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

国际竞争的基础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渐趋复杂的国内发展挑战,必须从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出发,强化并完善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决定我们国家的未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我市各个区县都在大力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序开展,目前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工作推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该如何立足实际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就如何加强区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提几点肤浅的建议。

一、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差。根据中国科协2018年进行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虽然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5年的6.2%上升到了2018年的8.47%),但是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这一科学素质水平仅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20多年前的水平,而美国早在1999年就已经达到了17%的平均水平。根据预测,即使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也只能到10%左右,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当前20%-30%的指标差距甚大。造成这一现象与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体系缺失密切相关,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因小考、中考、高考教育的短视而不断被压抑,一方面,科学教育仍然大量地停留在课程或学科阶段,缺乏课程之间的融合以及与实际问题的对接。另一方面,科学教育更多地让位于高考考试科目的教学和强化,狭隘的应试教育既忽视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也占用了学生宝贵的时间。此外,在高考指挥棒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老师和学生都以争“分”夺秒的精神过度强化题海战术和考试技巧,无暇顾及更为重要却一时难以量化显见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而这恰恰是科技创新人才最需要最宝贵的核心素养之一。

此外,我国在高中阶段的自然学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的结业考试中虽然已引入实验操作的考核内容,但所占比例太小,而且考核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以机械的操作步骤和技能为主,因此无法真正检验学生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探究能力潜力和方法。这就必然导致相关课程标准中虽然明确倡导了要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以及核心科学素养,但是由于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中无法有效检测,因而也就很难达到引导学生强化科学素养以及提升科学能力的既定目标。实际上,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涉及科学教育以及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在内的综合系统。但是,区县的中小学往往只将专门的科学教育课程纳入科学教育体系,在其他与科学思想、科学思维等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仍然停留在学科知识和应试方法的掌握上。在这种宏观环境下,就出现了离开基础教育后的大量公民普遍缺失创新意识的这一状况。

(二)创新资源缺。从助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区县的科学教育还任重道远。首先是教师资源欠缺,目前,区县各中小学校尚无专职的科技辅导员老师。现有的科技辅导员老师有两类,一类是由校内的科任教师兼任,但受专业面的限制,不适合青少年科技创新中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一类是邀请校外的科技人员担任,通过其去联系校外的专业科技人员对学生加以辅导,带领青少年参加科技实践活动,但这不是他们的主业,受精力的困扰,大多数科技人员都不能全心投入;其次是设施资源缺。青少年在进行科技创新时,所能利用的文件检索、资料收集、实验场地、实验器材、样品制作、成果保护等资源比较欠缺。部分区县科技馆的建设落后,目前都还没有建立科技馆、图书馆的建设有点流于形式,受到资金的影响管理人员较少、每年的图书资源更新很少,公共科普网络建设基本没有投入。这就形成了青少年不能到科技馆参观学习、感受不到科技的氛围。正是由于这些创新资源的紧缺,青少年不能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动态和科技带来的进步和发展就不能激发他们应有的科技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开展活动少。区县目前的科技创新活动除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外,少有有其它的科技创新活动,缺少了活动这一载体青少年没有施展的平台和机会,这让他们的创新精神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三)激励措施弱。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只有奖状,没得奖金。仅有很少作品能在全国大赛上获奖,得到高考加分优待。

以上问题使得区县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很弱。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县作品创新性低,很多学生参赛作品实际是辅导老师所作。在创新能力上中学生不如小学生,存在“小时天才、长大平庸”的尴尬。

二、对今后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几点建议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关健时期,青少年时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他们乐于观察周围事物,喜欢提问题,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向权威挑战。当前,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需要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人才,而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一)构建青少年科教融合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立足学科教学主阵地实施创新教育。要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纳入教研安排,把创新教育融合到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并建立教研制度予以保障。要引导学校做好科技创新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工作,开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在学科教学的常规活动中强化学生创造、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以科技发展史、优秀科学家成长史为主要内容和各种科技探究活动为基础的青少年科普知识教育,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地方课程教材的建设与开发,鼓励学校开展校本课程改革,鼓励支持教师在教学探索的基础上,参与研究与编写有特色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材和其他科普读物,每年评选并支持出版一定数量的精品校本科技教材,在全市中小学免费发放或推荐使用;每年开展一次科普校本读物评奖活动。推动新型教育技术在创新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全面加强实践活动课程。利用VR/AR/MR等技术手段,积极构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创新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鼓励各中小学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形势,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创新教育学习计划,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广泛建立科技社团或科技兴趣小组,积极开展以创新教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的育人合力。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创新资源。基本资源与基础设施是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的物质保证。实施创新实验室建设工程。将创新实验室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新建学校须规划建设创新实验室,支持现有学校根据学校科创工作规划新建改建创新实验室。特别是支持农村中小学在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中建设科技馆、创新实验室等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90%的学校建有不少于一个项目的科技教育创新实验室。建立区域性创新实验室联盟,形成联盟互动机制,提升创新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校外教育实践基地。选择配备先进科研设备设施的高校、科研院所、院士专家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创客空间、STEAM教育基地等校外机构,作为科技创新教育基地,组建科教融合组织联盟,建立开放共享平台机制,充分利用基地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实验条件优势,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创造便利条件。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科技设施更新,加强对专职人员的培训,重要场馆要免费向学生开放:各中小学要建好、用好科技活动室,县上要建设科技活动中心;创造发明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区县财政可以预算一定比例的费用,用于订购各类科技书刊和购置各种活动器件,从而较好地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证。

(三)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中小学科技辅导员队伍,引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五大学科竞赛教学名师、在市内有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建立学科竞赛教学名师培养、选拔机制,相应县级学会成立竞赛专业委员会,开展学科竞赛师资培训和学生学科竞赛辅导。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创新类社会组织,开展教师科技创新培训、选拔和学生科技创新辅导。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中小学教师进修科技类专业课程列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列入继续教育的内容,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辅导教育,并加强枝能训练,培养中小学的后备师资;成立科技辅导员协会,为科技辅导教师在工作、进修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以稳定科技教师队伍,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工作作积极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和能力。围绕科技创新大赛、五大学科竞赛等国家权威赛事,构建区县科技竞创新赛体系,强化相关科技社团职能,加大对相关科技社团的支持力度。打造各级各类学生创新展示平台,围绕全市每年科技教育活动主题,开展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中小学生科技节”、“院士专家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开展自然观察、社会考察、科学探究、参观游学等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以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课题、科技小论文、小读书报告为主要内容的“六小”评比活动。实践证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但没影响青少年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巩固了他们的学习基础,开阔了视野,在这些创新活还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学生。

(五)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教融合工作评价机制,成立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评价机构,建立科教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科教融合工作评价,对各地及相关部门科教融合实施情况进行通报,各级教育部门要将科教融合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考核体系,学校要把科教融合工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教师工作绩效考核体系,要建立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工作督促和评估。

突出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在普通高长特色招生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市高长特色招生中设置科技创新类项目,增加科技创新成果项目设置,合理设置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期限,合理确定科技创新成果采信证明材料,增加科技创新类学生的招生数量,提高科技创新类学生在特长特色学生招生名额中的占比,引导家庭、学校、社会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加快我市科教融合工作推进步伐。一是要建立更新市级、县级激励与奖励系列政策,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成果予以适度的激励,并逐步倡导形成新型的科技活动参与的价值观。二是科技部门要青少年进行成果的固化与转化。奖励及资助青少年申报专利,帮助其进行成果转化;三是对创新典型及创新激励政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以此来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热引领青少年踏上科技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现代化》

[2] 陶行知—— 《陶行知 创造教育思想 》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范文第2篇

忽然下起了大雨,刘婷婷赶紧拨通电话:“你们在哪里?我开车来接你们!”

半小时后,她将车停在了一网吧前,网吧门口站着4名刚毕业的高中生。然而,两小时后,刘婷婷又应他们的要求,将他们送回到了网吧。学生调侃说:“刘老师,那年是你从这家网吧把我们‘揪’回学校的,今天又是你把我们送回网吧。”

刘婷婷笑了笑:“那时那事与今时今事已不同。我从来没有认为上网有什么坏处,不会使用网络,不懂科技,那才叫落后!”引得学生们个个笑开了“花”。

这名深受学生喜爱,同时深爱着科技创新的教师就是2016年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之一――刘婷婷。

零的突破

1976年,刘婷婷诞生在兴义山城,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兴义四中工作,后辗转到贵阳实验三中教书。在这里,她被黔西南学校和省城学校之间的差异所深深触动:贵阳实验三中的科技创新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之前她在兴义四中,连“科技创新”一词都没有听说过,而且黔西南州的其他学校,也很少有人认真对待科技创新课。

刘婷婷想,家乡的学校太需要注入这种元素了。于是,2009年她毅然绝然地离开了生活和工作条件较为优越的贵阳,回到了兴义。

此后,刘婷婷在紧张的教学之余,几乎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投入到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之中。她克服器材缺乏、实验设施简陋等困难,带着3名学生多次到30多公里外的万峰湖取水,通过将近半年、数以百次的实验,完成了第一个课题“万峰湖水质改善的研究”。这一课题在2010年“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二等奖,打破了黔西南连续六年无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获奖的僵局。

然而此时的刘婷婷却遭遇到教学生涯中的一个新问题――很多家长认为学生把精力用到科技创新实践上,占用了学习时间会影响成绩。因此,埋怨的声音越来越多。刘婷婷几番挣扎,最终还是顶住压力,决定用实践来作答。身为班主任的她发动全班学生参与,展开了七八个科技创新课题的研究,带着他们到贵州龙博物馆、文管所、农科所、旅游局、环保局等地参观访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班上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有19名学生在贵州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其中有一名来自山区的学生,性格孤僻,刘婷婷多次主动与他接触、交谈、鼓励都没效果。一次刘婷婷批改作业时发现他关注家乡,于是就引导他把家乡的特色做成课题,一到周末刘婷婷就带着他实地调查、访问,经过三个月的课题研究,他不但学会使用电脑,而且在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专家答辩现场侃侃而谈,课题最终斩获全省二等奖。

在愧疚中决然

刘婷婷是学校的生物教师、班主任、教科处副主任,教学任务已异常繁忙,科技创新辅导又占用了她几乎全部休息时间。为了专心工作,她把孩子放在父母那里。没有时间照顾父母、也没有时间做家务,甚至连女儿生病住院、父亲身患癌症住院,她都没有时间陪伴。

对此,她很内疚。她说:我也很想为父母、孩子多做点事,但是我先得把适合我们地区的创新教育路子找到,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老师、学生参与进来。

5年来,刘婷婷共指导学生进行过20多个课题的科学研究,其中58名学生在贵州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全国生物学联赛中获奖。

她组建科技创新教育团队,培训学生5000余人次,开展了“珍爱生命之水”“科学饮食”等多种科技体验活动,培训黔西南州科技辅导员1000余人次,推动了黔西南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在2013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刘婷婷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成为贵州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兴义一中也因此获全国、全省优秀组织奖,全州科普先进集体。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范文第3篇

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科技素质,是未来我们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工程。因此,在新时期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这次培训会上,我觉得“智力七巧板”很适合我们的小学生动手操作。

七巧板是我国著名的拼图玩具,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传统的七巧板是从我国宋代的“燕几图”演变而来的,设计原理出自西周时代的“勾股法”,距今已有3000多年,最后成熟于明末清初。发展到现代。

“现代七巧板”可以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启迪创造意识,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少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比如:一些迷恋游戏的孩子被“七巧板”变化莫测的图形所吸引,自己去拼,然后还可以独立创造一些别具一格的图形,这样他们就会从游戏厅、网吧走出来,专搞“智力七巧板”科普活动。这个活动家长也可以参与,从而可以营造一种祥和的科普氛围。

“现代七巧板”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可以走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它可以当作优质活动课来上,教材是《智力七巧板辅导用书》,这本书共有八节课,每课都有重点,学习完可以出题测试,还可以举行比赛。通过开设这门活动课,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愉快地组拼创作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其次,智力七巧板也可以走进各科课堂教学中。比如:学生学习《赠汪伦》这首唐诗后,根据李白送朋友的场景,学生利用几组七巧板可组拼成送别的场景,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既理解了诗文的内容,又可培养他们的各种感官的能力。“负荆请罪”大家耳熟能详,通过学生小手一组拼,栩栩如生的请罪图呈现在你的面前。看到讲师展示在屏幕上的《江南春》、《守株待兔》、“水壶”、孔雀开屏”、“军事训练场”、“体操图”等获奖作品,我惊诧地说不出话来,这难道是孩子们用这小小的七巧板拼出来的吗?这么逼真,真是难以想象,正如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张泰昌教授所说:“智力七巧板”虽小,小东西见大道理,将在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激起创造的火花。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范文第4篇

创新教育 风靡校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历年的科技创新大赛中,重庆一中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科技教育也成为重庆一中的办学特色。科技方面的成就让重庆一中更加光彩耀人,重庆一中在科技方面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渗透到师生中,更是让科技的春风吹出校园散播于社会。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潜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形成了经常性科技活动,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计算机等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奥林匹克头脑风暴、一种智力快车、机器人和传统的三模一筝一电(空模、海模、车模、车筝和无线电)等课外活动。定期性科技活动,如小科学家协会年会、趣味数学竞赛、物理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竞赛、化学实验设计和实验竞赛、地理拼图和地理知识抢答比赛、科技英语单词比赛、科技游园活动和科技小论文报告与答辩等。学生科技活动已成为重庆一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在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学校的科技小设想、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四小”科技活动,被列为面向全国中小学推广的五种课外活动模式之一。

科技创新大赛奖是学校检验科技教育成果的重要活动,学校老师们多次阅读并分析历届科技创新大赛通知、规程及补充通知,青少年竞赛项目(创造发明、科学研究论文、机器人创意)、青少年展示项目(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是重庆一中的优势项目。

创新添彩 培育英才

在今年举行的27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相关教师也积极行动起来,与市科协加强联系,获取比赛的第一手信息,组织学生参加创新比赛,为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设备及活动空间,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探索科学难题,积极发扬“求知求真”的务实精神。

在第27届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中重庆一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高2013级的张露、张洋、朱立华对RW新型防水耐久密封材料的研究获得一等奖,总计7项一等奖高居全市第一,超出几个直属学校获奖总和;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智能型太阳能果蝇诱灭装置》、《工业石膏代替石灰石生产水泥的关键因素研究》分别获得重庆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设立的创新单项奖。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范文第5篇

事实上,不管是科技创新大赛还是科学兴趣小组,都是中国教育及有关部门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方式之一。大赛评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说,中国的科技创新人才应该呈金字塔型。如果举办科技创新大赛是为了选拔“塔尖”,那么在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则是夯实“塔底”,后者更应加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出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在一些中小学,科学教育课、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得到了更多重视。

在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学校创建了“梦之莺”科技俱乐部,通过组建特色社团、举办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提高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在此次科技创新大赛上,该学校荣获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大奖。

同样,在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学校专门从高校招聘了化学、物理、生物等专业毕业的科技老师,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报名参加各学科兴趣组。“学生的科学课不再是老师照着书念或者看着老师操作实验,而是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从中体会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该校科学教师蒋亚彬说。

在看到可喜变化的同时,记者了解到,应试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制约着中国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参赛学生告诉记者,在某些学校,科学实践等课程并未严格按照课程表执行。参赛选手普遍认为:“年级越高,升学压力越大,搞创新的人就越少”。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更是让科技创新大赛蒙上了“功利化”的阴影。按照中国教育部高校招生有关规定,高一或高二阶段的发明成果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的学生,可获得免试上大学的资格。因此,为了获奖,一些给人感觉大大超越中小学生水平的项目也出现在比赛中。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范文第6篇

人才辈出的潍坊城市发展离不开教育,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座落于潍坊市高新区东部的名校――山东省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

该学校建于2010年9月,是潍坊市委市政府和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精心打造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品味的现代化学校,目前已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省级规范化学校。现有初中22个班,小学32个班,共有在校生3000人左右。

校园科技创新活动:让科学铸就腾飞的翅膀

为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校伊始,学校就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系列活动的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得到了全校师生、家长、社会的盛赞。

“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开展前,学校专门出台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教育暨科技节实施方案》,利用宣传栏、网站、飞信、QQ群等多种形式在师生、社会中广泛宣传,并且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制作了精美的海报在学校和班级层面进行张贴,创设了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

2012年11月22日,高新区实验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暨第一届科技节隆重启动。全校400余名学生代表齐聚报告厅,参加了别开生面的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为加强同学们对专利发明创造的了解,潍坊市专利署的王广存科长通过图片、说明、范例等手段,深入浅出地对大家进行诠释。

启动仪式结束后,潍坊市创新教育管理评价中心的李静校长、高新区科技局的王金明科长,就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拟采用的形式,能够提供的技术帮助与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了初步援教意向。用科学铸就腾飞的翅膀――每一个实验人都对实验学校的未来充满了深深的期待!

未来科学家的摇篮:小小院士诞生啦

2013年1月份,学校开展了“张开想象的翅膀:收废利旧手工制作”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全校320多件优秀作品在展览橱窗集中展示,每个班级推选出两三个最有创意的作品,作者被推荐参加学校“少年科学院――小小院士”的选拔。

“少年科学院――小小院士”的选拔活动由学校大队委主持、学校德育处协助组织,包括主持词、引领学生以及会场服务,充分体现了学生们自主管理的成效。本次选拔活动,共邀请小学部12位家委会成员和两位大队委同学担任评委,共有93名同学进行了精彩展示,其中不少同学的作品思路开阔、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已经达到了申请专利的标准,让评委、观众们大感意外,赞赏的掌声不绝于耳,一次又一次地把会场氛围推向。

本次活动,共评出“少年科学院”的40余名“小小院士”,学校统一颁发了聘书,并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活动。基于学校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潍坊市高新区实验学校被推荐参加了潍坊市“诺贝尔少科院”的选拔,并迎接上级考察团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到了考察专家、领导的盛赞。

已经取得突出成绩的高新区实验学校,决定以“少年科学院”为起点,举办更多更有深度的科技活动,力争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中作出优异成绩!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范文第7篇

科技资源“进课堂”,用需求引领

记 者: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丰富的科技资源做支撑,您如何看待科技资源“进课堂”的?

张 毅:我一直提倡的是“我的课堂我做主”。任何新生事物能够“进”到课堂来,一定是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认识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好处,进而意识到对孩子的成长培养有利。考虑到若干有利因素之后,教师才会让它走进自己的课堂。课堂教学的任何变化一定是要靠内因起作用,而绝非靠外力强行地要求进来。

用这样“进课堂”的理念再来看我们所做的工作,讲求的是需求引领。除了今天我们在现场看到的《中医药文化与我们的健康(少儿版)》一书是雏鹰计划“中医药资源课程化转化及开发的实践”的成果外,雏鹰项目还做了10个科技项目:土壤污染与土壤修复、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与健康、昆虫资源调查与利用、国花与市花、发热与传染病预防、城市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降解塑料与可持续发展、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新型低谷电蓄能供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在相关领域有研究项目的科研人员与有研究意愿的中小学校“绑定”在一起。

这种“绑定”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人员和项目上的对接,而是彼此需求方面的融合——通过科研人员先给学校教师讲解,教师对这些研究项目感兴趣,自然而然联想到现有的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如何与新的研究项目相结合。当然,教师给学生讲授科研方面的知识,会受到专业知识的局限。于是,教师和科研人员有了“联手合作”的需求。现在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他们迫切想知道在身边出现的但又不知其所以然的“常态化”的科学知识,课本上的知识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这样一来,科研人员、教师、学生三方都有了发自内心的“需求”,就很容易绑定在一起了。实践证明,用需求引领,才能使我们最初设想的“科技资源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进入课堂”成为现实。

记 者:我们都知道对于教育而言,任何资源都不能“拿来就用”,科技资源亦是如此,必定有一个转化的过程。科技资源有效转化为教育资源,遵循怎样的原则?

张 毅:当我们在跟北京中医药研究所的专家合作“中医药资源课程化转化及开发的实践”时,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科研人员对《黄帝内经》等中医论著烂熟于胸,认为很多中医文化知识是“明摆的道理”。但若将这些资源“拿来即用”的话,中小学生肯定接受不了。这就需要艰难的转换过程。

我们所做的工作大致两个方面:一是科研人员在做“转换”的时候,需要转变视角,用中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传递知识;二是拉近孩子与科技资源的距离。你可以看到,在“中医药资源课程化转化及开发的实践”这个项目里,我们让学生动手参与设计健康娃娃的卡通形象,这实际上也是我们“雏鹰建言”活动的一部分,旨在给大多数孩子以亲近感,让他们感觉中医这件事儿是跟他们有关系的,是他们能够参与的。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教育教学的资源。我们不妨将视野打开,不仅仅关注课本上有什么、大纲上有什么,而要从“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怪圈中走出来,真正地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教育的源头和教育的智慧。

科技资源转化成创新教育课程资源,遵循教育即生活

记 者:我理解您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育即生活”。那么,您的这一观点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怎样一脉相承的关系呢?

张 毅:我们在最初做翱翔计划的时候,也借鉴、了解过其他国家相关教育项目的做法,比方说,美国青少年搜星计划采取的是与高校打通培养的模式。另外像印度、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纷纷推出各种计划,推动本国创新人才教育的发展。

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教育体制的比较研究,我们也遇到很多困惑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对于成长期的学生而言,如何予以评价。如果单纯用分数来衡量,用加班加点补课的方式来拔尖,那么这样选的优秀人才,只是这一拨儿学生里面在这一成长阶段拔尖的,至于未来是否依然拔尖,还未可知。

我曾经带过中学“6年大循环”实验班,我更关心步入高等学府之后这些学生学业、学术以及职业的发展链条,更关心大多数学生创新火苗的点燃。这就是我目前倡导的“创新教育普及化,普及教育创新化”。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我认为创新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多元的,而不应将对象局限于学业成绩卓越的学生——既可以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可以是某一项能力突出的学生;既可以是某一个或几个学科表现出色的学生,也可以是才艺、体育、领导力方面优于平均水平的学生。

记 者:“创新教育普及化,普及教育创新化”确实是一个新的提法!请您具体展开说明。

张 毅:所谓“创新教育普及化”,就是通过普及,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发展潜能方面的培养,都有机会有可能参与到加宽、加深以及加快的课程之中,使他们的潜能有机会表现出来。所谓“普及教育创新化”,是在普及教育中渗透创新教育的元素,既能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及个人与社交的能力,也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一名学生负责。借助创新教育普及化的过程,最终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在普及教育创新化的过程中,关注的是学生学习需要的个体差异,从而使学生素质得到整体提升。这两者是基于对人才发展规律的尊重。这两年来,我们也在转换人才培养的关注点,从关注拔尖学生,到关注人才全面发展。

记 者:具体在“普及化、创新化”的过程中,您遇到哪些困难?将如何解决?

张 毅:诚然,普及化、创新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我看来,创新人才是“冒”出来的,创新教育的使命便应该是有系统、有方向地发掘和培育各类有潜质的学生,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教育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富有弹性的教学环境下,充分发挥潜能。

2011年底,我们进行了翱翔计划的重新申报工作,将学科领域进行了整合,希望科学研究能够与中学学科教学有联系、不脱节。依照这样的想法,我们在2011年底整合成了四个领域: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地球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这一研究方向的整合,也算是我们的创举,既是与高校研究方向的呼应,也能够较好地与中学教学找到对接口,带动中学学科教学的发展、带动中学学科建设。这种整合还杜绝了用单一学科视角来培养学生,突破了课程套路和考试评价的藩篱,对学生成长发展而言空间更大了。我们将倡导教师也在科研人员身边专业发展,命名为“翱翔工程”。 这也使得中学教师更容易形成跨学科的队伍,对于教师的成长和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记者手记

联系采访张毅主任,应该是在两个月之前的事儿了,但一直因为她专注于《中医药文化与我们的健康(少儿版)》一书的编撰出版工作,未能如愿。有好几次都是在夜里10点多接到张主任致歉短信:“真不好意思,我还在开会……”

印象中,她曾有过几次角色转变:当“张毅主任”还是“张毅老师”的时候,就曾获得全国“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这在当时全国中学数学教师中当属翘楚;当“张毅老师”成为“张毅副校长”的时候,在北京五中——这所北京东城区知名的优质中学的管理工作中同样做得有声有色;“张毅副校长”进入到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的时候,“张毅主任”又一次完美地完成角色转变。

转变的只是角色,不变的是对工作的敬业投入和深刻钻研——这才格外令人钦佩。

2007年8月北京市教委开始酝酿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这是北京市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从高中阶段入手探索培育现代化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的开拓之举。2008年,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正式成立,下设办公室,启动了翱翔计划。2010年启动雏鹰计划,面向的学生从翱翔计划的高中学生扩展到小学和初中学生,纳入的学校数量也大增。这期间,张毅主任作为主要负责人,一直全力以赴推动着翱翔计划和雏鹰计划的开展。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范文第8篇

科学理念融入校园

教学中,笔者曾有意识地对美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大概的研究: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所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可以概括为:身体、心理、科学、社会、民主、创造。科学教育的份量一目了然。从这项研究可知,科学很重要!基于这种认识,为寻找校园发展新的增长点,作为校长,笔者结合自身学科特长与优势,着力打造“科学”特色的校园。

在科学的理念下,笔者创立科学小组,并亲自带领教师、科学小组的孩子们通过立介绍牌、挂苗木简介等形式,将校园西侧近200米的绿色植物带,打造为“嘉小科学植物园”,又通过增加浮游生物、移栽水生植物等方式,将行政楼下的假山小池塘打造为“模拟湿地生态系统”。用科学的眼光来诠释校园的绿色,让孩子们了解每一棵树、每一株花的特点与意义,把科学课堂搬到校园里。

近几年,本校还建立六要素校园气象站,每天孩子们分四组对校园微环境的气温、气压、雨量、湿度、风向、风速进行观测,并对社会公布。本校还建立了校园光伏发电站,倡导绿色能源,享受绿色生活。

“科学”软环境的建设

本校除了校园环境融入科学,更重要的是在软环境的建设上。作为合肥市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挂牌名师,笔者还潜心教学与教研。从2007年11月起,笔者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致力于《小学阶段开展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通过8年的潜心教学与教研,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成熟的开展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的经验与做法,从起步研究到现在的8年中,笔者边研究边实践,组织学生开展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连续参加了第23届、24届、25届、26届、27届、28届、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得四届全国二等奖,连续两届获得全国一等奖。这在安徽省是排在第一位的。

在教学中,笔者带领科学及综合实践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同一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培养学生制定行动计划、收集第一手材料以及在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鼓励学生“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课外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利用课余、节假日开展课外科普阅读活动;组织学生观察、调查、采访,写日记等;最后,再回到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把走向社会大课堂中调查得来的资料作较详细的交流,以语言、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方式来表达,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时,允许孩子们再一次动手动脑,张扬学生的个性,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孩子们对科学有了深刻的领悟。

笔者还与教师们、孩子们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种科技实践活动。在课外科学实践中,从设计、找材料、动手做、到验证、讨论总结、提高改进等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的活动,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自主性。本校先后开展了《十五里河环保调查》《机场驱鸟研究》《巢湖湿地调查与研究》等,课外科学实践活动已成为学生探究的新舞台。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观察现象、寻求答案。既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又感受了科技实践活动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本校常规性的科学活动,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不足,给学生提供了更广、更大的获得直接经验的空间,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志趣。

把科普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

青少年科技创新辅导工作很辛苦。要做好此项工作,作为一名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把科普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同时,做好学校的科普教育、科技创新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兴趣。目前,本校是闻名省内外的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也是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

作为一名校长,在认真做好学校管理、融合好学校文化、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外,抽出时间投入地做一做科学,深入地想一想科技创新,的确是一件很有意思、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笔者创设的这种改革小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开辟大课堂(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的课程教法,又是科学的“小学科”,凸现“大教育”的有力实证。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