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孝文化的意义

孝文化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孝文化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孝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孝感;孝文化;孝人物;孝景观;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5-0090-04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孝感自古出孝子。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就有三大孝子:董永、黄香和孟宗,历代《孝感县志》有记载的孝感孝子就有493名。一代又一代的孝子风范凝聚成丰厚的孝文化资源,滋育了历代的孝感儿女,使孝感人热爱孝子,崇尚孝德。

现如今,经过十年洗劫了的孝道精神又正在经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一些人的道德底线丧失殆尽,子女遗弃父母、不孝敬父母甚至殴打父母的现象屡屡发生,以至于有人感慨,如今社会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裸的金钱关系。在此背景下,孝子之都孝感市为继承和弘扬孝子精神,树立新时期尊老敬老良好风尚,自1996年开始进行“十大孝子”的评选,至今已评选了四届。“十大孝子”的评选掀起了孝文化研究的热潮,2005年孝感学院和湖北职院先后成立了“孝文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两个学院先后组织召开了中华孝文化研讨会、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孝感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国内以及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开展了一系列孝文化学术研讨活动。《孝感日报》、《孝感学院学报》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还分别开辟“孝文化研究”、“孝感孝子”等专栏,组织开展孝文化研究征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及其丰硕成果使孝感成为我国继济南后孝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基地。近十年孝感孝文化研究成果丰硕。

一、有关孝文化研究学术专著与孝文学专著

孝感学术界有关孝感孝文化研究的专著主要有:《孝文化史料征集》《孝感孝文化》、《孝感孝子》、《孝文化研究》、《中华孝文化研究》、《孝感地方传奇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孝文化文艺新作》、《新二十四孝》、《当代学者论孝》、《孝经新解(通俗读本)》、《孝文化文学作品选读》、《孝文化景观》、《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中国孝文化概论》、《中国孝文化史》等孝文化研究与教育丛书。另外,有关孝文学著作有:《千古孝子黄香》、《三国孝子孟宗》、《孟宗的故事》、《补碗》和《无敌孝子剑》。其中,《孝文化史料征集》全书由孝文化遗迹、人文景观、文物精华和拾萃四部分组成,是孝感孝文化系统考证的奇葩。《孝文化研究》对“孝文化的本质”、“中华民族的人格思想”、“先秦以来历朝历代孝文化的演进与发展轨迹”以及“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均进行了深入和有益的研究,称得上是“孝感孝文化研究”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收录了孝感“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征文活动的40余篇优秀论文,它把孝文化研究与孝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使孝感孝文化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和划时代的新突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即孝文化内涵与意义的理论创新研究和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实践探索研究,该书充分反映和体现了孝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见解,对孝文化的现代化研究和孝感市“打造城市名片,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启示和指导意义。

二、有关孝经学、孝、孝道、孝观念、孝意识的研究

孝感孝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对《孝经》、孝、孝道、孝观念、孝意识的研究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相关研究论文主要有:《与的关系及其扬弃》、《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上)和《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下)、《浅议孝的演进与文明轨迹》、《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孝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论的孝意识及其特色》、《唐代妇女孝行特征:女之孝重于妇之孝》、《与孝道思想》、《论、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孝文化传统看贾宝玉的结局》、《中的异类孝子形象》、《“孝”字的创生及其原义释》、《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中西“孝道”之比较》和《中西孝道差异及其原因探析》等。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与的关系及其扬弃》对《孝经》与《二十四孝》的产生及其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上阐明了二者的关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二者中必须弃除的糟粕和应该吸取的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论证;《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从忠孝的思想基础、《孝经》的理论基础、天子的孝道榜样、举孝廉的用人制度等方面论述了汉代的“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通过对“孝”、“孝悌”、“孝忠”、“孝廉”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孝的概念及其演进的过程,透视中国特有孝道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孝文化的内涵,展示孝文化的无穷魅力,指出孝观念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德;《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从中国古代文学与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着手,指出古代与孝相关的诗歌、小说、戏曲和部分记叙性散文主要是通过塑造孝子形象对孝进行文学性诠释,其中一部分作品以史实为据塑造孝子形象,另一部分作品则通过虚构塑造孝子形象,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完美诠释,这种诠释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罗移山等一批学者还分别以《周易》、《儒林外史》、《牡丹亭》、《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作为个案,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作品中的孝意识、孝道思想和孝行实践,并分别从文化同质与文化异质、中西文化差异和人性与神性等不同视角,分析了中西“孝道”、孝爱观的不同,并指出中西“孝道”、孝爱观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以此促进中国孝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三、有关孝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感学界在挖掘中华孝文化内涵,发挥其当代价值的研究的成果有:《论孝的文化内涵》、《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

内涵的特征》、《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论先秦儒家孝文化的扬弃》、《析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中华孝文化的存在方式三题》、《孝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孝文化与孝文明》、《关于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功能的思考》、《关于孝感孝文化形态及其当代价值的若干思考》、《论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析孝感雕花剪纸的孝文化内涵》、《体味孝感雕花剪纸的孝文化底蕴》和《推进孝德文化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等。对于孝文化的内涵,《论孝的文化内涵》指出“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包括生命意识、知性精神和道德观念三大要素,强调了目前对“孝”文化的研究,挖掘其生命意识和知性内涵尤其重要;《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的特征》和《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则分别梳理出孝的自然性、推及性、无我性、义务性、实践性等五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和久远性、普遍性、延伸性、人民性、阶级性、民族性、世界性、现实性和发展性等十大特征;《析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分析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化的特征,指出要继承先秦儒家孝文化的精华,必须弘扬善事父母、赡养双亲,敬爱父母、敬爱长者等孝道,创新赋予显亲扬名、光宗耀祖,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等内容以时代精神,抽去忠孝合一、移孝于忠,葬之以礼、慎终追远等内容中过时成分,彻底批判包办婚姻、传宗接代,提倡建立起新型的婚育观和民主平等思想。另外,叶继宗教授等学者还分别从孝文化与现代文明、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孝文化与孝文明、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等方面对孝文化进行了探讨,指出孝德、孝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全面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深远意义,并从时代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等不同的视角对孝感孝文化进行审视,提出了科学界定孝德文化内涵、全面整合孝德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孝德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孝德文化产业等四条科学发展孝德文化的基本途径。

四、孝文化与经济建设、孝文化名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对于孝感如何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促进孝感经济建设、孝文化名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孝感政界、学界对此进行了较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孝文化与经济建设关系的研究论文有:《对孝文化的经济分析》、《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研究》、《孝感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战略研究》、《基于孝文化的银色营销策略》、《以中华孝文化开发农村银色市场》、《以中华孝文化塑造产品品牌模式研究――以湖北孝感市为例》、《从孝文化谈文化营销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塑造》、《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发展多利共赢――着力建设“四园”

打造孝文化旅游经典》、《旅游和孝文化资源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朝阳产业》、《日本“一村一品”理念指导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湖北省孝感市孝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考》、《孝感董永资源旅游开发原则及模式探究》、《董永资源旅游开发刍议》、《对依托孝文化发展应城文化旅游的思考》、《以特谋发展以特赢市场――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感》和《浅议孝文化节日礼品开发》等。其中,《对孝文化的经济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孝文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所发挥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以及孝文化在我国现阶段经济中的积极作用,阐述了引起孝文化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发挥作用的趋势。黄宏磊等学者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孝感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孝感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孝感孝文化为基础的银色营销、孝文化特色产品品牌塑造、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科学发展等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对策。上述研究成果对指导围绕地方孝文化特色进行特色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孝文化名城建设相关论文有:《孝感创建“中华孝文化名城战略构想”》、《孝文化在推进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空间》、《孝文化与孝感市城市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孝感孝文化名城建设的CI战略》、《中华孝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和《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城市品牌战略》等。在上述研究中,吴崇恕教授等一批学者分别就创建中华孝文化名城的战略、孝感孝文化对孝感文化名城的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孝感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建设空间进行了研究,并以孝感市为例,讨论了基于孝文化的城市品牌建设目标定位、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孝文化名城建设的CI战略和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有益建议。

孝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论文有:《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创建现代文明家庭何以立孝》、《对于孝文化建设之难点“婆媳关系”的思考》、《关于孝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论中华孝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等。上述文章分别就如何利用孝文化资源促进代际和谐、家庭和谐、婆媳和谐、校园和谐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及其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设性建议和办法,为孝感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五、有关孝德教育的研究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尤为重要。孝感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把推进中华孝文化与高等教育相融合,在推进中华孝文化领域的产、学、研、用,培育以中华孝文化为特色的育人文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湖北职院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华孝文化学院。相关研究论文有:《“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论孝文化的回报德行》、《传承中华孝文化精华

建设特色高校校园文化》、《从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解读大学生极端行为》、《浅论孝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构建》、《解读孟宗的故事》、《“孝文化”建设与学校教育――关于“孝文化”建设的思考》、《和谐校园呼唤孝道教育》、《以弘扬孝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运用开展家庭孝道教育的思考》和《孝道与道德底线教育》等。在上述研究中,《“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分析了现在我国孝道缺失的原因,强调传统孝文化对提升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重建家庭美德、构建社会公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分析当前孝德教育被弱化的原因,指出要发掘传统孝文化的时代内涵,创新孝德教育的实践,提倡情行并重,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德。还有李友清教授等学者分别就目前在我国学校、家庭和社会忽视道德底线教育引发的弊端、开展孝德教育的意义、如何进行孝德教育、孝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孝德教育与国民素质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这些成果无疑对孝感中小学及大专院校和社会开展孝道教育、弘扬孝文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孝人物、孝景观及孝资源的保护研究

对于孝感古代孝子和中华孝文化景观及孝资源的保护研究的论文有:《孝感“孝文化”中的“董永与七仙女”――“孝感是董永故里”的印证》、《“黄香故里”考辨》、《(黄香故里考辨>之考辨――与张昕先生商榷》、《中华孝文化景观》和《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等。上述文献分别就“孝感是董永故里”、“孝感是孝子之乡”、黄香的故里、事迹及文物文献进行了考证,并就中华事亲景观、孝亲景观和孝行景观等中华孝文化景观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弘扬孝文化,积极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确保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

[参考文献]

[1] 孝感文史办.孝文化史料征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 昊崇恕.李守义.孝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

孝文化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慈孝文化 中职德育管理 现实意义 有效途径 现代内涵

《广至德》说:“君子之教以孝也。“孝道”自古以来就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三字经》、《弟子规》到四书五经,其间渗透的“敬老养老、仁义尊卑”的儒家思想,推崇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情操,乃至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是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人精神,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今天,这样的慈孝教育,很大程度上由学校来承担,尤其是对教学生“先做人,后做事”的中职学校来说,慈孝文化融入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慈孝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德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1.1 “孝义缺失”——中职学生的真实状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社会逐渐转型,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孝道观念和方式开始淡化、改变,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和社会教育对慈孝文化宣传教育这块缺少关注,我们看到:“目前,许多家庭都是“421”(四位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结构,对孩子的宠爱娇纵成风,致使许多孩子长大后叛逆自我、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和孝义精神。”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面临着西方的各种思潮的冲击,不良价值导向的挑战,以及“信仰危机”的考验,这些不良的价值导向是从小在耳熏目染中形成的,尤其是中职学生,他们身上的叛逆、自卑、自私和冷漠都是缺乏爱或是过度溺爱造成的,可以说因家庭和社会导致的学生“孝义缺失”严重影响着中职学校的育人效果,所以,本人提出要把“慈孝文化”融入到学校德育管理中去,因为“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来弥补,道德不足任何知识都无法弥补”。

1.2“以人为本”——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尤其是职业学校,育人远远比抓教学质量来得更重要。职业学校的“以人为本”与慈孝本质上有共通之处,慈孝立足于个人如何应对人我关系和群己关系,它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整体主义的心理体悟,“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取向无论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还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内,均提示着人的责任和义务。慈孝文化关注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爱父母家人到爱众人祖国,它的精神内核是尊重、和善、关爱和责任,帮助人们形成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而这些职业素养和个人修养恰恰契合中职学校的育人目标。

1.3“德教为先”——中职学校的管理之本

孔子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 , 人之行莫大于孝”,把孝上升为道德的渊源、治化的纲领,从而推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信“,实行“德教为先”与“为政以德”,这是儒家政治伦理思想核心内容,也说明了道德在儒家政治蓝图中的核心地位,道德是中国治国安邦的最基本的手段。

相对于国家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中职学校作为给社会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很多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技术的培养上,对于德育教育却有所放松,殊不知在任何时候,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都是最为重要的。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慈孝教育、诚信教育等一系列德育教育,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2.慈孝文化渗透中职学校德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慈孝”的含义就是:孝敬,是敬老养老、事亲善行。虽然孝根源于人类血缘,但不可否认的是,由它延伸的“仁、忠、诚、信、礼、义、廉、耻”等伦理道德,成为古人行为的准则和评价德行的标准。而从中提出的慈孝文化就是要使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长幼、上下之间的和睦相处,这一文化和中职学校管理有很多的契合之处,那么在具体渗透中,有以下途径:

2.1撰孝学德

编撰德育教材,丰富课程资源。“慈孝文化”德育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就是经典诵读,为此,学校开展“道德经典进校园”活动,学校选取《孝经》、《孟子》、《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道德经典,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中职学生慈孝文化读本》,把包括“兼爱”、“慈孝”、“责任”、“勤奋”、“和善”、“职业”等品质在内的经典文章纳入其中,作为全校统一的诵读材料,通过每天的慈孝早诵,让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入耳、入心,从而达到读“慈孝”文章、悟“慈孝”文化、做“慈孝”之人的育人目的,帮助学生树立艰苦创业、发奋图强、立志成材的信念和志向。

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慈孝读书活动,《当代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孝道》、《慈孝文化规范》、《做最好的自己》、《道德的力量》、《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把信送给加西亚》、《做人从感恩开始》等一些慈孝德育、励志明责书籍,把经典诵读与“慈孝”教育相结合,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得益彰。不仅如此,学校还开展由慈孝文化引发的“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利用夜自修晚唱活动倡导“健康歌曲进校园”,借助文明用语和文明行为学习开启“文明之风进校园”,而这些蕴含道德意味的活动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它着眼于学生的一生发展,通过撰德学德的形式,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幸福的文明人,真正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

2.2上行下效

《孝经广至德章》说:“教以孝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作为学校来说,老师就是学生的父母,而在我们的传统德育中往往重视“教”而忽视了教师的“慈”,所以,在中职德育管理中,学校首先强调的是教师的“慈爱”行为导向,以“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为慈孝育人原则,推行“德育温馨导师制”、“慈爱回家有保护”、“教师关爱值日制”等一些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管理模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慈爱,感受到老师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因为,身教的效果远远大于言教,上行才能下效。

在教师慈爱引导的基础上,学校推行了一系列既严格又充满“孝义”的学生德育管理措施,如错时出校门,发扬礼让品质;排队进场室,体现团队意识;“小红帽”值周班,感受服务和责任;学生自治管理,表达关爱与和善;学生志愿者行动,从爱父母到爱社会;为民服务活动,收获帮助的喜悦等等,这些德育的精神内核,都是从小小的“慈孝”开始的,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己推人,学会兼爱、和善、责任和服务,这才是真生的“孝”和“仁”。

2.3外营内孝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以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慈孝作为培养和实践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根和做人之本,近年来被广泛弘扬宣传,来自报纸、电视、网络等各个媒体也广泛宣传慈孝文化,各种各样的慈孝征文、慈孝演讲、慈孝故事、慈孝人物评选活动不胜枚举。为中职学校慈孝德育管理的展开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我们可以借助这样的大环境努力营造学校的慈孝文化氛围,如利用宣传窗、文化墙、走廊、过道等粘贴慈孝标语、讲述慈孝故事、绘制慈孝人物,校园广播也精选一些感恩励志歌曲,以此形成良好的慈孝氛围,弘扬慈孝文化。

“思而悟,悟而行,行必高远”, 除了营造慈孝氛围之外,中职学校还把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慈孝文化的内涵,举办各类慈孝文化讲座等,积极开展多形式、多载体、内容丰富的慈孝文化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校园十大“慈孝之星”评选、中秋感恩节、手拉手感恩行动、慈孝征文演讲比赛、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慈孝图书推荐会等,借助学校主题月活动,利用学生社团宣扬慈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并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和网络等现代媒介,进一步普及、宣传慈孝传统文化。让慈孝之心烙印在学生内心深处。

2.4家校宣孝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伦理道德,它要求晚辈敬老、爱老、养老,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所以,中职学校的慈孝德育必须要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尤其是针对现代独身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子女众多的学生现状,过度的溺爱骄纵和爱的缺失已经造成的孩子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和不懂感恩的社会现象,需要学校通过成立慈孝文化家长学校,设立慈孝课堂,举办各类慈孝文化讲座等,积极开展多形式、多载体、内容丰富的慈孝文化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学生、教师、家长三层分级教育的网络,密切学校、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进一步提高和培养未成年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3.中职学校德育管理中提炼的慈孝文化新内涵

慈孝文化作为人际和谐的范导,引导并调节人际关系走向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都可以由慈孝文化推而广之,都属于大慈孝的范畴。对中职学校来说,在慈孝文化的宣传渗透引导中,我们要充分看到其新内涵,并积极培养学生兼爱、孝义、明责、和善、服务的优质职业人品质。

3.1慈孝滋生兼爱

儒家提倡“爱人”,孔子讲“亲亲而仁民 , 仁民而爱物”,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家提倡“兼爱”,主张“爱无差等”、“不必亲疏”,都强调慈孝的背后是学会爱人,学会不分人我、不别亲疏、无论贵贱、无所差别地爱人,而“爱”,恰恰是中职学生最缺乏的,他们自小养成的是自我意识强烈、利益观念浓厚、自卑感重、惰性思想让他们不会爱、不懂爱。所以,通过营造慈孝氛围,开展慈孝活动,能有效滋生“兼爱”的品质,培养学生爱人之父若其父 , 爱人之身若自身 , 爱人之家若自家 , 处处先为他国、他家、他人着想的大爱

3.2慈孝孕育和善

温和善良,对中职学生来说,就是逐步形成外向、活泼、自信的个性和行为特征,善于主动与人沟通,乐于给予同伴帮助,最终呈现出民主平等、团结和谐的氛围。在这里,孝义、和善和责任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孝义是前提,只有对父母有孝心孝行的人,才会对身边所有的人、事、物生出和善之心,对家人孝顺、对他人尊敬、对社会、自然产生敬畏,然后才有了责任之心,用这份责任让别人信任。在慈孝的引导下,中职学生的温和善良不再是教条口号而已,而是发自内心的为别人着想,对工作认真负责,学会宽容和体谅。

3.3慈孝培养责任

“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大家都懂,无论对待任何工作,在“德”与“才”之间。对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而言,从慈孝中教会学生明责,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心、环境责任心、家庭责任心、他人责任心和社会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责任还会催生荣誉,能主动学好技能,全力以赴地做事,责任还可以使人坚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主动学习能力,只有责任和能力共有的人,才是企业和公司发展最需要的。

3.4慈孝铸就职业

作为中职学校,用慈孝文化铸就培养学生的职业服务之心,提升职业素养,厉行勤俭节约。“学以致用、用以务实”,组织师生“为民服务队”深入到乡镇、社区,用所学的技能开展技术、文化服务。服务市民,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服务之心。

3.5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传统孝慈文化不仅蕴涵了“民胞物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执著的理念,它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色,孝慈文化不仅是德的根本与起点,也是教化的根本与起点。所以,让学生在慈孝文化的濡养中,在异彩纷呈的活动中,如无华之水和无火之石,用情而生涟漪,用智而生灵光。使学生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慈孝文化宣传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华慈孝网》2010.1

[2]儒家和墨家的差异》,《互联网》

[3]《孝经》[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 年版

[4]瞿振元、夏伟东.《中国传统道德讲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魏英敏.《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M],昆仑出版社,2001.

[6]康学伟.《论“孝”与墨家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4.04=

[7]王利军.《中国传统孝慈文化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9

孝文化的意义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孝孝慈孝道孝道文化

在慈、孝、友、恭之中,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重视孝,将其看作为“百行之先”。孝是做儿女的义务,其根本要求是敬,即对父母发自内心地敬爱和依恋,表现于外就是温和、愉悦、恭敬的态度,尽心尽力的侍奉.力求给父母带来更多的幸福、欢乐以至荣耀。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孝子之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丰L记·祭仪》)“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动天地,感鬼神。”(袁采:《袁乐世范》卷一《睦亲》)孝慈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十分重要的规范,在所有的传统德目和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儒家视孝慈为仁、义的根本,“人伦之公理”,许多思想家和历代统治者也把它当做维护伦理关系和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把孝慈与“忠君”、“爱国”相联系,以孝慈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使孝慈这种调节亲子关系的道德规范上升扩展为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成为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

一、“孝”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基础

孝的观念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末期,即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时期。由于私有制的产生,并为男性家长所支配,子女可以直接从先人那里继承财产,为了表达对家长的感恩、崇敬和哀思之情,日久天长便产生了孝的观念。孝最早是作为家庭伦理规范出现的,它的功能是调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当初并无社会规范的意义。远在西周社会,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已见著于文字。《尚书·酒诰》说:“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尔雅·释训》有“善父母为孝”的说法,意思都是敬爱、奉养父母。

孝的观念的产生基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两个最根本的事实。第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的存在,构成了中国占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天然”形式。基于血缘而产生的“亲亲”关系,这是人类古老的感情,氏族社会就是依靠它来维系的;在西周奴隶制社会,体现为自周天子至诸侯、卿大夫、士的垂直金字塔形式,经过春秋战国的变革,在秦以后的封建制社会.则体现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横向的网络形式。第二,作为社会存在基础的自然经济的高度分散与作为国家整体的君主专制统治的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的社会基本结构。个体家庭经济的形成,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家庭中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出现,使得氏族社会里抚养老人是全体氏族成员的事,子女对父母无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奴求社会出现了个体家庭后,夫妻及其子女构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并有要求子女奉养的权利,子女则负有照顾父母的义务。与此相联系,作为家长的父母享有绝对权威,有权支配子女,子女则有尊敬与服从的义务。“孝”的观念便由此产生。

“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要求子对父的奉养、尊敬和服从。它虽体现了父子血缘“亲亲”之情,但本质上是父子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反映。因此,“孝”不是自有人类社会就有的,只有到了私有制财产出现、“一夫一妻制使父子关系确实可靠,而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的社会属性,主要是用其维系宗法制。一方面宣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把同一“族类”作为同心同德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又以宗室血缘的亲疏远近确定内部的等级秩序。这样由家族到国家,达到了伦理与政治的统一。因此,西周对“孝”非常重视,把“有孝有德”作为“君子”的主要政治标准的道德要求。“孝”作为宗法道德规范获得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成为维护奴隶主统治的有力工具。它集中反映了氏族成员必须服从氏族整体利益(既个体依附群体)的伦理实质。正因为如此,“孝”在诸宗法道德规范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特别为周统治者所重视。周人关于“孝”的思想,一直为后世所承袭,在儒家和封建统治者那里,得到了不断的升华和发展,与“忠”相并列,成为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孝经》的德育思想

《孝经》论孝,概括起来,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

(一)“孝”为“至德要道”

《孝经》开卷即伪托孔子表明了“孝”在诸德中的地位:“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先王“以顺天下”,使“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至德要道。”关于“孝”的内容,《孝经》作了如下的概括:“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中于立身。”“事亲”也即“爱亲”、“敬亲”,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并要求做到“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众人)不争”否则,“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此外《孝经》又把“不敢毁”自己的身体作为事亲的一项重要规定,并视之为“孝之始也”。再有把“事君”尽忠纳入“孝”的规范,这是《孝经》对先秦儒家关于“孝”、“忠”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二)“以孝治天下”

《孝经》宣扬孝道的唯一宗旨,是实行“孝治”。“孝治天下”、“孝顺天下”,是贯穿在《孝经》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孝经》说:“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孝治》)天子以孝治天下,对诸侯和小国之臣接之以礼,即得万国之欢心。很明显,所谓“以孝治天下”,体现为使万国“事其先王”、百姓“事其先君”、家人“事其亲”,其实质是使天下都心悦诚服(“欢心”)地服从统治者.“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帮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孝治》)“以孝治天下”还包括以教化民。“教”,《广至德》说:“君子之教以孝也。”

《孝经》认为:“亲生之膝下”,人在孩提时就产生亲爱父母之心,及长则日增尊严父母之德,而这正是的教之所“本”。

总之,《孝经》把“孝”抬高到“至德要道”的高度,主张“以孝治天下”,适应了封建家长和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因而始终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它首先为统治者所推崇,用以作为推行“孝悌力田”的选士标准和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工具。以后,唐玄宗又亲自为之作注,从而更为《孝经》所论之封建“孝”道增添了帝王的至上权威。

三、“孝”的现实意义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笔者认为,孝是封建道德,但绝不认为孝仅仅是封建道德。孝具有阶级性,但也有广泛的社会性,即全民性。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一种道德范畴,都是阶级性与全民性的统一。任何一种道德行为准则的提出,都有它的阶级利益基础。在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对协调君主、父子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力,培养人对国家、社会、家庭的义务感、责任心方面,都有着某种程度的进步作用。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尤其是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研究和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来审视孝道文化,确实认识到孝道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否则,就无异于大道废弃,纯朴破产,人心堕落,社会倒退。

其次,古人将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古代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

孝文化的意义范文第4篇

辛静(1991-),女,河北省承德人,沈阳师范大学学院2011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民道德建设。

摘要:文章通过界定孝文化及“421”家庭模式,从孝文化现象缺失的现象入手,积极探索孝文化在建设“421”和谐家庭的指导作用,将二者相契合,为孝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寻找出路。

关键词:孝文化;421家庭;现实意义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国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孝文化也在家庭结构的变化中发生震荡,具体表现为连续性和更新性。

一、孝文化及“421”家庭模式界定

(一)孝文化的界定

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晚辈对于长辈的赡养、遵从和敬重。这种伦理关系是年低者对于年长者的遵从,由卑致尊,老者居上。孝作为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我国的孝文化自父系氏族时代产生,发展于奴隶社会,于封建社会成熟。它作为中华民族核心,渗透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社会是奠定在孝文化基础之上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人生之道。

(二)“421”家庭模式界定

“421”家庭模式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后,所组成的家庭结构模式:独生子女双方父母、独生子女所结成的夫妇,夫妇所生下的下一代独生子女。也就是说由两个青年人承担起赡养四个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的生活压力。这种家庭模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为普遍的家庭结构。这种家庭模式引发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影响最大的就是养老问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的平均寿命上升。面对养老问题,提倡养老社会化,又与传统意义上的孝文化相悖,“养儿防老”,“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理论受到冲击,加之医疗保险的不完备,许多老年患病者不敢轻易治疗。

二、“421”家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部分青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颇大,传统的孝文化被拒之门外,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间的冲突加剧了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冲突,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代际关系的变化凸显了“421”家庭的稳定

代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打破了传统家庭的稳定性,家长同子女间,婆媳间最基本的家庭伦理关系,房子和车子以及款子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准,尤其是房屋产权私有化后,和谐家庭的规则被打破。这就成为年轻人的主要精神负担。城乡二元社会化的模式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队伍之一,而老年人则留守在原地,这一批年轻人无法解决老年人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造成了空间上的“老无所养”。青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与父母产生很大分歧,代际矛盾严重,多元的社会价值冲突使三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差异。“421”家庭的主体是80后,父母将全部心血灌注在儿女身上,希望子女将自己年轻时缺失的东西全部补回来,并延续自己的生命,因此很多80后被希望化了,家长的牺牲与慈爱,甚至现代存在的特殊群体”啃老族”的出现,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重要关系。青年一代则希望活出自己,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事业,追求爱情,追求幸福。面对年迈的父母,年轻人无力顾及,被父母视为不孝冷漠,甚至歧视。另一部分现象则表现出年轻人弃老现象,认为老人是家庭的包袱,不愿意侍奉老人。养老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强化家庭养老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所在,是依靠传统的伦理关系维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渠道之一。

(二)众多角色的冲突加剧了行孝方式的偏差

“421”家庭模式既要求儿女在精神物质双方面对老人进行供养,又在赡养的过程中要加入与老人的交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年轻的父母们既要拼杀于事业当中,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寻找立足之地,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整合人际关系,利用闲暇时间充实自我,老人与子女间角色的冲突,使他们不得不背负起核心家庭的负担,同时要应对外界关系的疲惫,还要尽赡养老人的义务,由于身心疲惫,年轻人往往忽视了尽孝而只能选择事业。当然,也有的年轻人对于尽孝的行为方式出现偏差,在经济社会的影响下,认为尽孝就是用金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将父母请入豪宅,托付给保姆,来去匆匆,忽视了老人的心理和渴求。年轻人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特征,结合自己父母的实际,在征得父母谅解的同时,常回家看看,按照父母的实际需要表达尽孝方式,报答养育之恩。

三、孝文化在“421”家庭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孝文化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内化了的心理情感,熔铸于中国家庭伦理道德的主体之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只有最基础的伦理结构和谐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和谐,因此“421”家庭的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将传统孝文化纳入建设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使孝文化的精华为建设和谐“421”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服务,实现孝文化的价值,并赋予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一)创造道德环境,实现代际和谐

传统文化中的孝以“爱”为核心,注重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之谓“亲亲”。传统的孝文化强调赡养之道,然而,当前的“421”家庭中,年轻人面对赡养和事业进退两难。“父母在,不远游”古训很难实现。我们必须要照顾到老年人的心理,在空巢家庭父母备受孤单之时,常回家看看,哪怕是一句问候,也会填补老人家内心的孤寂。和谐社会的孝体现到的风貌和规范,是和谐人际的重要体现,只有代际之间和谐了,才能使子女亲密无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面对身后的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给子女做样板,子女将从年轻一代父母身上学习,并付诸实践。

(二)尊重奉养传统,兼顾多样方式

儒家提倡的孝要先敬。敬老爱老作为当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仍然有时代意义,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爱父母要发自肺腑,是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真诚的爱,这种爱不受社会舆论,经济环境的制约,是亲缘间最朴实无私的爱。古代奉养父母是儿女的义务,“养儿防老”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特色产物。养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而非是敬,非爱。止养不敬视为不孝。国家和政府部门积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多样化养老方式,结合城市和社区发展,将养老体系纳入到城区规划之中,建立社区养老机构,建立社会养老基金,培训陪护人员上岗,建立老年游乐场馆,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现代家居养老方式,通过社会化的服务,将老人的奉养以雇佣钟点工或者短期工的方式进行,配合医疗和保健等必要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社会养老不仅可以拓宽养老空间,合理分配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敬老院,托老所等方式,让老人在社会中仍然可以享受关爱。这种多元化养老的探索,解放了“421”家庭中的年轻夫妇的劳动力,缓解了他们的压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从家庭的孝开始,爱父母,爱子女,爱家人推及至爱他人,爱国家,兼济天下。(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孝文化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白族;孝文化;形式

从一般意义上讲:孝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爱幼的一种文化传统。孝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从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讲,孝文化还应该包括一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忠诚和尽责,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这样孝文化会更加具有内涵。而且这方面的典型古今不胜枚举,如古代的岳飞、戚继光、郑成功等,今天的革命先烈,还有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等。

有的专家把孝分为三个层次,就是“大孝”、“中孝”、“小孝”。“大孝”即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忠诚和尽责;“中孝”即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赡养;“小孝”即对婚恋家庭的负责。把三者合起来进行倡导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将更具生命力,更能与其他社会文化共同发展,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服务。

一、白族孝文化的表现形式

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大理地区,白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民族。由于白族所处的大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神奇、神秘又是人们神往的地方,所以白族人民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历来就比较多,称得上是见多识广的民族,在文化交往上也自然而然的丰富多彩。特别是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很多文化表现形式都与汉 标题 全文 刊名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2、研究机构要积极挖掘探索,不断推陈出新

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要深入到基层去,全面了解掌握少数民族文化的来龙去脉,然后认真地进行研究,不断总结出新的有意义的东西来,写成操作性很强的作品,让群众在具体的实践中有章可循。比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其中原生态专场比赛,像贵州的侗族大歌等,观众和评委感叹不已,还有新疆、广西、云南的许多节目,内容都非常精彩。其实这么精彩的东西,都是经过多少年的发展,经过多少专家和群众的提炼而成,已经不是最初的原始的东西了,如果我们所有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提炼都达到这样,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目前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文化得不到及时的归纳整理,内容上得不到升华,还停留在真正的原始生态之中,例如白族的《大本曲》这么有名,这么完整,应该可以整理出在全国有影响的东西来,让全国人民更了解白族人民是多么的聪明智慧。

3、人民群众要提高自身素质,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者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必须是国家政府,研究机构,人民群众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单靠哪一方面都是不行的,但这三者之间人民群众是最重要的,有时他可以集国家政府,研究机构于一身。比如,群众可以利用自己创造的财富投入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可以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去提炼升华自己的文化,又在自己的实践中去传承它,所以我认为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最重要。这里我要强调的是,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可以传承升华出高质量的文化。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相对更落后一些。而且很多民族的文化传承还是上了年纪的人在做,文化基础更差,有的连字都不认识,完全靠眼见耳听,日积月累,知道多少发挥多少,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完全不依靠笔头的探索,发展进步要难多少是可以想象的,我们要呼吁,更要从自己做起,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尽一份力量,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让灿烂夺目的少数民族文化大放异彩,世代传承。

【参考文献】

[1] 熊黎明.中国传承文化的现代转型[J].云南社会科学,2001.

[2] 罗荣渠.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 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介绍与摘要[J].伦理学研究,2004.

孝文化的意义范文第6篇

孝文化有利于家庭中基本道德规范的遵守孝道可以算是我国古代社会家庭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所谓的孝道文化,就是敬老养老,关爱父母,关爱长辈的一种文化传统。其中,敬老养老是孝道文化的核心。敬老养老是每一个家庭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对于晚辈来说,敬老养老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但在当下的许多家庭里偏偏出现了一些不愿敬老养老的家庭成员。比如,公务员打骂父母,家有三个儿女却没有一个愿意照顾孤寡的老人,故意杀害亲生父母等等。这一个个让人心寒的事实,归其根源就是对于孝文化的缺失,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孝道精神,不能体会孝的真谛而做出过激行为。所以,家庭需要较早地让孩子接触孝文化,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强化他们的孝道意识,让他们理解孝的真正含义。“孝”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是很重要和必要的一部分,对孝文化的弘扬也成了当务之急的一项任务。我国源远流长的孝文化从古到今就被很好的保留继承下来,发展弘扬我国的孝文化就是当今时代的需求和任务。我们既然已经认识到了孝文化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就需要大力的发展和弘扬孝文化,我们需要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理解并体会孝文化的真谛,最后再到实践中去,在生活中细细体会孝道带给生活的温馨。弘扬孝文化可以使我们的基本道德规范更具体更完善,个体只有在具体、完善的道德规范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体功能,更好地适应和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弘扬孝文化对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弘扬孝文化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孝文化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同时还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更多的积极作用。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已经步入了一个社会各方面都需要发展进步的时代,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正需要全民的努力营造。我们要努力地营造和谐的新风,实现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大力弘扬孝文化,让孝文化为现代社会服务。

1、孝文化有利于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道德素养,是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孝道也正是形成当今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根源,也可以说孝道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弘扬孝文化,让全民参与到孝文化的了解中去,理解、体会孝文化,只有全民认识到了孝道精神的重要性,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才会有所提升、有所发展,社会才能越发展越和谐。

孝文化的意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孝亲意识 民族凝聚力

孝道伦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进入近代以后,由于社会变迁,制度的转换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西文化交融日益强化,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孝观念日趋淡薄。伴随着孝道伦理观念的缺失,必然出现家庭关系紧张、道德失范、社会秩序失衡的不良局面。

孝文化的形成和历史嬗变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①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产生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生于商代,也有人认为形成于西周时期。西周灭商以后,周公摄政,制礼作乐,建立宗法制度,孝意识被纳入到宗法制度之中,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宗法制度的本质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统治阶级的各种利益和特权,实质上是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上的等级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孝开始从家庭向社会和国家转化。孝的内容也由单纯的善事父母扩展到敬奉祖先,祭祀先祖,孝从家庭伦理扩大到宗族伦理。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孝道随着宗法制度破坏而出现动摇,个体家庭经济进一步发展,养亲问题逐渐突出。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对传统孝文化进行新的改造。孔子在西周孝亲意识的基础上将孝和仁、孝和悌相结合,提出孝亲不仅要做到养亲,更重要的是敬亲和爱亲。曾子则“移孝为忠”,将孝扩大到政治领域。这样,经过儒家的改造,孝文化开始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中华民族的意识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

将孝道思想首先伦理化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是《孝经》,《孝经》对孔、曾、孟等人的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阐述,并对孝道的内容进行了广泛化,使之政治化。不仅将孝道之义推广至社会,以解决国家政治的君臣关系,还一举把孝道推上了以孝治天下的极致地位。从汉代开始,实行以孝治天下,这一基本精神为以后历代王朝所继承,孝道开始转化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汉朝确立的行孝的具体规范也加于纲常化并为后世的人们所遵循。唐宋以后,经过理学家们的宣传改造,由此走上极端化和绝对化的道路,最终成为封建统治者欺骗、愚弄人民的工具,成为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复合体。

纵观孝之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由于受生产方式和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孝亲情结,这种发自本能的孝亲意识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理论升华和统治阶级的推广扩大,使孝文化由家庭伦理转变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

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传统孝文化在中国延绵多年,经过历代文人的改造和统治者的推崇,使之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最高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虽然由于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而倍受思想家的批判,但其中的合理内核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精神。因此,在当代社会,批判地继承传统孝文化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孝文化,培养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是形成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孝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犹若血液一般浸透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族入侵、民族危机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抵御外侮。抗战时期,中华儿女无论是海外华侨,还是港澳同胞,都积极的捐款捐物,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怀着满腔热血,回国奔赴抗战前线,杀敌报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侨居世界各地的华裔,有的已经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仍然不远万里,回归祖国寻根祭祖、投资建设,以寄托他们的孝思之情。这种由敬祖孝亲的情感而衍生的邦国之恋、乡土之思,形成中华民族亲和力与向心力,将全球华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国家的富强而共同奋斗。因此,在当前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中承志立身、报效祖国等合理思想,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经济发展后劲。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如果每个家庭都和谐相处,就为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孝道自古至今都是调节家庭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良药。今天,虽然家庭结构和家庭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但孝道伦理在家庭和谐中的价值仍然存在,如果人人都能孝敬自己的父母,家庭就会和谐、幸福,家庭成员的身心就会得到调整,就能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如果把和谐幸福的家庭人际关系推展到整个社会,无疑就会成为和谐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进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后劲。

培养个人道德情感,构建新型社会道德体系。与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相对应,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其中,家庭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枢纽和起点。而孝又是家庭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孝道伦理的核心是养亲、尊亲和慈老爱幼,要求做儿女的要赡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使老人们颐养天年,这是做儿女的必须承担的义务,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体现。而家庭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责任,爱父母才会爱他人、爱社会和爱国家。一个人对家庭有责任感,才会对国家社会尽职尽责。

传统孝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具有维持家庭、社会稳定的功能,而且对今天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关键是要找到道德教育的起点,把道德教育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而孝文化所强调的对父母的爱心、感恩之心,就是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开端,是道德教育的根基所在。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提倡孝文化教育,由孝敬父母、爱护子女开始,然后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由爱自已的父母推及到爱天下人的父母,循序渐进,进而爱祖国、爱人民。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扩充到职业生活、社会生活领域就转化为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提高人文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传统孝文化倡导的尊敬父母、家庭和睦、尊长爱幼、扶危济困、忠于国家等优秀道德品质,已经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使之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继承中国传统孝道精华,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不仅可以有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道德意识,有助于克服当前日益泛滥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潮;有助于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助于激发人们对生活、工作的热情,使人们在社会中的价值取向朝积极的方面发展。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于促进以德治国和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将有着积极意义。

倡导尊老养老,培养人本意识。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解决日益扩大的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社会养老是未来养老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政府也正着力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机制。但是,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老龄人口众多,社会养老基础薄弱,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就是中国孝文化。在孝文化背景下,父母重视对子女的养育,子女成人后,从物质上赡养父母,在情感上爱敬父母,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都用法律和伦理形式固定下来,从而达到满足家庭成员生活各个方面需要的目的。继承和发扬传统孝文化,让更多的老人在家庭中享受天伦之乐,这不仅能够减轻社会的养老压力,保持社会稳定,而且对于人性的教育与陶冶,人们的真情良知的回归,培养人本意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合理挖掘孝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使孝道重新回归家庭伦理规范,把孝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融入和谐社会中,这些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个人孝亲的意识,规范现代社会家庭伦理,树立尊老敬贤的时代新风,以及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者为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本文为2009年度曲靖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孝文化研究》,批准文号为:2009ZD001)

孝文化的意义范文第8篇

作为儒学的代表人物,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他全面继承了“学为君子”、“反省内求”的儒家教育思想,阐释了君子人格、孝道、“慎独”等观念,从道理、伦理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容,被后世尊奉为“宗圣”。鉴于此,我想就曾子以孝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谈谈自己的认识。

1 老龄化日益凸显的中国应重视曾子以孝为核心的伦理思想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在我国历史上,曾子也以孝称著于世,孝乃是曾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就非常重视孝道,在儒学经典著作《论语》中,论及孝道的有17处,曾子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他的孝道思想也就是来源于此。

因此,曾子论孝,也是坚持了孔子的思想。孔子孝的核心内容是“敬”,曾子也由此突出了“敬”的含义,提出了孝德的这样几个基本要求:养、敬、安、久、卒,并认为孝应该做到养而能敬、敬而能安、安而能久、久而能卒。曾子说:“所谓孝也,民之本教日孝,其行之日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投,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孝老是人之常情,孝老乃德之大义。无可厚非,孝敬父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孝敬?最起码的要求应该是养之以敬,是父母感到舒心、安逸、幸福。作为子女,应该诚心孝敬,时刻将父母放在心中。

诚如是,这种孝的文化是我们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精神磐石,也是我们塑造社会价值观的价值原点。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子,父母不知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孝是为人子女的义务本分,只有在尽孝中,我们才能知晓恩情的宝贵,懂得责任的重要,感佩担当的真诚。感恩、责任、担当这些孝道所蕴藏的要素,不仅是一个人正心、修身、齐家的行事依据,更是社会和谐所赖以维系的价值之核。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参照。以孝德实践为圆心向外扩展,孝文化就会成为代际沟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剂,社会道德建设也能获得坚实稳固的支撑。

2 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应该借鉴曾子的伦理思想观

“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以培养身心健康,具有主体意识,最终成为适应社会生活、为社会所融合,并对社会有益的社会人为目标。

然而曾子认为君子的理想人格应具备“仁义”的最高典范。他将孝看作是诸德之本,因此,践行孝德,就不仅仅是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子女,更是要做一个遵守社会道德的好人。如何做一个有德的好人?曾子阐述了自己的道德修养理论。他的道德修养理论中有很多观点和方法,都被后来的儒家学者继承和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内省”、“慎独”、和“忠信”。这一思想,对现代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培养德才兼备、有高尚的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积极的心态、自信、上进的复合型人才,才是我们社会需要的人才。

实际上,飞速发展的现代教育,并没有带来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可以说较为普通的现象是学校重成绩轻品德教育,严重点说,校园欺凌现象在新闻报道中屡屡出现。更普遍存在现象的是,学校评选班干部、三好学生仅以成绩论英雄,有些同学即使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乐观进取、品质优良,如果成绩不佳,也可能被划入后进生、差生行列。而所谓的“好学生”本身可能会有不爱劳动、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瞧不起差同学等问题,但他们仍是学校和老师眼中的“宝贝”。这些现象都是现代教育在品德教育方面的缺失,是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

3 现代人的思想价值需要体现曾子的伦理思想观

在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基础上,曾子提出了一个更细密的体系:“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想法更完整地强调学与习、学与思、学与行的结合。

曾子“反省内求”在现实教育中更有现实意义。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相融合的系统过程,学习中有思考,思考后开始新的学习。这正与现代教育学家“反思教育”的观点不谋而合。反思是什么?现代教育家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已行动及情境的能力。杜威J为:反思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著地沉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的结论,进行主动、持久和周密的思考。

曾子秉承了孔子儒学的基本精神,始终把道德完善看作是一个学者的终极追求,因此,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时时检讨、反省自己的言行。这就形成了他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思想,即注重内省的修养方法。曾子常常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的言行要求很高,概括起来是“三不”原则。一是不要疏远自己的亲人而亲近外人。如果一个人连亲人都不珍重只顾着亲近、馅媚于他人,那就是亲疏、里外不分了。二是不要因为自身没有做好而埋怨别人,不要一旦有事情发生首先就想者埋怨和怪罪他人,那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相反的只会使事情更糟还会影响与他人交往的感情。三是平常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招致刑罚时再哭天喊地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