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后现代哲学思潮

后现代哲学思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教育观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87-01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教育观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首先产生于欧美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家采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方法,对课程研究领域以“泰勒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系统的批判与反思,用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理论视角理解课程本质,建构新的课程概念体系。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在建筑学、美学、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均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尤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否定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性,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的教学观、学习观和知识观进行批判和解构,揭示其意识形态的隐蕴和不可回避的主观性。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向学习文本质疑、批判及重新发现的过程,是在具体情境中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去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多方面需要发展和实现的过程。后现代主义反对以强化记忆为中心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只关注智力和认知因素的学习理论,主张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与对话动态推进教学过程,反对严格控制式的师生关系和模式化的教学过程观。

二、后现代教育观对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1.后现代教育观要求在批判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后现代主义反对精英教育,并对完人教育提出了诘难。在个人发展方面,后现代主义着重于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认为教授和学习所有的知识都不能毫无批判地进行,否则就可能受到种种知识霸权的控制,从而失去认识和行动的独立性,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陷入一种被奴役的境地。

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并且是独立性、批判性的思考。基于后现代主义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的理念,课堂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片面地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造成学生所学知识面过窄,缺乏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创新思维,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独立性的思考能够启发智慧、发散思维,充分体现出后现代文化个体的特殊性和唯一性。批判性的思考能够对自己不断提出否定、质疑,又不断求证自己的反问,在不断求证过程中提高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2.后现代教育观要求统一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

后现代教育观的教育理论对于深化教学手段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比如教师的部分教学作用要由计算机来代替。后现代教学理念主要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去探讨教师作用所发生的重要变化,认为现在教师的部分作用可由计算机代替。因为知识可以转译成计算机语言,所以部分教学可以由机器来完成,以此为基础,计算机可以成为教学对话、反思、研讨的媒体和手段。正在进行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倡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实现教学时空开放性、教学资源网络化、资源形态超文本。后现代网络教育的特征是去中心化,每个学生都是网络上对等的存在,教师不再处于唯一的中心位置,因此,也要正确认识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同时后现代的教学手段改革,不仅仅是由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单纯过渡,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后现代文化的影响下,能否突破常规的“非此即彼”观念,把传统手段和现代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将传统手段和现代技术“融合”在一起作为教学的“利器”,再辅助以其他教学手段,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3.后现代教育观要求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建构知识层次

不同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不同的师生关系。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无论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都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后现代主义强调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的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的过程负责。”

后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在重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经验、主动探究知识和发现问题时,应更加突出意义的建构。教学的任务不是特定信息的传输,而是教师和学生阐释、理解教学文本时对意义进行建构,教学过程应由“传授――接受”转变为“阐释――理解――建构”。从学生的角度说,在阅读文本时,由于学生的背景、兴趣需要和不同理解,因而对同一段文字,不同的学生会产生或建构不同的意义。此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知识时,常借助于一定的“情景”、“概念框架”,并进行“随机访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尊重学习一方,特别是学习者的经验,因为学习取决于学生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课堂不应该只是系统知识传授的场所,而应是学生实践的场所。

综上所述,后现代教育观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更新观念、积极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军.后现代哲学思潮对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影响论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62~167

2 牛文明.后现代教育观与素质教育的契合与背离[J].当代教育科学,2010(08):7~10

3 杨秋华、余训爽.现代教育理念与后现代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7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2篇

“后现代”、“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学术文化界的热门话题,特别是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西方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原先流行的思潮突然在知识界失去了影响力,后现代主义便于上世纪 60年代与法国后结构主义和美国新实用主义结合,成为当今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哲学与文化思潮,并向全世界蔓延。

但是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并非起源于哲学领域,相反它的主要成分来源于后现代文学艺术、建筑艺术风格和后工业社会的社会科学。最早使用“后现代”一词的是英国画家约翰·瓦特金斯·钱普曼(JohnWatkinsChapman),他在1870年用“后现代绘画”(Postmodern Painting)一词来评价比法国印象派更前卫的绘画方法,由此决定了“后现代”一词在它使用之初就表现出具有超越和否定的意义。用“后现代”来描述建筑的新形式出现于20世纪40、50年代,至20 世纪70、80年代西方建筑界对现代建筑风格全盛期的纯粹性和形式主义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情绪。现代建筑大师们如勒。柯布西埃,试图精心打造一个更美好世界的乌托邦理想并没有呈现在世人面前,相反是一幢幢呆板的摩天大楼和受到指责的居住的机器。

1966年,芝加哥建筑师文丘里首先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发出了呼唤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先声,掀起了建筑界后现代建筑设计的历史序幕;1977年英国著名的建筑评论人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在他极具影响力的著作《现代建筑语言》中,倡导一种与现代建筑风格断裂、基于折衷主义风格和通俗价值取向的、新的、后现代建筑风格,并且给后现代建筑归纳了6点特征:①历史主义;②直接的复古主义;③新地方风格;④文脉主义;⑤隐喻和玄想;⑥后现代式空间(或被称为超级手法主义)[1].正是通过文丘里等先锋派建筑师在建筑设计的狂飙表现,以及建筑评论家们理论层面的归纳总结,使得晦涩、难懂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争论形象化了,进而为普通人所体验、所认识,进一步促进了后现代主义的传播和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向受社会各种哲学思潮、流派影响的建筑设计领域,此次成了培育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一片土壤。

当然这些先锋派的建筑师不仅从理论上为后现代主义设计寻找合理的解释,而且还身体力行地投入到设计创作中。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建筑设计中挥洒创作热情,还将后现代主义语汇扩展到景观设计中。1972年文丘里设计的富兰克林庭院,不是在遗址上对原有建筑物的重建,而是以其“幽灵式”的想象,采用一个模拟原有建筑的不锈钢骨架,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效果历史。1977年他在华盛顿宾西法尼亚大街设计的自由广场,则以一种平面的设计语汇结合历史片断,形象而简约的展示出场所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和情感,从而消解了传统纪念性广场高耸的中心式构图。1980年查尔斯·摩尔为新奥尔良的一个商业和工业综合区设计的意大利广场,以历史片断的拼贴、舞台剧似的场景,戏谑式的细部处理,赋予场所“杂乱疯狂的景观”[2]体验,几乎成了后现代主义公共空间设计的代名词。

就在这些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以历史片断、符号、隐喻、媚俗、戏谑等手段张扬着自我和取悦于大众时,他们的同行景观建筑师对后现代主义的反应尽管显得有几分迟钝,但仍然有些前卫的景观建筑师在这股新思潮的鼓舞下,从毕加索、最低纲领主义代表人物罗伯特·摩尔(Robert morris)等艺术家那里学习运用最少的元素创造出最具冲击力的设计;从地景设计师如罗伯。斯密森(Robert Smithson)、麦克尔·赫瑟(michael heiser)等艺术家那里学习新的视觉观念;从文丘里、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麦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等建筑师的作品中学习用历史片断、光和色来限定空间的技巧,在景观设计领域积极进行后现代主义的探索。

二、景观建筑师的后现代主义实验。

美国景观设计领域对后现代主义的探索首先是从小尺度场所开始的。1980 年美国著名景观建筑师玛莎。苏瓦兹(martha Schwartz))[3]在《景观建筑》杂志第一期上发表的面包圈花园(Bagel Garden),在美国景观设计领域引起了对后现代主义的广泛讨论,它被认为是美国景观建筑师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进行后现代主义尝试的第一例。面包圈花园坐落在波士顿一个叫Back Bay的地区,在那里每条狭长街道两边排列的都是可爱的低层砖房,它们集中了过去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而且每栋建筑前都带有一个临街的、开敞式的庭院。面包圈花 园是个小尺度的宅前庭院,用地范围22×22英尺,面朝北方。花园空间被高度为 16英寸的绿篱分割成意大利式的同心矩形构图,两个矩形之间铺着宽度为30英尺宽的紫色沙砾,上面排列着96个不受气候影响的面包圈。

小的矩形内以5×6的行列式种植着30株月季。场地中还保留了象征历史意义的两棵紫杉、一棵日本枫树、铁栏杆和石头边界。在设计中,苏瓦兹想创造的是一种“既幽默又有艺术严肃性的”[4]场所感。这个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象征傲慢和高贵的几何形式和象征家庭式温馨和民主的面包圈并置在一个空间里所产生的矛盾;以及黄色的面包圈和紫色的沙砾所产生的强烈视觉对比。这个迷你型的庭院以具有历史风格的花篱、紫色的沙砾、以及隐喻Back Bay地区象兵营式排列的邻里文脉的面包圈,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缩影。这个花园为人们开启了一扇小尺度景观设计的新视野——就是把传统的、有限的景观想象和新概念结合起来,创造出新景观。从而使这个迷你型的花园在学术性及艺术文脉两方面成为新设计的导向。

1983 年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事务所SWA为约翰·曼登(John madden)公司位于科罗拉多绿森林村庄的行政综合区一组玻璃幕墙的办公楼群设计的万圣节(harlequin)广场,设计不仅体现出文艺复兴式的历史主义风格特征,并且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赋予场所强烈的对景观体验主体—人的消解的解构特点这个占地1英亩的广场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双层停车场的屋顶,位于两栋玻璃幕墙建 筑之间,上面分布着一些高出地面约有3m左右的冷却塔和通风管。因为是个屋顶广场,所以考虑到屋面的结构承重能力,景观设计只能在50m×100m 场地中部一条12m宽的狭窄空间中展开。SWA的主要设计思想是设计一个具有公共功能的广场,重点强调远处洛基山的景观,同时减轻屋面上机械管道设备对场所的视觉干扰。在设计中SWA一改流行的传统轴线手法,而选择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参考点,来解决广场与周围玻璃幕墙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及和狭长的洛基山视轴的关系。

首先,广场两侧的镜面幕墙赋予整个空间狭长的、眼花缭乱的、不可思议的迷惑感。顺着广场狭长的轴线向远处的洛基山方向看去,用玻璃镜面包裹起来的,突出屋面的通风管道和冷却塔就像被一只巨大的手神秘置于这个超比例的、形式滑稽的广场空间中,它们与地面形成倾斜的箱型体。这种充满动态感的姿态和黑白两色的菱形的磨石子地面,构成视觉上的迷幻和不确定感。此外设计者在建筑物出、入口两侧布置了略高于地面的草地,上面排列一组高矮有序的白色圆柱体,它们和反射在后面建筑物玻璃镜面里的映射,构成对修剪过的树林隐喻意义。这个设计的鲜明特征是采用了大量的镜面材质、倾斜的体型、产生错视的黑白菱形水磨石铺地,以及不对称的几何形体。

设计者利用镜子扭曲视觉以增加看到的尺度和视觉,从而产生一种古怪的类似基里科[5]似的超现实主义品质,将人这个场所体验主体消解为迷幻场景的一分子,有时甚至完全失落在这个梦幻般的场景里。最后,设计者在广场中间的契入一个狭长的切口,将广场分为两部分,使两栋建筑都有各自的广场空间。在这个狭长的切口里,设计者将传统的喷泉水渠和花草并置,产生出一种传统的乡村风景,令人在这个意想不到的,既充满幻想、又有点迷惑的超现实的后现代主义空间里,寻找到些许现实的支点。

1988年由哈格里夫事务所的乔治·哈格里夫(George hargreaves)为加利福尼亚San Jose市设计的市场公园(San Jose Plaza Park)[10]则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解释学特征,它强调场所的历史性、可理解性、可交流性、可对话性和意义的可生成性。市场公园既是一个巨大的交通岛,又是该市最古老的公共开敞中心,因为它的四周环绕了该市数座重要的公共建筑—艺术博物馆、大型旅馆、会议中心。场地由南北两条直线连接两端半圆形曲线,构成类似运动场的形状。沿场地东西长轴哈格里夫设计了一条主路,用地中部一个新月形的斜坡堤将场地自然非为两部分,二者间高差变化以坡道和台阶过渡。用地西部,沿主路两边布置的是维多利亚风格的路灯和木制的座椅;草地上果树栽种方式是和中部新月形线型相一致的。东部在主路的尽端是两条成锐角的斜路,将人流向南北两个方向分流,由此形成的三角形用地是硬质铺地,以栽种的树木强调边界。中部新月形的斜坡堤上种植着四季变换的花草,斜坡的上层安置的是休息座椅,下层一边是网格式的喷泉区,一边是开敞的草地。

喷泉通过喷射形式的变换表现出随着一天中时间的转换,其形式由清晨的雾霭、小涌泉,到下午强力的水柱喷射,而晚间水柱在灯光作用下变得更加晶莹剔透和眩目。此外喷泉自我排水的设计系统,不仅使人可以观赏它的变化,而且还允许人们进入其中,嬉戏玩耍。场地中部一条由南向西和由南向北的两条斜线乍看上去显得有点生硬,实际上最符合人们走捷径的心理。就是这样一个构图简单的景观设计,蕴含了大量的历史隐喻和生活片断。网格式中的喷泉形式的灵感来自1800年场地附近挖掘的自流井,它们一天中的变化形式隐喻了水使Santa Clara山谷兴旺的这段历史。西边用地的果园也正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两次战争期间周围果木农场丰收景象的记忆。维多利亚风格的路灯反映的则是城市300年来的历史,而夜间灯光照射下的喷泉景象是对当代Silicon山谷高科技的暗示。这里的后现代文本不仅仅只是为一些设计人士所解读,而是通过哈格里夫把这些历史元素和片断组织到公园的主要公共景观片断里,并且传递给大众。

1991 年由 hanna/Olin和Ricardo Legorreta合作完成的潘兴(Pershing)广场受到抽象派雕塑、大地艺术、现象学和绘画的影响,表现出后现代主义多义性和视觉革命的特点。潘兴广场位于洛杉矶市中心15大街和16大街处,它的历史可是追溯至 1866 年,经历过多次设计。20世纪50 年代一个1800hm2的地下停车场建在它的下面,到20世纪80年代这里已成为了无家可归者和贩毒者的集聚地了。因此它也是城市雄心勃勃重建公共空间计划的开端,社会进步的见证。

设计者在总平面设计中采用直角分块的手法,将大空间分解为彼此功能独立的小型叙事 空间,多次重复的直角网格式平面划分手法是对原有城市网格状的历史机理的隐射。此外,设计者在粉红色混凝土地面矗立起10层楼高的紫色“钟楼”,并且与之相连的水渠的墙面也是紫色的。墙上有方形的窗户,它把广场的视觉框限成小的花园区。广场的另一侧是淡黄色的咖啡屋和一个三角形的停车站,它背后是另一片色的墙。

沿着广场前的街道是原有的通向地下车库的坡道,和一个连续人行道、斜坡相交一起。在这组空间景观设计中,设计者从抽象雕塑和后现代视觉革命中获得灵感,将三维体量引入水平向的广场空间,营造出类似现代艺术品展览的氛围。广场中央是一片桔树林,是对典型的洛杉矶特点的直接暗示。圆形水池和一个下沉式的圆形剧场为公园提供了两个规则的几何元素。水池以灰色的鹅卵石构成一个大的碗状的圆,水从水渠的墙面流入水池里,再通过一条锯齿形的类似地震后形成的裂纹向广场之外的空间延伸。可以容纳2000人的圆形剧场铺着草地和粉红色混凝土的台阶,四棵对称布置的淡黄色的棕榈树形成对舞台空间的暗示。整个广场的设衡。此外,钟楼和水渠的形式体现出对地中海传统符号的拷贝,场地中大量采用了高大的棕榈树,表现出浓浓的拉丁风情。所有这些都表现出设计者在创造这个多意性公共空间的热情,以及对这个汇集着多种族社区的城市的尊重。

三、结语

上述各历史时期美国景观建筑师在景观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探索,只是20世纪美国新景观设计潮流的几朵浪花,不过透过它们仍然能使我们看到后现代主义在美国景观设计中表现的总体轮廓。作为关注人们精神层面的景观设计,一直以来都是以场所的意义和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它的存在满足了人们放松心情、陶冶心智的精神需求。因此决定了在纷扰复杂的后现代语汇中,景观设计师们汲取最多的是历史文脉元素,代表隐喻和玄想的符号单元。因此和他们同行的作品相比,除了部分采用鲜亮的色彩对比外,他们的后现代倾向显得温和而谨慎。此外,景观建筑师尽管吸收了很多后现代设计概念和新艺术手法,如构图的隐喻、视觉的变化和色彩对比等,但是他们并没有彻底抛弃树木、花草、水体、山石等传统设计元素,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营造出新的场所意义。最后,人在场所中并非扮演主体的角色,人和景观始终是互动的关系,有时候人甚至也成为景观构成元素的一部分。因此,无论景观建筑师在设计中的表现多么前卫和狂飙,其所营造的场所氛围和意义始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注释

[1]见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p290.

[2]戈德伯格对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评价。引自孙成仁《广场设计的后现代语汇》,《规划师》,1998年1期p81.

[3]玛莎。苏瓦兹(Martha Schwartz):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计研究生院教师。

[4]Martha Schwartz Back Bay Bagel Gard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January, 1980,p44.

[5]Chirico Giorgio de,基里科(1888-1978):意大利画家,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先驱者,早期作品受尼、采叔本华哲学思想影响,代表作为希腊神话人物画《赫克托耳和安德洛墨达》。

参考文献

[1]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

[2]金广君。国外现代城市设计精选[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倪琪。西方园林与环境[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世界建筑导报(SWA事务所专辑)1998,(1)

[6]孙成仁。后现代城市设计倾向研究(博士论文)[C]1999

[7]Steven Best & Dougla s Kell ner,朱元鸿。后现论——批划的质疑[M].台北:台湾巨流出版社。

[8]Martha Schwartz.Back Bay Bagel Garden[J].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80,(1)。

[9]Contemporary Landscape in the World.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素质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A

1后现代主义产生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广为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是以与现代主义对立的思维方式出现的,其核心主题是解构各种各样的理性主体观念,强调解释的多元性,因此并没有统一的概念描述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西方后工业社会的到来,资本家的追名逐利导致社会文化个性的缺失,工厂沦为复制商品的场所,引起社会文化危机。除此之外,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造成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对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女权运动、种族平等运动的发展打破了以往一元化或二元化的封闭体系,后现代主义中的“多元性”正和当时社会趋势相呼应,成为一种流行的哲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根植于西方诸多的理论沃土,尤其是法国的存在主义,德国的现象学、社会批判理论,法国的结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理论取向包括“新实用主义”、“后分析哲学”、“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虽然各个学派论述的角度不同,但是后现代主义主要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反对表象主义、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质疑科学理性,反对权威;反对中心主义,崇尚多元化和差异性;推崇开放的时间观等。

2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渗透

现代教育提倡“精英教育”,而后现代教育注重“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后现代主义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下面将从教育目的观、课程观和师生观阐述后现代主义在教育中的渗透。

2.1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

后现代主义者在反思理性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反对确立任何理性原则,主张对学校教育目的采取较为宽泛的态度,不局限于单一的教育目的。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不应预设终极目标,应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开放的、多元的教育,让个体从理性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造就具有社会批判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2.2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批判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课程目标模式。后现代课程观具有反权威性、不确定性、隐喻性、生成性、多元性、互动性等特点。在多元化理论的指导下,后现代主义认为课程目标不应预先设定,课程内容应当是开放的而非固定不变的,应避免灌输式教学过程,课程的所有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知识在师生的共同探索和反思活动中不断扩展和丰富。

2.3后现代主义师生观

传统的师生关系包括“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种模式。出于对中心主义的批判,后现代主义认为师生关系中不应该存在中心,提倡将师生关系视为动态的交互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作为平等者的首席,教师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意识,教师以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3启示

3.1注重反思精神,培养创造性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普遍实行“灌输式”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展。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在推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创新性的活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施适应时展的先进教育理念,例如实施弹性课程设置,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课程环境。第二,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强调家长参与教育,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如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创造力发展。

3.2树立新的学生观,尊重差异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都是不同的。为有效实现教育公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差异性教学,不对差异和个性进行压制。教师应该平等看待每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并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引导和培养,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因为只有实现异质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公平。

3.3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终身学习理念促进了基础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法的改变,教师从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转变成为学生规划学习环境,从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导向转变成强调合作学习,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创设各种学习环境和问题环境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终身教育理念要求去除“学校中心化”,每个人在需要的时刻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其所需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人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以内,而是不分场所,不分时间段地实施终身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让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构建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 谢登斌.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聚焦[M].学苑出版社,2003.

[2] 黎琼锋,李庭军.后现代主义:引发教育反思的思潮[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述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西方最新哲学思潮或倾向的总称,特指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对现代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与超越的思潮。其理论特征主要如下:

第一,反对中心主义,崇尚差异性和平等性。后现代语境下,否认世界是统一的整体,不存在起决定作用的“中心”,主张“去中心”的思维策略,这反映在教育领域,不仅是学科知识的“去中心”,相应的还有教育权威的“去中心”。后现代主义强调“个体并非生来就是一个具有各种属性的自足的实体”,人是一种关系的存在,个人只有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才可被理解。主张要消解主客之分,提倡平等、开放,旨在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第二,反对理性主义,弘扬非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主张理性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灾难。他们主张用非理性打破理性的统治地位,反对科学主义与技术理论,认为在自然科学方法之外还存在着人文与社会科学方法;反对单一视角和线性的思维模式,强调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反对从单一理念出发观照世界,倡导人类从传统的同一性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 以开放的思维面对新问题。

第三,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从根本上否定了作为世界基础而存在的终极本体及绝对真理,认为西方哲学主张的本质高于现象并把揭示本质作为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荒谬的。他们主张用多样性去超越统一性,积极倡导多元性、不确定性和矛盾性等。

第四, 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后现代思想家认为真正的自由是脱离了一切外在限制的自由。因此,“真正的自由就是可能性”。为了摆脱现实的制约,后现代思想家把对自由的探讨从现实中抽离出去,使自由成为一种永远对“可能性”进行追求的状态,这种自由就成为了一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最具模糊性、难以表达性的东西。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后现代表征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80年代传入我国并不断被我国的思想理论界深度引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亦逐渐深入。面临着来自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现实碰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呈现出值得关注的后现代表征。

(一)非主流文化的流行之风逐渐形成

所谓非主流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主流代表的正是社会的发展趋向,人类前进的活力源。但在主张多元和求新求异的社会风气影响下,非主流文化正在青少年中流行,他们通过个性、张扬、另类的服装、衣着、言行表达我行我素的个性和时尚,如大众对”凤姐”“芙蓉姐姐”“hold住姐”等错位偶像的狂热追捧、“快男”、”超女”的全国性选拔以及《非诚勿扰》等婚介性电视栏目的风靡全国,这些非主流文化的盛行在彰显个性、表达自我的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社会文化生活的无序。

(二)虚拟网络世界迅猛发展

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信息化正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趋向;另一方面也伴随着个体对自由和平等的追逐,网络平台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微博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更改变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网络生活逐渐从虚拟走向现实,个体的思想正逐渐受到来自网络虚拟空间的影响,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网络世界这一新平台的巨大挑战。

(三)个体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对个体意识的高扬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也是现代个体的发展趋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一方面表现为受教育者对于垂直灌输型的反感和改革”主-客体”教育模式的诉求,他们不再愿意简单地不加选择地接受教育者灌输的道德观念,“无人”的“统治型”、“一言堂”课堂逐渐被受教育者抛弃,而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权威也在无形中被削弱甚至消解。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个体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显著提升。例如社会大众对于药家鑫案、李昌奎案、李天一案的围观和声讨,对于新婚姻法出台的探讨等,无一不体现了个体的社会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四)个体与社会的隐性抗争愈趋显露

在个体社会意识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当下的社会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宏观环境,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化使个体与社会的隐性抗争趋于显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给国家和社会进步以及个体生活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既有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约束了个体的利益增长,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造成的贫富差距造成了部分群体的心理失衡……都体现了个体与社会的隐性抗争正潜在地冲击着国家力量。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不可否认,无论是对自由的追求还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后现代思想都集中表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和思想的解放;但与此同时,后现代思想尽管指出了很多现代性的弊端,但其理论本身也存在过于极端化、虚无化的色彩,这些色彩难免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面对正负相都存在的后现代效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是正视而不是回避,是主动调整而不是被动解构。只有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超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获得与时俱进的发展。对此笔者作了以下思考:

(一)尊重个体的主体意识,由垂直灌输型向互动交往型优化

后现代主义思想强调解构中心,始终高扬“尊重个人、发扬个性”的理念,反对主客二分,提倡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和对话,这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范式的转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互动交往模式,用“对话”代替对立,用平等交往代替受教育者的“物化”。

(二)倡导多元思维,反对文化思想的去主流化

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主义,倡导价值的多元化,这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化特征是相吻合的。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以为指导,但它并不排斥对其它思想领域中优秀理论的吸收和借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倡导多元的思维,这种多元思维既包括文化思想的多元,允许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共生生存;也包括对受教育者多元化的评价观,尊重个体差异,对受教育者从多元角度确定不同层面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倡导文化思想的多元并不意味着对任何文化思想都不加思考地吸收,也不等同于后现代思想家主张的去中心化、主流化,消解核心价值的主导地位,而是通过引导多元文化与核心价值进行积极地交融与沟通,实现思想领域的积极整合,从而真正发挥多元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相功能。

(三)在生活世界中崇尚和谐,强调反思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认为人首先要作为一个生长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人,然后才谈得上发展。这给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回归生活世界,从政治压制型向和谐引导型转换。耳濡目染的生活世界教育的效果会远胜于空洞的说教,要善于运用生活世界,通过关注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思维动态,因势利导地将政治性问题与教育性问题相结合,化解个体的不良情绪,巧妙实现国家意志与个人存在价值的结合,在个体和自然、社会的和谐交融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反对追求自由的极端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使人获得全面发展, 就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对人发展的束缚性条件,特别是精神上的束缚,使人获得最大自由。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后现代思想的主张是一致的,他们都重视人性的关怀和人自由的获得。但在主张对自由追求的同时,应避免走入另一个陷阱――极端自由化的倾向。对照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网络漫无边际的自由空间是最应值得注意的思想阵地,在倡导个体积极利用这一平台的同时也要正确引导其发展,防止极端自由化所带来的新问题。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在关注非理性在人们精神构成中的作用的同时,不应把理性和非理性完全对立继而彻底抛弃理性精神;在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应警惕自由的极端化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燕良轼.解读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2]徐丹.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J].传承,2009(1).

[3]赵煜.西方后现代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学理论

近几年来,基础教育改革依然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教育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以新的理论依据,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也为教育学理论的建设提供来自实践的鲜活素材和研究的新颖视角。关注二者的关系将会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开辟广阔的领域,也为教育研究打开了新视野。

一、教育学理论研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冲击

20世纪末,建构主义理论逐渐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主流理论,也对我国教育理论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教育改革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学习是学生积极建构的过程,对学生的角色以及教师的作用都有崭新的定位,这对于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学过程中的科学知识永远只是主体建构活动的结果,因此它是不能传递给被动的接受者的,科学知识必须由每一个认知者主动地建构。教师的讲授表面上是在传递知识,但实际上只是在促进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而已。建构主义提出了自己的学习原则:①提出与学生相关的问题,问题必须是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②围绕基本概念组织学习活动。③引出并重视学生的观点。④改编课程,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教学。⑤在教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生学习的基本阐释以及对教学方法的合理化设想具有明显的现代教育价值,它为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它必将为基础教育改革注添活力,给传统教育带来一场革命。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从人本主义思想上诞生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意义的问题,并强调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张心理学应探讨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的方面割裂开来加以分析。罗杰斯强调学生的意义学习,为学习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础教育受人本主义教育观和学习观的影响,逐渐重视并加强人文学科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着重强调两方面:一是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二是在道德教育方面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是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传统的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经历着变革,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逐渐突显,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

(三)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教育改革开辟新的视角

素质教育虽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流,但随着教育改革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它迫切需要在理论上有所整合与突破。多元智能理论在智力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发展观等几个方面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显示出其独特性。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当多元化。加德纳所倡导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元智能学校教育理论,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偏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贬低了其他认知方式的重要性。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低效的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在课程设计方面,应拓展发展智力的空间,尽可能地发掘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为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德纳的观点,“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这种追求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和不懈努力的内在动力。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理解智能和教育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这种教育理念的渗透和整合将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开辟广阔的道路。

(四)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下,主张“非中心化”、“多元化”和“零散化”为本质特征的后现代哲学思潮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也影响到教育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后现论思潮是基础教育体系变革的理论基础。它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师生关系平等化、教育目标的多元化、教材的多样化和教育评价的理性化。

现代社会课程开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另一种是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我国的教育改革融合了这两种二元对立的课程开发模式,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由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开发模式。后现代主义思想同时也影响到具有权威性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权威,学生在人格上与教师平等,二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交换意见和见解,互相尊重、互相鼓励和批评。教育目标提倡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材多样化就是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提倡教材层次性、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受泰勒原理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强调的是行为目标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强调总结性评价。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我国的评价方式走向多元化,在完善总结性评价的同时,更重视形成性评价。

二、基础教育改革对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影响

(一)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广大教师在课程和教学改革方面存在困惑,主要是因为课程与教学的割裂所造成的。课程和教学的割裂给教学实践带来了很多问题,使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难以达成。为了促进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就需要把二者整合起来,使课程和教学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普通性、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而把重心置于理解活生生的教学情境。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参与式教学、反思性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和付诸实践。

(二)教育学理论研究从追求宏大理论到走进学校日常生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实践领域对教育学理论提出了要求和挑战,要求系统的理论给予改革有利的指引,同时基础教育改革日益突出的成就给了教育理论界震撼。理论研究者开始思考是否应该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教育和教育学,将教育学理论降到对教与学活动的观察与分析,呈现教学活动的过程,增强教育学研究的实践性。基础教育改革带给教育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变化就是让研究者放弃了建构宏大理论的企图,开始关注学校日常进行的教和学的实践活动。

(三)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强化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

由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的教育问题不断涌现,使得教育研究的视角发生转换,教育学理论研究者逐渐把研究重心转移到研究教育问题上来,教育实践是教育学的重要生长点,教育学是为指导教育实践并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教育改革单靠教育实践者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它必须寻求教育理论的支点以及理论与改革的最佳结合点,教育理论研究者参与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这种必然要求教育学理论研究者走出书斋,投身于教育实践的广阔天地,从事实践研究,从事“行动研究”,培养对现实教育问题的感悟力和洞察力,把注意的焦点更多移向现实教育中人们疑惑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上来,围绕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并使理论成果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和方法,用以指导基础教育改革。

(四)基础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创新与转型

在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许多教育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意义的变化,与以往的教育概念有所不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现代教育的创新也要求教育理论的指引和帮助。教育改革中涌现的一些新问题用已有的教育概念和理论体系不能完全说明和解释,它们需要新的教育学概念和理论体系作为他们的支撑点,从而获得实践上的合法性以及理论上的可解释性。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学理论重建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和促成。教育理论的重建不断为改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也使教育学的理论重建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要求理论研究者把目光投向实践领域,进而对原有教育学理论进行批判和重建。

参考文献:

[1]谢志萍.由多元智能引发的对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

[2][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

[3]胥永华.浅谈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J].基础教育研究,2002(11).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6篇

[关键词]《死亡诗社》;后现代主义;主要人物

一、《死亡诗社》内容简介

当我让我的学生选择一部电影观看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在几部电影中选择了《死亡诗社》。我知道这是人类对于死亡、坟墓、魔鬼、谋杀等词汇天生的好奇与偏执所致,正如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片名时的感受一样,好奇地想了解片名后面的内容。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和我们的预期完全相左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50年代末的美国,古老、传统而富有盛誉的威尔顿学院来了一位特立独行的新老师John Keating(Robin Williams饰)。Keating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崇尚古风和死板教育方法的学院带来了生气,他引领着Neil Perry(Robert Sean Leonard饰)、Todd Anderson(Ethan Hawke饰)、Charlie Dalton(GaleHansen饰)等年轻人摆脱了传统思维方法的束缚,唤醒他们心中的激情和欲望。在Keating老师的鼓励下,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组织了名为“死亡诗社”的秘密团体。深夜他们悄悄聚集在山洞里或朗诵伟大的诗歌作品,或吹奏乐器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喜欢戏剧的Neil因为要参加“仲夏夜之梦”的演出和一贯要求严格的父亲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在演出获得极大成功的晚上父亲把Neil带回了家中,也就是在那个晚上,Neil选择了用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校方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异端分子Keating的身亡,并令其离开校园。

这部影片是Peter Weir的上乘之作,曾得到四项学院奖的提名,并且赢得了最佳电影原创剧本奖。另外,Robin Williares的出色演技,也为本片增色不少。

二、关于后现代主义

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及思维方式的后现代主义是发生于欧美20世纪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梳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核心是消解、破坏和批判现代主义,是“去中心”和“多元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宽容性、无限性等特征。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它的主要形式是态度与价值的多元化,人们可以任意地加以选择。

后现代主义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理论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总的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解构现代主体性;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利奥塔认为,后现代科学关注的是异质性、多元性、差异性、他者性、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局部规则的语用论建构和参与者同意的规范性。后现代科学正在改变知识的意义,同时也在表明这一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后现代科学创造的是未知而不是已知。

三、主要人物思想中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点解读

1 Keating教育思想中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点。

作为社会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教育机构,它的职能是教书育人,而不是模子造人。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John Keating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鼓励年轻人张扬个性、告诉他们,scize the day,make your livesextraordinary(抓紧时间,让你的生活与众不同);他告诉他们顺从是危险的,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吸取生命的精华,“否则当你在弥留之际,会发现自己从未活过”;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

他在第一堂课上,就撕去了庄严的教科书上对诗歌的规定,告诉孩子们青春的激情原可以和动人的诗句如蜜糖般从唇边滑落。他让孩子们称他为Captain(船长)。

Keating的教学方法展示了教育的另外一个目的:教育是为了教会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诗歌无法以理性坐标的方式去度量,人类充满着激情!医学、法律、经济、工程,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诗歌、美、浪漫和爱才是生活的精髓。他告诉他们不要墨守成规,要学会站到桌子上,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世界,告诉他们不要一味服从,因为,那对采摘真正的生命的花蕾是有害的。

他的教学方法中,体现了很多的后现代主义思想。

2 Todd思想中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点。

Todd刚出场时,他的眼神羞怯不安,在第一堂课上,他写下了Seizlng the day,课后又把它撕去了,表明他内心对传统训诫与新鲜的Keating老师灌溉的思想之间的冲突。他常常保持沉默,面色苍白,在现实世界中胆怯地行走,唯唯诺诺,唯命是从。在死亡诗社的几次聚会上,他害怕当众朗诵诗歌,都只作为记录者存在。然而他是运的,因为拥有了Neil这样的良友和Keating老师。托德在Keating老师的影响下,从胆小怕事到最后带头站上课桌,敢于与传统对抗,他的转变是潜啬化的。Keating老师的走,他无能为力,甚至无奈地充当着指责人,在Keating离开教室的瞬间,他站在了课桌上,呼喊着:“船长,我的船长!”

他是现实的、懦弱的,然而,他会小心呵护心灵和头脑中如星闪耀的火花,那最后喊出的一声oh Cabram,Mycaptain,正是Todd勇于承担责任、思想由保守向开放转变的体现。

3 Neil思想中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点。

Neil Perry学业优异,他俊美、聪明、顺从、宽容,他是每一个老师都会喜欢的标准好学生、父母的好儿子。在严厉的父亲的命令下,他退出了校报编辑;他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好的外科医生,生活无忧,成为一名受人尊敬、衣食丰禄的中产阶级。这些早早设定好的路径正摆在他面前,一切都十全十美,他将是社会的栋梁,生活得平静而绝望,在某个午夜梦回之时,偶尔回望月色,想到青春时有过的梦想……然而,他遇见了Keating老师。从第一堂课,撕碎了第一本教科书开始,就注定了他将与那样的路分道扬镳。他太过于早慧,第一个明白了Keating提出的‘卡配匹亚’。他重组了Keating年轻时组织过的死亡诗社,带领同伴,在夜里奔向那个印第安山洞,夜的迷雾间,苏格兰风笛响起,那些年轻的身影奔行的步伐如舞蹈,正奔向自由和幻想的世界。那种激情飞越的时分,Neil真正体味到了幸福,他通过诗歌寻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他思想开放,天生宽容,性格多元,他的思想体现出了很多后现代主义观点。

然而在精神父亲Keating与现实父亲的较量中,精神在现实的蹂k下,不堪一击。Neil的生活一直是一场演出,演出一个好学生、乖儿子的角色,他演技高超,赢得一片赞许。所以,当有一天他要放弃父亲为他划定的轨道,选择另一个不可知的、可能充满荆棘与艰难的道路迹父亲震怒了。在强权的父亲面前,他的灵与肉处于分裂的状态之中:是顺从传统父亲的强势?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年轻的他无力承担这种重负,他选择了死亡。把《仲夏夜之梦》的精灵花冠放在窗台旁,他用那把父亲长年希望他使用的外科手术刀打开通向坟墓的道路。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插图;叙事性;溢出性;发展脉络 

检 索: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832(2015)01-02-0047-03 

From Verbal Description to Symbolic and Emotional Visualization: The Research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Illustration in Artistic Expression 

DONG Qi(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8,China) 

Abstract :The art of illustrations has developed significantly from purely imitating verbal descriptions to portraying more symbolic and emotional meanings, resulting in a new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Contemporary illustrations have derived considerably from their original recounting purpose yet they are not totally separated from such a purpose. Through analyzing skill innovation, media and demand varieties, this article aims at reporting with evid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illustration and at projecting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dern illustration; narrative; overflow; evolvement 

Internet :artdesign.org.cn 

一、插图的叙事性特征与溢出性表现 

插图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通过带有艺术性的非文字方式进行视觉传递,辅助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传递与交流。插图通过自身属性的独有表现方式赋予文字一部分外延空间,插图充当着把抽象思维与概念表达赋予视觉化、具体化与形象化的角色。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插图伴随哲学思潮与审美范式的演变、科技与媒介的增加以及人们观看心理的转变等以上因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今,现代插图在叙事性特征之外,开始更多的追求溢出性。 

(一)传统插图的叙事性内核 

插图是结合造型表现与传递文本内容的艺术形式,其叙事性特征,表现为对文本的“模仿”与“还原”。文字和插图做为两种最主要的信息传递媒介,同时也是叙事手段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都具有着叙事性特征。插图的叙事性,其实也是绘画本身的原初目的,所有图像的原初目的,都是叙事,而这种叙事性,远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存在了。不论是祭祀、祈福、巫术还是纯粹的记录,图像的作用,都是以叙事为核心。因此,叙事性是绘画或者图像与生俱来的特质,插图当然也不例外。 

插图在叙事手段这个作用中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文字的附庸角色,其表现有书籍长期以来的重文轻图局面,早期插图的主要作用是辅助阅读,表现手法上注重写实性与合理性,一旦离开了文本的具体描述与上下文辅佐,几乎难以理解插图的内容,因为早期插图主要以文本需要表达的情节与内容为标准,这个时候的插图强调基于文本的具体叙事性,几乎不存在独立性。 

(二)现代插图的溢出性表现 

所谓的现代插图的“溢出性”表现从现象上来说可以概括为:偏重意向、感受传递与符号象征,给阅读者带来1:1还原叙事之外的溢出感官体验,注重对描述物体的感受与情绪传达,赋予人情味及符号性语言,传递一种类似诗歌的情感渗透,以幻象来表现感情,以某个感情或观念的代称或符号代替人物性格和个体的描绘。 

现代插图的叙事性不再单纯的依文而设,开始拓展文字信息之外的意境,显示出了相较于早期更具抽象性、象征性以及感受与观念的艺术处理。插图的感知者也从感受叙事的“准确性”像感受叙事的“多元化”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赋予图像开放式的理解。 

二、西方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插图艺术表现嬗变的影响 

插图艺术与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其每个时代的多元艺术风格都离不开各自的哲学基础构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西方艺术思潮,也影响到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而就我国近代插图的变化来看,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之学也渐有复苏之象。 

(一)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 

西方的艺术思潮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全世界的审美构建与艺术观念的转变,随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的流行,让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成为一种趋势。插图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重大影响,表现为逐渐从对文字的辅助阅读与具体叙事性中跳脱出来,开始向现代设计及当代艺术风格转变与靠近,插图艺术整体的绘画性也开始相对削弱,插图作者越来越重视插图所表达的象征性、意义性、符号性。现代插图开始具有造型表现概念化、描述角色拟人化、联想外延扩大化和艺术形式多元化的特征,不再一味追求时空、明暗、光影这些物理还原,而开始为了突出情感与表达重点进行夸张比例、放大再绘等,这一切都依赖于插图艺术形式不再是简单的再现与具体叙事,而是有了诸如表现主义、象征主义以及抽象主义等艺术形式本身的多样性发展。

这一切改变的根源,在于绘画艺术本身脱离了“写实性”,“写实”是“叙事”的根基,一旦“写实”这个根基发生变化,那么整个“叙事”体系必然面临前所未有的颠覆。自印象派始到近现代艺术潮流,每一次艺术运动的演进,都是往叙事性的反面多走一步,而现代插图也随之亦步亦趋。 

(二)中国意境美学体系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的主客相通、有无相生、味外之旨、诗思和谐等等的意境学说从很大程度上也对当今的插图艺术溢出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图像的叙事性之外追求超越有形之外的艺术之象,使有限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无限的艺术意境。“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虽说意境学在中国古以有之,但由于社会阶级等级的划分以及传播手段的落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阅读毕竟都实属不易,对于意境学、象外之象等理论的理解更属奢侈之事。经过长期的发展至今,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大背景下的西方艺术思潮等诸多原因都重新激发了意境美学在新时期下的内涵,审美需求的普泛化促使美学从传统精英艺术为核心的经典美学理论的圈子发展为现代艺术审美日常化,艺术与大众之间的传统界限如今已经逐渐瓦解,从“象”到“象外之象”“酸咸之外”“韵外之致”的中国意境美学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高雅文化变异为平民文化与大众文化成为普遍的现象。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的回归,不仅是对插图,甚至是对整个当下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过去不被重视的诸多传统美学,由理论逐渐渗透到具体手段之中。 

三、读图时代背景下关于现代插图自身走向的多样性 

如今,新媒体的不断创新,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不断增大,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着改变,随之而来的,传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视觉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不如说是人类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大众的阅读方式由“读”正更多的转为“看”,图像的确已经占据了传播信息媒介中的较大比重,这与早期是不同的。“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杯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读图时代背景下的插图叙事性目的,逐渐转换为展示、启发、想象空间、感性与情感、符号化意义以及溢出性体验。 

(一)技术多样性带来插图表现手段多样性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电视和电脑正在代替印刷机,印刷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绝唱,图书所造就的“阐释年代”正在成为过去,文化的严谨正让位于快速,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电脑的产生以及其后期图像处理软件以及数位板等设计工具的不断发明与广泛应用,赋予了插图诸如光与影、时间与空间、质感与情感表达等等更多的感受,其高效、精准的特性以及手段的可轻易复制性、表现手法多样性等特点,为当代插图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传统的手绘插画被大量代替,现代技术带来的多样性表现手段以及各种艺术门类与插图艺术的互相渗透与交织、借鉴与融合。随之不可避免的,技术带来的重重革新也改变着同时期大众对图像的审美趣味特征,人们的审美方式也因以上而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对像素、立体、矢量等等的多元风格欣赏,从平面到二维三维甚至更多,插图实现的技术手段的进步与革新促使着插图叙事性到溢出性的变革,带来了插图具体叙事性之外从描摹的理性到写意的感性的更多可能性。 

(二)媒介多样性带来插图自身概念的多样性 

科技进步带来的大量图像载体以及互联网的兴起,让插图的传播媒介从早期主流的纸媒介日趋转变为数字化媒介。图像与大众的生活越来越紧密,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与途径。一方面,插图运用直观的形象符号打破语言、民族、地域、习俗与文化的差别与局限,使得信息传递更广泛、快捷;另一方面诸如手机、电脑、掌上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载体的形式丰富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自身特性,使得大众日常行为与时间安排发生改变,大众阅读与获取信息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日常时空也被进行着功能性的分割,图像成为大众提取信息与意义的主要手段,现代插图与过去相比表现为更加直接与快速,更加吸引眼球,大众对插图的感官刺激与轰动的追求日趋明显。以互联网为例,单张插图所要表达的内容涵盖以图表或极度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往往要求被利用到最大化。 

(三)需求多样性带来插图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早期阅读肩负道德观念培养、精神播撒与生活秩序宣传的需求,如今这部分需求正在不断弱化,自近代以来,阅读从精英文化逐渐走向大众文化,大众在阅读中追求娱乐与相对艺术性的需求也在增强,从早期对于情景气氛塑造的正统与严肃,到如今对轻松愉悦与多元性的追求变化中不难看出大众对插图文化消费的心理变化。从现代插图艺术审美范畴的表象看来,主流的大众性、娱乐世俗性正取代精英性与纯艺术性,从形而上的阐述追思发展为感官的愉悦性追求。周宪在《读图、身体、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状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人类思维范式与文化消费心理的变化促使了“读图时代”的到来,也导致着插图叙事性所表达的还原与再现特征削弱,开始从理性走向感性。 

四、结语 

总之,插图在叙事性向溢出性发展的路径上,逐渐离其原有的叙事性越来越远,但又并非意味着会与叙事性完全脱离,因为毕竟插图之所以成为插图,仍然需要其所依附的文本,否则,它会脱离插图这个基本属性。尽管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这种属性和联系越来越脆弱了。 

参考文献: 

[1]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 

[2]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13. 

[3] 海德格尔. 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6. 

[4]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89.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8篇

所谓“潮课”,就是把社会上流行的时髦元素搬到中学教学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教学。如芝加哥洛克福德中学的“《哈里波特》与创新作文”课,大急流城东急流中学的“动画片《逃离地球》的叙述艺术”课,芝加哥奥罗拉中学的“游戏《farmville》与叙事训练”课,这些时髦元素融入语文课堂,带给学生的首先是一种感官的冲击和受驱于好奇心的魅惑。“潮课”在美国的勃兴的原因也在于此。

一.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随着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教育界也出现了后现代课程观。这种课程观分为批判性和建设性两种。前者的特点主要是批判和否定现代课程观,后者则致力于在超越现代课程观的基础上建设新的课程体系。在知识观上,现代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后现代主义则注重知识的情域性、生成性、内在性。不同的知识观决定了不同的课程观。后现代主义课程也因此具有了开放性、多元性、创造性等特征。

“去中心化”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其内涵表现在消解现代主义中的科学中心主义与主流文化的霸权地位,关注边缘文化、边缘文本及边缘群体。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美国的“新语文课程观”表现出“反对语文学科知识霸权和语文教师课堂权威”的倾向,寻求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和差异性。这种课程观认为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知识与学生的对立,认知与情感的对立”等问题,都是“语文学科知识霸权”所造成的。因为目前的语文课程设计主要考虑的是阅读知识与写作知识的发展逻辑,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爱好。因此,后现代课程观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兴趣的观照。

同时,后现代课程观还主张消解教师的课堂权威。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教师是传递知识的权威,是课程的忠实的执行者。后现代课程观则坚决反对这一主张,认为知识不是纯客观的、绝对化的存在,它具有情境性与文化性,是一个不断“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语文学习需要学习者积极参与和主动建构。这种参与和建构既能将语文学科知识内化在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又有利于情感因素的培育。基于此,后现代课程观主张将语文教师从执行者、实施者转变为对话者、转化者,从而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总之,后现代课程观主张消解学科知识霸权与教师权威,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主动建构知识,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它追求差异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也增加了课程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零散化。

二.美国语文“潮课”中的后现代倾向

当前,美国语文教学的“潮课”现象在美国东部中学中十分多见。如在“名家作品赏读”课中,美国教师会把经典作家的作品与当红作家的作品同时罗列出来,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对比赏读;如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穿插大量流行影视剧片段,并组织学生探讨其中人物、情节、环境是如何组合、如何呈现的;如在作文教学中植入最新网络词汇与网络流行的表述方式,由学生自主运用,自行品味语言效果。对此,美国教育界也有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因为这种教学尝试直面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调动了学生学母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人则认为这是在怠慢经典,颠覆传统,哗众取宠,迎合学生。两派交锋,究竟谁是谁非?

笔者认为:首先,美国语文教学中涌现“潮课”,与后现代课程观颇有渊源。后现代主义强调多样性,“潮课”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语文的多样化需求。比如我在芝加哥威顿中学考察时,看到有教师在指导学生习得人物描写写作技巧时,就当堂播放当红美剧《别对我说谎》的精选情节,学生自主观察剧中人物的微表情与微反应,然后每一个人都尝试用笔将这些“微表情与微反应”再现出来,接下来学生将各自的作品拿到小组进行互评,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探讨“于细微处见精神”有哪些具体的写作技巧。这种视听悟并举的立体学习体验,不但满足了学生学语文的多样化需求,更宣示了现代课程中教学权威空洞说教的苍白无力、低质低效。这充分说明“潮课”的新鲜、实用、有趣等特征对语文教学的增效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它确实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美国语文“潮课”中的随意化倾向也值得批判性观照。后现代课程观重视适度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和耗散性。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度”,从而有效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却是个难题。美国教师在“潮课”教学实践中就经常出现这些问题:比如当红影视剧中的精彩片段播放完毕后,已经进入从学科角度探讨问题的阶段,却依然存在学生沉浸在剧情中,进不了学习状态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甚至利用教师给予的学术探讨机会,与同伴讨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这种次生现象显然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自主建构。同时,后现代主义还重视“碎片化”,认为每一个碎片都有其不同质性和特殊性,都有其价值。但语文课程设置贵在有统整性,贵在有学习目标的引领。如果“潮课”带来的随意性与碎片化破坏了学习目标的引领,语文课的“本我”存在就会被消解。

由此可知,美国语文“潮课”追求时尚,追求新颖,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差异需求,是值得肯定的。但由此产生的学习目标的模糊化,教学设计的随意化,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也需要引起重视,加以限制。

三.美国语文“潮课”现象对中国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走向多元与保证质量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洵非虚语,我们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基于例子,夯实基础,同时也要有随时摆脱例子束缚的勇气。“潮课”进入语文课堂,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有助于文本研读,二者形成合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制定相应的校本课程标准,以保证语文教学效果不至于因为追求多元而忽视夯实基础。

1、构建多元评价标准。后现代课程观主张构建多元评价标准,语文教学当然要立足于本位,不放弃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同时美国语文“潮课”的勃兴,也启示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需求,要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在学习环节中合理引入时尚元素,为语文学习的减负增效提供助力。因此,针对语文学习过程的多元评价的三要素应该是:语文本位、学生需求、创新增效。

2、明确语文“潮课”的标准观。语文教师当然可以上潮课,但要避免教学设计的随意性,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吸取美国语文“潮课”的经验,我认为语文“潮课”的标准观应该是:注重实用与社会责任,关注文学素养的培养,强调对语文文本的内在价值、人文价值的挖掘发展,倡导师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要追求在规范中求创新的理念,在考虑语文学科发展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的基础上,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语文课程。

(二)超越泰勒与力求生成

潮课的出现,说明后现代课程观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新观念与新视角。潮课在语文园地的成功,为突破泰勒原理带来了希望。拉尔夫・泰勒所创立的课程理论框架长期统治课程领域,其倡导的“技术理性”至今左右着中国语文教师的教学思维。

所谓技术理性,就是将“对语文课堂的控制与管理”作为核心价值观,来引领语文教学行为。教师对课堂的过度把控,导致课改难以深入。我们借鉴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化”和“适度耗散”等理念,借鉴美国语文教学中的“潮课”实践,有助于突破泰勒原理对课程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控制,从而有利于语文教师解放思想,生成全新的语文实践框架。

(三)避免极端与逐步创新

美国语文“潮课”实践中暴露的问题,说明后现代课程观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建设性不够,不当借鉴会使语文课程体系与教学设计陷入混乱。因此,语文教师在践行后现代课程观的“动态生成,多元审视,尊重差异”等理念的同时,还要兼顾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理念中的标准与共性等价值,在规范中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追求动态生成、逐步创新,从而实实在在地提升语文教学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