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第1篇

中国的经济融入并影响全球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正在不断的扩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开始用“国际化”这个关键词来定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布局。我们由此强烈的感受到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跨国企业,对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中国企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世界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网络已经形成,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产品为基础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一些行业的国内市场日趋饱和,价格疲弱导致市场机会越来越少,而企业积累的资本、技术、和产品需要更新、更大的市场容量。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日益明显,“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这种趋势不可逆转,也无可回避。要么跨国公司走进来战胜我们,要么我们迎战跨国公司。

一、“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理论动因

2000年,“走出去”被中央正式确定为新时期的一项开放战略。2001年,《十五计划纲要》将“走出去”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并列为“十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根据考特(Kotter)的研究,两种因素决定了企业为什么要选择国际化经营。(1)为势所迫的因素:由于市场价格疲弱或者是政府控制的原因,在国内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少。(2)吸引因素:这里意指国外对于本企业的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对于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其动机也是多样化的。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从而降低成本,拥有真正的竞争力。

二、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面对的现实风险

1.战略不清晰。许多中国公司向海外扩张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战略重点,一些投资决策带有浓厚的机会主义色彩,从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来看,很多中国企业创品牌的目的是为了荣誉、名声,而不是可持续发展。品牌管理是个复杂的、科学的过程,需要用严谨的手段和务实的精神来塑造品牌。

2.管理体制落后。近些年来,海外投资经济效益较低、重大投资损失事件时有发生,正是管理体制落后的直接反应。如果说战略规划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大方向,管理体制则在更广泛的操作层面上左右着企业国际化的兴衰成败。

3.对文化差异不够重视。中国企业在确立国际化发展战略过程中所面临的另一项巨大挑战则是文化无法兼融的风险。这包含了企业文化的不同和跨国、跨地域文化的巨大差异。对国外企业并购后整合过程绝不可能仅仅是一小部分领导参与便可以完成的,必须需要大量的从总部到运营层面的人员的积极参与才能成功,企业必须面对突破文化障碍的艰巨挑战。

4.人才问题。人才问题可能是国内企业走向世界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国际运作相当复杂,而国内的企业经理人普遍缺乏相关的财务和法律经验,更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往往过于依赖国外的银行、律师和一些国外中介机构,这不仅影响到中国企业的正确、及时、科学的决策,有时候还会因合同缺陷等原因上当受骗。目前国内无论国企还是民企,不少涉外管理人员大多只是有外语专长或在国外行政事务部门有过工作经历,但缺乏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际上很难有效实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甚至还造成了企业商业风险的增加。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理性思路

1.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国内企业在大举开拓国际市场时,应该先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为何要走向世界?为什么要开拓国际市场?不同的战略目标会要求不同的跨国经营策略。目标不清晰,经营策略难免混乱。

2.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一旦决定“走出去”,就必须决定应该从世界哪个地区、国家的市场开始着手。是全面开花,以多元化策略来试探市场,摸索出经验后再加大力度强攻,还是选定一个目标市场,然后全力以赴,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3.选择适合的方式落实战略目标。确定了目标市场之后,还需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如果是为了开拓国外销售市场,就需要决定是应该利用中间商,还是直接向国外客户出口;是打出自己品牌,还是先做OEM?是以出口方式占领目标市场,还是采取跨国投资的方式在当地生产?进入方式都各有利弊,必须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行业特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第2篇

一、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为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培育具有经济性垄断结构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势在必行

1.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企业由以往注重国内市场向争夺国际市场转移,要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企业就需要做大、做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经济的兴起,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不同国家的资金、技术、市场粘合在一起,在国际市场自由流动。商品、要素、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实现优化配置,全球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具有高效率的有机整体。企业的生存不再像以往那样依赖于国内市场,而向国际市场转移。由此,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需要做大做强。诸如,日本的索尼公司就是先做国际市场,60年代在发达的欧美市场首先取得成功而后再转向国内市场的。

21世纪的国际经济竞争呈现出全球垄断的特征,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全球500强几乎都是本国乃至国际上具有垄断地位的跨国公司。资料显示,全球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是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从饮料业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零售业的沃尔马到饮食业的肯德基、麦当劳无一不是具有全球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厂”,要实现向“世界工厂”、向高科技中心转移,当然需要培育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优势企业。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主体由企业转向国家之间的竞争,这必然要求国家作为一个大的产业“集团”需要培育大型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经济全球化以全球市场为导向,但并不等于经济完全自由化。相反,国家经济仍占据着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取决于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生存能力。于是,国家作为一个大的“产业集团”,要维系自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培育大型企业、企业集团,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反垄断日益弱化的根本动因。

以20世纪90年代世界第五次兼并浪潮为标志,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大企业主导国民经济、决定国家竞争力的新寡头经济格局正在形成。特别是美国,巨型跨国公司兼并此起彼伏:飞机制造业有波音与麦道合并组成世界最大的飞机生产企业;能源产业有埃克森公司并购美孚组成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和世界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合并组成集媒体、娱乐和通讯于一体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金融业有美国国民银行和美洲银行合并组成全美最大的新美洲银行等等。作为IT业领头羊的微软也最终因美国信息高科技产业受到来自欧盟、日本的强力挑战而逃脱了被分解的厄运。奉行国家整体战略利益至高无上原则的美国的此类行为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二、垄断理论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新的理论不断证实,传统垄断呈现的种种弊端并未在新的垄断形态下出现,相反是一种更具效率的市场结构形式,这也正是经济性垄断得以生存而且愈演愈烈的内在动因

1.西方国家的政策取向由哈佛学派转向芝加哥学派,否定了以市场结构确定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的传统观点,认为只要没有政府的进入规制,垄断将是无损于竞争,无损于效率的

以贝恩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曾作为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而被长期接受,其核心是提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分析框架,认为市场结构是经济效率高低的原点。他们认为只要市场存在垄断因素,企业必然或多或少的存在相应的行为,如价格领导、价格串谋、不正当竞争等,并最终影响绩效。以施蒂格勒、德姆赛茨等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崛起于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他们认为垄断的市场结构并不必然导致垄断的市场行为。相反,垄断使得资源集中到部分具有生存能力、高效率的企业,是对管理不善、低效率企业的惩罚。它的著名论断是“保护竞争,而不是保护竞争者”。当市场竞争者过多不利于规模经济时应当允许垄断的存在。

80年代鲍莫尔等提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是对芝加哥学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他们认为,在可竞争市场下大量存在潜在竞争。只要没有政府的进入规制,由于潜在进入者无退出成本,它们可以采取“打了就跑”的策略,从而垄断企业并不以获取超额利润为定价标准,而是提出可维持定价,因而同样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信息经济时代的经济性垄断实质为竞争性垄断,垄断与竞争双双被强化的现实决定了它是一种更具效率的市场结构形式

新近在我国有学者提出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它是指在信息经济条件下,垄断与竞争双双被强化的一种市场结构。垄断的一面前面已经陈述,巨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兼并就是例证,甚至目前出现了所谓的“三的法则”,即市场竞争的结果使得任何产业都将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厂商集中度超过60%,这时这个产业的组织结构才会趋于稳定。比如,汽车产业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服装业的耐克、锐步和阿迪达斯;快餐业的麦当劳、汉堡王和温的。竞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的视角从国内转向全球。(2)竞争的层面上,技术竞争是根本。由于信息产品的标准化特征,具有技术不相容性,因而市场将被技术上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3)竞争的周期越来越短。根据信息技术功能与价格比的莫尔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却以减半数的方式下降就是例证。正是由于信息产业竞争周期的不断缩短,比尔・盖茨先生一再向他的员工宣称: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

可以说竞争性垄断的提法是对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发展,由于技术成为企业的唯一进入障碍,因而真正实现了市场的可竞争性。正是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创新频率不断加快,虽然企业一旦取得技术上的优势将占据整个市场,但垄断并不是最后的结局,相反是新一轮激烈竞争的开始,从而维持了市场的高效率,企业战略也由传统的占有超额利润转变为长期的市场占有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诸如,戴尔电脑在出现超额利润的时候就会反思自身的定价,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客户服务。

三、在我国,破除行政性垄断成为当务之急,而在破除行政性垄断之后必然形成过度竞争的市场格局。破行政性垄断为经济性垄断铺平道路,经济性垄断是中国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1.关于经济性垄断的几个问题

经济性垄断是指在激烈市场竞争基础上,由于行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特征,逐步形成的由少数几家或一家企业垄断市场的过程。(1)回顾垄断理论的发展,首先是在马歇尔那里形成系统化、形式化的完全竞争模式,一直以来成为垄断与竞争关系理论的主流观点。马歇尔认为垄断与竞争的主要差别在于厂商数目,数目多则意味着竞争,数目少则意味着具有垄断因素。因而垄断与垄断的市场结构是等同意义的。后来的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交易费用理论等都没有突破这一基本理论分析框架。由此,这里的经济性垄断是指一种市场结构,因为它并不必然导致策略。至于它确实可能导致一些不利的市场行为,但不能舍本逐末。(2)经济性垄断有别于先验的自然垄断,因为越来越多的理论证实,在新的信息经济时代,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行业很少,而且自然垄断业务与自然垄断行业的区分使得以自然垄断作为政府行政垄断的理论依据已经站不住脚了。也就是说经济垄断是市场检验的结果,而不是事先设定的。正是由于经济性垄断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从而它具备市场生存能力,也就是说经济性垄断的企业不仅具有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同时赋予其具有超强竞争力的内涵。诸如,以往很多体现政府意愿的“拉郎配”,过于追求企业做大,但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因而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出现大而不强的局面,从而往往有悖政府的初衷。谈及现在的电信拆分等,政府意愿是良好的,有意识的铸造竞争主体,但这只会形成政府资本的恶性竞争,并无益于企业在竞争中做大做强。

2.破行政性垄断为经济性垄断铺平道路,经济性垄断是中国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破除行政性垄断的紧迫性无须再提,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我认为要解决中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行政垄断问题已经超越了垄断问题的分析框架,即用垄断理论来分析问题无益于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从制度层面找原因,核心依然是政府退出市场,政企分开的老问题。总之,破除行政性垄断是当前中国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要破除行政性垄断的根本是体制问题,是政府推出市场的决心,而不是高深的经济理论与垄断理论。因为事实早已说明,规制经济学也已证明政府出于公共利益对市场的干预往往是无效率的。

中国加入WTO,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国内分割的市场最终也就必然走向统一,也就是说体现为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的行政性垄断必然最终得以解决。可以憧憬届时必然出现象现在中国家电产业、汽车产业一样,虽然行业本身具有高集中度的特征,但必然出现过度竞争、遍地开花的局面。正如前面“三的法则”所说的,市场竞争的结果使得任何产业都将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最终它们必然在优胜劣汰中走向集中,形成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经济性垄断结构。可以说,经济性垄断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面对未来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形成这个共识有利于澄清经济性垄断之利与行政性垄断之弊,也有益于我们有意识地发展中国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贴牌生产;国际品牌;国际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贸易摩擦、倾销、反倾销频繁发生,很多国家对中国的产品出口采取各种各样的限制措施,并以此来阻止中国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从表面看,贸易摩擦只是商品量的多少问题,是对本国市场的保护,但实质上却是一个旧经济格局的维护与新经济格局的建立,是一些国家对中国政治、外交战略的具体体现。

一、品牌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品牌的竞争力优势主要来源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它从各国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察赋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指出,国与国之间发生贸易的根本在于国家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种绝对成本的差异既可能是来自先天的自然优势,如气候、地理、土壤条件,也可能是由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形成的差异。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导致了两国生产同一产品价格的绝对差异,使产业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必要。通过自由贸易,可以发挥各国的绝对优势,实现分工和专业化的利益。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继承了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和自由贸易的思想,进一步扩展了劳动生产率差异作为国际贸易动因和竞争力来源的适用范团。认为只要贸易参与国的生产成本存在一定差异即使这种是相对的,即一国虽然各类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但高出的程度不同,各国也可以通过分工和贸易,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

赫克歇尔和俄林共同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出,产品生产需要不止一种要素,而且,生产不同产品所需的要素比例不同。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了国与国之间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和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差异,这就成为了国际交换的动因和依据,即一国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出口企业要参与全球化竞争必须立足于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规定了不同地区和国家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结构和贸易方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容易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促进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较难以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所以,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即使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缺乏国际竞争力,也无法实现比较优势。

在国际市场上,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则意味制度改进、技术进步,也意味着发挥比较优势。同时也表现出企业的赚钱能力和赢利能力。

二、我国企业品牌国际竞争力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品牌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飞速发展的不平凡时期。由二十世纪80-90年代的品牌启蒙时期到90年代中期的品牌发展时期,中国企业的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日益扩大,创造出不少知名品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多的企业经过原始积累,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环境的磨练,逐步地成熟起来。同时,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也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的市场已不再是中国企业的市场,更多的是国际企业参与和竞争的市场。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和中国的企业家们开始认识到建立国际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紧迫性,同时国家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科技兴贸战略”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

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调整了产品结构,提高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培育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拉动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机电产品出口拉动整个外贸出口增长的新格局己经初步形成。

在国外品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机制和品牌传播经验时,促使了中国企出口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观念的深刻变化,开始注重从质量、技术、广告宣传、销售服务等方面提高出口品牌竞争的能力。从目前的情况看,尽管我国本土品牌经营发展较快,但与世界著名品牌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品牌的重要作用还没有突现出来。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全球共有8.5万种品牌,其中90%以上被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所拥有。著名品牌的数量占全球品牌比例虽然不到3%,却拥有40%以上的市场,名牌产品的销售额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三、贴牌生产存在必要性和局限性

贴牌(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国内一般叫做“贴牌生产”或“代工”,生产厂商生产产品,然后贴上客户商标的经营方式。目前国外不少品牌厂商纷纷开始这样做,不必自己拥有工厂,直接让专业生产商为自己生产产品,打自己的品牌。

众所周知,中国已成为“世界加工厂”,据抽样调查显示,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尚不足10%。从出口结构分析,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这部分出口主要使用外方品牌,剩下45%的一般贸易出口中,又以订单贸易为主,大部分使用贴牌方式出口。这说明,中国主要是在加工生产这一低端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等高端环节主要还控制在外方手中。一些知名企业甚至在生产自主品牌的同时出口贴牌产品。在目前外贸出口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自主品牌和贴牌生产PK大战的烽火开始在中国蔓延。

现在,越来越多出口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也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成为国际品牌自是每一个企业的梦想,但自主品牌的发展很容易受到国际和国内市场成熟品牌的竞争。一些地区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外源型经济,对外资企业往往实行超国民待遇,在诸如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外资企业的投资成本比国内企业还要低,于是在贴牌出口仍有微利可图,自主品牌出口需要大量投入的条件下,企业自然会更多地选择贴牌出口。

(一)贴牌生产存在的必要性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方面,贴牌经营也不例外。随着中国加入WTO,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分工日趋细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我国出口生活必需品企业技术成熟,国内市场饱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短期内难以创造国际竞争优势,同时国际市场竞争越发的激烈,通过实施贴牌战略,利用国外品牌厂商的国际销售网络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这样,一方面可以获取比较利益,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亏损,缓解国内就业不足的压力。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以及处于国际化经营初期的企业更应以贴牌经营为主。因为这些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要想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并走向国际市场,采取贴牌经营方式依附于国外著名企业,可以把市场风险降到最低,从中逐步积累资金、提高技术水平,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而且贴牌生产不需要投入技术开发成本,只要按委托厂家设计生产,或将现有产品稍作改动甚至不作任何改动,只改商标与重新印制包装箱便大功告成,就完成了出口或内销运作。而自主品牌的开发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人力物力,另外在国外进行品牌推广、渠道建设,需要诸多的成本投入。一旦发生诸如“西班牙烧鞋事件”,鞋企就血本无归了。从出口退税方面来说,如果是贴牌出口,就可以通过与进口商之间收取现汇或信用证的方式较快结算,符合国家对收汇核销期必须在90天以内的规定;如果是自有品牌出口,由于经过较长的中间环节,如运输、自主销售等,等到将款收回时经常就超过了90天的期限。在出口退税方面,不管是用自主品牌出口,还是贴国外品牌出口,都享受一样的14%水平出口退税。

(二)实施贴牌生产的局限性

首先,贴牌生产实际上挣的就是加工费,一般通过批量生产和薄利多销的优势创造出经济效益,但加工费的空间是很小的。比如,一双耐克鞋,生产厂商只能获得几个美分的加工收益,而耐克公司凭借其品牌效益轻松获得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利润。自主品牌能够掌握收益的控制权,品牌商通常控制两端,即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他们可以收取超额的利润,而且把贴牌企业生产的产品完全控制起来。他们是产品的最终权利人,是最大的收益者。

其次,贴牌生产往往靠资源和劳动力取得利润。但随着资源成本越来越大,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而品牌商从贴牌企业手中购买产品的价格变化不大,贴牌生产企业受到资源成本和品牌商的双重挤压,空间利润将会越来越小。国外厂商在中国企业生产产品,消耗的是我们的资源,而我国的资源己经到了相当稀缺的程度,即使我们拼尽了资源,也无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最后,贴牌生产风险较大。随着中国低价鞋对欧出口的迅速激增,自2004年开始,中欧鞋类贸易争端不断。2005年6月期间,欧盟连续对中国输欧劳保鞋和部分皮鞋启动反倾销调查。其中,劳保鞋涉案金额5255万美元,皮鞋涉案金额则高达7.3亿美元,波及中国1200余家制鞋企业和100多万工人。不少业界人士表示,这其中除了假冒侵权、低价竞销、无序竞争等的恶性竞争,大量的贴牌生产是中国鞋招致反倾销的一大原因。

虽然一个品牌的建设是何其艰难,但创立自己的国际品牌毕竟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最终选择。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竞争的格局之下,自主品牌的发展己迫在眉睫。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提高品牌意识,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强势品牌,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四、推进国际品牌战略,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个企业要有竞争力必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国际经验,其技术研发投入不应低于销售收入的3%,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要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不然,就将失去竞争力。而我国目前在大中型企业中,有71%的企业没有研发机构,有2/3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活动,2003年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0.66%。2004年我国180多家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国有大型企业申请专利总数仅6570余项,还不及美国、日本和欧盟一家跨国公司的专利申请数多。

由于品牌能给客户提供比一般产品更多的价值或利益,且具有不易模仿性,因而能有更强的竞争力,使企业拥有更长久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及产品都具有了相当的技术、良好的质量以及市场经营能力,但由于缺乏被市场认可的品牌,而导致产品价格低、利润少。按照经济学的企业利润分布,品牌运营和技术研发是高利润区,而加工制造是低利润区,这就是“U”字型的所谓“笑脸定律”。我国很多制造业的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0%-80%,但销售额只占6%-7%,即使是我们自以为是高科技的IT行业,利润甚至比工业制造业还低。要么是贴牌生产(OEM),要么交专利费,这就是中国企业目前最大的困惑。

必须找准市场立足点,打好品牌根基。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低廉,其原因是我们还没有过硬的知名品牌,因而产品便没有什么附加值可言,当然也就谈不上好价格。其他加工业也面临同样的状况,尽管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和盈利能力,但终究没有自身的生命力,难以在市场上长久生存,更无从谈起品牌价值和竞争力。

对于成长中的我国企业来讲,己经开始了从规模生产向品牌运营的高级经营阶段的过渡。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品牌的价值并致力于品牌的投资,但另一方面,更应看到国外企业一直在致力于品牌投资并不断实施跨地区扩张,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加快品牌建设的步伐,以在越来越广泛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

对企业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关系而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可感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而品牌竞争力又是这种利益的最佳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品牌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高度一致性。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表现在:第一,品牌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差异化能力,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第二,品牌竞争力具有使得企业能够持续盈利的能力,更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品牌溢价能力。第三,品牌竞争力可以统领企业的所有能力。所以我们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关键是企业品牌的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的最优体现就是能够在国际上具有竞争能力,创立国际品牌是企业品牌竞争能力的一个表现,同时也是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一个表现。一方面,强大的企业竞争力使得品牌能够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国际品牌使得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王冬英.中国品牌国际化策略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第4篇

一、我国中医药企业实行国际化的动因

据调查显示,目前发达国家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但相关数据表明,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企业越来越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他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为母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在2005年达到1330亿美元,约相当于当年全球向外流量的17%,其存量达到14000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量的13%。而我国的很多企业也开始具有国际化的眼光,实行全球化的经营战略。中医药企业凭借什么去占领市场是个关键问题。这可以从西方的国际投资理论中美国经济学家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论找到一定的国际化动因。

海默认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所拥有的比当地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净优势,从而保证她能赚取较多的投资利润。这种垄断优势包括两方面,一是知识资产优势,二是因企业生产规模大而形成的规模经济优势。

“回归自然“、祟尚天然药物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这种风靡全球的“天然药物热”使我国中药的国际化前景看好,也是中药最大的优势所在,为其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科技文化医疗知识的结晶,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但她又是中华人文文化阶段的产物,必须跟上并协调与科学文化和大自然生态文化的发展,中医有其独特的“天人合一”自然观,“形神合一”整体观,“三因论”疾病观和“辨证论治”治疗观,这些的确比西医更具有辩证法。同时,中医强调从宏观角度来认识人体,辩证综合、辩证论治,而不像西医具有很强的局部性。

二、我国中医药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中医药机构,中医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已被广泛应用,欧美的一些国家也正在逐渐放松对中医药的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接受中药作为治疗药物,中药已对以欧美国家为主的传统西药市场形成了强大的冲击。

从实际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医药业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为4060亿美元,其中美、欧、日三大市场占了88%,而当年我国医药销售额为2464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8%,其中出口约46亿美元,只占全球销售额的1%多。而近年来从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港澳地区进口的洋中药已超过115亿美元,约占国内中成药市场的30%,除了当地法规的因素,其他很多因素极大阻碍了我国中医在国际市场的拓展。

(一)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不够

中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承载了浓重传统文化气息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她融汇了中国五千年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天文等多学科知识,故其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和滋养。

至今为止能从根本上(不管是理论还是疗效)承认和接受中医的人群还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过的地区。而在欧美地区,中医药很难进入正规医疗体系或通过他们的所谓认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认同。自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教育中占有的强势地位,使我国人民对传统文化日渐陌生,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减弱,使得西医西药大行其道,而中医药则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药的生存都成问题,更不要说有进一步的发展了。

(二)不能与时俱进的做到中药的现代化

对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包括了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以及中药的现代化。而对于中医企业来说,更应该立足于中医开放的现代化。现代中药指运用现代科学手段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诊治实践相结合,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来阐述中药基本物质基础与生物活性,研究开发出高效、优质、安全、稳定的“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贮存、携带、服用)的新型中药。而目前我国中药理论只要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无论是药物的性味、剂量、功效等理论知识,抑或是采集、加工、炮制等使用技巧,都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资深的老中医常常通过对剂量加减、调整配方等众多途径控制药效,这样也使得中药成分更加复杂而难以标准化。

(三)知识产权体系的不完善

药品开发,从选方、试验、试用到投产,一般要经历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要花费大量的开发成本。中药的开发也是如此。和其他药品一样,中药也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具有商业价值,因而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然而我国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还不够完善,因此,很难为中药的知识产权提供充分的保护,致使很多中医知识财富流失。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实行了药品专利,一方面以合作开发名义获取我国中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又以知识产权为武器,将我国的企业拒之于门外。同时,我国很多重要企业缺乏产权意识导致商标在国外被抢注,从而形成了新的贸易壁垒,我国著名品牌“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增加了我国中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

(四)出口市场管理混乱

很多人认为中医难以走向国际市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国际市场上“身份”的问题。在很多国家,中药不能成为药品,而只能以保健品、食品或者食品补充剂的身份出现。而我国目前经营中药出口的行业涉及10多个系统,有些集体、个体也有出口许可证,从而造成了中药出口市场的混乱,导致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经各种渠道流入国际市场,这使很多名牌、优良产品出口受阻,在国外市场的声誉遭到破坏。

三、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文化的宣传力度

以日本的汉方为例,汉方传入日本已有千年的历史,一直视为正统的医学,直到明治维新时期,留学德国学习正统西方医学、对汉方不了解的日本卫生部部长在日本医学界强行推行西化政策,导致了汉方医药的衰萎,这说明文化认同对政策行为的巨大影响力。目前,欧盟议会在2004颁布的药品法令中,包括了针对草药注册的2004/24/EC指令。同年,欧盟药品评价署EMEA成立了草药产品委员会,也标志着欧盟草药市场的管理进入一个新时期,同时,美国也放松了对中药的管制,所有这些,都给我国的中药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复兴,缩小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带来的中药国际化的障碍。目前国外中国文化持续升温,学习汉语及留学中国的人越来越多,建议增加传统文化所占课时比重,同时将中医药知识作为普通的卫生知识进行传授,让民众掌握正确的中医药常识,进行更广泛的普及。同时通过国际交流会、研讨会、访问、媒体等多种手段加大中药和中医文化的宣传,加大对国外中医药方面留学生的培养工作,使其成为我们的“传道士”,加大国外中医药体系的建立。

(二)加强对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专利保护是药品发明保护中最为有效、力度最大的一种方式。对于药品,专利所保护的是药品的核心技术特征。在传统中医药理论实践传承的基础上,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技术,如医药配方、现代剂型、医药新用途,都应当及时把握专利申请时机,以专利的形式予以保护,这样的专利权的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重视商标所带来的无形价值。现代市场,商标不仅仅是一种标记,它往往蕴含企业形象、商品质量、顾客对商品的信赖,因此对商标的保护特别是驰名商标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对于“老字号”,要积极实行品牌营销战略,加大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国际合作和市场开拓中,科研机构和企业应主动利用国外机构或其在中国机构获取专利、商标、版权等最新消息和动向,扩大申请、注册国际专利、商标等,为培育国际名牌产品创造条件。

(三)积极实行中药的现代化和标准化

目前,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没有能为外国人接受的质量标准,因此中医产业现代化,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其产品的现代化上,中成药的生产现代化就是质量可控的现代化。

(1)原料制作的标准化。

指纹图谱目前被国际公认为是植物药和中草药质量控制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既能定性,又具有部分定量作用,在一定程度可较全面的控制药品,因此为保证中药质量,制定中药材的标准指纹图谱是极其必要的,这对中药材品种、来源的控制非常有效。在生产中,要大力推广GAP,确保中药材生产质量。GAP对中药材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了规范,具体为第一、根据中药生长发育要求,确定适宜中药材生长的生态环境;第二、确立稳定的种质来源;第三、对中药材进行合理的栽培和养殖管理;第四、适度、适时采收中药材,GAP的推出也是尽最大努力控制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各种因素,规范中药材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中药具有安全、有效、稳定的质量。

(2)中药制剂生产的标准化

中药的复方制剂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和精髓。中药传统的丸、膏、汤等剂型虽然在几千年的医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毕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因此,应积极的改进,实施标准化,主要在于运用现代科学分析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过程,同时进一步研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知识,力求开发出高效、低毒,能标准化的新型中成药,同时提高生产质量,通过GMP认证,获得国际市场认证的基本许可。

(四)合理运用促销,扩大企业知名度。

我国的中药公司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也要彻底抛弃传统的“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制定有效的促销策略,并且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目前我国的中药主要以几种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第一,功能食品形式,主要在食品店、超市、营养品店销售,虽然替代了中医门诊,简单易行,但忽视了中药的药用价值。第二,通过非正式渠道,一般在华裔社区和中药店内销售,但会面临被清除和没收的危险,目前欧洲和美国的立法开始明确中药作为药物的地位,这为中药又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因此,中药企业应积极利用各种销售渠道,大力促进产品销售。

(五)以医带药

上世纪70年代,其随行记者在北京做了一个手术,亲身体验了针灸麻醉效果,尼克松目睹了该事实,并引起了海外传媒的关注,美国从此接受了针灸疗法。因此,中药要被国际市场所接受,除了从生产、包装等方面符合国际药品市场的要求,还要辅助以医药理论描述中药的功能,让外国人对中药能从理论上接受和认识。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品牌竞争品牌竞争路径

我国企业品牌竞争现状

入世之后,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市场,民族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产品质量、技术服务和价格等要素的竞争,最终要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以名牌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来分割世界资源、拓展全球市场,将是国际经济运行的一大特点。

改革开放20余年,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到2004年,我国GDP已升至世界第六位,贸易总量升至第四位,我国的彩电、服装、鞋帽等多达100多个大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显然,中国是无可非议的制造业大国,但是,我们却是无可争议的品牌弱国。2003年由世界权威机构评出的100个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中,美国占62个,日、法、德和英国各占六七个,我国为零。

在全球化竞争年代,我国民族企业不乏生产优势,但我们缺乏品牌优势,缺少全球性品牌,缺少强势品牌。那么,现代企业如何才能够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呢?

品牌竞争路径分析及选择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企业争夺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市场上,若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将处于产业链低端,只能为名牌企业做OEM(即代工生产),赚取少许加工费。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企业要想谋生存求发展,把企业做强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能力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结合不同品牌竞争路径特点,扬长避短,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品牌竞争路径。

自创品牌竞争路径

该路径创牌原则是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影响。其品牌扩张顺序为地方品牌、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扩张的地理顺序为本地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和全球市场。这种渐进式自创品牌路径创建的步骤是:企业首先在国内市场开发并推出具有特色的产品,以优异的品质和良好的服务打造企业自己的知名品牌;然后通过经营范围的延伸,在国际化经营中逐步将企业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从而创立国际品牌。

鉴于以上分析,企业在品牌经营过程中,可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可以考虑先以产品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在目标市场站稳脚后,可组建自己拥有经营权的销售机构,取代原来委托的销售方式,推出企业自己的品牌。随着销售业绩上升、销售渠道完善,企业可在目标市场逐步加强信息、管理及研发等环节,直至把企业部分或全部生产经营系统转移到东道国。这样,当企业海外经营能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时,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会不断提高,从而打造出自己的强势品牌。世界很多知名品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如可口可乐、万宝路等。我国的海尔集团也是以这种方式,在海外建立了有影响力的“Haier”品牌。

自创品牌路径运作稳健,遵循从国内经营到国外发展,从产品出口到境外办机构,直至海外投资建厂的发展路径。在跨国经营中可控制经营风险,可逐步积累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培养跨国经营人才等。这样有利于企业增强信心,逐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其创国际品牌成功机率较大。不足之处是,用这种方式建立国际品牌需要较长时间,需要较多资金投入。

联合品牌竞争路径

联合品牌是指分属不同企业的两个或多个品牌进行合作的一种形式。通过品牌合作,某品牌可借助其他品牌来丰富自己的品牌内涵,实现品牌认知,引发品牌联想,从而共同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1991年,为抵御竞争对手,Intel公司推出了奔腾系列芯片,制定了耗资巨大的促销计划,鼓励计算机制造商在其产品上使用“IntelInside”标志。对参加该计划的厂商购买奔腾芯片给与3%的折扣,在计算机的外包装上注明“IntelInside”标志的厂商,则给与5%的折扣。一时间,市场销售的IBM、DELL等名牌计算机,除原有品牌外,均加上了“IntelInside”标志。第二年,Intel公司产品销售量比上年增加63%,取得了巨大成功。近年来,联合品牌战略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到众多跨国公司的青睐,主要因为: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开拓新市场。企业之间寻求的最直接动因在于依靠对方优势来弥补自身不足,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创造品牌竞争优势,为本企业产品开拓新的市场。有利于降低促销费用,节省投资。有些企业在开拓新市场时,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实行联合品牌战略有利于弥补企业自身资金不足,从而节省投资。有利于增加销售,保持溢价收益。由于联合品牌双方的互相支持作用以及强强效应,使品牌得到了更强的质量保证,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产品支付更多的钱,因此可确定一个比单一品牌更高的价格,从而获得溢价收益。

联合品牌竞争路径是借助于他人的力量,先建立一定的知名度,待时机成熟时再独创品牌。它比较适合近年来以跳跃式发展起来的、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如温州打火机、宁波电子、文具。这些企业产品比较有特色,但是其规模往往不大,资金有限,缺乏国际市场营销经验。如果刚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就打自有品牌,难度相对很大,此时走联合品牌路径不失为一种较好选择。采用品牌联合方式企业可以借风行船,减少或消除进入国际市场的壁垒与阻力。另外,借用合作方市场营销渠道,还可以大大缩短创牌时间。

但是,联合品牌也蕴藏风险。若合作双方的产品、品牌或企业个性不和谐,一旦某方发生财务危机、信誉不佳等情况,反而会危及、损害它方品牌权益,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企业选择联合品牌模式前,须慎重评估对方品牌特性和企业运营情况,规避品牌经营风险。

并购品牌竞争路径

并购品牌是指某企业收购它企业的品牌所有权,有权使用该品牌资产的方式。包括知名品牌并购非知名品牌,大型品牌并购小型品牌,强势品牌并购弱势品牌,通过市场法则使品牌趋于集中,是企业品牌扩张与品牌运营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来品牌并购席卷全球,尤以跨国品牌之间的并购为甚。这既是经济全球化强势推动的结果,更是全球化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

收购市场中已存在的品牌是企业简便快捷进入并占领目标市场的一种有效方式。联合利华公司当初进入中国市场时,就是通过并购“中华”(牙膏)等品牌而很快占领中国大片市场。并购品牌路径可以避免陌生环境带来的风险,缩短消费者认知和接受的时间;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生产线、销售渠道、人力资源,节省大量的销售渠道建立和人员培训的费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占领市场,取得高额利润等。另外,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扫清进入市场道路上的障碍,减少竞争对手。

欧美作为世界主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强势品牌众多,并且消费者表现得更为成熟和理性。要建立一个新品牌需要较长时间,且难度很大,而品牌收购则比较迅速,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目前,欧洲经济停滞不前,美国经济也不景气,这给我国企业打开欧美市场提供了机会。品牌收购可采用合并、控股或参股等方式,只要能掌握品牌决定权和营销渠道,就达到收购目的。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合并完成后的新联想一举成为仅次于DELL、HP世界排名第三的PC公司。联想的品牌形象一夜之间得到大大提升,企业规模大大扩大,效率大大提高。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第6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结构升级

对外直接投资指一国的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投资。它主要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进行的建筑工程、机械制造等实业投资,而不是投资于他国的股票、债券等间接的证券投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一国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与产品销售的一个主要推动因素,成为除贸易之外的另一条国与国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

如今各国都已意识到不能只依靠本国的资金、资源、技术和市场来谋求发展,而应理性选择扶持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获取相应的市场效应、资源效应、出口效应和国际收支效应,提高本国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给一国带来如下的效应:

(一)有利于投资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是从边际产业(即在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将国内的比较劣势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这样,一方面,投资国减少边际产业的生产,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扩大比较优势产业的生产和出口,使投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另一方面,投资国利用投资获利来补充、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能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都会遇到资源约束问题。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立足全球,把国内外的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经济管理、人才等有机结合起来,而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利用本国和他国不同资源与要素优势、在国际间实现资源和要素的重新配置与合理流动、获得更高利益的极其有效的途径。

(三)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利用外资。无论是政府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是企业或私人的对外直接投资,均起到了“杠杆”作用,以少量的国内资本来获得更大数量的国际资本。一国企业到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使用的资金,除了本国的外汇资金和设备外,还包括在东道国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筹措的资金,特别是可以利用东道国的优惠政策进行融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特定意义上的利用外资,是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是在国际市场上主动寻求与外资的结合,是利用外资的深化,所不同的是利用外资的场所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

(四)有利于锻炼和培养一批跨国经营的专门人才。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关键之一,是需要足够数量的精通外语、熟悉法律、财会、金融等业务的国际化投资管理人才,而管理人才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如利用高等院校和有关培训机构培养及培训专业管理人才、吸引留学人才和聘请国外专业管理人才等,但最有效的途径是投资企业派出人员到国外培训和直接参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五)对外投资有利于促进投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的日趋饱和,反倾销、技术性壁垒和关税的提高,已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出口的主要障碍,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更是减少进口,而把需求更多转移到国内。在此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不失为一条带动出口的有效途径。对外直接投资首先可以绕过对方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等贸易壁垒,就地生产和销售;其次,可以带动投资国的机器设备、中间产品和技术等的出口;另外,到国外投资办厂,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国际市场行情,及时反馈信息到国内,减少出口的盲目性,及时输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对外直接投资在给一国带来产业结构升级及其他众多正效应的同时,也可能使该国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所谓产业空心化,主要是指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国内产品竞争力下降,进口品涌入排挤国内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国内生产由进口代替;第二,出口不如海外生产合算,生产基地移往海外或增加海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出口生产由海外生产所替代;第三,上述国内生产由进口和海外生产所替代,从而缩小了国内的制造业生产,国内生产资源配置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业被非制造业所替代。上述三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指制造业的空心化,而实际上空心化不仅包括制造业的空心化,金融业、服务业都可能出现空心化。空心化使国内投资不断萎缩,就业机会大幅减少,失业问题日益严重。

总体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给投资母国带来正的效应,只要投资母国能够把握度,防止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就可以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自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开始起步,9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开始加快,尤其是1998年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之后,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进行,而应有选择性,以便带来最大效应,并避免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根据我国的各行业发展状况以及效应最大化目标,我们主要应在如下行业加大对外直接投资:

(一)资源开发业。中国对外投资的首选行业领域应是资源开发。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资源导向型投资占有较大比重,且中国较大的海外投资企业的主要投资额也集中在资源开发行业。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比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成长,许多重要自然资源的短缺现象日趋严重,供求缺口不断扩大,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资源,进口依存度迅速增大。因此,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优势,以重要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对外投资应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对我国来说,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是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林业等。通过对外投资建立资源稳定的供应基地,可降低通过市场转移资源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规避世界市场资源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也可防止受制于他人的被动局面。

(二)加工装配型的制造业。制造业是目前国际投资的重要部门,同时也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产业。我国的家用电器、摩托车、金属制品、家用机械等加工装配型制造业规模都比较大,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稳定,相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而言,具有比较优势。经过长时间高速增长,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竞争激烈,依赖出口发展贸易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限制。因此,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使制造业走向国际市场,对利用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减少国内市场的过度竞争,贯彻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三)服装纺织业。服装纺织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技术水平先进,产品质量好,信誉高,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服装纺织品的市场份额都非常高,竞争优势明显。目前,国内生产、销售明显过剩,竞争激烈,效益下滑,传统的依赖出口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欧美等国种种非关税壁垒的阻击,困难重重。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不但可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和我国先进的技术,同时可绕过各种非关税壁垒,把我国剩余的国内生产能力转移出去。虽然2005年配额取消将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从现实反映看,配额取消后纺织服装贸易的摩擦可能进一步升级。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失去纺织服装生产的比较优势,但为保护国内的就业,必然会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从我国的纺织服装进口。作为应对措施,我国的服装纺织企业可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四)服务业、金融房地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当前它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重点大都落在了第三产业上。虽然我国在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具竞争优势,但从发展战略角度看,我国应抓住在第三产业某些领域的优势,结合第三产业行业多、范围广、投资大小不限、经济规模不限等特点,积极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时,要积极发展房地产、金融业的投资。对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金融业进行投资不受技术限制,有利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开展,且能掌握有关方面的知识,对中国国内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也会有一定帮助。

(五)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产业。我国国内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可逐步借助对外直接投资推进产业层次高级化。在发达国家进行高科技直接投资,有助于打破这些国家在高技术方面的限制与封锁,有助于吸收世界上高新技术和其他先进技术,同时也可使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学到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我国的企业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仍有较大的研发能力差距。因此,到国外技术资源与智力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较快提高研发能力的有效途径。现在,中国许多企业开始在国外发达国家组建高科技新产品开发公司,将开发的新产品交由国内企业生产,然后再将产品销往国外。同时国内的高科技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对外投资,扩大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实现科技产品的国际化。

为鼓励我国上述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家应当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配套政策服务。首先,应从企业需要出发,改善现有的投资、外汇和人员出入境审批制度。海外投资是一项风险大且具挑战性的投资活动,政府不应该对企业的投资活动过度干预。其次,应当加大税收、融资等政策支持力度。针对一般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对于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项目,政府更应给予积极的财政补贴。最后,政府应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帮龙,吕虎晓.我国对外投资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

[2]董会琳,黄少达.浅析扩大对外投资对就业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1增刊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印度;海外并购;特点

一、背景分析

1991年印度爆发了国际收支危机,拉奥政府出台经济改革计划,印度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提出了以“四化”(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新经济政策,市场化改革以来,国内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跨国公司数量也随之不断的扩大,形成了以塔塔(Tata)、安巴尼(Ambani)等为代表的一批颇具国际竞争力的私营企业,由于印度第二产业发展落后,国内消费市场相对有限,此外,随着印度卢比的不断升值,以及国内股票市场的布展增强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国内企业纷纷走向国际市场,促进了印度跨国公司的海外并购的快速发展。

二、印度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

1991年印度的海外并购金额仅有100万美元,到1999年达到126亿美元,2000-2004年印度企业海外并购达200宗;据美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统计,仅2005年,印度企业成功进行了118次海外并购,这个数字比2001年增长了6倍,而2006-2007年其境外收购达到266宗,平均收购规模也从2003年的1000万美元上升到4200万美元,2006年底,仅钢铁业龙头塔塔集团一家便累计收购了21家海外企业,其中斥资80亿美元收购欧洲康力斯集团更被视为展示印度企业实力的经典之作。2007年堪称“印度海外并购年”,印度企业成功进行了118次海外并购,如印度生物科技公司“海德拉巴矩阵实验室”斥资3.13亿美元收购比利时仿制药生产企业DocPharma;电视机制造商Videocon斥资2.92亿美元收购汤姆逊公司彩色显像管分部;塔塔集团斥资1.12亿美元兼并英国纯碱制造商“卜内门公司”。2007年印度并购价值名列世界境外收购排行榜的第5位,仅次于西班牙、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印度企业也提高了海外并购步伐,如2008年3月印度塔塔集团下属的塔塔汽车公司以23亿美元买下全球豪华汽车品牌“捷豹”和“陆虎”。

三、特点分析

(一)发展迅猛

20世纪90年代以前,海外并购市场很少见到印度企业的身影,1991年印度企业的海外并购额仅为100万美元,到1993年首次突破了亿美元大关,而2000年以前印度的海外并购额除1997年外都没有超过10亿美元,直到21世纪后,印度企业的海外并购量迅速增长,2001年其海外并购额近22亿美元,2006年更是超过了60亿美元,2007年是印度的海外并购年,其海外并购额突破了300亿美元(见图1)。

(二)寻求资源为先导

印度属于大陆型的发展中大国,资源比较匿乏,印度企业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印度跨国公司海外并购的主要动因是寻求市场和资源开发,对外投资的产业多以资源型为主。随着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迅速上升,印度国内石油、天然气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印度能源企业积极“走出去”,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三)量小、成功率高

印度跨国企业往往采取小规模、多面出击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尽管印度企业的海外并购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规模上逊色不少,他们的并购交易只是以百万美元、千万美元计而不是以十亿美元计,但他们的并购成功率较高,累计总数相当可观。2007年,印度企业共收购了118家海外公司,耗资39亿多美元,除了几笔过亿美元的大规模收购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几千万美元和几百万美元金额的收购。印度这种并购举动往往与中国国有大公司的大规模并购形成鲜明对照,印度企业的小规模并购不会引起东道国政治上的关注。而中国企业的大规模并购则容易受到东道国的封杀,所以才有中海油并购尤尼科遭封杀、海尔收购美泰克失败的教训。因此,印度选择适宜的海外投资方式的投资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四)善于发挥比较优势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90年代后期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的跨国并购主要发生在3个行业:电信,占到并购总额的一半左右;银行,占1/3左右;商品零售业,占1/4-1/5左右。1996-2003年,印度企业海外并购总数达到242起,其中第二产业的并购占总数的48%,第三产业的并购占总数的49.6%。进入新世纪以后,印度企业在服务领域的跨国并购大幅度增长,2000-2003年里182起跨国并购交易中服务领域的跨国并购占这一时期总数的54%。

(五)家族主义色彩下的私营企业成为主力军

早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就推行了旨在推动私营经济发展的改革,90年代有关私营企业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使私营经济发展走上了良性轨道,目前,印度私营企业的生产率是国有企业的两倍,而且私营企业的产值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到75%,成为印度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印度排名前十位的跨国公司全部都是私营企业。在印度最大的企业均由家族掌控,近些年来,印度家族企业依托印度特有的人才结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如印度最大的家族企业信实集团(RelianceIndustries)2006年收入达到251.6亿美元,股票占孟买股市SENSEX指数权重的12%,目前,已有20多家家族企业实现了跨国经营,如塔塔、汽车制造商马亨得拉公司等。不仅成为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而且产生了以塔塔(Tata)、安巴尼(Ambani)等为代表的一批颇具国际竞争力的私营企业。

参考文献:

1、Huaichuan Rui George S.Yip.Foreign acquisitions by Chinese firms:A strategic inten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8.

2、Ping Deng.Why do Chinese firms tend to acquire strategic assets in internationalexpansion?[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9.

3、P・普里切特,D・鲁宾逊,凌晓萍.购并之后:如何整合被收购公司[M].中信出版社,1999.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流通企业 外向国际化 SWOT分析

越来越多的本土流通企业意识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我国流通市场上,立足本土进行防御只是暂时的权益之计,只有主动地走出国门,果敢地进军海外市场,积极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不仅能回避国内同业的过度竞争,而且能实现与国外竞争对手的市场互换,不仅得以生存,而且长足发展。但是,我国流通企业此时踏上外向国际化征途,是否掌握了合适的时机,是否拥有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是否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本文用SWOT模型分析来回答这些问题,这将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我国流通企业的自身情况,从而促使流通企业发挥优势,规避风险,使外向国际化之旅走向坦途。

一、优势分析

1.物美价廉及独特文化的产品优势

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经营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所经营的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广泛的顾客群,所以,具有产品优势是外向国际化成功的根本条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加工和供应基地,轻工、纺织、工艺美术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土特产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家用电器产品也很畅销,甚至成为抢手货。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高、购买力强,是消费品的重要销售市场。虽然这些国家商业比较发达,竞争比较激烈,但我国商品的物美价廉以及独特的中国民族文化,是进入并立足于该市场的利器;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生产水平较低,本国市场供应总量、结构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要,在这些市场上,我们价格低廉的产品同样具有明显的优势。

2.产业链不断完善,相关行业的快速成长

流通企业作为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组织,只有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以及各相关行业的协调合作,才能为我国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提供基础保障。经过多年的积累和优胜劣汰,我国流通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流通企业,已经拥有了关系稳定、供应能力强大的生产商和供应商队伍,逐步形成了紧密、系统、高效、市场化的产业链;同时,流通企业已经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取得了流通渠道的控制权,直接将消费者需求及时反馈给生产商,从而可以指导生产商的生产活动,这些都为我国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流通业产业链上相关行业,如物流供应链企业和金融、保险、信贷等服务行业等,他们的快速成长也为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提供了支撑。我国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相关服务行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流通设施技术提供者的快速进步,使得流通业在跨国经营时得到配套服务和支持,为企业长期、持续地开拓国外市场提供养料和燃料,避免重蹈我国流通企业因单打独斗闯天下至铩羽而归的覆辙。

3.一大批实力强大的流通企业已经崭露头角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拥有较强经营能力的大型连锁流通企业集团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由于我国本土流通企业之间的重组、并购频繁,国内流通商规模不断扩大。上海华联、北京西单、北京超市三强携手,共同组建北京西单华联超市;北京西单、物美、小白羊、燕莎望京、京客隆、中国华润总公司等13家企业组建了首都连锁商业集团;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华联(集团)有限公司、友谊(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市经委直属的物资(集团)总公司归并整合成国内流通业“航母”――百联集团等,这些都使得我国本土流通企业的规模与实力得以增强,营销方式、服务手段和管理水平得以长足进步。

同时,国内流通企业的跨区域经营能力增强。由于中国流通市场规模巨大,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大,消费者需求和购买习惯差异大,因此不同地区的流通市场呈现出不平衡和层次性。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大型本土流通企业(如百联、国美、华联等)都己经成功地实现了跨地区的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流通管理模式以及业态创新模式。具备了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中生存的适应能力,与落后国家的同行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的众多企业相比也在迅速缩短差距,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为外向国际化经营获取更好的生存条件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劣势分析

1.认识障碍

我国流通企业对跨国经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认识上仍然存在许多误区:一是认为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需要大量资金,容易造成在国内发展的资金短缺;二是认为我国流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偏弱,尚不具有在国际市场与跨国集团竞争的优势,因而不具备对外投资和经营的能力;三是认为我国流通企业鲜有实施外向国际化战略的,即使走出去的也是步履维艰,没有成功先例可循。所以,许多流通企业目前主要从事国内投资和经营,多数企业没有外向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只求“投资少、见效快”,对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重视不够,对国外政治法律制度、经济管理方式、风俗习惯都不了解,这些都给投资带来了很大风险和损失,制约了我国流通业的外向国际化经营效率的提高。

2.经营障碍

外向国际化扩张对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国外从事跨国经营的流通商相比,我国流通企业不仅规模偏小,更重要的是管理水平和技术的落后,大多数流通企业不仅缺乏明晰的经营理念,营销、信息和财务、国际物流、配送体系方面的管理方法落后,而且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也极为有限,对要求高度严密管理的跨国经营来说,明显力不从心。

3.业态障碍

与世界著名流通企业相比,国内流通企业的业态选择还是相对单一,创造性、灵活性及市场适应性明显不足,虽然我国流通企业在业态选择上加强了对复合型业态的重视,但也只是单独地复制、引进西方国家的流通业态模式,忽视了不同业态应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内在要求,惟一的业态创新也不过是将现有的业态加以重新排列组合,并没有形成能真正具有极强市场适应能力的新兴业态。

4.人才障碍

跨国流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条件极高,既要求其管理人员熟悉当地语言、风俗和法律知识,又要求其具备海外企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开拓能力。而目前,我国普遍缺少既熟悉WTO规则又具有流通业经营管理经验、掌握现代资本运营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精通跨文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我国流通企业跨国经营的难度。

三、机会分析

1.外部国际环境

(1)国际经济环境的宽松和成熟,为我国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WTO的《服务贸易协定》明确规定了衡量国民待遇的标准在于是否真正给国内外服务或服务提供者提供一个公平的竞技场,它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包括流通业在内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就我国流通企业而言,它主要体现在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国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对我国流通企业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实行国民待遇方面,同时,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性经济合作使得对外贸易壁垒和投资障碍逐渐减少,这将有利于我国流通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和采购,为我国流通企业提供难得的迈入国际市场的机遇。

(2)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流通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政策保障。早在2001年,我国政府就将“走出去”发展战略列为“十五”计划,并得到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的确认。政府对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许多优惠和支持。在国家内贸局的支持下,天客隆的首次出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商务部已拟定了各项政策,放宽了行政审批项目的限制,简化甚至取消了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程序,为流通业跨国发展提供了便利;同时政府正在着力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国际情报信息网络,为流通业制定跨国经营决策和跨国发展战略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可靠的决策依据;还有,我国正在不断加快海外投资的立法速度,制定和完善跨国经营的政策和法规,形成系统配套的法律保护和支持体系,以鼓励流通业开展外向国际化经营。

2.自身环境变化

(1)外资流通企业的示范作用为我国流通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1992年7月以来,我国流通商业通过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引进国外流通业的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这既有效地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金,又使国内流通商可以直观、全面地观察和学习到其现代化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如沃尔玛的信息系统和结算系统,家乐福的仓库与卖场合一的商品统计系统,麦德龙的法人会员制、立体式仓储贩卖的速度化和效率化等。充分发挥的“鲶鱼效应”激活了国内流通业界,迫使流通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经营管理能力,逐渐学会和适应与这些外资流通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拉动和促进了我国流通企业的成长壮大。例如,我国一些大型流通连锁企业相继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应用了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采用了条码技术和POS系统,对商品的购、销、存实行单品管理,建立起自动补货系统以降低库存水平,并强化对流通业务专门人才的培养。同时,流通跨国公司的相继进入,更是给中资企业一个在家门口练兵的好机会。与世界流通巨头在本土市场上面对面的较量中,国内流通企业与国际对手竞争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而创新形成具有特点的流通管理和营销模式若能在本土国际竞争中取胜,也就有能够在国际市场加以利用获得成功的可能。

(2)海外华人网络为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建立了联系纽带。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上百年来分散在全球各地的5700多万华人以及由他们编织的已具备相当规模的海外华人网络。过去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受益于海外华人的支持,同样,我国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也可以借助于海外华人的力量和帮助。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因为民族文化的趋同性,对于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情有独钟,而只有在中国的商店里,才能购买到最正宗、最体现民族精髓的种族产品,如中国服装、中国食品、中草药和特殊民族用品等。日本流通企业在外向国际化起步阶段,也是充分考虑了本国海外居民的特殊需求,才攫取到海外流通市场的“第一桶金”,从而获得海外扩张的经验以此发展壮大。因此,海外华人市场对于中国流通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孕育着无限商机。我国流通企业可以通过经营或专卖这类产品寻找到突破口,进而以点带面,扩大规模。

四、威胁分析

1.政策法律障碍

现阶段,我国流通企业进行外向国际化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并不完善,一方面各国的法律和政策不尽相同,甚至有些国家的法律过于苛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通企业的跨国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对外投资方面的法规大多是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的,只对跨国投资企业的前期管理作了规定,但对跨国投资后期的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政策基本处于空白。同时,具体到我国流通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也相对落后,目前不仅没有一部通用的商法,就连大力倡导的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也没有相应的法律体系,这不仅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问题,而且会造成没有本国法律依托的流通企业在外向国际化过程中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2.宏观管理障碍

我国流通企业开展外向国际化经营的起步较晚,政府的宏观管理措施与现实存在脱节、相悖的现象。虽然早在1983年国务院就正式授权由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审批和归口管理境外企业的工作,但实际上还有几个部委也参与此项管理工作。由于政出多门,企业无所适从,而且政府至今都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长期规划,以致开展跨国经营的流通企业难以确定其发展方向、领域以及重点。

3.体制障碍

拥有经营自是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然而,我国很多流通企业并不拥有从事跨国经营自。在经营权方面,许多企业仍未享有对外直接经营权;在资金使用权上,政府要求企业在当地会计年度终结后七个月内全部汇回境内。这些限制明显束缚了跨国经营的流通企业的手脚,成为了外向国际化实施的障碍。

综上所述,在SWOT分析中,我国流通企业只是在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政府导向下,凭借我国市场的独特产品优势,以及相关行业及产业链的高度发展,突显出一定的比较优势。所以,我国流通企业已获得了进行外向国际化扩张的先决条件,但由于所存在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与发达国家的国际流通商相比,还没有形成切实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政策障碍、思想认识滞后等问题还在制约着这种竞争力的形成。在走向国际市场后,国内流通企业不仅会遇到国际市场种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还会遇到因自身缺陷造成的问题。因此,我国流通企业要想成功进行外向国际化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洪涛: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的第二次浪潮[J].中国外资,2006(6)

[2]胡刚:从沃尔玛的国际化经验看中国零售商海外扩张策略[J].现代家电,2006(7)

[3]李 飞王 高:中国零售业发展历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李严锋:复合型商业业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林红菱: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的探讨[J].企业经济,2005(6)

[6]刘松柏:开创型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刘智慧:中国零售业如何迈出第一步――沃尔玛全球扩张的启示[J].经济师,2006(9)

[8]孙利娟冯德连:如何推进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J].商业时代,2007(28)

[9]李双玫高虹圆:我国零售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动因及路径选择[J].集团经济研究,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