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环境艺术设计定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范文第1篇

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环境艺术不像其他的艺术形式,并不仅仅提供艺术欣赏,而且更是一种集生活、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形式。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将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一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个定义也适用于环境艺术,也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生活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与绘画、雕塑这些纯欣赏意义的艺术相比,更加具有实用性。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需求越来越丰富,这也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实用上,在使用的基础上,还用更加重视环境艺术的艺术性、科学性以及功能性,只有兼顾这方面的要求,才能为创造出满足人们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可能。 

二、环境艺术设计对居住环境作用 

由于城市建筑设计和公共环境设计最能够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居住环境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与建筑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更与社会的形态同步。目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垃圾桶和护栏设计、园林绿化设计、灯光照明设计以及喷泉雕塑设计等。慢慢的,城市广场、公园以及街道等已经成为一个面向所有市民开放的扩大户外起居室。现代居住环境随着现代人类城市建筑空间的变化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即城市建筑环境公共设计。其实居住环境的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早期人类进行的各种活动大部分都是在户外进行的。原始的户外环境和家具等当属就地取材的简易石桌和石凳等。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创造具有使用功能以及丰富文化审美内涵以及环境设计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新领域。环境设计随着人们的需要,逐步从室内、家居以及商业场所逐步延伸到街道、广场和湖畔等。随着休闲、旅游以及购物行为的不断增长,人们需要更多舒适、放松以及稳固美观的公共户外家具。总之,现代公共环境设计作为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挑战,除了需要当代设计师不断的创造新的理论和实践外,还应当将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作为整体规划设计的一部分,确定城市环境的整体形象并创造具有人文魅力的都市景观,从而表达环境设计师对社会文明以及社会经济等诸多问题的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有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雕塑艺术、数字艺术、计算机设计艺术、摄影艺术、服饰设计艺术、视觉设计艺术、表演艺术、影视艺术、动漫设计艺术和现代科技的艺术应用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是综合各类艺术的整合,同时它也具有现代艺术的基本特征: 

1、和谐性。人与自然、设计与环境之间既要充分展示和体现人类的艺术创造才能,又要对自然空间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是要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人为本,通过艺术设计来创造和谐的生活空间环境。 

2、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性具体体现,就是运用现代艺术设计创作手法,融合传统与文化艺术形式语言,采用风格和造型技巧及材料工艺,在室内外环境设计视觉感官上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提升精神文化品味。 

3、科技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新科技等的广泛使用,环境艺术设计科技化化趋势越发明显。新能源、新材料及新技术不断带动影响和催生着环境设计艺术形式创新。科技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4、智能性。在环境设计与使用功能方面具有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管理自动化(BA)等。室内外环境设计中配有计算机数字化网络、多媒体设施、公共安全防护功能的综合布线系统,能够进行自动监控,以全面实现管理、服务、环境设施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智能性功能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性化设计的具体体现。 

5、创造性。是思维观念、策划创新、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功能与设计的完美整合,用全新的艺术造型语言和形式去满足人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 

6、参与性。运用艺术视觉造型语言吸引和激发人与环境的参与及体验,从触觉、视觉和听觉等多元化角度给人以想象、启发,以此来获得一种愉悦的、幸福的心理体验。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不断调整与深化,人们对艺术也是不断的追求。于是,完善的环境设计和计划被提升到“艺术”的高度。这也是21世纪赋予设计师的责任。为了创造人们心中理想的而又美好的空间环境,需要环境艺术设计师设计师与人们心灵的沟通;需要设计师的艰苦创造。设计以人为本,21世纪的环境设计、环境氛围必将更有诗意。 

参考文献 

[1] 刘夏.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3D Max》教学方法探讨[J].包装世界,2010(02). 

[2] 顾孟潮.时代在呼唤环境艺术关于环境美的思考与建构[J].华中建筑,1990(04). 

[3] 李天工.论环境艺术学的定位[J].装饰,2006(12). 

[4] 张勇.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建筑空间认知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6(07). 

[5] 蔡倩.江苏省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 

[6] 余压芳,刘建浩,胡长龙.AutoCAD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和动态研究[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在步入21世纪之后,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市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但是我国的环境艺术学科办学的时间相对较短,还处于刚刚起步和摸索的阶段,与世界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全国每年该专业的毕业生多达上万人,但是很多用人单位仍然缺少高精尖的人才,经常会因为找不到让人满意的环境艺术设计师而烦恼,导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2013年的艺术设计大类中成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所以会出现低就业率的情况,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是高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和市场有了明显的脱节,在这种大前提下,要深入剖析企业对设计人才结构的具体需求,以此作为重要的参考,分析目前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和现状

1.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包括空间计划和装饰计划、使用和审美功能计划、环境计划和设施计划、造型计划和构造计划在内的环境艺术工程的规划和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这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工程学科,涵盖建筑、建筑装饰、材料、美术、雕塑、人体工程和园林景观等多个方向,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括室外环境及室内装饰两种设计类型。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装饰产业大规模兴起,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使人才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每年都向相应的单位输送大量专业性较强的设计人员。

2.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现状

中国建筑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建筑装饰和环境艺术设计的飞速发展。2015年,全国建筑装饰行业完成工程总产值3.4万亿元,比2014年增加了2300亿元,增长幅度为7.59%。有数据显示,到2021年,建筑装饰行业总产值将超过6万亿元。建筑行业中,从事建筑设计和装饰的工作人员呈现递增的态势,每年的增长幅度达10%。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开展,建筑装饰行业有望继续蓬勃发展,亟需大量人才,尤其是有创意、懂设计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另外,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审美也开始出现变化,这带动了园林景观和室内设计的社会需求呈现上升的态势,对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不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要求专业人才有良好的动手技能和实操能力。但是从现状来看,高等院校在培养过程中,将重心放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气质上,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虽能拿到很高的文凭,但是缺少实操能力,很难胜任公司分配下来的工作,最终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因此,市场需求和环境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密切的关系。高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建筑装饰行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与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总体而言,我国环境设计起步比较晚,要想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尽快达到甚至超越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通过对国内相关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分析,现有的设计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

“艺考热”带动了很多艺考生的大量出现,虽然有一小部分的艺考生是真正喜欢艺术,也愿意将自己的时间放在艺术的学习上,但是绝大多数的艺考生还是因为文化课的成绩比较差,被教师推荐参加艺考。这些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基础能力比较差,缺乏艺术理论专业知识。教师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学,不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会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随着后期的学习内容更加繁杂,学生的学习能力会严重不足。

2.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计不合理

很多高校在明确教学目标的环节中,没有联系市场需求,单凭主观设定目标和课程,导致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比例严重失调。例如,有的课程虽和本专业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对于专业的实际作用不大;有的高校为了照顾课时不满的教师,压缩了部分课程,导致课程虽多,但是不尽合理。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仍存在漏洞,这正是高校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造成的。

三、重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

虽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该专业的发展还是相对稳定的。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部分高校已经发现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开始重视教育模式及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学目标的建立、课程的设置、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还需要加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

1.根据基础差异,因材施教,促进不同目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艺术专业的学生生源分布广,基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高校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计划。首先,高校需要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目标确定下来,从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出发,重视学生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并帮助学生确定合理、清晰的学习目标,做好学习的全部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知识,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在进行全面培养的同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特长重点培养。例如,有的学生对软件学习的兴趣比较强,那么可以向效果图设计师的方向发展;而对于那些手绘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朝着接单设计师的方向发展;如果学生在管理方面能力比较强,那么学生可以朝着项目经理的方向努力。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才能够提升教学水平。最后,还需要加强课堂及课外练习,不断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在练习中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加以改善。

2.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后续发展提供保证

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人们都在强调实践教学的意义,但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能被忽视,这是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就懂得如何解决。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涉及非常多的设计理论知识,例如设计素描、环境艺术设计理论、设计基础以及表现技法等,这些都需要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够掌握。在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清主次。不同的学生精通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可能对居住空间环境艺术的设计更在行,而有的学生对商业空间环境设计更加精通。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受固定思维的限制,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工作,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得学生将来走入工作岗位后能游刃有余地处理所面对的问题。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重视设计体系的完善

环境艺术设计范围包括室内及室外设计,具体来讲,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属于一项工程。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在实践过程中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只通过课堂教学很难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因而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施工工艺,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作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施工工艺的认知基本来源于课本,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环节。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高校要从多方面考虑。从内容上来讲,可以开展校内模拟设计实践活动,通过视频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还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到设计现场,通过借鉴专业设计人员的经验,加强对施工工艺的了解;从时间上来讲,可以将实践机会安排在课堂上,也可以安排在寒暑假及其他放假期间。高校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更快融入到社会环境中,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4.紧跟时展的步伐,发展创新之路

环境艺术设计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成品很快就会过时。同时,随着思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设计风格的喜好也会发生改变。在室内装修行业中,装修材料的不断改进也需要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不断发生改变。因此,教学工作需要做好两方面的事情: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使教学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随时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新知识;其次,教师要不断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模式,做到言传身教,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创新。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已经迈入一个全新的局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为此,高校要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工作,适应市场环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同时,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进,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学生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从学生角度分析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途径的改革,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罡.市场环境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7).

[2]蔡安宁.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市场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J].神州旬刊,2013(8).

[3]杨卫波.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1(18).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8-0075-02

近年来,关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话题增多,环境艺术设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而其设计的个性化是其满足观众的基础,本文将对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个性化的相关问题做具体的分析。

1 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

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环境为基础,将设计作品与环境相融合,并通过空间体型、比例缩放以及材质肌理等来实现艺术的价值。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广泛,包括园林建筑、城市规划、广场等公共场所的设计以及雕像等艺术作品的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涉及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可将环境艺术分成三个层次。其中,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共同组成了人居环境。而对于商业、娱乐休闲等人居环境是由人造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的,属于具有情趣的空间环境。人类的基本素质、审美理念以及对环境的判断是相互统一并互相影响的,只有三个层次紧密结合,才能够使人类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

2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应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整体性、动态性以及特色性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个体的特性应该在整体中得到体现,并重视同一作品在不同环境下的效果差别。总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注重其特色性,其具体的特点如下: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强调人文特征和自然特征互相统一,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服务功能。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必须尊重人类的基本利益。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强调无害性和积极性互相统一,其无害性主要是指环境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同时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对自然,设计过程及设计作品都不应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而其积极性是指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要以积极性的、正面的意识为主体,同时不带给人消极的情绪。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强调整体性与多样性互相统一,首先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要具有正确的、统一的理念,并能够满足不同审美对象的需求,实现整体性与多样性的并存和统一。

(4)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互相统一,也就是说,现代艺术作品除了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审美需要外,还要适合人类的基本生活,具有实用性。

3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下个性化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具有个性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对概念化、公式化环境设计的冲击和反思。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创新意识弱,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具有良好设计理念的设计师,往往由于设计师的经验不够丰富,使设计作品不具有实用性且不能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为了实现其设计的个性化,首先设计师要具有高超的水平和正确的理念,设计师应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经验,并在坚持环境设计服务于人类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特点,使所设计的作品具有独立性,并且设计师对作品的考虑要全面,要做到尽量满足所有观众的审美。个性化环境艺术设计本身是对整体设计中局部与整体关系的掌握,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但是却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所缺少和需要的东西,对设计者思想的解放和更多优秀艺术作品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受到大工业生产的影响,个性特点不明显,导致了人类的审美疲劳。因此,近些年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个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个性化设计理念也被大量引进到设计师的作品中。而对个性化的认知方式首先是要尊重自然,并将自然风景引用到人类的室内设计上,同时要打破以往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中的个性化缺乏现象。如用优美的曲线代替枯燥单调的直线,用丰富的色彩代替单调的灰白色等。总之,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是人类审美观念变化的需要,好的环境设计能够愉悦人的心情。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强调其设计的个性化。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效果并不明显,需要设计师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并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设计水平。

4 影响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的因素

现代环境艺术的个性化设计主要是指设计师对环境的形式和风格的改进和创新,是设计师主观意识的体现。强调客观设计中人的主观理念的重要性,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主观意识和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本文将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的因素分析如下。

4.1 个性化设计易受风格化的制约

城市设计在长期发展下,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风格和理念。这样很多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尤其是城市居住空间设计时很容易遵循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设计理念,使其个性化无法发挥。另外,个性化是环境设计师对自然和对建筑设计的本能反映,为了使城市环境设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设计师也往往会选择约定俗成的设计理念,这样设计师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个性化设计受到制约。

4.2 个性化设计易受到空间使用功能的制约

任何一个设计都应具有实用性,这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环境的使用功能是其存在的价值,但是也正是由于过分重视空间的使用功能而忽视了个性化设计的重要意义,很多设计师不能做到将两者合理的结合,并且在两者发生冲突时,选择前者作为设计理念,这样严重影响了个性化设计的发展。环境意识的渗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需要设计师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对个性化做出体现,这样也能够更好的体现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在同一空间,不同风格的个性化就是功能化增强的最好体现。

4.3 科学性与艺术性存在矛盾

对于一个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来说,要时刻保持其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统一,加强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但是很多设计师由于正确设计理念的缺少以及设计经验的缺乏,往往顾此失彼,所设计的作品要么乏味枯燥,要么匪夷所思,不具有实用价值。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中,坚持设计的科学性十分重要,设计师应从整体设计、作品装饰、物品陈列以及其他细节上将科学性与个性化紧密结合,并合理的运用于其作品设计。从而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相互协调统一。

5 结 论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未来人类重点研究的学科。环境的发展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心情。好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表现,然而由于受传统工业等因素的影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往往缺乏个性化,不能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因此加强环境艺术设计过程的个性化成为了设计师需要深刻讨论的问题,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除了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外,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工作经验以及对审美的把握等。因此,要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就要不断地增加设计师的经验,使其从根本上改变单调的设计理念。当然,环境艺术设计还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设计师的个性化特点,使作品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从而丰富人类的视野,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勇.环境艺术设计与美的形式法则[J].郑州轻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以人为本;视觉服务

环境艺术设计已成为当今设计师研究课题之一,是环境设计当中的必然过程。做好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可以在视觉上为人们带来美丽的景观盛宴,更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当然,只有在深入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才能做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

1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

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环境艺术有着宽广的内涵,其是艺术设计的一个集成系统。在狭义上,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主要指建筑物的空间与环境,其中包括建筑物的室外环境,如绿地、人行道、景观等一切为了美化环境而设计的“艺术品”,还应包括“偶发艺术”“地景艺术”等。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还包括家具、照明、软装饰等一切为美化室内环境而存在的物品。①文章所指的环境艺术设计既包括室外环境又包括室内环境的组织规划、物品布置与配置等。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巧妙地将室内外建筑烘托出个性、创新、与众不同的、使人喜爱的氛围。简单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需要花费工夫的实用艺术学科。

2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我国开始注重环境艺术设计时间比较短暂,有二十年左右。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人们才开始从能够生活的观念转变为享受生活的观念,开始从住房问题注重住房环境问题。目前,虽然有大规模的人员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但可惜的是,并未出现太多的经典设计作品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城市监管机制限制了环境设计的充分发挥,城市环境的规划和建设主要由相关主管部门完成;另一方面,环境设计缺乏公众的广泛参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雕塑设计等未能征求公众的意见和想法。此外,我国在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现阶段,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内容仍很陈旧,未能跟随社会发展进行改变,很多学校的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设计经验和设计思路,这导致有很多设计师在艺术设计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过于遵循国外的设计方式,设计作品并不具有实际应用性,也不能体现本土文化特征。此外,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设计领域中必定存在的一门实用艺术学科,设计师除注重实用外,还应注意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自然的融合性,创作出和谐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来。

3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社会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人类生存环境具有一定的发展危机。我们不应一味模仿西方设计风格,而是应当在积极地学习国外先进设计师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公众生活品质的提升,结合本土历史背景、区域特点等自身环境因素,创作出人文与生态和谐的作品。

3.1人与自然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大量开发土地,开采资源,加上人口剧增,能源消耗,导致环境不断恶化,目前已经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如何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其实跟环境艺术设计也是息息相关的。设计师有责任在到处都是建筑环境的问题上,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相处问题。这就需要设计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控好每处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既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又不浪费资源。这一持续性发展设计发展趋势,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

3.2以人为本,设计更多体现人性化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两个重要的因素:视觉服务性和实用服务性。视觉服务性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实用服务性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人是环境艺术的最终享受者,环境艺术设计其实就是为了人类自身。设计师应当广泛了解大众对于环境艺术的需求与心声,创作出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上的、符合物质与精神需求的艺术作品来。这样的设计发展趋势也正代表着人类在环境艺术设计上的不断进步,也代表着人类开始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深入了解人的本质,最终给人带来视觉上的艺术美感受,让人们感受到更人性化的环境服务。例如沈阳师范大学的道路上的小桥,可以让学生们直接从小河流的一边穿到另一边,缩短了步行距离。小桥不仅赏心悦目,更为学生们带来便利的交通。这以人为本设计的发展趋势,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的光明大道。

3.3追求无害化生态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基于自然、人文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其中自然环境是最大的基础因素。资源是有限的,很难循环再生,甚至无法再生。我们在使用自然资源时,应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创造生态环境艺术作品。同时还要注重防止资源利用带来的污染,应当选择绿色无害化资源,避免有害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应当追求无害化生态设计,使环境艺术作品在走进自然的同时,还能改善环境,给人类带来健康绿色、环保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努力追寻的目标,是现在必不可少的发展趋势之一。

3.4设计趋于时代化、科技化,体现先进性

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目前也达到了一定的设计发展高度,人们转变思维,学会享受这一发展成果。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不能只是简单的建筑设计,而是应当学会将高科技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才能创造出符合当今艺术发展趋势的环境作品来。其中3D影像、投影、LED显示屏都可以加入到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里。只有让这些新技术不断涌现,才能推动环境艺术走向更高的层次,丰富环境艺术作品。因此,设计趋于时代化、科技化,体现先进性,这是环境艺术设计必然发展趋势之一。

3.5个体与整体的合理把握

环境艺术是整体,由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两个个体构成,在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上,既互相结合,又互相矛盾。我们先从环境艺术的个体分析,自然生态要素上,地势、气候、地理位置我们无法从设计上改变,但是人文上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甚至是深层次说,设计美学、设计观念与宗旨,我们可以加以利用和改变。再将两个个体找到共同之处,做出一个结合点,从而构成环境艺术整体。这样既有个体的个性美,也有整体的完整美。因此,个体与整体的合理把握,是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追求的设计观念趋势。

5结论

以往,我们在环境艺术设计上追求合理简单,甚至直白的说,看得过去就可以。而眼下,时代的快速发展已经不允许环境艺术设计浑水摸鱼。想要环境艺术设计更加出色,我国设计师必须拥有特色、先进的设计理念,结合现实环境艺术的发展趋势,创造出既美观又高品质的环境艺术作品,从而争取环境艺术设计上的创新发展。

作者:吴双 单位: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参考文献:

[1]周长积,傅娜,张洁.试论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J].美术界,2011(12).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范文第5篇

(一)设计艺术学的概念

设计艺术在处理好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更偏重解决好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外重视所设计的产品对人的心理与生理所产生的作用。艺术设计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新兴学科,是集汇艺术、科学、经济三门学科研究的主要所研究的内容,它的内涵和外延在当前作用下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目前它的学科体系尚在构建和完善中。在潘鲁生主编的《设计艺术原理》一书中,给设计艺术下的定义:是指以设计艺术的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的理论研究为对象,针对设计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以及经过不断验证提炼的艺术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和凝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规律性的理论指导,是对设计艺术活动的理性思考。设计艺术几乎包括了设计艺术学中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创造理想生存环境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人类改造自身生存环境的历史。环境艺术设计是时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环境艺术是以科学美为前提,进而表现出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达到完善科学美的目的。在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事物的的原则驱动下,人类对环境的艺术化处理,即环境艺术设计,是改良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计质量、创造出理想生活的一种有用手段,环境艺术起码包含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艺术、城市雕刻、壁画、和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的内部空间,即室内空间。

(三)设计艺术学科中有关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设计艺术学科是一个具有归纳、多元交织、权变的特别学科。由于其学科的本性决定了,它与新的材料,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观念、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创造发明等等,它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甚至会因为某个因素让其发生变革。因此,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设计主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以这样理解:设计系统的主体是由许多其他学科的学科体系和相关学科的系统连接。设计艺术学科便是一个完全通达的学科体系,它必定要不断汲取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式、新方法,以此在多元、交叉学科中不断发展壮大,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及社会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包含在设计艺术学科中,它自然而然受其影响,也要不断地吸收-发展-壮大,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及其理论研究的内容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社会大众创造出更加适宜的生存、生活以及发展的理想环境,是为社会大众营造出舒适、理想的生存环境空间的设计行为和设计方法。它与人类生活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休戚相关,同时它与人类多方面的联系不仅对维持现代人类生活起着直接作用,也体现出了浓郁的时代文化特征。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美学等,系属跨领域跨多种学科,范畴极其宽泛。它是集多种艺术、学科组成的综合性的有机整体。在其与空间、时段、目标的广泛性上,凸显出了它与其他艺术门类不相同的特征。它是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通过人为的空间分割、规划、设计和景观营造建设手法,采用各种艺术、技术的手段,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协调人、社会、自然环境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营建出优质的生活、生存环境。“它包括建筑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绘画,雕塑,广场设计,围绕主体建筑相关的外部等路桥和辅助设备,城市规划设计也属于这一范围”。

(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艺术,其决定了和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美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见识的不段增长,人类生活面的不断扩宽,环境艺术设计自身的知识面也要不断的拓展。其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个设计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综合

1.设计学中对设计类型的划分

在设计学中,对于设计类型的划分,不同的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由于自身所处的设计范围和他们本身所从事的行业的对设计的观点不同,进行过不同的归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设计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扩展,过去的设计类型的划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设计活动,复杂的设计现象。在这样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绝对倾向于按设计目标的不同,把设计大抵划分为:“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计;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这种划分方法的原理,是将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目标点”。

2.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类型的设计

环境分自然因素环境和人造因素环境,自然环境经由人工的设计、划分、营建、艺术化处理而成为人造环境。人工环境按照空间形式可划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按功能划分,可分为居住环境、商业环境、工作环境等。设计界和设计理论界由于对环境艺术类型的区分并无统一的准则和方式,所以多半是根据空间形式来进行分为建筑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等。

3.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多学科

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美学等的艺术,是一种人为的艺术和自然环境表现形式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即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推动了环境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诗意地栖居大地”,“适合于人、适合于空间、适合于时间”,即环境艺术设计的“三个适合”,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三个原则”其作用越来越被人类重视。比如,在多元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推进下的我国城市环境艺术,其发展模式也愈加的现代化,多样化,专业化。其文明发展,也融汇科学性、艺术性、公共性、趣味性于一体,经过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活化处理,从而促使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推动环境艺术与城市环境设计的和谐、绿色、可持续性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对当下建立设计艺术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进入21世纪后,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对建立设计艺术学科的主题的确立一个新的认识。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把经济、意识形态、技术、社会特质加以重视;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诸多要素中,将技术、科学、人文、美学等和其他商业因素加以融合,成为一体,大大扩展了设计艺术学的深度和广度。资源问题、生态问题、设计形态问题是21世纪我国设计艺术发展的三大主题。环境设计对未来社会文明的思考,不能简单地理解与市场结合即可,而是要有长远发展战略的眼光,如何进一步解决未来新的社会问题和进一步更新现有的设计语言?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更应以“知识整体”的观点为立足点,不断的在整个系统中吸取新的理论、方法、方式,促使设计艺术学逐渐的完善和成熟。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设计实践、设计现象、设计规律是设计学研究的一门专业学问。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国设计界长期以来都只是重实践轻理论,或重技艺轻研究,造成了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失调。忽略理论和实际的钻研,便是忽略能给将来带来成长的强大优势,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来源,而理论反过来又能指导设计实践,让实践得以提升,如此循环反复,并不断的推动设计实践和设计理论得以全面深化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综合体,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思维、设计表达等都离不开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同时其设计理论通过设计实践得以全面深华。环境艺术设计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事例来说明就会显得空洞;具体的环艺设计实例没有抽象理论的作依托就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以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为例,人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可运用形式美的规律进行构思、设计并把它实施、营建出来。就是利用重复和交替、韵律和节奏的形式美法则作为构图手段与设计实施,这是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力回答。

(四)环境艺术设计体现设计的文化特征设计文化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文化

设计作为造物文化,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文化是人的产物,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人创造文化,同样文化也造就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设计文化的体现,反映的是文化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文化是一种经过时间的洗礼而形成的生活印记的沉淀,是不可复制的”。雷蒙.威廉斯曾说: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描述。由于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以及历史发展不均匀性,形成了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其文化博大精深,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经过千百年的继承和发扬,构成了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文化在其向前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种特定现象即文化回归、文化复旧和文化反弹的迹象,环境艺术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同其他文化一样出现此迹象,也就是常说的本土化现象,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也正迎合了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文化要有新的理解,而不是照搬照抄,应该在继承中求发展。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就是我国传统环境设计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的综合体现。向前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种特定现象即文化回归、文化复旧和文化反弹的迹象,环境艺术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同其他文化一样出现此迹象,也就是常说的本土化现象,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也正迎合了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文化要有新的理解,而不是照搬照抄,应该在继承中求发展。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就是我国传统环境设计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的综合体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继承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人类环境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把人类文化和历史加以保护和利用,并借用科技的力量不断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四、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范文第6篇

参数化设计在国内出现的短短数年,已引领着一场设计思维方式的变革,对传统设计方法造成颠覆性冲击。参数化设计在建筑设计领域、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通过学习参数化设计,并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学生掌握一种新的设计手法,能在更宽阔的认知空间中,运用一种未来式的设计表达手法去诠释设计的思维。

一、参数化设计方法的概念

(一)参数化设计概念

参数化的概念是一种可变的参数关系,强调的是参数的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参数化设计是通过改变和修正参数,从而可能得到更多元的结果。参数化设计需要架构在一些技术平台,例如在计算机中设立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规则,当参数发生改变时,参数影响结果而不改变原先定义的逻辑关系和规则,设计重在内部关系的设立而不关注形式本身的追问。

(二)参数化设计的多元应用

参数化设计是对整个设计体系的一种不可逆转性的变革,它的应用会将设计效率以及质量提高,并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是一种大的设计趋势。在参数化设计中,设计者可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规则在参数化模型中建立各种约束关系,以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而且要考虑尺寸等参数的初值。在进行参数改变时,其设定的逻辑关系和规则不能发生改变,但得到的结果是多元的,甚至是不可预计的,从而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在定数中寻求多元的变数,达到设计思维的发散。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创新应用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从事的景观设计内容,目前在教育教学中,此专业课程的安排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思考,到草图构思、手绘表现、电脑软件实现立体空间效果,再到渲染出图,呈现最终方案等,每一环节相对都是单一的过程,思维发散的过程不足以完全呈现,并且在这种方案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参数、尺度、工程等的可实现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创新应用

参数化设计作为设计方法早已进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目前参数化的设计作品在流畅性和完美性上达到了新的审美高度,但也受到了落后思想和非人观念的一些束缚,需要经过实践与时间来证明它存在的价值。参数化设计通过把控数据来进行科学的、逻辑化的设计。目前常用的参数化设计软件为Grasshopper(蚱蜢),它是基于Rhino(犀牛)建模软件平台的一个插件。

参数化设计是把设计通过参数来表达,帮助了解客观条件并且合理利用到设计中。拿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来说,首先要找到影响植物配置的影响因子,如小气候、视觉因子等,再通过数学计算方式建立模型,找到各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再局限于冠幅、胸径、林冠线等传统植物配置因子,集合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郁闭度、色彩、质感,把设计因子由定性转化为定量,通过参数化设计相关的软件去表达,最终实现植物配置的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方法还能大大提高设计方案的成本可控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上,可以将项目造价有效地控制在项建批复可调控的资金范围,如此以后方案变更时能够迅速地知道土方、施工材料、植物等环节的变更数据与费用,对设计师来说对整个项目把控会更清晰。

(三)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影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产生的设计专业。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依靠参数化设计方法,可以让自己的异形变成小众的建筑。参数化设计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它可能是普通的景观构筑物,也可能是异形组成的大尺度景观,发散了设计思维的维度。

以“基于参数化设计方法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创新应用”作为本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次实验性设计课程主题,是一种突破性的探索与研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强调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在教学内容的确立上,主张概念阐释、理论讲授、技术分析、方法介绍、课题设置、作业编排、教学进度、教学过程八个方面的系统性和程序性;在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上,注重班级教学、分组教学、车间教学和现场教学四种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升整体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学中通过课题与作业、进度与过程、习作与反馈、反思与分析等,全面记录了整个教学过程,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参数化设计教学中的探索和研究,为专业的发展带来一种创新的设计思维方式,提高了本专业的从设计到技术等方面的可实施性。

三、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竹资源;环境艺术;运用

竹作为自然植物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渗透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氛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竹的物理属性和文化属性均有了更新的认识和发展。竹资源是生态可再生资源,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引入开启了崭新的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变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运用中需要的方法有待发掘。本文基于竹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竹资源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耦合关系,详述了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期深入挖掘竹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以对更具体的竹资源的了解和认识推动竹文化的发展。

1 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内涵

竹资源是对其作为植物、材料、文化等属性的全面概述和量化总称,对于竹资源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充分认识与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密切相连。20世纪80年代末,由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时成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效仿日本的室内设计,命名为环境艺术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对生活环境美化需求的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拓展到为室内外设计、装修、装饰,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装饰等更精准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

环境艺术设计属于新兴应用学科和专业综合学科,其理念主要是建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之上。与地形、水体、植物等一样,竹资源是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对象,就像多种乐器的载体一样,活跃与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宏大的交响乐中。实际设计中,竹资源活跃于室内装修和室外绿化,在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上均有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当代生活中,从室外景观观赏到室内盆景,竹资源无处不在。竹资源已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学者和专家必选的题材。因此,对竹资源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有其现实性。时代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审美视角和设计思路,竹已经从一个普通的观赏植物发展至人类生活的更为广泛的方面,竹的身影也几近至世界各地,竹文化也已经被烙上了深深的中国特色的印章,设计与创意的碰撞,不仅有利于深化认识竹资源,更有利于创作视角的推陈出新。二十一世纪是可持续性发展的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力的提升,人们提高了对材料性能的要求,集成经济性、环保性与可再生性于一体的竹资源得到了大众更多的青睐,推动了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2 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价值

2.1 文化价值

竹所代表的形象、气质、风骨和品格等文学艺术和文化形态,让人们对其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非常高的接受度,总结起来,其典型形象代表高风亮节、虚怀若谷和刚直不阿。高风亮节主要是基于“竹可焚不毁其节”象征其由很高的操守,具有中国人精神境界中十分崇尚的骨气、气节等意义。虚怀若谷则主要是基于其中空的特征,与人的虚心性格不谋而合,加之两对自然下垂的叶子形似汉字的“个”,拟人为低头虚心学习的人,也即能够埋头做学问,能够和善于耕耘知识的人。刚直不阿主要基于其高达20米的修长刚直的主径,具有奋发向上、昂扬挺拔、欣欣向荣的生命感和力量感。

2.2 美学价值

竹具有翠绿颜色和优雅姿态的形态美和统一均衡流畅的结构美。挺拔的竹笋,高达的竹杆,横展的竹枝,婀娜的竹叶,无不体现其优美形态。而随着季节的变化,竹经历的从出笋至换叶的序列变化之美也展露无遗,其生命感、抽条感、伸展感、萧瑟感、触摸感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美。更具有的美的特质还可见其通直的纹理、淡雅的色泽和醇香的气味,自然、生动和流畅的横切、纵切的切纹美,真可谓造物者给予其所独具的极致美。且竹的结构美既符合力学的美又吻合构图的美并注重细节的美。

2.3 生态价值

竹资源的生态价值主要基于其无性繁殖能力,保证了其可以不断更新,一片成林。加之竹的快速生长速度和简单的繁殖能力,便于栽培,可望一次造林,终生受益。竹资源在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在为大气提供大量氧气的同时吸收有害气体,降低噪音,吸附尘土,以发达的根系和茂密的植株保护水土,防止流失。

3 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运用

3.1 观赏

竹资源的观赏性主要基于其形态美和结构美两大美学特征,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也应用于家居环境的美化装点中。以应用于园林绿化更先期特质的竹资源,要求与建筑、水体、山石、植物、地形等我国五大园林造景因素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方能全面展现竹的个性,营造出引人入胜的造园效果。基于观赏竹的基本形式,观赏竹可以分为四类:远观型的千姿百态,秀丽多姿的形态观赏型,具奇特颜色、优美造型或奇特长相的鲜明特色的竹秆观赏型,具美学价值的,竹叶大小,长短,宽窄各不同的竹叶观赏型,作为地被植物种植和修建的矮小秀美的地被观赏型。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观赏竹具有其他植物资源所没有的优势:品种繁多,有统一性又具差别性,不仅可以作为地被植物和灌木,甚至可以当做乔木使用,这是其他植物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除了植物属性,观赏竹还可作为材料与竹制设备实现质感和形式的统一,这是其他植物所无法企及的优势;可再生和自我繁殖,一棵竹子可以成活为一片竹林,很大程度的节约了成本;具有明显的发散特征和林际线,置身于乔灌木中具有极高的区分度。

3.2 材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追求和对纯天然材料的钟爱,竹资源满足了现代人类的全部需求,在建筑设计师不遗余力的探究下,竹作为材料完全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打破了传统认为竹是廉价建材的偏见,具备其他材料难以比拟的优势:管状纤维结构造就了竹材料质地轻便、坚硬又具极高的抗弯强度;质轻但成为世界上最坚硬的植物之一,力学上的强度是一般木材的两倍,抗压力可媲美砖头和水泥,抗压性约等于钢材;持久耐用,化学成分相似于木材,由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构成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属于天然的复合材料;具有比木材更有规律的纤维方向,确保了竹材在加工时更易操作。另外,竹材兼具节能环保、广泛分布、成熟应用、生长迅速和建造简便等其他特点。

3.3 意向

意向是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另一重要运动方式,其主要是基于竹子画、民间手工工艺、印刷和数码处理等各种载体将竹的形式在线至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竹子画属书画作品中最为青睐的表示高雅脱俗的雅品,在实物文化和景观文化中既是人类崇尚自然的对象又是鉴赏景观的工具,而且还是各种包括器物、建筑和工具的原始材料,甚至还属于一道美味的菜肴。中式家居设计中,竹字画扮演重要的角色,担负着提升室内设计档次和匠心的重要责任。

4 总结

竹资源是生态可再生资源,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引入开启了环境艺术设计界崭新的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变化,基于其广泛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功能价值和经济价值等设计价值,竹资源无论是从观赏、材料还是意向上均存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方方面面。二十一世纪是可持续性发展的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提高了对材料性能的要求,集成经济性、环保性与可再生性于一体的竹资源得到了众多的青睐,推动了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莹.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12):187-187.

[2]杨嘉.解析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14):58-59.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功能规划;目标成本;成本管理

环境艺术的功能是指能给人在生活或生产中提供有利的交往环境,这种交往环境的提供或创造需要满足的功能,即实用功能和艺术功能。

环境艺术是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工程以及利益相关者不同的诉求对其功能的需求是一不样的,其功能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机械的理解功能的含义,而是要因地制宜的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取舍或侧重。

1 环境艺术功能评价的含义

对于功能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定义方式。价值工程中功能评价就是找出实现某一必要功能的最低成本(称功能评价值)。而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功能评价就是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各种功能的重要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确定,评定某一功能价值的高低。评价贯穿着项目规划、详细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

环境艺术的功能评价不是对物品进行评价,而是把具体的产品抛开,明确地以功能为对象,对功能进行评价,是探讨功能价值高低的一种方法。

2 环境艺术功能评价的依据

对于一个具体的环境艺术项目而言,首先是场地环境艺术功能性问题,例如,一个场地如何布置游憩设施的功能性设计,其功能最大程度地开展游览活动提供适合特点的场地环境,并从建设条件及综合经济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和设计控制。其次,环境艺术的功能性必须以总体规划设计为依据,总体规划设计是全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决定一个环境效益、实用价值以及艺术效果的关键所在。

按照现行城市环境艺术的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环境艺术工程项目的各类功能性进行可行性研究,经过技术经济论证之后,如果证明其兴建功能性符合上位规划要求必要和可行性的,即以环境艺术功能评价为依据来判断。对可行性研究所推荐的最佳方案,再进行深入的探讨,进一步分析项目中各功能性的利弊得失,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和协作配合条件,审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可靠性,比较确定环境艺术实用性,审查各功能设施的建设资金来源,为建立建设项目最终决策性的文件。

综上所述,可见环境艺术功能评价的依据包括功能的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诸方面。

2.1 功能的技术评价

符合上位规划、下位规划的技术规范要求以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等。上位规划主要指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总体体系规划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下位规划主要是指对城市的总体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和详细设计以及景观基础设施设计。其中,下位规划不得违背上位规划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有利于理解各层次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功能的经济评价

环境艺术功能的经济评价包括施工工艺过程,造价等。例如造价定额,造价定额是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重要依据。造价定额是编制工程项目建设计划,确定和控制工程项目建设投资额的依据。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是确定计划期内固定资产再生产规模、方向、内容、进度和效果的计划。年度工程建设计划必须根据批准的设计的造价定额确定的全部建设费用及其中的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等费用数额以及造价文件所表明的工程量实物指标来编制。造价定额是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优化的重要工具。设计造价定额是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的,建设费用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初步设计标准和设计的质量。任何设计要求都会反映到设计造价定额上来。但是,造价定额对设计有很大的反作用,设计造价定额及其一系列的指标体系都可以用来对设计的经济效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出既满足技术先进和适用的要求,又比较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造价定额是实行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总承包和工程招标投标的重要依据。工程项目建设在进行投资总承包时,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是按设计造价定额确定的费用总额进行包干。只有提高设计造价定额的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费用总额,才能使总承包的内容准确合理。在招标投标中,发包的建设单位和承包的各施工单位也必须先准确地编制设计造价定额用以确定投标的标底和投标的价格,通过竞争,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

2.3 功能的社会评价

环境艺术功能的社会评价包括艺术形象,人类需求等。例如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指艺术内容的物质外壳,或者说是按照美的规律对艺术内容的组合方式和表现方式。艺术形象具有意味性、民族性、时代性、变异性等特点。艺术形象的基本要素是艺术语言和艺术结构。前者是构成各门类艺术的形式的物质材料(如语言、线条和色彩等);后者是按照艺术规律把这些材料组织起来的框架。艺术形式可分为艺术的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

3 环境艺术功能评价的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

在环境艺术设计创造中,要依据项目建议书和技术要求进行。如在景观环境设计中,要依据设计要求结合基地地形条件进行环境的地形和水体总体规划。设计者必须对该地段的水文、地质、地貌、地下水位、土壤状况等资料进行详细了解。如果没有详实资料,务必补充勘察后的有关资料。可靠的科学依据,为基地地形改造,水体设计等提供物质基础,避免产生水体漏水,土方塌陷等工程事故。种植各种树木、花草,也要根据植物的生长要求,生物学特性,根据不同植物的喜阳、耐阴、耐旱等不同的生态习性进行配植。一旦违反植物生长的科学规律,必将导致种植设计的失败。景观建筑设施以及构筑物等,更有严格的规范要求。景观设计关系到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很多,有水利、土方工程技术方面的,有建筑科学技术方面的,有园林植物、甚至还有地质学方面的科学问题。所以,景观设计的首要问题是要有科学依据。

3.2 经济性原则

经济条件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依据。经济是基础,同样一处景观绿地,甚至同样一个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的苗木,不同的施工标准,将需要不同的建设投资。当然,设计者应当在有限的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节省开支,创造出最理想的景观设计作品。

3.3 社会需求性原则

人们需求美好的景观环境是属于上位建筑范畴,它要反映社会环境的意识形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与物质文明景观环境建设服务。如《公园设计规范》指出,园林是完善城市各项基本职能中游憩职能的基地。所以,景观设计者要体察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态,了解他们对景观环境空间里开展活动的要求,创造出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层次游人的需要,面向大众,面向人民。

④ 指标量化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功能评价各指标应尽可能量化,对于那些难于量化的定性指标,也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实现定性指标定量化,对评价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定量计算。

4 小结

首先对环境艺术的功能含义进行了解析,并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特色,对其进行了功能分类,即艺术功能与实用功能、基本功能与辅助功能、功能类型与功能水平、整体功能与设计功能。阐述了环境艺术中的功能评价的含义、依据、原则和方法,最后,归纳了环境艺术设计中功能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周益民. 室外环境设计.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4):206~211

[2] 方巍. 环境价值论[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327~346

[3] 马中. 环境价值的取向、构成和量化.环境保护, 1993(4):127~146

[4] 高山. 环境成本核算与应用问题研究.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