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范文第1篇

    就目前我国医药学教育的现状来进行分析,由于教育观念和体系的影响,我们过分追求、强调学生们的专业素质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1.1教育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主要以文理分科的专长教育为主,这就造成了科学与人文教育分离、脱节,致使在教育观念上,往往把科学与人文教育割裂开来,甚至形成了不必要的从属关系。高等院校主要以科学教育为主,注重对学生专业领域的培养,忽略或是完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1.2教材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多数医药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将人与环境割裂开来,把人及其所发生的疾病,从人的生物属性角度进行了更多的研究与探讨,人的心理、生活环境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却被忽视了;而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这就导致在专业教学活动中,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1.3教师人文知识结构存在的问题

    受我国长期应试制度体系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自身受教育的过程中,就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熏陶;再加之发展学术和职称晋升的压力,也造成教师在教学期间忽视了对自身人文精神的提高,这自然会影响到教师的人文精神意识与教授。

    2现代医药学教育过程中构建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2.1将医药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进行有机整合

    抓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外延,紧紧追随时代的步伐,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医药学人才的目标,对学生们进行全方面的培养与教育。引导学生们从人与自然、社会、科学三者的关系着手,培养学生从宏观层面和价值取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使学们生建立起“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进而大大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精神素养。

    2.2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

    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并运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同时,还要在专业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精神引入正常的教学内容中去,并逐渐去拓展学生们在专业课堂上对人文修养与思维空间的培养与延伸,让学生们更多去关注人的生存环境与状态,从而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精神素养。

    2.3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 教育基础 存在价值

一、有关人文精神的内涵解读

“人文”一词原本是同“神道”相对的概念,这便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极力推崇“人文”而反对“神道”历史。后来逐渐同“自然”或者“科技”相对,现在也大抵是这种对应。

通过梳理多种有关“人文精神”的定义,笔者综合归纳了以下两种,认为是可以囊括本研究的内容。一种认为人文精神是中国各学派文化现象中所蕴涵的基本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自身心灵的诸关系合乎中节的调节,以教化天下。用一个字概括这种人文精神就是“和”――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内在关系的和顺、和谐。另一种有关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是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这种概念的侧重点则聚焦于“人”上,人不同于动物,他有语言、有思想、有道德伦理,可见,这里把“德”作为了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教育是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

人文精神的实现从范围上应是全面的、多维度的,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内心关系的和谐、德行品质的崇高、思想感情的提升以及思维能力的活跃。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几乎所有的行为、语言都通过学习获得。有的学习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获得,有的学习可以通过主动认知获得,而大部分负责知识、技巧、能力则是通过教育来实现。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内容,更是教育的理想。人文教育即“人文主义教育”,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主要强调每个人就其本性来说都能接受的教育,合理的教育能使人“灵肉一致”,“身心既美且善”,其教育方式也应该是合乎人性、使人愉快的。人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理想。我们可以评价今天的教育存有缺陷,之所以有缺陷才会让我们对明天的教育抱有希望。

三、人文精神在基础教育中的缺乏是造成高校人才品格教育困境的首要因素

任何境况的形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在时间的积累下逐渐形成的,有的可能过程漫长,有的可能只是一年半载中初见端倪。所以,在笔者看来,目前存在的对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乏很大程度上看来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十二年中形成的,以至于这种“缺乏”成为了一种惯性,延续到了高等教育中。

在基础教育阶段,知识则起到了流通货币的作用,而这种“货币”的兑换处就是社会,这将成为他们以后考入重点大学乃至找到理想职位的通行证。这一“兑换”过程的进行则使知识本身的价值贬值,其所包含的人文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以应试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关心学生在学得某门科学的某项知识时,是否了解该项知识的思想意义,是否了解它在这门科学的思想史上占据怎样的位置。这就是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原则,它不仅支配着基础教育中的知识性学科,而且渗透到本来是人文学科的语文、历史和哲学中去,也就是把人文素养当成了知识积累。这样,人文知识如果以科学主义的方式进入正在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内心的话,也就丧失了它的本来意义。

四、以人文精神的作用和性质为出发点,探讨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价值

有很多说法都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当作一组相对的概念,从它们各自的代名词来看,一些“人文学科”既可能比科学技术学科富于“人文精神”,也可以比科学技术学科缺乏“人文精神”,同样,更不能说科学技术就完全不含有“人文精神”。因此,从“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相对应的科目来看,这两种精神不可能完全独立、相互对立。

1.人文精神的基础作用是使人成为品格健全的人

初到异国他乡,人们往往会体会到与故国不同的人文环境,因此而产生陌生感使其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融入其中,这是因为原有故国的人文情怀对个人浅到生活起居,深到精神、气质都产生了深入的影响。人文教育对于人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达到“以文化成”的目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此形容它更为恰当。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两种最为常见的教育方式。如果说以自然科学为内容的科学教育构建的是一个人的骨骼肌肉,那么以人文科学为内容的人文教育则是一个健全人的思想灵魂。但丁有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很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人文教育改造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品格,这种教化作用与自然科学相比更为深入、坚韧。这种教化不止停留在知识层面,它对于塑造人的气质 ,乃至上升为精神信仰都尤为重要,它使人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使人之所以成为品格健全的人。

2.人文精神能够促使自我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人的最高需求。教育的价值之一就是以人的价值为根本取向,而与社会、政治、经济则保持独立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确认个人的独立价值与尊严,必须把每个人的自由、平等、资助作为教育存在的首先条件。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必须把人文价值作为自己的理想,作为自己的追求,在教育的各个层面渗透人文价值,以人文价值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通过利用人文科学对人的教化、启蒙,进而拓展每个人的人性精神,发挥人的价值,培养人的独立个性,鼓励人的创造精神和价值的自我实现。

人文精神的教育在于培养人的独立价值与自由精神,也在于培养人的理性能力和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的教育在于承认个性与尊严与个体的价值,在于承认个人的发展与价值的实现对社会有贡献。当然,不能否认,个人价值在任何社会和教育中不可能圆满地实现,却是可以努力的目标。在教育展,个人自我发展的自由与自主、个人价值的发展可以说是教育的根本条件与教育必须要尊重的人性。每个人个性的发展,每个人变得对自己更有价值,也会对他人有价值。

参考文献: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范文第3篇

引言

人文精神崇尚人类的真、善、美,以追求人类全面发展为宗旨,在大学校园中倡导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是高校编辑工作人员不能推卸的责任和重担。高校编辑人员应当努力追求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并利用编辑校报这种特殊性的工作来向全校的师生弘扬这种伟大的精神。弘扬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情怀还需要校报编辑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一、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生命源泉,也是促进科学文化和人类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弘扬人文精神就是弘扬人类精神文明的“主旋律”,他倡导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以人类的真善美为追求目标,要将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就必须用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增添助力。

(二)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亲民关系,弘扬人文精神不仅与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建设密切相关,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没有发扬好人文精神的国家就不会有一群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正确的国民。人文精神建设包括培养崇高的道德主义精神,曾经说过: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人。这种崇高的精神能够促使人们改变自己内心狭小的世界。我们的荣辱观就是建立这个深层次的东西之上的,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就很难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如果没有深深的触及到人类的心灵就只能是外在的准则。人文精神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也并不是毫无意义,过去人们对于人文知识的认知仅仅局限于“非经济因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高文华的发展时代了,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高科技的背后是科学,高文华的背后则是人文。因此,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之后重视它、发扬它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二、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高校当中弘扬人文精神还需要从提高编辑工作者的人们素养方面入手,笔者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人文精神是决不能偏离鉴定的政治方向而独立存在的。高校的校报编辑人员应当及时关心时事政治,鉴定政治立场不动摇,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并且要执法懂法,严格遵守报纸出版条例的法律法规,提高政治素养,并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高校校报的受众群体是大学生,只有编辑人员提高了自己政治觉悟和把关意识,才能给学生群体树立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高校编辑人员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

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如果编辑人员的科学理论功底过于缺乏,那么弘扬人文精神的事业也就无法长久坚持下去。因此,为了更好的弘扬人文精神,高校的校报编辑人员应当学习一些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知识,掌握其中的理论观点、基本立场和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等理论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提高一个校报编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还有利于其在工作中甄别那些错误的观点和论断,只有本身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编辑的报纸才更加的有说服力。

(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的培养还需要从提高人文素养做起,然而想要又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并非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从自身做起不断的充实人文知识,加强理解和掌握,在逐步积累的过程中就能形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一旦贪功冒进往往就会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因此,作为高校的校报编辑还是应该根据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文基础来制定一个符合自身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学习计划。为了有效地弘扬人文精神,校报编辑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应该根据报纸内容有目的选择那些学生们易于接受的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来学习,不必达到精通的程度,只需要做到熟悉和了解即可。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领域的内容,但是无论再怎么不同,它们的最终目的却是形同的,那就是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既包括人类的价值和尊严,也包括人类文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最终的交汇点都将是以人为本。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就同时抓住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精髓,也就是我们常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一)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校报编辑队伍

高校校报编辑队伍素质的高低以及整个队伍工作的整体实力强弱都密切的关系到高校校报的质量水平。因此为了制作出高水平的校报,高校必须重视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计划来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实施力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校报编辑工作的特点为基础,利用各种条件在工作场所积极的营造出展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氛围,不断加大对编辑人员的人文关怀力度,并有针对性的定期给编辑人员提供人文知识培训的机会,促进编辑人员的人文知识再教育,推动高校校报编辑部门围绕人文建设产品组建出一支学习型的编辑团队,只有以人为本,发扬人文精神才能够促进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在编辑工作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思想理念

校报的编辑工作主要存在三个重要环节,即策划选题、优选作者以及编辑加工。弘扬人文精神就要将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思想理念落实到编辑工作的每个环节。首先,校报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读者心理需求的高质量选题来精心策划,力求打造出精品回馈给读者,这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义务也是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才刚刚恢复了高考制度,有的高校校报编辑秉着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反应敏锐,经过精心策划制作出了一期主题为“数理化自学丛书”的选题,让无数准备高考的莘莘学子收益,甚至至今仍有很多得益于此书的成功人士感慨良多。出版优秀的读物还离不开好的作者,因此选择优秀的作者也是编辑日常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只有选择出高水平的作者为优秀选题制作出高质量的校报内容,才能打造出更加完美的精品力作,这对于校报的发展和进步无疑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措施,同时也是对读者高度负责的体现。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有编辑的长期坚持,更需要有一批好的作者来为校报提供高质量的内容。编辑加工时校报编辑工作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在校报编辑对作者提供的内容进行编辑加工时必须精益求精,只有严格的要求加上精准的加工才能制作出质量上乘的校报作品,出版优秀作品既是一个编辑的工作使命,也是其责任之所在。作为校报编辑其在编辑加工时既要保证读者能够阅读,也要保证其“悦读”,充分的发挥人文精神,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为目标,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校报编辑。

四、结束语

高校校报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高校报纸的内容进行筛选以及对出版形式进行整体上的设计。在编辑当中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还要鼓励他们坚持学习,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搞清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真正把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校报编辑的日常工作中来,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报纸。

参考文献:

[1]贾小桂.论高校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功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25-28.

[2]方增泉,褚素丽.信息网络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45-47.

[3]张召鹏,王雷.高校校报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4(9):34-35.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语文教学渗透方法

一、人文精神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还抱有守旧的传统思想,认为学生的分数大于一切,但是,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主义精神放在第一位。在高中学习生涯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不到培养,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素质水平提高,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白生命存在的意义,帮助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具体措施

1.确保教师拥有较高的人文精神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确保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做到对学生的无限关怀,指引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教师进行现身说法,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要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就要求教师自身拥有深厚的语文知识储备,以及对其他富含人文主义精神的学科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同时教师也要能够做到紧随时代潮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水平。

2.立足教材,发掘教材中包含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内容都是经过相关专业人士不断斟酌挑选出来的富含真善美的精品文章,都是饱含人文主义精神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本教材是人文精神渗透的根本所在,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尽其所能的去发掘课本教材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比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古文时,教师要通过微课教学来展现桃源源记中对于世界的美好展望,通过对作者陶渊明的个人生活经历加以介绍,让学生结合作者生平和文章来体会作者的内心展望,教师还要适时的提出和桃花源记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可以进行自行分析与解答,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明白社会的发展趋势,让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提高。

3.让教师与学生可以平等对话,保障课堂沟通交流

要保障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就必须做到师生关系融洽,确保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做到平等交流沟通。从古至今,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大部分都是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这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是极大的阻碍,在语文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降低姿态,确保可以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发掘课本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努力去建立一个适合培养人文精神的课堂气氛,以保障人文精神的传播和渗透。

4.开展课外教学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就需要开展课外活动来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课外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行学习和独立考虑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减轻学生高中学习生活压力。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仍要以课本知识为根本,从课本内容出发,对于一些贴近生活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导自演进行情景模拟。如在学习茶馆这篇文章时,可以在让学生先自行欣赏茶馆话剧,然后在让学生们进行话剧扮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情感,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通过课外教学活动的组织扮演,让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每个学生的生活当中。

5.借助现代化科学手段展现人文主义精神

科学的不断进步,促使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进步,教师要熟练使用科学手段来展现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如在教授孔雀东南飞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来展现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坚贞爱情和反抗精神,让学生通过了解焦母的专制和刘兄的无礼蛮横,见证古人的感天动地的爱情。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但包括自然科学,而且包括人文科学。特别是当前地理学更趋于深入研究国家建设和解决社会问题,凸显人文科学重要性。中学地理课中包含有丰富的人文内容,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本文在主要在对中学地理教学当中所富含的人文内容进行了充分挖掘,对中学地理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方面的渗透培养进行了研究,旨在教学中不但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一、人文精神培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国著名的吴传钧院士曾谈到:“地理教育是一件头等大事,它不仅关系到发展地理学的问题,更主要是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对人的品格形成十分关键,要培养全面的品格就应该从这一时期着手塑造。中学地理教学的内容决定了地理教学跨“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地理科学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完美结合,地理教育应该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出贡献。而传统的地理教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讲授和教学目的的实现,这种偏重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人文教育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课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到和科学知识的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学地理课的教学,应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把人文精神与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加强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既符合学生个体发展要求,又能提高全民族素质。

二、浅析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人类的文化精神、人类的文明素养。人文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具体来讲,人文精神,是指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地理人文精神是指有关“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国家意识、地理美等内容。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指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由之而来的。人对社会的基本态度,其实质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引导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社会;人对他人的基本态度,属于道德观的范畴,关键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是必然的、必要的,但竞争应当是公平基础上的竞争,而且是竞争的同时更要提倡合作;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核心是正确认识自己和控制自己。

地理学科本身以其特有的学科体系及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的特色,所内涵的人文精神则是不言而喻的,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而作为一个具有稳定的学习能力并将之内化为自己良好素质的跨世纪的接班人, 进入社会后, 他可能会遗忘曾经学过的地理知识,但是能够较快、较准确地认识观察客观事物, 并对一些棘手的人地关系问题, 会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置,这正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所在。

三、地理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首要渠道

地理课教学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内容,在地理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教育,具有其它学科所没有的独特优势。中学课堂中的地理人文知识主要包括人口、聚落、语言、种族、民族、民俗、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如:自然地理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让学生学会欣赏和感受自然之美;人类社会的各类经济活动和风格各异的民居、民族服装等人文现象,可引发学生了解人文社会的兴趣,提高尊重各民族并与之和谐相处的意识;全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助于学生国际意识、国际观念的培养和确立。因此,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更不能将人文精神教育从地理教学中分离出去。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让学生既掌握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形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又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从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应有尊重和对人类社会的人文关怀,突出思想感情、道德观念、人格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以高尚的伦理观念、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意识处理人地关系和社会发展。

总之,人文教育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必须对学生言传身教,长期熏陶,滋养心性,提高修养,外化为一种生命的力量和动力。把学生培养成有仁爱之心、善良之心、感恩之心的人,把他们培养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人。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赵荣.《人文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精神;渗透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

重视和加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思想,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不断进行改革实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入手,结合历史事件和人文价值观等内容进行思考。尤其要注意的是,既然是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人文精神的教育渗透,必然要发挥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来进行,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是我们要把握的一个核心要素。教师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要从整个历史观的角度入手,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看待历史事件,并且从历史事件中吸取宝贵的人文精神内涵用于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人文精神的教育要切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进一步地探索。有效的人文精神教育要能够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上,只有从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积极实践,才能扎扎实实地将人文内涵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

二、弘扬人文精神,创新教学方法

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出发,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工作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积极进行创新。这样的人文精神内涵是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思想上的沟通和联系,并且采取对话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避免简单的灌输使学生厌烦和排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主体自主式的学习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促进教学方法转变的同时积极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渗透,运用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理念组织初中历史教学,用教师自身的科学探索精神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和熏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加入到创新型的初中历史课堂构建中来。历史教师也要善于将历史课堂向课外延伸,不仅要在课堂上引入课堂之外的实例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同时也要把学生引向课外,通过参观访谈等方式,让学生积极融入到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去,运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去分析现实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范文第7篇

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事业的核心,不仅作为体育运动的精神指南,而且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功能。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体育文化领域的振兴和繁荣以及优良人文环境的营造,对体育人文精神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为加强和改进体育人文精神指明了新的方向,促进高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其作出新的思考。

1 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1.1 体育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具有一致性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而且需要营造以友好、理性、关爱与宽容为核心内容的和谐人文环境。从根本上讲,和谐社会主要包含四对和谐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社会内部的和谐、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和谐。“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大致归纳出人文精神的科学、道德、价值原则、人本主义、终极关怀五层含义。体育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思想的体现,它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关注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体育运动所蕴含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伦理、体育思维方式、体育行为方式等,都是体育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标识。可见,体育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一致性。

1.2 加强和改进体育人文精神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体育是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它既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能够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体育人文精神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体系,即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真实精神、人的真情实感、人的真实愿望,它提倡在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以及学生的生命意义,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完成对真善美的追求,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交际、学会生存,鼓励每个学生充分实现健全的自我。它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促进社会文化更加繁荣、倡导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促进人际关系诚信友爱四方面。因此,体育人文精神在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方面所起到的特殊作用,是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

1.3 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从加强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出发,体育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心理辅导、行为引导、认识指导、评价督导、审美诱导和道德劝导,关注高校体育的人文精神,使大学生的体格发展与其人格完善相协调,社会实践与人格实践相协调,生命机体的健康及个性品质的提高,能够和社会及其时代精神的文明相适应,使体育的发展及人的发展能够和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的发展相适应,以利于大学生身心和谐、知行统一和人文素质、综合创新能力的增强。因此,我们必须将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纳入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最终培养出具有较强“能力意志”与“能力资本”、有相对完美而独立人格魅力及旺盛的生命活力的人。

2 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人文精神是指属于人关于其自身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人的人性、人格、人生、价值、责任心和责任感的尊重、关心、关注、关怀和弘扬,是人及人类体现自身尺度,洋溢人生理想和信念,对真、善、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人文精神实质上属于人的素质范畴,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实质上是对大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教学在目标的定位上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受到广泛的认同,体育人文精神伴随着其发展过程中,虽然总体发展趋势是前进的、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

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大学生健康为首要目标,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虽然强调的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实践的结果却呈现出只重视“智力”和“德育”,而对“体育”是有之不多,缺之不少的尴尬状态。完全生理的体质关怀成了高校体育的唯一目标,对于更深层次的对体育的要求和理解成为一种无回应的呐喊,“人文精神”离体育教育已很遥远,我们的体育教育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可有可无的“体质教育”和“体力教育”。高校的体育教学这种偏重于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进行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导致有许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愿意主动上体育课,不能真正领略体育课程中所蕴涵的“真、善、美”的人文思想的真谛,逐渐形成了“重技术、轻精神”,“重成绩、轻人格”的恶性循环,以至很难达到完美技术和人性的统一;另一方面,对“健康”理解不够全面深刻,对与体育相关的体育伦理、社会、心理、生理、人性、休闲、生命等诸多问题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3 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对策研究

3.1 “和谐”思想指导下更新教学理念,突出人文体育的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之根本,不仅要教给大学生各种身体运动,还要传授体育运动所蕴含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伦理、体育思维方式、体育行为方式等,这些都是体育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标识,从而达到既健身又育人的目的。然而,在高校体育课中却长期存在着教学内容、形式、培养目标、评价方式等不科学的现象,追溯其根源,便是理念颇为陈旧,人文精神严重缺乏等问题。文献资料表明在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只注重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教学活动失去了生活的特性,导致体育课堂呆板而缺乏活力,这势必造成学生厌学,不得不使我们要好好反思。体育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需要,要求高校体育必须努力在教学中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渗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使高校毕业生不但德才兼备,且智体双修。

3.2 调整课程体系,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应当较全面的开发多种类学科,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土壤。这就要求学校体育工作者在教材的编订中,不但要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而且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将又新又好而且实用性强的健身方法引进到学校体育中来。在实践中可将普通高校人文体育课程的体系具体的教学内容多样化,以学生不同时期发展、不同心理、不同体质为根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舞蹈等项目,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美”的真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技能教学过程中,把过于竞技性的教材简易化,科学合理地修改其操作过程和难度要求,使得该运动项目更加适合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接受能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在进行运动损伤处理以及营养卫生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意识,增强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精神动力;净化学生的心灵,能够使学生怀揣感恩面对周遭的人或事,以此达到培养其健全人格的目的。

3.3 构建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认识活动,它是人类对自身实践活动自觉的鉴定和反思的过程,其实质在于促进人类活动日趋完善,从而更加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评价长期以来均为针对课程结果进行的评价,对产生这一结果的过程关注不足,评价结论更多的用于对评价对象的甄别和选拔的目的。而在和谐社会背景下逐渐再变革的体育教学评价更体现人文精神,回归评价的本质内涵,即评价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首先,不能为“评价”而评价,评价应该起到鼓励学生学习的作用,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即可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可使教师的发展和教学工作上得到改进;其次,评价的形式应该更能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各种形式的评价有机结合,以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与公正,这也是评价中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其三,评价的内容应丰富多彩,不仅考察学生的运动成绩,要帮助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最大限度的实现其自身价值。

3.4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人的发展最高境界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要实现人作为发展手段的工具价值到人作为发展目的的精神价值的飞跃,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洗礼,然而,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对营造体育教学的人文氛围,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大有裨益。我们可以将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纳入教学计划,以学生为本,完善各种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举行体现大学生特点、具有文化品味的各种竞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和体育精神;定期举行体育摄影、体育漫画、体育知识、体育主持人等各种竞赛活动,做到专业性与大众性结合、娱乐性与教育性结合、健身性与竞赛性结合、经常性与定期性结合,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都能间接地起到激励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

3.5 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任何教育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来实行,如(下转第27页)(上接第4页)果没有相应素质的教师,再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都将落空。在体育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同样靠教师去落实,要靠一支有相应理念和素质的教师队伍来保证,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学不高难以为人师,身不正难以为世范,老师学术造诣很高,治学执著严谨,便会受学生尊敬,教师的学识、为人及人格力量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作为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新时代的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具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人文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1]马岳良.体育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价值[j].体育学刊,2004.2(11):24-26.

[2]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曹卫.体育文化渗透与人的生活[j].体育文化导刊,2003.10:48-49.

[4]张雪临,马晶,龚德胜.中国体育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的当代意义[j].体育与科学,2005(26)5:27-29.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融合;工科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30-02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统一,培养通专结合,具备创新能力,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的综合型人才。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相互渗透融合,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

1.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其实质是人生意义和人的文化价值属性的肯定。

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尊重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追求人生的价值理想;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强调主体自我反思、自我抉择和自我负责的自律性和不断创造超越的自由创造性。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人性养成”,其价值追求是培育健全的“人”,是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独立自由理性的人格和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学识、智慧、热情、能力、修养、爱心和胆识。

2.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信念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认识成果的精神升华,是对科学这一特殊社会存在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1],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其内在要求则是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

二、加强工科院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不仅要求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追求的是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既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更要重视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融合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单独提升科学精神,必然会使科学主义泛滥起来,从而导致对人文主义的忽视;反之单独提升人文精神,不用科学精神来限定人文精神的界限,人文精神就会淹没在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中。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共同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长期以来,中国工科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把人文教育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与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从而难以形教育的应有氛围。人文教育的薄弱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脱离已经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警惕和忧虑。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取向。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 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中必须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三、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措施

1.树立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国高校长期单科性教育形成的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氛围,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到决策导向,都体现出与应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观念的距离。要实现大学现代化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 必须重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强调整体协调性,多学科综合解决问题,以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充分发展、和谐结合的人才为核心。

针对当前工科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处于分离缺失状态,必须形成关于工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教育的共识,充分认识加强培养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加强人文科学研究和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承与综合,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注重介绍学科专业中涵合的人文知识和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把专业教学和人文科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判断力、意志力,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把人文精神浸润在专业知识中。让学生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完善教学体制,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人文科学融合的平台。目前众多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识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明显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是依靠熏陶。为此高校必须打破原有的教育模式,改革教育体制,科学设置人才培养课程结构,有计划地进行学科整合,拓宽专业口径,扩充专业内涵,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文理渗透。

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文、史、哲、社会学等核心课程。对学生实行通才教育,是学生全面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主流思想。在学籍管理上努力推行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文理交叉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塑造完善人格。

3.注重教师在课程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育者要有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意识。现代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生理、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终身学习、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专业中挖掘出丰富的科学与人文教育内容,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将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和关注学生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师岗位和教育职业的时代特征, 塑造新的师德, 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除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外, 更要拓宽知识面, 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 增强对自身教育教学反省的能力,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素质。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科学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3]。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中的隐性课程, 其中蕴涵着价值观、态度、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内容。重视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对人才的教育作用。学校要以先进文化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自我实践和自我完善功能,创造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好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善、创新精神,在师生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民主的学术空气,这些都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 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大力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到学术并进、文理交融。再次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宣传教育作用。要注重加强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校内广播电视、论坛沙龙等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价值, 陶冶情操,铸造人格。

总之,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培养学生过程中将提高人文修养和增强科学精神有机融合起来,努力搭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汇的教学平台,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起可以传承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聂莉娜,周金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渗教育[J].教育探索,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