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规划的概念

环境规划的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环境规划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规划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城镇 环境规划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039-01

1 小城镇

世界各国划分城乡的标准不同,小城镇的界定标准也各不相同,只能根据各国自己厘定的城乡划分标准和城镇统计范围的统计数字来界定。本文引入《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上所界定小城镇的概念[1]。

作为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度型居民点,小城镇专指行政建制“镇”或“乡”的“镇区”部分,并且“建制镇”应作为行政建制“镇”的“镇区”部分的专称。

2 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小城镇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从各个侧面角度反映小城镇环境规划的数量、质量规定性的各种指标形成的有机评估体系[2]。

3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来源

小城镇环境规划建设涉及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方面,需要运用一套指标体系才能涵盖小城镇环境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3]。指标体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与区域政策相关性等为设计原则,通过筛选,建立一个内容全面,各个领域、分项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的,可定量的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既能对所涉及各方面主要因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估,又不能使指标体系过分的复杂,且数据要可靠、容易获取,应能反映系统的动态特征。

根据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内涵特征和发展目标,借助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从影响小城镇环境规划建设的因素出发,在结合小城镇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程度因素的基础上,参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验收规定(试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和“生态县建设指标(试行)”等文件,进行小城镇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筛选及设计。

4 指标标准的选取

制定指标的标准可以参照以下几点原则[4]。

(1)凡是已有国家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应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

(2)参考国外具有良好特色的小城镇现状值作为指标的标准值。

(3)参考国内小城镇的现状值,作趋势外推,确定指标的标准值。

(4)依据现有的环境、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力求定量化作为指标的标准值。

对于那些目前统计数据不十分完整,但在指标体系中又十分重要的指标,在缺乏有关指标统计数据之前,暂用类似指标值替代标准值。

5 数据可获得性

指标体系可通过以下手段获得指标的数据,首先,通过国家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统计报表和规划等获得,此类信息数据一般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其次,在指标数据采集中也可有选择地利用有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及刊物上登载的资料;第三,在上述途径均无法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最后,对于需要实施公众参与调查而获得数据的指标,可通过编制相关的调查表进行调查以获取数据。

上述指标数据的来源,除第三种来源外,其他来源所获得的数据均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能够满足评估数据的精度要求,确保现状评价、影响预测和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6 指标体系的运用

指标体系建立数据确定后,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评估指数的计算,以数量形式定量地表现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以表达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所处的水平,反映评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程度。根据指标体系及其现存主要环境问题,提出适用小城镇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和生态环境规划等方面的综合整治措施及建议,为当地政府决策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7 结论

我国小城镇正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城镇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对于规范小城镇环境规划建设、定量评估小城镇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以及推动小城镇环境规划理论的发展都将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谦.河北省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6.

[2] 吴人坚.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与途径-兼析上海市的现状和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49-167.

环境规划的概念范文第2篇

地理信息系统是收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它是GIS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延伸。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的主要功能有:

1、基本功能包括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存储、编辑,以及制图和空间分析等功能。编辑功能允许用户添加、修改、删除点、线、面或修改其属性信息;制图功能可以灵活多样地制作和显示及输出各种专题地图,如污染分布图、水功能区划图、环境规划图等等,地理要素可放大缩小以显示不同的细节内容,并能够测量地图上线段的长度或指定区域的面积。

2、空间统计分析是指对空间数据库中的专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各种属性数据的集征数、离散特征数及其分类分级统计等。

3、叠加分析功能允许两个或多个图层在空间上比较各空间要素和属性,分为合成叠加和统计叠加。合成叠加得到一个新图层,它将显示原图层的全部特征,交叉的特征区域仅显示共同特征;统计叠加可以统计一种空间要素在另一种空间要素中的分布特征。对不同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从而获得各种感兴趣信息。

4、缓冲区分析是GIS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例如,某地区有危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这就需要进行点缓冲区分析,结合与居民地图层的叠加分析,可以获取需要疏散的人口数等等。

综上所述,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核心,空间统计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环境分析功能与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将为环境各部门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空间信息服务和管理工具,成为各部门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手段。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可以应用在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区域环境规划、环境监督管理、区域环境监测及环境评价研究等;二是它可以广泛应用在国家、省、市等不同层次的管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具体应用。

1、电子地图使环境管理工作变得轻松直观

由于采用空间数据和数据库挂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图由传统的静态纪录变为信息丰富多样的动态的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它使环境主管部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管理变得直观、简单和轻松。如通过直接对地图要素进行查询,可以获得环境监测点位、污染源等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关系等信息。可以对各种环境数据进行综合的统计并分析以及采用直观的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快捷的支持。

2、强大的环境规划手段

区域环境规划是EGIS应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基于EGIS的环境规划模型还处于深化研究阶段,将环境应用模型与GIS集成为一体,可以为环境规划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手段。由于应用EGIS能够更好地考虑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3、危险物运输管理

借助GIS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可以对危险物转移运输线路进行优化选择,能避开人口集中居住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制定运输计划。并可以通过GPS对危险物的运输线路进行实时监控。

4、环境模型模拟分析

环境模型在环境决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模型模拟出污染事故发生后各个时间的扩散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大气扩散模型、1维水污染扩散模型、2维水污染扩散模型等等,实现各种模型的模拟结果的生成、2维和3维的显示等功能。5、为数字环保提供技术平台

数字环保是最近提出来的终极环境管理系统,它是继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环保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它将是未来十年环保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终极方向,EGIS作为数字环保的基础平台,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环境信息服务,也能够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逐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探讨和建议

随着国外EGIS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条件开始逐渐成熟,而且将成为我国发展GIS的重点领域,从GIS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领域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

发展EGIS应当采用“统一规划、注重基础、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的发展策略。

1、统一规划。

为了降低空间数据资源采集和管理的成本,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多方部门的参与下,统一规划和构建EGIS的发展框架。

2、注重基础。

在统一规划的思路和明确的发展框架下,不断加强基础空间数据库和基础环境数据库的积累与建设。

3、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

在技术上紧密跟进国外先进的GIS技术,高起点进行系统开发,与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相协调,共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EGIS。

当前我国各地许多部门虽然已经开展了EGIS的研究与开发,但这些开发均是出于本部门的需要,很少考虑到将来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加上没有全国性的EGIS发展框架和数据标准,数据的通用性将成为影响EGIS开发的关键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EGIS发展体系和框架标准的研究。

环境规划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生态规划;设想

生态城市(Ecopolis或Ecocity)的概念是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马上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ky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生态城市概念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一、自然地理层,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趋适、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用、物尽其用;二、社会功能层,重在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子系统间的冲突关系,增强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共生能力;三、文化意识层,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为自为。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核心,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系统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了城市生态系统。

1.生态城市规划思想

生态城市的规划与传统的城市规划区别,在于它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应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利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各种信息,去模拟设计和调控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从而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对策。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应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系统向更有序、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最终目的是引导城市实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城市生态规划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为建设生态城市而发展来的。

遵循五项原则:1、生态保护2、将自然融入城市3、历史文化的保护4、保证居民生活标准5、生态基础支持体系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

4.城市生态规划的设想

⑴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创建生态城市建设时,要特别重视城市生态系统的建立、维护和发展,使之和谐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促进人的全面进步。

⑵制定生态城市建设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要引进绿色GDP观念,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人文、资源和环境指标。

⑶统筹城乡生态建设,走新型产业道路

不仅要把城市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还要把农村、山区和原生态保护区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领域。

⑷加快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要把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和分布实施的要求,实施好城市森林、河流整治、湿地保护等工程。以生态示范区、天然林保护等项目建设为载体,实现全区域的污染协防、生态联建,共同维护生态安全。

⑸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生意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保护优秀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推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

⑹加强法制建设,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把生态保护、污染治理和环境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保护,依法处理,依法监管。

⑺美化人居环境,构建宜居家园

要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选择绿色建材、建设生态建筑,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生活空间;要切实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习惯和行为,多做有利于环境的事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⑻创建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一是建立技术支撑体系;二是加快发展绿色产业;三是精心培育绿色企业;四、开发绿色产品。

⑼建设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生态城市

抓住本城市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符合实际的、具有自己生态特色的城市建设方案,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要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1.李王鸣、刘吉平、王吉武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研究—以浙江湖州埭溪镇为例

徐溯源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价值观

环境规划的概念范文第4篇

1SWOT分析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1.1SWOT分析法概述SWOT分析法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韦里克教授提出来的,也被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及其所处环境的机遇(Opportunity)、挑战(Threat),通过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综合分析。

1.1.1SWOT分析法基本内容

SWOT分析法传统上是为企业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客观全面依据的一种分析方法,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对目标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同时结合企业内部的竞争优势和不足,定性地做出战略抉择判断。运用SWOT分析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研究对象所处环境的较为全面准确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制定战略发展计划。但是这种方法也有自身的缺陷,最主要的是缺少明确的目标和准确清晰的分析过程,而且量化分析不够。

1.1.2SWOT分析法的改进与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SWOT分析的改进研究主要集中在定量分析和因素排序上。国内学者如王秉安等就结合德尔菲法、矢量梯度、极坐标及四半维坐标系等数学工具,构建出企业战略分析模型。通过引入数学模型,试图解决SWOT分析法中定量分析不足的缺点[6]。黄昕等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各因素强度的权重,再计算出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总挑战强度,通过对战略类型以及战略强度的确定来选择经营战略。模糊综合评判法减少了主观因素,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1]。蒋元涛提出了建立基于SWOT的双约束战略决策模型,两个约束条件是企业战略地位区和战略实力点,利用SWOT的四维分析框架,进行四维指标分析,最后综合企业在竞争环境中战略位置和战略实力点确定合适的战略方案[7]。国外学者威廉(Wheelen)和邯革(Hunger)则将内外部因素总结为外部战略因素综合矩阵和内部战略因素综合矩阵,试图解决内外部因素的关联性问题[8]。目前的学者都在致力于寻求将SWOT分析中定性的东西量化的改进方法,因而引入了许多数学模型。但是,当今竞争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对问题进行决策不仅需要科学的定量分析,还需要决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利用理性的思考对局势进行判断[9]。SWOT分析模型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才能更好地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1.2城市环境规划的SWOT分析模型应用设计

本文将SWOT分析法引用到城市环境规划中,通过对城市环境规划产生重要影响的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与此同时,运用综合模糊综合评判法、价值工程、四半维平面坐标、强度梯度等数学手段[1],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构建环境规划定位分析的系统定量模型,以便形成对城市未来发展有利的战略决策。

1.2.1模型变量的选择

通过信息收集来确定作为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因素,将它们作为模型的变量。在城市环境规划中,将称之为内部因素,即优势和劣势。机会与威胁视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反映城市自身所具有的长处和存在的不足,指的是规划区的社会经济现状、自然条件、环境质量状况等;外部因素反映城市所面临的外部有利形势和不利因素,指的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城市所处的发展环境、竞争环境等。(1)内部因素。①社会条件:文化历史状况,人口数量、组成及人口素质,城市区位与布局,交通运输,市政设施状况等。②经济条件:经济现状、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水平等。③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状况,水资源贮量,气象条件,生态环境,环境质量状况,绿地面积等。(2)外部因素。①城市所处的发展环境。②政治环境。③竞争环境。④技术环境。

1.2.2各变量强度的计算

根据SWOT定性分析结果,运用模糊评判法[2]求出各内部因素的权重和外部因素发生的概率。在规划分析中,内部因素的强度决定于其估计发生强度和估计的重要性,则某一优势或劣势的强度=其估计发生强度平均值×估计重要性;外部因素的强度决定于其估计发生强度和估计发生概率,则某一机遇或挑战的强度=其估计发生强度平均值×估计发生概率值。根据公式(1)-(4)计算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和总挑战的强度[10]。总优势强度S=∑Si/n1,i=1,2,…,n1总劣势强度W=∑Wj?n2,j=1,2,…,n2总机遇强度O=∑Ok/n3,k=1,2,…,n3总挑战强度T=∑Te/n4,e=1,2,…,n4n1、n2、n3、n4分别为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影响因素的数量。

1.2.3构建战略四边形

建立SWOT四半维坐标系,以总优势强度S,总劣势强度W,总机遇强度O,总挑战强度T这四个变量各为半轴,并分别标上计算出的各要素强度值,连接各坐标轴上的强度值形成战略四边形(见图1)。

1.2.4战略类型方位θ的计算

在四半维平面中,SWOT四个因素综合作用结果以战略四边形的重心来确定[3],其重心坐标为P(X,Y)=(∑Xi/4,∑Yi/4),为便于讨论,以θ的大小来确定战略类型方位,则tanθ=Y/X(0≤θ≤2π),Y为OT轴,X为SW轴。计算公式为θ=arctan[(O+T)/(S+W)]。根据θ的大小选择城市的战略类型[4],如表1所示。

1.2.5战略系数ρ的确定

为便于讨论,我们引入研究战略强度的两个方向的概念,即战略正强度和战略负强度。城市战略正强度U是指城市外部机遇与内部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U=O×S;城市战略负强度V则是指外部挑战与内在劣势共同作用的结果:V=T×W。对此,我们引入战略强度系数ρ来判断城市的战略强度。其计算公式为:ρ=O×S/(O×S+T×W)战略强度系数ρ的最大值为1,若ρ大于0•5,则说明宜采取较大的战略强度。若ρ小于0•5,则应采取较小的战略强度。综上所述,在SWOT矩阵分析中,以战略方位θ识别城市的战略类型,以战略系数ρ为模数判断城市的战略强度。坐标(ρ,θ)形成以θ为方位角,模数为ρ的战略向量。通过战略向量就可以识别和判断城市的战略类型和战略强度,进而选择城市的发展战略[11]。

2SWOT分析法在安庆市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2.1安庆市环境概况

安庆市地处长江中下游,行政区辖一市七县三区,总面积15348.5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公里,总人口610•986万人,农村居民人口为503•785万。安庆市是中等传统型工业城市,行业分布广,具有以石油加工、纺织印染、化工为支柱的工业特征。安庆市作为生态大市,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种类众多,生态类型多样,既有大别山区,又有沿江调蓄洪区。安庆市的总体空气质量处于良好水平,其中达到国家一级和二级标准的天数占总天数的97•9%。长江安庆段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符合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要求,水质良好。危险废物处置率维持在98%以上的水平,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和综合利用率逐年增加。

2.2安庆市环境现状的SWOT定性分析

随着安庆市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现阶段的城市环境规划已无法满足城市战略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安庆市环境,促使其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充分分析安庆市自身内部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将它们综合起来考虑,提出安庆市环境规划的方向和对策。安庆市环境现状因素的SWOT定性分析矩阵如表2所示。

2.3SWOT定量分析

2.3.1专家分析

专家分析采取德尔菲法,设计量化打分表。其中机遇与优势为正,挑战和劣势为负,其绝对值越大表示强度越大。评价分数反映的因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程度,取值范围设为-5~5,评分标准参照表3。另外,表示因素重要性或概率的值越大,其重要性或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越小。

2.3.2总强度计算

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变量因素进行评估,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计算每个因素的强度平均值、概率平均值。在此基础上,运用某一优势或劣势的强度=其估计发生强度平均值×估计重要性,某一机遇或挑战的强度=其估计发生强度平均值×估计发生概率值,计算各因素的强度(见表4)。再利用公式(1)-(4)得出总优势强度、总劣势强度、总机遇强度和总挑战强度,分别为2•18、-2•63、2•325、-2•25。

2.3.3构造战略四边形

根据计算所得的总优势强度S、总劣势强度W、总机会强度O、总威胁强度T在四半维坐标系的S轴、O轴、W轴和T轴上对应点S1、O1、W1、T1,连接这四点就可以完成战略四边形的构造,如图2所示。

2.3.4战略类型方位θ和战略强度系数ρ的计算

战略四边形S1W1O1T1的重心坐标为P(X,Y)=(∑Xi/4,∑Yi/4)=P(-0•1125,0•0187),由此可知tanθ=-0•1667,得到θ∈(3π/4,π)。战略正强度U=5.0685,战略负强度V=5.9175,由此,求得战略强度系数ρ=O×S/(O×S+T×W)=5.0685/10•986=0•461

2.4安庆市的SWOT分析结果

根据前面的SWOT分析,求得θ∈[3π/4,π),表明安庆市应采取争取型战略区中的调整型战略,充分发挥优势,要积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会克服自身的劣势,同时要尽力规避可能出现的威胁。因为战略强度系数ρ=0•461(0•5,安庆市采取的战略强度不宜过大,即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应当谨慎,避免外部环境对城市环境造成威胁。现阶段,安庆市开展城市环境规划工作将为安庆市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但是同时由于安庆市自身劣势的限制以及存在的外部威胁也给该工作的进行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但是总体而言,城市环境规划工作的前景依然比较可观。

环境规划的概念范文第5篇

一、生态环境规划是新农村战略规划的重要内涵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将改变中国农村,也将改变中国未来。

搞好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一定要编制好新农村环境规划,探索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注重生态农业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的运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村环境污染。正如世界观察者研究所所长华思特・布朗先生所说“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发展模式,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规划,这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冲突,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矛盾转向和谐。

二、生态环境规划与农民的自由限度

正确认识环境规划的科学性,把握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自由度定位,是搞好农村战略规划,建设好新农村的基础。新农村战略规划要注重生态规划的现实性、农民的接受程度及积极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看趋势、看进步、看活力、看公平性、看和谐度、看满意度。

合理定位环境规划,这既是一个基于系统角度对农村规划的系统功能进行调整优化的过程,更是调动农民自主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取决于农民的参与度和愿望以及用什么样的制度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要创新体制和立法,通过法律保障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防止人为因素过渡干扰使目标明显脱离实际,使规划制定与规划实施脱节而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冲突。目前在如何规划管理中有多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新农村规划是农村自己的战略行为,是生存中的选择,农村规划系统功能的形成是各个乡村独立进行战略规划的自发结果,而不是系统设计的结果,这种观点强调规划中农村发展的自生秩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村建设的有效规划和实施,有赖于政府设置和管理,这种观点强化管制。从理论上说,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是环境规划的自生秩序和管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现阶段我国新农村规划中生态环境规划应采取自生秩序,政府引导、分层管理、制度监督、政策扶持、资助介入、生态补偿等手段共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为农民制定好的政策,尽快建立资助、补偿机制,推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存的多种发展模式,让农民有多种参与生态保护工程的选择机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政府通过生态补偿,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特别是一些涉及农科研究单位,深入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先进的管理方式,投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用投资的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形成。第二,强调新农村环境规划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不排斥古典民俗、民风,不在新与旧生态之间形成强制性区隔,形成僵化的区域等级和强制规划措施,不能因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向农民施加负担。要剖析不同地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多推广增加效率的低技术解决办法,诸如生态农业以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例如:中国南方地区在水稻田中养鱼,在茶园内养鸡放羊,可循环利用排泄物为肥料,并通过它们对害虫和杂草进行控制以减少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黄土高原可推广日光温室能―沼气池―猪圈―厕所―庭院经济“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半干旱地区搞好厕所―暖圈―沼气池“三配套”的田园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只有把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农民生存质量、减轻农民负担联系起来,减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尊重群众的创造,才能让农民创新能力、自生秩序与政府指导、调控、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发展框架中,把外力推动和内在的积极性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整个规划系统生态保护功能低成本形成和农民的拥护;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迅速形成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多样化局面,形成生态多样化的农村生态系统。

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环境保护的基本格局。目前面对资源紧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仅仅依靠政府环保部门的孤军奋战,是很难改变目前环境状况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执行机制,才能解决发展、污染、资源竞争所引发的许多社会冲突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不断延伸的过程,更是一个相对的,具有层次涵义的概念。在构建一个科学生态保护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国家要加强引导和调控,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经济、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制订不同区域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环境投资体制,支持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与发展双赢利。这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另一方面,要关注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政府应给予农民更多乡村环境规划支持、协调与指导,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新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政策性激励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环境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评价体系。政府在评价时要看当地农村起点、进步、绿色走向,看发展的合理性,看生态和谐性,以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主创新。在强调农民自生秩序同时,协调经济发展、农村繁荣和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鼓励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条件和地域环境,在规划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定位,

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在同层次,同类型村落中体现特色,提升水平,从而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分工合作、互为补充、农民受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只有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才能保持国民生态公平,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体系,生态危机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带动解决“三农”问题。

四、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规,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在一些地方不断加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越来越突出。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有法可依,克服以罚代法现象发生,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减少社会冲突是当务之急。只有法律、法规健全,制度完善,政策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摆脱政府一家包揽的困难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政府应是生态的代言人,环境的代言人。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农民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相应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开发时,应完善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管理体系,调动保护主体的积极性,以实现保护管理与农民自我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任务就是逐步转换管理方式,搞好宏观调控,引入市场手段,不断扩大农民的自,使农村建设在遵循国家法律规范、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的同时,拥有根据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制定自己的发展规模、结构、目标等事项的权力。农民只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有合理的机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束缚,主动寻找发展机会,寻找市场,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将自己的发展置于生态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的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低成本地从源头减少发展农村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正确处理国外与国内发展关系

如何使我们的乡村变得生存质量优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好,人们安居乐业,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步较早,在建立生态乡村的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可借鉴。如美国、德国、瑞典、日本等许多国家乡村规划比较完善,独具特色,生态和谐,绚丽多彩,具有多样性。但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必须植根于自己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传统,必须以本国国情和民族特征为基础,对外来的经验模式进行精心鉴别、选择和改造,使其与本土民俗文化、生活方式的优良因素相融合,形成既有时代特点,又立足于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财政性生态环境保护经费不足,穷国办大事的状况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三农”问题相当严峻,农民分担生态保护成本也是非常有限。因此,不能高估发展的客观条件追求过快的建设速度,过高的发展定位,不符合现实的理想化发展与保护模式。每个乡村都要客观地判断自身的基础条件、地域优势以及经济状况,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规划,理性地控制村落的建设规模和发展目标,保证农村、农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环境规划的概念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区域环境评价;新经济开发;REIA;污染物预防

一、区域环境评价的概念

从1979年中国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至今,其相关制度在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协调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众多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例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及边贸开发区等,使多个建设项目在相同地区,相近时间陆续开展。届时,如果对各建设项目进行逐个环境影响评价(EIA),就不能准确预测最终的环境变化,不能显示区域开发的总体环境影响,进而导致无法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使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落空。故而,应当将这类开发建设项目看作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全部区域开发的建设行为,开展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即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从理论上说,REIA可归入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SEIA或SEA)的范畴。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为了达到即定的目标和要求,依照评价的性质、行政区划、区域类型、环境要素等,可以把REIA划分成多种类型,与开发建设项目息息相关的常见类型有:

(一)新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沿海省市开辟了一系列新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区一般都有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划,有的制定了区域环境规划,因此,应该开展相应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二)现有城市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发展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依托现有工业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利用它们的经济基础和技术优势进行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了许多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开发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开发区的建设普遍都需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划,做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部门进行区域发展综合决策的有效途径

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制定区域开发建设决策之前,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目标、区域环境承载力、区域废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度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评估。按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环境功能的科学规划提供有效依据,为区域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将环境保护做为区域开发综合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

单一建设项目的EIA,使合理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成为空谈;因为评价范围小,导致许多单项环评无法对区域大气和地表水环境容量进行估算。而区域环评却能对确定的区域,着眼于整体,根据区域环境规划与保护目标、功能区的划分、区域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状况来研究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准确地制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为实现总量控制奠定基础。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为污染物有效集中控制创造了条件

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是兼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为一体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单项建设项目环评虽说能把拟建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充分的诠释,但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染集中控制只能提出宏观建议。在这方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其优越性,即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总量控制目标,对区域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应用“工业生态原理”,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使一个项目排出的废物成为另一个项目的原料,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上述基础上,再提出统筹治理和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控制方案),为区域污水集中处理与资源化、以及推行集中供气供热工程创造条件。

(四)有利于识别不良的累积效应并在区域范围采取对策

单个建设项目的EIA难以从整体上分析其与区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累积效应。REIA有可能比较确切和全面地分辨区域各时段的开发对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恶性累积反应,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加以预防和消除。

四、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一般而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区域开发规划纲要制定之后和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实施之前。实际上,区域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和环境影响报告书(EIS)的制定是一个同期,互补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价随着区域开发规划的启动就同时介入了,以区域环境特征等因素为基准,综合区域开发性质、布局和规划,进而编制出区域开发规划方案,评价每一个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分析修改后的方案的环境影响度,最终达到协助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开发规划和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目标,促进整个区域可持续性开发。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与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从宏观角度上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的考虑分析可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尽可能的减少 对区域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损害。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开发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优化选择等决策的有效依据。

环境规划的概念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住宅区;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21世纪是生态世纪,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下一轮 城市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更是现实选择。住宅小区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集聚和自然环境因素高度稀缺的统一体。随着人们对住宅小区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生态住宅小区也开始出现,并且将成为小区建设发展的新趋势。

生态住宅区的概念

生态住宅小区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它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大大降低了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和现代文明的象征,也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生态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3.1生态住宅区的环境规划

生态住宅区的环境规划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结合自然环境因素来进行规划设计。所谓结合自然环境因素进行设计就是说,要结合建设工程所在地的阳光、水文、地势地形、天气等自然条件,保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适应,使大自然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尽可能地提供充足的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发展。

3.1.1结合地形地貌进行规划

建筑是建造在土地上的,不是空中楼阁,所以说,所在地的地形地貌非常影响着住宅区的建筑布局和形态。关于土地的考虑主要从地形地貌、地表土层、表层土以下的岩土等三个方面来着手。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住宅区的布局和建筑形式常常会表现为很多形式,比如,按照现有的土坡情况,根据其坡度的大小,采取不同的梯度来建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依坡就势”。生态住宅区要求尊重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不仅有助于减少施工量,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使建筑的地面形态呈现出多样性,更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地面常常是用来进行绿化的地方,而在生态住宅区里,绿化就不仅仅局限于地面,还会出现在阳台、墙面、屋顶等地方,这样的做法,可以实现绿化的立体效用,实现高处和地处都能进行绿化工作,起到遮阳、保温、净化空气等作用。在这里特别指出的就是屋顶,对屋顶进行绿化,是搞好绿化工作的重要方面。建设屋顶花园是生态住宅发展的一个趋势,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非常新颖的户外活动和游憩的空间,而且还会激发建筑的活力,改变以往住宅给人的灰色印象。

3.1.2结合气候进行规划设计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气候特点,气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是有着很大影响的。住宅是供人们长期居住用的,所以建设住宅也必然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这一因素。气候包含光、水、风等很多个方面,自然而然对住宅的规划与设计也就要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

通过设计适当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组合、建筑朝向等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对阳光辐射和空气流动的控制是结合气候进行规划设计的重要方面,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南方地区的骑楼建筑,它就是用来遮阳、通风防潮的,很适合气候炎热而又多雨的地方。

在生态住宅的环境规划和设计中也要考虑到水的作用,适当地建造一些亲水设施,不仅可以让居住者就近玩水戏水,还能以此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创造合理的小气候环境。在规划和设计中,还可以建造水池等用以蓄水,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尽可能地发挥水对人们居住环境所产生的作用。

3.2经济生态规划

总体目标是资源的低消耗、环境的轻污染来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养成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为此,应用绿色消费科技和绿色生产科技,逐步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应用水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减少能源消耗;在小区内实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3.3社会生态规划

为增强小区的归属感而建立标志性建筑、具有中心性的广场和对居民有魅力的开敞空间;建立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生态基础设施,创造便利于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生活环境;小区提供多样性、个性化住宅,以保证各种经济收入的人与各种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小区有商业活动、市民服务、文化活动、娱乐活动等集中的中心地区。

3.4生态住宅区的信息智能规划

从生态住宅区的内涵中我们可以得知,生态住宅区并不单单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等,还包括利用现代科技,实现人们生活更加方便和安全等。在生态住宅区,信息与智能系统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生态住宅区的神经系统,控制和管理着住宅区内的很多服务设施,对生态住宅区的正常运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建立系统网络集成系统,可以为居民们提供一个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对内外信息的交流;建立安全防范系统,可以实现住宅区内的安全防卫;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住宅区的物业管理。

生态住宅区的管理

生态住宅区管理是按照生态学原理,以空间的合理利用为目标,以建立科学的人工化环境措施去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住宅区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关系,使人类在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结构、功能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为人类创造一个安全、清洁、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它是在对住宅区环境质量变异规律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安排小区人类活动的强度、广度和深度的行为。管理的基点是合理利用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这是住宅区生态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住宅区生态问题的产生可归结于两个根源。其一是人口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及环境超负荷承载而产生的生态问题;其二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应的,生态管理也包含两大部分内容:一是资源利用,二是环境整治。前者着重研究在资源利用问题后者着重研究解决、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从广泛意义上而言还应包括社会等领域。

结束语

住宅区内的生态理念,是来源于生态城市的背景之下,人们一向追求着高品质的人居环境,住宅区的生态规划设计也是为满足人们对于新的生活环境的追求,也是设计师对于生态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在做住宅区的城市规划时,对于生态概念的具体实施与应用,这些都是有利于民众的生态概念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态理念意识,最终能够真正实现生态的生活方式,同时增加了居住区的整体节能水平,并且是有利于全社会的生态建设的进程,为打造生态城市奉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毕冬冬,裴宇艳. 生态型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5期.

[2]张学森.浅谈生态住宅区的内涵和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9期.

环境规划的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乡村;人居环境;规划;新农村建设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目标是改善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发扬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实现人居空间活动的有序移动。随着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对村落结构产生巨大冲击,导致人口外流、滥用耕地、环境恶化、村落中出现了城市的景观,破坏了原有的乡土风貌,失去了村落固有特色并导致农民家园归属感的丧失。与此相对应的是对村庄建设的调控手段仍然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隔时期的局面,对处于加速发展时期村庄的规划建设缺少有效引导。我国有56%的人口聚居在村庄,大量农村人口的聚居环境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从规划的角度研究乡村人居环境并促使其健康发展,是一项非常紧迫而又意义深远的工作。

1基本涵义

1.1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内容。建设新村镇是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使农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清洁安全的生活饮水、道路交通、电力电信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1.2人居环境

道萨迪亚斯在1968年所著的《人类聚居学》一书中最早提出了与“人居环境”内涵一致的概念。他认为:“人类聚居是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任何形式的、有形的实体环境;人类聚居不仅是有形的聚落本身,也包括了聚落周围的自然环境;人类聚居还包括了人类及其活动,以及由人类及其活动所构成的社会;人类聚居实际上是整个人类世界本身。[3]”吴良镛院士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将“人居环境”定义为“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3]。按照对人类生存活动的功能作用和影响程度的高低,在空间上,人居环境又可以再分为生态绿地系统和人工建筑系统。”

人居环境是由人与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不仅包含了维持人类生活生产所必需的住房及各种生活设施,而且包含了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网络体系。从广义上讲,人居环境的运行可依次分为物质、行为、制度和文化等4个层面,且层层深入发展[3]。狭义上的人居环境,则侧重于物质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反映人居环境的物质要素及其空间范畴[3]。

吴良镛院士用系统分解理论,从内容上将人居环境划分为五大系统:①自然系统。它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所,其中包括气候、水、土地、动植物、地形、资源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聚居产生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②人类系统。人不仅是自然界的改造者,还是人类社会的创造者,具有对物质和精神的多重需要;③社会系统。社会是人们在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各种相互关系,包括了公共管理和法律、社会关系、人口趋势、文化特征、经济发展、健康和福利等;④居住系统。其是人类系统、社会系统等需要利用的居住物质环境及艺术特征,主要指住宅、社区设施等;⑤支撑系统。主要指人类居住区的生活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交通与道路系统、通讯信息系统和物质环境规划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