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赋能教育的概念

赋能教育的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第1篇

能够组织物品,人和思想;能够迅速学习新知识,并且马上实际使用:记忆力强;能够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表现对他人的同情心: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做事追求全美;精力高度充沛;喜爱具有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活动;喜欢与年长者为伴:常识性强;兴趣广泛,或者兴趣专一:

表现出对探索试验的兴趣,凡事总想找到不同的方法来做;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识别相似,不同,类别:用语词汇丰富;表现非同寻常的幽默感;在拼块,迷宫,和数字方面具备能力:看来比实际年龄成熟;表现不倦的好奇,并坚持不懈;可能特别聚精会神:对细节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注意,或者对细节完全不在意;

能轻易识别出规律模式;在感兴趣的领域表现出追求不懈的精神:可能对权威提出疑问;表现高度的理智:领悟抽象思想,理解复杂的概念:可能显示情感和体能方面的强烈敏感度;被同学们当做领导者看待。

上面抄录的美国天才儿童二十八条表现特征中,只有五条直接与学业相关,能够通过书面考试获得结果:一条是词汇丰富,一条是数字能力,一条是辨认异同,一条是识别规律模式,一条是理解抽象概念。除此之外,所有各条特征都在于测量一个学生的个性、思维、道德、兴趣等方面,是无法在一份纸面的考核中得到结论的。

天才教育的三种模式

有天赋的孩子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美国威廉玛丽大学天才教育中心教育学教授和执行主任乔伊斯_万塔斯尔一巴斯卡(Joyce VantasseI―Baska),在对美国天才教育项目研究后提出了天才教育的三种模式:

内容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在一个预先确定的探究领域中学习技能和概念的重要性,在传统数学、外语、阅读领域用得最多,基本上可以利用现有的教科书和课程进行,没有什么额外的费用。

过程一产品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学习科学和社会的探究技能,使学生能够研发高质量的产品。这是一个高水平的合作模式,要求教师、实践者和学生成为相互合作的团队,共同探索特定的课题。这一模式主要应用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中,包括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数学及写作学习。

认识论模式。这一模式主要集中在有天赋的学生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和欣赏的层面上。在这个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就是提问者,提出解释性议题并激发讨论和争论,学生则集中精力阅读、反思和写作,通过不同的陈述形式展现出有力量的思想和美的感悟。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人文学科、历史或经济学等社会研究和文学创作中。

中国目前流行的“理科实验班”采用的多是内容模式,而其他两种模式则较为少见。在学科领域,传统数学、物理、化学做得多一些,系统一些,而在其他领域则很少有或有的方面几乎是空白。

每所学校都有天才班

早在19世纪初,美国就出现了天才教育的雏形,正规的天才教育始于1918年。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天才教育体制日渐成熟,已经成为世界上天才教育最普及、研究和从教人员力量最大的国家。美国立法规定,天才儿童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服务。因此,美国公立学校十分重视天才儿童的甄别与特殊教育,基本上所有公立学校都开办了“天才与资优教育计划”。

美国一位儿童教育专家经调查后认为,美国儿童中,智商高且富创造力的天才儿童总数达数百万之多。仅根据得州教育局1999年至2000年的统计数据,全州公立学校从幼儿园至十二年级总计注册学生400多万人,其中天才班学生超过33万,约占公立学校学生总数的8.2%。

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天才教育项目是一个国家天才教育系统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发展这些项目的直接结果是,大量的天赋儿童参加高级课程的学习和考试,提前成才。2004年,美国有100多万学生参加了190万个高级课程考试,完成了相应的大学课程,获得了大学学分。而缺了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下一阶段的天才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资优儿童;自学学习者模式

贝斯特认为的:“民主国家里具有一般能力的儿童或不到一般能力的儿童并不是唯一值得考虑的对象。高智能的儿童也有他的民利。美国公立学校里高智能的儿童有权接受在严肃性、高质量和综合性方面同其他国家最好的学校制度下类似智能的儿童所接受的相同的教育。”(齐慧甫、王宏方,2004)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发展公平普遍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时,同样关注不同需要的儿童的教育,包括高智能儿童――资优儿童的需要。

一、资质优异儿童的定义

资优儿童的定义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这些儿童的鉴别和教育。一些学者做了一些研究,比如李莉的《有关天才儿童的定义的研究综述》、赵厚勰的《“超常教育”“ 英才教育” “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辨》。前者在文中用“天才儿童”,而后者大力支持“资优儿童”这一称谓。

(一)天才儿童。天才儿童使人们过多关注“天生之材”,可能忽视了后天的因素。赵厚勰认为,“任何人才都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得结果。“天才”这一概念显然过多强调了前者得作用,而忽视了后者得作用。所以用“天才教育”这一概念来指称对具有天赋才能儿童的培养教育,不太合适。”这对我们专门开展对具有天赋的儿童的教育不利。人们对“天才”期望过高,对他们缺点包容度降低,而且媒体的捧杀作用也不能不考虑。

(二)超常儿童。我国大陆的心理学家于1978年提出了“超常”(super-normal)或是“超常儿童”(supernormal children)的术语。超常儿童是指“智能明显超过同龄常态儿童发展水平或是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教育大辞典,1990年)。

我国所使用的超常儿童和超常教育多偏重与智力而比较忽视培养创造能力和社会性能力,很容易使超常儿童的筛选与教育产生局限,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

(三)资优儿童。中国台湾的儿童心理学者,鉴于近代学人对天才一词有弃置倾向。因而,他们使用了资优儿童这个名称。郭为藩在《特殊教育名词汇编中》对资赋优异这个名词作了详细的解释。“资赋优异儿童泛指那些在思考、推理、判断、发明和创造能力明显超出一般同龄儿童的儿童。”(郭为藩,1983)这个名称从字面上来理解显然是指人的天资优异或资质优异。(李莉,2003)

“资优儿童”的名称首先肯定了儿童天资聪颖,资质优秀。“人之初,如玉璞”。资优儿童的“玉璞”更加剔透光亮,但是仍需要切磋琢磨。因此,用着这个名称人们既肯定了天资的优异,又不会拒斥后天的教育。不足之处是,“资优儿童”在大陆并不常用。此外,资优儿童主要强调了一般智力,对某方面特殊才能的人关注的较少。

二、全校范围丰富教学模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任朱利(Renzuli. J.S)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建了《丰富教学三类模式》,后又建立了《旋转门识别模式》(The Revolving Door Identification Model)。80年代中期,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天才行为的《全校范围丰富教学模式》(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SEM)。

方案实施首先是学生的选拔。(1)通过智力和成就测验把一般能力最高得分的15-20%的学生选出来,建立候选人才库。(2)通过创造潜力及个性特征评定,由教师、家长推荐,或学生自己提名作为候选人。

其次是对候选人进行三方面服务:第一,对候选人的兴趣、能力、学习风格进行评定;第二,对所有合格学生的常规课程进行压缩、调整,避免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使他们有时间去从事更具有挑战性的活动;第三,参加丰富教育三类模式的活动。

第一类,一般探索性活动。让学生在资源教室等场所,接触在普通常规课堂接触不到的大量的学科、论题,听取名人、专家的报告,参加感兴趣的调查、旅行,探讨有趣事件等。第二类,集体培训。包括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训练,学习技能、交往技能训练,以及学习使用高层次、先进参考工具能力等。第三类,个体和小组研究实际问题。学生按照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确定科研或艺术创作的选题,拟定研究计划,组织全过程的执行,最后提出创造性的成果(产品或论文),并通过专家评定,以确定成果的水平。

这种教育模式选拔出大量的候选人,把鉴别和教育相结合,对资优儿童的鉴别不单靠测验或学习成绩确定,而是通过学习、活动和研究过程进行实际的、动态的考察、鉴别。这样有助于真正鉴别资优儿童,避免遗漏。

鉴别和选拔是资优教育中十分困难而又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其一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紧缺,对所有人都进行资优教育是不现实的,因此鉴别和选拔必不可少。其二,资优教育并非人人适合,对非资优儿童进行资优教育。毕竟资优儿童和一般儿童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差异,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客观的标准,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三、才能鉴别和发展研究模式

才能鉴别和发展研究模式(The Talent Search Model of Talent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坦利(J.C.Stanley)1971年开始创立的。最初是为具有数学潜能少年的加速发展,建立的《数学早熟少年研究》,1980年,扩展到为物理、化学、语言等学科的超常少年服务,成立了学术才能青少年发展中心。

这项研究以个别差异理论为指导。根据“工作适应理论”主张不仅要对特定个体的能力和爱好的差异进行评定,同样也要对环境因素(教育课程和专业等)进行评定。资优儿童中个体(智力类型、能力和爱好等)差异很大,科学的教育要符合个体的需要和潜力。这两个方面相适应,个体智能才能得到最佳发展。

方案实施包括四个环节。其一,选拔测试:研究者用美国教育中心编制的《学校于大学学术倾向测验》,选拔数学快速班的对象,开始用数学推理分测验,后来增加语言推理测验。

其二,诊断测验:通过几种数学成就测验,了解这些数学早熟者掌握数学概念和计算等方面的具体水平和问题。

其三,处方教学:根据诊断测验的结果,设计、安排教学。一般把数学实际水平相同的学生,不论年龄或年级,3或5人编成一组,由一个导师指导,不采取班级教学的形式。导师应是具有数学专长的人,不一定是任课的数学老师,可以是数学专家或具有数学专长的家长。导师按照学生掌握数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方案,避免学生已经会的内容,集中教给学生更深的、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教学进度以学生个人学习的速度为准。教学时间安排有两种:一为每星期周末两小时,另一为暑假三星期或一个月。

其四,诊断后测。处方教学后,要用与教学前诊断测验平行的另一套成就测验方法,作为后测。学生测验的成绩达到第85个百分位或以上,表明学生掌握了所学教材,才允许开始学新的课题;没有通过的学生,对原课题要继续深入学习,直到掌握为止。

这种课程模式对具有某方面优势的超常儿童 (如数学或文学等)特别有利,优势科目或方面既能加速超前发展,其他方面又能保持正常发展。该模式针对性很强处方教学不仅针对学生的水平和问题,在教学过程还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速度、步子发展,有利于不同特点的超常儿童充分发展。

四、自主学习者模式

Betts等研究者认为,人生的成功和幸福,关键在于人的认知能力、情感和社会性的统一发展。资优儿童求知欲,智力潜力大,学习兴趣萌发早,他们在认知、自我意识、社会交往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尽早指导他们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他们成长为终生的独立学习者和自我实现者。

选拔者通过智力和成就测验,结合教师、家长等人推荐,选出各类有超常潜力的学生(包括有创作性和主动行为,但成绩不高者)。选拔的程序很有特色。该模式公开了资优儿童的标准,让学生、教师、家长都了解;在学校和班级的活动中考察(大约一学年);未被选上的学生如自认为够条件,可以自我申请,再做进一步的审查、评定,避免漏选。公开标准既显示公平又利于大家的了解和推荐资优儿童,活动中长期的考察可以较好的保证选拔的准确,避免仅靠测验的局限。之后推荐、测验、面谈、评定材料,对未被选上的还给与机会。

选拔之后,资优儿童的教育方案实施包括以下环节:

1.定向:向学习者、教师及其他指导者,提供有关天才人物及创造教育等资料,使学习者了解天才任务的追求和品质,明确参加独立学习模式的意义、目的和要求;正确认识自我,及自己的责任。

2.个别发展:为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学生首先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追求;培养必要的学习技能,发展自己的自我概念,正确地自我判断、自我调控;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和合作,以及探查、选择未来的专业领域等。这些都是发展成为自主的学习者的必要基础。

3.充实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学校规定课程以外的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感兴趣的领域,或自认为有意义的课题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和探索。最后,再小组报告交流、分享经验,讨论问题或改进。再这阶段中,学生逐渐转化为活动的主体。

4.专题研讨:这时学生意识独立学习者,3-5人组成一组,选择共同感兴趣或认为重要的问题作为主题,学习和运作高深的知识、理论,进行专题讨论、座谈。对研究结果,允许他们做出自己独立的评价。

这种模式的特点很明显。第一,充分关注资优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二,充分发挥资优儿童的主动性。当前的新课改一直也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两者有相通之处。第三,研究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这种模式没有过多对介绍资优儿童加速课程、扩充知识,而一直强调研讨、研究。第四,教师只作为最初定向和发展的指导者和之后的研究辅助者。该模式之所以叫自我学习者模式,其关键就是注重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使他们从学生(student)转变为学习者(learner)。

明确资优儿童的定义和标准,参考国外资优儿童的教育模式结合我国教育实际逐步开展资优儿童的教育,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莉.关于天才儿童的定义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3).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区为本;农民工;城市融入;赋权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9-9107(2014)01-0041-06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形成一支数量庞大且具时代影子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在城市建设、社会发展中起到重大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造就了城市对农民工“经济吸纳”与“社会排斥”的双重态度,使他们在城市融人中受到多层阻碍而游离于城市和农村的边缘。这样的现实减缓了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的背景下,关注如何创新农民工城市融入成为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一般是指,农民工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与价值观念上整体融入城市社会并认同自身新的社会身份的过程与状态,其本质是多重空间、身份与观念、价值、认同的转换。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实质是一个权利和权益保障问题,所以,能否有效实现农民工赋权、唤起农民工的主体意识,深深影响着这个群体的城市融入质量。

一、文献回顾

农民工城市融入需要全社会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从心理意愿到制度设置的全方面转型。而现实的情况是农民工在这些层面上均受到各种阻碍,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建设的宏观进程。针对这一现实,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宏观研究多集中在制度层面。该层面研究表明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教育等多维的社会排斥,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这个角度研究提出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完善现行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等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中层研究主要针对各系统结构的重构。社会整合理论认为,城市化是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社会中的全面融合。而现实是城市只在经济系统上一定程度地接纳农民工,在社会、生活方式、教育等方面还是很大程度地将农民排斥于城市之外,农民工城市整合与认同上表现为“半城市化”,即体现为在体制、社会行动和社会心理三个层面的不整合。因此,必须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出台和设置各种制度,努力达成城乡一体化,从而达成系统重构。微观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层面。这个角度关注农民工个体心理和认同,认为农民工日趋“漂泊化”,成为“失根”的群体,在城市融入中对自身身份的理解和认同上存在矛盾和模糊性,从而引发了各种“认同危机”与“心理困境”;这个角度的学者倾向于分析如何清晰农民工的自我认同。目前学界对于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困境及对策分析的三个层面从另一角度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的解释范式:现代化的理论范式、社会网络范式与制度主义范式。已有的研究视角对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进行了规范性的解读,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脉络。然而,现有研究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的分析存在微观与宏观、行动与结构之间的断裂。它们或者偏重于将融入过程视为农民工的学习与适应过程,而忽视微观适应过程的宏观结构变迁背景;或者偏重于强调制度等结构性因素对此过程的制约,而忽视结构性制约下农民工的能动性实践。社会工作赋权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启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必将是宏观结构与微观行动之间的密切互构的过程。

赋权(empowerment),又译为充权、增权、激发权能等,其概念内涵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强调个人有能力、有机会为自己的生活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核心是通过社会工作外在的协助唤起案主的自我意识,激发案主内在的潜能,并借助社会参与提高他们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这是一个涵盖过程与结果,多元面向的作为,包括个人、人际之间与政治宏观层面。台湾学者宋丽玉系统梳理了相关文献后综合地对赋权的概念做出如下解读:“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抱肯定的态度,自觉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并且在需要时影响周围的环境。依据生态观点,又可自个人、人际与社会政治三个层次呈现权能感。”将其引入农民工城市融入,赋权增能主要发生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个人能力增权,通过提升农民工主体意识,提高个人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增强认同感与掌控感,使其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自觉学习城市社会的文化知识、技能,增加得以控制自身的生活能力以及对所处环境的融合与影响能力,觉得与所处的环境有良好的适配度。二是人际层面,相信农民工个体具备与人沟通的知识、技巧,与他人互动时能够自我肯定,能够与他人形成伙伴关系,通过各种项目活动扩大农民工社会交往的范围,提升社会交往的层次。通过互动群体的影响改变农民工传统的价值观,使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在文化互动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在合作互动中促成问题的解决,并促使农民工群体自觉对他人有影响力,或是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同时也能够考虑别人的需求或自己的责任。三是社会参与增权,为农民工创造和完善社会参与渠道,认识自己拥有的权利,发挥自身培养的能力,在参与中促成政策或政治层面上的改变,从而形成良好循环,加快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这样的理念有助于将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宏观结构与微观行动进行整合。国内相关学者将赋权运用于农民工群体的研究上,认为农民工赋权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上至的修订,下至个体的培育,是一个合力方能实现的过程口。在此基础上,学者提出了合力赋权的解释框架,认为农民工赋权主要有赋权、外力赋权、行政赋权、市场赋权、媒体赋权、自力赋权等几个方面。这是一个很好地解释框架,可是如何可以在实际中进行操作与运作,真正实现农民工的赋权,研究中却很少关注。笔者在行动研究中发现,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思路为实现农民工城市融入赋权提供了实践框架参考。本研究结合一个研究基地的行动设计展示“社区为本”的农民工赋权路径,以期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农民工赋权,缓解该群体城市融入困境,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模式,服务社会建设大局。

二、“社区为本"社会工作实务框架解析

社会工作自从确定为独立的学科以来,专业一直强调“人在情境中”的实务理念,在服务过程中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即社会工作在实务中将服务对象放置在更为宏观的社会结构进行考察,认为服务对象的问题除了是个人能力不足之外,可能有更深沉的社会结构动力。所以社会工作的服务不仅致力于增强个体内在对于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注重改善和优化服务对象的外部环境和资源以促进个体与环境更好地互动。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在这样的服务思维中,“社区”作为个体与环境互动最为直接的平台,往往成为社会工作进行服务开展的基本载体。社区作为个体日常生活的直接平台正好处于微观个人、家庭与宏观环境的接触中介面;作为结构的宏观环境是透过社区生活平台形塑个人、家庭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行为规范,同时,个人能动性反过来是通过社区这一媒介来深刻地影响宏观结构环境。由此在社会工作的实务总结中产生了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框架。

“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并不等同于社区工作。它是一个包容性的框架,借助社区这个平台,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资源的挖掘与建设,一方面为个体和家庭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增强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援,另一方面个体或家庭功能的改善又直接为社区发展注入优化资源。因此,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致力于系统化的双向改变:通过重新建构社区文化,一方面激活个人能动性,恢复个人、家庭、邻里等良好的生计、生活和发展环境,缓解个人困扰;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当越来越多的社区逐渐恢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时,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自然就会得到根本的改变。在这样的框架中,实务涉及个体、家庭、社区与社会环境等不同层面,社会工作者扮演资源整合者、协调者、支持者、倡导者、辅导者等多元角色。

在这多元的层面与角色中,我们可以尝试抽象地勾画“社区为本”社会工作的基本框架。在服务维度上,这个框架追求建立一种生态的服务体系,力求全面地考察服务对象的生活,主张运用多元面向和多元系统的干预策略;在服务目标上,“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致力于服务对象的能力建设,它反对干涉主义的实务模式,朝向解放服务对象的个人自主性、充实服务对象的权能,以真正实现个体与环境的良好对话;服务核心取向上。这样的服务模式将着力点放置于社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它认为多元的介入与能力建设,都是着力于社会建设大局与人性的全面解放,最终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应逐步形成以服务对象能力建设为核心,生态服务体系为横,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为纵的立体化、动态的服务框架。

三、“社区为本”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实现

“赋权”就是期望通过提供各种社会资源和协助培养知识与能力,使农民工个体由能力被动的弱者变成主动的强者,由此提高他们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消除城市融入的各种障碍,改变农民工受到外在社会污名化的群体界定,使农民工群体内个体重新界定自己及其所属的社群,重拾自信与自尊,并得以采取个别性或集体性的行动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实现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方面相互支撑,共同构成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机制,加速其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下文以“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思路,结合笔者在厦门一个农民工聚集社区的服务设计,剖析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实现的可能路径。

(一)搭建综融性的生态服务体系

实现农民工的赋权,以促进其城市融入,服务社会建设大局。首先要解决从哪些角度、维度对农民工进行赋权。“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框架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的启示下,试图为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搭建综融性的生态服务体系。

生态系统理论是少数具有综融性与折衷式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观点。它以人与环境互动的关系特质为概念框架,理解个人所处的环境脉络如何影响个人及其行为的场域,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聚焦于生态环境、个体及两者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环境系统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因此,从该理论思维出发,在社会现象解释中循环因果关系替代了线性因果关系,其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环形的社会工作介入框架,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焦点应将个体置于其生活场域,重视个人生活经验、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等有关个人与环境间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品质与调和度三个层面问的互动来引导社会工作实务的实施。本研究以布朗芬布伦纳所提出的个体发展的生态模型为依据,具体探讨“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框架如何进行相关的干预,以实现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多维赋权,以此改变农民工与其所处环境之问的不良互动关系,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根据布朗芬布伦纳所提出的生态模型,社会生态环境是一种嵌入式的结构安排,它的每一部分都与它所相邻的部分相互包容(见图1)。

生态系统理论通过协同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比任何理论对环境的描述都更为丰富。它在概念上克服单一应用某种理论模式所具有的内在限制,该理论重视将人与周边的环境因素都纳入改变的范围内,认为在人周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个体是否能够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系统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这是一种有关互动和交流的整体观念。这种观点的引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识别和肯定所有社会系统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的理论框架。它引导社会工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态系统及其各系统的交流上,而不单单是某个个体、某个部分或是服务对象环境的某一方面。整个实务项目都将注意力放在:第一,解放、支持和促进个体的因应能力;第二,增进社会和自然环境对个体需求的回应。

因此,社区为本构筑农民工的赋权体系中,我们以实践社区中所设立的外来工服务中心为平台,从生态视角关注农民工相关的多维群体,主要有农民工自身群体(将其分类进行个性化服务,包括外来务工子女、青年外来务工人员、新入城务工人员、女性外来务工人员、失业外来务工人员、贫困外来务工人员等)个体与家庭系统、农民工所在社区系统、社区中的原生居民系统、农民工服务的企业系统、社会相关的环境系统、国家的社会政策系统等。赋权内容上也从多维角度进行设计,包括就业生计、子女教育、心理辅导和健康服务、维权服务、社会交往和社区参与服务、文化生活服务等。这是一个综融性的生态赋权体系,它提供了一个多元层面、多元系统的全人概念架构来理解农民工的社会生活功能。图2具体地展示农民工所处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各主要生态系统,这些环境和系统正是社会工作介入与赋权时需要面对和处理。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推动项目设计

“赋权”是一个“授人以渔”的过程,通过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而不是怜悯式地扶持。相信任何农民工个体或群体的问题解决与能力发展除了外在的帮助扶持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通过各式各样的教育激发与培养行动策略,协助农民工群体或个人获得必要的资源和能力,促使他们不仅勇于承担行为责任,而且愿意并能够和其他人一起行动,以达到共同的目标与社会改变。“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框架强调社会工作者扮演解放者的角色以从事个人与组织的倡导辩护,进而达到增加农民工权能的目标。整个项目设计的服务内容以农民工的能力建设为核心,社会工作者干预的策略主要是以社区为平台挖掘农民工的优势、能力,整合各种个体、社会资源,协助他们摆脱权能失利,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本研究服务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能力建设。

第一层面:整合服务提供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协同关系,评估辖区中农民工的即时性需要,引导他们学习寻找及申请资源。在项目启动初期,社会工作者争取辖区社区的支持,针对社区电子生产性企业多、农民工聚集的特点,设立社区外来工服务中心,组建大学生服务志愿团队,走访社区中的企业,争取企业的支持。并对中心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宣传,让农民工了解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增加农民工走进中心的可能性,以此进行需要评估,为后面的项目设计与推进做指引。第二层面:社会工作者借助服务中心,期望推进的活动主要有技巧及知识的教育,评估农民工所涉及各个系统的权力动力。计划通过会议、工作坊、课程、中心自办报刊、电影广场及社区小型专题活动等,依据辖区农民工的能力及兴趣教导他们分析自己的能力与问题的技巧和知识,以期透过自助和系统性行动,协助农民工在团体中分享自己城市融入的个别经验,建立共同意识,再促使团体决定要采取何种行动。第三层面:社会工作实施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内容是保障农民工所需资源的提供及系统的可近性,焦点在于改变或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即时性的环境压力,提升他们对目前自己所处环境的意识觉醒,向专业人员学习如何与系统有效沟通。以企业和社区为平台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就业服务(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培训、企业职工教育、就业培训、社区再就业培训、建立社区就业信息咨询台)、心理辅导、健康服务(外来工情绪压力管理小组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女工健康知识培训和企业新外来工适应性小组活动)、社会交往和社区参与融入服务(利用社区与辖区企业的联系,以社区为平台,先后组织企业外来工联谊会、企业新进外来工迎新活动、社区篮球赛、运动会、社区大型晚会,如举办社区“新市民文化节”)、子女教育服务(以“大手拉小手”亲子教育小组活动、外来工子女义务家教、外来工子女人际关系成长小组等方面着手)。借助这些项目的开展,建设关怀的社区,由社区内的福利服务机构及服务单位将区内疏远和松散的网络有效地连结起来;在不同背景的组织、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士之间建立起社区互助的精神,一起协助社区内有需要或贫乏的社群投入社区。第四个层面:活动是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政治性行动。主要是借助社区平台向更宏观的系统传达农民工的需要,朝向地方、全国层次政治、宏观改变的倡导,以促进出台各种有助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政策与制度,为农民工个人能力和意识的提升提供一个空间,创造农民工城市融入能力建设的良好软件条件。

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农民工城市融入项目设计主要以社区为本,利用社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中心为平台,探索和开展满足他们多元化需求的项目,更多是从精神文化适应和能力建设为导向的介入模式丰富外来务工社区文化生活,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获得解决问题的技巧、技能,提升自身能力,增强社区归属感,帮助他们在主流城市社会的边缘站定脚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三)以社会发展、人性解放引领赋权的实施

赋权旨在实现两个角度的干预焦点:一方面强调透过教育与自助活动提升服务对象系统的意识觉醒、基变思考与倡导技巧,另一方面则期望透过集体性行动向有关系统制度进行倡导,以促进社会各系统的发展。后者更是以宏观的角度引领整个赋权工程的实现。“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赋权框架将着力点放置于通过农民工相关系统的赋权,实现各个相关系统的发展。服务的开展以社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性的解放作为指引。

社会发展是“一个旨在改善作为整体的人口的福利并伴之以一个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过程”。即通过推动社会变迁从而控制社会问题、满足需要并提供上升的机会。它并不以治疗或康复让其回归至现在结构去对待个人。相反,它旨在影响更宽泛的人群,例如社区或社会以及发生在这些社会的社会关系。它是普遍性的而非选择性,它寻求成长而非简单将人们回复到现在的福利水平。它试图经由有目的的人类行动以追寻社会变迁的过程。在社区为本的农民工城市融入项目中,我们期望生态的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服务核心,在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提升农民工的各项福利的基础上,影响更宽泛的人群,以推动社会变迁、社会发展与人性解放。项目试图通过有控制的多元主义接受和促进不同组织参与社会发展来动员社会体制,包括市场、国家、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家庭,以此改善农民工的福利,并以此促使城乡统筹与社会建设更加有效。社会发展认为农民工赋权的努力应该置于社会组织的每一个层面,不仅仅是地方的,而且是地区的或全国的,且各个努力是相互支持的。它为引导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聚焦。

综上所述,“社区为本”的服务框架横面干预与纵向发展结合、多元策略与核心思想响应,为农民工城市融入赋权的实现建构了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连续统一路径,为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促进城乡统筹与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个性化 体育教育 中小学

前言

个性化教育是指依据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个性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展个性化教育的两个前提是必须要注意的,第一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发现并尊重学生的现有个性,第二是为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提升和发展,必须在其发展过程中提供有利于其发展的物质条件。体育个性化教育是以个性化教育为基础,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和促进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

1体育教学实施个性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1.1 体育个性化教育的实施符合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原则确定之后,对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方法、手、形式的选择,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体育个性化教育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原则,例如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怎样才能很好的贯彻这些教育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要全面的了解我们的学生,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做到区别对待,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点。

1.2 体育个性化教育的实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一的基础课程外,通过各种教育方式给予他们能发挥天赋和爱好的空间和时间。体育个性化教育的出发点就是以人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塑造学生的人格特点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

2 体育个性化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措施

2.1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体育个性化教育顺利开展和实施的前提。

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于“学会做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课程的开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感和自我价值感,同时学生选择自己所擅长和喜欢的运动项目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形成运动专长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2.3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出宽容和谐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可以使自己的个性得到最好的释放,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互动,将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习,这样的教学与学习氛围,不但可有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当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创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

2.4 注重因材施教,做到区别对待,分层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与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存在,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发现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进行体育教学。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实行因材施教, 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

2.5建立开放健全的教学体系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丰富多样,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要被学生所接受,同时要符合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最终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里的健康发展。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科学,综合地考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再次,在体育教学组织和管理方面,体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培养他们的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景,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体验成功,掌握知识与技能。最后,全面而客观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是体育个性化教学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尤其是要关注运动技能差的学生,注意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准确把握,才能使体育个性化教育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4]

参考文献

[1]梁龙旭.体育个性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9(6)

[2] 王钰. 让个性化教育挥洒体育课堂[J]. 网友世界,2013,11-15(2).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第5篇

一、因材施教概述

(一)出处它出自于《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1]两篇。后来,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2]故得因材施教这一词。

(二)解释它是指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3]。因材,不仅表现出对“材”的客观差异性的了解和承认,而且充分体现了对“材”的尊重和以“材”为施教依据的正确态度。就是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施教,不是“施知”,因为它指的不是单纯的对受教育者交付或给予知识,而主要指的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受教育者领悟,指导受教育者习得,而不是为受教育者包办完成学习,即孟子所说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二、数学天才儿童教育概述

(一)天才儿童的概念多年来,智力、创造力和天赋这三个词已经成为人们对天才定义的核心词汇。这里主要列举五种关于天才儿童的概念。第一种是刘易斯•特曼于1925年把天才定义为在标准化智力测验中得分排在前2%的学生;第二种是基尔福德于1967年认为,天才是有创造性潜力的人;第三种是威蒂于1951年认为,特殊的技巧与才能对鉴定天才很重要,他们把天才儿童描述为在任何有潜在价值的领域里都有良好表现的人;第四种是阮朱利于1978年提出的天才定义,其根基是人类三项特征的交互作用,即超常的智力、高度的工作责任心、非凡的创造力的交互;第五种是梅克于1996年的动力观,他把当前关于天才定义的最主要的三个成分结合起来,这三个成分即高智商、高创造性、高超的问题解决技巧[9]。刘彭芝说:“让那些具有超常潜质的孩子在常规教学中蹉跎,是智能的浪费,教育的失误,应该给超常儿童提供更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7]。数学天才儿童教育主要是指对数学高禀赋的儿童实施的教育,文献资料里面只有对数学天才的特征描述,所以数学天才儿童的定义并不明确,它是在天才儿童的基础之上定义的,是指在数学方面有专长的天才儿童。很多专家对这些数学高禀赋儿童进行了追踪调查,从而获得了他们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根据这些特征来对儿童进行数学天才教育。

(二)数学天才儿童的特征(苏)克鲁切茨基对26位数学高禀赋儿童进行了跟踪研究(个案研究),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克鲁切茨基得出数学天才学生特点的初步结论:数学才能在童年早期就能形成,其中大部分是以计算能力的形式出现;数学才能的早期形成并非总是跟环境与培养的有利条件联系着;数学才能的早期发展是与算术兴趣的形成和乐于钻研的倾向分不开的;数学才能表现比较早的儿童,他们的心理活动具有独到的特点;有数学才能的儿童,他们解题时,对视觉—形象与言语—逻辑这两种智力活动的成分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这些儿童里,其中一些儿童的数学才能是在一般天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另一些具有数学才能的儿童则并没有表现出一般的天赋。[4]结合我国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对80名数学天才儿童进行的系统研究,她不仅对现象进行叙述,还总结出数学天才的一般特征: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突出的自学能力;强烈的独立意识;超常的记忆力;超常的心算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富于创造力(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说:“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高远的志向和抱负。

三、因材施教与数学天才儿童培养的关系

赵大恒认为:“超常教育其实是因为受教育对象的特殊而特殊化了,它的本质不过是孔夫子几千年前就已经提出的因材施教而已”[6]。不可否认,数学天才儿童与天赋有关,如果任由他们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发掘他们在数学上的天赋,甚至还会阻碍他们的成才,出现范仲淹笔下的“伤仲永”。那么有没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方法适合这些天才呢?答案就是因材施教。如前所述,这些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天赋的儿童,其智商远远高于同龄儿童,他们对数字的敏感,对规律的领悟,对数学的探知能力,是其他正常儿童难以企及的,普通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满足天才儿童的成长速度,因此,需要对他们采取单独的、特别的教育方法进行培养,才不会造成人才浪费。正是因为数学天才儿童的特殊性,才需要施以特别的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对数学天才儿童的意义“因材施教”由孔子倡导实施到二程把它概括成一种教学思想,后来的教育家对其充实和完善,成为贯穿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原则。正如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所说:“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那么,这一指导原则对数学天才儿童有以下的作用。1.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激发儿童潜在的力量研究表明,数学天才儿童一般较早对数学“情有独钟”。家长或者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5]这样更能加深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让他们自由地在数学的空间里遨游,激发他们原始的、富有创造的学习力量。2.启迪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因为家长、教师的因材施教,让儿童对数学的独特爱好越来越浓,个性的指导也会让孩子愿意去钻、去思考,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角度、思维模式。3.更能发散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不是在传统既定教育下产生的,它也需要“伯乐”的因材施教,伯乐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孩子在固有的数学水平上发散他们的想象力,进而才可能有巨大的创造力。4.开阔视野,拓宽知识层面有数学潜能的孩子只有在家长、教师的因材施教下,由家长、教师提供必要的满足数学天才的外部条件,创设完备的符合数学天才的数学环境,提供相关的数学材料时,才能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5.更能创设成功的机遇家长、教师根据数学天才儿童的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进行个别个性指导,才有让孩子创造性地解决“世界七大疑难”的可能性,为世界和人类做出贡献,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学历。

(二)对数学天才儿童实施因材施教的建议虽然数学天才儿童需要特别的教育方法,但又不是各不相同,毫无规律可言。因为他们对数学表现有相似之处,比如对数学的兴趣产生早、发展快,持有相当高的热情和毅力,所以还是有很多共通的方法可取。

1.家庭方面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如同一张白纸,是谁最先去为他涂上底色,是谁第一个去在这张白纸上泼墨,那就是父辈。既然孩子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天赋,那么父母可以多加引导,比如给孩子讲一些数学故事,做一些数学游戏等,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但切忌强迫他们去做什么,学什么,这样可能适得其反。此外,父母应该做的是,怎样让孩子善良,怎样培养孩子与人友善和谐相处,怎样激发孩子去探索去发现,怎样让孩子的身体发育更强壮。“乐观、积极、善良、友爱、勤劳、善解人意,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才是让孩子变得聪明智慧的基础”[8]。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第6篇

一、“气韵”一说的渊源与发展

气韵用于批评,最早见于人物评论。刘义庆《世说新语》一书的“任诞”篇中有“风气韵度”的说法,虽然包含了“气韵”二字,但它主要指的是人物的精神面貌。曹丕将“气”用于文论,所谓“文以气为主”,“气”是从古代哲学元气的概念演化而来,指代事物内在的力量。真正把气韵用于画论的是南齐的谢赫。《古画品录》提出了“六法论”,即“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摹写”。六法成为“后世绘画品评与创作的最高标准”。[1]

“气韵生动”被列为第一法,显示了它的重要性。至于什么是“气韵”,历来的论家各有阐述。源于先秦、两汉时代的“气本源”哲学学说认为,充溢于宇宙间的“气”是构成万物与生命的基本原质。它弥漫于宇宙自然之间,充斥于物质形态之中。与“气”相对的是“韵”,它原指音乐和谐悦耳,后来引申为韵味、节奏与和谐,代表了一种外在的美。“气”与“韵”相互伴生,但“韵”的产生依附于“气”,没有“气”就没有“韵”。“气韵”代表了两种美的极致[2],谢赫对“六法”所言的“气韵”虽未详加解释,但通过具体语境,体会出他所说的气韵,主要指画家超越客观物象的外在形象限制,而表现出其内在的精神和气质。谢赫之后的艺术家、评论家则从不同的侧面解读阐发了“气韵”说。唐代的张彦远认为“气韵”需要笔墨来实现。宋代郭若虚《国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一节中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把气韵高低和人品高低联系起来。元代有论者把气韵放在“雅”“俗”关系的比较中理解。明代王世贞认为人物要以形状为先,气韵要超出于其外表;山水要以气韵为主,形状寄托于其中。清代画家方薰认为气韵以生动为第一要义,“生动”是事物的本质,是生命活力的体现。清代张庚认为气韵往往表现在笔墨之上、无意之中,是一种上乘的艺术境界,它是画家通过感物、应心、创作全过程创造的一种至高境界。

二、“气韵”在当代绘画创作中的缺失

气韵生动既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重要的创作原则。如何能使作品气韵生动,应该是每个美术创作者孜孜以求的命题。无论中国古代的艺术家、评论家从哪个视角、哪个侧面阐述“气韵”,但他们都承认,气韵源自于艺术家高尚的人格、高雅的情趣和超逸的修养,源于他胸中的浩然之气。因为任何一部作品都是精神的产物,灵魂的彰显;没有精神,甚至没有灵魂,就没有气韵生动的作品。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思想、人格不知不觉中就会反映到作品中去,什么样的人画什么样的画。人品不高,画能高乎?这就解释了艺术界有些所谓的大师、名家,著述宏富,但作品里却没有气韵,不是天赋有问题,就是思想、感情或者人品出了问题。

当代中国正在转型。物质利益追求和享乐的合理化使得许多艺术家沦为市场的走卒。前几年广东一个著名的画家来兰州办展,被邀请到笔者所在学校作报告,张口就说“凡高画画很成功,但做人很失败”云云。笔者认为做人不能与追求艺术分开,凡高正是把他的人格品性投射到作品中,他的作品才被赋予了永恒的魅力。如果那时凡高去画流行的商品画就没有今天的凡高。他反驳道:“在今天的商品社会里,画家要生活、要养老婆、养孩子、买房子,所以还得卖画。”该画家已算功成名就,尚且这样说,可想而知,未成名或者小有名声的画家们是怎样理解艺术的。美术界有学者著文说:“时下人心不古,世态浮华;收藏界以官职和虚名大小开价;媒体信口开河,见钱就炒,画家难守寂寞之道……愚昧和金钱在创造文化垃圾,污染着神圣的艺术净土。名家不名,大家不大,真正的学术性画家寥若星辰……”[3]吴冠中先生近年著文论说美术界当今的现象,引起中外艺术界的关注,吴先生认为体质导制了美术界的这种现象,他认为将来真正的艺术家是出在民间。他的一幅书法写到“提灯觅人”很使人们深思,现在真人太少,假、大、空充斥整个艺术界,许多艺术家已没有真实情感而言。做人很假,就没有真性情,没有真性情,就难养胸中浩然之气,没有胸中浩然之气,就没有气韵生动的艺术作品。

艺术贵在真诚,艺术最怕做作。如果每作一幅画,就想着怎样迎合一部分人的需要,怎么卖个好价钱,怎样才能被展览选中,怎么才能在展览中获奖,那还有什么艺术感情而言?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情,创作出的作品才会像清泉一样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这样才会感动人。一幅充满功利目的,连自己都感动不了的作品何以打动别人呢?最近有些美术报刊报道,为了迎接建国六十周年和全国十一届美展,各省美协在大力组织美术力量创作精品,有些甚至是举办大型的学习班、创作班、作品草图观摩会、研讨会,琢磨怎样出作品、出精品,争取在十一届全国美展中拿大奖,为本省争光。这种为展览、为拿奖而去的创作能出精品吗?这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吗?中外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是这样创作出来的吗?所以传统文化、外来经验、笔墨技术都是外在的东西,只有感情才是内在的、精神的,所以感情不能有一点虚假,艺术更不能虚假,有意无意流露出的才是真情!

三、“气韵”养成要从美术教育教学做起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学概念;多媒体教学;实践;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62-01

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本质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是数学内容的基本点,也是建立学生认知结构的开端。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材料的实践性。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形成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素材的选取应当与概念的本质属性紧密关联。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打天下”,认为传统的教学来得更直接、更实用、更省时省力。而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赋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的学习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变换式教学。既然多媒体教学具有如此大的优势,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该如何用好这一先进技术呢,以下是对这方面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用好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突出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是促进学生求知欲的一种源动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教师利用多媒体以图、声、色、文等物质材料构成多种激人心扉的具体形象,作用于学生感知器官,产生课堂的直观性的良好效应,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应当有的放矢,选择性地把那些在教学中必须呈现或是不易演示的内容运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加以呈现。用醒目的颜色,不同的字体或符号等方式把概念的重点在课件中予以突出。用直观、形象、具体的方式把数学概念中的难点在课件中予以突破。因此,多媒体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收到良好教学的效果。

二、用好多媒体静中求动,对比出概念的异同

数学概念是静止的,抽象的,很多概念有相近之处,有的只是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如果理解掌握得不好,学生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学生将易混淆的静止的概念,通过多媒体形象静中求动的演示,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了。

三、用好多媒体,抓住概念的关键词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但有些概念只要教师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就会让学生将概括性的知识具体化。如教学“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如何理解“线段首尾相接”的意思,我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一条线段的尾与第二条线段的首相接,第二条线段的尾与第三条线段的首相接,第三条线段的尾与第一条线段的首相接,由此得出“三角形”是封闭的图形这一概念。再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概念时,怎样理解“公共点”?学生总以为图上没有画出公共点的两条射线或线段也互相平行。为纠正这一错误认识,我设计课件时,给这样的两条射线或线段长上“脚”,自己会延长,最终有了公共点,从而认识到在没有画出公共点时,要延长才能确定它们是否平行。所以,利用多媒体可以演示在黑板不易描述清楚的概念,加强对其的理解。

四、适度运用多媒体,符合学生身心发展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增加师生互动,给学生一定的理解时间和想象空间,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概念的领悟比解题技巧的掌握更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概念教学中适当穿插声像环境,给学生的印象无疑是深刻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与积极因素,由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到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进而转化为学习活动所必需的有意后注意。当在一堂课有多个概念要教授时,屏幕切换不应过于频繁,否则学生只忙于观看画面,无暇顾及概念的认真理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相当低。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动教育;良好习惯

G623.5

造成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 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和进步。因此注重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变观念,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学生的观念。

我国传统教育从来都是有形无形地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以施于不同等级的教育。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每个人均有独特的天赋,都有培养价值,面对这些中下学生,教育观念的核心是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使自己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意识,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用自己的信念去鼓舞学生获取进步,这是做好中下生转化工作的前提。“]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所以说,差生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出于教师的责任心。

二、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1.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差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象物理、化学一样,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差生的注意力。

2.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差生的学习情绪,差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年轻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是依旧有年轻人的好处,易于被学生接受。

3.注重情感教育:

差生他们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差生接受教师,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差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中下学生的转化是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教育管理、教学论等多方面的综合科学。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中下生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因此,教师要“偏爱”他们,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

4.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要能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学生上课不但要认真听老师讲课,更要用心听同学们的发言。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因为同学的发言起到评判的作用,教师从中也能得到启示,以利于取长补短。 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所以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积极思考。

三、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1.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差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差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差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