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麦病虫害及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麦 种植技术 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193-02

近年来,农业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和各地区越来越重视更新粮食的种植技术,降低病虫害对粮食的损害,提升粮食的生产量。小麦作为三大谷物之一是农业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改革中关注的重点内容。东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黄河入鲁后流经的第一个县,极适合种植小麦,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但是由于受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限制,小麦种植的优势并未得到有效发挥[1]。因此本研究对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阐述。

1 小种植技术

1.1 修整土地

山东省东明县种植小麦的时间在10月初-10月中旬左右,往往是在收完棉花或者花生后种植,田地较为封闭、土质较硬、不够疏松,不利于种植。因此必须对田地进行修整后才能展开种植,需对田地里残留的作物根茎进行清理。

1.2 选种技术

选种是小麦种植的前提和基础,必须选用优良品种进行种植才能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及产量。选种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既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因素,也要考虑到种植茬口的问题。另外在本镇保证种植品种的统一性,更有利于小麦种植品质的提升。结合当地情况考虑,该地存在倒春寒现象,且小麦容易发生倒伏,因此在选种过程中要选择抗倒春寒、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因此可以选用济麦 22 号、良星 66、济南 17等品种[2]。

1.3 耕作技术

改良耕作技术,推广深耕深松技术。大多数田地都是连年种植,耕种土层浅薄,土壤的保肥和保水能力差,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因此在种植过程中推广深耕深松技术十分必要。在对土地进行耕作时要应用机械扩大翻耕深度,通常情况下耕地深度应保持在23-25厘米左右,对于耕种时间超过3年的田地,更低深度要保持在30-40厘米之间。

1.4 播种技术

小麦种植时既要注意提升播种质量,也要注意播种时间的选择。我地区小麦种植在秋季,为保证种植温度,一般选在10月7日至15日进行小麦种植。播种时使用机械进行精细化播种,种植前设置好种种深度、行距、株距,保证播种均匀,预防漏种发生。

1.5 科学灌溉与施肥

科学的灌溉与施肥是保证小麦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小麦施肥以钾肥和磷肥为主,氮肥为辅。在种植时要施加充足的底肥,以保证为小麦苗期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小麦对肥料的需求量随着其生长而不断增加。因此想要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必须对植株进行施肥,以保证养分供应的充足。但是无论是肥料施加不足或是过量都会对植株生长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施肥前种植者必须全面考察植株的生长特点,适量施加肥料。另外为了保证植株的均匀生长,和营养供应的持久性,在施肥时必须保证适时施加基肥与追肥相配合。小麦每个生长时期对肥料的需求各不相同,生长前期需要大量磷肥,中期则需要大量钾肥,氮肥要适量施加。此外山东省东明县多是连作种植,因此为了保证土壤营养的充足应适当的施加生物肥,以防止化学肥料的过渡使用[3]。

另外小麦需要越冬生长,因此在过冬前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要合理灌溉越冬水,后期要灌溉适量的返青水,此外抽穗期也要进行适当灌溉。

2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做好病虫害的防护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小麦的产量及质量水平。从小麦的种植到收割的全程都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小麦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黄花叶病等。小麦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和吸浆虫等。对于小麦的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救治为辅。

2.1 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种植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对于各种病虫害具有较强抵抗能力品种,如济麦 22 号。为了进一步提升小麦的病虫害抵抗能力,可以在播种前使用抗病虫害药液对种子进行浸泡或者搅拌,一般选用粉锈宁、多菌灵等药剂。

2.2 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温度、湿度对于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提升小麦自身病虫害的预防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种植者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监测田间的温度和湿度,保证其处于合理水平。此外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对于防止病虫害也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升麦田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2.3 合理使用病虫害防治药物

防治小麦病虫害的主要方式除了在种植前对种芽进行药物浸泡外,还需要在植株生长期间中喷洒药物来防止病害的发生。例如:可以通过联合喷洒浓度为的15%井冈・戊唑醇悬浮剂和、12%井冈・苯醚甲可湿性粉剂来预防纹枯病的发生;对于小麦黄花叶病,可以使用浓度为20%的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拼撒进行预防。其喷洒方法为按照说明书添加进行兑水处理后,对小麦的根部进行喷洒。置于小麦蚜虫病,则可以使用28毫升浓度为5%利虫净兑水40千克后喷洒方法进行防治,也可以使用浓度为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喷洒时保证每平方米喷洒量在6千克左右;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则可以使用80毫升浓度为80%的敌敌畏乳剂喷兑水500毫升后喷洒预防,喷洒时间应在晴天的日落后。如果一直有风则应该换用敌敌畏、甲胺磷等1500倍液喷雾进行喷洒防治,在喷洒时要注意度过小麦的扬花期,用药时间在每天上午8-10时为最佳。

总结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生产质量和数量水平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然而现阶段我国小麦生产质量和数量均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改革小麦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几位必要,作为小麦重要生产基地的山东省东明县更要注重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改革。本研究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期望能为小麦种植质量和生产量水平的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崔秀芳,赵鹏飞.试论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35(14):141-141.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范文第2篇

1 我区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影响的常见病虫害

有影响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纹枯病、锈病、赤霉病、黑胚病、叶枯病、蚜虫、麦蜘蛛、吸浆虫等,其它如病毒病、全蚀病、根腐病、黑穗病、粘虫等也可造成较重危害,监测防控的要点是“四病三虫”,即小麦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蚜、麦蜘蛛、吸浆虫。

2 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2.1 发生规律

返青至抽穗期,重点防治纹枯病,挑治麦蚜、麦蜘蛛,补治小麦全蚀病。抽穗至扬花期,早控条锈病、白粉病,科学预防赤霉病,重点防治麦蜘蛛、吸浆虫。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害重发、叠发的高峰期,必须做到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施药,一喷三防,重点控制穗蚜,兼治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

2.2 各病虫害防治用药和方法

2.2.1 小麦纹枯病。起身至拔节期,当发病麦田病株率在15%时,每667平方米用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注意加大水量,将药液喷洒在麦株茎基部,以提高防效。

2.2.2 小麦锈病、白粉病、叶枯病。每667平方米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烯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再喷药一次。

2.2.3 小麦赤霉病。小麦抽穗扬花期,若天气预报有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每667平方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克喷雾,如喷药后24小时遇雨,应及时补喷。

2.2.4 小麦蚜虫。当苗期蚜虫百株虫量在200头以上时,当穗蚜百株虫量达到500头时,每667平方米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

2.2.5 麦蜘蛛。当小麦市尺单行有麦蜘蛛200头时,每667平方米用1.8%虫螨克乳油1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高产栽培 病虫害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082-01

一、前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进程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近几年来,我国的农作物种植水平已经在原的基础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各个地区的小麦的高产量,当然要有效地保证小麦的高产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需要栽培人员对栽培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高度重视,其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就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河南省地处中国的中东部并且也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它的地势东高西低周围山水相连。河南省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半湿润的气候,一般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光照充足,年度气温相差较大,但是总的来说年平均气温在12至15摄氏度之间,降水量最多的就是在夏季,常常有大暴雨的情况发生。面对河南省这样一种气候,栽培人员对可能发生的虫害现象进行了一定的预测,并且也采取了一些非常有效的改善措施,这些行为都使我国的小麦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为防治病虫害献出了一份力量。

二、小麦常见的病害现象

1.小麦根部的纹枯病

由于河南省全年的气温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情况,天气潮湿时,小麦的基部会随之而产生粉红色霉菌,而天气干燥时,小麦的生长就是手的严重的抑制从而产生白穗,影响它的正常生长。一般这种病的主要表现就是在小麦根茎处的三节内的地方会有褐色病斑出现,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小麦的根部就会因为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而坏死。

2.小麦的白粉病

白粉病也是河南省小麦在种植区常会出现的状况,而且还是在小麦生长的各个期间内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在最初期的时候只会在小麦的叶子上发现一个个黄色的小点和白色的霉菌层,到最后就会一个接着一个的传染,使小麦的叶子慢慢的变黄枯死。

3.小麦的黄疸病

小麦产生黄疸病的表现主要是也都是发生在叶片上的,在初期的时候只会在小麦的叶片上发现鲜黄色的类似于小长条一样的东西,但是等候慢慢发展到后来就会出现椭圆形的铁锈色的粉末状的东西,严重的破坏小麦的正常生长。

三、小麦常见的虫害现象

1.吸浆虫导致的虫害

河南省最常见的吸浆虫有两种,分别是黄吸浆虫和红吸浆虫,其中红吸浆虫导致的虫害是最为严重的,范围也比较广,而且在河南省降水量最为充沛的时候是最容易发生这种虫害现象的,因为这种时候往往都是土质最为稀松、地底下的水分也最为充足的时候,就为它们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增长环境。

2.小麦蚜虫导致的虫害

在河南省中,小麦蚜虫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这种虫的繁殖能力也是很强的而且扩散的速度也很快。小麦蚜虫出现的时候一般都是成群结对的吸附在小麦的的根部以及叶片上吸取小麦的汁液的,起初指挥在小麦的叶片上发现一个个黄色的小斑,然后慢慢的发展成条形的斑,最后导致小麦的整个的都枯黄坏死。

四、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1.防治常见的病害问题的有效措施

在面对小麦生长过程中产生白穗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当地气候变化原因而形成的,导致了有的品种不能很好的适应这样一个环境,所以有关人员可以在选种的时候就挑选一些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强的小麦品种,并且挑选一个合适的时机播种,适量的进行灌溉和施肥;在面对小麦的黄疸病的时候在挑选品种的时候选取一些稳定性较好的,并且要即是合理的灌溉,并且在施肥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它施与磷肥,减少他发现这类病害的情况发生,如果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也就只能以药剂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了;最后,在面对小麦的白粉病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抗病强的种子进行合理的密植,灌溉方面要做到有效地排灌,并且在生长过程中要更加细心的观察生长的态势,施以药剂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2.防治常见的虫害问题的有效措施

防治吸浆虫的措施主要就是把一些能一直此类虫生长的一系列颗粒剂洒在地表上并且采取用喷雾治疗的方法,这样防治的范围也就比较广;在面对小麦蚜虫的时候,有关人员可以将农业防治手段和药剂防治手段结合在一起,适当的进行灌溉以及除杂草,正确的保护和利用此类天敌,只能将这些虫害处理好才能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五、总结

从以上全文对河南省小麦种植期间小麦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的一系列分析可以看出小麦在种植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是很大的,它要求所有的小麦栽培者对栽培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非常的重视,在栽培的过程中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专心,特别是在对小麦的病虫害进行观察以及采取一些手段进行防治的过程也要特别注意,因为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的又怠慢以及疏忽的情况发生就会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此外,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也不能一贯的根据死理按部就班,它的防治措施也必须根据每个地区的地理条件以及当地的气候进行合理的改变,在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时,应该要及时的想出必要的应对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更好的提高小麦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王霞,梁小平,李碧霞.“十一五”期间宁夏小麦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浅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03)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范文第4篇

近年来,受种植方式的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和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麦田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极大,科学安全地进行病虫害防治是控制麦田病虫害扩张蔓延的最有效措 施。

1 隆平518小麦品种的生长特性

半冬性中早熟品种,生长期24天,比周麦18早成熟2日,苗期旺盛,叶片窄较长。入冬前分叉较强,对春季低温较敏感,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强,灌浆快。株高80厘米,株型紧凑,穗层不整齐,叶片上。穗椭圆形,穗小,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44.0万穗,穗粒数27.1粒,千粒重47.6克。籽粒容重794克/升,面粉14.6%,硬度指数62.5,面粉湿面筋含量30.3%,沉降值43.7毫升,吸水率54.4%,面团稳定时间12.1分钟,最大拉伸阻力668EU,延伸性154毫米,拉伸面积133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品种标准。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比较,亩产507.9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6.1%;2012~2013年度续试,亩产477.0千克,比周麦18增产2.5%。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79.7千克,比周麦18增产1.9%。隆平518符合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以推广。适合黄淮海地区试用推广。

2 隆平518小麦品种病虫害的种类及其特点

2.1 小麦锈病的特点

小麦锈病也叫“黄疸”,主要发生在黄淮海地区,主要症状为条锈,偶尔也有秆锈和叶锈。近几年发生的较多,这也成为了当前小麦的主要威胁之一。这种病主要出现在叶片上,偶尔也会出现在叶鞘和秆穗上。初期症状出现褪绿色斑点,后期会出现黄色或者红褐色孢子,这就是夏孢子堆,通常较小,成条状排列。夏孢子通常在禾本科的杂草上越冬,情况严重时后期整个叶片枯黄,且小麦千粒重会降低,品质也会下降。锈病主要靠气流传播,在高温多雨伴有菌源的5-6月流行。一旦情况严重会导致减产30%严重会高达40%。

2.2 小麦白粉病的特点

这种病发生温度在15-20度,而低于10度以下发病缓慢。相对天气湿度大于70%有可能 造成病害滥行。再一个,施氮肥很多的话,也容易产生此病。

2.3 小麦根腐病的特点

小麦各生长发育期都随时发生根腐病,得病轻的植株生长细弱,不久枯死,得病严重的麦苗不能发芽便死在地下。分叉的时候病株的根部会产生褐色或者黑色菱形病斑,中心为灰白色,随后会引起根系的腐烂,出现“白穗”和“青死”的症状。这种病症更容易出现在弱生长势的小麦上。这种菌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天作为初侵的来源,早土壤温度低或土壤湿度高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病,另外在土壤贫瘠或肥力不足,播种过早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2.4 小麦孢囊线虫病的概况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一类危害小麦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线虫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小麦各种植区发生与蔓延的速度很快,发病面积年年扩大,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它侵染谷类作物的根部,并迅速繁殖,使作物根系变成球状节,抵制作物生长并影响产量。

近几年小穗会发病,严重全穗发病后期在颖壳合缝处或穗基部产生粉红色的霉层和黑色霉层。在夏季高温多雨时最容易出现此病。

3 几类小麦病虫害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3.1 小麦锈病的治疗方法

可以选用一些抗病品种,另外还可以加强药物防治,例如使用25%粉锈宁在播种前进行拌种。当发现病株的时候,可用病虫剂525ml/hm2对水450kg,每相差7-10小时喷一次,一共喷2-3次效果显著。

3.2 小麦白粉病的治疗方法

(1)到春天时,除掉有病的叶子,于麦子隔离。

(2)有效施肥, 多施磷肥和钾肥,少用氮肥,这样也能减少病害发生。

(3)利用喷农药。在刚得病时用6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发芽前喷辛硫啉控制。

3.3 小麦根腐病治疗建议

主要采用农业防治为主,采用轮作,并且对栽培加强管理,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小麦植株的抗病能力并减少土壤中的菌源。也可以使用药剂拌种闷种之后播种也可有效的防止根腐的发生。

3.4 小麦孢囊线虫病的治疗方法

一是要加强对田地的整顿,增加排水措施并且降低田间湿度。也可以选用抗性强的品种,也可进行药物处理。

二在小麦虫病严重发生的地块,有氯化苦,棉隆等熏蒸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治小麦这种病,在小麦返青前后,在施用具有触杀或内吸作用的杀线剂等方法,来控制小麦虫病的发生。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一喷三防”;施药时间;病虫害;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9.040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受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小麦容易受到吸浆虫、蚜虫、赤霉病等病虫害,因此提高小麦产量最重要的工作便是防治病虫害,应做好“一喷三防”工作,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小麦千粒重。本文对“一喷三防”的定义、成效以及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提升小麦的质量与产量。

1 “一喷三防”的定义

“一喷三防”指的是在小麦生长后期对叶面喷洒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等混合调配液,一次施药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的目的,保证小麦增粒增重、丰产增收。在不同的地区,小麦抽穗之后遭受的病虫害有所不同,“一喷三防”的防治对象也就定义为不同种类。例如河北省“一喷三防”的防治对象定义为防虫、防病、防早衰,而陕西省为防虫、防病、防热干风,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区不同的气候环境而导致防治对象有所不同。“一喷三防”措施在各地广大农村受到了积极的推广实施,其效果也已被农户认可。在小麦孕穗抽穗时期,进行“一喷三防”来防治小麦后期的病虫害,是一项保证小麦高产的必要措施,而小麦生长在不同时期实施“一喷三防”的效果也明显不同。

2 “一喷三防”的成效

2.1防治小麦病虫害和赤霉病

在小麦的生长时期实施“一喷三防”,通过喷洒农药来有效的控制病虫害和赤霉病的发生,根据操作准则对小麦叶面采取防治措施,不仅提升了农民在防治赤霉病中的积极性,还提高了防治次数和面积。

2.2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

“一喷三防”技术通过发放药剂;对小麦赤霉病技术做了很好的宣传普及,使农民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掌握防治病虫害的正确方法,在小麦病虫害时期可以自主合理、适期的用药,不断提高农民在农作物药物防治方面的技能。政府部门利用组织优势,积极地开展防治病虫害工作,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宣传普及,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3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农民的补贴基金相对较少,而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实施“一喷三防”项目可以采取统一的采购药剂方式,降低药剂的购买成本,也就相应的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3 “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3.1不同的施药时间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实施“一喷三防”技术在不同的施药时期对小麦病虫害防治会有不同的效果。通过实验表明,以小麦的条锈病为例,喷药的时间越早产生的防治效果就会越好,喷药越晚效果越差。应在小麦抽穗之前就进行喷药,这样会产生较好的防治效果,小麦条锈病主要受气候的影响,会循环性的发生,早期的喷药可以抑制之前的病株情况,也能够有效地阻止产生新病株。防治小麦赤霉病需要喷药时间和小麦花期符合,在小麦抽穗之前喷洒防治效果较差,应在小麦处于旺盛花期时进行喷药,相对于后期喷药,旺盛花期的喷药会产生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喷药时间则需要和小麦抽穗期相符合,小麦在抽穗20%~70%时喷药会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这是由于小麦吸浆虫在生长和繁殖时间会有选择性,成虫出现正是小麦抽穗扬花期,之后将大量的卵产在初抽穗麦株的里面和侧片上,在这时期进行喷药可以有效的保证小麦的生长。对于小麦蚜虫的防治,喷药时间需要晚一些,蚜虫的生长和繁殖速度较快,高温下进行一次喷药并不能完全解决蚜虫危害,因此在小麦抽穗之前进行的喷药可以控制小麦前期生长出现的蚜虫,而在小麦生长后期蚜虫也会有大量的繁殖,需要进行不断的喷药,才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2不同施药时间对小麦产量的保证

不同时间的喷药会对小麦的产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小麦抽穗20%与70%时喷药具有良好的保产效果,在小麦扬花末期喷药保产效果很差。小麦在生长后期会受到病虫害影响,特别是受吸浆虫、蚜虫、条锈病、赤霉病影响较大。小麦蚜虫属于常见的害虫,在高温天气下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吸浆虫、条锈病、赤霉病所带来的影响具有偶然性,受天气影响也较小。因此为保证小麦的产量最重要的是需要控制小麦蚜虫的危害,在小麦抽穗之前需要喷药防范,实施有效的喷药措施,在前期、后期都需要重视实施喷药,以保证小麦的产量。

4结语

“一喷三防”技术的实施需要结合科学的喷药时间,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合理的喷药措施和规划。同时“一喷三防”不仅需要区分病虫害的种类进行防范,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因素、病虫害发生程度来进行有效的防治。尤其对于小麦蚜虫越来越严重的发生情况,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实施“一喷三防”,从而提升小麦的质量和产量。

参考文献

[1] 耿军,李兴惠,袁新柱.论小麦“一喷三防”与农民增收[J].陕西农业科学,2011,(05).

[2] 文家富,王刚云,陈光华,郑小惠.商洛市小麦条锈病10年来发生特点与综合控制措施[J].陕西农业科学,2011,(06).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优质小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小麦是我省生产中主要粮经作物,常年种植面积7000万亩左右,小麦生产中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多,流行快,受害面广,损失大。为了有效控制我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我省小麦病虫发生特点,镇农技推广站的全体工作人员分片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讲解小麦主要粮经济作物田间管理及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效果明显。

1.优质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1.1苗期管理

小麦在苗期的管理需要保证全苗、匀苗,最好使其尽早扎根、分蘖,努力在入冬前让幼苗达到壮苗标准。

1.1.1冬前管理

小麦在冬前需浇好冬水,这样将对小麦安全越冬提供保障,而且在立春后能够较好的保持墒情。小麦的头水需要在其3叶1心时进行,而在此阶段最好不要施冬肥。

1.1.2育苗管理

(1)旺苗管理。引起旺苗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播种时间不当、雨水偏多再加之施肥不当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麦苗长势过旺。对于旺苗需要采取镇压、深耕、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等方法来抑制其生长进度,尽量压制分蘖发生,进而实现控旺转壮。

(2)弱苗管理。由于土壤肥力不均或者是墒情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出现幼苗长势较弱现象,因而需要对其及时进行浇水追肥,同时对土壤进行耕松,这样可有效促进弱苗根系以及分蘖的生长。

(3)壮苗管理。对于底肥比较足、播种时间适宜、墒情较好的壮苗,对其一般不需要再次施肥,只需要适当的松土保墒即可。

1.2中期管理

小麦的中期,其主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为旺盛的一个时期。而该时期的管理主要是要做好追肥、灌溉以及防除杂草的工作,以此来有效提高小麦的光合利用率及分蘖成穗率,进而培育出壮秆的大穗。

1.2.1春季追肥

在小麦的生长期一般需要追加3次的速效氮肥,而追加速效氮肥的量需依据播前施底肥情况而定,一般为667m2需追加16~24kg尿素,注意需分次追加。一般第一次追加时需与浇头水同时进行,667m2需追加12~14kg尿素为宜,通过此次追肥可有效促进幼苗早发[1]。

1.2.2适时灌溉

一般小麦的灌溉在其生长期一共需5次,头水最好是在幼苗3叶1心时进行。而该阶段的需注意拔节期的浇水,同时还可进行及时的松土,这样可有效实现保墒、通风,以此来提高地温,促进大蘖生长,强化麦苗的碳代谢水平。

1.3后期管理

小麦田间的后期管理主要集中在子粒形成阶段。此阶段小麦在抽穗后其叶、茎、根的生长已停止,而进入小麦的开花、受精结实、子粒灌浆、养分运输以及产量形成期,这个阶段将最终决定小麦的产量与质量[2]。

在小麦进入开花期后,尤其是在灌浆后期,若土壤中的含量过高,其必将会降低小麦的质量,因而在小麦进入开花期后,需有效控制土壤中的水份含量不宜过高,一般是在浇过开花水后就不用在进行浇灌。

1.4化学除草

对于小麦在生长期的除草需准确选择适当的除草剂。例如:若田间的杂草比较多时,可选择氟乐灵联合丁草胺进行除草;防除单子叶禾本科类的杂草,我们一般选用拉索、异丙隆等;若田间的杂草是以阔叶杂草为主,一般是选用阔草清、它隆等;若田间的杂草主要是以阔叶与单子叶混合为主,则可选用麦草星、异绿隆等除草药剂。

2.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2.1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小麦的播种期,其病虫害的防治整个将影响其整个生长发育的防治效果,该阶段若能够有效实施病虫害防治工作,那必将有效降低小麦的整个生长期的病虫害基数。播种期最主要的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白粉病、纹枯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采使用200g的15.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来与100kg麦种进行拌种;蛴螬的防治措施:需采取50%辛硫磷乳油:水:种子以1∶80:(600~1200)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该防治方法还可兼治金针虫和蝼蛄病;吸浆虫的防治措施:一般是使用3.0%辛硫磷颗粒剂或者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混合380kg煤渣或40kg/hm2拌砂,在翻地时将其均匀的撒与土壤中即可;金针虫的防治措施:需要使用40.0%甲基异柳磷乳油:水:麦种以1∶70∶(900~1100)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然后在堆闷3h即可进行播种[3]。

2.2中后期病程害防治

在小麦的生长中后期,一般病虫害集中为穗蚜、赤霉病及白粉病。其防治措施:穗蚜,可使用200~350g/hm2的45.0%蚜虱净对800kg/hm2的水进行均匀喷洒于小麦的穗部;赤霉病,一般是采取800g/hm2的35.0%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或者是1600g/hm2的85.0%多菌灵对约750kg/hm2的水进行均匀喷雾;白粉病,防治该病一般可采取500g/hm2的30.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约700kg/hm2的水进行均匀喷雾。

【参考文献】

[1]唐德伟.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河南农业,2009(5):39.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小麦 病虫 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63-01

在小麦种植生产过程中,病虫害严重阻碍了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是导致小麦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的直接原因。做好麦田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小麦产量的损失,促进小麦增产增收。

一、红蜘蛛

近年来,小麦红蜘蛛基数的不断增多使其由麦田的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主要通过吸取小麦叶片、叶鞘及嫩苗上的汁液为害麦田。小麦红蜘蛛又分为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麦田温度在15oC~20oC、相对湿度在50%以下时最适合麦长腿蜘蛛的生长与繁殖,温度杂8oC~15oC、湿度在80%以上时最适合麦圆蜘蛛的生长与繁殖。被侵害的植株,叶片上出现黄白色小点,叶片变白或变黄,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还会导致不能正常抽穗甚至枯死,严重降低小麦的产量。种子播种前用75%的甲拌磷乳油按照种子量的04%拌种,可以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20%的灭扫利2000倍稀释液、25%的杀螨光2000倍稀释液、20%的扫螨净300倍稀释液等药剂都可以有效防治小麦红蜘蛛。

二、蚜虫

小麦蚜虫是麦田中的主要虫害,以吸食穗部、叶片汁液为生,在损害小麦植株的同时还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者。被侵害的小麦植株叶片会出现黄色的斑点,严重时将导致小麦叶片发黑枯死,影响光合作用,降低麦粒质量。穗部蚜虫吸食穗部汁液,致使麦粒干重下降,麦粒品质也降低。防治小麦蚜虫时,可以选用5%的蚜虱净按照30g/亩~40g/亩的量、20%的吡虫啉2500倍稀释液、25%的抗蚜威300倍稀释液等进行喷雾,喷雾时需量足、均匀,可以达到较高的防治效果。

三、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对小麦的花器产生危害及吸食麦粒的浆液,导致麦粒干重和质量降低,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吸浆虫在小麦孕穗时化蛹,小麦抽穗时羽化产卵,虫卵主要集中在外颖与护颖、穗轴与小穗柄处,孵化后钻入麦壳,在小麦灌浆时期进行为害,应及时采取防治。选用毒死蜱制成毒土撒施在麦田中,再进行浇水,可以有效防治蛹期吸浆虫。在小麦抽穗期,使用菊酯类、有机磷类药剂进行喷药,或用2.5%的功夫乳油、40%的甲基异柳磷、50%的辛硫磷乳油等都可以有效防治小麦吸浆虫。

四、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主要对小麦的叶片、叶鞘和茎杆产生危害。患病植株叶片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长条状椭圆形鲜黄色斑,加重后整个叶片出现铁锈颜色的粉堆,甚至危害叶鞘和茎杆。防治小麦条锈病时,需注意小麦品种的轮换,防止氮肥的多施和晚施。大面积麦田出现发病现象时,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照75g/亩~100g/亩的量喷施,或用15%的三唑酮粉剂按照80/亩~100g/亩的量喷施,可以高效防治。

五、白粉病

小麦叶片、茎杆和麦穗常遭遇白粉病的侵害,患病植株叶片上起初形成黄色的小斑点,继而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患病部位表面有白色粉状的霉层,故称为白粉病。发病严重时,整片叶片都会覆盖上白粉,叶片甚至枯萎死亡,不仅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还干扰小麦的正常新陈代谢,造成小麦早衰及麦粒营养不足。小麦麦秆和叶鞘受到侵害时,植株整体承受能力变弱,有风等情况下很容易倒伏,造成麦田减收。田间发现有发病情况,且病叶率达到10%以上时,应及时进行防治。15%的三唑酮、25%的丙环唑乳油、12.5%的烯唑醇等,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六、黑穗病

小麦黑穗病又称为乌麦、枪杆、黑疸,是小麦穗部常见病害,病原为裸黑粉菌,传播的唯一途径是带病种子。患病小麦穗部完全被裸黑粉菌破坏,果实全部成为黑粉,黑粉被吹散后只剩余麦轴,严重降低麦田的产量。由于其传播的唯一途径是带病种子,所以在种子播种前做好相关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遏制这一病害的发生。用适量无渣滓的生石灰浸泡种子,一段时间后直接摊开凉种,或把麦种置于50℃~55℃的热水中,立刻搅拌使水温迅速稳定至45℃,浸泡3小时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捞出晾干,可以。有效防治黑穗病。使用药剂拌种时,可以选用75%的萎锈灵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量的63%进行拌种,或选用20%的三唑酮乳油以种子量的0.08%~0.1%进行拌种。

七、小麦赤霉病

小麦在抽穗期,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就是小麦赤霉病,又称红麦头、麦穗枯、烂麦头。该病病原为多种镰刀菌,气流、风雨等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病原很容易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通过花丝侵染小麦穗。小麦穗被侵染后,通常会迅速扩散到整个麦轴,小麦颖片呈淡褐色水渍状的斑点,基部出现红色、胶粘的霉层,影响小麦水分和养分的运输,从而导致麦穗不能结出果实或结出干瘪果实。对于该疾病的防治,应选择在小麦抽穗到扬花期间进行喷药防治,错过这一时期防治效果将大大降低。在药剂的选择上,8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小麦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提高和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了解当地小麦种植品种及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是保障小麦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郑春惠.麦田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12(8):20.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范文第8篇

一、二月中旬测报点系统调查情况 二、预计小春作物病虫害中后期发生情况

2、预计我市小麦蚜虫、蚕豆蚜虫、油菜蚜虫、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蚕豆斑病等在2月下旬—3月上旬进入病虫高峰期。

三、防治建议

1、各县(市、区)植保部门应结合小春作物生长和气候情况,务必加强对小春作物病虫的监测,掌握病虫发生动态,确定最佳防治时期,切实做好预报及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

2、把握关键防治适期。小春作物蚜虫繁殖速度快,对小春作物危害重,应抓住最佳防治时期(小麦抽穗灌浆期、蚕豆花荚期、油菜盛花期防治蚜虫;小麦拔节孕穗期防治白粉病、锈病)指导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