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改革研究

课程改革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程改革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改革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综合布线;课程改革;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043-1.5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计算机网络、控制和图形显示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建筑与建筑群服务功能的增加和通信要求的提高,使得建筑物的信息传输系统愈来愈庞大,传统的布线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建筑物通信的需要,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推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80年代后期综合布线系统逐步被引入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综合布线技术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工程和智能楼宇建筑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传统课程教学方式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我们必须要进行一些改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综合布线工程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制作网线、打接水晶头等基本技能,还要具备合理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工程的能力。我们应该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的方法的教学改革思想。

三、教学内容改革

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以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减少纯理论的教学内容,把重点放在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两大块上。在网络工程中增加小型局域网组建、无盘网络、无线网络组建等小型网络工程建设内容,可以让学生比较快地接触到路由器和交换机设置,熟练掌握服务器的安装与调试。大型网络工程部分,结合学校校园网的实际,着重介绍校园网的设计规划和管理维护,综合布线部分则在前面的基础上,以工作需要,分模块来学习和强化必要的技术。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要动手操作完成每个工程项目,在完成整个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独立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环境改革

一般而言,我们都是在教室或者多媒体上课,为此我们要对学习环境进行一些改革,将教室搬进网络中心、带进实训室。每上完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带领学生参观网络中心,不仅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的知识,比如什么是工作区子系统等,还要让学生了解到设计与实现一个合理综合布线系统的六个步骤:获取建筑物平面图;分析用户需求;系统结构设计;布线路由设计;绘制布线施工图;编制布线用料清单。通过观察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每个子系统的功能,以及基础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除了亲自参观、了解外,还要建设一个综合布线的实训中心,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实施工程。实训中心可以用模型展示各种布线环境,如建筑物、建筑物之间、穿越公路、地沟布线等。而工作区、水平区、垂直区、管理区和设备区都用实景设计,学生可以亲自布线、安装配线架、安装线槽、打接网络模块。布线结束后可以使用各种测线工具来测试施工线路和通道链路。

建立网络专业机房,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二、三层交换机的设置,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与调试,安装配置并监视网络流量,划分VLAN,组建无线网络等。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把企业引进校园、让项目走进课堂,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减少教学和企业经营的成本,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

五、教学组织形式

结合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思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具体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根据综合布线系统课程特点,我们结合实际综合布线系统项目建设流程来确定综合布线技术知识体系结构。包括整个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再通过项目教学法来体现这些知识模块的实际应用。在做每个项目之前,首先指导老师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由指导老师示范,慢慢演示操作步骤,同时阐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应该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要特别注意,指出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提示劳动安全。接下来又学生进行分组操作,指导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并给予帮助。在每个项目练习中,指导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独立解决,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提问、检查工作质量等方式评定得出平时成绩。在此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职业专业技能,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包括守时、工作态度、责任心、行为规范的训练、与人合作、协调、交往能力、独立计划、组织、实施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改革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考核成绩以平时成绩为主,并可以结合一下建筑图纸进行智能大厦楼宇设计方案的考核,让学生设计出总体设计方案,用Visio软件绘制出综合布线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总说明、主要材料设备清单、总平面图、各楼层弱电平面工程图及管线预埋、绘出管线施工图纸等。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考核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以及规划和设计能力。

七、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化管理系统不断增加,网络综合布线人才的市场也越来越大,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对课程进行合理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与校企的合作,才能培养出技术过硬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公儒.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综合布线实训室[N].省略/Html/

课程改革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125-02

近年来,一些老旧矿井的技术改造等使我国矿山机械装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对矿山机电专业人才在“质”和“量”上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作为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主干课程的《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对矿山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矿山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所以应结合我学院实际经验去不断地完善《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的教学内容。该课题在探讨课程改革的思路以及模式的前提下,分析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因素,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对矿山机械设备使用、维护、故障处理及进行技术改造的基本能力,总结实践的成果,对以后的课程开发所应做的具体工作提出建议。

一、在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中做出的改革

《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以学习实践技能培养为目标,主要针对煤矿行业矿山生产机械的特点,按照机械化采煤生产过程主要生产设备为载体,分析归纳这几种主要设备的学习情境,完成学习情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制定课程标准。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维护技能。

根据课程体系中核心技能需要,制定《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标准,把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摆在突出的位置,从学生实情出发,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做、练一体化为典型特性,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设计,最终使教学取得显著成果。

《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这门课程在实行课程改革后的这两年多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采用了专任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完成该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方式。同时,该课程的课程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并实践于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生产为主线,进行系统性规划,实施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将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互融,从而培养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完成生产的能力,以提高学习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职业素质。

二、在教学模式方面作出的改革

《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以往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致有些内容很枯燥,即使有丰富现场经验的教师,如何传授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况且有的内容用嘴说不清,图画不出来,视频的内容也很有限,造成老师着急,学生听不懂。这样导致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强,很多的知识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让他们更加有兴趣的去学习,因此也就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甚至还可能会使学生出现一种厌学情绪。还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采掘机械也在不断的发展,比如说现在在采掘机械中应用的变频调速技术、电牵引采煤机、大型的液压支架以及一些由PLC技术控制的采掘机械设备,在讲解这些设备时决不能仅仅地讲明白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就可以了,必须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否则难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其中的内容。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知识,而不加以实践辅助,无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以上问题,在《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程教学方面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任务驱动,采用项目化教学,利用学院配备的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综合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注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以模拟真实现场的采掘机械设备的工作过程为教学内容的教学思路,以各种采掘机械的使用与维护过程带动整个课程的教学。学生在系统地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也学习到了每一种采掘机械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从而使学生具有了操作矿山采掘机械设备的技能,提升了判断和处理煤矿生产机械中的常见故障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采用案列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可以变单纯的给学生灌输知识为让学生活学活用知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从而发现实际问题理解理论知识及结构特点并从中发现前人研究总结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较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来自工程实际的案例,通过案例讲解、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加深了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培养了学生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将任务、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带着任务问题深入到课程中去,针对任务通过学习、实施、实践体验等环节完成任务。通过任务的实现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学观结合方法。在进行实际教学时,我们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对学习保持更高的积极性,保证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校内实训室,我们可以掌握井下采掘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过程及故障处理等。通过下矿实践学习,针对真实的产品给学生讲解,学生可以跟教师或者企业师傅提出问题,互相交流,使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进入矿山生产角色。

4.采用分组讨论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分组讨论这一形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6~8人,共同完成学习和实践任务;由教师负责施教,分项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它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可以共同进步,并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分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概括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5.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情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自我探究。采用启发式提问,老师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机会,为每个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思想和信息得到多向交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

四、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断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正不断融入到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之中,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我们在《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中主要用的现代教学手段有: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及网络教学。

1.多媒体教学。《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内容信息量大,很多教学环节相对比较抽象,在想象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教学课件、教学动画及视频的使用,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还利用教学录像展现实践内容,特别是现场生产视频,增强了感性认识,开阔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和专业视野,对专业课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2.仿真教学。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配套了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综合实训室,不仅改善了教师的教学环境,精简了授课学时,提高了授课质量,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3.使用微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微课,将《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中的典型设备的机械分析、液压系统分析、操作规程、操作顺序、故障处理、工作原理、结构分析等制作成微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而且内容可以被永久保存,当忘记所学内容时,可供查阅和修正。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使老师们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4.使用网络教学。我院网络中心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教学条件,2008年机电工程系建立了教学网站,教学资源逐步上网。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建立了本课程的技术交流群和留言板块,教师与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学术上和感情上的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根据该课堂的教学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微课技术等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用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新民.矿山机械[M].中国矿业出版社,2004.

课程改革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改革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软件工程作为互联网产业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家对计算机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的增加。因此,探寻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现阶段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现状

1.1偏重学科理论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差

在我国针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学科的教学多以理论基础讲解为主。很多的院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开展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时并没有组织实践操作训练,导致学生往往理论知识了解很全面,但是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人才很难符合企业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工作要求。

1.2教学内容陈旧,更新慢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计算机软件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推动。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的教学内容也必须要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但是,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科技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差距,很多的教材并没有和现阶段的科技发展速度保持一致。

1.3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作为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求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精通于软件工程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经验。通过自己精湛的授课方式来把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

1.4课程教学存在问题,重视程度不高

很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安排不合理的现象。软件工程的学习是需要其他课程的内容为基础来进行的,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来比,计算机软件工程课时安排较少,并且缺少和其他学科的有效衔接。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加之学校对这方面的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其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2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改革策略

2.1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计算机软件工程是一项注重实践操作[1]的学科,很多的理论性知识需要依靠实践操作能力来真正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实践在整个课程中的占比。将授课模式做出积极的调整,在课堂上应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把理论教学时长缩减为总课时的1/3,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课堂时间来进行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软件工程专业典型的学习误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将技术经验很好的应用到理论学习中去。

2.2以科技发展为导向,改革课程内容

21世纪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日新月异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在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技术知识的更新和变化、紧跟时代信息产业化的步骤的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反映出计算机软件工程发展的新动向。注重增加一些新技术的内容,如基于组件的方法、面向Agent方法、敏捷软件方法等。同时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对象方法、UML建模技术等内容。

2.3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是开展好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重要的影响因素。仅仅依靠在课堂上的“灌输式”的学习方法很难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要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师培训,提升授课教师的能力水平。教师自身要注重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以及教学调研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不断实现自我升值。通过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教师素养的不断提升。

2.4采用多元化[2]的教学方式

在软件工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案例教学法来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讨论教学法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很多,如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公共平台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习。

3结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价值越来越大。因此,要更加的注重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课程改革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智钢,田祥宏,张燕,李广水,吴浩.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10).

课程改革研究范文第4篇

一、存在的问题

机械设计在以机械学为主干学科的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专业从基础课向专业课学习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通过课题教学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掌握设计基本技能。针对新形势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性及主动性,难以实现课程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2、课程练习主要是通过课后习题巩固课堂知识,练习内容单一,习题答案通过网络轻易获取,作业抄袭屡禁不止且越演越烈;3、讲授的内容取决于教师的知识范围,对于机械零部件的许多新发展未能及时给予介绍,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

二、改革思路

机械设计任课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及新的设计理念,针对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取多样化练习方式、满足新形势教学需求:

(一)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接触社会实际少,学与用是分离的,学习枯燥,厌学现象比较明显。很多学生在上学时没有树立专业思想,缺乏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定位,现在的学生即使选择学习机械专业,但是对机械行业缺乏最基本地认知、动手能力也偏弱。因此学习没有目标、缺乏动力,无法调动主观能动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关键还是要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强实践,学、用结合。首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接触企业的生产实际,直观接触机械设备,了解机械的基本常识及增加对通用零、部件的感性认识,了解先进的加工技术。安排学生观看现代生产中常用一些仪器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录像,指导老师针对录像内容讲解其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通用零、部件作用、主要特点和应用场合等。通过一些典型的企业经常碰到的实际案例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结合理论知识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多种方案中分析出最优方案,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减少课程的枯燥性,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适合和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二)贯彻基本教学内容,加强课外练习

在机械设计的课堂教学引入实践性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处于转型期的机械设计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机械工程的活动先是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对各种资料信息进行理解、综合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筛选出最优方案,科学地解决机械实际工程问题。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观察力、查找资料的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理论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还要求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绘图、计算、设计和创新,能够运用继承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新。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以素质教学为基本目标,贯彻“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种共识。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课程练习则不应只是课后习题单一的练习模式。

1.改革题目的内容与做法,引导学生主动实践。

2.采用项目式实践模式,提出项目目标,不设定具体题目,不指定设计方法,不提供参考文献,由学生自行探索。

3.不注重学生对固定程式的遵循,看重学生对方法、路径的找寻过程;不注重成果的完成度,看重成果的创新性。

4.组织学生对课题、实践方法、选题思路、课题进度及课题的答辩。引导学生由被动实践向主动实践转变,被动实践在当前还是一个阶段一个层次的实践,不可能完全取消,不宜一概否定。主动实践是学习过程中高层次的实践,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5.吸引和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校、省、国家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参加竞赛的同学通过自主组织团队,根据题目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方案,完成加工、安装、调试,根据测试结果做出相应的修改。竞赛过程既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动手实践训练,又能起到激发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还活跃大学校园的科技活动氛围,通过竞赛掌握了设计的基本流程,基本方法,培养设计能力。

6.充分发挥开放实验室的作用,通过参加竞赛提高开放实验室的利用率,学生利用实验室完成一些小制作,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将科研融入教学中

1.课程讲授以教材为主线,不局限于教材,各章节围绕现代技术的发展,增加新的内容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优化设计,利用仿真技术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应用新的材料节约生产成本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采用新的生产工艺缩短生产周期等。

2.创建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齿轮是现代机械中应该最为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零件,在设计和制造齿轮过程中,如果材料选择不当,齿轮会出现过早的损伤,甚至失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飞行器、矿山机械、车床、家用及办公机械等情况下齿轮材料的选择,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通过哪些热处理的方法改善材料的性能。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处理方法,又帮助学生理解了如何合理的选择材料。

3.教师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讨论与交流并对过程进行引导,使学生在理解重点的基础上提高分析能力;使之朝有利于知识构建的方向发展,使知识构建更有效。

4.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和黑板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克服难点,习题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能够举一反三、以点带面。

三、结论

课程改革研究范文第5篇

高职人才培养未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高职课程与实际的职业需求相脱节。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揭示高职课程的现状,提出高职课程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遵循就业导向原则、能力本位原则、理论适度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提出现代国家职业标准导向下高职课程改革的途径,进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现代国家职业标准;高职课程;改革研究

1高职课程改革研究的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追求自身素质提升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提高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多,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也逐渐成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储备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有必要通过课程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现等多项诉求,只有通过课程才可能实现。现代国家职业标准导向下的高职课程,符合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衔接。

2国家职业标准导向下高职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国家职业标准导向下高职课程方面的研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①理论研究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文章发表的刊物鲜少是职业教育领域内的核心刊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这些文章的理论水平较低;另一方面,许多研究是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是较为低层次的理论探索。②缺乏创新研究。部分研究采用借鉴与模仿的方式,虽然涉及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由个别专业向更多专业覆盖,却没有质的变化。

3高职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课程应用性不强,导致学生较难胜任工作岗位虽然高职课程一贯地注重应用性与理论指导的统一,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重视实际操作,但是其应用性依旧不强,未能使学生很好地胜任工作岗位。数据表明,近些年来有关高职学生就业率的报告数字是居高不下,但是“就业了”并不意味着“就业得好”。

(2)课程对学生群体特征与个体特征关注度较低。现实生活中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更多参考学科专家和企业人士的意见,学生往往容易被忽略掉。一方面,学生被看作被动的接受者和学习者,他们有关课程的真实感受并不被关注,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即便部分高职院校倾向于结合三者的意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不免流于形式。

(3)课程脱离企业实际用人要求,行业指导介入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培育出的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高职生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近年来社会出现了难以调和的局面,一方面是企业用工出现了“用工荒”的困境,另一方面大学生、高职高专生就业困难。究其原因,高职课程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有差距,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4现代国家职业标准导向下高职课程改革的依据

(1)工作导向知识观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点是摆脱学科本位课程的桎梏,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与实际紧密联系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学科本位课程是由传统的学科组成,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节,且在授课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知识,理实不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与职业教育课程所应具备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征相矛盾。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企业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而高职生更是直接参与企业发展的一线高级工作人员,他们所习得的知识应该是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工作知识。

(2)实践性学习的应然要求。实践性学习是现代国家职业标准导向下高职课程改革理论据的原因之一是实践性学习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趋同性。首先,按照学习场所的不同,实践性可以分为包含工作场域和学校场域在内的不同类型,其中工作场所与学校这一组是实践性学习较为常见的实现场所。而工作场所与学校也恰恰是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5现代国家职业标准导向下高职课程改革的原则

(1)就业导向原则。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也是其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特征之一。之所以就业是高职课程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由于就业对课程改革既能起到评价的功能,也有定位与调控优化的功能,更有特色引领的功能。

(2)能力本位原则。以能力为本位就是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是以能力的养成为根本,高职学生在学校里习得的技能和形成的素养要能够帮助他们很好的适应岗位工作。

(3)理论适度原则。理论适度原则是理论的必须与够用,应该增加实践在高职课程中的比重。教育部2015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以理论的够用为度量标准,此后这一文件性要求逐渐演变成理论适度原则,并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接纳和采用。

作者:隋淼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文明.教学如何对接职业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3-10-08.

课程改革研究范文第6篇

历史是一门对今天之前的人类活动进行研究的有关学科,当今的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延续,而社会的进步方向与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不可分割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对于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与历史传统更是引起了教育界的重点关注。初中历史的有关教学作为学生认识历史并接受历史的起始点,因此,其教学地位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有利因素

初中历史教学是所有学生最初在课堂上认识并了解历史的机会,其理应受到重点关注,可是,在当今应试教育的有关体制之下,有很多地区并未将历史纳入到升学考试的有关科目之中,因此导致了很多初中学校忽视历史教学,甚至有一些学校没有开设有关历史方面的教学,从而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的整个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伴随着目前课程改革的稳步实施,有关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的地位逐渐得到了提升。

一、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内容在性质上改变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之下的相关课程标准具体规定的内容,相较于过去来说,其头绪更加清晰,缩减了许多难以理解的有关内容以及过于繁杂的地名或者是人名,在最大限度上促使课本的内容简单易学;增加并完善了许多必修的在基础方面的知识;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观点,切实消除有关“左”的影响,能够实事求是的进行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人物的评价;强化爱国主义以及名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在历史书上面还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地图与插画,从而方便教师可以更加直观、更加高效的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章节也做出了调整,将少部分科学性的错误进行修订与完善。

二、研究课程改革对提升历史教学地位的关键、有利因素

(一)德与育的首要地位因素。

新课程改革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所有的学科必须要结合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具体的课程教育之中能够重视有关德育方面的工作,对学生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教育,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并继承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我国文化传统之中的高尚品德。这切实说明了目前新课程改革意识到了当今的实际情况,只有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达到统一才是高素质人才发展的最佳途径。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切实完成有关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能够使学生具备得天独厚的有利优势,所以,对于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有关培养工作,历史学科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责任。

(二)班主任管理的有利因素。

班级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是整个班级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于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以及变革,构建一个有关班级文化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全体同学稳定健康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班级制度制定的有关过程之中,这也是一个将外在要求合理的转变成内在需求的相关过程,它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行为上的自觉性以及自主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依照其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对于自身的一些合理需求;要求学生自觉的按照相关的规范以及需求对自身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反省,并且根据实际的行为结果准确的把握和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对于行动方向进行不断调整。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选择权得到扩大,其自主进行学习的空间以及时间得到提高,并且他们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以及接触自然的机会和时间也更多,作为教师来说,无法再实现“全天候照料”。因此,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以及自我约束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参与管理制度制定和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积极自觉的承担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提升责任感。

(三)教材内容的编写因素。

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环境之下,有关历史教科书具体的编写体制方面得到了完善的以及全面的变革,对于初中历史相关教科书的编写不但要切实符合有关政策,同时还要确保教科书实际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推进市场,对于新教材的编写大力鼓励社会各界有关人士积极参与,并结合大众的意见观念,促使教材所具有的竞争机制能够得到有效的表现。其教科书具体的编写不论是印刷质量、编写体量或者是实际的内容形式都非常的精满,使得整个教科书具有充足的活力,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对于相关历史课程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初中历史所具有的教学地位。

(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因素。

新课改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把课程的相关评价内容以及方法多元化。新修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之中着重强调了有关历史课程教学方面的评价一定要凭借科学有效的方法,从教学影响的有关因素、实际的教学效果,同时还有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相关评价方式,并且还要明确教学评价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之中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

(五)倡导教学方法的因素。

新课程改革实际倡导的有关教学方法切实改变了在传统教学当中的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的情况,使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有关局面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也积极鼓励着学生在整个历史教学中勤于思考、主动参与以及积极探究有效的学习方式。实践说明改革之后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乐于接受。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主要起到一种穿针引线的有关作用,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方面的兴趣以及成果,进而促使初中历史教学所具有的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三、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学和其他所有的学科一样,都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历史方面的教学内容是有效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以及了解历史传统的重要环节,必须要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认识与关注。新课程改革能够极大的提高历史教学实际的地位,对于提升历史学科具体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蒲惠 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

参考文献:

[1]陈辉.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述评[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7.

课程改革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 课程改革

一、信息化课程改革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根据当前大多数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实际状况,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深度有以下几个层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信息技术,产生了新的教与学模式,改善了教学效果;在课程组织中采用了信息化的课程资源,改变了部分内容的组织结构;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融入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改变了学习方式。

信息化课程改革必须建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其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具有信息化特征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实施后所应达到的目标,一般从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阐述,体现专业特征及岗位要求,不涉及信息技术使用方面的目标。信息化特征的课程目标既要体现专业特征又要体现信息化特征,即对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有明确的目标阐述,体现信息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全面建设和利用信息化的课程内容

信息化的课程内容不是固化在纸质教材上,而是以信息资源的状态存在,附着于数字化教学平台或网络的开放平台。课程呈现一定的结构,但这种结构不是固化的,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选择学习内容。课程内容的信息化方便学生选择并搭建符合自己个性需求的课程结构。

(三)信息化的课程实施过程

课程实施重视利用数字化环境开展教学过程,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开展学习过程,重视学生个体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等学习行为的产生,而这些行为是信息社会对社会人发展能力的基本要求。所以信息化的课程实施过程就是学生获取未来发展能力的过程。

(四)以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学习评价

以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和效果为评价对象,利用信息化手段记录学习状况、跟踪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可以从评价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有目的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控制学习进程,对自主学习起促进作用。教师也可根据在线测试的结果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调整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直接指向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在动态实施过程中随时调整以保证学习质量。

二、信息化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硬件条件不能满足信息化课程实施需求

信息化课程实施需要丰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做支撑,要求网络不受地域限制,能最大限度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共享。但现有带宽及速度不能保证视频顺利播放,学校学习终端配置数量不足,一些学生的家庭网络及计算机配置不够,课外观看视频课程资源有障碍,课外自主学习资源受限制,学习效果不能保证。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观念未能全面建立

十一五期间高职校经过“三以一化”课程改革,教师基本树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探索实践活动一直在进行。但就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仍很肤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尚未全面建立。很多教师带着新课程的观念外壳,课程实施过程中仍然以教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填鸭式灌输知识。

(三)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制约了信息化课程实施

高职校大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够,对视频制作软件和资源的搜索、加工、处理更是较少接触,在录制教学视频、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等方面存在困难,制约了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及课程实施。

(四)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

信息化课程实施中,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观看教学视频、文本、动画及图片,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从中发现问题。这些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均不够,制约了信息化课程实施的效果。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现有的整体状况对信息化课程改革的推进存在不利因素。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做好信息化课程改革规划,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整体布局信息化课程改革,配套相关政策措施激励教师进行信息化课程改革;其次,应加大投入,改造校园网络,整体升级网络、服务器、学习终端等,提升硬件条件,保障信息化课程实施平台的正常运行;第三,对教师应加强现代职教教学观念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水平等方面的培训,特别加强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中的技术技巧的培训,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考核,通过典型课程的信息化课程改革试点带动整体信息化课程改革;第四,改变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多角度评价,将课外网络学习时间纳入考核范围,给予学分,以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是信息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信息化课程资源是信息化课程内容的载体,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是信息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步骤。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课程网站进行自主学习,主要就是对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学习。信息化课程资源从表现形态上分有视频、动画、PPT、图片等,从知识类别上分有概念库、原理库、案例库、仿真库、演示库、图库、题库等。如此繁多的资源要想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必须遵循一定的建设原则。

(一)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原则

直观性原则。信息化课程资源主要针对知识点进行设计,应摒弃纸质教材中枯燥抽象的描述,代之以具象的图片、动画等,使概念可辨,原理可见,仿真可动,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序化性原则。就具体课程而言,信息化课程资源直接映射课程内容,根据课程自身的逻辑关系及学生认知规律将知识点序化,使学生方便简洁地找到学习顺序。现今职业学校的课程多以项目化课程为主要特征,可以根据项目需求序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点,建设项目课程的信息化课程资源。

多途径原则。信息化的课程资源来源丰富,可以依托网络收集,也可以自制,也可向专业公司购置。任何一种途径都不可能解决一门课程中的所有资源,或者以其他方式收集的资源在使用时会有各种局限性,所以教师根据本校、本课程、本班学生的实际,整合、改造、自制课程资源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小型化原则。职校学生学习注意力时间不长,为加强学习效果,应将较大的知识点分解成小的知识点,制作成较短时间的信息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小而精,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事项。

(二)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框架设计

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应注意整体框架设计,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目标,结合课程特点形成完整的学习单元,再对学习单元进行资源需求分析,构成一个学生可自主学习的较为完整的课程资源类别设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程资源的收集及制作。视频制作的基本流程为:列写需学习的核心要素―写出核心概念相关介绍―视频录制(视频长度5min左右)―设计任务,引导学习―将视频和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以项目课程“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中“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项目构建的项目资源框架如表1。

表1

四、信息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模式

(一)混合课堂模式

混合课堂的主要思路是把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整合。它结合了各种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目标,运用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选择最佳学习方法。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或问题设计,学生或进行在线学习,或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混合式学习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了教和学两个方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混合学习模式即传统课堂学习模式与网络化学习模式相结合,既可以发挥传统学习模式中教师引导、启发、监督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者优势互补,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课程网站或数字化学习平台是混合学习的重要平台,而信息化课程资源根据课程特点由教师组织呈现于课程网站。

(二)翻转课堂模式

一般教学过程通常有知识教学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教学由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由学生在课后通过纸质作业或者实践活动来完成。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通过网络,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习知识,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设计及同学的协作,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图1为翻转课堂的结构图。

翻转课堂使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生了改变。 一般课堂与翻转课堂各要素的对比情况见表2。

表2

翻转课堂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课前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或学习相关资料时无需限定时间,无需担心遗漏内容与教学片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或分配每个视频观看的时间,理解的可快进跳过,不理解的可倒退并反复,还可暂停进行笔记或思考,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交互工具向老师或同伴咨询,实现协作学习、发现学习等策略,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使用学习资源、处理学习信息、知识应用的脚手架。这样,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参考文献】

[1]郭丹.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53~156

[2]谢康,陈丽.论信息技术文化视野下的课程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5(6)

[3]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8)

[5]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课程改革研究范文第8篇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输出基层技术人才的主要力量。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一定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医学检验技师的基地。近一二十年来,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为我国各级医院、血站、卫生防疫部门、生物医学研发部门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技术人才,为我国基层医疗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课程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教育目的实现的必经途径和手段。没有一个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高职教育只有通过不间断的课程开发、建设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应对教育环境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各类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均开办有医学检验专业,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科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标准,医学检验课程设计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总体来看,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教育标准模板化、僵硬化现象严重,与基本的社会人才需求脱钩。因此,如何改善现有课程设计,培养合格的服务于基层的“厚基础、强实践、宽口径”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是我们每一位医学检验专业教师所必须正确面对、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医学检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拟在本文中,对医学检验课程改革,在理念和思路上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 医学检验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

 

1.1 增设课程导引教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

 

所谓课程导引教学,是指在学生在新入学时,将三年内要开设的全部课程从总体上对学生进行介绍,以及在每门课程开课时,将本门课程的开设意义、开设目的、学习目标等对学生进行介绍。课程导引教学,能在学生正式学习之前,使学生知道他们将要学习的是什么,为什么学,以及学了之后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什么用,这样,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程总体上有了大概的了解,从思想上对所学的课程有一定的认同感,学生能认识到将要学习的课程对自己是有用的,从而愿意主动去学。

 

课程导引教学内容应简短精炼,并且尽可能地以浅显易懂的形式进行,以期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从而避免其对将要开始的课程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

 

1.2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知道怎么学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知道怎么学,是课程设计改革的方向。这里的与学生互动,是指在课程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并努力把教师从授业者更多地向解惑者角色进行转变,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具体而言,应增加一些开放式的,能提供较多教师、学生之间沟通探讨平台的课程,如临床检验课程,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尝试选取检验指标、检验项目,分析指标意义,书写检验报告,并将学生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同临床进行对比,和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得失,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水平。

 

1.3 提高选修课比例,让学生自己选择学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医学检验人才,在课程设计中,一些较为基本的医学理论和检验专业课程是必须的,如无机化学、免疫与微生物学、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化检验等。但学生不是工厂生产线上统一尺寸和规格的产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提高选修课的类别和比例,以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进行学习。选修课的设置应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应严格将选修课纳入学生日常课程管理体系,保证选修课开设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2 医学检验课程改革应以能力为本位

 

2.1以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为标志

 

目前的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这样一个不好的现状,即课程设置大而全,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样的课程设置,力求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甚至是满足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终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社会,这种课程设置理念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乌邦托式的空想。在新时期,面对医学理论和实践日新月异的发展和革新,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要考虑的应是如何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能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地转变其观念使其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因此,课程设计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并把此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标志。课程设计一是应轻知识灌输,重能力培养,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降低课程知识覆盖面,加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二是增加方法类的课程和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同现有最新科技接轨,适当引入医学界重大突破和研究成果,并将其同原有的技术理论相对比,使学生意识到科技发展的魔力,树立其终身学习的理念。

 

2.2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教育同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不同,其倾向于培养应用型而非研究型的人才,课程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求学生毕业工作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实践能力由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组成,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并拥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在以后的检验工作中游刃有余。笔者建议,在课程设计中,应着力构建“M”型课程体系。所谓M型课程体系,即三点四线,三点为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医学检验操作技能,医学检验基础理论,其中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对应“M”的两个高点,意味着课程设计应强化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培养,且两者同等重要;基础理论对应的“M”的一个低点,意味着应适当削减基础理论的开设范围和深度;四线为“M”的两条支撑线及高低点的连接线,支撑线以连接高点,且以“地”(临床)为平台或支撑,意味着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注重考虑临床的实际需求;连接线联通高点和低点,意味着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当然,“M”型课程体系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架构,具体的课程配置设计需要各个高职院校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灵活进行安排,但应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中的重点和核心。

 

2.3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解除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上,整合若干课程成综合类的知识,打破现有的以学科为类别的生硬课程划分,使学生跳出学习该学科时才会应用该学科知识的怪圈,提高学生综合且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是强化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增加开放式课程的设计和配置,开放式课程应注重“开放”二字,此类课程不一定有固定的名字,固定的学科联系及固定的授课场所及内容。其课程内容是开放的,可以是学生、教师、医疗工作者共同参加的讨论,也可以是组织学生到医院、医疗器械生产厂家的参观交流;其可以在课堂进行授课,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学;其课程考核形式既可以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也可以是一份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

 

3 医学检验课程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

 

3.1 密切联系临床,扩大见习课程比例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习都较为重视,一般都安排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去医院检验科进行实习,但实习的效果总体来看达不到学校的预期。一是实习时间一般都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内,此时间段的学生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很难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二是对于实习的教学一般都是由各实习点自行安排,学校参与得较少,而由于实习点的工作状况,很难对学生的实习课程进行合理的、循序渐进的安排,实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笔者认为,在课程设计中,应当增加每学期的临床见习设置,见习期不必太长,一般两周即可,见习课程内容由学校自行安排,主要是了解检验科岗位的基本情况,体验医学检验操作的实际流程,熟悉检验科各项目的操作规范等。通过见习,既能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及时地同实践相验证,也能使学生对于未学或将学的知识有个大概的认识,有助于其以后的学习。

 

3.2 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建立课程评价和反馈体系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能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努力达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要求。因此,课程改革是否有效,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用人单位的意见尤为重要。应坚持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定期邀请检验专业专家和用人单位代表座谈毕业生工作情况,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建立课程评价和反馈体系,听取行业、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了解检验行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趋势,收集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体系,不断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使课程改革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