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议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05-03

1 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义

什么是绿色防控:绿色防控是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技术性概念,它是综合考虑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等措施的综合防控技术,其目的是在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同时,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严重的病虫草害形势需要实行绿色防控:我国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常见农作物有害生物有1 000多种,其中可造成严重危害的近100种(其中有53种属全球100种最具危害性的有害生物)。全国每年病虫害年发生面积超过60亿hm2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机械化、秸秆还田、免耕栽培、保护地栽培等)变化等引起病虫发生频次、种类、程度等变化,病虫草害总体加重,并已成为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农药的使用现状要求实行绿色防控: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00多万t农药制剂被喷洒到田间,单位面积化学农药平均用量比世界平均用量高2.5~5倍,但我国农药利用率低,总体平均只有30%左右,比国外低10%~20%。使用化学农药,在控制病虫、挽回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3R”等问题。在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肥、水、土、气、药、毒(如小麦赤霉病等引起的毒素等)”等诸多因素中,农药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子,每年都有因农药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因此,迫切需要推广绿色防控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实施绿色防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也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期,正在朝着市场化、互联网化、全球化、环保化、工业化、民本化等方向发展。同时,社会需求、社会关注等目标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国家需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情况下追求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市民更加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求吃得健康,而农民则追求更高的种植效益,这些变化都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生产方式,进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适应上述变化,则必须实行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

总之,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具体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的有效途径,是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同时确保“四个安全”的关键手段,是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2 绿色防控的技术概述

2.1 常见绿色防控技术 目前我国主推的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检疫防控、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等技术措施。

检疫防控是由专门机构根据国家法令,按严格的程序和方法所采取的各种检疫及其他措施,主要是控制危险性病虫草害的输入、传出和传播,也包括严格封锁和就地消灭新发现或新传入的检疫性病、虫、草等有害生物。

农业防控主要是利用栽培管理技术,在目的地改变某些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杂草繁衍的条件,或者直接杀死病虫草害,减少基数,从而避免病虫草害的发生或减轻为害。农业防控包括利用抗性良种、中耕划锄、清洁田园、肥水管理等健身栽培措施,也包括轮作、间作套种、覆盖(地膜、秸秆等)、生态调控等措施。农业防控绝大多数为预防性的措施,常和生产过程结合紧密,安全性好、效果持久,但同时也常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强,某些措施(如中耕划锄等)费工费时,效果来得慢、病虫大发生时不能应急等缺点。农业措施的两面性决定我们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栽培抗性品种是防控病虫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抗性和品质、产量等常常不能具佳,且每个品种的抗性谱有限、抗性基因也有突变或被克服的可能,因此需因地制宜选择使用。

理化防控是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物学习性,利用简单工具或光、温、水、电、波等各种物理因素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如利用温度的高温闷棚、温烫浸种等,利用光的晒种、灯光诱杀、色板诱杀、银膜避蚜等,利用物理阻隔的果实套袋、防虫网等,利用放射能照射导致害虫不育的辅照杀虫等,也包括最原始的徒手捕杀或清除和使用简单工具诱杀、设障碍等,此外,还包括利用害虫趋性的性诱剂诱杀、食饵诱杀等(也有人将性诱剂诱杀等归为生物防治、将食饵诱杀归为化学防治)。理化防控突出的优点是安全性高,但某些措施成本较高或费工时,或者效率相对较低、防控不彻底。

生物防控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生物物种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和某些生物学特性,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主要包括利用微生物、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等有益生物和生物农药等防治有害生物。微生物防治主要是应用真菌(如白僵菌、绿僵菌等)、细菌(如芽孢杆菌等)、病毒(如核多角体病毒等)、放线菌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的活体或代谢产物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如常见的以菌治菌、以菌治虫等;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是利用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寄生在害虫各虫态的体内或体表,以害虫的体液或内部器官为食,使害虫死亡;捕食性天敌防治主要是利用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如青蛙、鸟类、黄鼬、蛇等)或捕食性节肢动物(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螨类等)捕食害虫的害虫或鼠类;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如信息素、生长素等)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这类制剂具有杀菌、或杀虫、或除草等农药作用,但均是来自天然、而非化学合成的物质或生命体,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有人将转基因生物亦归为生物农药)。生物防治对人畜、植物等安全,不杀伤天敌及其他有益生物,不存在留和污染,不易引起害虫的再猖獗和形成抗性,控制作用时间长。但生物防治一般效果来得慢,且受气候等条件影响很大。

化学防控是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绿色防控强调尽可能使用非化学防控措施,但并未排除使用化学农药,强调必须是科学合理的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环保的农药。要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必须对病虫草害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测报,做到对症下药、合理混用,同时要注意施药方法,选择最佳的施用时间、剂量、器械与方式,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和最多使用次数等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统防统治。

2.2 绿色防控应坚持的原则 绿色防控应坚持“安全性、可操作性、农药替代性、经济有效性、可持续控害”等原则,要优先选择非化学防治措施,且技术流程简单、先进实用、投入与产出协调,要保证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不会导致农残超标、水源等环境污染、人畜禽鱼鸟蚕等非靶标生物不中毒等,并能很好地保持生态调控能力,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2.3 绿色防控的发展进程 绿色防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其中初级阶段是有限的绿色防控,主要是针对作物的某一种或少数几种病虫害所采取的局部性或阶段性的绿色防控措施;中级阶段是全程绿色防控,主要是针对一种作物生长全过程所采取的系统性绿色防控措施;而高级阶段是区域性绿色防控,主要是针对某个特定生态区域各种作物上所采取的协同性和系统性的绿色防控措施。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优质农产品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优质不能优价)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受市场左右,一项技术、一个产品能否推开,最终由市场决定,而盈利水平常决定社会及资本的参与热情。目前,病虫绿色防控在全社会的认知度不高,绿色防控的品牌知名度还较低,利用绿色防控技术生产的产品与未利用绿色防控技术生产的产品相比未形成相应的价格优势,优质不能优价,盈利水平不高,致使生产者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内生动力不足,社会资本参与的意愿不强。

3.2 实用性强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不多,相关技术储备不足 一方面,目前适用性强、操作简单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不多,一些绿色防控技术本身存在缺陷或操作程序复杂、使用难度大,导致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单一,集成度不高、系统性不强,很难在生产实际中很好地应用。另一方面,目前的绿色防控多集中在“示范区”,而多数示范区又表现为堆砌各种“绿色防控”技术,出现“绿色防控是个筐,什么技术都往里面装”的现象,未能很好地进行有机组装配套。

3.3 农民参与积极性仍不高,应用规模不大 目前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大部分还是以农业部门为主体的示范展示,普遍表现为规模较小、投入不足、投入渠道较为单一,加之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谱窄、速效性远不如化学农药,使用成本过高、或技术较为复杂,优质不能优价,产投比低,导致绿色防控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再加上农民已有的防控措施和防控习惯难以改变,他们或不愿接受新的防控方式,或不愿承担使用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导致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主体积极性不高。同时,经济效益不好,又制约着绿色防控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4 几点建议

4.1 通过市场优质优价,引导生产者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政府应利用消费者对绿色、无公害等优质农产品的追求,加大对病虫绿色防控的宣传,提高绿色防控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广大消费者了解、选择绿色防控产品。企业应落实政府的有关要求,在政府的支持、引导、扶持下,实行市场运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生产,把绿色防控与市场有效地对接起来,在落实病虫绿色防控的同时,完成企业的利润目标,实现合理盈利,进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4.2 通过“政产学研推”结合,加大研发投入 针对当前适用的绿色防控技术不多、技g集成水平不高的问题,应切实加强“政产学研推”结合,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鼓励自主创新,集中力量围绕农业生态调控技术、生物农药、物理控害技术、理化诱控技术和绿色环保农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已有绿色防控技术应进行优化集成与规范化推广,尽快形成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建立单一作物或区域性病虫的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或标准,以供生产推广应用。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第2篇

一、理县大白菜生产发展情况

理县大白菜的种植始于1984年,1987年正式建成成都市“秋淡”蔬菜三线基地。多年来,通过依靠科技、加强管理、增加投入,高效合理地利用沿杂谷脑河谷流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农村经济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理县于2008年取得大白菜地理证明商标,制定了5个大白菜地方标准并已。大白菜年种植面积达1.7万亩,主要种植韩国、日本系列大白菜品种,生产区域分布在海拔1800~3O00m之间,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秋播为6月下旬,收获期为5月中旬至12月中旬,单株重在1.8kg以上。2010年全县农业总收入6162万元,种植业总收入5001万元,其中大白菜种植面积17717亩,总产量69127t,实现经济收入2684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43.56%,占种植业收入的53.67%。作为本地农业主导产业的理县大白菜,以其无公害、品质优、口感好享誉省内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理县蔬菜产业化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二、理县大白菜病虫发生及防治情况

由于理县大白菜年均种植2季,部分乡镇可种植3季,尤其是在经过了20多年的连作后,为病虫等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寄主和良好的生存越冬条件,造成病虫害的发生逐年增强,危害程度不断加重,如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霜霉病、软腐病、根肿病等发生日趋严重。病虫常年发生面积为1.8万亩次,防治1.78万亩次,挽回损失75.5t,实际损失16t。多年来,在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中留下了“有病虫就用药”的概念,目前全县每年在农田生产中使用农药量在6t左右,导致病虫抗药性上升。同时由于植保科技的普及率还不高,尤其是在应对新病虫的防控上,农民没有“对症下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眼前利益的驱动下,生产者对农产品追求的目标仍然是重数量、轻质量,标准化措施得不到有效贯彻和执行,亟待解决。

三、大白菜生产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与示范成效

1.杀虫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2003年,我县率先在全州推广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桃坪乡古城村和古尔沟镇古尔沟村进行试验示范,效果明显。通过观察,该灯平均每天可诱杀害虫400头左右,且诱杀害虫的种类多,可有效降低田间害虫种群数量,从而减少用药次数,降低蔬菜农药残留量,为农户节约开支。由于应用的是光源,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安全,维护生态平衡,是一种较好的物理防治害虫的方式。据我站调查,安灯菜地比没有安灯的菜地虫害减少30%;安灯的大白菜田地比没有安灯的大白菜田地每亩节省农药开支150~200元,节省农药开支50%左右。截至2010年,我县累计安装杀虫灯近2800台,太阳能杀虫灯28台,病虫可控面积达30000余亩。杀虫灯的安装使用对我县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起到极大的作用,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无害化生产的好方法。

2_弄q用黄板诱杀大白菜害虫的试验与示范2009年,我县在大白菜生产基地积极推广黄板诱虫,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根据我站调查,平均每张黄板粘杀蚜虫55头,最多的1张达113头。近2年来,依托农业项目,累计在全县推广黄板12750张,取得了比较好的诱杀效果,深受菜农的好评。

3.性诱技术在大白菜害虫防治上的试验、示范小菜蛾是我县大白菜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其发生时i司长,为害严重。针对这一害虫,2009年我们引进了小菜蛾性诱技术。在朴头示范园区安装诱捕器850个,其中水盆式诱捕器200个、翅型诱捕器650个,全部安置小菜蛾诱芯。结果显示,翅型诱捕器1天可诱杀17头小菜蛾,诱杀效果明显;水盆式诱捕器1天诱杀3头,诱杀效果要差些。由于昆虫性诱剂专化I生强,性诱剂诱芯又不好保存,加之安装后小孩玩耍容易损坏,故在我地大面积推广昆虫性诱剂还有些困难。

4.生物农药在大白菜生产上的试验和推广早在2004年,我县就购进BT(苏云金杆菌)用于蔬菜鳞翅目害虫的防治试验。近几年来,生物农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生物农药替代部分化学农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近两年,我县结合农业项目的实施,为农户发放云菊、Bt、印楝素、阿维菌素、甲维盐等生物农药用于蔬菜生产中。根据我们调查,一季大白菜可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次数2—3次,而且这些技术不污染环境,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对害虫的防治效果达95.6%。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核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作为我国重要的干果经济树种,核桃树体高大,根深叶茂,寿命较长,抗逆性较强,但核桃有害生物较多,在其生长、发育和种子贮藏过程中,经常遭受各种病害的危害,还有鼠害和有害植物,这些危害造成核桃产量及品质严重下降,对果农的收入及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直接影响。

Ster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经济阈值的概念,即对害虫的某一密度采取防治措施,将害虫密度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简称EIL)以下。此后,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如盛承发于1989年结合棉铃虫的研究,提出经济阈值是指害虫达到某一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否则,害虫将引起等于这一措施期望代价的期望损失。

目前,绿色防控即有机防控是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有机防控是指按照有机农业生产的理念,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生态调控技术,达到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该文主要探讨核桃有害生物的有机防控技术。

1.核桃病虫害的有机防控

核桃有害生物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充分利用核桃四周的间作物及植被,强化核桃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害虫天敌的潜力,减少害虫发生的数量。

1.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即利用病虫、核桃树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采取一系列措施促成核桃树的健壮发育,增强其抗病虫的能力,进而抑制病虫的繁殖,直接或间接消灭病虫,再进一步创造有利于益虫的生存及繁殖的条件,从而达到核桃控制病虫发生,减轻灾害程度。

1.1.1选择抗病虫害良好的核桃品种

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如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可选择抗寒性较强及抗炭疽病和黑斑病的新疆温“185”、香铃、“8518”核桃。

1.1.2科学建园

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坡、土壤肥沃(富含丰富的有机质)等条件的地块建造核桃园,在云南,一般按照“七个一”(选择一块好地;选用一株优质核桃嫁接苗;挖一个长宽各80厘米、深60厘米以上的定植塘;施一担农家肥;浇一桶定根水;覆盖一块薄膜;有条件的地方设一个防护笼)的标准进行栽植,使树木易成活、生长健壮,以免除或减少病虫危害。

1.1.3合理密植

是核桃速生、丰产和有效防治有害生物的重要措施。栽植过稀,影响核桃速生、丰产;栽植过密,容易发生病虫害,栽培措施必须与核桃的生产技术措施保持一致,因为只有满足核桃生长发育的要求,同时兼顾到防止病虫发生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速生、丰产和优质的目的。

1.1.4栽后管理

一是加强松土、施肥、浇水、排水、修剪、定干、整形等的科学管理(定植塘积水要及时排水,以防根腐病的发生,施肥提倡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复合肥),促使树体生长健壮,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减少有害生物的危害;二是保持核桃园的卫生清洁,秋末冬初,将核桃园内的病虫枝剪除,刮除树干粗皮、翘皮和病变组织,清除树下落叶和其它剩余物,从而消除病源,降低次年发生病虫害的概率。

1.2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诱虫灯等方法诱杀害虫。

1.2.1捕杀法

利用人工或各种器械扑捉或直接消灭害虫。例如,利用金龟子的假死习性,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人工振落扑杀成虫。早春,剪去天幕毛虫卵块、有黄刺蛾茧的枝梢等。

1.2.2阻隔法

为阻断害虫的侵害途径,可以人为设置各种障碍。例如,在树干基部涂抹粘虫胶杀死越冬后上树的草履蚧若虫。此外,还有挖障碍沟、设障碍物等措施。

1.2.3诱杀法

利用害虫的趋性对害虫进行扑杀。例如,利用趋光性,用黑光灯对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直翅目、鞘翅目成虫进行诱杀;利用饵木诱杀天牛、象甲、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在核桃园周围种植蓖麻,可使金龟子食后麻醉,集中扑杀;种植早熟向日葵,能诱集桃蛀螟在向日葵上产卵,以减轻对核桃果实的危害。

1.2.4高温处理法

利用一定的高温处理,可消灭种实、木材等的害虫和病菌。包括热水浸种、日光曝晒、火烧处理等。例如,热水浸泡核桃种实,可杀死表面的细菌、病菌等;在冬季清理核桃园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可烧死其中潜藏的害虫和病菌。

1.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即利用对树体有益的生物及产品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以压低或消除病虫害危害的防治方法,它具有无毒、无污染的特性,对作物、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且对病虫有较长时间的控制作用。一般有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放养寄生蜂,保护、招引、施放益鸟,结合探索发展林下经济,核桃园内散养鸡,鸡食虫、食草,鸡粪还可作为肥料等,实施综合治理,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

1.3.1捕食性天敌昆虫利用

核桃园的天敌主要有瓢虫、螳螂、草蛉、食虫蝽象、寄生蜂、捕食性螨等,可利用当地天敌昆虫,引进或移植外地天敌防控有害生物,也可将人工饲养的天敌释放和保护自然界中的天敌相结合,效果更显著。

1.3.2致病微生物的利用

利用病毒、细菌、真菌、线虫、原生动物、立克次体等致病微生物引起害虫病害。例如,利用白僵菌防治核桃举肢蛾和横沟象的幼虫。

1.3.3其他动物的利用

主要包括果园养鸡、养鸭,果园有益蜘蛛和啄木鸟的保护利用。例如,鸡可取食核桃举肢蛾越冬出土幼虫,啄木鸟是天牛、吉丁虫的天敌。

1.3.4昆虫激素的利用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测报虫害发生期、发生量,指导防治适宜日期。也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制作诱芯,捕杀害虫。

1.4生态调控

生态调控也称生态控制,是病虫草害防治的一个新策略。即在核桃园生态系统的整体水平上,以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充分利用核桃树、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和有益生物(天敌和拮抗菌)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采取生态学的手段,创造有利于天敌或有益生物增殖和不利于害虫或病原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以核桃树为主体,以核桃园环境为基础,尽可能发挥核桃树和有益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从而优化果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生产中,要重视核桃树体自身抗性、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等调控技术的灵活应用。

1.4.1破坏有害生物适生的生态环境

即通过破坏有害生物适宜的生态环境,降低病虫害基数,达到防控病虫害的目的。核桃许多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为害以越冬场所隐蔽,如核桃举肢蛾在青果皮内危害、在土壤中越冬;核桃云斑天牛、桑天牛、横沟象、芳香木蠹蛾及吉丁虫躲在枝干内危害与越冬;核桃长足象、扁叶甲、步曲、舞毒蛾、草履蚧及毒蛾在树下土中、基部树皮缝内、石块、杂草及覆盖物内越冬;金龟子、缀叶螟则在土中越冬;黄须球小蠹为害在顶芽或基芽孔内越冬;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白粉病潜伏在病枝、病果、病叶上越冬,这些隐蔽的生活环境为害虫和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安全的避难所。由于药剂防治不易于接触虫体,因而效果较差;果园管理不善,园内或冠内通风透光条件差、湿度大常引起炭疽病、枝枯病、腐烂病及褐斑病等病害的发生;枝梢的徒长易招致蚜虫、卷叶蛾等害虫的发生;果园内积水常引起核桃根腐病。因此,必须采用一系列栽培防控和必要的人工措施才能有效地遏制病虫为害。

1.4.2创造拮抗菌的最适生存环境

拮抗菌是核桃果园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存在果树的叶面、果面、树皮、根面、根际、花器等处。它们大多是腐生菌、非病原微生物和低致病菌系,有的对果树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包括寄生作用、拮抗作用和竞争作用)或诱发植株的抗病性,因而能限制病害发展。对核桃病害有控制作用的拮抗菌需进行深入研究。在果园内增施有机肥和菌肥能提高土壤中拮抗菌的增殖活性。

1.4.3创造天敌的最适生存环境

根据害虫天敌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创造适于天敌生存和繁衍的环境,保护和恢复天敌的控害能力。如秋末在树干基部绑草绳、草把、布条吸引树上的天敌于其内安全越冬,待来年天气转暖后释放其中天敌,消灭害虫;将有天敌的虫果、虫枝、虫叶收集保存于养虫笼内,待天敌羽化后放入果园;果园内间作农作物或三叶草等,也可在果园内养鸡、养鹅。

1.5药剂防治

当有害生物危害严重时,可适当采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防治。4-5月,重点防治核桃扁叶甲淡足亚种、核桃长足象,兼治蚜虫、叶螨等;6月重点防治金龟子、天牛和病害,兼治蝽类、蚜虫、叶螨等;7月重点防治毛虫类、刺蛾,兼治其它害虫。害虫防治药剂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等;病害防治药剂可选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

2.核桃园草害的有机防控

杂草是组成核桃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重要环节,是食草动物、鸟类及昆虫的食物来源。杂草有益害之分,有些杂草是核桃病虫害的转主寄主,它们的存在会间接加重病虫害对核桃的危害;有些杂草是害虫天敌的栖居场所,或取食该杂草的昆虫是天敌的转主寄主,它们的存在可促进天敌的繁殖,间接减轻对核桃的危害。因此,杂草防治既不能见草就除,也不能任草滋长,而是顺应生态规律,以最小的代价将杂草群体控制在生态经济危害水平下即可。

在有机核桃生产的果园,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除草剂。所以对杂草的防控应根据杂草与核桃园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采用物理、栽培及生物措施进行防控。

3.结语

在核桃园生态系统中,核桃树、有害生物及微生物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相克相生,有机防控的最终目的使三者相生相克,处于一个和谐的动态平衡,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使核桃园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无公害防控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积极除治、促进健康治”的植保方针,突出核桃树的主体地位,改善生态环境和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核桃园内生物多样性,增强树体抗性,提高该生态系统整体自然调控能力。在操作中突出“防治、控治”同步,抓关键有害生物的除治及关键环节的控制,把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在无公害核桃生产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允许、提倡使用植物源、微生物源、矿物源农药。允许使用的植物源农药以除虫菊、鱼藤酮、茴蒿素、苦参碱、烟碱等为主,微生物源农药(制剂)以苏云杆菌Bt、白僵菌、阿维菌素等为主,矿物源农药以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为主。有害生物防控并非“见虫就杀,见病就治,见草就锄”,关键是调控到经济阈值以下,保持园内生物多样性。当然,核桃有害生物的天敌和拮抗菌有待进一步研究。 [科]

【参考文献】

[1]司胜利,喻璋.核桃病虫害防治[M].北京院金盾出版社,1995.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植物化学保护 教学内容 改革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相结合的实用学科,①与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共同组成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发展与我国各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上世纪70年代以前,在“害虫完全治理”(Total Pest Management,TPM)思想的指导下,偏重于追求通过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实现有害生物的治早、治了;70-80年代,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思想的指导下,偏重于追求通过化学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实现最佳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而21世纪,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健康意识的提高及植物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入,加之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农药的内涵和外延都不断发生变化。天敌生物、转基因植物等也都先后纳入农药的范畴,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农药的有机统一已经成为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重要讲授内容。通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本教研组就在新形势下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在此提出与大家交流。

1 在确保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基础上,更好地满足生产实践的需求性

目前,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普遍使用的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化学保护学》。其核心是如何科学地使用农药,强调农药、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合理使用农药。②全书共十一章内容,涵盖了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农药加工及使用相关知识、各种农药的性质、作用机制、防治对象及注意事项、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其治理、农药与环境安全、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等系统性知识,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而教材在编写、修订的过程中,由于课程理论体系设置和更新速度方面的原因,很难将本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进展编写到教材中去。③因此,在理论教学中既要保持课程原有的知识结构,同时需要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补充和完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知识。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教学中,本教研组既遵循了上述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原则,又根据新形势下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和化学防治中出现的问题,对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完善。

(1)针对目前农药使用中任意加大剂量导致严重药害;蔬菜、水果上用药频繁,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无视安全间隔期的要求,施药后短时间内就将农产品采摘上市,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在课程内容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中增加了农药安全使用及储运内容,使学生在了解农药的基本知识后,能够从安全使用的角度更好地认识和使用农药,为科学使用农药提供安全保障。在此基础上,教材中的第十一章内容“农药科学使用的基础”则以自学的形式由学生自己学习和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缓解了教学课时紧张的压力。(2)针对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农药滥混滥用、不会计算混用剂量等问题,本课程增加了农药混用讲解课时,同时以不同情形的混用为例进行分析和计算,增强了讲解内容的应用性。(3)针对无公害、绿色及有机农产品生产对非化学合成有机农药的需求,本课程增加了生物农药章节,介绍重要的生物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等及其应用技术。(4)在讲解化学农药时,则结合新疆的作物结构,重点向学生介绍农药的研究进展、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农药新剂型的发展、近期农作物上发生的重要病、虫、草害及防治药剂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农药发展动态。如新型高效杀螨剂季酮螨酯(螨危)、鳞翅目害虫高效防治剂氯虫苯甲酰胺(康宽)等。

2 加强理论知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性

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化学防治是防治农林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是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植物化学保护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毕业后指导生产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教研组在教学过程中,以病、虫、草、鼠害、线虫及其他软体动物等农林有害生物防治为纲,通过图片展示、应用实例剖析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等方面,从作用原理、防治效果和应用技术三方面重点阐述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农林生产中有害生物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解决方案,尤其是重点阐述上述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加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见性。如蛞蝓是近年来在设施蔬菜中新为害的软体动物,在传统的有害生物防治体系中没有该有害生物的信息,因此,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农户都不认识该有害生物,同时一般的杀虫剂对该有害生物几乎无效,基层生产部门根本不知道如何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首先通过图片介绍该类有害生物的形态特征、为害方式及防治技术,重要的化学控制剂作用原理和应用技术。因为对软体动物高效的化学药剂普遍存在对眼睛、皮肤等有刺激作用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因此,还必须重点强调该类化学物质应用的安全性。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生产中的新问题,掌握防治技术,能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

3 全方位强调农药使用的安全性

3.1 农药的产品安全

农药的产品安全以向学生介绍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为主要内容,从农药使用源头减轻和控制毒害作用,为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奠定基础。减少对传统农药品种的介绍,增加对生物农药产品的介绍,为有机农业发展中有害生物治理提供保障。

3.2 农药的使用安全

农药使用安全主要结合农药的使用技术介绍采取隐蔽施药、降低用量和减少使用次数等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有益生物的影响,同时通过系列图片讲述正确施药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例举抽烟、吃食物、赤脚光背等错误、有害的施药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等,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施药技术。另外,由于农药的不当使用造成的对农作物药害问题时有发生,如使用2,4-D防治麦田杂草引起相邻双子叶作物的飘移药害问题;由于种植品种、天气以及生长调节剂使用时间不当造成的2011年出现的“爆炸西瓜”等,不仅造成重大的农业损失,而且引起农户与农药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纠纷,因此,植保工作者应具备药害事故鉴定与处理的能力。我们通过例举易产生药害的农药类型和典型的药害症状,详细地剖析药害与肥害、作物生理性病害和病原性病害的异同点等,让学生掌握药害的诊断技术,并介绍一旦田间发生药害事故后的处理方法和程序,不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药害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提高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3 农药的储运安全

农药作为危险农用化学品,我国专门制定了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 12475-90),本课程除了介绍农药规范化的贮存、运输要求和必要的预防措施外,重点介绍常用农药品种、特殊场所农药的安全贮存、运输和防护措施。比如代森锰锌不正确的运输方式易引起着火,农药存放应远离粮食、生活用品,农药包装材料不能二次使用及如何采取措施避免二次使用等。应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形象地展示农药正确的贮存、运输方法和要求以及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等,加强学生对农药储运的安全防患意识。

4 结语

通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本课程形成了以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知识体系,在有害生物的无公害控制、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的应用技术及评价、天然产物农药、有害生物抗药性的分子机理等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林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的暴发为害成为制约农业高效发展的主要瓶颈,植物化学保护作为一级学科植物保护学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任务是以营造良好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目标,协调运用各种控制手段、管理措施,使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有益生物得到有效保护,农产品生产安全、高产、优质,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最广的社会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能科学合理使用这一措施,充分发挥农药对农作物的保产、增产作用,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最终实现农产品安全和农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教研项目(2009,2011)

注释

① 罗兰.《植物化学保护》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0,13:14,38.

② 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2-0093-05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1〕,这是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四川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和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推进“三化”联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和特征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

现代农业是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不断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组织制度和管理手段来经营的新型农业形态。

(二)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在生产形式上,现代农业是高度商品化经济,而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型经济。在经营目标上,现代农业追求农产品利润最大化,而传统农业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在组织形式上,现代农业是规模化、产业化组织,而传统农业是一家一户小生产。在技术含量上,现代农业实行集约经营,科技支撑作用明显,而传统农业实行粗放经营,“靠天吃饭”现象普遍。在生产方式上,现代农业表现为大量使用机械、电力、化肥、农药,进行现代化生产,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外循环,而传统农业表现为主要靠人畜力和简陋农具、农家肥等手段传统作业,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内循环。

(三)现代农业的特征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不同,现代农业定位的标准也不统一。例如美国人少地多,主要通过农业机械化和土地规模经营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的特征是大农场和专业生产区域化及世界性产品贸易等。日本由于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则选择了依靠技术创新和资本大量投入的精细农业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由于土地和资金资源相对短缺,农业劳动力资源过剩但质量又不高。显然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中国国情,积极改造传统农业,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争取在某些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土地产出率),在总体和平均水平上大体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现代农业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农业装备现代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农业节水灌溉率达到50%以上;化肥施用结构科学合理;农村道路状况良好,通公路行政村占总数的95%以上。

2.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运用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达到无公害指标的覆盖面占95%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率占70%以上;产后商品化处理达90%以上。

4.农业结构合理化。农、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8%、3%、45%、3%;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2.5: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量占农产品总量的比例达95%以上;农业产值中经济作物占50%以上;专业化区域布局集中产区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5.农业服务社会化。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开发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及行业协会联系的农户覆盖率达90%以上;从事市场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和管理服务的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20%以上。

6.农业经营产业化。产业化带动农户面达到70%;农产品加工率达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达70%以上,其中粮食商品率达30%以上,经济作物商品率达80%以上;农产品合同交易率达50%以上。

7.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农业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态明显改善。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左右。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农业就业占农村社会就业的比重小于20%。

8.农业劳动者知识化。农民的科技、文化、经营素质明显提高,各类职业教育和全员培训普及率达90%以上;农业劳动者平均接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

9.农民生活富裕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0%;安全卫生用水普及率达90%以上。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从全国来看,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表现在:

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解决好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是保障工业原料需求。目前,我国一些传统工业原料供给存在不足,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减轻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同时,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供应紧张,农产品在发展再生物质经济方面的意义日益突出。

三是保护消费者健康。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体系尚未普遍建立,有关服务体系不健全,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来加强和改善这些环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健康。

四是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深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

五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当前,农产品市场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六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粗放、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而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从四川来看,土壤、气候、地域分布多样,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经过两千多年的培育和筛选,形成了不少独特的优质特色品种。近年来,四川各地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思路,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省农业布局得到优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1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983.45亿元,比上年增加500.55亿元,位列全国第4位。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跃上4000元、5000元和6000元三个台阶,2011年达到6128.6元,比上年增长20.5%,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来自农业的纯收入为1465.6元。成都市、南充市三区一县、广安市广安区、攀技花市、苍溪县、泸州市江阳区、眉山市东坡区等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四川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

一是把提升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在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的同时,大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地震受损农田修复重建、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等项目,重点开展农田排灌设施、农田道路和地力培肥建设,努力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金土地工程”等项目,实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连片开发。四年全省建设标准农田781.6万亩,累计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265万亩,占耕地的36.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到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实现“五连增”、时隔12年再创历史新高,马铃薯产量由全国第4位上升到第1位,茶叶产量由第4位上升到第2位,蔬菜产量由第5位上升到第3位,油菜产量稳居第2位。

二是把建设产业基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省政府制定实施了《四川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突出抓好88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和6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各地从市场需求、加工需求、效益需求出发,着力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坚持政策向重点区倾斜,集中项目、集中资金,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万亩核心示范区。截至2011年末,省政府已认定基地强县40个,全省已建成万亩示范区428个,基地面积累计达到3412万亩,比2008年增长96.7%。

三是把深化高产创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抓手。将88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全部纳入创建县,首批在44个单位开展国家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开展整建制创建试点,扩大创建县的示范面积,努力扩大辐射带动面。实施农业科技大示范、大推广、大培训“三大行动”,推进“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示范和“六良”( 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灌、良机)配套,创建区先进技术覆盖率达100%。深化耕作制度改革,推广水稻、小麦套种蔬菜等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提高种植综合效益。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命名20个“四川省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

四是把创新生产方式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创新生产组织机制,积极推行“五个统一”,即统一供应良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术指导,同时实行分户种植和管理,带动农民参与和受益。创新耕地利用机制,推行耕地轮作、间套种植提高复种指数,组织代耕代种、规范土地流转减少耕地撂荒,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能力。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粮经生产与产业化衔接、与大市场对接,建设与龙头企业稳定配套的优质原料基地,推进精深加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 “大园区、小业主”等基地建设模式〔2〕,让“龙头”与农民结成紧密的生产经营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保障。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2009年、2010年、2011年省委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四川省政府每年都召开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组织各地党政领导实地参观学习基地建设经验、研究推进措施。多项涉及部门协作的工作都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四川省政府设立粮食生产“丰收杯”奖,对每年粮食增产贡献突出的2个市(州)和20个县(市、区)政府予以奖励,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四、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四川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积极开辟新思路,努力探索新路径,不断实践新模式,有5个方面的启示值得总结提炼,用以指导今后的实践。

(一)调整发展思路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

2008年以来,四川农业工作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进行谋划,坚持“两个着眼于”,即着眼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着眼于加快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三个跨越”,即种植业大省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强省跨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提出了“发展十大优势特色种植业”,省政府下发了《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四川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等文件。

(二)改进工作方法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要领

围绕实现“三个跨越”,在工作方法上实现了“三大转移”,即从注重抓粮食生产转移到与抓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并重,从注重抓农业生产转移到与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并重,从注重抓农业微观管理转移到与抓农业政策法规等宏观管理并重。在保障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全面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在实现生产发展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打造农产品品牌,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推进“川”字号农产品走向全国、销往世界。

(三)谋划实施大项目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

按照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思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出台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等大好机遇,研究谋划了“米袋子”工程、“菜篮子”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农村机耕便民道建设工程等五大项目,组织实施了标准农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良繁基地建设、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示范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等重点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推动了各项农业工作顺利开展。

(四)创新体制机制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

大力扶持多元化、多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农民开展多渠道、多领域的联合与协作。指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有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按股分红”等利益分配模式,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分享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增值利润。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五)强化协同配合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条件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支持配合。省农业厅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衔接,联合下发了系列文件,出台了配套措施。先后与眉山、凉山、广安、资阳、甘孜五个市(州)政府签订农业合作备忘录,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柑桔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和省农科院、四川农大等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分别与省农行、省农发行、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和进出口银行成都分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探索银政、银企合作新模式。

五、加快推进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加快推进四川现代农业发展,要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着力提高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区域化水平;积极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传承功能,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融合,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能力,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一)强化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

认真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组织实施《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3〕和《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纲要》,整合相关资源,上下合力推进,围绕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三大任务,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再造一个成都平原”。加快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千亿示范工程”, 按照“产村相融”的思路,促进现代农业产业迅速向带状、块状发展。

(二)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形式

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合理周期和土地有序流转、内部流转、就近流转等形式,形成区域内种植大户或小农场主,建设“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土地产值和经济效益。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发展以都市城郊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和地震灾区等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

(三)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在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同时,启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建设万亩高标准示范区,配套建设田网、水网、路网,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基地农产品质量监管。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在区域上实现平原地区农机化全面突破、在作物品种上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率先突破、在薄弱环节上实现机械化育插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以建设促发展,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

(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骨干作用,加强产学研的协作配合,积极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强化自主创新,增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强化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强化科技示范,提升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强化推广应用,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机构、队伍、条件和制度建设,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综合、一条龙全程服务。

(五)不断探索农业组织方式创新

培育一批技术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采取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原料基地建设、技术创新、名优品牌创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质量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充分发挥其联结、组织和服务作用。培养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懂技术、善经营的种植能手,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

(六)突出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主体

紧紧围绕农民主体特别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来确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模式和政策,确保农民随着产业发展充分受益、持续受益、长期受益。在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上,坚持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推进;在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实现途径上,坚持走“大基地、小业主”的路子;在土地要素利用方式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财政性投入方式方法上,坚持补助给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七)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加强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冷链运输,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推进“农超对接”、“农贸对接”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坚持政府、协会、企业多方联动,大力开拓大市场,合力打造大品牌,促进优势产业提升发展、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川府发〔2012〕32号)〔EB/OL〕.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低碳农业;节能减排。

1低碳农业的含义与特点。

“低碳”是近期最热的词之一。但现在人们一谈到低碳经济,讲工业的多,讲城市的多,讲农业的少,讲乡村的少。事实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近指出,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这些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所以,低碳经济在农业上大有可为。

低碳农业就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由于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某种意义上正属于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少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低碳农业只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空洞的概念呢?绝对不是。最简易、最有效的例子就是植树造林。据科学测定,1hm2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5kg,放出氧气735kg,可供975人1天的需要。1hm2玉米地产出的秸秆就可以压制出7.5t秸秆炭,1.3t秸秆即可满足1户农民全年的取暖做饭。

低碳农业具备五大特点。一是低耗性。低碳农业体系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二是持续性。低碳农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农业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它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技术转型、食品安全、国民健康、城乡关系,以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低碳农业并不意味着产出剧烈下降,生产停滞不前,而是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天下论文]。三是高优性。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四是协调性。低碳农业运作与发展涉及多领域,尤其是生产与生态的协调。资源与环境是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资源贫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现实困惑都要求人们必须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的本质是生态农业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资源贫乏的压力;而通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强化生态建设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更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五是系统性。发展低碳农业,要有统筹的思维,即要考虑如何从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们健康,这无疑是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

2.1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硬道理。农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发展。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又为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拓宽了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路,提高了低碳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2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低碳农业。通过发展低碳农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就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2.4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5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又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低碳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3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路。

发展低碳农业,最终实现低碳生活,任重道远。因此,要大力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制定相关政策。

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形成低碳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制定法律法规。十多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订了《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为此,可以借鉴美国做法,结合中国实际,有针对性地出台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并完善农业投入品对生态环境影响等相关标准,加强农产品标准的制定,控制过量的化学品的投入引起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问题,规范低碳农业发展。二是建立财政支持政策。对农村购买太阳能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大力扶持乡镇低碳生产企业,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帮助企业提高产量、质量和科技含量。三是完善投融资体系。推进农村集约化经营,全力打造低碳、可持续的现代化大农业。

3.2依靠科技支撑。

加快农村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一是要提升粮食核心产区的低碳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整合力度,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畜牧业、粮食(叶菜)功能区等项目,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基础。

二是要加强培育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品种。要大力推动农作制度创新,推广一批稳粮高效、农牧循环、水旱轮作等发展模式。三是要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如用粪肥、堆肥或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等。四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借科技之力,将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如将原本是负担的废菌包,一经科技“魔术之手”,转身变为吃香的有机肥,进而又延伸出一条新的产业链。如此,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既节约了能源资源,又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了优质高效低耗低碳的农业经济。

3.3注重资源节约。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一是发展节水农业。目前,我国农业年用水量约为4000亿吨,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8%,是最大的用水户。其中灌溉用水量为3600亿~3800亿吨,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以上。据水利部农水司测算,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6,即从水源到田间,约有一半以上的灌溉水因渗漏、蒸发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没有被作物直接利用。灌溉后农田水的利用效率也很低,每吨水生产的粮食约1kg,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要以实用技术与先进设施的集成推广,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灌溉制度,调整种植结构,推行抗旱耕作。农作物布局要以水资源的分配为依据,提高用水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积极发展砼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可以减少和避免水的渗漏与蒸发;改造落后的机电排灌设施,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作物喷灌、微喷灌、滴灌等技术,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发展节投农业。其实质是有害投入品减量。

实施有效替代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使用。这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农业上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作用显著,但其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既有可能带来农产品的残毒,又有可能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在以往成功研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减量与替代的配套技术,如用农家肥替代化肥,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农膜。要集成推广测土配方与精准施肥技术,集成推广生物农药与综合防治技术,使之用得少、用得好,少残留、少污染,真正实现肥药的合理利用,以求达到丰产治污双赢的目的。三是发展节地农业。其核心是实施优化与合理的立体种养,构建循环利用体系。立体种植、养殖旨在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可以拓展生物生长空间,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产出效益。在南方的江海冲积平原,常见的有农作物合理间种、套种的立体种植模式,如:桑田秋冬套种蔬菜、桑田夹种玉米的农桑结合;苗木合理夹种的花卉林木结合;稻鱼共生、菱蟹共生、藕鳖共生、藕鳝共生的农渔结合;以及水网地区的林草渔牧结合等。

这些地区已经积累了一田多用与一地共用的丰富经验。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多因素共生的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合理途径与能量转变效率,并据此建立标准化生产规程,配套相应的设施,实现传统农业向标准农业的产业化转变与跨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4实施清洁工程。

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一是实施清洁能源。要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发展清洁能源,推进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目前农村主要有:风力发电、秸秆发电、秸秆气化、沼气、太阳能利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各地积极实施“一池(沼气池)三改(改厕、改厨、改圈)”生态富民工程,既净化了环境又获取了能源,还增加了收益,深受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二是实施清洁生产。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要推广节肥节药技术,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倡增施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淘汰“跑、冒、滴、漏”的生产器械,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要在现代农业的大框架之中,依照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高优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规划与建设“三品”基地。“三品”即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三种农产品因其品质好、无农药残留或微农药残留,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此,各地要在过去成功与探索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三品”基地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使农产品的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以求实现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三是实施清洁家园。要科学规划,建设乡村,配套基础设施,优化景观布局;实现统一处置生活垃圾,有效转化废弃资源,使之成为宜居胜地,绿色家园,靓丽景观。

3.5建设乡村新镇。

一是推行以低碳农业发展为理念的乡村新集镇规划。以低碳农业的理念进行乡村新集镇的规划、改造和建筑设计,搞好乡村新集镇居住、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的合理配置。完成低碳农业理念指导下的现有乡村新集镇公交系统,建成融入城市交通主干线的快捷公共交通网络。

二是大力推进生态乡村新集镇建设。大力植树造林,重视培育林地,特别是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在吸碳排污、改善生态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以最大限度保护蓝天碧水为目标,加快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新集镇污水达标排放,加快绿化步伐。

三是积极推行建筑节能。加强节能管理,把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纳入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鼓励新建居住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扩大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快节能改造,研究政策措施,打秆焚烧或丢在公路边、河流中,造成二次污染。二是养殖废弃物排放污染。部分养殖场畜禽排泄物没有经过处理就进入耕地、河流,网箱养殖、河蚌投饲等引起河道淤积、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随处可见。三是农村生活污染相当突出。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的影响已越来越严重。全市农村中约有20%的人粪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约有80%的生活垃圾随意倒在山地、路边、江河,而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物分解、耗能产品大量投入和秸秆资源的不合理处理都会导致碳排量增加。

3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发展低碳农业的良好氛围。

把低碳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业生产主体——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努力使发展低碳农业成为自发行为。要把低碳农业基本知识,纳入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促进低碳农业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3.2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制定低碳农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坚持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建立健全低碳农业投入保障机制。政府尽早对农业低碳经济发展做出专门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补贴、税收等优惠政策,比如对秸秆还田、养殖废物处理、设施防控病虫和新肥料使用等技术推广的补助和扶持,充分调动各级抓好低碳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加速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低碳农业发展原动力。

科技是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原动力。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结合农业主导产业建设实践和农民的切实需要,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办好各类培训班,扩大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积极组织科技服务下乡活动,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二是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传授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有关知识。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低碳农业发展的原动力。

3.4加快实施清洁工程,促进低碳农业全面发展。

首先是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综合组装配套推广农业清洁技术;其次是以控制农村生活污染为重点,建立废弃物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净化设施与物业管理制度;最后是以优化农民居住条件为重点,实施生态庭院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文晋,李都峰,王宪恩。低碳农业的发展思路[J].环境保护,2010,(12):38-39.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第7篇

关键词:福建省 海峡西岸经济区 农业现代化 策略

中圈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215-04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该区与我国台湾地区地缘相近,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是我国沿海经济地带中具有重要特色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进一步明确海西建设福建先行的发展思路。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两岸农业产业深度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有利于加快海西农业现代化进程。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进程与海西农业现代化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是海西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福建农业现代化关系

1.农业现代化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与重要基础。马克息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这是一条基本的自然法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基。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缓慢,经济社会结构还存在较大不平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2009年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680元。城乡收入比高达2.93,工农业发展的不协调势必影响福建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繁荣”的根本保障和重要途径。

2.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福建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自2004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并且付诸实践,取得显著效果。2008年12月17日召开的福建省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立足国情重‘三农’,融人全局重‘三农’,改革创新重‘三农’.统筹协调重‘三农”’,力求实现农业发展新突破,进一步探索农业现代化。福建要先行的方针和策略。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传统农业改造、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的关键时刻,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深化,福建省域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海西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先行区”建设中,福建省应不断改革和完善农业制度,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区位特征分析

1.福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分析。第一,福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丘陵占了全省土地面积80%以上。耕地大部分以水田为主,占80.8%,旱地仅占19.2%,且主要是种植粮食作物和大田经济作物。福建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全省林地面积908.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4.74%,主要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和宜于造林的无林地。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初步建成了布局比较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福建是我国水资源蕴藏量丰富的省份之一。水资源总量1168.7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2%,人均资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海区属于亚热带海洋和大陆架浅海,浮游生物种类多、密度高、数量大、分布广。福建地处亚热带,全年平均气温17-21.6度,无霜期270-350天,年降雨量1000-2200ml,适宜农作物生长和动植物繁殖。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其中粮食作物品种9191个,蔗、麻、烟、油莱、花生等大田经济作物品种1709个,果树品种3000个。茶树品种400个。花木品种400个,药用植物600多种,野生木本淀粉和糖料作物400多种,油料作物30多种,微生物中真菌类有430种。第二,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目前,福建已初步形成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畜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第三。闽台农业合作不断拓展,农业对外开放优势突出。福建是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2005年7月份,经国务院同意,国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正式批复,海峡两岸农业台作实验区由福州、漳州扩大到全省,设立了“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通过闽台农业合作,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省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闽台”和对外优势显现,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密切关系,决定了福建省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新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和“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的设立,更好地对接“两洲”、延伸两翼,加强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加快福建农业对外开放步伐。

2.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劣势分析。第一,农业投人不足,农业发展融资渠道不畅,农业资本流失严重。当前。福建存在严重的财政资金有效投入不足和使用效率低的现象,投入的结构也不合理,特别是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的投资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这不仅是当前农业投融资体制存在弊端的集中体现.也是形成农村资金缺口的直接原因,是抑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农业比较效益长期偏低,农业自身积累不足,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农民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缺失导致农村金融抑制,农业投资的软硬环境较差,农村一直未能形成一个足以有效保证农业发展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邮政储蓄银行未能真正发挥支农作用,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和以下的机构,金融支农的任务几乎都由农村信用社独家承担,农村信用社不愿承担风险,相当部分资金

被大量转移用于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或者贷给乡镇个体工商户,农业项目融资困难。第二,农业产业化普及面有限.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竞争力不足。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专用加工的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管理模式陈旧,产业内部缺少联合协作。市场欠规范;研究经费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低。人才缺乏;标准化建设滞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问题突出;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弱。全省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还只是初具规模,缺少产地贮藏、保鲜和加工环节。全省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专用优质原料供应不足,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收购的原料品种混杂,难以实现规格化,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农业增效,制约了产业化进程。第三,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民间与介于政府和民间之间农村信用社和供销社等各种服务组织构成。福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现有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隶。一是全省农业信息化水平在国内已相对滞后.更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市场导向作用不强,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增大。二是福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80年的73.5%降低至2009年的32.3%;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全省2010年1-4月份福建省各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沿海明显比山区高,最高的是晋江市,达到78.74亿元,其次为石狮市,达到57.70亿元,排在后面两位的罗源和永泰分别是7.11亿元和6.47亿元,最高值为最低值的12.17倍。三是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服务落后。在金融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减少农村网点,农村信用合作社尚在进一步改革中,未能有效地向农民提供信贷服务;农村合作基金会因为运作不规范等原因,已经整体清盘关闭;农业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又无法面向农民开展信贷业务。在农业保险方面,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农业保险业务呈不断萎缩状态。四是民间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处于起步阶段,组织机构与服务功能亟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为农业提供服务的主要仍然是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方位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要求。五是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面临“两难”,即条块管理难以理顺,服务工作难以协调。六是供销社经营管理效益问题凸显,供销社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福建目前供销社改革发展很不平衡。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体制,仍在困扰着一些供销社,致使有的县级供销社经营管理效益低下,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三、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定位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立足于区域自身基础条件,合理地借鉴海外农业现代化模式的经验与教训,把握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制定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定位:发挥区位优势,ECFA背景下构建以闽台农业合作为助力的农业产业带,以品牌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强化安全农业,保障农业现代化顺利进行。

1.构建以闽台农业合作为助力的农业产业带,以品牌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福建省最大的区域优势是与台湾省地缘相近、血缘相亲。1997年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福州、漳州两地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以来,闽台农业合作在促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福建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强化闽台合作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围绕科技研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一农产品贸易产业链,以及休闲农业、乡村建设延伸产业推进闽台农业合作,承接和吸纳台湾农业产业整体转移,重点拓展良种、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开展深层次产业分工与合作,推进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在农业产业合作上,以果蔬、花卉、茶叶、食用菌、水产、畜牧、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合作为重点,以引进台湾精致农业科技、理念为核心,强化闽台精致农业、健康农业和休闲农业合作,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品牌意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进管理经验,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依靠品牌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就是要通过实施品牌带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福建省不少企业由于缺乏品牌而停产或关闭,农业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闽西北一些地方的柑橘等大宗农产品由于缺乏品牌而滞销或卖不到好价钱,而永春芦柑2009年出口量比2008年同期翻了近一番,每吨价格还上涨了印多美元。笋竹、花卉、水产等拥有品牌的农产品,价格依然较高,品牌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2.重视安全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规避农业风险,为农业发展创造安全环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海西现代农业建设,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强化安全农业,保障现代农业发展。

2009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农牧业产值2001.08亿元,增长5.O%。其中农业产值825.08亿元,增长4.7%;牧业产值371.25亿元,增长4.2%。全省农垦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54亿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实际增长10.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继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全年新认定49个福建名牌农产品,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86个、绿色食品60个、有机食品16个,全省累计认证并有效使用标志的“三品”数达到1820个,企业1106家。创建绿色食品茶叶、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县4个,基地面积40多万亩。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和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从4次例行监测的结果看,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稳定提升,蔬菜合格率达97.9%,茶叶合格率达984%,水果样品100%。三聚氰胺、鲜奶抗生素检测合格率达到100%,生猪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检测合格率为99.9%和100%,家禽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重大动植物疫情总体乎稳。强制畜禽群体免疫工作,实现疫病防控关口前移;严格疫情报告与核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有效排除疫情隐患。及时监测并组织水稻“两迁”害虫科学防治,全省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2300万亩次,防治3200万亩

次,保证了虫害不成灾。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围绕全国“安全生产年”和福建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目标,开展法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队伍“三项建设”,农机事故指标全面下降。

四、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策略分析

福建按照2004年11月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和2006年8月15日颁布的《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试行草案)》确定的监测指标体系,福建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得分已经由2000年的50.1分,上升至2006年的68.2分,增长36.1%,平均每年增加3分。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子系统”指标得分从11.24分提高到16.65分,增长48.1%;“社会发展与环境子系统”的4个指标进程均达到95%以上。从总体上看,目前福建已进入了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海西建设福建先行,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福建应采取更加有力举措,继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1.建立宏观指导机制,实现农业现代化健康稳步发展。其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农业发展新思路。建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的农业发展新思路,把宏观指导、市场导向、信息引导、政策调控、经济杠杆等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点。其二,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稳定完善农村基本政策。突出抓宏观经济政策落实,尤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农业投入政策的落实到位,抓延长土地承包期、减轻农民负担、农产品流通等扶农政策的落实到位。其三,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区,确保全省耕地稳定在1750万亩以上;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兴修水利和改造中低产田,使旱涝保收耕地面积提高10个百分点,继续改造500万亩中低产田。其四,完善基础体系建设,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推广、病虫疫病监测防治等基础体系建设。其五,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抓好农业部门执法体系建设,在建立省地县各级法制工作机构的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综合性的农业执法体系,形成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高效便捷、执法公正的执法体系。

2.摆脱路径依赖,构建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制度基础。第一,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率先实现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面,政府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高效、合理利用。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和管理可将其收益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联系起来;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政府要缩小征地权的使用范围,明确“公共利益”概念的内涵,对非公益性的经营用地可采用农用地转用的办法依法按市场交易规则加以解决,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走多元化安置之路;在完善农村农地流转市场方面,政府应在确保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建立农地市场基准地价,并定期公布。发展农村土地中介服务机构,为农地流转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在提高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平方面,政府要规范土地市场,逐步取消“双轨制”,实行“单轨制”,要在征地制度改革、完善招标和拍卖出让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协议出让;在规范政府行为方面,要界定政府的行政空间和职能范围,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政府应公开办事程序,提高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在鼓励存量土地人市方面,要加强对原划拨土地的管理,严禁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非法交易。要挖掘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潜力,促进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此外,还应转变依靠占用耕地扩大城区面积的旧模式,尽量发展由非耕地转化的增量土地市场,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其一,重视农产品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福建省应充分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科技资源优势,加快技术研发及其成果的转化应用,力争在主要农产品集约化、标准化种养、贮藏保鲜加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高效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厚实基础。其二,重视品牌建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着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农产品,推动每个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福建区域特色和相当经济实力规模、经营管理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农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促进优势品牌的集聚。鼓励企业开展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做强做大,提高企业在全国、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传统产业向品牌创新转型,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采用典型示范与综合推广相结合,加快建设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漳浦、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和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逐步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其三,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为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要组织与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方式,实施过程管理与有效引导,使农户在价格形成、利润分配等伺题l上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第三,重视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升农业人力资源素质。加大农村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从土地中解放农民,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有序转移;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致府主导。政府将各方面的力量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合力,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积极建设学习型新农村。重构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开放式农村教育,建立健全多层次农村教育体制和良性的运行机制,为福建农村以至整个海西的现代化创造条件。鼓励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相结合的培训投入机制。建立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健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社会保险制度,解决农民最为迫切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得到有效提高。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营造多类型农业发展模式。首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要建设现代农业就要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尤其是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福建省对农业科技投资的总量虽有增加,但投入强度仍显不够。2009年实行单-项示范与集成推广相结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大力推进农业新技术进村人户。全省建设茶叶、蔬菜、食用菌、芦柑、葡萄、香蕉、水稻、马铃薯、肉羊等9个集成推广示范县,建立单项示范推广和综合集成推广示范片376个、农垦与南亚热作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5个.培育“五新”示范户3500户,辐射推广作物2000万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水稻、茶叶、生猪3个试点产业初

步形成了集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新突破,16个县(市、区)先行开展部级示范县建设.着力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定位、管理体制和工作保障问题: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开局良好。因此,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其次,制定主导产品和特色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综合标准。重点抓好各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主要农产品集中产地县和快速检测室的建设。积极推行良好操作规范(C,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系系列标准(ISOl4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ISO9000)认证和管理工作。第三,推进农业信息化。继续加快实施金农工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完酱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第四,探索多类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多功能产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功能得到不断拓展,由单一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向着以生物产品生产为基础,农产品加工、医药、能源、环保、生物化工、观光休-闲等领域拓展。被称为“第三农业”的绿色能源农业。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现代生态农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育型农业等多功能农业除了作为衣食之源、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积累资本外,还具有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的功能,如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就业机会、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第8篇

一、正确把握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现状

县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达74%,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农业生产也较少受到工业“三废”污染。近年来,全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建成了食用菌、以为柑橘为主的水果、桑蚕、茶叶.优质米等农业板块,培育了森源香菇、鸣凤冲菜、鸣凤优质米、双红蜜桔、花园椪柑、龙凤蕃茄、石桥云雾茶等品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制定了一系列农产品生产标准。制定和完善了水稻、食用菌、柑桔、茶叶、桑蚕等产品的多项生产标准,其中有关水稻生产的两项标准、食用菌生产的四项标准已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地方标准正式。部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制定了企业标准。二是建设了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建立了5个50万袋茶树菇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100万袋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万亩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千亩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14万亩。三是推广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重点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生产技术以及病虫害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等,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0万亩,病虫害农业、物理、生物防治面积达5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全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和普及。四是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目前我县已有花园椪柑、石桥云雾茶、龙凤蕃茄、双红蜜桔等4类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鸣凤大米、森源香菇2类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县农业部门购回了全县首台农残检测仪,可以同时对20多个样品开展定性分析。五是推进了产业化经营。全县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88个,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2008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2亿元,森源香菇、垭丝2个品牌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野风食品、鸣凤米正在积极争创湖北名牌。

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农民、企业和经营者对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作用概念模糊,认识和理解不透,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观念不强,“重生产轻管理,重产量轻质量”的现象较为普遍,实施标准化生产还未能成为企业和农民的自觉行为。二是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推行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大多为国家及省行业部门颁布的标准,与我县实际生产还有差距,且与国际标准还有明显差距,有待制定既适合我县土壤、气候及生产实际,又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标准。食用菌产业在我县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种植规模已达9300万袋,鲜菇产量达5万吨以上,农民发展食用菌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而直到年才制定和颁布第一个地方标准。鹿苑茶是我县的传统优势农产品,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制定统一的地方标准,农户生产全凭经验,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三是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农产品品质、品相不一,质量安全也无法保证。食用菌生产仍处于一家一户作坊式的生产,全县没有一套完整的机械化制筒、装袋、烘干等现代化设备和专业服务队伍,生产方式仍处于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柑橘、茶业产业也是如此。四是基地建设水平不高。受客观条件限制,对产业基地投入有限,部分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布局不合理,水电路设施不配套,基地耕整、排灌、用药、施肥、采摘、运输等自动化、机械化省力设施基本没有,直接导致生产管理成本高、劳动效率低下、产出效益不高。五是农业企业数量偏少。全县农业产业化企业不到20家,规模种养大户生产规模小、数量少,缺乏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的主体。

二、加快我县农业生产标准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总体上说,所有农产品都处于过剩状态,但所有优质农产品都有市场,具体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是“大路货”农产品大量积压,一个是绿色、无公害、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供不应求,二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内在质量不同。去年四川“蛆柑”事件给宜昌柑橘产业造成严重影响,柑农损失惨重,但江西赣南的优质脐橙依然卖到了1元钱1个,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他们对柑橘生产从基地建设、品种选择、生产加工、质量检验、采摘包装、储运销售全程实行标准化管理(《脐橙》早在年已成为脐橙国家标准)。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一定要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否则,我们的农产品上市之日就是过剩之时。

(一)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制定标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按照技术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并重,品种标准与生态环境标准并重,符合当地生产实际与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并重的原则,根据我县自然环境特点及生产实际,有计划地制定食用菌、柑橘、茶叶等农产品系列标准规范,并对标准进行集成,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二是分类制标。农产品的质量档次不一样,分类标准也不一样。面对国内市场,要积极发展超市农业,制定适合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生产技术规范标准,按照国家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严格依“标”生产,按“标”加工,引导农产品分级包装上市,确保生产出的农产品符合现代超市需求。同时,要加快出口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食用农产品的制标工作,并逐步向大宗农产品普及。支持森源、兴利、野风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企业标准,提高农产品的“三化”(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程度,为农产品创知名品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出口提供技术保障,推动外向型农业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牌销售的状况。三是加快普及。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普及无公害栽培技术、施肥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真正将无公害生产技术落实到基层,让农民所掌握,及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四是品牌认证。在搞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各类品牌农产品的开发、申报和认证工作,争取更多的农产品成为国家和省认证的名牌。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良好的操作规范,积极争取通过ISO质量体系和环境体系认证。

(二)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一是合理布局。围绕全县食用菌、柑橘、茶叶等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结合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科学布局,按照适地适种原则,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或示范区。沮东地区要依托已形成的产业基础,重点办好香菇标准化示范区;沮河沿岸平畈要依托丰富的粮食优势和肥沃土层,重点抓好优质米和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沮中低山带要依托“双低”改造新增耕园地,大力建设优质柑橘标准化示范区;旧县、花林、河口、荷花等乡镇要依托特殊的丹霞地貌和酸性土壤,重点建立鹿苑黄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力打造区域明显、布局合理、优势突出、各具特色的板块基地。通过示范区建设,规范农产品的生产行为,探索农业标准化建设途径,为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二是规模开发。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鼓励、支持种养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兴办各类产业基地,引导种植户向适种地集中,推进特色板块集中连片发展。重点发展香菇种植50万袋以上、柑橘连片种植50亩以上、茶叶连片种植20亩以上、生猪养殖千头以上的大户,培育一批推进标准化的实施主体。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兴办产业基地,按企业标准组织生产。三是标准建园。坚持新园建设与老园改造并重,按照农业相关技术标准,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推广和普及自动化喷灌、给药、施肥、运输等省力设施和技术。在橘园茶园建园上,其梯田高度、宽度,行距、株距,抗旱水池、配药池、生物肥料池,作业道、提升轨道、机耕道,防护林、行道树等都必须按农业部门提供的施工设计和种植技术要点进行设置。在香菇示范基地建设上,要严格注意水源选择,重点推广钢筋水泥柱构建菇棚和非耗材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