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临床技能培训

中医临床技能培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医护理技术;护士培训;中医医院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16-02

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病床增多,平均年增加新护士50人。增加的护士中,多为刚毕业的新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业务能力欠缺,临床护理风险性增加。同时,我院作为一家综合性中医医院,需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而新入护士并不全是毕业于中医院校,约50%的护士在进入医院之前未接触过中医护理。为使新入护士更好地适应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我院于2009年起开始实行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新入院的本科、专科毕业护士67人,其中本科学历31人、专科学历36人,中医院校毕业32人,非中医院校毕业35人

1.2 方法

1.2.1 培训形式

1.2.1.1 护理部集中培训 采用集中授课、摸拟演示、操作训练等方法,由护理部选定课题,每周1次进行培训。

1.2.1.2 科室轮转培训 护理部制订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手册,新护士岗前培训结束分配科室后,由所在科室按照手册内容对护士进行培训。科室配备专门的导师,对培训人员进行指导和评价。编制内护士五年内不定科,每一年每季度轮转一个科室,第2-5年每年轮转一个科室。

1.2.2 培训目标 由护理部分层次确定培训目标。工作第1年: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8项中医操作技术,熟知各班岗位职责并能独立完成工作。工作第2-3年:掌握本专科常见药物的相关知识、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常规,能给病人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工作第4-5年: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逐渐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并具备初步的教学、管理、科研能力。

1.2.3 培训课程设置

1.2.3.1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以理论培训为主,时间1周,内容包括医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护士职业素养、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及职业防护、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以及人际沟通和团队精神。

1.2.3.2 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以护理部集中培训为主,课程分为西医“三基”理论和中医理论知识。“三基”理论包含伤口造口护理、循证护理、深静脉置管护理护理、护理安全等内容。中医理论课程设置则以《中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基础》为蓝本[1-2],由浅入深依次涉及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经络与穴位、辨证施护、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等,再由各科室根据专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优势病种培训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

1.2.3.3 护理操作培训 操作培训以科室培训培训为主,分为西医“三基”操作和中医护理操作。“三基”操作第一年以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静脉输血等23项基础护理技能为主,第二年及以后要求掌握CPR技术,能熟练配合抢救。中医护理操作培训项目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为蓝本[4],包括艾灸法、中药换药法、中药熏洗法、拔罐法、中药熨烫法等。

1.2.4 考核 科室每月按照培训考核手册规定的内容对培训人员进行操作考试,每季度进行一次理论考试;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理论考试,一次操作考试(由护理部组织项目抽考)。所有考试成绩均记入培训手册,不及格者须补考,要求最终合格率100%。

2 结果

护士经规范化培训后,理论水平、操作水平、临床工作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提高。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见表1。

3 体会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化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5]。而在中医医院中,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将规范化培训与中医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相结合,“三基”“中医”两手抓,对于提高中医医院低年资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保证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上规范、有效的运用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革新.中医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周琦.中医护理基础[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3] 李向真.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培训方法与效果[J].护理研究,2012,26(5):1337-1338.

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技能 模拟教学 考核体系 实践

一、构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医学生必须通过实践学习诊断与治疗知识,训练临床思维,掌握临床技能。按照我国当前医学生培养模式,医学生经过3到4年的医学理论学习后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但因为医学生扩招、医疗任务繁重、医患关系变化等原因,当前教学医院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教学越来越无法圆满完成。这就使得实习医生的临床操作机会明显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获得[1]。因此,构建一个适合新医改形势要求的创新型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2][3]。在此背景下,我院于2013年扩建成面积1600余平方米的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已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是“赣州市卫生系统临床技能培训基地”,中心配备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急救和护理等科目,有较先进的教学模型设备和标准化病人(SP)、计算机模拟病例、多站式在线考核体系及多站式考核试题库,以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教学和考核手段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人文关怀及沟通能力。培训中心主要应用于实习生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和考核,同时应用于“住培”和地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对强化临床医师实践能力,提高临床医师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的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创设尽可能贴近临床实际的高仿真患者和真实环境开展临床教学和考核,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又为医学生技能训练提供了极好条件,对医学生技能培养意义重大[4]。通过科学化和综合化培训考核体系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我校临床五年制本科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体现为我校本科生的临床技能考试合格率高达98%,2015年参加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分别获华东赛区团体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团体三等奖,2016年参加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华东赛区团体三等奖佳绩。三年来,承担了我院临床毕业实习生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考核、竞赛和医学生毕业考核工作,通过培训考核提高了我校临床五年制本科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该模拟培训中心特色是以高科技模拟设备为基础,集教学、示教、操作、考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培训中心,它依托医学生理及计算机技术,创设出模拟患者和模拟临床场景[5],代替真实患者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改变了传统教学及考核方式[6]。中心依照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实纲规定内容,将临床常用技能操作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013年至今先后对820名在院实习生进行了内外、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护理等基本技能培训和考核。2014~2016年共有3664名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2015年在对我院45岁以下420名临床医师进行了临床实践基本技能培训及考核的同时,对138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三护一体化”三人急救配合技能竞赛。三年来接受全市临床技能大比武(内、外科)培训人员469名。

二、进行临床教学体系改革,构建适合我校发展的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体系和多站式考核试题库,为临床实践教学提供新的标准。

在近几年教育部每年举办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背景下,结合临床实际,建立一套适合医学生教育特点的模拟教学系统和技能培训考核体系,有效整合各学科理论教学内容,补充医院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提高医学生实践教学质量。培训中心挑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责任心强的教师,依据《赣南医学院临床技能操作标准》(第二版),从实习时间过半(20周以后)开始,每周安排3-5个下午组织实习生进行集中培训,主要针对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欠缺部分选择培训项目,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培训结束后考核。二是在临床实习出科前,对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及相关专业技能进行考核,三是在毕业前,依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国家执业医师考核标准对毕业生进行OSCE多站式技能考核。多站式考试总成绩(百分制)按20%比例折算,计入学生毕业考试总评成绩(毕业理论考试和实习成绩各占40%)。

我们建立的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试题库,采用通用的试题库管理软件,适用于医学生、实习生、住培生的培训考核。其考核内容包括三基考试、本科生考试、研究生考试、住院医师考试、全科医师考试、主治医师考试、副高考核、医技考核、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西医、护理)等。考试题库依托计算机程序管理,采用B/S架构,无须安装客户端;使用IE浏览器可直接访问,无人数限制;每个人使用自己的用户和密码即可登录系统参加培训考核,还可供普通用户进行题库学习。该题库的主要功能优点是:(1)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强大。管理员可以对海量题库资源进行管理、更新、补充模块,同时可以设置公开题库供普通用户进行题库学习。(2)组卷灵活,能提供强大的组卷功能,可在不同难易程度、不同题型之间任意抽取指定题目进行组卷练习,组成的试卷及答题结果可以提供在线考试和导出功能,能将Excel文件中的题目批量导入系统也可将题目批量导出到Excel文件中。(3)防舞弊功能:人机对话,一人一机,考试题目由题库随机生成,可显示顺序随机、选择题候选项顺序随机都能很好地掌握,从而防止考试人员作弊。(4)试题库不仅用于实习生考试,同时应用于在校学生的日常教学、训练和总复习,使试题库利用率大大提高。试题库应用以来,已成功进行43场考试,系统组卷139套,系统阅卷4357份,上机考试人数达6690人。为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网络平台。同时,该试题库形成的在线考试系统平台,已在国内相关院校使用,均获得良好效果。

三、组织临床教师编写《赣南医学院临床技能操作标准》。

根据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制定的标准,完善充实校本技能操作规范及考核评分标准,为医学生技能训练和考核提供依据,培训中心挑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责任心强的教师共同编写《赣南医学院临床技能操作标准》,有效整合各学科理论教学内容,补充医院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提高医学生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此操作标准主要供临床实习生学习使用,同时对医学生、“住培”生、进修医师及临床研究生技能操作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四、医学生模拟教学的实施和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体系的实践研究。

在临床教学体系改革和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体系的指导下,对我校临床医学五年制共3届学员实施了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培训阶段分为实习期培训、阶段性考核和医学生毕业考核三个阶段。具体培训内容包括:

1.职业素质培训,包括医德医风、沟通能力、人文关怀三个方面的训练。目前由于医学院校没有针对医学生关于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导致医学生缺乏文化素养,与患者相处时见病不见人[7]。我们将职业素质培养与医患沟通技能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及从医生涯的始终[8][9]。

2.临床实践技能操作,依照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实纲规定的内容,要求医学生通过模拟教学掌握临床各科室的基本技能。如①体格检查:利用标准化病人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并让医学生写出主诉、现病史,进行模拟心肺听诊及腹部触诊相关训练。②内科基本技能:利用各种穿刺模型来完成胸穿、腹穿、腰穿、骨穿等临床常用操作的强化训练。③外科基本技能:利用模拟手术室及其相关设施进行外科无菌操作(如洗手、穿脱手术衣、切口消毒、铺巾等)和外科手术基本技能(包括切开、缝合、结扎、止血、拆线等)训练。④妇产科基本技能:利用教学模型进行产科和妇科检查,包括女性骨盆测量、四步触诊、肛查、阴道检查、后穹隆穿刺、正常分娩机转及常用计划生育技术等培训。⑤儿科基本技能:利用模型和多功能综合模拟人进行新生儿和婴幼儿体格检查、人工喂养及心肺复苏的急救训练。⑥综合急救技能:利用多功能综合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心电监护、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急救技术的初步训练,重点培训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多功能综合模拟人由计算机控制,能模拟临床各种场景,要求指导教师提前将各种类型的临床病历编辑在计算机软件中,对病例设置问题并进行编辑,要求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诊断和处理,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启发和引导,最后由培训教师根据处理结果进行效果评价。训练考核可重复自由进行,不受时间限制,可根据教学需要任意设置教学项目,根据情况随时反馈或中断,不断重复,有利于临床技能规范性和熟练程度提高。

总之,为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实用型人才,我们针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建立了实习期培训、阶段性考核和医学生毕业考核等规范流程,形成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培训考核体系,强化了“三基”知识,重点培养了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急救意识。而且形成了由医院领导、机关组织、科室实施的三级管理监控体系和由管理人员、带教教师、培训学员共同参与的质量反馈体系,使得培训环节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曲政海,李云芳,姚珊珊等.临床技能培训实验中心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5):642-645.

[2]高萍,吴小燕,夏冰等.医学模拟教学在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3):96-98.

[3]黄河清,刘刚,谭琼等.关于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医师临床技能的改革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2):1547-1550.

[4]孟晶莹,新医改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教学工作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2):94-96.

[5]李淑红,王涛.丰富的教学手段对临床技能教学的促进作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8):944.

[6]郑建惠,黄河清,易雪等.腹腔镜虚拟训练系统在进修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0,7(3):42-44.

[7]刘刚,向国春,黄河清等.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4,17(053):1671-8348.

[8]黄小勇,王一.眼科医师医患沟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3):399-401.

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范文第3篇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实习的本科生5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实习的50例学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在性别、专业构成及出科考试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常用中医特色疗法筛选将临床常用中医特色疗法根据治疗特点进行归类,并筛选出临床疗效确切、常用的中医特色疗法10种,分别为针灸、拔罐、中药穴位贴敷、中药塌渍、中药热敷、中药熏洗、中药穴位注射、中药离子透入、中药足疗及中药熨烫,制订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临床适应症,并制订相应考核评价体系,对临床指导老师进行统一培训。

2.2分组将观察组50例学生随机分成10组,每组5例,分别跟随不同的带教老师进行实践技能学习,每月进行1次轮转。对照组50例学生按常规带教,不进行专门的临床技能培训。

2.3培训方法入科时对观察组学生进行针灸、拔罐、中药穴位贴敷、中药塌渍、中药热敷、中药熏洗、中药穴位注射、中药离子透入、中药足疗及中药熨烫等10种方法培训,包括操作方法、适应症、注意事项等,出科时进行考核。

2.4考核方法①出科考核,两组学生在实习期满后,进行统一出科考核,包括书面理论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②问卷调查:针对笔者针对两组学生设计了满意度问卷调查,包括中医特色疗法的认知度(你是否熟悉中医特色疗法?将中医特色疗法引入临床实践教学是否满意?你是否掌握了中医特色疗法中的相关知识?),临床思维能力(你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否提高?该教学模式能否提高你对学习的积极性?该教学模式是否让你觉得有较大收获?)、理论与临床结合能力(通过中医特色疗法的学习你的临床动手能力是否提高?中医特色疗法是否加强了理论与临床结合能力?)、中医兴趣(你是否对中医知识印象更深刻?该教学模式是否值得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推广?)等4个方面10个问题。

2.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方差齐时,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时,则采用Tamhance’sT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两组问卷调查结果对100例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中医特色疗法的认知度、临床思维能力、理论与临床结合能力、中医兴趣等4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

4讨论

中医临床教学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环节,一直受到中医药院校主管部门乃至整个中医界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现代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并吸取西方高等教育的特长,我国的中医药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受西医教育模式和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医临床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重理论轻临床的教育模式,不能较好地突出中医药学术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临床教学的质量,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中医临床教学模式是新世纪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传统高等中医教学已不能满足现展的需求,表现在诸多方面,如理论与临床实践脱离;教学方法落后,以注入式教学为主;以考核知识记忆力、认知能力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化发展的培养。为适应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及加强中医院校本科教学的需要,应探索出新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竞争体制下动手能力强的优秀临床医师。中医临床技能尤其是传统中医特色疗法的掌握,能明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

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西医院校;《针灸推拿学》;选修课

针灸推拿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经络腧穴、刺法灸法、推拿手法、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根据地方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实用型通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校自2002年起面向校内不同专业开设《针灸推拿学》的任意选修课课程,收到了良好的反响。现将多年来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开设《针灸推拿学》选修课的意义

1.1 适应学生掌握实用技术的要求

在目前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针灸推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非单独的一门课程。由于中医学本身教学课时极为有限,实际教学中对于针灸推拿等有实践意义的内容仅能一带而过,浅尝辄止。因此,西医院校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学习针灸推拿等传统医学理论和技术。而社会上针灸推拿、拔罐法等非药物疗法的广泛应用,吸引了许多医学院校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因为有兴趣而想学习针灸推拿技术。开设《针灸推拿学》选修课正适应了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一定实用技术的要求,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目前,本校每年有200多人报名,远远超过了规定的计划人数。

1.2 促进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

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常不受重视,课时通常偏少,而且由于中医学理论深奥,且多用文言文形式表达,这对于没学过古汉语的西医院校学生来说,普遍感觉枯燥和玄奥,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中医学的教学改革除了改进教学方法外,开设一定的中医学相关选修课程,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本校自2002年起相继开设《中医养生康复学》、《针灸推拿学》选修课,每次均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实践证明,从学生兴趣出发,从技能培训入手,既能弥补中医学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能拓展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了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改革。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选修学生所属专业的差异

每一期选修课程的学生中,除了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接触过部分中医学知识外,其他各专业学生均未接触过中医学,并且由于学生所属专业不同,以致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构成及学习原因等存在一定差异。而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学生学习目的和知识接受能力,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 中西医理论差异对学生的影响

选修学生多是感受到目前中医热和针灸推拿热的氛围,抱着对针灸推拿学的神秘感或持想多学一门临床技能的态度来选修本门课程。由于本校是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此课程,而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西医学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部分临床课程(如诊断学、内科学),现代医学生理、疾病的概念已深入脑海,而当面对传统中医理论时,便产生了困惑,无法客观评价。如很多学生生搬硬套地用解剖学知识解读中医学中的脏腑,用现代微生物学知识解释中医学病因,自然影响了课程的学习。

3 教学改革对策

3.1 明确西医院校《针灸推拿学》选修课的定位及教学目标

西医院校开设《针灸推拿学》选修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针灸推拿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及临床优势,拓展医学视野,开阔思路,掌握一定的专项技能,而并非将其培养成专业的针灸推拿医师。只有明确了课程的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及授课内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针灸推拿学》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针灸推拿学基本知识和概念;熟悉针灸推拿疗法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掌握常用的针灸推拿操作手法和技能。

转贴于

3.2 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的早段需讲授一定的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如经络、腧穴等。理论课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介绍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如经络实质的研究、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的研究,介绍某些常用的保健穴位,介绍针灸推拿的具体病例等。另外,根据选修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放在技能培训上,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1-2]。部分理论课也可以放到实训课上,如讲解完手法的操作和动作要领后,教师立即演示,然后观看教学视频,再强调其动作要领,努力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认识。学生在教师简单讲授后即分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配一名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做到耐心细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学生做到动作熟练而又规范。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针灸推拿疗法的应用,对常见的一些针灸推拿特效病症,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针灸推拿治疗。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使学生亲眼目睹针灸推拿的疗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实践中体会动作要领,加深理解和记忆,巩固强化所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具体操作技能。

另外,根据针灸推拿专业的特点,课程结束时采取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的考核形式,并结合平时的技能实训表现。学生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就能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4 结语

通过多年选修课的教学,笔者体会到,西医院校开设《针灸推拿学》选修课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并使其掌握一定的专项技能,既可以进行自我保健或为他人保健,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机会。

因选修课程的学生专业较杂,很多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中医学知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灸推拿学》的学习和深入理解。因此,建议学生报名时应该具备一定的中医学基础知识。

针灸推拿学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选修人数如太多,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尤其是技能实训课,故应控制学生人数以进行小班化教学。笔者认为,一个班不超过60人,实训课每班不超过30人,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范文第5篇

构建相对独立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如何增加学生的理性和感性认识,提高其动手能力,是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的重点。在逐步改革和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为改变实验教学的附属地位,我校将原来分散在性质相近、互相联系的多门临床课程中的实验及临床技能训练内容集中在一起,组建单独的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中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课程分为3个部分:基本临床技能训练项目、专科临床技能训练项目和综合临床技能训练项目。时间分别安排在第2至第4学年。实验课教师仍属于原来的学科,即不设固定的实验课专任教师,实验课教师由学科选派。由教务处及实验中心组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后,再将任务分配到相关学科,委托相关学科派出教师队伍并组织实施,实验课教师同时也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形成了以中医技能教学实验中心为平台、临床实习医院为支撑的立体式教学模式,促进了中医技能模拟教学-床旁教学-临床实习的有机结合。

同时,临床技能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设备、场地分布、课表、教学人员等信息实现网络化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内部建立了局域网,并通过中心的服务器与校园网联通。将实验课程主要实验内容的教学课件、实验教学短片、相关知识挂在网上,供学生自学;校园局域网还可借助学校现有国家、省及校级精品课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网上实验教学,拓宽教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更多的临床技能。中医技能教学实验中心和相对独立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旨在倡导利用一切模拟手段创设出模拟患者、模拟场景、各学科技能训练考核模拟实验室、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乃至模拟医院等软硬件条件,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正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注重临床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中医技能实践教学更重视基本技能、诊疗思维和综合处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就是强调了作为医者须直接面对患者进行诊治实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培养和启发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该校将医学研究中的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到实验教学当中,如自行研制开发的教学软件“WF文锋-III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将中医学理论联系实际,是临床诊疗活动的真实再现,可以对学生进行完全诊疗思维的能力培训,其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多门基础临床课程。通过模拟临床常见中医病证诊断练习,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另外中心构建了模拟标准病房、模拟ICU实验室,引进了高端模拟人,通过模拟临床疾病及危重症演变的过程,拟在加强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各项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临床思维,可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

不断摸索临床实验教学考评方法

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评价一直是该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0年,湖南中医药大学就组织了以“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评估与监控”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课题,并制定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与评价标准》、《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与评分标准》及《针灸推拿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与评价标准》等质量标准,用于考核评价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效果。2008年推出了医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考核改革方案,取消毕业论文答辩。借鉴职业医师临床技能考核方法,分别设置中医辨证思维、中医临床技能和西医基本技能、专科技能等多个考站,对医类本科毕业生进行毕业考核,客观评价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通过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以了解学生掌握中医临床技能情况,并反馈到临床技能实验任教老师,做到相对应地强化训练。

中医技能教学实验中心教学效果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技能实验教学中心,面积达到9200平方米,仪器设备2700余台件,总价值达2600余万元。设立实验项目184项,涉及13个学科,实验总学时161时,综合、设计性实验占实验项目的80.4%。面向中医专业、中西结合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五官专业、外科专业,骨伤专业、口腔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康复治疗专业、护理专业,中医专业7年制、中西结合专业7年制、针灸推拿专业7年制13个本科及7年制专业开设医学临床技能实验课,参加实验的学生数每年达10776人。每年为社会开设“急救培训班”、“中医技能培训班”、“职业医师考试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每年约1500人。另外,本中心已成为全校中医技能实验课程教学中心、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心,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和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湖南省考区省直考点。

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见习;实习

[中图分类号] R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7-174-03

临床实习作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历来受到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和医学界的重视,是一项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仅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也为医学生提供了全面掌握医学知识、培养医学临床思维、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机会。然而,医疗和教育机制的改革给临床实践教学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是一有机结合的整体,中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不仅要结合中医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要联系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方能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1]。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病源不足、环境紧缩、师资匮乏、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学生的临床能力与医院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不具备成熟的中医思维模式、临床实践水平较差、独立思考

创新能力不足[2]。(1)如今中医内科学的授课方式仍以“填鸭式”为主,大多数的高校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更多地是在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尽管医学专业知识的熟练记忆非常重要,也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容易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脱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目的不明确,积极性不高;(2)临床基础课教师的临床任务较为繁重,难以在教学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过程演变成了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临床教学环境的薄弱,无法有效的锻炼学生的临床技能;(3)学生接触临床的时间较晚,在理论的学习过程中目的性、针对性不强,对日后要面临的临床医疗活动缺乏感性认识。

2 加强中医内科临床实践教学提高临床能力的途径

2.1 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在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起到桥梁过渡的作用,是从一名医学生成长为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关键一步。医学临床实践一方面在于进一步巩固学习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另一方面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和临床工作的能力,为日后独立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3]。在此过程中我们根据《中医内科学》的特点,以“早期导入临床,后期强化技能”为主线,通过“早临床、多临床、不断线、零接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的临床知识和实践技能,实现理论与临床实习的零接轨[4-5]。(1)见习方式: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从二年级开始,《中医内科学》讲授期间,留出10%课时作为临床见习时间。(2)见习内容:包括对感冒、中风、眩晕等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就诊基本流程、中医望闻问切的要点、辨证施治、方药运用过程等各方面内容。并且我们根据学生临床技能出科考试的成绩和见习情况确定最终考核成绩,参与学生奖学金的评定。通过临床见习,有助于把临床知识与课堂所学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实训教学

在高等医学教育的过程中临床教学基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面对当前学生多,附属医院床位少的现状,加大基地建设,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与各级医院紧密合作,建立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多形式的临床教学基地。不仅要加大临床实习基地的硬件建设,更要注重软件建设,如教学过程中安排高水平教师进行讲授,加强医院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对于教学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强化教学意识,提高带教水平,使各级临床教学医院的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6]。

中医内科实训教学是我们为学生搭建起的由中医内科理论学习到中医内科临床实践间的知识桥梁。我们把此模块安排在学生系统学习内科理论知识后1年、临床实习前,共计24学时。在此阶段,学校实训中心借助临床模拟设备为学生营造真实医疗实践环境,学生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指导下,基于实训教材以及大纲,对于常用实用的临床知识及技能进行训练,如对中风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的掌握,诊断的依据,与痫病、萎证、痹证的鉴别、如何区别中经络与中脏腑、闭证与脱证等、以及所涉及的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既重温了记忆中的内科理论知识、对中医内科临床建立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又锻炼了临床动手能力,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强化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内容参照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考核方式采用两站式考核,即“病史采集与技能操作”“病案书写”。考核成绩均采用百分制,最后按照比例计算总成绩(其中病史采集30%、与技能操作20%、病案书写40%、实训报告10%)。

2.3 实习教学

在短期的临床实训考核以后,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阶段。在此阶段学生进行分组并转科,直接接触患者,进一步将前两阶段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为保证教授知识的统一性以及连续性,我们的带教老师以科室为单位划分,分科负责带教[7-8]。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病史采集、查体,这样可以使其不仅注重阳性症状、体征,而且避免遗漏阴性症状、体征。之后以所分的小组为单位,选代表汇报分析的病史特征以及诊断的依据。带教老师此时要引导学生讲述以何种依据为切入点做出诊断,借以引出鉴别诊断的内容,而不是急于给出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和讨论,总结失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其对知识能真正融会贯通。

2.3.1 加强毕业实习管理 为了提高中医教学后期临床教学质量,我们建立了医院、教务科、临床科室三级管理网络模式,具体负责学生临床教学的实施。我们通过制定相应的后期临床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的组织领导、教师职责、教学工作、学生实习行为等有章可循,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切实掌握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和所遇到的困难,教务处及相关学院组织老师到实习医院进行教学实习巡视,与学生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实习生实习、生活的情况、思想动态和需要解决的困难,收集学生对实习过程的问题与建议,整理分类,寻找共性内容,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和方案[9]。

2.3.2 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 临床带教教师在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有繁重的医疗和科研任务,医学生数量的增多导致带教任务加重,但是临床带教与带教教师职称晋级以及奖金的发放关系不大,学生见习的质量亦与带教老师联系不大。加之有的科室对于临床带教工作没有合理的安排,学生临床带教学习没有系统性,带教老师不固定,课前准备亦不充分,没有周密的教学计划,不能及时安排及修改作业(病历书写等),从而影响实习质量。通过对临床教师进行培训、考核和管理[10],不断提高临床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临床教学水平,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学、医疗、科研相结合的临床教学队伍。医院每年组织评选一次优秀带教老师工作以充分调动临床教师的教育积极性。

2.3.3 强化毕业实习岗前培训 在课程结束后,我们安排一周的临床基本操作训练,达到强化技能的作用。并且在进入医院实习前,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学生在临床学习过程中的纪律性。进入医院后医院组织召开实习生会议,规范医德医风,让学生熟悉各科室的设置及诊疗范围、常见临床理化检查项目,对学生进行病历书写的培训,强调有关注意事项,通过培训提高学生病历书写与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实习生进入临床科室后,由科室主任或教学秘书召开实习小组会议,介绍科室整体情况,学习科室的各种规章制度,提出相关实习要求和考核要求,使学生明确实习任务和职责。既注重技能培训,也注重理论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还强调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加了中医思维训练和四诊能力的培训;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意识[1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也在发生变化,患者有了更多地自,并且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患纠纷不断,增加了教学中医患关系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实践教学中不仅要锻炼学生的临床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够有效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及时疏导疏导,解惑答疑,能够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12]。因此,岗前医患关系培训也是毕业实习生培训的重中之重。

2.3.4 注重实习医师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临床实习是把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的必不可少的手,临床实践能力包括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13]。实习医师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实习教学的重中之重,主要内容包括病史采集技巧培训、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和临床技能训练等。要求实习医师参与临床各项诊疗活动[14],掌握体格检查方法及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等,要求做好跟诊、试诊、独立诊疗三步骤;掌握望、闻、问、切等中医诊病基本技巧;掌握常规医疗文件的书写。通过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专题小讲座、临床技能培训、名医随诊、值班等方式全面加强实习医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2.3.5 同时注重实习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为目标[15],让学生经历选题、文献检索、课题设计、如何进行课题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分析、课题具体实施和总结等具体科研步骤。临床实践与科研训练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提倡医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活动,逐步加强科研实践能力[16]。

2.3.6 实施综合考评制度 临床科室实行出科考试制度即在某科室实习结束前对学生进行考试,是评定学生实习效果的主要途径[17]。各科室成立考评小组,由科室主任、教学秘书和带教教师组成,每轮实习完毕后,各科均认真组织规范的出科考试,从理论知识、思维能力以及医患沟通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包括工作主动性、医德医风以及组织纪律性等;实习出科考核分为基本理论考试和临床操作技能考试,包括书写病历、体格检查、规范的诊疗操作、临床思维与工作能力等。通过出科考核,提高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毕业实习质量。

3 结论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临床实践是医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医学临床实践方案,规范带教老师制度,密切各级医院之间的相互协作,为学生提供合理的临床实践环境进行实践练习。通过临床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为日后的课堂学习提供方向,培养学习兴趣以及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兰,张宁苏,黄丽霞,等.构建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2):231-232.

[2] 冷炎,宫晓燕,辛国,等.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研究[J].中医教育,2012,31(3):56-58.

[3] 李丽银,陈晓爱,熊国盛,等.临床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103-104.

[4] 吴杰.谈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74-75.

[5] 刘丽军,裴景堂,郭聪丛,等.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实践研究[J].临床教学,2013,8(1):42-43.

[6] 熊竹友,黄鹤,熊韵波.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J].中华全科医学,2011,9(6):976-978.

[7] 俞方,夏强,罗建红,等.借鉴美国医学教育培养卓越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74-75.

[8] 汪青.德国医学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10,8(1):93-96.

[9] 肖惠.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实习管理初探[J].高教研究,2012,10(1):255.

[10] 彭波,曹云祥.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及成效[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2):158-159..

[11] 彭波,胡一梅,郭静,等.中医学本科学生“毕业实习准入制”的构建与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1-2.

[12] 罗飞,张泽华,侯天勇.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7):901-902.

[13] 张洁,李雅莉,杨侠,等.呼吸科实习医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92-194.

[14] 宋敏花,宋剑,宋丹,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7):666-668.

[15] 郑子敏,韦健全,罗莹,等.开展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1):133-134.

[16] 王宁,戴恩来,万生芳,等.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8):64-66.

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急救医学;模拟教学;教学基地建设;

作者简介:岳颖,女,(1980-),博士在读。天津中医药大学临床实训教学部,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训教学。作者简介:周桂桐

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有其专门的理论知识和独特的临床特色。建立中医院校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可让学生掌握临床急救技术,提高临床应急处置能力[1]。同时,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的建立,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早期接触临床的安全教学环境,是一种高效、人性化、合理化的医学教育、培训以及考核的新模式[2]。

1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建立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生命安全的意识越来越强,急救医学在医学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院校的急救医学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和挑战[3]。因此,寻求医学生新的教学方法和培训途径,是现阶段对医学生培养的重要任务[4]。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医疗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这也促使理性化和人性化的医学模拟临床实践教学经验得到推广[5]。如急救技能教学中利用仿真模拟人系统,采取先模拟操作,后真人操作的实训模式,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缓解临床教学与患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实习效果[6]。

1.1高校规模扩大实习环境需要改善

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多,使得现有实习环境很难满足生源增长的需求。同时,学生目前在医院进行见习、实习时亲身体会如何处理急症患者的机会较少,急救医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学科,以基地形式将理论转化成临床实践尤为重要。

1.2现代医学领域对中医急救存有偏见

传统观念认为急救医学属于西医范畴,中医只能调养生息、治疗慢性疾病。同时,西医为我国医疗体制的主体是现实,而中医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没有与现代科学技术完全融合,这就需要中医急救医学发展通过模拟教学基地建立进一步得到拓展和集成。

2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的建设重点

作为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注重现代医学急救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充分发扬借鉴中医针灸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在加强现代急救医学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时,强调中西医并重,熟练运用中医针灸急救知识进行辨证施治。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建设,为“中西医并举,突出中医特色”的教学理念奠定了基础。

2.1急症急救实训室建设

(1)急症急救基本操作技能实训室。该实训室主要用于进行急救基本技能操作训练,通过先进的设备和一系列基本技能训练系统,承担对心外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电除颤以及针刺放血等基本技能的实训教学[7]。

(2)ICU仿真实训室。该实训室主要由交互式仿真模拟患者(成人或新生儿)、高仿真模拟医学设备(如模拟除颤仪、模拟呼吸机、模拟输液泵及模拟注射泵等)组成。受训者可以与仿真模拟人与各种模拟设备实现交互,犹如身处真实的ICU病房中,得到非常接近真实的操作感觉和体会,形成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判断能力[8]。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分站式测评的考试站使用[9]。

(3)急症急救多媒体示教室。该示教室主要用于教学演示及多媒体教学,主要设备包括多媒体投影设备、实时视频录播设备[10]。示教室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开展急症急救综合技能训练或演示,适用于群体化教学。通过教学软件与高仿真模拟人系统组成的“临床急救模拟培训”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临床急救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强化训练实效[11]。

2.2急救实训课程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有密切关系,有助于现代教学技术的落实和推广,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组织中西医专家编写高水平中西医结合急救实训课程教材,并将教学改革成果融入特色教材中,能体现高校的教学水平和风格,对发展中西医结合急救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2.3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开展

针对传统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在急救医学教学实践中,利用医学模拟教学基地,突出开展急救情境模拟演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医患、护患及医护沟通能力[12]。在教学中有目的的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有助于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及事故现场时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灵活的应变处置能力[13]。

2.4提供优良的教学实践环境

随着医学科技飞速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建立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不但为教师提供了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和提升的场所,也为师生提供了教学和科研的良好环境,成为学校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考核、教学及科研的重要场所。

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范文第8篇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危重病人的第一线,急救质量直接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而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更是医院综合质量的重中之重,护士素质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水平和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1][2]。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培养专科护士的重点,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是专科护理发展的趋势。急救工作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各种抢救预案和应急预案外,培养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反应迅速的急诊护理队伍对急诊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介绍当前急诊科护士素质培养进展、培训项目、内容与方法,为从事急诊科护士管理和培养提供参考。

1 培训项目:急诊护士的急救意识、判断能力、应急和护理技能、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对保证急诊抢救的效果和质量尤为重要,针对目前急诊护理队伍素质现状存在的思想素质不稳定、专业知识不扎实、法律意识淡薄、心理疲劳的普遍性、护理科研意识薄弱等问题,王宏哲、张利岩、高歌等提出培训项目包括:(1)急救意识、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及急救操作技能的培养,(2)院前急救及急诊分诊、群死群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培养,(3)沟通技能和增强法律意识的培养,(4)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及行为规范和礼仪的培养,(5)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6)提高信息素质、自学能力及护理科研能力的培养[3-4]。

2 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加强人才培养

2.1 急救意识、技能,应急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专业素质,

2.1.1培训项目 张环英[5]等在急诊护士急救技能阶梯式培训的方法中将卫生部的颁发的50项护理技术操作列入培训计划,再结合急诊专科特点,选定18项急救护理技术及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院前急救及急救分诊的培训、群死群伤及突发卫生事件的培训、综合模拟急救演练等。王力[6]等选择急救护理技术操作为徒手心肺复苏、电动吸痰、电除颤、深静脉穿刺,4项操作以《基础护理学技术操作程序、测评与考核》、《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教材,统一操作及评分标准;模拟抢救演示包括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性中毒、颅内高压综合症、外伤性失血性休克和羊水栓塞7种危急重症,均以《急诊护理学》为教材,统一抢救程序及评分标准。

2.1.2 培训方法及效果 目前,各医院在岗位培训工作中开展最多的是一些院内活动,几乎很少组织短期或长期脱产学习培训。贾胜欣[7]等采用体健式培训在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培训效果。许乐芬[8]等认为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方式普遍受到护士的认可和好评,增强了护士综合急救技能,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强护士的自信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葛宝兰[9]等认为情景模拟和个案分析的培训方式应用于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无论在加强临床理论知识水平方面,还是在提高综合能力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夏丽[10]认为应急预案演练的重点在与急救过程的整体协调与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是各项急救技术的整合。廖全全[11]等采用“社区―院前―院内急诊”三位一体急救技能培训模式社区护士,结果首次培训、复训考核合格率均为100%;首次培训优秀率31.3%,复训优秀率75.3%,复训优秀率显著高于首次加强对急救技能的培训。定期复训,尤其是基本生命支持[12]技能的定期复训非常必要,这也是急诊医学界的共识。同时还应具备因其它特殊原因如:火灾、突然停电、停氧、停水等造成的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有力的保障[7]。

2.1.3 国内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式 国内对急救专科护士培养尚在起步阶段,主要以在智教育为主,培训基地为医院,安排急诊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授课,如2007年安徽省认定具有急诊转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的医院有6家,江苏省论证评定的急诊护士培训试点基地的医院有2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承担了江苏省首届“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同时注重与其他国家及地区合作,如上海创建了中医合作的急救人员培训中心,北京也正在创建与加拿大、香港合作的危急重症专科资格培训中心。

2.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正确价值观能使人产生持久的内在动力[2]。工作在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承担着抢救生命的重任,在心理上要有为患者忠诚献身的高尚情操,珍视生命,对不同民族、种族、信仰、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位的人都要平等对待[13]。充分启发护理人员的工作动力,行业树新风,教育大家在商品经济飞跃发展的新形势下,不忘奉献、不忘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2.3 护士语言素质及沟通能力培养:大多数急诊患者及家属都有急躁、焦虑、恐惧等心理,对护士的语言非常敏感,护士在抢救操作过程中说话的内容、声调、态度、表情对患者及家属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护士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加强护士语言修养和在紧急情况下恰当揣摩他人意图、把控和驾奴病人及他人的能力。使增强语言的逻辑性、准确性,用词恰当得体,语言表达清楚、亲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给患者和家属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交流气氛。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和过激的语言和行为,应耐心解释、安慰、体谅,以实际行动来感化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医院“实行绿色通道”,对医患紧张的情况,护士首先要保持镇定,用恰当的语言向家属进行解释,对不同情况、不同的对象用最恰当的方式进行调节,使患者和家属都得到满意的答复;另一方面,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掌握分寸,不要在患者面前埋怨、抱怨,所以语言素质的提高是减少急诊纠纷的一个重要方面[14]。

2.4 锻造稳定的心理素质:急诊面对突发及应急事件较多,而酗酒、吸毒、自杀、他杀及恶性事故就诊时本身就带有法律纠纷,面对这种情况,情绪稳定性差的护士可能心理准备不足,造成抢救工作忙而乱,直接影响抢救效率。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护士心理素质的敏感性训练,锻炼他们在应急情况下使实力、技术、心智、意志处于最佳状态;另一方面作为领导者应重视急诊护士的心理问题、加强关怀、合理安排护理人员、适当提高待遇,并通过制定一些确实可行的措施来减轻护士的压力,降低护士的疲劳程度,从而使抢救质量得到保证[15]。

2.5 加强法律和安全意识教育:法律在不断走向健全和成熟,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必然。然而目前急诊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却落后于形势,在执业中不注意自我保护,为此强化急诊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者迫在眉睫的任务[16]。通过对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规范各种文件的书写,时刻绷紧护理安全这根弦,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明确患者的基本权利,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真正树立起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意识,有效地堵塞工作中的漏洞。

2.6 提高信息素质、自学能力及科研水平:信息素质是一种综合的、具有独特性的本质,是一个人通过培训能把信息资源应用到其工作中的能力。采用针对性讲授法、实例系统应用法、小组讨论法培养护士的信息素质[17-18]。为护士制定读书计划,指导他们有重点地阅读中外期刊和书籍,定期写小结;并逐渐培养他们在实践和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收集、整理资料,每年写1~2篇专业论文。同时加强对论文的质量把关,并提供必要的条件,鼓励他们大胆思维和创新。

2.7 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19],现代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现代的医患关系已经逐步发展为“共同参与型”,在急诊工作中,医务人员不能仅仅将患者看作是一个单纯的生物个体,而更应该将他们看作是具有丰富情感和社会属性的人,真正关怀、体谅和同情患者,如果患者由于疾病的痛苦而出现不礼貌或蛮横的行为,医护人员应理解[20]。急诊患者一般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医患之间没有充分的感情交流,缺乏心理上的沟通和相互信任的建立,彼此仅仅是治疗和被治疗的关系,因此,在急诊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更应注重对在职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当前倡导人性化护理的今天,急诊科护士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熟练的创造技能和丰富的护理经验,急诊胆识、应急意识,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平、稳定的思想状况、高度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及敏感的信息素质。只有加强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培养,才能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

[2] 裴少梓,包家明,赵燕.护士形象礼仪与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进修杂志,2007,22(16):1516-1517.

[3] 王宏哲.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培养[J].医学信息,2010,23(10):316-317.

[4] 张利岩,高歌,王颖等.现代护理管理中如何提高人员与素质更新管理理念[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407-409.

[5] 张环英,张翠雁,卢秋香,等.急诊护士急救技能阶梯是培训的方法探讨[J].现代医院,2009,30(18):2186-2188.

[6] 王力,陈新怡,刘诗文,等,军队医院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探讨[J]。护理杂志,2007,24(6):98-99.

[7] 贾胜欣,吴景梅,张会然,等,体验式培训在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3):22-23.

[8] 许乐芬,王茂桂,陈慧,等,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48-149.

[9] 葛宝兰,常娜,杨海娥.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在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17-19.

[10] 夏丽。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急救能力[J].护理管理杂志,2008,8(3):42-43.

[11] 廖全全,张文武,王立军,等,三为一体急救技能培训模式在社区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21):7-9.

[12] 沈洪,赵世峰庚炎.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自动体外除颤(AED)与除颤方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4):253-257.

[13] 李欧,壬重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7.

[14] 比古丽森,沈艳涛.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急诊患者职业素质培养的见解[J].健康必读杂志,2011,11(11):299.

[15] 陈丽花.急诊科护士倦怠现状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61-562.

[16] 黄秀金,许萱荷.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防范医疗纠纷[J].广西医学,2003,25(10):2065.

[17] 刘雪松,詹洁,李冬梅等.急诊科护理人员信息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9):53-54.

[18] 周满英.基于现状调查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素质[J].中医教育,2010,29(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