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产综合利用

矿产综合利用

矿产综合利用范文第1篇

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社会现代化发展中,矿产资源是重要的物资基础,为了缓解这方面资源的紧张,要对矿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于地质找矿而言,就是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发现资源予以利用。下面就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地质找矿

对于我国的矿产资源而言,其不仅含量丰富,而且种类也很多,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均资源有限,很多重要资源严重不足,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下面就对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地质找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掌握二者的内在联系后,分析存在的问题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提出解决措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1当前矿产综合利用的基本情况

1.1对低品位矿产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我国低品位矿产少,选择上存在一定困难,通过对其进行综合利用,能减少污染,推动发展。

1.2分析对废弃物的使用情况

和之前的技术等进行对比,其治水、选矿和采矿等技术水平都不高,而且产生了大量的尾矿、废石等,通过调查得知,有些废弃物中含有有用矿较高,因此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1.3分析对再生金属的使用情况

在日常采矿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废弃金属材料,如果不进行回收,那么这些材料就会被浪费,因此要及时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周围的环境。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倡导对再生金属的回收利用,而发展到现在,其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产业[1],因此在这方面有很高的发展。

1.4对非单一矿产资源的利用分析

在我国的矿产资源中,共生和伴生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这也是一大特点,在已经探明的矿床当中,发现80%都是共生和伴生矿床,未来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对当前的开况分析,已经对139种矿产资源中的87种进行了使用,而且其基本上都来自于共生、伴生矿床,通过专业人士的调查分析,这些矿床的潜在价值超过了30亿,但是在以后的发展中,也要重视对其的综合开发利用[2],将资源的利用率扩大到最大。

2分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地质找矿之间的联系

2.1地质找矿前要保证对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

在对矿产质量进行衡量时,主要参考标准是矿石的品味,在进行地质找矿的时,要先确定矿产的具置,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才能判断矿产的品位,矿产品味很关键,其能决定矿产资源应用的开采技术,开采时间,以及资源的价值情况,如果矿产的品位越高,那么其使用价值也就越大,如果品位较低,那么其应用价值也就很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的提炼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在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时,很多品位不高的矿产资源也得到了合理开发利用,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2地质找矿中合理的利用

矿产是其重要内容在地质勘查过程中,综合评价和综合勘探是其基本工作任务,具体涉及到两方面内容,(1)要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具体的含量和总类,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其实际的结构特点,这样数据、内容对以后进行矿产的使用有很大好处。(2)在以后的开采过程中[3],应该对出现的废渣、废水和废气等进行确定,针对可以利用的资源,一定要进行重复使用,保证资源的效率,针对不能重复使用的,也必须予以妥善处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2.3对矿产资源必须做到综合利用

虽然我国的矿产资源较多,但是人均数量很低,在当前所探测出的矿产中,还存在很多贫矿和伴生矿,在开发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除此之外,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浪费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对资源利用的效率,除此之外,这种规划性的资源开发,对没有开发的资源也是一种保护,其是开源节流的措施,确保矿产资源供应的安全性,解决资源短缺等难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还应该对资源开发体制进行改革,要求必须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完善相关制度之后,各项工作都严格执行,充分利用资源,做好资源的回收工作,这才是长期的战略发展方式。

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未来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3.1找矿存在很大的困难

通过多年的开发利用,浅层地表的资源都已经被找到,而且进行了规模开发使用,但是矿产资源还没有满足发展需求,因此找矿工作开始向深层的地下,以及海洋领域发展,这两个方面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对找矿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技术水平不高,那么找矿工作就是纸上谈兵,除此之外,在这些方面可以找到大型矿产的概率很小,因此在找矿前期,存在很大的投资风险,地质找矿的难度增加,直接导致了探明资源的存储量下降,这样就产生了严重的供求矛盾,对矿产资源进口有严重的依赖性。在这方面,不仅是我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国外其他国家,也都有同样的问题,同时其在全球范围都很普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希望全球各个国家通力合作,协力发展,解决这一技术难关。

3.2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比较粗放

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中,由于矿山规模小,资源回收率低,以及安全隐患大等,导致最终的开发比较粗放,资源利用率不高。由于矿山规模小,因此不能施行集约化管理,集约化程度有限,我国的采矿人员队伍庞大,而且中小规模矿山较多,由于规模小,分布较为分散,而且技术条件落后,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制约了发展。在开发经营中,资源回收率非常低,当前相关部门领导都意识到资源回收的重要性,但是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回收率很低,还有很多具有回收价值的矿产得不到再利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3.3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中,技术水平低,管理方式落后,引入先进设备后,管理意识没有提高,因此还是以粗放管理为主,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还污染的当地的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在矿产开发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废水和废气,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资源开发完之后,没有进行后期的处理,致使矿产开发中,伴有严重的资源破坏,生态破坏。

4总结

通过以上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的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的矿产资源生产中,主要是粗放生产,虽然矿产总量很大,但是人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要进行集约化管理,有效利用矿产资源,避免在生产中造成浪费。与此同时,还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地质找矿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矿产勘查是前期工作,在勘察其企业要具备很好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和实力,降低对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这样在市场中才会有竞争力,集约化生产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陈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分析[J].广东科技,2014(02):117-118.

[2]李志强,杜轮.浅谈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方法[J].工业c,2016(6):282.

矿产综合利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尾矿 综合利用 产业化

1.引言

随着我国钢铁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势必不断增加。而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是资源危机状况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是资源的开发而导致的环境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近年来,虽然我国铁尾矿再次利用率逐年提高,但绝对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偏低。铁尾矿作为宝贵的二次资源,铁尾矿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回收大量矿物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而且能有效地缓解铁尾矿堆存带来的大量生态问题,对发展矿山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铁矿采掘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河北省铁尾矿资源分布及组成成分分析

2.1河北省铁尾矿资源分布

河北省铁矿主要分布于三大铁矿产区:第一是冀东铁矿区,包括唐山市、承德市和秦皇岛市;第二是邯邢铁矿区,包括邢台市和邯郸市;第三是张家口铁矿区;此外在保定市也有分布,但范围不大。铁矿资源是河北省重要的矿产资源,经过矿山多年的采选生产,河北省铁矿山堆积了大量的废石及尾矿,这些“人工矿床”是铁矿山重要的二次资源,随着采选工艺进步和技术经济条件改善,二次资源必将成为自然资源的重要补充。据调查统计,河北省铁矿尾矿堆存量总量约为93596万m3。其中冀东唐山地区和秦皇岛地区尾矿总量为49653m3。约占总量的53%,承德地区尾矿量约占总量的24%,张家口地区尾矿量约占总量的6%,邯郸、邢台、保定和石家庄地区尾矿量约占总量的17%。

2.2河北省铁尾矿组成成分分析

河北省铁矿产区按照矿床生成条件和矿石类型的不同,可大致分为四部分:冀东地区鞍山式沉积矿床,主要分布在唐山市、秦皇岛市,以及承德市的部分地区;邯邢铁矿产区的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分布在邯郸市的武安、永年,以及邢台市的沙河等地;滨海浅海相沉积赤铁矿菱铁矿矿床,亦称之为宣龙式铁矿床,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市的宣化等地;承德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主要分布在承德市的平泉、丰宁、围场、承德(县)等地。这四类矿床的矿物和脉石组分不同,矿石物理结构和力学性质各异,经选别后形成的尾矿的主要矿物组分也有非常大的差异。

2.2.1冀东地区鞍山式沉积矿床

冀东地区铁矿属前震旦纪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鞍山式铁矿石的矿床类型属前震旦纪沉积变质型磁铁石英岩和赤铁石英岩。矿石呈条带状的贫铁矿,一般含铁量为30%左右。其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和假象赤铁矿,主要的脉石矿物有石英,其次为绿泥石、方解石和角闪石。冀东地区鞍山式铁矿尾矿的化学成分比较简单,化学成分中SiO2达65%-75%,有的含SiO2量高达83%, TFe 8%-14% ,属高硅型尾矿。该类铁尾矿是数量最大的铁尾矿类型,尾矿一般不含有价伴生元素,平均粒度0.04-0.2mm。属于这类尾矿的选矿厂有首钢大石河、水厂,唐钢石人沟等矿山的选矿厂。

2.2.2邯邢矽卡岩型矿床

太行山区矽卡岩型铁矿,围岩为白云岩,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伴生有少量闪锌矿、黄铜矿及一些微量元素。脉石矿物以透辉石和蛇纹石等蚀变矿物为主。尾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赤铁矿,还有一些黄铁矿,及一定量的锌和铜矿物。

2.2.3承德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

承德尾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属钒钛型尾矿,主要的脉石矿物有石英,其次为绿泥石、方解石和角闪石,以及钒和钛的氧化物。

此地区尾矿属于多金属类铁尾矿,其特点是矿物成分复杂,伴生元素众多,除含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还含有一定量的稀有金属、贵金属及稀散元素。从价值上看,回收这类铁尾矿中的伴生元素,己远远超过主体金属铁的回收价值。承德铁矿区是产于基性岩中的钒铁磁铁矿矿床,并有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等围岩蚀变,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磁铁矿、钛铁矿、斜长石、辉石、绿泥石、绿帘石。经选矿后,大部分磁铁矿和钛铁矿都已被除去而留下以脉石矿物为主的尾矿。

2.2.4张家口宣龙式铁矿床

宣龙式赤铁矿矿石以胶状构造为主,少量有侵染状构造。其矿物组成复杂,分布不均匀,以鲕状构造为主,金属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少量油菱铁矿、黄铁矿和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其次为角闪石、辉石、粘土等。

3 河北省铁尾矿综合利用分析

3.1铁尾矿再选与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

我国铁矿中贫矿和共生矿多,选矿难度大,加上过去几十年选矿工艺落后等原因,使得我国多数尾矿中残余金属及有用组分多,具有巨大的回收潜力,这是尾铁尾矿综合利用时首先必须考虑的。据初步调查分析,河北省尾矿堆存总量81165.00万t,其中含铁品位平均在10.23%-12.68%之间,赋存金属铁含量9000万t以上。目前一些矿山企业迫于资源枯竭、环境保护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等多重压力,开始重视对铁尾矿资源的开发利用。

3.2利用铁尾矿制备建筑材料

河北省铁尾矿生产建材成功的应用方面主要有利用尾矿作为建筑用砂及制作地面砖和装饰砖等。河北迁安部分小铁矿尾矿经筛分后得到的粗粒尾矿作为建筑用砂,每年供应天津建筑市场上百万t;遵化金三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与韩国大正建设株式会社合资开展利用尾矿沙生产健康木地板项目研究,项目总投资3.09亿元,建设日产26800 m2尾矿沙制高档仿真木地板生产线四条,目前已完成投资7300万元。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消耗尾矿砂4万m3,年可创造产值7.84亿元,利税达9260万元。

矿产综合利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蒙自然资源矿产开发综合利用

受国家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技术的应用还十分的落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及时进行控制矿产资源的浪费利用现状,不久的未来,我国有些矿产将会出现短缺甚至枯竭。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内蒙的地质勘查工作还有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勘查工作的先进程度与其具有的巨大矿产资源潜力相比还相当滞后,资源基础地质勘查程度还非常低,在矿产综合利用上效率低等问题仍急需得到解决。

1内蒙古自然矿产资源具有的特点分析

1.1资源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各省份中属于资源大省,该区4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有22种列前3位,7种居全国之首。据科学测算内蒙古各类矿产保有储量潜在总价值大约在13.41万亿元左右,整体矿产资源居全国第三位。可开发的能源矿产占11.52万亿元,为总价值的85%;金属矿产大约0.7万亿元,占总价值的5.2%;非金属矿产大约1.19万亿元,占总价值的8.8%。内蒙古人均拥有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为56.73万元,居全国之首。

1.2共生矿较多,单一的矿床少。内蒙古矿产分布大多为常伴生多金属矿床、多种矿物或有用组分共生或伴生,这种现状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了技术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让矿产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2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

2.1工作薄弱,资源储量家底不清。与国家先进的省市相比,内蒙古地质勘查工作先进程度与巨大的矿产资源潜力相比还不相符,甚至可以说还相当滞后,在技术应用上相对还比较低,甚至其资源家底不清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2矿产开发结构比较单一。由于内蒙古的综合经济基础的薄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程度还十分低,区域内单位矿产资源采掘的成本相对其他省份较高。产业形式长期以来基本上形成了以煤炭生产为支柱的单一产业,这与资源大省的特点是特别不符的,受这种形式的影响,必然不能使资源优势得到发挥。

2.3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程度较低。内蒙古目前虽然矿山数量多,但整体上规模较小,企业在矿产综合上必然回收能力较差,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浪费严重;开采规模仍未能与矿区的资源储量相适应。目前据可靠数据显示,内蒙古虽然单一产业为煤炭业,但煤炭资源开发的回采率也不突出,在综合利用回采率也仅为45%,与国家规定的65%的水平相比差距仍不容乐观,铁矿的回采率为65%左右,也低于全国水平。

2.4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调控能力弱。目前在矿山的采矿权确认上,内蒙古绝大部分矿山是多数仍然是以无偿划拨方式取得的采矿权,其结果必然会使采矿者缺少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在采矿过程中过多的是采用掠夺式的开采,从而使矿产资源不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并且会造成矿产资源的巨大浪费。

3矿产综合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3.1在矿产资源利用上要坚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在国家产业政策与规划的引导下,科学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以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

3.2要始终坚持保持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正确处理资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国有矿山企业与非国有矿山企业的相互关系,规模开发与小矿开采之间的关系。确保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规范化、有序化。

3.3要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上,坚持利用技术的方法不断进步与创新,通过不断创新技术利用手段,达到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及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和成果攻关的推广应用。

3.4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上要坚持依法严格管理矿产资源,积极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长效机制,综合运用技术应用手段,科学推进矿产资源的依法行政管理力度,从而强化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

4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用率的措施

4.1 政府引导,政策保证。国家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对资源综合利用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并且还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并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考察奖惩制度,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杜绝废矿产生,使矿产资源受到破坏。

4.2综合回收,科学利用。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伴生矿产资源。要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新建项目的审批关,将单一经营向采选冶联合经营过渡发展,同时针对伴生矿产资源制度完善合理的利用措施,最大化的提高伴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4.3工艺探索,稳步提升。要提高金属矿产资源尤其是贵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开发单位必须要加大技术力量投资,提高金属回收率的工艺探索。同时要积极研发切实可行的处理加压浸出渣等提炼贵金属的工艺处理技术,加大设备投资力度,提高贵金属回收率大幅度提升。

4.4培育企业,鼓励科研。内蒙古当地政府要根据企业的综合开发利用率进行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相挂钩,从而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地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同时要加强基础研究制定相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奖惩措施,坚持有效确保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环境为核心,高效率、低排放进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内蒙古地区要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力度,根据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实际,大力实施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力度,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才能有效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峰,徐明,陈超,等.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矿产综合利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东省;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经验;存在问题

2012年至2014年,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完成了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广东省重要矿产资源“三率”(注:三率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是反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指标)调查与评价工作。在完成该项工作过程中,作者总结了广东省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部分建议。

1 广东省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经验

广东省高度重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以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为契机,积极引导和支持矿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我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的成效,经验如下。

1.1积极探索盘活低品位难采选矿石

广东省各矿山积极探索盘活低品位矿、难采难选矿石。例如,凡口铅锌矿充分利用原探采工程和坑内钻探来探明已作设计矿损处理但目前仍有利用价值的薄层小矿体。大宝山矿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通过边坡扩帮工程,回收土状矿、坡积矿等低品位矿。翁源红岭钨矿通过沿脉探矿探明低品位矿石、薄层矿体,回收民采遗弃低品位残矿、边角部位低品位矿石等措施,延长矿山服务年限3年。另外,对低品位铁矿先进行干选抛废,既提高了品位,又抛去大量废石节约磨矿成本。广东省多个铁矿山应用此技术成功利用了低品位矿。

1.2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部分矿山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例如,云浮硫铁矿通过应用浮选柱设备,对选矿进行技改,增加了S46%的硫精矿产量,提高硫铁矿的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并盘活了低品位矿。凡口铅锌矿采矿方面,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试验了无底柱充填联合采矿技术,获得回采率高、损失率低的效果。选矿方面,研发改进了选矿工艺流程,从铅锌矿选矿后的锌尾矿中选出高品质硫精矿,提高了综合利用水平。

1.3积极支持大中型矿山等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工作

根据我省经验,相对于小型矿山,大中型矿山技术力量强、资金足,在技改方面较积极,技术改造进步大多数出自大中型矿山,而小型矿山因技术、资金不足,难有技术创新。通过大中型矿山技术改造取得经验后,再推广到小矿山。

2 广东省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省矿产资源的特点,一是小型矿床比例高,共(伴)生矿、贫矿、低品位矿及难选冶矿多。探明的中大型金属矿床一般共(伴)生组分多,如凡口铅锌矿、大宝山多金属矿、连平锯板坑钨锡多金属矿等,共伴生组分达9―22种,铁矿多伴生锡、硼、锌等,开展过一些分离回收试验,但分离回收困难,技术经济还不可行,综合利用的难度大,综合利用程度低。二是查明矿产资源储量控制程度较低。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结构中,资源量多,储量、基础储量少。经济可行性差或经济意义未确定的资源储量多,经济可利用的资源量少。三是矿山布局和结构不够合理,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全省大中型矿山仅占矿山总数的3.14%。大部分矿山企业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生产规模小、矿产品附加值低,部分优势矿产如稀土和重要非金属矿产缺乏深加工产品系列和完整产业链,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回收利用率低,尤其是部分铁矿中资源储量大的伴生矿种如硼、锡、锌等长期不能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3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3.1部分矿山企业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部分矿山企业满足于现状,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认识不足,对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没有真正开展此项工作。

3.2部分矿山受限于经济及技术条件

一是部分小矿由于储量少,虽然含有可综合回收元素,但增加设备投入成本较高,导致没有回收。

二是部分矿山的共伴生元素综合回收在技术上有难度。如大顶铁矿伴生锡和锌,截至2011年底,该矿累计查明伴生锡金属资源量66070吨(相当于大型锡矿储量),保有伴生锡金属资源量23480吨(相当于中型锡矿储量);累计查明伴生锌金属资源量156083吨,2011年底保有锌金属量61848吨。因锡赋存状态问题(伴生锡主要以胶态锡的形式赋存于磁铁矿中,伴生锌以锌铁尖晶石片晶包含于磁铁矿中),锡、锌在选矿阶段难以与铁及脉石矿物分离,无法综合回收利用。曾在铁精矿冶炼中进行过锡烟尘回收试验,但经济上不划算。若解决这部分锡的回收问题,则我省锡的资源量将大大增加到50万吨左右。

三是部分矿山共伴生元素综合利用研究深入程度不够。如凡口铅锌矿中稀散元素镓、铟、铊等储量不少,但目前没有深入研究其回收利用情况。其在精矿中富集情况如何、能否冶炼回收、回收效果如何等不清楚。

3.3尾矿综合利用较少

在尾矿综合利用方面,由于经济成本和选矿技术等问题,我省多数矿山没有对其残余的可利用元素进行回收。尾矿用途目前多为铺路、回填、做制砖原料等。部分尾矿中含有有用元素,但暂时不能回收,只能在尾矿库中保护性堆存。

3.4低品位矿利用有政策风险

对低品位矿的利用,目前政策尚有政策风险。虽然国家大方向上鼓励矿山积极利用低品位矿,但具体操作上又未能解决矿山超规模生产的担心。要选出同样多的精矿,利用低品位矿将需要更多原矿量,故可能导致超出采矿许可证规模生产。在此问题上,需要国家出台这方面的指导措施,将低品位矿与工业矿分开管理,鼓励矿山利用低品位矿。

4 有关对策和建议

4.1建立奖惩机制

对部分矿山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应根据矿种、开采方式、矿体赋存状况、选矿难易程度等不同情况设定考核指标,高于考核指标的进行不同形式的奖励,如减免各种税费、给予资金奖励等。对低于考核指标的,应建立惩罚机制,如增加其资源补偿费。低于考核指标的,应限期达到要求,否则应更换具备技术资金条件的企业进行开采。

4.2国家资助技术攻关

目前综合利用技术上有难度的,矿山可联合有关科研院所等技术机构进行技术攻关。对广泛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仅靠矿山自身技术与经济条件解决问题存在难度的,国家可组织技术攻关,进行资助。选择有代表性的矿山做为示范基地,国家财政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企业自筹一部分,加强低品位难选冶矿床的开采技术研究和应用,研发和推广多金属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流程,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绿色矿业”,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方法新技术。

4.3保护尚不能利用的资源

对目前尚不能利用的部分资源,应进行保护,以待技术进步时利用。可将共伴生元素较多但目前难以利用的资源保护起来,暂不开采。对尾矿中尚含有暂时未能回收利用的有用元素的,应予以妥善堆存并进行保护。

4.4出台政策指导低品位矿利用问题

矿产综合利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资源 高效利用 瓶颈约束 对策建议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从现在到2020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资源消耗会不断地持续增大,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加大,矿产资源短缺现象的出现将成为重要制约因素,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提高矿产资源供应的紧迫任务和挑战。为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满足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必须树立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观念,强化资源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推进资源高效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此来不断提高资源高效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最终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

1.我国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现状

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越来越严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高效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费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能源及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2.我国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建立、健全我国矿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目前,我国有关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法律法规等还不够健全;《矿产资源法》急需修改其中的部分内容,以使其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我国是矿业大国,一部《矿业法》的出台都困难重重,致使地方性部门规章、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等之间互相矛盾,直接造成文件执行困难,各部门、单位对己方无优惠的政策、法规的颁布漠不关心。对探矿权采矿权的管理、矿业市场准入的资格和技术资质审查、过程监督和矿山企业市场退出(如闭坑或转让后的资源清查、地质资料移交、环境保护后续处理、矿工权益保障等)的规定不明确,管理上难以掌握。

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工艺技术较落后,资源利用率较低

资源利用率的低下,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客观上又造成资源供应的不足,导致资源价格节节攀高,使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制约。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15~20个百分点,综合利用程度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对列入储量表的共伴生矿产进行较好开发的矿山只占三分之一。大量铜、铅锌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得不到综合高效利用。非金属矿的开采加工仍有采用手工拣选等方式,装备较差,大部分依靠采富弃贫维持利润,回采率只有20%~30%。我国煤炭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全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约35%~40%,资源富集地区的小型矿井资源回收率仅为20%~30%。我国煤炭经济总量的提高,主要是以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快速增加为基础,而煤炭资源回采率低、浪费严重的问题仍然突出,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化学矿山行业的回采率较低,一般小矿只能维持在40%左右。

2.3 矿产综合利用程度与矿业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差距

我国已探明的矿产储量中,共生、伴生矿床比重占80%左右,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但资源综合利用率在30%左右,而国外先进水平在50%以上。处理矿石的单位能耗比国外平均水平高出30%~40%;采、选、冶总回收率比国际水平低20%。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60%,与发达国家相比低10~15%。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40%,比发达国家低20%。共伴生组分综合回收率在40%~70%的国有矿山企业不足五分之二,个别国有矿山综合回收率只有百分之几。有色金属矿产综合回收率为35%左右,伴生金的选矿回收率一般只有50%~70%,银的回收率为60%~70%,而国外指标分别为60%~70%和70%~80%,相差10%左右。发达国家伴生金属的综合回收率平均在80%左右,综合利用产值占总产值的30%以上,比我国高出20%。

2.4 矿业开发造成环境影响较严重

资源高效利用包括废弃物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在这方面我国目前的重视程度还很薄弱。据统计,我国煤矸石堆存量现已达到38亿吨,综合利用率却仅为44%;粉煤灰堆存量已超过8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五分之一;到2007年底,全国尾矿或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约为250亿吨(该数据应包括废石),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率仅有8%左右。“三废”的排放造成大面积的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严重毁坏生态环境,甚至造成砷、氟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累积,直接危害到在矿区周边生活的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量矿山废弃固体堆砌场、尾矿堆放库存在地质安全隐患。据调查统计分析,我国矿山危库、险库超过全国所有尾矿库的三分之一,在南方雨季非常容易诱发尾矿坝、库溃陷、泥石流及滑坡等地质次生灾害。矿山采选业还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2006年仅有色金属矿山采选工艺所造成的废水和重金属排放量分别为4.23亿吨和198.64吨,占我国工业废水和重金属排放总量的2.03%和40.74%。

2.5 金属和矿产品等再生资源利用薄弱

我国经济虽有了很大发展,但矿产品的社会积累还很薄弱。美国、英国、德国、原苏联、日本等国家炼钢用废钢比例已达40%以上,个别还达到50%,我国目前只有21%。2008年我国主要有色金属再生量占其产量的比重分别为铜52%、铝20%、铅14%、锌2%,远低于发达国家标准。有色金属的原料二次回收利用体系尚需完善,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工艺装备大多较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和再生金属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污染严重,能耗偏高,资源二次利用率低下,无法积极应对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变化。

3.推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资源高效利用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建设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矿产资源法》中应修改、补充、完善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关条款,制定《国家资源高效利用基本法》,确定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原则、管理范围、基本制度及主要措施等,为资源高效利用及其立法提供基本依据。制定、修改、完善资源高效利用各主要方面的单行法规,包括共伴生矿产资源、二次资源和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的单行法,进一步明确对矿产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提高“三率”要求,调整和修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办法》,加快资源高效利用法律体系建设,开展《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实施细则》、《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研究,依法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3.2 健全资源高效利用的约束及激励机制

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来支撑,这是发展高效经济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政策导向,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金融、投资等手段,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以经济调节为主、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的调控机制。通过国债支持、财政贴息、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等方式,拓展资金渠道,建立稳定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推广高效经济试点示范工程,围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中心,缓解资源压力、推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大对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监督力度。对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进行核算,将其与设计回采率、回收率的差作为对矿山企业进行奖惩的依据。对高效利用较好的矿山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获得采矿权;对高效利用较差的矿山企业,则酌情限制其采矿资格。

3.3 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

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发展高效型的矿业经济要引入一系列的先进技术。继续研究制定推进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稳定的科研队伍,持续开展创新性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推广应用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限期淘汰落后的采选方法、技术、工艺和设备。重点支持中低品位金属矿、共伴生矿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资源节约减量技术和替代技术研发,逐步建立发展高效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

3.4 建立完善矿产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指标体系

建立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矿产资源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废石围岩利用率和尾矿利用率,煤矸石利用率,主要矿种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矿产资源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的指标;明确作为回采率计算基础的储量到底是工业储量还是可采储量还是批准开采储量,对企业上报有关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等有关数据确定由国土资源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验收,并有权进行奖罚。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标准体系、矿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指标体系和评估验证体系。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评价矿山企业综合利用的水平。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要求,评价、监督矿山企业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

参考文献:

[1] 方敏,刘玉霞.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 2) : 6-7,33.

[2] 王永生.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潜力和对策措施[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7,5( 10) : 5-7.

[3] 李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对策[J].现代矿业,2009,6( 6) : 5-9.

[4] 梁凯,兰井志.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矿业,2004,13(12) : 44-46.

[5] 王春秋.关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考[J]. 矿产与地质. 2005(03) :242-245.

[6] 薛亚洲,王海军,陈甲斌,胡德文.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潜力与对策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0(03) :109-112.

矿产综合利用范文第6篇

关键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评价;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275-03

党的十报告提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在新的历史时期,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矿产资源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地质灾害问题

粗放的矿山采掘活动会导致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发生。据统计,中国井工矿山约占矿山总数的70%,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是主要矿山环境问题之一,占采矿引发地质灾害总数的20%。截至2012年底,全国采矿业累计引发各类地质灾害2.1万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62亿元[1]。

(二)地下水系统破坏

采矿过程中的单向疏干排水,严重影响了矿区及周边地区地下水均衡系统,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泉流量减少甚至干枯,造成矿区及周边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全国采矿活动平均每年抽排地下水超过60亿吨,累计影响了约5万平方公里的矿区地下含水层面积[1]。

(三)土地资源破坏

落后的矿山生产方式占用和破坏了大量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严重下降。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各类矿山累计破坏土地396.5万公顷,平均每个矿山破坏土地超过36公顷[1]。

(四)“三废”污染

未经过循环处理利用的矿山废水排放造成了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加剧了矿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和人畜饮水紧张的矛盾;一些矿山产生的大量废气和粉尘,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未经综合利用的尾矿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造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和土地面源污染。据统计,全国采矿业平均每年排放废水超过47亿吨,而采矿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达411.4亿吨,相当于全国原矿量年产量的约5倍[1]。

二、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节约矿产资源

(一)节约资源必须从减少资源消耗量做起

建国以来,中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以2012年为例,中国消耗资源约50亿吨,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的4%[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合理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矿石中的多种有用组份,尽量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回收废弃物,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暂难利用的废弃物,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贯穿于勘查、采选、冶炼全过程,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节约资源能够减少矿产资源开发量,降低开发强度。

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不足,贫矿、难选矿、小矿多,富矿、大型和特大型矿少,开发利用难度大,资源供需矛盾严峻。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有效地盘活节约了资源。示范基地对煤铀、硼铀、多金属等伴生资源的阶梯开发,建成了包括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金川多金属共生矿、包头白云鄂博多金属共生及稀土矿、湖南柿竹园多金属共生矿等大型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其中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不但结束了中国钒进口的历史,而且一举转变为世界上钒第四生产大国。据统计,有色金属行业综合回收金属元素近45种,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综合回收金属量占同期开采金属总量的18% 以上[3]。

(三)节约资源能够减少废弃物排放

矿产资源高效节约利用有利于消除矿山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和安全威胁、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初步形成了一矿多开、吃干榨净的“无废生产”,降低了开发强度。将上一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依次转化为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和能源,对固体废弃物和尾矿开展提纯、发电、填充置换资源、制备建材等再利用,对废气和粉尘回收发电或制备建材,对废水循环回收利用或二次回注,使系统内部企业之间形成协调、互补共生关系,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源头上减少了废物排放量和再回收利用废弃物。总结推广国内已经形成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和开发模式,无疑将成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三、节约矿产资源的主要途径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必须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降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推进资源勘查利用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一)转变矿产资源勘查方式,加强勘查综合评价

1.转变矿产资源勘查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矿产资源勘查和使用方式实现大转变。传统的矿产资源勘查方式是“有什么、找什么、用什么”,目标单一。生态文明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客观要求实现资源、环境、人文和社会发展等多目标的优化,实现综合平衡。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推进地质找矿向价值导向型找矿转移,实现矿物就地从原料到材料的升级。

2.增强“找大矿、找好矿”意识,优先找寻清洁资源

一是正确处理大矿和好矿的关系。大矿的环境成本和治理代价最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好矿指的是品质好的矿石,也就是好利用、易回收,综合回收利用率高,对环境影响比较小。二是研究“清洁”资源的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提高“清洁”资源比重。清洁资源(能源)应该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三是加强深部找矿与深部开发。深部找矿是当今世界大势所趋。国外很多矿山设施和发电厂都建造在井下。中国许多矿山也具备地下采矿、选矿、废渣回填等技术和实践经验,宜鼓励深部矿业,废渣、废水不出地表,加快深部开发的研究步伐。

3.加强综合规划部署和调查评价

一是根据区域环境特点,制定合理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及综合开发的实施方案。按照“技术可行,经济获利,环境少破坏”的原则,对主矿产、共伴生矿产进行综合评价,为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二是实施大型盆地多能源资源综合勘查与评价,探索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煤、铀、钾盐等多矿种综合调查评价技术和方法,提出协同勘查、资源有序利用规划。三是对于某些具有多用途矿产,还应按不同的工业要求进行相应的评价。四是在部署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时,优先安排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易采、易回收、环境成本低的矿床类型。

(二)开展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

树立资源综合评价的观念,建立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体系,扩大地质调查服务领域、延长工作链,将地质调查贯穿于资源前期调查、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一是调查评价工作要把地球表层、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当作广义的地质环境。将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中。把环境指标作为约束指标,确定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指导矿产后期勘查开发。二是建立监测体系,全面跟踪监测资源的数量、质量、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变化,及时提供跟踪数据和信息。建立空地一体化调查评价机制,将生态环境保护指标纳入矿产勘查评价考核体系。三是研究资源开发利用、人类活动、自然运动与地质环境变化的内在影响和规律,重视勘查开发手段的有效组合和合理运用,倡导绿色勘查开发。如增加化探工作中对有害元素分析测试和综合评价;重视地气测量、放射性深穿透等技术在深部找矿中的作用,判断隐伏矿体的矿种属性,避免开发环境综合承载力差的矿种;煤炭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用充填采矿法采矿,避免采空区塌陷等地质灾害。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勘查开发效率

1.加强采矿技术和装备的改进创新,提高开采回采率

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新的管控理念,从根本上提高开采回采率。随着技术的进步,薄矿体、超厚矿体无人采矿和水下采矿机器人成套技术装备将会投入使用。发达国家工业机械手、机器人等矿山设备的制造应用非常普遍,使得矿山设备的精度和设备寿命、稳定性大幅度加强,设备效率更高。而中国大量矿山设备,尤其是地下大型采矿、高效破碎和高效固液分离设备仍面临着不断创新的任务。

2.加大选矿技术攻关,提高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中国铁、铜、锰、铝、磷等短缺矿产的贫矿比例分别高达97.5%、64.1%、93.6%、98%和93%,中国85%以上的有色金属矿是综合矿,共伴生铁矿约占总储量的31%[4]。所以选矿利用技术的突破也是盘活国内资源存量的关键所在。

目前,中国某些重点矿种的选矿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铁钛钒混合精矿―分离提取铁钛钒新工艺解决了攀西钛铁矿制取高钛渣的关键技术难题;铝土矿正、反浮选技术和选择性絮凝浮选等新技术不断进步;生物冶金为低品位铁矿、铜矿和镍矿利用提供了条件;锂资源选矿、冶金和新材料加工上已形成规模效应。尽管如此,中国选矿技术攻关依然是任重道远,如以鲕状赤铁矿、黔西南粘土吸附型金矿、氧化铅锌矿以及铌、钽、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等为主要代表的难选冶矿,矿石性质复杂,是世界公认的难利用矿产,开发利用技术正在研发探索中。

应积极推广井下采矿、破碎―粗选―尾矿充填一体化工作站和井下选矿厂技术,研究解决井下尾矿和废弃物处置技术,开展选矿和冶炼废水的治理与循环利用技术攻关,推广无废生产模式。

(四)节约资源,加强清洁能源和新兴产业矿产勘查开发

确立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全面发展油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战略。重点加强新区、新领域、新层系天然气资源调查与勘探开发,加强致密油气、煤层气、页岩油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与勘探开发。

重点开发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高效选冶、稀贵金属分离提取技术,大力发展稀土永磁、发光、催化、储氢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和稀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5]。加强新兴产业的矿产勘查,积极发展高纯稀有金属高端新材料制品等,发展非金属材料加工产业。

(五)减少原生资源开发,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效率

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开源节流。开源包括新增矿产资源供应和矿产资源循环利用;节流是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排放模式和末端治理的环境保护机制,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由于原生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扰动,实质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一是从废弃物中提取矿产资源,利用固体废弃物中含有的大量有用矿物,可减少原生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扰动,节约土地资源。二是发展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利用新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减少勘查量、减少废物排放、降低环境扰动,建设清洁高效的新型矿产资源产业。三是从生物中提取矿产资源,国外生物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已经成熟,中国已有生物质致密固化技术压制而成的块状燃料发热量达到中煤水平,为从生物中提取煤炭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向海洋要矿产资源,从海水中提取铀矿等已在国外以产业形式出现[6]。

(六)实施境外地质调查战略,利用好境外矿产资源

中国对非洲、拉美以及周边亚洲资源型国家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零星分散,开展较晚,迫切需要实施境外地质矿产调查战略。

一是加强地质矿产合作编图研究。二是强化重要国家和地区资源实地调查和潜力评价,优选重点远景区,圈定找矿靶区,引导国内企业开展后续勘查。三是提升境外地质矿产信息服务。四是加强海洋尤其是南海周边海域与两极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五是加强与第三世界和发达资源国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推进国际和区域性地质矿产研究机构建设,开展地质矿产前沿合作和人才交流。六是建立安全经济的海外矿产供应保障体系。鼓励境外资源就地加工。通过并购参股方式,鼓励企业走出去经营矿权,开展风险勘查,扩大中国重要资源股权资源份额。

四、结束语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本身是对环境的重新改造,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来源,也会以局部扰动代价换取对生态环境更高层面的保护。另一方面,粗放的矿业开发也对环境形成了扰动,是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坚持节约矿产资源,就是要减少矿业开发和生产加工过程中破坏,缓解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节约矿产资源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统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统计报告(2013年)[R].P56-6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2年度中国矿产资源报告[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98-100.

[3] 吴荣庆.目前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2008:162-163.

[4] 中国有色工业协会.2011年有色金属工业统计年报[R].P21-22.

[5] 吴尚昆,孟旭光,等.推进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思考[J].中国矿业,2012,(6):15-16.

[6]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13)[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135-137.

Save Mineral Resources,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NG Xue-feng1,2

(1.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2.Chinese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 Economics,Beijing 101149,China)

矿产综合利用范文第7篇

1.1矿产资源自然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十分珍惜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过地质作用富集而成,相对于短暂的人类社会,矿产资源具有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也决定了矿产资源相对的有限性和稀缺性。矿产资源除少数出露地表外,绝大多数都埋藏于地下,赋存条件多较为复杂,对它的找寻、探明需要投入大量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即便是探明的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也经常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因此探矿、采矿工作伴随着很大的风险。任何天然资源在分布上都受一定自然条件限制,而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更为突出,这是由于地壳内物质分布不均一性和成矿地质条件不同而形成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矿区周围的地质地貌、地面植被和其它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甚至会引起局部区域地应力的不平衡使地质构造遭受破坏,其中采矿废石和选矿尾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显著,主要有:破坏原有自然景观,破坏植被,水土流失,水土污染,有害废水,引发地质灾害等。矿产资源的上述自然属性,要求人类必须十分珍惜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1.2湖北省省情、矿情决定了要重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我国矿产资源品种全,总量大,但人均少。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但人均资源仅为世界水平的58%,位列世界53位。石油、铁、铜等支柱性矿产供需缺口巨大,需大量进口。贫矿多、富矿少;小矿多,大矿少;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区域分布不均,赋存地质构造复杂。改革开放以来资源消耗大,且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品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我国的环境脆弱,以往长期的以生态换发展的思路更加加剧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压力。湖北省跨扬子陆块区和秦岭-大别造山系两大地质构造单元,具备较为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境内太古代-新生代的岩石地层出露较齐全,各类岩浆岩(脉)较发育,变质岩分布较广,赋存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截至2012年底,已发现149个矿种(188个亚矿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矿种92个(107个亚矿种),已发现但未查明资源储量矿种57个(83个亚矿种),整体居全国中游水平。湖北省矿产资源与全国矿产资源情况相似,现列举几条具体特点如下:(1)能源矿产资源匮乏,缺煤、少油、乏气是湖北省的能源现状,以煤炭为例,全省范围内煤炭资源极其贫乏,全省的煤炭总量不及北方省份一市一县的资源总量,且煤质较差。(2)铁矿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经济、技术原因目前还难以较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鄂西地区沉积型赤铁矿占比就达60%以上,剩下的铁矿资源,除鄂东南铁矿聚集区资源较好外,其他地区分布较为零星,而鄂西北地区的铁矿大部分属于低贫磁铁矿,开发难度较大,开发后对环境的破坏也较为突出。(3)磷矿资源丰富,居全国首位,但多以中、低品位矿石为主,大部分矿石需要进行选矿,且目前供大于求,采富弃贫现象较为突出。(4)多金属矿资源丰富,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黄石地区,矿产分布较为分散,露天矿基本已开采殆尽,而井采开采深度往往较大,且共(伴)生矿产多,多未有效综合利用。如铜矿,目前多以高耗、低效的粗放型的产业结构、初级产品的产品结构为主;鄂东南铜矿聚集区铜矿开采程度大,大中型矿山因资源枯竭已成危机矿山;铜矿石中的钼、硫、铅锌等综合利用仍显不够。上述国情、省情、矿情决定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而共伴生矿产多,更加要求重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1.3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服务于“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2013年7月21日至23日,在湖北考察时指出,要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同年10月16日,中共湖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武昌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决定》。《决定》提出了一条重要任务——努力在绿色发展上走在前列。要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应该是绿色的支点、“两型”的支点;湖北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要通过生态发展、低碳发展、“两型”发展、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促进矿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者,2013年11月,党的十报告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2我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

2.1我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经验与做法自2000年以来,湖北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了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

2.1.1加强科研,推进技术进步“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针对湖北矿产资源的赋存特点,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加大推进科技进步、推动和促进矿产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列为矿产资源管理的重点,先后对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选矿技术及共伴生元素的回收技术、中低品位胶磷矿的选矿技术、高磷铁矿的提铁降磷选矿技术、盐硝联产技术、井矿盐水溶法对井开采技术、极薄煤层开采技术、石煤钒利用技术、水泥用灰岩生产技术、低品位金矿提取技术等列为重点技术攻关支持项目,由企业立项、省科技资金支持或由企业自筹资金科研项目达40多项,其中列为省厅管项目十多项,这些重点技术的突破。使我省铁矿、铜多金属矿、金矿、锰矿、盐矿、磷矿、煤矿等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如:长阳古城锰矿对氧化矿石和碳酸锰矿石的选矿实践表明氧化矿和低品位碳酸锰矿石都是可以利用的,提高碳酸锰矿石选矿回收率,有效地开发未利用的锰矿资源储量是极有可能的;武钢程潮铁矿,根据矿石特性不断优化选矿工艺和流程,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二段磨矿、三段磁选、先磁后浮的流程,明显提高回收率,同时对磁选尾矿经铜混合浮选分离获得硫、铜精矿,提高了共伴生资源回收率;铜绿山铜铁矿采用新型药剂浮选和尾矿磁、重选,提高共伴生矿回收率。

2.1.2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做大做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技术研究实力,是促进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有效方法。主要矿种资源整治、企业兼并重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煤矿和磷矿为例。2005年底,全省有煤矿山725座,最小建设规模仅0.5万吨/年。设计0.5-3万吨/年以下矿山占全省总数的87.6%以上,设计生产规模3-9万吨/年占10.2%,设计生产规模9万吨/年以上占2.2%,矿山回采低,资源利用效率差。经过三轮整顿,2013年底,全省组建成煤矿企业集团65个,共有385对保留矿井,设计生产规模6-9万吨/年,占矿井总数的83%。设计生产能力3-6万吨/年之间的占7%,设计生产能力9—30万吨/年规模的占10%。煤矿资源的采区回采率提高到85%以上。20世纪90年代,全省共有磷矿山600多座,2000年开展整顿工作,至2005年仍有磷矿企业179家。“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磷矿企业兼并重组,至2011年底,磷矿山总数降至101座。一批采选结合、矿肥结合、矿化结合的大中型企业成为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采矿回采率普遍达到75%以上,中低品位遴选矿技术得到突破。湖北已成为全国主要磷化工基地。

2.1.3大力推进“三型”矿山建设,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实现我省矿产资源规范有序开发、节约集约利用、地质环境有效保护、矿山安全生产、矿区和谐共富目标,现阶段我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安全环保型、矿地和谐型“三型”矿山建设,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和先进矿山建设,促进企业提拉升级。特别是我省磷矿产业,根据国家现在组织开展的鄂湘川黔滇五省磷矿资源开发“区域监管联动、共创矿区和谐”联创齐争行动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率先启动了湖北省磷矿“三型”矿山建设,已有湖北兴发化工集团申家山蒋家湾磷矿、湖北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黄麦岭磷矿、湖北尧治河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尧治河磷矿等企业入选试点单位,要使这些“三型矿山”达到守法经营、规范管理、技术先进、资源节约、安全生产、保护环境、企业文化、和谐矿山等8个基本条件。

2.1.4大力推进采选加一体企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大采选加一体化企业建设,逐步实现了大型、大中型矿区的资源开发向采选加一体化企业倾斜配置。湖北在开采的大中型铁矿、铜多金属矿、金矿、盐矿、水泥用灰岩矿基本实现了采选加一体化。大型磷矿区和大型矿山绝大多数做到了采选结合、矿肥结合、矿化结合。形成了武钢、大冶有色、宜化集团、兴发集团、黄麦岭磷化、洋丰磷化、华新水泥、双环科技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使全省优势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共伴生矿和中低品位矿的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1.5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湖北中低品位磷矿资源利用、高磷铁矿选矿技术、铜多金属选矿技术、低品位金矿选矿等一批项目进入国家、省级示范工程项目,以此带动中低品位矿、难选冶矿的综合利用。如,湖北宜昌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近年来,宜化集团一方面探索出多种科学采矿方法,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回收率由过去的70%提高到80%,另一方面着力建设与磷矿、精细磷化工和其它新能源、新材料共生耦合的循环经济型磷化工基地,形成选矿、磷肥、复合肥、合成氨等配套完善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提高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率。兴发集团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截至2013年底已达到预期规划目标,通过“矿电化”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利用全层开采技术实现了贫富兼采;实现矿石开采回采率达到75.5%,比设计规划提高12%,比周边地区矿石回收率提高20%以上,将矿石贫化率控制在3.5%以内,比规划设计降低2%,为矿山增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减少投入10%;重选项目选矿回收率达到83%,浮选项目选矿回收率达到98%,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

2.1.6提高准入条件,完善市场机制根据资源特点制定准入条件,目前已进一步完善了磷矿、高磷铁矿、铁铜多金属矿、低品位铁矿(超贫磁铁矿)、盐矿、钒矿等多个矿种的准入条件或规定,将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企业科研能力,安全环保技术、采选加一体化条件列入主要准入条件要求。从源头上把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关。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不健全虽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在《矿产资源法》、《民法》、《循环经济促进法》都有相关条款,但大多数是原则性、政策性的规定,缺乏下位法的具体规定。国家层面上自今没有出台可供实际操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指标,我省也只在今年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鄂土资发〔2014〕17号),也仅仅停留在指导意见层面。

2.2.2、资源消耗过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因历史原因及政策方面的因素,企业、主管部门及政府一度只注重矿产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致使造成粗放经营、浪费资源的情况十分严重,虽然经过多年的整治和资源整合,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大矿小开、一矿多开、采富弃贫、优质低用的现象,其中以采富弃贫现象由于严重。例如:我省4大磷矿聚集区——宜昌磷矿、荆襄磷矿、兴-神磷矿、保康磷矿,虽然近几年来我省从政策上和经济上引导矿山企业采选中低品位磷矿石,但由于先进的采选技术成本高,企业无利可图,多数选矿厂处于停顿状态,绝大多数企业仍运用相对落后的采选技术只采富矿,采富弃贫现象仍然严重。

2.2.3适用于湖北省矿产资源特点的综合利用技术不够先进湖北矿产资源低品位多、共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提高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关键是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但目前主要靠企业自我发挥,全省大多数矿山企业缺乏相应的实力和能力。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部门没有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研究放到应有的地位,每年虽有不少科研资金扶持项目,但多停留在对申报项目的审批方面,没有真正组织实施国家战略科研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科研成果多,真正实用的、经济技术合理的成果少,能直接转化并产生成效的技术成果有限。

2.2.4准入条件低,监管不到位、能力建设滞后由于矿产资源的管理、工业产业管理分为多个部门,甚至出现空档,使得资源配置、开采准入条件未能有效的与矿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我省范围内对矿产资源的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现象仍较为严重,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缺少监管,甚至因有着不同程度的利益链条而不愿监管;越权或变相审批颁发采矿许可证现象时有发生,比如鄂西高磷铁矿,是省政府明确限制开采矿种,但某些地方政府及其国土资源部门变更矿种,规避审批权限,突破政策限制,在铁矿分布区内违规设置所谓的“含铁砂岩”采矿权等等。

2.2.5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我国(湖北省)有关涉矿的各项税费征收政策对于利用低品位矿石及难选冶矿资源没有激励机制,有的看似有相关政策,但实际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各种优惠政策大多都停留在行政文件上。同时,由于技术性强,认定、执行起来难度大。再者,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极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3湖北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对策

湖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及相关加工产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2%,资源经济在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湖北省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矿种及赋存量差异较大,就其品质而言共伴生矿、低品位矿、难选冶矿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高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创新资源利用方式,统筹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建立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3.1加强政策导向,推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法律保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结合资源秉赋特点和开发升利用监督管理实践,制定中低品位矿石、难选冶矿石、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的税费收取办法和优惠政策;制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节约利用、废弃物二次开发利用约朿条件和激励政策。要改变一般性的要求,让这些政策、办法由部门文件变为可供各部门共同遵守的法规,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法律保证。(2)科学规划,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理念,遵循统筹规划、高端拓展、集群发展的思路,编制优势资源发展战略规划,通过规划将资源开发与保护、集约节约与综合利用、前产业链(资源深加工产业链)与后产业链(延伸产业链)、跨地区跨行业的骨干企业、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统筹全局,发挥优势,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3.2坚持科技领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效率。一是大力推广应用采矿新技术,改变原有的房柱法、崩落法采矿矿方法,重点推广地下充填法采矿方法的应用,提高资源的回采率;二是大力推动共伴矿的综合利用,引导科研院所与矿山企业合作,推进铜矿、铁铜矿共伴生的钼、钴、金、银、硫铁矿及低品位矿的回收利用研究;三是加强中低品位矿、难选冶矿石利用技术攻关研究,重点是高磷铁矿选冶技术、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稀土稀散资源利用技术攻关,变潜在资源为产业发展优势资源。(2)坚持循环产业模式,提高“三废”资源化水平。提高矿山“三废”利用水平,一是加强鄂东南地区总排放量近1亿立方米的尾矿库中尾矿含铁、铜、金、钼、钴、金有用元素的回收利用;二是探索尾矿制砖和矿山排放废渣、废石、尾矿作为井下充填法采矿的充填料运用;三是研究和推广有色金属冶炼、磷化工排放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变废为宝,提高“三废”资源化水平,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3)建立有效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研体系。重点是建立国家级、省级科研战略计划和重大项目管理体系,要针对我国、湖北省矿产资源特点,制定和推进国家级、省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开发战略,要改变科研偏重项目审批不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不注重实用等现象。大力推进资源开发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应用。

3.3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3.3.1调整优化资源型产业结构改善资源配置方式,扶优扶强,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加大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磷化工、盐化工、建材等五大“千亿资源产业集群”。一是依鄂东南地区优质铁矿资源优势,以武钢、鄂钢、冶钢骨干企业,打造“黄石、鄂州钢材深加工和特种钢生产基地”;二是支持大冶有色千亿元产业群建设,使之形成铜矿资源开发、冶炼、加工产业集群;三是以兴发、宜化、黄麦岭、三宁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宜昌荆门为中心,建设国家级磷化产业基地;四是加强盐化工及下游延伸产业配套发展;五是提升建材工业产业规,以华新水泥为龙头企业,开发我省优质水泥石灰岩,提升下游深加工产品的功能和档次,不断拓展水泥制品应用的新领域。支持建设沿江大型建筑石料产业集群,提升普通建筑石料矿山的建设水平和利用效益。

3.3.2延长矿产品产业链重点发展钢材新品种、国内短缺的钢材品种、加快钢材深加工产品线和产业链建设进度,铜矿资源开发、冶炼、铜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铜矿资源利用附加值,大力发展磷酸盐、有机磷精细磷化工产品线和产业链建设,发展电子级、医药级、食品级、军工级产品。要将资源开发利用前产业链(深加工)与后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规划统筹发展。

3.4推进“三型”矿山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3.4.1加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要求,实行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治理恢复全过程管理,将矿山环境治理年度任务纳入到矿山年检内容之中。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备用金的缴存,改善其使用方法。

3.4.2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型模范县(市)、先进企业创建活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安全环保型、矿地和谐型的绿色矿山。如,黄石地区目前已有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丰山铜矿、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鸡冠嘴金矿、武钢矿业集团责任公司金山店铁矿、湖北鸡笼山黄金矿业有限公司鸡笼山金矿等6家矿山获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

3.4.3探索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导下,采用大型矿山企业包村、中小型企业包组的方式,对口帮扶,帮助当地村民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支持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改善当地村民的经济条件;矿产地相对集中、中小型矿区较多的地方,鼓励走资源开发利益共享,带领当地人民共同富裕。

3.5创新监管方法,完善资源开发市场约束机制

3.5.1健全科学的“三率”指标评价体系根据湖北省矿产资源赋存特点,按不同矿种、不同赋存条件、适用的不同采选工艺制定符合实际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三率”评价与考核标准。要配套完善与“三率”指标考核有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及准入退出机制。

3.5.2加强矿山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核查矿山必须于头年12月份编制下年度采掘计划和采掘计划工程分布图,报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于年底组织地质勘查单位进行矿山年度资源储量核查,查明矿山储量动用情况,考核矿山年度采掘计划执行和资源综合利用效果,促进矿山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5.3加强准入条件管理进一步健全矿业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矿业准入条件,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等环节,严格把控资源综合评价、综合利用共伴生矿产作为准入的核心条件之一;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深加工产业的结合,大中型矿区实现采选加工一体化,提高企业综合利用研究技术实力。

矿产综合利用范文第8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特殊性;现状

Abstract: the miner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raw material of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foundatio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China mineral resources,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mining industry fac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given th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mineral resources; Particularity; status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无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工农业生产的命脉。中国有比较优越的成矿条件,拥有种类相对丰富的矿产资源,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急剧上升。然而,在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的战略部署下,在过分看重经济增长数据的今天,资源和生态环境却成为了牺牲品。近年来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资源锐减、生态环境破坏,给矿区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已不再是简单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强对矿产资源和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深入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1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经济、政治、管理等因素的作用。

小矿山各自为政,技术单一,难以形成规模采矿和规模经济,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偏低。据统计,大型矿山占全国矿山总数的0.33%,中型矿山占0.82%,而小型矿山却占到全国矿山总数的98.85%,小型矿山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60%。由于这些小型矿山企业缺少雄厚的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缺乏有效的规划管理,难以吸引高精尖的人才,因而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矿石中的有用成分得不到完全有效的开采利用,所得产品质量不高,不仅浪费了矿产资源,同时因为投资少、见效快、安全环保意识薄弱,在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带来暂时的繁荣之后留下的是千年的祸害,殃及子孙后代。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工农业技术水平、设备都比较落后,难以实现高水平的采矿、选矿、冶炼和深加工,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还正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技术水平和装备还比较落后,因此在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等过程中难以实现对矿石中某中物质的高纯提取和多种物质的共同提炼,工人劳动效率低,深加工产品少。

以追求短期效益,直接利益为主,重复建设过多,品牌意识不强,一哄而上,注重量的增加,缺少质的提高,缺乏长远的战略性思考,造成矿产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另外,我国4个直辖市、21个省会城市和175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钢厂,都在争夺矿石、炼铁炼钢,但大部分都缺少自己的品牌,没有国际竞争力,其产品主要用来满足本地的需要,以地方自产自销为主。

政府社会企业的观念有待转变,资源大国的意识较严重,缺少忧患意识,不利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矿产资源和谐开发的策略

2.1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应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利用与节约并举的原则,兼顾近前和远期的利益。从近期视角来看,根据中国矿产伴生矿和贫矿丰富的特点,充分开发贫矿,综合勘查评价、开发利用伴生矿,尾矿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达到物尽其用。从远期视角来看,应控制矿业总量,节约利用矿产资源。基于矿产资源属于一个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更需要长远规划,充分利用别国的资源,取长补短,来保障国内矿产品的供应。

2.2整合矿业资源,优化矿业结构

规模较小的矿产开发企业如果不能达到相应技术要求,其开发行为是在浪费资源。可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积极引导小型矿山进行整合,减少矿山总数,提高生产规模。资源整合将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转变为科学、合理、高效、集约化的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更好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也有助于构筑现代企业机制,集中人、财、供销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资源整合

能有效遏制乱采滥挖、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等违法活动。

2.3促进科技创新,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

技术创新既能有效改善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可谓一石二鸟。中国大型矿产地少,共伴生矿、贫矿多,富矿少,对综合选冶技术要求高,因此,创新科技,加强采、选、冶的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显得尤为迫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进步。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必须针对我国资源特点,借助于每个单元的技术创新和设备革新,通过引进国内外尖端技术和先进工艺,并经过适用性改造,或自主研发适用技术,创造适合我国资源特点的选矿新工艺(如微细粒贫矿选矿技术,多金属共生矿综合利用技术,尾矿再利用技术等),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和终端应用产品。

2.4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替代资源

由于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持续不断的开采终将导致资源的枯竭,这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背道而驰,积极努力地研究和寻找可替代的能源和资源已势在必行。较为常见的方法是:其一,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替代矿产资源;其二,开发利用新能源,比如核能等;其三,通过技术的突破以某种矿产元素替代另一种矿产元素,例如我国钾盐资源短缺,每年大量从国外进口,但不溶性钾资源却比较丰富,有可能替代钾盐资源;最后,利用人造材料替代天然矿物原料,如用人造压电石英替代天然压电石英等。

2.5运用市场机制,辅以政府干预机制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和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引导商业性勘查投入,增强市场对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从“矿产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矿业经济,到“矿产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再生综合利用”的循环矿业经济的转型。积极参与国际矿业权和矿业资本市场的运作和竞争,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逐步建立一批稳定的海外矿产供应基地,缓解国内矿产资源供给不足的压力。矿业市场非一般性市场,决不能仅仅通过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必须同时辅以政府干预机制,保护矿山环境,实现资源、环境、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必须以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综合手段禁止掠夺式的开采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关于“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的方针,确立起稳定的矿业秩序,对乱采滥挖现象进行有效制止,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法律保障;对环境治理、资源再生利用企业,政策应给予行政支持;将国家用于扶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经济政策落实到位。强化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勘探和生产过程中的全面综合评价与考核监督,发展绿色矿业。

3结束语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和经济的进步越来越依赖矿产资源的今天,矿产资源的和谐开发,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矿产资源和谐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加强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树立“和谐矿业”、“绿色矿业”观念,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通过科技创新,来营造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的产业环境。中国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