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生态性 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308-01

一、环境艺术设计相关概念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艺术与设计三个方面的概念,这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环境艺术设计需要综合三部分课程内容,才能充分发挥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所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正确理解其相关概念。

(一)环境基本概念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环境是一个具大的空间,包括在其中的动物和植物以及空气、水等各种因素。人需要依靠空间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必须物,与具体物质等因素相比,环境空间属于无形因素。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类生活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在人类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发展成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除了自然环境,还有人工环境,通过合理开发环境,可以更好满足人类发展需要,但在发展过程中,环境艺术的人工环境将不可避免地被破坏,现在能做的就是利用生态概念将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艺术基本概念

环境发展作为一种艺术,对于促进人类发展进步具有一定的意义,环境艺术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类型,包含了艺术审美观念,在具体实施中,根据资料的性质,通过开发、转化、利用等手段,科学合理改造环境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与非物质的需要,并能保证人们享受优美的环境,进而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是尊重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工和自然元素相互补充。

(三)环境艺术设计基本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指在一定环境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环境设计和开发。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布局、建筑、雕塑以及各种公共设施的成本、材料、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因素,结合各类影响因素,需要对环境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不仅需要设计美观,而且还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按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形态科学合理的环境艺术设计。

二、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的措施

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概念,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不断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理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精神需求,环境设计标准应同步甚至超前公众的观念,同时,也要关心那些特殊人群,包括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残疾人的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不仅需要确保美观,而且还需要健康安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引入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氛围,才能充分实现环境设计的功能。依据经济和其他因素的设计原则,通过利用各种设计技术,合理选择材料,形成环境艺术设计的结构,坚持愉快、高效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现代人对自然回归的期望,以便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同时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知识储备的增加,人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生态理念,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对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生态哲学意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已成为公众的共识。但近年来所实施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有一些国际流行范式,但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受到人文生态和市场缺陷方面的影响,要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吸收先进设计理念,努力创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艺术设计,进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

(二)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环境特点

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充分使用天然材料是加强环境生态性的重要举措。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对自然材料有充分的认识,清楚地知道每种材料的特点,了解材料的加工工艺,才能更好的进行环境设计。比如通过使用棕色天然木材纹理可以创造一个安静和平静的气氛,而使用大理石,因为其硬度对应用领域具有不同性质的变化,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应用范围。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合理考虑当地环境特点,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尊重当地的环境,也就是说要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充分尊重当地环境发展要求,必须考虑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合理性,才能更好有利于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根据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加强生态环境设计,可以减少对资源的剥夺,尊重植物的多样性和生存环境质量,同时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通过设计方法提高自然与环境的协调性,促进能源和物质循环,进而将可持续处理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满足生态发展要求与环境设计理念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应加强节能规划,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合理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根据当地地质特征,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又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满足复杂环境并适应环境发展形势,可以将生态设计转变成艺术个和独特的建筑风景线,更有利于促进环境设计科学合理,充分利用树木、花草、河流等自然景观,让自然风光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支撑,进而烘托主题风格。

(三)环境艺术设计使用新型能源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要依靠科学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通过使用高科技手段和先进技术来增加相关材料的循环使用,通过使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现代生活环境的质量,通过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服务,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任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发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提供能源化石燃料,在对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化学物质进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会产生固体废物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的环境噪声污染,这些问题需要解决,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利用新能源来替代高污染的材料,避免使用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材料可以更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对环境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追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重视,生态哲学已日益形成共识,这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艺术设计需要逐步建立生态理念,可以更进一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而且要尊重自然发展和艺术设计原则,同时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和新能源,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应坚持生态环境的角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当地的环境特征进行准确理解,进而实现对环境的生态性设计。

参考文献

[1]蒋明.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8).

[2]李煜.论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观[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

[3]宋妮,潘磊.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4(05).

[4]王萍,陈文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2013(05).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传承与创新

一、关于地域文化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一)关于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并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如海洋、山脉、河流,以及气候特点乃至独有的人文精神等,对某个地域的诸多影响。”[1]它往往是经过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才慢慢形成的,并且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地变化,慢慢地趋于稳定,并形成特色鲜明的独特文化,最终印上了地域的印记,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随着城市进程化发展及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地域文化的地位作用越来越明显,再加上地域文化的研究体系不断完善,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生存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协调人、地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本质是在科学和艺术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再创造,是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的创意学科。[2]设计从业人员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通常都是综合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习俗习惯等因素后,最终做出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综合性因素,其涵盖的内容相对比较广泛,按照学科特点可以概括划分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陈设设计、展示设计等。总之,环境艺术设计要以自然生态环境为研究基础,协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三者关系,从而实现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有机结合。[3]

(三)关于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地域文化往往是在地理环境、文化、习惯习俗、历史等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并且对自然环境、文化都有特定的要求。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候,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往往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区、气候或特定的环境当中,也同样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域文化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及相互影响。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中,环境艺术设计除了考虑自身的审美性、艺术性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也就是设计与地域文化高度融合。让地域文化得到了传承,环境艺术设计得到了重生,最终实现地域文化和环境艺术设计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

二、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传承中的应用状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国际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各大中小城市都在拆除旧建筑、旧村落,竖起了一栋栋充满现代感的高楼大厦,导致很多地区和民族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忽略了自身原有的文化特征,慢慢地趋于同化,慢慢地丧失了其文化本身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中国著名的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先生曾经说过:“再过几十年,中国的城市里头,大家还能说我是中国人吗?这个城市所有的和中国传统的一切都会彻底地铲平,剩下了几个像文物一样的保护点,剩下的东西放在博物馆里”。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对地域文化的传承理念不够重视。从目前环境艺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一)拷贝、抄袭情况严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地位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对“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建设,如何将优秀的地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是国际环境艺术设计思潮的新理念、新趋势。在设计的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以及一批高质量的作品。但是,也同样折射出一些弊病,比如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拷贝、抄袭情况特别严重,很多作品都是对优秀进行偷梁换柱、相互拼贴或偏向趋同。这种没有经过调研、分析、思考、提炼过的设计作品,难以达到传承与创新的目的。

(二)地域文化符号的堆砌拼凑

在进行地域文化元素提取的时候,往往要对地方的人文、历史、习俗等进行深入的调研,再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提炼出一些对应的设计符号元素。但是在现实中,很多环境艺术设计师对于地域文化中的设计符号元素只是进行简单的“堆砌”,并没有对符号元素进行提炼,也不理解其出处、关联、隐含意义等,从而不能从深层次挖掘出其中的精髓,只是将符号元素直接硬生生地贴到设计中。这样失去了地域文化符号传承的意义。

三、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传承过程中的应用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应立足当地历史、文化等地域因素对自然环境进行特色设计,是国际环境艺术设计思潮发展的新方向。所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传承应用时,要遵守下面几个应用原则。

(一)尊重自然,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

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尊重自然环境,在传承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做到创新。近几年来,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获奖者中,不管是2012年的王澍、2016年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还是2017年的西班牙三位建筑师拉斐尔·阿兰达、卡莫·皮格姆和拉蒙·比拉尔塔。他们无不都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尊重自然环境的代表。特别是刚公布的2017年普利兹克奖中,普利兹克奖评委会这样去评价获奖者的作品:“拉斐尔·阿兰达、卡莫·皮格姆和拉蒙·比拉尔塔的作品之所以能实现建筑与地貌景观的无缝关联,既是因为他们对当地历史、自然地形、习俗和文化以及种种区域特征的充分理解,也是因为他们对光线、阴影、色彩和季节细致的观察体验。不论是建筑物的选址、材料的选择还是几何造型的使用方面,他们总在突出自然环境,并将其引入建筑内部”。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林语堂笔下是这样描述理想中人居意境的“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从以上可以看出,遵守自然环境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只有注重设计与地域环境自身的协调与融合,才能够设计出有地方特色、本土精神气息的作品。

(二)发扬传统,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域文化高度融汇

在立足于地域文化背景下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对当地历史、文化、习俗和自然地形、地貌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再结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才能够达到传承与创新的目的。在很多旧城区改造的过程当中,往往都是把原有的东西彻底铲除,最终再建起一栋栋新“古董”,这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失去了实际的意义,也背离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所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区域文化,应该做到不盲目复制和理性继承,其最好的方式是做到传统与现代设计的有效融合,实现地域文化“活的继承”。中国著名的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先生在富阳文村改造项目中,前期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调研走访,对当地的地域文化做好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改造的过程尊重村民的习惯以及意见,在对待老房子的问题上做到或就地重建,或是根据每个房子不同的风格进行深度改造,并做到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另外在材料的应用上,坚持用具有本土情怀的材料作为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例如:杭灰石墙、抹泥墙、斩假石墙、夯土墙等材料应用。并且保留用灰、黄、白的三色基调,以达到他理想中的美丽宜居乡村景象。就像在王澍经常说的那样:未来的乡村,其实是一种“隐形城市化”的状态,有生态的环境,有传统的历史,有现代化的生活。

(三)理性继承,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与现代技术高度融汇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全球化日益明显,慢慢地吞噬传统与历史的年代,我们将逐渐失去本土价值观、本土艺术和本土风俗等,传统的印记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在认识和理解历史的同时,要学会结合现代新材料、新技术,灵活运用本土的符号,旧元素新应用或旧元素新材料相互结合,让传统与现代的元素能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和谐共生,做到对地域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延续。古典的厚重与时代的灵动是互相辉映的,不能因为追求古典而缺乏时尚色彩,我们需要利用时尚的审美力量来挖掘传统的价值。[4]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做到设计的本土性、多样性和时代性,是我们环境艺术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在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中,强调的就是“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苏”主要体现在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主要体现在用材上。[5]例如在中庭的屋顶设计上面,造型元素上主要是以三角形与菱形为主,通过形体的相互交叉变换,形成了更加多姿的效果,另外,在材料上将传统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换成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整个设计中将传统精神与现代材料进行完美结合,对传统的元素进行重新诠释。

四、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运用方法

(一)深入本土,寻找历史印记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出具有本土气息,地域特色鲜明的设计,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前期的设计调研,要对当地历史、文化、习俗和自然地形、地貌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第二步是对调研所得的素材进行有效收集、归类、提炼。第三步是融入调研素材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够植根本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能够对地方的历史文化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梁建国先生设计的郑州《伏羲山美景·素心园》作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经过5年多时间的努力,梁建国先生很好地将伏羲历史文化、自然地形地貌环境与建筑设计完美融合,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完美意境。呈现给我们不是单独的建筑,也不是独立的景观,而是一幅幅中国意境的山水画面。

(二)传承传统,创新地域符号

在环境艺术空间设计中,地域符号的应用通常有下面几种用法:第一种直接应用符号,就是从地域文化中提炼出含义独特的图形,将其符号化,并应用于空间中。第二种是在设计中融入符号,并用象征手法进行表达。第三种是把符号隐含于作品中,并呈现为具有本土文化精髓的无形意境。由国际顶级设计师Dharmali设计的黄山悦榕庄是以的徽州地域文化为基础,将自然环境与人文进行完美融合,营造出具有徽派建筑风采、中国水墨画的韵味、闲适高雅的理想人居环境。特别是仿木构的坡顶、粉墙、黛瓦、马头墙等建筑元素的提取进行创新应用,使建筑与周边环境能够彼此融合,让悦榕庄酒店能够与周围景致宛如一体。

(三)置入主题,凸显特色设计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主题性的表达是设计的灵魂。一般是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空间的设计来表达一种主题思想,设计师对本土文化、自然环境、材料、功能等因素分析整合,并加以设计师的文化内涵、审美观和生活感受等方面因素融合后得出来的。[6]在设计初期,设计者往往要费尽心思对设计现场进行考察、思考,筛选出一些有用的、能够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符号元素、色彩、材质、陈设等信息内容,最终进行总结、归纳,并融汇一起形成相应的主题信息。要想做出特色鲜明的主题设计,必须得从前期的设计策划开始着手,只有设计策划将主题要素定位明确后,后期的规划设计、整体建设再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特色设计,最终才能够形成主题文化明确、文化品味突出、个性鲜明的主题形象。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孟凡浩先生在富阳东梓关村落改造的项目中,在主题形式上面,主要借鉴了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江南民居画作的神韵,以其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屋顶线条为切入点,形成一条条连续而不对称而充满节奏感、韵律感的曲面屋顶,在材料上,则选用最为经济且充满本土气息的砖混结构形式,然后配上以白涂料、灰面砖与仿木纹金属格栅,这样既能够凸显本土主题又富有时代气息。就这样形成了一幢幢独具江南水乡韵味的新农居,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状况不佳,应尊重相关的应用原则,采用恰当的应用方法进行设计,从而达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迟.祝清爽.论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5(13):64-65

[2]付春涛.论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说(4):194-196

[3]周红卫.传承地域文化.发展特色设计艺术教育[J].美与时代(上).2013(2):28

[4]霍庆福.地域文化设计特点在室内设计中的延续[J].艺术评论.2015(6):110

[5]唐瑶.贾尚宏.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四川建筑.2011(2):45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第3篇

想要对环境艺术设计有一个充分理解,就要理解它的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包涵了环境、环境艺术和环境艺术设计这3个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三者的理解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必须要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这样才能实现环境艺术设计整体功能的发挥。作为一门艺术,环境艺术拥有着独特的美感和价值,和其它的环境事物不同,环境艺术指的是以自然界为基础,人为改造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的需要,对精神的追求。艺术环境在给人们带来感官享受的同时,理解到生态环境的理念,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所以,环境艺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基础上,将艺术、审美、智慧和科学相结合,使生态理念融入生活,融入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指特定环境中,设计、开发一定的对象。艺术设计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涵园林、雕塑、书法和建筑等方面,规划环境艺术设计,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环境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内容

2.1空间设计是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础内容

城市并不是一个二维平面,而是一个三维立体空间的存在,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工作、生活。因此,做好空间设计是整个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础内容。生态城市的空间设计要注意:首先,建筑空间的设计。城市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由一栋栋高楼和各种现代化的建筑物构建而成,对建筑空间的一个整体设计是空间设计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建筑的排列、高度、外形的设计统一等。如果不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就可能出现高楼建筑随地而起,“你高我矮、你红我绿”、杂乱无章,不仅仅在美观上大打折扣,建筑的采光设计等都将受到影响,导致人们的生活无法井然有序。其次,绿化空间的设计。城市绿化空间的设计是整个空间设计的核心内容,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做好城市的绿化空间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绿化空间的设计除了要保证美观之外,还要保证绿化空间与人们生活能够和谐一体化,让人们的生活空间与绿化空间相融合,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再者,城市文化空间的设计。文化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对于一个生态城市来讲,建设城市文化空间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设计师们要善于将城市文化的点点滴滴融入城市的空间设计中,让人们在生活的间隙也能够随处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

2.2绿化设计是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

绿化设计是整个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绿化设计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带来清新的空气,让人们在繁杂的工作之余也能够接触大自然,愉悦身心。因此,除了要对绿化进行空间设计之外,其它方面的设计也要引起重视。比如,绿化设计要注重美观,大自然的原始形态就是美,但当设计城市绿化时,设计师们还是要考虑到本城市的特点和设计理念,从而设计出符合本城市特点的绿化环境。此外,对植被的选择、后期的管理与保护也是绿化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城市比较干燥,气候偏热,在选择绿化植被时就要偏向于选择耐旱的植物。

2.3水体设计是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内容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是世间万物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当前的环境污染给水资源带来了极大损害,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稀缺,特别是对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要建设生态城市,水体设计必不可少,水体设计是整个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内容。生态城市的水体设计,主要是为了要保证人们的用水健康,减少城市的水污染源。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到每一滴水都能够物尽其用。此外,在环境设计中更是不可能缺少“水”元素的存在,根据水流动的特性进行一些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为城市增添光彩,满足人们对环境美的需求,同时水的存在能够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有小河流淌过的地方总是比较受人们的欢迎,据此,设计师可以在城市内设计一些喷泉、人工湖泊之类的城市景观,为环境设计添上一笔光彩。

3结语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第4篇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顾名思义,主要是以人类赖以居住的环境为对象,对其进行艺术化的“创美”活动从而满足特定人群的审美需要,之所以说是“特定人群”,是因为环境艺术的设计总是要根据某一特定人群的品味、追求、审美文化心理、价值观等等因素联系起来的,因此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追求与周围环境、人群的审美需要有机融合,并以此来表达作者自身的艺术品味和艺术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较广,主要包括了室内装修、室外规划、景观园林修建规划、道路规划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蓬勃于二战以后,其深受战后工业理性的影响,应该看到,二战后的工业革命对西方环境艺术设计的巨大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但是由此也使得西方环境艺术设计走上了一条“删繁就简”的道路,具体来说就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抛弃了以往那种蕴含丰富文化因素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环境艺术设计抛弃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圆曲线型等设计方法,直接采用更为简洁直观的直线、圆柱、正方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进行环境设计,装饰性的雕刻艺术形式受到冷落,各种环境艺术设计无不透漏着后工业时期工业理性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刻影响,作为各个民族审美心理代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艺术特色逐渐消失,现代环境艺术越来越走上走上了一条“趋同”的道路,摩天大楼成为当今城市建筑群体的主要代表,而在我国当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也更多地受到西方现代派的设计理念和风格的影响,一大批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横空出世,但是真正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注重本土文化的作品却凤毛麟角,这一方面使得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无法体现和保留我国的传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色被抹杀,另一方面则使得普通民众难以切身领略到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的美,让人难以理解,因此有必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这是促进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环境艺术设计与特定民族的审美心理、个性追求等息息相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趋同已经使我们本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处于逐渐磨灭的境地,因此必须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入传统文化,重拾我国自身的审美文化心理追求。

2)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更易于被普通民众所认同和接受,这对于发扬环境艺术、凸显作品价值来说尤为重要。环境艺术设计的受众应是普通民众,因此将传统文化观念等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于拉近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实现作者自身艺术追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下加强我国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来说也至关重要。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各种园林、建筑、宫殿、寺庙、民居等都蕴藏了我国丰富悠久的文化传统,它们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环境艺术作品,因此值得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从中汲取营养,更有利于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1、巧用各种富有美好寓意的植物

植物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其早在古代就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更为重要的是,植物是“活”的,可以与周围的其他要素形成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之感,让人耳目一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植物因为有着美好深刻的寓意而被普遍应用于室内外的装饰中,例如坚贞不屈的松树、高尚道德的兰花、傲然独立的梅花、隐逸孤傲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等等,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巧妙地运用这些具有特色的植物,是环境艺术设计成功的重要步骤。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将室内室外的植物进行巧妙结合和联系,形成一种巧妙的自然过渡,造成一种绿色植物不断延伸的视觉效果;在利用植物作为环境艺术手段时,要注意特定植物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在该别墅室外环境设计中,设计者巧妙地采用了竹子,竹子代表“雅”,那么在为新修别墅群等做环境设计时,就可以适量在别墅周围种植一些翠绿的竹,这样就可以凸显别墅主人的风雅有内涵,而不是外人所想的“暴发户”,这样就潜在地满足了客户的需要,同时也要注意竹子与周围景物的颜色搭配等,避免造成搭配色调过于冷清,给人以冷傲之感。

2、室内设计中引入传统文化元素

室内环境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相对于室外环境设计,其和人的日常接触更加紧密频繁,因此如何在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引入传统文化,从而产生一种奇异的“穿越”效果,则可以大大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的品味。客厅里的电视墙被设计成为了圆拱门的形状,就是巧妙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了现代环境设计中,众所周知,“圆拱门”多背应用于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中,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极具特色的部分,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将传统的正方形的电视背景墙设计成这种圆拱门的形状,则可以给主人一种突入园林之感,室内的器物看上去就像是摆在园林中一样,这样就无形中就为整个现代化的客厅增添了一股清幽娴雅的氛围,同时,由于电视以及周围的器物都是黑色,色彩无形中有一股清冷的感觉,而设计者将电视周围的背景墙巧妙地设计为暖色系列的米色,成功地将那种清冷之感冲淡了,冷暖互调,恰到好处。

三、总结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第5篇

目前在全国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都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所(室),上海市、江苏省、深圳市、大连市等相继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或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各种大小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公司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仅哈尔滨市就有近千家注册的专业装饰公司。国家建设部门也正在进一步规范环境艺术设计和工程建设市场。

据有关部门对目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人员调查,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由建筑学专业转为从事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二是由美术专业转为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三是受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人员担任,但这部分人仅占百分之计二十左右,院校培养的专业设计人员,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从生源情况看,近些年来报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一直是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在有些省区甚至接近百里挑一。从生源和就业两个方面看,继续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在动态发展中完善专业教学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开办在我国历史较短,在工科院校中如何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总结经验在办学实践中完善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涉及建筑和美术两大学科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的边缘学科,如何把握好两者在教学体系中的结合和比重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关键,它们不是简单的拼凑,而需要寻找两者内在的结合点,这是我们需要解决好的一个新课题。从哈工大建筑学院的专业建设看,参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策划与教学的人员主要由建筑学专业和美术专业两类学科的教师组成,彼此都在寻找作为围绕建筑展开的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从本专业角度如何相互渗透并实施教学。教学内容的结合,各环节的连接,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等等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焦点。经过多次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意见反馈,一个相对完整并具有工科院校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基本形成,课程内容也进行了切合专业实际的改动,在探索中大家逐步达成共识,明确了环境艺术设计即涉及逻辑思维又涉及形象思维,它具有工程性,又具有艺术性,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教师教好同时也是学生学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键。几年来,哈工大建筑学院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使专业教育不断完善,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三、以建筑学为依托办出专业特色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艺术设计也可作为大建筑学概念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科学和艺术,同建筑学有许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艺术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艺术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艺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原则。

哈工大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办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有的条件下发展起来,构成了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及其它工科院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建筑学为依托成为办学的优势。应充分认识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并把握时机,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成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建筑行业特色和较高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代,如何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设计人才,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当前重要的在于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切是抓好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中强调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泛的指导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改变有些院校只围绕"室内装饰设计"建构课程体系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充分利用在建筑院校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优越条件。在基础阶段选择部分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加进具有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专业学习阶段强调以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为主,以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为辅的主干课程设置,拓宽专业面。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掌握较宽泛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性。在实践环节方面,充分利用短学期实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工程,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充分认识设计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将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之中,这也是课程建设追寻的重要目标。"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地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要以人的创造力培养为主线,它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把这一教育主题与教育重心在实际操作中贯彻与落实,是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人才的关键,这种综合能力包括了理解能力,研究能力,构想能力,表现能力等。作为以行业划分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往往是一种静态目标的培养方式,侧重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树立正确的设计教育目标,认真对本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选,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健康性。

五、把握时机,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初步完成了教学体系的建立,今后的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的工作,下一步专业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加强内涵建设。

1、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完善的教学管理和秩序。在教学工作中,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落实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2、发挥、科研、生产作用,带动教学发展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教学的发展已被许多成功经验证实。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今天,教育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备受世人瞩目。抓住时机结合专业建立有效的"产学研"机制是进一步推动专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作为以建筑内外环境设计展开的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诸多学科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多样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了环境和人的关系,结合教学和设计实践,这一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工程实践对促进教学及专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教学实践环节将会更有效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越来越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人员广泛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设计水平的提高。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要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存在的问题

1.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现存作品保存不完整

如今,一些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物损坏较多。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一些当地人文物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导致破环、擅自维修建筑物的情况时有发生。

2.一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过于强调

对西方文化元素的运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加强了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一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设计中过于强调对西方文化元素的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3.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过于形式化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过于形式化,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如,体现城市文化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这样便于游客通过具有特色的建筑感悟这座城市的文化。但是由于部分设计人员缺乏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理解,其设计出的艺术作品难以体现传统文化元素,没有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价值。

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策略

首先,我国相关部门要推行政策保护重要的传统文化作品与传统建筑物,使后人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美感。其次,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需要积极顺应时代,转变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而使设计展现出一种新型的视觉形态。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这样设计出的作品不会显得突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再次,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肩负着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责任。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要认识到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在设计的过程中传承并合理创新传统文化。从我国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可见,设计人员在设计理念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传承了人文精神。在整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根据材料的特征,使用了现代化的园林设计概念,使苏州博物馆的外观设计优美,与苏州古城的韵味合而为一。这样,建筑在保持古典风韵的同时,在内部构景中结合了现代化的设计,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发展,值得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深入学习、研究。其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需要深入钻研,从中挖掘大量的设计素材。这对于激发设计人员的灵感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传统材质元素、配色元素和造型元素极具美感,值得环境艺术设计人员积极学习和参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基于此,现代艺术环境设计人员需要注重设计质量,同时丰富艺术设计的种类,以此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在材质选择方面,设计人员可以借鉴传统屏风的设计。传统屏风具有的古典美适合被应用于营造隔而不断的意境。在配色方面,设计人员应该注重整体的协调性。在造型方面,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以借鉴自然景色居多,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可以借鉴传统造型元素,使设计更具有传统文化特色。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应用 措施

中国拥有悠久的环境艺术设计历史,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和一个国家的记忆,所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但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存在,还应该正视它。我们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能本末倒置。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属性,离开传统谈创新是不可取的,只有深知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才能走向世界。

一、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应用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设计师们不应盲目借鉴西方设计理念,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存在,我们应该正视传统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树立自己独到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随着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运用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一)用形

图形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作为传统文化所依附的一种主要载体,在视觉语言环境里展现图形的原本信息。这是一种重新组合的方式,是对传统文化的完美呈现与表述,它要求图形与周围环境、艺术设计所需材质等一系列相关因素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只有组合完美,图形价值才能最大化地表现出来,才能使独到的韵味得以体现。

(二)用意

图形作为一种感觉语言,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作为传统文化所依附的一种主要载体,在感觉语言环境里表达图形的深层含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古代建筑还是室内装潢,人们都热衷于用含蓄的方式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将合适的图案陈设在合适的位置与特定的环境,来表达特定的含义,这就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常用手法——隐喻。

(三)形意合用

图形既可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也可作为一种感觉语言,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只有用发现的眼光去审视与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领悟其“神”、其“意”,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不断发展。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线条除了具有方向、宽度、长度的意义,更是一种速度、厚重和力量的反映,这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形意合用”的最好范例莫过于中国古典诗词了,将诗词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具体化,从而使得本来僵硬的环境艺术设计变得栩栩如生,这种思想很值得三维空间环境艺术在设计时借鉴。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强化应用的措施

(一)中国现代环境艺术建设的理想是哲学思想的精髓与时代观念融为一体

中国是世界文明大国,拥有融儒、道、佛为一体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此外,“仁义”及“礼乐”是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观念,家庭伦理及人与人的关系也受到高度重视,强调对美的认识以及教化对人的作用。“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宗旨,而其基本精神是以美为最高标准,将美学与人本哲学完美结合,强调美与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等重人情、重意境的标准。这些都对我国现代环境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它是现代环境建设的审美创构,它在现代环境建设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观念都不可逾越的,这就促成了具有“禅意”风格的设计流派的诞生。

(二)协调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为现代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生存环境

萌芽于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时代的环境艺术设计,或多或少受到国际思想潮流的影响。于是乎,各种新的审美理想、观念、需求等都应运而生。尽管国际化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共性和普遍性,但个性和特殊性还是存在的,所以在现代环境与艺术设计中,在利用大环境资源的共性及普遍性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其个性和特殊性,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髓相结合,将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将外国文化精髓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达到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完美形式的形成。

(三)对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源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将其所有内容都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而是要有所取舍,再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形成新的、符合时展的建筑形式,为现代化的环境建设提供服务,满足人们对建筑审美的需求。

结语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含蓄的艺术语言,有较强的灵活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是可以被接受的。人们的审美角度不同,或者说审美对象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但都能从中或多或少得到快乐和乐趣,这就促成了不同的人对环境艺术欣赏的多义性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谷林. 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J]. 包装世界,2010(6).

[2]贺垚.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象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 青年科学,2010(3).

[3]李媛. 传统与现代的链接——论传统文化在现代人文环境艺术中的启发[J].前沿,2011(14).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第8篇

一、前言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起步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自成一系,有了自己的专业学科和专业人才,作为必须有着广泛基础知识和专业学术理论学科的环境艺术设计,基本包含了现今高校所有艺术与设计的课程,能够做好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大量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能够对学生专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能不能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目前国内不同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模式存在较大区别,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今在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工科学院,文科学院,专科学院均有开设,并且占有重要的教学地位,为国家发展建设输送了不少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然而,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有着其固有的缺陷,并且在新世纪新时代,渐渐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立的初衷是为祖国输送实用型,社会服务型的人才和资源,但是其教学却局限于传统绘画专业的考核模式,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并且,其课程的设置,缺乏体系,科学性和实用性,造成现今必须改革的尴尬境地。

二、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体制落后

我国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基本还是沿用的绘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教学课程整体是以写生为主,注重实写,忽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运用,并且,在单一的,单调的,重复的,大量的,繁重的写生后,是学生们渐渐丧失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变得单调,麻木,机械,逐渐丧失创新能力。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个性发张,自主思维和想象力的延伸,对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领略不够,艺术灵感得不到激发,导致创作出来的作品大多苍白无力,机械单调,不具备美术设计产品的美感。并且,在进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时的考试审核基本都是绘画专业的专业知识,与高校教学的内容脱节,做不到无缝对接,学生往往很难适应其中的大跨度,这种考试考核制度,与高校的教育教学相脱节的情况,不利于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在高校中展开健康,科学的,系统的学习。目前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制度还比较落后,造成相关资源不能很好的培养专业人才,这也导致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优良人才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虽然自身才华横溢,但无奈与社会脱节,并且部分天性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扼杀在单调的,重复的,大量的,繁重的写生之后,不能好好发挥与生俱来的天分。需要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过于重视数量

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往往随着我国实行的高校扩招政策而飞速膨胀,但是新生的数量增加虽然好,却难以控制和保障整体的新生质量。一些有天分,有特长,喜爱本专业的学生被召入固然是好,但是有时也会混杂一些并不适合本学科,缺少一定天分和水平,本身素质难以达标的学生。这些学生在高校中可能对教学风气造成一定影响,日后毕业,进入社会,工作中,可能也会对整体行业的水平造成一定影响。随着扩招进来,机械的上课,应付考试,磕磕碰碰的毕业,日后进入社会工作。这样的“快餐培养”,看似给了更多的人机会,实则会培养不适合本学科,缺少一定天分和水平,本身素质难以达标的从业者,给整个高校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三、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设计内容和改革

课程的设计,需要做到,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水平,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艺术能力表达水平,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于空间结构的描述和想象能力,并且能够以美术的方式合理的表达出来,具有力量与美感,可以通过轻重,虚实,曲直等等表现手法,将物体呈现出合理的,美丽的,结构,带给他人以美的享受,让画面充满感染力和渲染力。同时,应该加强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的色彩训练,不同于绘画专业的单调的模仿,色彩训练需要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自主理解和想象。不论是写实色彩,或是空间色彩,或是,色彩的融合,学生都需要自行训练,并且加以自己的理解,结合平常生活,学习的体验,培养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二)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安排改革

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应该遵循教学的规律和节奏,以培养有能力,有创造力的人才为培养目标,并且,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特色和未来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规定,科学的,合理的,适度的设置好课程的每个环节。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