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范文第1篇

礼泉县位于陕西中部,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65所,其中农村中小学校共计138所,占全县基础教育总校数的80.36%。笔者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礼泉县东南部3所初级中学(降东初中、骏马初中、西张堡初中)和5所小学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研究的基本理念

1.清楚、深刻、全面地认识新课程改革是正确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和看法。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是对以往学科知识的更新、调整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或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采用。有的教师甚至对新课程改革的总体实施精神和具体内容了解甚少,并误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变革教育评价制度,使其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评价制度中的一部分(小学的各类考试、测验和初中的“中考”及各项测验)。这就是说,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错误的观念和思路,教育者自身的育人观念的建构是有问题的。这些情况与农村地区的现有条件和农民群众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关系。

2.精确、细致、到位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和核心理念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和出发点

“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根本出发点。教育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社会素质的体现和反映,它始终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育活动中的不足,使教育朝健康的方向逐步迈进和发展。如果从教育质的规定性这一角度讲,它探讨教师如何能获得正确的、积极的、强烈而持久的自我价值感和主体意识;探讨和不懈追求受教育对象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人性化培育;探讨学生个性的合理化张扬和内在自我潜能的有效发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感受和自我在各方面的发展与提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必须面向所有的受教育者,科学考虑各个地区(如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平原与山村等)的人文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生产条件的显性差异与隐性差异,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合理、有效设置与配合,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和教师。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理解其实质和精神理念,并落实到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来,使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共同参与到改革的具体活动中,并发展自身的各项素质和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3.结合本地教育实际,使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融合,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际之中是基拙教育改革的落脚点

我国的实际现状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造成了各地的教育差异。如:教育设备、教育资源、教育传统、教育水准和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速度、潜力的差异:地理区位的生产资源、自然资源的差异等。这些因素就使得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地区、学校在实际的运转当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具体问题:一方面学校的师资水平、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和生源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地区的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等社会条件等实际情况不同、因此.从本地的教育实际水平考虑,以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为出发点,结合《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内容有特色地开展和实施基础教育活动,是新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自身素质不高

(l)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代的育人精神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人才观依然滞留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效果的生成性评价层面。(2)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热情不足。在一些学校,部分教师存在“教书、领工资、看小孩”的思想,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3)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水平不达标。某些非师范教育培养的人员,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借助不正当的手段进人学校从事基础教育活动,造成一定的教育事故。还有些教师知识陈旧,致使教学活动质量差。(4)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差。许多教师知识面狭窄,专业技能不强,甚至有的教师不掌握起码的信息知识和计算机的简单操作与应用。(5)教师的实际教学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不足。在教育设备不足或紧缺的情况下,许多教师束手无策。

2.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带来的局限性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环节旨在构建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这种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以往社会普遍形成的人才观和评价方式,使广大家长和学生形成了“唯分”心理和思维定式,这与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相抵触,无形中加大了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难度。

3.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长期短缺、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学校硬件设备和教学仪器短缺,学校周边环境差。新课程实施中缺少物质条件或物质条件不足。其次,基础教育的师资紧缺。农村许多学校缺少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学生的学习条件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只能“喊口号,走过场,流于形式”。除此之外,农村广大学校缺少优良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又由于农村地区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比城市低,致使教师的工作热情不高,从而加剧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困难与艰辛。

三、对策与措施

1进一步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宣传和实践工作,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前途,对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作用和舆论优势,大力宣传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从而有效地提高全社会对课程改革的了解和支持,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目的和理念的准确把握,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力。

2.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习观”

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要创设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情境、时空情境等。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相对独立地解决问题,同样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让学生感觉到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并树立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突出强调情境目标、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并把情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积累.并通过实践体验_在改变学生的心理杰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上有所提高。再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有助于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与提升,这是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应做到:第一,课堂教学活动要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在“知识”上留有余地,并提供适量时间让学生提问。第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第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第五,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要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学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若把教学现象仅当做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互动过程来认识,则过于简单化。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更有力。

3.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要改变评价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和侧重于评价共性与一般趋势的现状。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要注重对个人发展独特性的评定,注重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进行综合素质的评定;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强调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并存,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强调要实现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移,要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实施终结性评价;强调要注重“质性”评价,改变以往只重视“量化”的倾向,要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要将课程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更多地关注课程的发展进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历程、教师素质提高及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要落实评价过程动态化,还应将终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评价的主体、客体及评价的内容不同,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及反馈方式必然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如对教师评价结果的描述,宜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反馈方式,可采取像“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学生成长日记’,这样的呈现方式。

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误区;教学目标;教学评价;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164-01

新课程改革是建立在新的教育观念基础上的,其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反思,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叶澜教授说过:“一节好的课堂教学应包括“五实”,即备课要扎实、教学内容要充实、课题资源要丰实、教学心态要平实、教后反思要真实。”

一、课堂教学误区

(一)教学目标的误区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新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特点为依据,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一些教师在利用新课程进行教学时,忽视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使教学目标游离于课堂之外,一味追求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变成了无轨电车,导致教学结构松散,教学内容不确定,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效果。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目标认识的错误和偏差反映了教师培训不到位,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有待于提高。

(二)教学方式方法使用误区

1.合作学习。目前的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因为教师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未进行思考与设计,教师作为仲裁者,出现了讨论泛化、应付式、形式化讨论,教师控制讨论过程,学生未进入合作学习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小组成员缺乏深层交流,结果往往是组长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想法,不积极的学生成了听众,这充分说明我们追求学习方式转变时,未把握好实施的“度”,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签式”教育。

2.探究性学习。目前探究性学习被错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缺少探索性,浅而无聊的讨论和言说布满了课堂,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这种教学方式的错误使用使整体性教学支离破碎,降低了知识智力价值;再次,教师将探究“泛化”与“神化”,用科学家的探究水平看待学生。

3.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探究合作创新,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然而,有的老师对此理解有偏差,上课时忽视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一味让学生独立学习,自己解决,也没有学习后的讨论、交流,学生学习后收获很少,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手段误区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手段形式上,滥用多媒体技术和其他教学方式。某些教师上课时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违背了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规律,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课件图片、影像制作上,花样繁多的多媒体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了满足,但留给学生动脑的时间极少,导致教学效果不佳。[2]

(四)教学评价误区

有些教师未真正理解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同时,会让学生习以为常,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削弱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不但不能使师生相互交流,而且对新课程改革是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二、课堂教学误区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是解决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误区的重要途径之一,改变教师陈旧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时纠正关于新课程改革观念中的错误想法,正确实施课程改革。

(二)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中的三个维度

教师应先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特点确定当前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在目标的达成程度及实现的方式上,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课程改革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教学目标三个维度,全面涉及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明确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过程及内容。

(三)教师应正确使用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法,合理设计课堂讨论及提问

教师对课堂教学形式、目的、方法、时机及过程应提前进行认真的思考与设计,合理安排讨论及提问过程,保证教学有效开展。课堂上要避免不分巨细、处处提问的做法,也要尽量避免判断性提问,注重师生有效互动,使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对话,进行知识的交流和传递。[3]

(四)教师应正确使用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方式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方法的使用效率,同时教师需要用巧、妙、抛的评价方式,不能一味地夸奖表扬,也不能一味的惩罚批评,要合理应用强化及惩罚方式,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需求,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进步成长。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条件下,教师需要追求一种有思考价值的课堂教学,课堂不求完美,只求真实而有价值,讲究从学生的思维水平出发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自己寻求发现。课堂是学生的生命阵地,不是教师的表演场所;教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发现、经历、创造。只有当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有效转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会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内核虚化与流于表层,有助于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旭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J].才智,2010(6:):29.

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范文第3篇

(一)小学德育课指导思想的改变

在没有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指导思想是在道德的基础上,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主要是以学习为主。此种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后发生了改变,对人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应该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道德,与此同时,还强调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教授学生知识等与培养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将德育教育和其它的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的连接。

(二)小学德育课性质的改变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之前,小学德育课的性质是一种分科课程,所谓的分科课程,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分开了,从而导致学生对自身、社会等的认识并不全面,教学内容出现了重复现象,教学效率较低。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的性质有了明显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将德育课和其它学科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生活课,两者的有效联系,使原本单一的德育课转变为“品德和生活”相结合的课程,进而体现出了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小学德育课目标的改变

在原有的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等。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倾向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注重学生对道德规范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在小学德育的目标上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不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等,还针对学习方法以及情感价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四)小学德育课内容的改变

小学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有集体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民主与法制教育等,这些教育内容基本将社会中的方方面面都包含进去了,这些教育内容中,有很多内容是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继续弘扬的,这样就使得人们在选择教育内容的时候,是以社会价值作为标准的,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多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可以为德育社会功能提供有效的服务。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小学德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产生了一定的转变,不再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来选择教学内容。在新课改的影响下,相关人员在选择教育内容的时候,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为依据的,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小学德育课实施方式的转变

在小学德育课的实施方式以及评价功能上,其注重的是结果性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的实施方式和评价功能有了显著的变化,在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更重视的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将综合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进行了整合,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的评价,更加合理。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求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从评价的角度、主体等进行转变,与此同时,还要求使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评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课更加重视科学合理的开发、使用资源,课程资源也不再局限于教材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等方式来丰富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

二、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 体育新课程改革 问题 应对

新课程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的教育经验的总结,是经验结合实际的产物,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产物,能否顺利实施新课程,将对素质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体育新课程是整个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环节,体育新课程提出了五个领域的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旨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能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竞争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一、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体育新课程改革所体现出的正是新时代“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改革就是旧制度的终结和革新,在发现我国教育制度中的问题后,就要依据实际解决问题。在解决体育新课程改革这一问题中,体育教师起到一种瓶颈式的关键作用。体育新课程所实施的客体是学生,而体育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媒介。据总结,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体育教育理念的欠缺。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学校实施,但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内容依然完全是“清一色”的田径、球类等竞技内容,体操和武术都很少开,中小学尤其明显。一方面是学校的经济能力有限,无法为提供足够的体育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学校不注重体育教育,甚至在一些学校中存在体育教师由其它课程的教师兼任。体育课在学校不受重视,被看成休闲课,特别是在学生学习紧张的复习考试阶段,体育课就被取消。

(二)对体育新课程理念的欠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二是改革内容,大力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引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和新兴运动项目,同时将竞技运动项目加以改进使之成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据我了解,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不外乎田径、球类项目,体育教师也因这些项目简单易行而只教于学生。

(三)体育教师创新性的欠缺。我国的体育教育并非走在其它学科教育的前列,体育教材在多年里存在着滞后性的缺点。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应死搬教材,要发挥其能动性和灵活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要经历从理解、熟悉到创造性的实施过程,这个过程是体育教师接受培训、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是将新课程理念与本校实际相结合且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过程。

(四)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解读存在误区。其要求体育教师改变传统方式,但一些体育教师却对教学方式有矫枉过正的倾向。新课程实施中误区的典型表现是:不是根据实际去设计教学流程,而是生搬硬套,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都让学生去“合作、探究、创新”。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以学生为中心,往往形成体育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中心地位,施行所谓的“放羊式”教育,形成完全的“自由化”学习,教师完全失去了引领的作用。

(五)对学生评价系统认识的不足。要求对学生的体育成绩有新的评价,教育部门也制定出新的系统,老师不能以学生的考试结果作为标准。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同样也适合于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不能因为学生在体质、体能方面存在缺陷,就放弃对学生的教育,而应该尽量发现学生所拥有的优势,对他们进行“因势利导”,激发其对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所以,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应以学生对待体育活动的态度、努力程度结合学习结果为评价的标准。

二、对新课程改革的应对策略

(一)结合实际正确解读新课程改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不能仅是死板的按照着新课程标准文件所言而作。要把解读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相结合,在教学这一实践活动中检验教师的解读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二)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育教师是实施体育新课程的能动者,学校必须引进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学校应为已有的体育教师提供再学习的环境,用“终身学习”“终身体育”的理念引导他们,使广大的体育教师成为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舵手。

(三)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体育新课程改革与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新课程拓宽了原有的体育课的学习领域,现有教师专业技能上的突出并不一定能够适应体育的新形势,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养,改变陈旧、单一的知识结构,在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与创新能力上比以往要更加勤奋努力。

(四)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始终贯穿着素质教育,其要求要改变以考试分数定成绩的评价方法。新的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理念,它在教学目标、内容、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在原来基础上有重大创新和突破,这给教育部门工作一线的体育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小结

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4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9—0031—01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大背景下,校长领导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通过领导课程改革来实现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进程和质量。因此,校长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对高中新课改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性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校长必须要有课程领导意识,新课程改革也考验着校长课程领导的能力和水平。

一、 课程领导力的理解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包括对课程理念的准确理解和对课改方向的把握,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有效组织和科学评价等。

新课改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因此,学校管理首先应当确立以激励人、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积极创造具有亲和力的人文成长环境。课程设置首先要有效实现国家课程改革体现的三维目标,同时,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规划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转变为适应本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创造性实践,这既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衡量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课程领导力对高中课改的影响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校长课程领导力引领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决定着课改的落实和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校长在学校中地位和作用的影响,可以说,课程领导力是校长角色所有能力中最基础、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首要能力。校长课程领导力包括了校长的课程规划、实施、管理和课程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是校长的核心领导力,也是校长的首要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更应该是校长立足本校实际,站在课程领导的“制高点”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灵活实施各类领导而产生的课程改革精神落实的校本推进力,从而有效促进师生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

三、高中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思考

1. 作为课改引领者,要提升课程理解力。校长对课程改革的领导,不但要体现在组织管理上,更要体现在思想的引领上。校长首先要对新课程理念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对学校课程实施现状有客观的判断、科学的决策,课程的实施才有正确的方向和坚实的基础。在执行国家课程、领悟精神实质的同时,也要能根据学校实际、学生水平、教师特色,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

2. 作为课改设计者,要提升课程规划力。校长对学校课程的规划和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既要充分考虑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又要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的课程开设能力出发,科学规划学校的近期、中长期课程开设计划,建立完善的学校课程长效机制。

3. 作为课改实践者,要提升课程实施力。首先要开齐课程,就是学校能够把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开齐。其次要开足课程。就是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数开设课程,即不超课时开设课程,也不减少课时开设课程。最后要开好课程。即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或校本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课程标准目标。

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09-01

自从2007年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不论是给教师还是学生带来的"冲击"的确都是不容小觑的。新课改是从我国教育实际出发,借鉴了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两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对于新课程改革笔者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1.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标准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尤其是近几年更是高呼由"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应该具备综合的高素质,而学生的发展自然而然又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学习的督促者,成绩的评价者;更应该是知识的引导者,课堂的合作者,学习的促进者,成长的记录者。教师在新课改中角色的转换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与传统课堂中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大相径庭。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要尊重不同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师要注意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给予学生自主探究时间。中学生本身对于知识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探索更多的新知,渴望学到更多的未知,所以作为教师来说,只要引导组织教学过程适当,就可以激发学生好学爱学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负责组织、协调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和学生做朋友,这样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压力会减小,从而能更好的达到相互理解。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的提升,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更重要的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这说明教师应该要成为学生生活的观察者和指导者,从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角色与传统教育中是很大不相同的。教师需要自己探索角色的转换,从而能够更有效的教学。

2.新课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和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倡导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已经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所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是很迫切也是很困难的。但是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会主动去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逐渐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兴趣的培养也需要教师的引导。首先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有趣, 吸引学生乐意去学。如在课堂中不时穿插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或游戏、比赛等形式, 教师也可以参与到自己设置的活动中去, 这样不仅可以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合作学习,例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活动,让学生敢于探究。给予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的权力,让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迸发出来。在开展探究合作学习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有效性,无效提问的讨论是浪费课堂时间,一般情况下需要学生探讨的问题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对于某个问题探究完成学生发表过意见后,教师应该及时的给出评价。对于学生的评价要扬长避短,多加鼓励,尤其是学生的优点要毫不吝啬地加以表扬。教师对于学生课堂上的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在对于评价学生不足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幽默风趣的言辞一带而过。

总之,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对于自身的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进行调整, 用自身独特的教学魅力来吸引学生, 使其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自主学习这个目的。

3.新课改中师生间的交流合作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对教师们的一次挑战,面对新的思维体系,合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师生间的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和学生既是合作者,又是相互促进者。这也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笔者认为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的。学生一见就怕的老师, 永远走不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上, 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才能赢得学生。教师走下三尺讲台, 走到学生中去, 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学习, 共同研究问题, 交流彼此思想。这样师生间的交流合作就得到大大的加强。作为教师来说应该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教师应该要对学生充满信心,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以便学生在教学中收获学习的快乐,从而师生间的互动得以加强。对于学生的兴趣方面,教师应该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这样学生也会愿意参与到教师的课堂当中去,从而师生间的交流合作得以加强。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不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挑战,但是作为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不畏挑战,勇敢的向前。新课改强调的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师生间交流合作的加强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长虎.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角色的转变[J].考试周刊,2011(9)

[2] 田晓鹏.浅谈新课改中的高中地理探究性学习[J].新西部,2009(18).

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核心概念;意义;目的;内容和范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13-01

一、有效教学核心概念

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具体说,就是教育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一直以来,英语教学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在教学思想上重视教学实践和教学结果,而忽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重视对学生双基的落实,而忽视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重视应试教学,而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早已被广大英语教师所理解和接受。然而,英语课程改革成果却不尽如人意,新课程倡导“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关键还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努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真正使有效教学的理念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前提,也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本课题就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现状进行剖析,对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以求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课堂英语教学达到最优化。

二、有效教学研究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的广大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精心的备课上课,可是收效甚微。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被动地灌输知识,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它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培养的人材缺乏创造力,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材的需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不仅自己教学水平高,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高效的英语课堂,应该是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效的课堂应该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积极思考,发展各种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因此,如何通过生动、活泼、有效的英语课使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如何使得我们的英语教师拥有先进的理念,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以使得我们的英语课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全面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英语课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也是研究和讨论高中英语课有效的教学设计的理念和策略必要前提。

三、研究内容和范围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研究、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研究、有效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和整合四个研究。

1、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是课题研究的重点,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教”首先要求教师要透彻理解新课程,其次,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课堂调控的技能与技巧。当然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有效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结构设计、有效的练习设计等。

2、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有利于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学生的“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具备自我监控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他们由单纯呈现转向探究学习,从个体学习转向合作学习,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3、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研究。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新课程指导下的评价方式包括测试性与非测试性评价,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等不同形式,目的是为了实现评价的多元性与可选择性,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与发展。

4、有效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成效。新课程把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做这英语课堂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使用教材”意味着教师有参与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责任,教师不仅要合理使用教材,还应该挖掘其他资源、整合优化教材,使教材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删减、增补和重组教材,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可以通过报刊阅读等手段增补或拓展教材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删除过时的和偏难的内容。此外,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其他资源,特别是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录像、直观教具、多媒体光盘、各种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是决定“有效教学”能否实现同时提升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高中英语教学实践,针对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和英语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教学评价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丰富完善和发展现有的有效教学理论,努力铸造学校有效教学特色。

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

一、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自2001年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逐步进入到高中课改阶段。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各界评论好坏参半。但有一点达成共识:新课程改革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新课改的许多理念还有待进一步落实。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工作的重心一直都在教师。一线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但是,我们好像一直都忽视了新课程改革的对象、忽视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对象――中学生,忽视了对他们的新课程改革培训。

不可否认,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主导权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落实。但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中学生――新课程改革成效的体现者。俗语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新课程改革只是一线教师的一头热,根本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要想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一步加大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必须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中学生培训,以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共同奏响新课程改革的新乐章。

二、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的内容

(一)新课改理念培训,重塑中学生朴素的课程观

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倡导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三大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与中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巴西籍葡萄牙学者保罗弗莱雷甚至用这样一句话来批判:在灌输式教育中,知识是那些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这其实就是压迫。但是,在许多中学生看来却并不然,他们已经习惯于并乐于完全倾听教师的独白。乃至于当一些教师私下和一些中学生交流他们对当前新课程实施的意见的时候,学生中的许多人竟然表示并不知道在进行新课程改革,也不喜欢教师的设问,更不喜欢和同学讨论,压根儿不明白教师为什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因为他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一些与当前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朴素的课程观,他们形成了接受式的课程学习观,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他们拥有狭窄的课程资源观,一般都将课程内容局限于书本知识,局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他们形成了封闭的课程观,学科界限分明;他们自身有强烈的分数意识,许多中学生仅仅将分数作为自己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偏重于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课程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些朴素的课程观严重阻碍了他们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认同,影响了他们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

由于中学生在自身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朴素课程观与我们当前新课改的很多理念不相符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时就很难得到中学生的理解。因此,新课改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理念培训,帮助他们重塑朴素的课程观,从而逐渐重构新的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课程观。

(二)新课改教学方式培训,引导中学生重构新的学习方法

1.自主性学习

主体性教育指出,教学活动既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活动,也是以中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是教师引导下的中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因此,主体性教育要求关注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可呈现这样的一种状态:学习动机可自我激发,学习内容可自我选择,学习方法可自我确定,学习时间可自我计划,学习过程可自我监控,学习结果可自我评价。”建立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要求中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习,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规定学习进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要求中学生具备独立的意志,能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要求中学生能够有选择性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恰当地吸取别人的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模式。

2.合作性学习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中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学生之间的学习,因此,合作性学习是当下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的教学方式之一。合作性学习注重中学生在小组内的互帮互学、互相讨论,从而达到效果最大化。“Jonson&Johnson认为,教师在运用合作性学习组织教学时,必须包括积极的相互依靠、个体责任、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社会技能和小组过程等五个要素。”因此,合作性学习的实施就要求中学生相应地转变自身的学习方法,从以前的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要求中学生习惯于和同学探讨问题,习惯于向同学请教并习惯于耐心向同学讲解,从而具有当前社会要求中学生养成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3.探究性学习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向中学生传递大量的间接经验。这也是一直以来学校兢兢业业履行的职责。但是,在向中学生传递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要注重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注重中学生自身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当前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要求其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出中学生学习的探究性。“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以培养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让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研究过程。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对话式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中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中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因此,对话式教学就要求中学生将自己与教师放在平等位置,敢于和教师交流、敢于向教师表达自己对教学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构建新的对话式学习方式。

三、新课改中学生培训的实施

(一)社团活动的组织

社团是一个中学生在学校重要的活动场所,是中学生在学校的归宿。因此,可以通过学校的社团活动展开对中学生的新课改培训。可以通过社团讨论活动,组织中学生交流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识;可以通过社团请新课改的相关专家来学校给中学生开设关于新课改的讲座,从而促使他们加深对新课改的了解并积极地做好自身的应对措施。

(二)教师的积极引领

教师是新课改的主要实施者和引领者。对于新课改,教师自身已经参与了很多次的培训。教师有责任将自身领会的新课改精神与中学生分享,积极引领中学生向新课改理念靠拢。教师应加强自身与中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多和中学生探讨他们对新课改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认识,从而帮助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新课改的认识,帮助他们不断改进,从而促使他们为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社会的大力支持

对于当前新课程改革,全社会都将焦点聚集于教师,关注对教师的新课改培训;大量的报纸杂志也提出了许多关于新课改的意见。但很少有人顾及到中学生对新课改的意见,更缺乏针对中学生的新课改培训。因此,我们应当呼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中学生自身对新课改的意见、看法,从而为针对中学生的新课改培训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孟庆男.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6.

[2]刘志国.合作性学习与教学模式的变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3]孙春玲.论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