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文化的意义

城市文化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篇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齐市广场文化的状况,针对齐市广场的现状,我们应结合实际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以改变其现在的使用现状,使广场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发挥出它的作用,让广场文化真正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把它的价值体现出来,成为群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而非边缘化的构成,真正为整个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作用。在《齐齐哈尔市广场文化研究概论》一文中我们已经给出了部分意见,下面从其他角度再补充一些:

一、地域特点影响最小化,利用季节特点“做文章”

齐市地处东北地域,其特点决定了她的四季。季节分明,对于广场的使用影响很大。尤其是冬季基本上是不使用的,也是形成空置的因素之一。这样广场文化就出现了断层现象,在时间上只有大概8个月左右。这种现实是不可忽视的,但同时也是影响广场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那么其余的4、5个月的时间我们如何使用广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东北地域特色在冬季体现的非常明显,人们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的冬季活动,丰富了生活。我们可以利用冬季活动的开展,把它和广场结合起来,组织一些可以操作的项目。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冰雪文化宣传活动或者体育活动,让广场摆脱季节和地域的局限,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广场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互利双赢。比如,我们可以把我市的关东文化节、边疆旅游、冰雪旅游等旅游项目与广场结合起来,在大型广场举行宣传、演出、展览、比赛等相关事项,既宣传了旅游又发挥了广场作用,更使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多元互渗影响,共同发展。由于广场类型的不同,中小型的广场我们可以开展宣传、展览等适合的活动项目。总之,利用一切资源发展广场文化,在打造广场文化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其他文化类型的发展,形成共赢的局面,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

(二)广场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更健全完善

广场的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对于广场的使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基础。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齐市广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好,但是辅助设施不是很完全。场地、草坪、休息长椅等这些基础设施对于参与者来讲是吸引他们来到广场上的原因,而辅助设施是把他们留住的根本。现在所建的广场一般特点都是规模大,环境美,功能多。比如环境优美,可以建有万余平方米的花岗岩硬质广场,还可以建有大型的表演舞台和大型电子屏幕、绿地等,这样的广场冲整体上就非常吸引人,再加上辅助设施完备的话,那么广场的人群自然会不断增加,活动会丰富多彩,其价值在多样的活动中就得到很好的实现。

营造良好的广场文化,需要对广场不断完善。针对有些广场配套设施非常缺乏,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按照宜文宜体、宜学宜玩、宜唱宜跳、宜老宜少、宜男宜女的要求,把完善广场设施功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完善广场配套设施。像设立演出的舞台、简易的化妆间、厕所、报刊阅读栏(宣传板)、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分区设置、健身器材多样等。还要改进广场设施布局。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广场状况和使用情况把广场划分区域,比如娱乐区、演出区、健身区、休闲区等,多方位、多角度、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整治广场及周边环境,做到有绿化,无污染,交通方便。对于正在规划的广场,除以上要求之外,还要注重考虑选择交通便利、群众容易参与的地段,否则就会出现空置的现象。

(三)广场建筑要具有人文色彩,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与城市的形象非常重要,文化资源、文化特色在城市当中的定位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这就涉及到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问题。文化资源,是指一个城市的地理、政治、人文、艺术等等人文文化的积累和存量,它积累什么、保存什么,就是它的文化资源。那么什么叫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一个社会学家提出来的,是说文化教育修养的一个具体获取,成为个人以后成长的资历和资格。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是其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广场文化作为城市文化新资源,她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非常重要。不是我们修建了多少广场,不是数量上取胜,而是广场的价值和作用,在质量上取胜。那么我们在建设广场时就要注意如何把质量提升上去。对于要新修建的广场我们可以在建筑上多下功夫,建筑本身的风格和整体设计均要体现出人文色彩,形成文化气息,成为吸引人群的基础。而对于现有的已建成的广场,我们要不断完善。比如我们现在已有的建筑,像和平广场的手印墙,以鹤文化为底蕴的系列建筑物,依湖而建的劳动湖音乐广场,这些都彰显着作为鹤家乡的齐市城市的特色。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它,从基础设施的建设,辅助设施的完备,各种渠道的宣传,多样的活动形式等等,让它的文化气息得到不断发散,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通过广场文化的建设可以使我们的城市文化资源得到不断积累,散发出其所特有的魅力,让人们共享文化资源,从而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使我们的城市得到不断成长,它的资历和资格不断增加,而我们城市的综合实力也自然得以上升。

(四)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提升城市文化整体实力

广场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城市整体建设的规划,它必须要在所在城市的整体发展框架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城市建设而自行发展。我们要把握定位,将广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广场文化建设应与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要把广场建设与整个城市建设规划结 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建设一些环境优美的广场,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空间。在建设广场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广场的绿化和基础设施,更要考虑到广场的活动空间,就是说要有一定规模的硬质地面的广场,也要考虑到有适宜表演的舞台,以便方便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我们的相关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要对全市广场文化活动进行总体策划,通过精心的组织,周密的安排,加强对广场文化的正确引导,用健康、优秀的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像我市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几十个公园就可以在整体规划的框架里把广场这一块精心打造,让它成为公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活动空间。同时,我们还要尽量挖掘和调动本地文化的资源,可以通过广场这个载体让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继承和发扬,同时根据时代要求把他们改造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化。

从广场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它从最开始的自发无序到自觉有序,由零碎松散到组织集聚的转变,这其中就蕴含着广场文化鉴赏性的提升。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广场文化活动改变了原来那种行政命令式的、灌输式的宣传和教育,转变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精心策划和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 就是希望通过活动传播健康文明的思想、科技知识和生活知识,力求与群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逐步培养和提高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能力,提升市民的艺术鉴赏力,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只要我们组织的活动是真正地为群众着想,充分发挥广场文化功能,就能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力,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扩大城市的整体影响力,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五)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要素

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的传承发展,为齐齐哈尔积淀了比较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辽金文化”、“流人文化”、 “闯关东文化”、“马恒昌文化”、“冰雪文化”、“鹤文化”等。这些资源如果和广场文化相结合,它们会成为广场文化重要的支撑要素,丰富广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自身的宣传与发展找到一条好的途径。比如我们在建设以鹤文化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城市文化整体构架中,可以把广场文化加入其中,现在的市政建设处处都能体现出鹤文化的标记,如果再利用广场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那么不仅是鹤文化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城市的标志,广场文化由于有了鹤文化的展示,同样会得到非常好的发展,人们对此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使用率也会逐步上升,价值和作用自然会体现出来。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让它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要素,这是我们在建设城市广场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的一条途径,也可以为我市城市发展特别是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城市增添力量,起到推动的作用。

作为城市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广场文化的价值有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展示城市文化的个性。〔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地提高,广场文化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管是健身还是演出,人们的参与度是越来越高,广场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缩影。

广场文化活动范围遍及城市和乡村,对于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娱乐审美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得到不断体现。 因此,我们对于广场文化的认识就要转变角度,认真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齐市实际,打造符合自身需要的具有城市特色的广场文化,推动齐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2〕

〔参 考 文 献〕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秩序;活力;城市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1)04-0039-08 收稿日期:201 1-06一01

城市化进程既是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不断丰富化的历史。城市作为人类文化的汇聚体,在与人类实践互动中不断化育出承载着多元性的人类可感知和体验的各种文化场所、文化模式、文化制度,也孕育出展现人类文明重要含义的有生命力和历史延续性的符号与象征、精神与气质、记忆与梦想,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空间。反观城市发展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始于工业文明带动下的城市化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破坏性的后果,城市文化空间被全球化的浪潮冲撞与支解:现性主义规划下的城市空间日益均质化与同质化,压抑了文化和空间的丰富性;“无地方性”的空间生产模式瓦解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使“城市生活充满了华丽的碎片和欲望的膨胀,而缺乏一个清晰完整的格局”;现代建筑克隆复制式的大规模蔓延导致城市趋向呆板与无序,城市的定向功能日渐丧失;人性化与功能化的矛盾冲突导致城市文脉断裂,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延续性及发展和创新活力面临危机;城市空间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共同造就了人的自我确认、自我认知及经验能力的破碎与分裂……城市文化空间的支离破碎意味着人类社会秩序的混乱与失序,也表征着人与城市空间在文化意义上的断裂。要想恢复和重建今天人类的文明形式和秩序,“必须分析人类文化的各种形式”,从城市空间的文化视角,即城市空间如何获得文化意义、文化如何利用城市空间来实现其意义,来重新审视和设计作为人类文明重要载体的城市。

一、城市文化空间及其生成

“地形学乃是传统神话空间的平面图,能彰显空间,就必能开启空间”,而人对空间之所以感兴趣,在于“人抓住了在环境生活中的关系,要为充满事件和行为的世界提出意义或秩序的要求而产生”。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城市与文化从来都是相互并且内在地彼此影响着对方: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包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物质实体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相关性,能够非常深刻地改变我们看待城市的方式,而且文化就存在于城市景观、商品消费、城市建筑及日常的城市生活实践之中。城市的进步及可持续的管理方式表现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城市如何建构、如何发展取决于文化的实践及变迁,城市作为文化的容器和秩序的象征,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创造性产物,人们的生活理想、风俗经验、价值观念和情感认同凝结与物化在城市景观和城市建筑中,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历史地流传与积淀,城市中的一切因为人的实践而被赋予具有价值意蕴和意义表达的“文本”内涵。

社会性、历史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相互关联,以及人在城市空间中的实践和意义,使得城市不再只是社会发展的经济成长器。城市空间既是物质的空间,也是行动和意义的空间,它不仅仅是自然的物质空间的外在形象,而是对社会秩序进行归序和强化的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城市空间真实地、有意识地表达了物质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过程,城市空间并不仅仅是城市活动的载体和容器,而是浓缩了记忆和情感、包含着历史和文化、传递着思想和价值以及凝聚了人类全部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价值的社会文化空间。对于什么是城市空间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哈维所说的“不同的人类实践如何创造与使用不同的空间概念”的问题,城市空间的文化意蕴和文化本质因为与人对更文明、更有序、更有活力的生活秩序的追求具有深层的一致性,以及空间的象征性意义和不同人的生命体验、社会生活和价值体系的交流沟通而突显出来。

城市文化空间,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有序的、有生命力的人类城市文化生活实践的载体,是对现有社会秩序进行维持、强化和重构的实践区域,同时也是文化诉求展现与意义表达的过程,体现了“社会空间辩证法”。从形式上看,城市文化空间既包含直观的、具体的物质性构成要素,如城市居民、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遗存、具有历史与美学意义的建筑、科研艺术机构,也包含生动的、感性的互动性构成要素,如经济活动、文化交往、日常生活,还包含意义的、抽象的精神性构成要素,如城市文化精神、城市情感、城市性格、城市心理、文化象征与文化符号、城市魅力。从过程来看,城市文化空间是传达不同时期社会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情感认同等特定内容的历史延续过程,同时也是城市空间与人的行为相互依存、交互影响的作用过程。

城市文化空间是历史地生成的,表现着人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关系。作为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城市文化空间涵盖充盈的话语场境、实证性事实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刻体现了人类实践和空间特质的相互交织,它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标志和象征,也是知识和权力规训的场所,同时也是集体意识和消费行为的汇聚。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无不镶嵌在一定的空间中,城市文化空间本身也是人类生存与实践的客观实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才生成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过程,才有了日益丰富的城市生活和社会关系,才使城市空间获得丰富的文化意义。

人类实践活动创造了对于城市空间概念的需要,日常生活实践解决了城市空间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作为城市化和文化的存在物,人类实践必定以时间与空间方式存在,人建构着城市空间,人的存在和实践是城市演进与空间拓展的基础和前提。在这种互动实践中,城市居民达成交往与社会关系,形成情感认同的共同体,创造一系列城市文化象征与符号,城市空间因此具有了历史的、文脉的、价值的和社会的文化属性。城市文化空间形成是人的实践活动、城市空间结构本身的集聚扩散、城市社会结构在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上不断协调、整合互动的结果,是人类展现其行为价值与意义的场所,也是人类行为及人类文明有序、可持续的路径。历史的发展造就了城市文化空间物质实体要素的稳定性和丰富性,人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又导致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同文化因素的交融和价值观念的存在则使得城市文化空间相应地具有兼容性和层次性。良好的、理想的城市文化空间应该既能

够展现清晰有序、和谐稳定的城市格局,又能够将其具有生命活力的城市精神――创造并保持人类精华和人类文明――延续下去。

二、秩序与活力: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内蕴

1.秩序与活力

秩序与活力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也是城市形态和城市生活的理想状态。“秩序”通常作为“混乱”、“无序”的反义词出现,指合乎规律的稳定平衡态,接近于排列上的规律性和条理性,结构上的平衡性和一致性,整体上的统一性和连贯性。“秩序”在英文中对应“order”一词,指“秩序、顺序、有规律的状况”,西方学者大都依据自然与社会、理性与感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这两条逻辑线索,在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两个层面上讨论秩序。秩序与社会的可控性、社会生活的稳定性、人的互动性和社会生活的可预测性相关,与人类社会发展和兴衰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它是对社会稳态、和谐、规律及有序的状态揭示,预示着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和人的创造活力之间的合理张力,也代表保障社会稳定、整合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协调机制。从静态上看,它是相对稳定的制度体系,是社会互动和传统习惯的固定模式,具有一定的恒久性;从动态上看,它指社会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能持续生产出自身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如交换、权力、沟通、价值与文化等,并随着时代背景和历史变迁实现自我进化。离开秩序,人类社会以至整个自然界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和稳定的保障。活力指一种富于生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状态,或是具有生机和生气的努力与奋斗,也指一切行为者获得旺盛生命力,行为过程本身表现出行为主体积极的努力和昂扬斗志。活力必须有承载它的载体,载体是一切存在者。

随着人类社会从狩猎社会到城市社会的发展,秩序和活力作为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内蕴和本质与意义也慢慢彰显出来。秩序与活力首先是与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意义内在相关联:人能够将意识结构和需要体系进行自我调节与调节他人,都是出于秩序的需要;人的生存自我创生、自我确证和自我理解的基础则在于人内在的生命活力,活力促使人整个生命机能发挥与实现,推进人类生存意义的无穷生发。伴随着自发和有计划的行动,慢慢形成了日益负载着生产活动功能,并且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与交往场所的城市。城市关乎人的生存,从它诞生起,就承载着人类对秩序与活力不懈追求的意义,城市不仅是人类希望过上有序生活并且能够使之创造性地持续下去的物质手段,也是记录人类努力使城市格局、城市形态、城市生活、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等保持秩序与活力一致性张力的象征性符号。因为人有目的和有意识的实践,城市才具有了文化的意义,城市文化空间也包含着一开始就蕴含在人类实践中对秩序与活力追求的本性。理想的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格局、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精神秩序化与活力化相统一的有机体,一方面表现着秩序,并且具有“序而不死”、“活力生机”的特点;另一方面具有生机与活力,同时却“活而不乱”、“井然有序”。秩序代表城市文化空间的稳定、有序、饱满的动态平衡状态,它展现了基于科学性、有机性层面的价值追求和理想表达;而活力则蕴含着城市空间的文化生命力、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及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

2.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

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态及构成要素,它们同时存在并且构成城市文化空间这一有机系统,或是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城市文化空间。这里的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抽空了时间,采取了时间的空间化策略的空间,它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物质实体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互动实践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

物质实体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是指实体环境与地理意义上的空间,主要在客体形式范围内,从物质实体要素,比如建筑、树林、街道、交通等与周围虚空间之间的交织关系出发,运用归纳及多变量统计方法,对城市空间整体或某个局部共时态空格局与模式特征进行分析,形成规划城市空间的规律及协调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进而引申出城市空间的文化、情感及美学意义。它反映了城市构架的整体性和秩序性逻辑,并且强调城市若要获得有生命力的内涵,不能只注重形式美,而必须在满足城市功能活动要求前提下,使城市空间更加具有组织感、秩序感及形象感。R.克里尔(RobertKrier)的城市空间主要就是物质性的实体空间,表现为城市形态与现象,由不同的基本广场形态通过变形、融合、变角等方式演变为多样的空间形式,也考虑到广场的文化功能和文化传统,尤其强调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这也正是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所倡导的“寻找失落空间”。寻找失落空间,就是要恢复受现代主义影响而丢掉的城市主义和人性化尺度的原则,恢复传统城市中街道、城区、广场、公园等相互关联的秩序,恢复城市中具有活力的要素。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的城市空间是城市空中实体(比如教堂)与空间(主要是广场)之间关系的美学和艺术意义上空间,他通过考察城市中物质实体如广场、街道、建筑物、纪念物等,从艺术及美学角度总结城市空间构成特色和结构内涵,艺术性的核心就在于整体性、关系性及有机性,只有各实体之间相互关系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城市空间就会丰富和具有艺术感染力,会更富于活力。

互动实践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是行为与环境知觉意义上的空间,也是从日常生活出发理解的城市空间。这一层次的空间由单纯的客体形式的分析深入到认识主体人,在环境与人的感知、领悟与理解的双向互动基础上,挖掘空间的文化和符号意义,形成人类社会化共识的基本特征“意义”。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就是将心理学方法运用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分析,把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感知当做整体来研究,希望在城市物质空间、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人的实践感知三者相互作用过程中达到一致,追求一个“开放的、能够不断发展的秩序”。林奇认为,城市中移动的元素,尤其是人类及其活动,与静止城市物质空间元素同等重要。人如何与城市环境保持协调双向互动的关系,如何成为城市中的参与者,如何真正感受到城市,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可读性与生命力,决定着城市分析与设计。可读性就是城市应该组织清晰,秩序明确,布置得当,连贯条理,个性鲜明,而且还有诸如“意蕴或是表现力、愉悦感悟、韵律、兴奋点、可选择性等等”这样的活力特征,这样生动并且具有很强秩序性的环境必定会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崭新的意义,也会拓展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诺伯格・舒尔茨的存在空间统一了个人与社会的公共性,代表着人类存在的方式,是对具体建筑空间的抽象化。人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实践关系,包括认同的活动,都是对空间秩序的掌握。他对空间的

理解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受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影响,即把空间看做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关注人、人的身体与创造性,从人亲临的空间性出发探讨场所、路径、领域等空间的基本要素以及人类生活独特意义的发生机制。空间存在的“意义源自自然、人类,以及精神现象,并通过秩序和特征为人们所体验。……”有秩序的城市空间,以其深沉的历史和精神的脉动,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具有恒久的生命活力。

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是融合了城市、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空间。它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是否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设计是否都以人性化尺度为出发点。遵循人本主义目标和企望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是有机融合的,不会追随纯粹的形式主义和城市秩序,内蕴着真、善、美的核心价值理念,“蕴涵了各种能量、形象和活力”。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都要试验性地致力于“澄清这一秩序”――满足人类群体最大可能性的成长以及“人格最大程度的文化”。芒福德的城市空间,就是文化精神意义上的空间。它能够保持自身生命力并且能够成为更有活力、更开明社会的意义象征,在于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环境,是一个“能够循环、修复以及更新的有机身体”。只有为了永恒的生命,而不是为了暂时的金钱或资本而设计的城市,其发展的活力之源即“一系列世代不变的生物及社会的恒量”才能被发现,空间的文化意义才能完全突显。建筑的秩序、城市的秩序与社会秩序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秩序的社会与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致的。建筑、城市中蕴含生命秩序的原则,秩序代表着建筑、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关联,城市与自然、与生活要充分地保持关联。秩序也意味着城市应该以人性出发去建构,“定位于人性化,福利和服务事业,而不是机械化和利益”,秩序的基础不仅仅存在于建筑师的思想里,也存在于时代的政治制度、工作秩序与社会态度之中。“城市理论的公式化”模式下的秩序,即纯粹机器化、纯粹的模仿创造的普遍秩序,并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因为它的生命内涵及活性意义被抽空,城市空间、场所只为特定目的服务,城市会日益丧失发展的生命力。

共时态视野下的城市文化空间说明了,城市文化空间是立体的、层次的、多维的,秩序与活力是它的理想状态与追求目标。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城市中的视觉艺术和形体秩序,同时也要注意城市空间的丰富内涵和活性,要注意社会、历史、文化诸方面的交杂影响。

3.历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

历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是在历史和时间维度中理解和透视城市文化空间的生成和发展。城市空间是历史地生成的,它并不是独立于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之外的领域。从文化视角把握城市空间的历史生成,首先是将文化理解成并不是独立于经济与政治之外的而是内在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领域之中,并且同样也是历史地生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规范、理论形态。其次是城市空间随着历史的进程,日益获得并强化文化意义,文化伴随着城市的成长,帮助形塑城市生活方式和人类文明。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城市文化空间历时态演进序列,每个阶段又有各自兴起、繁荣、衰败的历史逻辑。

古代城市的“神祗的家园”。城市产生于“旧一新石器的文化的社区之中”,这是产生于有机生命的可能性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其特殊性,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创造物,又是专门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的空间。古代城市紧密地、有秩序地、有组织地集中在有限的地域环境中,形成一个有机复合体。诸如城墙、圣祠、村庄、建筑、集市、广场、堡垒等慢慢在这个复合体中发展,日益有序化,逐渐获得各自的文化意义。如城墙既是为居民提供保护的物质性防御壁垒,也是居民安全感的精神界限,它同时也孕育着野蛮文明的种子;宫殿和庙宇包含的神圣权力,扩大了社会交往,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城市因此不仅仅体现着精神宗教及世俗的伟力,也以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有秩序的形式发展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象征及文化意义之所以获得,并不是各组织部分在尺度、空间上的扩延,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代表了当地的人民,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祗,以及整个儿井然有序的空间”。

希腊城邦的“自由的生活”。希腊城邦是经过数代市民努力创造的新的城市形式,它蕴含着更有机的,与人类生存的活的内核更贴近的东西,那就是自由市民的精神。雅典卫城是城市活动的中心和城市全部实在的精华,每座建筑物“都是那种自成一统的,自我完备的,平等而又独立的单位,它们均不属于任何一种等级秩序”,将古代城市真正神圣的元素――圣泉、岩穴、皇宫、庙宇、营地等延续并且聚集于一体,形成复杂而又原始的结构组合,彰显着城市空间的历史和深度。广场则代表着城市空间的广度,它具有开放性却没有统一性,包容着丰富的、各式各样的建筑,正是在开放性和开阔性中萌生了真正的城市秩序。希腊的房舍是简陋的,住宅条件贫寒,城市空间有限而且是低水平;但它的市民在精神上是广阔和富有的,思想是彻底解放的,因为“他们超脱了文明方式所具有的那许许多多败坏生活的清规戒律和实利主义的名缰利锁”。城市生活的美好并不在于舒适、奢华与昂贵,而在于拓展了的精神世界,因此是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清洁、整齐、优美、秩序的城市在市民身上活化了,市民也真正融入到具有明显形式和关系的城市活动所构成的生活之网,在公共生活空间与私人生活空间之间自由地塑造自身。

中世纪城市的“自然的韵律”。中世纪的城市带有浓厚的乡村特点,城市空间与大自然巧妙地协调,体现了真正实用的有机体的特点。城市布局合理,亲切愉快,生动有趣,符合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防御式的街道布局、交通设施、城镇格局,是根据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地理环境天然形成的,符合大自然的规律,蕴含着具有生命活力的自然的韵律,也体现了空间的最基本的文化含义――给居民提供安全和方便的生活和心理安全感。城市空间想象力在人们生活、心理中得到充分发挥,自由布局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和紧密封闭的有限空间,教堂、广场、街道有机融合在有限空间之中,带来切实的可爱感,引导居民思想和精神积极向上。它“不仅是一个生意盎然的社会综合体,而且也是个生气勃勃的生物环境”声音悦耳,景色润目。建筑形式上的和谐协调原则,带来令人满意的真实的建筑氛围,广场、房屋不拘泥于程式的配置关系带来生气和力量,强有力的艺术形式和对艺术的审美与鉴赏这两股活跃力量使得城市能够保持良好的秩序。

现代城市的“实利的规则”。因为缺乏创造的激情和文化的抱负,曾一度具有创造力的中世纪精神逐渐萎缩,被创造性演变的新的世界观所取代。文艺复兴吸取了古典形式精巧的风格与形式、富于想象力、与当时生活很好适应的精神,但在进一步发展时,就把这种精神当教条和公式套用。一味的模仿遮蔽了表现的原则,因为表现

需要在形式创造上具有真实性。结果就是“文化上的自杀”,文化的生命力被窒息,城市空间的文化意义也被消解。“从那时起――足足长达四个世纪之久――许多国家,许多集镇和城市,都受到这种思想的浸染。”城市与它的时代、地点和环境脱节,因为对建筑也缺乏理解,以致原本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并且创造浪漫生活环境的新浪漫主义出现荒诞的幻想精神,带来杂乱与浮夸的风格和形式,在与不断工业化所带来的实利主义的对立和竞争中日渐下风。实利主义规则成为后来城市发展中的主导思想,开始危及城市的有机统一,并且渗透到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破坏与降低了人们的审美力和对创造性艺术的欣赏,城市建筑被没有丝毫文化意义的装饰包围。尽管城市仍在继续发展和扩张,聚集了大量人口,形成许多庞大的社区,也给予人越来越多的自由,但它已不再是人们美好生活的栖息场所,而是被摧残得枯萎、挤满人群、精于计算、浅薄冷漠的混乱无序的地方。

未来理想城市的“有机的分散”。今天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和衰退,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越来越令人生厌,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案,解决日益严重的混乱拥挤状态。也许沙里宁所倡导的有机的分散,是未来理想城市可以尝试的发展理念。在19世纪就有人从文化中看到新的变化过程和潜在力量,对城市发展作了整体性的预测。城市需要秩序,这种秩序是将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力量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城市与乡村和区域的关系是城市自身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霍华德也在《明天的花园城市》中表达了有机联系的思想,他知道要想改变城市拥挤混乱的状态,需要在城市设计中恢复人类的尺度,寻找有机的、独立自足的城市。理想城市是与实际的结合体,合乎人们需要,城市中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组成更加整齐有序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能够“建立平衡和自治,并且,尽管情况千差万别,能维持得整齐有序,尽管需要生长发展,能维持内聚力和协调和谐”。有机的理想城市是秩序与活力并存的,形式和布局有序整齐,社会生活丰富、经济繁荣,充满积极的城市价值环境。

对城市文化空间历时态的分析试图揭示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和其文化诉求的逻辑,强调城市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多元层叠。只有将城市放置于文化演进的历史脉络中,放置于城市文化空间的兴起、繁荣、变迁和衰落的演变历程中,才能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的历史信息,透视整个城市文化空间格局,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的文化底蕴、厚度和生命力,为城市找到一种新的形式,即“一种能够包括社会组织的和个人的,最后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的新秩序”。

三、城市文化空间面临的挑战

如果我们不从时间和空间关系来考虑,就无法形成并理解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也无法理解城市丰富的未来。尽管上述从共时态与历时态两个维度揭示的城市文化空间的构成及发展相当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通过一系列城市空间里的形式和活动来获得再现,并且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城市也通过时间和空间合成了一幅丰富而复杂的文化交响乐。城市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文化作为城市空间存在的方式或格局安排,已渗透到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也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整个城市文化空间演变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人性化与功能化、理性秩序与自然秩序、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之间交替、变更、徘徊前进的历史,对秩序与活力的追寻则一直作为人类构建理想城市与人类文明的梦想贯穿在城市文化空间演变过程中。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在城市空间与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城市文化空间面临重大挑战。

现代性的挑战。如同哈贝马斯所认为的,现代性作为一种广泛的观念形态,意味着人类在知识领域的进步,它是一个开启于启蒙时代的文化合法性的规划,这种规划的目的是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去进行科学、道德、艺术等领域全面的理性化的建设。城市是“现代性的机器和主角”,城市复兴与重建的努力体现了它与现代主义精神之间强有力的逻辑关联,它是一种文化的复兴与重建;同时现代主义也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现代城市空间的各个层面,并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样态与价值模式影响着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对城市空间和城市人生存的所有方面产生深层的制约与影响。这种“创造性的破坏力量”,造就了人与其生存的城市空间之间的屏障,造就了对于城市爆炸性增长以及新、奇、大、变、快的体验,也造就了居于世界中心却又躲着这个世界的“城市漫游者”(naneur),把现代人带进了自身与城市空间文化断裂的焦虑、孤独、不安之中。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力、想象力越来越弱,对城市空间的权力丧失,他们所经验到是被现代性支解与破碎掉的空间及事物,新的社会关系与秩序使得城市空间的文化内涵发生改变,彻底摧毁了他们的丰富性和空间认同感,他们无法在新的城市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分裂的危机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产生的,这种分裂是人的角色与自我的分离,是人自身秩序的断裂及活力的丧失,是人与城市空间在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其实包含人对自身秩序及活力恢复的一种期望,因此它的建构与拓展,要着力于改变现代城市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从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到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文化需要,逐渐弥补人与城市空间逐渐的疏离,使人慢慢找回自我、确认自我,找回失去的城市认同感。

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深刻变化,在其影响下的文化联结的复杂导致了城市空间景观的高度复合,全球化语境下的城市空间也具有了商品化、异质化与同质化相互交织的更为复合和复杂的文化内涵。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成为资本整合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力量并且展示其自身逻辑的过程,也是资本按自己的原则重新组织城市空间的过程。资本对城市空间和文化不断侵占和控制,城市空间丰富的文化意义被商品化和消费化侵蚀。全球化不断生产出被消费主义、实利主义浸染的城市空间景观和道德秩序空间区隔、阶层秩序的城市空间景观,全球化、商品化、资本日益深化的流通力量与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相吻合。文化植根于政治经济之上,货币与商品与资本流通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形式也必定牢牢嵌系于资本日常循环的过程之中,政治经济的转变,必然促使城市的文化随之转变。这种转变造就货币或商品基础之间文化价值尺度的紧张,个人政治与社会意义的模糊,公共与私人空间疆界的多孔,以及空虚、不安、焦虑及混乱的文化情绪。全球化一方面为文化穿越空间的距离与界限,自由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扩散和繁殖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则重构与重组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语境,导致城市面貌和形态的均质化、标准化和庸俗化。城市空间的经济价值受到追捧,而其文化意义被日益抽空,城市文化空间

多样性与丰富性日益衰微。提炼受城市空间发展深层次文化结构所支配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重构城市空间的场所意义、文化模式和价值观,保存城市文化空间的本土性与独特性,应该成为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思路。

信息化的挑战。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以巨大的变革力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把我们带进后工业信息时代既真实又虚拟的网络社会。城市不再是马克思所理解的资本、物流、财流汇聚点,它已变成了流动的网络,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本身已形成了一个多元、无限的空间环境,具有共识性、促动性、网络性的城市也正在全方位、多方面、深层次地构建着崭新的空间,并且快速融入到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中,构成了一副建构在“比特”上的崭新的数字化生存的文化图景,形成数字城市中的“真实虚拟文化”(卡斯特语)。新的文化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其最深层的影响是文化层面的,它诠释着人类在信息时代的新型生存方式及自由主体价值,这就是今天人们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城市的“数字化生存”状态。数字城市建构在不可见的数字电子流中,渗入到日常生活世界的各方面,由此兴起虚拟的公共生活和虚拟的公共空间模式。“日益增强的资本与投资的流动性,劳动力结构的转移,更具弹性的生产与消费系统”,也改变和挑战着传统的城市生活及城市公共空间存在方式正在解构社会公共生活过程,日益导致现代物质城市的空间和文化碎片化。信息化时代,城市空间、人和建筑、文化习俗等都要相应地进行重组,旧的社会运行体制及文明模式也要重构。信息化时代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需要在当代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延续、虚拟实践与现实感性活动的互动、虚拟社区提供的认同感与自我创造力促进中保持张力和平衡,这样才能将城市中内植深沉的人文情感与文化意蕴发挥出来,使城市真正成为代表居民需要、权利和责任的,并且拥有丰富多彩日常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乌托邦理想。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3篇

城市标志设计思路分析

1.城市品牌定位是标志设计的基础

城市品牌的定位需要通过调查分析和评估去挖掘城市的核心价值,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城市标志的设计要强化和突出这种差异,通过概括、提炼、抽象设计等手法将其转换成城市视觉符号。

“作为‘视觉系统’的构建的城市标志是在城市理念系统意义前提下的符号的主题性表现”,①单靠一个城市标志不可能反映城市各个方面的特征,城市品牌定位也就成了城市标志设计的切入点和依据,城市品牌定位决定了城市标志设计的风格和形式,如杭州的城市品牌定位于“生活品质之城”,城市标志采用传统的建筑符号元素,水墨笔触的形式与杭州的江南风貌和人文意蕴相吻合;自古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美誉的桂林定位于旅游城市,城市标志采用著名旅游景点象鼻山及其倒影为主要设计元素,很好地展现了其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

2.与城市形象宣传口号的契合

城市形象宣传口号多会与城市形象标志同时推出,城市形象宣传口号以文字方式表达城市品牌定位和发展理念,比城市标志的图形符号表达更为直接。如东莞定位于活力、精彩的城市形象,宣传口号是“每天绽放新精彩”,其城市标志采用莞香花作为原型,整个花朵造型向上伸展,标志色彩丰富艳丽,从形象、色彩、质感上体现出城市形象宣传口号的内容。城市形象标志与城市形象宣传口号良好契合,能将城市的核心价值和精神理念生动形象地传播出去,城市形象宣传口号成为城市标志释义的一部分。

3.标志设计中城市特色元素的提炼

标志是艺术设计中的小品,具有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造型特点,标志图形比其他艺术样式更集中、更强烈、更有代表性,突出表现于艺术概括的形象化,以单纯、简洁为特征,像符号一样鲜明,令人一目了然。②在城市标志设计构思中,要寻找城市特色元素的符号,将城市的特征以可感知的形象要素表达出来。

在城市特色元素的挖掘上,需要对城市进行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等方式征求最广泛的民众意见,将最具有共识性的城市代表性元素作为城市标志设计的来源。从具象的物质元素进行分析,城市的建筑、景观、地貌这些直观的元素本身就是城市个性特征的外显符号;从抽象的精神元素进行分析,民族习俗、地域文化、等也可以作为城市标志设计的元素。

城市标志的基本特征

1.城市标志的识别性

城市标志作为城市的视觉识别符号,首先要传达出城市的特色和个性特征,即识别性。城市标志以诸如图像、文字、色彩等视觉符号形成了一定的信息讯号,公众根据已有的文化知识和审美经验对信息进行解读,可理解到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实现与标志符号的沟通。

在城市标志设计中,通常提取城市特色的元素作为构思基础,如城市的特色建筑和自然景观等,它们是最具有城市典型视觉形象的代表符号,也是城市具有象征性的个性化的视觉符号,能帮助受众识别城市的身份和结构。如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就是以这些特色作为基本图形元素进行城市标志创作,其城市建筑具有浓郁的东欧风情,城市标志以哈尔滨地标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堂为设计原型,以人们认知度较高的城市特征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来表现城市品牌形象的识别性。

城市特有的自然景观、特色建筑、历史遗迹等都可以成为城市标志设计的基本元素,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其它城市标志图形的雷同,又可以提高城市标志的认知度和辨识度。

2.城市标志的象征性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讲究“立象尽意”,图形符号只是表达意义的手段,构造形象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地表达意义,而且在中国的传统图案中,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国的标志设计本身就具有表达象征意义的传统。③城市标志的设计要强调对城市文化内涵的把握,着重气氛、意境的表达,注重对城市文化精神的再现和对城市文化的弘扬。对城市标志象征性的表达通常通过图案的象征理念来实现,如兰州城市标志就是通过将城市著名的标志性雕塑“黄河母亲”符号化、图像化,传达了城市的人文内涵和地域特色,使城市标志的识别度较高。标志符号与城市鲜明的地域文化相联系,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认知。

城市的象征性元素,包括具有象征城市精神的市树、市花以及具有城市集体心理纪念意义的城标、民风民俗、精神理念等,都可以成为城市标志设计的灵感来源。

3.城市标志的自为性

作为城市品牌识别符号的城市标志,在强调自主设计创意的前提下,还要更多地考虑到标志设计中的自为性,即公众对标志的表现形式与内涵意义的普遍理解性,这样才能激起人们的共鸣。在现代社会,市民更多地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城市形象的建设中,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认知和期望会有自己的见解,这也是目前一座城市的城市标志后,公众对一座城市标志的好坏存在争议的原因之一。

现在通常用“以言释义”和“图文释义”的设计说明方式对城市标志进行信息解读和传达沟通,这往往会导致标志设计过于注重强调附加含义,使城市标志所传达的意义存在牵强附会的特征。成功的标志设计,并不是要靠文字注解,而是自身形象的诉说。一个与城市形象贴切的城市标志,是基于对最广泛受众的视觉经验和文化积累经验的考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可识别性,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符合公众对城市形象的预期,能得到受众的广泛认同、肯定、接受。

结 语

优秀的城市标志应对城市品牌定位理念进行透彻理解,在社会公众能动的创造参与基础上,基于深入调查和科学数据缜密分析,对能代表城市特色形象的符号元素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提炼。在城市标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标志的识别性、象征性、自为性,设计手法要从造型、色彩上符合现代审美观,设计内容上要注重表达城市特色和寓意象征性,符合城市的发展理念和现代人文精神,使最广泛的公众通过城市标志对城市品牌形象产生认同感,并通过城市标志推广自身城市品牌形象。

【本文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4M560943)资助】

注释:

①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7页

②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56页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字: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街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一、关于文化遗产

1.文化遗产的定义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1972年召开的第十七届会议上,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将“文化遗产”正式确定为直接保护对象。公约的第1条对“文化遗产”一词进行了界定:“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文化遗产’:文物,即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考古物体的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即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即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等地方。”然而,该条并未对“文化遗产”的内涵加以明确规定,仅用列举的方式确定了公约保护范围内的文化遗产”,我们只能从其列举的范围看出,公约所认定的“文化遗产”都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的大型不可移动文化财产。

2.国内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世界遗产的总数已达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作为文化遗产大国,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对于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在城市的规划与发展中,也强调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国务院把对于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市,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截止2014年8月17日为止,国务院已将125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二、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1.历史文化名城数量不断增长的原因

自国务院1982年公布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共计24座城市以来,申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数量在不断增长。实际上,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道路对于许多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来说,是非常不易的。金华市的“申名”之路走了整整十年,邯郸市连续申报了两届,位于丝绸之路上的金城兰州自2002年开始申报至今未能如愿。笔者总结了申报城市的申请理由:

首先,这些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及文化传统,有一定数量的实体文物和史料记载可以证明。其次,申报成功后有助于扩大城市影响力,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助于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再次,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建设发展中,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忽视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许多历史遗存消失殆尽。文物保护机构为了保护仅存的文化遗产,得到相关经济与舆论支持。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推动当地文化遗存保护工作获得政策及经济上的支

持。

2.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产保护

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多了一张珍贵的“名片”,带来很多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对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然而,近年来一些名城的文化遗产被破坏的消息却也屡见报端。

在申请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条件中,有一条硬性规定倍受争议即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有两个历史文化街区。这项标准让很多“申名”的城市因为历史街区的数量不够迟迟得不到认可。但是根据媒体统计,全国100多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将近20个没有历史文化街区,18个仅有一座历史街区,近一半历史文化街区不合格。我们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很多名城的文化遗产被破坏,也会看到一些申名的城市不惜重金“打造”历史文化街区。这样的结果当然不是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初衷。鉴于现阶段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反思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局限性。

3.还在申报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

非常遗憾的是,像辽宁的辽阳市、山西的临汾市、江西的九江市、湖南的常德市、甘肃的兰州市等都不是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至今国务院没有承认他们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为了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许多申报条件不充分的城市开始进行长达数年的准备。例如兰州,由于历史文化街区数量没有满足申报条件,当地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可以“成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进行“保护性”改造。类似的情况在中国本土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屡见不鲜。从前几年被专家和媒体批判的“假古董”街区,到最近几年某些地方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当地百姓进行大规模强制性移民安置或实施大规模改造的做法一样,这种以保护之名的改造方式始终倍受争议。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总体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着巨大促进作用的,但与此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表明了保护方法的局限。

三、关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中出现的保护方法的局限性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现有文化遗产保护方法的局限性。关注点逐渐从关注遗产物质本身转向考虑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完整的遗产体系。特别要考虑文化遗产本身与城市其他要素以及当地文化认知的关系。

在很多城市的申报理由中,我们经常看到该城市所总结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省级文保单位、各类珍贵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以及是否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等。

不难看出,申请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大量的“物证”。因此,出现了一些孤立片面的对历史遗产的价值判断。例如把文化遗产分为各种等级,注重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经济价值,往往会出现保护方式的“偏心”与过犹不及。在缺少系统保护方法以及缺乏提升保护城市整体风貌的意识之下,往往是国家级的文保单位倍受重视,级别不高的难逃被破坏拆毁的命运。

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中,申请的时间短则一个申报周期,长则十多年。在这样的申报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城市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出现偏差

历史文化名城的申请条件中第一条就明确表示需要保存文物特别丰富。文化遗产(文物)的价值评定是由专业人士进行评估的,评选条件无外乎是强调文化遗产的完整、独一无二与历史悠久。然而这些自上而下的评选条件是由专业人士认定的。并不是文化遗产自身价值决定的,这种评选条件将文物本身视为唯一保护对象,忽略了其周边社会环境与人文风俗。脱离了社会环境的文化遗产,与当地文化传承者以及日常生活逐渐远离。反而不利于文化遗产的继续发展和传承。

如图1中的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在高层住宅区旁边得以被保存下来,周边修建了护栏,但是它所传达给人的信息除了这是一个文物外,无法得知关于它的文化历史背景或是场所意义。这样的保护做法很常见,在很多历史文化名城中也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但是这种做法忽视并且破坏了文物本身内在价值以及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样的保护均是在破坏了周边的环境和日常居住形式后产生的,往往忽视了文化遗产本身价值存在的合理性与社会意义。由于已经失去了文化遗产存在的精神意义,这样的文化遗产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社会与经济价值,不再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便失去了它最本来的价值。

2.忽视了地域文化的认同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丹尼斯拜恩Denis Byrne[1]认为当我们评价场所的社会重要性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场所)对当地人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当地人的角度保护好这个场所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而不是为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而保护这个场所。

曼森[2]特别指出,在评估过程中最需要被了解的问题包括哪些是需要被保留的文化资源和集体记忆,以及它们对当地人而言的意义。

大卫・楼恩索Lowenthal, David[3]指出现如今的文化遗产是所有我们个人和集体的认知。被认为是每个个体合法的遗产。

“名城”申报条件中强调该城市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但是在实际的保护中,注重历史影响的前提是历史价值,往往忽略了地域文化认同或者是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一些对当地人赋有意义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极强的的文化遗产并不能作为申报依据。举例来说,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兰州,所拥有的白塔山历史建筑群,其历史意义(为纪念觐见成吉思汗而病故在兰州的一位喇嘛而建造),时代意义(白塔山在上世纪50年代还是是荒山,现在的植被茂盛郁郁葱葱见证了兰州人民辛勤植树造林历史),但是他却并不能成为申报的依据。因为评判者并不会从身份认同或者是集体记忆的角度出发去衡量文化遗产的价值。

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文化遗产价值的评定中主要关注

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然而历史与未来的划分点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动态的过程,一味的保护年代久远的文化遗产忽视近代或者现代的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遗产,忽视地域文化以及当地百姓身份的认同成为大多数城市的通病。那些动态过程中的建设都代表了特定年代的传统或特色。更有当地居民的认同感和身份感。不同时代的建设也有成为未来城市遗产的组成部分。这些新的建设同样是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积极的保护方式不应当是只保护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更要关注文化遗产的不断动态发展以及当地群众的身份认同。

3.忽视了遗产的场所精神并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丹尼斯拜恩Denis Byrne认为:当一代人继承了被上一代人塑造的场所,他们不会直接的接纳,而是会重新阐释这个场所的意义。所以,场所的重要性会随时间而变化。换句话说,一个场所的社会意义不应该被理解成是一个社会事实,而应该是一个社会过程。例如,中国很多城市中城隍庙的演变。中国古代县级以上城市毫无例外都有祭祀城隍的城隍庙,但是保存到今天的寥寥无几。现如今的城隍庙其建筑形式大多保留着历史建筑的形式和格局,虽然不同城市的城隍庙在如今都承担不一样的功能。但是人气始终不减。这是因为建筑遗产的生命力依赖于当地文化以及场所。但在“名城”申报条件中,并不是所有的城隍庙都能够被认定为文化遗产,申报条件要求建筑应该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仅仅是出于对物质形态上和产生时间上的要求,却没有去评判它的社会意义和场所精神。

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它的价值不是简单的定义或者是固定永不改变的。例如城隍庙的价值不是永远的被固定在它的历史意义中(历史上城隍庙是城市的守护神)随着时代的变迁涵盖了宗教、商贸交易、集会、文化传播等多种价值。不同城市的城隍庙现在所承担的功能各有不同,例如兰州的城隍庙现如今是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上海的城隍庙现在是传统的商贸集会市场。这些不断演变的功能并没有丧失城隍庙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在变化中它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并一同演进,自身的变化展示了文化遗产的动态性与时代性。这些文化遗产的珍贵之处在于它们始终拥有场所精神并不断动态演进发展。

“名城”的申报条件忽略了文化遗产的场所精神与社会发展过程,也致使失去固有价值但还保存场所精神的文化遗产不能作为评判标准得不到相应的保护。

结语

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审视现阶段的保护方法的局限性。文化遗产不应只代表着固定的历史,更应该是和社会、环境以及文化活动互相作用的产物。并且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持续的孕育社会文化与环境。在对文化遗产的涵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下,才能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不仅拘泥于遗产本身,更应当去着眼在当下和未来。同时也需要注重地域文化的认同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中场所精神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丹尼斯・拜恩:《遗产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载贯汉姆・法尔克劳福、让德尼・哈尔斯、约翰・杰姆森、约翰・斯格菲尔主编:《遗产文集》,如斯莱格出版社,2008年,第149-174页。

2)阮岛・曼森:《保护规划中的价值评估:方法和选择》,载贯汉姆・法尔克劳福、让德尼・哈尔斯、约翰・杰姆森、约翰・斯格菲尔主编:《遗产文集》,如斯莱格出版社,2008年,第99-124页。

3)大卫・楼恩索:《身份认同,遗产和历史》,载约翰・吉利斯主编

4)约翰・吉利斯:《记忆和身份认同:这种关系的历史》,载约翰・吉利斯主编:《纪念:国家认同的政治性》,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24页。

Gillis, John. R. (1994). Memory and identity: The history of a relationship. In J. R. Gillis (Ed.), Commemorations.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identity, pp.3-24.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赛塔・娄:《场所的文化保护》,载玛丽・哈佛特主编:《文化保护:一种新的有关遗产的讨论》,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6-77页。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世博展馆简介,功能文体学,情景语境,主题意义,文体特征

 

1.引言

2010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也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expo2010.cn/ zlzx/gk/index.htm)。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馆参展,展示各自的城市文明进程、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为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各展馆文化、特色,“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expo2010.cn/)对各展馆配备了英文简介。研究发现,这些英文简介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本文将对此展开文体分析。

传统的文体分析唯“语言变异”是宗,而近年来,文体学家开始在多个层面上展开了研究,注意各种语言功能是如何相互作用来构成文体特征的。本文试图打破传统文体学中的“文体分析”等同于“变异分析” 的观点,以功能文体学理论为指导,从情景语境和主题意义的角度文体特征,对上海世博展馆英文简介进行文体分析;并探讨情景语境和主题意义对语篇语言选择和语言表现形式等文体特征的影响。

2. 功能文体学

功能文体学是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的文体学理论 (张德禄,2005)。韩礼德认为语言有三种“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篇功能把人际功能和概念功能根据情景语境统一在一个语篇中构成整体。

“情景语境”是由语场,基调和语式三个部分组成的概念框架(Halliday,1985)。语场指发生了什么事、所发生的社会活动的性质、参与者所从事的活动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基调指谁是参与者、参与者的特点、性质、地位和角色、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语式指语言在情景中所起的作用,语篇的符号组织方式及其在情景中的地位和功能(张德禄,1998)。

“主题意义”是作者通过文本的全部语言要素和表现形式所表达的思想。Halliday指出,文体分析的目标之一是展示语篇的意义是如何表达的;而且“一个突出的特征只有与语篇的整体意义相关才能前景化”(Halliday,1971)。 文体学家申丹也指出,语言“只要它对表达文本的主题意义作出了贡献,就是真正的前景化”(申丹,2002)。可见,功能文体学通过主题意义映照“前景化” 的文体特征。

Halliday还提出“语言各层次之间呈现出体现的关系,语言形式只有被上一层所促动或者说对上一层有所体现时,才有文体意义” (引自刘扬,2005,70-72)。情景语境是语篇的最高层,“语篇是在情景语境的制约下通过对意义的选择生成的”(张德禄,1998)。因此,功能文体学中,文体特征是语言通过元功能的作用,在情景语境的制约和促动下,对主题意义的选择表达而形成的。

3. 展馆英文简介的功能文体分析与解读

3.1 情景语境

功能文体学认为,所有的语言或表达形式的选择都是有意义的文体特征,具有文体特征,而文体特征受情景语境的制约和促动,那么情景语境是怎样制约和促动这些英文简介的的文体特征的呢?

情景语境这一概念包括语场、基调和语式。上海世博展馆英文简介语场比较固定,即介绍各馆建构、文化、特色,展示城市文明、交流和探讨城市发展道路,吸引游客参观。基于这一语场,各展馆简介中大量使用“pavilion” 、“present zone”、“ Exposhowcase” 、“exhibition”、“structure” 、“architecture”、“design” 等与“展馆”概念密切相关的名词和“feature”、“ display”、“express”、 “ represent”、“ stage”、“showcase”、“ be exhibited ”、“ make itsappearance”等表达“展览活动”这一概念的动词和动词词组,以及“visit”、“travel”、“enjoy”、“explore”等表达“游览”概念的动词。语场决定了这些语言的选择,反过来这些语言通过概念功能的作用对这一语场活动进行了很好地表达。

基调反映的是角色关系问题。这些英文简介是上海世博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宣传推介各展馆,因此有两层角色关系:一是世博组织者向游客介绍各展馆,吸引游客参观;二是世博组织者描述各展馆建构、文化、理念、特色。这些角色关系通过语言的人际功能得以表达,在词汇语法层由语气、情态系统等来体现。分析发现,这些简介中的语句基本都是陈述肯定的语气;而且,文中还有大量“词汇情态” 词语,如 “distinctive” 、“unique”、 “great”、“famous”、“modern”、“spectacular”、“sophisticated” 、“better”、“best”、“human-friendly” 、“fun and relaxed”等,暗示出作者对展馆的推介和对游客的劝诱。

语式指语言在情景中所起的作用,是语篇的符号组织方式。在上海世博情境下,各展馆英文简介语篇具有正式、书面文体的特点,除第一部分“基本信息”以简明扼要的短语呈现外,第二和第三部分文本几乎都是陈述句的形式,且多用正式完整的语句(主要是长句和复杂句),逻辑严密、清晰。此外,文本几乎一致使用现在时;且常用到“定语从句”等各种从句和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等非谓语动词文体特征,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紧密连贯,条理清晰。如,委内瑞拉馆“Highlight 1”只有三句话,却包含了90个单词,且都是长而复杂的语句,运用了非谓语动词词组“reproducing the style of a number of ethnicresidences” 和“opting to represent them”、定语从句“that has thrived in the rainforests of South Americafor thousands of years”、倒装句“Nor has it ignored the life experiences of…”等表达形式,使文体具有庄重、紧凑,逻辑清晰的特点。

3.2 主题意义

功能文体学对文本文体特征的分析不仅以“情景语境”为参考,也和“主题意义”紧密相关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语言“只要它对表达文本的主题意义作出了贡献,就是真正的前景化”(申丹,2002)。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副主题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 expo2010.cn/zlzx/indexn.htm )。在这些英文简介中,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很好地阐释、突出了上海世博主题,对表达主题意义作出了贡献;语言前景化,形成了独特的文体特征。

首先,如简介的第一部分“基本信息”中“Theme”一项:

中国馆:Theme: Chinese Wisdom in Urban Development

肯尼亚馆:Theme: Cities of Discoveries and Harmony

委内瑞拉馆:Theme: A Better Life, A Better City

信息通讯馆:Them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xtending City Dreams

分析可见,各馆关键词组的形式出现,在文本中“前景化”,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此外,在简介的第二、三部分“展馆特色”和“亮点”中文体特征,作者尤其注意语言的选择和表达,使其贡献于文本的主题意义,形成了很强的的文本特征。统计分析发现,文本中选用了大量紧扣“主题意义” 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及其近义词或上下义词:city(urban area)、human、nature(landscape 、deserts 、rainforests)、city life (urban living)、culture(wisdom)、economy、technology(skill、cutting-edge technologies)、environment(global warming 、water sourceprotection)development、diversity、harmony、sustainability、energy、innovation、friendship等,阐述“主题意义”的形容词:sustainable、harmonious、environmentally-friendly、solar、human-friendly、 energy-saving、water-purification、low-carbon、intelligent等,以及“主题意义”促动下的其他相关词汇。如日本馆“Highlight 1”中词语“friendship”表达了国家之间的友谊、合作及和谐相处的意义,“modern energy saving and water purificationtechnologies ”体现城市发展中的科技创新,而“water source protection, global warming and the aging problem”则表现了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所有这些词语的大量选用很好地表达了文本的主题意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和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反过来,在文本主题意义的控架下,这些语言及表达形式“前景化”,构成突现了上海世博情境下展馆英文简介鲜明的文体特征。

4. 结语

上海世博展馆英文简介在上海世博这一特殊情境和主题下应运而生,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本文借鉴功能文体学理论,从情景语境和主题意义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文体分析;并探讨了情景语境和主题意义对语篇语言选择和语言表现形式等文体特征的影响。但本文只是从近两百篇上海世博展馆英文简介中随机抽取部分作为研究文本进行探讨性分析,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仍有待进行。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2]Halliday, M.A.K.Linguisticfunction and literary style:An inquiry into thelanguage of William Golding’s The inheritors[A].In Chatman,S.(ed).Literary Style:A Symposium[C].Oxford:OUP, 1971.

[3]刘扬.试论功能文体学中的主题意义[J]. 淮海工学院学报,2005,4.

[4]申丹.功能文体学再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3.

[5]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6]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文化 城市特色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文化凸显了一个城市的内涵,建设具有城市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于提升城市的魅力,增加城市的凝聚力和竞争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城市文化及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2.1 城市文化

最早对于文化的定义来源于拉丁语,即culture,包含了培养,耕作,教育等的内容。实际上,文化是在一个国家,民族,企业甚至是一个家庭等群体在某个时期的思想,行为,习惯等等,并且在这个群体里由于整体的意识辐射的活动。城市文化包含了狭义和广义两种。城市的形态,包括对于城市的各种自然和社会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建设适合人居的环境,构建城市景观,发展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的个性和形象特色都属于狭义城市文化的范畴;而广义的城市文化则涵盖了人们的思想,精神和物质的产品,各种文化娱乐,以及人们的信仰,观念,制度,风俗等等内容。

从上述城市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城市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①城市文化具有流动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因此,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政治体系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城市文化的地域特征非常显著。比如,在我国的粤,闽,赣三角地区,形成了中原文化和本地乡土文化相结合的客家文化。自然地理的阻隔,使得城市文化的地域界限清晰,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传播中,城市文化的地域特征相互影响和作用,存在着流动性。②城市文化具有时代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在不断的发展中,城市文化既将部分传统文化进行保留,并且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文化差异下得到发展。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长江三角文化中吴越文化的精髓得到保留,杭州西湖等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杰出代表,突出了城市文化的继承性;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长三角文化接受了外来文化,形成了新时代的城市文化;③城市文化具有了再生性和融合性。作为人们生产生活聚集的地方,城市一般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核心,在城市进行了各种信息的交流和融合。对于外来的文化进行选择和融合的过程中,根据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自我发展,形成了符合人们需求的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生活是以城市文化作为载体的,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城市文化具有了非常大的融合性。不断的和外来文化相融合,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不断发展城市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事实上,城市文化的再生性和融合性为其发展提供了基础。

2.2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空间一直都是城市规划,建筑学,地理学等的研究热门。在城市规划领域基于城市的使用功能,将城市空间分成了居住空间,交通空间,工作空间,休闲空间。而城市公共空间也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城市公共空间包含了自然环境,比如园林山水等等,也包含了人工环境,比如广场,绿地,公园等等,是城市面向人们开放的空间的总和;狭义上,城市公共空间指广场,街道,公园等为人们进行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提供的公共室外空间,在这些城市公共空间人们能够进行交通,休闲,交往等等的活动。

3 城市公共空间中城市文化的表现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结构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城市公共空间整体结构和周边区域的布局是宏观层面;和城市空间形态紧密相关的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中观层面;建筑单体或者群体的外部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微观层面。

①传统的中国文化封闭,具有等级观念,这样就存在着人们认为自身的所属空间是院落包围的内部空间,院外的空间不属于个人。因此,这样的文化和思维使得人们忽视了对于院落外部的改造,也就是说忽视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构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凸显了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和规模的差异。所以,在城市宏观层面公共空间的规模,布局,结构等方面,城市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

②中观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形象的表现,对城市的居民具有直接的影响。典型的公共空间比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郑州的二七广场等等。文化定位是城市公共空间中观层面表现的重要内容,包括了传统文化为主的城市文化方式和当代文化为主的现代城市文化;雕塑,公共设施,建筑,壁画等等是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文化塑造的表现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使用,可以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美观性和舒适性,从而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地方特色。

③城市公共空间微观层面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建筑的亭台楼阁的构建。中国古代建筑对于建筑色彩,柱廊等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通过这些建筑的布局,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变得丰富多彩。

4 城市文化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

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城市文化,随着当今社会高度发达的信息资源,城市的规划,环境等趋于一致,但是城市的文化是不能被模仿和复制的,这是因为在城市文化中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自身内涵,并且是一个城市深层次追求的反映,一个城市的城市文化能够使得公众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因此,一个城市和其他城市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城市文化的不同。城市的竞争不单单是经济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城市文化的竞争,一个具有显著特色的城市必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城市文化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积极的深远的塑造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构建具有地方城市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增加城市的凝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人类是群居动物,有研究证实,人类普遍存在了害怕寂寞和孤独,都需要归属感,这样人们就需要在家庭,单位,社区,城市等某一个或者某些群体中获得帮助,从而使个人的安全感得到满足。构建内部城市居民熟悉的体现城市形象的城市公共空间能够增加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人们的归属感,从而使得城市居民得到团结,进而使得城市的凝结力不断得到提高。

②构建具有地方城市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活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现”的五个一级指标中,包括了城市的活力,城市的能力,城市的潜力,城市的实力以及城市的魅力。利用城市形象的影响力,城市文化的凝聚力,城市品牌的认知力以及城市游客的满意度等指标对城市的魅力进行体现。在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级指标城市魅力指标中,其二级指标城市形象,城市品牌,以及城市游客的满意度都是和城市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的,所以,对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促进城市活力方面,城市文化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③构建具有地方城市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加快了城市建筑业,服务业,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但是普遍存在了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重视不够的问题。然而,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是国内外投资商对于一个城市的印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极大提高了投资商的投资。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从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比如山西的平遥,作为文化古城保护完整,因此,平遥立足于城市历史文化投资,将文化历史遗产保护和开发相结合,蓬勃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平遥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④构建具有地方城市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目标,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和城市的环境,政治,文化,经济等相协调。人类的行为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主体,构建城市公共空间能够增加人们之间的交流,促进信息的互动,使得城市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生机。构建具有地方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能够吸引公众的参与,吸引人类的活动等,城市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在不断发展中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符号、形式、意义、场地精神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缺乏文化内涵

对于城市景观来说,文化的表达至关重要。在当代社会的城市里,很多的城市景观例如旧城改造项目,做的并不成功。这些项目往往都是一种固定的生产模式,在形态上单一雷同,简单的在设计中堆砌一些历史文化的外在形式,缺乏“文化”的底蕴。这样的景观空间太过于功利,任何依赖物质需求或某种利益下,所产生的时代产物往往是缺乏持久魅力的。只有用精神文化建立的城市空间才不容易倒塌。基于以上的现状,本文试图运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解读文化符号在城市景观中如何更好的去表达。

2.用符号的角度去看景观设计

2.1符号在景观中的基本概念

根据西方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研究,符号可以区分为“能指”和“所指”,能指通常是指符号的“形式”,而所指则表示符号的“内容、意义”。学者布罗本特表示,“符号”是景观类语言体系中的基本单位,这个“符号”在景观设计表达的过程中,用各种各样的功能实体作为载体,去表达一定的“意义”。这里的符号意义包含两层:一种是符号的形式,也就是表现符号,使我们通过各种直觉可以感受到的;另一种是符号的内容,也就是实意符号,是我们通过感官然后加以理解的内在意义。比如北京前门大街的一些石头座椅。这些座椅是用一整块石头作为材料,雕刻成三个鼓连结成一体,高度和长度都适合于人坐在上面休息,这是其表现功能性的一面,属于符号的形式;而石头上雕刻出的鼓的轮廓、上面精美的纹路,则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这种记忆同时强调了找寻民族特有文化、建立独特文化场所的强烈愿望,这便属于符号的内容。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便是符号的所指――精神意义层面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2.2景观空间中符号形式的多样化――延续和再生

前文中提到,景观中符号的能指主要包括色彩、形状、材质等景观元素。在景观空间中,为了更好的表达一个场地的文化价值,那么对于文化符号形式的处理方式可以有两种:第一种是对原有符号形式的延续。比如德国的杜伊斯堡风景公园,这里本来是一个工厂的遗址,在设计过程中保留和再利用了大量的遗留设备和材料。比如工厂内大块的铁板用来铺设公园广场地面,比如旧的铁轨被保留作为公园内的一处景观。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将旧的符号形式直接利用,很完好的保留了场地的文化价值。

还有一种处理方式是符号形式的再生。目前在我国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在江南传统符号形式的基础之上,他结合了现代的设计手法,对于这种符号形式进行提炼重组,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江南意象,赋予了这种传统符号新的形式,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意义。当然除了符号的延续和再生两种方式,还有更多的方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研究。

2.3符号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任意性――找准场地价值

罗兰・巴特在《符号学原理》这本书中谈到:“在某一系统中的符号不是约定俗成而是单方面决定的,该系统就是任意的。”【3】索绪尔也认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也就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这句话如果放在景观系统中去理解,就是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段,同样的景观符号形式,却会有着不同的意义。比如西方园林中经常使用的古典柱式,表现的是庄重、典雅的空间环境,而在我国,生搬硬套这种欧陆风格,则表现出了媚俗和跟风的大环境。而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符号形式,也逐渐的走进了一个固定模式的死胡同,例如一些仿古商业步行街的”标准配置“:大屋顶建筑、镂空雕刻的窗户、灯笼路灯等等。

上海田子坊,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首先是保留了场地的整体原貌,植入的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也是在历史和人文中去提取符号化的形式。另外,田子坊最成功的地方也是最具吸引力之处就是很多的原著居民依然在这里生活,这就很完整的保留了这片场所最原始的文化魅力

3.实例研究――匈牙利宫殿历史遗址

这个项目是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市的建筑师MARP设计,Szathmáry宫殿历史遗址是他做过的唯一一个关于遗址改造的项目。这个宫殿是匈牙利最有价值的历史古迹之一,宫殿如今只剩下一堆散乱的废墟,坐落于山顶上。

3.1场地历史文化的符号表达

从相关的历史资料中可以得知这个宫殿已经完全失去了它过去的整体样貌,只剩零星的残墙断壁分散在这片山顶空间中。如果复原这片遗址,不仅过程非常困难,而且更槽糕的结果是复原后的空间面目全非,失去了场所本来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设计师选择了一个更加合适的解决方式,就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基地原貌。他把所有的残缺墙体都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且墙壁周围没有做任何的空间处理。而是选择在这个空间的一角植入了一个L型的锈蚀钢板构筑物,非常薄,人们可以从这个构筑物的内部爬上去,俯瞰整个城市。

除了L型的构筑物,他还在场地的另一侧设计了一个长方形舞台,和一些散落的方块座椅。通过研究平面图,这些设施都是简单的几何形状,相比那些复杂的符号形式,这种符号似乎对场地的影响不大。在这一点上,设计师可能也是基于最大化保留场地原貌的理念出发,进行规划设计。从符号形式表达的另一方面,材料的使用来看:他植入这个空间中的唯一材料就是锈蚀钢板,材料作为一种物质性的表达,是我们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实体,锈蚀钢板本身就具有很浓的岁月痕迹,和遗址残垣结合在一起,可以说非常契合。而锈蚀钢板又是空间中唯一使用的材质,这样的做法,更加突显了这个景观场地中独特的文化符号语言。

3.2空间文化价值的再生

这个项目更突出的一个地方,就是赋予了这个场地新的文化价值――成为城市夏日露天剧场。方形的锈蚀钢板,设计师把它的符号形式――功能性,作为这里的剧场舞台。这个舞台位于废墟的西侧,座椅位于宫殿曾经室内的区域。在夏日的午后或傍晚,当地人在这里聚集,唱歌或朗诵,曾经的宫殿如今的剧场,人的活动使这块场地不再是废弃之地,而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建筑师运用过去的、现在的人文符号魅力,通过流动的时间让这里获得新生,人的精神文化又换了一种方式重新在这片土地上得以延续,带来新的“空间生命”。顺着楼梯站在L型构筑物的顶端,俯瞰的是这个城市的现在,脚下踩着的是这里的过去,露天剧场里正在发生的,便是这片场地的未来。

结语:从以上的简单分析中,我们可以大概的了解文化符号的基本内容,并且运用符号学理论的相关观点和方法,对景观设计发展和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剖析。我国目前在城市景观的道路上还出于探索的阶段,找到一个理性的角度和理论去解读景观空间设计尤为重要。符号理论作为一个科学的学说,可以为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思考角度。在景观设计中借助符号理论的原理,提炼出文化的精髓,使一个城市的文化可以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邓位.景观的感知:走向景观符号学[J].世界建筑2006(7):47-50.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8篇

一、以图形表现

图形在信息传播上有快速、广泛、信息量大、识别性高等特征,从而成为城市旅游标志的一种管用表现手法。

(一)具象图形表现

具象图形表现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或是依据客观事物进行概括、提炼、变形而成的图形。主要形象表现:历史古迹、景观建筑、自然地貌。例如:杭州的城市标志运用了江南建筑中具有标志性的翘屋角与圆拱门作为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江南地域特征。标志右半部分隐含了杭州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体现了杭州的地域特征。

(二)抽象图形表现

抽象图形表现指的是以高度概括的图形符号来表达标志的含义。抽象的图形可以是几何形、字母、符号化的图形形态。例如:海南三亚城市旅游标志图形取材于“风舞天涯”之理念,拼音字母“Sanya”首字母“S”突显“凤”的造型,寓意深刻,充分表达三亚城市包揽的凤凰岛、凤凰机场、凤凰镇、凤凰路等以“凤”文化为概念,取其美名,名扬三亚,“凤”表达中华民族吉祥美好的期盼,同时也说明三亚是中国南海最美丽的旅游度假城市,与三亚城市中文名片“美丽三亚,浪漫天涯”达成共识。

二、以色彩表现

色彩是旅游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化和装饰,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语言,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颜色,是当地实体环境中所有色彩要素所形成的相对综合、群体的面貌,是一个地方文化集聚体现。例如:香港城市旅游标志在色彩应用上,主色系透过美术设计和色彩带出澎湃的动力和不断前进的感觉,而黑色的选用则体现中国书法的神髓。一如主副色系,主副字款起互相呼应的作用,象征“继往开来,创建明天”,显现香港这亚洲国际都会璀璨的未来;无锡城市旅游标志在颜色使用上可谓独具匠心,分别选取了最具无锡地方特色、最富吴地文化深意的太湖蓝、人文黄、甜美红和生态绿。太湖蓝是自由的蓝,千帆过尽湖水的颜色,万鸟翱翔的天空颜色。人文黄是乐观的黄,辉煌的色彩,代表着“华美、富丽、宝贵、光明”等意义。

三、以文字符号表现

文字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符号化的表现,在城市旅游标志设计中,对文字进行夸张、解构、重构等,突出表达出旅游地域文化的精神形象和情感气质,可以使标志指向明确、易懂、易理解,而且具有丰富的表现意义和很强的识别性。使受众者通过图形本身就能直接了解其意义和文化内涵。例如:浙江富阳城市旅游标志,以“山水富阳”作为主要视觉元素,以中国书法技巧为表现手法,并巧妙地引入了富阳籍文化名人郁达夫的手迹,较好地体现了“富裕阳光之城”这个城市品牌的深度内涵;武汉城市旅游标志,以“汉”字为主要创意元素。武汉简称为“汉”,是“江汉朝宗”之地,标志以繁体“?h”字为设计创意点,融入篆书写法,在文字部分采用水墨毛笔表现的英文字体,给城名以灵动的国际化表达。

四、图文综合表现

图文综合在城市旅游标志设计中表现更丰富,表现形式更多样,应用范围更广泛。

(一)文字与图形的并置

文字与图形一起出现在一个标志中,共同成为标志的组成部分,有写城市旅游标志还连同广告宣传语一起出现。例如:东莞城市旅游标志以东莞特有的莞香花为核心设计元素,花簇的组合形式和五花瓣的造型充分体现了莞香花的特征;花瓣造型在莞香花清新柔美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糅合了“东莞”及其拼音字母等设计元素,造型刚柔并济、充满张力,寓意东莞的多元发展和无限活力。

(二)文字与图形的互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