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龙门石窟雕刻艺术

龙门石窟雕刻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龙门石窟雕刻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龙门石窟雕刻艺术范文第1篇

洛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为使各位来宾在洛阳期间能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乘车去景点参观的途中,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的南岸。因地处洛河北岸而得名,意为洛水之阳。

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曾长时间地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今天,我们去参观的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是众多的文物古迹之一。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绘动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却是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出现的。

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的冬暖夏凉,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我们今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龙门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说的有利条件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条件。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与其他砂岩石相比,有着宜于保存的有利条件。

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龙门石窟造像,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无穷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又是外来文化和我国文化结合而成的一朵奇葩。这些雕刻匠师,承担着为神佛和帝王造像的使命,却又大胆地突破了宗教和礼教的“仪轨”束缚。在雕刻过程中融进了大量的现实生活,活生生表现了各种人物造像的动人情景。如喜悦、慈祥、威严、矜持、苦痛,以至作为至高无量主宰的佛之庄严肃穆,胁侍人和供养人的虔诚宁静,无一不是艺术家们对现实的“人”的深刻观察,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加以高度概括集中的结果。真可谓是在雕刻艺术上将佛祖和人表现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构思布局的完整,气势的贯注,整体的坚实有力,性格变化的多样,面部表情的生动逼真,衣纹线条的流畅优美等等,更是在千百年艺术实践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借鉴外来文化,在技法、风格上精心创造、大量创新、突破传统、刻意经营的结果。富有才华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设计艺术家,面对光秃的悬崖峭壁,运用着简单的锤凿,雕出如此巍峨壮观又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这在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的条件下,确实令人叹为鬼斧神工。

龙门石窟象一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大博物馆,为我国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医药等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已来到了龙门石窟,现在请大家下车,跟我走,去参观石窟。在参观石窟的过程中,我给各位朋友重点讲解一下龙门石窟种的几个主要洞窟。

(在潜溪寺)

这是潜溪寺,它是我们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潜溪寺洞高、宽9米多,进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据说唐代有位叫李潘的宰相曾在此建过别墅。清代时洞外修建有木构窟檐等建筑物,所以又称“斋拔(fú)堂”。窟内洞顶漕进为一朵潜刻大莲花,洞内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佛身高7.38米,面额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的两尊。洞内前侧两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孔武有力、身披销甲,是唐代高级武将的形象。踩在脚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动传神。

龙门石窟雕刻艺术范文第2篇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凿,后又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140年,石窟目前有遗存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

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东方雕刻艺术的瑰宝,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1961年龙门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

(来源:文章屋网 )

龙门石窟雕刻艺术范文第3篇

本期论题:龙门石窟的环境研究

编者按:中国古代雕塑遗存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极为丰富,但是大多局限在文物考古方面,研究文字也类于考古报告,没有从雕塑艺术专业的角度展开深入的研究,如是,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就有很多缺失。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使这些古老的文明能够有更大的利用、开发价值,为现代大型公共艺术项目的建设提供更多可参考借鉴的经验,自本期起,本专栏将陆续刊登一些专家的研究成果,也希望广大读者们积极参加研讨。

拟定论题:龙门石窟开凿方式研究;龙门石窟造型手法和艺术风格;龙门石窟造像的意象表现;龙门石窟对中国雕塑的影响;龙门石窟的维修与保护……

[Longmen Grottoes Column]

Editor's note: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on remains of Chinese ancient sculpture are a broad and extremely rich array. But most of them limited in Archaeology, the study text also looks like archaeological reports, there is no in-depth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sculpture art, therefore there are many missing values of these prec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s. To make up for this deficiency, to make greater use of these ancient civilizations, and to provide more learnable experi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large-scale public art projects, since this issue, this column will publish some experts’ research results, also hopes that our reader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is discussion.

Prepared thesis: Longmen Grottoes dig manner; Longmen Grottoes modeling approach and artistic style; Longmen Grottoes statues imagery representation; Longmen Grottoes sculptures on the impact of Chinese sculpture; Longmen Grottoes maintenance and protection. This issue's theme is environmental studies of Longmen Grottoes.

内容提要:龙门石窟的开凿,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特殊的地理位置、理想的 “风水”胜地、石质的特性、顺其自然的开凿方式等因素,显示出佛教艺术融入中原本土文化的诸多特征。

关键词:龙门石窟 环境

Abstract: Longmen Grottoes excavate, have a direct relation with environment, this kind of characteristic which relates to a main body now special geography position, ideal"geomancy" divine spot, stone quality, run its course of excavate a way etc. factor, display many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Buddhism art integrates local culture.

Key word: Longmen Grottoesentironment

佛教石窟寺开凿的地点选择,与佛教徒修禅有着必然的关系,修行者需要在环境清净之处进行禅思,因此要选择远离城市喧嚣、幽静山林,水边崖际之处。佛经《禅秘要法经》中云:“出定之时,应于静处,若在冢间,若在树下,若阿练若处。”《付法藏因缘传》中亦明确指出:“山岩空谷间,坐禅而龛定,风寒诸勤苦,悉能忍受之。”中国古代石窟寺的开凿,也基本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的。龙门石窟的选址,既符合佛教徒修禅及僧俗信徒拜佛以修功德的特定环境要求,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传统山水观的选址理念。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12.5km的龙门口,东经112°27′54″,北纬34°33′24″。东西两山对峙,东山为香山,海拔371.8m,西山又名龙门山,海拔307.6m,伊水由南向北穿流而过,形成龙门峡谷。龙门峡谷地处北亚带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洛阳盆地的东南部,峡谷走向略呈南北向(N10°E),南北长约1200m,东西宽约150~250m,谷深约120m。①龙门石窟就开凿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为何选择此地以开凿石窟佛造像,石窟与周围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分析起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古时重要的都城地位及北魏迁都洛阳的直接因素

洛阳地处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不同于敦煌石窟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所在之地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1世纪,这里便成为夏王朝的中心区域。春秋时代的周平王迁都之始,洛阳就相继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史记・周本纪》中,称洛阳为“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②的国都地位。《元和郡县图志》有:“禹贡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为都邑。”③的记述。洛阳四面环山,张华《博物志》中云:“周在中区,西阻崤谷,东望荆门,南面少室,北背太岳,三河之分,雷凤所起,四险之国也。”④鉴于洛阳优越的历史及人文地理环境,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七年由平城迁都洛阳,成为龙门石窟开凿的直接因素,并由此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石窟寺群。根据有关研究龙门石窟专家学者的推断,龙门石窟的开凿年代,约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太和十七年前后,⑤虽然相关专家学者对龙门石窟开凿的年代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北魏迁都洛阳与龙门石窟的开凿,的确有着直接的关系。

龙门与洛阳之间的特殊地理关系

选择龙门东、西两山,尤其是西山,作为石窟开凿的地点,不仅因其具备一定的人文历史沿革,同样也因有着不可或缺的环境特征,而成为洛阳周边惟一可首选的佛教石窟寺胜地。唐代之前龙门称之为“阙塞”或称“伊阙”。(图1)《水经注・伊水》云:“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⑥《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有:“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女宽守阙塞。”⑦的记述。战国时期,龙门即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战国策・中山策》载:“韩、魏相率,兴兵甚众,君所将之不能半之,而兴战之於伊阙,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⑧《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也有:“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p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⑨的记述。东汉时期,龙门成为保卫洛阳的八关之一,《后汉书・灵帝纪》载:“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兵屯都亭。置八关都尉官。”⑩可见当时龙门的地理位置已相当重要。北魏时期,伊阙属当时的新城县,仍为进出洛阳的重要关口。由此可知,龙门由于其独特而重要的地理方位,与洛阳都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

山水胜景的独特魅力

龙门不仅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又因其山水胜景,被誉为洛阳“八景”之首。白居易对龙门有“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11的赞誉。韦应物在《龙门游眺》中有“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的表达。龙门东、西两山之间的伊水,发源于河南卢氏县的熊耳山闷顿岭,伊水上游多盛产竹木,沿至下游仍水流清澈。唐代韦述《晚渡伊水》中有“悠悠涉伊水,伊水清见石”的描绘;崔日知有“岩前窥石镜,河畔踏芳茵”的写照。龙门多处有温泉,泉水由山崖巨石中涌出,形成龙门山上的天然景观。《水经注・伊水》中记载:“西侧灵岩下,泉流东注,入于伊水。傅毅《反都赋》曰:‘因龙门以畅化,开伊阙以达聪也’。” 12“龙门山色”的胜景,使得历代寓居洛阳或游历此地的文人墨客,多在此留下诗歌辞赋。

符合传统“风水”的选址原则

按照传统 “风水”学的观点,龙门石窟具备了中国传统“风水”学选址的基本要素。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村落宅第以及墓葬选址,均依照“风水”观进行。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在带来外域文化的同时,也逐渐融入中原本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原本土文化的造像风格及建筑方式。建造佛寺庙宇,更是要选择自然环境中的“风水宝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13而得水最佳之处,首先要选择水口。《青乌经》云:“水口宜山川融结,峙流不绝。”《葬经翼・水口篇》更加认为“水口乃地之门户”的重要性。龙门石窟的环境选择,正是符合了传统风水学“藏风得水”的原则,伊水穿流于龙门西山与东山之间,形成山口把门之势,可谓得水最佳之处。龙门石窟环境不仅有得水的最佳选择,同时又基本体现了“负阴抱阳”及“背山面水”的选址理念。龙门山亦称西山,基本呈南北走向,但石窟集中选择之处,大多位于偏东南向的水口之处。这样就达到了既“得水”,又“藏风”的最佳环境选择。(图2)

与都城连接的合适距离

龙门山水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美景,同时,也有与北魏都城距离适当的客观因素,致使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后,龙门西山成为佛教石窟寺的首选之处。洛阳四面环山,洛水、伊水、涧水、e水在此交汇,形成盆地。就周围远近不同的山脉而言,洛阳周围分布有邙山、首阳山、郁山、嵩山等大小不同的山脉,其距离洛阳都城远近不一。有的山距都城较近,但自然环境及基本条件并不具备。如洛阳城北的邙山,虽然距都城较近,但为黄土丘陵地带,因其土壤粘结性好、紧硬密实,适于墓穴安置,自汉代起始,就成为帝王及皇亲贵族的墓葬选择之地。14显然,邙山不可能成为石窟开凿之处。距洛阳城东30km的首阳山,是邙山在偃师境内的最高处,同样为黄土层山体而不可雕凿。而距洛阳66km的青要山,抛开自然环境及沿途道路是否可行,仅距离太远一项就不适宜。其他山脉如嵩山、周山、万安山等,虽然各自有其独特的山体构造和人文景观,但就佛教石窟开凿之地的选择,均无法与龙门相比。北朝时期龙门石窟寺窟龛的开凿,相对于当时洛阳城内大量佛寺数量较少,王子云先生认为是龙门距汉魏洛阳都城的距离相对较远的一个因素,15但就周围其他可雕凿石窟的区域而言,龙门石窟与洛阳都城之间的距离是适当的。

地质构造及石质的雕刻成因

龙门石窟的开凿,与龙门山石质的特性有着内在的必然关系。龙门峡谷的地质构造基本属于寒武纪中世石灰岩、下寒武世紫色夹灰绿色页岩和下、中奥陶世石灰岩。此类石灰岩石质细腻坚硬,由此可雕刻出不同于北魏迁都之前石窟造像的造型语言特征。如甘肃永靖县炳灵寺石窟群,所在的小积石山一带的石质为红砂岩;云冈石窟所在之地为侏罗纪厚层砂岩,岩石的主要成分为长石和石英。龙门石窟雕刻的造像,正如王子云先生所云:“由于龙门石窟是石灰岩,比较坚细,所以在雕像的制作上,较云冈更为精致。”16龙门石窟石灰岩佛造像细腻精致的造型语言特征,表明了材质本身,对当时佛教艺术传入中原,成为融入本土文化更为适宜的形象载体,这种特征,似乎也更符合当时中原地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心里需求。

顺其自然的窟龛排列

龙门石窟的开凿与布局,早期窟室基本“利用天然溶洞、崖罅开成,不具特定规划意图,后期窟室多数未经统一部署,只有少数重要洞窟经过成组规划”。17古阳洞成为最早开创的石窟。古阳洞开凿的方式,是以天然溶洞为依托进行雕凿。这种方式,也体现了当时 “顺其自然” 的传统文化理念。当然,也存在有石窟造像雕凿难度的因素。《魏书・释老志》记载:“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初建之始,窟顶去地三百一十尺。正始二年中,始出斩山二十三丈。至大长秋卿王质,谓斩山太高,费工难就,奏求下移就平,去地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这段记载说明龙门石窟初始时的开凿,基本以随山体起伏变化而进行。这种理念及形式,一直到隋唐时期石窟造像的不断增加,龙门石窟逐渐形成随山体形势而大小排列不等、前后空间错落的布局特征。

通过上所简要的分析,我们可对龙门石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知。龙门石窟的选址与逐渐形成的布局,体现出依附自然山水,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布局特征,也是传统“风水”选址原则在龙门的完美体现。进一步深入研究石窟艺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较为准确地理解佛教石窟寺造像的背景及环境成因,有助于更为深入地研究石窟艺术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扩展中国美术史及中国雕塑史研究的领域。

注释:

① 温玉成.龙门北朝小龛的类型、分期与洞窟排年.见:龙门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170

② 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133

③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129

④ 张华.博物志.

⑤ 温玉成先生认为在太和17年,见:龙门石窟的创建年代.收入:文博.1985:2;35 宫大中先生认为在太和12年,见:龙门石窟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2金维诺先生认为在太和7年,见:龙门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2

⑥ (北魏)郦道元.(民国)杨守敬等疏.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350

⑦ 杜预.春秋左传・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2112

⑧ 刘向.战国策・中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187

⑨ 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2331

⑩李贤注:“都亭在洛阳。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大谷、S辕、旋门、小平津、孟津也。”见: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65:348

11 白居易.修香山寺记.见:白居易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48

12 (北魏)郦道元.(民国)杨守敬等疏.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350

13 郭璞.葬书.见:四库全书.・子部・七:6

14 杨育彬.河南考古.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331~343

15 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138

龙门石窟雕刻艺术范文第4篇

Day1:

洛阳—龙潭峡—龙门石窟—洛阳

用时:2小时;2小时30分;40分钟

住宿:在洛阳市区居住,洛阳火车站附近的西工区酒店遍布,交通方便,是不错的选择。

龙潭峡奇观

龙潭峡距离洛阳市约80公里,是一条典型的以红岩嶂谷地质景观为主的峡谷。跟着人群走过木栈道,就来到峡谷之中。但见两侧红岩壁立,遮蔽了天空。岩石一层层整齐地累加,像是厚厚的书页。地上散落的岩块犹如刀削斧砍一般,十分光滑,其中竟有几块方方正正,跟数学课上的立体模型相差无几。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处一块高大的岩石,名曰天碑。只见树木郁郁葱葱,一块石碑隐约可见,高高凌驾于四周岩石之上。天碑是一块巨型崩塌岩块,高达50余米,巍然耸峙在峡谷一侧。因为崩塌,原本水平的岩层呈现直立状,由此望去,恰似一座天然的石碑。

游览龙潭峡是渐入佳境式的,最精彩的风景就集中在后半程的巷谷之中。巷谷指的是谷底平直,两侧峭壁直立,谷宽仅十余米的嶂谷,行走其间,犹如穿街过巷。贴着湿漉漉的峭壁行走,身侧是幽幽的碧水。水流有时和缓,清澈的水漫过岩块,竟然向着地势更高的地方流去,名为“水往高处流”,让人看完啧啧称奇。随着地势变换,转过一个山口,就听见哗啦啦的水声,原来地势陡然降低,水流一下全都跌落,形成一道小小的瀑布。沿着湍流前行,就看见两侧崖壁不再光滑平坦,开始出现一个个凹陷,为流水侵蚀所致,人们将这里取名为壶穴谷。

行走在龙潭峡中,时而踩着圆圆的木桩轻盈地越过湍流,时而在晃悠悠的吊桥上小心挪步,有时踩着岩层自然形成的台阶攀沿而上,有时则需要钻过只容一人的岩洞才能前行。幽深曲折的峡谷,众多奇景待人探寻。

夜游龙门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龙门石窟的评价。洛阳南郊伊河两岸,龙门山和香山对峙,经历千年的佛像就雕刻在这两座山的崖壁之上。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其雕刻技艺之精妙,艺术珍品之丰富,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夜游龙门是2011年才对外开放的项目。许多人可能来过龙门石窟许多次,但是很少有机会在夜晚看一看。沿着伊河向着灯火辉煌处漫步,夜游归来的人三三两两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休息。伊河的水昏沉沉地映着沿岸一长串多彩的灯光,对面的龙门石窟因为亮化像是空中楼阁一般点缀在黑漆漆的龙门山上。

夜色掩盖了龙门的沧桑,饱经风霜的佛像一半在灯光下显得年代模糊,一半隐在深沉的阴影里愈发静默神秘。如果说白天的龙门石窟,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令人惋惜,那么夜游龙门则少去许多感慨的成分。

许多佛窟在夜晚看起来除了新鲜感,并没有比白天更具观赏性。但是,奉先寺除外。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摩崖群雕,是唐代雕刻艺术的精品。通过投影技术,人们为佛像穿上了彩色的衣饰,使其容貌看起来更加生动。投影中漫天花雨洒落,最中间的卢舍那大佛身着朱红的长衫,静坐在崖壁之上,身后的背光装饰着多彩的祥云。佛像两侧的弟子和金刚力士也衣履新鲜,容貌鲜活。加之奉先寺本身就宏伟巨大,抬头仰望,想象着佛乐飘来,一股宁静漫溢心间。

“龙门石窟是一个雕刻在巨石上的唐代,是一个诗歌之外的唐代。您到了龙门石窟以后,就会觉得一个伟大的气氛就在眼前。”正如余秋雨所讲,龙门石窟最撼人心魄的就是盛唐浩荡的气象。也正是在夜晚仰望花雨飘落的奉先寺,才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准确。

Day2:

洛阳—重渡沟

用时:2小时30分

住宿:夜宿重渡沟农家院。重渡沟农家院众多,各种价位都有,可以提供山野农家饭,比较可口。

重渡沟赏飞瀑

人们早上打招呼都问“吃了吗”,而在洛阳人们都会相互问候“喝了吗”。洛阳人对喝汤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胡辣汤、不翻汤、牛肉汤,关于早餐喝汤的名目就数不胜数。住在洛阳市区,喝过胡辣汤,就可以驱车前往位于栾川县境内的重渡沟。

重渡沟距洛阳市区120公里,四季泉水喷涌,常年飞瀑成群,翠竹碧水交织。传说西汉末年,汉王刘秀为躲避王莽追杀,两次渡过这道沟河,因而得名。重渡沟的风景不如龙潭峡来得震撼,或许是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入秋,瀑布水量远远没有盛夏时候大。

下车最先见到的是两侧的竹林,青翠茂密,颇有江南的风味。沿山路上行,不时看到木桥跨越溪流,很容易让人想起“小桥流水人家”的词句。一路所见,宛若江南水乡被移植过来,但是行到泄愤崖情景就完全不同了。泄愤崖在重渡沟众多飞瀑中最为壮大,达百米以上,由三级构成。相传虬龙得知其兄蛟龙被压在上面的锁蛟崖下,一爪抓后,更加怒火万丈,向前狂奔,至这崖边一头栽下。所以,最高的一级是虬龙狂奔,中间的是虬龙泄愤,最低的是余怒未消。站在瀑布之下,可以感受到气浪扑面而来。

重渡沟大小瀑布达100余条,飞虹瀑布如白练舞动,水帘仙宫瀑布则水线密布十分秀美。重渡沟水乡特色浓郁,当地作家张一弓赞誉为“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

Day3:

重渡沟—老君山—洛阳

用时:1小时;2小时30分

住宿:洛阳市区

飘渺老君山

在重渡沟的农家院夜宿一晚,醒来就会看见群山环绕,说不出的清幽。重渡沟的人家好像很爱种柿子树,总看见红红的柿子点缀在门前,常有人拿着长竹竿试图摘下几个。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后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并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

老君山最大的看点是其自然景观。云海是老君山一大奇观,放眼望去,云遮千里,雾锁万峰,犹如站在大海之中,在中鼎山观看云海最为壮观。在马鬃岭的悬空玻璃观景台,可以看到老君山各个山峰耸立,气势非凡。透过玻璃,可以看见脚下石峰林立,十分刺激。

因为去的时候天公不作美,没能领略到老君山这些奇景,但是在雨中游览也别有一番风味。山下只是毛毛细雨,山顶却完全不同,山风呼啸,却吹不散雾气,雨水和山雾混在一起,可算是把老君山的仙风道骨表现得淋漓尽致。沿着石阶向上爬,传说中的金顶也不见踪影,耳畔只听到檐角的铃铛随风轻响,隔着白茫茫的雨雾遥遥地从头顶传来,宛似仙境,飘渺空灵。

龙门石窟雕刻艺术范文第5篇

    在中国人心目中,洛阳自古是“天下之中”,是“中心”。古代所称“中国”即指洛阳一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土中谓洛邑,为天下之中也”;“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严阻,当秦陇之襟喉,而魏赵之走集”等等。这些都表达了洛阳为“天下之中”的意思。作为“天下之中”的洛阳是最早跨入文明时代,而且在以后的数千年里,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成为“东方古代文明的中心和发祥地”。有一种说法,要了解中国的20年可以到深圳;要了解中国200年可以到上海,要了解中国的500年可以到北京;要了解中国的1000年可以到开封;要了解中国的3000年可以到西安;而要了解中国的5000年,只有到洛阳,正所谓“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生产和生活。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进人到农业文明时代,当时人们不仅居住地稳定,并且基本脱离了茹毛饮血的生活。随后,在1959年考古工作者通过长期对二里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不少学者认定最早的洛阳城也是夏王朝的都城,这也是我国“七大古都”(洛阳、西安、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中最早诞生的都城。

    由夏以降,商、西周、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均曾建都洛阳,洛阳由此就有了“九朝故都”(九表示多数)或“十三朝故都”的俗称。悠久的历史给洛阳带来了浩如烟海的艺术宝藏,考古学家在这里不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品,也发现了最早的青铜和青铜器,更为着名的是这里所发现的彩陶艺术品,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遗址也在洛阳辖区内发现的。这些早期人类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器尽管是先民为了不同的用途而制作,但其质朴简洁的造型,明快绚烂的纹饰所显示出未经磨砺的幼稚和天真,却带给人一种恍若返璞归真的艺术美感。如大庄遗址出土的一件庙底沟文化类型彩绘陶盆,造型坚实挺阔,饰以花瓣纹。其实用与唯美的巧妙结合,体现了河洛先民的聪明智慧与浪漫的气质。1978年在洛阳附近的临汝县问村出土了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件彩陶缸,陶缸腹部彩绘一幅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鹤鸟衔鱼石斧图”,占画面主置的是鹤鸟,体形肥硕,通身灰白,长嚎短尾,延颈直立,口衔一条大鱼,旁侧树立一件有“X”型标志的有柄石斧,这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彩陶绘画,线条构图诡异,具有浓厚神秘氛围,显示了原始先民结构作品的水平和写形状物的能力,成为中国古代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这些彩陶艺术作品无论在造型、纹饰、图形和色彩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对后世艺术产生深远影响。

    二、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墓葬文化与艺术

    古人云:“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人眼中,洛阳盆地北高面水,低山环绕,温暖向阳,洛河、伊河等河流缓缓从盆地中央流过,是典型的避风聚水之地,风水两者兼而有之,故自夏、商、周以来,成为理想的建都之地和上乘的阴宅之所,是他们无比神往的墓葬之地,故而才出现了“北邙山上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的独特景况。“洛阳为九朝都会,先民遗址,随处皆是,地下宝藏,不知既极。”〔1〕而古墓中,尤其是皇家墓葬和名人墓葬,所伴随的不计其数的随葬品都是珍贵的古代艺术品,既有堪称古代书法艺术精品的墓志和碑刻,更有显示出中国古代艺术成就的陵墓雕塑、彩陶和墓室壁画。现今已发现的洛阳地区古墓不计其数,其中已确定有皇陵区8处,名人墓11座,着名壁画墓21座,已发掘各代墓葬五、六千座(包括已发掘西周墓葬总数约800余座,发现东周墓千余座,发掘汉墓近3000座,西晋200座,北朝墓30余座,唐代600多座,其余还发掘有秦、曹魏、北宋墓若干,洛阳市北二、三十座墓冢组成邙山古墓群更是成为了目前洛阳一道独特的古墓人文景观。在这巨大古代墓葬文化中,其艺术价值首先是通过洛阳古代陵墓雕塑来反映的。洛阳古代陵墓雕塑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在邙山的汉陵区,遗留有大量石人、石马、石象等雕塑,这些雕塑既是皇陵石雕的开山之作,同时又从建筑艺术形式本身体现了皇帝的权威,以其高超的石刻工艺增加了陵寝的神秘感。

    唐孝敬皇帝李弘的恭陵位于河南偃师城南的景山上。恭陵坐南朝北,南门外为神道,神道两侧依次排列石象3对、石马1对、石华表1对。这些石刻雕塑造型硕大生动,雕刻技艺高超精湛,极富盛唐气息,整体效果和气势并不逊于唐代其他皇陵。而在此墓葬群中的宋陵石刻在艺术上更是颇有特点:宋陵武士身躯高大,形象勇猛,雕像甲胄的纹饰细腻传神;宋陵番使深目高鼻,须髯浓厚,酷似唐朝胡人形象;宋陵石虎造型威武雄壮,四肢前立后蹲,张口咆哮,威风凛凛;宋陵石羊则面目清秀,体态修长,静卧于旁,展示了石羊恬静、乖巧的美。这些宋陵雕刻作品人物和兽类造型逼真,装饰花纹细腻,代表了宋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体现出了雕刻艺术精湛和成熟。最能反映洛阳墓葬艺术价值的还有洛阳出土的唐三彩和墓葬壁画。唐三彩也被称做“洛阳唐三彩”,这是因为洛阳于唐朝时出产三彩陶器极负盛名,汇成了一种新奇的民族艺术。从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唐代三彩陶器来看,有模仿生活中的各种器物,如住房、假山、柜橱、牛车等;有各种动物,如马、骆驼、狮、虎、鸡、狗等;也有各色人物,如武士、文吏、贵妇、仕女、牵马胡人等。这些造型浑厚丰满,工整细腻,色彩绚丽,神态逼真,气魄雄伟,刀法简朴,线条流畅,潇洒奇特的唐三彩作品虽然历经一千多年,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从其艺术价值上来说,洛阳唐三彩在人物俑的塑造上,不仅能够展现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物各自不同的鲜明外部整体形象,同时还能准确地捕捉其特有的心理特征,对五官部位巧妙地予以夸张,进行精细地刻划,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如天王俑夸张其双目,以显威武;文吏俑微收其双唇,以露其亲和;女侍俑两眼平视,一副顺从的神态。在动物俑的塑造上也同样能够展现出不凡的气势。同时在工艺上,洛阳唐三彩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色彩的绚丽、斑斓,以及我国独有的流串工艺,使得这些陶器作品在造型上生动逼真;在色彩上光彩绚烂、典雅富丽,成为我国艺术宝库中难觅的珍品。洛阳墓葬壁画艺术主要体现在此发现的两汉墓葬中,现已发现的完整的两汉壁画墓室已有十数座。

    这些墓室壁画以数量多、年代跨度大、表现技艺丰富高超而居于我国古代三大墓葬壁画分布区之首。事死如生的汉人在其墓葬壁画上描绘有摊戏、打鬼、羽化登仙、天文星象、历史故事、迎宾拜渴、宴饮歌舞、车骑出行等内容,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及生活意趣。1976年出土的西汉卜千秋墓壁画显示了汉代绘画开阔雄浑的气派,墓室中满绘壁画,主室平脊上所绘着名的“升仙图”以长卷方式描绘了男女墓主夫妇在神仙灵怪的护佑下升人天界的景象,在13块砖上依次绘有女蜗、月亮、持节仙翁、双龙、神豹、聚羊、朱雀、白虎、仙女、玉兔、蟾蜍、墓主夫妇、伏羲、太阳、黄蛇等形象,流动的彩云萦绕其间,气魄深沉雄大,用笔豪放,色彩鲜明,充满了飘动活跃的气氛,为研究汉代的历史和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视觉形象资料。洛阳作为古代墓葬的“首善之区”,其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举世皆知的,随葬在墓中的艺术作品更是埋藏在地下的艺术宝库,这些艺术作品不仅生动记录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是洛阳甚至中国历史的写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其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佛像雕塑与龙门石窟

    古都几度兴废,战火几度燃烧。历经悠悠千载的帝王兴替,伴随峥嵘岁月的历史烟云,洛阳地面上的许多古代美术作品都已经灰飞烟灭,至今屹立不倒的龙门石窟终究让我们能够探寻一番洛阳地面美术的过往辉煌。龙门石窟的建立要归功于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在他迁都洛阳后,笃信佛教的他把佛教也从山西平城-即云冈石窟,转移过来。中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及隋、唐、北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建达四、五百年。据统计,龙门现有佛龛2345个,佛像十万余尊,佛塔六十余座,碑刻题记二千八百余品。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佛完如蜂巢般密布于东西两山崖壁,南北绵延达一千多米,蔚为壮观。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将龙门石窟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的佛教雕塑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首先体现在造像术上的较大的进步,相对于云岗石窟造像概括洗练,以整体感取胜而言,龙门石窟的魏窟写实能力大大加强,表现出较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的温和可亲,洞中的释迦面露微笑,衣饰由偏袒右肩和通肩式变成了汉族的胞衣薄带式。

    进入唐代后,变化则更为明显,唐代的佛像具有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形体丰满健壮,雍容华贵,象征着唐代早期的国势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在艺术上,唐代的圆刀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刀法,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力士夜叉浑身肌肉突起,肌肤和解剖的原理又适当加以夸张,充满了雄伟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再次,龙门继承了云冈的艺术风格,从造像题材来看,云冈石窟以三世佛为主,龙门石窟北魏时期也整体上给予了继承。但是进入唐代后,由于唐代高僧玄奘说过“天见弥勒佛下生”的话,武则天为了加强其统治,宣扬其就是弥勒的化生,于是她在龙门大造弥勒。龙门成千上万的造像中,体形最大、体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就是奉先寺的主尊卢舍那大佛,女皇武则天鼎力相助的卢舍那大佛,像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身旁有肋侍菩萨两尊,佛弟子、金刚、神王各两尊,这9尊造像或文静质朴,或饱经沧桑,或雍容华贵,或文或武,性格各异,错落有致,这一切都本着一个主题,烘托卢舍那大佛的至尊至上,当然这也就是烘托武则天的至尊至上。最后,龙门石窟由于是北魏进驻中原后才开凿的,它历经多朝多代,直到明朝还有小规模的雕凿,其受到的文化熏陶十分强烈,除了佛像外,还有像龙门二十品和药方洞这种特殊的艺术题材。“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字形端正大方、刚健质朴、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龙门石窟雕刻艺术范文第6篇

敦煌莫高窟(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胜地。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近代以来,发现的藏经洞内有四五万件手写本文献及各种文物,其中有上千件绢画、版画、刺绣和大量书法作品。如果把所有艺术作品一件件陈列起来,便是一座超过25公里长的世界画廊。

莫高窟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涅窟等,最大的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高不盈尺。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松软,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与壁画相融相衬。

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灿烂的时代。莫高窟的壁画上,随处可见飞天的身影。飞天在佛教中被称为香音之神,能奏乐、善歌舞,唐代飞天的形象更为丰富,气韵生动,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优美轻捷的身躯漫天飞舞。

龙门石窟(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约13公里处,其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现存2000多个窟龛,佛像10万余尊,题记碑刻3600余品,佛塔40余座。

魏窟――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公元500~523年,北魏宣武帝、北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古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耗费人工巨大,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龙门石窟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更多地展现了中国的佛像艺术。

唐窟――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摩崖佛龛,进深约40米,南北宽约34米,其中主像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

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十九品在古阳洞内,另一品在慈香窑内。

云冈石窟(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窟龛252个。

石窟内的佛龛,像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于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其修建的时代略晚。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麦积山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积山石窟位于“陇上江南”――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麦积山石窟有许多微笑的佛像,它们的微笑被称为“东方微笑”。从魏晋到明清,历经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它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

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的水成岩,其山势陡起独峰,最初有许多天然之岩洞。麦积山海拔1742米,山高只有142米,现存洞窟194个,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它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

麦积山石窟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历史学家范文澜曾称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大足石刻(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盛于宋代。

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总计10万多躯雕像。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内容之丰富,堪称伟大的艺术杰作。其中,最著名、规模最大、石刻最集中的有两处:一处是宝顶山,另一处是北山。北山造像依岩而建,窟龛密如蜂房,被誉为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的“石窟艺术陈列馆”。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精雕细琢,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不可多得的释、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

龙门石窟雕刻艺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龙门石窟造像艺术唐代 审美取向 情趣

龙门石窟位于中原——洛阳,是佛教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的丰硕成果,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完整体系的阐释和集中表现。

唐代龙门石窟造像艺术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唐太宗至唐高宗时期。此时,各种造像都是身躯挺直,所以极少具有身段曲线的美。第二时期大约是从武则天执政到武周时期。这个时期造像的特点主要是身姿婀娜,肌体丰腴,颇具人体曲线线美。第三期则是指中宗神龙年间到德宗贞元间。

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是以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康健丰肥的姿态展现给世人的。那种形貌秀丽、面相丰腴、富有人情味,身躯比例适度,体态健美,颈长而丰满的特征与面貌,是与当时的流行趋势紧密相联的。一,以丰满健康为美的艺术特色,继承了前代的发展。二,在唐代,造像艺术中的女子,大都有着所谓“丰腴典雅,雍容自若”的风格,不但是唐代贵族妇女们的真实的写照,而且也是唐代上流社会审美情趣的表现与折射。当时著名的画家周昉曾经说过“仕女多为艳丽丰肥,有富贵气”。这都是上层社会的审美观在绘画艺术中的表现。同时,也因为这种审美倾向和风格,才会影响绘画的创作与发展过程。初唐时期的雕塑和画像均趋于写实,并以比例适度,面相丰腴,体态健美为当时的造型风格特点。这种现象特征及面貌来源于现实生活,代表了宫廷贵族和上层社会的审美观。

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鼎盛时期。同时出现了以龙门石窟为典型,并且有着代表性的佛教石窟建筑,所为为它的造像艺术在唐代造就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奠定了物质文化基础啊。此时就造像风格而言,也逐渐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造像模式。唐朝时期,龙门石窟造像艺术语言的形成,与同时期社会文化和原有造像的艺术形式的融合以及美学原理的相互渗透紧密联系,映射出唐朝的审美情趣,艺术思想和、服饰、绘画等艺术形式,正是有它们才能共同把唐代的审美文化推到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峰。

1、 自由、开放、华丽的服饰。唐朝的女性服饰在唐初的流行元素为:紧身窄小的服装款式,还流行高腰裙,裙子束在胸上,因为这种服饰既能展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展现出当时人们富贵潇洒的风度。

盛唐时期,服饰中又出现了另一种领口样式——袒领,袒领的穿着效果是可以看到女性的。唐代的妇女体态以丰腴为美,服饰也日趋宽博。这正体现了唐代女子服装的风格: 开放大度、雍容华贵、典雅自由等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为稀少罕见的一种,从而显现出了唐时期思想开放的时代背景。唐代妇女服装款式的开放,无一处不体现了唐代的时代风格和审美取向:豪放、不拘小节、自由、大度等。

2、 唐代的仕女画。在唐代的石窟造像中,出现了几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画家,一位是创立“曹衣出水”的曹仲达,也被称为“曹家样”;另一位是有着“吴带当风”之称的著名的画家吴道子,又名“吴家样”;另外还有周昉独特的“周家样”。此时的仕女画都以肥胖为美,画风也浓重艳丽,人物形象也一反魏晋时期盛行的“秀骨清秀”的风格。而且表现技巧也脱离了极具装饰性的手法,并且高度重视绘画的写实能力。画家们不光可以准确地描绘出女性的容貌、体态、服饰等外在美,并且能够达到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这一时代尤为杰出的代表画家为张萱和周昉,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虢国夫人游春图》和《簪花仕女图》。两位画家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唐代妇女的生活方式:空虚寂寞、孤独无聊等,富足安逸、闲适优雅、极具时代气息。周昉和张萱的这种画风也反映在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上。

总体来分析,唐朝时期,佛教造像的宗教性色彩明显开始削弱,然而现实性和写实色彩开始明显突出。又在现实精神的奠定基础上,开始强调事物的客观性,并借助宗教手段来提升控制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思想观念,以至于使当时的人民欢喜,充满民族自豪感等心里特征,从而达到大唐艺术各方面统一的美学基调和与以往不同的审美趋势。

此时的龙门石窟也开始以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客观事物生动的形象描绘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生产力、、文化等等不同领域的演变进程,并对中国的石窟艺术起着巨大的推动创新作用。这些洋溢着饱满的情感情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巨大的异域人文主义色彩,是当时社会人民对外界事物内心深刻体验的伟大的折射艺术的表现。渗透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和不同凡响的创造能力,透过这一历史遗留的人文景观产物我们可以领悟到其中蕴含的历史奥妙。这才逐渐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本土化、中国化和世俗化的趋势。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也便成为历史不朽之巨作。

参考文献:

【1】尚容《中国佛教艺术100讲》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0、7版J 19 第224页

【2】薛莉《论唐代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及审美观的形成》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

【3】李立江《从“簪花仕女图”看唐代仕女画的审美风格》J 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陈碧君《性感.唐代服装的审美特点》J宁波大学学报 出自(人文科学报) 2004年第三期

【5】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4版 k 879.3

【6】丁明夷 《龙门石窟唐代造像艺术的分期与类型》 考古学报 1979年04期

【7】顾苏宁《试论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民族特色》华夏考古1999年02期

龙门石窟雕刻艺术范文第8篇

经济强劲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2011年10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挖掘中华姓氏、文字沿革、功夫文化、轩辕故里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统筹做好洛阳、安阳、郑州、开封等地的遗址保护和利用,探索大遗址保护机制。依托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设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

今天,我们走进中原,了解中原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厚重性,及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打造昂扬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从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洛阳篇: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其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2000年11月30日,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翔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最高纪录。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时期,人们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以胖为美,佛像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淳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至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

龙门石窟是中原北方三大石窟群之一,它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艺术宝库,被誉为世界人类文化的遗产。龙门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已成为洛阳的一张名片。

安阳篇:殷墟

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1961年3月,殷墟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2006年7月,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和良好的管理与展示,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殷墟王陵遗址。它位于著名的洹水北岸,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地与祭祀场所、举世闻名的司母戊鼎出土地。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二是宫殿宗庙遗址宫。它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4A级旅游景区。现有殷墟发掘史展厅、妇好墓圹展厅、YH127甲骨窑穴展厅、车马坑展厅、殷墟博物馆等陈列展馆,复原展示了10余座有代表性的基址。三是洹北商城遗址。它位于殷墟保护区东北部,其西南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殷墟遗址。洹北商城的宫殿区位于城址南北中轴线南段,现已发现大型夯土基址30余处。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基址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即著名的一号宫殿基址,是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

殷墟作为晚商都邑遗址,它的文化遗存,特别是其甲骨卜辞的某些内容,证实了文献中只有零星记录的商王朝的存在。殷墟是中国考古学史的缩影,是中国所有古遗址中发掘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丰富的遗址,被称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殷墟所展示的一些文化现象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段中的独有现象,今天已不复存在。殷墟文化代表了中国商文明乃至整个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

登封篇:“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2010年8月1日,世界遗产大会作出决议,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标志着中国第39项瑰宝被载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册;同时,也是河南省继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在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中,中国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国,而天地中心则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则在登封,因而这里成为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荟萃的中心,中国几大主流文明――儒、佛、道都在这里建立了弘扬传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这里也成为人们测天量地的中心,这一历史背景使得这里汇聚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纪念建筑,其精华,即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观星台、中岳庙、汉三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

这组建筑种类之多、规格之高、历时之久、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举世罕见。它们是中国古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漫长发展的滥觞,更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最真实、最深刻的反映。

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观测建筑。测景台创立于西周(约公元前1037年),周公为测日影定地中在此建土圭,唐代(公元723年)仿旧制改建成了石圭。观星台建于元代(1276~1279年),郭守敬以此为中心点观测并推算出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其精确度与现行公历仅相差26秒,创制时间却早了300年。

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筒体建筑。它是中国建筑艺术与西域建筑艺术交流结合的完美见证,代表了东亚地区同类建筑的初创与典范,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少林寺常住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寺内现存明、清建筑30余座,每座建筑都承载着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五百罗汉朝毗卢、少林拳谱、十三棍僧救秦王等壁画以及现存的数百品碑碣等文物都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成为中国在海外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少林寺塔林保存了公元689年至1803年间的古塔241座和现代塔2座,是中国现存古塔数量最多的塔群,被誉为“中国古塔艺术博物馆”。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在宋代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首,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其规划布局和实物留存独具特色,对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标本意义。

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建于东汉年间,是中国仅存的时代最早的庙阙,代表了中国古代国家级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雕刻于汉三阙上的马戏、蹴鞠、夏禹化熊、启母化石、幻术、斗鸡等画面,以及篆书铭文十分精美,是汉代艺术风格的集中反映,更是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史的珍贵资料。

中岳庙至迟在汉武帝时已经存在,现存建筑格局可上溯至金代,现存建筑多复建于明清,为官式建筑的代表,也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组道教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