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石头雕刻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个大山深处的偏僻小村,花钱购买老人的大象,博物馆将他的作品列为珍品展示给参观者。
很多的雕刻家都试图雕刻出与之媲美的大象,但都没有成功,因为老人的大象非常强健,同时又显得非常温和、智慧、庄严和快乐,没有人能够雕刻出这样的大象。
有一年冬天,一位年轻的雕刻家找到了老人:“请问,我能不能看看您是怎样雕刻大象的?”
“我的孩子,”老人说道,“我无法教你怎样雕刻大象,我只能告诉你怎样去雕刻石头。”
年轻人非常失望,因为雕刻石头他早就非常熟练了。但是他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就是为了能向老人学习,所以他还是说:“太好了,您就教我怎样雕刻石头吧!”
一连几个月,他跟随老人每天一早就到采石场去,他们整天在那里敲打石头。
时间流逝,春天来了又去了。年轻人学会了很多过去闻所未闻的石雕手艺。在一个清爽的夜晚,秋天的落叶在微风中起舞,老人对年轻人说:“你已经学得很好了,我的孩子,你现在的切割、雕刻、磨光技术都和我一样精湛,我已经没什么技艺能教给你了。”
年轻人知道自己还不会雕刻精美的大象,所以他说:“可是我还有些东西没有学会,就让我再跟您学一个季节吧!”
于是,当凛冽的寒风又一次在烟囱边呼啸,当冰雪再一次覆盖了大地,老人和年轻人开始在工棚里工作。工棚里满是从采石场运来的石块。老人长时间地凝视着这些石头。
“您在做什么?”年轻人问。
“我在寻找大象。”老人缓缓地说,“这里有一头,那里有一头,另外那里也有一头。”他说着,用手指着那三块石料。年轻人把这几块石头看了又看,但是他只看到石头。
“大象在哪儿?”年轻人问。
“你难道看不见它们?”老人反问道,“它们就在石头中,你应该明白。”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年轻人困惑不已。
“我的意思是我在石头中发现了大象,当我能看清楚这一切,我就开始雕刻石头,然后将大象解放出来,然后每个人都能看见大象了。从这三块石头中你真的什么都看不见?”
年轻人再一次审视了那几块石头,“不,”他最后回答,“从这三块石头中我什么也没发现,但是我在你门旁的那块石头中发现了一些东西。”
“你确信?”老人悲伤地摇着头,“那块石头里没有大象。”
年轻人笑了起来:“我的确没有从中发现大象,但是我看见了一只老虎。”说罢,年轻人拿起工具,走向那块石头,开始将一只老虎从石头中解放出来。
(选自《视野》2007年第22期)
“藏二代”与嘛呢石缘
“嘛呢”一词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唵嘛呢叭咪哞”的简称,因在石头上刻有“嘛呢”而称“嘛呢石”,藏族同胞形容牢固不变之心为“如同石上刻的图纹”。虔诚的藏族信徒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纹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给他们带来吉祥如意。
有嘛呢石的需求,便诞生了从事石刻的工匠。这些工匠形形,有世代以此为业的,也有临时为业的。一般都是佛教信徒,他们将自己的虔诚与信念刻进冰凉的石头,赋予石块以生命。
在布达拉宫的西南方,一座药王山与它咫尺相对。在药王山附近,居住着很多以雕刻嘛呢石和佛像为生的工匠,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双手在山体遍布的石块上刻下隽永信仰。不光他们的作品被视作一件件艺术品,就连他们挥锤钉凿,舞刀精刻的过程也成为人们观摩的一项独特艺术。在这些观摩人群中,翁见明是一位常客。
翁见明同样从事嘛呢石雕刻,但他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人。作为一名生在拉萨长在拉萨的标准“藏二代”,翁见明对于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着难以言说的深刻情感。从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文化对翁见明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喜欢这里的人,喜欢这里的各种风情。的美早已铭刻在翁见明的心中,他更想将这内涵广博的美传播开来,在翁见明看来,可以长久保存的嘛呢石无疑是最佳的传播载体。
已过不惑之年的翁见明回忆起自己与嘛呢石的缘分,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最初是小时候和同伴们一起出去玩儿,在山上看到嘛呢堆,就觉得特别好看。后来知道药王山那边有专门雕刻嘛呢石的,没事就跑去看。”当时,年幼的翁见明并不了解这其中的文化内涵,只是单纯觉得好玩儿。
长大之后,翁见明开始搜集各种资料,关注并研究从小时候起就很感兴趣的嘛呢石艺术,走访了很多地方,观摩嘛呢堆和摩崖石刻,探访老工匠。从小生活在的他说着一口流利的藏语,在和当地人进行交流时没有太大障碍。
拉萨的药王山更是他常去的地方,很多老工匠并不太愿意向陌生人传授自己的技艺,无法直接问出自己想要的东西,翁见明也并不灰心放弃,他就静静地站在一旁仔细观察。“主要是看他们的刀法,如何打磨石块,每一刀都用怎样的力度雕在哪里。”凭借着这样的“偷师”,加上自己的用心琢磨,翁见明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革新传统,名山大川刻石上
可以说这些传统手工艺人是翁见明嘛呢石雕刻的最初导师,从六七岁时就开始练就的绘画功底,也为他探寻这条艺术之路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在叹服传统工艺的同时,他也发现传统的嘛呢石雕刻存在着做工不精细,题材不宽泛的缺陷。他开始思索如何将这一传统工艺打造成艺术精品。
为了开拓思路,上世纪90年代末,他专门到山东翰林浮雕培训学校,师从著名石雕大师张安,学习各种石雕技巧。在内地学习期间,他还利用假期到北京、四川、山东等地拜访石雕老艺人,这一过程令他深受启发。
回到后,他一次次地尝试将自己学到的各种石雕技艺与藏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在保留嘛呢石传统内涵的基础上,让它更具视觉美感与震撼人心的冲击力。高原上特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为这样的技术创新增添了不少难度,然而无数次的失败并没有让翁见明气馁,就凭着对嘛呢石由衷热爱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终于解决了在高原上精雕嘛呢石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他的题材也更广泛。在翁见明的嘛呢石作品中,除了传统嘛呢石雕刻的六字真言、佛像佛经等内容,他还独具创造性地将的著名建筑、名山大川以及文化中的各种吉祥图案雕刻在嘛呢石上。此外,将唐卡这一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移植在嘛呢石上,也是他执著钻研后的创意。
作品只赠,结缘善款是唯一收入
现在,翁见明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尽管工作室里现有两名设计师和3名学徒,翁见明还是喜欢亲身参与从采集原料矿石到最终作品成型的每一个步骤。通常,一块长宽二三十厘米的作品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一些大型的作品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在他看来,每一块嘛昵石作品都像是自己的一个孩子,他不愿意错过它们成长的任何片段,而这其中的乐趣更是旁人难以感同身受的。
在并不宽敞的工作室里,翁见明娓娓道来这一块块嘛呢石作品的前世今生。这些精美艺术品的原材料都是采集于拉萨市林周县雪乡的页岩矿石,据说这些页岩矿石要经过上亿年的演化才能形成。将石头切割打磨好之后,再根据石头上的天然纹路构思图案。当图文经过特殊工艺设计好之后,再将它们按1:1的比例雕琢在石头上。接下来就要用最细的砂纸打磨作品中的细小瑕疵,用天然矿物颜料为作品着色,再进行最终的抛光,一块精美的嘛呢石作品就打造完毕了。
这一过程既保留了传统手工艺的艺术特色,又增添了新颖的技术手段,翁见明就是在这样的新旧结合中体味着雕刻嘛呢石带来的无限乐趣。
在藏地,嘛呢石都没有固定的价格,信徒们会根据自己的心愿支付数额不等的钱币,扣除生活和生产成本,剩下的并不多,工匠们多是凭借着心中的信仰从事这份手艺。翁见明雕刻嘛呢石也因发自肺腑的热爱难以割舍。他的所有作品除了一部分自己收藏之外,其余都赠送给热爱文化的人们。一些获赠嘛呢石的朋友自愿给予的结缘善款则是工作室的唯一收入,但并不足以支撑工作室的运转,他用自己的工资支撑着工作室的创作。当他拿起刻刀在石块上细细雕琢时,那分专注中微带欣喜的神情明明白白地表示他并不在平这些,他热爱这个最古老的手艺,心甘情愿地沉醉其中。
就连介绍起自己的工具,他的言语中都尽带自豪与满足。他手中的刻刀是他按照精雕嘛呢石的工艺要求,自己在砂轮上磨制的合金刀。这些刀根据不同的功用又分为锥度刀、平底刀等类型,竟有上百把,平日里常用的就有几十种刀型。据他介绍,在雕刻时用多少角度的刀,以及刻刀的走向路径都需要自己不断揣摩,只有揣摩到位了才能发挥出一把刀的最大功效。“用得好的话,一把刀可以出很多作品,用得不好,可能一块作品还没出来刀就已经断了。”
女大师的“畲女”情结
在男艺人“一统江湖”的寿山石雕刻业界,黄丽娟凭什么崭露头角?作为“国石”,人们熟悉了寿山石浑然大气的一面,也见多了花鸟虫鱼、佛陀老翁等传统题材,而黄丽娟的作品则让人耳目一新。黄丽娟的题材主要是女性和孩童,尤其女性特有的温柔美丽和儿童的天真烂漫,是已为人母的黄丽娟发自内心的最爱。
以一个女性、一位母亲的身份,黄丽娟将爱美和慈爱的天性融入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故而在她刻刀下诞生的兰姑妈、嘎妞妞、妯娌,皆有着凝脂般的肌肤,穿着花朵样的衣裳……坚硬的顽石被黄丽娟化为指尖、心上的柔情,总让人觉得那一定是温润酥软的,忍不住想要伸手触摸。
“最美的题材就在你们面前”,这是黄丽娟始终秉持着的一个理念。福建省罗源县,黄丽娟的故乡,远近闻名的畲族聚居地。畲乡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畲女华丽的民族服装是闽东一道美丽的人文风景。但生于斯长于斯的黄丽娟知道,畲女光鲜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她们大都居住在边远的深山老林里,那里残留着包办婚姻、童婚等陋习,男尊女卑,生产生活中的脏重活都是靠畲女来打理……
黄丽娟一直就有雕刻“畲女”的打算。无论是1972年在罗源雕刻厂工作时,还是1978年考入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深造,抑或毕业后在罗源县电影公司做美工,她心心念念的都是如何借寿山石雕这一媒介,展现畲女之美,表达对这些畲族女性的钦佩和敬重。
1993年,黄丽娟开始进行专职雕刻,并拜在寿山石雕大师林飞门下学习,在心中千回百转的“畲女”情结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块寿山月尾紫石出现在她眼前。这块石材色泽不暗也不亮,总体偏灰,其中夹杂着紫红色,这颜色让她马上联想到从事繁重劳动的畲女的肤色。更为奇妙的是石材不仅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而且最高处有一小块紫红色,她利用这一巧色雕刻人物头上用红头绳扎盘成的、主体为椭圆形的发型,以及与头发相连接的畲族已婚妇女头饰。
这个作品形象是她孩童时期所接触的畲族妇女的凝练,而兰氏是畲族大姓,所以她把这个石雕取名为《兰姑妈》。在最初的构图中,“兰姑妈”的肩上扛着一个竹篓,可后来她在制作过程中发现作品已有一定高度了,如果只靠双脚立着重心不稳,这时她的脑海中浮现出“兰姑妈”背着螃蟹笼到海边抓大红脚螃蟹的情景。
于是,“兰姑妈”扛在肩上的竹篓就改为挎在肩上的蟹笼,不仅降低了作品重心,而且两个螃蟹笼小而圆,一个稻草包大而扁,在数量和形状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上“兰姑妈”背部下垂的腰带等服饰,使作品的构图不失稳固而又生动活泼。
相石、构思、打坯、细刻、磨光、修饰等步骤后,作品《兰姑妈》终于制作完成了。设计、构图、雕工,这些都是工艺大师的基本功,但如果没有女性所特有的爱与共情,对所目睹的生活,感受到对生命的尊重,就不会有如此鲜活的作品。
“精到”超越“精细”
在寿山石雕评赏和创作过程中,“精细”往往被过分重视,而“精到”常常被忽视。黄丽娟说:“过分雕琢是没有情感的‘精细’,这会使作品仅存匠气而失匠心。” 因为“精细”是指技术上的美,如常说的“毫发必现”;“精到”则是比“精细”更高的要求,在技术层面上更侧重事物的神韵与精髓,讲究形神兼备。
如今的寿山石雕业界,不少人把“精细”看做最至高无上的美,而对创作构思、整体构图却不太重视,以至于出现“千人一相”的现象。比如仕女和惠安女都被刻成统一的“瓜子脸”和“观音手”。而黄丽娟刀笔下的“惠安女”却形体健壮,肌肉健美,眼小但有神,嘴唇宽且厚,给人以健康、朴实、憨厚的感觉;“城市少女”则形体苗条,面容清秀,金鱼嘴,眼睛视线向下,上眼帘饱满,显得高雅含情。
对黄丽娟来说,不论是“精细”还是“精到”,都是深厚基本功在作品中的流露。石雕作品是将作者眼睛的观察,心灵的感受和头脑中的构思,通过手中刻刀在石材上表现、传达。构思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观察应着眼于细节特征,手下对刀应具有一定的掌控力,脑、眼、手三者默契配合,才能迸发出艺术火花。
她的作品《T台秀》选用的是一块形状瘦长,色彩淡雅,带有雨点式结晶体的花坑石。在制作过程中她因石施艺,紧紧把握住模特表演时的造型和神态特征,注意头、颈、胸的变化关系及脸部的神态刻画,在细部处理上也很用心,连发际线的区分,头发的走向、膨松度都精心设计,展现模特儿优雅大方、仪态万千的气质,堪称“精到”。
对艺术的严谨态度、真挚用心,成就了黄丽娟的女大师称号,但在现实生活中她却没有“大师”的派头,从来都认为自己只是一位普通的石雕艺人。所以黄丽娟对自己作品要求分外严格,创作也格外谨慎。每一件作品都要花很多时间构思,且经常要三易其稿。这也造成了她作品的低产,但这样的“低产”却让人肃然起敬。
“次石”巧成“佳石”
寿山石作为“国石”,田黄、荔枝萃、旗降,善伯冻、杜陵石等佳品都是天生丽质。一般人以为,佳石才能出佳作,次石只能出次品,所以业界艺人往往是重佳石而轻次石。但黄丽娟不同,当年辞职专攻雕刻时,因为不像老一辈大师那样有玩石“大客户”提供高档石料供其创作,一个女人也不方便远赴他乡采买石头,她只好跑到福州市区的一些低档寿山石地摊上,细心地寻觅可用的原石。
在石头交易市场上,其貌不扬的“次石”杂乱摆放,同样一块石头,别人看到的可能是杂质较多、不成规矩,难以为料,但黄丽娟看到的却是颜色泾渭分明、相互渗透,是用画笔难以勾画的天然图案。她就这样捧着一块块 “次石”,随形就势,寓石于情……
一块高山石,灰、白、黑、红四色,色块既小又乱,相互参杂,红筋、格裂都有,毫无灵性。但黄丽娟被吸引住了,感到这色彩的清纯、可爱,是雕少女题材的好材料。她捧着石头,反复琢磨、寻找有没有能刻脸部的地方。石上正好有一小块白色,为了与脸部面积比例相适应,她在雕刻时大胆去掉了整块石头的三分之一,取之所有,成我佳作。
1万年前的巨石文明建造技术
2015年10月,在哈达克斯坦北部的大草原上,发现了由101个野战工事组成的巨大正方形建筑,名叫图尔盖野战工事的古代建造物,是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约700千米的上空发现并拍摄下来的。
在其他地方,例如南美玻利维亚的蒂亚瓦纳科遗址的巨石群,还有土耳其哥贝克力巨石阵等闻名世界的遗址,都有着一个共通的特点,拥有与时代不相符的先进技术。
例如:蒂亚瓦纳科遗址的巨石群,最轻的一块石头重量也超过了10吨,在海拔3890米的高地上有着那样巨大的石头就已经很让人感到惊奇了,更何况要把这些石头堆砌成字母“H”的形状就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而且这些石头的表面像是被激光割的一样,非常平整。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石头的内侧有着像阶梯一样往里延伸的精细雕刻。复杂的图形以同心圆状的方式向内部深处延伸雕刻。这些石头显然不是事先雕刻好再被垒起来的,把重达10吨的巨石完美地切成立方体,再刻画好精美的图案,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由此可以看出,建造蒂亚瓦纳科遗址的科学水准远远超越了当时所在的年代的水准,这令人难以想象的先进技术,可以算得上是高科技了。
虽然石阵的形状看起来不像是人为摆放的,但是在法国的卡尔纳克巨石阵却有3000多块石头有条不紊地排列着。有名的专家沙加・埃里希冯肯・丹尼斯认为:“卡尔纳克巨石群,从建造开始到之后的数千年来,应该都是基于毕达哥拉斯理论而建造的。因为如果是古代民族的话,应该是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这种运用毕达哥拉斯理论的几何学排列,除了外星人以外没有别人了吧。”
还有黎巴嫩的巴勒贝克,那里的朱庇特神庙的地基是用三种类型的石头组成的。各个石台长18米,宽和高是4米,重量在600―1000吨左右。仅仅要把这种大小的石头用人力堆起来就已经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了,更何况开展如此工程的工作量以及所需要的技术之高更是难以想象。还有更让人震惊的是,在底部的基石有被抬起来过的痕迹,而且在这块石头下面还垫了一块新的石头,这样的事,在2000年前靠人力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人类再度掌握反重力技术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20世纪的美国。在佛罗里达州的霍姆斯特德小镇,有一座奇特又壮观的珊瑚石城堡。这是一位叫爱德华・李特斯奈克的拉脱维亚移民青年自己一个人建造起来的。他原本是想和未婚妻住在一起而建造这座城堡,最终因为失恋而变成了无法实现的梦。
李特斯奈克只在夜晚建造城堡,谁也没有见过他是怎么建造的,常常有人说李特斯奈克是在制作木乃伊。
在对金字塔建造方法的假设里,有记载“反重力技术说”的内容。这个内容的详情是关于外星人探访古埃及时,运用了能推动UFO系统的反重力能量。
反重力技术是磁等离子体动力学学术研究的一部分,新墨西哥州的桑迪亚研究所与佛罗里达州的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对此技术的科学研究。
中国现代漆器雕刻、镶嵌的生产大多遵循传统。在漆艺技法上虽有了一些改变,但一般依然因循过去的雕、嵌、堆、绘,等工艺技法。
一、雕刻工艺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求
漆器雕刻种类很多,制作工艺也较为复杂,按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刻漆、镶嵌、开纹、彩漆描金等。所谓开纹是浮雕的一种雕刻形式,所用的材料广泛,以各种产地的石头为主,尤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四大名石为最。现在因这些石材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昂贵。一般多用普通的粉石替代。
粉石产于广西,又称广西叶腊石:石料细软,易于雕刻。体质透水性强,常见颜色有白、青绿两种。俗称广西自和广西青,抛光后的石料表面滋润、光泽亮丽,自如羊脂白玉,青如新山玉和山东绿石。
粉石浮雕是漆器镶嵌的配套工艺。分高浮雕,中浮雕、(浅浮雕)。创作者首先需要具有一定的绘画雕刻基础,运用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的方法将描绘的人和物体按比例经过压缩变形,组成画面,使之具有着绘画一样前后层次感和虚实关系。然后以画面色彩为基础将石材开纹雕刻并有限着色。在制作中坚持整体、局部、整体的塑造方法,处理好许多制作上可能产生的压缩关系,即可较好的完成整个作品。由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收藏的大型红木座漆器镶嵌地屏《洛波神游》是当代中国最为优秀的作品。运用粉石的特点雕刻、开纹制作并组合成各种画面或独立成一幅装饰画,使粉石浮雕成为现代壁饰中的一个品种,在现代装饰艺术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一幅完整的作品要经过选石料、贴样、拉弓、开纹(雕刻)、镶嵌(打磨、组装)、配框等多种工艺。
首先把样稿剪下来涮上浆糊贴在石料上,待干后,用竹弓锯或线锯锯下,再用扁锉修正边缘线,轮廓线即可开纹(雕刻)、出胚。
出胚:粗胚一要求把形象简单明确地表现出来,虽属大致定位,但非常重要,必须做到
1、定位正确:若阴阳面层次的高、低都会影响成品的构图和比例。
2、形体的动态和趋势都要明确清楚。
细胚:在大体块上(粗胚)把形象细腻地(块面形)表现清楚。若在粗胚没有出完整的情况下就做细胚是操之过急的表现,必然会慢、差、费时不讨好。胚出的完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制作上的进一步发挥。
了手:即精雕细刻,后细不遗,把每一部分的形象细节精确地表现出来。了手要求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有深度,线条流畅根脚清楚。
如牡丹花的制作:牡丹花形象的浮雕要掌握牡丹花花形的特点和制作方法。牡丹花的特点:花冠大、复瓣、花瓣肥厚、有裂,叶大、多为三叉九叶,叶柄长,花杆木质,多疤痕、花苞近圆形。花卉浅浮雕时,应该做到花卉在同类产品的雕刻中,花冠全开、半开或含苞,叶片大、中、小要错若有序;牡丹树干的表皮要求做到光茎,有弹性;树根要求做到:根顺树势,根茎稳固,老根苍老,多节多皱多裂。嫩枝要柔嫩,根爪要有力,枝下弯曲有力。
镶嵌(打磨、组装)
将雕刻好的各部分经过砂纸打磨洗净后,抛光,使物体表面细微光洁,平滑,精细,然后按图拼装。
作品的后处理
把刻好的物体经过拼装后,用胶水涂于物体的反面,粘在漆胚上,再根据作品的需要最后定制镜框,这样一幅完整的作品制作完成了。
雕刻工艺即浮雕工艺(漆器中称开纹)的工具
扁锉刀、刻刀、弓、笔、砂纸、刷子、磨刀砖等,这些工具不包括特殊工具或专用工具(雕刻机),如需要可自己定制,因人因物而异。
扁锉刀:用于修正雕刻对象的边缘线和出胚(即木锉)。
刻刀:有大、中、小不等,平口刀、园口刀、斜口尖头刀配备三种即可,具体操作时无一定规律,学员使用时顺手即可。大平口刀用于出胚和雕刻大面积(平面),小平口刀雕刻细部和较小部分,圆口刀雕刻凹凸线条或刻划图案时用,尖口刀用于雕刻根脚等。
竹弓:用于锯下(拉下)雕刻所需的石料。
笔:铅笔HB或B,用于在石料上钩画所需图案。
砂纸:各种粗细型号很多,用于打磨、抛光,,常用的是木砂纸和水砂纸二种,0号铁砂纸也可用。
刷子:用于刷去和清洗雕刻时留下的石屑。
磨刀砖:用于磨刻刀。
二、镶嵌工艺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求
漆器镶嵌有螺钿镶嵌、玉石镶嵌、百宝镶嵌等。百宝嵌起始于元代,选用材料最为丰富,它是用金银、宝石、玉石翡翠、象牙二、珍珠、珊瑚、螺钿等天然原材料,精雕细琢成人物、山水、楼台亭阁、花鸟鱼虫等图案的物件,并镶嵌在用大漆制成的漆板上,也可以镶嵌在红木板上。
关键词:美玉;佛法;设计;雕刻
――缘起
千金易得,良玉难求!一件完美的作品,玉材至关重要,一块美玉在手更是激发创作欲望和灵感的动力所在。《佛法》完成前是一块难得的和田玉籽料,难得但并不完美。这是一块和田玉,传统概念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中国有四大名玉,而和田玉最负盛名,被誉为国玉!遇到这块玉是我的缘份,她并不完美,有瑕疵、有裂痕、有黑石膏,但我认为去伪存真、赋予艺术创造,使之完美是我的责任,因为缘份!
――构思
说到缘份,“缘份”这个词来自佛教,几千年来佛教文化深入人心,得到这块美玉,第一个念头就是佛教题材,玉雕有“一相抵九工”的说法,是极言艺术构思的重要性。《佛法》的构思时间很漫长,有一年之久,翻阅了无数资料,到寺院实地考察感受,与高僧大德请教相关知识,怀至诚之心去思考创作,有时一连几天盯着石头冥思苦想,反复揣摩,这其实是与玉石在对话、在交流,我认为美玉是有灵性的,需要用心去和她交流,了解她、理解她,发掘她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佛法》立意有两个主题(即正反面主题不同),第一主题有三个组成部份:华严三圣(释迦牟尼佛、文珠菩萨、普贤菩萨)迦叶、阿难、飞仙与力士。
释迦牟尼佛是代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文殊菩萨象征着智德、正德,普贤菩萨象征着理德、行德,两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
《佛法》创作的第二主题是围绕观世音菩萨展开的,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g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
――制作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立意构图明确之后,就要选择何种表现形式去实现。和田玉雕技法分为很多种,比如圆雕、薄意、浮雕、透雕、镂雕,以及虑实写意等等,在选择技法的同时,还得去掉玉石本身的瑕疵,展现其自然之美。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将多种技法融为一体,随形就势,划分局部,因材施法,确保作品完整统一,别具特色。
首先是“整料”,即去除原料中主要的、缺点与瑕疵。为了作品完美,把握优劣的取舍,不可以姑息造就!
其次,从重点人物开始,逐渐展开。各种技法综合运用。
再次,修细工。此阶段类似围棋的收官,棋始棋中布局好,收官不利也是败局,所以修细工至关重要,考验雕刻者的耐心、细心。比如迦叶和阿难两个人物,在传统形象上是一老一少,迦叶表情凝重,脸部、手枯瘦,反之阿难眉清目秀、皮肤鲜润,这样两尊人物一老一少的形象就活灵活现、跃然眼前。最后还是打磨,这是制作的最后阶段,才得以完成。
――体会
和田玉是中国玉文化的部分文化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俗话说“君子如玉”、“人养玉,玉养人”,“人玉和一”是我的创作理念和终极目标!我在二十多年的创作中,有快乐、有喜悦、有悲伤、有辛苦,但是我一直在努力,《佛法》是我创作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用时两年半,倾注了大量心血,个中滋味难以言喻!但当《佛法》真正完美的展示给观众的时候,我觉得两年多夜以继日的努力,所有的汗水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如今,中国的和田玉雕作品不仅广受中国人青睐,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各民族人们的尊重和珍爱,享有很高的声誉。我相信艺术无国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相信中国玉文化将走向世界,在人类文明史上继续散发她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产业化;曲阳石雕;发展;传承
1、曲阳石雕发展现状
1.1曲阳石雕发展SWOT分析
曲阳石雕在现在的情况下,可以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1.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防止出现大量模仿问题;2.要鼓励雕刻工作者对雕刻工艺进行优化,增加工作者的创新;3.要大力开通网上市场,拓宽市场渠道;4.要提高石雕工作者的文化素质,培养创新力;5.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化发展,使石雕发展更上新的台阶。
1.2曲阳石雕的产业化发展现状
曲阳雕刻文化产业园作为河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园,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国家的大力扶植,且产业化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全县多个乡镇和村都已成为雕刻基地,雕刻企业、雕刻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曲阳已形成县城至羊平集9公里长的“雕刻走廊”,13平方公里的雕刻园区和6个小区。全县雕刻企业固定资产超千万的企业达到20多家,建立企业集团3个已经成为带动产业群群的工头企业,此外,雕刻艺术节、雕刻展销会、雕刻大讲坛、雕刻大奖赛等重大雕刻产品推介活动也为雕刻业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市场的需求使曲阳石雕这门古老的艺术出现了紧跟社会需求的石雕作品,曲阳流传一句话“只要你能把想要的做成图片,曲阳人就能给你雕刻出来”。近几年的企业数量并没有大幅度上升,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产业化过程中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模式进行探索。
2、曲阳石雕产业化分析
尽管曲阳石雕被列入了国家保护名录,石雕业被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从产业化的眼光看,曲阳石雕仍面临着诸多困境,成为石雕技艺发展与开发的重要制约因素。下面将从生命周期来分析曲阳石雕的产业发展。
2.1导入期
上世纪90年代,处于曲阳石雕的导入期。此时企业规模不大,结构零散,优化欠佳;产品单一,产品原料来源多,企业目标和战略一直在变化;企业以接受订单为主要销售手段;大部分企业以自己擅长的工艺为主,自己尝试的新产品少。同时,企业开始意识到销售的重要性,开始进行宣传。总体上,产业化结构不太成熟,产业发展缓慢,利润率低,但市场增长率在提高。
2.2成长期
1990年到2000年,此时的企业产品步入成长期。企业销量越来越大,产品开始出现差异化,小型企业规模逐渐完善。同时,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始接受不同层次的产品,因此,曲阳石雕产业的厂商增多,但产品层次及特点有极大不同。产品价格增加,利润也开始上升,原有企业也会同时在此阶段扩增,努力增大市场份额。
2.3成熟期
2000年到现在,曲阳石雕产业化向成熟期步入,竞争者之间的价格战日益严重,同时,市场接近饱和,新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因产品逐渐标准,差异化小,技术、质量、创新方面缓慢进行,新客户不会大幅度增加,各个企业主要依赖老客户重复购买,产品价格不会上涨,略有下降,各年的增长变化不会太明显。同时,石雕原料、雕刻中产生的粉尘污染、机器的噪音等问题逐渐出现,不太盈利的小型作坊也会有一部分退出市场。
3、曲阳石雕产业化中出现的问题
1、产业化带来过分追求利润,传统工艺逐渐流失,产品复制化严重
产业化核心是利润,由于过分的追求利润,工人们以先进的科学技术、精密的仪器、高科技的机器代替手工,使传统的曲阳手工雕刻技艺不断受到冲击,大部分手工技法已经失传,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机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放弃许多原来的雕刻类型,以前多以口传心授方式继承的传统的技艺逐渐流失,现代工厂内的学徒多以模仿为主,很难真正学到传统石雕工艺的精髓,故整个石雕行业后继乏人。
2、工人文化素质低,产品创新性差,版权保护意识不够
曲阳是河北省的贫困县,虽然石雕大有名气,但经济落后,很难引进外地的知名雕刻人才,初中毕业即从事石雕行业的农民占了大多数,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传统石雕工艺的保护及理论意识不够,模仿严重,创新意识缺乏,曲阳石雕的传统技艺传承困难。此外,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雕刻材质和雕刻类型也受到影响,佛像制作越来越少,这对传统曲阳石雕技艺的保留与传承也造成了不少损害。
3、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整,销售渠道窄,大量经济利润流失
无论是雕刻产业就业人数还是产值,曲阳都明显低于市场竞争者。产业链条不完整,销售渠道窄,利润外流。虽然曲阳石雕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但其主要经营方式是外地的外贸企业经销。市场靠别人开发,销售有别人来做,企业只注重雕刻,大多数都是等订单上门据当地走访发现,就连特别大的集团企业,都没有采用网上销售方式,获得的雕刻市场信息少,不能很好地与世界接轨,并没有发展覆盖国内外市场的网上销售渠道。
4、石雕产业效率低,环境污染重
石雕产业还是没有摆脱小型作坊式的加工模式,而且产业化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尚未形成以开发促发展、以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科技水平低,产业效率低。同为雕刻之乡的福建惠安2004年拥有雕刻企业不到1200家,出口占80%。按企业平均人数,曲阳不足22人,不到惠安(超过83人)的30%;按企业或人均产值,曲阳企业平均60万元、人均2.76万元,分别为惠安的10%和40%。曲阳的产业效率明显低于惠安。同时,石雕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分追求利益,忽略环境带来的问题,使得曲阳当地环境不好,小黄山遭到严重破坏。
4、促进曲阳石雕产业化发展和保护的建议
1、政府要根据市场,进行引导和规划,提供资金支持,加大专项基金的投入
曲阳石雕的产业化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寻找出路。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和服务平台,为石雕寻求出路。要通观全局,为石雕寻找合理化的空间格局和市场定位,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价值链,提高其发展。
2、要扩大宣传,让石雕走出去,提高版权保护意识
要加大宣传,适当通过旅游业等来带动曲阳经济的发展,激发曲阳人民对本土文化的热情。“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曲阳石雕最有利的名片,这个称号带来的自豪感能激励民众自觉地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打造曲阳石雕旅游品牌、扩大其影响力,才有机会让曲阳石雕的技艺走出去,进而引进来高素质人才,创造出更好的石雕,提高石雕的创新性。
3、要创造自己的品牌,利用自身优势形成完整产业链
石雕产业链虽有初步模型,但不完整,在发展中存在重生产、轻销售问题,且轻市场、粗放经营问题严重。这些不利方面都阻碍了石雕的产业化。曲阳要建设产业集群,打造自己的专有品牌,利用石雕传统优势寻找市场定位与发展,要利用多种渠道推广自己的石雕,要走出去与世界接触,发展自己优势,使自己利益得到保障。
4、要大力引进人才,努力克服人才瓶颈障碍
曲阳石雕在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的带动下,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同时,在新形势下,曲阳政府对于石雕产业化提出了“两个转变”的新思路,制定了《关于加快石雕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强石雕文化产业管理的意见》,曲阳要顺应趋势,充分利用曲阳雕刻学校的优势,加大与各培训机构的合作,大力吸引高素质人才来曲阳交流,提高雕刻品质。
5、要注意环境问题, 促进雕刻业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有利于曲阳雕刻健康发展的意见,各个部门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全面落实环境的保护措施,向社会公开承诺。要建立独特的企业保护制度,促进曲阳石雕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儒.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旅游业的互动研究[J].经济论坛,2009(5).
[2]辛儒,张淑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可持续性研究――以河北省曲阳石雕技艺与旅游发展为例[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9.
[3]辛儒,张淑芬.产业化与产业升级是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思路――以河北曲阳石雕与旅游开发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5).
[4]熊丽.惠安县:做精石雕产业书写港口文章[N].经济日报,2008.
[5]苑金生.曲阳石雕产业化的困境及对策[J]石材,2013(3).
狮子分布于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和亚洲的西部等地,它们头大脸阔,体型矫健。特别是雄狮,颈部茂密的鬃(zōng)毛更让它们显现出威武雄健的姿态。狮子最早传入中国是在西汉,当时汉武帝派张骞(qiān)出使西域,从西方引进了不少“殊方异兽”,也带回了狮子。人们很喜欢这种动物,渐渐把它当作象征着辟(pì)邪、免灾、除恶、守卫门户、永保平安之意的瑞兽。之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人们更把狮子神化起来。因为它是佛祖释迦牟(móu)尼身边的文殊菩萨的坐骑,所以被认为是高贵威严的灵兽,是佛法的守护者。从此,人们对狮子更产生了种种神通广大、威力无比的遐想。
因为从异域输入的狮子数量有限,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机会耳闻目见,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能依靠别人的口耳相传来认识狮子,这更给狮子的形象增添了神秘与虚幻的色彩。于是就产生了各种似狮似虎、能飞能游的异兽形象。而民间工匠们也各自发
挥高超的艺术想象力,赋予狮子威武、生动、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
在民间雕刻狮子的石匠中间流传着一句口诀:十斤狮子九斤头,一双眼睛一张口。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技术要求。事实上,中国的石狮雕刻风格大体可分为三类:宫廷的、宗教的、民间的。宫廷风格的石狮一般放在宫殿和陵墓前,在形体和精神气势上讲究气吞山河、威猛雄壮;而宗教风格的石狮多出现于佛教寺庙和石窟之中,有的狮子是起镇守护卫作用的,就要雕刻得威武雄壮,而另外一些正在跟主人一起听佛祖讲经的,则要雕刻得温顺一些;民间风格的石狮最普及,也最有生命力,它们的造型随意夸张,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所以,在全国各地基本上都能见到石狮子,大到帝王将相府,小至寻常百姓家,近到繁华街巷里,远至偏僻荒郊外。但最常见的还要数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那对狮子——护门狮。
护门狮
这种狮子作为一种建筑的装饰,大多放在宫殿、庙观、官署以及高级官员、富商的住宅门前。现代的护门狮则多放在一些商店、银行的门口。这些狮子昂首蹲坐,满头卷发,口含石球,胸挂铃铛,下有基座,形体巨大,气势威武。
护门狮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而且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左女右”的习俗。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用右爪戏弄绣球,象征权威;而放在门口右侧的雌狮,则用左爪戏弄小狮,象征多子多福。这也与狮子们的习性是相对应的。
那么,用石狮子“把大门”的习俗是如何形成的呢?
据考证,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朝。当时,京城的居民多居住在“坊”里,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的样式,上面写有坊的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放着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而工匠们经常在这些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等动物,既美观,又有纳福招瑞的吉祥寓意。宋元以后,一些有钱人家为了张扬自家的声势,便把原来的坊门简化改造为门楼,而且效仿过去坊柱脚下的夹柱石,将石狮等瑞兽雕刻在上面。这种做法就渐渐成为一种民间的风俗,并最终演化成了守门的石狮子。
望柱狮
在古代的大型建筑物上,支撑石栏杆之间的石柱叫做望柱。在望柱的顶部,常常雕刻着一些动物、植物及几何图案等形象作为装饰。狮子也是望柱上最常见的形象。
北京卢沟桥的望柱石狮最有名。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雕有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再加上桥东端顶着栏杆的一对和两侧华表顶部的一对,整座卢沟桥上总计有石狮496个。这些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头,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像在倾听着桥下潺(chán)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谈话……它们中还有雌有雄,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在大狮子身上还雕刻了许多小狮子,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出半个头一张嘴。但每一个都工艺精湛、形象生动,是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精品之作。
颐和园里的十七孔桥,也是望柱石狮最多的一座桥。桥两边的白石栏杆上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着姿态各异的大小石狮,共有544个。它们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
拴娃狮
民间石狮没有皇家石狮那么宏大与精致,但都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它们具有质朴、刚健、清新的艺术特色,蕴藏着民族的自信和勃勃生机,表达了百姓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