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非遗传承;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
在我国政府部门助推下,我国文化与地区旅游的可用资源有效整合已是文化领域、旅游事业今后长足进步的必然趋向。在此之前,文化、旅游二者资源开发的匹配程度差异明显,社会各界对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与地区旅游开发这两项话题聚焦重视程度同样稍显欠缺。但在新形势下,我国市场经济近年来的稳定增收,使社会大众将注意目光落在区域旅游方面。加之我国非遗传承力度不足,亟需大众高度关注。因此,将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二者紧密融合,不仅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幅提升,还能够让我国认识到非遗文化以商业产品这一流动载体大规模传播主体保护、传承的现实重要性,使双方收获到较为优质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非遗与文创产品关联性的体现
(一)文化性质。我国非遗文化简化来讲就是将传统工艺、经验、精神、意志通过世代相传的流传方式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趋向成熟的现代化文创产品应持有基本且浓厚的深刻文化内涵作为进步、优化导向,是可充分体现出鲜明民族、地区特征的独有文化符号。所以,“文化”也是前沿性文创产品的核心精髓。对此,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对于“文化性质”的理解具有一定相似性。(二)特征互补。非遗文化的显著性特点为“非物质”,主要强调属性中的非物质性,并注重突出物质本体具备的内涵品质而非外在表现形态,对民族先辈代代传承下的文化遗产高度尊重其“原始面貌”。然而,将非遗文化引入产品领域运作中,难免需要依托实物载体将其“具化”呈现。而文创产品归根结底就是流通商品,拥有实际物质特性。在产业运作、发展中,非遗文化可搭载文创产品实现高效宣扬、传播。同样,文创产品则可通过融入非遗文化,收获到艺术、内涵、美观、文化、精神等多种非物质性质的优良特点[1]。
二、非遗渗透文创产品开发的实践途径
(一)分类——直接及间接的应用。根据个体感知事物时运用的多感官,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作为判定标准,文创产品富有的文化性创艺元素多半需通过直观视觉被受众悉数感知,其产品审美同样也是视觉美观鉴赏的动态过程。对此,视觉感、观赏性强的非遗文化项目更契合被具化为文创产品。当然,还应按照非遗文化具体现况,对其采取恰当性转变,让其通过创新再创造实现可利用、可开发价值的获取。以民间传统知识为例,创意设计师可以漫画的表现形式完成文创产品的设计创造,将传统知识的其他感知方式汇聚于主观视觉,加强非遗文化的可用、实用程度。(二)定位——内部及外部的调研。非遗属性的文创产品应兼收并蓄地将非遗文化主旨思想、地区旅游主题项目、文创产品观赏内涵及实用功能等元素侧重“一体化”整合。另外,文创产品需流通于市场,所以还应具有实物商品的性质特点。依托产品设计常规性步骤、流程,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定位还应周全考量现实性社会需要及当地实况。根据“市场外部调研——本土内部调研——文创产品定位”这一系统性、程序化的步骤流程,高质量完成文创产品的市场定位工作。其中外部调研内容可参考以下几方面,如市场主流浪潮、同类产品、对标消费人群等;而内部调研则需全面考虑政府是否支持、本土大众支持基数、可用企业资源等[2]。(三)开发——三元主体及一契二融。在推进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中,项目实施主体应由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产品设计师三方构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管理,需将组织统筹、核心管理、方向把控、政策保证等责任逐一落实;非遗传承人应“扮演”顾问角色,精准控制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平衡点,规避其过度异化这一不良现象发生;产品设计师则应充当“智力主体”,多角度展示自身专业性现代设计主张、能力素养。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紧紧依靠各项实况,在设计工作中需根据“非遗契合旅游、非遗融入旅游、旅游融合非遗”这种系统方式兼顾思量具体作业方法。其中,“非遗契合旅游”核心意义为当地旅游区域项目主题与本土非遗文化应在地域性、文化性、整体发展规划等方面持有互相的高度契合,继而确保非遗文化可没有阻碍、自然、通畅地结合于文创产品。如英国打造的莎士比亚小镇,其推出的“莎士产品”就充分体现出了莎士比亚文化遗产完美契合当地旅游事业,使得文创产品可顺畅地匹配于当地非遗文化;“非遗融入旅游”的关键所在是当地旅游事业当下发展状态需较为成熟,将非遗文化视为“附加属性”向地区旅游业、文创产品逐渐渗透。如我国安徽黄山旅游区主推的松树文化,在该情况下,部分“徽州”文创产品应明确自身“点缀”意义的根本定位。“旅游融合非遗”则恰好“相反”,其基础含义为当地非遗文化具有较高品牌性、影响力,“风头”甚至“盛过”本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应优先考虑实行资源整合工作,搭配非遗文化科学、合规地开发作业。深挖地区非遗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将其作为文创产品开发的基本遵循原则。此外,按照当地经济现况,可思量本土非遗旅游主题项目的多方位策划。构造出地区专属的“非遗生态圈”,通过非遗文化“权威性”高效带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四)推广——单渠道及多渠道。在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运营方面,需灵活使用各类恰当性资源。谨慎选择合作企业参与方,将非遗文创产品专线运营公司及时成立。构建出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的产品营销渠道、平台,有效拓展产品营销途径。而产品营销平台可依托规模的实际大小划定为“联合营销平台、实体专卖店、联合销售商铺、自动售卖机、线上销售程序”等,为当地创造出结合实况可多选的售卖平台组合条件、思路;销售渠道的选择可同样可按照规模大小多元选用中间环节,即“生产加工方——产品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产品消费终端群体”,全方位保障非遗旅游文创产品的流通通畅性,满足消费群体、文创产品经济利益、非遗传承等各现实性需求[3]。
综上所述,非遗资源作为当地的地域性关键文化资源之一,将其深度融合文创产品的系统化开发,实质意义就是通过生产、销售活动保护非遗文化,面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活态传承。另外,非遗性质的文创产品也是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与新时代流行主流元素有效衔接的特殊纽带、桥梁,更是当地的品牌性文化名片。将非遗文创产品高质推广,可增长地区的文化个性,实现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联动、协同、创新发展。对此,工作人员应将深挖地区非遗文化鲜明特点作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基础落脚点,设计出“别具一格”、非遗传承观念强烈、流通性高的文创产品。在保证其市场销售量的同时,向大众传播非遗保护、传承思想,助推我国文创产品、非遗文化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黎.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研究[J].绿色包装,2020(08):69-73.
[2]刘文良,邵煜涵.“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开发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4(05):67-75.
该书在系统整体发掘、梳理、认知、把握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和总结、分析、探索北部湾区域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原因的基础上,科学理性地明确提出北部湾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思路、指导思想、实施路径、政策建议以及制度创新、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的保障与建设措施。该书著作意图和研究宗旨在于:从北部湾经济大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以其历史文化特色和优势作为研究视角。在不断提升经济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文化软实力,在提高文化自觉性的同时提高文化自信心,在保护、传承、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创新、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实现“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目标。为此,该书着眼于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结合、历史叙述方法与辩证逻辑方法的统一、田野调查材料与文献资料的实证性统一的思维、观念、方法,精心设计该书的框架结构,以体现其研究的基本思路。
该书框架结构分为上编、中编、下编。上编为总论,题为“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研究”。从资源概况、类型特征、发展思路、政策建议四方面进行整体性研究;中编为分论,对北部湾地区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城市的历史文化状况进行分别研究;下编为专论,分别对“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对策研究”、“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文化中心”、“推进北海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十二五’时期推进北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北海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等进行类型研究与专题研究。全书结构紧密,逻辑严谨,框架完整,首尾呼应,如同树状结构,总论为树干,分论为树枝,专论为树叶,合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这样的构成设计与结构方式,不仅有利于研究者思路清晰和周密,而且也有利于遵循研究对象自身逻辑和规律,更有利于读者接受、认识和理解。作为读者和学者,在此,我认为该书对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主要具有三方面价值意义。
其一,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整体发掘的价值意义。广西是一个沿海、沿边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优势。但过去学界较多将关注点放在桂北历史文化资源和桂西南的民族文化资源发掘与研究上,或多或少忽略北部湾这一特殊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研究,或者说只是零散、片段、部分资源的发掘和研究,未能形成系统整体的资源流或资源链,也未能构成整体研究之势。该书借助北部湾大开发之东风,将其长期以来积累的历史文化蓄势待发的万事俱备之势引发出来,如同一根线索将散落在海滩上的零珠碎玉串连起来成为一条绚丽多彩的项链,为美丽的北部湾增光添色。北部湾区域的特殊性及其历史文化特色和优势在于海洋文化,它不仅可以整合这一区域各种文化资源,形成整体的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圈、文化链、文化场;而且也可以充分囊括和表征区域文化多样性及其海洋文化个性特征。在海洋文化性质定位的基础上,将北海银滩、防城港金滩、钦州三娘湾、涠洲岛、海洋生物圈、海洋资源等海洋自然生态文化连成整体;将在京族三岛上世居少数民族京族文化与广西沿海、沿边、跨境各民族文化形成民族文化生态整体;以龙母文化将海洋渔家文化、家文化与西江文化以及泛北部湾区域海、江、河、湖的水域文化生态连成整体;以东兴滨海贝丘遗址、邕宁顶螺山贝丘遗址以及考古发掘的古人类文化遗存等形成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古人类文化遗址群;以汉代设立合浦郡后所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航海古港口、合浦汉墓群、合浦大士阁、“珠还合浦”历史传说等形成海洋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以近代商埠开发与西方文化进入所形成的北海近代西方建筑群、商业街、商铺以及领事馆、教堂、学校、医院、会馆等近代历史文化整体,等等。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与资源都串连在海洋文化链条上形成整体,彰显和突出了北部湾历史文化的性质特征与价值意义。2010年,北海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汇集、整合和深度发掘、开发的标志性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北部湾区域文化发展如何抓住这一最佳机遇实现新的跨越和突破,如何在北海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之后持续在南宁等北部湾城市群中获得新的突破,如何在整合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申报联合国“世界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突破。
其二,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价值意义。该书对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整体系统开掘和展示这一历史文化宝库,而且在于深入讨论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利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东盟、多样性与整体性、全球化与民族化等关系。首先,该书对北部湾历史文化类型、性质、特征进行定位,以说明其价值意义,从而为保护与开发奠定基础和寻找依据。如对北部湾文化特征分析,提炼出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国际性等特点,一方面切合海洋文化性质与定位,体现出海洋文化特质、特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北部湾历史文化的整体性与丰富性。北部湾区域文化及其海洋文化的性质和特征以及价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北部湾大开发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应该借助北部湾大开发之势,更好凸显其特色和优势,构成北部湾大开发的软实力。为此,该书专题讨论北部湾现代文化形态与类型,分别对现代时尚文化、都市文化、节庆文化、旅游文化、演艺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现展进行研究。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构建北部湾城市群、城市生态文明和城市文化圈,以城市为中心节点和基础支点,层层辐射和扩大文化圈和生态圈;如何整合、集中、配置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本优势、产业优势,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凝聚为城市精神、文化精神及其文化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竞争力;如何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提升,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形成北部湾区域文化的新特色和新优势。同时,该书还针对北部湾区域文化发展历史、现状、问题、原因、对策、趋向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讨,不仅阐明北部湾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价值意义,而且提出实事求是、行之有效的对策性和应用性建议和措施。使其研究具有鲜明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特点。既能够有的放矢地解决现实实际问题,又能够将问题分析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学理深度来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探析 公共图书馆 性质 职能 社会属性
所谓公共图书馆是指面向全社会开放,它的藏书是综合性的,为社会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服务并由国家图书馆、省,市、县(区)图书馆组成。虽然,这个定义我们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但是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时期,还是有必要对公共图书馆性质与职能进行再探析。
一、性质
(一)从公共图书馆的定义与内涵视角解读其性质
公共图书馆面向全社会开放,它的藏书是综合性的,为社会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服务。它由国家图书馆、省,市、县(区)图书馆组成。据统计,至1989年底,我国除台湾省外,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2512所,总藏书量为2.8亿册。其中藏书在100万册以上的大型图书馆为36所。北京图书馆,是我国国家图书馆。藏书极为丰富,至1989年拥有馆藏1400多万册,特藏资料60多万册。居世界第五位,.亚洲第一位,成为我国文献资源中心,书目编制、报导中心,馆际互借中心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省、市、县(区)图书馆,是地区性藏书、目录和馆际协作及业务交流韵中心,是根据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而建立的综合性藏书体系。其藏书特点.除入藏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的基本藏书以外.广泛搜集地方文献,是地方公共图书馆藏书的一大特色。
(二)从维持运作的条件视角解读公共图书馆的性质
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在运转资金来源上主要还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承担,并免费对社会公众进行相应服务。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大致概括为5个方面: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文化水平,工业城市的出现和国家实行强制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的扶持和保护;国际间图书馆间的交流。在上述5个影响因素中,国家的扶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还是属于国营式的服务机构。
(三)从职能与服务对象视角解读公共图书馆的性质
剖析公共图书馆的性质,我们得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既可以是一般性的社会民众,也包括某一特定的读者人群,例如儿童、工人以及农民等。但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社会职对社会文献信息流的整序;进行文献信息传递的职能;进行智力资源的开发与社会教育的职能;搜集与保存人类文化相关的遗产职能;满足社会成员的文化欣赏与娱乐消遣的职能。这些职能的对象都是社会大众,这决定了公共图书馆
(四)从图书馆一般属性视角解读公共图书馆的性质
图书馆的一般属性包括:社会性、依附性、辅和学生性以及中介性。图书馆在人类精神生产中属于流通环节中的机构。其并不直接参于精神生产的活动,是为精神生产提供原材料,帮助其从事精神的生产价值体现。图书馆是整个科学研究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为科学研究搜集、整理、提供文献信息资料的社会机构。图书馆具有中介性。图书馆的中介性包括图书馆的社会性基础和图书馆依附性的依据以及是学术性的先决条件。
二、职能
对于传统的图书馆社会功能内容而言,笔者认为其主要包括:对社会文献信息流的整序;进行文献信息传递的职能;进行智力资源的开发与社会教育的职能;搜集与保存人类文化相关的遗产职能;满足社会成员的文化欣赏与娱乐消遣的职能。其中提高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其社会功能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也得到了丰富。其中,文化休闲服务成为公共图书馆功能扩展的重要方向。休闲是人类古老而常新的期盼。是社会进步的历史必然,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21世纪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也将是“休闲”社会。伴随着社会形态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历史转变,人类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休闲已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喻示着人们光靠苦干创造财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人们的休闲活动将在经济、文化以及人的自身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21世纪将是一个特别注重“文化氛围”和人才培养的时代,处于这样的历史时期,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独特文化功能的图书馆承担其了文化休闲的服务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肖希明.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J].图书馆论坛,2011,(06)
[2]杨祖逵.新公共服务理念下的图书馆功能重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02)
[3]陈楠,胡晓梅.公共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馆学刊,2011,(09)
[4]方秀凤.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转变信息服务模式[J].黑龙江史志,2010,(0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濒危的困境,实现自我生存的重要途径。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我国共有38个项目入选其中,国家级非遗总数达到1372项。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任务是艰巨的,尤其是濒危遗产的保护。旅游开发是重要的非遗资源市场利用方式,通过提升文化遗产的市场需求,反向促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经济效益,能够减轻政府在遗产保护方面的压力。国内非遗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存在开发方式不当的问题。对旅游市场普遍存在的开发模式进行梳理,认识不同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和创新型模式,有助于指导实践。
开发模式评述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日益凸显,许多国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旅游开发的范畴,如韩国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意大利傀儡戏木偶等都成为当地最著名的旅游产品①,由此开始对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的探索。我国是非遗资源大国,旅游市场对于非遗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初具规模,总结现今市场的开发模式,主要有舞台表演②、博物馆模式③④、主题公园⑤、旅游综合街区、旅游商品开发⑥、节事旅游、体验旅游七种模式(见表1)。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弊端,加深对开发模式的认识有助于在市场应用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吸引力。
开发模式策略优化
舞台表演开发策略。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影响力,是地方传统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内容,所以社会普及度和受欢迎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地方文化土壤和文化生态环境。舞台表演应该借助其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形成互补效果,比如舞台表演和自然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可以达到自然观光和文化体验的融合,丰富游客旅游活动内容。舞台表演和其他文化旅游模式的融合,无论是主题园区、旅游综合街区还是文化旅游线路都可以加入舞台表演的内容,形成“观、听、尝、触”多样性的旅游体验活动,有利于加深游客对文化体验的深度。
舞台化呈现不能够损害文化内涵,非遗的原型应该得到“记忆性”保存。演艺类非物质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受到的最大质疑和诟病的是关于其舞台化过程中的原真性问题,即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而渐渐呈现出变异了的文化遗产会使遗产的文化内涵受到损害。进行资源筛选是进行舞台开发的前提。第一,具有宗教、祭祀、信仰仪式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进行舞台化开发;第二,节庆仪式性质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慎重开发;第三,群众参与性舞蹈、表演性舞蹈作为舞台表演重点开发内容。对非遗的原型应该进行明确的完整的“记忆性”保存,做好文化遗产在地方的文化土壤的保护,以博物馆、影音录像等形式进行记忆保存。舞台表演作为商业化形式,其本质就是要进行艺术性和舞台化的呈现,所以内容可以通过艺术加工达到更高的审美水准。
博物馆旅游开发策略。提高博物馆展示内容的丰富性和展示方式的多样化。博物馆展示以固态的静物展示为主,适于手工艺类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性”为重要特点,静态展示并不能够充分展示出非遗的吸引力。应该打破静态展示的陈规,以现场展示、过程展示、前馆后厂等方式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能够看到制作过程,增强体验性。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苏州制扇厂就是采取前馆后厂的方式,展馆内有女工进行扇子的拉花等工艺,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个性化、主题化的小型博物馆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从游客体验的角度讲,博物馆并非越大越好,精巧而个性化的小微博物馆越来越受到欢迎。首先,小型博物馆可以布局于社区或村落中,布局的局限性小,空间利用性强。与乡村旅游、社区旅游、古村落旅游等线路的结合十分自由。其次,小型博物馆可承担多种文化传播的功能。
主题公园开发策略。就传统文化类主题公园而言,由于具有文化移植和文化加工的痕迹,所以不真实是影响游客体验的关键问题。鉴于主题公园的性质,在开发过程中想要营造原汁原味的文化环境难以达到效果。打破仿造文化场景的思路,开发基于地方文化又富有现代创造力和创新性的项目,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呈现,可以为文化类主题公园开辟新的道路。通过非遗和现代创意的结合,不存在文化失真的问题,因为本身就是利用创意对文化再加工的成果,不会影响游客体验。除此之外,可以使主题公园的功能多元化,作为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的孵化地。
旅游综合街区开发策略。旅游综合街区既能吸引旅游者又具有城市商业街区的性质,可以聚集多种性质的旅游吸引物于一身,包括古建筑、博物馆、旅游购物、商业表演、特色餐饮等,是复合型旅游体验目的地。典型的旅游综合街区,如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苏州的平江路步行街、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福州的三坊七巷等等。旅游街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大多只是手工艺商品销售和当地表演类文化遗产的小剧场商演,利用方式单一,产品衍生性不够,没有充分挖掘和展示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精髓。比如手工艺旅游开发忽视了制作过程展示这一有观赏性的展示内容,游客对手工艺知识不能满足游客对于手工艺制作过程的探求欲望。
从制作过程展示、技艺技法学习、历史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手工艺类非遗。旅游街区开发应该鼓励手工艺商品店铺进行过程展示、专业鉴赏讲解和游客体验制作过程等活动,鼓励“前店后厂”的模式,向游客展示手工艺人的制作场景,增加游览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实现“文化宣传―现场展示―专业解说―亲身体验―互动交流―旅游购物”链条化的传统手工艺旅游开发模式。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而言,是旅游真正承担起文化宣传和文化传播职责的表现。
旅游商品开发策略。采取“手艺人+设计师+运营商”的模式,打造专业品牌。中国的旅游商品市场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合理问题,部分传统手工艺商品属于高端奢侈商品,超出了普通游客能够消费范围,属于小众化商品。而较为普及的旅游商品则存在质量低劣、仿造、非本土化等问题,不受游客欢迎。旅游商品市场需要通过批量化生产,实现从小众商品向大众化的中端旅游商品的转变,通过品牌化经营达到造型和工艺水准的保证。“手艺人+设计师+运营商”的模式已经在市场上崛起,由手艺人提供技艺技法,由设计师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商品设计,由运营商进行商品生产和品牌运营传统技艺、现代设计理念和品牌运营相结合,打造地方文化的特色品牌。
改变传统手工艺非遗开发过程中“唯购物化”的现状,避免形成商业化过重的氛围,增强公益性文化宣传内容。商业化气氛过重使游客产生负面的旅游体验,应增加公益性的展示与文化宣传内容,以加深游客对非遗的理解。虽然游客对于获取非遗知识有着强烈的兴趣,但是支付费用的意愿很低。所以手工艺品知识宣讲应该作为公益活动融入到旅游活动中,不宜作为旅游经济的来源。
节事旅游开发策略。让游客成为节事活动的主角。参与性强是节事旅游的特点,如何调动起游客的积极性去投入到节事气氛当中往往是节事设计的最难点。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西塘汉服节的做法值得借鉴。首先,让每一位游客都成为演员。特色的汉服营造了一种古典的气氛,换上汉服的游客越来越融入到仿古的氛围当中,加深了体验的深度。其次,通过多种非遗活动的组合式、场景式展示,构建“真实的舞台”。从旅游社会学的角度而言,舞台构建是所有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打造与活动设计的方向。就主题型的节庆活动而言,新奇的、另类的、怪诞的活动设计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生活化、文化性强、有熟悉感又新颖的活动设计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兼具文化性和生活化的节事舞台是节事旅游的发展方向。
体验活动开发策略。体验式开发是非遗旅游开发的大趋势,将体验活动融入到其他旅游开发模式中去。在越来越追求旅游深度和旅游体验水准的趋势下,旅游体验活动是受到游客欢迎的方式,比如亲身体验制作过程、亲子手工制作等等。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体验活动是培养遗产旅游者的有效方式,尤其是专门化游客。专门化游客是以往旅游活动中被忽视的群体,但是有着对文化遗产最浓厚的兴趣,最容易转变成为严格的遗产旅游者。专门化游客包括特别爱好者、收藏爱好者、修学旅游、科研工作者等。专门化游客虽然属于小众游客,但是通过技艺学习课程、爱好者沙龙等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环境,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创新型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城市社区旅游
社区旅游是在具有文化原真性和生活功能的开敞式区域,以文化体验为目的,以地域文化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组织方式。其特点在于:开敞式的空间,没有景区范围的明确界限;地方居民与游客近距离接触;旅游过程中有地方生活方式的真实呈现;居民生活空间和游客的旅游空间在这一区域交汇。
在生活化的社区融入非遗旅游,将地方文化与地方生活风貌真实呈现,是体验式旅游的创新发展。第一,社区旅游增强了旅游过程的真实感。让游客置身于真实的地方生活风貌中,比如北京胡同、成都的巷子,能够看到地方居民的生活风貌,增强了旅游过程的真实感。非遗的展示拥有了天然的原生态展示场景,让游客感到生动、生活化和亲切感。第二,社区旅游可吸纳多类型旅游吸引物,具有很高的自由度。休闲文化、时尚文化、民族文化、创意文化都能够在社区旅游中有所体现,而非遗的引入可以和这些旅游吸引物相结合,衍生出具有创意的旅游产品。第三,社区旅游是深入体验地方文化的旅游组织方式,可进行的展示活动和体验活动比较丰富,符合非遗旅游的展示要求。如北京的杨梅竹斜街已经形成了街区戏剧、家庭博物馆、地方文化故事、手工艺人交流沙龙等社区旅游参与活动,以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方式让游客与地方文化深入接触,这是未来非遗旅游的趋势。
选择有文化底蕴的片区,为非遗艺人提供经济实惠型的创作与展示场所,将非遗艺人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转化为具有观赏性的旅游产品,切实提高非遗艺人的生活水平。但是很多艺人的生存状况和经济收入不容乐观,高昂的房租会阻碍这些手艺人的入驻,这是旅游吸引力的流失。吸引非遗艺人进驻社区必须为其提供价格低廉的生活和创作场所,同时对创作空间进行设计,保障可观赏性和实用性。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②曹诗图,鲁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第4期。
③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以大型天然溶洞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为例”,《旅游科学》,2007年第4期。
④陈炜,唐景薇:“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前沿》, 2010年第15期。
⑤张春梅,袁建林,易兰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以河北省为例”,《科技信息》,2009年第6期。
一、目标生成原理
目标生成原理是指管理者对资源的理解越是清晰深刻,所定目标可行性越大。目标依据资源,计划离不开目标,组织设计围绕计划铺陈,领导显现资源配置实质,控制是现实与计划比对的信息,信息处理实现目标或调整计划。社会从农牧手工业分类到大机器生产分工,及至现代科技出现随着资源改变而改变。
目标生成有赖资源,并形成战略体系。管理者面临的问题不是任务苛求,而是任务条件——资源。目标生成阶段对资源分析立足现实和未来资源总量,目标分解,形成发展战略,出台保证计划实施的人事、物料、工具、空间、资金、周期等管理细节。
二、有效配置原理
有效配置原理是指管理者对资源配置越是合理,组织效率越大。人类活动导致资源耗费,单一资源有限,需要有效配置资源。资源投入不足,增加投入将提升产出,继续投入会有临界点,超过临界点再投入,产出变化趋于零。
文化和技术建设从精神和物质上为管理提供平台,资源配置在平台上演绎。管理者一方面致力成员形成共同价值观,如员工手册、绩效辅导、岗位责任、工艺文件等,同时也致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如劳动竞赛、业务练兵、小改小革、新品研发、员工多能制等。人是第一要素,人的解放贯穿资源配置全过程。
三、稀缺高值原理
稀缺资源是指那些必要性极强、来源渠道极为有限、获取方法极为困难、生成周期极为漫长、本身具有单向性的资源。稀缺高值原理是指资源越是稀缺其所带来的附加值越大、组织发展速度越快。
先进管理和技术思想、优秀个人技能和素质、超前生产工具和方法支撑的共同价值观是稀缺的。物力资源难以短时形成,难以储备、再生和加工致使其稀缺,如石油、矿产品、电能等。物力资源提取、加工、制作难度决定物力资源稀缺程度。财力体现资本稀缺性不在货币本身,而在货币运动规律决定的流通意义。货币只是符号,信用、赊销、以物易物、来料加工等都是其表现形式。时间是单向性资源,针对个人或组织其有限。时间是凝结在劳动成果中的资本和劳动力。信息之于组织发展是稀缺的,为组织发展提升价值。
四、再生替代原理
资源再生替代是指同一资源在化学性质不变前提下再生或改变其化学性质,在物理性质不变前提下替代的理念。其是人类社会对资源耗费有价值活动,是人类与自然有机统一,并通过主观能动性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动力。再生替代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注重资源再生替代,组织生命力越强,社会发展越快。
人的再生和组织对人力资源不断发掘、培训延续了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生产工具发展将人类从繁重体力和有害劳动中解放出来。阶段性的科学、技术、工艺、成本等条件困扰资源替代,但管理者基于再生替代原理保证组织效率。财力资源再生替代是投入、产出的一般规律,资本转变为利润、劳动力转变为工资、土地转变为地租、金融票据、股票债券等是其现象。时间替代可以通过生产工具、优化工艺、轮班制等实现。信息获取、采集好处理方法可以再生替代;其提供发展机会和缩小目标误差,法律、制度、标准和市场等属于这一范畴,恒定组织发展速度和方向。
五、互换互补原理
互换互补原理是指管理者对管理要素互换互补越是熟悉,组织发展适时能力越强。资源统一于货币,量化发展水平。这个原理揭示组织在单一资源有限性中有效使用个别资源的一般规律,单一资源节省量不影响资源耗费总量。
一石激起千层浪。重庆卫视此番改版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以为,这是重庆卫视在当前我国地方卫视同质化时代的突围之举。其打造“主流媒体、公益频道”的理念和举措在全国具有标杆意义。
一、卫视频道特色定位的突围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电视市场的竞争空前热烈,市场主体变得丰富和多元,既有中央电视台,又有省级卫视、各级地面频道,沿海部分地区还有境外电视频道。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对外(全国范围)宣传的重要平台,地方卫星电视频道自身特色定位一直困扰着我国各地方电视台。因此,自2003年湖南卫视率先提出“锁定快乐、锁定全国、锁定年轻”,把“娱乐”作为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以后,其他的地方卫星电视频道纷纷效仿,努力塑造自己的特色。纵观近十年的发展,当下全国地方卫星电视频道的内容特色塑造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以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为代表,提出一个明确概念作为整个卫视的定位,如湖南卫视的“娱乐”、江苏卫视的“情感”、天津卫视的“曲艺”等等;二是以海南卫视为代表,整个把卫星电视频道转型为一个专业化频道,就是现在的旅游卫视;三是其余大部分卫视,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内容定位口号,只是突出电视剧的地位,如播出总量、首播剧数量和自制剧数量等。
改版前的重庆卫视很长一段时间在内容特色如何定位上苦苦求索,其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重庆显见的地域文化特色是码头文化,刚猛、火爆、粗犷,把这样的显见特色变为一种媒介宣传化的内容定位显然不太合适。如何既突出重庆特点,又可以成为优质的宣传资源,还符合电视节目统合标准的要求,成为一个有难度的课题。2008年初,随着“红色文化”的城市文化定位日渐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兼之电视剧收视一直是重庆卫视的最大支柱,两者结合,重庆卫视提出“英雄大戏”的明确概念。同年(2008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发出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的号召,“红”成为重庆一项深入市民又在全国广泛传播的概念,因此2009年重庆卫视在“英雄大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红”的定位,自此重庆卫视的内容特色定位有了明确的概念。
此次重庆卫视的改版与“中国红”概念定位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层。第一,相比浙江卫视提出的“中国蓝”概念,重庆卫视的“中国红”概念有更明确的内涵意义,“红”在中国传统心理中本来就有热烈、主流、开放、包容等含义。改版后的重庆卫视宣传片明确宣示“红是温暖的守候、红是进取的奋斗……”,这与整个频道提高节目内容的有效传播时间,增加新闻节目、民生节目、传统经典播出量与突出市民关怀的节目内容调整是匹配的。第二,重庆卫视改版,力争成为“第一红色频道”,不仅是“中国红”概念的升级,而且也是整个重庆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并不狭隘地指某一时期或某一特定性质的文化,而是一种高度包容又可生长的文化,既囊括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又不断注入时代新的内容,重庆卫视改版就是要让重庆成为一座“有思想、有内涵的城市”。 第三、 弘扬“中国红”概念,突出地把新闻民生、传统经典、“红歌”作为内容定位,对于摆脱当下地方卫视竞争中的同质化现象意义重大。这突出表现在娱乐节目与电视剧两个领域。在湖南卫视提出“娱乐”定位之后,山东卫视、浙江卫视纷纷向娱乐转型,同时娱乐节目形式也呈现“一唱俱唱、一情俱情”的样态。另外,电视剧的播出也有很明显的交叉现象,几个地方卫视同播一部电视剧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不少电视台提出“自制”、“独播”,但是从另一个侧面而言,地方卫视竞争过分依靠电视剧的弊端暴露无遗。重庆卫视改版后的定位就与当下的地方卫视在内容上形成了鲜明的差异。
二、卫视频道性质定位的突围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电视媒体从体制属性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公共型管理体制,以英国的BBC、德国的ARD以及日本的NHK为最大代表;二是商业性管理体制,以美国的四大电视网(ABC、CBS、NBC、FOX)、英国的ITV为突出代表;三是国营型电视台,以印度电视台及中东的大部分电视台为代表。与商业型电视台不同,公共型电视台与国营型电视台都不以营利为目的,都几乎不播放商业广告,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公共型电视台是由一个半政府性质的公共管理机构进行管理,而国营型电视台则是由国家直接进行管理和经营。
因此,根据这一区分,我国的电视体制呈现出极大的特殊性,既不属于公共型(我国电视台是由党委宣传部领导、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依法管理),也不属于商业型(我国电视台作为党的宣传喉舌不可能完全商业化),也不属于国营型(我国电视台自身承担经营管理的责任)。经过1998年开始的新一轮电视体制改革,我国电视台由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渐转型为“自收自支、管(党委、政府)办(电视台)分离、宣传与经营责任两分开”的事业化集团性质。这一改革的原因一是国家遵循市场规律,认识到电视媒体有营利的可能和娱乐属性;二是一定的市场竞争有利于电视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我国电视媒体在整个国际电视领域的竞争力;三是国家财力也不允许完全单方面提供财政的支持。因此,在这一转变之下,一方面,电视台纷纷组建电视集团,成为有营利责任和压力的实体;另一方面,电视集团作为党的宣传喉舌,其舆论导向和宣传领航的责任和义务又绝不能动摇。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全国电视台都面临的迫切问题。
重庆卫视2011年3月1日的改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此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在集团内部成立电视媒体经营公司,剥离原电视台可经营部分如广告、房产等领域注入经营公司;从电视节目内容层面剥离娱乐、生活等宣传责任不强的部分也注入经营公司,电视集团则牢牢守住新闻节目这一阵地。改版前的重庆卫视也主要通过电视剧的播放获取广告收入实现营利,改版之后彻底剥离经营性业务,放弃商业广告和减少电视剧的播放时间,凸显其公益性和民生服务性,从而较为彻底地在集团内部真正实现宣传与经营责任两分开,即通过让集团内部的一个主要频道(卫星频道)完整体现事业性质,真正成为一个党宣传喉舌的阵地,鲜明地承担和彰显舆论导向的宣传责任和作用,凸显其公益性质,使集团在继续履行盈利责任的同时,确保整体的事业性质不变质。
三、卫视频道作用定位的突围
重庆卫视改版后完全不播放商业广告,如何实现盈利呢?如上文所说,自1998年始的我国电视体制改革的目的并不是追求电视机构的商业化,而是在尊重电视媒介一定的经营性质基础上提高电视媒介的市场竞争力,这竞争力既包括市场盈利能力也当然包括舆论导向能力。因此,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指出,“随着重庆财力的不断增强,决定由财政扶持卫视改版,充分体现了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战略远见,体现了政府更好地履行推动公共文化发展的职能。”
其二,认识重庆卫视的改版还应该结合地方电视集团内部卫星电视频道与其他频道或资源之间的关系界定和重组的问题。目前全国各个省级行政单元及部分副省级城市都有自己的卫星电视频道,因此,一个地方电视集团内的卫星频道就理所当然地拥有其他地面频道所没有的一项重要功能――即对外(全国)宣传的主力平台,当然也同时是整合提升自身资源和能力的主力平台。地方电视集团承担的宣传和舆论导向责任自然更多地应由卫星电视频道来执行。但是就目前全国整体情况看,几乎所有的地方电视集团并没有从这个意义上来定位卫星电视频道与地面频道的不同,卫星电视频道与地面频道共同承担着广告经营的任务,也就是都有盈利的压力,区别仅在于卫星电视频道同时还具有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的责任,所以只是在节目的审查和自制节目的比例要求上更加严格。重庆卫视的改版让地方卫星电视频道真正回归到开办的初衷,即成为重庆市对外文化宣传、对内引导服务民生的有力窗口,把经营责任更多地交给其他专业化(影视、生活、娱乐)的地面频道。这使集团内部各个频道之间的分工和责任更加明确,也更有利于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就目前的实际形势看,卫视的市场盈利也存在诸多瓶颈,除了在全国层面上面临央视的强力挑战外,还要在地方市场上面临与其他省级地面频道甚至城市电视台的商业竞争。而后一竞争领域首先会出现资源内耗,比如优秀的节目创意首先保证卫视还是留在地面频道,湖南卫视与湖南经济频道的竞争就具有代表性。此外,省级卫视与其他地面频道的商业竞争也并不平等,省级卫视由于卫星租用、自制节目比例等因素,成本的投入较地面频道高得多,同时也由于其承担更多的宣传责任,在实际经营中没有地面频道灵活,所以我国不少地方卫视频道都在苦苦地进行市场挣扎,突围成为众多地方卫视的必由之路。比如陕西卫视广告经营权权已交由中资企业新华悦动传媒,初涉传统电视市场的资本演习;新疆兵团卫视也在私募基金的重资助推下,向音乐频道转型;而安徽卫视与搜狐“联姻”,在技术开发、广告经营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但省级卫视过多的商业合作又必然会模糊其宣传喉舌的功能和义务,侵蚀其舆论导向阵地的存在意义。重庆卫视改版后,完全改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撑,卸掉其盈利的职责,在向完全的宣传和公益职责回归的同时,也避免了现有卫星电视频道与地面频道同质化商业竞争带来的内耗问题和自身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定位困惑,为我国其他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的范本。
(一)旅游是甲种经济现象
决定旅游的直接动因是旅游者有了旅游经费和闲暇时间(2001年中国三个黄金周的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年收人的五分之一),对于旅游者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还决定于旅游景点的开发以及社会所能提供的硬、软件条件,包括道路基础设施、交通工具、食宿条件及接待服务质量等等。旅游经费来源于个人收人,不仅旅游者首先要有工作做(就业),工资还要不断:曾长,从总收人中扣除正常消费还要有一定的剩余。社会要修路、修机场、建宾馆,购买大型运输工具、兴建先进的信息网络,所有这些活动都是经济活动。个人和社会这两个方面的条件是缺一不可的。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方式木可能超过当时社会生产力所能提供的物质技术水平。
旅游是人们在经济发达和生活水平提高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需求。广义概念包括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有薪假期长短,社会对旅游提供的条件,乃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等等。不从这种广度、普遍意义上去研究,仅停留在旅游者的个人行为上,就无从发现它的一般发展规律。当今旅游已成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已构成相当一部分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目前大有扩张之势,为我们研究这一现象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资料。
(二)旅游产业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作为多数人参加的社会经济现象,从社会动因去考察,证明社会已创造了这种活动的条件,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均收人水平的提高,从个人消费构成中形成了这一支出的份额。劳动时间的缩短,有薪假期的增加,这都有赖于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社会为旅游提供的现代交通、通讯手段,都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没有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就决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旅游。
人类发展经济、多挣钱究竟是为什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求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认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当然马氏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大工业的激励机制受到困扰的情况下产生的,当时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旅游现象,但对我们今天探讨旅游者的动机是很有帮助的。五个层次中提到的“社交”和“自我实现”本意都不是指旅游,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同样适用于今天,只不过各层次的内涵(内容)有所变化罢了。如生存的含义有半饥半饱、温饱、小康之分,各国标准各不相同,旅游恰是个人消费的更高层次的表现。承认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还仍然不能说就找到旅游的根本原因,还应从社会再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质上去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和满足全社会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正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目的。恩格斯曾把人们的生活资料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这就是说旅游消费已不是一般地维持人的生命、延续生命的生存资料一,而是满足人们发展和享受的资料,故旅游消费具有发展和享受的双重性质。而生存、发展和享受资料在整个生活资料中的比例构成,变化迟速,不是人为决定的,这种收人的高低是由劳动者所处的地区、国家或行业、单位的效益决定的,最终由该国生产力水平决定。
旅游活动是属于文化精神生活方面的范畴,说白了就是享受。要游山玩水,要消费他的劳动所得,从经济学上讲,消费不仅是生产的归宿而且是发展生产的前提,只生产不消费,社会再生产就会停止、社会两大部类产品交换规律的核心讲的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问题。我国休闲学的创始人于光远同志在引用马克思“为完整和全面的人,把具有多方面享受能力视做高度文明的人,因此真正的经济节约是时间的节约”后评论道,抑制需求,抑制消费,抑制人的多方面的享受不是发展经济的件,要发展经济只有提高劳动生产力,节约生产时间。发展劳动生产力与发展消费能力是同步的,消费能力的提高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消费能力的发展也是个人能力的发展,本身就是生产力。于光远同志直接把消费(包括旅游消费)当作生产力本身看待,这对我们认识旅游产业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
二、旅游业的性质特征—文化性和经济性(一)二重性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旅游业是一种文化—经济事业。因为一方面在旅游消费中,无论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主要是满足旅游者文化生活的需要,具有明显的文化性质。但另一方面,旅游景观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都需要投资,不论资金来源于哪里,都需要进行投入产出的比较,所以它又具有明显的经济性质。
围绕旅游投资的性质问题,我国理论界曾展开过热烈地讨论,目前形成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979年2月,在全国经济科学规划会议上,于光远同志提议把旅游经济学首次列人国家经济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序列,指出:“旅游业是带有浓厚文化性质的经济工作,也是带有浓厚经济性质的文化工作”;1985年,黄辉实主编的《旅游经济学》指出:“旅游业是具有文化性质的服务业伙1987一1988年,孙尚清指出:“中国旅游业是一个经济一一文化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将会转化为文化—经济产业。”
以上三种观点,实际只是两种观点,即黄辉实认为旅游业是单一的文化性质(一重性);于光远和孙尚清认为旅游业具有文化经济二重性。孙尚清把旅游业明确为一种产业,在承认旅游业二重性的前提下,指出这种二重性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其重点可以转化,即经济性为主可以转化为文化性为主,实质是从动态的历史过程去考察旅游业的性质。这一点可简单表述为在初级阶段,以收取外汇为目的,经济性占主导地位;发达阶段,以文化消费为主要目的,文化性质占主导地位。这种观点在国际范围内有一定的普遍性,臼本旅游业发展过程亦说明了这一规律。我们赞成“二重性”的观点。
(二)自发、随意性—天然导向型旅游业是不谈政治的政治
世界旅游组织的宗旨是:“以有利于经济发展、国际了解、和平、繁荣昌盛,以及不分种族、性别、语言和宗教信仰,普遍尊重和奉行人权和基本自由为目的,促进和发展旅游业”。可见,旅游业是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点,也是生活质量重要衡量标准。在社会主义国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促进政治开放和民主。旅游业是一个国际性产业,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无法由政府或其他国际组织制定并下达统一的计划,旅游业的供需完全靠市场调节。旅游业的这一特征,木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市场的大小和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别,可以说旅游业是天然的导向型产业。认识旅游业这一性质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业体制改革必须走在其他产业的前面,起到某种帅先和示范作用,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与国际旅游业尽快一竺接轨”。
三、旅游业的特点及投入产出方式
旅游是一种高级的消费活动,旅游者外出旅游时,要购买旅游产品,支付旅游费用。旅游者流动的过程,也是货币转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业不能创造价值,但是能通过提供旅游服务和商品供应,吸收游资,回笼货币,从国际旅游的角度来说能促使国际收人的重新分配,从而给国家带来经济收益。旅游者的花费有三种:(1)本国旅游者在本国的花费;(2)外国旅游者在本国的花费;(3)本国旅游者出国花费。前两者构成旅游收人,后者是旅游支出。
一个国家或地区兴办旅游事业,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它起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旅游出口,可视为“看不见的出口”、“无形出口”。外国游客人境旅游,既要求消费商品,又要求提供服务,接待国就是用消费商品和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换取外汇的。反过来,国际游客用支付外币的办法换取提供服务得以进行旅游。如果说国内旅游仅仅带来国民收入在国内的流动和再分配,那么,国际旅游就是国际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了。所以,国际旅游业虽不能创造财富,但是可以“创造外汇”,增加国际支付能力。
旅游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产品构成、价值实现方式,资金循环过程与工业或其他产业有很大不同,长期以来,正是由于对这些特点缺乏认识,曾一度阻碍了这一产业理论的形成。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品种多,呈区域性资源分布;自然的历史的资源多于人文资源,在同一性中具有差异性;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紧密联系,资源与文学紧密联系。以上特点证明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这是当之无愧的。但旅游资源不能说明它本身就是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在所有活动中由各种服务项目所组成的综合体,从这个观点看,旅游生产力即包括行、游、住、购、吃、娱的系统生产力。旅游业是满足旅游者需要而必须的手段、条件之和。从过程分析,又包括动态因素‘一旅行、静态因素声一停留、住、食、游、购五个环节,构成旅游消费周期。
马克思把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从旅游消费的直观上看,本质属子马克思所说的消费范畴,所以开初人们把旅游视为文化范畴是不无道理的。但旅游收人价值又是可以补偿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它又是属于生产性的,生产与消费的双重性,经济和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旅游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旅游商品的特点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产品在生产出来以后都要经过交换才能进人消费。这就是说,必须经过商品和对外贸易的活动才能变成消费品。旅游业经营的商品,除本身提供的服务之外,都是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社会产品通过旅游业的经营活动提供给旅游者,说明旅游业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图式中起着流通的作用,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般商品生产从货币开始,通过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增殖货币,然后再投人生产。旅游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是通过各环节投人、各环节的“售卖”逐步收回,每一个过程同时发生着产品(部分)与货币的交换,货币回笼速度大大快于一般商品生产。各环节的交换价值除了用于本环节的再生产,同时又通过税收形式上缴国家财政,国家又把这些收人用于其他行业,进行产业调整,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发展。
从旅游者个人消费基金的性质来看,它是经过国民收人的两次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的。传统的消费结构指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即劳动者本人体力智力的恢复和发展,包括衣食住行、学习教育、文化娱乐,抚养子女等。食物构成属第二部类生产的产品,直接促进第二部类产业的发展,通过两部类的交换间接促进了第一部类产业的发展。由于资金逐利性和流动性,大额的旅游收人事实上并不都是通过两部类的产品交换而实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的可以不加迁回地直接向国家重点项目转化。
因为旅游消费是消费基金中己实现的消费,这要比利用居民储蓄搞短存长贷安全的多。我国居民储蓄已超过6万亿元,是关在笼中的老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消费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国际旅游的外汇收入事实上就是物车也不是一般行政意义上的用车。景点的开发、修缮费用类似于企业某一产品项目的投人或更新改造,这部分投入当然要从产品价值中补偿,而旅游投人价值却不单单是通过旅游产品的售卖,而是通过旅游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服务逐步收回。旅游产业投人产出包含宏观和微观两层含义,在理论上二者是一致的,即花费在各环节上的投人应当由各环节负责收回,交通工具从运费中收回,宾馆投资从房费中收回,景点建设费从门票费中收回。事实上宏观和微观有时会出现不一致,如景点投人大,靠门票收不回来。而景点又是吸引游者的动源,舍此就根本无人来游,这种情况下就要全面核算整个效益。总之,旅游产业的投人产出意识要贯穿于旅游全过程,尽量做到分段核算,更需加强宏观投人产出意识,对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尤需加强宏观管理,同时克服任何环节的只争投人不管回收的倾向。
四、农村居民旅游—理论和实践
提出的新问题旅游,作为人类生活的现象,可以追述到原始社会氏族集团迁徙。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商人和商务旅行可以算作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旅游,真正的大规模的国际间旅游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当今对旅游下的定义指以游乐为主要目的或辅之以游乐目的的临时性人口流动现象,体现了人们以寻求新的感受为主的离开常住地的综合性物质文化生活。
随着旅游理论的深化,在旅游的内容上除了传统的自然景质财富的流入,减轻外债压力,比出口还债方式有利无害。
(二)旅游产品—同时、重复“出售”,价值分期、逐步收回
旅游出口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风景出口”。风景出口是出售观赏权,因此风景出口一般不会失去原有价值,可以同时出售给许多人,并且可以永久出售下去。如果失去一次销售机会,就等于减少一次收入。这是商品贸易所不及的地方。旅游出口,主要是劳务出口,外国游客一人境,接待国就要提供各种劳务,如食宿、翻译导游、娱乐场所等,外国游客必须为这些劳务支付报酬,服务项目越多,取得的报酬也就越多。
由于以上因素,旅游出口的外汇实收率一般要比商品出口的外汇实收要高。出口商品的贸易获得的外汇,不等于是真正的外汇收人,这是因为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可能大多数是进口的,如日本就是明显的例子,扣除了原材料的支出,才是真正的外汇实收率。而发展旅游需要进口的物资比例是很低的,尤其发达的国家更是如此。
[关键词] 外植文化 旅游开发 本地文化
一、无锡外植文化旅游开发成功经验
无锡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开发了央视影视基地和灵山大佛这两个旅游资源,二者的开发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适应当时国民观光式出游方式。其中影视基地还创造性的将著名影片中的场景予以重现,让游客体验到影片中所表现的古风遗貌,创造性的开发了“体验式观光旅游”资源。
2.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突出文化主题是这两个景区共有的特点,影视基地着重突出唐宋遗风;灵山则着重渲染佛教文化。二者都是将外来文化作为背景,其承载文化都有:受众多、影响面积广、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加以后天雕琢,成为一代旅游佳作。
3.成功的营销理念。影视基地将旅游资源与名著和媒体相结合,其效果远远大于单纯的媒体广告,收益也远远高于一般性的旅游景区;灵山大佛则将其营销理念关注于世界之最,营造氛围,令广大信众趋之若鹜。
二、无锡外植文化旅游景区所面临的问题
1.人造景点自身生命周期的限制导致人造景区生命的没落。无锡影视基地已经创造了主题公园生命周期的奇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景点新奇度降低,吸引力也随之减少。另外,由于其建设时代限制,在观念的变化上难以与时俱进,适应性创新略显迟钝。
2.景点资源历史文化的缺失导致其发展可持续性和可开发性差。外植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着眼点是复制和复原外植文化的表现形式,景区自身的创新性和可开发性由于没有文化的历史积淀就显得尤为薄弱,一旦面临外植文化地的同质旅游资源竞争时就会凸显出来。
3.各地旅游资源开发后同质景点间竞争凸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影视城旅游资源的促销面临着降温的威胁。而对于灵山景区,则面临着同质竞争的威胁,如何在对手林立的竞争中走出一条个性化的道路是景区再开发所要考虑的问题。
4.景区性质导致景区收入出现增加瓶颈。这两个景区都是以观光式旅游为主的景区,一方面难以拓展新的收入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收入的有限性导致了景区自身对资源创新的乏力。
三、从无锡外来文化旅游开发看本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趋势
1.植根本地文化,深层次发掘锡地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只有承载在深厚积淀了的历史文化上才能拥有巨大的人文价值和史学意义,其资源开发也才拥有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随着休闲型旅游理念的提出是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前沿,其对旅游资源的要求也由过去的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这种观念的转变其实是对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再开发提出了要求,旅游已不仅仅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而是切身实地的领略资源所代表文化的底蕴和历史。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只有对其文化进行深刻发掘才能以更多种的可选择方式适应旅游观念的发展和变化,也才拥有更多样的旅游文化承载物。
2.开发与现代旅游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旅游方式。时代可以变迁,观念可以转换,但历史是亘古不变、颠扑不破的,只是我们以什么方式去诠释它。对于旅游来说,在以观光式旅游为其理念的时期,我们可以以其历史文化表现的再现和还原进行开发。而对于当前休闲式旅游为其发展方向的旅游方式,我们不仅要对历史文化作更深层次的发掘,更重要的是要将前沿理念引入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在还原其历史进程、展现其文化变迁的同时以休闲作为开发理念,以体验作为开发方式,将旅游资源作为本地文化扩散与游客感受体验的媒介和桥梁,将体验方式作为旅游的催化剂,让游客充分感受异域文化下的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社会风貌。对于当前休闲式旅游为其发展方向的旅游方式,要将前沿理念引入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在还原其历史进程、展现其文化变迁的同时将旅游资源与本地文化和游客体验相结合,开发新型旅游休闲方式,促进区域旅游发展。
3.提高旅游地开发柔性。旅游地开发柔性是指当外界环境或内部环境出现变化时(如游客出游观念变化、旅游地凸现同质竞争、旅游业发展趋势变化、旅游地主题性质发生变化等),旅游地是否能够快速的转变自身经营方式(资源开发方式),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对于观光型旅游资源,由于其资源设置静态性的特点,资源本身可开发性和环境适应性相对较差,旅游地生命周期短暂,人造观光型景观往往是昙花一现,景观“一次性”现象严重,不仅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对旅游地社会、经济环境也造成极大破坏。提高旅游地开发柔性要与旅游地的旅游主题相结合,与旅游地特质相一致,对于文化旅游资源来说,要围绕其文化精髓,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其所要表现的文化内涵,变化的是为了适应旅游发展需要而采取的多种表现形式,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旅游发展时期开发出适时的旅游资源,从形式上入手延长了旅游地生命成熟期。
四、结语
本文对无锡外植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其经验与出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业发展趋势和个人出游观念的变化提出了本地文化旅游开发的发展方向,为同类型城市文化旅游开发提供参考资料和意见。
参考文献:
[1]刘志国:浅论外来文化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绥化学院学报;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