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级中学;新课程改革;学校管理

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总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而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仅靠课堂教学就能解决的。对于学校来说,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在学校管理层面上作出调整与变革。创建于2003年的**高中,是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宁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宁夏南部山区人口素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创办的一所直属于宁夏教育厅的全日制寄宿普通高中。学校在创办与发展时期恰逢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时机。2004年,宁夏成为全国首批高中课程改革四个实验省区之一,**高中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课改实验样本学校。

在六年的课改实践过程中,学校经历了“雾里看花,热情高涨;水中捞月,困难重重;面对实际,理性思考;乘风破浪,走出困境;柳暗花明,稳步推进;风光无限,从形式到内涵”的发展历程。在课程改革初期经历了“热情高涨”的阶段之后,**高中的教师们也曾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反映教学任务在规定的课时内完不成,教材容量大,部分练习题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教材中设置的探究学习活动栏目多,有些探究活动是理想化的设计,实际操作很难做到。二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发现教师随意增加、拓展教学内容,把新教材教学内容简单化,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三是学生感到课堂上热闹红火,课后没有多大收获。教师产生了许多困惑:新课程到底怎么教?新教材到底怎样用?三维目标怎样才能落实?“我怎么越来越不会教了?”“我到底该怎么教?课堂上那几个等待喂食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小鸟越来越离群了,怎么办?”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如何应对未来的高考?面对上述种种问题,学校在管理层面上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一、明确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目标

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更加准确地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在课程改革之初,学校就坚持“立足本校、着眼全局,全面规划、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立足课堂、确保质量”的原则,树立了以课改为契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优化教师队伍为重点、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培育优秀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思路,以“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让每一位学校管理者的才干得到充分展现”为宗旨,迎接挑战、抢抓机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创办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学校。学校紧紧围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始终秉承高素质下的高质量的理念。具体来说,就是尽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的最大努力,让所有**高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此前提下,追求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让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在三年的成长过程中,眼界得到开阔,思想得到启迪,学识得到提高,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制度

要推进新课程改革,首先要转变管理制度。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高中努力构建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源泉和根基,以课程设置为主干,以部门管理为分枝、以师生发展为绿叶和花朵的树型学校管理模式,凸显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自主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克服原有的“校长管处室,处室管师生”学校管理模式的弊端,变“行政型”管理为“学术—行政型”管理,变“命令”为“研讨”,变“领导”为“服务”,由模式化走向多元化,由标准化走向特色化,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学校管理。

同时,建立和完善学校实施新课改的各项制度。新课程实施初期,学校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自治区教育厅制定的《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和《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本校实际,相继制定了《**高中三年课程方案》《**高级中学课程设置和排课方案》《**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高中学分认定办法》《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子》《**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高级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行动研究》等一系列工作方案与管理制度。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学校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课改理念,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制度和思想基础。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教师培训制度,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新课程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校本培训。

三、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健全学生的身心,促使学生的道义、良知和责任觉醒。所以,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也是学校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的过程。要使学校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一个能体现教育本质的课程体系,因为课程是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要素。好课程孕育好学校。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的课程设置经历了规划、修订、完善、改革、创新的动态过程,努力使学校的课程不仅适应社会发展,而且适合学校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适合学校不同特长的教师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最终适合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的课程设置目标。在调整、开全、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开设了回归教育本质、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校本课程,使每个进入**高中的学生学有所教、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004年,学校研究制定了《**高中三年课程方案》,为学校稳步、有效开展课程实验奠定了基础。同时,学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体系,补充其内涵,现已经建立起了比较适合学校实际的“必修课—选修课—校本课”课程体系。在开设好必修课、选修课、各学科研究性学习课和综合实践课的基础上,学校还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既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带动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没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要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课堂,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高中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非常强调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努力形成体现

学生参与性、自主性、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建立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始终在追问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教学结论与过程并重;教书与育人并重;教与学并重;书本知识与社会和生活实际并重。学校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成为教师教学智慧展现的场所、成为启迪学生思想的场所、成为师生知识探究的场所,使师生之间形成教学相长的共同体。

语文课上,教师结合战国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发表对荆轲的看法。有学生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令人感动,也有学生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举动不足取。政治课上,教师让学生对“美国财长保尔森说人民币快速增值对中国有益”发表看法。物理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在月球上能否和在地球上一样,踢出所谓的“香蕉球”。英语课上,教师让学生解释“酷、粉丝、媒体、文曲星、OPEC”等词的含义。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讨论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形成的原因时,有学生对教材文字表述提出了质疑,他说:“老师,我认为教材中对春秋战国时政治形势的叙述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这句‘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都管不着。’我认为不应该说周天子管不着,虽然当时王权衰弱,诸侯争霸,但周天子仍然是名义上诸侯的共主,只是周天子没有能力管了,不能说管不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管不了。”课堂中出现的这个“小问题”,反映了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究,其学习方式在发生悄然的变化,教师解决课堂问题需要智慧。

在“感受新课程”征文中,有学生这样描述新课程的课堂:“讲台不再是老师的舞台,原来看似很高的讲台,现在我们坐在下面的同学只需一抬脚就能迈上去。课堂成为老师与学生互动互学的场所,老师作为引路人,就课文中的线索进行点拔。然后剩下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在讨论、提问中得到解决。我们一节课内所学到的东西远远多于以前老师所灌输的知识。并且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如此上课不再成为我们的痛苦,而成为一种乐趣。”

五、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使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从单一的“考试打分”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内容从学习成绩评价转向综合素质评价;评价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教师、同学和自己多元;评价方法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动态地评价过程,建立适应新课程实施需要,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其关键的一点就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高级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宁夏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教学评价实施方案,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有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经过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评价专题培训,广大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环节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不仅对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水平给予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是否得当给予评价,还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方法、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评价结果发挥了价值引领和激励作用。一位高二年级学生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获得班级进步奖时,激动地说:“我的孩子从上小学到现在,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一直受批评,这是他当学生以来第一次获奖,我太高兴了,他有希望了!’,在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注重评价的综合性、差异性、过程性、发展性,尊重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会自评与他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不断总结和深化学校的课改实践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因此,学校要推进课程改革,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深化。经过第一轮三年的实践与探索,**高中新课程改革初见成效,但学校也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不断推进的过程。学校以“回首新课改,寻找突破口”为主题,对第一轮三年课改实践进行全面总结,确定了学校课改的四个突破点,即加快教学目标校本化进程;树立为学生一生奠基的理念,着手构建符合校情和学情的课程体系,挖掘资源,开设满足学生需求和个性特点的校本课程;支持、引导教师按新课程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新课程改革从形式推向内涵,逐步走向成熟,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启动了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为目标的第二轮课程改革。把国家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与学校所在地域、文化背景、办学层次和水平、师资水平、学生的特点和学业水平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学校课程,通过删、减、增、调教材内容,使国家课程贴近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取得最大进步。: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课程领导 内涵 层次任务 基本内容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058-02

随着课程改革和课程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在新课程改革之初对现行学校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如何应对新课程的挑战关注不够,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明显不足,造成“许多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仍然沿袭过去的管理方式‘有条不紊’地靠惯性进行管理,在热闹的改革现象下面,僵硬的管理机制顽强地按自己的轨道运行,致使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逐渐被老的学校运行方式所同化,新课改对学校造成的冲击最后仅仅体现为新教材的使用”;[1]原本隐藏在课程背后的各种深层次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课程领导的问题作为新课程实验中一个不可回避的方面也从课程管理的研究中分离出来,成为从学校组织行为角度应对新课程良性实施要求的课程理论研究领域。

但是,课程领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具有哪些内涵和特征?“革新的课程领导”与“传统的课程管理”有什么不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课程领导的概念内涵、“革新的课程领导”与“传统的课程管理”的不同以及课程领导的层次、任务与内容等方面加以剖析。

1 课程领导的内涵

“课程领导”(Curriculum Leadership)作为一个概念是1952年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帕索(A. Harry Passow)在其完成的博士论文《以集体为中心的课程领导》(Group Centered Curriculum Leadership)中首次提出并使用的。70年代,美国管理学界新兴的领导理论代替了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人们认为一个成功领导者的角色不是去命令、控制、监督,而是倾听、合作、引导、协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中也开始探讨管理者的角色向领导者角色转型的问题。80年代,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对课程领导的阐释和研究报告日渐增多,使得课程领导的理论育实践成为课程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香港、大陆也相继开始了对课程领导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领导科学、学校管理学、课程论等相关理论,结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对“课程领导”作如下定义:课程领导是在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及改进的过程中,以一定的组织架构为平台,依据特定的情境因素,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从而统领、指引、带动、引导共同体实现课程发展和改革目标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课程领导是一个涵盖国家、地方、学校、课堂的多层面的活动和运作系统,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一个持续变化、充满活力的互动过程,是一个课程领导者和教育实践者在共同的组织框架内围绕课程问题谋求共识的对话过程,其最终目的正如格拉索恩(A.A.Glatthorn)所言,“课程领导所发挥的功能在使学校的体系及其学校,能达到增进学生学习品质的目标”。[2]

2 课程领导的层次与任务

课程领导是一个涵盖国家、地方、学校、课堂的多层次的活动系统。国家对课程的领导主要是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制定课程管理政策和国家课程标准,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与课时,并有效实施课程评价制度。地方对课程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制订与执行国家课程管理政策,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本地的实际情况拟定高品质的地方化课程标准,制订本地实施国家课程的区域计划,规划地方课程,确认各阶段的学习方案,制订必修科目,并且完成各学科教学时间的配置。学校对课程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化课程标准构建学校层面的课程标准,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创造性地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开发与选择适合本校的课程,实现课程统整。教师的主要职责体现在依据学校层面的课程标准,从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未来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建课程领导共同体,拟定教学活动安排,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弹性单元教学计划,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化课程,充实、延伸、拓展和补救教学,并对课程实施状况实施实时评价和调整。

3 学校课程领导的基本内容

“革新的课程领导以道德权威为基础,通过变革推进民主的、合作的、创新的领导”,[3]就学校课程领导而言,具体蕴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明确学校办学哲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经验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4]而“做一个优秀的‘领跑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科学而明确的目标,让团队围绕这个目标统一思想和行动,形成共识和合力”。[5]因而,任何一所学校的领导都应明确自己的办学哲学与办学思路,并把这种理念贯彻落实到学校管理、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之中,不断引导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以新的观念、新的角色、新的视野审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规划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学校的课程设置,构建合作、民主、对话的学校文化。

第二,健全课程开发组织,规划学校课程方案

加强对课程开发组织的领导是有效进行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就学校而言,应成立校长、教师、学生代表以及校外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蕴含的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教学经验和学习体验等活动,从而实现以学生为意义建构主体的课程方案规划。

第三,组织民主、开放、合作的课程领导团体

课程领导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种独特的合作行为;其主体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团体。组成一个民主、开放、合作的课程领导团体,使领导共同体的每个成员平等地分享课程领导的权利与职责,通过民主、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借助对信息的及时反馈、总结和批判性反思,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学和研修培训一体化,也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不同年级教师、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

第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倡导“建立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开展校本教育教学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以满足自身专业发展、学生学习需求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课程领导中应将课程开发过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整合在一起,使教师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变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转变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由课程分数的评价者转变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学校的课程领导应进一步淡化行政职能,致力于探索课程与学生发展的关系。通过对课程与教学的改革,革新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五,重构学校组织

在课程领导的过程中要重构学校的组织架构,改变原有的等级式的管理体系和监管制度,强调合作共同体的构建和共同目标的达成,实现团体成员间的平等、参与、民主和互动,形成多元互动民主平等的扁平组织结构。学校文化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石与保障。每个教师都是研究者、课程设计者,每间教室都是课程实验室,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育社区、课程改革中心,更加强调自我概念、民主价值、共享决定以及不断的反省实践和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领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所研究的领域比较宽广。从传统的课程管理走向革新的课程领导,是观念和理念的转变与更新,它意味着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诱发,意味着从约束控制组织成员走向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意味着从严格等级管理走向团队协作,从重视目标的制定和权威的重要性到强调愿景和影响力。[6]

参考文献

[1] 张廷凯:《革新课程领导的现实意义和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2期.

[2] A.A.Glatthorn著,单文经等译:《校长的课程领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3] 郑东辉,施莉:《课程领导理念探微》,《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4] 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范文第3篇

学习;工具性;人文性;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B)―0062―01

我县初中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已有五年了。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本人切实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教师在课堂上都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尽其所能地去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整个课堂的文学色彩很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应用,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但是,我们在体验到喜悦的同时,也感到理论与实际不好统一的矛盾与困惑。为此,本人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指正。

困惑一:文言文教学该怎样教

为了让学生继承和吸收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在我国各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都有一定量的文言文作品。由于年代的久远及语言的变迁,再加上初中生的语言知识和理解能力有限,这使得学生对这类作品的理解相当困难。因此,《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给出 “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浅显要求,并重点强调了朗诵和积累教学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诗文的句意讲解得不够,造成学生对诗文中的语句理解不够深入,对很多只是一知半解,致使他们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如对作品主题的探究、课文的理解背诵、名言佳句的灵活使用等都产生了很多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教文言文呢?“读――释――说――背”是我主张的学习文言文的四环节。强调诵读,其好处就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听、学、读、写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自我学习、自我研究的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困惑二:怎样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最有效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那么,几个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又有效呢?我认为,小组组成规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具体任务和条件适时调整分组。比如,活动时间短,小组规模就可以小一些;活动时间长,小组规模则可以大一些;学习任务重,困难比较大,小组规模则可更大一些。在一般的教学中,我认为4人小组最合适,小组的成员组成最好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小组成员在知识基础、认知技能、学习风格、年龄、性别、个性等方面应具有差异性。组间同质即各小组之间应大体均衡。在4人小组的组合中,由一名学习较好的学生担任负责人,每次的讨论负责人要做好牵头作用,让各成员广泛交流意见。

困惑三:如何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新课程中确立的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人文性在教材中的取向更明显一些。但作为一个学科,仍需有特殊的知识体系,但这套知识体系在新教材中是什么位置?如何处理?很多教师感到很困惑。所以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工具性,在教学中以训练、做题为主;有的教师则只注重人文性,在教学中只注重感悟,这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字词积累、病句修改之类的语文基础知识在教学中要不要进行?我认为,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中数学 数学学习 数学教学

数学是高中教学中最主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包含了数学中的基本内容,是对中小学数学的加深和拓展,是终身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课程。新课程理念要求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具有新时代的特征,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方式等必须与时俱进,这是新课改的主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将新课程理念贯彻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让新课改的理念和新的教学观在高中数学课堂上驻足。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以学生的发展观为中心任务和终极目标,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打造精彩的高中数学课堂,让高中数学教学彰显课改精神,突显课改魅力,演绎高中数学教学的精彩,奏响高中数学教学的华丽篇章。

一、实施新课改,改革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局部或哪一方面,可谓包罗万象,涉及目标、结构、内容及与之相密切相关的方法方式等方方面面。其中,教学方法方式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教学改革的成与败,影响了教学改革是否顺利开展和得以实施。新课改的主旨精神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求。新课程改革不能止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认同或接受,更关键的在于用心感悟并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跻身于课改的先锋之列。

实施新课改,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起来,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应试教育的桎梏,灌输教学的“一言堂”。结合教材,选择适宜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和问题,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和创新学习的实践,体会发现的乐趣,发展创新意识。

如在学习《概率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走出灌输教学,以“掷骰子”游戏,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比教师讲效果要好得多。通过实验和探究,这个游戏可以出现C1={出现1点}、C2={出现2点}等许多事件,再以问题:你还能写出其他事件吗?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比教师一一给出所有的实践效果要好得多。

二、改进数学教学方法,落实新课改

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学方式的改变,模式的更新,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该相应地调整和改革,在运用新课程理念、推进新课程改革、探讨教学创新之时,努力改变教学方法是最基本的问题。

1.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应该从课之初的导入、课堂的主体教学等打造和演绎精彩课堂。

(1)独特的导入,引发兴趣。

仍然以《概率的基本性质》为例,在课堂导入部分,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引入课题和学习内容,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个俗语所蕴含的道理,其实是数学“概率”所反映和折射的数学概率问题和事件问题。那么,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概率的基本性质”在日常教学中居主要地位和重要地位。

(2)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问题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安排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活动的开展,否则合作探究只能成为空洞的形式。

对于“函数y=2x+1的单调区间”的学习,如果设计以下问题:函数的主要性质是什么?制作出绘制其图像的方案,探究其图像的特点。一系列问题一呈现出来,学生情绪高涨,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和研究。这些问题的设计也具有层次性和梯度,学生对第一个问题都能顺利解决,而接下来的问题却令许多学生皱起了眉头,在合作中,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一过程和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有天壤之别,学生合作探究、构建知识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新课改的理念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贯彻。

2.培养学生质疑、善思习惯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把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质疑、善思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首先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应注重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思考问题的转折处等精心设计和提出问题,真正使问题成为课堂教学、启思益智的金钥匙。其次,应注意在重点处和关键处提出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疑问,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者,可以选择使用适当的评价机制,采取竞争、评比、游戏等方法,不断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学生通过投掷骰子,感受到事件间的关系后,引导学生思考:在投掷骰子的实验中,可以定义出许多事件,那么可以类比出集合和集合之间的关系,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吗?这个问题无疑能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具有发散思维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然,新课改下的课堂模式没有唯一,只要是坚持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都是可行的。广大教师应积极投入到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构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生态课堂,不盲目迷信任何一种模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要勇于创新,给学生构建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就是精彩的课堂。最后用一句广告词结束全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应不断探讨和研究,打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传统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诸种弊端己日渐显现,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潮流。为了更好地使新课程改革得以推进,必须按照新课程蕴涵的文化理念,重新建构新型的课堂教学精神文化。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精神文化重塑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新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观念、模式、方式和行为的变革,即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的变革,更为根本的是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要对现有课堂教学文化进行重建,才能最终实现改革的目的。课堂教学精神文化是课堂教学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所在,传统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诸种弊端己日渐显现,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潮流。只有按照新课程蕴涵的文化理念,重新建构新型的课堂教学精神文化,才能最终实现改革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辨证统一。”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产物,人也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其行为受文化的制约。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非常丰富,几乎无所不包。人类后天实践活动习得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类型及方式,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社会成员习得的并为全体成员所共享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

精神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它是一种观念性的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起源于人类在满足自己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时超越这些最基本的需要而产生的新的需要,这是一种创造性和自由的需要。因此,在文化的所有层面中,最具有内在性、最能体现文化的超越性和造性本质特征的是精神文化。课堂教学精神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进接触、交流、对话而构建的价值体系及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思维范式和行为方式等。课堂教学精神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具有特殊性、情境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特殊性。课堂教学精神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课堂教学精神文化是由特殊的文化主体、特殊的文化活动和特殊的行为规范构成的。首先,构成课堂教学精神文化主体的教师和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与课堂外不同的是,教师是经过严格培训和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学生是处于一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儿童,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其次,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因为,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向学生传授文化,学生学习掌握文化,这一教育活动有别于其他文化活动。最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特定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既有显性的,如课堂规章制度、行为守则等,又有隐性的,如教师和学生达成的共识等。所以说,课堂教学精神文化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文化模式的特殊文化。

情境性。课堂教学精神文化存在于课堂这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具有特殊的环境背景,并受一定的时空条件的影响。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围绕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其教学方式、思想感情、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境,教师和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言语、动作和情感的交流,相互理解、信任,营造出适宜开展教学活动的课堂氛围。所以说,课堂教学精神文化是情境性文化。

隐蔽性。课堂教学精神文化是无形的,不具有形体性,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它时刻制约、左右着师生的行为,而不被我们所发现。课堂教学精神文化已经融入师生的活动,内化于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中,师生的课堂行为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下进行,但不被我们意识到。只有在教学活动中试图去改变我们已经习惯化了的某种行为,如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时,我们才会感觉到这种文化的存在。

课堂教学在一定的文化中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深受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深深植根于课堂教学精神文化之中。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精神文化下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可以说课堂教学精神文化孕育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打个比方,课堂教学精神文化就像土壤,课堂教学活动就像是在土壤上进行的各种劳作。

二、传统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现实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精神文化最大特点是无批判的被动接受。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提前准备好的教案,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整整齐齐地坐在下面,安静地听着、记着,教师好比演讲者,学生成了听众,讲台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学变成了灌输,学习成了接受。在这样的文化中,学生习惯于教师的讲解,其学习主体性逐渐丧失,教师成为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学生则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和学生难以在课堂上体验到教学的乐趣。

(一)教学理念的滞后现象

当前,我国中小学盛行一种“挖坑”式的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提前预设好问题的答案,教学过程中想法设法诱导学生往正确答案上想,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得到教师提前预设好的统一答案,正如提前挖好坑,引导你往坑里跳。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不同的个性特点,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师不能简单按照自己的逻辑或课本中的标准答案对学生的理解做出非对即错的评价,而应适时加以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一步思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视课本知识为权威,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低估了学生己有的认知能力,忽视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个体差异。教师认为只要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自己的职责就完成了;只要学生考出高成绩,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这种机械传授知识和追求高分数的做法其实质是对生命的漠视,忘记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生命存在和成长需求,使得课堂教学追求的是单一的目标,远离了现实生活。教学变得机械与乏味,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压抑与痛苦。这样的课堂不是好的课堂,这样的教学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不能成为一个让教师与学生感到快乐与成长的地方,不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也因此由原本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而变得机械、沉闷。

(二)教学方法的机械化现象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由于过分强调和利用竞争机制,每个学校每学期要统一组织考试,考完后按班级或年级进行排名次,给学生贴上了“差生”和“优生”标签,不仅影响了学习本身,而且妨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据1993年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市初中学生的这一比例已达75%。同时,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害怕或讨厌。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忽视了思考和探究,使学习变成了死记硬背。这种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三)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讲台成了老师表演的舞台,教学成了老师的独角戏。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真诚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不利的影响。有“拉美的杜威”之称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对师生关系曾有过一段精辟的描述,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根本特征:

①教师教,学生被教;

②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

③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

④教师讲,学生听——温顺地听;

⑤教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

⑥教师做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给学生,学生唯命是从;

⑦教师做出行动,学生则通过幻想教师的行动而行动;

⑧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没人征求其意见)适应学习内容;

⑨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的对立面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与自己的知识权威混为一谈;

⑩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纯粹是客体。

在如此封闭的教学情景下,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活动,讲台成了教师的舞台。而学生则变成了容器,变成了由教师灌输的储存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灌得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课堂上享有知识权威的地位,教师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一味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接受,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背诵“标准答案”,没有思考、想象和探究,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丧失了主体性地位。

三、新课程蕴含的文化理念

新课程改革需要有新理念支撑,重构课堂教学精神文化也要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本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本次新课改的灵魂。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是以学科教学为重心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强化和突出了学科知识,而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整体关怀,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失去了创造性,成为知识的“容器”。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从以学科本位论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人,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和赞赏学生,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与交往;在教学关系上,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形成,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具体性、独立性。

(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理念

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E.Husser1)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意义的基础。”回归生活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回归人本身,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指的那样,“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王鉴教授指出,教育源于生活世界,以生活世界为前提,又回归生活世界,这是当前人们从现象学的“生活世界”出发对教育世界的基本认识。四生活世界理念对教育的启示在于: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活世界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的真谛。课堂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真诚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要求知识教学与生活的整合,同时要时刻指向学生作为现实主体的发展。回归生活世界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的价值,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关注知识教学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和统整。

(三)生命教育理论

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生命的生长需要才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语境并不关乎人的生命,而是把教育作为工具。教育的工具主义思维方式导致了功利主义教育盛行,造成了生命的遮蔽。

教育作为一种直面人的生命、为着人的生命的事业,理应关注人的生命。让每一个个体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学会生存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是社会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却忽视甚至遗忘了这一使命。现实的课堂教学到处可见的仍然是单一的目标、规训的色彩、远离现实生活,其根源在于对生命的漠视。以知识为本位,将完整生命的成长窄化为知识的增长,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处于附属地位,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真。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心,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正在很大程度上偏离它应有的轨道,忘却了对生命价值的问寻和提升,造成了对生命的压抑、扭曲和残害,使这个本应充满生命活力的活动成了让师生生厌的过程。从生命层次上审视课堂教学,问寻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重新建构一种充满生命关怀的新型课堂教学文化,让课堂教学更多地放射生命的光彩,透射人文的气息,“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为本或知识至上的‘知识课堂’向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生命课堂’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

四、新型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构建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它无法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必须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重新构建课堂教学精神文化,打破这种封闭的文化,建构一种对话的、合作的探究的文化,以确保新课程的顺利推进。

(一)转变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动态性和情境性的特点。同时,课堂教学也是人的生命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生命的发展不仅需要知识、能力的获得与提高,还需要观念、情感、态度、意志等多种要素的协调发展。四因此,要树立生命教育理念,从生命的层次、从动态生成的角度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不应把学生看成是一无所知的被动接受者。看成一味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而要把学生看成是有着鲜明个性、鲜活生命活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各自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知识经验背景。真正把课堂教学视为教师和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把课堂变革为真正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学生各个方面得到和谐、自由、完整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巴西教育家保罗·佛莱雷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交往中,师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立的情感表达方式。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是文化共享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即从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对话和交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和赞赏学生,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具体性、独立性,师生之间应该平等的对话与交往,建立一种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尊重、理解与关爱,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睛感体验。

(三)变革课堂教学评价

科学有效地课堂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使新课程改革目标真正得以落实。教学评价对新型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建立是新课程教学理念能否顺利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能否转化为教学实践和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也是课堂教学精神文化能否成功转型的重要保障。如果包括高考在内的诸种评价不做出实质性的变革,那么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和新课程改革的种种美好愿望的实现,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大多是对教师的教的评价,而对学生学的评价较少,其实质就是在评价教师知识传授的水平,这种评价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知识的教学观的产物,是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与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课改的推进,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改革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己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改革 “521”循环穿插教学法 学习策略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校带来了欣喜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优化。但是,对学生而言,如何进一步转变学习方式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仍是困扰学生学习的关键。下面,笔者依据高中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我校探索的“521”循环穿插教学法的学习策略做一简要介绍。

一、新课程倡导的基本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高中新课改革程倡导的基本学习方式,其目的是改变高中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终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自主、合作、探究”只是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固定的模式。在学习策略上,我们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和变化。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学习资源,应有不同的形式和做法。从学习内容看,一般性的问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一些重点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某些难点问题或开放性问题,可以通过探究学习来完成。

二、“521”循环穿插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简称“521”循环穿插教学法。它是我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三年多时间在我校教学实验、推广,收效良好。

“五步”是指课堂教学按五个步骤实施。即:自主学习10分钟,基础检测5分钟,合作探究15 分钟,拓展练习10分钟,新课导学5分钟,共计45分钟。

“两段”是指课后时间分为两段安排。即:强化训练30分钟,新课预习10分钟,共计40分钟。

“一体”是指每节课将课内外的85分钟一体化安排设计。

“循环”是前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新课导学”是后一节课的开始,每两节课之间均相互衔接循环。

“穿插”是指五步两段七个环节不一定绝对分离,可根据实际需要相互穿行。比如,“自主学习”和“基础知识检测”可相互穿行;“合作探究”与“拓展练习”一般应穿行;探究一个问题,随同拓展练习一个问题,教师连续讲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除五个基本教学步骤外,还可借鉴穿插其他的教学形式。

具体的教学活动流程如下。

1.课内五步:自主学习、基础检测、合作探究、拓展练习、新课导学。

2.课外两段:课前预习、完成作业。

3.学生学习流程:明确学习目标思考学习方案课前开始自学课堂深化自学完成课外作业接受疑难检测合作探究疑难接受基础检测。

三、“521”循环穿插教学法倡导的基本学习方法――“八环节”学习法

为配合教师的教学,“521”循环穿插教学法倡导学生要落实“八环节”学习法,即:明确学习目标,思考学习方案,课前开始自学,课堂深化自学,接受基础检测,合作探究疑难,接受疑难检测,完成课外作业。其基本要求如下。

1.明确学习目标:从大的方面说,学习目标有人生的大目标,也有各阶段的小目标。这里所说的学习目标是指每天、每节课、每个具体知识、每个学习环节的学习目标。如每天有哪几节课,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要达到的要求是什么,哪些要识记,哪些要理解、哪些要掌握并会用等等,学生自己要心中有数。

2.思考学习方案:就是要制定好每周、每天、每节课的学习计划,包括时间的利用和分配,怎样完成预习、听课、课堂互动、记笔记,完成课堂检测、课外作业、单元章节的归纳整理等,对不同学习任务采取怎样的具体方式方法(如听、读、写、记、算、思等)。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不会手忙脚乱,就会有条不紊,就会更加充实、自信。

3.课前开始自学:就是每节课都要坚持先预习,后上课。每节课至少要有10分钟的预习,自主学习当堂所学内容,明确已会、不会内容,重点、疑点内容,课堂上要讨论、质疑的问题等,做到听课有的放矢。

4.课堂深化自学:就是利用课堂教师所留时间,针对教师所设计教学目标任务,对课前自学内容再学习、再理解,力求达到教师所设定的目标,并明确难点、疑点及要询问的问题。此外,还要将课文的重点标示出来,或者将课文的重点线索在笔记上整理出来。

5.接受基础检测:就是指要认真完成教师课堂上设置的基础练习。这些练习旨在检测学生自学效果,学生要明确其目的性和必要性。学生在做题时要明确知识要点,不因题目容易而轻视练习。

6.合作探究疑难:这里的合作探究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针对不同人解决不同疑难。教师应要求学生有合作意识,有主动学习的态度,有发掘问题的能力,对教师给予的反馈大胆质疑,追根究底,力求在知识的交汇点上理清脉络,提高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

7.接受疑难检测:就是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该知识点所隐含的深层问题而设置的课堂练习,主要检测合作探究的效果。该练习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需要学生反复思考领悟。少数基础差的学生一时理解不了,也不要自暴自弃,随着学习的深入,再回过头理解,可能会容易一些。

8.完成课外作业:就是指教师所留的巩固性作业和预习性作业。学生要养成做题的一些程序性习惯。其一般都要“经历审题―查阅课文―思考构思―动笔书写―检查纠错”等环节。当然,不同学科不同作业有不同方法,学生要掌握其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另外,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外,学生还应该有自己计划的作业,如语文要坚持大量阅读,英语要反复强化记忆,理科要多演算,政史地要多关注时事和社会,或有计划地温习已学内容等。作业要坚持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做到课内外一体化。

这八个环节是相互联系,有序循环推进的,按课前、课中、课后设计的。课中的四个环节随教师的教学设计而变化,课前、课后的四个环节主要是针对一节课学生必须坚持自主落实的。当然,也不拘泥于一节课,在时间安排上可以灵活,可以超前学习,如利用节假日、周末自学下一学期、下一周的内容。

四、“八环节”学习法的基本理念

1.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主体,认真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突出先学后导,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培养自学能力。

3.落实“教学生学会学习、思考”的学习观,改变学生学习的单一、被动局面。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范文第7篇

    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美术教育课程是此次新课程改革的科目之一,但是美术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与特有的教育规律,这决定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有其自身的重点内容,教育改革实施者必须按照美术教育的艺术特性与情感教育规律推动改革。

    (一)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

    与传统的美术教育将知识传授作为教育目的不同,新的美术教育更加注重的是美术素养的形成,培养其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知道哪些美术知识,而是需要让学生在不断的知识汲取与欣赏、动手探索等活动中具备鉴赏与创造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美术作品中的艺术之美,启迪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思考与创造。

    (二)区别对待美术教育课与其它课程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课程,更多的事与想象力等人的非智力因素相关,所以与数学、语文等更加注重科学严谨的课程不同。所以,美术教师与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尤其是教师需要把握美术欣赏的情感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感情地进行讲授,用自己的感情与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审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目的。具体来说,美术教育课不在于对于教学语言的挑剔,而必须在审美的渠道上,如果课堂上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美术作品的背景故事等内容,那这一堂课也不会是有价值的美术课,所以说美术教育课程的主旋律在于美术欣赏,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必须把握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目的。

    (三)美术教育方式多样灵活

    在课堂讲授、情景设置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美术教师需要保证给学生一个轻松与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让他们能够灵活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美术潜能。所以这就要求美术教师采取多样灵活的教育方式,如“交互式”的教学方法。所谓“交互式”就是在教师需要在艺术鉴赏时注重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改变以往教师的灌输式讲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

    (四)教师需要把握课堂深度

    美术素养的提高需要领会作品的内在品质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的时候要保证欣赏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为其创作提供可能性。真正的艺术欣赏需要做到形神共通,更加注重作品意义、社会意义、精神内涵等,也就是领会作品的“神”。

    二、促进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改革就是不断地在原来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为推动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发挥其素质教育的本质精神,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训

    新的美术教育课程对美术教师的美术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的培训水平也跟上这个要求,培养出适应当前美术教育需求的专业教师。因此,为帮助教师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适应这种新的教学环境,就需要加强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培养,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此外还需要组织教师不断进行教学能力与评价能力的训练,从而在培养与实践中不断促进教师的转型,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

    (二)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加强教学设计

    由于教材内容的改革,加上当前新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这都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实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如与其它教师进行交流等,这样才能理解教材,必须深入研究教材,这样才能保证美术课程的欣赏深度。

    (三)明确基本的教学内容

    虽然新课程要求丰富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更加灵活生动,但是这必须保证是在基本教材的基础之上的优化整合,而非毫无头绪的随意教学,所以教学内容必须把握教材重点,不可断章取义,偏离教材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奠定学生关于美术的基本常识,例如美术语言、美术基本知识、美术创作方法和美术发展规律等基础性的内容。

    (四)倡导教育资源共享

    针对配套的教参辅助材料缺乏的问题,建议实现共同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或者本人特色的美术课程。

    (五)提高美术教育课堂的开放性

    当前时期,政府对于公益文化事业投入也越来越多,比如一些博物馆、艺术馆等的修建。这些地方具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可以成为美术教育的外部课堂。教师应该不断开放自己的课堂,而不能把课堂仅仅局限在教室里,书本上。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还要引进来,例如,当前有许多家庭的孩子都会自己进行艺术培训,且这些学生的艺术技术水平也都颇高,教师可以让她们也成为小老师,讲授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

    (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范文第8篇

特别是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下,校本课程研究成为不可忽视的一块,对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和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将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校本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发展也必将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共同向新课改所要求的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双赢”局面迈进。

【关键词】课程结构校本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化和推进,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成为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化主要包含理论素养专业化、学科知识专业化、教学实践专业化和教学品质专业化。而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笔者根据其在宁夏育才中学开设数学与生活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双赢”,进一步说明校本研究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一、新课程背景下校本研究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余年的数学。“校本课程”虽是一个外来的概念,但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许多中小学对活动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已经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前奏。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贯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让地方和学校拥有相应的选择余地,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所以,我国中小学面临着正式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于是“校本课程”这一词汇便由此而逐渐流行于我国教育领域。

1、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加大校本研究

就实质而言,课程结构的调整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众所周之,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微乎其微;必修课占绝对主导地位,选修课微乎其微的不足。出现了国家课备受关注,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开发的局面。所以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开发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无疑成为优化课程结构、促使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并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任务。

2、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以往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相分离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研究往往成为专家们的“专利”。这种教学于研究的脱节,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更与新课程的改革背道而驰。教师不能被动的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而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即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3、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断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外,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为新课程越来越需要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不断锻炼并形成这种课程开发的能力,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研究

1、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它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期待,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

2、校本课程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2]校本课程大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换言之,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3、校本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首先,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生动活泼起来,就必须先立足于本校的基本校情之上,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从学生的身边开始,了解并掌握学生在学习国家课程的的基础上还希望学到哪些内容,这样教师在调研的过程中就对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为校本课程的研究找到了依据,并且了解了在日常教学中还存在有哪些问题,也为以后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要将校本研究真正落在实处,发挥其在课程结构中的作用,就必须坚持不断改进、深入。为此要积极实践,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检验、修正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对教学的认识,丰富自己的教法,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3]促进其不断更新,紧跟社会数学的发展,关注校情,勇于创新。通过探索和实验,找到较为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研究长效评价机制,并完善校本研究,促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总之,中学数学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需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主动参与校本培训,尝试研究校本管理,充分发挥校本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中的作用。实现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新课程通识培训手册 [M].咸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