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验性;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情境;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4-0048-03[作者简介]胡才伟(1961―),男,专科,广东省茂名市第八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课堂教学是数学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而课堂教学效果不高一直是制约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数学教学质量不理想的根源之一。体验性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兴起,为解决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把钥匙。

一、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定义

体验,顾名思义是指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包括外部体验和内心体验。体验式教学策略是美国教育家米尔斯切特在《数学构建方法与分析》中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它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可见,体验式教学策略既是一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感官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去感受,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学习方式。因此,如果说,数学课堂是知识海洋中的一座岛屿,学生是岸边将要渡海的求知者,那么体验式教学策略无疑是连接学生与数学之间的一座桥梁。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意义

通过对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体验式教学策略对数学课堂和学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教学意义。

(一)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是纠正应试式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

以追求高分数为目标,片面注重知识灌输的应试式数学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除了考试,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学习乐趣,学了数学不会用,在日常生活中甚至连类似于“自己房间的地板需要铺多少块80×80cm的瓷砖”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无法回答。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能够把数学课堂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完成从“背公式、瞎计算”向“用数学”过渡的学习过程。

(二)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指南针”。这次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首次运用“体验”“经历”“ 探索”这些过程性目标动词对教学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学习体验的基础上,从着重数学考试成绩的提高向关注数学能力培养的转变,不仅要教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从元认知教育学我们知道,如果学生只抱着考试的心态学习数学,则永远只能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任务不能仅仅停留在“背公式、会计算、能画图”的层面,在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数学方法的把握上应更多地引导学生朝着“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怎样用”方向学习,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践

体验式教学策略作为一项教学环节,其开展进度与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应该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着重解决“让学生体验”和“指导学生怎样体验”两大根本性问题,探索一种小学数学体验性教学模式。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课堂的乐趣

特定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课堂因素,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理解、消化、吸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该以“大数学课堂”为理念,营造“开放式”课堂氛围,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形象、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解决“为什么要学数学”的问题。

首先,锤炼语言,激情描绘情境。例如,在教学《比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更直接、有效地理解“比”这个概念,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入语:“同学们,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消息,对于喜欢足球的同学来说,昨晚肯定是一个无眠的夜晚,因为有巴塞罗那VS皇家马德里的天王山之战,很高兴,我最喜欢的巴萨2∶1击败了皇马。这是一个让人激动的比分,这个比分看出巴萨的确比皇马要强,那么这个‘比’和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比的认识》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我们一起在课本寻找答案。”

其次,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创设情境。以《百分数的运用》为例,很多学生都认为学习百分数知识是为了考试,觉得索然无味。所以,课堂上笔者利用多媒体平台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则消息:“2013年广东省入境旅游人数达306.31万人次,增长11.1%。广东省旅游外汇收入19.57亿美元,增长15.8%。国内旅游人数7180.96万人次,增长13.9%,国内旅游收入1060.84亿元,增长16.8%。”这样把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旅游话题相结合,学生顿时兴趣盎然。

(二)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应在探索、合作、主动的环境下。”为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能只看学生“公式记得牢不牢”“计算准不准确”,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亲身感受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应用过程,解决“数学是什么”的问题。

一方面,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该从“填鸭式”“灌输式”向“参与式”“合作式”转变。例如,在《图形的变换》课堂上,很多教师都只是在讲台上用七巧板,通过平移、旋转,向学生展示一种图形如何从另一种图形变来。学生都反映这是一个非常“无奈、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教学效果肯定不甚理想。所以,笔者的做法是:首先,每桌发一套七巧板;接着,一个学生指定两个图形,同桌就负责使用七巧板来变换。对比“教师做、学生看”的模式,这种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

另一方面,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应该从“接受”“模仿”“记忆”向“体验”“探究”“感悟”转变。例如习题:小兰的房间长3.5米,宽3米,高3米,除去地板和4.5的门窗,房间的墙壁和房顶都贴上墙纸,这个房间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墙纸?因为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逻辑能力不强,在理解字面意思上有一定难度。相反,如果学生根据题意画图,就一目了然:这个房间是长方体,门窗不用贴墙纸,地板是铺瓷砖的,只计算四面墙和房顶的面积即可,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更新教学设计,让学生体验数学方法的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还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明确了数学课堂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什么”,教师应该开展更多、更新颖的数学活动,善于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去用心体验。既应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解决学生“如何运用数学”的问题。

其一,布置体验式数学作业。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再现与深化,因此不能只是简单的抄写,而要让做作业成为学生“二次学习”的体验过程。例如在学习《统计》后,笔者先让学生把自己这学期五个单元的数学考试成绩绘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再以同桌为单位,把两人的成绩共同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比较。最后,笔者鼓励学生在课后把家里本月的电费、水费、煤气费……绘制成一个扇形统计图。这样,从课堂作业到课后补充作业延伸,学生不但在运用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了统计的作用,还掌握了条形、扇形、折线三种统计图的区分和绘制。

其二,开展体验式数学活动。学生对公式不熟悉、在计算中经常混用公式,是《图形的面积》的教学难点之一。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和使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笔者专门开展了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找找这些面积公式的异同》。笔者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出发,从这三组公式找出有助于自己记忆的特征:三者相同之处都是“底×高”,三角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不同之处在于“×1/2”,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不同在于“多了下底”。学生在这开动大脑、运用双手的对比学习中,既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满足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需求。

教学实践证明,体验性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是科学的,更是具体可行的。教师应该科学挖掘教材内容,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体验式学习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提高体验性教学策略的运用效果,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朝晖.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验式 写作教学策略 体验意识 体验活动 交流体验

写作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仅反应其文字水平,同时体现其语言综合能力,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提升写作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人们提出体验式写作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何构建完善的体验式教学策略,是所有教师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一、体验式写作教学的内涵

首先,体验式活动虽然追求自由性和自主性,但其并不是完全随意的,而是要建立在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之上;其次,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体验式教学的最大不同就是摆脱了传统思维的束缚,学生可以在体验中获取经历和感受,最终将这些感受表达出来,毫无疑问,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否则学生的“体验”很有可能会偏离轨道;再次,体验式写作教学将重点放在两方面:一方面,学生要通过亲身体验去思考问题,对事物进行感悟和理解,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体验结果的生成,用自己的文字技巧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表达出来,形成个人作品,达到写作教学的目;最后,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不仅学生可以在体验中获得感悟,教师也在体验中获得感悟,二者都会对写作有全新的认识,共同成长和进步。

二、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的构建

(一)树立体验意识

首先,教师自身要树立一种体验意识,认识到所有成功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而不是完全的凭空想象;其次,教师要将这种体验意识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体验兴趣,通过兴趣来诱发行为,愿意主动去体验,并在体验中获取认识;最后,教师在组织体验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知识储备情况以及认知规律等,保证学生在体验中做到知识迁移,对事物进行深刻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换为文字,发挥体验式写作教学的价值。总之,教师在设计体验式教学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要具有目的性。就是说体验方案不能偏离写作教学主题,保证学生能够在体验中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过程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其二,要具有可行性。一方面方案要与实际条件相符合,整个体验过程比较容易实现,另一方面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其三,是要具有延展性。方案不能过于单一死板,要为学生留有一定的发挥余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自由发挥,保证每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够在体验中有所收获。

(二)正式组织体验活动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体验观察进行引导,因为作品来源于生活,只有仔细观察才能获取写作的灵感。教师要鼓励学生解放自己的思维,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而不是闭门造车。将学生的目光引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可以观察大自然的风光,也可以直接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并对活动过程进行观察,如游览风景优美的自然风光、参加一些展览会或者是听一些名人讲座等,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观看国家大事,感受一些重要场合的氛围,达到开拓视野的目的。

其次,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悟,体验式写作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学生可以在体验中观察真实的世界,并且能够在观察中获得感悟。体验者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内心变得丰富了,才能有表达的欲望,也就是说看到的事物不仅要入眼,还要入心,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写作的灵感。

最后,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后的积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经历构建写作资源库,资源库中包含的资料越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就越多。资源库的具体构建如下:其一,是生活体验资源,其中可以包括日记本、随笔、观察笔记等,包含学生所有的生活体验以及体验后的感受;其二,是阅读体验资源,其中包括学生的读书笔记以及书评、读后感等,这些从经典书籍中来获取体验经历也是一种重要的体验方式;其三,是写作档案,包括自己写过的作文、发表过的文章等,主要是从中认识到自己过去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思考以后如何改正。

(三)引导学生交流体验

首先,是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快速融入到情境中来,以此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中回忆起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将这些体验用个性化或者诗意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因为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的经历,因此其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往往会给人一种真实、动人的感觉;其次,可以创设一些情景活动,如主题演讲或者是辩论赛等,这些活动情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将自己的观点与内心情感表达出来,整个语言表达过程就变得自然、流畅;最后,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用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以及优美的音乐等作为诱导,渲染出一种特殊氛围,以此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三、总结

体验式写作教学注重组织教学体验活动,学生能够在体验中观察世界、感悟生活,从而积累大量与生活相关的素材,获取写作灵感。之后教师再创设出各类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文章。

参考文献:

[1]李双梅.基于建构主义及人本主义理论的体验式写作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14):75-76.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体验式教学模式应势而生。农村小学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1],使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协调性得到增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均得到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 体验式教学 设计 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体验式教学应用的原则是,在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从而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考虑到农村小学的地理环境特点,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笔者针对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去解析其设计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阅读与朗读相结合,设计与实践体验式语文教学课堂

朗诵是提高小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主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学生感官的积极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从字面上初步体会课文的内涵,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渗入其中,此时语文课文的意境就会被完美地勾勒出来。总之,在体验式语文教学课堂设置朗读环节,使学生处于朗读的语文教学环境中,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火烧云》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齐声朗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一段文字。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头脑中会呈现一片多姿多彩的火烧云场景,并感受到作者亲切、自然的写作风格,从而受到一定的启发与熏陶。总之,体验式教学可以借助朗读课文的方式来实现,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创新语文教学情景,激发学生主动体验的欲望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理强、活泼多动的特点。体验式教学重点在“体验”二字上,而情感体验的产生必须由某种特定的情景做依托。换句话说,体验式语文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学情景的构建。那么怎样创建语文教学情景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首先,教师参照语文教学内容,依据小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来设置教学目标;接着,创建模拟情景;最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模拟情景中收获体验。这样就达到了体验式教学的目标。

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小学语文课文内容编制课本剧,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的情绪、情感变化,进而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别具特色的写作风格,为他们日后的语文学习做铺垫。

三、教师引导学生亲历,完善体验式教学

小学体验式语文教W若要真正落实教学目标,仅仅凭借学生的感官体验是不够的,这样充其量只是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表层意义。只有引导学生亲历教学活动,他们的体验才是真切的,感悟才是真实的,收获才是丰满的。笔者将体验的亲历分为身体经历与心理经历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去获取相应的体验;后者是指学生在心理上与语文课文意境相接触,树立主人翁意识,与课文人物的思想与行为共进退,学生心理上可能会萌生喜悦、忧伤、怜悯的情感。为了使学生得到良好的体验效果,教师可以开展“语文课文赏析”活动,使学生逐字逐句去挖掘语文课文内容的实质,体验作者写作时或复杂或简单的心理状态,感悟出该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呈现的意义是什么,它在宣示或倡导什么思想内涵。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扁鹊治病》的教学中,笔者开展了“课文鉴赏”活动。扁鹊在发现蔡桓公患病以后,多次前去拜访他,希望自己利用精湛的医术医治蔡桓公。此时学生能够体会到扁鹊不仅有高超的医术,同时还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在课文赏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蔡桓公顽固的个性,他的讳疾忌医最终致使自己病入膏肓。学习完课文之后,学生体会到:在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有虚心的态度,认真接受别人的指点,继而通过各种途径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生活方式,这样自身的能力才会日益提高。总之,鉴赏课程的开展使学生达到了“心理经历”这一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四、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的开展丰富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是对语文教学课程的改革形式[2],它全面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作者心灵的声音,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灵感。其实,体验式教学的设计思路与实践路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体验课外环境的美妙。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都要求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真切的体验。此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增强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也提高了[3]。

【参考文献】

[1]刘玉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分析[J].读与算(教研版),2014(17):22-23.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周瑾(1976-),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苏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装饰艺术。(浙江温州325035)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56-02

艺术设计是建立在人文与科学研究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特色。围绕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强化实践能力,推进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各艺术高校教学体系构建的方向。但目前部分艺术高校在教学中依然重“学”轻“术”,既偏离了学科特性,也与社会行业急需人才的目标相差甚远。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但许多地方高校培养的设计人才却无法满足这种迫切需求,这无疑形成了巨大的供需矛盾。因此,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新型教学方式的开发更是当务之急。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笔者结合多年教学体会,认为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导入体验式教学是解决上述矛盾、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原因

我国现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从教育部的学科规范要求到各地方院校的教学计划,都开始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特别是强调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与行动的有机统一。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和模式设计,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1.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目前,设计本科教学依然沿用“授”―“受”模式,脱离了创新能力培养的轨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几乎很少研究设计人才需求的应用能力,以及如何实现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2.实践环节单一,主要依靠毕业实习课程。大部分艺术院校在教学计划中虽然均安排毕业实习课程,也使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实践训练,但由于受时间限制,学生又缺乏基础实践能力的积累,加之毕业展览与联络工作的双重压力,往往事与愿违,违背了理论转化实践的渐进性与反复性规律。

3.教学计划实践环节设置单一。理论联系实践处于师生的自发状况,缺乏系统的指导。部分年轻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大纲的限制,也只能是模拟虚拟案例或者建议学生课余实习,导致大多数学生忽视专业实践。

4.高校个别专业尝试实践活动,但未列入教学计划。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有些艺术设计高校结合个别专业也尝试一些实践活动,如服装专业的校企合作等,但并未有意识地将这些实践活动系统地纳入教学计划范畴。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院化”教学脱离社会经济建设。首先,传统观念对认识的制约。由于高等设计教育培养创新应用人才的方针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造成师生对设计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教与学的主动性。其次,被动型教学方式对思维能力的束缚。由教师演示虚拟案例,按照规定教学,学生按部就班地训练,既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封闭了思维的拓展,导致学生对课程乏味,甚至养成不操作的惰性。再次,课程结构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限制。教学计划缺乏对课程的系统规划,零散的技能操作训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设计教育,应以“应用能力”为特质,在设计课程中,将实践教学贯穿并运用于理论教学。

二、艺术设计课程体验式教学理念与体现

所谓艺术设计体验式教学,是指借鉴当前企业专业化的工作方式,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自主学习。在设计课程中,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着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在实践积累中体悟设计的真实价值。

将体验式教学导入艺术设计课程,以实践体验为导向,借助工作室平台构建设计教学载体。把电脑美术、图形设计、模型制作、包装设计、摄影等实践内容的各专业子课程教学活动与工作室结合,形成体验教学与专业特色、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情境教学模式。在体验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借鉴企业管理流程,设立实践课程的内容层次,并在教学中引入真题,启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参与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依托工作室的实践活动,提升探究与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还可以在体验式教学中,增强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范畴。把所积累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创业和竞赛中,创造更广阔的自我展示平台,这也是“思考―实践―创造”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的体现,强化“教、产、研”三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艺术设计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对艺术设计体验式教学来说,具体经历和主动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两个阶段,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形成理论概念与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使学生能够完整掌握及应用所学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1.结合专业特点精心设计体验式教学内容层次。体验式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实践”的经历与体悟展开。教师要根据实践的递进规律、专业课程特色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精心设计体验式教学的内容层次,并以“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三大模块进行划分,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将各专业子课程的实践内容分类并纳入这三大模块,以模拟工作室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将学生置于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开展体验式教学,环境艺术专业培养创意思维的“设计基础”“模型制作”等,可归类于“基础实践”;培养专业技能的“制图标准”“效果图制作”等,可归类于“综合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的“园林设计”“住宅设计”“酒店设计”等,可归类于“创新实践”,建立模拟工作室。

2.设置“企业工作室”情境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除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外,还要创设“工作室”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各种真实的或模拟的实战环境中,教师通过“项目工作室”,引导和启发学生,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体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领悟知识、获得技能和实战经验,从而实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框架主要由“理解”“演化”“操作”组成,这三个阶段基本上构建了课堂上的“实训单元”。教师可以通过模拟企业操作步骤,设置“实训单元”的任务与要求,并以国内外真实案例解释概念,让学生在课程初期就得到全面的体验,增进学习的欲望。然后以“项目小组”组织学生进入工作室进行基本技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操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师生及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培训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随后,再根据企业“项目课题”启发学生利用所演练的技能结合课程概念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以“实物展示”“课程心得”做出有章可循的评估。工作室内每个课程的“实训单元”都包含一个完整的互动体验循环,即思考―行动―反馈―评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保持实战动机,积极探索潜在的自我能力,这有利于学生技能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使教师本身的知识领域不断拓展,进而逐步实现“思考―学习―创造”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

3.建设综合实践基地推进“教、产、研”三结合。艺术设计体验式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向综合实践基地扩展。根据“创新实践”的课程需要,开设校外实习、设计心理、参观考察、展览竞赛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基地,把这些参与性强、具有直接体验和感悟的综合实践活动扩展到基地培训,使教学更贴近社会需求,也是体验式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紧密围绕实现艺术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开展,充分体现学生与设计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经济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专业品质。另外,实践基地的课程开发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标准,如“自然与社会研究”“设计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等,再结合地方实际,联合地方设计协会、企业、展览馆、图书馆等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共享资源,形成灵活特色的发展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构建基地。综合实践基地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使艺术设计课程体验式教学更具有可操作性与实效性,强化了学生自主积累设计经验的培养,为一线教学贯彻设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平台,推进了艺术院校“教、产、研”三结合的发展空间。

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将在艺术设计课程实践中精进、在情境中感悟、在思索中探知、在生活中完善。体验式教学强调的亲历探求与团队学习的工作室情境规划,旨在通过“教”―“学”互动与团队合作经历,深化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信赖,强化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把学生技能实践与思维创新结合起来,运用实践基地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中得以升华,促进创新思维与应用能力的成熟。

[参考文献]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体验式教学;体育课教学

将体验式教学法运用到高校体育课教学中,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教学活动中,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一、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意义

高校体育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个人能力,还应该使两者紧密结合。传统的高校体育课教学常常会让学生感到课程枯燥无味,无法帮助学生快速提高体育技术。这时,可以将体验式教学法融入体育课教学和训练当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还可以挖掘个人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体验式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满足我国当前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体育课教学中,通过引入体验式教学法,不仅能够丰富体育课课程教学的内容,更能够增强学生体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坚强的品质意志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它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补充,也对改革高校体育课教学有着深远影响。

二、当前体育课教学中制约体验式教学的因素

1.教师能力偏低

在体验式教学中,具有不同教学目的的教学项目犹如一个个游戏,教师无法从一个传授者变成一个引导者,这大大限制了体验式教学法的作用,更无法令学生在实际的体育体验项目中发挥自己的潜能。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并不是简单地在传统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体验式教学环节,而要拥有一套独立的体系结构和内容。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教师不具备优化教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2.教师对体验式教学法缺乏了解

教师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很多教师并没有接受专门的训练,教学法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有限,严重影响了体验式教学法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体育教学改革只停留在片面追求教学内容更新上,并未重视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与模式等的专业指导与培训。

三、体育课教学中优化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策略

1.完善体验式教学法

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体育课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知识,构建科学合理的体验式知识,才能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更有效地提升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针对我国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相应的体验式教学法理论知识体系不够完善,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点与师资力量,构建体育课体验式教学法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调整体育课教学环节设置。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优化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体育课学习目标。

2.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转变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的角色,使体育教师可以承担起培养学生的重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观察学生的表现,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环节,勇于创新,将体验式教学思想有机地融入传统体育课教育当中。同时,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由指导者转变成引导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还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体育课训练项目,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在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能准确地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顺利学习,观察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点拨。

3.丰富教师教学知识储备

高校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教学环节,以在完成传统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此同时,必要的生活技能、安全急救常识和坚强的品质都是学生完成体验式教学的有力保障。为了提高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相关技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需要结合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体验体育课教学乐趣,也可以提升学生对高校体育课教学的认知能力,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玮,张伟.体育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0(9):70.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真正有意义的教学不是一股脑儿地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体验中亲身感悟,总结规律和经验。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亲自感悟过程,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给学生提供亲自去体验、去感悟的机会,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1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先通过老师来讲述知识,真实地还原教学内容。再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亲自去尝试,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提升数学成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亲自感悟生活中的数学,让他们明白数学学习的目的,以及如何将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去更好地生活。

2体验式教学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2.1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丰富学生的经历:体验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强调学生的亲手体验。小学生在进行数学活动时他们的身体、思想以及心理都在体验、都在完善。学生在亲自体验中能够不断地进行反思,能够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经历。例如,在《面积的变化》这一章节中,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准备若干有固定的数目的正方形纸片,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拼成各种图案。感受相同数目的纸片拼成的图案之间的面积变化。带领学生感悟面积的含义和概念。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不仅明白了面积相同时边长不一定相同的相关理论,还明白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更加有规律、有顺序地摆放物品。2.2体验式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自身感受,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小学生与小学生之间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总是一视同仁,往往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异同。学生的各项能力是有差别的,精通的模块也是有区别的。这时就需要我们进行体验式教学,先让学生自己体验找到自己的水平处于哪一个位置,再让老师单独地进行辅导、提升技能。由此可以说体验式教学摒弃了传统的“一言堂”,它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更加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3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3.1师者为尊现象严重,学生的自身感受被忽略:我国传统的“师者为尊”思想就是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老师,根据老师的计划和安排走,不能对老师的话语有任何的歧义。在小学课堂上也是如此,老师下意识的认为自己才是重点,学生的任务就是“听”。因此,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之下,老师上课就是为了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根本不会听从学生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恶,有效性也就不能实现。3.2小学数学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实践性匮乏:很多小学数学老师觉得课本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学生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都学会,然后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做对题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去完全为了考试,而是要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能够去很好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地方便。但是在平时的教学时,老师却没有做到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老师只是要求学生认真听课,把重要的笔记和内容都记下来。然后给学生布置一大堆作业让学生自己去练习。这样只会让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厌倦,数学成绩根本提不上去。3.3小学数学教学死板化现象严重,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有待提升:小学数学老师过分注重讲课过程,把知识都全部一股脑儿地硬塞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主动去学习的机会。实际上,老师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内容,而是在于教会学生怎么样去学习、怎么样去自己创新和探索。新课标中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4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4.1创设具体化的教学情景,掌握好体验式教学的起点:先有了问题,才有了答案。也就是说,先有了问题情景,才有了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情景下教学更加能够让学生置身于内,更加能够促进学习任务的达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设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要激发学生体验热情,让小学生快乐地学习。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中,老师就可以先让学生估计一下1/4,2/8,以及3/12的大小。再给学生准备三块蛋糕,将第一块蛋糕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将第二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取出其中的2份,将第一块蛋糕平均分成12份,取出其中的3份。让学生比较取出的蛋糕是不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真实化的情景,学生也就能够领悟分数的相关性质。4.2带领学生亲身感悟数学化的过程,落实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顾名思义要让小学生亲身去体验,亲身去探索。因此,老师要给小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多设计一些能够体验感悟的数学问题,带领小学生亲身感悟数学化的过程,促进学生积极情感和学习能力的养成。例如,在学了三角形相关知识后,可以让他们自己做一个支架,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通过这些生活实践体验让小学生亲身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们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4.3合理设计体验式教学内容,准确提炼问题,鼓励学生反思: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力还是很差的,老师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平时上课的时候,老师不能把知识完全按照课本来教给小学生。这样教学只会让他们更加难理解和学习,还会让他们感到更加地疑惑,从心里对学习产生抵触。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就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改进,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突出体验过程,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

5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还能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等,它更加地注重学生的实践,更加地切合我们的实际生活。体验式的过程是学生亲身感受、自主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小学数学老师要善于利用和加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大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梅雪.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会展英语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7篇

一、角色扮演体验法――激发体验热情

角色扮演体验教学策略的理念是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使学生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扮演角色的要求行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了解生活、换位思考;通过表演体验自己或角色的心理或行为,学生能增进认识和培养感情。教师首先确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体验主题;其次由学生自己编排、导演故事情境或者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创设体验情境;最后学生自己汇报、总结角色体验的真实感受,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探讨,找出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比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三框《平等尊重你我他》中有关弱势群体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从而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特意在课堂上让一部分学生绑住双手,并试着用脚拿东西,甚至用脚做一些日常生活中必须用手才能完成的工作;另一部分学生蒙住眼睛,在黑暗中行走或者找东西。学生在情境中通过扮演角色体验到残疾人的痛苦和挫折,更激起内心对他们的同情。很多学生在体验后纷纷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要平等地对待那些弱势群体,更要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通过角色体验,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问题情境体验法――营造体验氛围

问题情境体验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相关教学活动反映生活,或通过对实际生活的模拟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展示。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能提高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问题,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当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时,我们可让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自主研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辩论等方式,达到教学效果。最后师生可以一起总结、巩固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可以被充分地挖掘,将教学目标与情感目标有机地融入情境中,给学生的是“春雨润物”的熏陶,而不是机械的灌输。

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一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时,我通过一个案例创设了三个情境问题:上初一的小强原来是一名积极上进的学生,后来小强的父母离异,谁也不愿承担抚养责任,小强常在父、母两处跑来跑去,慢慢地与社会上一些品行不良的人混在一起,经常逃课,去网吧上网,成绩一落千丈,学校也懒得过问。终于在别人的引诱、教唆下,他因偷窃进了少管所。小强在悔过书中写下这样一段内心独白:我稚嫩的肩膀尚扛不起生活的重担;单薄的身体尚无力抵御外来的伤害;清澈的双眸还辨不清光怪陆离的色彩;尚不成熟的心智还作不出趋利避害的随机判断。问题1.在生活中未成年的小强受到哪些侵害?问题2.小强的内心独白反映了未成年人的哪些特点?问题3.未成年人需要哪些方面的保护?学生通过激烈地讨论由情境产生的在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认识到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复杂的,我们可能会受到各种侵害,但由于未成年人的特殊的属性,我们必须知道在受侵害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被迅速地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三、情感渲染式――渲染体验情感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体验教育正是情感教育的基础。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体验式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情感世界,打开自己的心扉,产生情感的共鸣。有了自身的情感体验作为基础,无论是知识还是品德素养,学生接受起来就会自然、顺畅,也会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当代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步增强,他们有时不懂得感恩父母,不理解父母“严也是一种爱”,甚至与父母站在对立面。面对这种实际状况,我在上“理解父母严也是一种爱”时就想,如果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父母在生儿育女的人生道路上的不容易,体会到子女与父母的冲突会对父母造成的伤害,那么他们也就会发自内心主动积极地去化解“爱的冲突”。于是我就在课前请部分典型的学生家长给自己的子女写信。在课堂上,在配音诗《游子吟》的朗诵中,学生阅读父母写的信。学生意外地看着父母情真意切的心里话,他们的眼睛湿润了,内心深处的情感被强烈触动。这节课我没有说一句“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我们要感恩父母、理解父母”之类的话,但所有的学生都体会到父母的爱、感悟到要感恩父母。此时无声胜有声,情感的真实体验大大胜于空洞的说教。

四、生活实践式――增进体验感觉

生活实践体验是让学生亲自接受社会,接近生活,形成相关的直接经验,运用学生积累的大量、丰富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同化书本上抽象、间接的书本知识。这种教学策略体现“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回归社会生活,从生动的、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归纳出教学活动目标所指向的概括性结论。师生可以共同遴选有针对性的典型生活体验内容和场景,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回到课堂上,师生把由实践得出的结论和课堂教学的理论结论综合,整和体验的结论,验证课堂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内容会有深一步的体会。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8篇

体验式英语教学建构主义理论体验式教学最初来自于体验式的相关学习理论,在目前公认的对于体验式学习进行阐述的模型为David Kolb提出的一项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体验式的相关教学,也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里营造或者模拟情景。通过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设计之下,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四个阶段的学习模式的体验,并在不断地体验过程中进步。

一、体验式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1.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外语教学在目前的理论发展前提下,依照体验式的相关学习优势所提出来的。体验式教学指的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里,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来进行目的性的学习情景创设,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身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了引导和旁观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领悟知识和感知知识,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应用。

2.体验式教学的实际理论基础

体验式教学与其学生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风格息息相关。根据相关感知模式的差异可以分为触觉学习、体验学习、听觉学习、视觉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的实际学习方式能够分为探究型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体验型学习、接受型学习。1984年,倡导体验学习的David Kolb提出了相关体验学习圈。体验学习有:主动实践、抽象感念、思维观察、具体经验四项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不断的循环中,不断地有所提升和感悟。体验的具体是反思和观察的基础,实际观察到的内容会不断的转化为因为演绎推理所形成的新的理论或者认识里面,从而升华到一个全新的抽象概念。这些抽象的认识或者理论会进行新的实践和体验,也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二、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体验英语教学的相关理论主要来源于体验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因此,在进行体验式的英语学习和教学中要体现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要符合实际的体验学习圈的相关循环理论。因此,在英语体验式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进行以下几个阶段的学习和教学。

1.教学要求、目标、内容分析

每一个章节,每一个课堂都要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应该对于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目标进行了解和分析,对于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是怎样对于教学目标进行保证和支持的,除了教学内容上的知识之外,还需要哪些补充材料等。

2.情境设计

以教学实际内容为基础,根据相关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的情境设计。情境设计对于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应该以相关教学内容作为出发点和前提,以相关教学目标作为指导和方向,进行相关教学情景的模拟和创造。情景设计包含有输出性的相关情境设计以及输入性的相关情景设计两种。根据相关情境体验的实际途径的不同来进行途径分层:一是意识通过相关课堂的英语活动来进行体验。二是经英语来进行英语体验,只要是进行营造和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通过多媒体和网络的相关途径来推进和加强英语体验。对于这三种途径都应该满足以下相关要求:(1)指向性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目标必须作为整个情境设计的基本前提。(2)内容和形式的趣味性。只有学习内容充满趣味性,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3)将学生作为学习和教学的主体。情境体验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仅仅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要发挥学生的主置,进行自主的学习。(4)对于语言的交际意义以及使用的真实环境进行强调。传统教学与情景教学之间的最大的转变,就是情景教学是通过学生自身的感悟、感受、体验来进行抽象的理解、归纳、概念、总结,之后再开展新的实践和体验,通过不断的循环强化和刺激,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的深入和升级,从而完成整个知识意义的相关建构。语言实践和情境体验是为了能够真正的使得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得以实现,以及对于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进一步提高。(5)反思性、感悟性、思考性。在学生完成相关体验学习实践之后,应该进行感悟、思考和反思,并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概念和认识。

3.材料准备

根据实际的情景创设的需要进行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材料包括有很多,首先是语法点、阅读材料、词汇等语言材料的相关准备。再者,就是场景布置、道具、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材料、视频、音频、图片等的应用。对于材料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尽量地使得情景创设效果逼真和贴近现实,让学生能够不由自主的投入到情景里面,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体验感知有着更深入的触动。并且,情景的材料和设计的准备一定要体现可感悟性和规律性的原则,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感悟、思考和总结归纳,这样才可以真正有效地推进学生的实际意义构建。

4.体验

情境体验是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最中心和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体验式教学能否顺利和效果实现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对于相关体验活动进行详细的说明和介绍,对于活动规划以及目标任务进一步说清楚,之后再利用事先已经准备好的材料来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整个活动的主体,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各项相关体验教学活动的参加和了解。老师在学生作为主体的同时,也要起到引导和推进作用,时刻观察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做好课堂的气氛调节,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减少和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的学习情绪,积极帮助和鼓励学生能够积极进行体验和参与,对于整个课堂的节奏进行掌握和调节,使学生能够切身投入教学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