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视化多媒体教学

可视化多媒体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可视化多媒体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可视化多媒体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化;可视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全自动录播系统;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2-0000-02

一、网络化、可视化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技术规范及要求

(一)项目概述

1.本次建设的内容为培训中心多媒体教室设备系统,要求参加的中标商必须根据采购文件要求负责各种设备或货物的采购、运输、装卸、安装、布线、施工、调试、试运行、技术培训和售后维修、保养、等服务工作。

2.中标人提供的所有产品必须具有在中国境内的合法使用权和用户保护权且符合国际、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

3.本次采购的多媒体教室中控系统为集中式网络中控,要求各多媒体教室中的设备与控制中心的连接基于标准的以太网,不能增加其它布线,即多媒体教学、监控等均通过网络进行控制。

4.监控中心的监控录相预留到安全管理部门的接口。

(二)网络化、可视化多媒体教学系统主控室功能要求与技术参数

我中心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要求在主控室统一监控、管理下,通过网络对所有多媒体教室的设备进行各种联动控制、监控、管理等;通过课表可远程控制教室多媒体设备的定时开启和关闭;同时各个多媒体教室系统能够独立控制、管理等。在主控室能实现对多媒体教室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多画面实时视频监控,可查看任意一个多媒体教室的工作状况,能够通过视频信号与教师计算机图像同步合成显示进行教学现场录像等。

其中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主控室必须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并满足以下技术参数:

1.整个系统基于标准以太网,遵从TCP/IP协议,在主控中心能够管理多媒体教室中所有设备,能够远程配置各种设备参数,并且能够实时监测各种设备的状态。

2.在主控中心通过课表能够控制教室多媒体设备的定时开启和关闭以及其他操作等;

3.在主控中心能够对所有多媒体教室进行实时监控并可完成不间断硬盘录像,当硬盘空间不够用时,可实现硬盘空间的提示报警,并可对教室摄像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如云台的转动、镜头聚焦等,实现对教室端的全方位监控。

4.通过主控中心的电视墙能够同时监控和自动记录所有多媒体教室的图像、网络状况以及多媒体教室设备的使用情况等;

5.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必须具有教学质量网络监控、远程教学观摩、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等功能;

6.可扩展防报警功能,实现与监控录像的联动。提供声光报警信号。

(三)网络化、可视化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多媒体教室的主要功能和技术参数

1.通过桌面控制器独立完成对多媒体设备的控制和切换,不受网络通断的限制,也能由主控中心通过校园网对多媒体设备进行独立和联动的控制;

2.按上课键,所有设备时序加电,投影及幕布可手动一键联动控制及分别控制;按下课键,自动升幕,同时关闭电脑、投影机(延时3-5分钟)和总电源;所有供电设备的通断均要求实现时序通断。

3.中控控制面板的按键简洁明了,对投影机、电动幕、多媒体计算机、功放、展示台等设备的控制与切换要求“一键”联动控制。

4.多媒体教室需配多媒体网络中控,多媒体网络中控采用高速DSP 处理器,低功耗、高稳定性,监控编码功能直接由DSP电路板完成(非PC主板插卡式架构),可7*24小时不间断工作,编码格式为WMV9,码率为20K-2M之间, 网络中控实现强电、弱电彻底分离,将中控内部的电磁干扰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障多媒体网络中控的稳定运行。

5.电源控制箱,由多媒体网络中控统一控制,依据强电、弱电彻底分离,弱电统一控制强电的基本原则,为所有外设提供工作电源,提供不低于10路的输出插座,出现故障时可用手动方式强制供电。

6.所有多媒体教室既可做主讲教室,也可作为听课教室。经主控中心授权,各听课教室可同时收看主讲教室的授课画面;

二、全自动录播教室的技术规范及要求

系统要求通过录播主机将授课老师的讲稿(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与授课现场录下的影像,自动实时合成为同步多画面多媒体课件的实时课件制作系统。基于网络,它还可实现在局域网/城域网/专用网(选择)上的点播和同步直播。

学校示范课实时录制、生成课件,直播或供课后自主学习点播调用;

优秀教师示范课程评比,全面立体、真实再现;

教育培训系统多画面录制,生成教材;

所采用产品经过中央电化教育馆检验、所采用计算机VGA采集卡获得国家专利鉴定证书、并且通过了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产品3C认证。

功能要求:

1.电脑屏幕和授课视频同屏显示、录制、点播:系统可以实现现场授课场景和授课内容(电脑画面)的同屏显示以及实时同步录制、网上直播,使接收直播的班级不仅可以看到老师讲课的画面,还可清晰看到讲课的电子讲稿,效果远远优于单纯收看授课场景。

可视化多媒体教学范文第2篇

校园网是校园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一个先进实用的信息网络环境。在校园网环境下实现网络多媒体教学不仅能达到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交互式教学效果,又能优化共享教学资源,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推动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建立支持网上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平台是实现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技术基础。当前宽带校园网的建设为建立校园网上多媒体教学平台创造了的条件,基于3层C/S结构的Web数据库技术和交互式动态页面技术的发展成熟为校园网上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建立提供了契机。因此,建立基于Web技术的校园网上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既成为可能也将走向必然,是校园网应用系统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总体结构

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软硬件资源,应用Web的开放式技术,以最经济的投入,建立校园网上的多媒体教学支撑平台的基本目标就是为院校的网上教学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交互、开放、易用的全新环境和丰富、高效的技术手段及开发工具,以达到共享教学资源,实施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围绕实现这个目标,应用平台的开发设计必须突出坚持教学内容与技术手段相结合以内容为主的主体性要求;既要立足当今先进技术,又要考虑未来技术发展的前瞻性要求;适应于各种软硬件环境,兼顾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适用于不同水平用户群的通用性要求;以尽可能低廉的投入而获得尽可能高效的教学效益的经济性要求。

目前校园网上开发建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一般由院校的教育技术中心在校园网上建立Web教学站点,教学内容以Web页面的课件形式出现在站点中。用户通过访问站点中的课件页面来实现网上教学。在总体结构上是趋于采用3层C/S或B/S结构,各类教学资源在服务器一端,采取中心数据库MSSQLServer统一存放和组织,学生在客户机一端,无须任何配置工作,只须使用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请求,服务通过中间件与数据库链接,把请求服务的教学内容以Web页面形式通过浏览器反馈给学生。其总体结构及工作机制如图1所示。

--------------------------------------------------------------------------------

三、实现功能

校园网环境下多媒体教学平台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应用系统:

1.教学管理系统:主要为网上教学管理维护提供支持。⑴课程管理:提供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的整体框架、内容要求及考试方法等;推荐课程学习进度表和指导性建议;教师授课要点,包括多媒体课件的组成框架及使用提示、教案提纲和补充材料索引等。⑵教师管理:提供教师介绍,包括本院校各学科优秀教师和聘请的全国全军知名专家教授情况介绍;各学科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职称学历、学识水平及教学能力等。⑶考试管理:具有审核入考资格,提供电子注册功能;提供分级测试标准,授权题库系统随机生成试卷;为学生网上答题、“提交”答卷提供便捷界面,并具有将成绩自动登入成绩档案库等功能。⑷信息:提供类似BBS讨论区、Email自动回复等功能,具有接受来自各方面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如教学问卷、学习要求及期望等,并提供相应的信息处理和对外功能。

2.网上授课系统:主要为教师在网上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支持。⑴课件教学:为教师提供一个利用网上多媒体教学资源,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服务。通过建立导航查询等,使教师根据教学对象快速可靠地在线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并与相应课件数据库服务器链接,达到灵活地组织教学资源,高效地实施教学控制。⑵作业处理:提供网上教师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以及学生获取作业题目、提交作业、取回批改后作业的界面。⑶辅导答疑:通过电子白板,学生可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定期在网页上公布典型解答,使传统意义上的辅导答疑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⑷网上讨论:通过电子邮件、公告牌等,学生和教师可以建立多向异步在线交流,给学生充分自和发言权,如对课程的某些主题可以在网上展开讨论,各自发表见解等。在网上尽管可能是部分人之间的讨论,但各自独立的学生可以在线看到围绕课程展开了哪些讨论,使大多数人从中获得启发和受益。⑸教师工作室:主要为教师开展网上教学活动提供不间断的技术支持。教师可以在工作室中利用提供的各类软件工具和友好的操作界面,对授课要点、网上教材、教学信息、学习进度和课外讨论区等进行更新维护。

可视化多媒体教学范文第3篇

虽然存在着不熟悉和不适应的情况,但是多媒体教学毕竟是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快适应和熟练掌握这门教学工具,并将其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器官,激发他们的兴趣。而如何调动这种积极性,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为此,教师不能一味通过情景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还要避免他们在课堂上被多彩多样的图案和音乐吸引而走神,紧紧抓住主题,以真正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枯燥、乏味的小学数学知识转变得更加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利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能够将抽象化的知识通过动态的、形象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这种优势并不仅仅是依靠技术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一些实际的教学案例,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从而让他们对空洞的数学知识形成浓郁的兴趣,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如在演示“毫米”“厘米”“分米”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动物和硬币图像作为实体的对照,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之间通过互动来测量手指、身高的长度,从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激活学生的思维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而多媒体教学正好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变得更生动和具体,并远远超出课本上的图像和声音的界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创造力和想象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利用多媒体将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进而突破重难点,加深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小结

可视化多媒体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可视化环境;视觉素养;视觉文化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3-0074-02

1 概述

视觉文化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视觉质量是社会成员必不可少的,它要求人们从纯粹的视觉元素和形象的结构中阅读信息,从而进入审美的层面。现在,信息的传输不再局限于文本符号,而更依赖于图像语言的直接吸引力。敏锐的视觉感知和准确的判断,才能符合现今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

可视是可视化的基础,可视化是可视的发展。在可视化发展的早期,知识可视化的目标是传送内在的态度、领悟、价值、经验等。思维可视化就是用图示技术把学习中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逐步地,思维导图就成为连接知识可视化和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思维导图是直观地表达思维过程的图示。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培训目标运用思维可视化的原理和手段,开发可视化教学资源。将可视化学习资源与视觉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思考能力,概括、推理、归纳、分析等能力。

视觉素养教育正改变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应用思维可视化下的视觉素养教育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2 视觉素养简介

视觉素养的概念 视觉素养是最近热门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所研究的东西就是什么能被人们看到和人们对看到的视觉材料做出什么解释。视觉素养是指理解、创作和交流视觉形象的能力。它包含许多学科。

视觉素养的组成 视觉素养的组成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视觉思维,是指将信息、观念和思想变换成有助于表达出相互之间联系的图形、图像或视频等;

第二部分是视觉交流,是指表达或传授相互联系的图形、图像或视频给人们时,为了保证视觉的交流有效果,学习者要从视觉体验中收获有意义的信息;

第三部分是视觉学习,是指对图像、视频和媒体等学习的过程,它包含学习者解读并理解视觉形象而掌握知识的过程。

3 从视觉知识到可视化

现在,教学领域已经普遍应用可视化技术。学习所需资料、学习课程内容等都已呈现可视化趋势,如微课、MOOCs等。近几年,如思维导图等可视化知识工具也日渐流行并且应用在学科教学中。可视化工具不但能够帮助学习者构建思维、找出事实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记忆、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这样就让教学的环境变得立体化与可视化。

可视化时代的知识可视化 知识可视化是思维可视化的重要表达途径,也是思维可视化时代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现在随处都可以见到思维知识的可视化形式,比如通常用到的聊天表情、观看的视频以及大量的字符符号等。可视化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而思维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密不可分。思维可视化从本质上来看,就是视觉符号、知识的可视化表现,也就是通过视觉符号编码进行表现。人类的思维现在可以借助于媒介来表达,但是不管通过什么媒介来表达思维,它的意义都是相同的,只是在表达思维时,对思维意义所挖掘的层次不同。思维可视化的教学应用对于学生提高成绩、掌握认知技能以及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产生积极影响。

可视化环境下的视觉素养培养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就要注重学习者的新型培养方式。

首先,要著重培养学生关于图像图形的敏感度,提高学习者的视觉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对形状、色彩等艺术形式的了解,明白其表达的内涵是什么。

其次,要对学习者的图像重构能力进行培养。学习者通过看到的图像在脑海中留下印象,配合自己的理解再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画面。现在图像图形已经能够单独作为信息的载体存在,所以学习者学会重构十分重要。

最后,视觉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材料,材料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图像语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的种类和存在形式也是各种各样。要引导学习者学会把握材料与审美的关系。为了提高视觉素养,最基本的就是要研究材料语言。

总而言之,在思维可视化这种大的背景环境下,只有培养学习者的良好视觉素养,才能更符合这个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4 视觉素养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普及,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再是简单地用文字形式传递信息,而是运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以及交互式软件等形式进行教育教学。这种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模式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习者直观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这种教学环境中,为了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学习目标,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视觉素养。视觉素养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开发学习者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的右脑思维产生的,右脑主要负责形象、经验、直观等认识。对学习者视觉素养进行训练,可以促使右脑发育,直接促进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培养学习者的视觉素养,学习者通过感知这些资源进行理解掌握。随着知识的不断嵌入,学习者可以独自重建知识体系,培养出创新思维。

有利于教学相长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指出,视觉在人类认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获取信息的70%以上是通过视觉途径。教师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准备,也可以自己总结归纳出曾经不熟识的知识。教师要将概念图、思维导图等认知工具熟练应用于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和学习过程的建构中,帮助学习者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得出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促进学习者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对教师的影响也是有价值的。

有利于启发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学习者通过对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和交互课件的学习,能够养成良好的视觉信息交流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以及辨析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通过视觉来感知思想。

有利于开展个性化学习 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等是有差异的。对于不同的学习者,要因材施教,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要培养的学习者不单单只是具备读写、沟通能力就可以了,而是要培养他们的视觉素养。视觉读写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正确理解图形符号的具体含义,运用多媒体技术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这个时代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视觉素养教育对于一些语言理解能力有障碍的学习者来说更是一个良方。学习者可以通过对图形、视频的运用,真切地感受到事物,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达所掌握的知识,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的优异效果。

5 结束语

现今教育信息化逐渐发展,视觉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改变着学习者获得新知的途径和方式,是一场机遇与挑战融合的新型模式。目前,我国基于思维可视化环境的视觉素养教育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要更加深入探讨和研究,为学习者的学习提出良好的建议。视觉素养现今已经是人们的基本素养之一,将会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引领终身学习的航向。

参考文献

[1]何秋琳,张立春.视觉学习研究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1,17(4):23-30.

[2]张小峰.视觉表征在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3):55-60.

[3]王朝云,刘玉龙.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7(6):18-20.

可视化多媒体教学范文第5篇

1 地理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必要性

1.1 地理课堂数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因为除了要板书课题外,还要根据需要随时、快速、准确地勾画出板图、板画

课本中的插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图若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

1.2 地理教学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同时还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产发展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

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多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征,多了解各具体国家生产建设的发展状况非常必要,但用一般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这就妨碍了学生认知过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

1.3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上跟地理相关的素材多,内容丰富,但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少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高尚情操,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并拓宽知识面,就该合理选择这些素材与地理课堂教学相整合,力求在有限的45分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

2 利用GIS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GIS是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工具,它具有数据收集、存贮、提取、分析和可视化的功能。它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地理教学的信息化革命,而且由于空间数据对于城市、资源、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使得GIS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GIS技术教学活动首先需要有可利用的GIS软件平台,可以选用的平台有MapInfo GIS、ArcView GIS等,这些都是商业化的桌面GIS软件,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强,界面友好。比较而言,MapInfo的操作相对简单,也有汉化版,容易学习和掌握。

利用GIS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关键内容包括课程内容的确定,地理数据的收集,相关数据库的建立,GIS分析功能的运用,分析结果的地图可视化和图表表达等。经过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学生即可自己形成对问题的理解,从而获取地理知识。

1)课程内容。这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规定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数据收集。教学内容规定了所需要的地理数据,一般需要收集的数据包括地图数据和主题数据两部分。地图数据是GIS的基础空间数据,例如本课程教学中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上海市地图;主题数据是与具体教学内容相关的数据,在本课程教学中指的是人口数据。此外还需要收集其他一些有助于深入分析的一系列相关的数据,例如为了分析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需要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数据等。数据收集过程的关键是数据来源,因特网是信息社会最大的数据源,大量的人口、社会经济等数据和数字地图数据可通过网络获取。

3)数据库建立。为了用GIS进行数据分析,必须对所收集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其中的关键是建立空间地图数据和主题数据之间的关联,即建立地理实体和其属性之间的联系,形成对地理现象的完整描述,一般通过独立编码或共同的字段实现。

4)GIS分析。这是利用GIS的数据分析功能研究地理问题的过程。GIS软件提供的分析功能包括查询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其中查询分析就是GIS回答问题的操作,例如GIS能够快速地指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哪里,世界上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国家分布等。叠加分析是一种多因素的空间关系的分析操作,将不同要素特征的图层叠加,可分析地理要素间的影响关系,例如将人口密度分布与地形叠加,即可观察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缓冲区分析是地理现象或事件等影响范围等分析操作,例如确定水源地10 km范围的保护区,分析长江干流两岸10 km范围内的人口总量等,这都属于缓冲区分析。这些功能的综合运用已完全可满足中学地理教学的需要。

5)可视化与图表表达。GIS的分析结果最终需要通过地图可视化(二维或三维)表达,并可附以统计图表等。可视化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地理现象的分布、空间的联系等,从中归纳总结最后形成结论。地理分析的可视化由GIS丰富的专题地图制作功能实现。例如,在MapInfo中根据对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进行分级,按级别设置不同的颜色,形成人口分布的专题地图;或者利用三维制图功能直接根据人口数量生成棱柱图来表达人口的分布等。这种可视化功能,以及它极富感染力的表达方式,对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有相当大的作用。

3 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比传统方法上课有许多优点。教师可以设计出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更能模拟出一些用肉眼、实验或其他电教手段无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让抽象、难懂的问题变得形象、直观,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的被动式接受教育模式,使其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素质教育真正进入课堂,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授“宇宙环境”和“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时,教学一开始,就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播放视频“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归”,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课的教学环境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神舟飞船承载着中华儿女数千年编织的飞天梦,展现了中华儿女的无比自信和自豪,也昭示了中国人的志气、实力和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豪情,引起国际的瞩目,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的过程中,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性问题,笔者常以多媒体演示,以激发学习兴趣。为让学生明白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降水较多这一知识点,笔者上传流行MTV《忍者》,该视频中含有日本人穿木屐、日本女生打雨伞等画面定格。学生知道这是歌星周杰伦的MTV,兴趣骤然提升,经过引导,他们熟知了日本的气候。即便是后进生,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素材,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学习。

5 培养学生网络学习方法

可视化多媒体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课堂;安塞腰鼓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程,小学语文课文文质兼美,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传统的语文教师凭借一支粉笔、几幅图画就能驰骋于三尺讲台之上,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就这样产生于平凡的粉笔和寻常的课本中。但不少语文教师也常常面临这样的情景:课前充分准备,课上讲的唇干舌燥,而学生却昏昏欲睡。批评学生学习不认真,学生却委屈的说:“不是不想听,实在是提不起兴趣。”这使得教师既伤心又尴尬。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接近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语文课堂一改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一呈现方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个性化,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变得更加生动和高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上的使用就象蓓蕾初开一样正慢慢散发着它的芬芳,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下面就以《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为例,让我们来共同感受多媒体的魅力。

《安塞腰鼓》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为“民风民俗”,是教育孩子们对祖国的民风民俗有个直观的了解,通过学习,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戴之情。《安塞腰鼓》是诗一样的散文,是文字化的舞蹈。文章气势恢弘、感情激越,主要通过作者对安塞腰鼓场面、鼓声、后生们、舞姿等方面的描述,表现了安塞腰鼓磅礴大气的、壮阔的生命力之美。但学生对安塞腰鼓这种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充满原始意味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不了解这种舞蹈艺术的内涵。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我想到了它――多媒体。

一、巧用多媒体,调动学生情趣

多媒体资源丰富,功能繁多,表现力强,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课堂狭小的天地,再现缤纷的世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独特的优越性,让它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大量信息,创设教学情境,激趣。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媒体手段展示具有黄土高原特有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的画面,并配以“黄土高坡”的歌曲录音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在听读课文录音的同时,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表演腰鼓的壮阔场面,感受这种音乐形象:在黄土高原上,击鼓的后生,如骤雨,如流苏、如火花、如斗虎,气势昂扬,这些镜头使学生从声音到画面感受到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和铿锵激越。为了进一步展现这一瞬间的雄壮,学生在诵读之后又观看腰鼓表演的过程。屏幕上展现出精彩的视频镜头,那么逼真生动,击鼓的后生闪转腾挪的优美舞姿,和着隆隆的鼓声,充分展现了西北汉子热情、奔放、憨实的性格,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仅仅是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进入情境,因情入趣,很好地调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巧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

小学语文中,学生对一些文本的内容不太熟悉,但是学完了以后往往还有浓厚的兴趣想了解相关的内容。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查到非常丰富的学科相关文字资料,它仿佛是一个神秘、奇妙的图书馆,可帮助教师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心愿。本课教学前我想到了东北大秧歌。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龙灯、旱船、扑蝴蝶、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是关东特产,是东北人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大秧歌,在东北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广袤的黑土地使它根深叶茂,并赋予了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正好和西北的安塞腰鼓形成鲜明的对比。我觉得此时借助信息技术能起到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如形象性、直观性、音画综合性、超越时空性等,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辅助作用。我在网络上下图片,并实地录制“东北大秧歌”的几个片断,进行剪辑和整理,形成课件,在课上与“安塞腰鼓”进行对比欣赏,感受黄土高原和东北黑土地的不同风采,比较西北汉子与黑土人性格的异同。音乐响起,雄壮、激越,中间还夹杂着嘹亮的唢呐声和"隆隆"的鼓点声,人们载歌载舞,耍龙灯、跑旱船、打花棍、踩高跷,气势磅礴。我把画面定格在大秧歌激越的瞬间,充分展现了关东人的豪爽和粗犷的性格,而且艺术地折射出生命的亮点,因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使学生进入独特的审美境界,灵魂受到启迪,情感受到震撼。这些镜头深深打动着学生,让他们感到自然是美的,和谐是美的,生命是美的,力量是美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一步展现了两种音乐舞蹈的不同神奇,营造了良好的审美情境,使学生对安塞腰鼓和东北大秧歌两种音乐舞蹈的审美情趣得到升华,从而配合了对课文的品读,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巧用多媒体,活化语言文字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让语言文字活起来。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教学中,由于受媒体信息的感染,学生进入情境,提高了审美情趣,进而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此环节在学生的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迁移训练。学生在品读课文后,深深的被文中的精美的语言所震撼,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总结了课文精湛的语言艺术。此时我因势利导,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能否也写一段这样精美的文字,感受一下美文语言的魅力。学生很亢奋,积极性很高。我立即播放了课前在网络上下载的《千手观音》,面带恬静微笑的21位演员以庄重华丽的方式共同演绎一出精彩纷呈、美轮美奂的“千手观音”,千手织就生命的火焰,火在舞动,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获得生命张力的表达。同学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这精彩的舞蹈,被21位聋哑演员的精湛表演所折服,那精彩的画面,精美的服饰,优美的舞姿,聋哑人向生命抗争的顽强精神,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陶醉在优美的情境中,感受舞蹈的深刻意蕴,心中升腾起理性的浪花。此时,我把画面定格在精彩的造型上,让同学们模仿《安塞腰鼓》的语言,将胸中涌动的激情化作千言万语,奋笔疾书,快速成文。同学们妙笔生花,尽情挥洒,因景入情,由情入理。课上迭起,充满了浓烈的民主课堂气氛。

总之,在《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了教学情境,营造了审美情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上彰显多媒体的魅力,那么语文课堂必将 “图文并茂,声像毕现,动感无限”,更加多姿多彩!

可视化多媒体教学范文第7篇

影视音乐不仅涉及旋律、音色等音响元素,也涉及画面、动画、色彩等视觉元素,这对于课件的可视化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维可视化动画往往是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增强学生积极性的表现形式。对于特定的影视音乐,往往也需要根据特定的场景和环境,设计不同的可视化效果。基于这种需求,本文基于OpenGL的高级图形化功能,进行影视音乐鉴赏课程课件的模块化设计。

一、影视音乐鉴赏课程的课件元素分析

与我们传统上的音乐不同,影视音乐具有背景性,即影视音乐是为特定的影视作品而设计的音乐。每部影视作品中,依据故事情节的需要,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突出电影主题等原因,在电影中会穿插引入不同的音乐类型,从而抓住观众的心理,与之产生共鸣,使观众与电影融为一体。这些音乐类型包括:情绪性音乐、叙事性音乐、主题音乐、背景音乐等。在影视音乐鉴赏课程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与音乐相对应,往往需要在原始影视素材的基础上,引入一些视觉元素,增强音乐的画面感。针对版权受限制的影视作品,更需要我们对影视作品重新进行可视化的设计与开发。例如,在作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往往有很多打仗的战场环境,涉及烟雾、爆炸、焰火、云彩、动画、声响等元素,作战环境的视景模拟就需要结合音乐背景,建立课件演示程序,利用特效再现复杂的三维场景。课件的设计需要建立多维数据库,也涉及多个学科,包括音乐、计算机、美学、制图、光学、绘画等。因此,该类课件的设计与实现往往是多个不同学科设计员协同完成的结果。

二、基于OpenGL的课件模块化设计

OpenGL是SGI公司开发的一种图形硬件的软件接口,用于三维图形化程序的设计,目前已应用到航空、航天、机械、广告、艺术、电影后期制作等各个领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OpenGL具体应用到课件设计中,需要结合电影作品的特点进行灵活构建。通常情况下,为了便于系统的运行,一般可以与编程平台VC++结合,建立式程序,按照面向对象的模块化方法进行设计,一般包括主控模块、图形化算法模块、音乐要素模块、影视可视化模块、辅助模块等五个模块,具体功能簡要介绍如下。

(一)主调模块

该模块主要作用是控制和协调其他模块,对其他模块起到管理的作用。在课件设计完成后,该模块主要运行于系统的后台,用户不可见,但会执行程序打开、退出、屏幕刷新、内存分配、资源调度、数据内外部接口运行等功能。因此,主调模块主要负责模块图形化算法模块、音乐要素模块、影视可视化模块、辅助模块的解析与调度。

(二)图形化算法模块

该模块用于封装课件可视化执行时的OpenGL图形函数。这些图形函数主要实现曲面造型、图形变换、光照、材质、纹理、雾化等复杂功能,并与相应的硬件建立联系。在具体设计时,VC++建立的应用程序发出OpenGL命令,然后调用动态链接库OpenGL32.DLL去执行相应的功能。

(三)音乐要素模块

该模块主要涉及影视音乐的基本组成单元,包括音高、音程、音强和音色等。从表现形式上,还应包括节奏、曲调、和声、力度、速度、调式、音区等。特定的影视音乐将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对应。情感的类型包括:激动、兴奋、愤怒、欢乐、活泼、反抗、颂赞、悲伤、深沉等,即通常所说的喜、怒、哀、乐。

(四)影视可视化模块

该模块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形学方法,将图形化算法模块与音乐要素模块相结合,通过音乐与影视的匹配性关联与映射,最终再现影视音乐过程。例如,通过音乐的驱动,当影片涉及烟花等效果时,可利用图形化算法模块的调用,实现带有沉浸感的方形烟型、菱形烟型、双心烟型、十字形烟型、六边形烟型、鼓型水型、环形烟型、波浪形烟型、喷雾状烟型等画面,实现影视音乐旋律、音色与画面、动画等的和谐统一。

(五)辅助模块

该模块主要提供方便用户使用的辅助信息,包括:版本信息、帮助文件、系统密码设置、系统显示参数设置、系统声响效果设置、开发人员信息、案例分析演示、系统升级与服务等信息。这些辅助模块不是系统运行所必须的,但是为后续课件的改进提供了必要的接口。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等学校影视音乐鉴赏课程课件设计过程中的三维可视问题,建立了基于OpenGL的图形化演示方法,通过与编程平台VC++的结合,设计了主控模块、图形化算法模块、音乐要素模块、影视可视化模块、辅助模块等五个模块。这一课件设计方法可以对特定的影视音乐按照相关的场景和环境,实现不同的可视化效果,有利于调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忠见.关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戏剧文学,2016(5):128-131.

[2]陈富志.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文学教育,2011(3):98-99.

可视化多媒体教学范文第8篇

远程教育课件管理演示平台一、引言

通过远程教育的培训学习和研究,针对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演示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地增加单位时间内传授的知识量出发,对远程教育集合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为一整体的组合间构,和教学课件与远程教育的合理组合使信息化课堂教学产生了新的理念。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个完整的教学演示内容常常是借助若干软件完成的,但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学对象与教学方案甚至教师的教学风格都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对课件的调用、演示会因时、因才、因人而异。如何灵活、高效的调入、演示多媒体教学课件,避免不同软件间繁琐的转换操作,是多媒体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远程教育模块中网络资源的调用把教学实际应用课件,及相关软件动态集成,使得多媒体教学演示平台的设计原则、目标与实现技术更加具体化详细话。

二、远程教育学习的原则和目标

1.设计原则

通过学习,我从中了解到教学演示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演示。后者追求出色的颜色、声音及动画效果。教学演示需要的是对教学内容形象的解释,对问题变化过程的动态描述,对一个知识点的高度分解。远教平台为我们提供了课件演示的平台,它具有如下特点:

(1)连贯性。课件演示结束后应回到演示前的状态,以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进行。

(2)简洁性。过渡性的画面和操作应尽量取消,平台应保持整洁,使课件在平台上能够清晰演示、学生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达到演示内容和学生思维相一致。

(3)高效性。各种操作(如课件的调出、暂停、继续、终止等操作)应交互进行,以达到方便、快捷。

2.远教系统的集成目标

基于以上的特点,演示平台具有以下功能:

(1)课件集成。可视性的集成所需课件(如word、excel、authoware、photoshop、powerpoint、vieual foxpro等以及与其制作的课件)到特定的课件库(储存课件名称、类型以及打开该课件时所需其他信息的数据库)。

(2)课件调用

①演示平台应具有左、右两个窗口,可同时演示不同类型课件。

②多个窗口皆可可视的调用所需课件(多个窗口相互配合,以提高演示效果)。

③多个窗口皆可根据需要进行放大或缩小。

④调出的课件不能覆盖还在正在使用的课件。

(3)课件中止。可方便的终止课件的演示

三、远教模式的具体展现

1.对于远教系统的支持环境

远程教育系统采用了网络资源平台。它为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多媒体支撑环境。它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驱动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使程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强大的OLE和数据库连接功能可解决具体实现中所遇到的有关问题。

2.远教系统中支持课件功能总体结构比较完善

根据使用要求,远教系统对于课件管理设计出了总体结构。

(1)课件管理。可浏览当前课件库中的课件,若都不是所需要展示的课件可清空,若课件不全可添加,若某课件不需要可删除。

(2)课件演示。可按设计目标实现课件的调用(可编辑、保存)、跳转终止等。

3.远程教育实现技术

我们经过实践操作远程教育系统实现了课件展示平台技术。主要实现技术如下:

(1)课件的管理。编辑好的课件可能比较分散,不利于课堂演示。若对课件进行集中、分类、就能方便快捷地调用课件,提高演示效率。

(2)不同类别课件的识别。由于不同课件需要不同的应用程序才能打开,而应用程序的类型又在不断的增多,所以系统在识别课件类型时采用了具有自学习的判断方法。需要打开课件时先判断课件类型,如能识别则直接调用,若属于不能识别的新类型,则根据其扩展名读取系统注册表中的注册信息,找到相应的应用程序打开该课件。这样系统便能在以后的使用中识别该类型的课件。

(3)不同类型的课件同时演示。课堂教学需要演示的课件可能是文档、图片、表格、应用程序、动画等,而且可能需要同时演示多个相同或不同类型的课件。若用单个窗体是非常繁琐的,并且难于控制。远教系统,不仅解决了多个相同类型的课件的演示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多个不同类型课件的同时演示问题。

(4)应用程序的集成。由于课件演示会使用到其他应用程序制作的课件,课件演示必然要求调用其他应用程序。远教系统不仅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还能有机地集成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数据。

(5)窗口位置和大小的确定。远教系统经过调整都能够加以实现。

远程教育系统软件的开发,为教师的课件资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为展示课件的操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它的应用为教师在课堂演示增强了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也方便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案。教师可根据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制作工具,制作所需的各种多媒体课件,利用该演示平台将各课件集成起来便可应用于课堂教学。因此,该演示平台又为提高制作多媒体教案效率、保证多媒体课件质量创造了条件

在本文完成过程中,我校的远程教育各个模块已经发挥出了它的作用,并为提高我校的教学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