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基础医学课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基础实验技术等。其中新增的医学基础实验技术课为一门综合性实验课,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为构建合理的基础医学课课程标准体系,作者对周边32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工作,通过与基层医生、临床医学专业一线教师、基础医学教师共同研究探讨后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选取各课程贴近岗位需求内容,分别制定课程标准,并构成新的课程标准体系。

2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推进基础医学课课程标准体系建设

2.1构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体系的目的和意义新的课程标准体系构建后形成了立体网络,互通有无,从整体上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知识要点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要求。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重点、难点的把握会更加清晰及明朗。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使学生更能形成整体思维,为基层医生岗位打下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引入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理念,详细列出了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业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2课程标准体系的特点

2.2.1完整性与规律性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知识的规律,基础医学课课程体系构架完整。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全部学完,第一学期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第二学期为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药理学和医学基础实验技术。

2.2.2整体性与个体性课程标准体系以整体观的思维进行构建,各门课程融合在一起,依次递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门课程标准均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进行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设置。个体性反应在每门课程均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以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为例,由于学时受限,只选取了几种常见的寄生虫作为教学点,课程标准重点内容在于细菌总论和免疫学部分。

2.2.3交互性与渗透性制定时体现了交互性与渗透性的原则,使各门课程学习起来能互相联想、启发。以药理学和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为例,其中抗生素的内容在2门课程标准中均有体现,而这2门课程均排在第二学期,时间上同步,内容上有衔接,因此,学生在学习时能融会贯通,增强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理解。

2.2.4创新性与实用性各门课程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紧密联系临床工作,以项目为引领,采用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以医学基础实验技术课为例,课程标准制定时以临床工作实际操作技能为导向,设定相应实验内容,如穿刺、注射的操作训练等。此外,还设计了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2.3课程标准的构成内容本校课程标准主要构成内容如下。

2.3.1前言包括制定依据、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等。

2.3.2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其中分目标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

2.3.3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以表格形式列出,包括项目名称、学业达成目标、学时分布等。

2.3.4教学设计按照工学结合、项目载体、学生主体、突出能力目标等原则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2.3.5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实施、教材选用情况等。

2.3.6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教学评价和考核要求贯彻以能力为本、动态与主动结合的理念。

2.3.7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学习资料、信息化教学资源、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等。

2.3.8其他说明包括本课程标准适用的学生对象、专业及修订年限说明等。

3课程标准体系构建与实施步骤

大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在发动和动员阶段,是自上而下的;在具体制定阶段,是自下而上的,教师是制定标准的主体;在修订与完善阶段,必须吸收学生的反馈建议[4]。

3.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标准体系框架依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基础医学课以综合能力分析为出发点,找准专业核心能力,确定课程的定位、任务与目标,并制定相应课程标准,构成课程标准体系。

3.2完善课程标准内涵,制定各课课程标准作者通过3个途径进行了前期调研:(1)到周边基层医院进行充分调研;(2)与临床医学专业一线教师进行多次研讨;(3)对在校生、实习生、基层医生三类对象进行调研(分别收回有效问卷140、120、110份)。根据调研结果,依据专业核心能力确定每门课的知识点、能力点、技能点和素质要求;按照科学、合理的分类及顺序构建课程标准体系;落实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细则;建立考核知识、能力、技能与素质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提出学生学业评价考核方法。确定基层医生岗位需要的能力要求及其他特殊要求后,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师一起,共同编制相应课程标准,见表1。

3.3边实施边完善,进一步修订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编制完成后在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试用,并根据调研结果反馈,再次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以药理学为例,对常见抗生素类药物部分进行了重新修订,增加了药物与临床的相互关联部分,使学生学习时更能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做到有的放矢。

4思考与探讨

4.1认清本科与专科的实质区别,更好地为专科层次学生服务本科与专科实质区别主要有三点:(1)人才培养目标不一样。专科是培养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和广大农村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本科是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2)课程要求不一样。本科生的课程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专科生的课程强调实际操作和应用。(3)面向岗位不一样。本科生毕业后可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工作,而专科生毕业后主要是在农村基层单位工作,工作环境与待遇完全不一样。只有认清以上几点,才能更好地构建课程标准体系,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4.2力争新课程标准体系的实用性得以实现新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体系形成后,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体现了以基层医生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特色,真正体现“基础医学知识专业化”的特点,增加了各门课程的融合度,能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打破基础医学课“理论部分过多、动手机会过少”的传统框架与模式,增加了独立的实验课,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能让学生“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

4.3岗位需求进一步与课程标准进行真正有效对接根据基层医生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选取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5]。融合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制订课程标准,力求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贴近岗位,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采用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零距离”上岗为目标,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以药理学为例,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突出学习的过程,应用PBL教学法,组建模拟药房为实训场所,并对药理学学习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依托行业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并吸纳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座。积极鼓励教师到医院参加工作实践。以本校基础医学部为例,从2012年7月开始已有30人次利用寒暑假到医院进行了顶岗实践,另已有医学院校专家、学者及医院高级技术人员6人次到本校进行了讲座培训与教学活动。通过培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完善教学梯队,同时,为更好地实施基础医学课课程标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为了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时代特征,一些医药院校相继开设了一些新的专业,其中很多是非医学专业,如管理、英语、信息、法学等专业,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其工作大多数都与医疗有某些相关,毕业后服务于医疗机构,工作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因此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必须学习一些医学知识。由于学时的限制及要求层次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在这些专业开设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将基础医学知识放在一本书内作介绍和讲授。该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利于将各门课进行较好地融合,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了解生理现象和疾病状态下的病理变化;了解致病因子与机体防病机制的相互关系,这些涵盖广泛的基础医学知识,将对所从事的医药卫生相关行业的工作,发挥重要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作用。

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基础医学概论教学内容太多、难于把握其难易度。基础医学概论涉及的内容很多也比较复杂,几乎涵盖了基础医学的各门学科。其教学模式往往有两种:一是分系统讲解,将各系统的基础内容衔接在一起进行讲解;另一种是分学科进行讲解,即按教材编写顺序由相关教研室轮流讲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无论那种模式讲解,都会出现教学内容多,跨度大,而教学时数有限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深浅度、各门学科之间很难衔接。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让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用得上,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较困难的问题。

2.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各环节普遍存在脱节。目前,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基础医学概论虽然有专门教材,但基本都是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的简单拼凑和压缩,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基础医学概论的授课教师也是各门课程相关教师的轮流授课,无专职教师,专门成立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的很少,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各门课程的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也不能很好的协调统一,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不同程度的脱节,实验教学不能与理论教学完美匹配,教师强调理论授课,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整个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知识脱节或重复,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和趣味性,不易理解和教学质量不高的共性弊病。

3.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的重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医学法事、英语等这些以文科学生为主的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对医学的学习及接受能力较理科学生差。从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等信息反馈了解到,学生对该门课程较感兴趣,但由于内容繁多,脱节严重,理解困难,自认为与自身专业相关性低等原因,慢慢的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等现象。

4.学生存在学习方法上的误区。学生在学习基础医学概论时,往往会有学习方法上的误区。这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客观上该课程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较抽象,有些内容是一些微观的知识,如细胞学、细菌学、病毒学的内容等,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内容涉及一些较复杂的机制,如休克的发病机制、免疫应答等,学生很难理解;主观上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和进度不适应,因而有些学生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有些学生太注意一些局部的细节,而忽视对整体的把握,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对策及建议

1.整合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对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全盘把握,对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做到恰当的联系和衔接,并且对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大胆调整,科学整合,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以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重组、融合、优化课程内容[1]。力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适用性,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注重相关学科教学的协同效应,避免重复,更不能前后矛盾,并依此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2.突出专业针对性,采用器官系统教学法。应认真研究非医学专业,突出专业针对性,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非医学专业课程体系。针对内容多而时数偏少的特点,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确定了以分器官系统教学,实施“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首先,分器官系统教学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可以使授课更加生动、丰富,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并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其次,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有利于学生构建较完善的医学知识结构及临床思维的形成。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根本。

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课程依据教学内容,打破或淡化实验的学科界限,精选实验内容,以形态学实验室和机能学实验室为依托,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策划好实验设计,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综合性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既要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又要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综合性。自主设计性实验,优先考虑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计,并作为学生评价和期末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

4.编写和选用实用型教材。2005年,以我校石增立教授为主编的基础医学概论教材[2]出版。在此期间也有一些教材出版[3],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内容重叠、缺乏整体联系的问题。教材应充分考虑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性,紧紧围绕非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力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力求简明扼要、循序渐进,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近期,我们将对该教材进行改版,分器官系统进行编写,力求做到整体优化、简明扼要、联系紧密、衔接流畅、重点突出,适用性强,并尽快编写配套的实验指导教材。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最基本的保证。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就业能力;基础医学;培养;

基础医学是医学门类中一个重要的一级学科,它与生命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紧密关联,在探索人体自然奥秘和疾病的演变及防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成果均包含了大量基础医学研究内容。然而在当今的社会形势面前,医学领域重临床、轻基础的现象普遍存在,客观上造成基础医学专业人才流失、学科发展滞后的恶性循环,也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招生和就业工作的开展。调研中我们发现,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单一,就业渠道不畅是制约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1],构建“以培养能力为本,拓宽就业渠道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培养新模式势在必行。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医学院校中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和就业心理现状,我们选择了天津医科大学等三所医学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一定比例的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学生问卷发放300份,回收276份,有效问卷274份,问卷有效率为91.3%,有效问卷中男生比例为47.4%,一、二、三年级比例为33%、32%和35%。

1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

1.1生源欠佳

基础医学主要培养在高等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实验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而这些单位往往已趋近饱和或提高了用人标准,使得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也严重影响了报考志愿。调查中我们发现: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绝大部分为“调剂生”,有的专业调剂生比例甚至达到90%以上;随着形势的发展,近几年,某些院校连录取“调剂生”都出现了困难,无法完成既定招生计划。由于入学后所学专业并非自己最初报考志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发展前景困惑,思想、情绪不稳,难以潜心学习。调查显示,有超过50%(159人)的研究生不喜欢现有专业,,39.4%(108人)考虑过混文凭,19.3%(53人)的学生有过退学的想法[2]。

1.2学科发展薄弱

新形势下,研究生具有双重性,既是导师的学生又是导师的助手,是科研队伍的生力军,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3]。如果没有研究生,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将难以开展,学科发展必然放慢步伐,学科发展的缓慢,客观上又影响了招生和就业的进程,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基础学科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既没有充足的学生来源,又难以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激烈就业竞争的能力。与临床学科相比,学校对基础学科的经费投入和学科平台建设也略显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待遇相对较差,以致人才流失严重,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基础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

1.3就业心理压力大

调查中我们发现,造成基础医学研究生压力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远高于同一年级的临床研究生,而且在就业压力面前,女生表现更加显著;统计发现,就业压力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大(表1),与求职时间密切相关。在就业压力的表现中,51.8%的学生认为缺乏明确就业方向,83.6%的同学对自身就业前景不乐观,37.2%的同学表示所学专业与新的工作岗位关系不大,46.4%同学认为除了出国或复习考博没有太好出路,21.5%同学考虑中途转行(表2)。因职业前景不明朗而产生的心理困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学信心和学习状态,对导师带教和自身就业竞争力提升也产生了消极作用。

2提高基础医学类研究生就业能力的途径探索

2.1加强心理疏导

由心仪的报考专业刚刚调剂到新专业,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针对这部分学生,研究生管理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对于其专业方向和导师的选择要重点关注,还要特别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鼓励他们摆脱包袱,轻装上阵,投入到新专业的学习中去。要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和想法,增加他们对学科前沿的了解,提高对专业学习和就业前景的信心;要引导他们在新阶段面前发挥自身长处,克服缺点,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规划好研究生生涯,多途径实现专业拓展。同时,涉及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部门,要解放思想,为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在政策扶持、方针制定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为他们的顺利毕业和就业做好坚实基础。

2.2加大学科支持力度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特别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在科研经费、仪器设备等方面增加投入力度;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个人发展、福利待遇等方面加强重视程度,鼓励教师不断创造,不断超越,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科研,积极申请各级研究项目,积极出国研修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科研素质,提升基础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管理部门也要为基础医学类研究生在招生、培养等方面多创造有利条件,天津医科大学自2009年起对录取为基础学科的研究生全部实行公费制,而且在创新基金、硕博连读、公派留学等领域大力扶持,极大提升了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很多同学借助高端学科平台显著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为继续深造或求职择业做了很好铺垫。

2.3调整课程设置

学位课程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基石和本源,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而言,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提高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掌握科研技能,对于提升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大多数医学院校研究生学位课程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内容滞后和重复,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新等现象,构建系统化的课程非常重要,可通过课程整合,实施模块式教学,将原本孤立的学科凝聚为平台课程模块、进展课程模块、实践技术类课程模块和学术活动模块等,通过打破成规、精选教学内容和丰富课程内涵,达到加强课程的基础化和综合化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的目的。对于基础类研究生,课程中还要注重加强与临床学科的紧密联系,突出基础研究对临床工作的指导作用,鼓励学生以本学科为基础向相关领域拓展,使学生具备尽可能宽厚的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科研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助于培育复合型人才并为顺利就业提供基础和保障。

2.4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基础医学研究生刚刚涉猎新学科,往往处于茫然状态,这就要求导师为这部分学生倾注更多心血。在调研工作中,我们感到缺少具体、及时的指导,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心理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基础类研究生在生涯规划和个人发展上特别希望得到导师更多的指导,甚至包括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因此,导师应首先做好专业引路人的工作,通过介绍学科的历史发展和学术前沿,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新的专业领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今后的各项工作做好思想基础;其次,导师应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与悉心引导并重,通过勤指导、多督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再次,导师要根据基础学科的学习需要和学生特点,给学生制定阅读中外文献的计划,并要求学生定期提交相应的读书笔记或研究报告,不断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理论功底[4],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一)成立了保障综合改革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机构

为保障综合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由主管教学的崔慧先副校长为组长的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基础医学院、教务处、国资处、人事处、财务处和医院相关人员组成,协调各个方面工作,保障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支持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拨出专款用于该项工作。

(二)通过顶层设计确定了综合改革的模式

经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教学改革工作委员会的多次调研、论证、讨论以及外出参观学习,确立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采用理论课整合、创新性实验改革为主干,佐以PBL教学以及增加进展讲座、选修课设计的四个模块的改革方案。相应成立了教学改革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四个工作小组:理论课整合小组、PBL教学小组、实验课整合小组以及讲座、选修课设计小组。组长由学院各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或主任担任。小组成员是各学科遴选的资深的教授或年富力强的教学科研骨干,参与人员预计达百人。

(三)四个方面工作均取得阶段性进展,部分进入试行阶段

自年下半年,各工作小组均进入了高密度的实质性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初步完成了综合改革各个模块的方案,并开始在临床医学七年制试行。

1、阶段工作及进展总结如下:

1)对基础医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优化整合:

理论课整合定位是使学生掌握基础医学学科的基本知识,有机地衔接各学科的知识点。工作基本要点是从两个层面对知识点进行梳理:I:各学科教学专家、教学骨干进行学科内梳理,以遴选本学科的主干知识、框架知识;II:相关学科间进行学科间梳理,并对课时、上课时间进行周密的编排,以避免知识点不必要的重复。

2、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开设创新性实验课:

医学是实验的科学,为了有利于学生科研思维的初步培养,在掌握基础医学实验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前沿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整合。

3、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案例讨论式教学:

传统的理论课教学系统性强,有质量较高的、数量充足的教材,有稳定的师资队伍。但是,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希望通过开展PBL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开设讲座、设计选修课,对新课程体系进行查漏补缺:

通过基础医学知识前沿,以及与临床疾病相关联的讲座、选修引领学生了解前沿知识点、最新进展,进一步开阔思路和视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是对理论和实验教学课程的有效补充。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1构建多学科整合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

 

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有两个特点:学科的整合性和医学专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对原本仅针对生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课程进行了重建和优化。从以前的在二级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层面讲授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转变为现在的从_级学科基础医学的应用角度,重点阐述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和相关研究策略,面向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多个基础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同时也对临床专业学生开放。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与前沿,成为生物学及医学各学科研究的共同焦点。有关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验性、综合性和前沿性0。因此,重建的课程以生物大分子研究为中心,从生命活动及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着手,整合了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病理生理等不同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研究方法及前沿进展,使学生开阔眼界,掌握生命科学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拓宽研究思维。

 

2合理组建不同学科专家联合教学团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重建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课程在师资的配备上更注重多学科的整合,除了目前由基础医学多学科教授执教外,还计划引入在转化医学方面卓有成效的临床专业教授参与教学,使基础研究生学会如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凝练科学问题和设计课题,并且进一步将基础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具体内容中,选择最重要的医学问题如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糖尿病等作为专题讲座。教授们在自身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收集案例,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将科研成果和最新研究策略和进展引入教学内容。最后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整合相关知识点,确保学生对本课程涉及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一个相对系统的学习。同时,对教学具体组织形式以及考核方式等达成共识。教学进度安排循序渐进,前面几次课侧重介绍新技术和新知识,后面则依次开展医学重大问题研究专题讲座,以及文献阅读和学术写作训练。相对稳定的专家教学团队的构建,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规范的教学实施,是确保研究生教学质量的第_要素。

 

3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实施个性化教学

 

不同医学院校在不同年份招收的研究生的生源结构都会有不同,同一批次的学生知识背景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多层次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显得至关重要。目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教改课程学时的三分之二为教师主讲,三分之_则组织学生在文献阅读基础上开展随堂分组讨论。在专题讲座中,每位导师还结合自己科研经历,和同学们_起探讨提出科学问题和解决科学问题的策略。课后的反馈显示,学生普遍欢迎随堂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认为这种同学和导师之间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能极大地填补个人知识的缺口,帮助学生阐明_些理解模糊的关键信息,对科研思维的形成极有帮助。具体教学实践中,还是会遇到不同知识背景的同学教学效果不同的情况,有的同学对跨专业的讨论显得很吃力。应对策略是每组人数要少、每组注意搭配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选择适当难度和广度的教学参考资料于课前发放给学生、引导老师注意个性化辅导等。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不管是面对哪_层次的学生,都要注意鼓励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增加一定比例的国内外专家的特邀学术讲座,可以满足基础较好的研究生对科研前沿信息的渴求,进—步拓展研究生的视野。

 

4增加形成性评估的考核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研究生课程的构建是基于能力培养的,包括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论文书写技能以及沟通技能等。而传统的总结性评估的考核方式大多只是在学习阶段结束后考核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程度。而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的形成性评估,能反映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动态变化,让教师有机会根据反馈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内容,并且有针对性地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实施个性化辅导0。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教改课程中,目前考核的主要形式是在学期末要求学生结合各自专业方向撰写综述,并进行打分。同时在课程中期,教师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程度和问答情况,对每一个学生给予面对面的反馈,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相应的对策给予及时的指导。在课程反馈中,学生肯定了这种形成性评估的教学效果,并建议增加更多的科研写作方面的练习以及教师_对_的实时评阅和具体指导。因此,研究生课程考核应该注重两个方面: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学业的进展情况。这样既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学效果,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医学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尽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却都是可塑之才,教师只要因材施教,就能为医学科研培养出优秀的后备人才。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更加要求课程组导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带教意识,肯为培养不同专业的学生付出课堂以外的时间和心血。课题组也应该规范和师指导方面的具体要求,而教学管理部门则需要进_步加强研究生教学的督查,以切实保障研究生教学效果。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注重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整合,并且要以重要医学问题为依托,规范科研思维和学术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设计上注重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实效性,帮助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体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研究生独立进行科研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方法上以研讨式教学形式为主,以特定的研究方向为中心让研究生参与讨论,更注重学生在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考核中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掌握情况,还要结合更加灵活的形成性考核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获取前沿进展和新技术,训练其科研课题设计能力、科研论文撰写等科研基本功,以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医学科研人才。临床医学七年制教育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模式m。通过临床七年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工作能力水平达到七年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能力考核标准,同时具有对实习医师进行业务指导的能力。七年制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硕士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人才00。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6篇

Abstract: Purpose: To study the releva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asic medical science courses in nursing profession; Method: Analyzing the direct relation of curriculum setting and the studying of late-stage clinical courses and clinical work; Result: There are shortages in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selection of material,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teaching method of teachers; Conclusion: Further improvement of curriculum setting in nursing profession.

关键词: 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课程设置

Key words: nursing profession;basic medical course;curriculum setting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271-02

0引言

基础医学课程主要阐述了人体正常和出现异常时的形态、结构、功能,为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康复等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支持。是护理及医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临床课程的先期课程,其开设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护生对临床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共开设: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药理学7门课程。

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受以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影响,对课程及内容选择、安排顺序,形成的课程方案与过去中专学校时无明显变化,对目前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在课程设置与安排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现叙述如下。

1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学时分配问题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各学科教师都认为自己担任的科目重要,要求增加学时,造成各个学科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所以制定现代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分配学时,应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按照每门学科对人才培养目标所起的独特作用,来合理的进行学时分配。

我校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21.1%,对于学时的分配,是基础医学教学中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学科不同的教师他们的观点不一样。基础医学的教师认为应增加基础医学学时。护理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师认为应维持现状。但是我校受调查66%的06级学生(121人)认为基础医学学时需要增加。我校成人教育学生(在职医院护理工作者)104人,61%的人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内容太多,难学而意义不大。

2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使用教材的问题

护理专业在过去使用的是 “供医学、护理、口腔等专业使用”字样的书籍,目前选择的教材范围缩小,但护理专业开设的7门课程中5门基础医学课程选用的教科书是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护理学需要改编现有的基础医学教材,使其更适用于护理专业,以避免医学模式阻碍护理专业的发展。我校已意识到了没有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教材所出现的问题,于是发现一些较大的书店的医学专柜,都有各式各样的供护理专业使用的基础医学书籍,但真的选用时还得谨慎抉择。因此,目前还没有做出新的行动。

3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师的问题

我校护理教育的基础医学老师几乎都受过医学教育,他们既教授护理专业的学生也教授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甚至不同专业在同一课堂讲课,我们了解到只有协和医学院和复旦大学等少数学校的护理学院才有专门给护理学生上基础医学课的教师。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但是将护理专业学生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实践相联系差距较大,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4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其他问题

4.1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后,少数院校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转变。在此期间,有的学校按系统讲课,但是,在同一系统频繁更换不同教研室的教师,使得学生既要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在书本上跳来跳去,又要被迫习惯于不同面孔和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均不能很好体现,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主要限于七年制以上,教学效果也有待时间认定。更何况高职高专缺乏人力、物力等支持,学生层次、学制也受到一定制约,教师授课仍然是“自由发挥”。

4.2 授课内容缺乏指导的问题在护理专业领域没有对于基础医学所要教的内容质量、难易程度进行指导。教师们认为正是基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缺少指导,对于教学内容的深浅难以把握。他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对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理解来选择课程内容,实际上应根据学生在临床上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

4.3 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是众多院校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尤其在高职高专具有较强实践技能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但在学习基础医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基础医学课程难学,教师也觉得基础医学难教。药理学、病理学是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但是也是最难把握的课程。护生在基础医学上所花的学习时间较多。但学生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完以后,大多不能把基础医学知识和护理实践相联系,难以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之许多教师教学任务重,到临床实践的机会极少,执业资格限制等问题,也很难把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实践相结合。为此,在所学的教材中加入基础医学和实践相关的例子以及与其他医学相关的专业内容,供教师们共同探讨如何理论联系实际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但目前还没有较为合适的教材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使用,学生学习时不能把基础医学与疾病联系起来,便认为基础医学与护理关系不大。

基础医学与理论联系实际的重担压在教师身上,需要教师有大量可供选择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有深厚的临床背景,正所谓临床教师基础医学知识较薄弱,基础医学教师临床知识技能不足。

4.4 护理专业考试的问题护理专业执业资格考试中,并不直接考试与基础医学的相关题目,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但至少也是学生认为基础医学课程与护理专业无多大关系的思想根源之一。以上是现阶段我校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据了解全国许多类似学校也有较为相似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还有待各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我校护理专业采取何种课程安排的方式,以满足护理专业特色而又有别于其它医学专业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还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会君,李红玉,刘涛.护理本科教学中“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设置[J].中国护理管理,2006,6(6):18-19.

[2]彭玉高,秦索娜.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6,4(3):165-166.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41-02

临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临床医学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培养医学生达到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卓越医师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与推进,改革和创新符合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当前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自2010年开始,我校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仍是主流学制,与其它专业相比,临床医学由于其本身的技术性、复杂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决定了它是一种对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其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临床见习、专业实习、课外实践和专业综合能力测试等各个环节,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具有多环节、多层次、长周期、较分散的特点。随着《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引入和实施,临床医学教育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和提高全面素质转变,其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和期望的医生”,尤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己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国内众多高等医学院校都在大力推进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包括建立临床“床边教学”模式,设置“三早”实践课程,尝试建立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技能中心,设立模拟诊室、病房,配备现代化教学模型、医学模特(SP病人)等。在教学上综合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客观结构临床考试(OSCE)、多站考试(MSE)等方法。但受原有几十年传统模式的束缚,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以“学科为中心”模式的影响,课程体系设计中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依然存在,实践教学体系单一,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实践教学长期从属于相对独立的理论课且课程实验间缺乏交叉融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实验项目内容设计的综合性、创新性方面体现不足,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还不完善等。因此,只有进一步深化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当今临床医学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要求,达到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实践

1.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为课程实验、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彼此相对独立,相互分离,不利于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我们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表1)。形成以突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训练为目的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2.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点。①整合构建基础实践实验课程群。医学基础技能实验改革的要点是突破传统的基础医学以各门课程各自开设实验的相互隔离模式,将原有按学科的实验教学资源从所属课程分离出来,按学科性质(形态、机能、分子、病原等)开展纵向或横向的有机整合,并独立设置课程,使实验教学课程化。全部生物医学基础实验整合为五门实验课程,即医学大体形态实验学(整合原有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医学显微形态实验学(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整合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相关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医学机能实验学(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教学内容)、生物分子检测与分析实验学(整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等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病原生物实验学(整合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专业基础技能实验部分则整合为两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即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手术学基础和临床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整合成临床基本技能实验学,而把原来分散在其它学科中的心电图、实验室诊断和医学影像如X线、超声、CT、MRI诊断等相关内容整合为临床辅助技能实验学。通过实验课程的整合和独立,既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又促进了传统学科的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突出了实践和创新的原则,形成了完整的基础实践实验课程群。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通过把科研活动及时引入实践教学之中,有序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开展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一是在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融合改革中,加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比重,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如机能学实验和分子医学实验中引入设计性或创新性实验项目,这些实验本身就是带有一定科研性质的综合训练,由教师给出实验课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验方案实施的全过程(自行查阅资料,自拟实验方案,组织开题报告,提交实验报告等),教师随时指导实验过程并对实验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二是依托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校级开放性实验,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申报课题、设计方案、实验操作、论文撰写,把科学研究的训练与实践能力的提高统一起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的能力。③加强床边教学,改革实习模式。临床课间见习(床边教学),是培养学生疾病认症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施以病例为基础、问题为导向、临床思维训练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即采用CBL(案例教学)或PBL(问题教学)为主的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首先深入病房采集病史、查体认症,然后教师结合病例提出相关问题,学生集中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完成见习报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针对近年来学生临床实习与考研准备、就业应聘发生较大冲突的矛盾,我们在教学计划中整体上将临床实习时间提前(第八学期即进入临床教学医院实习)并将临床实习分为通科实习和选科实习两部分。临床通科实习,即临床轮转实习,共计42周,通过系统全面的临床各科轮转实习,使学生受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初步具备独立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全部学生必须按实纲要求完成;通科实习结束后,安排6周临床选科实习,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尤其是毕业后的职业需求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的临床学科强化专科技能培养。④完善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体系。临床技能是医学生最基本的技能,临床能力不只是单纯考评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而是考核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我们进行了专业综合能力测试的改革,强调综合测试应以考察临床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测试方式采取试卷笔试、床边口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进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测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临床实习出科考试,主要进行临床技能床边测试,考核问诊、查体、常见病诊断与治疗及临床操作能力等;二是临床实习中期考核,主要进行医德医风考核和临床病例分析笔试;三是实习结束综合考试,由毕业前临床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规范化考试组成,理论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临床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临床技能规范化考试采取多站考试形式,包括SP考站和和计算机模拟考站,主要考核毕业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如体格检查和临床常用操作技术)和临床辅助技能(如心电图和各种影像检查图片的判读以及常用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与应用等)。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测试贯穿于整个实习教学环节,成为了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的促进了临床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为医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铁滨,梁维君,邓文艳,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10,9(2):226-228.

[2]雷丹琼,林建荣,胡岗.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53-54.

[3]李燕,王燕蓉,李昭宇,等.创新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74-75.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双向整合案例;多元整合;临床医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63-03

医学教育改革目的是促进学生批判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获得新知识能力的发展[1]。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改革无疑为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拓宽了教学改革的思路,提供了一种教育改革的理念。PBL创始的初衷是以团队为基础、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其理念更是发展成为“以学生自主学习、探寻知识为内在动力,交流协作、询证决策为外在渠道,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学习革命”。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成功地引入问题导向学习(PBL)教育改革理念,进行双向整合案例(PBL)课程改革,组织更多的临床医生参与PBL课程前期教学。PBL课程的整个课程设置中,在培养目标、案例编写、导师组成、学习内容、考评方式等五个方面跨专业、多学科参与PBL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多元整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等专业的学科老师参与到临床医学专业各个阶段的PBL课程学习。

一、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双向整合案例(PBL)课程体系

1.建立阶段性学习目标。现代医学更注重多学科的交叉整合[2],PBL课程的培养目标分为两个阶段:

(1)基础阶段: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爱护生命、关心人类健康的医学人文精神以及积极探索、勇于求真的医学科研精神。具体表现为:①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生物学与人体基本生理学知识为背景,以大众健康教育和社会医学为指引,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根据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与教学进展,引入临床现象,以基础学科知识为核心,融入医学伦理学等社会人文知识进行关联分析,初步建立人体生理与疾病的整体观念。③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综合基础医学多学科知识,利用临床病例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引出人体疾病与病理、解剖、生化及免疫等基础知识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将基础知识的学习系统化。④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结合学生初步接触临床知识的特点,适当引入临床常见的急症病例,分析、探索其判别与抢救;整合基础学科、医学人文和社区教育有关知识。

(2)临床阶段: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研精神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临床整体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①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综合学生已具备的基础学科知识以及部分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病例注入案例学习,将基础学科知识与临床诊断进行推理思维的演绎。②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基于学生开展临床阶段相关学科的学习,采用多系统疾病整合案例,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生发展与诊治过程,学习如何将人体疾病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综合考虑疾病防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养成全面、整体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第四学年第二学期:综合学生已具备基础与临床、人文与伦理的完备知识体系,以及长期的PBL训练,应用整合性案例,使学生初步具有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习惯,促进完成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角色的转变。

2.制定课程学习计划。依据阶段性学习目标,将整个PBL课程学习计划分为三个阶段:通识阶段、基础阶段、临床阶段。

(1)通识阶段:共6个学时,3个学时进行PBL概论课讲授,以大班上课的形式,由PBL导师系统介绍PBL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评价反馈等,同时概略地介绍文献检索的有关内容、检索源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另外3个学时用于通识案例的学习,通识案例学习指由导师带领各自小组学生在PBL教室中通过通识案例的学习能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整个PBL的学习流程、评价反馈、文献检索等内容。

(2)基础阶段:共10个案例,每个案例9个学时,共90个学时,通过四个学期,小组完成学习。在案例学习时间分配上主要分为,第一学年第二学期2个案例,第二学年第一学期2个案例,第二学年第二学期3个案例,第三学年第一学期3个案例。所有案例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侧重于基础阶段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整合和应用。

(3)临床阶段:共10个案例,每个案例9个学时,共90个学时,通过三个学期,小组完成学习。在案例学习时间分配上主要分为,第三学年第二学期3个案例,第四学年第一学期3个案例,第四学年第二学期4个案例。所有案例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侧重于临床阶段的学科知识,有目的地将基础阶段的知识整合应用。

(三)案例撰写

1.案例撰写及修改流程:①由入选PBL中心的导师根据分组安排进行集体讨论,根据教学要求对案例的编写达成共识;②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有撰写经验的导师根据学习目标撰写案例,并注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社会医学等方向的整合;③小组在对案例进行充分讨论修改后将编写好的案例交由PBL中心案例审核组;④经审定后合格的案例交导师和学生使用,对需要进一步修改的案例提出修改意见,交由案例编写小组继续集体修改,经修改审定后再继续交由交导师和学生使用;⑤根据学生在案例使用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进行修改完善。

2.案例撰写技巧及要求:①案例应符合现实,且有真实感的故事情节,从而可以引发学生共鸣,便于学生展开讨论。②对处于基础阶段的学生应以基础医学知识和公共健康知识为主,兼顾临床诊断,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惑;③提示性问题尽量注意基础到临床的前后推理演绎关系,与每一幕内容紧密结合,有的放矢,在具体情节中设计好线索,以便学生有效展开讨论。

(四)考核评估

考核评估是整个PBL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具体设置为以下评价过程:

1.持续性评价(总成绩的50%)。在每个案例学习的过程中,导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记录情况,从灵活掌握并运用相关概念和知识能力、演绎推理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和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六个维度出发进行评价。

2.阶段性评价(总成绩的20%)。在每个案例学习的最后评价和反馈环节,每个组员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汇报,由导师和同组学生根据该学生的小组学习表现和汇报情况进行打分。

3.学年学期评价(总成绩的30%)。在每学期PBL案例学习最后评价和反馈,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本学期PBL学结答辩。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可以在知识储备与运用、学习兴趣与态度、学习能力、协作沟通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展开自我阐述,也可以表述自身的学习状况,以及PBL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体会和理解进行阐述。

由导师组成考核组,根据学生答辩过程中整体形象和表达情况进行提问和打分。最后,结合持续性评价和阶段评价的结果形成《PBL学生学期评价报告》,作为学生参与本学期PBL学习的最终成绩。

二、建立PBL课程管理体系

1.成立校级PBL中心,负责全校PBL教学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导师培训和认证、案例审核、督导评估和奖励、教学研究,以及制定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改革方案。中心下设5个小组:(1)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和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分管教学院长组成,全面指导中心的各项工作;(2)教学管理组(秘书处):由中心副主任和相关学院教学办主任组成,协调中心行政事务、组织协调PBL教学改革实施过程;(3)培训和认证组:组织PBL培训(包括教师和学生),审定PBL导师资格;(4)案例审核组:组织对编写的案例进行审核、修订,并根据培训组的安排对案例审核、修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5)督导评估组:制订考核及评估方式,建设考核题库,监控并反馈学习过程,组织导师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培训,开展专题调研等。

2.建立校级PBL导师库,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管理。每年定期举办两期导师培训班,对入选导师库的导师,按照基础医学50%、临床医学3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的比例遴选建立临床医学专业PBL基础学习阶段(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至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导师团队;按照临床医学8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护理学10%的比例遴选建立临床医学专业PBL临床学习阶段(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至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导师团队。在组建好的导师团队定期进行考核评估,根据学生对导师的反馈意见,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每学期对导师进行淘汰和增选。

3.案例管理,案例是PBL课程的核心,好的案例是PBL课程成功的必备的条件[3]。基于审核通过的案例,根据案例的适用对象进行分类编号,分别归入临床医学专业PBL课程相应学年学期案例库,每年对相应学年学期案例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别增补;已经使用过的案例,组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和导师的建议和要求,根据学生和导师的反馈意见,每年组织专家对案例进行集中讨论,根据讨论意见组织修改和审定。

4.硬件建设与管理。根据学生数和学科教学任务的安排,建设所需PBL教室,每个PBL教室可供10-12人面对面交流讨论,同时在教室内配有黑白板、多媒体相应设备以及支持无线网络的各种设备;为了对每个PBL教室实施有效管控,在每个教室安装同步摄像传导设备,中心可实时对教室的设施进行了解维护及对学习小组学习情况进行录像或远程同步播放。

中心建立PBL课程网站,将PBL任务通过网站进行公布,根据学习任务安排通过网站对学生和导师进行学习分组,并将与PBL有关的小组讨论内容,导师对学生的,学生对导师的以及学生相互的评价及时呈现;同时还可利用网站对PBL学习过程中案例、学习效果等开展各种问卷式调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整个PBL学习过程进行管控。

三、建立PBL课程评价体系

1.学生对双向整合案例(PBL)课程的评价。为加强了解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南京医科大学针对PBL课程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设置了6个课程评价指标。

作为首批开设双向整合案例(PBL)课程的对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共671名学生,随机分为69个学习小组,在完成3个案例学习后,对所有2015级671名学生进行无记名网络问卷调查(表1)。由表1可知,2015级学生通过PBL课程的学习,大多学生认为PBL课程对自主学习能力、运用概念和知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演绎推理思维能力等能力的提高均有明显帮助。尤其在“协作沟通能力”方面的认同度达到92.8%。

2.导师对双向整合案例(PBL)课程的评价。为了进一步对PBL课程完善,更广泛地征求参与PBL课程学习导师的建议,在完成每一次案例学习后,参与上课的导师根据PBL中心统一发放的调查表(学生表现、案例内容、教学硬件三大调查模块)进行评价和建议,中心在统计和分析调查表后,集中汇总,提交中心领导小组为课程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

3.教学督导对双向整合案例(PBL)课程的随堂评价。根据PBL教学任务,组织教学督导随机选择PBL课堂。教学督导在随机旁听PBL课程过程中,从导师的“关注度-导师密切关注小组的学习,并及时做好记录,不做与课堂无关其他事”、“帮助度-导师在讨论过程中能适时地引导小组展开有方向性的积极讨论,并且不会让小组讨论冷场或离题”、“客观度-导师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并及时进行反馈并有针对性的指出问题,积极帮助学生进步”等三个维度来评价导师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

四、总结

从PBL在内地医学院校教学改革进程来看,有部分高校主要是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科老师在着力研究并开展PBL教学改革。PBL,是一个建设性的、自导的、合作的和前后关联的过程,从“教”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更多的教师或教学管理者会认为是一种教学改革或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如果转换一种角度,从“学”的角度来看,PBL更应被理解为一种“学习革命”,让学生在共同学习、主动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循证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梅人朗.自1765年到1990年代北美医学课程的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1999,(4):7-15.

[2]凌保东,李春平.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与高等医学教育的应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6):20-21.

[3]段亚平,曲妮,李勇,格桑曲珍.PBL案例的设计与编写[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57-58.

Investig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in Clinical Medicine Teaching

ZHANG Huai-ping1,LIU Xiao-rong2,TANG Shao-wen3,XI Chun-hua4,WANG Yan-yan4,YU Rong-bin5

(1. Teacher Development Center,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3. School of Public Health,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4.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5.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Nanjing 21002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