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240-01

生物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困难,对有的知识点无法全面地理解透彻。下面,我们将详细地讲述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启发式教学。从教学形式上看,教师授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教学知识,但实际上则是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开拓思维,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死记硬背知识点。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包含课前布置的问题,同时也包括课上提出的问题。设置课前的问题,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预习功课,因此,才能提前对课本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师讲课时,才能理解得更快。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不仅需要考察学生对平时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同时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学生只有积极地思考,才能全面地掌握知识,才能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各种问题进行总结,从而能够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实施启发式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对新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同时,启发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考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锻炼了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最终不断提高生物化学教学的质量。

1.2 讨论式教学。生物教学的教学内容范围较广,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化学结构以及化学反应公式,其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多变,很难理解,特别是有关"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内容较为难以理解,由于其中的糖、脂类以及氨基酸代谢的反应步骤较多,因此认为其是生物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难点之一。同时,大部分的学生忽视了生物学科对临床医院的重要作用,比如,许多学生没有全面地了解到生物学科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因此,许多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缺乏学习的热情。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教师可以在讲授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课程之后,设计一场合理的阶段性讨论课。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胰岛素分泌异常对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展开,具体是通过分析某个患有糖尿病的病人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检验中各项指标的改变分析胰岛素与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之间的联系。题目布置后,学生可以自主地组成各个讨论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查找有关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准备发言稿。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由各个小组自主发言,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1.3 案例(范例)教学法。案例(范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知识理论,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视野。比如,教师在讲授有关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的知识点时,可以适当地选取一些与所讲知识有关的糖尿病病例或者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病例等,让学生自主地讨论。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准备,提前将需要讨论的病例布置给学生。需要将重点问题放在生物化学基础知识上,不要求学生全面地掌握有关的临床知识、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主动深入学习的习惯。

2.善于加强学习方法研究和指导

有句俗话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于许多的中专学生来校之前基本都是初中毕业,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由教师授课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教师需要善于通过板书提纲的形式,总结和归纳所讲的教学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提纲或者是分类图解的形式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总结。积极地引导学生将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加强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搞好及时反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积极地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因为信息的反馈是双向的。当课堂的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可以仔细地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利用书面测验、提问、布置作业、实验报告、技能操作示范以及学生相互评价等方式来获取学生的达标的信息。教师需要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逐一评价,评价的内容需要涉及到哪些指标已经达到,哪些学生的指标尚未达到,对已经达标的学生提出表扬,对没有达标的学生,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促使其进行有效地改进,从而补救自己的失误。

总结语

综上所述,改善生物化学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自己去摸索和创新,虚心地向别人请教,不断累积自己的教学经验,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到真正的生物化学知识,培养实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天雯、韩金华.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版中专《生物化学》编写问题商榷[J].卫生职业教育,2012.10(33):119-120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学类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329-02

现代农业科技正迅速向宏观和微观领域迅速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在农业生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作为新时期的农学类大学生必须具备系统的现代生物学知识体系,较强的整合知识的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综合技能和积极的创新精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既是基础学科,也是发展的前沿学科[1]。在我国大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的大背景下,农学类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学好农学方面的专业课,更应该学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门基础课,以便为自身的现代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科学思维建立奠定扎实基础,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做好充分准备。笔者通过近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结合农学类专业学生经常反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知识点多、学习难度大等特点,探索出“五要”教学方法,现分析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

1 学习兴趣要培养

农学类专业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大多在大学二年级开设,而大二学生的课程数目较多,课程安排比较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的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之初应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运用书本的图片,还结合网络信息,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角色,突出其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其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从而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2 理解和记忆要结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涉及大量的分子结构、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2],如果学生仅单纯的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很难掌握好这门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需多引导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联系,形成相应知识点的连线,最终形成知识面,这种方式既可减轻学生的学习强度,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化学知识和生物功能要联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以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为研究对象的学科[3],在课程的前半阶段介绍生命体内主要化学物质的化学结构和相关特性,后半阶段学习各类物质的代谢和调控。因此,在向学生讲授课程时应将各类物质的化学知识和生物功能密切联系,让学生清楚各类物质之所以具有其独特的生物功能是与其化学结构和化学特性密不可分的。只有将化学知识和生物功能密切联系,学生才能很好理解各类物质的生物学特性和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才能更容易记忆和理解各个知识点,并更易于形成系统性思维。

4 阅读和实验操作要加强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门学科包含大量需要理解的抽象理论知识[4],并且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是经科学实验证明而获得的,因此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加强自身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还需要学生在实验课中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将抽象的理论转为具体的实验数据。加强学生对生化知识的理解,乐于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创新水平。

5 科学思维要锻炼

现代的农学类专业学生承担着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重任,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尤为重要,而学生在大学二年级阶段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门基础理论课程,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框架,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并将科学思维运用到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中,有助于在今后学习工作时能将科学思维运用到农业科技创新中,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贡献力量[5]。

6 结语

总之,以“五要”对农学类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措施进行创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员。

7 参考文献

[1] 张小霞,梁振普.食品生物化学高效教学方法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7-28.

[2] 罗建平,周建芹,姜绍通,等.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4):101-104.

[3] 张廷华.生物化学课学习方法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1(4):136-139.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是我国20世纪末开始出现的依靠社会力量办高等教育的新事物,有着新的模式、新的机制。其生源也有比较鲜明的特点,如多数入学成绩低、文化基础较弱,城镇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条件优越者居多等,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进校时分数较高,学习兴趣浓,想继续考研深造。因此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学习兴趣 、态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基础生物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涉及了农学、植保、园艺、动植物检疫、食品等多个专业。由于生物化学是从有机化学和生理学中脱离而发展起来的,其理论比较抽象,代谢反应错综复杂,加之学生本身的理论基础差,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应付考试的潜在意识。因此,在面对新的教育对象时,如何做好生物化学教学工作以适应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要求始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在湖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东方科技学院教授生物化学的几年实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教”与“学”更好地互补和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内容

1.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

根据学生特点,选好教材、合理取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推敲的问题。基础生物化学教材较多,各有特色。 如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教程》是其主编的《生物化学》上、下两册权威教材的精简本,理论体系较全面、翔实,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内容较多,许多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也有所涉及。但对于初学者,本书相对而言难度较大,要求讲解的课时也比较多,作为教学参考书比较合适。而郭蔼光主编的《基础生物化学》,内容简明扼要、文字精练、层次清楚、使用面广、实用性强,所以这套教材非常适合独立学院学生使用,学生容易接受,我校东方科技学院近年来就是选择此教材。

2.教学内容要整合和选择

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抓住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精选讲课的内容,同时还需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选择。比如在“有机化学课”“普通生物学”等基础课中已讲过如糖、脂类的结构、生物膜、光合磷酸化等内容,教师仅做简要回顾即可,这样保持了生物化学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又避免了重复教学。为适当降低理论基础的深度,删减了如细胞间信息传递、非线粒体氧化体系等内容的介绍,这样既重点突出,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3.教学内容要补充学科进展动态、联系现实生活

在授课时及时穿插学科发展动态及热点话题,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例如讲授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时引入第二遗传密码概念、活性蛋白的人工合成、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在基因与基因组这一节时适当介绍宏(元)基因组与宏(元)基因组学等学科新进展。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也是很必要的,如将酸奶的家庭式制作、加酶洗衣粉、核酸保健食品等宣传广告以及科学保持标准体重等话题纳入课堂,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也便于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去掌握生物化学知识 ,学以致用,效果非常好。

二、采用“引路、精讲和总结论证”三段式教学方法

生物化学知识点较多,理论比较抽象,代谢反应错综复杂。怎样才能使学生面对生疏的内容、复杂的代谢而不感到困惑和盲从呢?我们摒弃了注入式教学方法 ,采用“引路、精讲和总结论证”三段式教学方法 ,逐步引导、启发学生完成感知→认知→驾驭的过程。在授课初期 ,我们将生物化学的三大内容——生命的物质组成、机体内的化学变化及遗传信息的表达,结合各章节内容以简图的形式介绍给学生 ,不仅使学生对本学科的整体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也使他们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思路以便今后的学习。授课过程中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合理安排教学。对于重点内容 ,采用精讲式教学方法 ,做到讲深讲透,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阶段学习完后,我们会进行总结并安排两课时左右的习题课,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的内容。同时,按教材理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增设了一些代表性的、综合性的实验进行论证。

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机制

1.坚持课堂提问制度

每次上课前都要就上一堂课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提问,做到温故而知新。课堂提问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老师对学生的认识了解,以便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一些练习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起到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调动学生思维的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同时,鼓励学生给老师提问,共同讨论书本内和书本外的知识,也是建立融洽的教与学的关系,实现师生互动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2.有选择地布置作业,重视作业信息的反馈

生物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课后作业习题也非常多。在每章课程结束后,我们不搞题海战术,而是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基础比较差的特点,选择基本概念、理论及重要知识点布置作业,学生的每一份作业,我们都会定期检查,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堂讲评,每一份作业的成绩,都会记录在案,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教师对作业的认真间接影响了学生对作业的重视,这样,不仅可以温故知新,而且对于今后复习考试的总结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3.挑选一定的章节让学生主讲

我们在“维生素与辅酶”一节的教学中采用此方法,先让学生自学,通过查阅一些参考书和文献资料,让学生结合所要解决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理解。再次上课时,请某位学生主讲该部分内容。结果学生反映良好,特别是主讲学生表示,通过讲述,其对所学内容理解更深刻,掌握更全面。我们还积极鼓励学生就自己的学习写心得体会,这样既促进了师生交流,让教师获得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能力;考核办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80X(2015)11-0114-02

生物化学科目是生物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生对其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往后课程的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它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课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验思维能力。所以,在生物化学理论课堂教学的改革时,也必须注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考核办法的改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与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随着生物化学科目内容的不断扩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许多高级院校已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与其理论教学分开,生物化学实验成为了独立的教学课程,而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考核办法也与其理论课程分开,建立了独立的考核办法。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标准比较简单,只对学生的实验态度及实验报告进行考核,并没有将考核内容细化到每个知识点上,学生在生物化学实验过程中比较被动,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能动性,这样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科研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仅注重实验报告,不注重自身实验思维的培养,由此可见,科学、规范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考核办法是目前生化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1生物化学教学的考核缺陷

传统的生化实验教学的考核项目中并没有期末实验考核这一环节,以致带来的负面影响有:①在生化的教学中,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对生化实验课越来越不感兴趣,不重视实验基础技能的学习;②学生在实验课堂上不认真完成实验要求,极大地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无法实现教学的目标;③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差,对基本的实验仪器与操作注意事项不了解,操作步骤也不规范;④生化实验课程考核的标准比较单一,难以全面的、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操作能力与水平;⑤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必须在教师或课本的帮助下才能继续实验,学生的依赖性太强,难以取得理想的实验成果;⑥生化实验课程考核的项目太少,只有学生平时的实验表现及实验报告,无法科学、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实验能力与实验素养。

2生物化学实验考核办法的创新

为了保证生化实验的教学质量且实现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思维的目标,教师应对传统的实验考核办法进行改革与完善,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

(1)预习报告的考核。学生通过教学进度安排表可以了解到每个实验项目的课时安排,教师也要提示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教师会在课前给学生分发预习报告表,里面会明确列举该节实验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根据教师罗列的提示对本课时知识点进行预习,完成预习后提交预习报告。预习报告明确要求学生要查找哪些资料,要求学生将实验原理、步骤、药品配制、实验注意事项等等进行详细归纳与总结。尤其是实验步骤的整理,要求学生要细化到每个具体的操作步骤。教师在课堂上对实验原理的讲解主要是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来进行,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够完善则由教师进行补充。课前准备阶段的预习报告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10%。

(2)对实验课的风纪严格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必须要列为实验考核的一项内容,这也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让学生按时上课,掌握好每一节课程的知识点。上课纪律的考核是为了优化教学课堂管理效果,“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确保教学活动能够井然有序的开展,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于实验台的清洁卫生考核也是课堂管理的一项内容,考核学生对实验环境的环保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以上的考核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10%。

(3)对实验操作表现进行考核。教师应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实验态度、操作步骤、实验安全意识等各方面的情况,如发现学生的操作不规范要及时指出并纠正,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另外,教师还要记录每个学生探究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教师从学生的实验报告考查其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是否准确,从中了解学生探讨问题的逻辑性与准确性。实验报告的主要考核内容包括讨论部分、实验结果及实验中学生的表现,这部分的考核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40%。

(4)期末实验测试考核。教师可以将每个学期的最后一次课定为期末考试课,期末实验测试考核主要包括笔试与实验操作两部分。笔试部分就是考查学生对实验内容及实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这部分由学生通过笔试的形式进行作答。关于实验操作考核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五个典型的操作实验,考核学生各方面的操作技能。可以让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具体的考核题目,主要的实验材料由教师提供,但具体的药品配制需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的全部操作,最后的实验结果需教师审阅后才能打分。期末成绩考核占总实验成绩的40%,其中笔试部分占10%,实验操作部分占30%。

3结语

生物化学实验能力是学生进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与否对提高学生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科研素质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物化学实验考核办法,既有利于检验和监督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有助于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广大生化教师应重视和不断优化生物化学实验的考核标准与内容。

参考文献

[1]徐文俊,谭茂玲,谢贞建,郭晓强,颜军.生物化学实验综合能力量化考核实践与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8):89-92.

[2]吴伟刚,沈凤英,侯勇.农学类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J].科技风,2015,(19):216.

[3]张立,卢忠燕,申晓冬,何凤田.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生物化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33-01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one of the basic disciplines of agronomy and life science with complex content and huge system,which mak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Biochemistry become a difficult task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Hence teachers should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constantly to satisfy students′ requirements on learning and comprehending Biochemistry.To achieve this purpose,no one will doubt that it′s a good teaching model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in teaching process,making complex contents visu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Three useful methods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were introduced in teaching Biochemistry,which produced changes of teaching contents from complex to simple,from difficult to easy,and improved study interests of students effectively,resulting in excellent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Biochemistry;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teaching reform

生物化学是农学和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课程,涉及蛋白质、脂肪、核酸、糖类、维生素等各类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代谢反应和调控网络。该课程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课程内容相互渗透、联系紧密,而且所涉及的各种代谢反应都是在微小细胞中发生,体外实验很难一一模拟并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使得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的过程中常常觉得艰深晦涩,难于理解[1]。学生在学习纯粹的生物化学理论内容时容易出现畏难、厌烦、注意力分散等情况,但每当教师讲解一个与理论内容结合紧密的生活或者生产实例时,学生们个个都会集中精神,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因此,如何将深奥难懂的生物化学原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讲授,是每一个教授生物化学课程的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2]。在此以3个方面的内容来分享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方案。

1 以社会新闻素材来引出教学内容

在讲授样品或组织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时,笔者都会以乳品业的“三聚氰胺”事件来开场引起学生的兴趣。乳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是一个重要的营养指标,然而用哪种方法来测定这一指标却是很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凯氏定氮法是国标中指定用来测定乳品中蛋白质含量的经典方法,然而该方法通过测定乳品中氮元素的含量来间接鉴定蛋白质的含量,导致乳品中非蛋白质中的氮都被认为是来自蛋白质,容易出现较大误差。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厂商向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来提高乳品中氮的含量,造成许多食用了该类不合格乳制品的婴幼儿出现肾衰竭等严重健康问题。

在此案例的基础上,引出凯氏定氮法、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法和双缩脲法等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并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优缺点、灵敏度和应用范围。此时,学生们会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这些内容,因为他们心中会有几个急切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到底哪种方法最适合用来测乳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如何才能杜绝“三聚氰胺”事件的再次出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印象十分深刻。因此,以社会新闻素材引出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内容,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2 以身体代谢相关疾病案例来引出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课程涉及众多生命代谢过程,而很多代谢过程一旦出现阻断或者抑制,就可能会引起各种疾病。例如,很多中年男性容易患痛风,产生关节疼痛、心悸、发热等症状,这种疾病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诱发的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生物化学课程中关于嘌呤碱基的分解代谢过程就会专门涉及尿酸的合成过程,而很多学生的亲人就正被这种疾病折磨,所以他们肯定会非常认真地学习相关章节。因此,在课堂中应该首先从痛风发生的原理、症状和治疗对策入手,引出嘌呤碱基的详细代谢过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体会到生物化学课程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再例如,很多人有乳糖不耐受症,喝牛奶时容易引起腹泻、腹胀等症状。以这种症状作为引子,来讲解乳糖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过程,最后总结出乳糖不耐受的原因和对策,相信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很多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相关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为什么有些人会患镰刀型贫血症(与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点突变有关);为什么人的酒量会有高低差别,有些人喝一点儿酒就会面红耳赤甚至醉酒(与人体中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含量有关);为什么有少数人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出现夜盲症(与VA的缺乏有关

等。因此,以身体代谢相关疾病案例引出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内容,能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3 以生活和生产实例来讲解复杂难懂的生物化学内容

生物化学的很多理论内容都是抽象、深奥的,如果学生没有一个很好的感性认识,就很难理解相关知识点[5]。比如,在讲解“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只是讲抑制剂如何影响酶的活性高低和反应速率,给出一堆数据、公式和图表的话,恐怕学生在心理上是比较抵触的。但是如果以“抑制剂”为突破口,给出一些与生活和生产相关的实例的话,会瞬间让学生觉得这个知识点与生活联系很紧密,因而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酶的不可逆抑制作用时,以有机磷农药作为举例,详细讲解有机磷农药如何抑制昆虫的神经递质传递,导致农业害虫最终死亡,这样讲解会把这个知识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同时以此例子展开,从酶的抑制作用这一角度继续说明如果人误喝了有机磷农药该如何采取紧急救援措施,那么每个学生都会仔细去听这堂课。再例如,在讲解酶的竞争性抑制原理时,如果能举例磺胺类药物如何竞争性抑制细菌的核酸合成,最终起到杀菌的效果;或者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如何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遏制癌细胞增殖,那么这些知识点也将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因此,以生活和生产实例来讲解复杂难懂的生物化学内容,将会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在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 结语

现代学习课堂中,知识信息的体量之巨大、体系之繁杂、内容之高深,使得学生往往望而生畏。生物化学就是这样一门知识点密集、体系繁复、内容抽象深奥的基础学科。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将知识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地讲授该门课程内容,是每个教授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时刻考虑的问题。而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将许多知识点都和生活生产相联系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时,教者更应该在讲课过程中多穿插应用举例,将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图片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也是学以致用的要求之体现。

5 参考文献

[1]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教程[M].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孙新.农业院校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5(19):341-342.

[3] 肖建勇.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2):92-93.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兴趣教学;移动互联网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生物化学可谓是进入食品的一块敲门砖,掌控学会、理解本门学科的主要通路。以化学知识为背景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还涉及无机、有机、分析、物理、食品化学等的学习。作为一门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生物化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占据着学好食品专业的核心要位。同时该课程同样与食品技术上的生产、加工、保藏及质量安全检测等技术相互联系[1]。因此,生物化学课程对于学生的建立理论学习体系起到了纽带作用,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有助于培养其临场应变能力,在遇到与食品相关问题时,更为有效的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对交融性较强的生化课程学习,也达到了拓展学生知识系统的作用。近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提高实验教程及改善实验教程对于学生更好地及更容易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实际运用技能及科研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目前,食品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具有愈来愈密切的交叉。食品生物化学是各专业本科生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特别是在食品专业中,食品生物化学已被设置为大多数农学硕士相关各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教学意义。

1食品生化特点及生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的目的是认识生物体的种类、其物质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生物体物质在体内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过程和原理及其与复杂的生命现象之间的联系。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有机体中化学组成有哪些、维持生命活动的化学变化情况及两者相关的协同、拮抗作用,去更为清晰的认识生物化学,分子水平角度的研究可以更深入认识到生物体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控作用,更进一步了解在生命活动中的影响作用[3]。食品生化课程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模块:理论教学板块和实验板块。实验板块在生化课程中占有60%的较高比例,因此,生化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直接影响临床科研人才的培养,同时对食品专业科研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生物化学课程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它涉及的范围广、知识面大,概念抽象难度大、分子结构和代谢途径复杂,且信息量磅礴,工科院校安排的课时量又极其有限、课程进展迅速,被视为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学生普遍反映生化课的概念多、知识抽象、记忆困难、实验操作困难等。近些年来,教育部了不少关于教改的文件[4]。文件主要要求各高校要注意教育改革,淘汰没有营养的“水课”、打造吸引本科生并通俗易懂的“金课”。注重学习过程,并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文件同时再次提出各高校应加快完善“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机制,打造网上在线优质课程,并将在线课程纳入个人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积极促进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提高各高校的教育整体水平。另外,还应该鼓励各高校或地方通过与具备资质的企业合作,推动在线资源平台的建设和相关教育软件的开发。可见“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是适应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于生物化学教改中,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生物化学学习的效率。那么互联网的充分合理应用,将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基于互联网与移动智能终端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将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2以兴趣教学推进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大班授课的形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所体现出的问题越发突出,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面对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们难因材施教、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破坏、以及因晦涩难懂的课程内容及单一的考核方式产生的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兴趣的丧失等问题,开展适应时代教育需求的教学改革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往往直接或间接决定着教学工作评价的好坏。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充分的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乐学”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5]。但目前,生物化学教学重点问题则是要通过教育改革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习上的抵抗,畏惧的厌学情绪,以兴趣的提升来改善教学效果[6]。不难发现,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可谓是处处有生化学,且息息相关的两者则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若教改方向可以从此出发,水到渠成的把生化与实际生活相关联,保证学习兴趣的长久性,同时达到获得知识与提高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双赢的效果。学生及可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有能提高自身利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便能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信心和动力[7]。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主动的去了解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接受并吸收新知识,进而转化为一种兴趣和动力[8]。通过调查,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适当引入有趣的实例和人物传记,更有助于他们对生物化学的理解与记忆,更乐于以这种方式来接受和理解新的难点知识。例如,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和克里的人物事迹来引出DNA的双螺旋结构,采用幽默风趣的故事模式自然引入生化知识讲述DNA结构模型是如何发现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牢固掌握。这样既普及了背景知识,剖析了深奥原理,又调节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在生物化学知识点学习过程中,以故事的模式让学生学习且了解杰出科学家的奋斗史,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与犯错类型,同时还可以加入现如今科研,社会所必须的成功因素分析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观念,更好的学习与成长[9]。

3以兴趣教学为目的的教育改革成果应用

“以兴趣教学”为主旨的生物化学教改被应用到了一次次的教改热潮中,高校教师已经开始注重学生对本门生物化学的兴趣程度,教改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提升教学质量了,更多的是从兴趣出发,积极推动兴趣引导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自身整体与综合素质。对生物化学教学而言,作为入门的第一节课,通常都是将绪论课作为引领学生走进生化课堂的一节课[10]。绪论课的开展、构建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学生在完全没有生化基础的情况下,能够清晰直观的去了解本门课程的大致设置和知识体系构建的认知。对于绪论课的改革可谓是生物化学改革中的头牌阵容改革,由于生化课特殊的构建,它需要学生掌握的较多且较复杂的内容。绪论课的成败往往是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的诱导因素,所以在绪论课的教授方面,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打开学生兴趣的目的,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生物化学课程,掌握好相关知识的信心。通过打开学生参与进来积极性,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生物化学自发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树立一种信念,信任老师,相信自己,只要肯努力、肯下劲,只要有问题不隐藏去尽力学会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点,没有解决不了的生物化学难题。在生物化学的教改旅程中,多媒体教学改革的应用可谓是为教改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他在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的兴趣方面具有很好的积极引导性,尤其是生化原理部分的讲解将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教学使得多种信息如文字、图像和声音可集于一体,教学内容可以清晰地展示于学生中,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将生动的动画引入教学中,如以卡通视频形式将一些难点知识点形象化,这样将能起到容易理解的作用,但这样仍存在一定的教学缺陷,多媒体仅是在有限的距离与时间处发挥其能动性,在固定时间如课堂,借助电脑,大屏幕等媒介工具,对在课堂的学生起到教导作用,但由于过于限制化的模式,使得其对那些无法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产生效果[1]。且由于本科生物化学教学中课时量有限,课程编排紧张,生物化学知识点庞大等特点,基于多媒体教学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并未能够起到提升培养学生对生化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的帮助,教学质量的提示虽有成果,但相对差异性并不显著。新的教改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去探索以及提升。在生化教学改革中,年轻血液的加入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年轻的老师在教改中起到了相对重要的作用,他们作为一个生化不断改革、试验期间的过来人,心中有许多的感慨。他们在教授生物化学本门课程时,更能以作为一位学长或学姐过来人的身份去带动和激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生化世界,在这种亲切与近距离的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中,经常能够结合一些生物学现象和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一次次与学生的讨论,来带动课程的进行,与知识点的输出。通过抛出社会热点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的形式,来带动课程的进行,例如可以抛出男、女生们以及健身人事最关心的问题,到底我们的脂肪是如何“工作的”,什么样的减肥才是健康减肥?那么减肥期间如何吃最好?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多吃蛋白质最好?让学生充分意识且认识到生物化学的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共通性,再次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做到兴趣引导式教学。再加之,这些年轻的教师皆是刚走出校门不久的高等学历的学生,他们对于生化领域国际最新的研究前沿和新闻报道有着较好的掌握度与理解,可以通过深入剖析这些与大家生活相关的热点新闻与科学前沿动态,来充分展现生物化学的广度与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化知识的必要性,从方方面面的让学生认识生物化学,了解生物化学,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动力与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但是这种形式也同样有他的局限性,这样的教学对教师的综合实力要求很高,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储备量与极强沟通、应变能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导向。同时缺乏数据化的知识也同样会使得学生因为知识点的离散与系统性不强而产生厌烦心里,丧失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与兴趣。目前,随着现代化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性愈来愈广泛,因此在教学任务中需要融合的教学知识点也需要大量增加,这便和有限的课时时间相矛盾,且两者日益明显。由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时间、空间有限,新形式的要求很难去完成[11]。所以,亟待寻找更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予以补充。在近年来的教育教改中,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改模式课堂接踵而来[12]。旨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的PBL教学法,虽可以通过生活中相关生化问题作为基础,以实际生活的案例、实践经验相结合,利用教师的辅助教学,来培养学生在遇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通过团队间自主学习的方式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建其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点[13],但是其在以往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需要大量课时量、需要配备大量的生物化学教学资源设施等方面的缺陷。同样的,“微课”与“翻转课堂”这样的教改虽然起到了一些有效的启发作用,能加大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特点[14],但这样的创新,在改革实施中同样存在一些漏洞与缺陷,如不具备及时反馈,教师难在短时间内,及时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问题。

4移动互联网对兴趣教学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日渐更新,网络教育新形态的出现是必然的,将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结合,实现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互补,也是教育信息化趋势所需。移动互联网平台端教学模式能更大限度地传播知识,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电子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校园内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即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资源、信息及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且硬件限制,进入障碍低,能够及时方便的进行交互,此外其娱乐性,灵活性,实效性是培养学生兴趣,改变学习沉闷基调,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15]。目前的移动学习多依托于移动网络APP学习软件及网站[16]。移动网络教学的实现与智能手机以及网络的普及密不可分。此外,现如今各种社交软件也提升了信息的传播速度,间接的为提高教学平台活跃度奠定了基础。例如,前期网站使用率较低时,我们可以分享一些总结性表格、思维导图,兴趣测试,从而引起学生的讨论与转发,教学平台上的优质资源得以扩散,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有助于提升网站的点击率。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着教育模式的转变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网络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教育教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以预测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资源会更加丰富,优异的网络教学平台势必如雨后春笋,推动着教育与信息化的完美融合。“互联网+教育”将带给我们更加智能化、公平化、泛在化的教与学。然而,由于目前的教育环境的限制,广大师生的接受程度不一,及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三难”的特点,若将传统课堂教学完全由网络信息化教学替代,教学效果不会尽如人意,而利用现有资源与传统教学结合,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则更能适宜现今的教学环境。因此,构建基于信息化教学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7篇

为了满足高校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工作的需要,进行理论教学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的协调是非常必要的。在该文中,笔者就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环节展开分析,进行教学重点的把握,让教学改革工作落实到日常实践环节中去,确保学生的思维素质及其专业素质的培养,以进行该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需要各个课程的专业课教师进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特点的分析,保证良好的教学效益的实现。

【关键词】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存在问题;研究总结;探究

1 高校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的现状

目前来说,我国各个高校的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体系是不健全的,该专业是建立在化学分析、生物化学应用上的学科,其对学生的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理论体系及其技能体系的要求比较严格的,需要学生掌握良好的生物化学检验应用素质,进行疾病诊断状况、病情监测情况等的深入了解,从而满足当下社会对于生物化学检验工作的需要。

根据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可以得知,其检验实验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并且很多的知识点都是非常抽象的。经过笔者的长期调查,发现很多高校的生物化学课程结构都是不合理的,有的高校教学内容是比较落后的,难以满足学生对于现代化的生物化学检测知识的学习需要。随着医学科技体系的健全,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的检验人才,以此满足社会的不同医学领域层次的需要。高校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体现在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的不协调,有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实验课程的时间是比较少的,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这就需要高校进行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更新,避免其课程之间的过于独立性。在当下高校教学过程中,该专业课程内容的重复现象也是常见的,也一定程度忽略了学生的生物化学检测应用素质的开拓,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难以满足当下社会对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2 高校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体系的健全

2.1 教师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升生物化学检验人才的应用素质,高校要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确保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保证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这需要引起相关高校领导者的重视,进行专业教师队伍体系的健全,保证教师专业技能的定期培训,让教师加深对专业教学内容的理解,保证教师掌握必要的专业理念知识,使其掌握先进的教学思维,从而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配合校领导展开教学体制的改革,进行该专业的教学内容结构的优化,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应用,确保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实践知识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及其研究能力。

2.2 高校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模块的多元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化学检验应用素质,教师要进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模块的应用,确保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进行问题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座式教学法、直授教学法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病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实现教学方式的“形象化”、“趣味化”,实现学生思维的有效启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应用素质,保证其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模块的正常开展。

在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模块中,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模块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力,更加方便以后的实验教学模块的开展。该模块的开展更有利于将生物化学检验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抽象的生物化学检验知识概念变得形象化、生动化,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生物化学检验知识概念的理解。在多媒体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上台来充当“教师角色”,这一定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进行学生学习的引导,保证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避免“黑板式”教学法的不足,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化学检验应用能力。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应用素质,高校要进行实验室的开放,给学生更多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探究。在该模块中,教学也要进行新技术、新实验等的更新,保证实验教学模块的正常开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放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从而确保其对生物化学检验理论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动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消化,进行实践应用素质的提升,确保其综合应用素质的优化。实验室的针对性开放,是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良好途径。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只做辅导。实验后,老师做全面总结,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作详细的答疑与讨论。通过定期开放实验室,巩固实验操作基本技能训练及相关知识介绍,不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多元化教学模块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的引导,确保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其掌握良好的理论知识学习思维,实验应用思维等。在理论及其实验教学中,教师也要进行教学目标的明确,引导学生积极做好生物化学检验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工作,切实提升该专业的课堂应用效果,保证学生的生物化学综合应用素质的提升,以奠定学生科研工作的基础,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开展学生科研工作是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有效方法,教学相长,互相促进,与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实施、总结、撰写过程,无疑对指导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加强学习,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新进展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已的带教能力和教学水平。

3 结语

通过对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模块的分析可以得知,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该专业的技能应用能力,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块的开展是必要的,这需要教师做好日常的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的设计工作,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切实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验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优化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黔.对检验专业实习与见习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西南军医. 2006(03)

[2]彭新生,王勤. 我校药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成效[J].中国医药导报. 2009(31)

[3]胡晓松,潘克俭,宋海星,张涛,梁德万,杨拯,张晓.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 2011(04)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目前已被列为众多高校生物和化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举一反三,并解决实际问题,一直以来是教学工作者不断探讨的课题。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教育时代,教师应竭力让学生了解科学前沿,并在教学中逐渐将探索客观世界的方法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和创新意识。因此,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改革,创立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从而代替传统的被动教学法。

一、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难度大

生物化学课程整体难度较大,从表面看,知识点错综复杂且抽象,实则内在逻辑性强,对学生要求很高。尤其对于生物学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非生物专业学生来说挑战性很大。

2.教学辅助手段相对单一

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缺少对知识点内在关系的动态展示,学生理解难度大。尤其在动态生化部分的教学中,单一的课件展示使学生普遍反映复杂且枯燥。

3.“填鸭式”教学

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课堂的核心,而学生被动地接受,主动性和参与性受限。生物化学是一门蓬勃发展且实用性强的学科,教师在授课时应巧妙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而非在“填鸭式”教学模式下进行强制灌输。

二、翻转式课堂简介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指教师提供信息化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外开展自学活动,在课堂上主要是师生间的答疑解惑和互动交流。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近年来该模式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最为著名且卓有成效的是Robert Talbert教授提出的线性代数课程翻转课堂实施模型;张金磊等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有力杠杆的翻转课堂模型。

三、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针对传统生物化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以下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课前活动设计

(1)学习资源的准备。在课前准备参考书籍、微视频教程等教学资源,在网上建设类似于慕课的个性化互动学习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并布置学习任务。

(2)学习引导。制订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导学案需与教学资源相对应,在解构学习内容为一系列知识模块的同时,加入一些引人关注的元素,进一步设计讲解视频以利于课堂思辨和讨论。

(3)针对性练习。要求学生在导学案的每个学习模块结束后,对教学资源中的重难点进行记录,并完成预设的学习模块测试题,学生只有得到一定分值,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4)反馈交流。利用网络技术将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2.课堂教学设计

(1)问题基础教学法。根据学生课前学习中暴露的问题,列出代表性的题目,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查阅资料、提炼思路,最后汇报讨论结果。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需对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2)案例教学法。在对抽象理论进行阐释时,提供一系列相关案例供学生思考,如在学习蛋白质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对功能的影响时,可比较分析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海绵状脑病、阿尔兹海默症等案例。此外,鼓励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知识进行举例探讨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成效梳理

经常对教学成效进行思考和分析,不断梳理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收获和不足,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并不断完善。

四、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技术蓬勃发展下的产物,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式创新,给生物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完善,必将赋予生物化学这一百年传统课程新的时代特色。当然,新模式对旧模式的颠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有创新思想的教师和学生长期共同的努力。同时,生物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成果,也将为高校其他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331):105-110.

[2] Talbert R. 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J]. Primus Problems Resources & Issues in Mathematics Undergraduate Studies,2014, 24(5):36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