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行政管理;社会生态定位;祛魅化

现阶段,对“去行政化”理论问题的研究是我国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事业实践领域的重点关切方面。高等院校基础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开展,不仅是高效内部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实践过程中涉及的极其重要的政治生态环境组成要素,也是一个本身具备较为完整的内部组成结构的实践事业体系。我国现有高等院校,想要在实际组织开展的内部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顺利获取到最优化的预期效果,必须切实规划制定和实施以“去行政化”为核心的改革实践工作方案,在严格遵循社会生态定位实践指导理念的实践背景下,确保我国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实践效能获取水平,能够实现表现程度显著的不间断改良优化,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高校行政管理社会生态定位和祛魅化论辩展开简要阐释。

一、社会生态理论体系中的核心理念

社会生态基础理念体系是现阶段有效解决我国各类型基础性社会问题过程中的基本思想指导理念,扎实做好社会生态理论体系内部各类核心概念基本内涵的全面深入理解,能够确保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事业领域相关工作的顺畅有序开展。社会生态理论作为基础性社会学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之间的有机结合,其在基础性的学科内部概念构成体系的表现特征层面,本身能够充分展现社会学和生态学的双重性应用特点。在现有的理论研究工作阶段性实践发展背景之下,社会生态学理论体系中的主要核心概念,可集中总结归纳为如下几个具体表现方面:1.人文关怀精神。在人文关怀精神基础思想指导理念的直接性指导约制条件下,对人类个体的观念认知不仅要关注人自身作为物质化生命体的存在形态,而且还要充分关注人自身作为精神性和文化性的存在形态。遵照人文关怀基础思想指导理念,人自身是保障和促进自身性综合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核心要素,因而应当切实关注人类个体在具体参与一切形式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体验活动过程中的各项基础需求。2.追求生命存续的本真意义。所谓生命存续的本真意义,指的就是独立化的人类个体在具体参与各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体验活动过程中的根本动机,其最为基础性的内涵表达形式,在于充分实现独立人类个体自身的良好优质成长发展。具体参与类型多样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命个体的基础性存在形式,也是独立人类个体实现自身各项基础性成长发展实践目标的基本方式。对于独立存在的人类个体而言,其具体组织参与一切具体表现形式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都是要切实保障和促进自身生命状态的稳定存续和不断发展。3.和谐共生的基础思想理念。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是生态学基础概念要素社会性转化背景下的代表性产物。社会生态理论体系之下的和谐共生思想理念,其核心内涵就是要切实建构形成具备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属性状态表现目标的基础性人际关系格局。4.草根化思想理念。社会生态学基础理论体系发展背景之下的草根化思想理念,其基本内涵,与传统公共社会学研究视野之下的“基层民众”概念具备等同性,在社会生态理论体系的影响制约背景下,针对草根化思想理念的基本内涵展开分析,应当重点关注两个具体方面,其一是将草根化视作社会生态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根基,其二是草根化思想理念的长期存在,确保了社会生态事业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具有充分的生命力。

二、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事业的社会生态定位

从学科概念体系的构成内涵角度展开阐释分析,社会生态学的基本内涵包含两个基础向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学向度和生态学向度。社会生态学学科概念体系中的社会学向度认为,人类群体在具体开展自然资源要素运用的实践过程中,既有可能对现实存在的自然资源要素造成毁灭性破坏,也有可能借由针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和谐有序调整,实现对现实存在的自然资源要素的充分保护和优化,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有序发展。在针对一切表现形式的社会生态问题进行引致根源分析过程中,社会分析向度清晰揭示了不同人类个体、社会阶层、民族群体,以及国家对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在具体针对社会生态的建设实践活动展开阐释分析的实践背景下,社会学向度重点强调了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以及人文科学学科体系之下不同学科之间的充分融合,确保实际开展的相关建设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获取和实现最优化的实践效能状态。生态学向度凭借其本身对外提供的基础性原则、方法,以及价值观等理论指标要素,确保了在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历史性实践发展过程中,不再仅仅单纯局限于对人类社会建设事业综合性经济社会收益获取状态的关切,而是要切实保障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基础自然与生态环境建设状态问题的充分关注,从而最大限度实现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事业的生态化发展状态控制目标。在现有的社会生态实践发展演进背景之下,高等院校基础行政管理实践工作的独立性形态特征将会不断弱化,并且会逐步发展成为高等院校内部社会生态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有序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

三、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祛魅化实践思路

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想要实现祛魅化建设发展实践目标,其基本内涵就在于要采取适当形式的干预督导手段,实现“去行政化”的高等院校内部行政管理工作实践发展目标,确保实际组织开展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能够为高等院校各项基础性教学研究事业的平稳有序发展,建构和提供稳定且坚实的支持条件。要基于生命本真意义的考量实践角度,以高等院校直接隶属的政府职能部门作为改革切入对象,从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性高等院校管理性政策文件体系,以及规章制度层面逐步实现对行政管理机制作用强度表现状态的充分弱化,确保实际组织开展的高等院校基础行政管理工作,能够充分规避不合理行政管理性干预制度和干预行为的不良影响,进而确保我国高等院校各项基础性教学研究事业能够实现稳定有序发展。想要切实实现高等院校基础行政管理工作的“去行政化”建设控制目标,必须严格遵循高等院校内部社会环境生态建设实践领域的人文关怀思想指导理念,以及和谐共生思想指导理念的基本要求,在切实建构和实现校长工作专业化和教授管理工作组织化工作状态控制干预目标的前提条件之下,确保人文关怀思想指导理念能够实现在我国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实践过程中的充分贯彻,在以独立个人为基点展开我国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确保能够遵照不同人类个体的具体表现特点对其展开针对性的督导和运用,从而实现对我国高等院校内部现有人力资源要素最佳使用效能的充分发挥,为我国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综合性组织开展效能的改善优化,建构和提供基础性的支持条件。在针对我国高等院校内部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实践过程中涉及的行政管理权力要素,以及学术研究实践权力要素展开系统化分析处置过程中,必须确保在关注两者之间基础性相互差异表现特点的潜在条件下,确保两者之间能够建构形成和谐共生的相互关系格局,为我国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改革事业进程的高效平稳有序推进建构支持条件。高等院校开展行政管理实践工作改革,必须切实关注相关工作在具体组织实践过程中的效能获取状态,确保实际设定的各项基础性改革预期目标均能顺利实现。

四、结束语

针对高校行政管理社会生态定位和祛魅化论辩问题,本文具体择取了社会生态理论体系中的核心理念、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事业的社会生态定位,以及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祛魅化实践思路三个具体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杨军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叶进,王郡.高校行政管理社会生态定位和祛魅化论辩[J].商业时代,2012(11):108-109.

[2]徐博,于长志.高校行政管理向服务型转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06):55-58.

[3]张琸玡.试析高校行政管理的社会生态定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6):202.

[4]鲍传友,毛亚庆,赵德成.高校行政管理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A大学的案例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6):67-72.

[5]赵成荣,安凤华,熊成鑫.对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现状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68-72.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以钱养事;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5-0006-05

长期以来,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一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而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事关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居民体育权利是否得到保护、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1]。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四大职能之一,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政府对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长期处于缺位状态。虽然近些年来一些如“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情况有了一些好转,但仍然不容乐观。解决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已成为促进体育和谐发展的紧迫任务[2]。另外,体育公共服务“所供非所需”、现有场地设施闲置、质量不高、总量不足、无后期维护与无持续性供给、“形象工程”等问题大量存在。究其原因,有经济及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缺陷和不完善[3]。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研究提出“以钱养事”新机制在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运用,旨在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新的供给机制思路。

1 “以钱养事”机制的概念和内涵

1.1 “以钱养事”机制的概念

“以钱养事”与“以钱养人”相对。“以钱养事”机制是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市场理论和政府采购理论,按照“体育行政职能整体转移、经营职能走向市场、体育公益服务职能面向社会”的总体思路,进行体育公共服务部门转制以及身份置换,变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和财政拨款“养人”为“养事”。“以钱养事”机制不仅可以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还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4]。

1.2 “以钱养事”机制的内涵

“以钱养事”机制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市场订单、居民签单、部门审单及政府买单[5]。

一是市场订单,即由市场决定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突破口,实施体育公共资源的不平衡投入战略。体育基本公共产品涵义广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在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实施“全面开花”战略,必然是“撒胡椒面”或形象工程,达不到期望的效果,供非所需或闲置甚至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以钱养事”机制所指的“事”即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农村体育公共场地设施、体育活动站点、体育健身指导与咨询、体育活动组织与服务、体育信息服务等体育公共服务,这些都关系到居民日常体育健身和娱乐需求,应作为体育基本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内容。不仅有利于缓解体育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而且还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内涵,促进体育事业和谐发展。

二是居民签单,建立以满足居民实际体育健身娱乐需求为目的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避免浪费,从而降低供给成本。实施“以钱养事”新机制可以建立起体育基本公共产品最重要的供给主体——政府,对居民体育健身和娱乐所需求的敏感反应机制,使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表达成为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以钱养事”机制中,如果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所提供的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不适合居民的体育健身和娱乐需要,居民有权利拒绝在满意书上签单。“以钱养事”机制可以把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各种复杂利益关系理顺,甚至可以简化为 “钱”与“事”的关系,有“事”就有“钱”养,而无“事”就无“钱”,体育公共资源或财政资金不能用来养人,尤其是不能拿来养“闲人”,要结合各地区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建立以居民体育实际需求为起点的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农民签单”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居民对政府所提供的“事”(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具备选择的权力,如果政府提供的“事”(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他们感到不满意或者并非他们所需要的就可以拒签。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个性社会化;协调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64-02

一、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目前,在实现德育的基本目标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从社会根本要求出发,作为德育第一目标而确立的德育观,把人的社会属性置于首位,按照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强调个人的发展要符合社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共性要求。另一种则是从个人本位主义作为培养目标而确立的德育观,强调社会、社会群体要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强调人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由此带来的发展上的个性化选择。这两种德育观从根本上说,都是认为社会、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基本要求是相互对立的。当强调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社会要求时,必须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无条件服从,受教育的个体在社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统一模式中形成,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必须实现统一,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从内容到实质的与社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统一,不能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往往致使受教育者思想意识中,为社会服务意识减弱,甚至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道德滑坡。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看,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有主动进取和富有创造性精神的人,培养主动进取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须确保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人的个体发展必须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下,才能体现出它的根本价值,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和发展人的自身。个体为社会服务和个性全面发展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由此,可以明确德育责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应该协调统一的,可以同时对人和社会发展实现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德育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是要在承认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前提下,鼓励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素质,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才能,鼓励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素质同时,不意味着不纠正其偏差的个性。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才能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发展需求也要有效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全面发展。

二、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基本途径

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基本途径包括,要坚持以培育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才能为基本导向,充实德育的基本内涵。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发展不是消灭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是要在承认上述差别的基础上,鼓励每个人从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发展人的思想素质和独立才能,使受教育者充分地提高其思想素质和独立才能,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社会群体必须尽可能地营造一个适合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德育环境,在坚持社会、社会群体思想原则、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向前提下,不断充实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内涵,营造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统一的德育模式。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的德育模式,要把德育的功能放在促进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统一的结合点上,明确时展对于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要将社会要达到的基本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发展方向相结合。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个体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提出具体目标、具体要求,符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要求的,调动受教育者为实现这一基本要求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一基本目标必须明确、清晰,并且是唯一的,在此基础上,要注意教育情感与接受情感的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要求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具体发展要求良性互动,奠定坚实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情感基础。必须尊重个体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差异,重视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具体过程。人的个性差异还表现在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各个方面,在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具体过程中,每个人对自身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发展要求也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差异。必须承认和重视这种个性差异,从不同受教育者各自特点出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按照受教育者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发展要求,发现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独特领域,发现自我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的价值,在差异中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

充分发掘个人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潜力。在德育过程中,社会和社会群体、受教育者、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要素,社会、社会群体的主导作用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受教育者实现全面发展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关键因素。坚持德育中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不仅体现在受教育者在实现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自我实现的能力,增强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的主动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信息之后,都有一个经过知、情、信、义、行的内化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任何外部强制性的措施,都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要求内化为个体素质。这就要求社会、社会群体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激励的内在机制,激发受教育者自我进步的信心和能力。这种自我激励与约束的内在机制,包括自我感知、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只有充分激发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能动的受教育主体,实现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社会基本要求,与受教育者自我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有机结合。

在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环境影响力是受教育者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社会环境必须营造好的氛围陶冶学生。社会、社会群体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对所传授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接受,不能忽略社会环境因素在其中所能起的作用。良好的德育效果取得不仅在于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显示出教育的力度,还在于教育者的个性所产生的教育力量。当社会和社会群体、社会环境有机融为一体时,才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力。社会环境要营造出这样的教育氛围,促使受教育者形成丰富的情感、果断的意志、开拓创新的精神,显示社会、社会群体对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影响力。社会、社会群体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还体现在受教育者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信息的自觉主动的内化与现有思想品德素质外显的统一过程,受教育者在现实的亲身感受中,把握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将权利与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要求融合在社会之中,达到个性化和社会化有机的谐调统一。

三、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基本目标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4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有序发展,我国现代企业组织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开展水平,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我国基层民众基础性思想认知观念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水平不断提升的历史背景之下,消费心理状态对企业市场营销工作最终开展效能的影响作用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围绕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相互关系问题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消费心理;市场营销;管理;分析讨论

随着我国现代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以及国际商品市场市场环境中竞争态势的日趋激烈,我国现有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实际面对的市场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发展提升。近年来,在我国现代国民经济建设事业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态势的历史背景下,基础消费行为对国民经济增长发展事业的贡献效应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而随着我国基层民众基础性思想观念认知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水平不断提升,消费心理因素对消费行为决策和市场营销活动开展水平的营销效应逐步引起了广泛密切关注,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具体围绕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相互关系问题,展开简要的阐述论述分析。

一、消费心理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类型

(一)消费心理的基本内涵

所谓消费心理,就是独立的消费者个体在具体开展实物商品,以及劳务项目的遴选、对照、细致分析、购买决策与实践、具体应用,以及应用效果和主观感受评价等实践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和体验的一系列内在心理活动。消费心理对消费者最终形成的消费行为决策具备深刻影响,是最终决定消费者是否开展针对某一特定商品对象的购买实践行为的基础性决策因素。举例论之,魔种篮球鞋产品的外观示意图,因其外观设计特征而导致的消费者主观消费心理感受状态差异,对消费者实际获取的消费活动决策结果,具备极其深刻的影响效应。

(二)消费心理的具体表现类型

遵照消费者个体实际开展的消费行为的表现特征,通常可以其实际形成和表现的消费心理,具体划分为四种表现类型:第一,从众心理,通常指的是传统消费心理学研究视域之下的“入乡随俗”心理,就是在看到周围人针对某些具体类型的商品类型展开购买行为基础上,自己也会跟随实施购买行为,因而这种消费心理具备一定程度的趋同特征。第二,攀比心理,在攀比性消费心理的作用和驱使条件下,独立消费者在具体开展商品消费行为决策过程中,往往并不重点关注产品实际具备的应用价值和使用功能,而其主要的心理关注侧重点,则在于与周围其他人开展的商品购买行为实施比较。第三,求实心理,所谓求实性消费心理,其在基本内涵和表现特征层次具备鲜明的彼此相反性,其具体的基本内涵,在于消费者在实际开展商品消费行为决策过程中,重点关注商品实际具备的实用性,以及对自身实际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实现了对商品消费行为综合效能水平的充分关注,具备较为充分的理性化表现特征。第四,求异心理,所谓求异性消费心理,指的是消费者在具体开展商品选购和商品消费决策行为过程中,单纯片面追求自身购买商品与他人购买商品的相互差异特征,切实满足自身推陈出新和标新立异的主观心理欲求,忽视了在具体的消费行为开展过程中其他因素对最终消费活动效能水平的影响效应,因而导致此种消费心理具备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二、消费心理分析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具体思路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依然展现着一定程度的严峻性,传统的以销售者主体占据主导性控制地位的“卖方市场”形态,正逐步被以“消费者群体”为主导的卖方市场形态所替代,直接导致我国现有的各类产品生产型企业实体,以及劳务输出型企业实体,正在真切面对着一系列表征鲜明的市场性经营发展挑战。根据目前已经获取的实证性研究数据,在现有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我国消费者终端市场尚未实现饱和发展状态、依然能够在后续开展的消费行为实践过程中,开辟和创造数量充足的消费行为活动实践空间。对于现阶段独立存在的企业组织实体而言,如何结合目标消费者群体实际具备的消费心理活动和消费实践行为表现特征,制定和事实上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开展方案,是我国现代企业在现有的市场环境格局之下面临的首要发展问题。我国现代企业布局必须借由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工作开展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不断扩展企业产品销售和劳务项目经营实践过程中的市场波及面和覆盖面,优化和扩展对象消费者群体的消费消费实践行为开展空间。在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基本理论的研究视域中,所谓消费终端问题,事实上,指的就是消费者在完成针对特定商品对象或者是劳务服务对象要素的购买活动基础上,其在具体使用商品购买对象或者是劳务服务购买对象过程中所获取的心理感受,在消费者获取良好心理感受条件下,其往往会对具体开展的商品购买消费和劳务服务购买消费行为产生充分的接纳心理,并引导其他消费者实施类似消费行为,为特定企业市场营销工作效能水平的切实提升,构筑支持条件。

三、结语

针对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关系问题,本文具体选取消费心理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类型,以及消费心理分析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具体思路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参照。

作者:梁伊宁 单位: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广东深圳石油分公司

参考文献:

[1]万品维,徐婀娜.基于消费心理透视市场营销管理[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2).

[2]郭俊华.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分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9(12).

[3]张政.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7).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5篇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医药院校;培养目标;教育质量;竞争优势

一、特色专业建设

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单元,也是人才类型的划分依据和培养模块。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条件,能反映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体现高校综合能力与教育竞争力。特色专业,顾名思义是独特的专业,可以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独特,也可以是高校内部专业结构的独特角色。高校根据自己所具备的优势条件,经过历史积淀与教学传承创新,形成特点鲜明、独特稳定、不易复制、资源稀缺等专业风格,达到“人有我优”的层级。特色专业的建设将引导教学理念、培养模式、人才产出一系列的改革,进而塑造独树一帜的专业面貌。高等学校建设特色专业,是基于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的专业结构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多数高校实施扩张型战略,专业沿着多元化快速地发展,特色专业建设便成为各高校求生存、谋发展的资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要“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特色专业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1]

二、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征

公共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亟需大批既掌握基本医学理论和管理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修养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复合性应用人才,这为医药院校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根据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及全国相同专业发展的相关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有关反馈,围绕“管理、经济、医药、政治”的知识结构,遵循“以管理为基础,以医药为特色,以实践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紧扣关键环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拓展专业方向。特色专业建设将发挥教育衍射作用,把特色专业教学内容和学科体系建设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将有力推进特色专业教学改革、促进特色专业教育创新、提高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特色专业具有比较优势,一般选择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继承发扬办学传统优势、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基本路径。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数是以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为方向,依托医学背景,打造管理专业特色,是医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及公共卫生事业部门管理活动,培养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特别是中医药事业亟须的公共管理类人才。[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急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公共管理、医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以及医药学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够快速将所学知识和业务技能运用于自己所从事的公共管理岗位,能够很好适应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能够完全胜任公共卫生事业及相关领域的管理方面的实务工作,并且具有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公共管理高级人才。[3]

三、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四个维度

(一)学校医药院校的专业建设总体部署不仅决定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学校的品牌与形象。通过整体规划,论证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寻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某些方面的与众不同,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赋予该专业新的发展内涵和更优的品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及竞争力。在保持医药院校特色基础上,强化并创新特色,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突破口,带动学校专业群的整体优化提升。

(二)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医药院校选择公共卫生方向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医药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借用SWOT分析法评价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劣势与不利因素。高校的教育优劣势体现于硬件资本、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软能力、高校形象、专业声誉等。高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PEST分析法包含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内外部因素汇聚成综合复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环境,也是特色专业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的重要依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改进以保证特色优势。

(三)师生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保证,使得教学、科研与实践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逐步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在学校向综合类高校提升时开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但师资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与自信,富有教学创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引导。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综合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在课程安排上既有专业课程也有医药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医药背景,提高学生未来就业扩展能力。[4]改革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理论课授课中使主要基础课、专业课、主干课设置合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训练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四)社会专业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功能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需求与评价。随着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紧缺复合型创新人才与应用人才,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够为社会提供大批既掌握医药理论,又有管理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社会评价是特色专业建设重要的外部评价之一,特色专业的办学质量需要社会的认可,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是社会评价的体现。

四、促进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一)依托医药院校传统优势,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地方行业性综合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学科特色与地方需要相契合的特点依托医药院校在医药行业的特殊地位,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保持教学团队与医药行业建立广泛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将管理基础、专业课程与医药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认识“特色专业”色的基本特征外,应结合专业把握特色的主要内涵。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进一步地进行修订、完善。在认真做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召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邀请校内外及有关的专家学者重新评议、修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市场导向,彰显办学特色。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学科发展的最新内容,保证学生既能掌握本专业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构建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使专业基础课涉及面更加宽泛、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特色专业素质,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专业兴趣、专业自信与职业认同感。[5]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加强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原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力争每年拓展1-2个新的实习基地,使该专业学生能尽可能多地进入公共卫生部门及知名医院及医药企业;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加强与实践基地的相互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实践能力考评机制,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水平。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实训教学的重点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在进入社会之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线岗位关键职业技能在学校能观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专业课程设置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6]学校及教研室所担负的科研工作,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突出专业培养性,即该专业所具有的社会分工人才需求的特殊性,是该专业门类的优势与特色。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师资“进”“管”“出”环节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向特色专业倾斜。创造条件并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积极鼓励安排青年教师进修、访问学者、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医科院校,特别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多学科前沿知识。

参考文献

[1]王保华,张婕.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5):30-35.

[2]汪上.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53.

[3]龚咏梅.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学习月刊.2015(6).

[4]何小菁.基于实训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6):461.

[5]任拥军.论特色专业建设色专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8):104.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形势,民政工作,创新,实践

1导言。民政是为民之政,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民政工作主要就是为民解困、为社会弱势群体代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战略,民政部门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促进民政工作,努力开创构建民政事业的新局面。

2民政工作概述

民政工作是政府直接参与改善民众生活的重要体现,政府通过制定适合区域发展的民政工作政策,把控民政工作的执行内容和执行方式,间接地表现了政府的意志,而这些意志多半是人民群众集中意志的表现,反映了民众的基本诉求。

总之,民政工作就是“为民行政”,以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为工作主线,突出以民为中心,核心是“民政为民”。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民政工作要以民为本、一切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乐,把“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爱民”作为职业道德的核心、把“利民”作为全部工作的目的、把“乐民”作为民政事业发展的方向,要不断完善创新社会救助机制,要提标扩面加大力度救助贫困弱势群体,逐步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功能作用

3.1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激增。民政部门要通过救助和帮扶困难群众,化解社会各种矛盾,建立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建立老年福利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代际间的团结友爱;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促进军地和谐、军民团结,支持军队国防现代化建设;加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现代社会管理模式,促进基层组织稳定和社会和谐。

3.2发挥重要的兜底性作用。民政部门要严格执行城乡低保政策,要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要开展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要及时开展灾情统计上报和救灾款物发放工作,把灾民救助工作落到实处,适时开展灾后生产自救、灾后防疫等工作,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确保大灾之后无大役和社会稳定有序。总之要不断完善创新社会救助制度,加大对贫困群体的救助力度,为困难群体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构筑群众生活最后一道防线。

3.3发挥重要的调节性作用。民政部门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规范发行福利彩票,支持福利公益事业发展,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提供基本福利服务;民政部门要强化慈善事业发展,积极挖掘社会捐赠、慈善事业的救助潜能,积极发挥“爱心超市”的社会救助作用,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调节收入分配,不断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4.1突出民政工作的社会效益性。民政工作之所以琐碎,在于它本身就牵扯着当地民众的“吃喝拉撒睡”。然而,这种关乎民众福祉的职能单位,也意味着民政部门需要追求社会效益目标。具体而言,民政工作在开展中应突出时效性和实效性,从而能最大化的节约社会资源的耗费。另外,民众对民政部门的口碑,也构成了衡量社会效益程度的重要参考。

4.2准确把握数字民政的理念。民政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用准确的数字。对人均纯收入的核算,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运用科学评估体系进行测算,得出近似准确的数字,然后运用这些数字来检验这种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修正评估体系中不科学、不完善的成份,使评估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4.3创新社会管理载体。我国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民政工作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载体,要积极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创造条件推动社会发展,强化社会成员发展权的保障功能。创新自治共治机制,以人性化管理为基本理念,以民主化决策为基本方针,以网络化服务为重要手段,以制度化监督为根本保证,形成党委引领、村委当家、村民做主的村民自治共治机制。

4.4创新社会服务机制。党的十要求政府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在服务内容上,要关注个体需求;在服务格局上,要统筹城乡民政工作、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如某市民政局创新社会服务机制,开展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活动,同时,民政局对中标组织进行项目实施管理,根据项目进度拨付项目购买服务经费。

4.5不断丰富民政文化内涵。民政工作源远流长,所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从远古的“敬天保民”、唐宋的“安民立政”到清代的“为民治事”是民政工作的历史记忆;从建国初期的“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到新时期的“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是民政工作的现实遵循;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竭诚奉献的“孺子牛”精神是民政人的价值取向;“天下民政是一家”则是民政人团结一心、自尊、自爱、自强,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集体表达。这些民政文化,在不同时期都起到了树立民政系统共同理念、引领民政工作前进方向、塑造民政良好形象的重要作用。

5结论。总之,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民政工作所面对的挑战可想而知。在践行群众路线和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要求下,民政部门职工需要主观上努力应对诸多挑战,并在工作模式创新上适应新时期民政事业的发展。上文中概述了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内涵及功能作用,重点阐述了新形势下民政工作要树立社会效益性、数字民政的理念,要创新社会管理载体、创新社会服务机制与丰富民政文化内涵,努力开创构建民政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江华锋,吕静.我国现代民政工作标准化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01-105.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西方非盈利组织 会计制度 比较 启示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与西方非盈利组织会计的比较

(一)会计概念的比较

1、西方非营利组织通常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业务开展不以营业性质为特征的各种组织,其管理会计适用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遵循有关的会计规则。主要的特点有三:一是资金或资产的提供者不指望返还其资产,也没有获得回报的期望;二是非营利组织对外提供商品或服务即其业务运行不以营利为目的;三是在组织资财出售、转让、赎买或清算后不存在可以分享剩余的利益所有者。

2、《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这样定义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作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事业单位会计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事业单位的宗旨是服务社会为,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资金投入以满足社会服务需求为根本,资产的盈亏不重要,一般不进行完全的成本核算;三是在投入上以国家财政拨付为主,其它组织对事业单位无偿的投入较少,但也不要求偿还与回报,不存在业益问题。

3、比较二者会计概念的特点,从本质上说,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没有根本的差异。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概念在会计管理和预算管理上更加明确,联系紧密,相对而言,西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显得有点含糊,内涵不够明确。

(二)财务来源和资源分配的比较

1、西方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财务来源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各界资财捐赠等形成的基金、补偿性收入等。因此,西方非营利组织建立了和政府一样的核算模式,对公益基金的管理模式比较成熟,出资者对资财的一般有明确的要求,其财务资源必须据此进行管理与分配。一般可划分为未限定用途基金、暂时限定用途基金、永久限定用途基金等类型。

2、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出发,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的主要来源财政预算拨款,但也有各种社会捐赠和事业单位自身创收,不过一般所占比例通常较小。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管理可分为专用基金、固定基金、事业基金以及财务结余等。在具体财务管理中按照资金用途进行管理,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和形成财务报告,如经费管理中有专项支出和收入以及非专项支出和收入。

3、西方非营利组织财务资源的分配使用有严格的规定,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资源除专用基金的限制性较强以外,其它基金则没有明确的限制,特别是对自身收益这一块相对混乱。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事业单位改革向深层推进,未来部分事业单位肯定要与政府,转变为企业性质,成为独立会计主体。

(三)会计核算基础的比较

1、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根据权责发生制会计规则,与企业在基本一致。以西方会计界较为公认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93号公告《非营利组织折旧的确认》为例,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其资源提供者提供当前不能使用的资源,应确认为递延收入;对限定用途的资源,应在该资源满足其所附限制条件时才可确认为收入。

2、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收付实现制比较直观,操作简单易行,但核算不够全面准确,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与国际惯例仍有一定的差距。

(四)会计要素的比较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西方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等式为:“资产减去负债等于基金或净资产”以太“收入减去支出等于溢余或损失,其包含的会计要素比较全面,内涵丰富。

2、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项,采用的是“资产加支出等于负债加净资产再加收入”的会计等式。

3、比较而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没有“溢余或损失”这一项要素,我国在会计制度中又规定“结余分配”、“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会计账户,而在会计实践中的收入支出表中列有“结余”栏目,也即是说,承认“结余”的客观存在,但不确定为会计要素,显然不够恰当、合理。

(五)会计报表的比较

1、组成西方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报表体系项目有:资产负债表、职能费用表、收支余额表以及财务状况变动表。资产负债表是对该组织一定时期内其拥有的经济资源、债务负担状况以及剩余净资产情况的直观反映。职能费用表反映职能划分的费用项目在当期累计发生情况。收支余额表反映一定会计时期内收入、支出及节余情况。财务状况变动表则是对现金的变动结果的反映以及原因的分析。

2、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是由主要报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构成,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人支出表、基建投资表等报表。

3、我国事业单位报表资产负债表将资产和支出混合在一起,没有按功能分类,导致会计报告信息失真,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判断分析;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资产负债表的会计等式为“资产等于负债加基金余额或净资产”,不包括支出项目。在会计报告的编制方式上,我国事业单位主要采用汇总的方式,而西方非营利组织主要采用会计报告的方式,更能充分反映本单位的经济运行及业务活动情况。在报告种类上,西方非营利组织要编制现金流量表,反映现金等的形成及运行情况,而我国事业单位没有财务状况变动表,对资金情况的反映不够全面系统。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图书馆 核心价值 内涵 意义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

1、问题的提出

早期的图书馆并没有注意到图书馆核心价值的问题,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70年代,图书馆成为了社会中唯一的“公共信息中心”,获取各类知识信息等作用十分明显。90年代以后,图书馆变成了众多的信息中心之一,社会环境的剧变使得图书馆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二十一世纪以来,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讨论、发现和确立成了图书馆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2、图书馆核心价值内涵的研究

价值观是指导人的行为的一系列基本准则和信条。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价值观是通过人们日常的习惯、技能和行为反映出来的人类的品行和美德。”核心价值(core value)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一些原则,是组织的灵魂与中心,是全体成员都必需信奉的永恒的信条。核心价值往往植根和渗透于组织发展的过程和层次,并影响组织的发展结果。

2.1国外图书馆核心价值内涵的研究

美国是最早研究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国家。早在二十世纪80代,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主席William Summers 在其就职演说中呼吁重估图书馆永恒的价值。1986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主席Griffin在一次会议中将“信息平等获取、馆藏平衡”等作为学院图书馆的价值标准。1998年,美国图书馆学家Richard Rubin出版了《图书馆情报科学基础》其中就涉及到图书馆核心价值,包括服务价值、阅读、尊重事实与追求真理、宽容、公共物品、正义、美学价值。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Robert Vaagan分析得出挪威图书馆的职业价值主要有:资源与信息的自由获取、创造阅读文化、知识与能力的传播、职业中立与客观、鼓励终身学习、平等获取、信息素养的传播、鼓励文化多元性、保存记录、保证信息的质量、有效管理与组织、用户隐私的保护、版权保护等。此外,英国图书馆协会公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日本图书馆协会公布的《图书馆自由宣言》等具有行业自律性质的文件,都试图展示图书馆核心价值,并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2国内图书馆核心价值内涵的研究

国内图书馆界对核心价值的介绍和研究起步要晚于国外,始于二十一世纪之初,尤其是从2002年以来,逐步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不少专家和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刘月秀把图书馆的价值归纳为读者价值、社会价值、资金提供者价值和馆员价值等几个方面。她认为,图书馆的价值在于图书馆通过促进文献知识的活化与转化,为全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由此而导致的经济效益。李青认为,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总体定位应体现在保障读者自由利用知识信息的公益性上。2008年10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通过《中国图书馆服务宣言》,《宣言》是图书馆核心价值和历史使命的新总结,是图书馆职业信念和职业精神的新提升,是图书馆服务理念和行业自律的新发展。

3、图书馆核心价值确定的现实意义

价值是事物在人类社会文化经济系统中所具有、或所获得的体现人类生命本质或有利于人类或个体生命存在发展的结构、功能、属性的总和。核心价值是恒定的最基本的价值,是一个行业存在的必要条件和特有的价值。它不会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或被其它行业所替代,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深入研究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准确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对于加快和推动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向社会表明图书馆的职业目标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图书馆界对于自己的责任或使命的一种系统的说明。在知识经济与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与其它行业的信息服务交织在一起,使人很难分辨出图书馆独特的社会功能是什么。为此,图书馆的职业目标更需要通过图书馆核心价值向社会管理者与社会公众清楚地表明图书馆是干什么的,图书馆对这个社会有什么用,以争取全社会对于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图书馆在公益性、服务性和自由存取原则下充分体现维护公民知识自由权利的图书馆核心价值。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决定着整个图书馆在社会系统中的核心能力,是形成职业价值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3.2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理性发展

图书馆核心价值对于图书馆事业的指导意义是明显的。它将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理念、远景、使命、原则、制度、战略、目标、任务、计划和行为精神等。图书馆的四项基本社会职能是:保有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送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作为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双重特点的图书馆行业,非盈利性是其显著特点,服务大众又是其运营的重要目标。图书馆核心价值可以指引图书馆职业活动与社会地位、职能、权利、义务保持一致,引领图书馆事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图书馆核心价值在于鼓励和宣扬图书馆精神,体现图书馆事业的精髓,为图书馆事业的良性运行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条件,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理性发展。

3.3进一步丰富图书馆学理论体系

物换星移,核心价值观永存。图书馆的人、资源、技术、设备、环境可以不断地变化,核心价值观稳固不移。图书馆核心价值在理念、远景、使命、原则、制度、战略、目标、学术热点、事业组织、业务流程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影响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即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方方面面都要贯彻核心价值思想。它对图书馆理论建设、管理、业务开拓及团体文化进行指导。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与确认,将极大地丰富图书馆学理念体系。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确认,有助于在理论上对图书馆进行功能定位,提高图书馆在文献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图书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紧紧把握核心内涵,提升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实现服务于社会的最终价值。

4、结束语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一种图书馆界对于自己的责任或使命的系统说明,表达的是图书馆人的基本理念。中国图书馆界经多年历练,几易其稿,数次完善而成的第一个宣言——《中国图书馆服务宣言》的正式通过和,将对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推动图书馆行业自律,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改善图书馆法制环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并思.迈出研究与建立图书馆核心价值的重要一步[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2):

[2]李青.现代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定位及其实现[J].图书馆论坛, 2006, 26(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