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旅游设计

文化旅游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旅游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旅游设计范文第1篇

一、前言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者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旅游目的地营销范围的不断拓展,文化旅游作为一个专业名词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文化旅游研究也逐渐兴盛起来。有研究显示,在全球 旅游业中,文化旅游已成为最主要的增长市场[1]。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何从实践的角度来进行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既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旅游文化学术研究的需求。因此,笔者以桂平市为例,就如何进行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二、研究现状

近年来,文化旅游成为了国内旅游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截止到2016年2月29日,在中国知网(CNKI)文献总库平台上查找到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文章为61593篇。笔者发现,研究文化旅游方面的文章大多数都是发表于新千年以后,尤其是2005年至今,发表的文章数量占到了总数的90%。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在文化旅游的研究方面,学者们多采用案例研究,其中对于民族风俗、节事旅游的探讨最多,对地区或城市文化旅游的总体分析次之,然后才是遗迹遗址类、特色旅游类和建筑设施类。

三、桂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桂平市拥有种类繁多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利用的文化资源非常有限,只有佛教文化资源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其它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开发甚少。其中存在的问题有:观念相对滞后、文化资源整合不足、缺乏统一规划、偏离文化轨道等等。但是通过笔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市场对于桂平市文化旅游资源的需求是巨大的,这和当前桂平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如何缓解这一矛盾,如何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桂平市文化旅游资源,是桂平市旅游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四、桂平文化旅游产品设计

(一)桂平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原则

在设计桂平文化旅游产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可持续性发展原则,要求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要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具体说就是利用先进的环境技术进行保护性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二是综合开发性原则,这是由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和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从宏观上来说,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必须同时实现游憩、经济、社会、环境四大效益的统一;三是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文化旅游产品在设计时要有较强的市场针对性,从而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产品。

(二)桂平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策略

首先要构建政府扶持、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新机制。桂平文化旅游产品的项目建设中坚持政府扶持、市场导向,由企业进行运作,在营造环境和优质服务等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将其列入重点项目管理,在土地价格、付款方式、水电路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二是资源整合、强强合作的形式。整合桂平文化旅游资源,使各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合力发展,而不是单打独斗,形成区域文化旅游效应;三是实现多元投入、联合发展的新办法。项目投资主要来源有:国家政策性扶持资、民营公司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品牌无形资产入股等多种形式。

(三)桂平文化旅游产品要素提炼

桂平市文化旅游资源种类众多,品类丰富,但不是每种资源都适合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根据桂平市现有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各种因素考虑,笔者将其分为以下文化旅游产品:一是宗教类文化旅游产品;二是历史文化类文化旅游产品;三是古建筑类文化旅游产品。

五、结论

通过对桂平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有以下结论和思考:

(一)文化旅游是未来旅游的主导形式,也将成为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之一。随着文化旅旅游者规模逐渐增加,文化旅游的收入比重越来越大,发展文化旅游成为许多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战略。在国内外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大潮中,桂平的文化旅游发展既面临种种挑战,又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桂平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势必带动当地文化的发展,宣传和弘扬了当地的文化。以文化引领经济的发展,又以经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也为桂平市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桂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需采取整合开发模式,以政府主导、市场导向、企业参与等综合导向来实现文化旅游形象整合,真正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终极目标。

文化旅游设计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和竞争加剧,增强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必须选择品牌发展战略,重视旅游文化产业中的品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才能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本文针对河北省旅游文化产业的现实情况和行业发展方向,提出旅游文化产业应找准自己的品牌定位,注重品牌文化建设,通过品牌设计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关键词:旅游文化产业 品牌设计

全国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温总理指出,旅游业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集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于一体,是一个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产业。各地争相开发各种旅游资源,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设计及推广。河北省旅游资源很丰富,也需要融入全国发展的大格局,尽快建设一批旅游品牌及其相应的支持体系,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目前正以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为重点,立足海滨海岛、湖泊湿地、森林草原、冰雪温泉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生态休闲和冬季旅游等结构调整型项目。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品牌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经济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旅游文化产业的竞争同样也是品牌的竞争。

河北省旅游景区品牌设计现状分析

河北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拥有以休闲娱乐健身、自然生态观光、红色革命主题、历史文化宗教为代表的多种旅游资源体系,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旅游开发观念陈旧,品牌意识淡薄。尤其在经营方面,缺少对旅游品牌经营的科学规划,对品牌发展方案缺乏科学论证,操作过程不规范,脱离实际,造成资源破坏、人力物力浪费。对内部员工的服饰和语言行为缺少规范。对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对旅游景区的形象设计和推广,各景区视觉宣传形式杂乱,各自为政,在国家范围的产品广告中,几乎见不到关于旅游产品的广告;在网络营销蓬勃发展的今天,代表景区形象的网站设计还没被普遍重视。

第二,在景区的开发过程中缺少系统科学的整体规划,景区之间同质化竞争,旅游品牌毫无个性可言,建设中甚至破坏了景区固有的风貌,形成不中不洋、不今不古的奇怪视觉效果。

第三,开发过程中急需引入绿色设计和低碳环保理念。开发中存在一厢情愿的主观意识,急功近利,过多的追求所谓的形式美和硬件建设,盲目建造大量粗陋的“标志性”景观,既破坏了原始生态美又耗费大量的资源。

品牌设计的含义

品牌设计是企业在自身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作用于受众感官的设计,它不仅能协助企业正确的把握品牌方向,而且能通过有效沟通使受众认知并接受企业。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浦・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互相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旅游品牌设计指旅游经营者凭借其市场定位确立的,有利于消费者准确感知旅游经营者经营理念的系列设计,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其中视觉识别系统是在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目标的支配下,运用各种视觉元素来展示企业独特魅力的系统设计,它便于消费者的直接感知,对传播旅游景区经营理念、建立品牌知名度、塑造旅游区形象、提高消费者认可度和忠诚度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文化产业与品牌设计

旅游文化产业形成品牌需要经过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和品牌管理三个阶段。下文主要探讨前两阶段。

(一)品牌定位阶段

品牌定位是企业为了造就差别优势,针对消费者心理或生理需求,在客户心目中寻求和确定最佳位置,通过设计品牌形象、强化产品特征和创新经营特色等活动来塑造鲜明个性。关于旅游企业应如何进行定位,美国一些旅游营销学者曾提出称之为5Ds的模型。即:识别需要,确定目标顾客最看重的利益或要素。决定形象,决定向目标市场推出的品牌形象。辨别优势,确定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有别于或优于竞争者。传递设计,将这些优势纳入产品或服务之中,运用营销组合手段将这些优势传递给目标市场。落实承诺,将所承诺的利益提供给消费者。定位的关键是企业要设法在自己的产品上找出比竞争者更具有竞争优势的特性。随着各行业品牌集中度的提高,定位的类别主要集中在领导者定位和跟随者定位两个方面。

一是领导者的定位。历史表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头脑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两倍、第三个品牌的三倍。所以在旅游区众多的竞争优势中分离出独一无二的诉求点,以点带面至关重要。如《石家庄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总体布局为“一个中心,三大片区,一条风景道,一条休闲带”:一个中心即中部都市文化商务休闲区,三大片区即西北部红色旅游片区、西南部山地生态旅游片区、东部平原乡村田园观光片区,而石家庄旅游形象和宣传品牌确定为“红色西柏坡,绿色太行山,情义石家庄”。这其中定位和发展规划出现了矛盾,规划中的中部都市文化商务休闲区,面对北京、济南、郑州、天津的竞争,恐怕很难起到龙头作用,真正在全国范围有影响力的应该是红色西柏坡。平山县斥巨资完成了西柏坡市概念性总体规划,将突出旅游功能、“水城”特点,以建设“西柏坡市”和打造“大西柏坡”旅游格局的实际行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沿河湖建,水绕新城流”的格局。打造江南园林城市还是还原北方文化突出红色主题更重要,西柏坡的核心竞争力是红色,以西柏坡的红色元素为主题向外延展,还是新建一个水城中间包围西柏坡,这里面的矛盾是耐人寻味的。

二是跟随者的定位。具有领导地位的企业毕竟很少,多数都处于跟随者的地位,仿效和跟随竞争对手也需要技巧,必须学会找出差异,然后填补上去。一般思路是从尺寸上的差异、价位上的差异、开辟新的战场、换个战场、借助竞争者等方面进行定位。比如石家庄旅游规划中的绿色太行山,等于为河南也做了广告,河北太行山比河南太行山更绿吗?不如借长城来做文章,大众心目中的长城是穿越河北太行山蜿蜒西行的,这里形成了太行山独有的地貌和古战场,也是和的主战场,可以和红色西柏坡旅游主题遥相呼应。

(二)品牌设计阶段

形象定位是进行形象设计的前提,它是以目标受众对旅游地的认知预期和旅游地资源特色、文化背景为基础,综合构建的核心内容和形象设计原则,它是对旅游地形象化的高度概括,能给受众丰富联想,使旅游产品进入潜在消费者心目中,诱发其消费的欲望。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利用旅游形象化定位树立了牢固的品牌形象,如西班牙、加勒比地区、夏威夷以阳光、海滩和民俗为整体形象,意大利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杰作作为整体形象。国内旅游业虽然已经开始注意旅游形象的建设,但对旅游形象缺少系统、科学的定位和推广。

一个旅游区的形象需要诸多景点和服务来支撑和塑造,品牌设计以管理理念为依据,通过内部行为规范、外部行为规范、视觉形象规范等系列化设计来完成形象定位,塑造品牌形象,其形象既要在景区内加以推广,又要对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企业推广,也要对目标市场和潜在游客进行推广。

1.内部行为规范主要指旅游企业管理机制及其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涉及旅游景区内部和旅游相关服务行业,如交通、住宿餐饮、商贸、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员工的行为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旅游地的形象,企业员工的言行举止都要以旅游理念为指导,遵循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企业要定期举办职业培训,规范员工的仪表和行为,使旅游者在消费过程中充分体验到精神和物质层面的享受,甚至可以弥补旅游景区本身的某些不足。旅游区居民是景区的组成部分,是景区历史文化的缔造者和继承者。其中有一些人直接从事旅游业,他们的行为也影响着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和美誉度;不直接与游客正面接触的居民,往往以原有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传统服饰、消费行为等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当地居民固有的系列特征构成了一种旅游区特殊的识别形象,即居民形象。它是旅游形象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要素,包括当地居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好客度。

2.外部行为规范主要包括旅游产品推广、客源市场开发和外部公共关系等几个方面。旅游产品推广是旅游形象的重要环节,是潜在客源市场对旅游目的地最直接和最初步的感知。旅游产品的性质、类别、组合和包装等行为都显示出旅游企业形象的一个侧面。结合自身的优势选择目标群体,进行市场细分,是旅游发展的明智之举。公共关系是旅游文化产业为了生存发展,通过大众传播,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投资环境,影响目标群体的科学与艺术。客源市场促销、外部公关以及环境保护、旅游节庆、会展旅游等活动,都属于行为识别系统的构成部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地开展对外行为的规范来树立旅游形象。总之,通过行为识别的规范,可以对内产生认同感和一致性,对外展示旅游企业的实力和魅力,从而提高市场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3.视觉形象规范。实践表明,视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人们感受外界刺激的83%来自视觉。旅游区视觉形象系统是指景区的对外视觉形象,是经营理念和行为的外在表现,以体现经营理念和人地协调性为原则,是旅游地的有形物直接作用于人脑的视觉表现,是最直观、最易被感知的形象。对旅游区形象的系统化、具体化、可视化的设计,是建立旅游区形象的中心环节和重点。优秀的视觉形象系统,不仅有助于传达形象,影响旅游者对旅游行为的决策,也有助于旅游者在景区的旅游消费活动。

视觉形象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标志、图案、颜色、字体等,在设计中力求达到“友好的情感交流、独特的识别记忆、精确的概念传达”。另外旅游景区建筑风格、景点设计、交通规划、夜景、灯光照明、文化设施、服务设施、员工服饰、导视系统、旅游纪念品等,所有可以体现景区特点和美感的事物都是视觉形象的设计对象,设计的原则与周围环境应协调一致,切忌喧宾夺主,以方便实用、营造环境氛围、强化游客的感官刺激、得到视觉上美的享受为目的。视觉形象设计的效用依靠有效推广,只有将其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才能形成视觉形象的沟通和传播。应用中要特别关注关键区位的视觉形象表达:一是第一印象区。即景区出入口处和对外交通的站点等,这些地方是游客形成第一印象的地方,将会影响他们进入旅游区的感受以及离开城市后的印象。二是光环效应区。“光环效应”是社会学术语,形容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现象。光环效应区能放大游客对旅游区形象的印象,因此,旅游区形象的视觉形象在这些区域应特别注意。光环效应区主要包括景区中心商务区、游憩商业区及核心景区。三是地标区。即旅游地中独有的、标志性的形象特征所在地,是旅游者心目中旅游地的代表性区域。

在旅游形象识别的五大组成部分,即地缘识别系统、人文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中,地缘识别和人文识别是形象设计的基础;理念识别是形象设计的灵魂;行为识别是形象设计得以实现的媒介;而视觉识别则是形象设计的外在表现。这五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和支持,共同构成旅游区形象不可缺少的部分。

总之,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中,需要加强品牌管理,在旅游精品线路定位开发、基础设施完善、景区项目招商、客源市场开发、市场促销力度、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都需要引入品牌设计的观念。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把品牌的规划与营销传播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品牌资产”。只有这样,旅游文化产业才有可能大放异彩,呈现勃勃生机,实现由自由开发向品牌开发转变,由知名品牌向著名品牌跨越。

参考文献:

1.[美]里斯,特劳特著.定位[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文化旅游设计范文第3篇

众所周知,人们对社会的诸多感知80%通过视觉来传达,眼睛能让人欣赏并感知各种事物。特别是目前,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精神层面的享受也有了更强烈的需求。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顺势而发,让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舒缓心情、陶冶情操、交流感情,是人们对精神需求的集中体现。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也成为诸多文化体系之一,供学者研究。概念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概念,“旅游文化主要是指旅游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感性形象状貌以及与此相关的人际关系特征和心理反映特征。总的来说,是因旅游活动而引起的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文化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多种物质融合并提炼出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旅游文化也必须是多种文化要素在旅游活动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力量。在形成旅游文化的诸多要素中,游客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是旅游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核心,而其它要素则构成旅游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其他作用。良好旅游文化的体现,必须对旅游地旅游资源的优势进行挖掘,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环境,一个景点、一个指路牌,都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文化。当然在其中对旅游文化最好的体现就是以实物呈现给游客的旅游纪念品。因为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地的各种文化状态的挖掘和体现,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二、旅游纪念品设计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促使人文精神内涵渗透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关心人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现代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非产品。因为设计的受益者是人,如果忽略了人在商品社会中对设计的影响力的话,现代设计作品会成为无根之木。”旅游纪念品蕴藏着一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包含着当地的地域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这些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因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要来源于生活,立足于文化,而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失掉了设计的本质,也不能刻意迎合某一市场需求对泸州旅游纪念品进行设计,必须了解泸州人的生活状态和城市特点。以人文历史为切入点,寻找泸州的特色街或城市景点进行设计。比如商业的代表“白塔商业圈”、夜市文化的代表“大北街”、休闲文化的代表“百子图广场”等。也可以把泸州的土地产、特色小吃进行梳理,提炼视觉形象,做成一套名为“印象泸州”的挂历,这也是对城市旅游推广的好方法。上述旅游纪念品设计形象鲜明突出、地域性明显、同时又包含了人文因素和历史情结。促使历史文化内涵交融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文化传播的载体,里面必然蕴含着旅游地的历史,这样的旅游纪念品才会让人爱不释手,在把玩中加深对旅游地的印象,同时旅游者会互相赠送纪念品,在这种情感传播中各地的历史文化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渗透,不同地方历史文化的交融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在泸州名酒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可以把泸州老窖国宝窖池的酿酒流程设计成精美的图文并茂的纪念册或明信片,因为享誉全球的泸州老窖“1573”便是从国宝窖池中酿出来的,只闻其香,不解其史,难免美中不足。如果让游客在品尝美酒的同时了解佳酿的历史,更有利于美名远扬,也能与周边城市的同类型旅游产品中凸显自己的特色。促使旅游者人文素质的提高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的核心,设计师要根据景区的文化特色和游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游客喜欢的纪念品同时优秀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会唤起游客的情感,引起游客的兴趣,最终影响游客的选择。当前各地的旅游纪念品市场纪念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游客在选择中会更多地考虑价格等问题,而忽略了纪念品本身潜在的价值。这种现象对设计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设计出能打动游客的作品让他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纪念品独特的价值上,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从生活中取素材,从社会、自然中获得设计灵感纪念品市场的繁荣会带给旅游者更多的选择,正是这种选择行为指导旅游者重新阅读和认识旅游纪念品,从而了解旅游地的各种文化,丰富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增加与之相关的知识。让人在愉悦地欣赏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同时,也促使自己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人说“艺术无国界”,也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语言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设计特色的关键。合理运用民族语言会产生独特的文化魅力。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优美的自然风光、纯朴的人文风情以及多种民族文化交融的社会面貌让世界游客为之倾倒。每年到中国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在欣赏美景留下足迹的同时也带走了各种旅游纪念品以作纪念。外国在纪念品的选择上他们特别注重纪念品民族性和文化特色,我们认为一些极其普通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往往被视为珍宝。因此设计师们思考的最佳设计应该是把民族特色和世界元素有效融合,这里的融合一是指对古老的中国元素的传承与创新,另外也是指对西方设计精髓合理的“拿来”而非机械模仿。通过精心设计的旅游纪念品可以让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这就是传播的力量。泸州油纸伞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其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中央电视台曾专题采访报道,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传承性。泸州油纸伞具有400多年的油纸伞生产制作历史,制作工艺特殊,伞骨选用蜀南竹海等地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并经防霉、防蛀等工序处理,伞面选用拉力强的特制手工绵纸,在上面手工精绘泸州的各大美景或风俗人情,最后伞面上会刷上绿色环保的特制熟桐油,经久耐用,生态环保。油纸伞极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就象戴望舒诗里描写的一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眼前仿佛浮现出“穿着旗袍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姑娘”的画面,把民族风情演绎得荡气回肠。

三、结语

文化旅游设计范文第4篇

一、民族性与象征性

民族文化自民族的产生就已经存在,在各民族慢长的历史变迁发展过程不断与其它民族文化交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逐步丧失原有的文化精髓,近几年各地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民族特色的文化成为旅游者寻找的体验目标,这要求旅游标志也相应具有民族特色的象征性。每个民族的文化密码大多散布和隐含在该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和制度形态中。如岁时节令、重大节庆、纪念日,很多反映出对战争的创伤、压迫的信念,歌颂勤劳勇敢、团结爱国、开拓进取、诚实守信、热情善良等美德,表达对英雄和杰出人物的缅怀、追念和崇敬,对人寿年丰、追求爱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各民族的信仰及其文化都有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不同之处。

民族文化旅游多与民族文化事项及文化形态展演结合,并且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如白族的三月街;景颇族“目瑙纵歌”;彝族的火把节、赛装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艺术节。这些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地方色彩浓厚、民族特点鲜明。此类旅游标志的表现形式大多是图形,形象生动准确的把旅游项目的主题和理念告诉给信息受众。提炼标志图形元素时,应在充分了解当地的生态特征、民族风情及地域文化特点等基础上,找出可突出特色、有代表性、能表现旅游价值的图形基本元素,通过论证后可作为标志的图形。如2007年,“中国云南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标志设计中,综合了石林最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形态,以及当地著名撒尼人叙事长诗《阿诗玛》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元素,反映出云南石林石海苍茫,集奇峰、瀑布、湖泊、溶洞、石芽原野为一体,素有“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之称,蔚为壮观的自然风貌。喀斯特地貌的自然属性与世界各地的都差不多,即石峰林立,通过对当地人文属性的调查研究,最终采用了当地著名的叙事长诗《阿诗玛》中的阿诗玛姑娘头像的形象,因此具有典型的特征性。标志以石林地质特征石峰和民族象征性人物头像为基本元素组成一幅云南民族特色的画面,无论是视觉识别,还是地方特色表现都非常强烈。

二、吉祥如意观念

不同国家、地域和不同的民族含有不同的吉祥观念,这些吉祥文化应用在旅游标志设计中,是旅游地的宝贵财富。“吉祥”本意为美好的预兆,所表达的中心理念就是“吉祥、如意、美好”,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渗透到所有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吉祥如意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审美精神的追求,是人们对生活、未来的美好希望、祝福与祈盼。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依赖自然、改造自然,从与大自然斗争到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历程中,寻找、创造、流传着许多满足他们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心理需求、寓意吉祥如意的自然物图案。这些图案具有地域历史文化渊源、富有民族特色,又蕴涵吉祥企盼,是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最美、绚烂的一部分。

很多民族将某些动物、植物、器物以及其形象作为吉祥如意的象征,从象征物中提炼具有民族吉祥如意观念的视觉符号,应用到旅游标志图形设计中,可以充分体现吉祥如意的民族文化宗旨。少数民族的吉祥物一般都是他们崇拜对象,交织在其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与之相关的符号有图腾、图案、文字及其它视觉元素的意象化民族吉祥符号,非常具有民族文化代表性。比如大象和绿孔雀是傣族人的吉祥物,孔雀是美丽、吉祥、和平的象征,大象是威严、力量和尊贵的象征。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运用到旅游标志设计中,能渲染傣族西双版纳旅游地的热带浪漫风情及傣族人的热情好客,也体现出热带地区傣族人民的吉祥如意愿望。旅游标志的设计使用民族文化吉祥如意题材 ,从各种吉祥物形象及与之相关的民族符号中提取色彩、图案、造型等视觉形象要素进行创造,设计出具有鲜明地域民族风情的文化个性,又是人们乐意接受的的旅游标志。

三、浓重的艺术文化

旅游是对异文化的想象与寻求,文化是旅游项目的灵魂,更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民族文化是各地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的、经过世代的传承、沉积而形成的内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蕴涵着各民族鲜活的历史。它反映出各民族在不同时代练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有深远的文化意蕴。具有旅游价值的地方大多都能够带给旅游者难忘的经历,在民族地区旅游,让人难忘的不一定是奇特景观,而往往是具有深厚底蕴的民族文化。这反映在标志图形上应着重体现民族文化的文脉特性,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性的特色主题。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扩布有不同的文脉,从纵向的动态发展和横向的民族文化小系统,是旅游地特定物理空间内人们物质与精神活动的产物。清晰完整的反映出象征当地民族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要素,这些要素是民族文化的典型,可以洗练成为旅游项目的形象标志。

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高级审美形式,从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装饰风格中可以探知民族文化特质的艺术语言表达。我国的民族艺术类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内涵深厚,各个地域的民族语言、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语言、手工艺、服饰、民居与古建筑等各具特色。这些类型和形式都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为民族文化旅游标志提供了丰富的的内涵营养,同时,也能增强民族文化标志的表现力和被认知度,能够引起游客强烈的好奇心和体验欲望。另外,民族地区旅游标志,多采用剪纸、剪影、雕刻等民族民间装饰风格,将民族色与传统色结合运用如红、黑、绿、蓝、黄五色搭配,以吉祥物造型和圆形造型为主。这使标志图形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和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产生欢快热烈的心理感受,展现出旅游地的魅力。

四、文化性与时代感相结合

随着现代化进程,人们的观念意识和审美情趣也不断地发展变化。传统与现代的互动问题是当今设计界探索的课题之一。民族文化旅游标志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标志视觉上的美感,而是更多侧重于是否将旅游地的文化内涵更完美地表现出来。旅游是对一种文化的寻找与体验,任何旅游地都需要有文化的辉映,将旅游地的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标志。 民族传统文化相对于大众文化而言,是一定地域、人种、民族范围内的小众文化,多与当地民族的日常生活、情感联系,在传播上具有一定局限性。作为识别旅游地文化的旅游标志,必须符合大众文化审美价值,以现代人的情感感受心理和理解导向为前提,其文化主题表现应具有当下性、参与性及平面感的当代大众文化审美价值。必要时可以割断历史,放弃一些厚重的理教文化,增加情感联系和参与性要素,如娱乐、教育、审美等体验。围绕消费者的心里需求,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轻松愉悦的旅游方式,提供给文化消费者体验与服务的舞台,使之想参与产生难忘记忆的消费活动。设计必须体现视觉化、信息化、艺术化、简约化等视觉语言特征,力求给人留下美好难忘的视觉印象。因次,民族文化旅游标志设计,要以民族文化核心内容为基础,以洗练的手法构思出简洁明快的表现形式。使民族传统小众文化通过创意设计具有时代气息,通过旅游标志宣传,实现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消费者的沟通。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旅游标志作为旅游形象的传播符号,终究是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其设计要求熟知并提炼旅游地区的民族文化元素和文化核心,以大众化的视觉语言,精炼准确的表明民族文化旅游的意义和特征,才能有助于人们对之所理解和接受。突出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的独特魅力,达到旅游地形象打动人心的目的,增强旅游项目的文化核心竞争力,从而引起广大旅游者的认可与向往。

参考文献

[1] 杨志明,章建刚.艺术的起源[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12).

[2] 赵廷光、祝崇实.云南风采[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4).

[3] 张晶.设计简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9).

[4] 高铁.符号在视觉传达中的多元化表现 [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4).

[5] 顾明辉.现代中国标志设计中的民俗观念[J].装饰,2003(8).

[6] 阚吉军.标志在设计过程中的多重性研究 [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Z1).

文化旅游设计范文第5篇

首先,一些文化旅游产品包装缺乏文化内涵。文化旅游产品主打的是文化牌,但是一些旅游产品的包装看不到文化的身影。其次,一些文化旅游产品包装没有彰显地域特色。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但是,一些地区的旅游产品没有注意到本地的特色,盲目跟风。第三,一些文化旅游产品包装缺乏品牌意识。品牌能给产品带来无形价值,是一张旅游地的名片。一些旅游景点没有品牌意识,以为只要把产品卖出去就万事大吉,对于旅游产品包装的品牌价值毫不在意。旅游产品的包装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旅游景点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开发和销售文化旅游产品时,必须结合当地实际,融合当地文化,不断深化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让游客感受到产品的文化气息。

二、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视觉需求分析

1.顾客喜欢有文化内涵的包装

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包装,往往会让顾客产生思考,让顾客驻足停留。文化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该尽量追求包装形式的简单,尽量体现地域文化内涵。旅游产品包装的版式可以参考本地的主要风景区,对本地风景区进行开发,不断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任何风景点都有其艺术特色,都是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只有具备艺术气息的地方才能真正称得上是风景点。因此,在设计旅游产品包装的版式时,我们可以让景观凸显出来,避免杂乱无章,让顾客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不难发现,如今市场上出售的民族工艺品的包装大都比较粗糙,有的甚至就是一个封皮而已,这些包装体现出的当地文化传统少之又少。旅游产品的宣传要以地域文化为主,将地域文化巧妙地融入包装设计,让顾客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旅游产品。

2.顾客留意有地域特色的包装

旅游产品的销售,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是为了宣传本地的特色。旅游景点是各个地区独有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目前,旅游产品包装给人的感受是同质化问题突出,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让人无法感受到当地特色。一些旅游产品在本地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具有当地特色。产品只有在当地的环境下生产,才能达到相应的品质标准,在其他地方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在设计旅游产品的包装时,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将这种特色体现在产品包装上,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如,商家可以在产品包装上印上地理标志,顾客受到此标志的吸引,更容易铭记所购买产品的特殊之处。

3.顾客留恋具有品牌效应的包装

品牌具有持续的盈利效益,不仅普通的商品需要注重品牌效应,文化旅游产品更应如此。旅游业是服务业的一种,游客去旅游自然希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产生品牌效应。旅游产品的包装也是服务的重要环节,它给予游客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虽然目前总体的旅游环境良好,旅游业收入逐年上升,但是具有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旅游产品的重要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旅游产品的包装缺乏统筹规划和精确定位,品牌意识不明显。因此,商家不能认为游客买完产品离开就万事大吉了,而要让旅游产品产生品牌效应,要让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品牌形象。产品包装是树立品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本地文化的独特性,将其融入包装设计。

三、结语

文化旅游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四面山景区;地方文化;旅游地形象设计

近年来,关于旅游地形象的研究逐渐成为旅游地规划与营销方面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实践运用方面,旅游地形象也成为吸引旅游者,影响旅游者做出最终旅游决策的关键性因素。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者对文化,特别是对文化中不熟悉又渴望获取的部分有着巨大的情感趋向与知识熏陶的向往,而地方文化正是文化吸引力的具体表现。将地方文化与旅游地形象结合,将影响着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最终决策。并且重视是保护的首要前提,大多数的地方文化随着时代的更替、现代化的侵入而被逐渐改变真实性,甚至逐渐被遗忘。将地方文化运用到旅游地形象中,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文化效益相结合,对挖掘地方文化,保护文化传承积极的作用。

一、地方文化与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的互动机制

地方文化不仅具备“大文化”通有的大包容性,强渗透性,广辐射性,多复杂性的特征,还具备其自有的差异性,标识性,色彩性,动态性与体验性。把地方文化的特性与CIS(Corporate Identity)战略结合来探讨其与旅游地形象的互动过程。

(一)地方文化在MI(Mind Identity)战略中的价值与运用

旅游地形象MI是整个形象系统的灵魂,是旅游地精神现象的本质,是旅游地由于具有独特的经营哲学、目标、精神、道德而区别于其他旅游地的内在核心。而地方文化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在地方上精神实质的客观表现。其中本地区积极的文化部分通过提炼与概括,剔除繁复的非本质的部分,保留的典型意义的意识形态与旅游地的精神形象存在契合。

(二)地方文化在BI(Behavior Identity)战略中的价值与运用

地方文化在BI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民众行为与旅游服务方面。

民众行为具体表现为居民形象。作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人,民众也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部分。良好居民形象对旅游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也是旅游者满意度的重要来源。从旅游者感知方面出发,当地的民众也代表了一种动态的文化表现,抛弃对文化无意义的演绎,带给旅游者丰富的文化亲身体验,打破在旅游者心中的刻板旅游地形象。从当地居民角度出发,把当地文化加入旅游地形象宣传不仅能让民众形成文化意识对自身文化产生自豪感与地方凝聚力,而且还能给民众与旅游地带来财务回报。

旅游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为旅游企业,主要实施者为包括导游在内的工作人员。旅游地形象具有不可感知的部分,而地方文化中的精神部分便是不易感知部分。将地方文化导入旅游服务,就能为旅游者建立鲜明的服务形象。而导游更是直接接触旅游者的重要一环,将地方文化的风俗习惯,传统故事等传达给旅游者,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发现美,带给旅游者特别的审美体验。

(三)地方文化在VI(Mind Identity)战略中的价值与运用

在人们对外界信息产生的所有感觉中,视觉占80%以上,并且通过视觉器官接受到的记忆在人脑中保存最为完整。VI具有很强的传播力与感染力,而地方文化也同时具备着大包容性,强渗透性,广辐射性与标识性,色彩性的特性,将其结合大众旅游的审美运用在VI中,极易对旅游者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提取地方文化中留存下来蕴藏着深层的象征寓意具象或抽象的图形元素,结合旅游地所要塑造的气质理念进行视觉形象设计所蕴涵的气韵对旅游者的心灵有一定的审美冲击感。

二、四面山景区概况

四面山景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距离重庆主城区130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着优异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有着多种色彩鲜明的地方文化。

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景区景观以原始森林为依托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丹霞地貌为其更添神秘之感,溪流、湖泊、瀑布为其增加灵动魅力,拥有极高的游览、观赏、休闲、度假和疗养等价值。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四面山是传统的先巴文化与近现代的楹联文化,移民文化,吊脚楼文化,爱情文化的聚集区与独占地。后期形成的地方文化又受着前代文化的影响与渗透,这些文化相互交错融合,形成一条条错综复杂的文化线,共同编织成为四面山文化圈。

三、导入地方文化的四面山景区形象设计

(一)理念识别

1.形象定位

四面山有着极高价值、知名度美誉度的自然资源与气候环境,一年四季有不同的自然风光,将地方文化导入理念识别系统时必须肯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优越性与吸引力。

在形象定位上针对四面山存在着山水交融,文化交融的多种资源,将四面山的总体形象定位为――四面千面。不仅体现出四面山能为旅游者呈现出多种不同的面貌,代表着一种面面俱到的景区的服务宗旨与经营信条。四面与千面这两个词有着强烈的矛盾感,让旅游者不由自主产生想要一窥究竟的好奇心。

2.宣传口号

选取四种地方文化结合景区总体“四面千面”的形象定位与各自文化的特性,衍生出“看四面千面,寻一世爱情”“看四面千面,阅古今奇联”“看四面千面,品巴人豪情”“看四面千面,赏脚楼风情”等对应宣传口号,将这些口号根据市场反应,依次进行推进。

(二)行为识别

1.景区内部行为识别

将地方精神作为景区经营理念和服务理念;将当地居民纳入景区服务系统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和旅游意识,树立良好的旅游地人-人感知形象。

在巴人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要素是勇敢,热情;在移民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要素是包容;在吊脚楼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精神文化要素是智慧。将这些精神文化要素与四面千面的整体旅游形象定位结合,设计出用热情感染游客,用智慧服务游客,为旅游者提供面面俱到的服务的服务理念。并且在景区员工内部以“包容”作为景区理念。

在员工的服务过程中也可以加入地方文化中的一些风俗行为,例如为远道而来的旅游者献上一杯富硒的山泉水,用方言读诵一段欢迎词等。

2.景区外部行为识别

对外行为包括公关活动、竞争策略、公益文化活动等,使公众充分了解景区所传达的信息,从而增加景区认同感。

除了当地人所贩售的土特产品外,四面山景区并没有自己统一的旅游特色纪念品,也没有长期性的旅游娱乐表演或者活动。文化演艺节目、民俗风情区、旅游纪念品设计、节庆活动、地域景点建设对旅游者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可以针对旅游者的需求设计一系列富含地方文化元素的旅游活动。

(1)景区以大自然的风光为天然的舞台,在山水间利用地方的材料(树干,石头等)搭设舞台,表演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节目,如烧火龙,爬杆杆,舞龙灯等,也可以将地方文化融入编排大型文艺表演节目(参照印象系列),弘扬地方文化,推广景区形象。

(2)建立民俗风情区以及地域景点建设,将地方文化融入这些建设中,增进当地百姓和来访游客对四面山的了解,也可以定期在民俗风情区举办一些主题与节庆活动。

(3)加入地方元素设计旅游纪念品,并且进行旅游形象公关,对旅游纪念品或者其他旅游产品进行新闻,与公众见面,保持公众瞩目率,以求扩大影响。

(4)即要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又使旅游者感受到四面山地方文化内涵。首要便是提高讲解人员的素质,对导游进行地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普及,将地方文化通过讲解或者以故事的方式传达给游客。其次可以采用租赁便携式解说器的方式,解说器的人工选择播放解说内容或通过对码操作后自动播放解说内容的功能,不仅可以补充现场解说人员的不足,极大地减少浪费;还有利于游客对景区地方文化内涵理解和认识,达到个性化、自主性。

(三)视觉识别

借助可见的地方文化元素视觉符号使四面山景区在公众心目中形成鲜明的视觉旅游形象。

标准色及字体:以红色、绿色和黄褐色为标准色。红色代表爱情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代表了巴人文化中的热情果敢与传统民俗的喜庆,并且红色还是传统楹联背景的标准色;绿色代表了四面山的奇异自然风光与自然健康的富硒元素,也是和平包容的一种代表色;黄褐色是四面山土地的颜色,也是四面山吊脚楼的颜色,是一种回归乡土的颜色。标准字采取华文行楷与英文双语,既体现文化的骨风又代表着走向国际。

旅游徽标:四面山旅游的主要徽标是运用范围最广的景区徽标,在各对外宣传材料与景区指示牌、产品中都会存在。因此徽标(图1)中选取了四面山主要的地方文化――爱情文化与四面山的山水风光作为设计元素。徽标右部分是一个抽象的山型,引用四面山“四面由山环绕”的奇异山川形态。徽标左半部是红色的半心,将山包裹在内,组成一个桃心的形状,代表了炙热的爱情山形象。整体形象简单大方,主题鲜明。

附属徽标:根据“看四面千面,寻一世爱情”“看四面千面,阅古今奇联”“看四面千面,品巴人豪情”“看四面千面,赏脚楼风情”等宣传口号,设计出了各种文化徽标(图2、图3、图4、图5),与宣传口号结合,在景区内外部大力推介,并且用于景区的标识以及道路两旁,让旅游者直观的接触到地方文化信息。

服务人员服装:地方文化旅游重在体验独特的地方特色文化,服务人员最好穿戴有地方特色的服装。统一规范的员工服装,会给游客带来既正规又整齐的有序感,影响着旅游者服务体验中的总体感觉和满意度。

景区氛围:在景区不同的文化实物景点根据想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加入不同的地方音乐,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使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直观地感受到地方文化所带来的震撼。

参考文献:

[1]HuntJD.Image-A Factor in Tourism.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D].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1971.

[2]Gartner W C Temporal influence on image chag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6,(13):635-644.

[3]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0,06:563-568.

[4]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0,01:63-67.

[5]迈克.克朗著,杨淑华等译.文化地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文化旅游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特种票券;地域文化;旅游入场券;设计

一、地域文化概念阐述

提起地域文化,它是一种文化类型,能够明确的体现区域内或者一个空间范围的特点。我们了解的地域文化必须具有它独特的特点,才能显示它的与众不同。地域文化是基于悠久历史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各地民俗风情而定的。这些所谓的约定俗成使得地域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例如云南傣族的居住房屋是竹楼,有利于排水,而黄土高原的居民住房是窑洞,有助于保暖,云南傣族与黄土高原的居住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都是对当地民俗的深刻反映,与此同时,也充分的说明了不同地域都有其不同的地域文化。比如说在古代,我们智慧的先人们已经有提到过类似文化特点,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所以形成了丰富的多样性,也就为我们的考察提供了各种条件。

二、旅游门票在地域文化中不同作用的介绍

旅游门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厚积淀的历史,这一切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悄然变化。门票不论从类型还是其他结构方面也有着不同的变化,从门票的功能上看它的结构形式也不单一。它不仅仅是一个图案,一个物象的代表,确切的来说,它的功能性体现的非常完美,同时也结合了很高要求的美学。这是大大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机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入场券也逐步发展起来,地域文化现在已成为各地区旅游部门行业发展的基石。

三、地域文化与旅游入场券的关联及其影响

旅游门票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每个地方的旅游产业是依据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发展起来的。一个多元素的综合概念诠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例如,集当地历史、地理等。对旅游产业来说,只有具有地域文化、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才是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所以必须要搜集当地浓厚的地域特征才可以。同时,地域文化见证着旅游门票的设计,反映出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旅游门票也逐渐成为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是对当地具体的地域特征、民风民俗做出了反映。民族文化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因此,地域文化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我们看旅游的门票,尺寸都不大,但现在已成为游客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绚丽多彩、五花八门的旅游门票,使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到来自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且,让游客看到了不同地域文化间的差异。而且,随着游客被带往四面八方,门票也成为传播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所以门票无法摆脱地域文化。旅游门票设计的形式、内涵都体现着地域文化,把他的艺术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且以我国近期旅游门票多注重装饰与设计部分,通过图形、色彩、文字等外在形式深入研究与挖掘,从而展现出一定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四、浅谈旅游门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门票的概念应该不会太陌生。我们进出各种观光境地,各种游乐场所都会有这样类似的凭证。门票通常也产生于纪念、节庆、展览活动场所,是游览者对景点区的选择。所以,旅游门票就成为旅游景区的窗口,它广泛介绍了每个旅游地的自然环境与特殊的人文氛围,成为当地的“名片”。旅游门票不仅是游客了解当地旅游景点的代表性景观,而且见证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入场券在设计中作用也在不断增加。一个通过深思熟虑、精心加工,规范而又凸显景点个性的门票不仅利于当地区域文化的宣传推广,而且也增加了门票自身的观赏、收藏和娱乐价值。之前我们对门票有了一个很深的了解,并且做出了很高的评价,这并不是意味着它是绝对完美的,换句话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门票设计在我国不少地区存在着许多缺陷。例如:1.门票画面视觉效果不太好。从视觉角度上看,门票带给游客的第一印象就在视觉效果上。2.标明票价。门票价格的字体要适中而不突出,有利于票面的整体美感。3.实用功能和相关服务功能不强。虽然强调了美观价值,却忽视了其功能性。其实,门票最重要的是将美观与功能做到完美的结合。4.服务理念意识不强。加强服务理念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这将是标志着旅游业是否发展成熟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门票的种类繁多,票面突出特色,内容深刻,设计精巧且具有艺术文化色彩,方便快捷,集易得、易藏、易保存等诸多的优点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文化旅游设计范文第8篇

北面的樊城自古就是商贸重镇和商埠集聚之地,明清以来,各大省的行帮在樊城汉江沿岸设立几十座商贸会馆,现存山陕会馆、抚州会馆、黄州会馆、江西会馆、江苏会馆五座会馆。汉江南面的襄阳古城雄踞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戍,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环绕襄阳古城的护城河宽度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宽的古代护城河,襄阳城池堪称“华夏第一城池”。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襄阳古城池,与城内的北街、荆州古街、仲宣楼、昭明台、绿影壁、谯楼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使襄阳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阳地区非物质文化资源符号的挖掘、提炼在非物质文化资源符号方面,襄阳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和许多名留千古的历史文化名人。如《韩非子•和氏》中记载了春秋时期楚国荆山(今襄阳南漳)琢玉能手卞和在荆山得一璞玉,几次献给楚王的曲折故事,这块玉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和氏璧,卞和因献玉而闻名古今。楚国著名辞赋家宋玉是战国时鄢(今襄阳宜城)人,他一生所作辞赋甚多,文风华美,精彩绝艳,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历史上著名的“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就是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南阳蔡阳(今襄阳市枣阳县)人,他建立了东汉王朝,统一了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的中国大地,在位期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从少年时代就在襄阳隆中躬耕隐居,人称“卧龙”。

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所谈《隆中对》谋略,为日后三国鼎立的格局形成奠定了基础。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他曾隐居襄阳鹿门山,与王维同是盛唐时期田园山水诗人的代表。北宋大书法家、画家米芾,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人称“米襄阳”。米芾诗文、书画、鉴别样样精通,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他是“宋四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之一,又擅水墨山水。米芾的儿子米友仁也继承了他的才华,书画成就亦很高,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襄阳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流传下来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唢呐巫音、苞茅缩酒、薅草锣鼓、漳河鱼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歌舞表演;传统音乐老河口丝弦、保康沮水呜音、南漳呜音喇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和民间美术有老河口木版年画、老河口木雕、襄阳面塑、谷城黄杨木雕、襄阳龙凤书、保康碑刻等;民间曲艺有保康独臂皮影、枣阳鹿头皮影戏、宜城兰花筒;传统舞蹈有宜城赶象、南漳高跷花鼓、谷城滚灯舞、谷城板龙灯、襄阳赶骡车等。除了这些,襄阳的民俗文化资源还有很多,如泥塑、剪纸、风筝、版画、竹编、虎头鞋、绣花等,传统民间手工艺术资源非常丰富。如此多元的文化遗产资源符号有待更深入的挖掘、研究和开发。

襄阳地域文化资源和文化符号立体、多元,但是目前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化能力却相对较弱,大量的文化资源潜力并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和运用。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种类较少、形式单调、品位较低,没有很好地利用和发挥襄阳地域文化特色和符号内涵。因此,为了加快襄阳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运用襄阳地域文化符号开发具有襄阳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势在必行。在襄阳景观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方面,可以充分挖掘襄阳地域景观资源和历史资源,深入研究区域文化体系,利用自然风景符号元素和人文风景符号元素,如襄阳山水文化符号元素、古城池文化符号元素、史前文化符号元素、楚文化符号元素、三国文化符号元素、码头文化符号元素、会馆文化符号元素、老街文化符号元素等。开发设计襄阳古文化遗址公园、楚文化遗址公园、三国文化旅游区、汉江风光旅游带、襄阳古城和护城河观光带、樊城老街与会馆旅游区、襄阳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等一批历史文化主题的景观旅游产品,以及以岘山、万山、鹿门山、鱼梁洲等为重点的襄阳山水文化旅游产品。景观旅游区的规划设计要把握襄阳历史风貌和地域特色,景观建筑的设计和修复要注意与整体环境和文化氛围相协调,在构思立意、整体规划、空间布局、造型装饰、色调材质等各方面综合运用地方特色视觉元素符号,打造襄阳旅游文化品牌。

在襄阳旅游纪念产品和艺术品设计开发方面,可以充分挖掘襄阳文化、艺术和历史资源,运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符号,如襄阳考古文物符号、襄阳书法文化符号、米氏绘画符号、襄阳民间艺术符号、襄阳手工艺文化符号、襄阳历史文化名人及典故、三国人物及传奇故事等,设计开发一批独具襄阳地域特色的古代文物艺术品、米芾书画仿品、民间美术作品、民俗工艺品等旅游纪念品和艺术品,以及根据襄阳历史名人典故、三国人物传奇、襄阳民间歌舞、戏曲等而设计图书、动漫、音像、电子出版物及周边旅游纪念品等。旅游纪念品和艺术品的设计应承载襄阳地域文化资源信息元素,通过概括和传达有代表性的地域形象符号,并在设计中艺术地运用各种造型、装饰、工艺手法,创造出各种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

作者:马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