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生物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231-01

前言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生产占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但我国也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农作物病虫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保证农作物的生产,防治病虫害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原因

就目前而言,导致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现象日益加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为了确保农作物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而长期过量的使用磷肥,导致土壤出现大面积的板结、盐碱现象;农药使用的方法的不规范,导致病虫害抗药性的不断增强,从而破坏了土壤内部结构的平衡;连年的重茬种植使得土地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也是造成病虫害危害上升的主要因素。

二、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认识

大多数农民对全面、综合防治的认识是比较狭义的,仅仅是认为采用多种的防治技术与手段就行了。但是现在对全面、综合防治的定义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农作的生长规律、农作物的耕作制度、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等等,从而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进行全面而有效地防治工作,以达到保护农作物安全生长,实现农民增收的效果。

所以,在进行全面、综合的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从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全局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还要注意各种措施与手段之间的协调,确保各自的有效性。

三、 新时期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几个重要措施

1、制定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的制定关系到工作的全局,首先要明确责任,召开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的乡(镇)分管领导、农业中心主任等参加工作会议,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农业主管部门成立防治病虫工作领导小组,分区分片进行督察防治,小组领导应定期到各个乡(镇)检查病虫是否施药以及防治效果,了解信息反馈,解决防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植保站负责病虫测报、技术培训、药剂配方、机器操作使用与维修、防治效果调查等;乡(镇)负责组织、发动、宣传,落实直补配套药剂到村、社;村、社负责登记、造册、公示、收机防费和把药剂直补到农户手中。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根据农作物的种植环境、农作物自身生长的特点以及病虫害的特点,在农作物种植之前以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定期的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如对种子进行提前的药物浸泡以及对田地进行提前的种植清理等,以此确保种植环境的卫生,预防虫害的滋生。与此同时,在每年的秋天定时的对耕地进行翻新,不仅可以有效增强耕地的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的活性,还可以加快落叶枯枝在土壤中的腐烂速度,有效降低病虫害的成活率,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在农药的使用上,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要求、注意事项、病虫害特点、农作物特点以及土壤性质等进行喷洒,在确保农作物安全的情况下,有效杀死病虫害。

3、科学使用农药,有节制地合理用药

多讲究防治策略;修改偏严的防治指标,贯彻达标用药;合理安排农药,采用对天敌影响少的选择性农药,提倡有效低剂量,抓好挑治、兼治,减少用药面积和用药次数。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的组装,协调地发挥农业防治压基数,保护天敌促平衡的作用。最小限度地使用化学农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天敌作用,把病虫危害损失降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并使病虫发生量维持在低水平的生态平衡中。

4、推广非化学防治

4.1 推广有效的农业防治法

对环境的合理利用,土地的合理轮作种植,是预防土壤病态的有效方法。例如土传病害大豆疫霉根腐病、小麦纹枯病、炭疽病等,同一农作物的多年栽种是对土壤的过度使用,导致农作物病害的频频发生,对于这种病虫害用药施肥的效果是不理想的。轮作种植的方式,能够达到在短时有效的控制的目的。种植大豆的土地改种植花生、玉米;种植小麦的土地改为种植油菜豌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实行水旱轮作,土地深翻、休耕来抑制病虫害。比如对水稻螟虫的防治,可以在下一季耕作的时候深耕灭茬灌水,p少越冬虫源的存活率,也可以在冬季休耕淹冬水田几个月,将水稻茬内的越冬源淹死大部分,减少来年虫口密度。对于间作套种进行科学合理种植,农作物种植区域化,减少种植区域的种类,合理搭配间作作物的品种,对病虫害集中防治管理,精细化管理农田。

4.2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借助有益生物的新陈代谢来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通过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然后综合使用各种基因产品,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达到防治目的。

(1)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病虫害的天敌

在农业病虫害的治理过程中,要对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的天敌加以保护,利用它们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力度。在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前期防治时,可以使用药性较强的化学药剂,这是为了从根源上杀死有害生物。在农作物生长一段时间后,就要改变策略和施药手段,对一些仍然有病虫害威胁的局部地方施药,不能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实施隐蔽施药。

(2)加强使用各种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较小的农药,要加强生物农药的使用力度,同时也可以使用各种微生物和有益生物的新陈代谢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这种方式由于比较科学,所以也在日渐普及。在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过使用生物农药,例如阿维菌素、BT农药等,也使病虫害的防治水平得以提高。农民通过养殖青蛙、专吃害虫的小鸟,或者在稻田中养鸭来治虫,也能够减少病虫害对农业的危害。

5、增强应急防治病虫害的能力

农民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应该秉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另外也应该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病虫害防治系统作物虫害防治的依据。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应该根据作物生长的区域条件,不断扩大专业队伍建设,充实物质储备,将防治病虫害工作逐步提升到专业化的水平,尽量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与频率,增强对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的重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还可以降低作物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作物品质的效果。

6、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近几年,在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及技术推广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综合措施,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确保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保证向市场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四、 结语

综上,在实际的种植生产中,及时进行耕地卫生的处理、适当选用抗病性的作物品种以及对作物实行一系列的防治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机地结合,建立高效的综合防治体系。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性品种、科学研制高效生物制剂以及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台县;玉米;高产创建;做法

1基本情况

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下游,高产创建活动在巷道的殷家庄村、红联村、元号村、正远村实施,涉及27个社,1104户农户,总面积736.23hm2。项目区海拔1260~2100m,属典型的大陆荒漠草原性气候,光照丰富,全年日照时数2683~3088h,无霜期平均135d左右。日平均气温≥0℃的活动积温平均为2734℃~

3567℃;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为2140℃~3053℃。年降水量66.40~219.20mm,蒸发量1852~1923mm。灌水主要靠横贯县境的黑河灌溉;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9.70g/kg,速效氮71mg/kg,速效磷17.50mg/kg,速效钾182mg/kg,土壤潜在肥力壮,非常适宜玉米生长。根据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集中连片、整乡整村推进的原则,我们在巷道乡建立了万亩示范片,殷家庄村建立了千亩展示区,在殷家庄村六社建立了百亩攻关田。

2技术路线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充分发挥项目区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优势,加强项目技术培训,促进项目关键技术入户到田,综合集成推广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综合增产技术措施,达到节本增效、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目的。

3取得的技术成果

在省、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和项目专家组的精心指导下,经科技人员和项目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2011年在巷道乡实施的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平均667m2产达到838.54kg,比下达的创建目标产量800kg,增产38.54kg,增产4.80%,比全县玉米平均667m2产795kg,增产43.50kg,增产5.50%。示范区玉米总产量达到925.58万kg。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垄膜沟灌、套种绿肥技术等节本增效技术,平均667m2增加经济效益120元,累计增加经济效益132万元。百亩攻关田平均667m2产达到860.68kg,增产65.68kg,667m2增加经济效益150元。

4主要技术措施

4.1大力推广高产品种

根据往年试验示范结果,我们在项目村选择了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的新豫玉22号、正德304、金凯3号、613、中玉9号、沈单16号等品种做为主栽品种推广种植。经调查,新豫玉22号平均667m2产达到834.60kg,正德304平均667m2产达到865.30kg,金凯3号平均667m2产达到896.50kg,613平均667m2产达到802.30kg,中玉9号平均667m2产达到811.20kg,沈单16号平均667m2产达到816.40kg,充分发挥了良种的增产效应。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参试品种有正德304、金凯3号、富农1号、613、中玉9号、南玉8号、南玉5号、龙源201、新豫玉22号、张单379十个品种。其中产量最高的是富农1号,667m2产量达到917.80kg,金凯3号次之,产量为912.80kg,为下一年高产创建储备了品种。

4.2因地制宜组装配套新技术

在高产创建示范区,根据区域内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安排适应性好的高产品种,并根据品种特性,实行因种栽培、因地制宜集成、配套、创新高产栽培技术。在项目区推广了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736.23hm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36.23hm2;玉米全膜覆盖或半膜覆盖垄作沟灌技术133.40hm2,示范亩节水80~100m3。玉米垄作沟灌套种豌豆技术,玉米平均667m2产860.68kg,豌豆667m2产150kg,667m2增收250元。

4.3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采取开展技术培训、发放推荐施肥卡、开展施肥技术指导等方式,在示范区大力推广了配方施肥技术。在万亩示范片采集土样150个,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化验分析,制定配方施肥建议卡,引导农户按卡施肥,配方施肥面积达到736.23hm2,并引导农户合理选用肥料品种,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法,大力增施有机肥,综合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水平。

4.4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科学制定防控预案,建立病虫害监测点,对示范片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监测与预报。示范片玉米种子全部采取种子包衣,种子包衣率达到100%,有效防治玉米苗期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全苗。在生长期内按时病虫情报5期,指导农户开展大田防治。根据全县玉米红蜘蛛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在玉米生长苗期,玉米红蜘蛛主要集中在地埂、渠边杂草上繁殖生活。提出了玉米红蜘蛛早春集中防治与中后期挑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即在早春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集中时间用高浓度的杀螨剂,首先对地埂、渠边上的杂草进行集中防治,其次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用杀螨剂对发生较重的地块进行挑治防治,防治面积达736.23hm2。

5主要做法与体会

5.1组织健全,措施得当为了把先进适用、成熟配套的玉米综合增产技术推广应用到千家万户,采取了行政和技术双轨承包的办法,成立了由行政主要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和县、乡技术骨干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采取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办法,将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户、落实到地,确保了项目顺利开展。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第3篇

一、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根据病虫监测调查和会商分析,预计2021年全市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47万亩次,对大面积水稻、玉米、小麦等均构成风险,需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一)小麦重大病虫害。预计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51万亩次,其中赤霉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易感病品种、粘重土等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次;条锈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白粉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次;麦蚜以穗蚜为主,预计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麦蜘蛛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5万亩次。

(二)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计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94万亩次。其中苗床地病害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水稻螟虫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区域重发生,发生面积51万亩次,其中一代螟虫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免耕、稻草还田等基数偏高局部区域重发生,发生面积36万亩次;二代螟虫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水稻粘虫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稻苞虫预计中等发生,发生5万亩次;稻瘟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常发区、上年发病区、易感病品种如常规稻等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水稻纹枯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稻曲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上年发病重、水稻抽穗扬花期遭遇持续降雨等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据省植保站信息,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对我市威胁较大。

(三)玉米重大病虫害。预计总体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其中粘虫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次;玉米螟虫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次;草地贪夜蛾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

二、思路目标

(一)总体思路。按照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各镇、街道办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千方百计保持粮食发展好势头,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加密监测预警,突出绿色防控,推进统防统治,组织应急防治,坚决遏制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暴发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和农药减量化有机统一。

(二)行动目标。确保水稻、小麦、玉米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4%以内,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3%以上,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快推广,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46%以上,农药减量化持续推进。

三、重点任务

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抓住重点区域、关键时节,打好三大防控战役,贏得粮食丰收主动权。

(一)打好小麦“两病一虫”防控突击战。

条锈病:全面落实药剂拌种等预防措施,重点抓好秋冬“带药侦查”、早春“打点保面”,落实勤查早治措施,清除早期病点和病团,压低后期菌源基数。小麦中后期,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应急防治,做到应统尽统、应防尽防,严防大面积流行成灾。

赤霉病: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抓住抽穗扬花期关键时期,全面落实预防控制措施,一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立即组织喷施“保险药”,严防病害发生流行。

麦蚜:突出穗蚜达标防治、一喷多防,在做好条锈病、白粉病防控的基础上,组织穗期一枪药,将蚜虫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

(二)打好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攻坚战。

全面推行“带药移栽”技术,推迟减轻病虫发生危害。

水稻螟虫:狠治一代,普治二代,压低前期螟虫基数,控制后期螟虫危害。

稻曲病:重发区的感病品种在破口前5—7天统一防治,穗期再行防治,降低发病稻粒数。

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对稻飞虱,重点做到“压前控后”、严防后期突发成灾;对稻纵卷叶螟,要严格达标防治、重点保护功能叶(上三叶)。

稻瘟病:狠抓叶瘟初发阶段和破口抽穗期预防,防止大面积流行。

纹枯病:应突出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防控,遏制扩展危害。

(三)打好玉米重大虫害防控阻击战。

草地贪夜蛾:抓住春夏高峰期,压低虫口基数,减轻危害。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治早治小,全面扑杀幼虫。

粘虫: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外来蛾量,提前预警信息,抓住幼虫3龄暴食为害前的关键期,突出早查早治和集中统一防治,防止局部暴发成灾。

玉米螟:坚持压前控后,重点做好苗期、大喇叭口期防治,压低田间虫量,减轻后期发生程度和防治难度。

此外,要加强河滩地区、水库周边荒地、竹林水稻交错区及水源地蝗虫隐患排查,在采取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措施基础上,突出抓好高密度点片应急防治。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在新市镇、紫岩街道、什地镇、汉旺镇、九龙镇设置5个农作物病虫监测群测点,重点开展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主要病虫鼠害监测,结合生产实际、气候特点,开展病虫调查,尤其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稻飞虱等流行性、爆发性病虫害的监测调查,利用资料、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病虫情报,指导种植户适期开展病虫害防控,科学用药。各镇、街道办要加强辖区内粮食作物病虫害田间调查普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态势,及时为种植户提供防治信息,要组织、动员辖区内各种植户加强自己种植田块病虫害发生情况排查,根据市、镇、街道办提供的病虫信息及时开展科学处置。

(二)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全力推进“五有五好”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评选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充分发挥骨干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病治虫效果、效率和效益。培育一批应急防治队伍,配备高效施药机械等现代化防控装备,提高重大病虫应急防治能力。支持各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自防自治,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开展科学防控。

(三)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优先选择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集成一批以生态区域为单元的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要融合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大力推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持续治理,促进农药减量化。

(四)推进科学安全用药。全面推进农药经营门店标准化建设,真正做到“淘汰一批小散乱农药门店、树立一批标准化农药门店”。按照省、市要求,全面启动“百县千乡万户”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培训行动,重点培训种植大户、专业化防治组织技术负责人和标准化农药门店经销商。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品种和高效药械,坚持达标防治、对症选药、适时适量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用药规定,严防违规用药,避免乱用药。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要将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和“政府主导、部门实施、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压实防控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及早安排部署,确保“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顺利开展。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探讨

南皮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辖区,现有耕地面积4.5万公顷,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1万公顷,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四大作物为主。常年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在32万公颂次,多年来,南皮县植保站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认真分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县实际不断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加强组织协调,与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机结合,有效地推进了植保工作的开展。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轻了病虫为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一、南皮县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现状

1.保护地蔬菜绿色防控技术日臻完善

为搞好无公害蔬菜生产,我们加大了保护地蔬菜的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和措施。一是加强多抗、丰产、稳产品种的对比和筛选。针对本县种植面积较大的黄瓜、西红柿、茄子等品种。选出了适宜我县棚室生产黄瓜津优36、津优10、中农9、津春2等品种;西红柿多菲亚、卓越等品种;茄子布利塔、大龙等品种。二是加强多种农业措施的应用。在大浪淀乡蔬菜生产基地应用防虫网有效地阻断小菜蛾、棉铃虫、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为害;采用膜下滴灌方式进行肥水一体化灌溉,降低了棚室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有效地减少霜霉病、疫病、灰霉病的发生。三是应用物理防治技术控制病虫害。在西郭村蔬菜生产基地,我们采用黄板诱杀防治蚜虫、白粉虱,该村蔬菜也因此在本地小有名气。四是应用生物技术。采用黄瓜嫁接、西瓜嫁接技术,对枯萎病的发生进行控制,效果显著。五是示范新型技术。今年,我们在西郭村温室西红柿首次示范植物声频发生器防治蚜虫、白粉虱,效果理想,同时减轻了病害的发生,是又一项较好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2.大田作物绿色防控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生物防治措施示范应用,为全面推广积累了经验。1998~2000年我县在棉区及常规棉田中设置4种不同的组合处理,通过释放螟虫赤眼蜂控制棉铃虫的方法,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达到提升和增强自然生态控制力的生态效应。2011年我们在玉米田通过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示范,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生物菌剂BT乳剂防治鳞翅目幼虫在我县已应用多年。二是使用物理方法杀虫方法也取得了成功。2011年我们应用植物声频发生器放置棉田防治棉花伏蚜及红蜘蛛。7月6日至9月6日两个月,减少棉花伏蚜化学用药防治两次,减少棉花红蜘蛛用药防治三次,取得很好的效果。利用黄板诱杀防治棉田苗蚜、斑潜蝇、粉虱,每亩放置30×40cm的诱杀黄板20块,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相距20cm,在几种害虫了生较轻时,能够有效地控制害虫为害。三是高毒、高污染化学农药已禁用,化学农药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多年对高毒、高污染化学农药进行综合治理打击,多方联查联控,目前已退出市场。高效、生态、环保型农药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铵等逐步被农民认识接受。

二、当前绿色防控技术存在的问题

1.农民不易改变传统防治措施习惯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民存在三大突出习惯,一是见虫治虫,见病治病,预防意识差;二是习惯采用化学农药,速效性农药容易被农民接受。相反一些致死速度较慢的生物制剂得不到认可。三是防治过程中喜水不喜药,药液配比浓度过高,通常配比2000倍的药液,农民只配到300~500倍,每亩药液用量最高不过15~20公斤,增加了病虫产生抗药性的风险,降低了农药品种的正常使用寿命。

2.绿色防控成本偏高,影响技术应用

绿色无污染的一些技术措施往往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如:杀虫灯每台900元,每盏灯控制40~50亩地,亩投入18~22元;黄板每亩15片,每片2元,亩投入30元;植物声频发生器每台投入需要上千元;另外还需要电线、电线杆等投入。赤眼蜂每亩投入在10元以上。投入偏高是阻碍绿色防控措施应用的一大因素。

3.技术标准落实难度大

目前我县农村全部实行的是个体户土地承包的经营形式,多年的单户经营,各自为战,农户即使了解技术标准,也很难按技术标准进行操作。超量用药、乱用药等现象普遍存在。技术部门能够保证技术宣传到位,却不能保证技术落实到位。

4.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规范有待研究和完善

应该承认我县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在保护地蔬菜生产方面较为成熟,但在大田作物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加强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制定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已迫在眉睫。

三、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程度

利用培训、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绿色防控的意义和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各方力量,合力推进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的应用落实。

2.搞好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工作的有机结合

目前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是确保绿色防控技术落实一个好的途径;同时又是促进农村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加强绿色防控技术与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十分必要。两项工作的融合必将推进植保工作全面提升。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绿色防控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业贸易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投入相对偏高,没有政府的支持,发展速度势必受到影响,建议设立专项发展资金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玉米高产创建 发展措施 经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47-02

一、前言

贞丰县位于贵州省的西南部,境内石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小,生产条件差,山地多,平地少,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山区。贞丰县的粮食发展主要以增收和稳定作为其发展目标,以改善质量和主攻单产为发展重点。贞丰县的玉米高产创建必须要结合其实际情况,主要通过引进高质量的高产多抗玉米品种,对各种栽培技术进行组装和集成,把所有能利用的力量有机的整合起来,推动玉米的高产创建。下面,本文就贵州省贞丰县的实际情况,对其玉米高产创建进行分类探析。

二、玉米高产创建分析

1.玉米高产创建要结合当地实际

贞丰县的农业种植格局具有自己的特色,而玉米的种植在这里也占有相当大的主体地位。就当前的情况来说,贞丰县的玉米高产创建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县农业局与乡镇通力合作,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贞丰县具有鲜明的生态环境和地理地貌条件,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县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高产创建项目区主要选择在基础条件较好且相对集中的坝子地区,实施面积已超过了1万亩,通过4年的认真实施,贞丰县的玉米产量记录在不断刷新,玉米的高产创建在这里已经开始其稳定高速的发展。

2.玉米高产创建要做好种子选择和增密播种工作

想要达到玉米的高产,选择优良的种子是第一步,也是其准备工作。对于贞丰县的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区,一般推荐使用拥有高产、抗病和耐密型的优良杂交种子作为其主要的种植品种,比如金玉818、雅玉889和黔单16等。其次,选择的种子一定要经过国家的相关规定或者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证其优良特性,才能进行种植。最后,选择的种子质量应该以GB4404-1作为标准,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每个品种的不同特性进行合理的布局。

在播种方面,首先要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种子特性,适当的进行提早统一播种,以避免各种恶劣天气对玉米的危害;其次是要加大种植密度。结合贞丰的实际,亩栽3500株-4000株为宜,为确保密度达到要求,移栽时,实行拉绳打点等距离移栽,结合垄作栽培和大小行种植。

3.玉米高产创建要正确施肥

要实现玉米的高产创建,玉米施肥的方法一定要改变,用更为先进的测土配方施肥代替以前的习惯性施肥。施肥上做到施肥量、施肥时期和营养元素的精确定量。坚持“有机无机结合,平衡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苗肥,中攻穗肥,后补粒肥”的施肥原则。施肥工作应该结合玉米不同品种的特性、玉米生长时期、土壤条件和肥料的类型等等。首先,给玉米种植田施加足量的基肥(又称之为底肥),基肥一般用腐熟厩肥有机肥1500~2000kg/亩,尿素、磷、钾肥、硫酸锌(1kg/亩)一次性施入,其中N肥的10-30%用作底肥,70~90%用作追肥。其次,在满足基肥充足的条件下,还要对玉米进行追肥。追肥分为苗肥、穗肥和粒肥三种,对应玉米的三个生长时期。苗肥:移栽缓苗后早追提苗肥,补底肥养分的不足,可偏施提小苗赶大苗,追弱苗变壮苗,施氮量占总追肥量的20~30%,结合中耕除草。穗肥:在12~13片全展叶,可见16~18片叶期,于玉米行间挖窝深施,并结合培土施好穗肥,追肥以氮肥为主,施氮量占总追肥量的30~50%。粒肥:于吐丝散粉期追肥,施氮量占总追肥量的10%,窝施在植株根旁,或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4.米高产创建要做好管理工作

玉米的高产创建管理主要分为田间管理和责任管理。

玉米高产创建的田间管理主要是对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在这之中,要明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目标,对项目区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以便于对主要的病虫草鼠害进行重点的防治。对贞丰县的示范区来说,主要以小地老虎、大小斑病、纹枯病、锈病、玉米螟、粘虫的防治为主,对于其它的病虫根据其危害程度进行合适的治理。防治中首先要加强对病虫的预测预报,时刻的注意病虫害实际程度以及治理的实际进度,做好分类指导工作;其次要明确以预防为主的防治理念,针对不同病虫害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农药,进行合理的防治。

玉米的高产创建责任管理的人员主要是以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为主。就贞丰县目前在此方面的实际情况来说,责任管理是比较成功的。其中,领导成员虽然不断变化,但是可以满足组建的条件,而且还特地抽派了将近20个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相关的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在项目管理中,给予项目负责人领导管理权和责任权,使权利和义务有机的结合,确保其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此外,对于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制和奖惩制,以督促相关的技术人员在玉米高产创建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动力,实现玉米产量的突破。

5.玉米高产创建要进行技术培训

玉米的高产创建需要一定的技术才能实现其目标。对于贞丰县而言,在技术培训之初,就要做好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规范,统一肥水管理和统一病虫害防治的五统一技术要求。其次,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对先进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例如玉米营养球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等。最后,在培训中要注重培训人员对于因地制宜原则的应用和最适合当地的玉米栽培技术方案的构建。采用技术咨询、田间技术指导、玉米栽培专家授课和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面的玉米技术培训和指导。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农业的要求必定会越来越高,农业高产的道路在未来必定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开拓,而关于玉米的高产创建也会随着相关技术的增进有其新的意义和内涵。对于贞丰县农业技术人员来说,在当下应该对玉米生长过程和影响玉米生长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借鉴各个同类型的区域对玉米高产创建的先进经验,结合贞丰县的实际情况,为玉米高产创建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功劳。

参考文献

[1]刘永红,杨勤,贺朝凯.山区万亩玉米创我国南方高产记录的途径分析及对策建议[J].四川农业科技,2009(10):8-9.

[2]驻站记者,孙桂娟,通讯员,杨凤山,张国福.松山区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田创东北及内蒙古高产纪录[N]. 赤峰日报,2007(10):11001.

[3]阮培均,祖晓勤,范厚明,刘朝峰,粱黔云,马俊,梅艳,马贤森.黔西北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玉米科学,2005(1):128-129.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第6篇

一、农业生产

(一)粮食。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万亩,完成全年计划面积的57%,其中早稻**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2%(各乡镇都超额完成任务),早稻中,杂交稻**万亩,优质稻**万亩,旱育稀植**万亩,抛秧**万亩;种植春玉米**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74.3%;大豆**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57.5%;杂粮**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60%。

(二)桑蚕。全县新种桑树面积达**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6.2%,桑园总面积达**万亩,其中投产面积达**万亩;统计到第三批,全县养蚕**万张,蚕茧总产量**吨,平均价格**元/公斤,产值**亿元。

(三)其他作物。种植木薯**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80%;花生2.5万亩,蔬菜5万亩,西香瓜0.39万亩,红瓜子**万亩,果树0.55万亩,黄红麻490亩。完成对去年种植的**多亩马铃薯进行收获,其中免耕3500亩,平均亩产达**公斤,亩产值1040元,纯利600元,免耕比常规亩增产105公斤,节本增收160元以上。

二、农业经济管理

(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8495本,全县发放总数已达64924本,占应发的88%,完成得较好的有**、**、**、**、**等镇(乡),完成经营权证书发放均占应发的90%以上;接待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群众来信来访共50起,调处41起。

(二)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今年计划新成立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处于进村调查、宣传发动阶段。同时,帮助**镇桑蚕联合会重新联系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协会--农户发展模式。

(三)农村集体财务清理。对全县**个农村集体组织进行了清理,清理金额达**5万元,查出违纪(挪用)金额**万元,已退还21.79万元。

(四)减负督查。与物价、教育等部门于春季开学时,下到**、**及县城部分学校,对教育收费情况进行检查,没有发现乱收费现象。此外,对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全县村级“一事一议”共筹资**万元,以资代劳2.6万元,主要是农民用于农田水利灌溉和乡村道路修建,筹资投劳的程序和金额均符合规定,群众无异议。

(五)龙头企业申报。组织申报来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两家:一是**米业有限公司;二是**胶合板制造有限公司。目前此项工作已处于申报待批阶段。

三、农民科技培训与农业新技术推广

(一)农民科技培训。今年以来,我局结合党员大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等,以蚕病综合防治、“三免”、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在我局的组织下,截至6月30日,县乡农技部门共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期,培训农民**万人次,发放技术光碟380张、技术资料56430份。

(二)农业新技术推广。在农民科技培训的大力推动下,农业新技术的得以大面积推广:推广水稻抛秧栽培技术**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3.9%;早育稀植栽培技术**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62.8%;防寒育秧面积19.68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80.4%;壮秧剂应用面积13.2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53.9%;水稻免耕面积8.52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34.8%;玉米免耕0.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9%;木薯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面积2.8万亩,占种植面积的68.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5.7万亩,其中早稻5万亩,甘蔗10.7万亩。

四、农业执法

组织开展了“护农打假保春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农业法律、放心农资“三下乡”等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车辆126辆次,检查企业2家,受理投诉案件5起,立案查处13起,结案**起,案值**万元,罚没金额**万元,农资打假挽回农民经济损失15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

此外,与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一起,开展了整顿蚕茧市场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出动车辆**辆次,查获无证收购的鲜茧**公斤。

五、蔬菜质量安全检测

今年以来共进行6次蔬菜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600个,检测合格率达90%以上;源头监控和指导蔬菜基地4个(**,**,**,**各一个),面积3700亩次;检测监控蔬菜农贸市场7个;协助市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我县抽取样品50个作定量分析;向上级业务部门和县药品食品安全局提供检测报表10次12份,保证了我县蔬菜质量安全。

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一)农作物病虫情报。在搞好田间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病虫测报,共印发农业病虫情报**期1000份,按照全区测报质量评定办法评定,平均测报准确率在98%以上,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桑树病虫害、东亚飞蝗、三化螟、稻瘟病、稻纹枯等病虫害防治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黄龙病普查。不定期开展黄龙病普查和柑桔木虱调查工作,重点普查柑桔类种植面积较大的**等四个乡镇约330亩,除1个乡镇未发现柑桔黄龙病外,其余3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发生柑桔黄龙病为害;种苗市场检查**个市场次,基本上没有发现有柑类苗木出售,有约200株金桔类苗木出售,没有有效的植物检疫证书,已作销毁处理。

七、项目实施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培训任务为**人,目前已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105人,其中农用机械维修班2期,培训农民35人,转移就业主要从事个体运输行业;电子技术班1期,培训农民70人,转移就业在**县****电子公司。

(二)**县优质水稻基地项目。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已完成。

(三)**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已选取了32个村作为示范村,每村选取**名学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32个产业村和“农家课堂”均已实行挂牌公示。目前,已进村举办培训班320期,培训学员1.42万人次,印发培训教材2360册(基本学员人手一册),各种资料1.84万份,光碟350张。:

(四)**县蚕种场项目。已建立原蚕基地**亩,完成蚕种场总体设计。但由于厂址一再变动,影响了项目进度。目前,厂址已选定在**小学附近,基本完成了征地工作(已与农户签订协议,还未付款)。

(五)水稻良种补贴项目。2007年,全县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计划实施面积**万亩,其中,早稻**万亩,中稻**万亩,晚稻25万亩,早稻、中稻、晚稻,每亩分别补贴10元、15元、7元。已成立了县水稻良种补贴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县水稻良种补贴工作会,目前,补贴工作已进入造册登记阶段,各乡镇已进入汇总数据阶段,**、**等部分乡镇已经基本完成数据汇总。

八、绿色通行证办理

今年以来,共办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通行证**张,其中,长期通行证**张,临时通行证330张。

九、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2006〕40号、**办〔2006〕150号和**办发[2007]37号文件要求,县政府于今年1月31日成立了县种子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我局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推动我县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以下进展:一是起草了《**县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方案(草案)》;二是完成了对**县种子公司的清产核资工作;三是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改革草案,并就改革方案基本达成共识;四是在汇总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县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方案》。目前,正在争取将改革方案尽快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确定改革方案。

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蚕种场建设速度较慢。由于厂址一再改变,蚕种场建设进展缓慢。

(二)蚕种、蚕茧市场较为混乱。许多伪劣蚕种流入我县,管理难度大,无法控制发种时间和品种,给蚕农造成损失;无证收购现象依然存在,茧贩子时常活动。

(三)桑蚕技术人员不足。由于今年新养蚕户多,饲养技术水平低,急需桑蚕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然而,受编制影响,我局蚕业站只有5名技术人员,使得技术培训、技术指导跟不上桑蚕产业发展步伐。

(四)经费不足。我局管辖的事务繁杂,其中建样板、技术培训、农业执法等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这些工作的开展,我局已明显感到经费不足,影响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种子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由于近几个月来,全县集中精力抓“两基迎国检”,无暇顾及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致使改革进展缓慢。

十一、下半年打算

(一)抓好桑蚕生产管理工作。一是抓好**县蚕种场建设,尽快开始征地,争取在10月底前建成投产,缓解我县蚕种供应紧张的局面,此外,抓好**镇**村原蚕基地建设;二是继续扶持小蚕共育技术推广,帮助建设2-3个大型共育室,进一步扩大共育面;三是大力推广蚕病综合防治技术;四是加强蚕种和小蚕共育管理;五是加强蚕茧市场执法,在鲜茧上市期间,会同有关部门在通往县外的各路口,派人全天候守候,另派三组执法人员在县内巡逻,确保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依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阳光工程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大力推广“三免”、“三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蚕病综合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提高我县农民的科技水平。

(三)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是在搞好田间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病虫测报,定期农作物病虫情报;二是深入各乡镇、村屯举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培训班、现场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四)完成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后续工作、启动推广体系改革。预计七月初将基本完成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下半年将主要做好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完善种子管理体系。此外,按照上级的部署,启动推广体系改革。

(五)抓好2008年项目申报准备工作。加强与农业厅有关处室、站的联系和沟通,为2008年项目申报做好准备工作。

(六)抓好水稻良种补贴。会同财政局抓好水稻良种补贴,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种粮农户手上。

(七)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和帮助,使其茁壮成长;另一方面,争取今年每个乡镇都建立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组织。

(八)抓好招商引资。主要抓好投资**县蚕种场和投资万元的**米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项目,全力以赴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争取早日签约开工建设投产。

(九)抓好秋冬菜生产。计划种植秋冬菜13万亩,总产24万吨以上,其中,秋菜5万亩,冬菜8万亩。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玉米红蜘蛛;发生特点;防治措施;甘肃金昌;金川区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166-02

金昌市金川区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面积3 770 hm2。境内地貌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绿洲、荒漠相间交错排列,属残丘平川地带,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全区现有耕地面积7 520 hm2,玉米种植面积2 411 hm2。近年来,随着大田玉米品种的更替、面积的扩大、栽培制度的变化、气候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大田玉米害虫的发生态势也有较大变化,使玉米田红蜘蛛〔经鉴定主要是棉叶螨Tetranychus cinnatarinus(Boisduval)〕上升为主要害虫之一,并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直接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1 发生为害特点

玉米红蜘蛛是一种繁殖能力强、虫口密度高、防治难度大、危害损失严重的暴发性害虫,一生经过卵、幼螨、若螨和成螨4个阶段。在当地每年发生13~16代,世代重叠。雌成螨从10月中下旬开始在作物、杂草根际或土缝里蛰伏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在杂草上取食产卵繁殖,经过1~2代,到5月下旬向玉米田迁移,先危害下部叶片主脉两侧,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被害叶片正面初期出现黄白色斑点,叶背上有稀薄的丝网覆盖。当被害叶片失绿干枯后,又转移到其他绿色叶片上危害。6月下旬繁殖加快,危害加重。7月下旬至8月初是危害高峰期,危害严重者全株叶片焦黄干枯。9月中旬虫口密度逐渐下降,开始转移到附近其他绿色作物或杂草上危害,10月中下旬蛰伏越冬。

2 发生趋重原因

玉米红蜘蛛的生活史短,繁殖速度快,代数多,繁殖量大,能进行孤雌生殖,是其发生、发展快的内因。但是,其食性杂,寄主多以及当地气候条件变化、种植结构改变和不良种植习惯是影响玉米红蜘蛛为害轻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2.1 气候条件变化

红蜘蛛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关,高温干旱是造成金川区玉米红蜘蛛大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高温天气的提前,6月下旬至7月中旬成为当地一年中最为干旱的高温季节,也是红蜘蛛危害的盛期。如遇持续阶段性高温干旱天气,玉米田中红蜘蛛虫口数量急剧上升,迅速由点到片扩散全田甚至猖獗为害。受红蜘蛛危害的玉米生长缓慢,结实率降低,籽粒不饱满,对产量影响很大。

2.2 种植结构改变

随着当地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使田间种植作物发生了变化。一是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造成种植结构单一,有的地块多年连作,为红蜘蛛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二是种植玉米多为中晚熟品种,生长期长(4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红蜘蛛的生存提供了场所。三是大力推广早熟玉米、食葵、棉花作物种植以及玉米套种大豆技术,为红蜘蛛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四是随着节水滴灌技术的应用和大力推广,改变了农田小气候,加重了田间干旱程度,为红蜘蛛生存的环境提供了便利,增加了防治的难度。五是日光温室的迅速发展,为红蜘蛛创造了四季生存的有利环境,致使玉米红蜘蛛的为害日趋加重。

2.3 不良耕作习惯

当地农户历来就有粗放种植、粗放管理的不良习惯。一是重视对田间杂草的铲除,轻视对地埂渠道杂草的铲除。尤其当地田间水渠深地埂大,长满了多年生禾本科冰草,一年四季都不铲除,成为红蜘蛛越冬的主要场所[1]。二是农民收获后习惯将玉米根和部分秸秆撒落在地埂上过冬,无形中增加了田间虫源。三是玉米收获后,随着耕翻将大量的玉米根茬遗留在田间,等到来年种植时才往外清除,使大量的虫源留在田地,造成来年大发生。

2.4 防虫意识不强

由于防治技术不够普及,农户未能很好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防虫意识不强[2]。一是在玉米红蜘蛛发生初期认识不足,忽视防治,当红蜘蛛大发生时,又缺乏科学、可行、正确的防治指导思想和总体防治方针,常因玉米植株高大,叶片浓密,田间郁蔽,喷药困难,漏喷叶片多,导致防治效果差。二是不注意选择农药和施药方法,盲目用药,用一种农药多次防治,即大量杀伤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又增强了虫害的抗性,使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导致田间红蜘蛛为害加重。 三是统防意识差。红蜘蛛发生时,往往是一家一户喷药,防治上很难做到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区域、统一药剂、统一方法的“五统一”。四是防治习惯不好,重视红蜘蛛发生严重地块的防治,忽视没有发生或有少量虫害地块的防治。

3 综合防治措施

红蜘蛛的防治方法应采用农业防治,合理用药,保护天敌,早期防治,防止扩散蔓延为害上入手,主要采取前期“监、调”、中期“除、控”、后期“治、喷”等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3.1 早期采取“监、调”措施

“监”:一是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玉米红蜘蛛的发生动态、发生范围和发生程度,制定可行的防治方案,及时指导农户开展防治。二是加强预测预报,针对当地种植制度,结合天气预报,分析红蜘蛛的发生趋势做好防治的准备。

“调”:一是调整种植结构,实行轮作倒茬,避免种植结构单一,合理布局玉米与豆类、瓜类、蔬菜的种植比例,阻止其相互转移为害。二是调整品种结构,合理搭配玉米早熟品种与中晚熟玉米品种的种植区域。

3.2 中期采取“除、控”措施

“除”:一是及时彻底清除田间、地头、渠边的杂草,减少玉米红蜘蛛的食料和繁殖场所,切断红蜘蛛转向玉米田的过渡营养带,并防止其转入田间为害。玉米收获后清除或焚烧田内秸秆、枯叶及根茬。及时铲除田间、地埂杂草,破坏越冬环境,减少红蜘蛛的食料和繁殖场所,降低虫源基数。二是当红蜘蛛在田边杂草上或边行玉米点片发生时,及时进行喷药防除,封锁转移途径,阻断向玉米田中部叶片转移危害,以防扩散蔓延[3]。

“控”:一是控制机耕地深度。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用大型机械深翻1次,深度25~30 cm,将红蜘蛛翻入深层,减轻为害。二是控制冬水饱和灌溉,将红蜘蛛淤在泥土中窒息死亡。生长期保证合理施肥浇水,改善玉米田的生态环境,有效压低虫源基数。

3.3 后期采取“治、喷”措施

“治”:一是发现田间有少量叶片受害时,应进行挑治,及时摘除虫叶并烧毁,遇气温高或干旱,要及时灌溉,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害虫增殖,把红蜘蛛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二是发生严重时,采取“五统一”方法实行连片防治。喷药防治时操作要规范,喷雾力求均匀周到,严防漏喷;药液应喷在红蜘蛛集中危害的叶背,以提高防效[4]。

“喷”:一是初期发生喷雾防治重点要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防止扩散到全田。可选用10%天王星乳油3 000~5 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3 000~4 000倍液、50%溴螨酯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防止杀伤叶螨的天敌。有条件的可释放捕食螨、草蛉等天敌。二是大发生时喷雾防治的重点为中下部叶片。可选用15%扫螨净乳油3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 000倍液,或50%阿波罗胶悬剂4 000~6 000倍液喷雾防治。

4 参考文献

[1] 罗进仓,陈家章,吴海霞,等.栽培制度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C]//甘肃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郁魂,刘丽云.作物病虫害[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第8篇

一、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基本思路。专用玉米良种补贴以增加农民种植收益为目的,以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品质和延长产业链为重点,以标准化、模式化栽培和实行订单生产为保证,通过推广专用玉米品种,加快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的普及应用,促进我县玉米振兴计划及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提高玉米生产水平。

(二)主要目标。为适应畜牧业发展和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粮饲兼用玉米,通过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挂钩,加快高产品种与配套技术推广,加大产销衔接,实现项目区比非项目区亩增产5%以上,亩增收50元以上。

二、实施范围、规模和补贴标准

项目重点安排在我县玉米优势产区和主产区,以乡镇为单位整建制实施。全县玉米良种补贴总面积20万亩,补贴资金200万元,补贴标准为每亩10元。其中鲍集镇6万亩,补贴资金60万元;淝河乡4万亩,补贴资金40万元;陈集乡2.6万亩,补贴资金26万元;龙亢镇、徐圩乡各2.5万亩,补贴资金各25万元;褚集乡2.4万亩,补贴资金24万元。

三、补贴工作重点

(一)确定项目区。项目乡镇将分配面积落实到具体村、组、农户。

(二)确定补贴品种。采取自下而上方式,按照品种合法、市场认可、农民接受的原则,在省农委公布的玉米良种补贴主导品种范围内,我县确定郑单958、蠡玉16、中科4号、登海11和浚单20等5个品种为2008年玉米良种补贴主导品种。对于当地种植规模较大的其它品种,可在省农委的主导品种范围内选用。非公布的品种不得选用。由于生产区域条件不同,各乡镇在确定主导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品种特性与生态条件和农民种植意愿,防止生产风险。在主导品种之日前,项目区内已购买玉米种子的农户不需另行调换品种。

(三)测算种子价格。县农委会同财政、物价等有关部门,根据生产成本、研发成本、合理利润、当地标准播量等,对供种企业的良种销售价格进行指导。县、乡农业部门将供种企业的良种销售价格在村级张榜公示。项目区补贴玉米种子价格必须低于当年当地同一品种的市场价格,防止竞争不充分情况下个别企业牟取暴利。

(四)对供种企业实行备案制。经县农委审核、省农委批准,安徽三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绿农种业有限公司、怀远天地人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怀远农得利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企业具备我县5个主导品种供种资格条件。对供应其它品种的供种企业,要将企业资格条件、供应品种、包装标识、种子价格报县农委备案。种子企业与县农委签定相应的供种和质量保证合同后,参与玉米良种补贴项目的良种供应。项目区农民根据生产需要,自愿选择供种企业及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

(五)及时登记补贴面积。项目乡镇在玉米购种结束后,组织各村逐户登记玉米主导品种实际种植面积,并查看购种票据。所属乡镇逐村逐户审查后,编制《2008年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农户购种清册》,并以村为单位张榜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将经乡镇签字盖章的《2008年玉米良种补贴项目面积汇总表》、《2008年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农户购种清册》(一式二份)连同电子文档,于6月30日前一并上报县农委和县财政局。

(六)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农民。实行公开推介良种,农民自愿购种,向项目区购种农民直接发放补贴资金的方式。供种结束后,由财政部门依据项目乡镇政府登记的农户购种清册,通过“一卡通”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种植玉米的农户。

(七)搞好产销衔接。项目区要积极培育、引进饲料、玉米深加工和流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产销衔接,推进订单生产,实行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等部门参与的玉米良种补贴项目暨玉米振兴计划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强化领导,确保补贴项目平稳运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委。项目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组织,细化工作方案,因地制宜,稳妥操作,及时把握补贴工作动态,对种子销售、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要加强调度,对良种补贴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化解,妥善处理。

(二)强化市场监管。县农委要加强种子销售市场管理,防止以非主导品种冒充主导品种,防止销售环节出现虚假行为。要严格市场准入条件,认真查验企业经营资质。要加大市场执法力度,确保主导品种包装、标签、说明规范。要加大对种子价格的监管,确保销售种子的价格合理。要加强项目区主导品种质量跟踪,对备案企业销售的主导品种及其它品种,要组织抽检,重点检验水份、净度和发芽率,对质量不达标批次的种子,要责令企业召回或调换质量抽检合格的种子,确保项目区种子质量达标。

(三)严明工作责任和纪律。要坚决杜绝基层政府或相关部门向企业收取不合理费用、增加企业额外负担的行为。县农委主任是补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一名负责同志作为项目首席执行官,专职抓好项目实施和管理。要签订良种补贴责任书,建立落实玉米良种补贴工作责任制。要切实转变作风,正确对待农民或企业的合理诉求,及时化解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负起责任。对工作不到位、执行政策不力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要追究责任。

(四)加强政策宣传。各项目乡镇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开展良种补贴政策宣传,务求公开透明,阳光操作。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及时主导品种,并详细介绍主导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农民放心选购。设立良种补贴热线电话(0552—8212538),方便农民咨询,接受社会监督。

(五)搞好技术服务。农业部门要成立良种补贴技术指导组,加大主导品种的配套技术服务和培训;加强新品种示范和品种展示,以便为下一年确定主导品种打好基础。要充分发挥现有农技服务体系的作用,建立技术人员分片包干、驻点指导责任制,做到每个乡镇有2—3名技术人员全程驻点服务,每个行政村有一名农技员具体抓。通过技术培训、示范带动、媒体宣传、印发明白纸、搞科技赶集等多种形式,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到户,落实到田。供种企业要加强所供品种的科学宣传和售后配套技术服务,使农民掌握所供品种特性和栽培要点。

(六)强化项目监管。农业部门负责项目申报、组织实施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落实资金及资金拨付、监管工作。实行项目公示制。所有项目区以村为单位,将补贴农户、补贴面积、补贴品种、补贴金额等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实行督查制。县农业和财政部门对项目区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实地走访基层干部和农户,核对种植品种及面积与实际补贴金额是否一致。

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强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其主体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推动玉米振兴计划顺利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

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建设,以省确定的与龙头企业对接玉米大县为主体,以主攻单产为重点,以现有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为支撑,以财政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和高产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

从2008年起,每年建立15万亩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连续实施5年。通过高产创建,力争在示范区内建成一批亩产600公斤以上的万亩高产示范片;15万亩示范区的整体亩产水平达到450公斤以上,力争突破500公斤。

在此基础上,将示范区的成功技术经验向面上辐射,力争到2012年,全县玉米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比基期提高50公斤以上。

本年度示范区建设,重点安排鲍集、淝河、褚集、陈集四个乡镇实施(详见附表)。

三、技术内容和要求

核心示范区重点推广5项关键技术:一是推广高产专用品种。大力推广紧凑型品种,扩大耐密型品种比例。二是推广合理密植技术。因地制宜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力争玉米亩种植密度达到4000株以上。三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测土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施好配方肥和专用肥。四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健全玉米病虫测报和科学用药监管机制,全面推广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升防治水平和效果。五是玉米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技术。积极推广免耕机播秸秆覆盖技术,推广适时收获,扩大机收比例,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

通过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核心示范区5项关键技术综合到位率全面提高,2008年达到50%,其中农机化率达到20%;2012年,技术综合到位率达到100%,其中农机化率达到60%以上。示范区内强化“五统一”服务,即:统一技术方案、统一供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和统一订单销售,提高玉米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落实示范区建设行政负责和技术负责制度,组织农技人员包片驻点服务。

四、示范区布局和要求

按照高标准、多层次、全覆盖的总体要求,依据布局合理、品种对路、集中连片、规模推进、交通方便的原则,将核心示范区建设任务落实到乡镇和村,具体到田块和农户。

示范区要建立登记备案制度,做到“五有”,即:有明显的示范标志、有完整的技术方案、有行政和技术负责人、有配套扶持措施、有示范观摩活动计划,切实提高示范区建设档次,真正发挥示范区宣传、幅射和培训农民的作用。

示范区建设实行滚动发展,力争5年轮换一遍。

五、良种良法补贴资金标准和使用要求

(一)补贴标准。对核心示范区农户实行良种良法补贴,示范面积每亩补贴标准为8元,补贴资金在粮食直补资金中安排。

(二)实行良种良法补贴资金与关键技术直接挂钩措施。2008年核心示范区良种良法补贴资金实行与玉米大喇叭口期重施氮肥技术相挂钩,以期重点改进玉米氮肥使用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玉米生产效益,充分发挥补贴资金效应。

(三)据实登记补贴面积。项目乡镇在玉米购种结束后,组织各村逐户登记玉米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农户的实际种植面积。所属乡镇逐村逐户审查后,编制《2008年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农户登记表》,并以村为单位张榜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将经乡镇签字盖章的《2008年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良种良法配套补贴汇总表》(一式二份)连同《2008年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农户登记表》电子文档,于6月30日前一并上报县农委和县财政局。

(四)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户。由县农委对核心示范区农户验收合格后,汇编成册提交县财政局。财政部门依据清册通过财政补贴农民“一卡通”专用存折,将补贴资金直接兑付给示范农户。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实行玉米核心示范区良种良法配套补贴,调动农民科学种田积极性。国家玉米良种补贴项目重点向示范区倾斜,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推动玉米生产机械化进程。

(二)强化基础服务。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组织开展新品种展示、新技术试验、苗情监测、病虫害测报等活动,加强基础性、公益。扶持植保服务队、农机服务队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提高玉米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改善农田水利灌溉条件,强化玉米生产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