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本文在总结湖泊旅游概念的基础上,从辽宁省湖泊旅游资源出发,分析了人工湖泊开发旅游的特点和现实意义,进而提出了辽宁省发展湖泊旅游产业要搞好定位,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坚持规划先行、政府主导,突出自身特点,整合旅游资源,发掘旅游产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推进产业升级等对策。

关键词:湖泊旅游产业 发展差异 对策

随着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辽宁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湖泊旅游资源很丰富。有名气的湖泊旅游区少,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如何发挥、利用好湖泊旅游资源,推动辽宁省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当前各级政府、院校、旅行社和相关经营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湖泊及湖泊旅游的概念

湖泊是指陆地上的贮水洼地,是湖盆、湖水及其中所含物质组成宽阔水域的综合自然体。湖泊旅游是利用湖泊富于变化的水文形态、生动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积淀和相关的游乐设备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全方位的服务产品。旅游者以体验湖泊的特殊景观环境和进行以湖泊为依托的各种活动为目的的旅游经历。

湖泊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水质、位置和成因来划分。以水质区分, 可以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以湖泊的位置来区分,可以分为平原湖泊、高原湖泊和城市园林湖泊。但通常情况下以湖泊成因划分较多,以湖盆的成因可以分成:“河迹湖”因河流改道而形成,如鄱阳湖、洪泽湖、洞庭湖等,通常他们成为河流水量的调节湖;“构造湖”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而沉降形成的积水盆地, 如滇池、洱海,这类湖泊常与隆起的山地相生相伴;“海迹湖”又称泻湖是古海湾封闭而成,如太湖和西湖;“堰塞湖”是因山崩、火山熔岩、泥石流等堵塞河道而形成, 如镜泊湖、五大连池。“冰川湖”是冰川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湖泊,如新疆天池;“岩溶湖”为岩溶地区的溶蚀洼地而形成,如路南石林中的剑池。“火山湖”是因火山喷发后遗留的火山口积水而成,长白山天池为最著名的火山口湖。“人工湖”人工修建的水库和整理河道形成的洼地,如千岛湖。

湖泊旅游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湖面旅游,指在湖泊的主要水面中进行的旅游活动,也可以称为湖上旅游。包括湖中的岛屿观景、垂钓,水面上进行的康体活动,如游艇、帆板等体育项目以及在水上实施的农渔业观光。这是湖泊旅游的核心内容;二是在湖滨进行的观光及休闲活动,诸如观赏鸟类、享用湖滨浴场等,这是湖泊旅游的周边内容;三是在湖滨周围设置观光带,这个区域相对较大,包含了所有的观光、休闲、疗养、考察以及会议等一系列活动,属于湖泊旅游的扩散内容。

对湖泊旅游区优劣的评价

对湖泊旅游区优劣的评价大体有以下六个因素:一是观赏性。湖泊的观赏性体现在湖泊的水色,其透明度、水深、浮游生物、溶解物质、湖底沉积以及周围的天气、温度对观赏的影响。二是独特性。湖泊的独特性是其吸引力的来源,景观的独特性越鲜明,对游人的吸引力越大。三是景观丰度。在同一湖区旅游资源的多寡,景观的类型越多,旅游方式越丰富,越能吸引不同兴趣的游人。四是季节性。可供旅游的时间越长,越能吸引投资者青睐,容易形成良性循环。五是通达性。景区距离一、二级客源市场的交通要通畅、方便、快捷。六是生态性。湖泊旅游具有较强的环境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没有好的水体支撑和生态环境,湖泊旅游就无从谈起。

辽宁省的天然湖泊不多,有卧龙湖(位于沈阳城西北康平县城西1公里,湖面面积64平方公里,是我国东北地区大型淡水湖泊之一)和新民小西湖(距沈阳市区40公里,位于新民市当堡镇境内。面积近7平方公里)。由于辽宁省天然湖非常脆弱,处在保护区内,人为开发难度很大,往往使人忽视了另一个湖泊旅游资源—水库。辽宁省有大小水库上百个,每个城市都有,其中大型水库26座。前三位的大水库分别为:本溪桓仁桓龙湖,总库容34.6亿立方米,水域面积99平方公里;抚顺大伙房水库,总库容21.8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10平方公里;本溪观音阁水库,总库容21.68亿立方米,水域面积62平方公里。此外还有汤河水库、 窝水库、柴河水库、清河水库、棋盘山水库、尚屯水库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些水库有的也在开发,但以水面开发为主的较少。特别是随着“十二五”辽河治理规划的实施,沿着辽河流域的泄洪区将出现五个总计10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辽宁省湖泊旅游加快开发的日程已经到来。

人工湖旅游资源开发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一)人工湖旅游资源开发的特点

湖泊旅游的开发在辽宁省容易受到忽视,是因为不缺少亲水旅游景区,辽宁省有1700多公里的海岸线,沿海岸旅游景区众多。另外也有受挫折的经历,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有投资者看到湖泊旅游的巨大潜力,将目光瞄准了辽宁省最大的天然湖泊—卧龙湖,与当地政府签订了购买协议,投巨资改造卧龙湖。可惜的是这种投资改变了卧龙湖的生态环境,水位急剧下降接近枯萎,不得不收回建成自然保护区,这个教训至今历历在目。

人工湖(水库)与天然湖开发存在很大的差异。人工湖泊不论是为了水力发电、防洪灌溉,还是为了城市生产生活用水而建,其功能很明确,人为因素较多,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密切。从生态角度来看,人工湖泊与天然湖泊迥然不同。人工湖泊的形成,本身就打破了原有自然的生态格局,使其地下水位的上升、区域水面增加、空气湿度的加大、水流速度的减缓。同时也使水体自净能力减弱,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所以必须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加以保护,尽量减小这种负面影响,没有旅游开发也需这样。而从旅游开发的效果来看,人工湖的优势很明显:一是从景观构成来看,人工湖泊的构成更加复杂丰富。它有宽阔的静态水体、自然的山林。还有坝体及其他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又有相应的动态水系,如泄水成瀑、航船过闸等,有别于天然湖泊的景观个性。二是从旅游利用的角度来看,人工湖泊建设的过程中,交通、通讯、电力、住房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多已形成,与天然湖泊相比较,其开发旅游的基础条件较好,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较少。三是人工湖泊是人为建造而成的,有关景观、景点和其他设施,可以事先策划、统筹安排,节省开发旅游功能时所需要的投资和时间。综上,开发人工湖泊旅游的现实和长远意义重大。

(二)人工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

1.增加新的旅游景区,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旅游活动能有效地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健康,满足人们开阔眼界、增加阅历、丰富知识、体验审美情趣等多种文化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将逐步增加,休闲假日逐步增多,旅游就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消费内容,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需求。因此,随着出游人数的不断增长,对旅游景区必然产生更大的需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湖泊旅游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据统计,全国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中有三分之一的景区与水有关。水是人类日常生活、繁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亲水的习性永远不会改变。而湖泊型的水域,与海洋不同,属于静态水体,可以产生镜面效应。湖泊四周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会形成实景虚影同现、景物秀美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人工湖泊的高大坝体也会引起游人的关注,它能体现出一种雄壮的人工美,与湖泊水色、山林风光的自然美形成对比。具有互相烘托、映衬的作用,更加丰富了游览审美的内容。人工湖的有关建筑和配套设施,如水电站的发电系统、船闸或升船机系统等,是科普性的旅游内容,可以满足人们增长见识的心理需求。另外,湖区远离喧嚣的城市,在大量水体的调解下,温湿度要比湖区外更适宜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湖泊旅游是游人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发挥人工湖泊的资源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目前辽宁省绝大多数人工湖泊的修建是为了防洪排涝、解决农业灌溉的同时利用水能发电,也有一些主要是解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如果要在这些人工湖泊上开发旅游项目,科学合理地拓展其旅游功能,会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率,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也会出现污染环境等问题。只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采取适宜的措施, 就能将大量的人工湖泊资源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之产生应有的效益。现在虽然很多人工湖没有开发其旅游功能, 但是周围群众已经很自然地逐渐把人工湖泊作为其重要的旅游度假选择地。每逢休假时,有不少群众自发地到水库区度假休闲。无序的旅游行为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各种干扰、影响、污染,甚至破坏。而水库的管理者无从下手管理。如任凭这种自发的旅游活动发展下去,这些人工湖泊的生态环境就会恶化。开发旅游项目会顺其自然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一个旅游区的游客的多寡也是鉴别旅游环境好坏的标准,环境很差的旅游区是不会受到游客喜欢的。当然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必须跟上,就能有效地避免对湖区的破坏,就能使人工湖泊区的生态平衡保持稳定,从而实现对人工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发展湖泊旅游的对策

近十年来,辽宁省有些地方对水库已经进行旅游开发,如棋盘山水库、清河水库、葠窝水库、观音阁水库、汤河水库等,有些已进入国家A级旅游区行列,但总体看开发数量不多,质量不尽人意。规划粗糙,随意性较强。房地产式开发味道很浓,别墅区、宾馆、人为景观随处可见。开发模式雷同,特点不够突出。建议今后对水库的旅游开发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搞好定位,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

对于中小型水库而言,其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来源于湖泊水库所在市、县周边的居民。将观光游览和度假休闲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观光游为主的原则,有条件适当开发水上游乐项目。未来这些中小水库可能是游客休闲度假、休疗养的主要区域。大型水库的旅游项目开发应遵循综合性原则,大力开发与发展大型水上运动、水上娱乐、观光度假等参与性或有刺激性的旅游项目。

(二)规划先行,坚持可持续发展

旅游开发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才能确保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根据辽宁省大多数湖泊为人工湖泊的特点,每一处湖泊旅游的开发,要注重挖掘湖泊的各类旅游资源,把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运动体验、休闲疗养等功能凸显出来,科学划分区域。坚持规划的严肃性,避免随意性。

(三)整合资源,增强旅游促销力度

在风景区内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将相对分散的景点相连成片。好的旅游景区之所以能够发展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和周边其它旅游景区的亲密合作,形成旅游热线。在旅游大区域建设中,重点加强主体资源与周边旅游项目及区域的联合,打造品种多样、层次合理的旅游路线,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四)重视创新,加强资源开发

根据辽宁省的气候特点,要增加冬季旅游项目。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服务设施、体现北方冬季自然景观和冰雪运动特色。辽宁省的温泉资源丰富,每个部分城市均有温泉,有的城市有多处温泉。利用辽宁省的温泉资源,增加旅游开发的项目。提高开发旅游资源的深度和力度,提炼形象元素以突出北方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要在为旅游者提供方便的服务和良好的接待设施的同时,把人才的培养工作作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要充分发挥辽宁省各大中专院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湖泊旅游急需的各类人才。使游客在愉悦感官、享受体验的同时增加文化品位。

(六)完善旅游设施,改变交通状况

对辽宁省多数已开发和待开发的水库,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是离城镇较远,便捷的交通是湖泊旅游开发的重要前提。省级旅游管理部门要同交通部门加强协调,改善通往各湖泊旅游区现有的交通状况,形成将其他各景区互通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各风景区的通达性,这不仅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也大大加快了湖泊旅游的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对其他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增建和改建工作,实现旅游产业的快速升级。

参考文献:

1.周玲强,林巧.湖泊旅游开发模式与21世纪发展趋势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1)

2.冒宇晨,王腊春,陈昌春.长白山天池湖泊旅游地的特色与发展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4)

3.杨,章荣亮,朱创业.湖泊旅游转型升级对策研究—以蒲江县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1)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长白山;全域旅游;地学原理;科普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219-05

1 旅游业发展的新理念

2013年,厉新建教授在其《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概念。针对旅游业提出了全新资源观、全新产品观、全新产业观和全新市场观的“四新理念”。2014年,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发表了《“全域旅游”驱动要素与发展模式》,提出全域旅游的全景、全时、全业、全民的“四全模式”。2016年1月19日,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1]。这是一个对我国旅游业具有深远意义的新理念,是引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我国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2016年2月5日,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长白山是国家首批创建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2016年6月26日,吉林省旅游局在长白山举行 《长白山全域旅游高峰论坛》,探讨吉林省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2016年12月18日,由吉林省教育厅主办,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东北亚休闲经济研究中心承办的主题为“吉林省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与人才支撑”的《长白山学术论坛》在长春举行。2017年2月,长白山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长白山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会,面向全球总投资800亿元的招商项目,涉及旅游、文化、生态、健康、交通五大类31项业态丰富、发展强劲的项目。由此可见全域旅游在全国、在吉林省旅游业转型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当前关于全域旅游的概念与内涵,众多学者从理论高度、现实需求等不同领域做出了宏观的和微观的论述。有认识上的一致性,也有理解上的差异性。但总体上可认为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涉及面广,关联性大。与传统旅游相比,全域旅游既可使旅游空间布局趋于完善,也能促进产业间融合度的提升,是对“景点旅游”一花独放旅游模式的变革。

旅游行为产生的客观因素是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资源环境的区域差异;旅游行为产生的主观因素是人类对不同文化体验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旅游业的产生在于旅游行为对旅游地及旅游途中的一切服务需求,直接、间接地涉及各层级的产业供给;全域旅游则体现了旅游供给侧的宽泛性和旅游体验侧的多元性。

从旅游供给侧上看,全域旅游涉及旅游空间上的广泛性与差异性;涉及旅游时间上的季节性与连续性;涉及旅游资源的全面性与特色性;涉及相关产业间的关联性与支撑性;涉及就业上的大众性与选择性;涉及导游产品的开发性与层次性;涉及政府协调的宏观性与综合性等。

从旅游需求侧上看,全域旅游适应旅游体验需求的多元性;适应旅游文化需求的层次性;适应旅游群体的多样性;适应旅游方式的灵活性等。

毋庸置疑,全域旅游首先是旅游地域空间概念扩大化。但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尺度性,决定了全域旅游并非区域全覆盖,也不是简单无序的景区全覆盖。全域旅游是通过对区域内各种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提升,实现一定空间上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其中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全方位开发的核心,而科学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满足旅游需求,促进科普旅游发展的基础。

依据旅游需求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长白山区域地学形成原理,旨在提升长白山全域旅游的科学文化内涵和为科普导游服务。笔者尽量回避较多的学术概念,并选择几处展示地学知识的景点做为辅助。

2 长白山全域旅游开发的地学体验文化

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旅游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文化需求是旅游的根本动因,旅游过程实际上是文化的体验和享受[2]。

科学是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科学的独特性在于系统地理解事物,并且对自身创造的成果保持持续的批判态度。科学地通过这种方式在人类文化中发挥多种多样的作用,它对人类文化做出的贡献值得人们对之进行特别研究[3]。 旅游需求中的科学探讨,是人类系统体验和理解事物的通常表现。

长白山属于“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旅游景区”的统一体。在长白山的全域旅游开发中其地文科学的文化内涵是体现区域旅游形象的核心旅游资源。旅游者在旅游区的重要体验需求之一,是直观地体验长白山旅游区内涵的科学知识,包括长白山地学形成原理、生态学原理等等。

2.1 长白山地学原理的旅游文化意义

广义的长白山泛指长白山脉,是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山地的总称。介于北纬 38°46′~47°30′,东经121°08′~134°。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至千山山脉老铁山,长约1300余km,东西宽约400 km,总面积约28万km2。

狭义的长白山专指长白山火山,位于吉林省安图县和白山市境内,是中朝两国的界山。长白山火山原始自然,景色壮美、神奇秀丽,充满科学的奥秘和艺术灵感,是世人瞩目的神奇之地,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是吉林省重要的旅游胜地。在此主要研讨长白山火山地区全域旅游的科学文化开发与体验问题。

长白山旅游区在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景观学、生态学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长白山旅游资源深层次的科学知识开发,可以满足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生态旅游知识,获得求本探源、体会人地关系、享受自然情怀、感知天人和谐的生态体验,享受科学文化的激情。所以发掘自然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是展示长白山旅游形象的科学本源,是满足游客探求知识欲望的重要途径,是广泛吸引中外游客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长白山休闲旅游文化开发与休闲经济发展关系的需要[4]。

在长白山全域旅游开发中,其独具的地文科学文化内涵是核心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主要方面。它神奇的火山地貌;它神秘的地质科学原理;它复杂多样的地理学过程;它壮美的森林生态系统;如幻多变的水文景^,显示它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内涵。因此,长白山的火山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奇观、森林生态成为长白山旅游形象定位的主导因素,是旅游需求的核心内容。在长白山广阔的区域内均有科学观察的景点,吸引着众多科学爱好者,是开展全域旅游科普体验的最佳区域。

休闲旅游者最大的需求是在放松身心的基础上,获得审美的情趣、文化的感染和科学知识的补充。旅游资源多种多样,但决定其品质的是科学文化。有了科学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旅游地就会凭添无限魅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休闲旅游的普遍化,旅游专业化服务的科学文化品位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重视[5]。

休闲旅游过程融合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具备充满科学文化内涵的导游产品,其中导游服务的科学文化内涵是旅游整体服务层次的主要标志。导游与导游服务的科学含量和水平,关乎长白山旅游的科学品位和服务水准。了解长白山形成的地学原理是开展长白山科普旅游所必须,是提升长白山全域旅游科学品位的基础。

2.2 长白山形成的地质背景

长白山火山地处东亚大陆边缘,位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前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是一座复合式盾状的休眠火山,具典型的火山地貌。山体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相对高差近2000 m。巨大的火山锥体顶部形成火口湖――天池,围绕天池是16个海拔2500 m以上的奇峰,陡峭险峻,雄姿各异。

长白山的形成经历了极为复杂的地质发展史,历经沧桑,详述不尽。大约在6亿年以前,地质学上称为元古代的地质时期,这里是一片。距今5.7亿年前的元古代末期到距今6500万年前中生代的5亿年间,地球经历了一系列的构造运动,影响着该区的地壳变迁:早古生代(距今5.7~4.09亿年前)地球经历了地质学上称为加里东期构造运动;晚古生代(距今4.1~2.45亿年前)经历了海西期构造运动,期间海水逐渐从这片几经沧桑的古陆上退出,经过频繁的地壳变迁所形成的古老岩层逐渐褶皱隆起成为山地。到了中生代(距今约2.5亿年~6500万年前),地球又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在此基础上,该区同时经历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隆起的山地被剥蚀切割,形成了山谷相间、盆地发育的复杂山地形态。进入新生代(始于距今6500万年前),发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岩浆活动频繁;大约在距今500万年前的第三纪末期,经过千百万年的外力侵蚀,该区已经成为波状起伏、山丘散布的准平原了。

2.3 长白山崛起过程的旅游科考

第三纪末本区形成的准平原地表形态,遭受了一系列构造断裂的影响,地下深处的岩浆大量喷出地表,开始了长白山火山的崛起过程,大致分为以下阶段:

2.3.1 长白山火山造盾阶段

距今500~200万年前(地质学的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期),在长白山地区发生过多次裂隙式的玄武岩岩浆喷发。由于本期玄武岩浆粘度较小,在地表的流动性较强,流淌的距离较远,覆盖了本区第三纪末形成的准平原低洼地面,建造了广阔的跨越中朝两国面积达15000 km2的玄武岩熔岩台地,号称“盖马高原”。这个台地高原形成的过程称之为长白火山的玄武岩造盾过程,通常称之为“火山盾”,它奠定了长白山火山形态的基础。

火山盾以今天的天池火山为中心向四周缓慢降低,构成了长白山火山周围海拔约600~1100 m之间的高原与台地,展布面积达7200 km2。在中国境内玄武岩熔岩台地主要分布于吉林省的和龙、延吉、安图、长白等地,沿图们江及鸭绿江流域展布。

这一阶段的玄武岩浆喷发,虽形成了广阔而平缓的玄武岩台地,但火山活动喷发的岩浆仅覆盖了当时的山间盆谷地等较低地面,并未将原始地面全部覆盖,因此,在今天的玄武岩台地上,星罗着规模不等的中低山和丘陵,这些山体均为长白山玄武岩造盾前的古老山体在玄武岩台地上的残余部分,组成山体的岩石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及其它变质岩,也有老第三纪的玄武岩[6]。

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广阔的玄武岩台地景观以及玄武岩的露头成为科普旅游的重要观看考查景点。在图们江上游崇善一带、鸭绿江河谷、松江盆地、二道白河、望天鹅(十五道沟)等地均可体验玄武岩的形态特征和壮观的柱状节理特征。柱状节理是玄武岩中的一种原生构造,其中望天鹅风景区的石柱崖是玄武岩柱状节理的典型地貌景观。石柱崖横跨距离60 m,高28 m,下部以挺立的石柱为基,上部以横卧的石条为顶,该形态对研究熔岩流的方向有重要的科考意义。

在长白山火山周边的中、低山则是在玄武岩台地上残余的更古老岩层构成的山体,如二道白河镇附近的山就是古生代的白云质大理岩和老第三系玄武岩的残丘出露在玄武岩台地上。

2.3.2 长白山火山造锥阶段

长白山火山锥体的形成大致始于65万年前(地质学称第四纪的中更新世),长白山火山由原来裂隙式喷发转为中心式喷发,喷出的熔岩和各种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四周的玄武岩高原和台地上,筑起了一座雄壮的火山堆体。火山锥体的主体构成均为粗面岩,粗面岩锥体造锥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5~50万年前,在造盾玄武岩之上中心式喷发粗面岩浆,这期岩浆流动性差,主要覆盖在喷发中心附近,建造的粗面岩锥体很陡峭。熔岩流厚度常常大于50 m。在长白瀑布下方陡崖的粗面岩层即该期形成。在人们登山到海拔2100m左右,经过“黑风口”附近时,也可观察到的粗面岩的特征。

第二阶段,50~25万年前,喷发粗面岩浆与粗面质火山碎屑,总体上构成火山锥体顶部相对较平缓的丘陵状地貌部分,地表坡度相对较缓。

第三阶段,25~10万年前,形成火山边缘近顶部及锥体外坡上巨厚的粗面质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岩。在每两个造锥阶段之间,都有碎屑物堆积,显示了层状火山的特征。

在造锥过程中,也伴生玄武岩喷发,如晚更新世(距今9~13万年)的广坪期玄武岩,主要分布在朝鲜一侧。

每一次喷出的火山物质都使火山增高约200 m以上。同时,在主火山口周围,还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

在距今11000~15000年前(第四纪全新世期间),火山再次复活,喷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黄色浮岩,局部厚度达60 m。这次猛烈的爆炸式火山爆发,使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状火山口。随着喷发强度及熔岩温度逐渐降低,熔浆在火山通道内逐渐冷凝并堵塞岩浆通道。

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口内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断补给,逐渐蓄水成湖,形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口湖,湖面海拔2194 m,水面积9.82 km2,最大水深373m,平均水深204 m,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天池。

如果从长白山北坡登顶,不仅要体验天池美景,辨别欣赏围绕天池的16座奇峰,更要仔细观察身边的淡黄色浮石构成的天文峰,它就是爆炸式喷发产生的浮岩及岩石碎屑堆e而成。

2.3.3 长白山的近代火山塑造

长白山近代火山活动主要指近5000年以来的火山喷发活动。5000年前长白山火山喷发,出现伞状火山喷发云,形成空降火山碎屑堆积,表现为黄色火山碎屑堆积层次;距今约4000年前发生过中小规模的喷发,喷发物分布于天池气象站及其北部山脊上,形成火山碎屑岩[7]。

长白山近代规模最大的火山喷发发生在公元1200年前后,是世界上罕见的火山大喷发,喷发的物质主要是浮岩、火山灰以及爆炸产生的岩石碎屑。喷发的火山灰向东一直飘落到日本。岩石碎屑混杂火山灰堆积在火山椎体周围与台地交界的广大地区和山体的沟谷低洼之处,形成凝灰角砾岩,大约从海拔1100~2000 m均可观察到。导游和游客在小天池湖畔观察脚下的岩石以及岳桦林中从峭壁滚落下的巨大岩块,均为凝灰角砾岩,应仔细观察其形态特征。刻有“石破天惊”字样其裂缝中有岳桦生长的大块岩石也是凝灰角砾岩。

如果到长白山西坡游览,可以考查体验长白山大峡谷的壮观。这条峡谷是是锦江的上源,故也称锦江大峡谷,长约有60 km,宽度从几米到300 m不等,垂直深度约有150 m左右。大峡谷沿着地质断裂发育,在流水强烈侵蚀下形成,陡峭的谷壁和形态奇异的残留岩柱,展示出火山凝灰岩的特征。

公元1200年的火山喷发,还使火山周围超过2000 km2的原始森林被火山碎屑流和火山泥流摧毁和掩埋。

长白山火山碎屑、火山灰与大气降水、长白山融雪水结合, 形成火山泥流,以异常强的活动性自山体向下涌入二道白河河谷,长途倾泻直至松花江谷地的中、上游。火山灰泥流,改造地貌形态。在二道白河两岸沉积的火山渣、火山灰构成了今天二道白河镇的基础地面。在火山渣构成的平坦地面上生长着树干橙黄挺拔、枝杈舒展婀娜的长白松(俗称美人松),成为二道白河镇一带的独特风景。

自公元1597年以来,史料记载长白山火山曾有过三次小规模的间歇式喷发:第一次喷发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万历二十五年),目击者记载,有“放炮之声,仰见则烟气张天,大如数搂之石,随烟折出,飞过大山后不知去处”。第二次喷发是1668年(清康熙七年),长白山区下了一场“雨灰”(即火山灰)。第三次喷发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午时,天地忽然晦螟,时或赤黄,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四更后消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刘建封(清)亦在《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长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燃之以烤鹿脯,与寻常木炭无异。”

经地质工作者考证,这些木炭即炭化木,是由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熔岩烘烤、燃烧和炽热火山灰掩埋炭化的结果。目前发现长白山炭化木距今约1000余年,长白山南坡长白县境内海拔1400 m处遗存较多,在北坡和平林场的火山灰中也有出露。

应该说,现实的长白山锥体,是65万年前更新世造锥过程与近代火山活动产生的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叠加的结果。长白山火山造锥过程使海拔提高,在平缓玄武岩台地上突兀海拔2000 m的锥体,地表坡度陡缓错落。长白山火山造锥过程使山体获得了足够的高度,引起了生物气候的垂直分化。

2.4 长白山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形成与科学观览

长白山地史上的火山活动,不仅显著地改变区域地貌形态和地表物质组成,而且引起区域气候的响应,改变水系格局。特别是火山的造锥活动,形成了高耸的山体,山地每升高100 m,气温会下降0.6 ℃,足够的海拔引起了生物气候及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化。

海拔600~800 m左右的熔岩台地是长白山火山景观垂直变化的基带,显示了温带湿润的季风气候特征,发育着原始茂密的的红松阔叶混交林。

在红松阔叶混交林中,导游和游客应注意观赏高耸的珍贵树种红松,以及珍贵的木材和人们喜食的松籽;注意发现紫椴、遍病⒚晒盆荨⑸窖睢⒒崎蕖⑸木槭等优良树种;山葡萄、软枣子等藤本植物;红松阔叶混交林下乃是东北野山参的生长环境,但目前只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中才可能发现。

海拔800~1100 m,过渡到山地垂直带最下部,是玄武岩高原向粗面岩、凝灰角砾岩火山椎体的过渡带。气温降低,湿度增大。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暖短暂。植被仍为原始的针阔混交林,但林中落叶松增加,阔叶树减少。

海拔1100~1800 m,山体陡然,气候阴湿冷凉,年降水量为800~1000 mm。植被演变为落叶松、云杉、冷杉为主的针叶林;随海拔升高到1600 m以上则演化为具有塔形树冠的云杉、冷杉林,也称暗针叶林,林下阴湿,苔藓成褥。

海拔1800~2100 m,进入了亚高山岳桦林带。气候表现为冷季长暖季短,寒冷风大的特点。植物由岳桦形成纯林,树干矮小扭曲,林型奇特诱人,尤其在迎风处,由于风吹雪压,枝干倾斜,或呈旗形,或匍匐在地,因此从外貌得名为“岳桦矮曲林”。林下有牛皮杜鹃等匍匐的灌木植物;在地形陡峭的混有赤杨的林下,往往会发现草丛蓉(不老草)等长白山名贵植物。

海拔2100~2500 m,到达火山锥体上部。具有高寒的冰缘环境,盛夏之时仍可见越年雪斑,显示了极地才可能出现的自然地理现象。形成高山苔原植被,以小灌木、苔藓、地衣为主。如牛皮杜鹃、笃斯、越橘、高山罂粟,宽叶仙女木等,其中高山罂粟,仙女木是典型的极地植物。近地表有较厚的苔藓层,如同铺在地面上的一层地毯,夏季百花竞开,展现奇异的高山花园景观。

海拔2500 m以上,是长白山垂直带中最寒冷的地段。这里基岩,浮石遍地,越年雪斑点缀其上,仅岩石裂隙处可见矮小稀疏的高山植物,偶见高山罂粟一花争艳,苔藓、地衣零散分布。

可见,长白山火山造锥过程使它的顶部获得了高寒的冰缘环境,使它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高山。在高山冰缘环境的控制下,出现了高纬度地区才可能出现的自然地理现象,使长白山火山成为中纬度地区具有最完整自然垂直带谱的高山。导游和游客在长白山的游览中应体会到这座火山给自然景观带来的地学影响,亲自体验景观垂直分化现象,并了解其地学原理。

3 结语

长白山全域旅游开发的地文科学内涵是体现区域旅游形象的核心;发掘长白山全域旅游的科学文化资源是奠定长白山旅游形象的基础;长白山导游服务的科学品位,是长白山全域旅游整体服务层次的主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李金早.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拓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R].海口: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2016.

[2]刘云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N].光明日报,2010-03-24.

[3]阿伽西.科学与文化[M].邬晓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许林书,王兆明.科学介入长白山休闲旅游浅论[J].绿色科技,2014(6).

[5]许林书,王兆明.长白山旅游形象价值及旅游传播作用[J].绿色科技,2014(11).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白马山森林公园;管理;对策;遂昌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550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走进森林、回归自然,正逐步成为广大市民进入小康社会后扩大精神文化消费的热点,同时这种需求越来越大。把握森林公园的社会公益性、文化游憩性、科普教育性的理念,把森林公园建设成为促进林业自然保护、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弘扬社会生态文化的阵地,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森林公园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体系,正日益重要。白马山森林公园位于遂昌县城西北15km,主峰海拔1621m,总面积8497.14km2,境内林木葱茏、云雾缭绕,空气负离子是城市的100多倍;有海拔1250m的高山平湖,极具山水灵秀;地势高险,集静、绿、清、凉于一体。七月平均气温21.7℃,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29.3℃,气候凉爽,形成了“常年云雾,夏季无夏,冬季雪丰,春花迟发”的特点,四季景色秀丽多姿。被誉为浙南庐山、避暑胜地,兼有深山僻谷瀑布、岩峰景观。有香果树、凹叶厚朴等11种植物列入国家级保护植物,有黑麂、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黑熊、猕猴、小灵猫等23种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公园内共有40多处景点,每个景点都有神的传说,吸引了历代众多的名人逸士和四方游客。白马山森林公园风光迷人,游乐项目丰富,一星级涉外酒店白马山庄、小木屋、林海人家餐厅集食宿、娱乐为一体,是盛夏纳凉、避暑、休闲度假的绝佳场所。

2保护管理概况

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主体为白马山林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按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履行职责。该公园自建立以来,经公园主体开发单位白马山林场多年的不懈努力,做了大量的实质性工作,形成了该公园独特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

(1)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森林公园环境。 “白马山庄”为20世纪90年代建成,内部设施严重老化落后,与当前旅游发展形势极不相适应。为提升公园的硬件设施和接待能力,林场投入200余万元资金,对“白马山庄”进行了全面改造,内部进行优化结构改造,并整体转换了内部设施,添置了空调和宽带网接入,大大提升了公园接待能力与档次。同时新建了歌舞厅和露天篝火等娱乐设施,对小木屋进行了翻修。

(2)加强安全旅游管理,努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对园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园工的服务管理水平,努力树立森林公园的良好形象。注重突出旅游安全工作的时效性,集中抓好黄金周、节假日等时段前的安全生产整治,经常性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增添安全设施,以横幅、警示牌、小彩旗等形式进行温馨提示,充分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努力构建优美、整洁的旅游环境。

(3)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做好公园特色文章。依托丰富野生植物和周边农家菜,着重做好“土”和“野”的文章。开发野生土家菜系列如土鸡、土鸭、土猪、土牛,红烧肉、农家豆腐、农家腌菜、野菜苦叶马兰头以及季节性农家自种新鲜蔬菜等。根据境内资源优势和整个景区的实际情况,坚持景区开发与外部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主体景区开发与农家乐发展相结合,森林公园与周边农村连动发展,旅游开发与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开发。

(4)努力推进公园森林景观建设,严格保护生态景观资源。紧密结合林场的林业生产,在实施中充分考虑公园森林景观建设需要,选择具有观赏性的苗木进行造林植苗,完成阔叶林发展工程项目,种植阔叶树苗,并对各项目工程区域进行了劈山抚育、容器苗补植。加大园内森林、岩石和水利等景观资源保护力度,下大力气做好护林防火宣传,加强野外火源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林农与游客的防火意识,维修防火线、林道。

3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2008年遂昌县对生态公益林进行了扩面,白马山林场公益林面积达89.7%,木材采伐量剧减,加之林场负债沉重,职工人数众多,资金严重不足,没有能力对森林公园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致使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建设。虽然林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进行了一定的资金投入,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资金短缺的现象。

(2)季节波动性大,市场地位低。白马山景区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所接待的大部分是路过的游客。白马山景区并不是现有顾客的最终目标场所和消费对象,只不过是一种观光旅游,不具有独立性。它的发展受到景区来往人数规模和景区接待能力的限制,本身不具备吸引力和品牌效应,自主发展能力弱。

(3)缺乏独特性,特色不明显。白马山景区与外地相比虽有地域特色,但发展模式单一,特色不明显,游客重游率低,综合效益不高。走进白马山基本上就是打牌、吃餐饭、喝口茶,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

(4)季节性较强,客源基础薄弱。白马山景区现有的客源主要是到景区观光的游客,因景区住宿紧张,没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客源群体,而遂昌景区人流集中,相应地白马山景区也以季节性和节假日为主,四季客源不足,真正以休闲养生为目的的长住客几乎没有。

4发展对策

(1)抓住机遇,不断拓展绿色空间。当前,遂昌县已进入浙江省级森林城市行列,赋予了森林公园新使命,拓展了绿色发展新内涵。要在保证森林旅游资源总量和质量提高的前提下,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在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进一步拓展绿色空间。

(2)精心谋划,努力打造重点项目。努力打造以大平殿、小平殿、白马山、仰天坞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森林游;以森林生态景观为核心,以白马湖——浙江最高火山湖的湖光山色为基底,融入佛教朝圣地与人文史迹为一体,打造山水与文化完美结合的适宜开展休闲观光、度假、消夏避暑、承接各种会务为主功能的生态旅游度假区。精心营造具有悠久历史的洪恩寺(白马寺),为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提供一个休生养性感悟人生的场所。

(3)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大力引进和吸纳社会资金,提倡森林公园以自然资源为本,进行股份合作改造,由单一经营方式发展为国家、集体、个人、股份、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经营方式,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从而有效提升森林景观质量,改善公园的水、电、路、牌示等基础设施,使公园的硬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4)加强宣传,拓宽森林旅游市场。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网络信息等大力宣传森林旅游资源,不断地拓宽客源市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举办节会旅游、会务旅游、商业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努力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军鹏.对河北省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村科技,2012(6).

[2]汤春琳.《我国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改革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10).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海南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F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041-04

一、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与保护的必要性

(一)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的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项目。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农业文化赖以生存的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都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农业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探讨[1]。闵庆文、孙业红[2]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更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景观与农业文化。苑利[3]将农业文化遗产分为大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和小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前者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总和,后者仅指农业生产经验。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总体来说,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相当丰富。

(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中国是个有着近万年农业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们在这一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4]。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古国之所以能够在近万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长盛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有着相当成熟的农业生产模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生存的第一需求[5]。因此可以说,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至今,有它现实客观的必然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它构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生态和谐、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形成了大量传统农业系统,比如,旱区农业灌溉系统、立体种植养殖系统、稻田梯田系统、稻鱼共生系统、农林复合系统等等,这些古老的农业生态系统,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蕴含的丰富而巨大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也不断地彰显出来,成为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6]。而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冲击下,农业文化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受损,农业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废弃严重,甚至走向毁灭[7]。

二、海南省农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和优劣分析

海南省先民数千年前就在岛上生产生活,凭借着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了不少的农业文化典范,留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特色明显,有巨大的发掘潜力。诸如,梯田稻作、绿茶种植、羊山古荔枝、千年盐场、家渔业生产、旱稻种植、黎族织锦等都是海南岛先民留下的特色农业文化遗产[8]。这些遗产丰富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内涵。但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一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 2014年中,海南省农业厅组织调研组对海南省各主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考察。对比农业部颁布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调研组认为,五指山市的牙胡梯田稻作生态系统、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系统和海口市羊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等3个农业系统具有较好的基础,基本具备申报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的条件。

(一)五指山市牙胡梯田稻作生态系统

该农业生态系统是以涵盖海南省五指山市范围内超过2万亩的梯田作为保护区范围,其中以毛阳镇牙胡村梯田为核心保护区。梯田是以黎族为主的先民适应自然、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农业生态文化结晶。梯田稻作系统是典型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建立了森林-梯田-村寨-溪流“四度共构”的结构,创造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体现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价值多样、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复合农业特征。在千百年的劳动过程中,五指山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技术和相应的文化习俗活动,形成了系统的文化现象和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解放后,牙胡村黎族村民在先民原有零星梯田的基础上,大力投工投劳,形成了目前上下高差400多米,层级达200层以上,保存完好,集中连片超过 4 800亩,主要种植水稻的“牙胡梯田”。

该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立体循环农业系统,是黎族同胞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保障的来源地,具有循环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其“四度共构”的生态景观,有利于水土保持和保护自然环境。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环环向上、圈圈呼应,地造天设,美不胜收,无不体现出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均衡的梯田村寨结构、壮阔的梯田美景与丰富的农业民俗礼仪一道构成了五指山梯田独特的文化系统,称得上是一个活态的农耕文明的天然博物馆。

梯田的开凿是黎族同胞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斗争、和谐共处的结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长期梯田耕作过程中,黎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人文艺术。“三月三节”、黎族织锦、黎族舞蹈、“牛日”等都深深烙上了梯田农耕文化的印记,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理念,包含着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牙胡梯田稻作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水稻耕种的冲击,灌溉、排水和田间道路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农业现代化新技术的挑战以及适龄劳动力大量外流。许多梯田田块被改种为经济收益高于传统水稻的经济作物,使得梯田成片遭到破坏,梯田气势恢宏的视觉冲击效果大大被削弱。由于投入较少,梯田崩塌损坏没有得到及时维修,水改旱、耕地撂荒等情况时有发生。水稻种植是传统的农事生产,劳动量大、工作强度大,对劳动量需求较大。然而,成年劳动力流失是我国农村和农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近年来,海南中线乡村旅游异军突起,五指山梯田景观、黎族特色的民族风情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很好的契合点,届时可探索一条“游梯田-看云海-观日出-跳乐作-品黎族美食-住船型屋-农事体验”的精品旅游线路,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系统结构寻找新的路径。

(二)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系统

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系统是位于海南省白沙县境内的陨石坑及周边的白沙农场和牙叉、细水、元门等3个乡镇,总面积超过7万亩,已种茶面积达到1万亩。70万年前形成的方圆十公里的陨石冲击坑群和周边的群山环绕造就了特殊的地理位置,产生了独具品味的绿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茶文化。很久以前,居住在当地的黎族先民就了解茶叶,知晓“神树”叶子的神奇功效。1958年,国家在陨石坑及周边建立了白沙农场,开始大面积、规模化种植茶叶。“白沙绿茶”系列产品是“海南省名牌产品”、“中国知名商标”,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通过ISO9001质量验证,被认定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

该系统是体现海南人爱茶的一个重要佐证。明正德六年《琼台志・土产》中就有海南早期茶事的记载。凭借陨石坑及周边环境的天然优势,种植在陨石坑范围内的白沙绿茶吸取天地之精华而长成,其所含的氨基酸、酶类、芳香物质、多酚类和生物碱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高于其他同类产品。其形色绿润有光、汤色黄绿明亮、气味清香持久、滋味浓厚甘醇,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利尿导滞、清热降火、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之功效。白沙县以白沙农场绿茶生产基地为核心,形成了农业类型多样化、农业资源多样化、环境生态化的生态特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绿茶种植、加工的技术体系。具有以陨石坑、红坎瀑布、向民蝙蝠洞、阜喜温泉、南开石壁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和以新村新石器遗址、什才遗址、印妹遗址、黎苗少数民族居住地和阜龙乡革命根据地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

该系统以当地黎族同胞的古老茶园和白沙农场聚60年之力打造的绿茶生产基地为基础,形成了良性循环体系。近年来,绿茶的功能被广泛认可,茶多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能消除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自由基对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绿茶对减肥效果也不错,能强化体内微血管循环和加快人体内新陈代谢,具有多种保健功能。通过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做大做强白沙绿茶产业,有利于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当地生态环境和品牌,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当地经济方式的转型。

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系统受地理位置影响较大,白沙县是海南省为数不多的不靠海市县,境内山多路弯,远离省城和高速公路出口,受白沙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消费市场小、流动人员少、资源禀赋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落后。同时,茶园生产是传统的手工生产,劳动量大,工作强度大,对劳动力需求较大,熟练的茶农和茶工缺失是茶园经常要面临的难题。周边五指山、澄迈、定安等市县种茶也有一定的历史,培育了绿茶、苦丁茶、花茶等多种类型的茶叶产品,加上全国茶叶品种众多,造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众所周知,无论是传统历史名茶,还是新开发的地方名茶,都具有很深文化内涵,名茶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消费。从发展前景看,虽然现代各种饮料品种繁多、竞争激烈,但茶叶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绿色天然健康饮料,崇尚绿色、崇尚自然,已成为未来饮料消费的主流和方向,正如专家预测“2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天下”。因此,有必要通过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加大宣传和推广当地生态环境和白沙绿茶品牌力度,做大做强白沙绿茶产业,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当地经济结构的转型。

(三)海口市羊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

海口市羊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南部的龙桥、龙泉、永兴、府城、城西等地区,区域总面积3万亩,其中野生荔枝面积约1.5万亩。很多大树树龄都在200―300年,具有科学研究、旅游、文化、欣赏等多重意义。该地区为火山喷出的玄武岩构成,缺肥少土,孕育出了特殊的荔枝群落。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洗礼,羊山古荔枝群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集农、林、牧为一体的农业系统结构,使古荔枝群生态系统内古树、火山岩、湿地、河流、村庄各因子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该生态系统是海口地下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被称为海口市的“绿色之肺”和“生命之肾”。羊山地区火山群的主体火山口,是中国荔枝原生地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神奇火山地质土壤造就和蕴藏了世界上最稀奇的荔枝品种,是中国乃至世界有名的荔枝基因资源库。羊山地区特殊的火山地质土壤和羊山地区祖祖辈辈的实生荔枝良种繁殖习惯加上海岛特定的光、温、热条件,造就了羊山地区荔枝生物群落。当地有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东山热带动植物园等自然景观和五公祠、海瑞墓园、邱浚墓园、秀英炮台、琼台书院、冯白驹旧居、羊山古道、抗日墙以及美孝村、美社村、文山村等古村落等人文景观。形成了“荔枝文化节”、“公期”、火山图腾、民歌琼剧等文化特征,体现了创造性和独特性等特点。

该农业生态系统发挥了物质生产、生态服务、文化传承、科研价值等多种功能。羊山古荔枝是当地百姓重要收入来源,在农民就业和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美的生态环境、古荔枝群落、沉淀了数百上千年的深邃的火山民俗文化、古镇古村古道悠悠、火山石器苍凉古朴、根雕盆景巧夺天工、八音山歌古韵悠扬、优美传说引人遐思,这些都是羊山地区以古荔枝为牵引的农业功能的拓展基础。全力发挥荔枝及其附带产业是羊山地区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羊山地区生态、环保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途径,对于海口市羊山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受海口市城市快速拓展和古荔枝木材价格持续走高等因素的影响,该农业生态系统荔枝资源正在遭受各种原因的砍伐流失,特别是百年以上的大树砍伐更为严重。荔枝资源加速流失,降低了资源的多样性程度,导致许多优株和具有育种潜在利用价值的资源难以再觅踪迹。近年来,广东、广西等地大打荔枝品牌,种植面积增长较快,国外特别是东南亚荔枝进口数量持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羊山荔枝产业及市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要从羊山作为海口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绿色屏障的角度,从生态文明和乡土文化的角度,重视古荔枝群落的保护和多功能利用。

三、海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列入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对象的系统都是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是当地农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当地人与系统环境同处一个界面,系统内居民的认可与参与程度普遍较高。随着交通和网络设施的改善,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原来的时空距离问题都将成为历史。海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还处于起始阶段,需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完善制度、加大投入、积极宣传、多业并举,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和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共同发展。

(一)编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规划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规划是申报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也是有效保护措施的前提。制订以当地传统的管理理念为基础的保护计划[9],辅以当地保留下来的乡规民约、生产生活习俗,以保持当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立足保护遗产做出有利于自然生态,与人们生产社会活动相适应的规划,其规划内容和原则要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习俗和管理部门的管理及引导,而不流于形式和空洞,极具操做性。

(二)制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度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前提就是建立政府、农民、企业、专家学者、媒体共同参与的多方参与机制,确定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益相关方,建立惠益共享机制,以此调动各利益相关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提高各利益相关方发展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依法管理,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保护与发展管理办法,明确保护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项目区传统耕作技术、农耕文化保护等相关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制定完善的监督检查、定期报告和奖励惩罚制度等[10]。

(三)进一步开展项目区农耕文化的发掘工作

在市县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项目区农耕文化系统农业遗产价值的普查及挖掘工作,加强农耕文化继承、发展及流失情况的调查,对传统的农耕农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艺、艺人、技艺、习俗、谚语、歌谣、诗词、各种民族建筑等进行补漏性调查,重新认识项目区农耕文化的价值。

(四)加大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投入

五指山梯田是世世代代的黎族同胞在一直沿袭耕种着,而因政府对梯田的保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梯田的保护投入不足,使得部分梯田的灌排水设施、道路设施等因未进行维护修理,导致部分梯田无法进行种植水稻,有的甚至造成抛荒。白沙绿茶原来是白沙农场企业化管理为主,地方政府参与较少,建设性投入一直不足。海口羊山古荔枝分散在各家各户,缺乏统一的保护和利用,砍伐和废弃严重。因此,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投入,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总体的规划保护;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引导教育,加强保护和利用。

(五)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和交流

五指山梯田是藏在深闺无人识,而也就是近几年,才随着一些摄影爱好者的涉足并把相关梯田照片上传到网上被不断转载传播。白沙绿茶一直被作为一种茶品在对外销售,缺乏从茶文化的高度进行包装。海口市羊山古荔枝也只是从卖商品荔枝着手。因此,要组织有关部门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及科技价值内涵,紧密结合科普宣传教育和旅游推介,引导农民自觉保护与传承;定期举办宣传推广活动,将农耕文化、景观艺术、民族文化、饮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集中展示和传承,在表现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内容的同时,创造具有较强娱乐性、观赏性、参与性的节庆项目,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拍摄制作宣传推介片,全面、系统、多方位反映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提高在全国的知名度。

(六)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休闲农业

发展项目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休闲农业可以充分展示拥有悠久历史的农业景观和传统农耕文化,应在保护优先的原则下,结合已有的旅游线路与农业生产系统的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具体包括生态文化观光、体验传统农耕农事活动、美丽乡村颐养度假、古村落观光科考等活动;依托当地独特的山水景观空间、森林资源优势,开展观光休闲、康体、度假、疗养等活动。同时,对遗产地的生态与环境质量进行全面验证,实现开发与保护的统一。

(七)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地特色产品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项目地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利用当地优异的土壤地质条件、清澈透亮的山泉水、富含氧离子的清新空气等原生态自然气候条件,利用项目区主打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打好“原生态”这张牌。有利于后续建设推陈出新,使农业文化遗产的积累和维护与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保护创新农业文化积极性。

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提出,是要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海南岛的先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留下了许多农业文化遗产。通过进一步挖掘这些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将会进一步丰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内涵,促进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升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炜,金峰,高艳玲.近十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述评[J].农业考古,2011,(4).

[2] 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和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6).

[3] 苑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2006,(6).

[4] 刘朋悄,高启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研究[J].古今农业,2008,(4).

[5] 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和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6).

[6] 闵庆文,张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途径与近期主要任务――“中国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试点项目启动暨学术研讨会”综

述[J].古今农业,2009,(2).

[7] 况昌勋.农耕文化遗产:不应被淡忘的财富[N].海南日报,2014-11-12(A07).

[8] 王德刚.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9] 白艳莹,伦飞,等.哈尼梯田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6).

[10] 胡盛红.海南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9,(10).

Explora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e Cultural Heritage in Hainan Province

HU Sheng-hong 1,LIN Pei-qun 1,WEN Yan-sheng 1,KE You-peng 2,CHEN Liang 3

(1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kou 571101,China;

2 Economy and management college,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3.Agriculture office,Hainan Province,Haikou57020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