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设计的含义

环境设计的含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环境设计的含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设计的含义范文第1篇

软装饰设计是最近几年才慢慢被人们重视的一个领域,其最早的表现形式是收藏家对于各个年代所特有的装饰品的收藏,用来研究民族的文化历史,或作为自己的爱好以显示主人的艺术素养,增加居住空间的文化气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水平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个时候社会上出现了具有主题性质的酒店、餐厅,会所等等。而体现这些空间各自不同表情的元素除了装修以外,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软装饰品来展现的,因此只有将软装饰设计与空间形态设计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室内环境设计的成功。

一、软装饰概述

(一)软装饰定义

所谓“软装饰设计”,有两层具体的含义。首先,“软”是相对其它硬质材料而言的。在一般的室内装璜中,人们注重的往往只是室内空间的硬装饰部分。而对家具和软装饰品的选用却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更谈不上实施系统的室内软装饰配套设计

“软环境”的另一层含义,也是至关重要的,是指室内软装饰品与人之间建立的一种“物人对话”的关系。因为软装饰品的多样性和独特的材质、肌理和花色,天生就具备了较其它硬性材料更容易与人产生“对话”的条件。

(二)软装饰的基本类别

1、家具

家具的种类繁多,以材料的区别可以分为:天然动物皮,人造皮,纺织物,藤条编织,实木,实木贴皮,实木贴纸等;以风格不同可以分为:欧洲古典,欧洲现代,中式古典,中式现代等风格。

2、布艺

布艺的种类按照装饰区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地毯、挂毯、窗帘、幔帐、纱帘等。

3、墙壁装饰物

基本的有壁纸、壁布,植物纤维等,软性的隔断还包括纱帘,幔帐,金属挂帘,水晶或有机材料挂帘等。

4、装饰工艺品

工艺品的种类繁多,风格变化也很丰富,不同的风格搭配不同的装饰品,但是时下也流行混搭的手法,所以说,装饰品的选择是没有绝对要求的,只要能满足审美需求和空间功能就可以了。

二、软装饰设计的形成要素

当今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审美意识相互结合,上升到对人文因素的关注,成为现代设计艺术思想和设计理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同室内软装饰设计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以人为本

现代室内环境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室内“软环境”的设计。利用软装饰品内在的艺术性和外在的装饰形式,从审美角度给人以精神享受,使人心境舒畅而得到健康的心理平衡。因此,如何调节人的心理上的压抑感,通过室内环境的装饰来调整心态,始终保持最佳的心境和最好的精神状态,就成了室内设计基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弘扬文化

室内软装饰设计要根据特定的室内环境来考虑具体的装饰,只有注重艺术性和主题性,才能创造出高品位、有人情味、艺术感强和有吸引力的优美环境。因此,室内软装饰设计要有一个与室内空间形态、物质形态相关联、独具特色和立意新颖的主题。这一主题首先应该突出时代精神和一定的文化内涵,然后运用各种手段将已确立的主题完美地表现出来,使众多的因素有机地结合并统一在这一主题中。

(三)注重个性

室内软装饰的设计风格应该与室内环境的总体设计风格始终保持一致,同时又要与展现人的艺术个性保持一致,这是新时期给室内软装饰设计提出的更高要求。

因此,作为室内设计的专业人员,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面对开放的世界,要努力地开拓自己的视野,全方位、多角度地寻找艺术设计的灵感。

(四)崇尚自然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物质生活空前丰富,人类开始深刻反思自己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给地球环境带来的危害。如今,环境意识的觉醒,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目前,绿色环保和表现自然的主题已成了室内软装饰设计的潮流。在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各种公共场所中,以各种方法表现着自己对自然的推崇和热爱。许多自然界中的景物,成了设计的主要素材。

三、室内设计的现状与软装饰设计的必要性

(一)室内环境设计的现状

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考虑,并由此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特别是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住宅条件的改善,作为设计师,要从专业的高度为广大群众设计出优美的、更加适合人居住,活动的环境。

当“崇尚自然,返璞归真”成为时尚,人们开始将目光授向质朴、宁静和自然的环境,希望自己的居室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要求,室内环境设计的标准也逐步得以回归。

(二)展开软装饰设计的必要性

人是室内环境的主角,拥有创造和改变环境的能力,能够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人工环境。但当人们逐渐发现人工塑造的环境还远远不是他们希望的理想生活空间时,有必要重新以人为中心,对“人――空间――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化、艺术化和最适化的设计协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设计。

人是环境设计的主体和服务目标,人的环境需求决定着环境设计的方向。当今人对室内环境的需求,表现出回归自然、重文化、高享受和重情感、多元性、自娱性与个性化的倾向。因此协调“人――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美、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是室内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

四、软装饰设计的整体解决思路

室内软装饰设计作为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脱离室内设计而独立存在。它与室内整体设计应该是相互作用、承前启后的关系。

室内设计在实施步骤上,是一个艺术审美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设计者对室内设计的含义、基本理念和设计内容等具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之上进行风格的整体定位,同时在此阶段对于软装饰的配套,工程也应该体现在设计成果的表达中,根据不同的空间功能划分,搭配风格不同的软装饰品,这样才能做到量体裁衣。

环境设计的含义范文第2篇

一、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概述

(一) 生态文明观的含义

生态文明观是一种动态的思想观念,它主要体现了人类的发展以及社会活动,并且是根据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种动态的思想观念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起着指引的作用,推动人类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相似之处,它的中心思想是人类和自然友好的相处,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人类对环境的需求。

(二) 生态文明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生态文明观是倡导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符合我国目前发展的一种思想观念,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遵循回归自然,并且注重文化精神生态化的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情况,环境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遵循回归自然的原则,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融入现代的审美观念,实现自然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观念的完美结合,从而设计出既符合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又保持了自然原生态的方案[1]。其次,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要遵循注重文化精神生态化的原则,在设计方案中体现人文内涵。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环境艺术进行融合,从而设计出既包含古典气息,又具有现代气息的环境设计方案。

二、 生态文明背景下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模式

(一) 利用生态建筑模式

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新型的建筑模式应运而生。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引用生态建筑模式,是当今社会环境艺术设计的主流。生态建筑模式,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尽量的保持原生态,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周边的环境和建筑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在不影响周边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需求[2]。

(二) 利用自然、生态材料,构建生态环境空间

室内设计师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空气环境,在此基础之上利用自然光线以及绿色植物等,构建室内环境,尽量减少需要人工制造的室内环境设计,在进行装修的时候,要使用生态材料,这样既可以营造自然的空间环境,还能使室内空间更加的美观。

(三) 营造简洁、舒适的环境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逐渐转变,繁琐、复杂的室内环境设计已经不符合人们 的审美观念,简洁、舒适的室内环境成为了人们的追求。简单并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了对各种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身体的危害,是值得推广的设计风格。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采用简单、大方的设计理念,以科学的布局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并在细节中体现生态文明精神[3]。

三、 生态文明背景下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模式

(一) 室外景观的形式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还体现在室外环境设计中,设计师在进行室外环境设计的时候,要对室外景观的形式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使用一些成本高、占地面积广的景观形式,要尽量在保持自然原生态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环境所具有的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景观,这样既可以满足人们对室外环境的需求,还可以降低资源的消耗,体现生态文明精神。

(二) 土地利用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我国虽然具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但是,我国的人口也非常的多,因此,在进行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土地浪费现象的存在。设计师在进行室外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要将边角地带利用上,做到每一米的土地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没有被浪费。设计师在设计景观的时候,可以应用一些植物、山石等,从而使室外环境具有自然性以及生态性,满足人们对室外环境的需求[4]。

环境设计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沟域旅游;旅游景观;环境设计

沟域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形态,近年来得到政府和学界的持续关注。特别是辽宁省政府不断出台“沟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植和招商引资力度,计划把辽宁省“沟域旅游”建设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辽宁经济和社会科学稳步、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沟域和“沟域经济”的概念梳理

1.1沟域

“沟域”一词最早在2006年由藏族学者罗绒战堆提出,形象地描述了藏族地区的经济现象。因为地区的高原地貌,大多数居民在两山夹一河的V型沟谷地带生活繁衍,并且在经济学文献资料中常引用“域”字来表达多重含义,沟域一词由此产生。简单来讲,所谓沟域就是强调山间沟谷线状区域向两侧的延伸,强调一种特定的地域形态和范围。

1.2“沟域经济”

“沟域经济”的正式概念最早出现在…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上,此次会议将“沟域经济”定义为:“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地理单元,以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资源和农业产业为基础,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资源、景观、产业等元素的统一规划,形成集旅游观光、生态涵养、历史文化、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内容于一体的产业经济带。”

2沟域旅游的概念和发展条件以及沟域旅游景观的内涵

2.1沟域旅游的概念和发展条件

(1)沟域旅游的概念。沟域旅游是以自然沟域为基础,依托客源聚集地,科学规划、整合其范围内各种资源,兼顾生态,打造能够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旅游吸引物,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2)发展沟域旅游的必备条件。沟域旅游是“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并不是所有沟域地区都适合发展旅游业。沟域旅游的开展要具有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环境条件。能够开展沟域旅游的地区,首先沟域内必须具有良好的地理环境,沟域中的山地、沟谷、水景、森林植被等自然形态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次,必须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等。再次,具有其他自然资源,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游览需要,为旅游活动增色。

2.2沟域旅游景观的内涵

(1)沟域旅游景观的概念。沟域旅游景观是沟域旅游发展的依托,又是沟域地区传播自身地域特色的重要工具。沟域旅游景观包括所在区域内的所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经常以一种复合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旅游发展条件的沟域环境是沟域景观发展的载体,沟域内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沟域旅游景观发展的基础。而沟域内村落、城镇居民质朴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是沟域旅游景观发展的条件。(2)沟域旅游景观的范围。沟域旅游景观包括沟域范围内的山地、沟谷、水系、历史遗迹、乡村城镇等,涵盖沟域内所有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具有旅游吸引和游览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沟域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的特征

沟域内开展旅游活动、开发旅游产业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能够吸引游客的旅游景观。所以,对于要开发沟域旅游的地区来说,对沟域内各种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沟域旅游景观设计的重点,其核心是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在沟域旅游景观的环境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视觉环境(满足审美要求的可视环境)、生态环境(符合生态原则的空间环境)、入文环境(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的内容。

3.1视觉环境

(1)立体环境设计。由于沟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对视觉景观的设计中,可以从地形高差、视线远近和游客的不同游览需要等角度进行立体环境设计。首先,在高度变化上,沟域旅游景观的地理环境以山地、丘陵、沟谷、河谷等地貌为主体,沟域环境中山峰、谷底之间垂直高度落差较大,特别适合立体景观的营造,突出高低起伏错落的景观效果。其次,在观赏景物的远近变化上,游客在应在景观设计中考虑近景、中景、远景的层次性。再次,除高度之外,还应考虑到游客在旅游景观中的不同游览需要或动静行为等来设计,或引导游客欣赏远近高低不同的景观。(2)线性环境设计。在自然环境中,线性环境一般来说是以山峰、谷底等具有等高线划分功能的位置,如山脉、河流、道路等具有形状边界划分功能的物理形态。在线性景观环境设计中,可从连通景点、提供不同的游览线路、满足游客的不同旅游需求和开发不同的景观功能等角度来进行设计。其一,线性环境能够在景观中形成丰富的线性变化,并把不同的景观节点串联起来,构成系列化的线性景观系统。其二,在沟域环境中,景观随地形的变化破碎度较高,游览线路经常迂回波折、坡度陡峭。可针对游客不同的年龄层次和运动能力等,规划不同高度和不同攀登难度的游览路线,或利用不同的道路、铺装、指示标识等引导游客在不同线性环境中行进,营造不同的游览体验。其三,目前的沟域旅游中自驾游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在旅游旺季特别是长假期间常出现车辆长时间拥堵,甚至难以到达景点的现象。这就需要在沟域旅游景观的设计中,改变过去只关注景点而不关注景点周边沿线环境设计的狭隘思路。比如根据在山脉、河流等景色怡人的线性区域节点设计方便游人中途停留赏景、休憩、垂钓等活动的地点,丰富旅游线路中的游览功能。

3.2生态环境

沟域旅游景观吸引游客的主要点是与城市的高度物质化和钢筋水泥色调截然不同的原生态、自然绿色的外部空间环境。沟域旅游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为前提的,在进行旅游景观设计时必须保护好沟域内的生态环境,而且人工环境建设也必须符合生态原则,使沟域旅游能够可持续发展。首先,在进行沟域旅游景观的环境设计时,要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其次,对沟域内的聚落、小城镇等建筑集群的规划设计尽量保持农村的生活风情,而不应在规划设计中将村镇彻底“城市化”,改变了乡村原有自然、淳朴的特色。

4结语

随着对“沟域经济”研究和实践的兴起,沟域旅游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沟域旅游因其特殊的地域和地理特点,使得它具有与一般旅游景观环境设计不同的侧重点。沟域旅游景观的环境设计应该考虑更广阔的视觉环境、更自然的生态环境、更质朴和更原汁原味的人文环境,使旅游景观能有效整合沟域内的资源,充分展现该区域景观环境整体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迟慧 单位:辽东学院

环境设计的含义范文第4篇

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培养符合企业预期的人才,就要在环境设计上进行强有力的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我院对动漫游戏设计类专业进行了“教学做思一体化”的环境设计的研究,并期望在相关课程加以拓展,使动漫、游戏类相关课程都能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实现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动漫专业;教学做思一体化;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1

一、本着提升学生就业需求的原则有针对性进行教材创新

为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足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素养,我主持编写“十二五”规划教材《3dsMax动画制作案例教程》教材,基于环境设计要求,我们动漫教学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集体努力,充分发挥每位老师的专业优势,反复斟酌,科学设计,最终圆满完成了教学环境设计的一系列工作,为环境设计奠定了基础。通过最近几年教材的使用和环境的探索,学生也更有兴趣去跟教师分享学习的成果,教师也更有动力去企业锻炼和提高,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更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也为学生的成才,就业提供保证。

二、“教学做思一体化”环境设计的含义

高职教育就是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学生,特别是动漫、游戏专业的学生,学生高薪、对口就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而学校的发展必须以教学为重点,教学的重点必须以实践为基础。“教学做思一体化”的环境设计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高端实验基地,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边思,理论、实践和反思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设计方法。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答疑解惑者。通过这样一种环境设计,学生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老师也能更从容的授课,在这样一种相互认可,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油然而生,会更有动力去渴求新的知识和能力,教师也能上升到另一种高度,从而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达到企业对学生的期望值,为学生的成才就业奠定基础。

三、“教学做思一体化”的环境设计落实

(一)理论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始终

通过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完善,合理的分配了教学中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减少理论的涉及量,增大实践量,但是理论贯穿始终,这样学生在用中学,老师在学中教,师生可以更融洽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教师可以更舒服的授课,学生可以更有精力和兴趣去探讨和研究,理论联系实践,学生在应用中也掌握了需要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但提升了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学中做,重操作

通过压缩单纯的理论课,在学生上机时,再讲运用到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就有目的的去掌握理论内容,举一反三,带着问题去学理论,强操作。通过这种形式,教师授课轻松了不少,学生反而也增强了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就可以带有创新性的思维去完善作品,也会从各种角度去看待小组其他同学的作品,通过小组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点评,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学中做、重操作的目的。

(三)做中思,会反思

通过说清楚本次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完成的效果,让他们在课堂照着流程做,每一个小任务要求用固定时间做,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观察及经验分析难点,演示讲解,学生再继续做,在此有学生会反思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完成任务,达到他们认为的理想效果 “教学做思一体化”的环境设计产生了很好教学效果,体现在相互交流多、相互学习多、相互评比多、相互要求多,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多措并举,共同提高

在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做一遍案例的学习过程,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而后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思考、自己创新,更有利于学生完成高质量、富有欣赏效果的好作品,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四、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实现考核精细化

“教学做思一体化”环境设计以过程考核为主,常规检查为辅的原则,结合行业需求和学生专业素养,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具体构成如下:(1)常规检查:包括平时作业、考勤、课堂表现,创新思维等。(2)过程考核:由平时作品和大作业综合鉴定。

五、小结

环境设计的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环境设计 启发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 趣味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

ZHANG Wenwen

(Huashang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have appeared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light of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hi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put forward the heuristic teaching experience type teaching interest type teach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environmental design ideas of the classroom.

Key words environment design; heuristic teaching; experience teaching; interest teaching

环境设计是国内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主干课程,涉及到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设计在教育教学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不对接等。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将启发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趣味式教学法引入环境设计课堂的设想。

1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思想指导下,采用提问、讨论、联想、设疑等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其独立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启发式教学法引入环境设计专业的授课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从对学生“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完成了从“施教者”到“引导者”角色的转化。笔者在启发学生方面做了以下尝试:在新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将抽象、晦涩的概念理论与具体化的事物发生关系,诱导学生去联想和思考。在《中西方建筑史》授课过程中,笔者把希腊三种柱式与人体比例结合起来讲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希腊人选择人体比例作为柱式尺度的标准,从而使学生了解了希腊柱式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在案例分析的教学环节,笔者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多维度的思考,锻炼学生把具体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景观课程中,笔者提问:“作为未来的景观设计师,如何解决环境恶化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然后从生态角度分析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这一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借鉴生态设计,做出解决环境问题的低碳设计方案。在问题讨论环节,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头脑风暴,为解决某些设计问题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设想。在彼此思想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大部分学生能设计出相对成熟、创意较好的方案。从教学结果来看,笔者的启发式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需要求出发,引入实际的或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场景、氛围,在学生的亲历体验过程中,生成知识与经验的教学方法。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体验式教学法能使他们迅速地掌握所学知识。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不少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尺度概念模糊不清,对数字只是概念上的认识,对某一数值在实际空间中代表多少却一头雾水。像是有些同学忽视尺度、比例,将小空间按大空间的尺度来设计,10平方米的卧室设计100平方米的豪华总统套房。根据这些情况,笔者安排了实地调研、实地考察、实地测绘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熟悉尺度的概念。特别是在《人体工程学》授课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带着尺子测量人体各部分的基本尺寸及肢体活动的尺寸,然后测量教室中桌椅、过道、讲台等尺寸,通过个体的体验,让学生对书本上的人机工程学的数值有一个明晰的记忆与理解。在《展示设计》的练习中,笔者让学生采用制作纸质模型的方式,同比例缩放某一展示空间,做出三维的立体效果,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人与设计直接对话,展示设计的空间、比例、尺度等直接融入到个人体验中,成为经验的一部分。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对于以形象思维见长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体验式教学法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趣味式教学法

趣味式教学法是在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形式下出现的一种素质教育方法,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造力为目的,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趣味式教学法旨在“寓乐于教”,多见于幼儿、小学等儿童教育中。在90后大学生为主导的高校里,有趣的老师更受欢迎,学生们也更愿意听这些老师的课,对环境设计专业来说,适当地引入趣味式教学法是必要的。教师可以将所授课程的知识点与时下青少年关注的一些话题、身边的设计案例、漫画图片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巧妙结合在一起进行讲授,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的热情。笔者在《家居空间设计:设计为人》一章中,采用趣味式教学法,将大学生喜好的COSPLAY(角色扮演)形式引入课堂。首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家庭结构模式下的“业主”与“室内设计师”的角色。在预先设置的场景中,通过问答、观察的方式,使“设计师”了解“业主”的年龄、性格、喜好、收入、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设计师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合事先准备好的原始图纸,做出草图,然后双方共同讨论,修改方案,设计出相对合理、且满足业主需求的最终方案。学生在角色扮演与后期讨论过程中,理解了“设计为人”的真正含义,并简单了解了家居空间设计的作业程序。这种COSPLAY的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好地完成了这一章节的教学任务。

一个简单的教学活动中,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可能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场地等条件,把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在一起,使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文中谈到的三种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趣味式教学法也不例外,需要配合其它传统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这样才能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的含义范文第6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使得人体工程学在空间技术、建筑、工业生产及室内设计等领域得到有效运用。一直到当今社会,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室内设计开始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融合理念,其中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可以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进而使得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能够适用生理学、心理学以及人体解剖学的各种特征。人体工程学是以人为主体,将先进的人体计测、心理学计测、生理学测量等手段,使得“人———物———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个系统中,让人们能更主动地、高效能地支配生活环境。并且人体工程学所涉及的学科也较为广泛,如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工程技术学、医学等诸多学科,各学科互相作用能更好适应时展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2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应用

跟随时代的步伐,人体工程学在美国、英国、德国及日本等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在面对紧张快节奏的压力下,想通过室内设计得到调节情绪、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也尤为突出。

(1)确定了人以及人际关系所需要的室内活动的空间大小的依据。运用人体工程学知识,将人的尺度、姿势、动作、心理、人际交往等进行相关计测,来确定空间范围的大小。具体分析:一般而言人所需空间既包括单人自身和心理空间,也包括两人以上平行、相对等互为交叉空间;姿势和动作不同,设计座椅或者工作台高度也就不同;此外某些国外工作环境设计注重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在空间隔断设施布置上都有多层含义的探索。

(2)确定了设施的形体、尺度、家具合理设计提供依据。家具是人们最为常见的设施,主要是实用,人体工程学确定了家具设计基准点(座位、立位),涉及生活各方面座椅、柜台、书桌及床等,运用人体工程学为指导,使得人体尺寸与家具设计相协调,才能达到安全舒适,舒缓疲劳等功效。

(3)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最佳参数。室内热环境(高温低温)、光照环境(照明参数)、重力环境(压力和温度)、辐射环境、声音环境(听得更清楚和噪音)等是室内物理环境的主要参数,通过这几方面的参数测量,来确定人体最为舒适的设计环境。

(4)视觉四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色彩环境设计提供依据。视力、视野、色觉、光觉就是人的视觉四要素,色彩的冲击力和最佳的视野区域都可以通过人体工程学的计测数据来进行最佳的室内设计,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3结语

环境设计的含义范文第7篇

城市文化广场的布局选择应注重公众的可达性及吸引力,环境品质的开发与协调,其数量、面积大小、分布位置也取决于城市的性质与规划构思。

1.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设计文化广场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

注重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创造了一具具有个性的场所,增加了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同时,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上的人、车分流问题,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组成一个步行系统,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并且,钟鼓楼广场在

设计元素上采用有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又面向未来城市的文化广场。

又如:上海图书馆主要入口的文化广场,由于设计师在建筑平面设计时作了台阶式后退50m以上,使得这个文化广场形成了,一个小型城市广场的规模,设计师在反映其文化内涵的广场环境设计中,做了一个以“知识”为主题的,供雕塑家、艺术家构思创作的具象或抽象雕塑空间。广场中柱子腾空而立,在偏西北方向的广场中可增加光与影的变化,富有文化知识意义的雕塑各具形态,铺地新颖别致,几步宽阔的台阶将坡道与人行道分隔开,步入广场会感到和谐、素雅的文化氛围,即使不到图书馆内也可以来知识广场欣赏雕塑,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的形象的含义。

另外“夜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注意到为文化广场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的一种方式。例如:肇庆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设计,广场中设计的灯光音乐喷泉,和广场一侧的舞台相配合,在夜间定时有灯光音乐喷泉表演,与广场一侧舞台上的相关节目一起,营造了文化广场的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2.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2.1.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由于广场周围的建筑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所以广场并不是平行,对称的严谨的关系。而是设计师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和谐、统一的组合在一起。另一个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范例是建立在卢浮宫广场中心的玻璃金字塔,在这个工程中,建筑师在解决传统建筑的协调与统一问题上,没有采取仿造传统,而是设计了在广场上显眼的并不突兀的玻璃质地的金字塔设计,既解决了功能上的采光问题,又在形式上似一颗巨大的钻石,镶嵌在广场上,不但没有破坏卢浮宫原有的建筑艺术形式,而且增添了卢浮宫广场的整体性和魅力。

2.2.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城市文化广场与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有许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时,根据广场与街道的性质,在设计广场与街道的:①城市文化、地域特徵及社会历史意念上;②空间设计上;③建筑及其细部处理上;④交通组织及步行区域画分上,都应统一考虑。并且注意到街道与广场相协调设计一些人性化点缀,如路灯、广告、展示牌、钟塔、布告栏、雕塑、喷泉等环境艺术设计,协调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也是十分必要的。2.3.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一般文化广场大小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广场宽度介于周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在广场内部尺度设计时,注意到其中的踏步、石阶、栏杆,人行道宽度、停车要求等内容,要符合人与交通工具的尺度。当然,广场的比例、尺度等也受材料、文化结构的影响,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也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2.4.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流及车流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内容有2点: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广场内交通组织。城市交通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首先要保证由城市各区域去文化广场的方便性。交通与广场设计时,应采取:①在广场周围的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在步行街结束点位、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等站点,扩大步行规模。②城市交通做到去广场及其周围环境有最大的可达性,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包括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站点、高架轻轨、车行道、步行道。立交等等并在线路选择,站点安排以及换乘车系统上予以充分考虑。③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停车需求,设计停车场以外也要开辟汽车停靠站等。

在广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上,考虑到人们以组织参观、浏览交往及休息为主要内容,结合广场的性质,不设车流或少设车流,形成随意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拥有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及交往的机会。

3.城市文化广场其环境设计有多种处理手法

3.1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大量引入树林、绿化、花卉、草坪、动物、水等自然环境,是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例如前文提到的西安钟鼓楼广场,正是用大量的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而引入动物来设计文化广场的环境,更是数不胜数,欧洲广场上的鸽群已成为广场的一大景观,德国汉堡市政厅广场前的AlsterPleet河上的天鹅和水鸟,也已成为广场重要的景观。城市文化广场的水环境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两种形式:①以水造型方式的。②以水与其它环境或个体相配合方式的。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喷泉广场,中央是一组由电脑控制的160个喷嘴的音乐喷泉,440棵柏树如同由水中生出来,人走在路面上也如同漂泊在水中。又如,波特兰系列的两个广场也是以水为主题,不同的是这里的水环境是动态的,创造出的瀑布,涧流等汹涌澎湃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激情和享受。著名建筑师小沙里宁设计的圣路易斯市的标志圣路易斯拱门也是设计在河边,与河水相结合。

3.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包括柱廊、雕柱,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在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统称,是设计师运用形体与材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与思想的一种方法,成功的雕塑作品不仅在人为环境中有强大的感染力,而且,会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着环境。

不同的时代赋于雕塑设计不同的要求与内容:起初的雕塑设计往往有某种特定的意义或严肃的主题,或是纪念性的,如南京雨花台的人民英雄浮雕;或是纯装饰性的,如圣保罗大教堂檐口上的雕像;或是宗教性的,如耶稣雕像、观音雕像;或是纯艺术的作品,如断臂维纳斯雕像等,这时的雕塑多是具像的。这之后,随着抽象雕塑的产生,雕塑成为人们在环境中感觉与联想的对象,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其中的含义,如毕加索设计的“无题”雕塑,人们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它,这时的雕塑设计中,对材料与质感以及色彩与动感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如莫斯科加加林纪念碑,用钛合金制成,在不同时刻的阳光下,显现丰富多变的光泽;瑞土苏黎世埃施尔韦化广场的装饰雕塑,橙色的雕塑与水相结合,旋转的形体与明快的色彩在环境中衬托的非常明亮;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中的透雕,三个跳舞的少女,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现代,越来越多的雕塑设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谐趣的设计风格,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或是具有人情味的雕塑,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如日本设计师关根伸夫设计的“带腿的石头”,一块石头下面由四个弯曲似腿的柱子来支撑;他的另一个作品“等待石”,一块石头上雕成屁股的形状,十分有趣。或是一个小孩的钓鱼杆上,钓到一只鞋等等,这些谐趣的雕塑似乎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创造了放松自己,去休闲娱乐的环境氛围,澳大利亚布里班街头雕塑,再现早期移民的野外生活,令人回忆起城市的历史;日内瓦街头雕塑在座椅上吸烟的男人,以超级写实主义雕塑给环境注入生活气息。

在文化广场的雕塑设计中应考虑到以下的几下方面:①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设计雕塑的形式,做到雕塑设计与文化广场活动内容相统一。②不能忽视建筑雕塑与文化广场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应结合那些具有雕塑美的建筑艺术作品,设计文化广场。③注意雕塑设计在比例与尺度上的作用,雕塑设计将广场与建筑在比例上联系起来,也是人群与广场在尺度上的联系,说明人的尺度关系,成为空间比例与尺度联系的枢纽。④注重雕塑设计与其它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例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音乐效果,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如南京雨花台,郁葱的树木,衬托出庄严的气氛。

3.3组织文化广场环境的手法有多种,下面着重介绍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并通过轴线的组织来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轴线是贯穿于两点之间的,围绕着轴线布置的空间和形式可能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轴线虽然看不见,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沿着人的视线,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轴线同时也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根据设计的需要,轴线亦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线,丰富空间体系。

在城市文化广场的空间组织中,轴线手法是广场具有一定规模时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既可以组织广场和周围环境,又可以同主要街道相关联,相联系,是使城市文化广场空间有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维系。著名的罗马市政广场改建,米开朗琪罗成功地运用轴线建立了广场的空间秩序,并成功地设计了地面铺装,强调轴线与位于地面的椭园形图案中心的铜像雕塑,将建筑、雕塑、广场、地面铺装在轴线上统一起来,谐调地进行组合,构成了卓越的城市空间,给人强烈的空间感染力,成为罗马的心脏与象征。

城市广场轴线手法的合理运用,亦可以通过轴线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得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环境设计的含义范文第8篇

1.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设计文化广场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 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

注重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创造了一具具有个性的场所,增加了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同时,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上的人、车分流问题 ,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组成一个步行系统,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并且,钟鼓楼广场在设计元素上采用有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又面向未来城市的文化广场。

又如:上海图书馆主要入口的文化广场,由于设计师在建筑平面设计时作了台阶式后退50m以上,使得这个文化广场形成了,一个小型城市广场的规模,设计师在反映其文化内涵的广场环境设计中,做了一个以“知识”为主题的,供雕塑家、艺术家构思创作的具象或抽象雕塑空间。广场中柱子腾空而立,在偏西北方向的广场中可增加光与影的变化,富有文化知识意义的雕塑各具形态,铺地新颖别致,几步宽阔的台阶将坡道与人行道分隔开,步入广场会感到和谐、素雅的文化氛围,即使不到图书馆内也可以来知识广场欣赏雕塑,用自己的理解 去诠解雕塑的形象的含义。

另外“夜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注意到为文化广场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的一种方式。例如:肇庆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设计,广场中设计的灯光音乐喷泉,和广场一侧的舞台相配合,在夜间定时有灯光音乐喷泉表演,与广场一侧舞台上的相关节目一起,营造了文化广场的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

2.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2.1.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 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由于广场周围的建筑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所以广场并不是平行,对称的严谨的关系。而是设计师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和谐、统一的组合在一起。另一个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范例是建立在卢浮宫广场中心的玻璃金字塔,在这个工程中,建筑师在解决传统建筑的协调与统一问题上,没有采取仿造传统,而是设计了在广场上显眼的并不突兀的玻璃质地的金字塔设计,既解决了功能上的采光问题,又在形式上似 一颗巨大的钻石,镶嵌在广场上,不但没有破坏卢浮宫原有的建筑艺术形式,而且增添了卢 浮宫广场的整体性和魅力。

2.2.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城市文化广场与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有许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时,根据广 场与街道的性质,在设计广场与街道的:①城市文化、地域特徵及社会历史意念上;②空间设计上;③建筑及其细部处理上;④交通组织及步行区域画分上,都应统一考虑。并且注意到街道与广场相协调设计一些人性化点缀,如路灯、广告、展示牌、钟塔、布告栏、雕塑、喷泉等环境艺术设计,协调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也是十分必要的.

2.3.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一般文化广场大小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广场宽度介于周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在广场内部尺度设计时,注意到其中的踏步、石阶、栏杆,人行道宽度、停车要求等内容,要符合人与交通工具的尺度。当然,广场的比例、尺度等也受材料、文化结构的影响,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也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2.4.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流及车流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内容有2点: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广场内交通组织。城市交通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首先要保证由城市各区域去文化广场的方便性。交通与广场设计时,应采取:①在广场周围的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在步行街结束点位、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等站点,扩大步行规模。②城市交通做到去广场及其周围环境有最大的可达性,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包括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站点、高架轻轨、车行道、步行道。立交等等并在线路选择,站点安排以及换乘车系统上予以充分考虑。③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停车需求,设计停车场以外也要开辟汽车停靠站等。

在广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上,考虑到人们以组织参观、浏览交往及休息为主要内容,结合广场的性质,不设车流或少设车流,形成随意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拥有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及交往的机会。

3.城市文化广场其环境设计有多种处理手法

3.1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大量引入树林、绿化、花卉、草 坪、动物、水等自然环境,是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例如前文提到的西安钟鼓楼广场,正是用大量的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而引入动物来设计文化广场的环境,更是数不胜数,欧洲广场上的鸽群已成为广场的一大景观,德国汉堡市政厅广场前的Alster Pleet河上的天鹅和水鸟,也已成为广场重要的景观。城市文化广场的水环境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两种形式:①以水造型方式的。②以水与其它环境或个体相配合方式的。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喷泉广场,中央是一组由电脑控制的160个喷嘴的音乐喷泉,440棵柏树如同由水中生出来,人走在路面上也如同漂泊在水中。又如,波特兰系列的两个广场也是以水为主题,不同的是这里的水环境是动态的,创造出的瀑布,涧流等汹涌澎湃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激情和享受。著名建筑师小沙里宁设计的圣路易斯市的标志圣路易斯拱门也是设计在河边,与河水相结合。

3.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包括柱廊、雕柱,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在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统称,是设计师运用形体与材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与思想的一种方法,成功的雕塑作品不仅在人为环境中有强大的感染力,而且,会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着环境。

不同的时代赋于雕塑设计不同的要求与内容:起初的雕塑设计往往有某种特定的意义或严肃的主题,或是纪念性的,如南京雨花台的人民英雄浮雕;或是纯装饰性的,如圣保罗大教堂 檐口上的雕像;或是宗教性的,如耶稣雕像、观音雕像;或是纯艺术的作品,如断臂维纳斯 雕像等,这时的雕塑多是具像的。这之后,随着抽象雕塑的产生,雕塑成为人们在环境中感 觉与联想的对象,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其中的含义,如毕加索设计的“无题” 雕塑,人们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它,这时的雕塑设计中,对材料与质感以及色彩与动感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如莫斯科加加林纪念碑,用钛合金制成,在不同时刻的阳光下,显现丰富多变的光泽;瑞土苏黎世埃施尔韦化广场的装饰雕塑,橙色的雕塑与水相结合,旋转的形体与明快的色彩在环境中衬托的非常明亮;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中的透雕,三个跳舞的少女,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现代,越来越多的雕塑设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谐趣的设计风格,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或是具有人情味的雕塑,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如日本设计师关根伸夫设计的“带腿的石头”,一块石头下面由四个弯曲似腿的柱子来支撑;他的另一个作品“等待石”,一块石头上雕成屁股的形状,十分有趣。或是一个小孩的钓鱼杆上,钓到一只鞋等等,这些谐趣的雕塑似乎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创造了放松自己,去休闲娱乐的环境氛围,澳大利亚布里班街头雕塑,再现早期移民的野外生活,令人回忆起城市的历史;日内瓦街头雕塑在座椅上吸烟的男人,以超级写实主义雕塑给环境注入生活气息。

在文化广场的雕塑设计中应考虑到以下的几下方面:①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设计雕塑的形式,做到雕塑设计与文化广场活动内容相统一。②不能忽视建筑雕塑与文化广场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应结合那些具有雕塑美的建筑艺术作品,设计文化广场。③注意雕塑设计在比例与尺度上的作用,雕塑设计将广场与建筑在比例上联系起来,也是人群与广场在尺度上的联系,说明人的尺度关系,成为空间比例与尺度联系的枢纽。④注重雕塑设计与其它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例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音乐效果,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如南京雨花台,郁葱的树木,衬托出庄严的气氛.

3.3组织文化广场环境的手法有多种,下面着重介绍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并通过轴线的组织来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轴线是贯穿于两点之间的,围绕着轴线布置的空间和形式可能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轴线虽然看不见,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沿着人的视线,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轴线同时也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根据设计的需要,轴线亦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线,丰富空间体系。

在城市文化广场的空间组织中,轴线手法是广场具有一定规模时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既可以组织广场和周围环境,又可以同主要街道相关联,相联系,是使城市文化广场空间有序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维系。著名的罗马市政广场改建,米开朗琪罗成功地运用轴线建立了广场的空间秩序,并成功地设计了地面铺装,强调轴线与位于地面的椭园形图案中心的铜像 雕塑,将建筑、雕塑、广场、地面铺装在轴线上统一起来,谐调地进行组合,构成了卓越的城市空间,给人强烈的空间感染力,成为罗马的心脏与象征。

城市广场轴线手法的合理运用,亦可以通过轴线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得城市成为一 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