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舞蹈文化在城市社区文化构建中的作用也在不断的增强。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分别从艺术广泛性的缺乏、参与主体老龄化、室内公共场所缺乏和政治监护的缺失四个方面,就如何促进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促进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丰富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内涵,为构建和谐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
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思考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城市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音乐舞蹈在城市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在城市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进程中加强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开展,但就目前来看,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开展面临着艺术广泛性的缺乏、参与主体老龄化、室内公共场所缺乏和政治监护的缺失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对其的思考,才能更好地促进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事业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思考。
1 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广泛性缺乏的思考
目前,我国的社会生产方式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到工业信息化社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且音乐舞蹈文化的类型也在不断的变化,呈现一派众彩纷纭、欣欣向荣的新局面,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员众多,不同地域的居民在生存方式、情感状态和观点意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人们的情绪情感、思维意志和生活感知方式,均深化成戏曲这一艺术形态,并以具体的行为将戏曲呈现在文化活动之中,在地域社会发展中,戏曲已成为人们最为青睐的音乐文化活动,尤其在当代城市社区开展的音乐舞蹈活动之中,戏曲类的音乐舞蹈活动远比其他类型的音乐舞蹈活动开展的频率要高,究其根源,当今时代的老年人群在社保制度的保障下,其拥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采取戏曲这一音乐舞蹈形态是基于戏曲自身的特点与生活和劳动节奏舒缓的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基础上,使得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艺术内涵缺乏广泛性,换言之,这就是一种具有单一化、畸形化的音乐舞蹈社会现象,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潜藏着内在的社会传统与文化原因,属于具有较强隐性的问题,对于城市社会音乐舞蹈文化内涵的丰富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因而作为当代城市的文化管理部门必须对其进行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引导和解决,以促进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的动态性和均衡性,在社区文化活动开展中尽可能地采取全面化、多元化的社会舞蹈生产形式体裁,为城市社会音乐舞蹈文化内涵的丰富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参与主体老龄化的思考
当地,我国很多城市社会的音乐舞蹈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参与的主体以中老年人为主,使得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对于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全面普及和开放难度变得更大。究其根源,一是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大环境下所产生;二是计划经济在市场经济转型时出现一种具有必然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大量的青壮年外流,晚辈不能与长辈共同居住和生活,出现大量空巢家庭所致;三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使得很多城市家庭的成年子女离开老人独立生活,而这之间亲情缺失,音乐舞蹈活动就成为老年人精神补位的不二选择。
3 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开展缺乏室内公共场所的思考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在这一社会条件下,使得市场已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方式,导致开展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公益活动场地被其管理者将其职能进行转换甚至完全背离。而我国城市社会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属于露天场所,使得处于风霜雨雪提后下无法开展社会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群众与牺牲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职能并谋取自身利益的管理部门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国家大力投资修建的文化宫、青少年宫、群艺馆、文化馆被安排大量非公益性的文化活动,使得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开展只有在露天广场、公园、绿化、社区公共活动场地等进行,因而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就导致所有文化活动被搁浅,二者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对于城市社区群众而言,往往难以自身的激情和努力而能改变的现状,对于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开展带来极大的挑战。因而作为社会公共事物行政管理主体的政府而言,必须加强对此类问题的重视和处理,为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室内公共场所,最大化的利用公共资源的同时促进城市社会音乐文化舞蹈活动的开展。例如深圳,早在2007年3月1日,就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推出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画院等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全面免费开放服务,此项措施的推出虽然减少了门票收入,但保证了公益场馆的公益性和群众的参与性,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4 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开展缺乏政治监护的思考
这里所说的政治监护,主要是指政府对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财政支持和保护。但是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社团大多是群众自发的社团,少部分有政府背景的音乐舞蹈社团,我国政府在政治监护这一方面,还缺乏统一有效的联动机制,不利于当地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深入持久发展,因此也是值得政府部门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切实加大对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的投资力度,加强对联动机制的完善,促进社区文化事业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进行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管理人员,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力挖掘和发展促进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活动开展的潜能与空间,以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城市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文化景象。
【参考文献】
[1]普慧.对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的思考[J].大舞台,2010,02:113-114.
[2]普慧.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的社会影响分析[J].大舞台,2010,03:161-162.
[3]贺鸣明,张为.关于当代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思考[J].音乐传播,2013,03:60-64.
【作者简介】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社区建设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增多,社会成分复杂,人际关系淡化,邻居间互帮互助、团结一家的特点减弱,给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良好的犯罪机会。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犯罪在类型上的特点表现为以侵占财产为目的财产犯罪。如盗窃、抢劫、诈骗等居首位,约占80%左右,而且侵犯人身权利的伤害以及等性犯罪日益增多。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要全面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必须走“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之路。在处理社区违法犯罪问题要以预防为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以治安为突破口,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强化社区治安管理
社区要正常稳定地发展,首要的标准是安全,治安搞不好,群众就没有安全感,所以我们必须以治安为突破口,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做好公共服务,从细小处将社区治安管理做到位。
首先,要在社区中建立户籍民警执勤室。群众有困难不仅可以及时找到警察,还从机制上保障社区内外良好的治安秩序:建立社区保安巡逻队,加强社区内部巡逻。公安民警和保安要在城市社区内不断流动和频繁出现。不但会方便社区居民,而且还给犯罪分子极大的威慑力。减少犯罪得手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减少犯罪,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其次,搞好文明建设,培养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倡导社会新风尚。不断对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意识教育;发展安全社区,卫生社区,植树美化环境社区等;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和群众志愿者活动等,使广大社会居民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再次,美化环境,修整街道,搞好社区卫生,开展扶弱助残的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的宣传:设置专人管理城市社区车辆的停放,使得城市社区给人一种安详和平、处处井然有序的美好印象,从而使得城市社区的违法犯罪的现象得以减少。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城市社区的服务职能,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效果
搞好社区治安管理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城市社区的服务职能。做好公益福利。不但体现了社区管理机构对广大社区居民的关心,也体现了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关心,从而使社区居民感到生活环境的安全和人际关系的温暖,形成团结的一个整体,从而为减少犯罪分子作案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涉及面广。要使管理工作及时到位,首先要制定出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完善自治管理制度,比如制定社区文明公约,规范居民个人行为;制定出入凭证制度,净化社区来往人员;完善外来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对外来人员控制:落实社区出租屋管理,杜绝将房屋出租给有犯罪嫌疑的人,有、涉毒和参赌嫌疑的人等等。其次是要采集广泛信息,结合人口普查、户口调查和情况询查,建立综合信息网络。运用电脑管理。将外来暂住人口按照常住人口的方式管理,全部登记造册,输入电脑,并明确管理重点,有条件的还可以大力发展信息员,发展科技管理,使社区管理进入现代化。
三、加强社区安全宣传教育,健全民间调解组织,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关键词]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B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4-0011-02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宗教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宗教兴起,既有诸多客观因素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城市社区宗教兴起的原因
1.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分工的细化,使社会分离和人产生孤独寂寞感。首先,复杂的社会分工,使生产单元细化,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不同实际上已成为人际交往的一种障碍。其次,现代社会的工业化、科技革命和城市化对传统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社会日趋高度制度化。这种社会的高度制度化也严重地削弱了介于个人、家庭和社会之间传统的“媒介关系”,即介于邻里、亲戚和教会等非行政化的环境。这种“媒介关系”的削弱导致家庭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日益孤立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第三,住房单元化,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使人更加孤独。交流的困难,精神生活的空虚,生活的隔绝,人们除了忍受孤独寂寞以外到宗教中去寻找安慰也就成其为必然。
2.生活快节奏,社会竞争激烈,使人经常感到身心疲惫和紧张,为缓解身心疲惫和紧张而追求心灵安静。首先,现代大机器生产要求整个社会的节奏适应于它的运转,形成一种非强制性的强制劳动。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往往难以承受这种机械模式,由此导致失眠、精神衰弱等病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虽说生活富足,但同时精神生活却变得越来越艰难。其次,机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也使社会竞争明显加剧。竞争激烈的城市生活,使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经济及个人现实面前,产生迷惑、不安和孤独。第三,教育的技术化与终身化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劳动时间花在掌握一种最实用的技术上,而关乎人类整体生活原则的价值、意义等却越来越不受重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显著的就业压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用于交往的时间显著减少,而其放松程度也相应减弱。宗教的精神信仰和心灵慰藉则成为其中一些人的现实选择。
3.贫富差距拉大、强烈的物质刺激,导致人们心理失衡。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贫富差距也在拉大。过大的收入差距会对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是导致人们心理失衡。其次,一方面新的社会组合方式、新的娱乐消遣方式使人适应新境遇的能力带有严重的滞后性,给人的心理带来巨大的震荡。另一方面,在巨大的物质刺激面前,人们陶醉于感官的刺激之中,整个现代文化在推崇本能的直接刺激的过程中被彻底庸俗化了。当感官在经历重复性刺激后变得日益麻木和迟钝时失落感就悄然而至,有的人更以吸毒、酗酒等极端方式来加强刺激,但仍无法摆脱难以名状的空虚与寂寞。宗教团体之所以使成千上万聪明而有成就的人入迷,其秘密就在于为精神空虚生活寂寞的人,提供集体生活的温暖和他们迫切需要的生活秩序及所谓的生活意义。
4.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与人之间联系方式的简便快捷,使人们产生日益增长的依赖与疏外感。首先,信息化有效地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全球共享,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便利了远距离信息的交换,节省了人们相互联系的时间。但也使人际交往日益缺乏一种面对面的氛围,妨碍着人们的情感交流。同时在信息化社会里,人们选择的多样性却导致了无法作出选择。在这种飘荡的状态中,人们总是希望依赖于某种力量来加强内心的确定性,或借助于占卜、算卦来决定行动的方向,或干脆依赖于某个似乎具有超强意志的人来摆脱自己的责任。现代宗教中普遍存在的专制主义和权威主义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要。第三,工业文明对于自由劳动力的需要和市场化倾向,使整个文明以自由主义作为其基本特征,这就使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极度泛滥。社会分离造成的孤独寂寞感给宗教的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心理基础,宗教组织常常利用其特殊的组织方式来满足人们的这种归属感。
(二)城市社区宗教的特点
1.城市社区宗教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功能。城市社区宗教的社会影响力,首先,表现在宗教信徒人数不断增加。这其中既有城市信徒人数的自然增长,也有外来人口中信徒的加入和乡村信徒身份的转变而带来的城市信徒的自然增长。其次,我国宗教正处于“活跃期”,城市宗教也不例外。开设并修复更多的活动场所,社会对各类宗教的态度比以前更宽容,社会上宗教书刊越来越多,反映宗教内容的文学作品日益突出,新闻媒介中的宗教信息也相当客观,旅游文化中的宗教成分日趋浓重。城市社区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正功能上。如不少宗教教义中宣扬“济世利他”等思想,教规主张孝敬父母,提倡泛爱等,同社会主义所提倡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
2.城市社区宗教信徒有较高的总体素质。首先,一些宗教信徒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和信仰理解。表现为许多城市居民在信仰上着重于探求人生的真谛,不少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且不缺乏物质生活基础的人士,到宗教领域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再生力量。其次,城市宗教礼仪素质也较高。主要表现为信徒沟通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行为表达方式更加规范化,并严格遵守各教规定的程序模式。第三,宗教的各种组织、院校、研究机构等多数设在城市,内部有比较完备的组织机构,起着某种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城市宗教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城市社区宗教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辐射面广。
二、加强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的路径
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如何面对新的问题,研究新措施,采取新对策,切实解决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的困难和问题,是宗教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值得重视和思考的大问题。
(一)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和宗教道德建设,是加强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的前提条件
1.要加强宗教工作部门和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工作的盲目性。要经常分析本地区宗教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切实解决宗教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各级党委、政府要舍得花本钱、下力气,抓好宗教政策法规的普法宣传。第三,要加强宗教政策法规的培训工作,使基层宗教干部不但提高认识,而且也要增强驾驭宗教工作的能力。第四,宣传、文化、科技、教育等部门要加强无神论的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全社会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淡化乃至消除宗教的负面影响。
2.要抓好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抓好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包括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宗教学识和宗教修养。重视加强宗教团体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团结、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徒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要始终不渝地抓好中青年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和使用,加强宗教教职人员的管理工作。
3.要依照中央统战部宗教界代表人士“百千万工程”培养计划,制订城市社区中长期宗教界人士培养使用规划,通过考察考核,建立数量充裕、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宗教界后备人士人才库,定期补充调整,做好人才贮备。
4.以团结和睦为目的,加强宗教道德建设。首先,要挖掘宗教道德,要在宗教道德中寻找基本的有益因素。其次,要改造宗教道德。一方面要把不合时宜的因素抛弃,另一方面要把新的时代精神吸收进来。在吸收新的时代精神过程之中,特别要注意强化宗教信徒的三种情感;一是要强化宗教信徒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是要强化宗教信徒的文化认同情感;三是要强化宗教信徒的利人律己情感。第三,要鼓励信徒回报社会。
(二)不断提高科学管理宗教事务水平,是加强城市宗教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是要把握宗教发展的规律性,按照宗教规律去做好宗教工作,树立科学管理的意识,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和管理宗教事务,既要依法管理,更要科学管理。二是要正确处理好管理宗教事务和不干涉宗教团体内部事务的关系,做到既敢于管理,又善于管理,但决不干涉宗教组织的内部事务和正常的宗教活动。三是要正确处理因宗教问题引发的事端,依法抵御境外势力的渗透。四是要将依法管理与教育引导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引导于依法管理之中。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宗教界人士的实际困难,是加强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的有效途径
1.要认真探索总结,努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动态调研机制,定期分析宗教界人士的思想态势,掌握思想倾向和苗头性问题,因势利导,抓好正面教育。
2.要着眼宗教和顺,逐步研究解决宗教界人士的实际困难。要充分发挥宗教协调小组作用,对当前城市社区宗教界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进行集中会诊,争取有重点、有选择、分批次地研究解决房产纠纷、医疗保险、养老保障等实际问题。同时,对一些长期和我们合作共事的老宗教界人士,要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多加关心,为城市宗教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地发挥宗教团体的自身作用。
(四)全面落实宗教工作负责制,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组织网络,是加强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
一、两型社会社区文化的特点与表象
以人为本、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是两型社会最大的文化特点。而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居民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就社区文化的表象而言,它主要集中体现在理念文化、社区行为模式、社区视觉表现几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共同创造社区文化的品牌形象。所谓理念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社区的精神文化,这是社区成员价值观、道德观生成的主要途径。对内是社区内在的凝聚力,对社区成员起到导向、凝聚、激励和规范作用,对外是社区识别的尺度,展示社区品牌形象和精神风采。社区行为模式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内部系统,包括社区内部环境的营造、社区服务培训教育及社区成员的行为规范;二是外部系统,包括居住环境、服务活动及公共关系、大型公益性的社会活动等。社区的视觉表现系统是将社区的文化理念通过视觉化的传播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传达出来,从而使社区的精神、思想等主体性内容以视觉的方式得到外化,使社会公众能一目了然地掌握社区的信息,进而提升社区文化形象。
二、社区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社区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文化的形态和层次如何,必然体现在社区的人文精神上。而社区文化的构成和形态,主要受社区的人群构成、生活习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因此,要有效地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从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入手。针对社区的不同因素,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挖掘它的资源并加以运用:第一是个性化,社区的资源系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改造和整合,运用科学的手段、技术、设施和方法来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此,在资源运用和设计上要力戒一般性,要超脱平庸;第二是民族化,社区的特色文化包括社区的历史传统、民族特色。因此必须充分挖掘民族精神、民族习惯、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的形象;第三是多样化,社区文化的多样化设计要求文化形象表达的方式多样化。只有多样化才能反映个性化,也才能体现民族思维的形象分析力。所谓多样化就是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以及围绕理念传达、理念宣传的设计上都要力求丰富多彩,标语、口号都要富于思辨色彩,不能淡而无味。它使社区不再是一盘散沙的群体,而是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团体。
三、建设品牌社区文化形象的策略方法
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导入品牌形象建设,将社区特有的文化形象有效地展示给社会公众,为城市社区建设确定了一个明晰的目标,使社区由内到外都有一个和谐统一的定位。社区以良好稳定的个性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大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如何以品牌形象建设策略来进行两型社会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呢?品牌形象建设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特点,包括VI,BI, MI三部分,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要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完美的城市社区形象,就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把外在物质环境的改善(VI建设)与居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MI建设)结合起来,把满足居民个性发展要求(BI建设)与提高社区的整体形象结合起来。但在具体实施时,又必须突出重点,解决难题,亦即要找出影响城市社区形象的主要因素,下决心解决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城市社区品牌形象。
如同企业形象设计一样,社区形象的外在表现也可以通过视觉形象设计来重点表达,这是建立和塑造社区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设计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并遵循一定的艺术审美原则。在视觉识别设计的内容中,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四要素是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是社区地位、尊严、理念等内涵外在的集中表现,并构成了社区的第一特征及基本气质。同时,也是大众认同的统一符号,由于视觉识别负载着传达社区文化、社区理念、社区形象等信息,因此,视觉识别的策划与设计必须具有寓意性、直观性、表达性和传播性。我们在设计时,必须遵循视觉元素的统一性、易识性、适应性、独特性、艺术性的原则。
一、研究目的
近年来,在中部快速崛起中,河南省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社区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快速提高。随着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俗体育活动(如武术、太极拳、舞龙、赛龙舟、放风筝、滩舞、扭秧歌、打腰鼓、太极扇等)成为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和健身活动的一种需求,并有蓬勃发展的势头。由于不同的社区环境、知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在参加民俗体育活动行为方面形成不同独立群体,在民俗体育项目选择、锻炼方式、动机和活动方式等方面均与其它省市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对河南省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行为的研究,不仅是河南省群众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因此,其研究意义不仅在于揭示河南省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规律,而且以此来考虑发展河南省社区体育的相应对策,对于传承、发展民俗体育和推动河南省群众体育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民俗体育行为的社会结构分析
1.性别结构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得知(据表1),河南省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人数的男、女比例是(47.13∶52.87),这与全国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男女比例有一定差异。据卢元镇“体育参与者参加体育活动的外在动因”一文中指出:“1996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中……,其中男性占56.80%,女性占43.20%”。而本次对河南省城市社区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人群调查中,发现有过民俗体育经历的男性占47.13%,比全国56.80%低,而有过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经历的女性为52.87%,比全国43.20%略高,这显然是因为民俗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所不同的结果。民俗体育活动强度小,对场地要求不高,形式多样,不受时间限制,对财力、物力的要求也低,这些特点更迎合思想保守、忙于操持家务、掌管家庭财政妇女的心理,更受广大女性欢迎。
2.年龄结构分析
由表1可知,河南省参加民俗体育的居民年龄集中在25-44岁的中青年和60岁以上老年人。也就是说,25-44岁和60岁以上老年人相加占67.3%,而18-24岁与45-60岁两组相加占32.7%,这与全国大城市体育人口的情况并不一致。在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人群中以中青年和老年人居多,中年人大多成家立业,经济负担较重,他们更趋向于财力、物力花费少,不受时间限定的体育活动,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生活上更是养成勤俭朴素的习惯,对体育消费大的需求动机相对减弱。
3.职业结构分析
表1显示,不同职业比例差别较大,其中以离退休人员比率最高,占39.5%,这与国内老年人积极参与民俗体育活动是一致的。但其它职业参加民俗体育比例与国内同样职业体育人口相比出现较大的偏差。我国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的报告中提供的数据是:我国“体育人口中有职业的占55.16%,约为0.78亿,无职业者占44.34%,约为0.62亿,无职业者中离退休人员占45.16%,约为0.28亿。在各种职业中,工人在本职业人口中体育人口比例最高,达到25.4%,其次是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再次是科教人员”。在河南省民俗体育活动人群中,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活动特点:工人、服务人员比例低于国内体育人口水平,而教科文人员高于全国体育人口水平。这种差异,主要是民俗体育花费少、场地要求不高、时间自由,因此更适合社区居民参与。
4.学历结构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河南省城市社区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人群中,人数与学历并非成正比。由表1可知,大专学历占24.4%,而本科以上学历占23.7%,可见大专学历高于本科学历。这是因为在调查的离退休居民中,他们大多是50年代参加工作的,其中高中和大专学历的占多数,目前城市社区中这部分人是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与这一点有密切关系。此外,河南省城市社区参与民俗体育的居民中,小学学历与初中、初中与高中及中专学历三者之间比例也十分接近,这与全国调查的城镇体育人口比例有较大的差距。说明在我国体育人口中参加民俗体育与现代体育的人数是不同的,因为民俗体育与传统思想观念、传统文化、民族习惯关系更加密切。
三、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特征分析
1.活动方式
在调查中发现(表2),与亲近者、邻居、朋友一起锻炼的占60.3%,是河南省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的主要活动方式。问卷中有68.2%的人认为与亲近者、邻居、朋友结伴锻炼更有气氛,能使自己在融洽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这反映了人们对群体的归属感。在自由练习的群体中以65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其次是工作繁忙的机关干部,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感到自己力不从心,动作跟不上中年人,情愿按自己的速度、不规范的动作进行锻炼。
2.活动时间
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民俗体育活动时间有固定型、临时型和节庆型三种。固定型的人群锻炼时间较固定,一般在早晨进行,这部分人占68.8%,在固定型群体中,年轻人一般在早晨6:00-7:00点,锻炼1小时;而老年人在早晨5:00-7:30,晚上则以散步为主。节庆型是指部分人在节日期间参加社区或单位举办的体育活动,这部分人占13.6%。
临时型人群是指锻炼时间不固定,或早或晚,有空就锻炼,随意性很大,是因工作性质和家庭条件造成,这部分人占17.6%。
3.活动场地的选择
河南省社区居民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中,对场地选择不很讲究,一般以社区空地、住地周围、公园、桥头、街边花园为主,这部分人占77.5%,选择学校操场占12.2%,选择体育场馆占10.3%。说明河南省有非常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些地方不仅空气新鲜,而且费用少,也说明了大部分城市的经济不发达,社区居民的消费意识低。
4.参与民俗体育活动信息特征
当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大众通过“众从”或“从众”的交往方式,对“生命在于运动”观念更加认同。在调查中发现,电视广播媒体占25.7%,报刊杂志占24.3%,亲身体验占19.2%,网络占13.4%,书籍占11.3%,其它占6.1%(见表2所示)。表明城市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信息来源渠道是多样化的,同时居民对于我国媒体是比较信任的,也说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需要大众媒体的积极宣传和报道。
四、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目的分析
由表3可知,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目的相对集中,主要是增进健康(占总人数的43.7%),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卢元镇教授认为“社会体育将参与者作为主体,充分满足他们的促进身心健全发展和娱乐的需要,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是社会体育的主人,他们在社会体育中将满足自身健身健心、健美、娱乐、个体社会化、社会交往的需要,以及自我成就的实现和审美的需要”。本次对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调查也体现了这些需要特点.,与全国其它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基本一致。
五、结论与建议
1.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人群中,女性略高于男性,年龄集中在30-44岁的中青年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职业结构方面,不同职业比例差别较为明显,其中以离退休人员比率最高;学历对开展民俗体育有直接影响,学历越高,比例越大,但小学、初中、高中三种学历之间差别不是很明显。
2.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民俗体育活动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在活动方式上60.3%的居民选择与亲近者、邻居、朋友一起锻炼;在活动时间上有68.8%的社区居民的锻炼时间是固定的,一般在清晨;社区空地、住地周围、公园、桥头、街边花园是社区居民活动场地的首选;居民参与民俗体育活动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说明了大众媒体对民俗体育的积极宣传和报道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城市社区 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13-01
一、我国城市社区研究历程
(一)第一阶段:研究水平偏低
这个时期的社区社会环境十分薄弱,制度重建。社区的研究总体上是处于重新建立框架和起步的状况。研究方法以定量抽样调查为辅、定性调查为主。研究人员都是一些理论工作者,并非专业出身。社区研究的理论意义与意识特别薄弱,总体研究水平低下。
(二)第二阶段:研究的初步发展
该时期的社会环境是工资与企业劳动和社保制度改革全面开始,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开始感受到经济改革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压力。我国社区的研究工作慢慢进入模式化。各式各样的研究方法中,混合法占着主导地位。研究人员由基层工作人员,理论工作者和做决策的人组成。队伍人员各尽职责,社区研究的社会意义大于理论意义。研究的总体水平迈进了一大步,通过研究得出的成果逐渐趋于成熟。
(三)第三阶段:社区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时期逐渐被重视推行,我国民政部积极探索、局部实验并在全国推行社区建设政策。社区工作的研究现状属于全方位整体的发展和基础理论的逐步深入阶段,出现了比较研究视角。研究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关于社区的基础理论研究,无论从各个方面,开发及创新都有重大突破,总体研究水平更上一层楼。
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困境
从总体上看来,关于城市社区的研究还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虽然从1980年以来,我国几乎在研究的横向和纵向上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忽略了对它本质的分析及所能总结出来的规律做一个基本概括,所有研究方向过于独立,没有一个内涵上的融合,没有形成成熟的学科系统体系;新领域研究只是停留在表面,进展速度很慢;盲目的追求与外界接轨,不从自身国情的实际情况出发,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市社区研究成果的形成。
关于社区的经济理论研究较薄弱。由于目前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社区的经济理论研究都是初级阶段。社区一直是社会学者的研究对象,社区经济也是他们研究的一个对象,事实证明,社区经济的研究对现实社区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总体来看,我国目前对社区经济的研究所掌握的资料并不多,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差异过大,对社区经济概念的理解还没有较统一的认识, 经济学界对社区经济的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一些涉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在理论上严重滞后。
三、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的前沿问题与趋向
(一)城市社区体系的完善
以基本概念的确立为出发点,给关于城市社区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明确指出城市社区的研究方向,运用丰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最后形成完善的城市社区研究体系。与此同时,在平时研究中除了对对象要注意观察研究外,更应该注意从表面看到本质,从实践中提炼出基本的理论。
(二)中西方注重研究合并与融合
我国城市社区理论研究的目标,既不是西方理论的参照物,也不是检测西方理论的工具,而要结合国情,发展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城市社区理论。在继承中国传统哲学的同时, 又吸收西方哲学的精髓, 吸收西方城市地理学, 特别是城市社区地理学的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部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三)多种学科加强融合
城市社区是一个新鲜丰富的研究课题,涉及很多学科领域,所以,各学科的研究人员要发挥自身的长处,通过总结归纳各个学科的优点与特点,能使城市社区研究更全面,有利于找出多种角度不同的理论观点。无数现实的例子证明,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不同学科背景学者共同参与基础上的。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天下为公,是为大同”的思想理念,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国家。而这些理念在以前经济贫穷的时代,是很难实现的。如今我们强调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是说经济与社会要平衡发展,而为了让我们的这一理想化社会越来越接近于现实,社会工作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而社区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整体中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新事物的成长是困难的,会遇到许多阻力与挫折,因为它们力量微小,得不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支持。社会工作如同一个新生婴儿一般,它的成长在最初阶段是微小的,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但是,如果我们全身心投入到一个新事物的培养发展上,它是会不断成长壮大的,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都是如此,它们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并最终开辟出一条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卢谋华.中国社会工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2]张敏杰.中国专业社会工作面临的三大问题.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4).
[3]方明.社区研究的进展[A].陆学艺.中国社会学年鉴1979-1989[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4]王颉.社区研究十年[J].社会学研究,1989,(3).
关键词:乌鲁木齐城市社区 健身人群 体育锻炼 现状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222-02
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社区体育是我国组织全民健身的基本形态,社区体育的开展对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群众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的身体健康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培养社会居民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发展社区体育,不仅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可以促进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发展[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米东区、达坂城区各抽取3个社区,从每个社区的各抽取30名健身人员(不分性别、年龄),共计630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性别
向被调查的健身人群发放调查问卷630份,回收有效问卷62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6%,其中:男性309份(占49.8%),女性312份(占50.2%),说明参与锻炼的健身人群男女性别比例趋与平衡。
(2)族别
乌鲁木齐市是多民族聚居区,本次所调查的城市社区健身人群有汉族、维族、回族及其他民族。详见表1。
从表1可看出,乌鲁木齐城市社区健身人群参与锻炼的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占79.5%),维吾尔族、回族和其他民族占调查总人数的21.5%,说明社区应加大对广大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对广大少数民族居民,从而促进乌鲁木齐城市社区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发展。
(3)年龄
从表2可看出,乌鲁木齐城市社区健身人群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55岁之间。
(4)受教育程度
从表3可看出,在所调查的乌鲁木齐城市社区健身人群中,专科以上为50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1.8%,说明乌鲁木齐城市社区健身人群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
2.2 研究对象体育锻炼情况
(1)参与体育锻炼强度
从表4可看出,社区健身人群选择体育锻炼的强度呈现多样化特点。
(2)锻炼项目
从调查结果看,乌鲁木齐城市社区健身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呈多样化趋势,所从事的锻炼项目为:散步、桌球、广播操、太极拳(剑)、瑜伽、健身气功、民族舞、民族舞、交谊舞、武术、慢跑、抖空竹、乒乓球、自行车、徒步、登山、国标舞、跆拳道、羽毛球、篮球、网球、健美操、游泳。按参与人数排名前10位的项目分别为:散步、羽毛球、慢跑、篮球、健美操、跆拳道、民族舞、乒乓球、国标舞、游泳。
(3) 锻炼持续时间
锻炼持续时间是衡量健身人群体育锻炼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从调查结果来看,乌鲁木齐城市社区健身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的人数比例最高,占28.2%;其次为21~30分钟,占27.4%;有21.4%的健身人群锻炼持续时间在31~59分钟。
从年龄分布来看,25岁以下的健身人群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1~59分的人数比例最高,25~35岁之间及36~45岁的健身人群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21~30分的人数比例最高,46岁后,各年龄组健身人群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延长,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比例最高。
经访谈了解到,25岁以下的健身人群基本为学生,该群体年轻好动,运动持续时间一般在31~59分钟;25岁~45岁之间的健身人群由于工作及家庭的双重压力,运动持续时间通常在20~30分;46岁以上的健身人群有相当一部分人为退休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从事锻炼,所以锻炼时间通常在60分钟以上。
(3)体育锻炼的频度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不同锻炼频度的人群分布是:“1月1次”为10.4%,“每月2~3次”为19.3.%,“每周1~2次”为 32.9%“每周3~5次”为22.9%,“大约每天1次”为14.5%。由此可见,被调查的健身人群的体育锻炼频度主要以每周1~2次或3~5次为主。
有研究表明:当每周锻炼多于3次时,最大摄氧量的增加逐渐趋于平坦,当锻炼次数增加到5次以上时,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就很小;而每周锻炼少与2次时,对机体变化的影响会很少。由此可见,每周锻炼3~4次是最适宜的频度。
(4)体育锻炼的场所及锻炼方式
从调查的结果看,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以“公园或道路边”为主要锻炼场所的人数比例最高,为29.3%,其他依次为免费的公共体育场所、单位、社区、收费的健身俱乐部、其他及自家庭院。有232人(占37.4%)选择与朋友一起锻炼,有155人(占25.0%)选择独自锻炼,有119人(占19.2%)选择与家人一起锻炼,有114人(占18.4%)选择与同事一起锻炼。
(5)体育锻炼的消费支出金额及项目
在所调查的621名健身人群中,有439人(占72.7%)的人有体育消费,全年消费支出在100元以下的为139人(占31.7%),在101~400元之间的为146人(占33.3%),在401~700元之间的为40人(占9.1%),在701~1000元之间的为55人(占12.5%),有59人(占13.4%)的人全年体育消费支出在1000元以上。从消费项目来看,用于购买体育器材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7.3%,其他依次为支付参加体育锻炼的场(馆)费用、观看体育比赛费用、订阅体育报刊和购买体育图书等。
(6)健身人群接受体育锻炼的指导情况
在所调查的健身人群中,有228人(占36.7%)在体育锻炼方面接受过指导,其中,接受其他人员指导的人数比例最多,为80人占12.9%),其次为体育教师(教练员)、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所占比例分别为:11.1%、10.3%和2.4%。
从接受体育锻炼指导者的年龄分布特点看,25~45岁的中青年人群接受指导的较多(占71.9%),其次为46~55岁的健身人群(占17.5%),56岁以上年龄组的健身人群接受指导的人数比例为8.3%,明显低于中青年人群。
(7)健身人群对所在社区体育设施的满意度调查
从调查的结果看,认为自己所在社区的体育设施很不齐全的健身人群占30.3%,认为较不齐全的占28.2%,认为较齐全的只占13.4%。
经访谈了解到乌鲁木齐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器缺乏,特别是社区体育俱乐部和体育活动中心较少。用于社区体育的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辖区单位出资,但数目有限。场地设施器材和经费的缺乏是影响乌鲁木齐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
3 结论
(1)乌鲁木齐城市社区参与体育锻炼的健身人群男女性别比例趋于平衡,且锻炼人群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所占的比例较少。
(2)参与锻炼的健身人群的年龄在25岁至55岁之间,总体受教育水平较高。
(3)社区健身人群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及强度呈现多样化特点,他们主要选择附近的公园或到路边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专业指导,降低了体育锻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体育锻炼的消费结构不够合理,居民体育消费以购买体育器材等实物消费为主。
(4)乌鲁木齐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直接影响社区群众体育的开展。
4 建议
(1)乌鲁木齐城市社区应加大对广大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对广大少数民族居民,从而促进乌鲁木齐城市社区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开展。
(2)社区可与附近的学校在体育人力资源和体育设施资源方面实现共享,扩大社区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增强社区健身人群体育锻炼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时效性。
(3)调整城市社区健身人群体育消费结构,从“实物型”消费适当向“体验型”、“观赏型”转化,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鉴赏水平[2]。
(4)加强政府和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加强居民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加大对社区体育锻炼场地的开发,充分利用社区的自然环境,提高服务意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全民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开发投资少、见效快、简单易行的具有浓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休闲健身项目增加配套的体育健身锻炼器材设备,为健身人群从事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3]。
参考文献
[1] 李蓉蓉.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组织与消费状况的研究――以北京市为研究个案[J].体育与科学,2011(5):49-53.
关键词: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
城市社区的范围,是一定区域内由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人们从事生产生活的基础,是人们精神归属的家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事业,而社区的和谐发展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社区思政教育是 指由政府的相关部门或社会群体自发组织,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便实现建设社区和使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目的,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只有牢牢把握社区思政工作的特点和重要性,才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创新的方法来开展社区思政工作,才能使社区思政工作得以有序健康的发展,使社区思政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虽然时间还不是很长,可在总体上取得了较快的突破和发展,具体的研究主要涉及有:发展模式的研究、发展环境的研究、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社区教育的管理研究、社区教育特色发展等。但是就目前来看中国的社区教育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教育模式单一,缺乏特色,很容易流于形式,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特别是作为社区教育核心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人员以及教育经费等各个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对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并分析其如何发展更好以及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无疑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的任务。
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临四大瓶颈,那就是经费缺乏、科普资源缺乏、科普活动场所缺乏和科普专业人才缺乏。
首先,社区思政教育的内容较单一,方法落后。现阶段的社区思政教育内容大多是关于居民文明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知法守法意识的提升。但是社区思政教育的内容却涵盖了更多内容,比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人生理想、爱国主义观念的实现等等都属于思政教育的范畴。而这些内容往往被忽略,即使有时候进行相关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内容的单一、形式的单调,无法发挥其对社区居民思想的指导作用。同时社区思政教育的对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主要是老年人和家庭妇女,到现在下岗人员和流动人员的大量增加,这就使得社区思政工作内容渐渐显得落后,不能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人群展开教育活动。并且在教育方法上还是以传统手段为主,比如:宣传栏、广播、文体等,没有从思政教育的特点出发,将思政教育落到居民的实处,造成了思政教育时效性不强的现象。
第二,思政活动开展场所缺乏问题较为突出。缺乏位于社区内部、能够容纳足够多的人进行思政讲座等集体活动的场所。这一问题的出现,与社区工作的本质和传统有关。在中国,城市社区长期以来并未给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预留空间。当思政任务进入社区以后,以思政活动为主的各种设施和活动空间的需求增加,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空间更加紧张了。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缺乏,主要是指能够邀请到社区来进行讲座和科普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讲师和工作人员的缺乏。这一瓶颈是否存在,取决于社区负责思政的工作人员与科普人士之间的关系。如果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各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思政工作人员,那么社区就有更大的几率邀请到他们参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是,对于大多数社区来说,邀请这些思政人才仍然面临不小的困难。
第四,就是能够组织社区思政教育活动的专业人才缺乏。思政教育活动与社区原来的传统工作有很大的区别。思政教育活动以思想认知和思想指导为主,或者说,以适合社区不同居民的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方面以教育为主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接受过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分子来组织,而他们最好还要接受过思政活动和项目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方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但是,目前在社区里,这类人才还比较缺乏。这是因为,社区工作人群中 年纪大者居多,很少受过专业的思政教育,不能很好的开展相关活动。
开展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它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城市的和谐稳定,有利于居住环境的改善,还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升。因此针对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将我国城市社区思政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第一,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进行“面对面“的思政教育。尽管我们正在迅速进入到信息社会,但是大多数社区居民还是希望知识能够“派送”到自己的“门口”来。这是因为,社区居民们倾向于认为“派送”来的知识有一定的针对性,是根据他们的需要“量身定做“的,比如对于老年人、妇女、青少年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的社会团体,就要有针对性的从国家政策方针、思想品德提升、行为习惯整改以及社会价值体现等等不同的方向来进行思政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社区思政教育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和作用。同时,“面对面”的传授过程也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社区居民能够与将作者面对面交流,因此通常可以更快的接受所传达的思想。同时,提供思政讲座和培训的授课者也可以得到来自听众的直接反馈,这有助于他们在现场和随后的讲座中调整授课内容,提高授课质量。
第二,挖掘人才,整合场馆,让高校资源服务社区思政教育。高等院校蕴藏着参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巨大潜力,可以成为引领思政教育潮流和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重要力量。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果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面向社会、基层和群众,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将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生力军。社区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师生智力密集优势,以及实验室等设施条件,促进高校科教资源转化为优质的社区思政资源,组织开展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的思政教育活动,让高校资源服务社区,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同时,一些名校的著名教授和可信专家进行的讲座,都会令社区居民感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