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经济的标志

自然经济的标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自然经济的标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然经济的标志范文第1篇

前的两三千年里,炎黄子孙在神州大陆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封建帝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漫长的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有不同的关系及其亚种并存,也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寻见各种经济关系消长的轨迹。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封建始终是建筑在综合经济基础之上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在封建社会中起这种作用的生产是农业,它的关系则是地主制生产关系。地主通过出租占有的土地收取地租剥削佃农,是这种经济关系运动的轴心。在这种关系中,地主和佃农矛盾对立,相互依赖,各自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主经济、佃农经济以及与之并存的自耕农经济和各种小生产经济的总和,构成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体制,我称之为“地主制经济”。

地主制经济是人类历史上多种封建经济类型之一。这种类型的封建经济是否也象领主制经济那样,其本质属性是经济的,或者说它也是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为基础的,并可由此进而认为,凡封建社会必然是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为基础呢?这个既不应该教条式地肯定,也不可根据一些表面现象简单回答,最好考察它的基本经济单位——地主经济、佃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的运转过程,它的带有普遍典型意义的经营方式,以导找适当的答案。

先看地主经济。所谓地主经济是指地主自身的经济,它是地主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它制约着并存的其他经济,影响它们的。地主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非生产者——地主占有土地经营农业,其经营形式大体分为两大类,即地主经营制和地主租佃制。

所谓地主经营制是地主在自己拥有的地产上进行农业经营;一般以使用雇佣劳动为主,有的使用奴婢劳动或僮仆劳动;产品往往是出售的,当其种植经济作物时尤其如此。所以地主经营大多不是自然经济。实行地主经营制的地主是经营地主,这类地主到明清才逐渐增多;但即使这时,他们在地主中也是少数。因此本文在对地主经济进行质的剖析时以租佃制地主为主要对象。因为租佃制地主才是地主经济成熟了的形态。就让我们用解剖人体去理解猿体那样,通过对租佃地主的分析去认识地主经济一般吧。

地主租佃制就是地主将占有的土地分散出租给佃户经营;自己坐收地租。中国封建社会中绝大多数地主采取租佃制方式进行剥削。除一般民田外,族田、学田乃至王府庄田、官田屯田等等土地占有形式的经营方式的实质也都是地主租佃制,尽管它们的形式或有小异。所以说,租佃制是中国经济中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土地经营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制经济主要是租佃制的地主经济及与之相适应的、相伴随的农业经营制度。

租佃地主占有土地的面积大小不等。绝大多数地主占有土地量不是很大,而且往往没有草地、牧场、森林等多种类型的地产。有较少的地主土地占有量相当之大,特别是皇室、王府及缙绅。不论土地占有多少,他们把全部土地分割成小块招佃出租。有的地主留下部分土地自营。自营地的耕作不是采取令租佃土地的佃户提供劳役耕种,而是依靠僮奴、奴仆或雇佣长工和短工耕作。是为租佃地主兼经营地主。地主出租土地的目的是收取地租。有的地主要求佃农劳役,如为之看家护院,家庭服役等,但这是次要的;地主主要是从佃农那里收取实物地租。实物地租的是谷物。通常的地租量是佃地产量的百分之五十;或于年节之际索些鸡鸭之贡,不占主要地位。地主一般不干预佃农的种植耕耘。当其为佃农提供耕牛、农具或种籽时,或对佃农生产施加某种程序的干预。这是因为提供生产资料带有租凭、借贷性质,干预生产以便于秋后获得满意数量的谷物,并非监督种植计划以满足地主的多方面需要。大地主设总管或管家,其主要任务是催租,是单纯的索取,不是去干涉佃农的生产活动。可见,没有自营 地的地主的经济活动内容不包括农业生产环节。这样的地主是不少的。

再看佃农经济。租地佃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另一种基层经济实体。他与租佃地主相依,无此无彼。这种经济实体主要以夫妻子女(有时包括双亲)组成的小家庭为单位,依靠佃入土地,自备其它生产资料,依靠家庭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劳动。佃入土地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家中劳动力数量的制约。他们从确定种植品种直到收获的全部生产活动都独立进行。收获时把租地上收获的农产品的二分之一左右无偿地缴给地主作为地租。其余二分之一自留,用作籽种、农具等经济条件的补偿、扩大再生产的追加和全家生活消费。有的佃家家庭兼营副业、手作为补充。租种同一地主的各家佃户自行决定所从事的副业、手工业的种类和规模,地主不作统一安排。出卖劳动力,充当短工,往往也是佃农收入来源之一;再不敷时,借贷则是不可避免的了。佃农自负盈亏,跟地主只发生佃地偿租、借债还钱的关系,其经济条件的补偿和再生产不在地主考虑之内。另有一部分佃农自己占有少量土地,同时租入部分土地,都由自家耕种,是为半佃农,其经营方式接近自耕农,属于自有的那块土地上的收获物与地主无涉。

还有自耕农经济。与地主、佃农时存在的相当大量的自耕农,也是由小家庭组成的经济实体。他们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堵阳自有的。土地占有量大体是家中劳动力所能耕种的,或者雇佣少数短工协助即可耕种的。一般地说,自耕农的经济比佃农优越,家中的劳动力也比佃农较多、较强。他们兼营副业、手工业的规模可能比佃农的大。自耕农自负盈亏,在分配方面不与地主发生直接关系;但需向国家缴纳赋税,承担差徭。与自耕农经济地位相仿的是小手工业者、小手工业作坊主,也可包括在自耕农经济这个范畴之内,不另叙。

在讲座自然经济的条件问题时,我们曾经提到,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往往既是强制本经济单位内生产者为土地所有者提供劳役地租的有力保证,也是使劳动者按照土地所有者的需要进行分工的保证。这在领主制经济中表现得相当明显。中国封建社会中佃宵和地主的关系是因土地租佃关系才形成的。封建王朝也曾给予地主阶级某些特权,使之拥有对佃户的超经济强制力。例如,为保证社会治安稳定而将佃户的户籍编入地主户籍,为维护等级秩序而将佃户的地位置于地主之下,在人口稀少地区制止佃客离开租地他往,以保证劳动人手不致外流,规定佃户不交租应受刑法惩治,等等。这种超经济强制力使主佃关系带有等级特征。不过,由于我国封建政权历来实行中央集权制,朝廷赋予地主的权力,最大也没有达到准许地主拥有独立的司法权的程度。在生产方面,地主一般并不利用这些特权强制佃永按照他的意志进行分工。又由于土地买卖和其他原因,地主与佃户的关系并不长期固定,因此同一地主的各个佃户难以形成固定的内部分工。地主索来的地租只是清一色的谷物。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租佃地主家庭是不进行生产活动的全寄考消费经济单位。他们的需求却是复杂多样的。谷物地租的价值量足够支付地主一世所需物品的价格而有余,但从使用价值来看,单纯的谷物只能直接供给食物中的主食所需,远不能代其他食品、衣著、住房、车马以及精神方面的各种必需物品,也不能用以缴纳须以货币缴纳的赋税。实物收入的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靠地主经济单位自身无法解决。唯有和其他经济单位彼此发生商品货币关系,问题方能迎刃而解。他们只要出售租谷,就可得到货币,也可以得到一切。他们完全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因而没有必要强制佃户按照他们的需要分工生产各种实物。单一的实物地租丝毫不妨碍地主经济的发展,所以这种地租形态得以久存。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单一实物地租形态不具备自然经济平衡律的实现条件,租佃地主经济单位不能以自然经济为基础。有一种论点认为,对地主制经济而言,实物地租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的地租形式,或者说,实物地租长期占统治地位反过来又巩固了自然经济。这种看法是值的商榷的,因为这里忽略了单一实物地租和多种实物地租产生的后果是不一样的。

租佃制使佃农相对独立于地主经济之外,佃农既不被强制提供劳役地租,又不按统一要求提供多种实物地租,地主经济要想实现使用价值形态自给是不可能的;那么,地主占有土地和拥有其他资源的数量多少,对于是否自然经济已经没有意义了。尽管中国封建社会中有的地主集中占有的土地量很大,在资源方面为实现自然经济提供了可能,租佃制下佃农分散独立经营和缴纳单一的实物地租,使这种可能性再也不能变为现实。

佃农和自耕农有许多共同之外,其基本点是:两者都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都是小农经济。他们耕种的土地面积大小,一般都与家庭劳动力(或加少量雇工)的负担能力相适应;他们的收获物都以农产品为主。作为一个生产型的经济单位,需要是多方面的。除去食盐、陶瓷器皿等生活资料外,要有锹、镐、锄、镰、犁等金属农具,磨、碾、碌碡等石器,乃至车、船等运输工具和耕牛、挽马等大牲畜;有些手工业更需另外一些工具,如织机等。这些都不是小农经济个体能够自给的。

地主和小宵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各自都有使用价值形态的收入单一(少样)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并且这个矛盾都不能在本经济单位内自行解决。地主制经济总产品中相当的一部分须经过如下的转化:使用价值形态(谷物及副业、手工业产品)卖 价值形态(货币)买 使用价值形态(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经过这形态的转化,生产循环必将发生危机。可见,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主制经济不具备实现自然经济的五个基本条件,不能满足自然经济平衡律的要求。商品买卖活动对于地主制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由地主制经济各个经济单位的经营方式所决定的。所以说,地主制经济的发展是以商品交换关系为条件的,商品经济在地主制经济的运转中不是附加的,不是外在的。地主制经济和商品经济有着本质的联系。

在分析中,人们有时认为,为了换了 本经济单位使用价值的需要而生产部分产品出售,这不是商品生产,不属商品经济范畴。这个提法可以商榷。说为买而生产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当然是对的,但说它不属于商品经济范畴,值得重新。因为这实际是,为了论证某种经济单位的非资本主义性质,而简单地根据是否以使用价值为目的来确定经济单位的经济类型。

经济单位生产活动的目的性可有三种不同情况,即(1)为了获得直接消费需要的使用价值,简称为“为用生产”,(2)为了换得本单位需要而又不能生产的使用价值,简称为“为买生产”和(3)为了价值增殖,简称为“为利润生产”或“为卖生产”。经济单位的生产目的性跟它的生产关系性质、经济类型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生产关系性质 生产目的 经济类型

非资本主义生产 (1)为用生产 自然经济

(2)为买生产 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 (3)为卖生产

从表中可以看出,(1)为用生产和(2)为买生产的经济单位,它们的经济类型不同但生产关系性质相同;(2)为买生产和(3)(为卖生产的经济单位。它们的生产关系性质不同但经济类型相同。(2)为买生产的经济单位虽是非资本主义性质,经济类型却是商品经济。经济单位的生产关系性质和它的经济类型,概括的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两者虽有密切联系,但无必然的统一关系。这是因为商品经济并不专门存在于某种性质的生产关系之中,非资本主义经济并不必然是自然经济。因此,分辨生产关系性质时,考虑其生产目的是为了使用价值还是为了价值,分辨经济类型时考虑的却是达到目的的方式,即是否通过外部的货币交换关系。不要因为(2)为买生产是非资本主义经济就认定它不属于商品经济类型;也不必因为它是商品经济类型而认定它必是资本主义经济。人们为了说明(2)为买生产的非资本主义性质而只看到其生产的目的和(1)一样都是为了使用价值,就认为(2)也是自然经济。这种看法忽视了使用价值的获得是否通过货币交换;而通过货币交换与否,却代表着看不同的经济类型。把(20为买生产看成自然经济,在上是把商品交换纳入到自然经济范畴之中;而商品交换恰恰是自然经济范畴所要排斥的主要内容,否定为买生产是属商品经济范畴,实质也就否定了小商品生产的存在。

我们还应注意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买卖问题。地主兼并土地成为大地主,或破产而出售土地,自耕农出卖土地沦为佃农,或买进土地变为地主,佃农购入土地成为自耕农乃至上升为小地主等等现象,在中国地主制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千年田八百主”的谚语,生动地反映土地易手之频率。既然土地是商品,土地买卖当然是商品货币关系。在正常情况下,想买土地就得先积攒货币,出卖土地得到的也是货币。小农是存在购进土地的可能性的。经济上升的欲望总在刺激他们扩大土地占有面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尽量扩大(2)为买生产,以便得到多一点货币。由此他们与商品经济的联系更多了,而不是保持或发展自然经济。

如前所述,有与农业相结合和与之并存的多种手工业是自然经济的重要条件。地主制经济中的佃农和自耕农确有不少是经营家庭手工业的。为了增加产品、扩大收入,他们有必要这样做;在农业收入不足维持生计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他们也有可能这样做,因为家庭是由男女老幼不同的劳动力搭配组成的,便于内部协调分工;还因为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一年内有许多闲暇,佃农和自耕农都可以自由支配劳动时间,一个小农个体同时从事的手工业项目毕竟是很少的,不可能经营多种手工业。他们选择哪种手工业,要考虑劳动力数量,原料来源、技术传统,更需考虑的是产品能否卖出支。通常的做法是致力于自家能够进行的手工业,尽可能多生产一些拿到市场出售。这也就谈不上家庭手工业是为了自给自足了。为了家用而制造一些手工制品,比如为扫地而自做两把扫帚,与其称之为家庭手工业,倒不如把这算做家务劳动更为贴切。自然经济必须有家庭手工业,但有家庭手工业不一定是自然经济。不能把有关家庭手工业的史料不加分析地统统用来证明自然经济,其中很多只是反映价值形态的自给自足而已。

许多著作认为男耕女织的耕织结合是自然经济的典型表现。乍看起来,小农自种粮食以果腹,自织布匹而暖身,衣食具备,无复有求于他人,也就与商品经济无涉了。其实未必。如前所述,自然经济是有特定含义的,首要的是经济条件的自足。很显然,衣食两项是很重要的,但远非全部经济条件。单一的家庭手工纺织,并不能使经济单位得到使用价值形态的全部自足。不可否认,家庭手工织品中会有一部分是自给性生产,但不能仅仅看到这一部分因而否定出售部分的商品性。再者,如果说“织”是自给,就意味着该户农民自己植棉,自己纺纱,自已织布,最后自己缝制给够全家所需的衣服。可是,种、纺、织、缝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是自家不愿解决或根本解决不了的;如果进而想到这一系列劳动所需工具的来源,就更复杂了。其实耕种这类经济作物以及从事一系列手工业生产的农户的产品,大都远远超过自己家庭的需要量。一般地说,桑、麻、棉等经济作物总是作为商品作物种植的。农村中出售棉花、纱线、布匹,以及买棉纺纱,买纱织布成衣的,从来大有人在。麻亦类似,丝织尤其明显。在这里,买卖双方尽管都是为了满足本经济单位所需的经济条件,但都是通过货币运动进行的,商人活动其间尚暂不论。“男耕女如何”农户的产品从价值形态说可能收支相符,但这不意味着满足了自然经济平衡律的要求。产品的使用价值形态对本经济单位来说,不论是自给不足还是自给有余,都将与商品经济发生联系;前者买进,后者卖出。可见,为了获得再生产必需的全部经济条件,耕织结合的小农也得藉助于商品交换。事实上,我国直到明清时期植棉织布的农户也从未达到总农户的一半以上,面织麻,织绸的更少,在考虑到大量农户的穿衣问题并不能依靠家庭自产解决时,可以设想其间普遍存在的商品货币关系。何况小农之家机杼之声达旦,无非是为了明晨拿到市场上的布匹稍多一些。这种耕织结合越发展,市场上的商品量就越大,是不说自明的。男耕女织现象只能反映地主制经济下男妇劳动力的充分作用,说明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而不能证明农户个体或更大的范围内必然是自然经济。

总之,对于地主制经济来说,与农业相结合的单一的家庭手工业除去可能满足本经济单位某一种物质需求面外,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补充家庭经济收入,而不在于因之实现自然经济;它不象在领主制经济单位中的多种手工业那样,是多品种实物地租的前提。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是自然经济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充分条件。在考察地主制经济时,不要看到哪里有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就认定那里必然是自然经济;事情可能相反,恰恰那种结合正是商品经济的表现,它跟商品经济的发展成正比,甚至可以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商品量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小农一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

说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有本质联系,并不排除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可能存在自然经济的经济单位。如前所述,凡具备平衡律实现条件的经济单位都可是自然经济的。魏、晋、南北朝、隋、唐都有大型的庄田,它们包括大片地产,拥有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足够的人身隶属于主人的劳动力,具备自然经济平衡律要求的条件。如果这类庄田是统计表的经济单位,很可能就是自然经济的个体。不过迄今对它们的组织、经营情况不甚了了,其中主人和劳动者间是否租佣关系,内部如何分工,所属店铺、店舍是什么状况,如此等等,史料语焉不详。我们姑且把它们看作是类似欧洲领主庄园那样的自然经济单位。不过这类庄田是中国封建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之一,一般来说,是不用它做中国地主制经济的典型代表的。

说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自北而南沿海堵省,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及长江、珠江两个三角洲等地,经济水平提高,那里的区域间以及经济单位间的商品经济都比较发达。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很明显的。南方是北方、沿海和内地、中部和边疆、平原和山区、汉族和少数民族、近郊和远效、经济作物区和大田作物区,经济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地区生产水平极低,特别是地理条件决定的困难地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极少,呈相对闭锁状态。那里有的农民家庭自己生产所需的几乎一切物品,从而不依赖于市场和它以外那部分社会的生产运动和历史运动,虽然那里也是地主制经济。即使在一般地区,地主制经济各类经济单位产品的商品率也大不相同,他们之中有的绝大多数产品留自用或大部分自用。

是否可以由此认为自然经济是地主制经济的必然呢?不能。经济单位把部分产品留作自用,这和经济条件的自我满足是两码事,前者只是部分生产具有自给性,不能称之为自然经济。自给程度较高的现象并不是地主制经济运动方式内在决定的,而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与商品经济联系很少的农民家庭往往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不掌握较高的生产技能,缺乏原料,因循守旧,或者还有其他原因,他们只得以最坏的经济条件从事最供销水平的生产。他们的产品仅够维持起码的生存条件,没有多少产品能向市场提供,从而也极少右能从市场上获得较多的经济条件。这种经济单位再生产的经济条件低得和劳动力的生存条件极差而外,交通条件恶劣,运输工具落后,这是农民突破相对隔绝状态的重要障碍。这些都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诚然,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一般地说是较低的,因而地主制经济的经济单位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自给性。但应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基至可能在比封建主义先进得多的生产方式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若就地主制经济的各种经济单位的经营方式看,它不但不排斥商品经济,而且以商品经济为自身繁荣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呈基本自给状态的地主制经济的经济单位,一量生产条件改善,产品有所啬加,商品经哜运动就会展开。生产力水平越高,商品经济就越发达,地主制经济也越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但没有破坏地主制经济,没有改变它的本质,反而使之繁荣;相反,地主制经济并不以生产的自给性为条件。谁也不会认为,地主制经济越发展,生产的自给性定然起高。可见,中国封建社会中有些经济单位呈自给现象,并非由于它是地主制经济。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说以自然经济占统治(或主要)地位是以庄园制为主要内容的西欧中世纪早期领主制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可以的;称它是以地主制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不妥当的。

再有,所谓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A是B的基础,意味着B离开A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本质。自然经济和地主制经济全然不是A与B的关系。即使佃户完全进行商品性生产,只要和佃关系不变,它仍然属于封建的地主制经济范畴。既然地主制经济是中中国这样的大国中蹑在了两、三千年的封建经济制度,那么在研究整个人类社会封建历史阶段特征时,当然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加区别地统称封建社会经济制度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为基础的提法,也是不妥当的。

现在讨论一些有关的

先谈地方小市场的性质问题,我以为,地主制,也要把商品流通放在封建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整个经济运动过程之中考察。不能只看上农的商品率较低,便断言商品经济仅仅是地主制经济与之略有联系的身外之物。而应注意到商品流通是地主制经济的交换形式,没有它,分配所得与消费(包括生产消费)所需对不上号,经济运动难以继续。地主制经济依赖商品经济的根本原则,是私有制下小生产形成的产品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不能在本经济单位内自行解决,这个矛盾是由地主制经济的经营方式决定的。

地主制经济的三类经济实体,地主经济、佃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含小手者经济)是我国封建经济的基本细胞。出于细胞生存的需要产生了地方小市场,在地方小市场的基础上形成了区域性市场,区域间经济联系以及域镇商业(这里暂时舍象对外贸易)。这种情况,在以经济为基本经济单位特征的社会,例如欧洲中世纪早期建立在领土庄制基础上的封建社会里,是看不到的。

有同志认为,在地方小市场上进行的品种调剂,互相取得原料或成品完成再生产的交换是使用价值的交换,乃是劳动的直接交换,虽然往往也经过商人,但应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这个看法似可商榷。

市场是属于商品经济范畴的概念。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商业以来,市场也和商人,商人资本、贷币、价值、价格等一系列关系一样,早已存在。价值也是十分古老的规律,在一切通过货币进行的交换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发生作用。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市场为不同的生产关系服务,它的范围和性质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如果商品生产的目的是 通过购买劳动力进行价值增殖,那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这种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时,商业资本从属于产业资本,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市场,其规模扩展到空前的程度,劳动力普遍成为商品。这标志着商品经济的高度,进入新的阶段。不过,不能认为仅只这种市场才属于商品经济范畴。

封建社会的国内商品流通曾经相当发达。城镇中的商品经济固不必说,地方的、区域性的乃至区域间的商品商场都早已存在。各类市场各有其主要的功能。其中地方集市墟场是整个商品流通的基层环节,它起着为大范围市场集中商品的作用,更重要提,通过它才解决了基本经济单位固有的产品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生产循环得以顺利继续。

市场,总是反映个人之间、经济单位之间的商品货币关系的概念;大小市场都是一样的。地方小市场的贸易有许多是商人的活动。也有许多是生产者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生产者主要是小农和小手工业者,他们的产品有一部分留作自己消费,蓁部分进入市场出售,就成为商品。不是为了出售的,即不是作为商品生产的物品,是不会作为商品进入汉通的。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物品生产出来不仅是为了供生产者使用,而且也是为了交换的目的。自发的社会分工使得产品具有商品的形式,商品的相互交换,即买和卖,就使个体生产者有可能满足各式各样的需要,既不应以小农产品中出售部分的性质决定自用部分的性质,否定这部分生产是自给生产。也不该以自用部分的性质决定出售部分的性质,否定这种生产是商品生产。尽管在一些情况下,个体小农的产品中进入市场的部分可能不是主要的,但在市场上,他仍以小商品生产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小农根本无法分清哪一件是为了自消费,哪一件是为了出售而劳动。中交换中,生产关系性质、生产目的性以及购买者目的性都不问题的性质,都被商品这一共性掩盖了。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时说,产业资本是和各种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商品流通交错在一起的,只要这些生产方式同是是商品生产,不论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生产的产品,还是中国农民的,印度农奴的、荷隶东印度的公社的、俄罗斯农奴制国家的或者半开化的狩猎民族的产品,它们总是作为商品和货币同表现产业资本的体货币和商品相对立,作为它们来源的生产过程的性质如何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在分析封建社会市场进可以运用同样的。自耕农的产品也罢,佃农交租后自用有余的产品也罢 ,封建主利用奴婢劳动生产的产品也罢,地主收来的地租也罢。当它们作为商品出现时,共同构成市场客体,与货币相对立。地方小市场也不例外。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地方小市场上,确有许多生产者之间的交易是以物易物的。但不能把这看作是使用价值的直接交换、劳动力的直接交换。从所周知,我国很早就有货币,至少到秦朝已经统一了货币单位,通行启蒙 及城乡了。我国封建社会中包括地方小市场在内的各级的以物易物只中表象,它不是直接的劳动交换,而是以货币价格为背景的。使用价值交换是不能离开交换价值。这里已不是一般等价物出现以前的以物易物,而是省略了货币转换过程的商品交换。这就意味着交换的产品不但有使用价值,而且也是交换价值的相当者,就是说,它是商品。

总之,中国封建社会中产品交换过程表现为商品流通过程,前者与后者相一致。地方小市场也和更大范围的市场一样,是流通的场所,不属于自然经济范畴。小市场不但和更大范围的商品流通市场是在同一体系之中,而且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不应把它们从性质上分开对待。

再谈谈经济单位的划分问题。所谓自然经济,是指一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条件通过内部的再生产补偿,而不通过与其他经济单位进行商品交换。因此,与地方小市场是否属于自然经济范畴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怎样确定经济单位范围。

有同志认为,在中国地主制经济中,单一的经济单位个当于一个乡或邑县,包括这一地区的地主、农民、各种工匠、手艺人,还有小商人,一家一户,包括手艺人户,只是一个“生产单位”而不是“经济单位”,他们联合起来才成为一个经济单位。边个意见也可商榷。“经济单位”范围的确定,可因研究的目的面异。例如:研究国际经济时可以国家或跨国公司算做经济单位;研究区域经济时可以经济区或行政区为经济单位。现在我们研究的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问题,经济单位划分的原则宜以是否能够发生商品交换行为为据。所以,所谓经济单位,应指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自负盈亏的独立体,也是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本文有时也称之为经济实体。它有经常性的比较固定的收入来源,能够自行决定本单位范围内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和规模,在交换中是买卖的一方。其内,有决定全部经济活动的实际上的权威;这个权威是生产资料所有者,或者是主要劳动力,在封建家长制下,往往就是家长本人。其收入如果是来源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生产活动,它就表现为一个生产单位;如果是经营商业,则表现为一个商业店铺;如果是出租土地或放高利贷,则表现为一个地主或高利贷者家庭。经济单位可以是一个消费单位,不一定是一个生产单位,而生产单位总是一个经济单位。所以,经浊单位实际只表现它在经济上的独立性而不反映其性质如何。中世纪早期西欧领主庄园中领主的自营地靠农妈的劳役地租经营,靠农奴缴纳多种实物地租满足经济条件。农奴虽有相对独立经济,他的生产却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领主的需求,农奴之间有劳动交换而不形成商品货币关系。领主和他的农奴们共同成为一个不可分的经济实体。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地主佃农的经哜关系相比全然不同。因此,领主庄园作为一个整体是经济条件自我补偿和再生产的经济单位。中国地主制经济中的小农家庭(包括佃农、自耕农以及小手工业家庭)和地主家庭,则分别是独立的社会经济组织。一个地主即使占有大量土地,也是分租给许多佃户。佃户们用承担缴纳地租的义务换取土地使用权。地主如有自营地,并不靠佃户劳役耕种。佃户所缴实物地租是地主的经济来源,但不是再生产的物质条件。地主对佃农经济的盈亏不承担义务。佃户和自耕农一样自行决定生产内容,他们的经济条件补偿和再生产过程并不包括地主的活动。地主既不是自己的佃户们的生产计划者、组织者,更不是一个村、邑县的经济级织者。因此,地主和他的佃户们只相互依存,而不是统一为一个经济单位;村、县就更加不成其为统一的经济单位了,如果把许多自负盈亏的独立个体,臂如说一个县范围内所有的地主、农民、各种工匠、手艺人和商人等都放在一起称之为一个经济单位,无异于把肌体说成是细胞。那当然会认为地方小商场是经济单位内部的事,那些经过商人的货币交换活动,也都被划为自然经济范畴了,把商品流通活动归纳在排斥商品流通的自然经济概念之中,这在理论上是费解的。

最后谈谈地主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特征及其它。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是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条件的。我认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也是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条件的。中国商品经济很早就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一直未能促进资本主义关系产生、发展,就是因为这里的商品经济与地主制经济相适应。

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是以生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大生产。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使用雇佣劳动进行价值增殖。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得以实现,的产品必须全部出售,经过转化为货币这样一个产品运动阶段,否则,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不得补偿,再生产循环中止,利润也不能实现。机器、原材料等不变资本也是货币资本通过流通五一节实现的。因此,商品流通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转中的必要环节。流通从属于生产;商业资本从属于产业资本。

地主制经济也以商品经济为条件,同样是在一定水平基础上的再生产过程的要求。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各经济单位的生产循环过程,使生产进一步发展。不过,这里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小商品生产即简单商品生产基础之上的。佃农、自耕农、小手工业者等都是小商品生产者。他们是依靠家庭个体劳动的小规模个体所有者经济。商人资本独立于生产过程之外。所以小商品生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品流通(它的公式是W-G-W1)显然不是资本主义的商品流通(它的公式是:

G-W …P…W′-G′);以小商品生产为特征的地主制经济,也完全不同于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大经济。尽管地主制经济以商品经济为条件,但商品生产总是停留在简单商品生产阶段,商品流通也总是人属于地主制经济,为地主制经济服务。这样的商品经济,其发展程度无法和资本主义的相比,其结果也只能是促进地主制经济繁荣。

小商品经济是十字路口的经济,它时刻在向两极分化。它本身没有导向性,其上升的方向明显地受当时主导经济形态的制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主要上升为资本主义企业,是谓小商品经济第时每刻产生资本主义。在封建地主制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小商品经济虽然有的也向剥削雇佣劳动式转化,从而产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单位,但它难以壮大为新的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其中绝大多数走向购买土地进行地租剥削的道路,向地主经哜蜕化。所以当小商品经济处于地主制经济的宽容度范围以内的时候,它的发展起不了瓦解地主制经济的作用。而地主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宽容度之大,可能大大超出了过去的理论设想的程度。因为实际上地主制度经济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宽容的问题,而是自身繁荣的必要条件。

在地主制经济中,土地自由买卖和诸子均分继承的制度使得大的地主经济单位往往会分为小的,又或瓦解地主制经济的作用。而地主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宽容度之在,可能大大超出了过去的理论设想的程度。因为实际上地主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时宽容的问题,而是自身繁荣的必要条件。

在地主制经济中,土地自由买卖和诸子均分继承的制度使得大的地主经济单位往往会分为小的,又或瓦解为自耕农或佃农。但地主经济却同时有不断再生的能力。由于遗留或力量强制形成的带奴隶主义性质的经济单位,最终也被地主经济“同化”。如下图(按,图略)所示,

地主制经济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发展的。如果这个示意图是三维的、全息的,就可以是看出图中的大圈随历史前进越来越大,其中诸半径形成的夹角在不同时期是有变化的,但它的结构将基本不变。图中的双线箭头()表示的道路不被堵死,地主制经济的这个圈圈就难有重大的突破,建立其上的封建社会就当然地屹立不动。

由此而顺便谈及,解决中国封建社会何以特长的问题,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弄清地主制为什么能长存,而这一问题的契机,则在于找到地主经济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原因。地主经济受到上层建筑全力保护和意识形态的全面支持,出租土地坐食地租成为合理、合法、省心、安全的剥削方式。购买土地的欲望成为这个社会的主导投资意识,它对以各种方式积累起来的财富的投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地主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太阳,整个封建经济在围绕着它旋转。对解决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来说,这里就是“罗陀斯”。

小商品经济和地主制经济的协调统一是因为,一则小商品经济和小规模经营相适应,二则小商品经济和适合分散操作的技术及低效能的工具相适应。小农、小手工业者都是依靠归个人所有的、只供个人使用的、小的、简陋的和数量有限的劳动资料进行个体生产。在那些小农能够买得起并且能使用的高效能机器工具和相应的技术出现、从而突破分散的小经营形式以前,小商品经济只能是小商品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证明这一点。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状况决定了生产关系形式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至于生产力之所以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有其经济的、上层建设的意识形态的多方面原因,不能企望用任何单一的因素解释清楚,而这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

在看到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地主制经济繁荣的同时,还应看到它对小农的另一面的影响。地主得到的实物地租,一部分直接消费掉,一部分进行粮食投机,其余部分将投放市场换成货币,用于其化消费、缴纳捐税、购买土地、从事商业、开张典当,放高利贷以及入柜窖藏。商人和高利贷者用一部分资金购买土地兼行地租剥削,更多的部分用于通过商业渠道或放债、抵押、典当等活动剥削广大农民。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是地租的转化形态,也是地租的派生形态。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彼此相通,形成三位一体的结合。

小农生产的粮食自留部分中,除去一部分为了生产需要必须投入市场出售外,留作食用的部分,有时为了以细换粗品种调剂,也要通过市场。一些贫困农民则往往陷入如下的恶性循环:春耕时借贷,秋收后卖谷还债,春荒再次借钱买粮度日;自有粮食全得通过市场环节。这就出现了谷贱伤农、谷贵也伤的怪现象。农民明知两头吃亏,还不得不投入这种买卖关系之中;他们被卷入商品经济的程度不但很深,而且无力自拔。

由此可见,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一方面是地主制经济生产循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的层层剥削活动的前提;而三结合的剥削反过来又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某些方面的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不一定反映农民经济十分兴旺发达,也不预示生产关系方面将有什么重大变化或突破。但我们却可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中看到了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三位一体结合的依据。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是地租的转化形态,同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这种转化。正是从这个特定的意义上说,在中国的封建经济中,商品经济是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联合对方大农业劳动者进行剥削活动的工具。不同范围的市场网与三结合剥削网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表现。上面只是粮食为例说明这个问题,其他所有经济作物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又何尝不是大同小异。如果认为小农纯属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基本无关,实际上也就是把他们排除于商人和高利贷者剥削对象名单之外了,那么,三位一体的剥削又从何谈起呢。

以小商品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为整个地主制经济服务的,它和租佃制度一样,是封建经济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地主、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将其根系盘曲交错、密密麻麻地深扎在封建经济这块沃土之中,通过租佃关系、商品关系和债务关系三条管道,尽情地吮吸一切养分以自肥自壮,资本主义之芽要在此地萌生成长,难矣哉!

自然经济的标志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产要素分配;资源配置方式;分配方式;分配性质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4-0018-03

崔向阳在《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论分配方式的理论基础――兼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一文中提出:“马克思所讲的生产要素的分配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从分配过程看,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即资源配置方式;第二,从分配结果看,是指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这两者共同决定了产品分配的关系,第一个层次解释了具体的分配方式的决定因素,第二个层次解释了分配的性质的决定因素。”“生产决定分配,但生产又包括两个方面,即生产要素的所有制结构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前者决定分配的性质,说明要素所有者得到报酬的权利,后者决定分配的方式,说明要素所有者得到报酬的权利所实现的程度。”①对此,笔者认为,有几点是需要提出来讨论的。

一、马克思的“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崔向阳认为,马克思所讲的生产要素分配的第一层含义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即资源配置方式”。这里明显存在对马克思的误解。对于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生产要素分配对产品分配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的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么自然而然地就要产生消费资料的现在这样的分配。”②这段论述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两点:其一,马克思“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是指社会的全部生产的要素或生产的条件,包括物质的生产条件和人身的生产条件在社会成员之间是如何分配的,也就是哪些生产要素归哪些人所有。马克思“生产要素分配”的涵义中丝毫没有资源配置方式的涵义;其二,生产要素的分配状况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状况,并不需要其他的任何中介或媒介。在马克思的论述中,讲生产决定分配,从来是讲生产要素的分配决定产品的分配,并不涉及资源配置方式问题。生产要素的分配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其中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二、生产要素所有制等同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吗?

崔向阳一文中使用了“生产要素所有制”的概念,也使用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概念。而且从使用的情况来看,是把这两个概念作为等同的概念使用的,这种混同是应该也必须要澄清的。

多年来,从前苏联到我国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概念,实际上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是根本不存在的。《资本论》中有所有制、私有制、土地所有制等概念,但就是没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分析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时,马克思使用的是“生产要素的分配”的概念,但没有用过“生产要素所有制”的概念。首先,“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料”的概念是不同的。马克思使用的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不仅包括物质的生产条件――生产资料,而且包括人身的生产条件――劳动力。而“生产资料”的概念,并不包括劳动力。其次,“生产要素所有制”应该是既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也包括劳动力的占有状况;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则只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所以,“生产要素所有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能等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包括劳动力的占有状况。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也和其他生产要素同样存在着归谁占有、归谁支配的问题。劳动力的所有权也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一样,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性质。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具有同祥的社会经济性质。“正如货币所有者作为物化劳动,自行保存的价值的主体和承担者是资本家一样,工人同样也只是他本身劳动能力的主体、人格化。”③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就是资本家;劳动力的所有者就是工人。工人对其劳动力的占有和资本家对其生产资料的占有,都是社会经济规定的。正如生产资料并非天然属于资本家,劳动力也不是天然属于工人。对劳动力的占有和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一样,都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在劳动力所有权的性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并没有留下争论的余地。

劳动力所有权的社会经济性质,还表现为它在经济上的实现。“劳动力因超过平均水平而获得的利益或因低于平均水平而遭到的损失,在奴隶制度下落到奴隶主身上,而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则落到工人自己身上,因为在后一种场合,劳动力是由工人自己出卖的,而在前一种场合,是由第三者出卖的。”④工人的劳动力所有权属于工人自己,它在经济上就表现为工人的工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大,劳动力所有者即工人的工资就高;劳动力商品价值小,工人得到的工资就低。奴隶劳动力的所有权属于奴隶主,所以,不管奴隶的劳动能力有多大,他所创造的财富有多少,他在被出卖时卖得多少钱,结果都与奴隶本身的经济利益无关。奴隶的劳动力归奴隶主所有,实现为奴隶主的经济利益。这种与其所有者的经济利益直接相联系的劳动力所有权当然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一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用之一:劳动力所有权与生产资料所有权一起构成社会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对劳动力一定形式的占有,也和对生产资料一定形式的占有一样,是每一社会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是:在流通中、在市场上找到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能力的自由的工人或卖者。”⑤而劳动力成为商品,就不仅需要有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条件――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彻底分离;同时还必须有劳动力占有方面的条件――生产者成为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

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并不认为只有对资本关系来说,劳动力所有权这个前提才是必要的。他还谈到:“假如把人本身也作为土地的有机附属物而同土地一起加以夺取,那么,这也就是把他作为生产的条件之一而一并加以夺取,这样便产生奴隶制和农奴制”。⑥同工人占有自身劳动力是资本关系产生的前提一样,一些人强制占有另一些人的劳动力,是奴隶制和农奴制产生的必要前提。

作用之二: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共同决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劳动力所有权作为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必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力的卖和买,不仅引出生产过程,而且也决定生产过程的独特的性质。”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质的规定性,来自于劳动力商品的买卖。而劳动力成为商品,又是由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和劳动力占有形式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二者缺一不可。同理,奴隶制生产关系质的规定性,也不仅在于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劳动者作为劳动力被他人占有。劳动力所有权对生产关系性质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所一再指明的。

作用之三: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共同决定区分不同生产关系的基本标志――生产要素结合方式。

马克思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即生产要素“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⑧生产要素结合方式,则是以生产要素的分配为基础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要素采取劳动力买卖的方式来结合,这一方面是由于生产者失去了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还“由于劳动力是别人的劳动力,资本家要从劳动力所有者那里购买劳动力,就像要从其他商品所有者那里购买生产资料完全一样。”⑨

在奴隶制下,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则根本不同。这是因为,奴隶主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同时又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二者的结合自然就不需要以交换为媒介了。

劳动力所有权,是决定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也是区分不同生产关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标志。

马克思的分析表明:劳动力所有权作为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重要因素和区分不同生产关系的标志,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一起构成了社会生产关系总体的核心内容。

崔向阳一文简单地把“生产要素所有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相等同,完全忽视了劳动力所有权的客观存在,这是必须加以澄清的。

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即资源配置方式”吗?

“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即资源配置方式”的说法,混淆了二者的本来涵义。生产要素的分配指的是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而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指社会的经济资源以何种方式,例如是以自然经济的、市场经济的或是计划经济的方式配置起来进行生产的问题,这与生产要素的分配完全是不同的两个问题。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要素的分配是完全不同的,这使得它们成为各不相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但它们都是自然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与现存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要素的分配也是有区别的,但这两种社会都采取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把生产要素的分配等同于资源配置方式,是不应该出现的混淆。这种混淆不仅不利于问题的澄清,反而把问题搞乱了。

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本质层次的问题,而资源配置方式是经济运行层次的问题。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是经济的本质层次决定运行层次。分配决定因素的问题,是属于经济本质层次的问题。用属于经济运行层次的资源配置方式去决定属于本质层次的分配问题,有点本末倒置,在方法论上也是不科学的。

四、分配性质与分配方式是可以分离的吗?

一个社会的分配性质与分配方式是密不可分的。说生产要素的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的性质;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决定分配的方式,这是不科学的。在封建社会,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不管是以自然经济的配置方式出租,以劳役地租或者实物地租的形式收取地租;还是以市场经济的配置方式出租,以货币地租的形式收取地租,都是由土地所有权决定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都是封建地租的性质。无论是自然经济的配置方式抑或是市场经济的配置方式,都既不改变分配的方式,也不改变分配的性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的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这样的生产要素的分配,既决定了资本主义分配的性质,也决定了资本主义分配的方式。这种资本主义分配的方式本身就内含着、体现着资本主义分配的性质,这种资本主义性质的分配,就必然是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分配方式中内含着分配的性质,分配的性质内涵在分配方式当中。说一个因素决定分配的方式,另一个因素决定分配的性质,这就把分配方式与分配性质割裂开来了。从方法论上来讲,性质与方式不是并列的关系。生产要素的分配与资源配置方式,也不是并列的关系。

注释:

①崔向阳:《论分配方式的理论基础――兼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9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3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490―491页。

⑦⑧⑨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7页,第44页,第95页。

How to Understand Production Deciding Distributed?

Yang Huanjin

(Headmaster Office,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自然经济的标志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 从整个社会层面上来理解,市场不是一个纯经济学上的概念,而应将其视为人们有自主选择机会的社会状态。市场经济也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和经济运行模式,同时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采取的一种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文明方式,它对社会信任的不断发展完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展开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一点:从整个社会层面上来理解,市场不是一个纯经济学上的概念,而应将其视为人们有自主选择机会的社会状态。换言之,就是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活动自主地选择从事某种行为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社会状态。市场经济也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和经济运行模式,同时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采取的一种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文明方式。而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文明方式,对社会信任的不断发展完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现代市场经济对经济主体的独立地位的确立从客观上推动了社会信任的建立。

与前市场经济相比,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这已被历史的实践所证实,并成为我们的共识。与此相联系,市场经济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信任的不断完善,同样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众所周知,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是金字塔式的等级关系,社会通过强制力保护等级制度及其对财产的任意占有和使用。而在市场经济的市场中,每一个参与市场活动的人都是有着自主权利的主体,人们之间的关系是自由、平等的,彼此有着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公平竞争地参与市场活动,享有相互对应的公正的权利与义务,从而熔解了自然经济社会遗留下来的人身支配关系和奴役关系。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使每个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都成为具有独立利益、独立目标、独立价值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他们可以自主地使用属己的生产资料并决定经济行为,并对自己的活动承担道德与法律的责任,从而形成了有一定经济基础支持的经济领域的独立个体。因此,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提供了客观的价值尺度,把人从过去的自然经济时代的超经济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把个人从以往等级的社会身份中分离出来。不仅如此,市场经济也破除了计划经济中人为的分割和封锁,使市场走向开放。全面开放的市场日益强化着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部门之间、生产经营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从而使人在平等的多层次的交往中形成较为丰富的社会关系,同时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机遇。市场经济打破了血缘、地缘对个人的限制与束缚,使人们的流动性增大,个人的自主性、独立性不断增强,人们不必再长期依附于某一个特定的地方,而是可以有所选择并建立起更广泛的社会联系,人的存在模式必将经历从“家庭人”、“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过渡,而越来越成为“社会人”。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回归到哈耶克所谓“扩展秩序”的过程中的社会,人们已经从被毫无弹性的制度焊接在组织的网络中解脱出来,不再只是按照组织系统为其规定的方式进行行为或思想。在这样一种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和自主自愿的契约关系中,真正意义的主体间关系即平等的主体之间对彼此主体地位、利益、权利给予理解和尊重,以及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中形成的对双方都有效的原则和规范,才被真正确立起来,这是形成人类社会共同感的根本前提,也是社会成员相互信任关系建立的真正前提。它是一种自主性责任性的信任,而不是过去的义务性的被动性的遵守规范,这就从客观上推动了社会信任的建立。

第二,市场经济培养锻炼提高了主体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也养成了主体必须学会信任别人与生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知法懂法用法律保护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能力。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迷失在国家迷雾中的多元利益主体重新获得自我发现,被泯灭的权利意识亦因利益的不断刺激而被唤醒并逐步发育成熟。然而权利与责任是辨证统一的,没有无权利的责任,也没有不承担责任的权利,权利总是内在地包涵着连带着相应的责任,只想享受权利带来的自由和好处,而不愿负担义务和责任的“自由骑士”,不会成为现实的权利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经济自由权利和政治自由权利的普遍享有,从责任的角度意味着个人一旦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就必须自己为自己选择的结果承担责任,而不能再将自身行为的责任推给集体、国家和社会。具体说来,在经济领域,个人有了经济的自由选择权利,就要自己承担经济的风险:个人经营失败,不论有多少客观原因,政府也不再有责任伸出援助之手,而只能自己吞咽破产倒闭的苦果;合作合资不成功,政府不会去承担责任,甚至连出面调停的角色都不会充当。在政治领域,个人在享有政治自由权利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政治选择负责:既然政治权力的承担者都是通过公民选举产生的,那么对于这些掌权者所做出的政治选择,无论其适当与否,选民都不能完全推脱自己的责任。在社会领域,个人自由选择机会的增加使得个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一个人的从业、收入、医疗、住房、养老等工作和生活的几乎一切问题都完全依赖于工作单位加以安排和解决,而必须对自身生活的保障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文化领域,个人在文化创作方面的自由权利,也使得个人必须对自己创作的文化作品及其所负载的信息传播行为承担责任。对于个人来说,这种责任无疑是一种沉重的压力,但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它反向强化了人的风险意识,也锻炼了责任主体知法懂法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能力以有效规避风险从而在陌生人社会建立信任关系的能力,这也对社会信任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和正强化作用。

第三,市场经济使得交往普遍化,节约交易成本的内在要求对社会信任提出了普遍的要求,促使了信任的供给。

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经历史阶段,使人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在非市场经济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是基于血缘或类血缘(地缘、职缘)共同体基础上的,这种交往方式的狭隘性决定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只能是一种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因此,传统社会人的日常生活总是要受到“在场”的域际性活动的支配。而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后则是通过对“缺场”活动要求的培育,将人的活动日益地从地方性场景中“提离”出来,放在了一个脱域的环境中。特别是通过人的交往手段的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乃至否定了传统的熟人间的社会交往方式,将人们置于一个广袤无垠的超越交往活动具体场所限制的,并跨越距离时空分离基础之上的交往世界之中。在这种“缺场”的全球背景下,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并不要求每一个人与世界上所有他人面对面的“在场”直接交往,而是通过信息化的媒体符号标志系统的不在场的“在场交往”。这种时空分离基础上的交往方式的改变,扩大了人际交往的空间与范围,使得交往普遍化,“相逢何必曾相识”成为了活生生的现实。这是现代人个体社会化程度提高的标志,它为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全面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现实条件。但与此同时,节约交易费用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而如上所述,社会信任度与社会交易成本之间成正比关系,高度的社会信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社会运行效率、节约交易费用的最有效途径,这就决定了建立高信任度的社会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进而促使了信任的供给。

第四,讲求信任和诚信是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自发作用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机制的有效运作是通过市场竞争来推动的,是凭借竞争来完成其资源配置优化功能的,而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全面、持续和公平的,即所有参与竞争的主体都必须承认和接受竞争的规则,不允许任何人凭借社会特权取得收益“附加权”和亏损“豁免权”。竞争对市场主体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信任的自动供给机制。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竞争是推动个体不断前进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它充分调动起人们的智慧和潜能,有助于其树立必要的自信心。而自信无疑属于信任的一个层面,即信任自我。何谓自信呢?自信,是人对自我的一种肯定。自信心就是积极地、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这些内在情感。它是人的内在的力量与品格,它往往使人保持一种“心理的自由”和永不枯竭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而这也正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是公平的竞争,是在规范的经济秩序中进行的。它对人们的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约束,要求信息公开、遵守游戏规则,拒绝欺诈,排斥投机取巧,鄙视一切不守信用的行为,这些都自发地促进了社会信任的提高。诚如美国伦理学家R.T.诺兰所指出的:“没有不断的竞争威胁,生产者就会固步自封,其产品就会以次充好,他们也就再无降低商品价格的积极性。竞争是对自由道德意识的强烈刺激,它鼓励而不是阻止个人对其行为负责,培养一种切实可行的责任体系,并给人强加一种道德责任感,以作为维持生活标准的一种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规范的自由竞争市场中,拥有最终的“裁判权”的是广大消费者,而消费者只会把货币“选票”投给最诚实守信、货真价实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所以他们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看正是在竞争消费者对他们的信任,竞争诚实守信。这样一来,诚实守信就会从大多数市场主体在自由竞争中被迫做出的一种被动选择和被动接受变成他们战胜对手赢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和自觉行动。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不仅会产生对信任的强烈内在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形成信任的自动供给机制。

自然经济的标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化 去农业化化 再农业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以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农业发展历程,则从总体上经历了“农业化――去农业化(工业化)――再农业化”过程。

一、农业历史发展过程

(一)古代传统农业

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耕作方式有了转变,铁锹、爬犁这种工具开始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角,这些“先进”的农业工具催生了农业的第一次革命,使“原始农业”走向了“传统农业”发展的道路,土地产量相比原来有了“质”的飞跃,在漫长的3000年时间内,农业经济发展缓步前行。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二)近代工业化农业

科技的第一次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和第二次产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于20世纪初期),以机械化和电动化为主要标志,不仅促进工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大大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这一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到二战时期,近100年历史。受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近代农业的发展策略是逐步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农业工业化的积极方面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但负面影响是高能源、高消耗、高污染,造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

(三)现代生态化农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生态农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改善传统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生态化,就是以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尊重生态自然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从技术特征来看,常规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一般包括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等。当今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还要注重上述技术特点外,要更加关注到现代技术的新特征: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环保化、循环化、标准化等特点。

二、农业发展辩证过程

(一)基本发展过程的辩证启示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世界范围的农业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农业化――去农业化(工业化)――再农业化”,即传统农业是简单的农业化,对原始社会的农业进行了扬弃,使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代表的农业从原始生产方式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方式,即第一产业――农业。而近代农业,则是以工业化的理念和手段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升级,其积极方面是使粮食产量突飞猛进,不但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同时还能为工业提供资金积累和工业原料。但由于过分依赖科学技术,而对传统的“天人合一”农耕理念进行了扬弃,提出了“向自然进军”理性的狂妄,并尽情地享受着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一次次。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类的每次征服,都将得到自然对人类加倍的惩罚。于是近代工业化农业走向了历史的尽头,建立在生物、信息技术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现代农业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以生态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近代农业的现代扬弃。

(二)再农业化对农业化和工业化的本质跃升

现代农业从本质上对传统农业和近代农业进行了辩证的扬弃,并实现农业本质的跃升。生态农业的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特点:(1)综合性。即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2)多样性。即针对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3)高效性。即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4)持续性。即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现代生态农业在借鉴传统农业优秀思想理念有:(1)天人合一理念;(2)精耕细作思想;(3)有机农业思想;(4)农业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了近代农业的科学思想和工业化手段。但现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和近代农业只注重粮食产量的提高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为:(1)粮食产量高和质量好相统一;(2)种植业与林、牧业协调发展,共同发达;(3)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4)机械化、电气化水平高与劳动者的直接参与相结合。

总之,以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农业发展历程,则从总体上经历了“否定之否定”,即“农业化――去农业化(工业化)――再农业化”过程。其中,工业化阶段是去农业化,即对传统农业的异化,而再农业化,则是对传统农业的现代扬弃,同时也对工业化(去农业化)进行了扬弃,即继承了传统农业的积极理念和近代农业的正确思想,真正意义地实现天地人现代生态理念的统一。

作者简介]

自然经济的标志范文第5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价值保障。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在历史上,资本主义让市场经济初试锋芒,就显示了巨大的威力。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因此不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像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与资本的交换是多么地不公平,但整个社会的财富毕竟增加了,尽管个人分配相对不公平,但对整个人类来说毕竟是进步了。30年前短缺经济的状况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计划经济把我们带入了普遍贫穷的死胡同。而我们引入市场机制后,社会财富就像喷泉一样涌现出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之间经济上的收入差距的确拉大了,但无法否认的是机会均等却大大加强了。一个基本事实是,计划经济造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即农民与城镇职工这两个社会阶层的身份不平等及与之相伴的全面的机会不均等。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平等主要是机会均等,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职业、自由参与竞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机会均等意味着尊重人们的自由选择,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可能性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财富是大自然的恩赐,人们更多注意的只是财富的分配而不是财富的创造,这意味着一部分人“富”了,另外的人就一定“穷”。因此,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不和谐是不可调和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主要不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的创造,创造财富是人类对来自制度的鼓励和刺激的一种反应,某种制度越是能提供对人类创造力的刺激,这个社会创造的成果、财富也就越多。在这一制度下,人类创造的财富会不断增长,社会分配就是对不断增长的财富的分配。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契约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生产关系,这是一种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自愿基础上的契约关系。诚信是这种契约关系的基石,法律则是维持这种关系的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为取得某种权利而必须付出的一种义务,它是参与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必要品格。市场经济作为法制经济,遵守法律是每个人的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而这正是和谐社会的保障。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缺陷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完善

从理论上看,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它有明显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市场经济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造成两极分化,这是价值规律作用下的必然反映,有其客观规律性,也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和政治统治,也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措施解决这样的问题,缓和经济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如何也不能克服由基本矛盾造成的单个或局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追逐超额利润的破坏性后果和根本局限。所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为了避免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为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开辟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双重体制并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打破,而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仍是框架式的,存在不少的漏洞;我国的体制改革虽然减少了资源行政性的配置,但仍存在“双轨”,行政性垄断权力直接介入市场,资源行政性配置产生了严重的腐败现象,使少数政府部门或官员利用权力谋取私利,侵占社会财富,削弱了社会调节贫富差距的能力;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保障的覆盖面窄,农村社会保障普遍缺失,导致大量的社会成员甚至作为社会主体的工人、农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

可见,仅靠市场本身不仅无法实现社会公平以及社会和谐的一系列重要价值,也难以解决关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有效克服其带来的缺陷。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3.1民主法治的社会

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具有一种特定的有关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而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的根本游戏规则就是基于法治的规则。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完善法治,法治和民主政治也是很有关联的,法治本身就包含着平等、正义和公平的价值判断,民主是完善法治的重要保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可以说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素,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3.2公平正义的社会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标准是最多被用来问责市场经济的,而市场经济实际上蕴涵并强调公平,这种公平是一种过程的公平,是机会的公平,民法和经济法的首要原则就是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深层次基础,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3.3诚信友爱的社会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是市场制度中市场文化内涵的基本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同时又作为社会契约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市场制度的构建而存在着,它是市场规则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遵守诚信原则可以获得更大收益,信用可以作为企业的生产力,品牌的力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完善的市场规则包含诚信友爱原则,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增强了社会的诚信友爱。

3.4充满活力的社会

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市场机制是最具活力的机制,单个人、单个组织分散决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的人会在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预期目标。因而增进社会活力的改革应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3.5安定有序的社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但安定有序的社会并不排斥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市场经济也是竞争的经济。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市场交换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价格形成是均衡的结果,均衡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理想的市场体制最终能够达到稳定有序的状况,这种状况就是经济学所称作的经济的核。虽然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可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照、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因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稳定有序,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

3.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显然,在今后一段时间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化和拓展的重要方面,也即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实现,两者相辅相成,是目标同一的过程。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实现,两者相辅相成,是目标同一的过程。

参考文献:

自然经济的标志范文第6篇

从检视问题做起

一个社会行为如同一个人的行为,结果特征是在不断持续活动中的动态积累起来。单纯的目的需要通常并不造成问题,但,有时由于事物本身存在复杂的因果结构,单纯地浮在表面的目的应答在认知不全面的条件下或许潜伏着巨大的危机。上溯于上个世纪后期的造城运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无可否认经济的需求关系一直是历史的动因,工业经济的出现尤其以更快变换的物质形态改造着我们的生存方式。就人类发展史而言,城市功能的不断强化,尤其当它自然地充当了经济发动机的角色,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存在性质。排除这样的结果所带来的好坏不谈,我们是否忘记了人类经济的基本要素物质的存量与形式状态。如果将人类的文明史解释为建立在土地资源基础上的活动方式到能够更明确每个阶段的生存形态。其中最为稳固的就是农业经济的土地形态。农业形态的稳固来源于人的最基本需求。这些基本需求也反映了土地运用方式的特征。很显然,周而复始的种植关系更符合自然规律。然而,以交换为需要的城市的出现开始打破了这样的自然经济状态,土地的价值被提升起来,经济的繁荣开始以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标志,于是,土地开始脱离了其存在的自然形态。被人们的经济活动赋予了新的承载内容。经济与文化方式也在这样承载的内容中发生改变。这样的改变,造成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异。当城市土地的附加值被唤起,原始的农业土地的循环模式一下子沉到记忆中,取而代之的是价值第一的土地需求。看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热情就知道连同老城和郊区的土地资源及土地地貌是如何在不长的时间消失的,就能够看到土地资本的力量。然而,在庞大自然土地资源围拢下的城市运行了上千年,仅仅几十年便形成了截然相反状态,庞大的城市群和局促的自然土地资源。

故而,虽然可以列举许多方面的问题,不看到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并认识他的严重性,有关城镇化的实施就会加剧我们的基本土地资源危机。

动土必思的哲学

民间坊言:“土木之工莫可擅动。”此亦为动土者慎行这样的警告。另外,古人动土非常慎重,选和自己命不相冲的日子,上香和土地菩萨打个招呼,表示我要动你的土了,我先拜你一下,然后我们才开始动土。这就是中古老文化表现出的对大地、山川对大自然的一种敬仰,绝非迷信活动。建房之事重在设计,没有设计好就仓促建房必然留下许多遗憾,使用后也不能为愿。拆之徒劳资力,留之用而不易。如果把该想的事情在做之前就设计好,建房之事定是善果。建房之事重在宜居,所谓看看风水也就是看看地理位置,朝向和环境的匹配。现在解释起来应该是尊重自然善土而居。建房如此,城市亦然。这点一定是思维基础,一切需求当以此为标。如果仓惶上马,定不能如愿。

风水译之即自然天和,我们总是称赞大美自然,在建房中定要留住自然之美,何况建城。一个美的认知可以验到行为结果。城镇化切不可灭大美而筑小美,更不可干灭大美而筑大丑的蠢事。如果城镇化保证不破坏自然大美的条件,上面的内容一定能做得长远,从环境到阳光、空气和水,保证城镇人口的基本资源质量。记得在乘坐公车时和一位农民谈话,他说:“农村大,城市好养,城市大,什么都不好养,为嘛,东西都没了,使啥养?”这话朴实,但一语中的。

现在,我们动土处于对推动经济的考虑,对改善城乡人口比例的考虑,对实现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考虑,这些都没有错。前期摊大饼似的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掠地吞金,使建城目的单一化造成了无法修补大问题。首先是原有的大小关系遭遇结构性的破坏,这个大小关系既是一座城市的周边需要览阔巨大的生态土地资源,这个原生态资源只能强化不可削弱,因为它是生命的滋殖地。城市建设一代滥觞,这个滋殖地便轻易地从我们的身边溜走了。城市巨大的消费垃圾、水资源的污染、空气的污染、植被对于大气的还原等生命依托的东西的消失和弱化几乎是不可逆的成为事实,那么,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都失去了意义。所谓动土要思,思的是怎样在这个大小、博窄、生死对比中求得和谐。这个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有相当难度。因为来自建城人的集体无意识是最大的威胁。所以建城要思既要考虑需要也要尊重人文学者的意见。

美与经济互为补偿

美学与经济学似乎是两个互不相关的话题,其实,对于人的生存来说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有着不可脱节的关系。美是人的本质,经济是人的过程。虽然说人天生就爱美,但涉及美的认识还普遍不足。拉过话题来说,城镇化建设要从经济层面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国事上实现现代化目标,缩小城乡差别。在实行这个需求前美学的指导不可或缺。首先要明白美学不仅仅是哲学家词典里的词汇,他还是人的生命的最高境界。美的环境首先来自于自然,一座城市的历史首先建立在适宜生存的地理与地貌环境上。这个基础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包容关系。这就是城市存在的理由。在城市的发展中破坏了这种相互依存互为补偿的依存关系城市的生命也就衰竭了。

自然经济的标志范文第7篇

从近两年的高考信息统计可以看出,工业文明的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冲击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从考查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材料解析题的比重日益增大;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经济生活的冲击及中国的反应等方面;从考查能力上看,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体现出情境创设的生活化、问题设计的思维性,让学生感受历史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基于上述试题特点,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复习本专题。

1.线索指导

(1)关于工业文明的兴起,要抓住其兴起的条件、过程和影响。注意工业文明的兴起改变了世界面貌。

(2)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要注意分析、把握每一阶段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复习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时,要抓住自然经济解体――兴办――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扩张――中国产生并发展等过程去综合分析其表现形式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重点关注

(1)新航路的开辟。突破这一重点,要结合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商业危机分析其原因,结合图表认识新航路的路线,结合早期殖民扩张和市场的拓展理解其影响,由此充分认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程,从而树立全球史的意识。

(2)两次工业革命。要注意区分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工业文明的主要成果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中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突破这一重点,要从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上分析其形成的过程,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科学技术革命的关系,从而加强历史整体观的培养。

(4)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注意分析其表现形式,结合变动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深刻理解中国与世界、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从而认清中国不再是一个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广东卷文综第19题)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解析】题目中的信息“美洲发现”反映了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船队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史实,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B、D两项;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C项的表述错误;题目中的信息美洲发现(后)“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早期的殖民掠夺拉大了美洲殖民地与欧洲的差距,A项正确。

【答案】A

变式练习 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烟草由菲律宾的吕宋岛传入厦门,所以当时被称为“吕宋烟”,并迅速在中国流行开来,致使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屡次颁布严令禁止种植和吸食烟草的法令。这表明在当时 ( )

A.资本主义列强对华输出烟草牟取暴利

B.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贸易比较频繁

C.新航路开辟后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明朝统治者严格限制正常的海外贸易

【解析】由题目中的时间段“1573―1620年”可知,此时欧美各主要国家尚未建立资本主义制度,A项的表述错误;B项的表述与明清时期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史实不符,排除;题目中未涉及闭关锁国政策,所以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在明朝万历年间……烟草由菲律宾的吕宋岛传入厦门……并迅速在中国流行开来”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的史实,C项正确。

【答案】C

示例2 (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第10题)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解析】题目中未涉及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及工业革命前后社会财富的比较,无法得出A、B两项的结论;C项中“对立”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题目中的信息“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体现了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的缺失,D项正确。

【答案】D

变式练习 1876年,美国为纪念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下列发明有可能出现在此次博览会上的是( )

A.火车 B.电灯

C.汽车 D.飞机

【解析】A、B、C、D四项分别发明于1814、1879、1885和1903年,由O问要求“1876年……有可能出现……的是”即可排除均晚于此时间的B、C、D三项,A项正确。

【答案】A

示例3 (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8题)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倡导办洋务的奕?被称为“鬼子六”,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出使西方受到冷嘲热讽,说明人们对西方事物存在抵触情绪,这是传统观念与冲突的体现,A项正确。

【答案】A

变式练习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19世纪60―90年代中国近代工业化早期阶段的代表企业。该企业成立后,经李鸿章奏准,“十年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各行设局”。关于该企业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资金主要来自政府 ②采取的是官督商办的形式 ③产品大多投放市场 ④受封建势力压制,发展艰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题目中的信息“华商附股搭办”表明上海机器织布局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①的表述错误,②的表述正确;题目中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企业,其产品大多投放市场,③的表述正确;该类企业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封建势力的严重束缚,④的表述正确。排除均含有①的A、C、D三项,选B项。

【答案】B

【重点突破】

一、世界市场的发展历程

[时间\&原因\&结果\&主要途径\&影响\&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裸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暴力手段)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16―18世纪\&荷兰、英国、法国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及后来的资本输出(经济手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1)背景:都是在资产阶级政权稳定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都有充分的自由劳动力;都有必要的科技积累;都具备雄厚的资本;都有广阔的市场;都是市场需求对科技提出的革新要求。

(2)内容: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

(3)本质: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4)影响: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都导致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都使社会经济结构作了相应的调整;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得以确立,世界进一步连成一个整体;都丰富和改善了人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内容。

(5)联系: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2.不同点

三、晚清时期经济领域的近代化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表现: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出现“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丝、茶等农产品日趋商品化,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2)特点: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国内发展不平衡;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2.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

(1)口号:“自强”“求富”。

(2)实践: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3)特点:采用机器生产,使用雇佣劳动力,开启近代工业生产方式;仍具有封建性;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形式。

(4)结果:清政府在中的惨败,标志着的破产。

3.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产生条件:洋务企业的诱导作用;外商企业的刺激作用;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产生时间和地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沿海地区。

(3)初步发展:

①背景: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致使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和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②发展情况:涌现出张謇等一批实业家;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由沿海向内地扩展。③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先后掀起了和;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和崩溃;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

4.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①服饰和饮食的变化:后,西式服饰和西餐在中国陆续传播。②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断发、废止缠足运动、婚丧习俗的简化等。

(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与更新:1881年,唐胥铁路的修成,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906年,o线电报创设;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3)大众传媒的发展: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1896年,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1905年,京剧短片《定军山》成为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船队开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陆地,哥伦布以为这里就是印度。其实那只是今天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这反映了当时( )

A.各地区、各民族间相互交流较少

B.西班牙对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视

C.航海家们对地理知识一无所知

D.欧美两大洲之间开始和平交往

2.下列反映一定时代政治、经与文化的历史古装剧中的剧情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秦国商人将棉袄贩卖至匈奴获利

B.东汉时期百姓使用水排灌溉农田

C.梁山好汉在某玉米地里伏击宋军

D.雍正将粉彩瓷器赏赐给朝鲜使臣

3.在17、18世纪对殖民霸权的角逐中,既有因“资本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也有因“制度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下列17、18世纪间的战争分别体现了“资本优势”“制度优势”的是( )

A.英西战争、英法战争

B.英荷战争、英法战争

C.英法战争、英荷战争

D.英西战争、英荷战争

4.由图1可以推知,这一时期西欧的殖民扩张( )

A.导致世界各地逐渐被瓜分殆尽

B.加速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转型

C.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工业文明

D.有利于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5.图2是某同学在学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根据课堂笔记整理出来的资料卡片。该资料卡片的错误之处共有( )

[l珍妮纺纱机出现:工业革命的开始

l瓦特发明蒸汽机:工业革命期间最伟大的成就

l史蒂芬孙发明火车:交通动力革新的开端\&]

图2

A.0处 B.1处

C.2处 D.3处

6.1853年,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其文学作品《荒凉山庄》的开篇把伦敦的雾描述为“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这一描述客观上反映出( )

A.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

B.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

C.英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法制亟待完善

D.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间对抗与冲突

7.对近代德国电气工业的发展作出最重大贡献的是西门子。1866年,他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架大功率直流发电机,首次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1879年,他又发明了电动机,将电能再转变为机械能。这表明( )

A.德国走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列

B.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进一步紧密结合

C.工厂的动力开始转变为以机械能为主

D.统一后的德国对科技与发明的重视

8.19世纪末,美国第22、24任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在一次演讲中痛叹垄断组织的扩张:“公民正在遥远的后方挣扎,或者在钢轮下承受践踏直至死亡,公司团体本来应该是受到法律仔细约束的造物和民众的奴仆,现在却变成了民众的主人。”这说明( )

A.垄断组织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要求

B.垄断组织威胁到美国民主政治运行

C.垄断组织造成政治压力和公众恐惧

D.垄断资产阶级开始渗入国家政权中

9.1500―1900年,既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日益紧密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萌芽、拓展直至最终形成的时期。下列关于该时期的阶段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制度崭露头角

B.血与火的征服:世界尽入大英帝国囊中

C.工业革命:欧美日列强“百花齐放”

D.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实力的重新洗牌

10.表1是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据此推断洋纱的输入( )

A.瓦解了传统小农家庭生产结构

B.便利了洋布对华大量倾销

C.加速了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

D.满足了民族工业发展需要

11.1889―1890年,由张之洞筹办的汉阳铁厂,不仅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到日本、美国、泰国等国。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此处“中国觉醒”的主要含义在于( )

A.洋务派开始从实践上向西方学习

B.机器化大生产从汉阳铁厂建立时开始

C.发展工业同时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D.在民族的土壤中植入工业文明的因素

12.漫画《杀“羊”》(图3)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产生时的情形,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B.体现了分享洋商之利的目的

C.反映当时社会各阶级的共识

D.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小题28分,第14小题24分,共52分)

13.(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新航路开辟时代,由于绕过非洲和拉丁美洲南端的航线被葡萄牙和西班牙垄断,西欧和北欧的探险家们希望从北大西洋寻找一条穿越北冰洋而与财富遍地的东方建立起直接贸易关系的新航线,由此展开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航道探险,数以百计的西方探险家为了探寻这条航线,葬身冰海,终于开通了包括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的西北航道和穿过欧亚大陆北冰洋近海的东北航道。

――《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12期

――罗建国《全面评述大西洋奴隶贸易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通“北极航道”的背景,并概述开通“北极航道”的不利因素。(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极航道”的开通与“三角贸易”的共同影响。(13分)

14.(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轮船招商局是在中诞生的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浓缩了洋务企业的基本特点。

自然经济的标志范文第8篇

魏县的做法,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喝彩不少,诟病也很多,一时之间,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问题汇聚着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观念纠葛,穿插着东西方文化的矛盾,好像真的难以一言以蔽之地作出评判。于是,想扯开来,多说几句。

从古说到今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于黄河、长江,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黄河、长江中下游,以高原和平原为主要地貌。高原和平原宜于农耕,农耕生活将人口长期地束缚于土地,祖祖辈辈聚族而居,血缘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人们依据家庭构建社会和国家,家天下成为历史必然。家国同构注定了德主刑辅的社会管理模式,伦理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标志和主色调,人才的选拔必然以德为主。从汉代举孝廉制度开始,道德作为官员晋升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加重,至宋,有了司马光用人的高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同时,家国同构注定了中国社会文化匮乏私生活和公共生活的界限,私德与公德不分,所以,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历代统治者都信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是故,在中国古代社会,以德孝为选材之本的取才模式,拥有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家国政治的政治基础、宗法家族的社会基础以及儒家伦理的文化基础。此种文化体系在中国盘桓数千年,自然是根深蒂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促使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从自然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家天下变为民族国家,家国政治为民主政治取代,社会从血缘身份社会过渡为契约社会,以德孝为本的选才模式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明日黄花。当然,也要看到,人们的观念不会随着社会实际生活的变化产生立竿见影的转变。

从东说到西

与中国黄色的土地文明形成鲜明对比,西方文明发源于地中海沿岸,山地和海洋的环境促使西方人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使人口不断流动,氏族的血缘关系受到根本冲击,社会人际关系不像中国以拥有血缘关系的熟人关系为主,个人不得不独立地面对社会,人际关系以生人关系为主。商业交往导致人际利益冲突频繁而且尖锐,社会和谐的创造再想依赖血缘亲情和道德良心就不切实际,法律、契约顺理成章地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法主德辅的社会管理模式和商业为主的经济模式直接影响社会选才模式,才能的价值被突出出来。对官员,人们更多的不是寄希望于他们的道德良心,而主张加强制度建设约束其私心,用其才能。对于中国人来说,最不可用的才胜于德的小人,也能够节制其恶,发挥其长。美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让我们对这种人才观印象深刻,一伙恶贯满盈的罪犯组成了神奇的战斗集体,出神入化地完成难以想象的艰巨任务。

生人关系为主的契约社会,促使西方人养成了尊重隐私的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社会私生活和公共生活界限模糊、私德取代公德不同,西方社会文化强调私生活和公共生活的界限,重视私德和公德的差异,张扬公德,对一般社会成员的私德较少计较,一般人才选用重视德性也主要是强调公德。

当然,西方社会官员的选拔和一般人才的选拔不同,人们对社会主要政治人物,不论是公德还是私德,也都有严格要求,甚至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隐私的,对政府官员来说,也要接受社会的监督,道德形象是政府官员为官从政的重要的道德资本。所以,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和实习生莱温斯基闹出绯闻,严重影响了他的道德形象,令他在公众面前颜面扫地,先是百般抵赖,后是尴尬道歉。不过,美国毕竟有区分公德和私德的传统,所以,尼克松总统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化解“水门事件”,求得公众宽容,只能引咎辞职,而克林顿的道歉则可以获得美国国民的谅解,总体而言,美国公民对克林顿的评价并不低。

就今论今 就事论事

从古说到今,我们说,中国传统德孝为本的选才模式,已经失却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基础。从东说到西,我们说,西方社会德才分离和区分公德、私德的人才观,更有利于挖掘人才、人尽其用。这似乎是说魏县的做法是应该否定的。好像问题还不是这么简单,大道理不能不讲,道理不明,实践难免犯错。但是,任何大道理都不能生搬硬套,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单纯说魏县选官方式的对错,还要就今论今,就事论事。

魏县的做法显然是中国传统人才观念的延续,这种观念用于实际的人才选拔,显然不会影响德才兼备和无德无才的人的任免,而可能是德胜才者脱颖而出,而才胜德者折戟沉沙。魏县组织部官员说,德孝不是唯一的考核指标。那么德胜才者被选任的可能性也不大,关键是才胜德者应该不应该有机会的问题。依愚见,是不是能够给予才胜德者机会,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实际问题。若岗位有限,人才多多,单单是德才兼备者都能够完全充实岗位,自然不应该将岗位留给才胜德者。但是,如果人才匮乏,选任才胜德者,通过制度建设,遏制恶性、用其所长,就并无不可。毕竟,我们不能用传统的人才观,再人为制造万马齐喑的社会局面,而是应该创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社会形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中国的传统,又要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观显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观,要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但是,不能凡事都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不能总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中国传统的人才观不论是从工具合理性来说,还是价值合理性来说,都应该坚持。但是坚持传统,一定不能拘泥传统,“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的观念,恐怕就不得不变。坚持传统的精神,必须促使其实现现代的转型,这个转型实现的不二法门是实践的探索。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魏县的做法,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探索,至于具体操作方式的得失,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当然,诸多网友担心,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这种担心也不是多余的,但愿魏县组织部门能够踏踏实实进行新的人才选拔方式的探索,而不是玩形式主义的游戏。

某种意义上,魏县的做法也给现在在职的官员敲响了洁身自爱的警钟,告诫大家公德和私德都要加强。毕竟,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官员因为私德不彰而公德败坏,最后陷入腐败的泥潭不能自拔。

为官,道德资本不可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