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村内污水处理方案

村内污水处理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村内污水处理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村内污水处理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资金和投资不足

由于现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需要雄厚的资金,一般而言包括厂房建设、排污管网铺建以及后期运行费,总共需要超过2000亿元的资金,如此昂贵的成本使得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不足以大规模建造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大部分资金由各种各样的信贷提供,导致国家信贷还款压力巨大。因此,想要照搬西方国家的技术路线通过大规模建设现代化污水处理厂来应对中国的污水处理问题是不符实际的。实际上,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昂贵,因此实际运营效率仅百分之五十。可见,资金短缺和投资力度不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现代化污水处理系统完善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国家加大了这方面的投资,但是难以满足庞大的污水处理需求,因此,如何通过经济杠杆以及国家政策支持来加大城市污水设施投入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排水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差

建设部2006年出台《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很多中小城市仍未配套出台实施细则,没有对规范排水设施建设管理进行细化,特别是主要污染单位的污水处理设施和雨污管网设置进行规定,造成排水设施建设、管理不规范,对违规排水缺乏约束力。

(三)城市开发建设不成片,不利于污水收集处理

城市开发建设不成片,大部分城市存在老城区、城中村,不利于污水收集处理。首先是城市新区缺乏整体成片建设,通常是点状开发,即使新建项目采取雨污分流,但和污水管网不连通,污水也无法进入污水主管。今后如何衔接、谁接也未落实;其次是旧城改造无成片推进,污水管未完善,造成已完成旧城改造的区域污水也无法进入城市污水厂处理。第三,大部分老城区、城中村仍是采用雨污合流制的排水方式,污水随雨水沟排放,改造难度较大。虽然城中村所在的市政道路建有雨、污水管,由于村内是雨污合流,最终还是无法实施雨污分流排水方式。

(四)设备不足及技术低端

近些年来,城市人口暴增以及城市的飞速发展,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然而,城市排污系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排污管网不够完善,导致很多地方雨污分流困难,这在一些城镇中心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污水处理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不足以及处理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处理技术也有待提高。目前,国内处理技术大多沿用西方国家处理方案和路线,效率低、造价高且成本极高,严重削弱了国内污水处理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国内污水处理水平。

(五)运营管理效率不高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效率普遍低下,这主要是因为其运营机制和理念不合理以及相关操作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足导致。因此,应该改变目前污水处理的公益事业现状,通过大力发展我国自有的技术和工艺,开发低能耗高效率的处理技术,彻底改善目前国内污水处理技术落后的局面。

(六)规范标准缺乏,设施管理不到位

目前虽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但污水管网设置不属强制条件,存在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不到位现象。第一,住宅小区中通常阳台只设雨水管,未设污水专管,部分居民把阳台改造为厨房,或将洗衣机、洗衣池放在阳台,导致厨房或洗涤污水直接排入小区雨水管。第二,很多住宅小区的地面车库、店面擅自改变使用功能,增设卫生间,私自铺设排水管,将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第三,许多房地产开发项目工地配套建的沉淀池未按规范设置,没有发挥沉淀池应有功能。甚至有些施工企业把泥砂等施工废水未经任何预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网,造成污水管道堵塞。第四,少数企业虽建有污水处理站等环保设施,但管理不善、运行不正常。

二、加强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结合环境保护的理念,科学规划

城市污水管网在建设前,应成立一支专业的统筹部门,结合环境保护的理念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科学有效地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污水废水制定出不同的处理方案,如化工企业的污水、医疗机构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应该有不同的规划方案和具体的处理标准。

(二)加强城市污水的分流工作

(1)严格执行排水许可制度。严禁无证排水户向城市下水道排水,强化排水许可,规范排水行为。管理部门要加强项目审查、建设施工、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将排水设施隐蔽验收、竣工验收列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备案的必备条件,进一步规范排水管理的相关工作。加强排水过程管理,执行日常巡查制度,及时发现排水户乱接管、乱排水和不按相关行业标准排放污水行为,并给予制止。

(2)对阳台废水加强管理。对新建住房项目要求阳台洗涤废水应进入污水管网。对已建项目要逐步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专门针对阳台放洗衣机或改厨房的用户进行改造,将接有洗衣机下水或厨房废水的雨水管接入污水管,将原有雨水管位于屋顶的接口堵上,再另接一根雨水管连到雨水管网中。要从源头抓起,通过宣传教育,要求市民在装修房屋时,不能把拖把池、洗衣机安装在阳台上,不能直接往雨水管道排放污水。

(3)对污水口的接入口要设置栏栅及沉沙池,减少泥沙的沉积和垃圾的堵塞,建立污水管网疏通巡查制度,加强排水监督和管网巡查,确保污水管网畅通。

(4)加强对经营性排水户的日常监管和长效管理,特别要加强餐饮、洗车、小旅社、洗浴(脚)、理发、洗衣等服务行业的排水管理,明确工商和卫生部门在审批(或年审)经营性排水户工商营业执照时,需将城市排水许可证列为前置条件,确保新申请开业(或年审)的可能排放污水的经营性企业,实现规范排水。对老城区中一些无法实行雨污分流的区域,禁止开设排放大量污水的服务行业。

(三)增设排污设施

雨水在没有受到污染前,大多是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现在城市由于排污设施的缺乏,导致雨水受到污染,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给水源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在雨水排放管道上增设排污设施是十分有必要的。雨水排放前,利用上面增设的排污设施可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过滤掉的污水可移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得到安全排放,这样既保护了水源,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一定的环保效果。

(四)加强污水管网的管理工作

相关管理部门应对所管辖地区所有排水管道以及污水处理场所进行全面的排查和监测,管道具体的位置和通堵情况要做详细记录。实行责任制,明确各管网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各单位各司其职,做到“谁破坏谁负责”,此外,制定相关规定,对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要进行惩罚和教育。最后,建立排水许可制度,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对严重超标的污水进行严格控制以免污染水源,破坏生态环境。严厉打击偷排乱排的违规者以此来保障城市污水处理的正常而稳定的运行,确保人们的用水安全。

(五)科学的进行污水管网的维护工作

可适当增加污水管网日常维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各大体系检查的力度和频率,引进国外的先进维护技术,以机械化维修代替人力维修,以科学信息化管理代替传统的人力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污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充分发挥污水管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以便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结语

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美化城市和净化水源的重要作用。污水管网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建设者能否做到科学的设计和建设以及管理者能否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监督,然而,最重要的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主动参与到污水管网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中,这样便能真正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实现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余国柱,林作胜.城市污水管网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影响[J].科技传播,2010,18:73+68.

村内污水处理方案范文第2篇

***区共辖**个街道,涉农的有**个街道,共计***个规划村,北部主要集中在***沿线,南部分散在山区街道。其中,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有**个行政村,占***;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有**个行政村,占***村;搬迁撤并村**个,占***;美丽乡村示范村**个,占***;乡村振兴示范村**个,占***;其他村庄**个,占***。这些村的村内道路多数为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修建时没有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农户院落内产生的污水散排到道路上,致使污水漫流,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身体健康;排到道路上的污水径流后,或积淤在坑塘渗透蒸发或直排到临近河道和水库内,对小清河、水库和水源地水质安全构成威胁。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工作部署及目标要求,**结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美丽乡村及***水库水源保护区建设,先期启动了***个村的污水处理规划设计,计划自****年起至****年,分四期完成***个村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根据分期分批、先急后缓、逐步推进的原则,一期、二期**个村的管网部分于****年实施,主体已竣工,目前进入收尾阶段;一期、二期入户部分已完成四个村;一期、二期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工作正在进行,现已完成**处;三期实施**个村,正在实施的有******三个村,其余村管网将于****年完成;****年底前完成四期剩余**个村的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目前,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竣工已开展污水收集治理的有**个村。按照规划,经过2至3年的治理,**将实现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为全区域水生态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自身实施难度大。一是农村污水排放量不稳定。从目前**农村污水排放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污水水量随季节变化、特定时间激增等排放特点。二是污水管网铺设难度大。绝大多数村庄没有整体规划,院落建设参差不齐,管网铺设时,开挖水泥路面多,涉及农户也多,管路走向复杂,施工难度大,群众工作难做,要按要求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受益农户覆盖面达到村总户数的80%以上有一定难度。三是庭院内污水收集管网情况不统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主要实施庭院外收集管网建设,已经实施庭院内收集管网建设的村庄污水收集效果较好。没有实施庭院内收集管网建设的村庄,污水收集效果较差。目前**正在开展的农村改厕项目,厕所污水以街道为责任主体外运处理,没有接庭院外污水管网,对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效果造成影响。四是施工进展缓慢。该项目主要污水收集管线施工现场多为背街小巷,施工工作面狭窄,施工准备、劳力计划、机械设备调换等均受到极大影响。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目前,**农村正在实施的项目有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燃气入户、厕所改造、供水提升和污水收集等。区域内多项目交叉,政策要求又各有不同,彼此之间相互扯皮、相互影响,重复施工,协调难度很大。施工中,项目需迁移的地下管线的拆除与恢复,临河一侧各主管线的横穿对接,挖掘已建成的道路与交通部门的协调配合,村庄内因巷道狭窄需进行的人工挖掘与恢复,特殊情况导致管线及管位位移需要的申请与变更等这些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前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涉及到的污水部分已经实施的管网多为合流管网,管径小,淤堵严重,建有合流管网的背街小巷因道路狭窄已没有空间再新建污水管道,再加上该项目至今未能验收,致使涉及这些项目的户内污水无法收集到村庄主管道内。

(三)施工环境具有一定制约性。根据现场情况及设计方案,部分村庄设计采用村内化粪池,小型一体化设备和庭院式人工湿地等区域污水收集处理方式。因其建设位置距住户较近,村民以污水治理池里的污水会散发臭气易滋生蚊蝇为由,不让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村民老旧房屋村舍墙体会造成下沉裂缝等影响,涉及村民夸大损失,漫天要价,影响施工。部分施工设计不符合村民的主观愿望,农户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施工。一些群众因对该项目认识不足,理解上存在偏差,阻挠施工。个别村村“两委”不团结,意见不统一,对项目不支持,导致工程队迟迟不能进场。这些因素的存在,挫伤了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增加了项目落地的难度,影响了项目的施工进度。

(四)财政资金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需要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投入。随着物价、务工人员工资的飞涨,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保障。因前期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无法按合同要求及时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再加上具体的项目施工单位不具备应有的垫资施工能力,“等米下锅”,致使工程时干时停,影响了施工进度。第三期户外项目资金虽得到解决,但户内污水改造工程项目资金还没有着落,至今无法动工。只解决户外管网建设,不解决户内管网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就不能彻底完工,农村污水就不能全部收集,国家、省、市部署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就不能圆满完成。

三、意见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针对**农村多个项目存在施工内容重叠,重复施工现象,不但造成资源资金浪费,相互影响工期,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的问题,建议***统筹管理各个项目实施单位,科学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协调推进,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在优化财政资金配置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个民生项目。

(二)加强宣传引导,转变群众观念。该项目虽为公益性惠民项目,但由于施工场地均为村内道路,施工过程中管网铺设对群众出行造成一定影响,需要群众的支持和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及职能部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齐力推进治污的态势;要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宣传和示范村带动等形式,让村民感受到治污的好处,并从节水的角度,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让群众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从源头上减少污水源头排放。

(三)加大财政支持,保障资金投入。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涉及村庄较多,范围较广,资金缺口大,如不解决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将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要统筹协调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到位。项目实施中相关职能部门作为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加强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确保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

(四)优化设计方案,规范项目建设。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省、市要求严格项目管理,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期实施、先急后缓、因地制宜的方针,依据“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管理简单”的设计理念,合理优化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严格项目施工质量及进度管理,合理建设、避免浪费,做好项目督导检查,保证项目保质保量顺利竣工,力求获得最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村内污水处理方案范文第3篇

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切实有效地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为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打好基础,更好更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按照“统一收集、集中分拣、生态处理”的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方式,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生态处理,达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二、实施内容

(一)建立垃圾分检场。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建立独立垃圾分检场,500人以下的行政村根据就近节约、方便的原则,建立几个行政村共享的垃圾分捡场。垃圾分捡场选址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场所设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既要避免空气和水源污染,又要便于运送垃圾;垃圾分捡场按照有关部门提供的设计图纸因地制宜进行建设,必须具备完善垃圾分捡和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垃圾分捡对收集来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分出金属垃圾、纸、玻璃、塑料泡沫制品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变卖;秸秆、剩饭馊菜、水果类垃圾进行堆肥处理,通过生物降解,还田利用;建筑垃圾、渣土进行就地堆埋;卫生间废纸、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等有害垃圾,破旧衣服,泡沫等不可回收分解垃圾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集中堆放,然后由县环卫处统一处理。

(二)配置垃圾箱(房)。村内设置垃圾箱(100人左右设1个),各行政村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固定垃圾房。

(三)配备卫生保洁员。根据村人口数或分捡处理场覆盖人数配备村卫生保洁员,村级卫生保洁员负责清扫村内公共场所、清运垃圾箱(房)中的垃圾到垃圾分捡场、对垃圾分捡场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将有害垃圾定期运往乡镇(街道)集中堆放场。

(四)修订村规民约。制订卫生保洁村规民约,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包垃圾清扫、包垃圾进箱(房)、包无污水溢流。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建立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委会主任委员为具体责任人,全体村干部都要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住村干部和农村工作指导员要做好参谋指导、帮助解决村干部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疏通协调,争取资金,督促各项工作要求按进度完成。

2、广泛发动。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广大干部群众长期自觉参与。要采取多种形式,统一各级干部思想认识,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搞好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村民逐步养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村内污水处理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平衡;建设强度;城市景观环境;交通影响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Non-government Finance for SMEs has not only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the important theory significance. In-depth study on this issue,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necessity to explain SMEs from the lack of formal financial arrangements of folk financing, but also can theoretically the applicability of Non-government Finance for SMEs, as well as in the design of financial system in the future how to better use the applicability of formal finance, reform, development suitable for all levels of demand for a sound financial system. Therefore, this paper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financing of SME financing to alleviate the recommendations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financing; remiss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规划源起

广州京溪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政府为实现建设“两个适宜”的城市环境、打造“山水之都”的目标,全线综合整治沙河涌的市政污水工程之一,也是广州亚运会配套河涌改造项目之一。

近年来,随着广州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围绕城市水污染治理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自2006 年开始全面实施沙河涌综合整治,着重解决上游的堤岸整治、两岸景观、截污需求。京溪污水处理厂作为沙河涌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工程,其建设早已迫在眉睫。但是,项目前期围绕选址费尽周折,历经三年的多方案比较和艰难协调,终于在2009 年4 月落实用地。由市水投集团投资兴建位于沙河涌上游的京溪地下净水厂,该净水厂已投入使用,以缓解下游猎德净水厂的处理压力。目前京溪地下污水处理厂已成功运行,为实现沙河涌综合整治预期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京溪村对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及建设予以了大力支撑,得到了市政府及管理部门的肯定。与此同时,鉴于村属用地紧张,土地资源有限的现状,京溪村多次向市、区两级政府提出了对污水处理厂周边地区(涉及3个生产社)进行改造的请求,市领导多次到场调研并表示大力支持。

探索之路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诸如范围如何划定、现状用地如何取舍、上层次规划如何协调等问题,在依据市政府相关规定、意见的同时积极思考目前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1、规划范围的确定——多因素限定改造范围

A、以京溪村三个社(包括犀牛角经济社、麒麟岗经济一社及麒麟岗经济二社)的社属用地范围、勘测定界成果为分析基础,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纳入改造范围。

B、由于京溪村可改造用地紧张,需把社属用地包围及邻近的符合改造条件并有改造意愿的国有用地(京溪小学教师宿舍楼、市建材局用地)纳入改造范围。

由此,最终确定了改造范围面积约为28公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全部为建设用地,其中村属用地约27公顷,国有用地1公顷(其中市建材局拟以公益征收方式处置,京溪小学教师宿舍楼用地按照水投集团实际投入费用纳入改造成本),符合广州市相关三旧改造政策。

2、现状数据、信息的分析——建筑量和用地情况

现状建筑:村域内多为村民住宅和工业厂房。村民住宅集中在村域中部,工业厂房散乱分布,建筑密度大,建筑间距不能满足要求,存在社会治安、消防等安全隐患。经相关部门确认,现状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村民住宅、村集体物业及市建材局(国有)建筑量)。

现状用地:根据勘测定界成果并纳入国有用地部分,叠合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现状图,改造范围总用地28公顷,其中有4.35公顷的农用地需要办理土地转用手续。

3、方案经济平衡——资金投入与总体规模

改造范围内村民复建补偿标准按照《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成本核算指引(试行)》中的成本核算方法,确定拆迁补偿安置基准建筑面积。根据改造成本测算,改造资金需求约24亿元,可通过村自主开发来筹集改造资金。

改造方案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多轮方案在市相关会议上进行讨论,经过反复的推敲对比,本次方案最终依据2012年初相关政府会议确定规划总建设量为90万㎡(其中住宅和商业配比为6:4),复建建筑量与融资建筑量相应确定。

4、控规“解读”——与上层次规划无法匹配

规划过程中,改造区净用地面积未变的情况下,原控规导则控制的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本次改造后需调整为90万平方米,调整共增加78万平方米的建筑量。

经分析,由于原控规导则数据来源较早,现状该地块总建筑量已达到68万平方米且尚未在原控规落实,已远超出原控规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需对原控规做相应调整,以更好的为后续城市建设和地区发展服务。

5、规划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

规划在充分听取村民意愿及开发商意见后进行的用地规划布局,在落实上层次规划的基础设施的同时,对增加的人口进行了充分考虑,配置了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增加了相应的商业及办公用地,尽量实现小范围内的职住平衡,从而降低区域内的交通压力。

方案现存问题

1、建设强度过大

规划总用地面积28公顷,其中,道路用地约5公顷,占总用地的16%,防护绿地约占总用地的6%,净用地仅21公顷;另外,由于用地边界的不规则,加之控规路网的切割等多方面条件限制,无可避免的造成了平均容积率合理,局部容积率过高的情况。

2、城市景观环境影响

规划区座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东麓,东接天河区元岗街,西傍白云山风景区,位于白云山风景区控制线以东1000多米,对白云山风景区景观环境未产生影响。

京溪村现状建筑密集,布局杂乱,建筑密度过高,间距严重不足,呈现典型的城中村空间形态。通过改造将建起现代化的高层住宅区和高档商业办公区,取代原有低水平建设,建筑密度大幅下降,广场、公共绿地丰富了城市空间,城市景观得到质的飞跃。虽然城市环境得到了美化,但沿沙太路建起的住宅基本高度都在100米左右,连片的高层建筑对道路空间形成了较大的压迫感,因此,城市空间景观需要进一步协调。

3、交通影响

规划区现状人口1700户,改造后人口达到1.63万人(5094户),该区域未来将产生较大的交通出行和吸引量,银兴路做为主干路,集散交通量对与其连接的区域内各支路交通造成更大压力,主要交叉口左转与直行车道服务水平较低,饱和度较高,路网整体上会造成较高的出行延误。控规路网虽在现状道路基础上有一定增加,断面有所拓宽,除南北向的银兴路外多为“T”型路,对交通疏解能力有较大限制。周边道路设施的空间、时间资源基本得到大程度挖掘,空间改善余地有限。

规划建议

1、分期实施----道路上的分析

改造规划项目一般建设量较大,涉及问题较为复杂,工期较长,因此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规划分期。按照广州市“三旧”改造相关政策,可分为2个阶段进行改造:首先,优先开发复建住宅及其公建配套用地,利用旧石场空地建设安置房完成住宅复建区的建设;再通过借助融资地块筹措改造资金,同时复建剩余居住用地及物业用地,以保证方案的有效实施。方案结合改造用地的分期,对道路的使用也进行了考虑:规划的5条城市道路(A、C、D、E、F)联系规划区西侧的沙太路,以方便区内居民出行。其中, A是现状的停车场 ,远期考虑打通;B是近期可利用的现状路; C和D 有可利用的现状路,远期可将规划路网打通;E是符合控规路网的中成路;F现状靠近山林,近期难以实施。因此,近期通过使用道路B、C、D、E即可进行首期建设。

2、总量控制——大区域平衡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反思,在总建筑量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扩大改造范围的思路,在更大区域内进行改造平衡,整村如不具备改造条件,可纳入村内的有条件改造区域进行一并改造。这样,既可解决容积率过高的问题,又可以优化用地条件,真正提升改造后居民的生活居住品质,保护城市景观环境,避免交通压力过于集中的问题。

村内污水处理方案范文第5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工作部署,推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系统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负责、部门有责”,全面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污染治理工作,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切实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这一突出短板;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保护优先,源头治理。加强空间布局管控,严格环境准入管理,切断污染物进入土壤、地下水环境的途径。强化农村环境整治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2.坚持预防为主,分类管控。强化源头防控,防止新增土壤污染。巩固提升耕地分类管理成效,严格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坚持分类施策,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同农村厕所改造的衔接,大力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能力,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慈峪镇污水处理厂邻近村庄生活污水网管铺设工作,大力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3.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围绕重点问题、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污染物,聚焦突出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类施策、分阶段整治。加大执法监管和督导检查力度,防止新增污染。

4.坚持属地治理,协同防控。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负责、部门有责”,建立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的污染防治体系。打通地上和地下、城市和农村,协同水、气、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系统实施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三、主要目标

2021年,落实保护优先措施,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成果,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持续实现安全利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坚决杜绝违规再开发利用。建立健全危险废物智能监控体系。完成5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突出具备条件乡镇实行管网归集和终端无害化处理,注重中水再利用,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能力,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实现动态清零。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土壤环境调查监测

1.配合省市开展非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根据省市工作安排,配合调查单位做好我县相关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进一步摸清相关非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及分布,为非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依据。(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配合)

2.强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配合开展国控、省控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和省控耕地土壤监测。按照年度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和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对全县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园区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开展监督性监测,并按时上报监测结果。对监测发现的土壤超标情况,组织开展溯源排查,查明原因并及时阻断污染源。(县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重点区域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立并完善省市县三级耕地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及时掌握受污染耕地农作物种植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动态变化情况,根据县区内受污染耕地面积、污染类型和程度,设立监测点位,为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加强超标农产品收购、收回等环节监管,禁止超标农产品进入市场。继续开展农田灌溉水质监测,加强监督检查,防止未经处理或达不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废(污)水进入农田灌溉系统。(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配合)

(二)严防新增土壤污染

4.加强耕地污染源头防控。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制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方案,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持续开展耕地周边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源排查整治,强化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强化重点监管单位监管。监督全县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严格按照《土壤法》落实相关责任义务,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自行监测。对企业自行监测、隐患排查以及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和台账,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隐患。加强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现场检查,督促企业落实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措施。(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发改局、应急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统筹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促进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加强塑料污染防控,开展专项治理,强化对生产、使用、销售塑料制品单位的监督检查,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活、销售、使用,稳中有序治理塑料污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快补齐危险废物处理短板。(县发改局、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强化危险废物监管。积极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智能监控体系建设,提升危险废物智能化监管水平,督导企业主动在河北省固体废物动态信息管理平台申报危险废物相关信息,确保全县涉危险废物工业企业应纳尽纳,实现有效监管。组织开展危险废物环境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全面查清涉危单位生产经营重点环节、重点场所环境风险隐患。强化“一长三员”网格管理机制,统筹区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排放、倾倒和处理处置等违法犯罪行为。(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卫健委、公安局、交通局等配合)

(三)巩固提升耕地分类管理

8.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清单管理。加强部门信息共享,根据土地用途变更、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深度调查、加密调查等成果以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效果,结合实际,进一步精准识别受污染耕地面积、分布等。不鼓励曾用于生产、使用、贮存、回收、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工矿用地复垦为耕地;确需复垦为耕地的,应确保农用地管控标准之外的特征污染物不超过所在地土壤环境背景值,并依法进行分类管理。(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9.持续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结合当地主要农产品品种和种植习惯,在安全利用类耕地采取农艺调控、低积累品种替代、轮作间作等措施,保证每季作物都得到管控。巩固严格管控类耕地治理成果,落实种植结构调整、休耕、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管理,严禁种植特定食用农产品和饲草。建立完善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动态管理制度,为动态更新提供依据。(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

(四)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10.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排查。组织开展关闭、搬迁、腾退工业企业用地全面梳理排查,依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单、污染地块名录。对列入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的地块,督促土地使用权人6个月内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确定的污染地块,督促指导土壤污染责任人、土地使用权人及时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县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1.组织开展建设用地风险调查评估。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监测、现场检查等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督促土地使用权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中,查明的高风险地块开展调查和风险评估。严格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治理修复的监督管理。(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发改局、审批局等配合)

12.严格污染地块准入管理。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要优化主体功能布局,明确用途分区,合理安排城市产业用地。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未达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地块,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不得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事项。依法应当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或风险评估而未开展或尚未完成调查评估的土壤污染风险不明地块,不得进入用地程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生态环境分局、行政审批局等配合)

13.抓好建设用地风险管控。认真落实产业政策,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控制涉重金属企业新、改、扩建。在涉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的土地征收、收回、收购环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及时查询相关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涉及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的,要记录查询日期和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结果,并征求生态环境部门意见,取得生态环境部门书面回复。对涉及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以及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在土地规划、土地收回收购、供地、改变用途、开工建设等环节,实行严格的准入管理,防止未按要求进行调查评估、风险管控不到位、治理修复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污染地块被开发利用,切实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发改局、行政审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监管和保障能力建设

14.提升土壤执法监管能力。提升土壤环境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进一步强化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活动各个环节的监管,实现实时监管、动态监管、智慧化监管,全面提升土壤环境执法能力。(县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深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及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15.加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乡镇所在地、中心村等规模较大、人口集中、具备完整上下水管道的村庄,实施污水收集管网和集中处理设施统筹建设,实现厕所粪污与生活灰水一体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邻近村庄可采用联合共建方式建设污水处理站,实现生活污水相对集中无害化处理。鼓励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街道冲洗、农田灌溉和景观用水。相关部门和乡镇加强对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县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6.统筹厕所粪污无害化集中处理和生活灰水有效管控。对规模较小、实行单坑或其他形式卫生厕所改造的村庄,或不具备管网收集条件的村庄,统一实施厕所粪污无害化集中处理和生活灰水有效管控。根据人口规模和实际产生粪污量、处理覆盖范围等情况,统筹建立区域性厕所粪污无害化集中处理站,或利用已有沼气工程进行集中处理,集中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出水达到农田灌溉标准后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制定农村生活灰水收集回用等有效管控措施,通过冲厕、庭院绿化等原位消纳方式,或联户建立集中生态化处理设施处理后中水回用,实现生活污水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推进山区村庄生活污水分散治理。对居住分散、粪污不易集中处理的山区边远村,可采取户用化粪池、沼气池等进行分散治理,建设污水储存罐用于冬季储存,结合农业化肥减量增效、水肥一体化等,引导林果种植、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将治理后的污水作为有机肥水使用,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8.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及管控。组织对行政村内村民主要聚集区向外延伸1000米范围内、乡级以上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内的河、塘、沟渠(不含城乡结合部或县城建成区),其他行政村区域范围内的河、坑、塘、沟渠等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划分排查责任区,建立排查责任清单,逐条纳入黑臭水体清单台帐。对排查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要查明污染来源,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综合措施逐条明确治理方法和途径,完成治理。(县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各乡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稳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19.配合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按照工作安排配合省市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提出分区防治建议,确保分区划分工作圆满完成。(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

五、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属地治理。各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按照省、市、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部署,切实担负起保护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按照职责严格落实主体管理责任,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二是强化协调联动。县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粮食和物资储备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打通沟通渠道,完善各级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互通、联动监管机制。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会商会议,建立协调机制。县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的监督指导、考核检查及日常工作;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的监督指导和考核检查等工作。

村内污水处理方案范文第6篇

(一)2个省级整治村:*村—*、*村—*地的要求

1、村内道路硬化

根据村庄规划、农村住宅布局、村民经济社会活动需要以及乡村特点,因村、因路制宜开展村内道路(村主干道)硬化,宽度一般为3.5米,路面类型可以是水泥、沥青、块石等。厚度:水泥路面一般为16厘米以上,沥青路面一般为3厘米左右,每村至少建设1.5公里。

2、垃圾处理

全面清理陈年垃圾,村庄垃圾集中处理要覆盖到全村,按照村庄规划、自然村落布局和村庄人口分布,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分检设施和转运设施,普通建立村庄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增效保洁机制;建立“镇查村、村查组、组查户”的三级联查制度,要求各村按每10-15户配置1个垃圾箱;每村至少要建1座垃圾集中房,如自然村之间距离远要求每个自然村建一座垃圾集中房。每村配置三轮车、手推车等工具2-3辆;保洁员人数视村域大小、人口多少等具体情况确定,做到人员、制度、职责、经费四落实;每个自然村都要设立“环境卫生月查情况公示牌”。

3、户厕改造

按照户外建设三格式化粪池或三联式户用沼气池、户内改建卫生间(蹲坑)的方式进行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农户卫生厕所要覆盖全村80%以上的农户,其中*与*地自然村要求覆盖率达100。同时按农户居住特别是无卫生厕所农户和外来人口居住分布情况每个村至少建1个无害化卫生公厕,全面拆除村内的所有简易厕所和露天粪坑,用厕人数3人左右的化粪池总容积应不小于1.8立方米,每增加1人,化粪池容积应增加0.4立方米,第一、二、三池的容积比便为2:1:3

4、污水治理

按照纳管处理、集中处理、分散处理,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等不同的模式,因村制宜地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市和区域污水处理厂临近的村庄,采用纳管处理;经济发达、布局相对集中的村庄,鼓励实行集中收集处理;布局分散、经济欠发达的村庄,实行分户式、联户式的分散处理,实行分散式处理的,建议与户厕改造、村庄绿化相结合,采用“3+2”模式(三格式化粪池或三联式沼气池+污水净化池+绿化湿地)进行处理,以降低成本。污水净化池按0.5立方米/人的规模建设。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受益农户覆盖面要达到村总户数的50%以上,户数少于340户的村,受益户至少要在170户以上。其中:原*村*自然村、原*地村*地自然村要求达到100%。

5、村庄绿化

结合市“312绿化运动”,完成村内主干道两旁、池塘河边,房前屋后的绿化,村庄绿化要和发展农村庭院经济相结合,绿化树种以香抛、石榴等本土水果为主,同时栽植一些马褂、香樟等速生长寿树种。

(二)市级整治村(*村—*)达到的要求

按照省级整治村的要求,先行启动户厕改造和污水治理项目建设,要基本完成2个自然村的户厕改造和污水治理工作,为2010年通过省级整治村验收打下基础。

(三)环境提升村(一都江村)要达到的要求

在进一步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和整治村庄环境基础上,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做到有村务活动室、卫生警务室、文化室和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站、广播室、体育健身场所和放心店等,为农民群众提供尽可能完备的生产生活服务,深入发掘、弘扬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农村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打造文化、产业、生态和集镇型中心村等四类特色村。

(四)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要达到的要求

涉及全镇21个行政村需要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按照每15户左右1个的比例配置垃圾池(箱),每村至少建设1座垃圾集中房或垃圾临时堆放点。

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完善“镇查村、村查组、组查户”的三级联查制度,所有村要建立环境卫生月查制度,镇每月将进行检查。各村负责将垃圾箱的垃圾清运到村垃圾集中房,镇负责从集中房运到中转站;不断完善农户“门前三包”。

(五)两线整治工作要达到的要求

两线整治我镇4个行政村(*村、*村、*村、*村)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整线连片综合整治,按照市委办[20*]209号《关于开展全市农村环境整线连片综合整治的通知》和《专项整治方案》要求,重点抓好沿线农户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整治及庭院整理、垃圾处理。通过2009年的努力,力争把“两线”建设成为村庄整治的示范线、参观旅游的黄金线。

二、具体目标任务

以十七大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治”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村民整治建设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改善农村人民环境,缩小城乡差距。2009年的村庄整治,我镇以村道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和村庄绿化等五大项目建设为工作重点,按市委、市政府要求高标准完成二个省级整治村,一个市级整治村,一个环境提升村的整体项目建设水平;促进垃圾集中处理扩面提升;进一步推进“两线整治”,使我镇的整体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工作措施

(一)统筹规划,增强资源资金的使用效益

村庄整治的五大项目,都要优先在人口相对比较集中,对周边农户集聚力强、拟长远发展的自然村中重点实施,要确保至少有2个自然村的项目实施覆盖农户率达90%以上。

(二)加大宣传,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镇、村要通过新闻媒体、会议、广播、黑板报、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村庄整治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建设主体作用。在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上,要从源头抓起,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

(三)加强督查,加快整治的建设力度

为切实提高村庄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镇、村将按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招投标进行统一施工。镇及相关部门要随时对工程建设进度进行督查,确保工程进度和时间同步,所有项目建设要在9月30日前全部完成,各整治村要具体项目的进度时间表报镇,每月村将具体进度情况报镇。

村内污水处理方案范文第7篇

(一)参观培育点

2016年全州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参观点为:__市__镇、__县__镇、__县钱相街道办、普安县江西坡镇、晴隆县沙子镇、__试验区__镇。

(二)会议时间

2016年全州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拟于10月中旬召开,用时一天半(参观1天,分两组观摩;大会半天)。

(一)__市__镇

示范要求:文化旅游示范点。发挥__的区位优势,依托贵州龙博物馆和原位博物馆、茶马古道、窦氏民居群、革里生态农业示范区,深度挖掘贵州龙化石自然遗产所在地品牌优势和彝族文化,建设有自然历史、人文历史、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小镇,打造古驿__,黔龙彝地。

指导要点:一是做好风貌整治。按照融合历史、展现民族特色的原则,提炼革里彝族建筑元素,通过青瓦、青砖、木质雕窗等建筑语言,开展324国道两侧老街区、窑上及__新区风貌建设。二是完善城镇功能。围绕“8+X”项目,提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连接高速匝道的镇区路网、污水处理厂、湿地公园、节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公立幼儿园、寄宿制学校、公共交通客运站、商贸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镇功能。三是提升城镇品质。利用现有地形条件,将自然水体引入镇区,融合贵州龙化石、茶马古道、革里窦氏民居、永康桥、抹角桥等地域特色和彝族文化,建设湿地公园、__中心长廊,增加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合理布设游览步道,布置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家具;开展镇区环境整治,按照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建设镇区生态停车场,完善垃圾收运系统。四是丰富旅游业态。制定__镇旅游策划方案,以贵州龙化石博物馆、原位馆、革里窦氏民居群和革里山水林自然风光为依托,深度挖掘彝族雕刻文化,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旅游产品。

(二)__县__镇

示范要求:和谐宜居示范带、农业产业一体化示范园。依托气候、山水田园、镇区格局、产业结构等特色优势,统筹鲤鱼村、河滨公园、老镇区等资源,深度挖掘苗族文化,建设环境优美、产业配置合理、民族风情浓郁的和谐宜居小镇。

指导要点:一是完善城镇功能。围绕“8+X”项目建设,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交通网络。按照齐备、便捷的原则建设或提升镇区生态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共交通客运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做好镇区环境整治,完善垃圾收运系统。二是打造“宜居”特色。按照生态、环保、宜居的理念,挖掘苗族文化,做好镇区风貌整治,建设苗族文化广场,开展镇区绿化、亮化、美化。以茶马古道旧居为中心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完善沿河景观带,设置垂钓台、休憩座椅、自行车道、步行道。推动鲤鱼坝现代观光农业—民族风情旅游度假区—红心猕猴桃种植示范园—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等周边区域同镇区的深度融合,提升镇区环境宜居度。三是提升美丽乡村。提升鲤鱼村品质,合理布局金融、邮政、生态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完善鲤鱼苗族广场和苗族文化博物馆,充分搭建“八月八”等传统民族节日平台,建设乡村茶室、酒吧等,打造升级版的“微田园”。四是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依托薏仁米产地优势,建设薏仁米产业一体化示范园,整合全镇10余个较大的薏仁米加工企业、100余户小微加工企业、200余户个体加工户,联合发展,集收购、粗加工、精加工、包装、销售等为一体,实现薏仁米年产能10万吨以上。

(三)__县钱相街道办

示范要求:现代小镇示范点。围绕纳汪村自然山水和传统格局,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朴实而亲切的美丽乡村。按照__县“北部新区”发展方向,做大做强绿色产业、生态旅游,以龙城大道、金碑大道、金源大道建设为依托,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示范点,打造现代小镇。

指导要点:一是打造现代小镇。围绕“8+X”项目,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建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依托路网建设生态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共交通客运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垃圾收运系统,强化环境整治。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美化城镇景观;打造海绵城市试点,开展河道治理,修复城镇水生态、涵养水资源,综合建设渗水、滞水、蓄水、净水、排水设施,增强防洪能力。二是做好纳汪新农村建设。围绕村庄现有格局,做好村落规划,重点突出地方传统建筑特色,做好古井、古树保护,稻田养鱼等,整体推进民居改造。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美化村容村貌,建设文化广场、停车场、农家乐、乡村茶室、酒吧等设施,合理布局金融、邮政、乡村旅馆等服务设施,建设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村庄垃圾收运系统。展现田园、山水、绿树、民居和谐景观,打造升级版的“微田园”,形成村在林中、房在绿中的自然格局。

(四)普安县江西坡镇

示范要求:茶文化体验区。依托茶叶资源优势,发掘茶文化,促进茶旅游,做大做长茶产业,将江西坡新镇区打造成经济发展、民风淳朴、茶味浓厚的古茶小城。

指导要点:一是注重风貌规划。提升新镇区规划品位,统筹考虑镇区

与茶场、园区的建设发展,建筑总体风貌采用清净素雅风格,将种茶、采茶、产茶、品茶等环节提炼运用到城镇家具中,营造清幽、禅意的整体氛围,展现茶意之美。二是完善城镇功能。加快镇区路网、农贸市场、市民广场、生态停车场、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运系统等“8+X”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移民安置房、城镇保障房和小康房建设。三是提升城镇品质。围绕山地茶园,修建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发展观光农业,打造慢病康疗服务中心、茶文化康疗度假村、茶园栈道及步道、孔雀生态放养区、红茶体验养生坊,将观光、运动、养生结合起来。依托茶园和现有水资源,建设茶文化主题公园,配套以体验种茶、制茶、品茶为主体的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多个茶文化氛围浓厚的乡村旅游观光点,并配套发展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发展茶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以茶叶为核心,大力发展茶产业,做长产业链,重点打造“普安红”品牌,形成“一个重点、多个卖点”的茶叶生产销售体系。 (五)晴隆县沙子镇

示范要求:按照“抗战历史展示区”的打造思路,依托二十四道拐、史迪威小镇、美军加油站等,发掘抗战记忆、深挖抗战文化、突出抗战历史。以茶籽化石为核心,发展茶产业,构建有历史记忆、有产业特色的古茶驿站、旅游小镇。

指导要点:一是完善城镇功能。按照“8+X”项目建设要点,完善镇区路网,按照城市道路标准改造G320国道,优化配置镇区道路。启动镇区集中供水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生态停车场、市民广场、农贸市场等建设,推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城镇保障房、棚户区改造和小康房等工程,建设沙子水库湿地公园,打造城镇景观,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二是加快镇区风貌建设。以抗战文化为主导,提升镇区风貌。结合二战时代特色,提炼民国建筑元素,开展建筑风貌改造。融合茶籽化石特点,综合设置街头景观、休憩设施等城镇家具。开展镇区环境整治,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三是挖掘抗战文化。依托二十四道拐、史迪威小镇、美军加油站挖掘抗战文化,宣扬反法西斯精神,提炼二战烽火记忆,打造二战历史展示基地。四是促进茶产业发展。建设茶叶交易市场,完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茶文化园,展示历代民族制茶工艺;建设茶业科技培训中心,加强种茶制茶技艺培训,带动农民市民化。

(六)__试验区__镇

示范要求:汉文化示范点。依托农产品资源,发展复合型现代农业,构建产业结构先进、物流辐射广阔的现代农产品交易中心。充分发挥汉墓群文化价值、深度挖掘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构建传统特色展示区,建设文化__。

指导要点:一是提升城镇品质。结合“8+X”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按照低碳原则,打造便捷、环保的低碳交通体系。发挥自然景观优势,利用河流水系、街道、公共开放空间,建立网状生态系统,开展镇区环境整治,优化垃圾收运系统,做好镇区绿化、美化,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按照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建设节能路灯、生态停车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二是展现“汉族”内涵。依托汉墓群,追朔历史背景,理顺__人文发展脉络,发掘汉民俗、汉文化、汉传统,依据汉传统民居风格,开展镇区风貌整治。在高速公路至镇区、休憩节点、湿地公园等节点,设置具备汉民俗元素的城镇家具。融合汉舞、汉诗、汉妆元素建设汉文化广场。提取汉文化特点,打造汉文化体验馆,通过汉舞、汉服、古筝、古琴展示,体验古风、古韵、汉礼。挖掘汉传统,弘扬汉民俗,通过恢复束发礼、冠礼等仪式,结合传统节庆,充分搭建汉族传统民俗展示平台。三是做强“农”产业。依托丰富农产品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结合交通优势,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发展电商平台,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囊括周边乡镇,辐射全省的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

成立__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现场培育组(包括:__现场培育组、__现场培育组、__现场培训组、普安现场培训组、晴隆现场培育组、__现场培育组)、工作督导组、资金筹备组、宣传报道组等5个工作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一)办公室

主要职责:制定本组工作方案;负责大会日常事务工作;统筹协调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参观点的各项工作;负责大会活动服务指南;负责领导小组全部会议会务工作;负责大会会议地点选择;完成大会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工作督导组

(三)现场培育组

2.__现场培育组

3.__现场培育组

4.普安现场培育

5.晴隆现场培育组

6.__现场培育组

主要职责:制定本组工作方案;根据参观点培育指导要点,拟定打造目标,制定参观点现场培育实施方案,确定承载项目,建立项目库并倒排项目工期,确保达到参观效果;完成大会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四)资金筹备组

村内污水处理方案范文第8篇

根据《富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摸底调研检查情况报告》,结合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现场会精神,乡结合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认真抓好整改落实,深入推进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尽快改善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现结合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以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提升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以改变村民卫生习惯、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切入口,加快补齐我市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全面提升生活水平、生产能力和生态质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分工负责。按照“政府主导、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具体实施”的原则,落实工作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区域统筹,科学规划。按照“区域统筹、高点定位、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经济适用”的要求,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与脱贫攻坚、移民(易地)搬迁、特色产业培育、文明和谐社区创建、重点镇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科学编制各类专项建设规划。

(三)典型示范,有序推进。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以贫困村及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道两侧、重点流域和县城周边、传统村落、城乡结合部村庄等为重点,通过抓点示范,深入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四)政策激励、群众参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争在全市上下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工作目标

2019年覆盖全乡人居环境整治,完成108个村庄环境整治。力争年底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基本解决。

四、存在问题

(一)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依旧突出。一是随地乱丢垃圾习以为常,生活、生产及建筑垃圾四处散落;二是畜禽动物粪便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入露天沟渠现象普遍。(责任单位:各村委会、村民理事会、水务站、乡人民政府)

(二)乡村规划编制欠缺。一是农村住房布局凌乱,农村房屋建设存在盲目性、自发性和无序性等诸多问题,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存在很多环境卫生死角。二是“六乱”现象依然突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普遍存在。三是各村内巷道硬化参差不齐、标准不一、衔接性差,甚至有部分村寨庭院及入户道路没有硬化,影响村民出行;四是公共厕所修建距离不合理,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存在建成后无村民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各村委会、村民理事会、国土自然资源所、乡人民政府)

(三)路灯照明设施还没有完全覆盖。一是无路灯或只安装部分路灯村寨普遍存在;二是已安装路灯村寨,路灯损毁严重。(责任单位:各村委会、项目办、乡人民政府)

(四)垃圾清运及处理滞后。一是配套设施严重不足,造成垃圾长时间堆放不能及时清运;二是保洁人员没有履行好职责,未能及时清理村内环境卫生;三是垃圾无害化处理难,村上收集的生产、生活垃圾只做简单的焚烧或填埋。(责任单位:各村委会、村民理事会、项目办、乡人民政府)

(五)人居环境整治配套资金投入不足。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地方财政收支更加紧张,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由于配套资金落实困难,势必会在推行各项政策时进行取舍。(责任单位:各村委会、村民理事会、项目办、乡人民政府)

五、实施时限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8月下旬)。乡、村逐级召开动员会,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各责任单位按照各自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迅速开展工作。

(二)集中攻坚阶段(2019年8月至2019年11月)。全民动员、部门联动,上下协调、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攻坚战。确保到2019年底,全乡70%以上村小组基本达到验收标准。

(三)完善提升阶段(2019年11月至2019年12月)。总结经验,完善配套政策,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创新提升建设水平,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乡落实好分管领导、工作人员,紧紧围绕本乡镇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推动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保洁人员工资、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建设所需资金,建立完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公共财政投入与村民适当缴费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推动村庄保洁、管护及项目建设、垃圾收运处置、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市场化。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一是要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广大村民环境整治的主体意识和环保意识;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升文明素养。二是要通过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特色、改善村庄环境,激发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引导群众珍惜环境整治成果,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民自治。三是加强学校教育宣传,以学生促家庭,形成“小手拉大手”共同保护绿色家园的氛围。

(四)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充分发挥规划的作用,全面开展乡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二是在学习先进地区先进经验基础上,深入群众,充分吸取环境整治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适合本地乡村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案;并根据各地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各地区整治目标任务,量力而行,着力解决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