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技术美学;箱包设计;多功能;流行
引言
技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美学应用学科,诞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如今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技术美学是各大艺术应用学科门类的重要理论指导。在现代社会中,箱包的应用非常广泛。箱包设计因应用环境的不同和应用目的的不同而逐渐形成一整套系统,设计向个性化、功能化、系列化方向发展。但目前在国内,仍然缺乏大量的箱包设计专业人才,且相关从业者理论素养普遍较低。技术美学是应用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箱包设计属实用艺术设计范畴,技术美学的理论能够指导箱包设计者从事箱包设计,技术美学与箱包设计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技术美学与箱包多功能化设计的关系
技术美学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对象是劳动生产中与美学问题密切相关的艺术设计。从构成上看,技术美的主要内容是功能美。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箱包设计者从事箱包设计工作要全面考虑箱包设计生产的经济、实用、美观和工艺等需要而进行设计。多功能箱包区别于传统的箱包,其具有精巧的可调式构造,新功能材料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融合等特点。箱包的多功能化设计是指箱包在一般基本功能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特殊的功能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人性化设计。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旅行这一生活方式,人们对箱包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旅行箱包不但在款式设计上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箱包的功能应用上也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使得旅行箱包设计产品的生产技术机械化程度大幅度的提高。我们在外出或旅途中经常会遇到手机或一些电子类产品没电的情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扰和不便,如果能将现代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运用到了箱包设计中,在保证箱包外在造型美观的基础上增添了这一特殊功能,那么将会解决人们在出行中为电子产品充电的问题。现代箱包设计不仅要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到箱包的功能结构上,以方便人们使用和操作;而且还要考虑箱包在功能结构设计上的形式美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箱包的多功能化设计的需求也日益突出。
二、技术美学与流行箱包设计的关系
技术美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变化发展,因此技术美学最突出的原则是流行性。没有人会长期满足于单调统一的箱包,在箱包产品上时髦与流行是迅速变化的,过了时,就是再美观也不受欢迎。技术美学与箱包流行色彩设计。箱包流行色周期的长短通常与一定地域经济发展水平、购买力以及审美要求密切相关,一般以5~7年为一周期。箱包设计中,应把握好流行配色规律,灵活应用流行色,达到技术美感与箱包流行色彩的和谐统一。技术美学与箱包流行材料设计。箱包材料的质感和色彩是最早映入眼睛的要素,它随流行潮流的变化而变化。目前,箱包材料在不断的开发研制中,以适应潮流的需要,满足社会消费的需求。如经过艺术处理的皮革表面与自然粒纹的皮革表面的配合使用,能够增添面料之间的立体差异,产生奇特的外观效果,这也是近年非常流行的箱包材料搭配拼接方式。因此,技术美学与箱包流行材料设计也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美学与箱包流行款式结构设计。箱包流行款式结构存在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它的使用功能上,客观存在的外轮廓和内空间是款式表现主体。自从人类感知和利用款式形状以来,款式被赋予功能性,功能性又成全了新款式的不断流行变化。往往经典的箱包款式设计,都是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结合的设计,人们在使用和享受流行箱包结构功能的同时,又获得了对款式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形式。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近十余年来在国内外箱包设计中,如包袋堵头的结构设计和箱子侧面结构在变化趋势上就有某种同步性,这是与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的,体现着技术美学的时代性和流行性概念。设计箱包要既美观又实用,既符合国际上流行的样式又有技术创新,是箱包设计结合技术美学原理具体应用的体现。设计者必须掌握这种变化着的技术美的观念,才能设计出既能体现时代之美又不是机械模拟别人设计的箱包。
三、技术美学的理论指导并促进箱包设计的应用实践
技术美学与箱包设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箱包艺术设计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也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科学,箱包设计人员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素养和知识。因此,箱包设计者对技术美学理论的掌握和理解是完全有必要的。首先,技术美学是箱包设计的理论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箱包设计也不能停留在原有技术所达到的水平上,需要紧跟技术流行的脚步,设计创造出具有流行性技术美感的箱包。学好技术美学的理论是箱包设计者从事箱包设计实践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技术美学的理论知识对从事箱包设计的设计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箱包设计者需要掌握并深刻理解技术美学的理论,再付诸实践。其次,技术美学的理论在箱包设计中应用广泛,技术美学的理论能够指导并促进箱包设计的应用实践。以前箱包设计者只注重实用功能来设计箱包,但随着箱包设计教育的系统化和日趋完善,如今箱包设计已逐步向装饰实用双向性发展,我国的箱包设计水平也越来越高。随着人们对设计高技术含量的箱包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美的箱包的需要也成为箱包设计者从事审美创造的动力。箱包设计涉及整个社会生活的美化,拥有技术美感的箱包设计能够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四、总结
技术美学理论在箱包多功能化设计和箱包流行色彩、材料、款式结构设计等多个方面都有具体应用,并深刻影响着箱包设计的风格和审美价值。因此,对技术美学与箱包设计关系的理解有助于箱包设计者的审美观念塑造,从而促进箱包设计的审美创造,提高箱包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和艺术修养。
作者:邓琼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读者中心 召唤结构 期待视野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 关于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联邦德国,又称接受理论。它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其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文学接受为旨归, 研究读者对作品接受过程中的一系列因素和规律的方法论体系”。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是其中两个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1.1 读者的中心地位
姚斯指出 “以读者为主,以具体化为主。读者是第一的,未定性的文本是第二性的”。这说明了接受美学将文学研究的重心从作品和读者转移到了读者身上,强调以读者为中心。他还认为:“在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一个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说明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同时读者具有一定的能动性,文本只有在读者的积极参与才能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
1.2 召唤结构
接受美学的学者们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具有内在生命和活力的“召唤结构”,是包含着思想感情的形象体系。“召唤结构”由很多“不确定性”和“空白点”组成。伊瑟尔就指出“空白表明文本的各个部分和各个模式之间应该被连接起来,即使文本本身并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表述。它们是文本看不见的结合点,激励读者进行想象”。文本的意义需要依靠读者的创造性和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点”,就是说,在一个文本中存在着悬而未决或尚未提到的东西需要填补。许多优秀的作品中都会留有充分的“空白点”让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对文学作品进行再次创造。
1.3 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的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有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先在知识框架的状态,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它是读者理解和阐释作品的立场、观点的前提。不同的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对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
除了读者对文学作品有“期待视野”之外,不同的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还存在着不一样的 “期待视野”距离。姚斯曾叙述说:“一部作品的艺术特征是以与它第一位读者的审美期待之间的审美距离决定的,第一位读者因这种疏离和新颖而惊奇和愉快。但对于后来的读者,这种独创性已变得不证自明,并直接进入他们审美经验的未来视野,成为一种熟悉的期待。”可以看出文学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距离其实就是指它对读者的吸引程度,如果文学作品平淡无奇,就会无法吸引读者,当然过于深奥,读者也不会有很大兴趣。
2 接受美学对英语教学的启迪
2.1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语法,以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为贯穿课堂的核心,过分强调老师的“讲授”作用。很多老师在课堂中滔滔不绝讲个不停,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重要性。从接受美学可以看出,接受者才是重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接受者,应该将重心从教材和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虽然现在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在实践中还有很多老师没有把这种意识落到实处,不能把学生的接受情况放在第一位。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多让学生自己回答,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机械地传授知识,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讲多少学生就能接受多少,这样往往是收不到很好效果的。教师要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学习中的人而不是机器,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2 课堂设计
接受美学中提到不同的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他们的“期待视野”是不同的。不同的读者由于其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审美观点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就会不同。这个观点对英语教学有很大启发,它解释了面对同一英语教学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先前的语言知识结构和认知差异,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优差兼顾,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接受美学提到作品中会留出足够的“空白点”,让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填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教材的“空白点”,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接受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力去填补,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从接受理论还可以看出,教学对接受者的吸引程度与教学同接受者之间的“期待视野”距离有关。要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后的教学活动枯燥无味,完全没有超出学生的期待,肯定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设计的教学活动完全脱离实际,学生无法切实感受到所学内容,结果也是一样。所以设计教学活动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能满足大部分同学的期待。教学内容的难度既不能太深也不能过浅,这样才能足够吸引学生。同时反对讲深讲透,否则会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过于单一,英语教学不仅仅要传授 “知识”、“技能”和文化意识也同样重要。
2.3 学生的作用
我们从接受美学中了解到,文本的意义通过读者的积极参与才能得以实现。英语教学也一样,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接受者,教学活动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皮亚杰认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促进了其内部心理结构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简单地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可见学生要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必须要和他的学习环境有良好的互动。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
因此我们将接受美学理论引入英语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 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 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4] 卢志君.接受美学与大学英语教学[J].高等农业教育,2007(2).
[关键词]:桥梁美学、古典美哲学、景观学、价值取向、结构设计
[abstract] : modern bridge has its functional, under the premise of advocat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aesthetics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understanding and aesthetic philosophy meaning, the contrast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Briefly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design scienc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human culture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importance and substantial. According to the people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appreciation, and sums up the bridge aesthe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for future planning guida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 bridge aesthetics, classic beauty philosophy, landscape learns, value orientation, stru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和美学一直是人们欣赏价值提升的体现,从古至今,有建筑的发展,必有其美学的发展,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和人文文明的重要一环。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具有其的意义不可估量,所以说如果建筑和美学史密不可分的话,那么美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桥梁作为实用性建筑,既有其建筑所应具备的安全性、便利性、实用性和耐久性,也应引进环境、美化、人文人性的概念,使得桥梁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不失情调。桥梁作为建筑中的重要一环,美学也有独特的价值,横贯中西,亘古不变。毫无疑问设计师应加强对桥梁的景观美学价值思考和学习。
1.桥的产生——天成地就人为之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受到自然界的启发,比如倒伏在水上的数目,攀援过山崖的藤条,溪流中突出的石头,自然侵蚀而成的岩拱......于是便出现了最初始的跨越建筑。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中不难看出,人类诞生之时便是傍水而居。水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是缤纷万物的生命之源。在水之滨,我们的先祖们采集、狩猎、种植;盘土垒墙、制陶冶炼、引渠耕作,繁衍生息......同时,江河山川也造成了难于逾越的阻隔,所以便有了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尝试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跨域阻碍去开拓空间。然而,只有人类有了固定的交通方式需求是,便是有了——桥梁。
2.桥的美学的基础——审美哲学,美学的核心
2.1桥梁美学的哲学基础
美学属于哲学范畴,人称它是哲学中的一项皇冠,可见其在哲学上的艰涩与深奥。但是要探讨美学的概念需要提高到哲学的范畴,才能深刻的理解没的特性和内在关联。
2.1.1西方美学的哲学基础
西方的美学哲学基础中关键的问题是认识论和辩证法,自古以来,哲学家与美学家层出不穷,观点各异,各种主义中的争论、思索、探讨、实践中不断的分化、修正,并促进了其发展。美学正是也种种思想指导下,不断认知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美和发展美。发展至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美学历史上最大的两大思潮。美学的发展,也是基于两大思潮的争斗发展起来的。
哲学认为人类产生活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创造了社会。人类物质生产生活一切都是历史现象、一切现实生活的最终根源,意识最美的最原始的根源。它认为美不是自然物质的属性,不存在客观精神,不在主观心中,而是存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之中,简称“劳动创造美”。所以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中对自然的改造中,实现自我目标,自我价值观的体现,人化自然中体现出美的影子。也是人们对美的事物不断追求最根本的人类情调。
2.1.2东方美学的哲学基础
中国美学所基于的哲学基础完成的比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夹杂着严重的封建礼教意识,迷信色彩,但其核心确实都是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正确的自然规律。中国的哲学不仅深入中国人的思想之中。并泽及东方其他的邻国。西方人士接触中国哲学之后也不断从中发展丰富、深奥的哲理,对现代社会科学、艺术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中国美学所基于的哲学,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主要的流派是道家和儒家二家。
儒家美学思想是其入世哲学作为指导,着重人的社会生活,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誉善的统一,重视审美与艺术道德伦理作用。
道家美学思想看中人的自然本性和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在审美方面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境界,道家所谓的“道”者即现在所说的客观规律。
道家和儒家有相近、完整的哲学提携,只是入世和用世的趋势不同。《老子》和《易》分别是道家和儒家两本经典著作,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
2.2桥梁审美二元论主张
二元论的主张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桥梁审美二元论顾名思义就是对桥梁的审美加以二元论的主张。审美二元论包括了对美的构思与创作的主体,也包括了对美属性的赏析鉴赏者对客体事物的认知,感悟,鉴赏的活动。
审美二元论包括:
其一,美存在于客体和载体。
其二,创造美和鉴赏美有阶段性的区别。
其三,创造美和鉴赏美属于不同主体的行为,并在不同层面、不同空间展开。
其四,创造美和鉴赏美,具有不同的对象,不同价值观,不同的规律性。
审美二元论是审美,其中的三层含义:首先是创造者按照自然规律和自我所积累的审美经验,正确科学的改造,美的改造;再者对于客观存在的自然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表现,改造合乎人的审美经验和客观世界;最后则是在审美过程中,人的本质量的对象化则表现为人对对象审美要素的感知,是主体对追其审美价值取向的肯定。
而桥梁作为我们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跨越障碍的交通设施人工建筑,其在生产和存在同样要经历设计、施工、和实际使用。同时建设阶段和使用阶段的一些关于桥梁的一些要求,比如“设计技术、安全程度、经济造价、美观环保”等,使用阶段的“交通通畅、行车安全”等分别为建设阶段的审美原则和使用阶段的什么原则,所以从客观上讲,上述中构成了对桥梁的审美,满足二元论主张原则及技术审美、功能审美、艺术审美的要素。这就是桥梁二元论的主张。
3桥梁美的摇篮——景观设计
3.1景观设计概念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盒恢复的科学学科。景观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的说某个建筑的景观设计只是很单纯的针对这个建筑来说的。景观设计也是体现建筑设计者,及创造美的主体的具体思想表现。当然作为自然科学建筑学中,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注重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问题,而人类生存环境是动态发展的,也是美学所要涵盖的内容之一,所以景观设计学就是符合人类文明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也是美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3.2景观设计的理念
3.2.1文化的意义
每一个国度或是地区,都有不同的对美的理念,人们对美的事物是追求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时间的推移,便有了多元化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所以不难看出,文化的积淀对于美哲学的重要性。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所以文化和历史相辅相成。比如现代科学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虽然研究的对象,和方向的不同,但都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同时每个地区所研究或是所倡导的制度文化有可能不同,但是就自然科学而言,没有国界,没有地区之分。
文化的核心是意识形态上的、观念上的,从开放度与自由度来说,必然是多样化,我们现在也应该可以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几乎不再会有一个国家能独立在信息爆炸、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剧烈的碰撞和摩擦,相互融合,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民族既有其民族性,又有它所处的时代性,时代性的变迁首先是它在经济上的对外接触相联系的。当然,融合不是混合,更不去取消差异,取消种族特色,融合的概念是既有你,也有我的关系,一个民族文化传统能否维持和发展,最终依据的是否由生命力、是否经得起时代性的冲击和检验。违反时代潮流,硬性维护某个民族文化传统是不切实际的。
3.2.2景观设计理念
人类一切的生产生活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景观设计也是一样的,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是对土地的规划管理,目的是营造一个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在景观设计或者土地规划的时候,创造美者的主观思想,不免占据了主导地位。也就是说人的思维观念,对景观设计起到主导性的作用,景观设计是反应人的主观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说,景观设计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因子,它和其它文学艺术作品一样,都生动的反应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核心。所以人们不惜在研究景观设计的时候,提到大量关于人类文化,正是因为有因才有果。人类文化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也是要求设计师对恪守经典文化的同时,融合其他理念文化,作出不失水准却又有新潮的经典之作。
3.2.3景观价值取向及意义
衡量价值的标准不是确定的,一方面说,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在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力求是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都能接受,所以谈论接受景观设计的前提,就是要考虑到“通用的价值观”。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其实很难判断今天作品的价值。价值观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观念迅速改变的时代里,人们很难判断作品的价值是无可厚非的,但大众审美水平可以体现一个国家、地区的审美水平,与价值观水平,所以我们也说,景观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景观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回顾历史,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的进步,促使现代景观的萌芽。
毋庸置疑,景观设计师一门艺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冲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言,的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
对于景观设计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重中之重,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景观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更加受到关注,所以生态也成最时髦的话题之一。自然和谐,也是人们美哲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景观设计价值取向中十分中央的一环。
4桥梁美的彰显——结构与设计
4.1桥梁结构及典范
桥梁的外在样式和一是千姿百态的,但总的来说,桥梁桥型可以分为梁桥、拱桥、刚构桥、悬索桥和斜拉桥。每一种桥型都有自我独特美学价值及其所以应用的范围。
对于梁桥来说无疑是让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桥梁桥型,他的结构实用且简洁。梁桥主梁的美学设计中点则是要求其形态轻巧,连续,简洁大方。而梁式桥的桥墩的美感和设计主要是依据上部结构而定,所以整个桥看上去是否有韵味,桥墩与主梁相协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东京湾横断道路桥,其桥墩与主梁的协调程度可以说是完美。
拱桥对于人们来说更是不陌生,我国历史上就有许多拱桥。而拱桥的力学优点明显,外形优雅,似乎拱桥的美浑然天成,不需要格外的点缀与修饰。如我国的赵县赵州桥,就是拱桥中的经典。而英国米德尔伯格和斯托克顿梯斯河桥,桥型为拱桥,虽为步行桥,但以其纤细、卓越的景观设计,令人神怡。我们也不禁感叹拱桥的多变和柔美。
大跨度悬索桥雄伟壮观,在环境中易形成全新的景观,竣工后,即成为该地域的标志和旅游景点。不需要多余的赘述,因为目前只有悬索桥能达到大跨径。光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其力学结构的优越性,高耸入云的桥塔令人惊叹。如日本关门大桥,高地起伏、刚柔并济,是对称美学设计手法中不可多得的典范。
斜拉桥的发展与变革一方面是由于科学的进步,另一方面还是更多的处于美学上的考虑,斜拉桥和悬索桥在其景观特征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尤其是大跨度的斜拉桥和悬索桥给人的美观视觉冲击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其巨大的规模和高耸入云的主塔的象征性标志的作用,拥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和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大跨径斜拉桥的典范如法国圣•纳泽尔桥、法国诺曼底大桥、法国米约大桥。
5结语
美学的意义并不是空洞的,它是基于人们的感性认识,是人们研究感性认识的一门学科。现代美学的意义十分广,美学所研究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某种意义程度上价值观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包括整个艺术领域里的艺术穿凿一般规律和原则。美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反映人类生产生活情趣,彰显人类个性的一门感性学科。而桥梁美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类对于桥梁的一种感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我认同和自豪感,这也势必会成为人类努力创新,奋发拼搏的一种动力,也是推动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的一种积极的感性潜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和丕壮著.桥梁美学(桥梁工程专业用)(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8月
2.刘古岷 陈小兵著.新世纪桥梁建筑艺术赏析(第一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3.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10月
4.徐风云 陈德荣著.桥梁审美原理(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1月
5.赵良著.景观设计(第一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虽然中日两种文化体系都把“间”所指向的文化关系和原则看成是重要的标准,但中国和日本却在最终的实践性表达和执行中呈现出本质性的差别。总体而言,中国传统思维认知系统和文化概念中把“间”视为确立位置关系的标准和原则,“间”更多时候被理解成具体的原则和标准,以及可把握的位置关系。中国人的空间观强调位置和空间之间的关联性和延续性,这充分反应在中国传统空间设计和室内表达上,亭、台、楼、阁、廊都处在一种延续性的整体关系中,人们从一个空间进入,从另一空间穿出,空间的转折递换和人的运动构成空间的意义。因此,这种场所的精神和美学状态也特别强调主体的介入,只有主体的介入,场所的精神和美学表达才具备了前提和可能性。
日本文化体系中的空间观则强调纯粹,强调充分保证每个空间的纯粹性、原则性和特性是关键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空间之间的关联性才被予以考虑。这种“间”的世界观有一种禅的意境,就像日本的枯山水、能剧、茶道和花道等艺术门类所表现出的一样,这种纯粹的禅学状态是日本文化心理的独特价值体系。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用“菊”象征的极致的阴柔和雅趣,以及刀所代表的极致的暴力和武性来理解日本的文化心理和国家性格。这其实也是日本“间”的文化观的具体表达。
在西方的现代哲学系统,人们则用“主体间性”来理解中国和日本文化系统发展出的这种“间”的哲学观,这种看法强调主体的立场,把主体之间的关系的获得和明确看作核心,并以突出主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原则和中心。
其实,“间”字源于中国,这个象形文字来源于造物者观察到的一种完美的画面。“门打开一条缝,一束光线照进来”,这就是早期中国智人对于这个字的理解和总结。因此,这个字首先呈现的是一种美学状态,其次才是关系、位置和空间尺度的描述。“间”的造字过程本身就反映出以象为景,取象自然,所谓仰观俯察的认知和创作方式。从光线照射进门缝而获得的启发代表了古代智人捕捉生活美学的一种能力和情趣,这也反映了这个词在我们今天讨论室内设计美学时的一种本质性基础。
“间”首先是一种美学状态,既包括空间本身所追求的纯粹之美和极致之美,也包括每一种事物独立存在的美学特性。日本设计师一直致力于把间的美学极致化,从而达到一种禅化设计的境界,这不仅反映在日本室内设计师,也反映在日本建筑师、平面设计师、服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的作品和实践中。类似于深则直人、三宅一生、原研哉、安腾忠雄等,“间”的设计哲学不仅是作为美学表达的基础,更作为设计方法论和设计价值的本质基础。安腾忠雄的名作“光的教堂”在纯粹的“间”的哲学中达到了空间场所功能、美学和精神的极致。在美学之外,“间”指向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中国传统思维逻辑和认识论系统,它又被表达为另一个重要的概念“致广大,尽精微。”即要求人们无论在理解,还是处理问题和关系时都能够同时做到对宏大的格局和微小的局部和细节形成有效控制和把握。
作为位置和关系的设计,“间”是一种对于如何理解把握位置与关系的原则和标准。在原则层面,“间”指向主体之间的存在状态,即如何保持主体的独立性;作为关系立场,“间”预设了一种对于不同位置和角色的关系建构和设计的要求,即如何保持在流动和空间转换过程中,每一处位置、每一种状态和每一个主体都能够保持充分的美学性。
【关键词】 传统建筑美学 现代建筑 象征隐喻
1. 现状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球化,中国的传统建筑受到了国际化建筑的冲击,在我国城市的诸多新建建筑中,现代化建筑成为人们首要考虑的建筑形式,城市变得越来越相似。一些建筑忽略了功能追求形式上的多变与新奇感,并且缺乏对与所在地域的气候条件、文化环境等方面的考虑。而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建筑师所设计的仿古建筑,由于对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的不了解使得其作品最终成为了对传统符号的空洞的模仿,而这种只是对形式的具象再现使得建筑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同时又不能体现出传统建筑所具有的空间意境与美学表现,最终成为画蛇添足之作。这些问题或是因为忽略了传统建筑美学的意义,或是对其的理解停留在具象的建筑符号上面。传统建筑美学包含了历史积淀所产生的建筑思想和审美价值观,它既包含了传统形式上的美学表现,也包含了非形式上的空间意境。通过对传统建筑美学的再现,是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方式之一。而如何才能将传统建筑美学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得到体现,当下的建筑师们都在用不同方式进行尝试。
2. 传统建筑美学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与理性严谨,善于归纳的的西方建筑美学思想相比,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则重经验,轻理论,凝聚在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里。黑格尔曾经说过:“建筑是精神的另一种外貌”,建筑的每一个环节都折射了人的审美思想和对家园的理解,体现出一种富有诗意的智慧。以中国园林为例,讲究“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的诗情画意,曲折的回廊,嶙峋的叠石、婀娜的花木,均体现着居者的审美价值和精神追求。不因物小而弃,不因景大而贵,小有小的灵气,大有大的气势,在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境界即为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在整体效果上并不是单纯的物象,而是透着物中有景、景中有物、虚实相生的隐逸气质,即意境之美。无论是典雅的园林还是寺庙里耸立的高塔,我们都会感觉到它们是一个个在自然中生长着的生命的载体,意境美是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之“神”。[1]
3. 传统建筑美学的再现方式
建筑是从特定的土壤中培养出来的,是特定地域文化的反映,它会因为其所处文化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意境,从而使人们产生不同的特定的空间体验。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起初以现代建筑的国际视觉语言来否定过去的建筑组合,主张西方国际主义风格,而之后他本人也逐渐意识到国际主义单调刻板, 缺乏人情味, 与精致细腻的日本传统审美原则相违背,从而开始注意现代建筑中的多元化倾向, 探索国际主义风格与民族传统相结合的可能性。1955 年, 丹下在新建筑杂志上发表《在现代日本如何理解现代建筑》以及《现代建筑的创造和日本建筑的传统》等一系列文章, 表达他的观点。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的设计中,他在形式上结合日本神社的传统特征以及日本船舶的装饰细节,成为民族性与国际化融合的典范。[2]去掉传统建筑的外壳,其内里是对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观的思考与体现。一些建筑师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象征隐喻的方法,借用现代建筑理论与技术手段在现代建筑中对传统建筑美学进行再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方式,其一为形式上的隐喻。其二为空间美学上的隐喻。
3.1 上海金茂大厦——嵩岳寺塔的形式隐喻
通过对传统建筑的分析研究,以象征隐喻的方法对其进行抽象的表现。上海SOM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如图1所示)就成功的诠释了这一方式。
1998 年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由美国SOM 建筑事务所进行方案设计。建筑主体采用钢结构,88 层。高达421 米,建筑面积28.7 万平方米,是集办公、旅馆、展览、餐饮及商场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48 层以下为办公部分,在客房层中间是高达30 多层的中厅。建筑师将中国传统的密檐式塔作为设计构思的原点,将密檐式塔的韵律、轮廓线及细部加以高度的概括,使用”高技派”的设计手法,将传统建筑的精神通过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构造手段表现出来,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如图1图2)
由美国芝加哥SOM 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被认为是中国高层建筑的经典之作, 其成功之处当然有很多方面的因素, 但其高超的设计思想和文化品味, 对中国民族地域性的尊重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金茂大厦立面构图是13 个内分塔节, 由下而上, 四角内收,其传达出的一种让中国人似曾相识的建筑比例, 这些信息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中国的塔(准确地说应是密檐式塔)。嵩岳寺塔(如图2所示)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塔,也是唯一平面为十二边形的古塔,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建筑学家刘敦桢在其《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笔记》中说:“后来的唐代方塔,如小雁塔、香积寺塔等均脱胎于此……” 金茂大厦即是建筑师通过对嵩岳寺塔以及其他中国塔的研究,将其形式隐喻其中,使其作品体现出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塔的神韵,以此找到某种与民族地域特征的共存。[3]
而SOM的主要设计人阿德兰·史密斯在谈到自己是如何进行构思的时候说到:我在研究中国建筑风格的时候,注意到造型美观的中国塔。高层建筑源于塔,中国的塔又是源自印度,但融入中国文化和艺术之后,中国的塔比印度塔更美。我试着按比例设计新塔。金茂大厦不宜简单地划为现代派或后现代派,它吸收了中国建筑风格的文脉,是建筑师运用隐喻手法体现传统建筑美学(或建筑艺术民族地域性?)的一个实例。
SOM事务所对传统密檐式塔的神韵进行把握与传承,这种形式上的隐喻不同于形式上具象的传承,而是通过象征隐喻的方式抽象的表达传统建筑风格所要表现的空间意象,从而使这个现代建筑体现出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意境,带给人们强烈的地域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金茂大厦隐喻了中国的塔一种蕴含着的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又是经过几千年发展和演变的原型, 在其完全使用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和没有照搬任何一个传统建筑符号的情况下却深深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意境, 成功的将传统建筑美学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
3.2 水之教堂——传统建筑美学的空间隐喻
建筑不仅仅是依靠其外在的形式去打动人,也可以对内部空间进行塑造来对人们内心造成撼动。通过对非形式上的空间意境的把握实现传统建筑美学的再现。
日本传统文化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亲,唐代时曾在建筑和城市建设上全面模仿中国,并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其影响。然而日本建筑师并没有停留在模仿上,而是结合自身的民族思想文化和审美价值观进行再创造,并逐渐发展成为了能够在国际建筑界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日本各代建筑师在追求现代建筑的过程中从不同程度表现出日本传统民族思想以及审美需求,从其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日本传统文化精髓钻研之后的深入了解。作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对日本文 图3
化的深刻理解和他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追求使其作品在纷纷扰扰的各式建筑中以其独特的对传统美学意境的表达打动世人。水之教堂(如图3)作为光·水·风三部曲之一,是安藤的经典之作。
日本建筑通常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古代传统建筑中,匠师们把自然环境作为画卷, 建筑是里面的景物。不止如此, 即使在更小的范围内, 如室内的空间, 打开的纸门是景框, 里面是画卷, 旁边未开的纸门则是悬挂画轴的墙(如图4所示),形成了日本传统建筑特有的魅力。[4]而安藤将这种内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隐喻到水之教堂的设计中。
教堂的祈祷室三面为实墙,一面完全敞开,面临水池,水池中立着十字架,以远处优美的山坡树木为背景,信徒们面对这引入建筑之中的优美自然景色向上苍祈祷的。这面敞开的“虚墙”装有移动的玻璃隔断,无论昼夜或者风雨,大自然的景色都能透入室内。从这个小小的教堂中可以看到“埋伏在建筑中的精彩场景” ,实现日本传统建筑美学中对于自然的追求以及其在建筑中的表达,从而在现代建筑的物质手段中传达出日本古典美学的情趣与底蕴。
4. 结语
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说,以非传统方法运用传统,以不熟悉的方法组合熟悉的东西,这样就可以改变环境,甚至搞老一套的东西也能取得新效果。建筑师可以将传统建筑作为原型,和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材料进行结合,通过对传统形式的象征隐喻来抽象再现传统建筑美学中的意境之美,如SOM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另一方面,以水之教堂为代表,安藤忠雄则注重非形式的空间精神,把握传统建筑中人们对于空间的体验,从空间上对传统建筑美学进行再现。而总的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研究,以象征隐喻的手法结合现代建筑理论和技术手段对传统建筑美学进行再现。
参考文献
[1] 尚子力,由香山饭店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美学[J],建筑与工程,2010,(21)
[2] 许政,日本建筑的现代化之路[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1,(02)
[3] 高培,于对建筑艺术民族性及地域性的隐喻探索[J],山西建筑,2003,(26)
[4] 何普森、陈钢,传统建筑到现代建筑的嬗变——日本建筑模式的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09,(02)
一、形式美学的规律
形式美学是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主流,对于现代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在美学现象、美学实践中的重点就是“形式”。美的本质是同一的、抽象的难题,而形式美则是多样的、具体的事物存在的普遍状态。形式美学一般可划分为构成形式美学的感性质料和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两部分,感性质感就是人类可感知的自然的形状、色彩、线条等,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即形式美的一般法则,如比例、和谐、关系等。对于设计作品来说,形式美学通常是以视觉特点和装饰风格为对象的研究,可以说是对于视觉符号的形成与研究。在包装设计的具体审美要求中,必须从美学原理角度去把握它。在包装设计中,美学的艺术规律包含在各个细节当中。艺术化的设计效果是当今包装设计的重要特点,是一件作品成功的关键点。在设计中,整体的大效果与局部的小效果是映衬作品的着力点。在包装设计中,整体的设计效果包含色彩、符号、标识等一系列元素的组合。在一件艺术作品中,变化与统一被运用广泛,也是创意的具体特点,主要形成于整个作品的色彩变化,造型变化,以及色彩统一与造型统一中。在包装设计中,变化中的色彩与统一,以及图案中的变化与统一会成为包装的特点,也是区别于同类产品的亮点。对于当今的产品包装设计风格多样化的情况下,变化中的产品是时代的重要特点,也是包装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比例大小和尺度的选择,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点。比例和尺度的规定,一方面要考虑艺术品的实际需要以及美学的规律,另一方面要考虑作品的欣赏者所要求的范围。在包装设计中,包装自身的比例和尺度由产品自身的大小所要求。在整个包装的符号化设计中要注重大小与造型之间的匹配,在美学中进行规划和排列。在艺术作品中,对称与均衡的形成是由于艺术的形式化中有此种效果。对于欣赏者来说,对称的艺术设计是会给人规律性。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对称式的包装设计给人安全感和踏实感。在众多的产品包装设计中,对称式的设计运用在色彩,造型以及商标的使用上,加强设计效果的规律性和顺序感。对于艺术作品中的对比和调和,大多是指色彩、造型之间艺术化结合。色彩包含红、黄、蓝等基本的色彩。在一个包装设计中,所选用的色彩之间要有对比,如红与绿的对比、黄与蓝的对比、紫与黄的对比等等。色彩之间的对比度是影响整个设计的外在效果的重要一方面。色彩与色彩之间除了对比,还要有调和,调和是为处理色彩之间强烈对比度后的整体总结。对于包装造型中的对比与调和是与同类产品之间及产品的功能之间的对比。好的音乐总是有自己的一个节奏和韵律特点。在艺术设计中,所有的艺术活动也要符合美学原理的的节奏和韵律。节奏是指产品包装设计中造型、图案、色彩给予的艺术效果。在包装设计中,设计的节奏和韵律要保持在消费者和产品本身所能接受程度,将艺术化的效果运用到产品包装的设计当中。
二、形式美学的设计价值
由于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生活当中产品的造型设计以及包装的特点和风格,形式美学逐渐运用到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形式美学包括:造型、色彩、设计符号。造型在包装设计中要遵守产品的功能要求,消费人群、产品的品牌文化等特点来确定设计方案。艺术美学是人类最初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观察逐渐形成的美学规则,也由于人们鉴赏水平的提高逐渐得到应用。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文明的发展。设计方案的确定,是设计师根据产品的特点及产品的功能通过美学的定律完成的。一个产品的包装设计要在产品的品牌文化的基础之上,遵循美学原理。美的东西首先是给人美好的感觉,让人们能联想到美好的事物,注重色彩之间的搭配,图案造型之间的结合以及造型是否符合人们使用的习惯。在经济市场下,包装设计要遵循社会需求的特点,满足社会的文化特性,以个性、特色为设计目标,对包装进行归类设计。创意是事物发展的前提,是设计的灵魂。在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创意支撑着整个设计的文化底蕴。创意来自生活的启迪,来自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对事务的一个定义。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意,首先要符合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突出产品的特点;其次要满足艺术美学的设计规律,从包装中的色彩、造型找特点,要突出产品的品牌文化。
三、结语
【关键词】设计美学;产品设计;生活;情感
一、生活是设计美学之源
1. 设计美学概念的提出
20世纪以前对美学的研究,纯粹地把重点放在了艺术方面,那时候的美学沉溺在对于艺术和哲学的虚幻念想之中。从而忽略了人类生活本质。其实我们生活也同样需要进行美学上的研究。时代在前进,当代工业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可是它又像一把双刃剑,既丰富了产品,为人们提供方便;也造成人口骤增、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诸多困惑。因此设计美学的概念终于被提出。
2. 设计美学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对于设计而言,它主要的任务和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为人们的生活世界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创造更加理想的生活环境――总之,就是为人的生活而设计。因此我理解的设计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让人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更舒适,更安全。也只有这种设计,才最能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才是最具有生命之源的鲜活、感人和美的设计。
3. 设计美学的作用――提升产品附加值
创新产品的开发,是各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而产品附加价值的强调,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所公认的的重要手段。轻工部曾提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往往不是高在技术上, 而是高在艺术设计上”。而我本文要谈的产品附加价值正是――设计美学。
举个例子,可口可乐这个形象深入人心,但面对日益激烈的饮料市场竞争,可口可乐公司为了保证自身的市场地位,针对不同消费者开发出零度可乐,香草味可乐等新口味产品,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商机以及高额的产品附加价值。我想可口可乐公司证实做到了把握市场的生活文化的脉搏,重视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开发出具有独特造型并且适应不同需求的新产品,便可以取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因此,在产品设计里适机的引入设计美学,其附加价值的提升,不仅给企业带来的是直接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企业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优秀的品牌形象,保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设计就是要创造更适合人类发展的生活方式, 设计是一种 “神奇”的生产力,设计美学的力量真是令人惊讶。
二、情感是设计美学之流
1. 当情感融入生活中的设计
设计为社会创造着一种可以感受、可以消费的情感形式。当人们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中,人们不再需要任何鉴赏艺术的超越意志和想象力,也不再需要有敏感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美学修养,而只需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去体验我们周围的事物。生活里所有的一切都视图向人们传递这份情感的文化。我们也在这种感性的语境中体验着生活中的设计美学的内涵,并用它来阐释设计中的情感意义。
我认为,设计不应该是单纯的形的设计,更应该赋予它神,形神兼备才是好的设计。设计不是孤立的,任何作出来的设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必须能够融入人们的生活, 它要与人接触,与人交流,应该是活的,而不是一个形骸,它也有的情感的体现与表达。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赋予设计产品神韵与内涵,使产品真正活起来。因此,情感是设计美学之流。
总之,我认为人们更应该做一种能打动消费者的、有亲和力的的设计,赋予产品更多的情感因素,这样才能使产品与消费者产生互动,让设计活起来,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2. 设计所应该扮演的角色
我认为好的设计是一种自我的延伸,这包括身体的延伸和情感的延伸。身体的延伸比如说拐杖,锤子等,它们能帮助我们完成身体所不能及的工作。情感的延伸会使我们的情感有所依托,使我们的精神愉悦,使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形式的表达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个各种主流和非主流设计风格相互辉映、不断推陈出新的多元化设计时代,让人们既可以看到构成主义的身影,也能感受到波普的声音,后现代主义的风格体现,还有人们对于绿色回归的思考。所有这一切都交织在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个性的追求之中。
例如上图Loopita座地椅子的设计,Victor Aleman设计师利用构成的原理,根据红橡木材料的不同特性, 将实与虚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概念的转换与延伸,从而试图去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坐的感觉。这也是设计师在打破传统的坐具概念,在材料、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上所做的一种新形式的探索。在感受设计师们活跃的设计思维的同时,我们也同样为他们在表达设计构思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新材料和先进的制作工艺所叹服。
3. 设计是一种“美”的体验
当我们还在学习如何让形式满足功能需求的设计理念之时,世界的设计观念已经向前迅速地发生着变化,设计已经不再只停留在纯理性的思考上,而是真正被融入到了生活之中,并左右着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同艺术来源于生活一样,更好的设计作品,诠释了设计师们对于生活的理解与思考。这是他们在充分体验了各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之后,给人们所带来的设计感悟。这种感悟一方面来源于他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源于弥漫在他们周围浓郁的(下转第50页)(上接第49页)社会与历史文化的氛围,他们不断地在这种氛围里汲取养分,激发出新的设计灵感与创造激情。
例如下图富有情趣的灯具设计,是由专门从事乐器设计的设计师们精心打造。 我认为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体会到一种音乐的旋律与节奏。这是他们从音乐那里获得的灵感,在将这种灵感赋予到产品设计之中时,他们通过乐器的演奏, 找到了能够在冰冷的物质与人的激情之间达到平衡的感觉,并让这种感觉透过他们设计出来的作品,漫布在他们每天的快乐生活之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件好的产品不但要在形式上满足功能的需求,还要在使用的过程中让人体会到一种愉悦的心情,并让由此产生出的氛围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说情感是设计美学之流。而这种对于生活理想的追求,并不仅仅是靠单一的一件产品来表达的,它需要透过某种特定的居住环境空间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文气息来共同体现。在这里,设计所表达的已不再是仅仅为满足功能需求而赋予物品的形式;它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新的设计美学观,它涵盖的是一个大范畴的设计美学观;一种将产品、家具、办公用品、服装、汽车、空间环境、建筑等诸多设计领域都融汇在一起的一致性文化的体现。
三、总结
总而言之,产品设计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其创意构思需要通过形态、功能、结构、材料和制作工艺的综合表达,才能将产品的品质完美地体现出来。而好的设计是让每一件设计产品,不但具有其实用功能而且赋予其情感功能,一种真正能够在生活和使用者产生互动的体验。当人们一旦拥有它时,它同其使用的环境和使用方式一起,就构筑了今天人们的快乐新生活。设计美学观不是一种表面化或者视觉化的美,而是一种满足,一种来自生活的满足,一种产品设计的生活情感满足。
参考文献
[1]李砚祖. 《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程能林. 《工业设计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3]曹耀明. 《设计美学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虚拟工业设计美学应用
一、工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艺术美是工业设计不可或缺的理念
工业产品设计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形态表现的美学艺术性等。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到了现在的数字化时代,随着虚拟现实和工业设计的发展,虚拟工业设计应运而生,而虚拟工业设计美学也随之跟进。
美学是伴随着虚拟工业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从19世纪中叶便产生了一门旨在协调产品实用、美观、经济综合统一的新学科——工业设计,VID在数字化时代中产生,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在科学基础上对技术生产和技术产品的审美掌握,建立未来产品以及由产品组成的实体系统与人的和谐关系,将产品、劳动条件和环境塑造为具有艺术性的形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发展变化的和谐审美需要。在虚拟工业设计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艺术形式存在的,它不具有独立观赏性,这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对艺术的概念。虚拟化设计艺术首先必须是服从于数字技术的方法,成功的创作既要强调艺术表现力,又要避免技术上的喧宾夺主;既要突出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又要避免艺术风格化与技术功能化的不协调。需要指出的是,在数字化虚拟设计艺术的创作中,技术将不是决定高低的唯一标准,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各方面艺术素质的兼备和作品思想内涵的提高。
“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它永无止境的追求”。诸葛铠先生在《图案设计原理》中提出,设计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决定了工业设计的研究不能脱离美学的范畴。因此,在工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这样一种理念,即对工业设计而言,艺术美学是不可或缺的。
二、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两个问题
工业设计的出发点是以人为中心,这也是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的出发点。人的特定目的,决定了美学和工业设计为人服务的宗旨和目标。产品的创造美是以生产和消费这两种形式存在的,如机器和设备直接进入劳动过程,而厂房、车间、环境等不直接进入劳动过程,但它们是条件,没有它们,劳动过程不可能进行。概括地说,虚拟工业设计美学教学过程中所要探讨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虚拟工业设计中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产品;第二是虚拟工业设计中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合乎人性的生产条件和环境。
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特征属于虚拟美学的一部分。根据十四届国际美学大会的讨论,把针对诸如电子人、电子人空间以及数字化的二维、三维模拟等虚拟现实现象的美学研究称为虚拟美学或者数字化美学。尽管传统的美学理论是虚拟美学的基石,支撑着整个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的大厦,但是作为数字化技术范畴的虚拟工业设计美学有它自身的特性。虚拟工业设计作为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一种时空连续的新型设计方式,蕴含着无与伦比的、丰富多彩的审美特性。
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虚拟工业设计艺术的美学研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虽然虚拟工业设计美学可以从传统的艺术与设计作品的美学理论里找到身影,但完全用传统的美学理论来注释数字化设计艺术审美领域则显得不够全面。由于数字化设计艺术里的审美思维的变化,数字空间里的审美主体在审美互动、审美体验、审美创作等审美行为中得到了提高和改进,甚至审美主体本身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不难想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虚拟设计将通过更多的技术手段,在一个突破性变革的高维空间里得到更多的审美体验,获得更多的审美方式。设想人类如果生存在一个二维平面上,那么对该平面上发生的事情就会了解甚微,就是像分辨出平面上的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之类的简单问题,也会是困难的。而在三维空间看这个平面上的东西,则一目了然。这就是说,维数这个概念对理解大自然是至关重要的。假如人类有可能在更高维的空间考察现在的世界,则会发现更多目前一无所知的,然而却是“一目了然”的事情。这就需要虚拟设计的帮助,同时也体现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虚拟设计艺术是一个新时代艺术的标志,它能使我们在数字化空间里遨游,体验并创造天人合一的新的美学境界。
目前,数字化设计艺术的研究只能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同时就导致了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的发展相对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长期滞后,这就很需要一套系统性的美学理论来推动和支持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设计艺术出现新的局面,使得人的自由化生存和情感得以全面的展露。由于技术的原因,数字化程度目前的局限性,人们目前能够虚拟化的东西还十分有限,因此工业设计美学的探讨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前瞻性研究,意义重大,也代表了人类发展的基本方向,这是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三、虚拟工业设计之美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产品的审美功能是工业设计的目的之一,是要满足人们对产品所希望的生活情趣和美感的追求。我们知道审美标准具有历史具体性,所以工业设计风格流派在历史长河中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应该体现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中。艺术设计也是全球化课程,我们应该在知识经济引发的全球化、数字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改革课程体系,将自身置于世界、了解自己所处的学术位置,以世界性标准检验自己。培养学生应付快速、全球范围的变革能力和更大的包容性和理解的多样性,使设计教育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为本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时间性和空间性应该是虚拟数字化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重要特征。现在,虚拟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将亿万年前“侏罗纪恐龙”带到我们面前,以此获得生物体的再次创造,也可以通过让“变形金刚”的儿时回忆奏成机器与人类共同保卫地球的凯歌,甚至我们可以在作品中忘却时间和空间的羁绊,去遨游宇宙。在虚拟技术中,造型的创造变得如此简单而具可重复性,只要我们具有足够的想象力,这是以往工业设计所不能企及的。同样,我们也可以在工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化设计艺术,避免教学模式的教条化,促进工业设计教育的生动化和现实化的结合。培养工业设计人才,对于从事教学的设计院校或科系来说,受着社会环境、市场需求的影响。由于工业设计教育艺术性、技术性与人文科学的共同需要,有它理性的、实践性的一面;又需要有它相对独立的、有预见性的或者说实验性的一面。
高等教育正发生变革,知识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特别是近20年以来,高科技及其产业化促使高等教育发生新的大的改革,教育、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趋势显而易见。工业设计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要着眼于设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眼于设计教学要素的优化配置,寻找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做到设计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内容广博而深入,优化课堂教学,扩大学生视野,在教学中把握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动态,创新和生动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3.
[2]孔寿山.技术美学概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