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改革目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程改革目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53-01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新一轮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课程标准》也随之出台,为英语基础教育改革指明方向。《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定位本着何种理念?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是否有启迪指导作用?在阅读施良方老师编写的《课程理论―― 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基础上,笔者对我国《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展开解读和分析。

1 课程目标

美国学者博比特(F. Bobbitt)最早在被许多人称为“课程论诞生的标准”的《课程论》著作中提出了“课程目标”(the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在该书中,课程目标指的是实际生活中各种事物要求儿童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1]。一百多年来,许多学者围绕课程目标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主要有三种取向,即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表现性目标。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在课程刚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时,就有了萌芽。博比特在《课程论》一书中提出课程科学化的问题,他认为,“科学的时代要求精确性和具体性”,因此课程目标必须具体化、标准化[2]。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泰勒(R. W. Tyler)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强调,在课程目标确定后,要用一种最有助于学习内容和指导教学过程的方式来陈述目标,每个课程目标都应该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随着泰勒课程原理影响的不断扩大,行为目标几乎成了课程目标的同义词,而且似乎目标越具体越好[3]。行为目标,长处在于它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但短处是易于将那些难测评、难被转化成行为的内容忽略掉,同时也忽视学习的整体性。泰勒在70年代曾明确表示,“目标应该是清楚的,不一定是具体的”[4],但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

相比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Evolving purpose)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它注重的是过程[5]。这一思想追溯到杜威(J. Dewey),他认为目的不应预先规定,而应是教育经验的结果,目的是在过程中内在地被决定的。英国学者斯腾豪斯(L. Stenhouse)提出了过程模式,认为课程要以过程为中心,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展开,而依据非事先规定的目标[6]。展开性目的这一理论重视了学生的成长、自由发展,但它过于理想化,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来自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他主张在设计和评价课程时,要准备三类课程目标,即行为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活动。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放映的形式。它只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7]。但表现性目标很难保证学生掌握他们必需掌握的内容。

上述每种课程目标取向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短处,具体采取什么形式的课程目标,取决于这门课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2 新课程改革的英语课程目标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8]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争取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地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新课程目标具体内容表现为:(1)重视培养学生的多文化意识,增强国际理解。(2)培养学生外语使用能力是外语课程的核心目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外语交流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3)提倡通过任务或活动的开展而不是单纯知识的讲授来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标准在具体的教学中支持以交流为目标的交互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运用语言的活动[9]。(4)课程标准向纲要化方向发展。课程标准应该具有规范性和规定性特征;同时应具有较大的弹性。国家只确定课程的基本目标,不再对教材的编写和选择做出详尽的规定[10]。

上述课程目标内容表现了国家重视学生自由发展基础上,使课程教学按国家教育目的总体运作的原则,重视了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理念。但同时,在课程目标制定上与其他国家如美国相比,具体性不强。我国《课程标准》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培养目标上相对笼统。在提高具体文化理解与相融的能力,解决语言交流中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方面,似乎缺乏指导性和确定性。说明我国在课程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对行为目标这一取向有所回避。行为目标这种固定的标准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的身心充分发展,但如果课程目标缺乏一定具体明确性,教师就会根据各自理解自行制定目标以便操作,反而不利于国家标准的实施。

确定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编订具体可行、方向明确、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工作者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45.

[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课程出版社,1996,8.

[3] 泰勒,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6-13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2篇

我们对语文目标教学的具体目标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来考察。第一是一维教学目标阶段。最早,人们把人的语文素质理解为听说读写、语修逻文的简单相加。人们把语文素质理解为一维的结构,即构建的内容。这种理解存在以下问题:(1)它把极为复杂的语文素质结构看得过于简单;(2)人们只重视构建的内容,忽视了构建的结果和过程,缺乏动态观;(3)构建内容也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没有把创新精神的人格因素纳入其中;(4)强调社会对人的语文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即外在目标,忽视内在目标,以及外在目标转化为内在目标的内化过程;(5)只看到语文素质发展的动力来自外力的推动,忽视内因是根本的动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落实;(6)根据这种理解所设计的语文目标教学是低效的,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理想难以实现。

我以为单从构建内容来看,应该做到诸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构建内容应包括“耳目口手体脑”,“耳、目”属于汲取信息的能力;“口、手、体”属于输出信息、表达思想的能力;也包括使用计算机表达意思的能力,这一点及体态语言是以往所忽略的。重点发展什么能力呢?中国人学汉语与学外语不同,汉语是本民族的语言,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已经习得听与说的能力,阅读与写作方是重点,语文目标教学应该主要发展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书面语能力提高了,能够规范提高口语能力。“脑”则是思维认知结构,通过发展汲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来发展人的思维认知结构。从心理特性层面看,认知品质主要包括认知的客观性、批判性、条理性、创造性。

第二是二维教学目标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语文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认识到语文学科教学只传授语文知识技能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培养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语文教育实践,人们认识到还要培养非智力品质。至此,语文目标教学的目标的第二个维度基本形成。这一点受布鲁姆影响很大,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二维教学目标的典型代表,他认为教学目标是由构建内容和构建结果组成的。他的贡献是把情意目标纳入教学目标之中,注重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能力、情感等心理品质。但是,这种二维教学目标理论仍有局限性:(1)它没有明确人格的独立地位和构建学科人格教育系统的重要性,情意教育缺乏系统性,力度有限;(2)它没有明确提出构建过程,即内化过程,学生人格素质结构缺乏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仍难以落实。

我以为构建结果就是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的和谐发展,这些素质都关系到创新精神的培养。认知目标前面已经提到。情感目标,从涵盖内容看,主要包括爱真、爱国、爱人、爱美。从心理层面看,包括情感的稳定性、丰富性。从所包括的内容层面看,作为学生而言,主要包括学习、工作、自我修养方面的意志。从心理层面看,意志具有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坚持性、进取性。

第三是三维教学目标阶段。根据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在上述二维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语文目标教学目标的第三个维度,即构建的过程。所谓构建过程是指在语文目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实现目标的自主构建过程。没有自主构建过程,构建内容(即外在目标)就无法内化为构建结果(内在目标)。有了自主构建过程就形成了一个三维教学目标体系,它包括构建内容、构建结果、构建过程三个维度。

自主构建能力在构建过程中形成、发展、表现。自主构建既是过程,又是一种能力。自主构建是素质结构(即教学目标体系)的动力系统和自我监控系统。培养学生自主构建能力主要包括:(1)发展主动性(目的性、计划性、自觉性、进取心);(2)发展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3)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正确地认识、评价、激励和调控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与环境保持积极平衡,最终实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没有自主意识,谈不上有个性;没有个性,谈不上创新精神。自主意识则是就人的整体而言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构建和完善学生的主体。自主意识是自我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体验和调节控制的心理活动的模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比一般人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解剖自己,能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既不自高自大,也不自卑气馁, 能够在学习、认知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特征,能够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实现生动活泼的发展。

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前言

分析当前形势,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仍存在以下问题:

1.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不能反映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课程组织方面强调其完整性,过分强调学科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停留在概念层次,以专业发展为课程标准的课程体系和形式仍未落实;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而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几乎没有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这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课程体系。

2.课程改革不能与时俱进

课程改革不能与时俱进,程改革只停留在表面,内容陈旧,学生在学校所学在职场上派不上用场,缺乏可持续发展,学生不受企业欢迎。这也与高职课程没有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关,高职教育应根据职业资格标准,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必须与时俱进。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对课程概念进行认定,对课程综合规划,课程目标等因素进行设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思想,首先要对课程主体思路清晰,改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改进在实际教学中却缺乏方法,没有固定的标准的弊端,要解决这种思想就必须转变观念,逐渐弱化教师传授知识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也包括对素质教育系统的能力和素质,知识的培养。只有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才能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课程改革要建构新的课程体系,课程应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岗位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需要改革所有相关的方面,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作业和考试,甚至包括管理。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的选择课程内容,职业活动融入整个教学活动的工作过程,在教学中体现从学习到实践工作过程。

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应是面向职业,课程目标的确定必须立足于社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在制定高职课程目标时就必须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充分了解的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通过研究确定课程目标及目标系统,而不能简单照搬本科模式,按照科学的方法和工作流程制定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的课程目标,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另一方面,课程建设必须注重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须重视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和综合规划的目标。除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构,还应注意改善内部和外部培训的实践条件,开展先进的课程目标培训,建立可以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三、课程改革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工作职责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因此,根据职业的需要,在三年的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就显得非常重要,课程应将内容知识,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素质教育都包含在内。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战场的作用。目前,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是适应行业,职位需求,主要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对各种专业的深入研究,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按照标准的指导方针,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的知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符合该行业需求的课程内容的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包括技术要求,而且具备一般职业能力,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也有相应的职业岗位转换能力,对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2、课程内容的改革

改革不仅要重视传统课程内容,而且重视新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最大空间,高职课程开发要不断根据情况和专业发展调整。新课程的设计、开发,一定要根据产业需要来定,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各个过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情境,和用人单位共同开发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所需的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在实践教学环节,也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实际生产,生产和研究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方式,实现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灵活多样的,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采用模拟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老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系统等各种单元都要转变观念。课程改革要有整体观,全局观,根据各专业不同的职业特点,规划课程改革。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实践者,是课程改革主体,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专业基础扎实将会使高职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性效果。(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

[2]李晓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8).

[3]欧阳河,饶异伦.构建职业素质教学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103.

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4篇

1.详细规划。校长首先要明确课改目标,把握课改方向,组织人员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改目标,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规划本校的课程改革,既要制定两年、三年或更长一段时期内的改革目标,又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相应的工作策略、保障措施,使课程改革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

2.科学管理。校长对课程改革工作的管理,一是组织,也就是以自己的权力和威信,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指挥和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实验,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二是协调,也就是及时做好课改各方面、各环节的协调工作。学科教学、课程开发、课程培训等,时间、设施、师资调配等,在实际工作中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只有及时处理各种矛盾,妥善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水平。三是评价,也就是对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要及时反思总结,对教师参与课改的态度、绩效要及时评价。既要及时发现问题,更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特别是对教师的工作,要及时予以激励性、指导性评价,要善于发现、总结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从而激发和维持广大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创造性。

3.认真指导。校长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还应该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者。在课程改革中,校长首先是指导教师正确领悟课改精神,正确把握课改方向,帮助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统摄具体的课改研究和实践工作。

4.强化服务。也就是为教师开展课改实验和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参加课程培训、开展课改研究、开展校本课程等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资金、资料、设施等客观条件,校长必须努力为课改创造良好的条件,及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服务。

5.积极参与。中小学校长,既是校长,也是教师,也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直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示范带头作用。要求教师怎样备课、上课,教师首先是看学校领导怎样备课、上课。因此,校长必须直接参与课改实验,与教师一起学习、研究和探索,在参与中感受课改、组织课改、指导课改,必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率先改革创新。

二、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研究新教法,开创新教育,不仅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更是对我们校长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考验。校长要在课程改革中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使自己的专业素质适应新课程的新要求。

1.加强学习。要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教育创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管理,有效指导,首先校长自身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新一轮课改的基本精神,正确把握课改的基本目标、基本方向,正确领悟新课程体现的新理念、新思想。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新教法,尽快掌握先进教学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要认真学习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有关文件和文章,积极吸取外地的先进经验。

2.深入研究。作为一校之长,必须抓住课程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针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挑战,深入思考研究学校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略。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课改实验中的具体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认清方向,理清思路,促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进。通过深入研究,扎扎实实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使课改实验产生更好的实践效应。

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5篇

课程应以学生素质发展而非学科为核心,课程改革应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要义。课程改革的目的: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课程改革的内容:吸收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反映当前我国火热的社会生活,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改课程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接受式与探究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换言之,课程目标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课程结构符合素质教育需要;课程内容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课程实施以素质教育为主线;课程评价以素质教育为标准;课程管理突显素质教育的要求。

2.课程改革必须持有科学的精神和审慎的态度

教育改革是一项严密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它需要科学的预测、翔实的规划、完善的设计。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我们更应科学对待、审慎处理。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必须做到:第一,必须对社会现状作全面的分析。课程改革不仅和学校、教师、学生等本身所具有的因素直接相通,而且涉及政治、经济、制度等方方面面。改革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引起多方面的变化。只要某一点考虑不周,就会导致整个改革的失败。世界上由于对教育改革所涉及的种种因素考虑不周而导致改革夭折的例子屡见不鲜。第二,必须明确改革的目标。要想取得效果,就必须考虑改革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论证。我们当然能理解在改革的初期所出现的改革的多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平参差、良莠不齐的现象。

但是,如果不明确目标,“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旧一轮课改的精神尚未完全吃透,新一轮课改又已粉墨登场,搞得广大教师应接不暇,顾此失彼,这样的课程改革势必让人心生厌倦、失去信心。第三,改革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只有符合自己的利益,人们才会积极去维护、去行动。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没有他们的参与,或者教师参与的热情不是那么高涨,课程改革永远也不会成功。因为改革设计者制定的目标,要通过教师去实现。教师对改革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使学生对改革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课程改革成功,那么,作为课程改革执行者的教师和作为课程改革接受者的学生实际上也就成为了改革的受益者。因此,如果课程改革能与大多数人的利益相一致,改革就能得到更多的拥护和支持,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较大。

3.正确对待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改革 初衷和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51-02

任何国家的任何时候进行任何的课程的改革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普适性的目标,就是通过课程的改革、改进与完善,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培养有关的人才。那么换而言之就是可以这么理解,任何课程改革的潜台词就是当前的课程有了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有必要通过集中式的改革工程进行重大的修缮和改革。而该课程的问题也似乎可以通过这样的工程可以改进的。因此在任何课程改革之前,对该课程有决定权的主要领导肯定会对“该课程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改革,是不是靠日常的修正已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现在设计的课程改革方案是不是能够解决所面对的课程问题?”“该课程改革阶段的目标和总目标是什么?”等等问题提出假设。如果改革前对这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那么课程改革肯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会越改越差。还有,任何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结果一定会集中在提高课程的效益和质量上,我们的课程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因为这是课程的原点,也是课程改革的原点。

那么,试问一下,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是“减负”:目前全国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全国皆知,老百姓对学生学习负担太重这一点已是深恶痛绝,怨声载道,都希望学生不要太累了,但老百姓不知道学习负担重其实并不完全是课程的问题,是当前的社会大环境问题,是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问题,国家相关管理层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问题。但管理层还是想通过课程改革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其次应该是“提高能力”:在当前的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日新月异。科学、文化知识更新换代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快。为了适应高、快的生活节奏,久而久之全社会普遍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要求各行各业快出人才,样样都出速成班。但欲速则不达,大家发现中国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由此才出现了著名且又无可奈何的“钱学森之问”,因此国家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改革能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第三应该是“全面发展”,国家管理层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和教育,使全国的青少年通过很好的课程教育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综合以上三点可以说国家对课程改革的期待是非常清楚的,改革的措施也是全面的、有力的,但国家的期待和家长、学生的期待可能有些差距。

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三化学教学方向;高效率

一、新课程改革的简述

新课程改革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提高课堂效率为主要目标的,全面发展学生为基础的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的三大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强调教师成长和重视以学生为基础规定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才。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以体现,提高了化学教学的质量,给社会培养出了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当今社会节奏的高素质人才。

二、新课程改革中高三化学的教学方向

新课程改革中高三化学的教学方向更明确,走向了对学生有利的教学之路。新课程改革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改革中改变化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在化学课程的教学方面必须做到强调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态度决定他们的化学学习质量。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进度,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是对化学教学的障碍,所以化学教学中必须消除这些障碍,让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2.新课程改革中重视改变化学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为基础,整体、合理地设置高中三年的教材,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高中化学不需要太多的、大量的化学教材,要整合学生用的教材,知识不要太分散,这样新课程改革中才能做到高中化学的高效性。

3.加强学生生活和化学课程内容的联系。新课程改革中要改变化学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按照学生的需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化学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化学课程本来就属于自然科学类,用不着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要以理解为目的,然后在学生理解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敢于创新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1.确定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教学目标,它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学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围绕着教学目标授课,就会大幅度减少教学目标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便于提高化学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2.利用探究性教学。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无论是化学教学或者其他课程的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有了对化学的兴趣才能学好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化学课程实施探究性教学要注意,在化学实验中探究,从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找到规律。

3.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提倡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力保障。谈到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又提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学生永远是主角,教师灵活地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有位教育家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在教学各个方面起的作用不同,而且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会影响到教学氛围。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发扬教学民主,跻身优化教学组织机构。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要做到让学生没有什么拘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跟教师一起进行研究。课堂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师一言堂,学生不敢提出疑问,教师也不管学生的情况。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要消除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表示自己的热情,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有质疑,教师要善于倾听,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激励。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充满挑战,呼唤智慧的激励艺术。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浅谈了新课程改革中高三化学的教学方向以及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运用这些策略就可实现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海生.新课程改革中高三化学的高效课堂教学[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12).

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22-01

思想品德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对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是学生思想认知逐渐明确的关键阶段,身心的快速发展以及接受事物的逐渐广泛都将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建立。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是备受关注的,必须看到其问题,也必须有应对的策略。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问题

受时代特征的影响,早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重心是依附于国家政治形势的发展的,课程的目标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但往往也知识单纯的教导。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思想品德已不单单只是当成一门课程来教授了,在很多专家学者的共同研究探索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改革已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课程的性质,或者是课程的理念,又或者是课程的目标等,这些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更贴近了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明确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目标。但不能否认的是任何的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已完成的课程改革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被更加完善。

1、扩大了知识容量,课程时间却有限。新课标改革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删减了很多繁琐复杂陈旧的知识内容,但同时也新增了很多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现代教学标准的知识内容,因此课程教学内容仍然很多,因此相对于有限的教学课时来说,教学任务仍然很重。初中思想品德改革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师生的互动教学变得尤为重要,学生变得以贴近生活、体验实践为主要学习途径,而这些将比以往单纯的教学花费更多的时间,这也导致了教学课程时间变得紧张。除此之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带来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使得老师和学生将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磨合,以便使老师的教学方式达到最好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取得最高的效率,而这些都是以时间为代价的。

2、优化了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却未改善。应对新课标的改革目标,老师们都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全新的课程教学来指导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老师们虽然优化了教学的过程,却往往总是着重在了形式上的改变,可能增加了学生的互动,可能鼓舞学生进行生活体验,但却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思维想法,在引导学生自身进行思考的方面没有加强指导。因此虽然老师改善了教学方式,但学生的学习成果却不尽如人意,没有明显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新课标的改革明显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初中生自身意识和知识水平却没有达到高度自主学习的要求,这也使得学生们没有取得理想中的好成绩,甚至这些会导致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对老师教学能力产生怀疑,从而更加影响了学生们的成绩,达不到思想课程改革的目标。

3、革新了教学理念,课程实践却不能同步。实践与教学理念不能同步是新课标改革后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革新了课程的教学理念,老师们对于新的教学理念可以迅速接受,但是如何将教学理念进行实践却也成为了老师们需要应对的棘手问题。无论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技术还是方法都需要老师们进行严谨的思考,这也使得课程的实践达不到课程理念设定的新目标。对于新的教学理念虽然老师们都不会抵触,但有的老师却仍旧认为以往的教学方式仍能满足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没有进行大的改变,这使得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实践为重心的目标难以达成,也影响了课程实践与教学的同步完成。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策略

1、浓缩教学知识,降低知识总量。为了解决新课标改革后的课程时间紧、任务繁重的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总量,但却不能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对课程的教学知识进行浓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是培育初中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只要不忘这个初衷,对于教学内容的改变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浓缩了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明确课程教学的核心,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体验生活、参与实践,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目标。

2、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训练。对于教学课程优化了过程却未取得理想成果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让老师不仅改善教学方式,更要充实教学内容。不仅去除掉陈旧的教学内容,还要针对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进行授课,将新事物、新事件、新内容引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新鲜事物,体验生活实践,从而引发学生们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不仅传授他们知识,更要传授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除了充实教学内容外,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堂课后训练,在课堂上互动,积极发言,在课下积极参加活动,体验社会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实现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3、提高教师能力,同步实践教学。解决好课程实践与课程教学不能同步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只有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实施好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新教学理念。可以将强对老师的培训,可以组织老师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的活动,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就能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式,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更能将课程实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标。

回顾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路程,众多的改革对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改革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继续完善,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之对应的完善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目标,使初中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刘一飞.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J].新课程・下旬,2013,(9):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