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生;化学学习;化学教学论;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55-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化学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学生也对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了新的要求。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的实施如何与高中化学教学合理衔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对兰州市榆中县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题为“你心目中的化学教师”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中学生对化学教师的需求,以推动我校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实施的改革,增强高师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向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省级示范性高中)高一年级重点班及平行班各发放调查问卷50份,同时在榆中县恩玲中学(市级示范性高中)高一年级重点班及平行班各发放调查问卷50份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学生在不记名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回收有效问卷200份。被调查学校所在区域既有经济发展较好的榆中县县城,也有位于县城边缘的地区,有较好的代表性。

问卷为选择题,内容涉及教师素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

1.“你对化学课的态度”调查结果分析。省级示范性高中有42%的学生认为学习化学是一件高兴的事,有3%的学生讨厌化学学习,还有55%的学生都认为学习化学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而对于市级示范中学有58%的学生认为学习化学是一件高兴的事,只有2%的学生讨厌学习化学,还有40%的同学觉得学习化学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相比而言市级示范性高中喜欢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学生更多一点,而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大多数对化学学习所持的态度是不得不学而非兴趣所致。这个结论给了我们很大的疑问,因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无论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是教学硬件设施都是优于市级示范性高中的,但为什么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却不如市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呢?这只能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出了问题。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不愿意学习化学,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在初中就消极被动[1],对化学未产生学习兴趣,化学启蒙教育没做好,到了高中,课业繁重,再加上高中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以及教学内容难度的加大,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课思路,自然就产生了厌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我们才希望更深层次地去了解、去研究,但是经调查发现省级示范中学和市级示范中学分别有49%、34%的学生说不清楚到底是否对化学这门学科感兴趣。少数的同学对化学直接是没有兴趣的。

在化学课上大多数的同学能够认真听老师讲课,只有少数同学会在课堂上与同学讨论问题、打瞌睡、看小说、做作业等,说明学生对于化学这门课程还是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当调查到在课堂上学生是否参加一些实验操作练习时,发现省级示范中学和市级示范中学分别有52%、62%的同学只是偶尔参加,有46%、28%的同学从来没有参加过实验操作练习,只有少数同学会经常参加。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脱离开实验操作的课堂很难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这也对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许多的同学上课不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只有少数的同学主动或偶尔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问题本身、教师行为与课堂气氛、学生自身。其中,老师的行为举止无时不在影响着课堂气氛,尤其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心理气氛会对回答结果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亦然。在课堂教学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也有些同学从不提问。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知识的掌握还是有要求的,对于那些从不提问的同学,可能有自身各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在答疑时态度方面的问题而使得他们不对疑问求甚解。而对于研究性课题的开展,许多同学更倾向于和他人交流合作完成。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现象,说明很多同学有团队协作精神,认为许多人在一起讨论才能得到更丰富更全面更准确的结论。

2.对于化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的两所高中中,大多数的同学都希望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多讲,也有部分同学喜欢通过课堂讨论来对知识进行学习。在市级示范性高中有19%的同学希望通过自己做小老师来做到对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也是近年来教学改革中比较提倡的教学方法。通过自己做小老师,可以对一些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讲解实验时对于实验操作及流程也会更加熟悉,并且经常当小老师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对于化学老师的教学方法,省级示范中学的41%学生认为不适应,喜欢程度一般,需要改进,37%的同学基本适应,喜欢程度一般,不需要改进,22%的学生很喜欢老师现在的教学方法;对于市级示范性中学的学生有27%的同学不适应,有35%的同学基本适应,还有38%的同学表示比较喜欢老师现在的教学方法。这说明在初中化学学习到高中化学学习的过渡中,对于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时间去适应。这个时间段对于高中化学教师的讲课思路、方法、进度都会是一个考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交流,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寻找大部分学生适应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显然市级示范性高中的化学教师做的要好一点。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80%的同学希望老师在学习方法上给予自己适当的指导,只有10%的同学表示不需要。这体现出很多同学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并且当学生感到学不好化学时,老师找学生谈话所占比例很小,只占4~7%,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当教师发现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时,应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否则,就会使学生彻底失去学好化学的信心。

在市级示范中学有60%的同学希望化学教师经常组织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完成一些探究性小课题。但是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无所谓。说明大多数学生想要了解的不光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如何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调查“你认为化学老师在讲课时的整体形象对你学习化学的兴趣有无影响”时,接近半数的同学表示影响程度不大。可以看出学生更加注重教师的内在素养和知识储备而非外在形象,这说明师范类高校学生应该更注重知识的储备和自身素养的提高。

3.学习化学方面的能力自我评价调查结果分析。省级示范性中学的学生在评价自己在学习化学方面的能力时有69%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力一般,而在市级示范性中学该数据高达76%。认为自己能力较好的同学所占比例不大。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化学学习能力很没信心,对如何学好学精这门课很困惑,尤其是市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这与教师平时只顾讲课本知识而缺乏对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的讲授和指导有关。在能否主动学习化学方面,省级示范性中学和市级示范性中学的学生回答差别较大,前者有43%的同学可以自主学习化学,52%的同学表示一般不能主动去学习,5%的同学则完全不能主动学习化学知识;对于后者市级示范性中学有52%的同学可以主动学习,35%的同学自主学习能力一般,还有13%的同学完全无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这个结果还是说明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如市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高,这可能还是与学生自身因素有关。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教学任务重,教学要求高,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知识的掌握,随着课业的加重,学生失去了及时消化和学以致用的时间,使得他们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逐渐降低。

无论是省级示范性中学还是市级示范性中学,有近70%的同学认为化学作业不是很多,大概5%的认为作业较多,约25%的同学还认为作业较少。这说明教师教学方法已从题海战术进行了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当遇到比较复杂的化学问题有61%的学生会将该问题置之不理,自己动脑筋思考的同学只占四分之一。说明还是有很多同学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遇到挫折不会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而选择逃避,置之不理,等其他人做出答案。这种现象对于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业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从许多同学遇到自己的想法与教师、书本不一样时却能与同学探究,很少有同学放弃自己的想法服从于老师或课本,可见现在的学生都很有主见,不人云亦云,能寻找各种办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回答“影响你学习化学信心的是什么”时,两个学校的结果竟然相同,57%的同学认为是自己的学习态度,15%的同学会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28%的同学觉得老师的态度会影响他们。这说明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在化学学习中占主导地位,而周围环境和教师的影响只是占次要地位。那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成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喜欢实验操作,只有30%的同学对理论讲授感兴趣,还是说明了学生更喜欢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而非纯粹讲授式教学。

四、建议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可见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为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困难,有效地提高未来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笔者就化学教学论课程的实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提高教学论的教学功效。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化学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传统的化学教学论教学一般只重视理论,而忽视了教学实践,很多学生觉得化学教学论课程只是学习一些枯燥的理论而缺少学习兴趣,师生普遍将这门课作为辅课对待,思想上没有认识到这门课对将来从教的重要性。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既然要去当化学教师,化学教学论课程应告诉我们中学化学每堂课该如何上,不用讲那么多的理论”;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我要考研,不准备当老师,所以没必要学习化学教学论”。此外,受高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约,化学教学论在高师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时太少,高师院校自身也过于强调理论化学课程,使得化学教学论这门课程难以像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这四大基础化学课程一样得到重视。

鉴于此,我们必须帮助学生转变观念,阐明学好化学教学论这门课与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引起化学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的充分重视。让每一位师范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真正向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迈进。若把化学教学论比作师范生通向职业之门的指路灯,或比作培养高素质中学化学教师的敲门砖,确实能说明其功能和作用。

2.采用模块式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化学教学实践能力。将教学论课程划分为理论、实验、教学设计、模拟教学和说课等五个主题不同的功能模块,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和配合,统一于一个共同的主导思想:营造教师成长的环境气氛,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构建师范生的素质结构、提高教学教研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2]。

3.重视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的作用。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的内容决不能只是简单地做几个中学实验,而应以典型的中学实验为契机,紧密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强化实验教学素质训练。在实验教学方面要具备独立完成演示实验、组织学生实验活动、实验创新、设计探究实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师范院校培养化学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能力势在必行。化学教学论实验课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从教能力、创新能力、实验设计意识和能力,在培养未来教师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3]。

4.与中学广泛联系,将中学化学教师引入化学教学论课程。高校教师通过化学教学论课程可做到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入门”,从教师职业动机、职业价值观、自我预期等方面培养高师生“上路”、“上手”,使高师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为即将步入中学教师行列的高师生在教师职业的“应知、应会”的基本功上打好扎实的基础。但距离真正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化学老师”之间还是有许多的距离。将中学化学教师引入“化学教学论”课程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措施,有利于借助中学化学教师的经验,提高“化学教学论”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水平,使学生能够从中学化学老师这方面理解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的方法和技巧[4]。

5.选用科学的教育实习模式,保障教育实习质量,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教育实习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初步锻炼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是高师化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实践类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全面检查和进一步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目前我校化学专业教育实习面临学生人数较多、有经验的指导教师选派困难、教育实习基地缺乏等困难。针对以上问题,除继续采用顶岗实习、集中定点、小组分散实习等不同模式外,尝试其他诸如混合编队、模拟教育实习、部分委托[5]等模式,从中科学选择一种或几种模式组合的、对我校化学专业学生行之有效的教育实习模式,以保障教育实习质量,推动教育实习改革,也为我校今后的教育实习模式选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罗精良,王南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项措施[J].化学教育,1992,(4):17-19.

[2]孙玉红.化学教学论模块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08,(3):35-37.

[3]李晓冬,尹艳红,董寅,杨松林.化学教学论模块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8):53-55.

[4]屈军艳,陈文,梁培花.将中学化学教师引入化学教学论课程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2012,(7):47-49.

[5]朱昆.高师教育实习模式探究[J].教育管理,2009,(2):98-99.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复习方法

复习能够使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能够使他们学到的知识技能系统化、规律化和简明化,帮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技能相互联系、进行综合,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提高学习水平,培养和发展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对于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进行高中化学的复习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点着手:

一、复习的步骤

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例如,一个晚上自学两小时,就应根据一天学习的学科和学科的性质,做科学安排,即内容相似的不要前后相连复习,应间隔复习。这是因为从心理学上讲,相似的学科相连复习往往引起干扰,降低复习效果。

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在这个时候,可根据回忆,有困难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这样既可节省时间,而且可集中力量来弄通困难教材,掌握重点。最后,再合上书本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然后才做作业。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同时,在复习时必须对所做过的实验已观察到的变化,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回忆、复习,并且还要注意实验装置及操作手续。

二、高中化学的复习方法

1、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辨析理清概念。

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较好的学习计划,使复习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既要全面复习,更要突出重点。要多看书,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精髓,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复习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2、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要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题,并储存在头脑中,高考时可以启发思维。

3、加强练习,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的方法较多,首先可以将做过的习题再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部分。其次要选好一本化学参考书,根据复习的进展,选做其中同步的习题。不要做一题对一题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做完再对答案,检查对错,加以订正,遇有不懂之处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同学或老师请教。还可以把今年各地的高考化学试题作为练习,检测一下自己目前的化学水平。练习时要注意分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不要陷入题海。做题可以检查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能开阔解题思路。

4、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5、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

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杂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等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进行联想记忆、理解、应用,做到融会贯通,使学生构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例如:可以元素周期律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网络,以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等形成基本理论体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形成化学定量简单计算网络,以药品选用和仪器装配形成实验技能体系。要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内容。

6、注重视实验“双基”的复习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离开了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分析历届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强调:必须做到正确理解、有序贮存,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保证使用时的正确提取。

高中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有:

·实验基本常识(常用化学仪器分类及其使用方法、试剂的保存和存放等。)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及称量、物质的溶解及加热、物质的分离及提纯、仪器的装置及洗涤等。)

·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原料、原理、装置、净化、收集、检验、吸收等。)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课标 中考化学复习 复习方法和策略

中考化学复习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掌握化学知识的最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它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详细的整理,把中学课本上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联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最重要的是通过复习,广大学生在已有的基础知识上,能够较好地参与体会探究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加深对基本概念的全面理解,使全体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进一步学好高中化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1]。如何在中考前期复习好中学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要求?我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和经验,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考化学复习方法和策略,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是关键,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是目的。

在中学化学复习阶段,通过对基本概念涵义的详细分析讨论、分类、对比和建立联系等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能力。因此,复习好“双基”是正确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关键,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一)对比法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是在大量化学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抽象并总结得到的结论。化学概念的复习切忌把概念分割或者孤立地理解。复习时如果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就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有些概念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如氧化与还原;有些概念非常近似,如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些概念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如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等等。因此,复习时应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辨析,以便理解概念的实质,巩固新旧知识。

(二)理解法

化学概念和原理是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结论。在复习时不能满足于对它们的死记硬背,而应着重抓住概念和原理的本质仔细推敲,准确、深刻全面地理解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这些概念,才有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如氧化物的概念要抓住“两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关键词;催化剂的概念要抓住“一变”“二不变”等核心内容,只有经过这样的分析和讨论,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三)网络法

化学概念之间存在着从属、并列、交叉、对立等多种关系,在中考化学复习时不仅要讲清概念的内涵,而且要根据概念的作用、类别、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化学知识的构成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将它们逐步纳入全部概念的网络中,使每一个概念的特点,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能在概念的网络图中清晰地显示出来。如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方面的概念,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整理都可以各自形成一个小系统。然后将各小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大的概念网络系统。这样就获得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符号,它们也是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和常用的术语。在历年的中考考试成绩中,化学用语的失分率一直普遍较高,这是中学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对化学用语的规范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复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感官认识化学用语与物质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名”与“实”的互现,以便形成正确的联想,通过反复讲练结合,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

二、强化典型实验内容的复习,促进学生提高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简单仪器的使用,二是掌握基本操作的技能和基础知识。另外还有三大重要气体的制取、几种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装置和物质的检验、鉴别等。

新课程改革以后的中考命题,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验问题解决的综合过程[2]。要求学生对所提供的各种资料、方案进行正确的处理,做出推断和问题的迁移,以此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培养广大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不少,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和典型实验,有针对性地复习强化,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一)联系实际法

化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课程,有着学科本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化学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和能力的训练[3]。复习化学实验时,要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结合教学内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分析和讲授,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懂得如果今天没有学习好这些知识对将来的生活和生存会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使他们逐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中学化学教学中这样的内容非常多,只要我们留心,则随处可见:如缓慢氧化、老化、燃烧、浓度的概念、溶解的原理、洗衣服的方法和技巧、火炉取火应该如何防止煤气中毒、如何配制农药、怎样防止环境污染等。还可以讲一些典型的实际例子:如北方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就是应用的温度对食盐和纯碱溶解度的影响的原理进行的。要防止钻牛角尖,漫无边际地随意联想。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比较也是非常重要的联系训练的内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性质、制法、用途的相互联系,这样对比的过程就是新旧知识很好联系的过程,必将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展览复习法

为了弥补课堂复习及平时实验教学的不足,在总复习后期举办小型展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展览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定,一般包括实验操作图示、常用仪器及性能说明,典型实验装置、物质的样品及制取方法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组织学生观看中学化学实验的多媒体教学录像片。如果学生要求则可以多次播放,达到使学生真正理解的效果。

(三)探究法

逐渐向新教材和新课标过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尝试运用探究式复习方式。比如在进行物质鉴别与推断及探究的复习中,可以采用开放实验室的策略,为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学习和提高化学学习能力提供方便。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筛选,由教师确定若干命题,由学生设计方案进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对若干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导学生不断完善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实验探究。这样不但强化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这样帮助学生在中考前期对化学实验进行复习,就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帮助和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课程标准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全方位的改革,“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4]是新课程标准的灵魂,广大教师和学生都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中学化学规定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面积地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2]姚新平.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育功能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5.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4篇

一、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素质

1.精湛的专业技能。

高中化学教师应注重理性思维,注重科学方法与专业技能方面的研究,注重化学知识综合技能的巩固、完善和更新。除了必须具备一般教师所需掌握的一般教学技能外,教师还必须具备娴熟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推陈出新的实验改革技能;加强微型实验研究,熟悉多媒体教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教师要勇于改革,勇于钻研,炼就精湛的专业技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从经验型教师转为研究型教师。

2.广博的知识素质。

化学是应用学科,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对学生从数学、物理、生物、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科学理论,根据教育规律,知识的内在规律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能用数学、物理等手段解决化学问题。高中化学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知识素养,完善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化。

3.现代的创新素质。

现代的创新素质体现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方面,即应有创造的愿望与激情,有顽强的意志和人格,勇于创造勇于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高中化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对教科书的结构内容作适当调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发展需要。教师要积极探究化学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和策略,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改探索,真正成为创造型的高中化学教师。

二、对高中化学教师进行培训

1.化学学科发展与前沿知识。

本专题培训内容要求高中化学教师更新化学科学知识及观念,了解和掌握各个分支学科领域的最新成就进展及应用。教师要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了解现代化学在科学、技术中包含的生态资源、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2.化学学科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

本专题培训,可使教师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所必须的教育观念、思想、方法,更深入了解化学的学习过程及认知建构的过程,探讨优化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3.化学实验研究与创新。

本专题培训,可使高中化学教师了解现代化学仪器实验的原理、各种化学实验的典型仪器的使用,并能将现代实验技术应用到中学化学创新实验中。对中学化学实验与创新的研究,可培养教师设计新实验和化学活动实验的能力。

4.化学学科与教育课题研究方法。

本专题主要培训内容为学术研究与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化学学科专业课题研究指导;化学学科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指导;培养科研习惯,进行科研思维、方法的系统训练。本专题要求高中化学教师熟悉选题立项、确立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及课题研究报告等,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5.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

本专题主要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化学多媒体教学与制作技术。本专题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学会化学工具软件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掌握网络及远程登录和教学资料下载的方法与技巧,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辅助教学。

6.化学教育的评价与测量。

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在培训中,我们应努力实践探索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方式的结合、互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优化学生练习,让学生走出题海

学生作业是传统教学中唯一的学生实践活动。在应试教育中,这一实践活动被过于强化,以致学生陷于题海,不能自拔。新课程的改革及其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的教育教学,而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加以继承,改革达以优化。我们在充分利用学生作业这一实践活动时,首先,从作业的数量上来控制,不搞题海战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参与其它的化学实践活动;其次,用作业的质量来保证学生应该达到的训练要求,因此,我们对作业进行了优化,从高一到高三,都是教师根据本校当时学生的实际精心选题和组题,并同学生参与编题,一般不直接沿用资料上整套的习题;再次,对学生做题进行规范,规范思维,规范表述,弄清题目的出题意图,所巩固的知识点与应该运用的方法,不盲目,要做到先析而动掩卷后思,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最后,强化教师对作业的评讲与学生对作业的改错,通过作业的评讲进行知识联系、分析比较,构建知识的整体框架并能运用,通过对作业的改错来澄清知识,调整方法,训练习惯,宁可少做十道题,也不能少改一道题,否则就会强化错误。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015-02

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化学最直观、最基本的方法。实验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官材料,将抽象变具体,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笔者提出几点看法。

1 重视实验教学

杨振宁教授说过:“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的确,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或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教师在主观或客观上存在不重视实验教学的现象,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即使做实验,也是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又不自觉地越俎代庖,用讲解和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动手机会少了,“高分低能”现象非常普遍。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实验机会,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做到既动脑又动手,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多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

2.1 强化演示实验

化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心灵就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一旦产生了兴趣,再困难、再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也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产生自主的求知欲望。演示实验开启了学生的求知大门,使化学课程学习变得生动、具体、形象、有趣,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操作规范、动作熟练,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的操作步骤、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应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理解教师演示实验的意义并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要告诫学生实验注意的事项并强调违反实验操作过程产生的后果等,使学生从中形成规范实验的科学作风。此外,实验装置应摆放在学生都能看到的地方,使学生易于观察到实验现象,避免出现后排的学生“伸长脖子”也看不清实验的情况。另外,有些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动手自己准备,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例如,在给学生演示铁生锈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一周准备3个干净透明的小瓶子,按照课本的要求,在3个不同条件的瓶子中各放铁钉一枚,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师生一起研究讨论,得出结论,效果远比教师准备演示实验要好。还有,某些演示实验最好放手让学生上台演示,这既满足了学生动手的欲望,又培养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加深感性认识。

2.2 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自己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然后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得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操作规范、现象明显。例如,学生做过滤操作的实验时,得到滤液仍然浑浊时的分析方法,教师就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再如,高中的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对于酸、碱滴定管的使用及量液、读数等,学生感到不难掌握,就是当指示剂指示是否达到终点时,有的学生畏缩不前,不敢再滴下去,有的学生放标准液时忘了摇锥形瓶,摇锥形瓶时又不敢放标准液。大多学生初次滴定都过了终点,造成较大误差。学生动手操作,必须在掌握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后反复练习,操作熟练程度才能得以提高。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分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3 开放化学实验室

传统的实验,重在教师的演示、结论的得出,忽略了学生这一真正的学习主体的参与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在课堂内不能完成的实验,可开放实验室,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放手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增强化学实验思维能力,拓宽知识面,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记忆比过去按书本死记硬背更有意义、效果更好。这样做,学生不但学得开心,而且记得更牢,也改变了过去实验只能按课本“照方抓药”,个别人动手大家观看的现象。学生做实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纠正错误、不规范操作,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实验对学生进行及时提问、归纳反思等,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解答疑难,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观察现象更仔细,实验的兴趣更浓厚。开放化学实验室,让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在较好的实验环境下掌握更多的知识,动手参与的机会更多,具备更强的能力。

从管理和安全的角度考虑,广州市番禺区石第三中学化学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不是无序的,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进出实验室。学生是一间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学,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做法:

1)开放时间:星期三和星期五下午;

2)开放对象: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化学兴趣小组、趣味化学社团的成员,另外个别学生有需要也可向老师申请;

3)研究对象:学生研究的课题可以是课堂内外的化学趣味实验,主要围绕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来开展;

4)开放要求:需要提前两天提交实验方案给实验室,含课题组成员、课题内容、实验方案、所需仪器与药品,经课题指导老师审阅批准,并由实验老师准备;

5)实验时要有相关的教师在场进行实验指导,实验结束,各课题小组清洗干净用过的仪器,并提交实验报告。

4 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实验成绩考核体系

教学实践表明,因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考、高考没要求考查实验操作,很多教师为了利用更多的时间讲解理论知识,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加上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多数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较差,进入实验室做实验时,情况就很不理想,手忙脚乱,理论操作知识与实际操作不符,完全乱套。

要让学生重视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实验考核方案,让实验考核的成绩与中考、高考成绩挂钩,在中考、高考中占一定的分值,实验动手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对学生操作实验进行考核,一方面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是促使学生重视实验课程、端正实验态度、认真学习化学实验的有效手段。

总之,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也是塑造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抓住一切机会,长期培养,从而使学生实验技能逐步做到熟练、规范、准确,动手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加强。

参考文献

[1]厉玉祥.提高学生实验兴趣的几点做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8):35-36.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高效教学

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做到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如何使高中化学在新课改下高效教学,本文就此对高中化学的高效教学做出浅论:

一、首先要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去被动接受知识,而应该是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知识,所以教师主要的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而不是单纯的去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会抹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缺乏主动性。就单讲问题这一块,很多学生都不敢挑战权威,不敢向权威亮剑,所以很少甚至是没有主动发现问题的,进而在解决问题这一块的能力也相应的缺乏,而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否是完成了国家对我们教师的使命,我们不得而知,再者说这样的学生能否担任国家未来赋予的重任,我们也不言而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不要让学生成为被传统思维所束缚的小鸟,而是要让学生做“飞出笼子”的大鸟,在天空中展翅翱翔。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带着学生走出传统思维这个“大笼子”的笼罩,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去探索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才能达到新课改的目标,也才算是完成祖国和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使命。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把主题地位让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把问为什么变成一种学习习惯,然后想办法去解答这几个为什么,弄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个过程中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加强新课改下概念教学

化学有很多需要学生记忆的概念,所以人家都素称“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对于素称“理科中的文科”,概念教学也是不容小觑,如何使化学的概念教学做到更加高效,本文从以下两点进行讲解:

给学生创设感性认识的情景。对于概念,首先得认识而这种认识应该是从感性认识开始,因为人们对某一新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转换到理性认识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感性认识对于概念教学十分重要。为了使高中学生更好的认识“概念”这个问题,教师要创设感性认识的情景,从感性材料作为出发点,教师再经过对感性认识的分析,也就是对表面现象的分析、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概括出深层次的抽象概念,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转化到理性认识。感性情景越生动,学生的感受和理解也就越深,所以教师在概念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出发点,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生动的感性认识情景,然后教师再对感性认识逐步分析,最后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属性,让学生从感性理解概念想理性认识概念升华。

利用实验的真实性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 化学中,实验是根本的立足点,一切要以实验为事实,而实验又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也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利用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实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做实验,而不是一个人在那做独子实验,一个人自言自语,要让学生的心跟着教师的手走,跟着教师的“圈套”走,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教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在之前还可以使学生猜测实验现象,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和理解,在实验做完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对概念进行概括,最后教师再加以点评和改正,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对所学概念进行概括没辙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学生把其他近似概念混为一谈。

三、加强新课改下的习题教学

例题在课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明确规范解题,并且还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课本上的教学例题显得过于简单,只能是对学生做到知识点的巩固,但要是让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对这个知识点强化能力还是有很大的欠缺,如果用这来应对高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学生增加相适应的典型例题,当然,盲目的选择例题也不行,茫茫题海我们不可能一一讲解,所以尽量使选择的例题具有“普遍性”,也就是选择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技巧在我们的经常出现在解题过程中的,然后教师再对选择例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详细的一一分析并完整板书。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的是分析题目给学生听,从题目着手进行思路分析,让学生学会拿到题目以后怎样分析、怎样解、怎样规范板书。

虽然习题有助于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但是未必题做得越多越好,不能盲目的去搞题海战术,而是要做到适可而止,所以教师还要叮嘱学生避免题海战术,要告诉学生题不是要做得多,而是要做得精,盲目的做题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另外教师还应该适当给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解题效率的有效方法。化学的开放性试题有着变换灵活、答案多、信息广、迁移性强等特点,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做开放性试题,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转换思维的能力。不管是什么题型,教师最后都要要对习题讲解做解题小结,让学生对解题“心里有谱”,懂得解题的“完整套路”。

四、结束语

为了使高中化学的教学在新课改下更加高效,化学教师就要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要加强学生的概念教学和解题教学,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相对其他科目来讲还是相对简单的一个科目,但分值却是108分,对于“一分必争”的高考,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拿分,以圆他们的大学梦。

参考文献:

[1]钟万星.新课程化学教学的着力点[J].新课程(综合版), 2009,(12) [2]陈伟.浅议化学教学与学生参与[J].新课程(中学版), 2009,(06)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学目标;知识衔接;方法过渡

高中新课改实验施行后,我们在高一化学教学中遇到了很多实际的问题,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分布、机构体系的变化,到教与学的理念、方式的改变都意味着教学过程中面临诸多新的挑战。而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这些问题,无疑是我们弄好高一教学的又一关键。下面谈谈自己在新课改后教学中涉及的高、初中教学衔接方面的想法及做法。

一、认清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而高中化学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所以作为教师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高。

从以上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理念各方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深入开展化学课程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明白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及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使新课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总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1.高一年级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在教授涉及该部分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1)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高一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形成。

③结晶水合物和相通分子质量的计算。

(3)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4)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5)酸的5条、碱的4条、盐的4条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6)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变化关系表及相互反应的应用

由上可知高一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为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2.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继承

如“差量”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时可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3.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特别是新课标淡化的“双基”,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理解把握初中化学知识,对今后继续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做好教和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还是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高一化学教学工作,教师应:

1.在通览教材、大纲的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进行一次摸底测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3.善用启发式教学。

4.培养良好的习惯,发展思维能力。

5.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高中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高中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高中教学;化学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066-02

化学是一门内容关联性非常强的学科,知识间的相融相通性很关键,拥有强大的基础知识基础才能更好为以后学习的生涯打下铺路。而在我们的平日教育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学出现的断层。首先,教材上的脱节。教材的脱节让中学时还只是对化学初步认识的学生,在高中的知识讲授时,不知所措。这不能怪我们的学生学习不努力,是我们的教材在编辑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知识结构层层递进的引导关系,让学生一头雾水也属正常。其次,是教法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内容讲解,大多是按照教材内容安排来进行的,很少人先去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是直接的内容灌输。这样就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质量,也正像我们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那样,基本上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而学生只是听天书的状态,这是我们教育长期以来的一个弊端。再次,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知识讲授基本上成了唯一的教育途径,而轻视了正确引导。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学习书本知识,由于教材内容上的限制、初高中的知识断层,就让学生们的学习知识面更加狭小,这也是高中学习无法跟上进度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上三种,我们经过分析认为可以有如下的应对方法。

一、教材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材编写上存在着脱节现象。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注重生活实际、现象观察,但不追求逻辑严密和系统完整性。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一般是就事论事,元素化合物间的横向联系较少;而高中化学知识的编排从理论水平、内容深度、难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研究的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这就使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出现了学习困难的现象,有些无所适从。因此,抓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必然步骤。

二、教法衔接

1.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化学实验中物质形态的改变、颜色的改变、新物质的生成以及一些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是中学生对化学产生直接兴趣的感官刺激。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点要从初中化学偏重于对实验现象初步观察能力的训练、对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逐步转移到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精心设计演示实验,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解释化学反应,其次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演示实验,促进学生对实验的分析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由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从而发现化学学科的趣味。例如: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教学中,通过金属钠用小刀可切、浮于水面、熔化为小球、不断游动、发出声音、滴入酚酞溶液变红等现象,逐个推性质,进而引导学生推测制法。

2.以探究式教学为根本,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经验与智力发展水平,初中化学教学中往往现象讲得多,道理讲得少,教师注入多,学生总结归纳少,学生常以机械记忆为主。而进入高中后,所学化学知识不断拓宽加深,所讨论的内容更加深刻地反映着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可接受性和循序渐进原则。采用“区别对待,分层施教”的教学策略,即教师在掌握学生特点的前提下,有区别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控制课题的大小、难度、快慢和深度。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3.以化学与社会联系为媒介,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感性认识。化学在其自身发展的角色中,广泛地同各个领域及其他学科密切联系,紧密地同人类自然社会相依存。新世纪化学教学与教材的特点,将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社会人为特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是化学教学改革的一条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适时补充一些新材料的介绍或化工产品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酸雨、温室效应、纳米材料,等等。

三、学法衔接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切实落实衔接教学。

1.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自学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中,由于试卷长度的增加和信息给予题的大量使用,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是在培养学生感知和探索化学信息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的类比学习能力,提高考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化学学科知识点多,识记性内容多,不少学生觉得化学学习听得懂,记不牢。培养学生类比学习,是通过学生的归纳总结把若干个知识点,系统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网络化。既提高了记忆效果,也掌握了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化学过程,提高化学计算的解题能力。高考化学试卷中,计算题的比例约占20%,初中生对化学计算题的理解大都局限于用化学方程式的比例关系来解决,展示基本计算。而高中化学计算题与数学物理的联系,以及由于对学生能力要求的提高,大都属于综合计算题。主要是解决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中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因此,抓住化学反应中的守恒关系,就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总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涉及到多种因素,为师者应该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探索化学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为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教材[M].人民教育出版社.

[3]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第一册教师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

[4]九年版《化学》上册[M].科学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