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主义的价值

人文主义的价值

人文主义的价值范文第1篇

一、德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如今,大多数高中学生看的课外书籍往往是一些通俗文学和所谓的“快餐”文学,有的学生盲目地追求流行而没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有的学生平常的行为和语言非常粗俗,等等。表面上看,好像是广大学生缺乏文化、教养、爱心和自尊,但当这些现象大量出现在校园里的时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德育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问题出在哪儿呢?这正是我们在中学德育中应该反思的问题。我国的中学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升学。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当然是以学生的知识教育为主,这不是哪所学校、哪个教师能够左右的。这正是现在中学德育工作中重说教,轻人文关怀的重要原因。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广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轻视人文主义价值观教育的理由。

事实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注意到我国德育体系中的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在大学教育中已经开始开设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我国的人文主义教育恰好是在广大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缺失的。因此,在中学阶段的德育中进行必要的人文主义思想教育就十分必要了。

二、人文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

在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希腊人以paideia这个名词指称教育,它包括个人体力和脑力的发展及和谐的形成,其内涵包括了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吴刚先生认为,它有四个特点。一是它以自由七艺(即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对人类知识作了统一和系统-的概括,并将此作为人的素质训练的基础,希望这种训练可使人的心灵获得解放和自由。二是它提供了在一个没有书本的世界中进行知识传授和论辩的技巧,以语言的掌握、思想的精确和论辩的熟练为基础。三是它确立了西方文明的一个基本假设,即可以通过教育塑造人的个性和完善人的心灵。四是人的优秀品质是教育发展的目标,这些品质包括在公共事务中能言善辩和领袖群伦的素质,这也是人性的体现。

古代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最主要的核心内涵是综合的知识和能力、心灵的自由(人的自我觉醒)和完善的人性修养。这种传统的人文主义在西方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他们教育价值观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教育固然有自己的传统和现实国情,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偏科造成了综合知识能力的缺陷,德育中的说教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心灵自由和人性修养的完善,只重智育和分数,而忽视了人格养成和道德发展,不仅是一种普遍的学校行为,也成为许多家庭教育的现实。因此,当我们看到学生的各种不文明、精神空虚和世俗化的表现的时候,就更应该反思我们德育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

中国作为一个延续了几千年文明传统的国家,应该说,在传统的教育价值理念中,是不缺乏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尽管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根植于我国悠久的农耕文化之中,与西方的价值体系有很大的差异。但中国传统的人文理念与西方一样,也重视对人的教化,即人性的完善,不同的是中国这种理念更重视道德价值的社会功能,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自下而上的“家、国、天下”理念,即所谓“达则兼济天下”价值观正是今天我们在中学德育中要教给学生的重要的人文主义精神。当然,我国传统的人文主义价值体系也与西方一样,同样重视教育中知识的综合能力,大家都知道孔子教育体系中的所谓“六艺”,就是指对综合知识、能力的掌握。因此,我国的文化传统尽管与西方的古典人文精神有着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其基本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即培养多才多艺、有理想人格、注重道德操守的“社会的人”。

三、德育中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1 新教育观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在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中,正是由于认识到了过去教育中,特别是德育中人文主义教育的不足,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在学校的德育中,我们应按照人文教育的理念来培养学生的文明素质和道德价值观念;在各科的教学内容中(包括理科),也应大量地渗透现代人文教育的内容。但德育特别是德育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是摆在广大中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而不仅仅是学校和政治教师的任务。在这里,我以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为例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大纲、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综合性增强、人文化学知识的比重大大增加。二是新大纲、新教材中注重对化学教学过程和规律的分析,强调人类要了解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是新大纲、新教材中充分体现了基础化学教学目标是提高公民的素质。通过这些教育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在新教育观里,已经注意到了对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这就要求我们要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各科教学中都要重视人文主义教育。

2 学生德育中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

那么,在对中学生的人文主义教育中,有哪些基本的教育内容呢?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学生的人文主义教育不像大学那样要开设具体的课程,而应该是一种“渗透教育”,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要针对教学内容,发挥课程本身的特点,渗进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和人文主义精神。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要做好这项工作,自己就应该具备人文主义精神,如师生关系的平等互动,教师本身文化素养的完善等。我认为,中学生的人文主义教育内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综合知识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二是人文知识的教育;三是情感的教育;四是自由观念的教育;五是诗意的教育;六是尊严的教育;七是公正的教育。

四、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与人文主义精神教育的回归

古代中国作为“礼仪文明之邦”对于“人文”有着独特的理解。《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化成”基本上是规范家庭、社会、国家和各种人际关系的伦理概念。我国的传统教育,就是要造就所谓君子人格。孔子之后的《大学》的教育追求更把教育的目标明示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这就更体现了这种人文教育的理念。众所周知,我国在晚清以后,这种传统的人文教育观由于在长期的战争、政治运动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几乎流失殆尽。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开始注意到传统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回归,如北京等文化发达地区就出现大量的少儿“蒙学班”,各种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对传统美德也作了大量的宣传,我认为这是好事。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回归不应该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而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进行新的阐释。

五、学校、教师的人文主义关怀与中学生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建立

我们要在中学德育中进行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生活中的人文性,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二是师生人文精神的共同建构。人文主义强调对个人独特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尊重。学校生活中的人文性包括这样一些内容:①教育的非干涉性;②学生的安全感;③在团体学习中的合作与沟通;④学生的满意度;⑤对多元智能和个性的尊重;⑥课堂组织结构的多样性;⑦对主动探索的激励;⑧人性化的学校建筑设计和设施;⑨宽容而有智力挑战的学校文化环境。

人文主义的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 人文因素 科学发展

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对全社会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提升民族素质与品位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当前,要解决好高校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低的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走进课堂,而且走进大学生心中,就必须对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影响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人文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对症下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真心喜欢,并能终身受益。

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因素

一般来说,高校的社科类课程与理工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差别就在于,社科类知识的接受除了学科知识体系的难度外,还受到社会特别是大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诸多非智力人文因素的影响。具体来看,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文化底蕴。

大学生能否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受到自身文化底蕴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大学生接受了十多年的基础教育,拥有多学科的知识,是当然的文化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拥有知识与具有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有知识到有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也不例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涉及的文化是广义文化中的心态文化层面,即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能使知识在学生大脑中不断地存储、复制,我国的教育就像一条世界上最大的流水线,大批量地生产着一批又一批既不了解社会又不理解他人,甚至不了解自己的学子。不少大学生可以成段甚至成篇地背诵名文,也可以从语文学意义上考出“好成绩”,而在生活中却不得要领:可以拥有众多的偶像甚至为之癫狂,却从不关心或感受其成功背后的哪怕是一点艰辛的历程;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从家庭到社会的关爱,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主张自己的权利,却鲜有社会责任意识。知识的积淀不等于文化的积淀,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2.心理健康程度。

大学生能否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受到心理成熟与健全程度的影响。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包括具有充分的适应力;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从整体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还是好的,但不健康的心理特质在每个人身上都客观存在并时有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自负、逆反和虚无等心理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以为然,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有的凭借自己偶然的经历甚至道听途说断然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性;有的以自己的喜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意取舍;有的则是为了学分不加思考地盲目机械接受。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政治上的不成熟,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表现。

3.社会阅历及实践程度。

社会阅历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的经历及理解方式。人每天都在经历一些事情,每天都会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人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经历得越多,阅历则越丰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也是人民群众长期实践的总结。任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精神世界的人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十几年的校园生活,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大学生无法感受复杂的社会,体验真实的生活,他们只能从书本、从课堂上了解到一些片面、单一、僵化和现成的知识。当然,部分课程知识可以通过实验和实习得到佐证,但没有充分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经历,是不能建立起坚强的信念和恒久的道德规范的。由于缺少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实践,大学生本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持将信将疑的态度,如果面对社会的阴暗面或在生活中遭受挫折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所建立的价值观瞬间崩溃,课堂上的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在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除了教学方面的原因外,因涉世不深、阅历太浅承受不起现实社会的打击、诱惑和生存压力是其最重要的原因。具体表现为理论上追求理想,实际上崇尚实惠;性情中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具体行动中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式上具有真善美的道德知识,生活中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期待社会建立良好的公共道德秩序,自身又不愿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有成就事业的美好愿望,而实际又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心理和实践三要素

1.学校教育,文化为先,培养文化人。

学校教育首先是一个以知识为载体的文化传授过程,培养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任一课程,无论是公共课、专业课还是实践课都具有不同特色的文化内涵,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各学科的知识技能为载体,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信念、培养情趣、训练思维、提高品位,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工程。

从教学层面讲,高校教师要从文化的高度,把自然和人文、理科和工科、理论课和实践课彻底“文”化,一方面,以人文精神授课,另一方面,授课内容要展示人文精神。全体教师都应把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和优化社会文化氛围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把课堂变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

从师资队伍建设层面讲,要大学生成为文化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文化人,高校教师自身的文化内涵至关重要,要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提高以文化力为基础的综合教育力,要把非智力的文化力上升到学校乃至教育软实力、巧实力的高度,教育管理部门要以此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2.学校教育,健康为基,培养健康人。

健康是教育的基础,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接受知识、培养技能,而且有利于大学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平稳度过大一阶段的心理不适期。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人际关系的交集都有可能引发大学生心态的变化。有的把人性中消极的一面无限夸大、绝对化,不知不觉中掉入偏见的泥淖。为此,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应坦然面对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坦率承认并告诉大学生,人性中的自私、社会上的腐败都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结伴而行的,不应影响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社会的主流永远是积极向上的,要努力达到“胸中有太阳,处处有阳光”的心理境界;有的因生活、学习中受到挫折,出现了心理“早衰”现象,认同虚无,安于无为,这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都是极为不利的,必须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挫折意识,教育大学生把挫折与失败同样看成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懂得这是大学生走向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

其次,通过各学科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这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学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学科教学过程都包括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以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挖掘知识内涵,就能够使大学生把人类历史上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身的精神财富,内化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求,使教育活动走进大学生的心中,使大学生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实有用、能用、实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校教育,实践为本,培养社会人。

社会实践就是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逐渐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市场、了解生活,体验人生冷暖,感受人生得失,积累人生阅历,让大学生充分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成就人生的积极意义。

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引入“社会人”的概念,强调人的社会特性,强调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每一个体都应有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才能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要引入“责任”概念,强调每个人都对他人和社会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人与人、人与社会实际上是一种责任关系,每个人现有的生存状态既是责任的原因,也责任的结果。要引入“多元化”概念,强调社会的进步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总在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中发展,人也都是在积极与消极的互动中进步,大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充分体验、反复感悟,才能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走进大学生心中。

人文主义的价值范文第3篇

电影《美国丽人》是由著名导演山姆·曼德斯执导,凯文·史派西、安妮特·贝宁等主演,有梦工厂出品的著名影片,在美国第72届奥斯卡的颁奖中,以最终获得五项大奖的傲人成绩而成为了最大赢家。该片展示隐藏在美国中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种种引人深思的问题和最后的悲剧命运,电影中深刻地刻画了以莱斯特和菲茨两家为代表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内部成员间的破碎、虚伪、欲望、贪婪等种种“癌症”,对当代美国的中产阶级来说具有启示录的意义,尽显着浓重的黑色幽默。  

人文主义的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间;空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世界先进文明共同作用的理论成果,需要从时间和空间的双向维度进行理解和把握。我们既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性演进也要看到它的空间性联系。一方面,以时间维度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理论来源;另一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进行审视,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和世界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间维度

从时间维度来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理论成果,又必然会随着主客体及条件的变化,在实践推移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洪流中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抽象、概况和总结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在与世界历史的交融中具有时代特色,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流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许多亲和处和契合点,其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诉求,同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价值资源和历史传统支撑。

从国家层面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即民富国强,这种藏富于民的思想自古有之。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中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民主,即人民民主,与我国民本思想息息相通。孟子曰:“民为邦本,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而古代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礼记》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和谐,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和谐发展、持续健康的重要保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内核。“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从社会层面来说,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平等,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论语・季氏》曰:“不患寡而患不均”。公正即社会公平正义。孔子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法治,即依法治国。《淮南子・锫垩怠罚骸爸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

从个人层面来说,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即热爱祖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敬业,即爱岗敬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直是历代华夏儿女学习的典范。诚信即诚实守信,孔子提出“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友善,即恭友和善。《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并接受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检验,作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理论指导我国实践的动态理论过程。从纵向角度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特性,离不开历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具体实践,创造性的提出两大历史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我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汇聚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来说,“主要包括以平等为核心的正义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民利益至上观、以富强和独立为核心的国家观和以‘不断革命’为动力的发展观。”在革命年代,非常重视发挥文化的作用,形象比喻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有两个战线,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此外,还创造性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不是封建专制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从邓小平理论的核心价值观来说,邓小平同志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他明确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之后,价值观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也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包括以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来说,同志倡导科教兴国战略,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更不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与他的‘三个代表’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体现在创新才能永葆先进、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以人民群众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价值理念之中。”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的核心价值观理论来说,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新一届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蓝图。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世界文明

近代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闭关自守只会导致贫困落后、愚昧无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与世界历史的交融中提出,汇入了时代的洪流。不仅贯通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借鉴吸收世界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中国的,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集合了世界先进文化的精华。指出:“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爱美好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成果,是有益借鉴世界先进文明的理论。卢梭认为,民主就是把权力“置于普遍意志的最高指导之下”。傅立叶在《全世界和谐》一书中提出“和谐制度”与“和谐社会”。帕特里克・亨利曾呐喊:“不自由,毋宁死”。柏拉图明确提出“正义就是平等”。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立足中国,集成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产生、发展、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外来文明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中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既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揭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它深深嵌入到变化的时代之中,具有历史承接上的相对独立性,既扎根过去,立足现实又着眼于未来,与时代共呼吸、同发展。既要坚持中国文化固有根基,又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话语体系,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空间维度

与时间维度的纵向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空间维度是联系地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将我国的文化和实践纳入到研究视野,同时要将世界的文化和实践纳入到研究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联系是以空间维度透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精神继承性、三个层面的统一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世界文明品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软实力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嵌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当前我国主流社会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人民的承诺、对人类未来前途命运的把握、对历史发展方向的定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标准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挖掘传统文化中属于“共性”的优秀文化传统,内化于中华民族骨髓的精神传承,探索蕴含在文化典籍的“故事”背后,在中国饮食、绘画、书法、服饰、武术、中医以及民俗等深处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信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性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价值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历史印记,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国传统文化在尊儒尚学中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繁荣景象,在鸦片战争的轰隆炮响中历经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屈辱史,在“打倒孔家店”的运动中支离破碎。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反思,是对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局面的开拓创新,有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提升。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唯物史观立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从空间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看法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实践的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和内在规定性。主要从唯物史观两方面来阐释:一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二是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

首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规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联系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从空间维度透视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基础,对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辨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社会主义本质规约,由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显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的规定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观地、实践地受社会存在所规定,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内核,在引领文化自觉,形成价值共识,稳定社会发展,增强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其次,基于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历史起点是“现实的个人”,是实践活动中的有生命的个人,研究的历史终点是共产主义理想中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从空间角度剖析价值、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性。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对于人而言,人是价值的主体。马克思通过对生产、劳动、交往、实践的阐发,深刻揭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正是“人的”、“社会的”类本质,使人成为价值主体,在自己的生产交往中形成价值关系。“价值观是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取向和选择,在神曾是表现为人生处世哲学,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的目的、意义、使命、态度,而在表层上则表现为对利弊、真假、善恶、美丑、义利、理欲等的权衡和取舍。”可见,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价值观的主体。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中处于主导地位,是价值体系的内核,统摄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在思想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这样写道:“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三个倡导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人民,是将人的“类本质”统一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扬弃国家和社会作为异己的力量对人的异化,而是倡导“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倡导人本身的价值诉求与社会和国家的价值规定的本质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场是人民的利益和需求,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法基础

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当前,我国以大刀阔斧的步伐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困境。粗放式增长模式造成经济增长力不足,能源、环境警钟长鸣,国际贸易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敌对分子的分裂活动威胁民族团结,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官员腐败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突出,信仰缺失,人心涣散,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到“普世价值”等西方思潮“风起云涌”。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思潮的挑战和冲击,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不同,思想上容易陷入混乱局面,意志力和行动力的分歧时有发生,必然阻碍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横向看待世界文明,一方面有鉴别、有选择的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他化。另一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具有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理论品质,具有推动世界和谐共处、繁荣发展的价值追求。然而它并不是普世价值的一种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大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生产使人类丰富起来的那些成果”的社会主义特征,是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挥棒。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空维度分析的现实意义

(一)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核,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同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以及被实践证明的一切落后文化划清界限。运用时间和空间的思维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发芽的土壤、理论来源和时代背景,又要看清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鉴别有选择的吸收先进的、有价值的文化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文化传统、理论来源到时代递进,都打上了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思考,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理论概括,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需要,肩负着开拓社会主义文化和引领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间维度决定了既要思考过去、认清现实又要在跟随世界思潮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解释世界的同时致力于对世界的改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空间维度规定了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特性,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文明,又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性的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二)文化自觉、自信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空维度是中国文化自觉、自信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是对历史的承接,同时又是历史承接基础上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世界文明交汇激荡中融入时代特色,是一个开放发展、兼收并蓄的历史活动过程。在世界浪潮的推动下,各国家、民族和地区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各种意识形态的冲突、经济社会矛盾的激化一刻也没有停止,世界性危机更是依赖于世界人民的智慧。指出:“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如何在反思基础上关注研究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独创性、代表性和时代性的立场和观点,按照社会主义文化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哲学逻辑,探索解决我国社会和实践问题的合理文化因素,并追寻其带有文化特征的世界问题和时代问题的特殊思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要体现。

总之,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整体的看待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价值理论联系,为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同时,以开放的历史态度和洞察本质的理论本真精神提出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视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52.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程伟礼,杨晓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形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5] 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9-25(002).

[7] 徐海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需要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J].社会主义研究,2014(4)

[8] 冯平,汪行福,王金林,等.“复杂现代性”框架下的核心价值构建[J].中国社会科学,2013(7).

人文主义的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原则

 

正如价值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正因如此,我们既可以认识、也可以构建既合科学性又合目的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博士论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存在于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未来理想社会的制度体制中,也存在于人民的大脑思维中。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稳定的,一贯的,它决定着其它社会主义价值的属性和性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我们对此将有着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它的构建不仅需要从制度层面上进行研究,而且还需要从人们的理想愿望、人们的社会价值诉求中去挖掘。它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人们的孜孜不倦的努力,我们可以构建出既合科学、又合目的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我们认为,从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出发,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发展视角考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为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和谐互助和全面发展等六个范畴比较合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不是人们任意构建,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养料,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文化来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文化,孕育了我们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如“儒家的道德主义价值观、道家的自然主义价值观、墨家的兼爱功利主义价值观和法家的权势功利主义价值观等。它们整理并讨论了‘义与利’、‘义与生’、‘体与用’、‘德与智’、‘德与力’、‘力与命’、‘志与功’、‘理与欲’、‘性与情’、‘公与私’、‘群与己’等一系列重要范畴”,【1】充分展现了“价值问题研究的丰富性和现实性”。【2】中国传统文化把天、地、人视为统一的整体,从整体上思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崇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尤其儒家的“世界大同”、“天下主义”,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价值的主流精神。故在价值评价中,以天人合一、万物和谐为适度,以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为最佳,倡导节制,反对无度。据此为标准,当个人利益需求与集体利益需求发生冲突时,要大公无私,“存天理”、“灭人欲”,甚至舍生取义。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自觉而觉人”、“自立而立人”。集体主义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历史是不能割断的,现代是传统的延续和超越。必须坚持继承和革新的辨证统一,才能使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型有一个正确方向和道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价值观的现代化转型越来越暴露出它的落后性和消极性,只有变革它,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革命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精神财富。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七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修建西藏铁路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号召全党一定要保持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一再号召中国人民振作起来,发扬革命加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等。它们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是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值得我们继续坚持并不断发扬。博士论文,构建。如今,人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上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在传统取向和现代取向之间寻求平衡点。我们需要从国情的角度,从全球化的大背景出发,来反思中国传统价值观,探讨传统与现实的冲突和交融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好传统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关系,使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思想,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借鉴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原则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对当代西方社会价值的批判借鉴,有利于中国以开放的胸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既需要研究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必须研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我们要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探讨中西文化冲突和交融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好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关系,使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中国化”。世界各国文化、社会价值观念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总体上是与该国的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而西方文化、价值思想,因为其强大的军事、经济优势,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导价值思想是以个人主义为思想原则,以利己主义为价值核心的,因此它所推崇的是个人幸福。博士论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核心的,它所谋求的必然是全体人民的幸福——共同富裕。二者在根本取向上是对立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西方文化、价值观也有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化生活相适应并促进其发展的一面,因而包含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合理内容,比如“民主观念”、“法治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功利观念”、“平等观念”等。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虽然就其整体来说是不科学的,但该价值观中重视个人的权利、重视个人的能力、重视个人的价值等合理因素完全可以整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达到有机的契合。这样,既可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更丰富的内容,又可以防止某些边缘价值思想对核心价值思想的不利冲击。在我们致力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非常需要通过借鉴各国的优秀价值思想来构建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三、合科学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原则

从性质上说,价值是有正负之分。如果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是有益的,我们称之为“正价值”,简称“价值”,如果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是有害的,我们称之为“负价值”。博士论文,构建。说某物对人有价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我们通常是把其中的“价值”视为“正价值”。既然价值有正负之分,那么价值有没有“科学性”与“非科学性”之分呢?我们认为,价值具有科学性,没有不具有科学性的价值。科学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够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正确的。如果主体对客体提出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利益需求并不是基于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只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愿望提出的,那这种愿望和需求具有非科学性,客体则不能满足主体的需求与偏好。也就是说,不具有科学性的主体利益诉求得不到客体的满足,不能成为价值。价值的科学性是指人们对价值客体和价值主体以及主体的价值理想和愿望的认识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正确的。故合科学性是价值的基本特性,不具科学性的价值是不存在的。本文有的地方提到了“构建合科学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其中的“合科学性”,并不是指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科学性与非科学之分,而是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科学性这个基本特性,故将“合科学性”作为修饰语放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前面。另外,价值也具有合目的性。合目的性是指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从人的主体利益出发,满足人的需求和理想愿望。如果客体对主体的作用符合主体所需要,我们认为它有价值,否则,它便是无价值。博士论文,构建。从这方面说,合目的性是价值的首要的基本特性,缺乏合目的性的价值也是不存在的。

我们把合科学性与合目的性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原则,并不是说我们构建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合乎科学性与合乎目的性,(因为这二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客体提出的主观愿望、利益需求必须既要合乎科学性,也要合乎目的性。如果我们将那些要么不合乎科学性、要么不合乎目的性的人们的理想愿望和价值诉求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将是非科学的,也是徒劳的,它不会给人们带来利益需求的满足和理想愿望的实现,然而事实上,这种“价值”也是不成存在的,它是少数人的利益需求批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外衣”,或者只是人们心中的一个幻想而已。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当然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何为其本质,它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必须满足我们对它提出的目的和愿望。但并不是我们人类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是正确而科学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去审视我们对社会主义提出的价值需求。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想愿望,只有合科学性的,才能被看作社会主义价值。故我们必须从合科学性、合目的性两个方面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四、现实性和超越性相结合原则

社会核心价值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和精神世界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从净化灵魂到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我们对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的一种理想价值诉求,它反映了我们对即将建成的社会主义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它的超越性体现于对未来理想社会主义的一种本质把握。它具有先导性,从预期的角度规定着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是人民最喜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仅具有超越性,而且具有现实性。它的首要特性表现在它的超越性上,但它的超越只能针对过去和现实的超越,没有它的对立面,就不存在所谓的超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出发,方能构建出我们所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把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实性原则,我们必须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在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情况下,必须在坚持人民利益标准的前提的下,从现实出发,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否则,它再好的超越性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价值可言。为此,我们必须把现实性和超越性结合起来,以现实性为经,以超越性为纬,从此两个纬度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五、言简意赅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是人民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是对人们的社会价值理想的概括。正如前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是一个现存物,它不是原封不动的摆在那里等着我们去拿,它必须有赖于人们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中,从人们自己的社会理想中,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从历代思想家的社会理想中,去挖掘和概括。博士论文,构建。构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不是我们最终目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构建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为人民所理解和掌握,能够有利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这方能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此,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遵循言简意赅原则,即按照简洁、清晰、易记、深刻和思想容量大的原则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最深厚的精神内核抽象出来,构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不是学者们和国家领导人的专利,更重要的是它必须为老百姓所理解并内化为精神力量,故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语言简洁、清晰,最好几个词或词组,如果是一个命题,或是一个沉长的语句,显然不能为老百姓领悟和言表。另外,核心价值必须是内容深刻且容量大,能够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概括出人们最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诉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宜概括为太多,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而只能是社会主义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德顺.关于价值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人文杂志.1992(5).

[2]李德顺.关于价值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人文杂志.1992(5).

[3]范仲淹.《岳阳楼记》.

[4]《论语·颜渊》.

人文主义的价值范文第6篇

关键词: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原则

 

正如价值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正因如此,我们既可以认识、也可以构建既合科学性又合目的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博士论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存在于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未来理想社会的制度体制中,也存在于人民的大脑思维中。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稳定的,一贯的,它决定着其它社会主义价值的属性和性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我们对此将有着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它的构建不仅需要从制度层面上进行研究,而且还需要从人们的理想愿望、人们的社会价值诉求中去挖掘。它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人们的孜孜不倦的努力,我们可以构建出既合科学、又合目的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我们认为,从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出发,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发展视角考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为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和谐互助和全面发展等六个范畴比较合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不是人们任意构建,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养料,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文化来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文化,孕育了我们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如“儒家的道德主义价值观、道家的自然主义价值观、墨家的兼爱功利主义价值观和法家的权势功利主义价值观等。它们整理并讨论了‘义与利’、‘义与生’、‘体与用’、‘德与智’、‘德与力’、‘力与命’、‘志与功’、‘理与欲’、‘性与情’、‘公与私’、‘群与己’等一系列重要范畴”,【1】充分展现了“价值问题研究的丰富性和现实性”。【2】中国传统文化把天、地、人视为统一的整体,从整体上思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崇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尤其儒家的“世界大同”、“天下主义”,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价值的主流精神。故在价值评价中,以天人合一、万物和谐为适度,以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为最佳,倡导节制,反对无度。据此为标准,当个人利益需求与集体利益需求发生冲突时,要大公无私,“存天理”、“灭人欲”,甚至舍生取义。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自觉而觉人”、“自立而立人”。集体主义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历史是不能割断的,现代是传统的延续和超越。必须坚持继承和革新的辨证统一,才能使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型有一个正确方向和道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价值观的现代化转型越来越暴露出它的落后性和消极性,只有变革它,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革命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精神财富。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七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修建西藏铁路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号召全党一定要保持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一再号召中国人民振作起来,发扬革命加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等。它们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是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值得我们继续坚持并不断发扬。博士论文,构建。如今,人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上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在传统取向和现代取向之间寻求平衡点。我们需要从国情的角度,从全球化的大背景出发,来反思中国传统价值观,探讨传统与现实的冲突和交融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好传统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关系,使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思想,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借鉴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原则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对当代西方社会价值的批判借鉴,有利于中国以开放的胸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既需要研究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必须研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我们要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探讨中西文化冲突和交融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好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关系,使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中国化”。世界各国文化、社会价值观念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总体上是与该国的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而西方文化、价值思想,因为其强大的军事、经济优势,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导价值思想是以个人主义为思想原则,以利己主义为价值核心的,因此它所推崇的是个人幸福。博士论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核心的,它所谋求的必然是全体人民的幸福——共同富裕。二者在根本取向上是对立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西方文化、价值观也有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化生活相适应并促进其发展的一面,因而包含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合理内容,比如“民主观念”、“法治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功利观念”、“平等观念”等。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虽然就其整体来说是不科学的,但该价值观中重视个人的权利、重视个人的能力、重视个人的价值等合理因素完全可以整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达到有机的契合。这样,既可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更丰富的内容,又可以防止某些边缘价值思想对核心价值思想的不利冲击。在我们致力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非常需要通过借鉴各国的优秀价值思想来构建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三、合科学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原则

从性质上说,价值是有正负之分。如果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是有益的,我们称之为“正价值”,简称“价值”,如果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是有害的,我们称之为“负价值”。博士论文,构建。说某物对人有价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我们通常是把其中的“价值”视为“正价值”。既然价值有正负之分,那么价值有没有“科学性”与“非科学性”之分呢?我们认为,价值具有科学性,没有不具有科学性的价值。科学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够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正确的。如果主体对客体提出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利益需求并不是基于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只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愿望提出的,那这种愿望和需求具有非科学性,客体则不能满足主体的需求与偏好。也就是说,不具有科学性的主体利益诉求得不到客体的满足,不能成为价值。价值的科学性是指人们对价值客体和价值主体以及主体的价值理想和愿望的认识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正确的。故合科学性是价值的基本特性,不具科学性的价值是不存在的。本文有的地方提到了“构建合科学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其中的“合科学性”,并不是指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科学性与非科学之分,而是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科学性这个基本特性,故将“合科学性”作为修饰语放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前面。另外,价值也具有合目的性。合目的性是指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从人的主体利益出发,满足人的需求和理想愿望。如果客体对主体的作用符合主体所需要,我们认为它有价值,否则,它便是无价值。博士论文,构建。从这方面说,合目的性是价值的首要的基本特性,缺乏合目的性的价值也是不存在的。

我们把合科学性与合目的性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原则,并不是说我们构建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合乎科学性与合乎目的性,(因为这二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客体提出的主观愿望、利益需求必须既要合乎科学性,也要合乎目的性。如果我们将那些要么不合乎科学性、要么不合乎目的性的人们的理想愿望和价值诉求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将是非科学的,也是徒劳的,它不会给人们带来利益需求的满足和理想愿望的实现,然而事实上,这种“价值”也是不成存在的,它是少数人的利益需求批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外衣”,或者只是人们心中的一个幻想而已。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当然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何为其本质,它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必须满足我们对它提出的目的和愿望。但并不是我们人类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是正确而科学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去审视我们对社会主义提出的价值需求。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想愿望,只有合科学性的,才能被看作社会主义价值。故我们必须从合科学性、合目的性两个方面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四、现实性和超越性相结合原则

社会核心价值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和精神世界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从净化灵魂到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我们对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的一种理想价值诉求,它反映了我们对即将建成的社会主义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它的超越性体现于对未来理想社会主义的一种本质把握。它具有先导性,从预期的角度规定着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是人民最喜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仅具有超越性,而且具有现实性。它的首要特性表现在它的超越性上,但它的超越只能针对过去和现实的超越,没有它的对立面,就不存在所谓的超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出发,方能构建出我们所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把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实性原则,我们必须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在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情况下,必须在坚持人民利益标准的前提的下,从现实出发,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否则,它再好的超越性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价值可言。为此,我们必须把现实性和超越性结合起来,以现实性为经,以超越性为纬,从此两个纬度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五、言简意赅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是人民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是对人们的社会价值理想的概括。正如前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是一个现存物,它不是原封不动的摆在那里等着我们去拿,它必须有赖于人们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中,从人们自己的社会理想中,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从历代思想家的社会理想中,去挖掘和概括。博士论文,构建。构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不是我们最终目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构建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为人民所理解和掌握,能够有利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这方能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此,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遵循言简意赅原则,即按照简洁、清晰、易记、深刻和思想容量大的原则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最深厚的精神内核抽象出来,构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不是学者们和国家领导人的专利,更重要的是它必须为老百姓所理解并内化为精神力量,故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语言简洁、清晰,最好几个词或词组,如果是一个命题,或是一个沉长的语句,显然不能为老百姓领悟和言表。另外,核心价值必须是内容深刻且容量大,能够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概括出人们最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诉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宜概括为太多,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而只能是社会主义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德顺.关于价值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人文杂志.1992(5).

[2]李德顺.关于价值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人文杂志.1992(5).

[3]范仲淹.《岳阳楼记》.

[4]《论语·颜渊》.

人文主义的价值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90-04一、价值与诉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自觉和文化自觉。从国际环境看,虽然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未变,但伴随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其本质是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较量,也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的比拼。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为如何坚持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从国内环境看,虽然国家总体局势运行平稳,但社会急遽转型面临诸多发展风险。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失范、文化断裂、诚信缺失、道德衰微、娱乐至死、冲突频仍,“劣币驱逐良币”,主流价值受到严重挤压。这为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引导社会思潮、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世情、国情、党情之变内在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成员之间达成思想共识,形成强大凝聚力。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的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它的逻辑要求就是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并将其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自觉和行动。让群众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实质,当务之急是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学术界提出了重大责任担当。同时,中国的和平发展、软实力增强需要凝练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过比较集中的论述,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但是中央还未提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需要凝练和深化。

二、体系与观念

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的总和,而处于统领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和支配作用的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或者说,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评价的根本看法与态度。价值观可分为一般价值观(或非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指不居于主导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则是指居于主导地位并起统摄和决定作用的价值观。有的观点认为,核心价值观是由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以一种社会制度维系,并普遍遵守的基本价值理念,具有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本质属性。有的观点认为,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中心、主导、支配地位,其“核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处于中心地位;一是具有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体现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导向的主导价值观念。

进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如何。

张峰认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有四种观点:第一,不同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社会主义有很多价值,其中最基本、恒定的价值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等同论。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等于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观点实质是把价值等同于价值观,把核心价值体系等同于核心价值观。第三,包容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围大,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区别联系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最高抽象。韩震认为,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框架与实质、结构与要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

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中理解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不同的称谓和理解。有的认为,从学术研究角度看,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表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好。一种界定是:所谓价值理念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中的理性化和理想化的内容,是一定主体的各种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而核心价值理念则可看作是价值理念的核心部分。它往往也是最高的价值理想、最重要的价值追求,而且能够统摄其他各种价值理念、能够调节它们彼此间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矛盾或冲突。另一种界定是:所谓核心价值理念,是在一个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或支配地位的观念,是标志一个文化价值观念体系性质的观念。价值理念有个人价值理念和国家或民族价值理念之分。作为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理想化”和“理性化”的统一。学界所讨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核心价值理念)不是指个人核心价值观,而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概括,无论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无实质区别。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大体现。

有的是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内核、核心、实质、精要、核心精神等。关于“凝练”之说也有细微差别,有的称“凝炼”,有的称“提炼”或“提练”,有的称之为“概括”或“总结”等。

三、方法与原则

(一)关于凝练的方法

韩庆祥提出了关于凝练的五条科学方法:一是定位要准确;二是覆盖面要广;三是内在逻辑要清晰;四是基本原则要遵守;五是凝练要达雅。

周玉清、王少安提出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有两个向度:其一,由简到繁。就是在现有认知水平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更加完整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使其理论内涵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际,更加彰显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第一,遵循科学研究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第二,对所涉相关概念做学理分析和界定,梳理概念之间的纵横关系,发现和解决概念之间的逻辑矛盾;第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延伸到社会主义亚文化领域。其二,由繁到简。就是在完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把多方面、多层次理论规定性的价值观理论系统,简化为最能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语言精练通俗、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若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语。

程恩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思路有四:一是其内涵要与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相衔接;二是要体现“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体、西学(西方学说)为用、国学(中国古近代学说)为根,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三是简洁性与完整性相结合,体现唯物辩证法;四是凝练词的排列要有一定逻辑性。

张剑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体对重大问题的价值共识;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杨明认为,凝练核心价值观:一要着眼于国家的“安邦定国”,二要着眼于公民的“安身立命”。首先要厘清“谁的价值观”,可以从国家主导价值观和公民共同价值观两个层面界定。

(二)关于凝练的原则

张峰认为,其凝练原则包括:一是既要符合价值观的规范,又要侧重思想道德的要求;二是既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三是既要有传统根基,又要体现现代特点。

孙伟平认为,凝练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次,在提炼过程中,既要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也要虚心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再次,在实践中“以我为主”,自主选择、消化、改造和创新;最后,坚持以“立”为本,以“向前看”为取向,以建设性的态度进行提炼。

张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包含理论、思想、道德、行为等在内的一系列既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又表达历史文化传承,还要包括时代的价值概括。这是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实践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韩震认为,我们应该遵照下述原则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念必须是真正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理念;必须是具有一定超越性或精神层面性的理念;必须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理念;必须是基本的、持久的价值理念。

黄蓉生、孙楚航认为:一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逻辑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准则。二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借鉴外国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第一,坚持洋为中用;第二,坚持古为今用。三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基础上的大众化风格: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民族性;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时代性;再次,努力实现根植于民族性和时代性沃土之上的大众化。

张剑认为,凝练应遵循以下原则: 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基本思想;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要反映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要最大限度地表达社会共识;要便于传播和记忆。

石云霞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四条原则,即先进性、人民性、根本性和实践性。还有的观点认为,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成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意味着:首先,这种观念具有统摄性;其次,这种观念要为全社会所认同;再次,这种观念要具有理想性;最后,这种观念反映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此外,有学者探讨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点等方面。

由上可以看出,凝练方法与原则的区分具有相对性,本质上二者一致。

四、观点与争鸣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确立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明确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成为学术界思考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与理论资源。

韩震把“民主、公正、和谐、进取”概括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整体。这个核心价值观: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其次,它集中体现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中。

程恩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细化为“自由集体观、民主集中观、文明进步观、和谐仁信观、富强和平观”,并可进一步浓缩为“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五个词。

马俊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某个政党的价值理念,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理念,它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它的主体是当代中国人民,因此这个核心价值理念是“富裕、民主、公正、和谐”。

阿斯哈尔·吐尔逊认为,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可以凝练成十六个字,即“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简言之就是“四个一”:一个核心、一个基石、一个本质、一个保障。

周玉清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要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和谐富裕、崇尚真理、品德高尚”十六个字,它辐射到马克思主义一般价值理论、社会主义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这四个方面。

孙伟平认为,“人本、公正、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石云霞认为,“人本、民主、公正、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舸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概括为“民主、公平、和谐、进取”。

韩庆祥提出了三种凝练方案:第一,围绕“人在活动中发生的基本关系”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共处共存、共爱共享、共生共进、共创共富、共信共和”。第二,围绕“人的活动的完整结构”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第三,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本特征和时代要求”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以人为本、自由平等、公正仁和”。

李建华、董海军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中概括出十二个关键词,即“和谐、富强、平等、发展、民主、文化、自由、仁爱、互动、人本、正义、共享”。经调查,认同度最高的是“发展”、“富强”、“和谐”、“仁爱”。由此,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结为“发展、富强、和谐、仁爱”。

与上述凝练相类似的观点还有“富强、民主、和谐”、“人本、公正、民主、和谐”、“共同富裕、公正民主、科学文明、人本和谐”、“劳动优先、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平等、公正、互助”、“公信仁和”等。上面的认知与表述基本一致,大同小异。

张碧涌认为,一些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延举例,不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文明、发展、创新”等词语的不同排列组合,按照这种思路很难在社会上达成共识。为此有必要开辟新思路,从内涵上挖掘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在于“道德”和“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表达就是“德行天下,福满人间”。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亦即人民的幸福;第二,民族精神基于优秀传统道德,时代精神指向人民的幸福;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也是人民的幸福;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质上是当代中国的道德观。其中“德”和“福”是核心,“行”和“满”是状态,“天下”和“人间”是范围。

江畅认为,社会价值体系作为追求什么价值和怎样追求价值根据的内在系统,由目的、手段、规则和控制四个子系统构成,这四个子系统的基本原则构成了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是“幸福”,幸福是人的终极目标:首先,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的本性;其次,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的整体需要;再次,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不断拓展和深化需要的必然趋势;最后,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社会的使命。

张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就是“和”的理念。“和”理念从共和、和谐、和平中升华提炼,体现出“民主、自由,科学、大爱,自强、包容”的价值取向。

贺茂之认为,把诸如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文明和谐,发展、进步、平等、改革、创新、文明、富强、和平、诚信、友爱、团结等归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各有其道理,但却难以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内容,只有“崇高”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崇高”包括崇高目标、崇高理想、崇高道德三个方面。

五、未尽问题

人文主义的价值范文第8篇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有机整体发展理念。它包含了以往的重点发展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辩证发展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及辩证处理十二大关系)的合理理念,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形成了有机整体论的发展理念。浙江省的文化大省战略体现的就是有机整体发展观。浙江1999年率先提出文化大省建设,2000年制定“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年出台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2002年将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经济写入党代会报告,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很显然,这种局面不是主观臆想的,不是从概念推演出来的,而是从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生成的。

破解浙江发展经验,一个重要方面是认真思考“浙江为什么特别关注文化”这个问题。通过在浙江的调研,使我们认识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了三个相互联系的文化理念,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这三个文化理念是:

第一,文化是发展的精神动因。民本经济的本色是草根经济,它发端于草根文化。浙江历史上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注重民生、开拓创新的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转化为经济的创造力、社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浙江民本经济大发展的精神动因,就是特定自然与历史条件下浙江民众的经商传统。温州模式、义乌模式靠的正是浙江特有的草根文化和体现在老百姓身上的文化基因。

第二,文化创新是浙江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力和增长点。浙江发展模式区别于广东、上海。浙江发展有其体制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使浙江形成了以民营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浙江在现阶段之所以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历史文化是其深层原因。制度文化和经济结构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浙江模式的核心是浙江精神,这种地域精神造就了浙江的经济结构和体制优势。精神文化作为软实力,软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敢为天下先,抢喝头口水,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力。在国内,与浙江自然地理环境相似的区域不少,但只有浙江形成了这样的经济结构,这与浙江老百姓的文化生存理念直接相关。这种人文理念不仅表现在民众的创业精神上,也体现在政府行为上,允许和支持民本经济发展的“认可行政”本身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体制和行为上的表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和体制作为最高层次的增长方式,而制度和体制就是精神文化转化的行为文化。

第三,把文化发展落实到人的发展。全面的文化意识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文化生产不仅生产文化产品,而且生产人,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的心灵而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活动。所谓“塑造人的心灵”,是强调文化创造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其多样性产品形式来塑造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增进人们的精神和谐感、幸福感和认同感,即它把人自身作为一个文化产品来生产,并通过人而把人类世界当作文化产品来生产。正因为这样,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渗透在人们的经济、社会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中。惟其如此,文化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中才获得了“软实力”、“支撑力”、“凝聚力”等称谓,我们也因此可以说“人在文化中”和“文化在人的活动中”,从而可以从文化的观点来观察、理解和解释所有领域的人类活动。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一个根本方面是落实到人的文化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是统领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社会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浙江省明确提出满足人的三大需求,既满足“经济人”的生存需要,使民众在普遍富裕起来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社会人”的交往需要,使民众共享祥和的社会生活;满足“文化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使民众实现人生价值。人的生存需求是恒定的,而人的社会需求和文化需求则是无限发展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已经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浙江省着力落实广大群众的文化权利,着眼于百姓文化、大众情怀,明确提出搞大馆、大师和大作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大众,始终把大众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并渗透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抓住了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的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富强即民富国强,意味着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富裕,意味着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追求的首要目标。“富裕”明确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根本任务,“共同”则鲜明体现了团结互助、公平公正、平等和谐的价值目标和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经济追求的富裕是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体现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高度统

一、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其实质是要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反映。

“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民主是一种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保障和尊重人权等方面。人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就是人民、人民至上。以民主政治为核心建构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古今中外,尽管对“文明”一词的理解千差万别,但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先进、进步的意思。这里的“文明”,主要指狭义的精神文明,特指与精神上的愚昧、思想上的保守和文化上的落后相对应的精神上的进化、思想上的进步以及文化上的先进。我们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目标,既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又与时代进步要求和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多变的条件下,“文明”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精神支撑作用更为突出。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这里所说的“社会”,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涵盖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前提和社会条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五个统筹”,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使整个社会走上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的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实现途径。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自由是人类的特性,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的自由是“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既要求摆脱人格的依附,摆脱贫困和恐惧,也要求发展个人能力与共同承担社会和政治责任的机会。“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指人不断摆脱旧的不合理分工的限制,摆脱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状态,逐渐获得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其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既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追求,又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理想,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作为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各自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价值观。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社会的富强、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理支持;只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高度文明,才能给富强、民主、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给富强、民主、文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自然保障、社会条件和情理支持;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追求,这个终极价值目标是一个阶段性实现的长期过程,贯穿并统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全过程。质而言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因此,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价值合理性依据,指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建构。

第一,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工人阶级和所有劳动者通过自觉的奋斗,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平等民主、文明先进、人与自然和谐,构筑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说,对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选择。

第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这个核心价值观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奋斗目标,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