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1篇

        一、中学生体育兴趣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1、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成效。教育实践证明,使学生感到有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只有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才能充分发挥体育训练的整体作用,实现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2、中学生体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当前,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足,主要原因是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或是由于基础较差对体育锻炼缺乏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对待体育的兴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中学生体育教学应紧密围绕学生兴趣开展,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学展开的核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育锻炼需长久坚持,只靠区区几个课时无法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体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养成健康的生活锻炼习惯。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要求学生达到无限的时间所能达到的成果是不可能的,但使学生获得使之不断锻炼的内在动力(即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和兴趣)是可能的。要达到如此的效果,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切实围绕学生兴趣将体育教学推向新的局面。

        二、评价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四个标准

        1、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育成绩是体现身体素质好坏最直接的指标,我们所普及的体育教学,其根本目的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达到体育健儿或运动员的标准,而是通过体育训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在锻炼和竞技的过程中感悟体育本身所带来的精神意志品质,从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因此,单凭体育成绩的好坏来判断学生对待体育教学的热衷程度,即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兴趣是片面的。

我们在评价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兴趣时,应该注重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认识,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待体育训练的兴趣。通过积极、适当的参与并取得综合的成长效益,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加强和锻炼,学习效率明显提高,精神状态日趋好转,各科成绩协调提高。使学生在感受通过体育锻炼带来的综合效益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加深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加深体育锻炼的认识,这是检验学生体育兴趣科学提高的自身素质标准。

       2、学生们更为广泛的参与和组织体育活动。体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人们的广泛参与,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这一重要的原则。应该说体育活动以它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参加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并适当地坚持体育锻炼,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加强心理素质。但也有个别学生,因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对待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有恐惧、厌烦和逃避的现象。如何想方设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这部分学生渐渐扫除心理的障碍,在体育锻炼中逐渐树立自信和兴趣,是我们体育教学的关键,也是考察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重点。此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十分重要,就是说离开教师的硬性规定要求,学生们能否自发组织和开展广泛、健康、安全、合理的体育锻炼与活动,这是衡量学生体育兴趣是否广泛与积极的参与标准。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锻炼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41-01

《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高度重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对体育态度、情感与体育习惯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印象只是跑、跳,对体育学习没有一个正确而科学的认识。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生态度、习惯的培养相结合,同时要让学生对体育教学与锻炼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参与动机、饱满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如跑步中的速度和耐力素质是最基本的,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初中生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益处。但是一提起跑步,尤其是长跑,学生们叫苦连天,经常是找各种理由来逃避体育课。经过调查我发现学生普遍对足球感兴趣,因此我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踊跃地参与到了比赛项目中来,这样使学生的速度和耐力素质在无形中得到了发展。

二、发挥体育教师的榜样与导向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在体育教学中一个动作反复强调多次所取得的效果可能远远比不上教师的亲身示范,对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不热爱体育活动,上课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平时也不注重体育锻炼,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那么如何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呢?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师必须做好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首先,要热爱体育事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体育,热爱教育工作,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热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一起展开自主学习,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训练。其次,要具有扎实的体育知识,打铁还需自身硬。体育教师要具有扎实而宽广的体育知识,要熟悉与了解各种体育项目,能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这样才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才能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来吸引学生、带动学生。再次,要有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师要积极锻炼身体,积极参与晨练等,不论严寒酷暑都要坚持。这样教师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耳闻目睹,从而加强养成教育。

三、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为什么要做和怎样做准备活动、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在完成紧张学习后的休息中,他们大都希望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他们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调节身心,获得精神享受。他们在参与体育中获得的这种情感体验,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和发展。

四、发挥教师激励性评价的推动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有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的努力。”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继续锻炼的强烈意识, 形成长久稳定的学习动力,长期坚持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是否达标为体育评价的唯一方式,建立科学有效的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与全方面,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敢于挑战、勇攀高峰,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推动作用,以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与动力参与到今后的体育活动中,在活动中养成习惯。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当学生灰心时,要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推动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体育教师创新运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正确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体育相关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使广大学生能长久的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凤敏.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J].学周刊・C 2012(10)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3篇

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是离不开一个健康的、强魄的身体。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发展与终身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就要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的去进行体育运动,加强自身的体质。这也是为学生日后的高强度的学习阶段打下一个好的身体基础。体育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来设计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本文结合目前小学体育的教学现状,来简要谈谈如何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并让他们能够有意识的保持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

小学体育 终身体育 培养措施 现状分析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一个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来,从而体会到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改变以及乐趣。在大部分的小学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小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其实是十分匮乏,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在教学策略上没有进行一个创新性的设计,导致小学生无法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因此,教师要能利用一些新兴的教学理念,改善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这也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步骤。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来简要谈谈如何具体有效的来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一、如何正确认识终身体育意识

所谓终身体育意识,顾名思义,指的是能够贯穿一个人一生所保持的一种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终身体育指的是一个人一生进行的体育锻炼以及接受各种体育理念过程的总和,它也能称为是一种终身的体育教育与学习。一般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人群,会自发的自主的去进行体育锻炼,他们没有固定的教师与体育锻炼时间,而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去学会调整自己的锻炼时间,学习新的体育锻炼知识。

什么才是养成了终身体育意识的表现呢?(1)运动者能够自发去进行体育的锻炼,并且逐渐形成一个规律性的锻炼周期;(2)运动者往往会有一个长期坚持的锻炼项目,单纯的爱好跑步或者打球等;(3)运动者能够享受体育锻炼的整个过程,并且在其中获取乐趣与满足;(4)体育锻炼已经成为运动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甚至会带动身边的人进行集体性的体育锻炼。

二、加强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丰富课堂教学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往往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引导,教师在学生整个体育意识的建立起着核心的作用。我们要想让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够得到一个有效的培养,首先要做的是加强教师自身的体育素养。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即便拥有扎实的教学基础知识与教学技能,他也无法在体育方面达到全能的状态。体育教师更多的是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然而,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群体,这个群体中学生们的体育兴趣爱好往往各不一样,当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遇到自己的瓶颈或者难题时,往往需要向教师进行请教。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全面的去提升自己的教学知识,不断扩充与提升自己的体育知识系统,才能真正在课堂中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一个有效的指导。而且随着如今教育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完全可以与时俱进,去学习这些新的教学技术,并且利用这些资源与设备来辅助自身的教学。

例如,前几年较火的一款仿真游戏――水果忍者,它用一个主屏幕来播放游戏画面,然后通过感应器感应人的四肢的变化与位置,游戏参与者只需要站在指定的区域内,就可以实现一个真人的游戏体验。教师可以向校方申请这种游戏的设备,将其运用到体育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个设备开展各种有趣的真人游戏竞赛活动,一定能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

三、正确建立学生的体育意识,加强小学体育的理论教育

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理念与体育锻炼理论的灌输,这是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体育运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完理论以后,更能深刻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给他们自身生活带来的益处,也将是支撑他们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在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也要适当的引入对体育理论的一个教学,来让小学生从小就对体育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培养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理论的教学往往应用于较高年级的体育教学中。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进行羽毛球项目的学习与锻炼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羽毛球运动的历史与比赛场的规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来对这些学习内容进行一个放映。同时教学也可以和学生讲解有效的羽毛球运动给自己的身体会带来怎样的好处,让学生进行一个有目的性的体育锻炼。

【结 语】

小学阶段的体育学习,是学生对于体育建立起基本意识与认知的重要阶段,学生今后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的发展,往往就是由这个阶段学生对不同的体育活动的接触所实现。同样,这个阶段也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能够帮助学生从小就获得一个优质的体魄,为学生日后身体更好的成长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如果学生的体质在小时候没有得到一个有效的增强,那么,当学生进入青春期的发育时,他们身体的成长往往会低于身体成长的预期。因此,小学的体育教学是为学生终身的身体发育奠定基础,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帮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参考文献】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身体健康 影响 策略

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体育教学肩负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学的一种载体和手段,体育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而在教学中,我们所说的身心健康,往往是通过体育的身体活动性体现出来的,但是这种身体活动也并非为活动而活动,是与学生的健康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那么加强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一、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方向策略

学生身体健康工作通过体育教学来加强,主要体现在保健养护与身体锻炼两个方面。而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体育服务于健康,服务的形式为身体锻炼与保健养护,所谓身体锻炼是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结构进行改善,在体育课中,表现为身体活动和技能学习来实现;保健养护指的是通过保健方法来实现对学生身体 养护,主要通过体育课的保健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来实现。而这两方面的工作和体育教学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肌体中骨骼、肌肉、韧带、关节、柔韧、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在运动中的作用;懂得营养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掌握体育锻炼中的保健与卫生常识,了解青春期身体发展的特点以及在体育锻炼中应该注意的保健养护知识。

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寻找对学生有益的保健方法和知识,包含锻炼原理及锻炼养护、安全及损伤方面的常识。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主要包含肌肉力量训练、运动减肥原理、负荷及方法原理、柔韧性练习及原理、心血管系统锻炼原理。这些知识不仅仅强调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懂得其中的原因,学生才能主动的去锻炼,解决了实际锻炼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价值观。在体育锻炼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例如营养、晨练、扭伤常用器械练习与保护的方法,这些内容主要用于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让学生提升保健意识,防止在锻炼中出现错误的锻炼方法与保健方法,提高保健与锻炼的科学性。因此,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将体育保健融入体育教学中,让体育教学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方法策略

体育与健康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浑然一体的。在体育教学中,要将服务学生身体健康的意识融入其中,让体育教学从单一的技术传授转变为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的课程。例如,在体操学习中,如果只是为了简单的教给学生一些体操动作,那么教学就只是学动作。而如果将学习的目标定位为为了健康而学习体操,那么教学就会转变为既学动作又学锻炼的方法,在教学中还要想着锻炼,这也就会促使教学的方法及内容都发生转变,作为教师而言,必须要告诉学生哪一个动作影响哪些肌肉,可以对这些肌肉进行锻炼,那么素质锻炼应该应用何种运动负荷,如何在锻炼中进行调整及营养补充等,这些都是要教授的内容。例如,在球类运动教学中,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打球,而健康的球类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球类项目的乐趣,并且要让学生对这些球类项目产生兴趣,理性的对待和看待这些项目,才能产生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将这些运动作为健康锻炼的一部分。

三、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工作策略

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中,体育教学必须要渗透“现在”与“将来”的时间概念。所谓现在,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通过当前体育锻炼及保健养护方法对当前学生的身体健康进行促进;所谓将来,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主要是通过对培养锻炼及保健的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为身体健康奠定基础,通过这种策略的应用,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全面的促进。在体育教学中,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能忽视,体育锻炼知识也只有在学校教育中能够最完整的、最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在体育运动文化传授期间,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如何把握学习的机会,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以及以后人生中的体育锻炼都起着非常中要的作用。身体锻炼的目的就是为了身体健康,但是锻炼的知识及方法非常重要,由于知识与方法的缺乏,很大程度上身体锻炼对身体健康不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是对身体的损害。基于此,体育教学应该具有普及科学锻炼方法和知识的作用。

体育教学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中,因此教学所采用的方法也非常重要,一定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水平和爱好。如果在这一点中出现问题,那么体育课堂就会陷入尴尬的局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下降,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当然,学生天生也不是和哪一项运动就是匹配的,还是需要教师通过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来实现的。所以,学生参与运动的形式绝不是遵循和服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的参与其中,从中主动的获取发展和提高。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学生通常比较反感,甚至会害怕,主要原因是中长跑会让学生产生痛苦感,学生一听到中长跑,心理就会产生恐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努力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

结语

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得到提升,并且了解和掌握了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加强了自我保健的意识,通过科学、持续的锻炼,使自身的体能得到加强,促进了身体健康。此外,学生也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用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促进自身的身体健康,与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相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挖掘自身潜能,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方法,提高体育对替身健康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史卫东,宋广侠.由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思考体育课程与教学[J].价值工程,2010(34).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人类;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76-01

1体育的起源

体育是和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成品。据有关专家分析,人类早在原始时代就把走、跳、跑、投、爬越等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技能传授给下一代。这代表了人类教育的起源,同时也是体育活动的萌芽。体育的发展与人类的各项活动包括:教育、科技、军事,甚至包括宗教、休闲活动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需要强调的是,体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是:既受其制约又对其进行促进。体育的发展时期可分为:原始的体育萌芽时期;自觉从事体育时期;形成与完善体育制度时期。在以上三个时期的过度和转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现代体育体系,其中又以竞技体育的发展作为主导。“体育”这个名词根据考证,最早是法国人于1760年在相关报刊上探讨儿童体育教育时首先起用的。它原意是指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然后逐步发展成为玩耍,娱乐,休闲的意思。到最后才形成一个新的概念,即“竞技体育”。

2体育运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社会的变革和日新月异使体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上也日益提高,逐步的开始影响到人类的基本生活,并且还在逐步的扩大影响,大众健身也随之开始流行起来。根据长期的分析和实践发现,体育运动既可以减轻人类的心理压力,还可以增强人类的身体体质。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是在合理科学的体育运动基础下,如果从事过多的不合理的体育运动,不但对人体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带来运动伤害,这是得不偿失的。那么,体育运动可以在哪些方面给人类的健康带来益处呢?主要分析如下:

2.1体育运动利于身心健康

长期保持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又为心理健康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人体体质的增强和免疫力的提高都得益于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体育运动可以使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的学生和成人放松自己,减轻心理负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展现自身的价值,甚至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出自己的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勇于与挫折作斗争的品质和意志。体育运动能使人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健康。例如,在04年雅典奥运会前,我国许多人不重视体育运动,当我国历史性的夺得金牌榜第二奖牌榜第三时,大家开始对中国的体育运动加以重视,直到08年我国终于爬上体育运动的顶峰成为世界第一。所以说,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人类身心得到发展,还能培养我们的品质意志。

2.2体育运动帮助人们获得自信心

长期不懈的体育运动有助于人们获得自信心,使人敢于拼搏,敢于奋斗,用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去面对一切困难,超越自我。事实表明:长期进行体育运动的运动员比一般人有更加强大的自信心,有更加良好的心态,他们在为自己奋斗目标拼搏的时候比常人有更大的取胜欲望,当然也有更大的几率获得成功,比如:前美国著名健美运动员阿诺・施瓦辛格和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2.3体育运动有助于健康知识的获得

长期的体育运动锻炼不仅能增强身体体质,而且还可以使人们获得丰富的健康知识。体育锻炼要走科学化合理化的路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和形成一定的科学锻炼知识体系。通过长期的积累,我们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科学锻炼知识体系,比如,合理的膳食与运动知识,心态调整知识等等。体育不仅能增加健康知识,而且还能活跃人们的健康思维,使人类更懂得怎样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等。人类要想追求健康长寿,首要第一条途径就是长期不懈的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也发展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健康知识体系,这样反过来又促进了自身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2.4体育运动有益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长期参与体育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竞技体育过程中,胜利者固然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失败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不足,继续拼搏努力,为今后的厚积薄发作铺垫,从而锻炼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并且还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挑战。体育运动有助于人际交往,它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如哦排球等一些团体运动,它可以培养人们的团队精神,有助于团队协调和人际关系。

3体育运动与人体形体美

人体形体是世界上一种永远新鲜、永远洋溢着生命力的最动人的美。歌德曾经说过:“不断升华自然的最后创造物就是美丽的人”。形体美是人类美观的直接表现面。不管人类的审美观如何变化,社会名族如何发展,社会时代如何变迁,要体现人体美,首要的要求都是健康的身体。所以,健康才是形体美的基础。只有健康,才能体现出人体身体的和谐,才能体现健康的肌肤、良好的精神、充沛的体力、敏捷的动作敏捷,给人于健而美的感受。具体运动与人体美的关系如下:

3.1体育运动与皮肤

体育锻炼可以加强皮肤下的血液循环,促使血管面积扩大,利于血液的流动,增加皮肤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在这个过程中皮肤将得到充足的营养,加快了皮肤的新陈代谢。除此之外,体育运动过程中,皮肤温度升高,这利于皮肤合成胶原纤维,使肌肤细胞能储存更多的水份,防止皮肤干燥起皱,使皮肤显得水灵饱满,细腻润泽。美国加州大学怀特博士曾用立体摄影方法,测量脸部邹纹的数量、深度、阔度以及分布情况。他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脸部皱纹比不锻炼的人少,且浅而窄,肤色好,显得较年轻。

3.2体育运动与肌肉

肌肉的锻炼对于不同身体形态的人应采用不同的锻炼方式,对于“瘦型”体型的人,应注重加强盘骨锻炼和肌肉训练;而对于“胖型”的人首先应减肥,然后则再发展肌肉,因为减肥后,皮肤与软组织会变得相对比较疏松,如不使肌肉发展起来,就会与美感绝缘。肥胖是健美的大敌,肥胖即体内储存过量的脂肪,以致体重异常增加,体现为:大腹便便、腰粗、胸厚、臀圆、四肢松软。肥胖不但不会有美感,还会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造成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原因就是不当饮食和缺乏锻炼。可以从事长跑,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来进行减肥以达到美好的身体形态。

参考文献

[1]邓树勋.体育与健康.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03.

[2]本书编委.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06.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6篇

【关键词】青岛市;老年人;体育锻炼;年龄;场地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92-01

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在中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2012年10月23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消息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面临着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诸多社会问题。因此,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随机抽取青岛市体育锻炼的老年人20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目的分析

分析这组数据,由于老年人在退休后闲暇的时间比较多,养生、休闲娱乐成为了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内容。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大部分老年人想通过体育锻炼来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预防疾病。

(二)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调查分析

从表2对老年人体育锻炼内容的调查结果来看,老年人选择的体育锻炼内容比较丰富,排在第一位的是健康走,占28.4%,排在第二位的是广场舞,占24.8%,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太极运动,占17.3%,选择游泳的占11.7%,选择球类运动的占7.6%。

(三)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活动地点调查分析

恼庑┦据还可以看出,当前老年人花钱进行体育健身的理念还没被接受,到健身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的人非常少,老年人不愿意为了体育锻炼进行消费,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锻炼,缺乏专业的健身指导往往会不利于老年人进行科学的健身,不利于老年人掌握自己的身体情况。如何正确引导老年人走到健身俱乐部进行健身,是当前社会体育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三、结论

青岛市老年人对体育锻炼认知度较高,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健身当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娱乐休闲、增加社会交往,体育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社交功能已被老年人接受。政府要加强对老年人体育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加强体育健身意识的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体育人口的数量。为了应对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加强城市体育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作,开放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解决老年人健身场所缺乏的问题。同时,要对老年人进行体育消费意识的引导,使老年人走进健身场馆进行体育消费。

参考文献: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7篇

1、课题的提出

1.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沈阳市“1015” 教育科研指南,及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

2.选题的依据

在国外很多学校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做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1.

在国内,许多学校在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把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和习惯看作1项重要任务.加强课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促进课外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选题的原则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本课题遵循的原则

需要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自锻能力,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科学性原则——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

实用性原则——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1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体育锻炼.

4.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

(1)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有关的知识、技术;有被动锻炼转为主动锻炼所必需的能力,包括学生对学习、锻炼的进取动机,以及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2)在学校内,以及在生活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3)在独立锻炼中,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对锻炼过程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它包括对运动负荷、心理负荷和动作姿势等有效的自我调控.

(4)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自我管理能力.它包括制定锻炼计划、组织安排锻炼的时间、检查锻炼的进行和评价锻炼效果的能力.意义:加强课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促进课外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发展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2、研究的条件

1 .人员:本课题主持人是中学1级教师,大本学历,具有1定的教学实践与指导能力,实验指导教师李x,为小学高级教师,曾参与《农村小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课堂模式研究》并已验收;实验指导教师郝秀芹,小学超高教师,大专学历,主任,曾参与《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影响的实验研究》其他参与教师均具有大专学历,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工作在第1线,经验丰富.

2 .资料:我校订阅了大量刊物,再加上先进的网络教育资源,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 .经费及设备:本课题研究时间充沛,设备齐全,科研手段先进.经费已纳入学校下年预算中,确保及时,到位.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课题为《体育教学中学生自锻能力培养的研究》除专题外,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运用能力、调控能力、自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

4、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对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体育锻炼生活化、社会化,使学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5、课题研究对象

2年级学生(实验)5年级学生(参考)

6、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研究准备、制定方案 2019年12月——2019年8月

(1)准备相关的文献资料.

(2)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及教科研专业知识

(3)调查研究从学校发展方向和现状出发,构思研究方案

(4)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提高认识.

(5)讨论、修订、并通过本课题研究运作方案.

2.实验阶段:组织实施、深化科研 2019年9月——2019年3月

(1)定位于课堂载体的研究思想.

(2)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开展问题研究课和汇报课活动.

(3)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会对课题的研究进行反思,不断完善充实研究措施、方法和内容.

(4)从实践中提炼教学方法.

3.总结提高验收阶段:2019年4月——2019年9月

(1)全面总结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

(2)撰写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工作报告

(3)整理所有档案资料,提出验收申请.

7、预期目标及呈现形式

总体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运用能力、调控能力和自制能力几方面的综合能力,既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呈现形式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改革;锻炼达标

近年来,技校学生的体质日益令人担忧,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女生,怕吃苦受累,借故请假,课外活动偏少。而技校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如果忽视了身体素质的锻炼,将会影响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这对于个人及社会都是极其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我校2009级体育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1 技校生身体特点

技校生入学时大多为15~17岁年龄段,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发育正在从不成熟趋向成熟。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变化”:一是身体外形的变化;二是内脏机能逐渐健全;三是性成熟。此时期加强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内脏及神经系统的进一步发育和成熟尤为重要。然而,网络和手机的普及化,再加上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学生花在游戏上的时间远多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学生的身体状况堪忧。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我校09级旅游和数控等专业学生共384名,其中男生276名,女生108名,以改革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获得有效测试结果370名,学生年龄均在15~17岁之间,均为初中毕业生。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调研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训练法,对我校384名学生按改革后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和训练;测量法,对上述学生教学前后的身体机能和体育指标进行测量。

3 结果

通过1年的实践,笔者对我校2009级学生在入学初与一年级结束时的身体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证明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表1 2009级男生各项指标教学前后对比统计表(n=273)

表2 2009级女生各项指标教学前后对比统计表(n=97)

根据表1,男生各项素质比新生入学时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男生1000米、立定跳远素质均达到《锻标》75分以上,属良好级水平,平均总分达到及格中上水平。尤其在耐力、跳远等方面进步较大,但力量较差,有待提高。

根据表2,女生各项素质比新生入学时也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最好的项目是仰卧起坐,达到《锻标》优秀级水平,但力量和耐力项目仍需加强锻炼。

3 分析和讨论

3.1 做好新生引导工作

技术新生正处于各种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入学之初,对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试探阶段,既抱有对前途的憧憬,也抱有对现实的谨慎。此时,对新生进行体育素质教育是最适合的时间,通过教育,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他们对于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因此,加强对新生体育价值观的教育应是一年级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将体育理论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过讲授、图片、案例等方式,启发学生,分析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教育学生掌握了体育知识及基本技术技能就象掌握了其他知识一样,可以受益终生。

3.2 改革教材内容,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为重点

技校生正是机体发育的旺盛时期,组织器官逐渐成熟,一般耐力素质发展较快。而技校学生以后的工作也强调耐力和意志力。因此,学校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编制了实用性教学大纲和校本教材,其主要内容:一是抓好中长跑锻炼;二是将球类运动作为主要社会运动项目训练,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广受社会欢迎和喜爱的球类运动项目,由学生自行选择和报名参加;三是根据女生特点,增设健美操、艺术体操等项目;四是增设一些新兴体育项目,由于我校地处珠三角,家庭环境较好的学生较多,这些学生对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充满兴趣,根据学校体育设施改善的状况,开设了如网球、门球等项目。

3.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科学地讲解技术内容

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一般而言,新异的刺激会引起人的注意和兴趣,而单调的固定不变的刺激物则容易分散注意力和降(下转第111页)(上接第77页)低人的兴趣。同样的教材如果教师能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科学有趣地讲解技术内容,那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倡导快乐体育,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

3.4 加强课外辅导,在开展达标活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技校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多,学生活动缺乏组织,往往三五成群地进行一些诸如篮球等项目的活动,随意性大,缺少指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还远远不够。如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锻炼,是体育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采取了以下方法:

3.4.1以达标为目的,对新生进行摸底,针对其中人数较多的部分项目在课外进行强化锻炼,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锻炼,使学生对达标充满信心,从而取得较好的达标效果。

3.4.2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向学生传授一些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有关理论知识。如裁判规则及竞赛方法的学习,还可组织学生观看大型比赛并预测比赛结果等有趣活动,使学生不仅学会看比赛和组织比赛,还激发了他们关心体育新闻的兴趣。种种活动,为新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3.4.3结合体育保健知识开设讲座,让学生多方面了解运动锻炼的好处,进而科学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3.4.4每学期组织班级之间的体育项目比赛,比如篮球赛、乒乓球赛、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并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4 结语

技校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是一个简单的体育教学任务,更关系到学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好坏的指标。

参考文献:

[1]杜鹃.依据高中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提高体育课质量.[J]中国学校体育,2001,5.

[2]邓勇.广州市技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8.

[3]李洛其.如何激发技校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职业教育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