档案。专业中心建设目标是深入调研不同企业和高职院校,分析人才从业岗位需求,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体现高职教育共同特征,突显专业个性特色,并根据相关的国家、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的突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具体包括:专业介绍:职业面向、生源状况、就业情况、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及特色。专业调研报告: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规格、专业定位、岗位分析和工作任务、职业资格要求、调研计划、分析与总结。岗位技能标准:职业岗位所覆盖的技能标准。专业规范: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就业岗位分析、培养目标及规格、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指导性方案、专业基本条件保障。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毕业生从业岗位分析、课程体系设置、实训条件与师资要求、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进程安排、毕业标准等。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的系统设计、主要课程介绍。说专业:专业负责人说专业视频、讲稿、PPT。特色建设:介绍专业特色及建设典型案例。企业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企业产品技术文档、各类行业企业标准、企业解决方案等。提供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产品标准、行业法规、工艺流程、操作规范,供查阅和学习。提供行业主要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企业解决方案。

2.课程中心

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构建以职业专项技能、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的专业课程库,包括网络课程和微课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为职业基础、专业技能和综合及拓展等模块课程,如图2所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施条件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考核要求。提供普适性课程标准建设框架、个性化课程标准设计、模块化的课程组合。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仪器与工具的使用、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多媒体课件的准备及板书设计等。课程负责人说课:课程负责人说课视频、讲稿、PPT。教学课件:针对各类学习用户开发各学习单元的教学课件。核心技能训练指导与考核:开发实训项目,编制实训指导书,制订考核标准。习题、试题:为各类学习用户进行训练和测试提供练习题与测试题。工程案例:收集来自现场的工程案例,为各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帮助。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教学项目设计、教学任务书、决策单、计划单、教学过程设计、评价表、成果表。

3.虚拟训练中心

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的环境逼真形象,使学生好似身临其境,能够自主和交互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将大大提高,从而加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在虚拟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下进行虚拟实训,沉浸和交互于虚拟车间,能间接感受工作环境。虚拟实训系统可以让学生在网上任何时候访问虚拟车间、任意操练各种实训,不需要实际的实训场所,可以全方位地观察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连续或者间断性完成实训任务,实训效果可以马上得到检验,也不需要考虑实际实训的安全性问题。

虚拟实训没有空间和时间限制,可以节省实训成本,避免实训设备的损坏,而且可以不断调整和更新虚拟教学设备和教学内容。因而,虚拟训练中心是教学资源库开发的重点及难点。虚拟训练中心的开发需要专业公司的积极参与。经过校企共同合作开发,提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丰富生动的PLC系统综合调试、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虚拟实训资源库。

4.培训认证中心

培训认证中心包括培训资源库、职业资格鉴定库、技能比赛等三部分。

(1)培训资源库。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培训为目标,与岗位职业资格相对应,建设专业能力培训包以及能力指导及评价系统,为学生就业、技术提升及企业员工培训提供平台。培训包主要包含职业能力评测系统、培训方案和测试系统。首先依据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对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培训前的职业能力测评,了解参与培训人员的知识、能力水平,为学习者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培训包提供依据。然后,根据能力测评的结果,按参与培训学员的知识、能力水平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全面的学习帮助。最后,通过在线测试功能,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2)职业资格鉴定库。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相结合,提供既满足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能力要求又符合职业资格标准的教学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完成维修电工中高级,可编程序设计师中高级、Autocad,电子CAD、数控车工等工种职业资格鉴定培训资源包,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培训方案、培训环境、考务指南、样题库、测评系统等内容。

(3)技能比赛资源库。职业技能比赛引导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共同培育人才,多层次、多元化培养拔尖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包括:比赛题库、比赛视频、比赛技术文档、比赛场地准备和模拟赛场等。

5.导航、搜索和交流平台

导航和搜索平台:为使用者提供资源的导航和多种检索功能,帮助快速定位查找所需资料,如教学单元导航、虚拟实训导航、专业导航、课件搜索等。

交流平台:提供教育教学论坛、BBS服务、邮件服务,进行信息、教学交流、资源共享和下载,实现网络教学辅导,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等。

在建设教学资源库内容时,多媒体素材是教学信息传递的最基本的素材建设单元,主要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素材库。[4]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复杂而艰巨,在建设教学资源库过程中还需要做到:

1.做好统筹规划

细化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分层次逐步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应首先从专业群中省级以上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着手,建设相对成熟后,引领示范,然后逐渐辐射到专业群中的其他专业,不能一开始就全面铺开。

2.确定标准

为了资源质量得到保证,应根据实际需要,明确资源建设的标准,可参照适用于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和管理等领域的CELTS-41标准;[5]素材资源应严格按照国家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求与技术标准进行开发改造。

3.普适共享,个性定制服务

为兼顾资源库建设的示范引领和区域适应二者之间的关系,资源库建设应能符合不同院校和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特点,发挥其个性化的学习功能,基于用户需求系统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资源库建设既要凸现专业特色,体现高职特点,同时也与地方经济特点相结合,要同时服务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4.加强开放和共享

实施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参与和使用教学资源库,建立反馈和沟通的途径,从而对教学资源库进行实用有效的评价,并改进和完善所建资源库。

5.加强制度保障,重视团队建设

首先,院校需足够重视,建立各级激励机制和相关保障制度提高教师积极性以及重点倾斜投入建设资金。同时发挥教师主体的优势,提升主体意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头参与,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强化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同时也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作用。

五、结语

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既能实现校内、校际共享教学资源,同时又能满足地方经济、行业企业及专业需要。按照共同建设共同享用,特色示范专业先行,逐步过渡更新,普适共享和个性特色相结合等原则,建设代表我国高职教育专业水平、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已成为大势所趋和高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点。

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繁重而杂,必须首先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随后分步实施。教学资源库建设可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如政、行、企、校多元合作,将各方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增加资金投入和硬件平台建设,制订好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通力合作,将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与培训、虚拟训练及竞赛等多种功能的交流服务平台,真正带动全国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内涵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等建设,引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希英,刘洋大川.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2011,134(10):21-22.

[2]赵佩华,眭碧霞.示范性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J],2009,10(147):58-59.

[3]高文杰.基于共享视域的高职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0):34-37.

[4]潘琼.论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内容与技术选择[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66-69.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范文第8篇

要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组织好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第二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运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训练学生的管理思维,培养学生对管理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在强化课程特色上,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外课程实习基地开展的现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管理学知识与技能的感性认识;(2)举办企业家进校园活动、优秀毕业生管理经验介绍、实习生经验交流会等学习研究活动,这已经成为制度;(3)建立、规范、更新案例库,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4)课程教学中安排专题调查与学生专题报告会;(5)在教学平行班级举办管理知识大赛与管理案例分析竞赛,培养学生的管理素养与能力;(6)针对课程中的不同项目与任务,设计安排布置课程小论文,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7)举办学术报告会,让学生多渠道了解管理学最新研究成果;(8)建立学生社团组织,成立了未来管理者协会,指导会员参与企业管理的问题调研。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我们采取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统一课程教学标准、学计划、统一命题和考试,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因材施教。压缩基本理论课时比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教学内容符合培养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需要。采取课上理论教学与课下实践项目设计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经典案例分析与现时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内容组织方式,实现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作业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根据不同专业及课程结构,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既要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又要避免与其他课程的重复和交叉。上述建设措施体现了差异化发展与建设课程的路子,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在实践教学上,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上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着重关注于促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劳动者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的培养,并长期坚持下来,这在高职院校中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加强课程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科学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一)高规格高标准规划设计实训方案,加强校内实训实验环境建设改善《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条件,我们建设了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验室。该实验室现有“企业经营之道”经营管理沙盘软件及运行电脑60台,而且配备了经营管理物理沙盘,总计可供100人模拟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这套软件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将工商企业管理的实际过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动态设定市场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仿真系统亲自参与虚拟企业的经营、管理,参与市场竞争。[1]该系统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弥补了管理类学生在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中动手实训机会少的不足,突出了专业特色。我们配备了移动多媒体设备两套,建设多媒体教室3口以及商务谈判实训室等。另外我们建设的ERP实训室可以满足60人在网络仿真环境中从事管理工作,体验认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各项工作职能,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仅起到指导、辅助作用,提升学生分析、解决企业管理过程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设计本课程实践性教学项目,促进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合理的《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设计项目,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1.结合课程内容,布置足量的体现实践性要求的作业。如案例分析报告及讨论;阅读企业计划文件资料、模仿编制计划文件;阅读企业经营方案,并对其评价;考察某单位的组织架构,绘制其组织构图,并对其评述;为企业各类管理人员设计职务说明书等。2.制定完善的课程实习计划,并落到实处。3.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经常组织同学深入企业参观、考察、调研和学习。4.经常邀请企业家和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学生作管理讲座。5.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并提交企业实结报告。6.实行班、系学生干部轮流制,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均有担任具体管理工作的经历。

三、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大《管理学基础》课程师资培养力度

对于课程组年青教师的培养,要建立专门的培养制度,制定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1.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教案的书写、备课方法、讲授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等,有利于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2.安排年轻教师到大学、大中型企业参加短期培训和挂职锻炼,进行各类学术会议交流:根据学院教学的需要和总体的师资培训计划,鼓励年轻教师选择合适的学校进修以及相应的培训项目。每位青年教师必须经历“准备-实践机会(辅助)-独立实践-理论-再实践、理论”的成长过程。[2]3.定期评价年轻教师授课质量。我们制定了专门的年轻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对于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我们建立经常性的随堂随机听课制度。通过听课,评价青年教师管理学课程授课质量,避免其陷入理论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套路。4.组织年轻教师听课,学习成熟教学方式方法:对于年轻教师,安排他们与年资较高的教师建立师徒关系。定期互相听课,通过听课,一方面使年轻教师进一步熟悉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使年轻教师学到了老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5.课程负责人备课,助推年轻教师成长:集体备课保证教学内容具有良好的衔接,避免内容的重复或遗漏;同时,通过集体备课,使年轻教师学习课程准备的方法和技巧。6.配合好院系教学督导听课并吸收好反馈及指导意见:系专门设立了教学督导,负责全系所有教师教学的监督、检查和评价工作。按照要求,对于年轻教师,教学督导每学期必须听课4~6学时。听课后,除了按要求书写听课记录外,教学督导还必须将听课评价意见第一时间反馈给本人,以便其明确自己的不足及努力方向。7.加强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安排年轻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管理学基础》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对人才的评价要求很高。为此,我们利用好合作企业锻炼机会,安排年轻教师定期进行实践。8.鼓励年轻教师以研促教:教研室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方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学和学术研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申报各项课题和积极,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

四、开辟互联网教学资源,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管理,拓宽人才培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