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改革策略

课程改革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程改革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改革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国外的CBE、MES和双元制等职业教育模式,特别是近十年来,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客观地说,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规律,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

一、我国高职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目标定位过于宏观。目前,对高职比较常见的一种批评是,看不到高职“高”在哪里,认为其课程与中职没有太大区别,往往重复中职的内容。这说明高职课程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自己的定位问题。其实“定位”是高职发展中人们讨论最多、争论最多的问题。然而人们往往只从宏观角度讨论高职的定位,即高职应当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还是高技能人才。这些讨论对于确定高职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有价值的,但对于高职课程的具体开发来说基本是无价值的,因为课程开发更为关注的是理念在操作中的技术实现方式,而不仅仅是人才类型这样一些宏观概念。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人才类型思维方式来定位高职课程目标,以致对具体的微观内容模糊不清,是高职课程改革难以深入下去的首要原因。在方法上,高职课程目标应当通过其所面向的工作岗位来定位。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职业岗位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复杂的体系,其层级差别决定了所需教育的差别,因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使用“岗位”这个参照点来定义课程目标。工作岗位能够给课程目标提供最为清晰和准确的答案,这就要求高职课程改革首先要细致分析、明确定位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在确定岗位时有3个重要思考维度:

(1)它应当是学生就业后若干年内能达到的预期职业岗位,而不是起点职业岗位。

(2)所确定的职业岗位在层级上要有鲜明的高职特色。

(3)有些口径过宽的专业,可依据地方经济特色选择其某一个方向作为课程目标。

2.课程设置未能突破学科框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曾系统研究和局部实践过能力本位课程。然而当时只关注如何以工作任务为依据重新选择课程内容,没有深刻认识到依据工作任务重新设置课程、确定新课程结构的重要性。受这一思想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深刻认识到重新设置课程对于取得课程模式突破的关键意义,而教师受其职业习惯的影响,也往往只关注传授学生什么知识、技能,没有认识到围绕什么来传授这些知识、技能的重要性,这必然进一步削弱对调整课程设置的关注。许多经过改革的高职院校课程仍然基本是依据学科边界设置的。但是,重新设置课程在课程模式转换中具有关键意义。课程设置并不仅仅是课程名称的确定,不同的课程设置反映了课程设计者不同的课程内容分割思想;同时,课程设置是组织课程内容的第一个环节,如何设置课程,直接决定了这门课程里面的内容能够采取什么组织方式。如果课程本身是依据学科边界设置的,那么要以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这门课程的内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项目课程开发非常注重课程设置这个环节,要求依据工作任务来设置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名称要彻底抛弃原有的“基础”、“实务”、“概论”、“学”等表述方式,直接采用动宾结构的工作任务来表述课程名称。按照这一理念,没有把握好课程设置这个环节的高职课程改革,要取得重大突破是很难的。

课程改革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改;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34-03

自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改革以来,广大体育教师都积极地投身到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专家和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对课标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这对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和形成科学合理的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对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自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体育教师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使得“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师生思想,教学内容、形式以及评价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调查分析如下:

1.师生对“健康第一”课改理念的认识情况。本次调查中显示,“健康第一”观念深入教师和学生思想。从表1中可以看到,教师对“健康第一”课改思想的认识情况中“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了解”的老师分别有36人、75人和23人,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6.5%、55.9%和17.6℅。这就为教师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全面认识它的作用意义和本质特征,并在探索、实践和创新中推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此外,学生这一思想的认识情况也比较理想,“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了解”的学生分别占到了总学生数的15.6%、32.2%和44.2℅,这一数据表明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树立了正确的健康意识和体育课认识,这就使他们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体育项目成绩和运动技术的传统思想,树立了健康的体育思想和锻炼习惯。

2.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情况分析。学校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无论是田径还是其他体育项目,教师基本都能在课程标准要求的框架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项目的特点选择教材内容,在问卷中显示有43%的学生对上课内容非常满意,51%的学生对上课内容基本满意,只有6%的学生对上课内容不满意,而且在课堂上较之以前学生们也普遍反映课堂上不像那样死板,只是老师在那教,然后教完了练习,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去积极的思考,而且在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上的变化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练习的热情。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对体育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优越性。调查数据表明,87%的学校为了保证初中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这些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了学校选择的运动项目的范围,学生再根据学校确定的范围进行选项学习。

3.教学评价的实施情况。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学目标和效果要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去评价和体现。学习成绩的评定要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去评价,比较强调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能力,运动参与的程度、学习过程和进步的幅度。通过调查发现,初中关于体育的学习评价已从单纯依据“测试成绩”和“出勤情况”转变到向“合作精神”和“进步幅度”等综合依据上,但仍有部分老师延续以前的考核评价方法。

二、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课程内容存在的不足。课标对课程内容不作具体规定,可以说是给地方与学校更多的自,但问题是许多体育教师却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有人说只要符合课标的理念,教师愿意教什么就教什么,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弹性过大同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2.教学组织形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尽管在调查中发现体育老师们在教学中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仅满足学生兴趣需要还不行,还要注重组织形式对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在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教学评价需要全面落实。尽管体育老师们对教学评价改革有了概念,在教学中也有所落实,但落实的点并不全面,需要进一步全面落实。

三、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在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的前进和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1.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需要。当前的中学体育教材对教学的要求比较分散,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互相交叉,学生根本就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主动参与了,因此,教师要在教研中心的指导下,潜心研究体育教材,根据其教学目标和任务自己设计和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自编的体育教材主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适当缩减纯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增加游戏和娱乐性的体育项目,这样的教材学生爱学,教师爱教,从而大大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灵活多样地设置教学内容,具体设置和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要为他们的自身体育能力的养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2)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方便他们更好地与社会体育相衔接。

(3)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统括传统体育和各种健身娱乐项目于一体,培养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和自身能力的发展。

课程改革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程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教学

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它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与高等专业教育(大学)阶段相衔接,对于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积极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对加快普通高中发展、推进教育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广,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 被公认为外语教育的理想目标。自主学习能力表现为一个人能够自我管理自己的学习,这正是元认知能力的表现。自主学习中学习行为的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也正是元认知策略的应用。缺乏策略知识,学习者则无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研究显示,自主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通过策略培养的渠道实现,尤其是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相结合的训练。也就是说,要达成自主学习的教育目标,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有必要贯彻策略教学的理念。虽然一个人的自主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但是,如果缺乏系统的策略训练,一个平庸的读者将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流畅读者。但是策略培养应如何开展,各个阶段都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策略的发展如何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相协调?虽然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目前还没有对策略发展的系统培养教材。现行中小学教材都把策略作为教材的内容之一,但是却显示出其对策略的理解不同,策略的安排也很难与儿童的认知水平、语言水平等发展相协调。

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

随着对教育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回归生活教育、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等的强调,世界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强调学生的全人发展、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以及课程回归生活等等。我国的高中课程改革离不开国际课程发展的大背景,因此,国际视野中的课程改革新理念同样也应该在我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体现出来。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在人类已步入新的世纪、普通高中英语教育不断加强的今天,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精神要求每一位高中生都拥有平等地接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全面教育的权利。在这种意义下,学校课程应该是服务于每位高中生的完整、和谐发展需要的,而且对每一位高中生的终身发展是有价值的。因此,把高中生从“考试文化”中解放出来,使高中生被束缚的心灵重获自由,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成为我国当前这次史无前例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题。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在其课程价值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升学”和“就业”,而且还包括了素质培养、文化辐射、社区服务、自身发展等多个方面,真正做到了“升学、就业和育人”三纬度的整合,体现了课程价值的多重性、全面性。

(二)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建立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在西方,科学和人文的争论反映在课程领域里,便形成了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和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精神的养成,而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强调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养成。而事实上这两种知识是人类生活经验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人类一方面内在地探索自我世界,形成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外向地向自然世界探索,形成科学知识,这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两类不可缺少的经验。

因此,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整合了这两个方面,既重视了对自然科学知识等客观知识体系的掌握,又认识到了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多元性、内在性和境域性,而且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于课程的“文化内涵”之中,使科学和人文走向融合。科学人文性成为普通高中课程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毋庸置疑,科学人文课程是科学主义课程和人文主义课程整合建构的课程,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倡导“科学人道主义”,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当代教育理念贯穿到普通高中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2]这样,普通高中教育塑造的就不是一个抽象的人,而是一个不仅能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而且也能认识自己,不仅能够经世致用,而且还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活生生的人。

(三)回归生活世界,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课程生态观。以科学知识为主的现代课程,建构了一个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科学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3]这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过程丰富的社会历史性被冷冰冰的知识授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所代替,“生活世界”里那种“生动的主观性”荡然无存,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因而,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学生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是当代普通高中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关系到新世纪普通高中教育的成败与人类自身的命运。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便成为现代课程生态观的基本命题。对普通高中而言,学生所面对的最根本问题是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抉择问题。因而,普通高中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施,突出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并规划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形成合作、分享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具有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可以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处理课程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上,注重的是对学生深层次生活的现实写照,意味着普通高中课程要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意味着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意味着科学、道德和艺术现实地、具体地统一。

(四)注重课程整合化,采取综合取向的课程设计观。21世纪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课程要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并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就必须纳入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知识,只对原有分科课程进行细节上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应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是学校教育所要加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分科课程中难以综合体现。

因此,课程设计的综合化趋势,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必然要求。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综合取向的课程设计观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正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言,普通高中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五)倡导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建构,采取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根据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J. Snyder)、波林(F.Bolin)和扎姆沃特(K. Zumwalt)的归纳,课程实施有三个基本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与“创生取向”。[4]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关注的是师生的课程构建问题,认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是主体参与其中的人格建构。课程知识对教师、学生开放着,在师生的协作、对话、交流中生成,课程实施是教学情境中师生利用课程计划所进行的知识开发、审议、创造。因此,它注重的是课程实施中的意义诠释、文化背景、价值认同等。这种取向是建立在课程实施者个人的教育观念之上的,强调批判性对话和主体意识的觉醒,因而其成败的关键与实施者的课程设计能力关系很大。这种取向是当前课程实施的主要发展方向。 转贴于

(六)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采取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评价观。课程评价指的是研究一门课程某些方面或全部的课程价值的过程。当前,世界课程评价的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 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要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评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评价的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国高中课程评价的最大问题是学校内部评价(即校本评价,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自身的独立性格,沦为以高考为核心的各种外部评价的简单复制、预演和准备。为改变这种状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应该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评价观。

(七)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采取民主化、科学化的课程政策观。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走向分权,即赋予每一所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校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我国而言,由于一直比较重视中央对课程的统一决策,加之高考制度一统天下,由此使得学校沦为文化沙漠。尽管曾经进行了课程多样化的改革尝试,但终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使每一所学校成功、每一位学生成功,我们应该把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从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到富有特色的学校选修课程的开发;从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到学分制管理;从校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到校本评价体系的形成,无不依赖于学校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策略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明确上述理念是必要的前提。但在明确上述理念之后,我们还应把握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顺应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潮流,审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状况,积极推行并实施以下一些策略,以真正贯彻落实上述理念,更理性地推进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

(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而言,课程目标包括四个部分:其一,认知类,包括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和思维能力;其二,技能类,包括行为、习惯、运动及交际能力;其三,情感类,包括思想、观点和信念,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四,应用类,包括应用前三类来解决社会和个人生活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方案(实验)》在培养目标上就非常注重这四个方面的完整结合,力求达到认知与情感、知识与智力、主动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方案(实验)》就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注意到了认知性目标,还注意到了技能性、情感性、应用性目标,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完整性,有利于在普通高中阶段更好地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以及技能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它要为每个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基础。由此,课程内容应注意这样三点: 1、普通高中课程内容应该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历史时期而具有恒久价值的相对稳定的知识。2、普通高中课程内容应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地域、民族与文化的共同知识与价值。3、普通高中课程内容应致力于为每一个高中生的终身学习、毕生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基础。因此,高中课程内容应该“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总之,基础知识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和适应性,它对于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吸收能力和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社会,社会职业的不断转换,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习化社会的到来,都首先要求人们必须具备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正因为如此,教育领域在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正逐渐步进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信息时代,知识以加速度方式转变。知识总量的高速增加,要求学生的知识和智力高度发展。所以在新形势下,掌握知识成为人们的追求。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知识的应用。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二十一世纪给教育改革带来机遇和挑战。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下,新编制的英语教材客观上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因此,新形势下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从绝对的、权威的知识的讲授者的角色中转变过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友好的方式对待学生,注意培养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独立学习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真正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新型人才。此外,教师还应该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内容个性化,教学手段多元化,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及各种能力,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平等与互动关系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改革,为我国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培养能真正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的交流、合作、竞争的具有丰富的本国的人文知识,又有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流的国际性人才提供了物质前提。但作为新时期培养“国际性人才”的教师,能否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正确实施教法改革乃成为新教材改革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策略范文第4篇

1 职业学校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服务某一特定地区经济发展的实效性不高

1.2 传统的课程考核导致了学生胜任工作的需求无法满足

1.3 教师的双师素质不适应课程深度建设的需要

2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2.1 机遇

2.1.1 政策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办学的总体方向。

2.1.2 企业支持

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与职业学校合作,通过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参与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这为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机会。

2.2 挑战

2.2.1 职业学校比较优势总体趋于下降

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专本科高校也在通过调整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学校正面临着普通高校十分严峻的挑战。

2.2.2 部分职业学校集团化办学

目前,全国职业教育发展亮彩纷呈。一些城市的职业院校现在在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分行业、产业组建了职教集团,每个集团都有很多学校加盟,并有很多企业参与办学,形成了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成果转化链、信息链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新格局,走出了职教发展的新路子,这对搞单体建设的职业学校而言又是另一重压力。

3 翻转教学内涵

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这种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互动,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家长和老师的角色都改变了,并且实现了资源共享。

4 翻转教?W视角下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策略

4.1 树立教学新理念

在翻转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材料,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在课堂上参与互动活动,比如解疑解惑探究等,来解决问题。翻转教学中如何制作教学微视频、指导学生学习、支持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都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新的教学特点,不断完善自己,开拓自己的眼界,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4.2 关注信息化教学

传统教学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停留在幻灯片的课件上,而在翻转教学课堂中,音频视频的编辑以及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必不可少,实施翻转教学,将知识以微课堂的形式通过网络让学生观看,并达到满意的效果,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制作教学视频和电子课件、知晓网络技术以及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可视化教学的能力。

4.3 实施精讲多练、调整教学过程和师生角色

4.3.1 要做到精讲,教师必须扮演好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角色。教师可以在课下录制微课堂,然后发给同学,在课下观看视频。根据老师预留的作业在课上主要是分组讨论,通过学生的讨论给出结果的课堂形式。

4.3.2 翻转教学是一种很大的改革,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彻底改变。优秀教师就好比一个好的编剧。由编剧设计“精品”的课程内容。策划统筹建立本学习领域合理的课程结构,编写讲稿。剧本中需要创设好合适的情境,主题和导入语,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基础、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将会收到怎样的效果等等。

4.5 营造考核情境、改变考核方式

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教师在考核评价方面需要按照企业岗位对员工各个方面的需要营造考核情境,改变考核方式,设计考核体系。

4.6 翻转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6.1 学生在家看视频效果如何把握

(1)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能力有差别,看视频学习的效果究竟如何,教师很难把握。

(2)解决方式:学校有个平台可以让老师知道学生看视频的情况,老师会及时地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并让家长起到监督作用。

4.6.2 大量视频制作考验老师能力

(1)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要求老师创建教学视频,这对老师借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是一大考验。

(2)解决方法:学校可以在同一教学内容上,由志愿者做成成千上万的微视频供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学校可以将教学和慕课相结合,每次将问题统计和反馈,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

4.6.3 翻转课堂是否会降低老师上课作用

(1)微课堂强调的是课前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它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并不是降低老师的作用,而是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2)学生在家里看的时候可以自己掌控节奏,不断地看、反复看。弥补直接教学中老师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缺陷,充分起到了预习的效果,是个性化的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可以使老师能够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互动交流,进行自主思考。老师在其中起到的是一种助教、助导的作用。课堂上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学生,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解决方法:每一门学科都可以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学,老师在编制微视频的时候可以根据各个学科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方式方法将问题带入。

课程改革策略范文第5篇

初中生物 新课程改革 引导策略

一、 课改实践中的问题

1. 课堂驾驭难

新教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设了许多活动项目,仅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就有活动项目 66 个,即探究 6 、实验 8 个、演示实验 4 个、调查 3 个、设计 1 个、模拟制作 1 个、课外实验 5 个、进一步探究 5 个、技能训练 8 个、观察与思考 9 个、资料分析 7 个。要使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有融洽的课堂氛围作为保障,学生只有在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自由地发表见解,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可在实践中,不少老师在课堂中只讲学生的解放而不求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只讲自由、轻松,而不求必要的纪律约束,致使课堂中常出现场面热闹、纪律涣散的现象,甚至有的课堂经常处于失控的状态,尤其大班额的班级此现象更加严重。

2.小组讨论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因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为增加课堂的活动量,使学生“动”起来,不管客观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一律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进行所谓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以为这便是新型的教学了。交流中,我们还发现小组讨论中普遍存在这些现象:①气氛看似热热闹闹,可实质上有的在讨论,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玩耍;②气氛十分沉闷,讨论时只有个别学生在参与;③有时学生讨论刚进入,就被老师打断了,然后由老师详细讲解探究步骤、方法、心得体会等,也有的老师是“无期”的等待,过分放任学生;④小组分享交流时,常常只有几个好生参与,或学生回答的答案远远偏离主题,而且总有许多学生不善于倾听或尊重别人的发言,致使分享效果不如意。看来,一些盲目的、不适宜的小组讨论,不但不能实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初衷,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效率,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助长了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

3.教师“角色”的错位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主体性教学”模式所取代。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为凸现学生主体,以为要把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不自觉地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致使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使课堂变成了学生的“群言堂”、“乱言堂”,教师却成了旁观者和没有明确指向的组织者。

二、引导策略

1.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

1.1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实施课改中,不必急于组织教学或开展活动,活动之前应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纪律、行为规范、集体感、荣誉感以及课改理念等思想教育,让学生尽快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和新型的学习理念。

1.2制定相应的规则

实施课改中,老师与学生可共同制定一些相应的班级规律、学习规则,并进行必要的训练,使外在的规则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规则,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取向,学会自我控制。

2.提高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2.1找准讨论的“点”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时,教师能否找准问题的“点”,将直接影响着“讨论”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昼量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疑点等内容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相互交流,在讨论中获取知识。

2.2讲究提问的艺术性

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时,应注重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注意①提出的问题要具体而明确,问题宜小不宜大,做到先易后难,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进行探讨;②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增加学生对问题的亲切感,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合理营养”时,我先列举班上某一同学的一天饮食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后提问:你最敬重的人是谁?你能为他(她)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吗?如果能,怎么设计更合理?

课程改革策略范文第6篇

关键词:音乐技术理论;课改

随着我国文化优越感的丧失,音乐的优越感亦已殆尽,由此导致技术理论全盘西化。在音乐技术理论课上,很少会用我国传统的音乐理论来描述我国音乐,并且审美导向和价值导向都是扭曲的。为了培养能认识和传播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跨世纪音乐人才,改革各个层次的音乐技术理论课,尤其是高师音乐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因为它不仅是突破旧的音乐教学框架的重要阵地,也是连接我国少数音乐学专家与未来音乐教师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实现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来说紧迫而任重道远。

1 音乐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音乐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艺术,不仅有娱乐功能,还具有教育和审美功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音乐理论教学越来越被大家重视。音乐理论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不仅制约着其他音乐学习,还直接影响着音乐学习的质量。要想提高音乐理论教学,就必须从教学内容、方式、理念入手,解决音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第一,音乐理论教学没有体现民族化、主旋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西方的流行音乐一度成为我国音乐市场上的主流,受到很多年轻人喜爱,而我国音乐教材上一般是比较严肃、高雅的民族音乐,这就使得音乐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被大家认可和接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冷落,很多音防砺劢萄Ф际墙杓和引入西方音乐,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对民族音乐的认知。第二,音乐理论教学没有与实践相互结合。音乐本身是一种视听艺术,听众只有在实际音响里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妙,加深对音乐理论的认知和理解。由于音乐理论本身具有枯燥性,在教学上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容易被大家排斥,出现了音乐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第三,音乐理论教学手段和设施落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不断推陈出新,多媒体教学逐渐被引入教学中,但由于许多地方在思想上的不重视,没有对音乐理论教学进行投资和改造,音乐理论教学手段较为落后且设施陈旧。

2 音乐理论教学的改进方法

我国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艺术的一部分,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娱乐性,在审美和功能方面也更具教育性。作为一门独立的音乐基础学科,音乐理论教学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音乐理论教学的认知,从根本上改进音乐理论教学的方法方式,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推陈出新,使音乐理论教学质量得到飞速提升。第一,音乐理论教学要突出民族性。在我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汇聚了古人的智慧,也融合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因此我们不仅要传承我国历史文化,还要发扬传统民族音乐。在音乐理论教学上,要从思想、方式、方法、内容上进行改革,让我国传统文化充分融入音乐理论教学,将我国民族精神贯穿其中。我们还要借鉴西方音乐的优点,将我国民族文化精髓贯穿于音乐理论教学中。第二,提高音乐理论教学的文化品位。音乐理论教学本身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这就需要我们在音乐理论教学上增加趣味性,将枯燥的音乐理论变成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形式。例如,音乐理论中的五线谱教学本身就很枯燥,而且不容易被大家认识和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讲一些有关的故事等方式,将枯燥的音乐理论变成一种富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东西,丰富学习的形式。第三,音乐理论教学要联系实践,加入多媒体技术。音乐理论教学应不局限于书本,充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对音乐理论进行推广和发扬,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促使其更好地去感知音乐的内在魅力。将多媒体引入音乐理论教学中,不仅可以减轻音乐理论教学的枯燥感,也可以使大家更加形象、生动地感受音乐理论的博大精深。

3 音乐技术理论课程的设立

根据对传统音乐技术理论课程设立的得失分析,我国音乐院校的音乐技术理论课程可以这样设置――开设“旋律学”“多声音乐基础”“织体学”“音乐分析”“演奏演唱技巧写作与音响”五门课程。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旋律学”“多声音乐基础”“织体学”“演奏演唱技巧写作与音响”是侧重于写作、分析和写作分析的三种不同教材;而“音乐分析”由于自身专事于分析,除作曲专业可能有少量的结构写作练习外,其余各专业基本上都以分析为主,各专业可使用同一教材。

“旋律学”按“旋律的历史”“旋律的要素”“旋律的结构”以及各地区、各民族、各历史时期的旋律特征分章讲授。“多声音乐基础”实际上是将和声、复调两个课程合二为一,并增加了20世纪新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中多声现象和多声技巧的内容。“音乐分析”是通过对作品技术形态的分析揭示音乐作品的本质内容。音乐作品中各基本要素(表现手段)都从某个侧面表现音乐作品的某种本质,曲式结构只是音乐作品各基本要素中的一种,单纯的曲式结构分析不能表明音乐作品的全部内容,因此“音乐分析”需对音乐作品进行包括曲式结构在内的各基本要素(表现手段)的个别分析和综合分析,以使学生全面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演奏演唱技巧写作与音响”将传统配器课中的乐器法部分单独列了出来,并增加了声乐演唱技巧的内容。其中,演奏演唱技巧写作部分可借鉴原乐器法的讲述方式;音响部分则从音乐声学的角度解释合奏、合唱、重奏、独奏等各种体裁形式的音响原理,同时不排斥传统配器法和乐器法富有经验的听觉心理方式,并将其运用到教程之中。

本文所提设想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的一些思考,音乐技术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仅凭个人的思索,改革的设想可能既不全面、也不严密。但是,笔者坚信虽然目前的音乐技术理论是有缺陷的,但也是有可改进之处的,同时也坚信,除了笔者,肯定还有其他人在思考如何改进,甚至已经在着手改进这种教学体系。笔者在此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我国音乐技术理论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策略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学校;课程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职业教育强调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就业导向来深入展开。

一、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

1.市场化的专业设置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即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动态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调整。要对就业市场做实时的调研分析,全面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使中职学校的专业方向永远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2.能力化的课程标准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制定上,要瞄准学生未来就业的工作岗位,紧盯行业企业现行的职业能力标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实现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与工作岗位的能力标准无缝对接。

3.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就业导向课程改革一定要重新序化课程结构,以核心专业技能为主线,以特定的工作岗位为依托,以就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流程为基础,把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模块化分解,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实施模块化训练。

二、就业导向的课程资源开发

1.项目化的课程内容

就业导向的项目化课程内容开发,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标准,以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提取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和主要技能,并将提取出来的关键知识点和主要技能点具体化,形成相应的项目化的课程内容。

2.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就业导向课程改革要求职业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师资互动交流学习。一方面要走出去,要加强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要请进来,职业学校还要经常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兼职,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更新专业知识,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3.企业化的实训平台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要建设企业化的模拟实训平台。职业学校在实验设备和实训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模拟学生未来就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未来工作场景和技术要求,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

三、就业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

1.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就业导向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要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采用“理论中加以实践锻炼、实践中加以理论引导”。即在理论知识学习中穿插相关实践操作训练、在实践操作训练中传递必要的理论知识,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2.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主要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参与式教学,采用任务引领和实践驱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针对性地采用实施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企业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就业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就业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要打破教师一元评价模式,实现教师考评、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企业抽评等多元化评价。就业导向的多元主体评价模式,即教师考评是主体、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是主线、企业抽评是主导的多元综合评价方式。

2.评价内容综合化

就业导向的课程评价是对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化考核。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业表现、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职业道德意识、合作意识、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考核。专业技能的考核应该与用人企业的职业能力考核标准相对接,以达到校企考核评价体系的良好对接。

3.评价方式多样化

课程改革策略范文第8篇

一、“移植”,还是“借鉴”

在美国等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早在本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到现在虽然他们的高职课程仍在不断的改革之中,但无疑已在课程领域的各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如果从80年代算起,在起步上就比发达国家晚了近20年。由于人们看到在科技和生产管理领域内,发展中国家常常采用技术引进的策略,以便越过漫长的实验与探索过程,直接将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种“移植”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故而我国的职业教育界也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可以仿照技术引进策略,直接“移植”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课程开发模式,甚至引进全部的高职课程材料。这种主张并非全无道理,事实上一些高职院校在移植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后也确实尝到了一些甜头,至少对以往一成不变的单一传统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冲击。

但是我们认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来说,“移植”并不是一种明智的策略。其原因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培训,它作为正规高等学历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是国家学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各国各地区的学制体系不一样,“移植”进来的高职课程很难保证能与其他各类教育的课程,乃至与初、中层次的职业教育课程之间合理衔接。其二,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的,而由于各国各地区的劳动就业制度不一样,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和社会化职业分工程度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的高职课程在体系结构上就很可能不宜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其三,各国各地区对技术型人才所制定的具体规格要求不尽一致,例如同样是培养技术员,有的国家用初中后的学制,有的国家用高中后的学制,有的国家则干脆规定为是在培养技术工人基础上进行的继续教育学制;对技术员所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差异也很大,相互间很难比照对应,容易在人才使用和评价上产生不合理和不公正的现象。其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其目标的确定和为实现目标所需的手段的选择必然带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和传统习惯上的特点。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与我们的巨大差异,因而他们的高职课程中的某些内容、结构以及课程观方面的价值倾向就不一定适用于我国。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虽然是技术教育,但技术教育毕竟不能等同于技术,技术教育的课程也不能等同于技术成果。高等职业教育与各国独特的社会体制、文化传统及其国民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高职课程缺乏在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和我们这样东方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可移植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课程在内容、结构和观念上都经历着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过程,而这种过程往往是有连续性的、不可跨越的。如果我们在空间上直接去“移植”发达国家的课程,意味着割裂了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一段连续的课程发展历史,这一方面可能造成“移植”过来的课程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不相符合,另一方面导致高职教育工作者在课程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适应,而且造成在教学设备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最终在课程的实施中产生许多问题和困难。在这方面,50年代初我国全盘照搬苏联经验的教训,相信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主张采用“借鉴”而不是“移植”的策略。所谓“借鉴”不同于“移植”之处在于它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吸取国外高职课程中的合理成分加以改造,以适合本国的国情。当然,“借鉴”并不排斥直接采用原型中的某些具体方法。这种“借鉴”策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借鉴发达国家在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关于改革本身的成功做法;二是借鉴发达国家现行的高职课程模式和考察开发模式中的合理成分。前者可以使我们的改革少走弯路;后者则可以优化我们的改革方案设计。

事实上,“借鉴”不同于而且优于“移植”之处还在于:“移植”只能照搬某国的某一种模式,从而既照搬了它的优点,也照搬了它的缺点;而“借鉴”则可以广为吸取各国的各种模式课程的优点和长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借鉴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创新正是高职课程为迎接未来技术更高、更快发展的唯一源泉。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在我国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学校已成功地采取了“借鉴”策略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如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借鉴了加拿大的CBE/DACUM模式,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借鉴了英国的“课程单元”模式,上海市仪表电子工业职工大学则主要借鉴了德国建立在“双元制”职业培训一级培训基础上的技术员培训二级培训课程模式。

二、“突变”,还是“渐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当然归属于教育改革的范畴。

美国学者马克·汉森在《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一书中将教育改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地震式变革”,另一种是“渐变式变革”。所谓“地震式变革”选择的就是“突变”的策略,这种策略试图全面、迅速地推行一项既定的改革方案。换言之,“突变”策略就是追求“一步到位”,企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和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理想的改革目标。运用这种策略所实施的改革风险是很大的,如果改革成功,其收益当然就很大;但若是失败,则损失将十分严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由于涉及面相当广,不仅要涉及课程设计、教材编选、教学设备,还要涉及教师和学生的接受心理。因为长期以来,师生双方都习惯于在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课程模式下进行教与学,如果一下子改变传统而代之以彼此都比较陌生的新东西,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进而形成排斥感。在实践中,可以说没有什么比人们心理上的排斥感更加阻碍改革的进程了。

因此,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采取“渐进”的策略。这种策略的特点,一是在时间上“分步到位”地达到最终的改革目标;二是在空间上“由点及面”地逐步推广改革的方案和成果。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证明,在教育改革中采用“渐进”策略是比较适合教育领域中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的,比较容易使改革取得成功。美国学者史密斯和基思在《教育革新剖析》一书中曾精辟地阐述了“渐进”策略,认为“这种策略包含:①较低层次的不确定性和极少脱离本意的结果;②减少时间方面的压力;③拉大重大变革的间距;④限制有关变革的决定;⑤减少对资源的要求。这种策略会使最初的目标作为成功的可能性逐渐增长的自然结果而实现。这样反而增大了造成有利形势的机会”。

归根到底,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够采用“渐进”策略,还是由它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具有的职业适应性和高技术发展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渐进性所决定的。试想,如果技术型人才缺乏对特定高技术职业领域的适应性,他们就必须在学校里接受全新的高技术课程学习后才能从事高技术职业岗位的工作;而如果高技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得以迅速地普及和推广,就更加迫使技术型人才全部要接受高技术课程学习,那么这样“渐进”策略可能就行不通了。

三、“自流”,还是“调控”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热潮方兴未艾,高职的课程改革更是成为热中之热。但由于各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动因并不都是源于自觉地意识到这是高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的动因可能来自于各校为了提高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有的动因则可能来自于学校的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因此高职的课程改革往往处于“自流”的状态。这样的改革,从目标制定、方案设计到组织实施、工作评价等一系列环节,可能都是属于自发性质的。当然从理论上讲,“自流”也不失为一种改革的策略,它至少可以减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改革的工作责任与压力;而在某种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这种“自流”还会对调动各校改革的积极性起到有效的作用。然而“自流”策略的最大弊端,一是在新课程的开发、设计等方面会造成低水平重复,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二是在旧课程更新方面,由于纵向缺乏理论指导和咨询服务,横向缺乏信息交流和相互合作,使课程更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缺少创见;三是因新课程实施后缺乏可靠的质量监督和评估,很可能会忽视实效而使改革流于形式,甚至反而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更谈不上适应高技术发展这一更高的目标与要求了。

我们主张,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宜采用“调控”策略。这种策略要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规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方面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还要求行政管理部门协同有关高技术企业集团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资金、设备方面的支持。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在美国,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始终是由其教育局USOE领导和组织的。USOE在签订合同的保证下,组织专家不断开发适应高技术发展要求的新课程方案计划、课程材料,或者不断修订原有的“课程指导”;一些如IBM公司这样的大型高技术企业财团,也在资金、设备方面对改革试点院校予以大力支持,从而使改革稳步发展,真正取得实效。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之所以采用“调控”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改革在操作上的复杂性和成本上的昂贵性所决定的。这是因为,如果在课程内容改革方面实施详细的价值分析,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全面实现模块化,在课程观念改革方面真正做到吸取各课程论流派之长,那么在课程方案设计和教材编制等方面的工作可想而知将变得异常复杂,加上因要有效地推行全新的课程需添置更多的教学设备而使得改革成本变得十分昂贵。因此,有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宏观上作适当的调控是完全必要的。有了调控,就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各高职院校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并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至于采用什么样的具体“调控”策略,在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关于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成果中所提出的实施校际联合改革、宣传和信息服务、校长和教师培训、资源共享、配套改革、课程研究、交流和推广、奖励性推动、行业牵动等9个子策略,完全适用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对高职课程改革的调控。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课程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改革策略,使改革走上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比较稳妥的发展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沈勤:“面向高技术发展的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现代职教课程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2黄克孝、严雪怡、沈勤:“关于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课题总报告”,《职教课程改革研究》,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年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