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081-03

油气钻井完井工程是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必要步骤,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水平的特点。组织和实施钻井、完井工程作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国内外石油天然气行业对油气井工程中的成本管理和收益核算均非常重视。对油气井工程实施效果进行经济评价属于工程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技术经济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当代工程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1]工程技术经济学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工程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更完整地理解钻完井设计流程、快速融入工作岗位具有很大助益。

一、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学教学现状

目前,各石油院校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均设置了工程技术经济类课程,一般为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规划选择学习。专业选修课在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创新不足、教材适用性差、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2][3]具体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开设的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钻完井工程风险分析与成本分析、钻完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和投标决策等内容,课堂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该课程不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仅占选修2学分,因此学生对课程不够重视,这给课程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根据相关研究,大学生选课行为大多比较消极[4],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选课过程中受多种心理因素影响,其中课程的功利性是重要因素之一,即其更关心考试是否容易通过或是否与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关。[5]另外,该课程没有专用教材,以《油气钻井工程经济》(1991年版)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书,参考书与近年来油气井工程的发展结合不紧密。因此,该课程在讲授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须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授课效果。

二、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定位为选修课,是学生系统学习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等专业课程之后进一步学习的工程技术经济类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工程管理和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油气井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程技术方案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管理和经济评价中的一般问题。

本课程教学改革面向的对象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创新班。创新班学生是从优秀学生中遴选出来的,不仅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好的英文水平,还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且一般都对自身有较高的要求和明确的定位。[6]针对创新班学生的上述特点,我确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为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讨论、改变考核制度,最终达到吸引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改革和完善,根据课程目标,增加油气井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增加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案例,使课程内容更为充实。通过补充完善,本课程包含以下内容。

1.课程概述。主要内容为主要课程内容简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油气井工程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及其特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为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效益评价体系、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3.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经济分析的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备选方案及经济评价方法、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和设备更新与租赁的决策方法。

4.油气钻井概述与工程成本分析。主要内容为油气钻井工程技术指标、钻井工程成本的构成及预测、钻井工程成本分析,增加钻井工程成本分析应用实例。

5.油气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主要内容为油气钻井投资和收益估算、财务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模型,增加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应用实例。

6.油气井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内容为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油气钻井风险管理、油气钻采工程可行性评价。

(二)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设计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讨论式教学,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等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参与意识与参与度。

PBL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由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查资料、讨论、归纳、论证等过程解决问题[7],或在上述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讨论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的有效教学方式,其通过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8]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学习过程反转,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时间相互讨论、答疑解惑。[9]

以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在讲授过程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炼有一定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主动式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把理解问题作为学习目标,收集、提炼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平台,挖掘开放性、多样化资源。学生在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中相互沟通、合作、分享不同的视角与观点,教师作为引导者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和改进原有多媒体课件,使之更适合油气井工程技术的经济讲授特点。多媒体教学课件不应是课程内容的简单罗列,而应该能够解放教师在课堂上的简单劳动[10],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邀请企业钻完井工程管理专家来校给学生上课,听取生产单位设计、管理人员对油气井工程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中的实际问题。筛选现场油气井工程实例,利用课程学习的知识完成项目规划、方案选择与钻完井设计,并将其纳入最终的考核成绩。

(三)改变成绩评定机制

传统必修或选修课程一般主要依据期末闭卷考试给定课程成绩。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但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发散性思维。[11]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采用课堂成绩、作业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评定课程的最终成绩。其中课堂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讨论表现给出,占总成绩的20%;作业成绩则通过要求学生针对石油工程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完成技术经济评价报告,根据完成的报告质量进行评定,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则通过开卷考试成绩给出,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50%。新的成绩评定机制改变了以往评价学生成绩的僵化方法,能够更为全面地考查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以上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在本科创新班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油气井工程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我们开展了单筒双井钻井、控压钻井、连续油管等技术在海洋油气钻井中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应用前景讨论。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则作为讨论方向的引导者,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聘请企业专家就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油气井工程的影响、国内外钻井管理和成本预测等内容给学生授课。企业专家日常接触更多的一线工程项目,与高校教师相比,他们在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与学校教师有所不同,聆听专家讲课能使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视野获得拓宽,思路得到开拓,学生受益匪浅。

作榭纬萄习效果考查的一部分,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学生要独立完成《油气钻完井项目工程经济分析报告》。从学生提交的分析报告质量和随机对学生的访谈来看,通过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报告编写,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此项作业有助于自己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工程经济分析方法。

课程结束后,我们就教学改革效果在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90%以上的学生认为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法相比,各项教学改革措施均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课程;接近60%的学生对校外专家讲课最感兴趣,认为这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现场知识;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专题讨论使其获益。针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进一步增加工程应用实例的讲解或讨论。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求,教学改革中应对此有所侧重。

四、结语

工程技术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对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全面掌握油气井工程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背景下,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改善课程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对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非常必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考核机制等措施,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应看到,学生对工程实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中应当增加工程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其实践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傅家骥,仝允桓.工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9.

[2] 刘平,裴立振.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岱宗学刊,2009(2):65-66.

[3] 罗娟.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6):133-135.

[4] 贾凤琴.学分制下大学生选课动机与行为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教学,2008(21):38-40.

[5] 纪滨,马丽,姚文锐,等.大学生选课心理与影响探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143-144.

[6] 方百会,武晓光.高校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究与实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7):88-90.

[7] 刘春城.PBL教学模式在工程训练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158-161.

[8] 孙跃.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讨论式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54-56.

[9] 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7):108-113,120.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流经济学》;教学方法;物流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152-02

《物流经济学》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必修课,应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了物流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将物流现象融入经济学的体系进行剖析。通过对物流经济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介绍,逐步引导学生熟悉、了解和学会利用物流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分析方法以及相关工具,对物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服务水平与效率、主要物流活动环节进行经济分析,对物流绩效和创新效益进行评价,并能够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选择和配置。进而培养学生能够做到自觉运用物流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去解决物流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对夯实学生的物流理论基础,提高日后在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我校该课程为40学时,主要讲授的内容由物流需求与供给、物流服务与效率、运输经济分析、库存经济分析、物流设备经济分析、物流成本分析、采购经济分析、物流绩效评价、物流制度与政策以及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等几大部分构成[1]。由于课程讲授内容相对较多,如果仍旧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影响授课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根据课程和相关章节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注意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物流问题

《物流经济学》本身就是用经济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对物流体系的一种分析和解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采用已经掌握的一些经济学理论去分析物流现象、解决物流问题。例如:在物流需求与供给这一部分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运输方式对应的竞争环境和市场类型,如陆运市场由于准入门槛低、参与者众多、价格透明,因此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进而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运用微观经济学中价格弹性的概念分析陆运市场的需求与供给价格弹性,分析如何达到完全竞争环境下的供需平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讲授过程中仍要注意强调物流本身的特点,例如物流需求的派生性质、物流供给的不可存储性等。希望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掌握物流特点的基础上,学会自觉地使用已有经济学理论去分析物流问题和现象。

二、强调方法论在物流管理类课程中的作用

目前在国内物流管理专业的很多课程里对物流体系的讲述仍然停留在使用文字描述现象的层面。虽然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大部分的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但是对于物流理论体系的分析和揭示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授课中应该更强调数理方法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由于本课程内容中有大量内容需要使用,运筹学、技术经济学等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因此在本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应该在对基本方法论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的基础上,大胆鼓励学生使用这些方法对物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教师可以在对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计算进行细致讲解的基础上,引入技术经济学中常用的净现值法等项目评价技术,让学生对一些物流投资项目从技术经济性角度对项目进行分析评价。再如:教师可以在对决策树、风险型决策方法、动态规划等运筹学的理论进行回顾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对物流管理中的一些决策问题如物流设施改扩建、物流设备等进行精确的理论分析。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经典理论与相关的最新研究动态相结合

物流理论具有典型的后进性,即理论体系的提出和发展远远晚于物流现象的出现。由于物流理论的发展时间有限,而且物流运作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又层出不穷,如果要求学生使用一些经典理论去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偏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讲授一些基本的经典理论方法的同时,更应该更多地结合现阶段物流管理的新问题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接受最新的研究理论,并使用其解决物流运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在物流绩效评价以及供应商选择两部分教学内容中一些主流的如打分法、成本比较法等简单的方法,虽然学生很容易接受,但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严重的失误,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将研究中常用的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理论性与实用性都较为出色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上述理论方法进行整合,讨论基于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手段。为将来科学地展开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指导他们去学习如TOPSIS、DEA等更深层次的理论,为将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培养兴趣。

四、明确学校主要的服务对象和领域,教学内容应该更多地融入本地化特色

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否优秀,一个主要的标准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适合企业尤其是本地企业的需要,这也正是大学服务于地方的主要表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公共知识之外,教师应该更强调与学校所在地紧密结合的一些内容。以海南大学为例,为了配合海南省建设和发展国际旅游岛,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相应加入了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部分,在强调物流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做到环境破坏的最小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此外,为了突出本省热带农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业在全国的优势,在运输和库存管理部分除了常规的教学内容外,加入了冷链物流基本运作的相关知识介绍,为毕业生可以无缝服务于当地产业创造条件。

五、教学中更多地引入试验教学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虽然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办专业,但通过了解和学习其他院校该专业的办学经验不难发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除了对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外,对于学生的实际操纵和动手能力同样看重[2]。因此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在进行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加入实验教学,依托我校新建的物流管理实验室,可以对配送中心的进出库、移库、分拣、包装等作业环节以及零售行业的物流体系进行实地模拟。在增强学生对上述具体操作流程的理解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可以带来极大的帮助,为学生就业后尽快进入角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六、将案例、游戏带进课堂教学,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物流经济学》作为一门物流专业的理论基础课,在授课内容上偏重于理论、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但众多的理论分析势必会使课程晦涩难懂,因此将案例、游戏带进课堂教学,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在库存经济分析部分,如果只是一味地推导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安全库存等理论的数学公式,一定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影响教学效果,可以在进行上述理论教学的同时引入“啤酒游戏”等游戏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加深其对于订货批量、安全库存、牛鞭效应等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此外,在讲授例如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等相对抽象概念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入如家乐福等知名企业的案例进行说明,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理论,也可以使他们知道这些理论如何使用,从而增加学习的目的性[3]。

七、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4]。对于课程中一些如物流制度与政策等内容,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讲授,不但枯燥,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自然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此时,可以更多地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在教师给予一定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课堂进行反转,往往会事半功倍。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上述模式并不意味着放松对教师的要求,反而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相关课程的知识需求,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从不同侧面考察课程学习效果

上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了研究性理论知识,更多地运用了案例、实验、自主学习等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的考核也应该摆脱传统的试卷考核的形式,而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建立由论文、课堂表现(包括自主学习表现、案例讨论、游戏参与等环节的表现)、实验课成绩以及平时测验构成的灵活多样的考核体系,从不同侧面考察课程学习效果,在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充分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

上文是笔者在《物流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充分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学生群体以及前期知识储备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舒辉.物流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蒋丽华.“三赢模式”物流实践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与实施策略[J].物流技术,2012,31(10):188-192.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一、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从该专业四年所学的课程可以看出,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1.通识课程。所谓的通识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等。我院为更好的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相继开设了大学英语、微积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等隶属于通识教育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同时,对学生气质和校园文化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我院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诸如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概率统计、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基础等学科,这为之后该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课打下了基础。

3.专业课。严格意义上来说,工商管理专业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科学,该专业范围较广,所学课程较多,大致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诸多科目,为此,我院开设了管理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公司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通过开设这些课程,使得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初步具备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工商管理毕业生能力分析

为了深入的了解企业对工商管理毕业生能力的需求,本文通过调查企业以及查询各种资料的方式,得出了以下结论: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除去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对其沟通表达能力、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以及学习创新能力也较为看重。

1.专业素质。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企业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⑴.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⑵.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⑶.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⑷.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⑸.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⑹.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沟通表达能力。在调查中,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应届毕业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是他们聘任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在当前经济形态下,不管何种单位,都离不开分工与合作,而良好的沟通是团队合作的基础,企业内部成员内存在着不同的分工,而不同的成员必须合作完成共同的工作任务,只有具备较高的沟通表达能力的成员,才能在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合作做事,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为此,一些部门负责人针对该指标列出了具体的标准,主要有:①日常中能够熟练地使用普通话同他人进行交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②能够团结队友并且有出色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等等。

3.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价值取向、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本文调查中,多数企业表示,对于那些有德无才的人,他们将培养使用;而那些有才无德的人,便限制使用。从中可以看出,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4.学习创新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观念、知识融通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积极想像能力、能动应变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同化顺应能力等。归根结底,学习创新能力就是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这对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运用的好,便能大量增加企业的产值。

三、毕业生综合素质状况与就业岗位要求对接分析

对宿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以及企事业单位实际所需要的工商管理毕业生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为更直观的表现其中的差异,本文据此得出如下图表:

由图所知,企业所需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并不是最强的,用人单位相对而言更注重的是应届毕业生的道德心理素质和沟通表达能力,较注重学习创新能力,对专业素质的需求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强烈;作为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往往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在学习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道德心理素质方面的表现却差强人意。这就使得应届大学生所具备的素质不能较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其中固然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也应予以重视!在众多高等院校中,都有这样的一个特性,教学上面最重视的是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对专业课格外的重视,对学科基础课程较为重视,而对通识课程最不重视。学校以为专业课才是正真的课程;教师以为教专业课才是真正的专家;学生也以学好专业课才配得上自己的专业称谓。然而,通识课程常用大班上课,通识课程人人教。久而久之,学生的专业素质加强了,但是综合素质却减弱了,这对学生的就业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两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去应聘,用人单位在看了两人的在校考试成绩后,出人意料的将综合素质得分较高的应聘者招为公司人员,而那位专业较好的应聘者只能另谋出路了。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特别是铁路运输,在整个综合运输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铁路运输面临着运输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压力,为解决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管理部门己立足于现有基础扩充运力,在既有路线上进行技改提速。运量一直是衡量提速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铁路提速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就是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客运量预测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开展了实际应用。

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为四部分对提速后的客运量进行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①第一部分即绪论,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客运量预测的研究现状,并从中找出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从而确定了文章的研究方向。

②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两章,主要对我国既有线铁路提速的状况以及提速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提速后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同时也阐述了提速后客流的形成和预测的基本原理。

③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提速后的客运量由趋势客运量、转移客运量、诱发客运量三部分构成。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各不相同,所以需采取不同的模型进行预测。首先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对趋势客运量预测,并应用多目标决策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计算铁路提速前与提速后客运市场的占有率,最后建立转移客运量与诱发客运量的预测模型。

④第四部分即第五章。将预测模型应用到了实例当中,以京秦线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对客运量进行预测,通过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比较说明模型的合理性。为今后提速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客运量预测方法。

关键词:提速;客流预测;运输需求;既有线结论及展望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险创业投资;治理结构;普通合伙;有限合伙

1 有限合伙制的经济金融价值

每个国家的法源决定了企业方面法律的特点,不同类型的企业法律对外部投资者的保护程度有所差异,从而使不同国家形成了各异的融资模式和所有权结构,进而产生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而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又对企业行为和业绩产生不同影响,最终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充分的证明这一点。有限合伙制作为一种企业法律形式,在美国、欧洲都有,但贯彻的不一样,导致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速度巨大差异。“法源—企业法律—融资模式和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行为和业绩—经济增长”这一基本逻辑也适用于投资创业型企业的治理。

2 投资创业企业治理中的投资者保护:有限合伙制的优势

治理机制的核心是委托关系。委托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聘选、激励和监督。根据这种内在关系,治理模式划分为如下四种类型:英美市场导向模式;日德银行导向模式;东亚、拉美家族控制模式;内部人控制(转轨经济)模式。从治理的基本原理角度,合伙制企业是典型的内部人控制型的企业治理模式,公司制企业是典型的市场导向和银行导向的企业治理模式。由于银行导向的企业治理机制不适应风险投资的金融经济行为,在此不作更多的讨论。

美国属于普通法系国家,由于普通法系对投资者权利提供了更完善的保护,由此导致了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在美国,银行的控股公司不得持有任何非金融企业5%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并且法律限制了银行在在全国范围的经营。因此,公司控制主要是依靠自由的,充满生机的资本市场来进行的。所以,英美的模式更适合具有高技术和高风险的特征的企业。这类企业的经营绩效主要取决于对不同投资方向未来前景的正确估计。这恰恰是风险投资的金融经济使命

美国的实践证明,在市场导向治理模式中,外部融资较深的产业中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快的发展。科学的选聘机制是最佳治理结构形成的前提,合理的激励机制也是实现最佳治理结构的关键,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实现企业最佳治理结构的保证。即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简言之,就是如何设计企业的最优治理结构,使得有能力的经理人最大程度地为股东(投资人)的利益努力地工作。就这三个方面关系而言,有限合伙制企业几乎达到了完美境界。

3 有限合伙制是创业企业治理的必然选择

然而,从风险投资的风险特性分析的角度,比较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治理机制,来说明有限合伙制企业的风险投资的金融经济学依据是科学而严谨的。

由于创业技术经济过程中风险的多元动态性、开放组合性、收益的期权性,风险投资机构的体系显然是不同于传统投资机构的体系。这样的机构体系既要保证风险资本的及时到位,又要保证风险资本的有效投入,还要保证风险资本的有效撤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风险投资的金融经济价值。即风险投资机构体系的功能,必须有满足创业技术经济过程需要的融资、投资、撤出的基本功能。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企业制度体系有着承担风险和利益机制的弹性范围,在该范围之内,企业制度是推动企业有效的发展,当风险和利益机制超越了该制度的弹性范围,该制度就会失去促进该企业有效发展的功能。

3.1 普通合伙:普通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法人作为共同所有人,为其共同经营的商业营利事业而实行的组合。其结构形态表现为:当事人有两个以上;合伙组织无法人资格,即不具有与公司相同的主体资格;合伙中的全体成员至少有一人对合伙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普通合伙的内部关系,是指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是由合伙协议予以确立。普通合伙的外部关系,是普通合伙企业同第三人的关系,这主要受合伙人相互原则的制约。每一合伙人在执行普通合伙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为和不作为,对普通合伙企业整体和其他合伙人都具有拘束力。其中所有的合伙人都对合伙债务负有连带责任。

3.2 有限合伙:有限是指由至少一名普通合伙人和至少一名有限合伙人组成的合伙企业。前者享有具有控制权并负无限责任,后者享有有限经营权,仅负以其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但有限合伙人介入合伙控制,则失去有限责任性。有限合伙的信息对内、对外的公开,让当事人自主判断,并由此达到合伙经营监督约束的目的。有限合伙人可以在许多方面参与合伙事务的管理和投票表决,并不构成实质意义上的管理行为,因而无须对有限合伙的债务负责。有限合伙人除了查阅账册文书以外,还享有一定的建议权和决策权。这既有利于保障有限合伙人的合法权益,又可增加对普通合伙人的监督。这种精细和灵活的法律设计,可以均衡权益和责任,产生有效的监控和激励作用,保持合伙企业经营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减少各项成本,对于风险创业投资的发展十分有利。

可以清楚看到,它们各有自己适应范围。有限合伙制企业的制度设计,适应了规避创业过程高风险特性的需要:即规避风险的动态多元性、风险的开放组合性、风险收益的期权性等需要;适应了风险投资机构低成本组建的经济需要;适应了风险投资机构资金运用灵活性的需要;适应了风险投资组合投资的需要;适应了投资人资金有效使用的需要。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经济管理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F22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59-03

引言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40余年中,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内容和办学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高等教育体制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二是包含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十年制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建立并得到完善;三是创新意识成为优秀人才的必备标志,这些变化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改革。但是,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加快,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主动适应并引领社会的优秀人才,是高校目前应该高度关注并力求解决的难题。按大类招生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大类招生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3种:(1)“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计划完成3年以专业理论为主专业实践为辅的课程学习后,第4学年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集中进行以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知识学习的一种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2+2”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按一级学科大类进行通识培养,学生主要学习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后两年进行专业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学生入学两年后实行一次专业分流,可在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重新选择专业(特殊专业除外),转入与转出比例均控制在 10%以内;(3)“1+3”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不分院系和专业集中开设公共基础课程,进行集中教学、集中管理,在后3学年,有了第1学年的基础作铺垫,逐步开设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划分课程群,进行专业课学习。

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变化,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商学系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

一、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在招生和人才培养上进行大胆改革,即按大类招生和专业分流培养。2012级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共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财政学6个专业,分属管理和经济两大学科。2013级和2014级基本上按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和培养,其中,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3个专业;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包括经济学和国际经济贸易两个专业。因此,2012级招生和培养的类更大一些,包括专业数多,涉及学科领域更大;2013级和2014级招生和培养的类更小一些。正是由于上述差异,2012级和2013级教学计划也略有差异,特别是前两年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但2012级和2013级人才培养模式相同,培养目标和专业模块化结构也相同。

(一)培养目标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既要适应大众化,又要注重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要坚持贯穿“强化基础、注重实践、鼓励创新、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并结合合肥工业大学的办学优势,培养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既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标准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实质,是要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注重职业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以及专业素质等的素质培养。具体来说,知识、能力、素质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1.知识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系统的、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3)掌握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文献检索、情报信息、技术经济分析方面的知识。

2.能力

(1)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及发现、分析和解决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2)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和管理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

(4)具有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评价、生产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译、写作能力。

(6)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

(1)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良好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

(4)从事本专业领域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三)培养模式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该校区自身的特点,选择“2+2”模式作为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按大类招生后的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即以学分制为平台,把学生的学习期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注重通识教育,设置相同的基础性课程打通培养;第二阶段注重专业教育,学生根据校区制订的专业分流方案,结合自已的爱好和专长在所在系现有的本科专业中重新做出专业选择。

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2+2”人才培养模式的通识教育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学校层面的通识教育,主要体现在学校整体设计的通识模块的课程;第二个是院系层面的通识教育,主要体现在各系设计的学科基础模块课程。也就是说,将大学4年时间主要划分为两个培养阶段,前2年主要按经济这个大类进行培养,依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构建宽基础平台,将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基础性知识既包括公共基础课,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传授上。这一阶段的主要培养任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阔学生眼界,着力养成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为后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方式方法及能力上的保障。第4学期结束后,学生需要在学科大类内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优势特长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后两年集中进行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形成个人职业技能。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有效整合,以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型、实用型、社会适应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学生认为这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被动和盲目选专业的问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培养模式。

二、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一)课程设计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和关键在于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在“2+2”培养模式下,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商学系根据“2+2”人才培养模式,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课程设计的思路为:前2年要淡化专业界限,按一级学科为基础分大类进行通识培养,学生主要学习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工商管理类专业和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在通识教育部分的课程设计是相同的,包括素质教育、数理基础、信息技术及工程训练4个模块;后2年进行专业培养,学生主要进行专业课程、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不同专业开设的方向必修、工程实践及选修课程都各不相同,其中选修课程分为专业方向选修课和个性化教育两部分。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既有利于院系根据各自的学科专业特点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设立专业,也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以及就业或考研等因素重新作出专业选择;课程设计时既考虑到各专业在能力需求上的差异性,又保持相关专业的内在联系。这样,更能体现合肥工业大学作为工科院校的特点,培养工科院校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所必需的能力;同时,还开设了个性化教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人爱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2+2”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体现在模块化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工程实践模块”。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方面推陈出新,突出所设专业的针对性、适应性以及工科类特色。

(二)课程体系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主要包括4个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

1.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目的要求学生关注知识的全面性和普遍性,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融通,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视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们得到高层次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主要包括素质教育模块、数理基础模块、工程训练模块和信息技术应用模块。

(1)素质教育模块:大学生体育基础、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大学语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2)数理基础模块: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等。

(3)工程训练模块:工程训练、计算机拆装实习等。

(4)信息技术模块:C语言、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等。

2.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课程是专业学生所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主要依据各课程的相对重要性而划分的。学科基础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类模块和经济与贸易类模块。各个模块开设的具体课程如下。

(1)工商管理类模块:企业管理、企业会计、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

(2)经济与贸易类模块: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投资学、货币银行学、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量大模块,必修课程模块又包括工商管理和经济与贸易两大类,选修课程模块的设计采用小模块和大平台相结合的思路,包括素质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两个模块。素质化教育模块主要由通识教育选修课、工商管理类选修课和经济贸易类选修课3个部分组成。个性化教育同样包括工商管理和经济贸易两大类,在这两大类模块中,又分为自然科学、社会技能与文学和艺术3个小模块。小模块中提供了限定专业的选修课程。而大平台则为各个专业提供了公共的选修课程,主要关注创新教育,强调个性化。

4.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模块主要体现了工科院校办学的优势和特色,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类和经济贸易类。与专业必修课一样,工商管理类分为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经济贸易类包括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具体模块内容包括社会实践、认识实习、市场调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设计等。

在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结构图中可以看出,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任何一门专业的通识教育模块都是相同的,而不同专业的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工程实践模块却不尽相同。例如,学科基础模块中的宏微观经济学既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也是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课程;而证券市场分析课程是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必修课,但却不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另外,如果增加一个新专业,则模块化的结构不需要改变,只需要对模块化中的课程进行调整。这种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差异。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

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民币均衡汇率;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相对价格水平

[中图分类号] F82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7-0073-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购买力平价学说动态表述及其应用研究》(07JA790025)项目研究成果。

一、近期人民币汇率研究成果综述

均衡汇率是判断汇率水平是否失调及汇率政策是否需要调整的主要客观依据。从理论上说,均衡汇率最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均衡价格是最符合经济资源配置需要、最有效率的价格,将实际汇率保持在均衡汇率水平上,是最符合经济资源配置需要的,也是最有效率的。 均衡汇率的计算方法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五种,且被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就是以购买力平价(PPP)学说为基础的均衡汇率,第二类则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现代均衡汇率理论,主要有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3)提出的要素均衡汇率(FEER)模型,Stein 和Allen (1995) 的自然实际均衡汇率模型(NRER);麦克唐纳德(McDonald,1998)提出的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和爱德华兹(Edwards, 1994)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ERER)模型。林伯强[1](2002),使用要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估计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其结论是1997 年和1998 年实际汇率高估分别达18.13 %和18.15 %。1999 年高估状况得到缓解, 达15.12 %;到2000 年实际汇率高估状况得到根本性缓解,仅为8.18 %。FEER 法的突出代表Williamso和他的研究伙伴们在2003年采用FEER 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2],其结论是:“人民币显然处在被低估状态,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因素考虑,中国都可以从货币升值中得到好处。……,人民币需升值20―25%,……,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有好处”。香港中文大学的Chou and Shih[3](1998)利用购买力平价计算过人民币均衡汇率,其研究成果结论是:1978--1989年间除1986年外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率都是被高估,1990--1994间除1993年外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率都是被低估。邱冬阳[4](2006)运用1997-2005年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论是支持人民币PPP成立。本文将对PPP学说进行重新审视,给出PPP学说的动态表述,然后依据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探讨。

二、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动态表述

20世纪20年代,卡塞尔(Gustav Cassel)在总结已有的PPP学说的基础之上系统提出了静态PPP理论,即绝对PPP理论(绝对静态)和相对PPP理论(相对静态)。由于“一价定律”即:经过汇率折算后各国商品的价格都应该相等,明显不成立,所以绝对PPP理论的表述: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等于两个国家的商品价格比率是不成立的。所以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转向运用相对PPP理论来研究汇率,但在基年的选择上又存在差异,以致于得出很多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结果,有很多学者甚至全盘否定PPP学说。我们认为我国尚不满足静态PPP理论的前提条件,所以静态PPP理论不适用于中国,但PPP学说并不等于静态PPP理论,PPP学说的思想是正确的,货币的购买力就是货币的价值,同商品价值决定其价格的道理一样,货币的购买力是汇率的最主要决定因素,这并不依赖于“一价定律”是否成立。

我们依据国际比较项目组提供的世界各国汇率和购买力数据,计算出世界各国的相对价格水平(K):

然后做出散点图(图1给出了2005年散点图),从各年份散点图可发现有这样的规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随着人均GDP(AGDP),按购买力法计算)的增加,K值呈逐步趋向于1的变化规律。对于发达的经济体而言,其K值在1附近波动。

注:AGNP表示以PPP法计算的人均GNP,纵轴则代表相对价格水平K 。

我们已经对PPP学说的动态表述作出了初步研究[5](吴骏等,2005),得出动态PPP理论表述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短期均衡汇率是围绕着长期均衡汇率作上下波动,长期均衡汇率是指(参见图l):

(1)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长期均衡汇率是由货币的购买力所决定,并且在一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时期,其长期均衡汇率将逐步趋向于货币的购买力。

(2)对于发达的经济体而言,其长期均衡汇率就是货币的购买力。

我们提出的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概念是相对于静态购买力平价理论而言,静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指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含义是:两国在某个时点上的均衡汇率是由这两国在这个时点上的一般物价水平之比所决定(St=Pt/ Pt*),所以它是绝对静态表述。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含义是:两国在某个时点上的均衡汇率是由这两国在这个时点上的一般物价水平相对于基点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率之比和基年的汇率所决定(St=S0 Pt/ Pt*),所以它是相对静态表述(或比较静态表述)。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含义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国的均衡汇率将逐步趋近其货币的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它指出汇率调整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汇率、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生产的技术水平等因素相互影响,导致一国经济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短期均衡汇率将逐步向长期均衡汇率回归。且发展中国家长期均衡汇率线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动的,所以它是动态表述。

三、对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检验

由于二战后东亚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所以我们将对东亚地区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实际汇率走势进行分析,我们利用1970-1996年间数据进行分析。

在表1中我们给出了除中国外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在1970―1996年间实际汇率变动趋势(由于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所以我们选择了1970-1996年时间段)。

从表1可见东亚国家的实际汇率都呈升值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在1970―1996年间对东南亚地区国家是基本成立的。

数据来源:1997―2000年《国际统计年鉴》。E1996和E1970分别表示1996年和1970年的实际汇率,计算公式为E=S×P*/P,若E1996/ E1970< 1,这表明该国实际汇率呈升值态势。

四、模型计算和分析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人均收入越高的国家其K值变化规律越明显,而低收入国家K值波动很大。其原因是:⑴低收入国家大部份经济规模较小,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矿产资源,地理环境,外国援助等。⑵战乱。⑶汇率市场化程度低。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对样本进行筛选,原则是:以2001年的129个样本为基础,从中删除:按PPP法计算2001年GDP总值小于400亿美元的样本国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然后我们重新做出样本散点图(图2我们给出了2005筛选后的样本图),可见“相对价格水平将逐步趋向于1” 的态势更加明显。

注:AGNP表示以PPP法计算的人均GNP,纵轴则代表相对价格水平K

1.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

我们以筛选后的2005年世界各国数据为样本(见图2),以AGDP为主要解释变量, 对欠发达的经济体用双曲线方程作回归分析得出下列模型:

Ln k =6.30― 0.61ln AGNP(1)

(22.4) (-20.47) R2=0.87

D-W=2.24 F=419

括号内为t统计量,从上模型可计算得出2005年中国相对价格水平K=2.78,相对应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均衡汇率为$1=¥6左右。

2.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测

我们定义:相对价格水平偏差 = 实际相对价格水平 ― 长期均衡汇率所对应的相对价格水平。表1给出了2005年世界15个经济大国的相对价格水平偏差,可见中国相对价格水平偏差最大,其次是印度和俄罗斯。所以2005年以后,这3个国家货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都出现了升值。未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因素: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汇率向长期均衡汇率回归。

(1)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我们不妨假定从2005年后10年内,中国人均GNP增长率比其它发展中国家人均GNP增长率平均水平高4%,由模型(1)两边微分可得:

由(2)可得:人民币相对价格水平(K)平均每年将减少0.61×4%=2.44%。也即人民币实际长期均衡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2.44%。

数据来源:依据世界银行编著:《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所提供的数据计算而成。

(2)市场汇率向长期均衡汇率回归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市场汇率向长期均衡汇率回归也即使人民币相对价格水平偏差=0,这将会使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8.08-6)/8.08=26%。如果中国政府计划用10年时间使人民币相对价格水平偏差=0,则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2.3%。

四、总结

我们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重新审视,给出了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动态表述,然后依据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均衡汇率为$1=¥6左右,在未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将使人民币实际长期均衡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2.44%,如果中国政府计划用10年时间使人民币市场汇率回归到长期均衡汇率,则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又将升值2.3%,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则在未来10年内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4.7%左右,这样10年后人民币市场汇率才能回归到长期均衡汇率。

[参考文献]

[1]林伯强.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估计与实际汇率错位的测算[J].经济研究,2002,(12):60-65.

[2]约翰•威廉姆森. 人民币汇率与全球货币体系[J].国际金融研究,2003,(12):53-56.

[3]Chou W L and Shih Y C.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the Chinese Renminbi[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8,(26):165-174.

[4]邱冬阳.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J]. 经济研究,2006,(5):31-40.

[5]吴骏,夏炎,周永务. 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与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3):38-45.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Based on The Purchase-Power Parity(PPP) Theory

Xi Xinyan1,Wu Jun2

(1.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 Shanghai 201620, China;2. Hefei Industry University ,Hefei 230009, China)

Abstract:Reconsidering The Purchase-power parity(PPP) Theory ,we bring out a dynamic view of it .After discussing 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RMB with this view ,we find 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RMB against USD in 2005 is about $1=¥6 . What’s more , with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 ,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RMB will increase by 2.44% every year.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will spend 10 years to make the market exchange rate back to long-term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 the real exchange rate of RMB will increase by 2.3% furthermore. Taking these two factors into account ,only if the real exchange rate of RMB would increase by 4.7% more or less, it would return back to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after 10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