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传统建筑;现代建筑;发扬;继承
1 前言
在中国有着诸多辉煌成绩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传统的建筑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相应的建筑形式的改进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再现和继承贯穿着整个建筑的发展史,在中国近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我们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独有特点。
在当今现代的中国,除了故宫、平遥古城等依然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标志外,西安的博物馆、南京的夫子庙则是将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结合起来的产物,它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理念而且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特点。但是传统建筑在现代化的体现不是简单的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而是要在现代建筑中更好的诠释传统建筑的蕴味。
2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一是其规划布局。中国传统建筑在布局上有着高度的对称性和程序感,像故宫、寺院等传统古代建筑。二是建筑群中的院落组合。中国的传统建筑一般都是由一组或者几组建筑共同围绕着一个中心建筑构成的建筑群体。这个原则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主要的平面布置方式。三是讲究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就是顺应自然、依山就势。四是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符号、色彩、构件增添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中,中国的哲学思想不断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传统的人居环境不仅是整个建筑本身,其还包括了建筑空间外的自然环境,中国人很早就将山水风景作为建筑的美观评价标准,因而山水城市的发展和创造就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体现。
3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
在20世纪初的都会建筑中,人们开始运用了木结构建筑,从那之后,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然而这种最初的继承只是将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形式继承下来。在当时一些外国的建筑师通过其对中国建筑的直观感受和认识,运用其娴熟的技术和手法设计出的建筑物在其屋顶上的造型别具一格,这些都可以体现出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
4 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当时的建筑师们提出了中西结合的主张,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的固有特点,并将延续传统建筑文化作为宏扬中国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式。这种做法就是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体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许多的研究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文化本位”等文化观念受到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西方学院派的影响。事实证明,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完全有能力设计出现代的建筑,但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影响,走上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的道路上,这是受到了政府和一些文化知识分子的影响。
5 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中所存在的问题
5.1 建筑师对传统建筑所具有的深刻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深入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建筑产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是人们对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理解和研究的不够透彻,一般的建筑创作只是简单的将原有的古建筑的方式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比如,将古代建筑中的马头、大屋顶等传统特色强加到现代建筑之上,这样的建筑形式不够现代化也没有传统的味道,最终形成的建筑形式不轮不类,反而使具有特色的建筑适得其反。
5.2 没有将建筑的历史和地域性融合在时代中
在20世纪50年代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也给建筑设计带来了一轮,越来越多的国际式的建筑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国内的建筑师倾向于欧式风格,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各地不分城市、不分地域的都在建设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这种没有与地域和历史相结合的创作之风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历史风貌,城市也渐渐失去了其本土文化。
人们在现代建筑的创作中经常会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为了将传统建筑的文化体现出来,人们就会将其从传统建筑中直接应用到现代建筑中,从而出现了很多的假古董,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也开始渐渐的发生着变化,建筑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而且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要,这样才能体现出现代建筑的特点。
6 当代建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6.1 将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设计构思相结合,创中国特色的建筑
不断开放的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将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结合起来。这个思想首先体现在建筑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像一些宣言式的谈论中国建筑传统继承与否的统治性语言已不复存在,人们转而思考的是如何更冷静的对待中国传统建筑继承问题,在这条道路上,人们已经拓展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并获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国家和地域中,这必定会给我国的地域性和传统的民族文化带来巨大的挑战,好的设计构思会通过适当的建筑语言来进行表达,只有适时的结合自身的文化精神,才能使建筑的形式多样化,才能使现代建筑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所以,在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中,设计师应深刻理解传统建筑的内涵,并不断的吸收外来的新鲜元素,以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需要为基础,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
6.2 将中国现代建筑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建筑现在正深受着西方文化和西方建筑形式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建筑未来的走向是现代每一个建筑设计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筑设计者应该去寻求一种可以融合的方法,也就是在当代的科学文化背景下,将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精髓更好的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不断的借鉴外来文化,设计出具有现代气息而不失传统精髓的中国建筑。
那些既有地域性又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建筑设计者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和吸取外来文化的思想和理念。传统和现代并存的建筑具的共同特点是:一是运用了经过简化、重新构成的传统构件作为了建筑物的象征,二是将建筑物的几何形体构造与其当地的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
7 结语
传统的建筑文化在现代的潮流中总是要不断的发展的,过去的传统文化经过不断的改革、为断的增加、减少、不断的积累过程,一直发展到现代社会。站到历史的角度上看,一些经过历史岁月锤炼,一些粗劣的东西被淘汰了,一些精华的东西留了下来。“精华”“糟粕”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的转化,将现代的科技和精神与传统建筑文化结合起来,设计出具有艺术气息的建筑。
面对现代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建筑设计的创作要不断的创新,并为断向多元化发展。这不仅要体现各民族的民族风,还要将各个民族的文化结合起来。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设计者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深刻的体会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切不可将某一种建筑的风格当作自己的创作源泉,建筑师真正的创作灵感是来自其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来自对现代建筑的理解和运用,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才能继承和传统建筑的优点,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王均委,沈辉.我国当代建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4)
[2]洪明强.新时期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文化的完美结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关键词:文化;建筑;传统
0 前言
建筑的“类型”是从文化母体而来,是集体生活的历史积累,它不断吸收新元素,但其本质总是可被辨认,它的空间构成关系也让其相应族群感觉熟悉自在。
――罗时玮
1 中华文化名片
海峡两岸,一衣带水。台湾所积累的建筑文化,亦可谓多姿多彩。自明末清初开始就有较显著的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人民移垦痕迹,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台湾除了原住民的建筑外,整体的建筑以闽南建筑为基调的多元发展。一战二战爆发,使得台湾在战后初期的建筑发展中,有不少建筑从业者是跟随民国政府由大陆迁至,他们固有的建筑理念与思想,形成了一种根植于东方的设计策略。例如,东海大学早期校舍、台北国父纪念馆等等,整合了东方传统建筑理念之意象与现代建筑之中。黑瓦、红墙、卵石台基、木门窗和谐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一种中国古典式现代新建筑风格,得到了广泛好评并产生很大的影响。
1949年政府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分治,不少大陆各省籍人民官员思念家乡,睹物思人,因此中国古典式现代新建筑风格收到了大力追捧并得到了升华。再者,政府认为建筑既是文化自当延续传统式样。台湾的闽南式建筑在当时的官员眼中便是文化产品,于是有了强烈的理由而顺理成章的出现。一开始,中国古典式现代新建筑风格建筑在台也只是一小部分,但台北南海学园的出现打破这一局面,后续的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科学馆以及国立历史博物馆都是采取这一形式建立。始建于1962年的台北外双溪之国立故宫博物馆,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依山傍水,气势磅礴,黄墙碧瓦,充满了中国传统宫殿色彩。
1966年,中国大陆开始了,在此期间,台湾政府为了对抗此举,开展了“中华文化复兴节”,阳明山中山楼就是最直接的产物。台中市忠烈祠、台中市孔子庙都是运动下的产物。还有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到台湾欣赏“中华”文化而建的台北圆山饭店,都是中华文化品牌的表现。
2 以台湾为名片
进入21世纪,面对全球化布局,台湾的建筑不能再自我孤立于世界舞台,进而开始国际接轨工作,参与国际事务与活动于是成为台湾建筑界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由于科技的发展,材料的应用使得一些“不可能”成为“可能”,建筑空间的整合另类空间美学已经开始向传统建筑思维发起冲击,一些前所未见的建筑造型逐渐出现在台湾的大街小巷。台湾建筑发展呈现出许多并存的主轴,老建筑的再利用在台湾成为一种风气,例如台中的“宫原眼科”堪称台湾最年轻的奇怪建筑。这里原本是日据时代日本人开设的眼科诊所,距今已有85年。如今在保留原有的建筑外立面不变,将室内重整装修,门市卖的冰淇淋也冠名“宫原眼科”这栋外观奇特的老建筑成了台中最热门的复合式餐厅。人们也渐渐喜欢这种充满活力的文化遗产发展方向,台北故事馆、台北当代美术馆、安平书屋等等都是老建筑新利用的案例。
台湾从农业社会转型成为工业社会,技术精准突飞猛进,台湾地标建筑――台北101大楼可以视为台湾建筑技术的成就。成熟的设计团队不光是着力于外立面,而是将交通、结构、防震、能源、灯光等一系列因素结合考虑。台北101大楼曾是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也是台湾在国际知名度最高的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台北101大楼运用了中华传统如意纹样、铜钱、祥云,更抽象地将“节节高升”概念设计其中。虽然台北101大楼得到的评级不完全一样,但没有人可以质疑它在台湾的地位,它结合了先进技术与传统思想的结晶是一枚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超高层建筑。
关键词:沈阳中街 恒隆广场 建筑意境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空间意境
1.1建筑空间意境
“意境” 是指文艺作品在艺术美的创造上所达到的境界和审美效果, 它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 描写表现 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时运用建筑语汇在建筑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就称之为建筑意境。这种精神境界应具有理性美的内涵,给观赏者以美的刺激和美的享受。
中国古代,无论建筑空间本身还是建筑环境,亦或是城镇布局,无不体现着人类的情感,空间创造也是将人的意愿反应于空间的意象之中。
1.2建筑空间意境的内涵
意境属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与西方由古希腊开始的写实美学原则不同, 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原则下的艺术创造,对于物象的表达不拘泥于实物,而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对人生,对宇宙的感悟和想象。这就是所谓的“意”。而“境”也不仅限于西方传统艺术所恪守的现实境界,而是包含创作者由心灵再创造的,同时使审美主体的身心超然于物,进入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运用到建筑空间领域,强调的是精神感知和心理需求,在人与建筑空间的互动中产生的各种精神因素。
2.沈阳中街恒隆广场的意境营造
2.1项目概况
沈阳恒隆广场位于繁华的沈阳中街商业区,由香港恒隆集团投资修建。这里毗邻世界遗产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受到沈阳故宫的启发,建筑的挑檐和屋顶优雅的曲线,屋檐微微上翘的态势,远处看去屋顶间错落有致的起伏和交叠,都令人感到东方传统建筑独特的韵律和美感,同时也联想到了仿佛如同群鸟飞翔时划过空中的弧线,契合了自然的动态、动势。这体现了一种自然地理的意境营造,与周围环境产生了协调统一的关系。
2.2建筑构思的意境营造
恒隆广场的整体设计采用的是错落式的方盒进行空间穿插,主体是坐落在一个稳定的方形基础之上的,各部分空间如同一支花朵上的花瓣一般有序地“生长”出来,屋顶部分则根绝周围的沈阳故宫,形成了如古建筑般富有韵律的起伏和交叠,同时延续了大气而优美的屋檐曲线,与其旁边的沈阳故宫相呼应,形成了传统意味的律动感,这就形成了现代建筑体现出古建筑的意境。
建筑内部有一个大面积的方形中庭空间以及两个小面积的长条形中庭空间,三个中庭之间相互独立但又通过走廊连接。大面积的中庭使室内空间能够接受充足的天然光照射,实现内外交融自然采光,天棚的格栅式设计对阳光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防止眩光的产生。这样的设计也更能体现目前的节能环保意识。
2.3细部设计的意境
体验者的主观感受和建筑的细节特征息息相关,细节最容易融入某种生活观念和地域人文,也能够更加具体和形象地表达空间的情感,继而和材质表现出来的某种特质共同作用,形成空间的整体气氛,加强场所特征。
①建筑立面
建筑的立面的设计是大面积的玻璃幕,并附有金属的格栅,其灵感同样来源于传统建筑丰富的窗格图案。这也能够体现于古建筑相呼应,细部上体现古建筑意境。无论从哪个角度,建筑夜间视觉效果的主导则是内透光线,这样夜间的光照效果也直接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座建筑的夜间表情。
②光影
光和影对烘托空间气氛、表达空间意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光影可以使空间中物象与物象之间联系、重叠,甚至还可以由此产生新的幻境,使空间独特的韵味更加突出。
恒隆广场由于天棚是格栅式设计对阳光气到了一定的过滤作用,还能防止眩光的产生,同时又产生了光影的效果,如同描绘的画面一样,引起人无限的遐想,又如朦胧的月光下更能烘托出静谧、浪漫的气氛。光影对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与其他元素共同作用,相互映衬,才能取得完美的效果和无穷的变换。
3.空间情景的营造
3.1空间内容
空间是建筑的灵魂,也是体现建筑意境的最好的感受场所。空间是一种超越了可描述概念的意境,空间感觉是一种精神的构筑,是对外部世界的投影。
3.2公共空间
恒隆广场的公共空间位于商场的1~2层。1层主要功能是休闲娱乐活动和为商场提供促销,公共空间四周为购物区,将公共空间设置在首层的中央是想增加空间的整体性,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空间网络过于复杂而给人迷宫一样的感觉。
4.结语
在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意境被看做是最高求,而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面对当今世界建筑多元文化的影响,意境成为延续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同时,意境也是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建筑空间创作手法联系的纽带。
空间意境是将人类的体验具体化、形象化、突出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也是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与人类情感相关的表现形式。建筑空间物质形态的完成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人在其中的感受、生活、使用才是最终目的,所以空间中的人是中心和焦点。所以空间意境的创作要针对特定地域、特定人群,使用具有一定独创性的设计手法,这是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多需要深入探索的。
参考文献:
[1]罗杰・斯克鲁顿.建筑美学[M].刘先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 旅游文化 信息化 教学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2012年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的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一次引发了教育的重大变革,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成为现阶段教育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教育信息化在教学活动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关键在于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统筹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引导学生从“听、记、背、练”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向主动探究学习方式转变,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1]。
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具有目标制定的多元性、学习的自主性、评价的动态及时性及信息技术的支撑性的特征。信息化教学设计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趋势,为课程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崭新空间。本文以“探访帝陵”单元工作任务为例,探讨了《旅游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步骤和过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困难,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体现了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同时引发了一些反思。
一、《旅游文化》课程单元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旅游文化》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开设在第二学期。学生在此之前学过了《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等前导课程,对旅游有了一定认识。《旅游文化》课程是对各种旅游景观背景文化的深入阅读,同时为后续的《导游业务》及《旅游线路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课程选用的教材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庞杂且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我们结合导游岗位实际调研的需求分析、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等进行二次开发,并补充与江苏旅游有关的知识,设计与工作情境相一致的课程内容。
将原来泛讲的章节重新整合为七大模块(见图1),以提升学生的文化鉴赏和讲解水平、激发学生对人文旅游景观的兴趣为目的,开展项目教学。其中建筑文化模块设计了三个项目:项目1走进宫殿,项目2探访帝陵,项目3寻访民居。其中,项目2由两个任务组成,任务(1):了解陵墓建筑形制变迁,任务(2):探究陵墓建筑文化内涵。本次教学设计选取的是项目2探访帝陵中的任务2探究陵墓建筑文化的内涵,2学时。
图1 《旅游文化》教材内容整合后框架体系
2.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宫殿建筑文化赏析的内容,但是帝王陵墓建筑的选址、地面建筑布局和建筑样式又隐喻着怎样的文化取向?如何改变游客把游览文化意蕴深厚的陵墓建筑景观简单等同于“看坟头”的想法?他们一知半解,而且对陵墓旅游资源不感兴趣,但陵墓建筑文化内涵感知难度较大,因此尝试借助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化手段完成本单元教学。
3.教学目标。
由教学的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了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理解陵墓建筑基础构件、选址布局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掌握陵墓建筑旅游文化鉴赏的一般方法;形成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传播和传承文化的意识。
4.重点难点。
随着旅游经验的成熟,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对文化欣赏的需求越来越显著,导游人员也面临向文化型导游转型的挑战。因此确定了教学重点为探究陵墓建筑选址、布局的文化内涵,难点为导游服务人员应如何正确推介和引导欣赏陵墓建筑旅游文化。
(二)策略选择
陵墓建筑旅游文化教学单元文化内涵感知难度大,不便于现场实践,而且课堂用时有限。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最优化,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任务驱动、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种信息资源和手段,以明孝陵为切入点解读深厚的陵墓建筑旅游文化,解决学习困难、启发学生找到文化鉴赏和讲解思路,进而举一反三,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则依托《旅游文化》课程学习平台,共享资源,进行学习交流、在线评价等活动,并融入了明孝陵虚拟导览交互动画及趣味游戏,使课堂突破了时空限制,将枯燥乏味的文化知识多样化、生动化呈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过程实施
根据学生的一般学习和认知规律,将整个过程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学习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本次课中学习为2课时,通过完成两个子任务学习本节内容,共计90分钟。其中包括创设情境、实施任务和归纳总结。
1.课前准备――了解任务,构建小组。
首先,学生在课前通过学习平台获取工作任务,组建学习小组,查阅相关资料,观看明孝陵有关视频资料,同时熟悉与配合课程制作的《明孝陵虚拟导览》的操作,进行知识准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搜集历代帝王陵墓布局图片,对孝陵里各单体建筑的建筑构件按类型进行梳理形成表格,完成代表性帝陵差异分析。
2.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动画导入。
课堂上,通过动画导入任务,创设导游工作情境:假设你就是本次重访明孝陵文化之旅的导游员,怎么把明孝陵所体现的建筑礼制和文化内涵介绍给客人?从哪些点切入,唤起游客重游兴趣呢?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图2 学习单元教学实施过程步骤图
3.实施子任务一。
(1)师生互动,初识文化。
借鉴前节宫殿建筑所学,教师引导学生可从建筑构件如台基、屋顶等入手探究陵墓建筑的文化意蕴,接着学生对课前梳理好的建筑构件类型分小组进行讨论和文化注释。根据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建筑构件类型如须弥座台基、重檐庑殿顶、脊兽等所反映的凸显等级的礼乐精神,完成对陵墓建筑文化的初步认知。
(2)课堂游戏,巩固新知。
为了更好地掌握单体建筑的文化符号特征,学生在学习平台通过趣味游戏(如选屋顶、数门钉等)巩固知识,不仅复习了前节所学的古建筑构件的内容,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自查对陵墓建筑基本构件的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3)模拟练习,迁移应用。
之后设置知识应用测试环节,学生按要求对学习平台中图片资料如十三陵的长陵的各单体建筑进行文化符号解读,写出建筑构件文化内涵解说词,及时上传并选出小组代表展示,根据导游讲解规范师生共同点评。
至此,子任务一完成。以上是从单个“点”的微观层面分析陵墓建筑的文化内涵。那怎样才能引导客人全面系统地欣赏陵墓建筑文化内涵,则必须从点到面,从宏观视角解读,由此引出子任务二。
4.实施子任务二。
(1)分析选址,寻访文化。
回忆课前所学视频,就“朱元璋令灵谷寺迁址”设问,请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明确两个文化解读方向,一为选址,一为布局。带着问题,由学生根据虚拟导览动画提供的对应的知识链接,分析讨论陵墓选址与风水的关系,并通过小组协作尝试在明孝陵区域的卫星图底图上对其风水特征进行标注,进一步熟悉帝王陵墓建筑选址上独特的文化内涵。
(2)研究布局,品读文化。
让学生打开学习平台中课前完成的秦汉―明清时期帝王陵墓建筑布局,总结明孝陵独特的布局特征。为了帮助学生深入解读布局内涵,学生完成明孝陵建筑布局图片拖动趣味游戏,并将结果与北斗七星图比对,提示学生帝王陵墓多采用天宫、星宿图的一般规律和隐喻“魂归北斗”的文化意蕴。
继续通过虚拟导览的导航,引导学生与故宫建筑群布局对比,发现明孝陵陵墓主体建筑区三进院落特征,进而归纳出“前朝后寝”、“事死如生”的陵墓布局思想。
(3)解说文化,及时互评。
各组学生尝试根据前面所学完成明孝陵选址文化或布局文化的解说词,并派出1名代表配合视频进行解说。其他同学根据课上所学的陵墓建筑文化鉴赏思路进行即时评价。学生相互借鉴、彼此启发、协作探究,共同建构起陵墓建筑文化赏析的思路和体系。至此,子任务二完成。
5.归纳练习。
(1)自我小结,解说录制。
以上任务完成后,每位学生根据各自掌握程度的不同,选择明孝陵景区的某一景点创作300字左右的文化导游词,配合课前各自完成的明孝陵PPT利用录屏软件录制讲解后上传学习平台。
(2)互听解说,师生共评。
课后师生登录平台,观看视频,并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此外可以将推选出的优秀的作品保留并优化整合,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教学资源库。
6.课后拓展――下载练习,分析比较。
此外,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继续完成一次能力拓展任务,尝试将明清帝王陵墓文化的解读方法应用到其他帝王陵墓―清西陵、伟人墓―中山陵、名人墓―筠园(邓丽君墓)的文化解读之中,并撰写文化之旅推介文案,从而归纳出陵墓建筑类人文景观的文化鉴赏和推介技巧,构建完整的讲解知识体系。
(四)效果反馈
本次教学实施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为辅,结合多元化的评价使之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课程学习平台、虚拟导览动画软件及趣味游戏整合了学习资源,以信息化手段化解了枯燥的文化课程教学的困难,拓展了教学时空,提高了教学效率,破除了学生的畏学情绪,同时满足了智慧旅游和文化旅游背景下旅游从业人员向文化型、专家型转型的要求,实现了教学目标。总的来说,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使晦涩的文化知识更加生动、立体,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效帮助学生掌握陵墓建筑文化鉴赏的一般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高阶思维,为后续的导游讲解、线路设计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信息化手段的优势。
二、教学设计后的反思
(一)领会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技术的发展使得课的“结构”和“形态”都发生了改变,同时“教”、“学”和“评”的工具相应也发生了变化。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是信息化教学实施的关键。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包括树立现代教学观念,运用系统方法、恰当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效果等方面[2]。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因此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学生进行认知的工具,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不足,加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改变单一的学习形式和交流模式,但不能为了追求信息化而盲目地将技术与内容嫁接,教学设计才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
(二)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师在通晓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首先要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信息化思维进行课程分析,才能确保对教学知识点、技术点和技能点的正确提炼;其次,要掌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如选择恰当的媒体表现教学内容,借助最佳的功能实现教学互动等,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单元内容有机融合,才能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能力是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保障。此外,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强调学生的“学”,关注学生是否能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3]。因此,学生也应该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素养,学会在信息环境下自主学习,并在学习方法和认知调控方面不断积累和反思,促进他们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强调教学设计的差异性和可操作性
在本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我们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制订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但是并非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采用这一流程步骤。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在教师、内容、方法、互动和评价方面有别于传统课程,并有所创新,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方式。在设计过程中要本着优化教学、提高效率的宗旨,充分考虑不同学科课程及课程内容之间的差异,根据教学要求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资源,强调设计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寅龙,李前进,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15-17.
[2]曹熙斌,杨方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6,(9):56-60.
[3]李园园,李勇.高职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J].2014,(15):1-4.
关键词:古代建筑 现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和古老的中华文化差不多是同步发端和发展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稳定的系统,通过中国的古代建筑,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络。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尽管我国建筑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影响,但在很大的方面还传承与发展着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们对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研究的角度也越来越丰富。
现代建筑受古代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上。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一.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北方很大一部分人在沿用着这种庭院式布局。两坡式屋顶,四面有院墙或者是一些建筑,中间围成一个天井。
二.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这种建筑虽然很少在住宅中看到,但在许多的旅游景点都能看得到这种木制的传统的建筑来吸引游客的参观。
三. 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如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就选择了沉稳的“故宫红”作为主调颜色。
3.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所谓符号即是用一种明确的信息单元来表达一些概念和具体事物内涵。建筑中的传统符号则是通过一种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方法,以某一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或造型来强调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真正尊重传统的建筑并不是简单的复古,更不是传统符号的简单叠加和堆砌,而是恰当地把握传统的神和意,抓住其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建筑文化;现代化
传统建筑是历史文明的载体,也是现代化得以发展传承的本源。随着传统建筑的代代积累,不难发现很多传统建筑已经不能与现代化的发展节奏相适应,是要重视现代化的发展问题,还是要优先考虑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这俨然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思考的难题。从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方面看,纵观古代历史,传统建筑物不仅体现了整个历史文化,并且也囊括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髓,可以说传统建筑本身体现传统文化,它是当时所处时代人们思想的物质体现,生动鲜活的体现着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又是传统建筑的浓缩,传统建筑记录了当时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更能鲜活的表现文化,因此为了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传统建筑必须得以传承和保护。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要以传统讲求“和谐”的核心理念为准则去处理传统建筑和现代化的矛盾关系,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
1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传统建筑元素体现着传统文化,现代建筑设计通过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能够创造出简约的美、空间的美以及境界的美等风格特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能够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照抄照搬,而是运用某种形态元素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对传统形式的再创造,然后加以提炼和运用,使传统建筑的文化元素更富有新的生命力,使建筑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对传统建筑元素的直接运用。在现代建筑中采用大量的传统家具、陈设书画、屏风等对室内的空间进行组织分割,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厚度。传统图案的装饰与仿古的屋顶结构结合起来更加渗透出一种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②将传统文化元素间接的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不仅可以直接运用到现代建筑中,还可以对其进行夸张、抽象、分解或者变形,在经过提炼、概括,用新的装饰材料以及新的设计语言对其内涵的表达产生新的突破。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是符合现代建筑所表达的主题,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形势,寻找一个切实的切入点,使现代建筑中体现出强烈的现代设计感和民族特色。通过这种传统的形式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义和现代审美的特征。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上的运用,并不是符号的堆砌,而是意义上的延伸。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推进过程中,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世代相传。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体现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内在气质,通过图案,符号,特殊结构等外在形式来表达其的内在意义。正是对这种“意”的执着追求,才保全了“形”的延续。我们所要表达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非其表面的语言,而是内在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应从形式的层面上升到精神内涵的层面上,更能够适应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发展,更加适应现代设计的方法与表达形式。传统文化的造型从根本上是一种意象造型,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
2 发挥传统建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必须得到保护的,但是传统建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化的发展,其矛盾不可调和。回首历史,我们可以得出,如果对历史文化遗产大力保护,那么这段历史期间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就会很好,反之则发展缓慢衰落。比如,意大利现存很多的古罗马时期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建筑,在经过后人的保护与修复后,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去参观,能够为当地创造超过百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大大的拉动的当地经济发展。在看我国国内,凡事那是注重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都反过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比如首都北京,有大量的传统建筑,还有世界奇迹之称的八达岭长城,在关于传统建筑与现代化建设这一问题上,决策者力求两者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发展,充分挖掘传统建筑的文化旅游价值,以文化旅游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两者和谐发展。
另外,我们之所以要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品质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现实需要的最终体现。很多传统建筑经过改造与保护,不仅为该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为当地市民提供了一个集聚文化、自然环境、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活动区域,这大大的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使整个社会更具特色。
3 以现代科技手段挖掘传统建筑潜在价值,促进现代化发展
伴随社会发展和科教进步,人类挖掘与开发传统建筑以发展文化产业的手段渐趋科技化。传统建筑数字化和传统建筑旅游景点信息化的特点,使人们对传统建筑的兴趣得以激发。以现代化手段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不仅可以使传统建筑不失他既有的特色,而且也完全符合现代化的需要,与现代化建设的格局相符合。对于像故宫、天安门这种有着中国鲜明特色的传统建筑,它们是我们无形的财产资源和人们思想精髓的浓缩,我们更应该给予适当的保护和充分的挖掘其潜在价值。特别是古建筑作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在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现代化城市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开发旅游业,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和旅游品牌,提高衍生产品和配套服务质量,使文化遗产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并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使传统的建筑文化重新活跃,且转化成适合现代建筑的建筑文化。
4 结 语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继承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发扬传统建筑和谐文化理念。古为今用并紧密结合现实实际情况,把本来非常棘手的传统建筑保护和现代化发展这个问题,整合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坚持传统建筑保护的主导思想,在保护的过程中予以开发和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使传统建筑的文化、经济与社会价值充分得到诠释和丰富,将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融入到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社会生活水平和推动城市建设中去,使这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合理解决,最终使经济、社会和市民生活都因此受益,求得和谐发展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杰.“科学性”与“民族性”──萦绕中国近现代建筑创作的两大主题[J].华中建筑,2000(03).
[2]张墨青.“传承”与“开拓”――浅谈地域性传统建筑理论精髓对现代建筑理论发展的影响[J].四川建筑,2008(06).
[3]王泽猛.现代建筑的技术与艺术[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7(01).
[4]田亚娟,王二娟.浅谈传统生态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0).
[5]江滨.论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设计结合创新的境界[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6]王均委,沈辉.我国当代建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4).
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些方面对中国现代建筑有着相似的启示。比如赖特崇尚自然的建筑观与中国的农耕文化;赖特活的有机理论和中国的堪舆学说;赖特提出的建筑形式追随功能与中国得地域气候文化对各地民居的影响。
关键词:赖特;有机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Abstract:
Wright organic architecture theor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some aspects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has a similar enlightenment. Such as Wright advocate natural building view and Chinese farming culture; Wright-phillips live organic theory and China's kanyu theory; Wright-phillips proposed building form following function and China region climate arou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of the residence.
Keywords: Wright; Organic architec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四位现在建筑大师中,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都在建筑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道路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格罗皮乌斯,可以说是时代造就的建筑英雄。而赖特的建筑和思想,长久以来都自顾自的美在那。他的草原式住宅、有机建筑理论,与当时轰轰烈烈的机械化大生产没有紧密的联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建筑发展到今天,现代建筑已经从萌发走到成熟,再到人们开始反思批判。中国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支没有中断的古老文化,但是中国的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却有着一道鸿沟。自之后,中国人将西方先进的东西拿来照抄学习,不仅在建筑形式功能上采用国际风格,我们甚至用西方人的观点去评价中国的传统建筑、传统文化。
建筑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这个永恒的话题在CCTV大楼、国家大剧院在北京拔地而起之后,又一次引起我们新深深的思考。建筑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在精神层面我们到底该有怎样的追求?什么才是符合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建筑?赖特崇尚自然的建筑观、他活的有机建筑理论和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一次给我们以启示。
1.赖特的建筑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联系
在人类发展史上,不同的地域出现相似的文化史屡见不鲜的,赖特的有机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些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1崇尚自然的建筑观(有机理论)与农耕文化(堪舆学说)
赖特出生于1867年。从小他的叔叔们教育他如何在农场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赖特学会了预测天气,学会了跟自然打交道。赖特后来总是对他的学生说:“你们应当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他永远都不会亏待你的。”这种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作品。在赖特的书本、文章、讲话中有多种多样的表述:有机就是自然(Nature),他还说:“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和发展都是由‘内部自然’所决定,自然这个词是指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原理,它赋予生命以形式和特征,并使之活着”。赖特的有机理论强调的是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建筑与其使用者人的和谐统一。
中国是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天人合一,早在先秦,中国传统文化即强调天、人是自然界的法则。如中国的农学思想“三才”理论,即是“天人合一”的总结,大千世界皆由天、地、人三大要素组成,天人相参,天人相辅,是其中的灵魂和精髓。 具体到建筑,就要说到中国古代的堪舆理论,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一部分风水学就是分析建筑、环境、人三者如何和谐相处的学说。把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建筑中去,可使建筑理论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构造的居住环境在本质上与自然相顺应。
1.2建筑功能追随形式
赖特的有机理论中讲到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以及建筑的统一性(entity)、整体性(integral)。这是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根本的不同。赖特曾表示过建筑应该是由内而外建造的整体,从功能需求发展出建筑形式。赖特一直强调有机建筑观念是“活”的观念,这种“活”观念能使建筑师摆脱固有的形式的束缚,注意按使用者、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文化背景、技术条件材料特性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最终取得跟自然的结合,而并非是任意武断的强加固定僵死的形式。
在中国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在各种地形气候、风土人情之下,人们“有机”的结合了当地的地理风貌、民族文化,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例如客家的土楼,客家民居形式是在客家人迁徙流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并经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长期选择而最终形成的。云南一颗印是四合院在在南方天气以及山地空间不充裕的情况下的变体。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等等都在不同文化气候等条件下根据生活的需要诞生的形式。
2当代建筑的反思
在现代主义这种统一的建筑语言席卷了世界之后,我们都期待建筑能有所突破,尤其是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放眼中国近几年的建筑,很多都背离了建筑的初衷,建筑不再是环境与时代的产物。有为了现代而现代的,也有为了仿古而仿古的。那么怎样才是中国的,当代的,适宜的呢?赖特的活动有机,在今天中国的建筑中有多少体现?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如何在新时代中延续,如何在世界面前展现出民族的风采?
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附楼在被烧毁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主楼的结构,仍然不能拆除,这看起来多少有些荒唐。,站在北京人戏称为“水煮蛋”,的国家大剧院面前,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建筑是美的,可是从它与周围的环境、历史文脉的关系来看,它甚至会让人感觉到,它与故宫相对而建是不真实的,它跟这里毫不相干。为什么当年贝聿铭先生面对这样一块基地的时候决定另选一处,并最后设计了香山饭店,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贝老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他深知这块基地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这些年,为了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文化遗址上建起的名目繁多的“一条街”。无论是仿照明清、唐宋还是秦汉,都用斗拱、彩画、棂格窗、描红贴金。传统是针对历史而言,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只对地域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成不变的永恒延续,却忽略了昨天是今天的传统,今天的创新将是明天的传统,是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如果传统固定不变,停滞不前,则欧洲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式就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西方现代国际式和后现代主义建筑。
当然,与此相对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值得借鉴。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于2007年为家乡良身定做的苏州博物馆。在设计中阐述了他的设计理念:“中而新,苏而新”。这个作品展现给大家的既是苏州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建筑奇葩。这是贝聿铭在设计中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定位。在设计中贝聿铭尊重了苏州建筑园林的历史文脉,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中它勇于在传统中创新,虽然他强调博物馆只属于苏州,强调的是它和苏州的关系,和藏品的关系。但是站在世界的角度,它是时代的,在材料和形式的运用上都留下了不可掩饰的时代浓墨。
齐康先生的武夷山庄,是一个注重本国传统和地域特点的并令人振奋的作品。齐康先生一方面借鉴了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遗留下来的形式语言,通过重新的创造反映了武夷山悠久的文化。张毓峰先生主持设计的杭州历史博物馆主楼也是一个很好的将历史、现代、地域、自然有机结合的的作品。
结语
建筑从古典走到现代,又从现代走向后现代。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以求进步。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受到物质上的约束越来越少,文化上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同地域的建筑只有找到自己的有机根源才可能成为有生命力的建筑,那么赖特的有机理论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当代建筑无疑是有着指导意义的,并且,对于现代建筑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本身就是建筑最需要有机结合的元素之一。
注释:
1. 项秉仁《赖特》1992年03月第一版 第31、32页
2. 周荷初 农耕文化研究的一部开拓性论著 湖南 长沙大学学报 2005.19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艺术;情理合一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94-01
谈起中国古代建筑,极具装饰性的屋顶架构、色彩绚丽的颜色搭配、规整的庭院结构等形象都直观的反映在我们脑海中,其对古代生活的直观呈现、对文化艺术的极高造诣皆广为人知,很好的把情与理这二者结合在了一起,将“情理合一”的理念完全融进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上。
一、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艺术的理性思维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艺术的理性思维主要表现在:第一,古代建筑的“墙倒屋不塌”的屋顶设计架构极具理性思维;第二,轴对称的古代建筑设计理念,理性思维的直观表现。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代建筑的“墙倒屋不塌”的屋顶设计架构极具理性思维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艺术很具特色,高墙、大屋顶、高台、台楼、大门等都是建筑的标志所在,尤其是纯木架构的屋顶设计,结构灵活易于拆装,木头的柔韧性与架构设计的坚固性融合在一起,适应性比较强,而且在中国古代,钢铁很少见甚至没有,木头取材更加容易,便于打造各种形状,使屋顶的木头按照设计好的架构层层叠加,“墙倒屋不塌”的谚语就很好的说明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极具理性思维,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整体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并不是靠墙壁支撑,而是通过梁架直接传递到立柱上,如此一来墙壁的作用只是装饰分割区间,与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很大不同的。在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艺术中,斗拱曾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位于柱梁之间,主要是传递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直接由地面基础作为支撑,这种理性设计能够加强房屋的坚固性,具有防震等功能,这是其实际作用;另外它还具有装饰作用,构造精巧,向外出挑,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整体看起来更具观赏性。
(二)轴对称的古代建筑设计理念,理性思维的直观表现
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观察就会发现,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对称美,轴对称的建筑设计理念正是理性思维的结晶。中国古代在建筑设计很早就开始在注重房屋坚固性的同时注意房屋外在的修饰,通过观察现存的故宫,就会深有体会,单个建筑体的屋檐对称、门窗雕花对称使房屋看上去甚是美观,整个建筑群也有其对称中心,街道规整,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每一座房屋都是在事先的规划设计之中,都是主题的陪衬,平面布局简明,方向感强,无论想到哪处,都会按照规整的街道线路到达,对称的设计也易于对整个建筑群的熟悉。在一个建筑群中,一般来说,相对重要的建筑都是安置在纵轴线上,其它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轴对称的建筑设计正是基于封建社会生活的理性思考。
二、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艺术的人文情感
中国古代建筑表面看上去庄严雄伟,很有气势,但其又蕴含着独有的艺术特色,和谐、含蓄、宁静、内向的建筑内在正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在建筑上的表现,包含着强烈的古代生活意念和丰富的文化,有着其独特内在的人文情感。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庭院结构的设计,正反应了中国古代“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古代建筑蕴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也起到了载体的作用。
(一)庭院结构的设计,正反应了中国古代“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
大到中国古代皇室宫殿如故宫,小到平常百姓家园如北京四合院,都是被规规整整的围墙包围着,墙内的建筑也是规规整整,整体看来基本都是呈正方形或是长方形,房屋都有自己的核心存在,其它房屋都是围绕它而建。庭院的设计结构反映了中国家庭观念的重视,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在中国古代很受推崇,认为这是家族兴旺的展现,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个庭院内,使得家族的力量显得也是很强大,血缘关系在中国一直都备受关注,家族意识很强,庭院结构的设计可以让自己家人更加紧密生活在一起,在家人团结的同时也用一道外墙把其他人拒之门外。中国古代建筑的鼎盛基本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封建思想也是广为流传,“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一类的思想也使得家族中的女人尤其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生活在层层深入的庭院内,建筑的设计理念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生活理念的反映。
(二)古代建筑蕴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也起到了载体的作用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很多朝代,文化也是代代传承,在每个朝代基本都对上个朝代文化有所继承,很多文化元素也都附着在了建筑上,通过建筑这个特殊载体传承文化。首先中国建筑的庭院设计在考虑生活元素的同时不自觉的就展示了其组群布局的独特艺术魅力,相比西方建筑来说,中国古代建筑更喜欢含蓄,不会说让你直观的了然一切,而是随着步伐移动逐渐展开,有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味,苏州园林就这方面的典型,其占地面积不是太大,但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合理的筑山、叠石、理水,加上花草树木的搭配,层层遮挡,巧妙点缀,“欲扬先抑、含蓄幽曲”的手法使得整个园林移步换景,意境深远;园内的写意山水艺术也是中国文学、绘画艺术的历史渊源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室内设置更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等都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内涵,厅堂的匾额名字、窗上的雕花,层层叠加色彩斑斓的屋顶架构都独具特色的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朱红色门窗搭配蓝绿色的屋檐,有些再加上金线、金点,蓝绿之间也适当加少许红点,使得整个建筑的彩画图案看上去显得更加活泼,从色彩艺术增强了房屋的装饰效果。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仅是理性思维的技术科学,更是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方式,包含着中华文明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
三、结束语
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木质架构、轴对称规整布局建筑设计,真切的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的皇权贵族及平民的日常生活心理,融入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文化元素,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实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艺术的“情理合一”。
参考文献:
[1]李若辉.从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看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哲学思想[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