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第1篇

为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办学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办学途径,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在认真总结学校办学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具体实际,特制定2010——2015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奠定义务教育的基础,力争使学校管理达到科学化,队伍建设优良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学校办学特色化,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和谐校园、文化校园、魅力校园。

三、实施步骤及措施

⑴常规管理年(2010-2011)。利用两个月时间建立健全教学教研常规制度,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严谨、扎实、科学、规范,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针对教师基本技能的校本培训3次,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要求每一位教师有自己发展的五年目标,以此带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使学校教研工作运转有序、实效。

继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家园式”学校,力争年底创建A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完成综合楼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建设任务。

全力抓好“两创”工作,确保通过省市县验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继续深化“新规范、新师德、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要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的创建步伐,力争创建为县级“平安校园”。

⑵课改深化年(2011-2012)。通过深化课改实验,实施、申报市级以上课题3项,要求人人都有解决自己课堂问题需要的研讨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特别是良好教研学习术氛围的营造。突出教师骨干力量的培养,向全县进行1次开放课题研究的研讨课,以此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进一步深化学校文化建设。遵循“以内涵促发展,以文化兴学校,打造名牌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修建校园中心花园,彰显学校文化氛围。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校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着重从学校精神文化上下功夫,丰富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

⑶名师工程年(2012-2013)。突出校本培训,要求人人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在教科研实践中力争培养出6——8名校级骨干教师,培养4——7名在全县乃至全市有知名度的名师,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⑷学术百花年(2013-2014)。与时俱进,以课题的深化转型促进高品味校园文化的形成,每一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突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开展1次在全县初具规模的“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提炼、完善和总结本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形成高水准的办学特色,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各项工作取得较显著成绩。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园环境建设 内涵 意义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165-0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建设健康的、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阵地。”因此,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什么是校园环境呢?

一 校园环境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校园环境指校园内师生周边的一切事物。这些事物可分为两大类:(1)校园的自然环境;(2)校园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校园内的山水园林、房屋建筑、花草树木及一切基础设施。人文环境是指校园内的校风校纪、师生风貌、文化传统、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等诸多非物质因素。由此可见,校园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因此,校园环境的建设,就是对校园内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建设独特的校园环境也就是创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

笔者认为,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种可贵的教育资源,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调整人的情绪,调动人的志趣,形成人的理念,确立人的目标。反之,不良的校园环境则容易使人受其不良的影响,长期置身其中,也会由良变莠。

我国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精辟地总结出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教育哲理。先秦时期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怕背井离乡,三次迁移居所,终于使孟子成为一代儒家的代表。这些都不可辩驳地揭示了一个真理:一个人的成长,除先天的遗传因素外,环境对人的成长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和摇篮,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校园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地处鄂西山区,经济比较落后。多年来,我一直担任该校分管后勤行政的副校长。由于是由市职教中心、市教师进修学校、市成人中专、市农机学校四校合并而成的,而原有的教师进修学校和成人中专的校址又被政府收回,使现有的校园面积较小。学校于2003年自行购买了改制企业原恩施市第一化工厂,但学校的布局十分零乱,加之近几年来学校师生人数逐年增多,学校的办学条件跟不上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在育人环境和建设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大量的创建工作。

1.在自然环境建设方面

第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地处城市边缘,地形复杂,山沟相间,地表不平。几次增扩校园面积,布局十分零乱。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2007年就聘请恩施州昊天规划设计院来校实际勘察,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根据学校的特点及发展规模,详细地做出了学校发展的校园整体规划,并经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使学校环境建设有了可依的蓝本。

第二,保护生态,合理利用。由于校园地形复杂多样,我们在校园建设上,尽量保持原始生态地貌,不求开阔平坦,但能曲径通幽。根据地形特点,综合开发利用,按照规划布局,能建房的建房,能植树的植树,能种草的种草,能修亭的修亭……总之,不拘一格,合理利用每一寸珍贵的土地。

第三,结合实际,从简绿化。由于学校目前尚无专职的绿化工作者,学校经费也时常捉襟见肘,不可能在绿化美化方面有较大的经费投入。但多年来,我们并未停止绿化美化工作。

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学校当地的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厉行节约,选取物美价廉并适合本地生长的花草树木进行绿化美化。一是师生自己动手,每年在校园内移栽桂花树、樟树等本地树木。二是为了节约经费,我们就采用本地四季常青的麦冬草栽种草坪。三是购进少量的铁树、红地木、杜鹃等小型花草点缀校园,让学校在自然环境方面能四季常青,三季花香。

第四,因陋就简、硬化亮化。凡是校园内的道路,不论是公路还是人行便道,都一律实行硬化,路边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全都装上不锈钢防护栏杆,道路两边和广场上全都安装了夜间照明路灯,一到夜晚,校园通明,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在人文环境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校园道路、墙壁、宣传橱窗、走道长廊等有利阵地,通过用标语警示、哲理名言、办学理念、活动宣传等多形式、多内容的宣传方式,创设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第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校的教学班集体是学校开展育人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建设十分重要。文明健康、和谐进取的班级环境,能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班内设有国旗、名人字画、条幅、作息时间、课表、值日生表、学习制度、学习园地、电视机和校园广播。高考班还有倒计时钟表牌。此外,教室门上贴有班主任照片、班长照片和联系方式。通过这些形式,营造了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

第三,全方位地创造德育文化环境。如升旗文化、寝室文化、食堂文化、广场文化、厕所文化、行为文化、园林文化等,凡是有师生活动的地方,都有文化的渗透和暗示。

第四,加强活动文化建设。校园艺术节,是学校最有特色的活动文化。每年秋季学期从十月起到十二月三十一日的元旦篝火晚会为止,历时三个月的校园艺术节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师生的各种体育比赛活动,有诗歌朗诵会、红歌赛、十佳歌手赛、十佳舞蹈赛,有师生的书法、绘画、剪纸、手工制作赛,还有校园艺术团表演赛和趣味游艺活动等。师生的情操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得到陶冶。

将校园艺术节推向的是元旦篝火晚会。广场上搭起舞台,设有专业的照明及转播设备。广场周围,将燃起八堆高大的篝火,每堆篝火的木柴足有一大车。元旦晚会上,校长向全体师生们致辞拜年,然后由副校长、主任们点燃熊熊的篝火,在冲天的火光中,由师生共同主持,自编自演的元旦联欢晚会拉开了序幕。演出结束后,紧接着是规模宏大的焰火燃放,绚丽多彩的礼花把晚会推向了,营造了一种欢乐和谐、幸福美满的校园文化。

总之,创建整齐洁净、优美舒适的校园自然环境,是学生成长的物质基础。营造健康而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又是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优美的物质环境能让学生舒心地生活和学习;健康的文化环境能让学生受到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良好熏陶。环境的育人功能,正像杜甫的诗句那样,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

三 校园环境建设的困难与应对策略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园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离社会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校园面积尚未达到规定的要求

原有的校园规模小、条件差,但近几年来,师生数逐年增多,导致超级大班增多,基础服务设施跟不上,更谈不上绿化面积达标,创建绿色校园。我们应加大向政府及主管部门汇报这方面工作的力度,尽快启动校园整体规划的扩建工作。同时,我们也殷切地希望当地的政府部门在规划教育用地方面要有远见卓识,为学校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政府的办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微薄的收费,除办公运转及小型修建外,还要担负教职工的绩效工资。我们希望政府能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解决学校征地、盖房及绿化美化的资金问题,政府应成为校园环境建设的坚强后盾。

3.老校区与扩建新校区的规划布局,改造调整欠精细化

零乱的老校区要合理改造和利用,扩建的新校区要有现代的文明与大气,能做到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的有机结合。

4.目前学校尚无专职专业的绿化工作人员

学校应建立一支专职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的队伍。要添置相应的设施设备,定职定责,负责学校常年绿化美化的增设及管理工作。

5.校园文化建设在创新方面做得不够

校园文化建设要进一步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让学校的文化环境更具专业化、理念化、制度化、行为化、民族化。

6.校园周边的环境不够好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第3篇

一、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短板

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还存在三个方面的短板:

(一)文化元素的串联

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建设,职业教育虽然积淀较深,但感觉美丽校园还只是路过时的风景,文化气息还没有渗透到校园环境的各个方面;活力校园还只是停留在经验总结上,走近了分析,活动没有那么精致诱人,缺少了一些吸引力和连贯性;魅力校园还只是停留在宣传上,走近了感受,认可度和影响力没有那么优势明显。虽然这些都跟高职校园建校时间短有关系,但是必须要考虑文化元素的串联,要努力在过去发散创建的基础上找到美丽主题,实现提档深化。这种校园文化的串联是要把点状的盆景进行面状的风景链接,把贯穿的文化脉络进行画龙点睛的归纳,把身边的实践进行理论的凝炼和品牌的提升。

(二)整体系统的设计

现在有个时髦词叫顶层设计,它的概念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很多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做过文化校园建设的纲要规划。所以做好整体性的系统设计非常重要,而且在开展设计时要注意“顶层的决定性”和“整体的关联性”两个问题,顶层设计的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因此顶层决定基层、高端决定低端,而且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性、匹配性和衔接性。

(三)文化内涵的研究

201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系列丛书》,很多本科院校已经出版了各自学校的文化研究专著,这些学校无论是在课题项目上还是在上,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对学校自身发展的脉络、沉淀的文化、贯穿的精神、发生的故事、点睛的主题等,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良好的理论成果。所以,我们会发现本科院校的文化校园建设都在有序、有力地推进,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015年,高职院校的文化研究也启动了专著出版工作,这时我们就发现高职院校的文化校园研究还非常薄弱和缺乏,这种对自我文化内涵研究的不够,就会导致理论指导实践不足,项目层面不高,操作水平不好等。

二、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的方向

对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要让文化载体形象化

在文化校园建设中,方案要有思想、有原则、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要让环境文化、学校形象和文化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既要有历史传承和地域特点,更要展现出学校独有的特色,要有深度和内涵,要在学校原有的山水地貌基础上,融合用心的设计和思考,找到校园美丽、活力和魅力的抓手,校园建设和行动要让师生“感受得到、感悟得到”。同时,文化建设要注重向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有机结合,切忌走过场、搞花架子,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形式多样,内涵充实,真正建设好绿化更优、环境更美、文化更浓、活动更精、行动更实、感动更多、认同更高、实力更强、影响更广的校园。

(二)要让落地之举具体化

文化校园建设要从小处入手,系统思考,让校园环境的细微之处都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自身的文化理念、文化传统、文化个性,做到落细落小、落实落深,使校园环境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达到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中,无论是教室、实训室、食堂、寝室等场所,还是雕塑、文化长廊、文化小品等设施,都要强化其中蕴含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智慧,从而让人从一地、一物、一景、一名、一事中感受到学校的文化气息和内涵。牵头部门和实施部门既要有建设的主体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文化校园建设的行动计划项目落实好,也要有部门间的协同精神,形成整体合力,把文化纲要的精神吃透吃深,创建文化校园建设的精品,要在端出漂亮盆景的同时,也能实现与美丽蓝图的无缝对接。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薄弱、缺少科学而系统的规划、主旋律不够突出等问题。为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融入校企合作元素,系统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创建高职院校“绿色校园文化”,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建高职院校“和谐校企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校园文化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真正服务于人才培养需要,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建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势在必行。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称。依据校园文化的分类,通常可以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划分为校园物态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刻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第一,文化载体现代化。一方面,校园文化设施正逐步现代化。表现在传统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如现代化的体育馆、实验室、图书馆等,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也改善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要求专业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养成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现代企业特征,这必然使得校园文化具有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特点。

第二,学生活动逐步社会化、企业化。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入进行,高职院校与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尤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更加体现出与社会、企业紧密联系的特征。

第三,活动内容专业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主体的师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文化层次,他们对校园文化充满高品位、高境界的渴望。他们在教育教学和校园一切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总是不失时机地加强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内容教育,形成具有本专业特征的学术氛围,使教学、科研、校园文化活动融于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化活动特征。

第四,价值追求多元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种文化的影响,精神价值追求呈现多元化,趋向市场化的特征,各种思想往往都能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找到生存的土壤。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状况看,校园文化及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方面。主要表现在:

第一,校园文化基本建设弱化现象较突出。高职院校不同于一些名牌老牌高校,很多高职院校刚从技工学校或者中职学校升格转型,其发展历史较短,起步较晚,一方面,硬件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而且也抑制了高职院校对合格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建设的巨大影响作用尚未认清,单方面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从而发挥不出校园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第二,缺少科学而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决策层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都有充分认识,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并纳入课程体系建设,提到一定高度进行科学系统规划的不多。对校园精神的培育和提炼,对新的教育发展理念没有进行认真的研讨。

第三,主旋律不够突出。在市场效益这一因素影响下,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情况,体现在校园文化及建设方面就是校园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发挥不够,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学生社团发展良莠不齐,对不良文化的影响缺乏防范意识和抵抗力,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流行。

第四,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不够紧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本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然而很多企业因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而不得不采取补课措施,以致形成“企业文化”中的“补课”现象,这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校园文化与培养目标相脱节的现象有关。目前,校园文化活动多以文艺体育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相关文化活动相对匮乏,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和创特色意识不够,校园特色精神不突出。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校企合作元素的措施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贴近高职院校建设发展实际,立足培养目标,吸取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彰显办学特色,突出育人功能,从加快提升物质文化建设、规范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突出精神文化建设入手,努力构建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化”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融入更多针对企业行业特点和岗位特征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系统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薄弱现象,应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一是使文化建设与学校的规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专业学科建设等统筹兼顾,形成软体和硬体合理结合的学校发展规划。二是使校园文化建设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进展相配合,制定校企文化建设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可行措施,使校企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三是把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纳入到学生的培养计划之中,使校园文化活动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第二,创建高职院校“绿色校园文化”。其一,突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首先,应不断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建设,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题。其次,在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中,结合企业文化,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和人文精神素养。最后,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加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其二,优化校园网络环境。新时期,保证校园网络文化的“绿色环保”,就要做到:一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让大量具有良好德育功能的信息围绕在大学生周围;二是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与学生进行交流、辅导;三是健全网络管理制度,推进网络工作健康发展。

第三,坚定不移地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方位开展健康向上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选择,也为校企文化互融提供了基本保障。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基础平台,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运作情况,学习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与特点,为他们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早日实现由大学生到企业员工和经营管理者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一些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四,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工作过程导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和专业建设的关键。而支撑课程体系改革顺利实现的根本,是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依据企业行业实际需求、岗位规格标准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把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融合在一起。

第五,创建高职院校“和谐校企文化”。其一,注重校企文化自身三要素的协调发展。校企文化建设要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校企文化的健康发展。因为物质文化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构建素质教育氛围的基本条件之一,既是学校的硬件建设,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项基本建设;校企行为文化是校企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学校、企业合作过程中为规范学生行为而设立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它所反映出来的是校企文化的底蕴;校企精神文化是校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校企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只有学校和企业共同营造整体和谐发展的校企文化氛围,才能成功建设和谐校企文化。其二,加大诚信教育力度。针对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诚实守信价值观念的紧迫情况,应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教育活动,使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贯穿于校企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

总之,推进可持续发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依靠经济社会中各种优质资源,如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行业政策和行业特色文化等,并把这些优秀文化予以整合和提炼,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办学条件、整治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为重点,切实加强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安全、音体美、卫生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建设,努力使学校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以美丽校园引领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建设“美丽校园”,就是要使学校洋溢着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通过美丽学校的建设活动,要使我校的建筑的功能区域布局合理协调,环境整洁雅致,校园安定有序,课堂特色鲜明、人人和谐发展;要把我校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创立一个责任引领、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平台;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优化教师队伍,努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生态有效教学;要把我校建设成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花园式学校”。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三个结合”。一是“美丽校园”建设与促进义教均衡、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结合;二是“美丽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三是“美丽校园”建设与美丽家园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

2、坚持“五个突出”。突出环境要美、人要精神、物要整洁,突出校园文化特色,突出宣传教育,突出亮点展示,突出创建合力。全员参与建设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美丽校园。

3、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各校自然环境和校园建设进展情况,针对校园建设和学校管理薄弱环节,因地制宜确定建设规划和建设重点。

四、实施措施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成立“美丽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员:全体教职工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少先队广播室等已有宣传阵地,加强舆论引导,形成校内外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美丽学校”建设的浓厚氛围,提高全校师生对建设“美丽学校”目的、意义的认识;及时宣传报道“美丽学校”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

(三)征求意见,查找问题。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组织家访活动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存在的不美丽、不和谐因素,为解决问题打好基础,提高建设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明确责任,加强督查。建立“美丽学校”建设工作责任制度,将建设活动具体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建立活动督查机制,确保各项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并取得积极成效。

(五)及时总结,巩固深化。学校将定期和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建设活动进行阶段性小结,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建设工作安排,表彰、奖励在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宣传建设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探索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将建设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五、工作重点

(一)建设“美丽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校容校貌美。

1、校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对学校公用房间按照功能、区域重新布局调整。

2、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设,打造校园小景亮点工程,在“绿色生态校园”基础上创建“花园式学校”。

3、办学条件提挡升级,集中财力建设改造和添置,让校舍、教育技术装备、安全、体音美和卫生设施、学生生活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达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要求。

4、培植校园文化,根据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结合时代需求,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长期积淀,底蕴厚重,提炼主题,精心打造具有高品味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校精神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因。

(二)建设“幸福教师”队伍。凝聚兴校正能量,精神面貌好。

1、建设民主高效的领导班子。全面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构建平等、和谐、互助的干群关系,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各部门既要条线分明,又要群策群力、携手与共、精诚合作,为全校教职员工树立榜样。

2、建设追求幸福的教师队伍。强化师德建设,注重内外兼修;强化制度管理,坚持责任引领;强化师资培训,加快专业发展;配合教师流动,促进队伍均衡;优化师资结构,留住青年教师,注重骨干培植,推进持续发展。

(三)培育“美丽学生”。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培育美丽的建设者,就要培育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注重团结、讲求文明、遵守法纪、热爱生活、敬畏生命、身心健康、兴趣广泛、内外和谐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坚持对学生“习惯、能力、素质”的常抓不懈,依照学校活动开展整体规划的“成人、成长、成材”三体系,“短期、中期、持久”三时段,不断深化充实振华小学校园学习、活动模式的内涵建设,实现培育“美丽学生”的长远目标。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创建 和谐 校园文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96-01

在我国,校园文化主要起源于大学,随着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以精神文化为中心,并依托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系统文化,对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创建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到: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同样有责任创建出更加和谐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根据《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有其特殊性,也不能一味照搬大学文化的精神,因此,中小学要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上有所创新,本文根据调查研究的对象和结果,主要探讨小学在内在精神、外在环境和规范制度方面对校园文化的创建。

1 理解校园文化的和谐意义

校园文化是每个学校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在学校长期的发展和完善中不断形成校园自主文化特色。校园文化从“文化”两个字看来是属于精神层面的,它不仅包括学校风气、班级班风,还包括学生和教师自觉参与形成的潜在文化,但是这些文化只有通过物质环境的载体才能清楚地显现出来,通过制度来加以规范,而不是任其自然,包容一切不在校园和谐文化范围内的文化。

因此,有必要提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和谐”和“矛盾”是相对的,在学校这个大家园中,第一,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管理者与员工各种关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小矛盾和纠纷,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第二,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处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都是校园中学生、教师等方面文化的和谐。第三,学校的制度规范要保证学校生活的开展,而不是让学生的活力肆意奔放,学校的各种环境设置也是有规划讲究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当然,“和谐”还体现在很多方面,需要员工的共同创造和维护。

创建和谐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的要求,也是社会的强烈愿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更容易接受周围的精神文化的熏陶、物质环境影响、规章制度的规范,学生接触的文化以及通过他们形成的文化会产生长远影响,甚至影响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谐文化的感染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创造出利于师生发展的育人环境和民主开放的成长氛围。

2 和谐校园文化创建的措施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任务完成往往寄托在教师身上,因此容易忽视和谐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和谐校园文化创建是全校所有师生员工的任务,而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在实际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就出现了种种问题:缺乏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领导机构,对于涌入到学校的大量社会文化和学生自发形成的文化没有系统的引导和区分,校园文化内涵还不够丰富,组织的活动不多并且过于单一,一些教师的师德素质也有待提高,学校的环境设置缺乏经常不更新缺乏美感等。因此,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2.1发扬内在精神,建设文化内涵

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班级的班风等,都是各个学校和班级的特色精神文化,它不是一句句口号,需要全体师生去发扬它,打造主流文化。因此要把这些思想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特别是德育课程应加强精神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学校开展的经常性的校园活动,要有主题和内涵,体现学校的文化精神甚至是本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学校不仅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更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富有精神文化内涵、积极向上、敢于创新和弘扬文化的接班人。

2.2打造外在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的外在环境包括学校的一切外显的物质,比如花草树木、教学楼、墙壁、黑板、食堂等等。学生经常与学校的这些环境接触,因此,应发挥外在环境的感染作用,合理布局学校的自然环境,使学校干净整洁,要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布置班级、走廊、墙壁等环境,教师的办公室布置也要体现教师团队的精神状态。同时,要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提高它们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这些物质文化往往要体现着精神文化的内涵,才能营造出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2.3完善规范制度,创建和谐秩序

学校只有制定完善的制度,才能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制度文化虽然比较严谨,但同样也要突出学校的精神内涵、价值信念等。因此,学校要用制度管理和规范文化,防止不文明的文化侵蚀校园。比如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制度、教科研的计划、学生安全应急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等,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员工的意见,挖掘每个人在制度文化建设中的潜能和积极性,把这些制度转化为每一位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从而提高学校的服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在培育学生、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学校教育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和谐校园文化的创建更能体现出学校文化建设的独创性和与时俱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时之事,要发挥它潜移默化的作用,必须自觉宣传和学习文化建设的内涵,创新精神文化、更新物质文化、完善制度文化,使得文化内部和谐,发挥学校的美育、德育和实践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高铭.我国中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今日科苑,2010,

(20).

[2] 陈铭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州市台江区第三中心小学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2).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第7篇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地处南陵西乡,坐落在美丽的寨山脚下,七星河畔,始建于1956年(西乡系牡丹之乡;寨山:李白三度寓居于此,留有诗作《南陵别儿童入京》)。学校文化底蕴丰厚,环境幽雅,文化氛围浓厚。学校下辖两个完小,专任教师102人,在校生1091人,本部现有教学班18个(含教学点),在校生708人,教职工44人。

近年来,县政府不断加大对我校的投入,校容校貌发生显著变化,办学条件显著提升。学校占地面积51.4亩,校舍建筑面积5828平米,运动场地面积9248平米。现有实验室1间、多媒体教室1间、图书室1间、阅览1间(图书达20000多册,生均图书27册)、计算机房1间(学生机64台、班班通14台、教师机32台,生机比达到10:1)、体育器材室1间、标准音乐室1间、舞蹈室1间、3D打印室1间、电子琴室1间、美术室1间等。互联网接入带宽达50M,教学光盘400课时以上,教学软件资源200G。学校功能室齐全、设置合理,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二、校园文化建设总体思路

(一)总体目标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一校一品、形成特色”的要求,利用3年时间力争将学校建成为教育理念先进、校园环境优美、管理制度完善、文化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的山区特色学校。

1.环境文化建设: 继续完善校园整体布局,搞好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形成环境自然优美、室内布置整洁舒适的育人乐园。

2.制度文化建设: 继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培育科学效能、民主参与、合理高效的管理文化。

3.行为文化建设: 继续加强“三风”建设,培育行为文明、健康高尚、严格自律的师生行为文化。

4.活动文化建设:继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文化,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

5.精神文化建设: 继续拓展校园文化内涵,构建以人为本、合乎规律、引领发展的核心精神文化。

(二)实施步骤

第一步:2019年基本创建校园表层物态文化,初步完成浅

层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第二步:2020全面完成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着力打

造中层行为文化,全力推进活动文化开展。

第三步:2021年深入推进活动文化,精心构建学校核心精

神文化。

三、校园文化建设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学校将成立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组长:程寅发 副组长:潘忠宏李中华 成员:钱立胜谢庆生丁海飞吴珊珊纪乐乐各班班主任。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校园广播、板报、橱窗、会议等形式,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增强师生主人翁意识,提高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3.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做好创建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的局面,全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4. 加大投入,经费保障:经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本着“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学校将广开渠道、多方筹措资金,最大效益提高投资效益,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四、校园文化建设具体工作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校园绿化美化

①完成综合楼前围墙边的绿化工作,打造成月季园,并对现有校园区域绿化进行补充完善。

②将食堂与幼儿园间“一平米”种植区打造成种植基地,并完成相应标牌设置。

③将乒乓球场边的长条地段补栽富贵竹、紫竹、斑竹、桂竹等竹种,打造成竹文化。

④对厕所区域增加桃树,补栽梨树,建成桃李园。

2.校园文化设施

①新建文化长廊:食堂绿化带边建一条长廊,解决学生就餐避雨,增添文化气息。

②综合楼前食堂边新建个亭子,改建行政楼边旧亭,完善文化设施。

③增设主题广场:在校门口围墙处安置《弟子规》文化墙,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各处绿化带间安放石头,将核心理念书写上面,营造浓厚石文化;继续完善党建广场、雷锋墙等主题广场。

3.功能室美化

①对综合楼各功能室进行整合,外墙进行粉刷、装饰。

②继续完善各功能室设施设备,统一门牌标识。

③完善功能室制度,统一制作材料,对室内布置要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教育性等。

4.教室美化

①改善班级设施设备,逐步更新学生课桌,做到统一、整齐,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地面干净整洁。

②班级布置有品位,有创意,文化气息浓厚,环境优雅富有特色。

③做好班级的绿化、亮化,适当摆放绿色植物,净化空气、陶冶情操。

5.办公室美化

①优化组合办公场所,完成对相关室内墙体粉刷、装饰,达到亮化效果。

②建立办公室制度,统一材质,上墙张贴。悬挂师生国画、书法等装裱作品,增添文化气息。

③统一安装正冠镜一面,时钟一只。

(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1.领导行为文化

①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不断构建学习、创新型班子队伍;

②转变作风,求真务实,不断构建务实、高效型班子队伍;

③坚持民主,注重团结,不断构建民主、和谐型班子队伍;

④艰苦奋斗,廉洁自律,不断构建清正、廉洁型班子队伍。

2.教师行为文化

①提升教师精气神:不断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敬业奉献意识。

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争做“四有”好老师。

③促进专业发展:加强校本研修,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搭建平台。

3.学生行为文化

①强化德育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②强化美育功能:要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学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文化修养,形成高尚的人生态度。

③优化人际交往:创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和谐发展。

(三)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1.立足常规,持续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持续做好日常规、周常规,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评比、“两操”活动、升旗仪式、入队仪式、路队管理、班队活动、文明创建、家校共育等活动。

2.围绕主题,深入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打造特色的文化气息。深入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实效;积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的文化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定期举办阳光体育运动会;全力落实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和县域资源,积极开展一平米种植、研修旅行等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①继续完善学校各种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②继续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坚持党务、校务公开制度;坚持民主议事制度,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家校共建机制,发挥家长在学校管理中参与作用,不断创建教育发展新生态。

③继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内控制度,规范财务审批与重大经济活动行为。

(五)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校风学风建设:进一步提炼办学理念,明确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内容,坚持“德行天下,智慧人生”的核心理念,积极营造“和谐、勤勉、求实、创新”的校风、“爱生、求精、严谨、开拓”的教风和“爱学、会学、勤学、乐学”的学风,努力构建一个团结、协助、互助、友善的人际关系,形成浓郁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校园环境。

发展目标:建成一所内涵深厚、品位高雅、特色鲜明的农村

现代化小学。

办学宗旨: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

核心理念:德行天下,智慧人生。

何小精神:以校为家(敬业精神)、(合作精神)、

敢为人先(创新精神)、争创一流(进取精神)。

校 训:敬德砺智 培爱 修体

办学特色:经典浸润童心,创新成就未来。

校 歌:《寨山之歌》

2.标识文化建设:校徽、校旗、校歌是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和办学的标志性体现,是学校历史、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励学生成长、沟通师生情感、凝聚学校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校徽设计将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将进一步完善、规范校徽、校旗的使用,制作、美化各类宣传标牌,以充分显示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

3.校史文化建设:重视校史材料收集,着手校史建设,充分利用校史、素质教育成果、科技创新成果对师生进行办学传统、爱校教育,不断积淀校史文化。

五、校园文化建设初步成果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精神文明建设各项部署,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创建活动为载体,增强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实效,为我县优化发展环境、创建省级文明城、建设“文化”提供动力支撑。

二、创建原则

㈠全员参与

“五个一”创建成果,应是全县师生共同意志的提炼和升华。创建过程中,要树立人人是创建主体的观念,积极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合力共建,为精神文明建设添光彩。

㈡立足实际

“五个一”创建要从学校和师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展开,使创建过程真正成为师生追求文明的过程,成为自我教育提高的过程,成为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弘扬良好文明风尚的过程。

㈢特色创新

“五个一”创建是一项建设性、创新性的工作,创建中要不断探索创新,做到内容上有拓展、载体上有突破、效果上有提升,实现与时俱进、纵深开展。

㈣长效推进

“五个一”创建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劲动力,要按照“创建—保持—创新—提高”的原则,一以贯之,常抓不懈,逐步深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目标。

三、创建内容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创建活动包括五方面内容,具体为:

㈠创作一部反映社会良好风尚、贴近校园生活的文艺作品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我县打造“文化名城”、建设“文化”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激发和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发挥聪明才智,根植校园生活实际,以“弘扬文明新风、唱响时代旋律”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创作活动。文艺形式上,可以是小说、散文、诗歌、绘画、书法、摄影、剪纸等,精心筛选,结集成册;也可是歌曲、舞蹈、儿童剧、“三枝花”节目等舞台艺术,精心排演,刻录光盘。各单位文艺作品必须为师生自主原创,不得剽窃抄袭。年终,县局将聘请专家对各单位推荐作品进行统一评选,在全系统展览(展演),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各级文艺赛事和演出活动,以此引领校园文明风尚、唱响时代强音,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㈡开展一次精神文明志愿服务行动

即每个单位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精神文明志愿服务行动。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党政工团以及少先队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一批文明素质高、服务能力强的志愿服务团队,以“倡导文明新风、服务群众生活”为主题,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志愿服务行动。可以深入工厂、企业,倡导绿色环保文明理念;可以走进农村、社区,宣传文明生活常识;可以走上广场、路口,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可以走进公共场所,集中清理环境卫生、非法小广告等;也可以走进农村、敬老院、光荣院等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开展帮孤助残志愿服务;还可以与学校附近村庄开展“文明联创共建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在参与中提升文明素质,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各单位志愿服务行动要紧扣文明主题、贴近群众生活、强化过程管理、做到长效实效。年终,县局将以志愿服务成效为重点,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各校精神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进行综合点评,评优定星,表彰奖励,力争打造一批具有亲和力、影响力的精神文明志愿服务品牌。

㈢组织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

以培养未成年人基本道德观念、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各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可以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开展“精品德育课堂”评比活动,实现德育常态化;可以聘请老、公安民警、道德模范等为课外辅导员,面向学生集中开展“五心”教育活动,即“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献给同学、爱心献给社会、信心献给自己”,提高德育实效;也可以利用公益性文化场所和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启发和引导未成年人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还可以围绕“五四”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四五”普法教育、“学雷锋月”、“模拟小法庭”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活动前,要做好预案,并及时报县局备案;活动中,要留好图片资料或影像资料,及时归档;活动后,要做好延伸拓展,确保取得圆满成效。年内,县局将根据各单位预案安排,组织抽查,发现形式新颖、组织严密、实效性强的教育活动,将适时召开现场会,组织全系统观摩。

㈣组织一次师生道德模范评选

为大力宣传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进一步弘扬新风正气,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争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以先进典型带动教育系统精神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县局决定每年组织一次师生“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内容包括“敬业奉献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孝老爱亲模范”、“拾金不昧模范”、“勤学刻苦模范”、“热心公益模范”、“文明守礼模范”。各单位要将这一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对标赶超走在前”活动搞好结合,广泛发动师生对照模范,开展自我评议、互评互议,找差距、知不足,见贤思齐、闻过即改,迅速掀起人人宣传、人人学习、人人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活动中,要注重对先进典型人物及事迹的搜集整理,定期选树标杆、及时宣传报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年终,县局将组织全系统师生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广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㈤开展一次文明校园评比活动

以“文明校园,有你有我”为主题,全县中小学都要主动参与到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当中,文明学校评选,将打破以往自愿申报的形式,原则上每所学校都要参加创建、都要接受检查、都要参与评选。各单位要提前做好文明校园创建规划,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要以“提升办学品位,打造精品校园”为目标,紧密结合“学校特色”确定创建思路,扎实开展“校园文化大提升”工程,既要注重整体,又要关注细节,着力打造校园文明主题景观,增加校园文化元素,确保“每所校园都精彩,校园每处都精彩”;在校风建设方面,要采取有效形式,重点培养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文明礼仪习惯,在校园内形成知书达理、崇尚文明的浓厚氛围,不断拓展文明创建的深度和广度。年终,县局将组成验收小组,对各单位创建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并根据量化分数评选出“十大文明校园”,予以挂牌。

四、保障措施

精神文明“五个一”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内容,每年一届,长效开展。活动过程中,县局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单位开展情况进行抽查督导,抽查结果将作为年度评选文明学校的重要依据。对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活动效果差的单位,将直接取消评选文明学校资格。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将“五个一”创建活动作为创建文明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县局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做到思想认识统一、领导机构健全、组织措施到位,使“五个一”创建活动高效运转、不走过场。各单位创建规划方案、领导小组安排要形成文字材料,领导签字加盖公章后,于3月1日前上报县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