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习作教学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字】改进学习方式“观察”“思考”“探究”“实习作业”阅读自学合作交流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
【正文】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的要求。
一、概念课中,培养学生阅读自学、合作交流能力
很多教师都认识数学的概念课较难上,用传统的讲授法来教学,当然是难上的,且学生要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又没去认真的看书复习,效果也就不好,若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自学,合作交流,也就好上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对概念的理解、记忆也就更加深刻了。
例如,高中数学的第一课,即必修1的第一节“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一小节的新概念、新符号较多,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的这些点,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进行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理解概念并熟悉新符号的使用,要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交流阅读后的认识,也可以由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后回答题,再由教师给出评价。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观察”、“思考”及“探究”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能力
教材中设置大量“观察”、“思考”及“探究”栏目,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使用这些栏目设置的问题,对实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上述要求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差,懒性强,再加上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很多教师都勿视或淡化了这些栏目设置的问题,使新课程的教学又回到了课改前的老路上了,也就谈不上去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了。
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栏目,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就能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问是创新的开始,“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通过恰时恰点地提出问题,提好问题,给学生示范提问的方法,使他们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地学,富有探索性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1、观察。例如,在教材中的“1.3.2奇偶性”这一节的开始就设置了一个“观察”:
观察图1.3-7(函数f(x)=x2与f(x)=|x|的两个图象),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图1.3-7
(1)这两函数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相应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
x-3-2-10123
f(x)=x29410149
x-3-2-10123
f(x)=|x|3210123
这个“观察”意在让学生通过函数图象直观获得函数(奇)偶性的认识,然后利用表格探究数量变化特征,通过代数运算,验证发现的数量特征对定义域中的“任意”值都成立,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建成立(奇)偶函数的概念。在教材的P38同样设置了一个函数f(x)=x和相类似的观察来帮助学生学习奇函数。
2、思考。例如,在教材中的“1.1.2集合的基本关系”这一节的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思考”:
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数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的关系?
教材用这一“思考”来启发学生类比熟悉的两个实数之间的关系,联想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这种由某事物已有的性质,以类比、联想的方式猜想另一类相似事物的性质,是数学逻辑思考的重要逻辑思难方法。这种“思考”出现在教材的很多地方,教学时应抓信机会让学生充分思考和积极探,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探究。例如,在教材中的“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这一节的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根式的概念源于方根的概念,根据n次方根的意义就能得到常用的等式,但“是否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成立”是不能由n次方根的意义直接得出的。因此教材P54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P54的例1进行自已探究,从而归纳出以下结论来,
当n为奇数时,;当n为偶数时,
三、实习作业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普通高中课程培养目标中提到,普通高中课程应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以至用”,“学”的终极目标在于“用”。在人教版的高中数学教科书中,许多章节后都设置了“实习作业”这一栏目。笔者在必修1的教学过程中,借学校10月份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时机,把这教材P44题目为“亲自了解函数的发展历程及其应广泛应用”这道实习作业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设计好学习任务、学习基本流程、实习作业评价标准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后布置给全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实习作业体现了数学文化方面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函数的发展历史及在这个过程中起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直接到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等获得第一手资料,经过自己的收集、筛选、整理,形成简明的文字材料——实习报告,更好地理解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也品尝分享得知识的快乐;在学生方式上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实现了“让教师做最好的导演,让学生做最好演员”的目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经备课组评价后,做得较好的作品也在学校集中展示和收藏。
以上仅是笔者为贯彻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实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充分使用教材的几个例子。在高一年所学的数学必修1、2、3和4的教材中设置了许许多多的“观察”、“思考”、“探究”及“实习作业”的栏目,我们不能在”怕麻烦、时间紧”的借口中加以略过,且应在教学过程中多花点时间来研究如何充分地利用,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栏目,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去实现高中数学课程所追求的基本理念。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人教版)
一、关键性概念的界定
习作评改:习作评改应该是习作前提出的训练要求,虽然每次习作的目的和训练重点有所侧重,但总的来说,离不开“中心、内容、表达、语言、文字”五个方面,中年级学生一般要求学生写完后能自己修改,把句子改通顺,点好标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修改自己习作的好习惯,还会欣赏和评价别人的习作,学会和同学分享自己习作的进步和快乐!
长久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却忽略。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时间与精力特多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的形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也就是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以致于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益低下。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人为本、民主、互动、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落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学会评价、欣赏与修改,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习作评改策略:是以习作为载体,从习作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习作评改”的训练,使阅读、写作、评改,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同学自评自改,和同学之间互相评讲互相修改,师生之间沟通交流评价。这样以评带改、以评促改的评改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触动和发展,习作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因此习作评改的训练在整个语文习作教学环节中是尤其重要的。
二、研究主要目标
1. 通过实验,让学生从习作评改中学会规范语言,学习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谋篇布局的一些基本方法,积累语言,并且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所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听取同学的评价,修改自己的习作,学会欣赏同学的习作,评价同学的习作,给同学良好的修改建议。学会和同学分享习作的快乐,进而提高习作水平。
2. 认真把握年级习作要求,充分挖掘习作评改的训练点,选择恰当的训练时机,激发孩子写话兴趣。
3. 结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构建习作评改的训练体系,探索小学中年级习作评改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前①采用“综合调查法”,深入实际,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通过考察、问卷等形式,准确了解三年级习作能力很作文评改水平的现状,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以便进行实验研究;②文献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理论框架;③综合实践法:在习作评改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学习,不断改正提高!
2.研究中①采用“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者相辅相成,以研究提高课堂习作评改效果,将研究成果直接注入课堂之中。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及时总结反思,对实验过程进行修正完善。着重实践层面上方法与策略的研究;②集众家之长法。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内容研究,集众家之长,结合本年段实际进行研究;③个案研究法:针对具体情况,依据全面发展理论,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案记录和研究。
3.研究后采用“经验总结法”,将小学语文中年段作文评改的事实材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筛选、分析,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来指导小学语文中年段的作文评改策略研究的开展,并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
四、研究措施
1. 现状调查。在实施研究过程中,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者相辅相成,以研究提高课堂仿写效果,将研究成果直接注入课堂之中。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及时总结反思,对实验过程进行修正完善。着重实践层面上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2. 策略研究。根据调查报告进行有效策略的研究。如变换习作书写方式、创设评价习作、欣赏习作、分享习作快乐的情景、积累好词佳句应用于补充修改习作、增加习作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开发生活习作大课堂、丰富写作资源等。
下面根据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尝试作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只至出现正确结果,万一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入机会,老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入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无形为有形。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初三几何“点的轨迹”,学生最终会知识“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52-01
预习作业作为数学课堂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认同。量的积累当然就无形中引发了我们对预习作业质的思考――预习作业有用吗?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却常常让我们这些亲身实验者回答得似是而非,“好像有用,又好像效果不大”;“有的课还行,有的课不能预习”。面对这些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预习作业这种形式有问题,还是我们对这种形式的理解有偏差?基于这个问题,笔者想通过一些教学实例来谈谈自己对预习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首先,预习的意义是什么?
预习就等同于自学。这样的理解在教师队伍中还是比较普遍的。广义地说,预习也是一种自学活动。但狭义地理解,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自学是没有教师指导,自己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预习则是按照教师要求,学生先自己独立学,教师再进行指导;自学是自己给自己设定学习目标,而预习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目标,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学习。笔者觉得预习的意义不在于你学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你思考了什么以及你是如何思考的。因此,有两个原因于预习特别重要:
1.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对于小学数学课而言,很多知识点是比较简单的,比如一些公式、定理、概念。但在得到这些知识的过程往往需要学生去经历与体验。
2.思考比记忆更有效。我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数学课并不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数学思考,在思考中发现知识。
以上两点,都是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得出的。假如想让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主动地去思考这个数学公式是如何得出的,那个概念为什么这么定义,你觉得现实吗?预习作业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它是经过老师精心设计并需要学生思考与学习,而且这个过程能够在课堂上得到体现的。
其次,预习作业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策略。
1.目标不明确。现在有的教师存在一种为了预习作业而让学生预习,而不是为了让学生预习而去设计预习作业。这样本末倒置的认识,就容易让预习作业流于形式,没有实效。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思想上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对预习作业的目标不明确,或者说没有目标。这样的预习作业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时反而会让教师的课堂教学陷入被动。
案例1:《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预习设计1:利用公式计算半径等于5厘米的圆的周长。
对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设计1中只是让学生掌握了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并且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大部分的学生是在对公式记忆的基础上完成预习设计的,这样的学习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因为这样的学习不需要思考。而且学生一旦了解并记忆了周长公式,那么课堂上公式的推导过程对他们来说就成了可学可不学的内容。试问,这样的教学还有什么意义?
为此,笔者认为以下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预习设计2:(1)用圆规分别作直径为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圆,并测量出它们的周长。
(2)通过观察、研究习题1中直径与周长的关系,估计直径为1厘米的圆的周长是多少。
2.形式不丰富。是预习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形式单一。内容上往往是针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几个练习。这样的预习作业表面上容易检验学生作业的态度和效果,但其中却忽视了他们思考的过程。虽然思考很难被检测,但我们不应该因为难而就放弃了数学学科最本质的追求――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正确认识预习作业的目的不仅局限于解决问题,有时在作业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引起思维冲突,激发学习兴趣。下面是针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应用2》所做的两个预习设计。
预习设计1:求比100大10%的数是几?
预习设计2:一件商品原价100元,涨价10元后又降价10元,现在的价格是多少?
从以上两个预习设计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设计1较为简单,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计2却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增加了学生的思维量,也培养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角色是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在一定环境和场合中需要履行的相应权利和义务规范,并且所做的事情应该与其具体身份和地位相互一致,进而满足人们对这一角色的期望,符合人们的行为观念要求,这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由于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所处的情况不同,不同角色的定位需要结合其所应该履行的职责和性质进行区分和辨别。老师是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并且具有特殊身份的工作角色,所以教师应该适应这个角色要求以显示与其他行业的不同特点和行为特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作用是不固定的,会随着教师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老师不得不经常在各种角色之间进行转换,甚至在现实中教师的角色并不是一致的,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转换。
二、习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内容与教学内容不能等同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过程中有着这样一个误区,即写作教材编写内容就是习作课程的教学写作内容。其实写作内容与教学内容不同,课程教学内容和写作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教育范畴。教学内容涉及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等教学活动,而写作内容是一个练习和训练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写作内容的设定需要教会孩子们通过生活经验的转化,形成特定的语言,这是教学内容无法替代的。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写作内容等同的情况并不少见,习作教学需要基于课程教学的前提,但是不能缺乏对学生的实际训练,如果只是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的写作练习局限于条条框框,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才能进入写作状态,进而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所以,习作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保证质量,也要加强思维的训练。
(二)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
通过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课堂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角色定位往往不能很好的把握,导致教师的行为成为了习作教学行为,教师行为是教师在写作课堂活动的反映,包括老师的演讲,对话和语言等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教师会对教学行为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师行为都会产生的教学效益。当前一些语文教师在习作课堂上的角色定位不准,对于课程中教师的作用把握不够,无法提供对孩子的支持和具体方法引导,进而直接影响了习作教学的质量提高。
(三)对学生的习作状态掌握不清晰
习作教学的成功最直观的特征是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写作,并且内容写得很好,如果从写作的角度来分析将产生一个新的评价标准,同时需要结合课程教学的任务和习作教学目标,才能对学生的习作学习状态和效果进行合理正确掌握。而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写作习惯缺乏教学支持和合理引导,容易导致学生的概念混淆,似是而非,因此,在习作课程深度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应放对写作课程进行重新认识,才能确保习作课程的有效运作。
三、加强习作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
(一)教师要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教师是习作教学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写作。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同时在习作教学中应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生活和时代特征的素材和主题,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材料表达能力,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进行合理的情感表达。习作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话题,贴近学生课程实际,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到轻松和快乐,进而促进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细节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应设法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细节,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关注事物的具体细节,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贴合的事物进行叙述,把握住事物的具体特征,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习作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需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细致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从具体细节处着手进行描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寻找灵感。
(三)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以评促学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尤其要注意发挥对学生评价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作文要采取肯定和鼓励的态度,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的写作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老师可以选择典型作文进行讲读,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作文写作的知识,加强积极性的评价以此来克服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学习兴趣。同时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生活为切入点,以满足学生表达的需要,润物细无声的让孩子学会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感情,用文字记录生活。
关键词:小学作文;改变命题要求;改变固定时间;改变常规模式;改变传统式评价
“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妙笔生花”这一系列的成语,道出了写作成功者的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但这个境界,似乎高不可攀。就小学生习作来说,往往对自己写的东西不知所措,究竟如何写?写的怎样?老师是否肯定?这些问题不仅仅反映的是学生的问题,更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老师所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应该从变换作文教学的角度和如何提高学生习作信心上下功夫。
一、改变命题要求式习作为诱导情境式习作
命题和要求式作文,通常是由老师选定题目,揭示作文要求。学生根据命题要求写作文,这对学生来说往往没有选择性,约束了学生的开拓式思维,更谈不上有内容可写。为此,不如针对学生实际和他们的喜好把命题和要求式习作变换为诱导情境式习作。如,《写一件让你感动的事》可改为“想起那件事我真激动”;《我的秘密》可改为“我永远不想对人说的一件事”等等。通过这种变换,一是从心理上让学生容易接纳;二是让学生便于联想,从而更易捕捉生活中的素材。在更换习作教学的角度上还可以根据习作要求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而去习作。这样,学生就可以置身在熟悉的情境中,得心应手地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
二、改变固定时间式习作为灵活随机性习作
小学习作教学往往时间固定在作文课上,其余时间学生很少产生习作练笔的概念,由于受这种定时定式的影响,一到作文课老师和学生均感到头痛,左右为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可以变“固定时间式写作为灵活随机性写作”,所谓灵活机动式习作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随教学进度或者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及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老师进行及时诱导使学生去习作。具体来说:一是随文习作。就是结合课文学习,阅读教学,诱导学生去写选题角度小,思维空间大,内容简短的片段。二是随机习作。就是在日常中常常出现的各种事件,其中不少事件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老师就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种机会,及时引导学生去积极写作。
三、改变常规模式习作为张扬个性式习作
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而固定常规性的习作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整个习作内容上很难把学生的个性张扬出来,只有提供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的空间,才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跃然纸上,以便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写作个性。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更加人性化,也更加个性化。写作本来应该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在习作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智慧,将他们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通过突破常规、寻求变异、伸展扩散、多角度引导,内容和形式上要开放,写作手法上要独具特色,逐渐唤起他们的个性觉悟,激发他们的个性追求,形成他们的个性品质。
四、改变传统式习作评价为赏识推销式习作
传统的习作评价,大部分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表达三个方面入手。前者主要看观点是否正确,主题是否明确、突出、深刻。后两者主要看其是否符合不同文体的结构、布局、语言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信息的神速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道德水准和认识方式已不适应现代习作评价模式。为此,老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无论是长的、短的,还是简的、繁的,都应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做到充分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在对学生习作做好评价的同时,还应及时把学生的劳动成果展示给他人,如可开辟学习园地,让学生佳作上墙;让其他同学传阅;推荐给校园小报;参加作文竞赛等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通过辛勤劳动所获得的成功与喜悦,从而树立较强的习作信心。
总之,增强学生习作信心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是哪一家或哪个老师一言定,这要靠千千万万个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改革,总结经验和学生的不懈努力,才能使作文教学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姚芹明.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灵感.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5(01).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09
初中语文教学要想提升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而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走入了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主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视频、PPT、情景教学法等,而且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微课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来展开教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新型的教学形式,微课主要借助视频将教学内容呈现,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教学。微课时长大概为10分钟,可以满足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特点
首先,微课具有相应的知识针对性特征。微课教学能集中体现一个主题内容。例如,对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讲解,通过微课来分析重点问题,对百草园中的景物描写进行分析,但是注意不是对整篇文章的分析。其次,作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联系的微课程,具备教学的科技性特点。微课主要通过视频来呈现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授课,从而促进信息化课程的发展。
二、促进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手段
1.在微课教学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微课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传统教学僵硬、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易被激发出来,而借助微课教学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现状。比如,在讲解《七律・》时,学生对于古诗语言晦涩、枯燥缺乏学习主动性,而且理解也比较费力。教师可以借助相应的现代信息技术,设置一堂有趣的微课教学,为学生播放关于的视频,在观看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不仅能深刻领悟诗中的深刻寓意,还能在心中充满对的无限敬佩之情。另外,在《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讲解中,要想使学生学完文章之后在头脑中形成苏州园林的优美画面,可以借助微课形式。因为一些学生没有真正见到过苏州园林的景色,而仅仅通过教科书中的几幅图画以及语言描述等,学生的画面感仍不够清晰。而借助微课的形式将园林中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远近景的层次感以及搭配等通过动画形式展示出来,再穿插着教师的解说词,学生的视觉、听觉得到刺激,领悟到了苏州园林设计人员的智慧与我国的园林美景等。
2.借助微课使教学重难点得以体现出来
语文教师要想促进学生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并形成自身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可以积极运用微课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复习,并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文言文基础知识属于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微课可以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方法技巧。首先,分层背诵。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再背诵,接下来思考与提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应该将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画出来,再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来寻求答案,然后尝试着对文言文的语义进行推断,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文章主旨等形式进行推断,另外,还要对照着书下注释进行翻译。最后,再进行归纳与总结。
3.利用微课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练习;设计技巧
课堂练习――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课前、课中和课尾设计的练习,并当堂完成的反馈性练习题。课堂练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能促使学生预习新知、巩固新知;另一方面它能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新知识掌握的不足,以便教师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想千方设百计地设计好课堂练习作业,以期达到本节课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下面就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对如何进行课堂练习的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新颖别致,设计激发兴趣的练习是课前练习设计的必要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之一,它具有情感和注意两个方面的特点。新颖别致的练习能激发学生兴趣,因而设计课前练习应该首先从兴趣上下工夫。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章节中的“数轴”这一概念时,我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温度计”入手进行演示。把温度计抽象成数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同时,把类比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概念的形成过程之中。
二、温故知新,设计迁移性练习是课前练习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在讲授新课之前,结合所教学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迁移性练习,为学生学好新知识作好知识的铺垫,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巩固旧知。
通过新旧知识的复习,我们不难引出新的知识点――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三、突破难点,设计诱导型的练习是课中练习的必须手段
在进行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碰到了困难,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事先设计好一些诱导性的练习题,使学生从中得到启示,进而理解新知。
例如,在讲授“变量与函数”这一章节内容时,为了更容易地突破“函数”这一新的概念,我们也不妨从学生熟悉的“行程问题”入手,通过“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设计练习题,让学生从熟悉的知识迅速地转化到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来。
例题:“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行驶的时间分别为1 h、2 h、3 h……时,汽车行驶的路程分别是多少?当设汽车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那么汽车行驶的路程S将如何表示呢?
从上面的练习我们很自然地引出“变量”和“常量”这两个概念,通过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引出“函数”这一概念,从而化陌生为熟知。
四、区别异同,设计对比性的练习是课中练习设计的另一重要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貌似相同的知识问题,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在设计课中练习题时,不妨将这些知识内容有意识地放在一起,因为不同的知识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通过练习,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区分其内涵和外延,从而使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概念加深印象,以免在今后的作业中再次产生错误。
例如,初一数学上册中的“近似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是一组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为了正确理解并掌握这组概念,我们设计如下一组判断题加以区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近似数16.8与16.80表示的意义相同。
B.近似数0.29000是精确度到0.0001。
C.3.850×10精确到十位。
通过上述练习,达到理解掌握近似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这组概念的目的。
五、提升技能,设计拓展性的练习是课尾练习设计的重要方法
新授课完成后,设计一些带巩固新知的变式练习和拓展性练习是很有必要的。虽然题海战术并非是教学过程中练习的良策,但精心设计与本节课知识点紧密相连的、能起到画龙点睛效果的练习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如,在教“数的平方根”的概念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变式练习:
例题: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变式1:16的正的平方根是;16的负的平方根是 。
变式2:根号下16的正的平方根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