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口腔专业的发展前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专业思想不稳定有一部分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认识很模糊,对该专业没有整体认识,导致在今后的实习过程中出现专业思想不稳定现象;有的学生将该专业误认为是“口腔医学专业”,认为将来时可以考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证,在到达义齿公司实习一段时间后还要求到医院的口腔科实习。
1.2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与企业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自2003年以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招收的学生基本出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多数为独生子女,往往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中既想轻松又要求高待遇,有时过分强调自我个性的发展,缺乏团队精神;上班迟到早退,缺乏组织纪律性;有的学生甚至不打招呼擅自离开用人单位,诚信意识不强。因此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的职业精神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学生的这些自身状况影响了用人单位与学校的关系,有的甚至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1.3带教老师文化素质偏低,实习管理不规范目前,各义齿加工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大都是上个世纪末中专卫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毕业生,有的甚至是没有经过专业教育而是通过师承方式获得的技能,虽然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但总体上文化素质较低,在指导学生时随意性很大,不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应该完成哪些技能操作也就没有明确、规范的要求,却往往要求学生他们怎么教学生就要怎么学,无明确的标准,也无任何的目的性。
1.4实习点分散,师生沟通难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加,而企业对实习生的需求量是有限度的,因此,一届实习生往往分布在多个省份不同城市的实习点中,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很难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虽然现在可以借助电话、QQ群、E-mail等现代通讯手段,但也无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对于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很难及时发现。尤其是在上岗实习的前两个月,学生表现为:不能及时适应新环境,遇到新的困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自我感觉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怀疑自己的能力;处理不好与带教老师、同组其他学校的实习生及公司管理人员的关系;感觉公司给予他们的实习补助与同期新招聘的社会人员的待遇不公平等。从而导致学生的挫败感、无助感、孤独感增强,甚至导致自我封闭,出现身心上的疾病[1]。
2对策和建议
2.1加强入学教育通过加强进校时学校组织的入学教育和系部组织专业课老师进行的详细的专业介绍等方式,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性质、职业内涵、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该专业的学习课程、发展前景、社会地位及所需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等都有所了解,从而形成对本专业的初步认识及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的一个整体性的感知,对稳固其专业思想具有一定的作用。
2.2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各授课老师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进行不同形式的引导工作,如,专业课老师除了做好所授专业课的教学外,事先预备一些寓意深刻的趣味小故事与学生分享,做到寓教于乐;其次,辅导员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企业的带教老师、实习生、员工和企业管理人员等,设身处地的把情境和问题表演出来,让学生提前体会到在今后的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人和事,从而使学生能与以后的实习无缝对接;第三,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讨论近期发生的热点问题,提高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度,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3选择体制健全、管理规范的实习单位选择专门设有实习培训和实习管理部门及日常生产管理规范的企业。尽量选择能够接国外义齿模型的义齿加工企业,其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能够使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也利于实习生的管理。在此基础上注意实习单位区域分布的合理性及其是否能给学生合理的实习补助。
2.4建立健全各项实习管理制度,选拔好、使用好实习队长在完善学校相关实习、实训等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相关实施细则,使之更具体、更便于操作,以此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按实习队长职责要求选一批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佳、人际沟通能力好且具有大局观念的实习队长,在实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实习单位、实习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促进实习管理的良好运行。
本文通过铁岭卫生职业学院专业设置的分析,为其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借鉴,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培养出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在确定专业设置之前,首先明确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为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指明方向。其次分析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专业设置原则,进行市场调研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一、明确专业建设宗旨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3]等文件的精神要求,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认真研究职业岗位(群)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还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同时还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围绕学校定位与发展规划,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构建以重点专业为基础,面向现代服务业和健康养老服务等领域的专业结构体系,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大力发展护理、药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把护理专业建设成省级示范专业,积极全力申报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
二、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市场调研
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4]要求“应做好高职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区域产业发展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一)分析以往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产业升级对接不够。二是同类专业中竞争优势不明显。三是新专业的开设缺乏科学论证,只看社会需要,不顾自身条件,结果造成专业建设“特色”不突出。
(二)专业设置调研
一是要在明晰国家、区域政策,产业规划、发展前景及人才需求的情况下摸清产业发展情况。二要在探究企业规模、发展趋势、技术特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摸清专业主要服务方向,促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三要掌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专业情况,以明确人才培养标准,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四要了解全国全省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情况及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以明确自身优势,实现错位发展。
三、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以铁岭卫生职业学院的自身优势为起点,科学精准定位,紧贴市场、产业、职业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5],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被限制、淘汰类产业的相关专业[6]。专业设置的原则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立足辽北,服务辽宁,辐射全国的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教育基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在优化、改造固有专业机构的同时,拓展宽口径的专业办学模式,每年申报1~2个新专业,重点是建设好现有专业。积极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凝练专业特色,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到2018年,高职专业数由现在的13个增加到16个左右,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人数控制在5000人左右。
(二)紧跟产业结构调整,拓展新增专业
在设置新专业时,紧跟产业结构调整,充分考虑学生的独立择业能力、广泛就业能力、岗位转换能力、创新竞争能力,使更多的毕业生适应产业调整、岗位转换、技能提升的实际需要,这样才能保证专业建设方向的正确性,才能适应我省产业经济发展需要。
在三年内增设临床医学、中医康复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以满足服务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
(三)以能力为本位,巩固提升传统专业
学院特别注重加强传统专业的内涵建设,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整合,从传统专业中培育优势专业,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适应岗位能力培养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中的发展潜力。如护理、药学、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等都是学校的传统专业,学院重点加大了对这些专业的硬件投入力度,改善了实训条件,也带动提升了其他传统专业。
(四)及时把握就业动向,淘汰缺乏生命力的专业
积极把握学生就业动向,及时淘汰一些划分过细,就业面过窄,没有特色,与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脱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学条件投入不足的,缺乏生命力的专业。对就业率低的长线专业要予以调整、改造、撤销,甚至是停止招生。
四、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应该不断调整,整合重组现有专业,设置专业群,下设若干子专业,依据市场及人才需求确定发展方向,并结合开发新专业活化办学模式,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一)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常态化
《行动计划》[7]提出高职院校应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设置与改革的长效机制,使专业与产业紧密结合,产业的动态发展决定了专业的调整与改革,而专业的调整与改革正是顺应了产业的动态刚需。
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一年一微调,三年一大调”的方式,既符合教学建设的规律,也满足了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使得专业建设能够主动、及时适应市场和产业变化。
(二)专业群建设效益化
专业群建设关系到专业布局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对学院的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结合产业链的发展需求,以基础专业建设为龙头,实行重点突破、梯次带动、优化调整,带动相关专业协调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护理类专业群:以护理专业为引领,带动助产专业的协调发展。
二是药学类专业群:以药学专业为引领,带动药品生产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学专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医学技术类专业群:以医学检验专业为引领,带动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协调发展。
四是康复治疗类专业群: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引领,带动中医康复技术、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协调发展。
五是健康管理与促进专业群:以医学营养专业为引领,带动公共卫生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等专业协调发展。
论文摘要:技能型人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应当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此,除稳定现有实训基地外,还要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开拓新的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要有效地利用实训基地,加强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一定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实践性教学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心环节,而校外实训基地在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从事和胜任口腔工艺技术职业岗位的能力,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因此,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至关重要。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既要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此,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稳定现有的实训基地
为了满足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我校与国内行业、企业紧密联手,建立了26个校外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参观、见习、实习的场所,国内知名的义齿加工企业,如深圳现代牙科器材有限公司、珠海维登国际义齿研发制造有限公司等都是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了解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同时体验不同的企业文化,从而让学生走出课堂,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真实的工作过程,真正实现学校学习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最佳场所,也是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为了稳定和加强与这些实训基地的合作,我校还与之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从以下几方面达到校企互助共赢:(1)充分利用各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并保证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2)加深彼此在专业领域的交流,把专家请进校园,讲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发展规划,介绍生产、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3)建立专家聘任制,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管理。(4)鼓励教师进入生产一线进修学习,把实际问题和实际经验传授给学生。
依托区域经济优势,
开辟新的校外实训基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我们需要开拓新的校外实训基地,更为广泛地与全国乃至海外的同行进行交流,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保证毕业生就业。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域位置独特,面对台湾,北联浙江,南引广东,西靠江西,辐射内陆广大腹地。而厦门和台湾一水相隔,与金门咫尺相望,“五缘”关系密切,地理位置独特,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位置。近年来,全国乃至亚太地区口腔学术会议多次在厦门召开,吸引了海内外口腔工艺技术院校及专家来到我校进行参观指导。2009年5月,在厦门举办海峡论坛期间,我校与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并选派教师及学生赴台进行学习交流。2010年7月,台湾口腔工艺技术专家团赴我校参观考察,与我校洽谈合作办学事项。学校还在广州、深圳等地与国内口腔工艺技术一线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成立校外实训基地,如深圳市现代牙科器材有限公司、洋紫荆牙科器材(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泰健牙科器材有限公司、珠海维登国际义齿研发制造有限公司等,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实习计划,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充足和完备的实训基地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实训基地来培养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要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第二学年,定期组织学生到义齿加工企业和附属口腔医院即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见习,体验生产一线的工作,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了解未来的就业环境;安排企业一线技师带教,为学生介绍义齿制作流程,加深学生对义齿制作流程的认识,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在两年的校内学习结束后,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岗位上学习,尽早熟悉就业环境,并聘请义齿加工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立刻顶岗上班,而不需要漫长的培训期和试用期。实习期间,定期由企业一线技师为学生开设“小讲堂”,讲授工艺行业的新技术和新进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每个岗位实习结束时由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成绩评定,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以上措施使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实现了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向技能型转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上岗,承担主要专业技术工作。另外,要注意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应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我校在校内课程安排方面加强了对口腔工艺技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原有的口腔工艺专业课程外,还新增了心理健康、生涯体验与就业、人际沟通、社交礼仪等课程。生涯体验与就业课程为学生做好人生指导,将就业指导变为生涯辅导、生存教育,真正做到普遍指导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引导学生“干哪行爱哪行”,做到不论在何种就业环境下都能正确客观地面对自己的职业;人际沟通、社交礼仪课程让“90后”的一代能在为人处事方面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能在集体生活中做到相互关爱、融洽相处。
实习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这个过渡,在全真的实训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经过职业规范化训练,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以达到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妥善处理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较不稳定,很多学生在入校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是医生。学生在实习期间难以适应“学生”和“技术工人”两种身份的转换。学生与企业召集的未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农民工同工同酬,也造成高职学生心理极端不平衡。因此,学校与实习生应保持紧密联系,发现问题时辅导员及实习管理教师应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增强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身份的变化,与其他员工和睦相处,为实习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人际氛围。专业教师应根据口腔工艺技术行业发展趋势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高职的学生经历了正规的专业教育后,跟速成的农民工相比,有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能更快接受国际口腔工艺新理念和新材料的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总之,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一方面,应当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除稳定现有实训基地外,还要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开拓新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要有效地利用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并借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成为合格的口腔工艺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会兰,张亚荣,欧洲,王艳玲.以能力为核心的护理教学模式在内科实习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5):1-3.
[2]焦雨梅.探索口腔医学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09,(2):44.
[3]郭素华,王二丽,蔡.药学系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2):139-140.
艺术歌曲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质,在《牛津简明音乐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富有伴奏的独唱歌曲”。说明了艺术歌曲的两个特点:1.独唱歌曲;2.富有伴奏。独唱歌曲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演唱者的声乐技巧、艺术表现力。声部包括:激越的女高音、明亮的男高音、饱满的女中音、浑厚的男低音以及稚嫩的童声。正所谓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概括出“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世界上最美丽最有魅力的声音莫过于人声,受过专业训练的各种独唱无疑具有摄魂落魄之功效。中国艺术歌曲多以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古典诗词或现代诗为主。其中,以古典诗词为题材创作的艺术歌曲,十分注重中国诗词的韵律美,在和声进行和织体编配上,始终保持中国诗词特有的清雅高洁之美。因此,中国艺术歌曲演唱不仅要追求美好的声音,更需要通过美好的歌声去传达诗歌和文学的真谛。其技术含金量颇高,要求严格遵从曲谱上的要求来诠释作品。尤其对歌唱家综合实力,包括声音、音乐、语音及表演能力的考验。因此作为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必须把握歌曲的类型。在把握作品的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音色来表现作品的初衷,不同的旋律风格、音乐形象的塑造,更依赖于演唱者自身的音乐感悟能力和综合艺术修养。
二、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和教学
1.宏观上把握旋律风格和音乐形象谈到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首先要严格遵守曲谱上的要求来诠释作品。最大限度地、细腻地、发自内心地用音乐来描绘诗歌音乐所创造的意境,一首艺术歌曲就是作曲家内心世界的精细刻画,演唱者要具有较高的文学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作曲家在进行创作之初一般都会对歌词进行深入的探究,提炼出个人独到的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歌曲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要认真读谱,从宏观到微观上分析歌词及旋律的特点及变化过程,捕捉作曲家创作的动情点,演唱中始终保持含蓄、内敛风格,真正做到有层次,有条理,有依据,使艺术歌曲的整体处理趋于完美。
2.细节中注重气息和吐字的控制和运用中国艺术歌曲在歌唱语言方面,要做到“依字行腔”,即将每一个汉字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分为字头和字腹两个部分来完成,声母字头部分咬字要清晰、有弹性;韵母字腹部分要建立声腔,吐字时随韵母的变化而保持声腔的通灵、圆润。“依字行腔”除了逐字逐字的练习和反复体会才能逐步形成,还需要依据各类作品风格,用不同音色、气质来展现。中国艺术歌曲多以抒情为主,运用大幅度对比,强烈的音量变化,会导致音乐的协调性和诗意的破坏。声音始终依附在气息上,注重气息的平稳、连贯、流畅富有弹性,口腔、喉腔的空间保持力度要适中,过猛、过强的喉音、鼻音都会使造成声音的不稳定,导致演唱干涩、苍白和费力。统一的声区、美妙的音色、音量、速度、力度的控制是歌唱水平的重要表现。对于在校声乐专业学生来说,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只有平时多练习、高要求、反复琢磨,以正确的方法为基础,培养良好的声音感觉,这样声情并茂的演唱才能打动听众心灵。
3.整体上强调演唱者和演奏者之间的二度创作要唱好一首经典艺术歌曲,除了要求演唱者精准的二度创作外,钢琴伴奏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演唱者与钢琴伴奏必须对作品从历史背景、人文美学、语言规律等方面取得统一的认知。对作品细节的处理、有层次的铺垫达到高度的默契。中外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占居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渲染气氛、烘托意境上,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通过彩色变化、速度的急缓、音量的轻重、音高的对比,句法的勾勒,对歌词的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为演唱者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加深艺术渲染力,从而与声乐旋律一起完成对音乐形象塑造,形成二度创作“水融”的境界。因此,演唱者和钢琴伴奏的交流十分重要。在艺术歌曲演唱能力的教学中常以往“声情并茂”,“以情带声”为声乐教学重要原则和方法。李曙明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情化声,声情合一”的观点。以这个理论方法论作为基准,经过推广和实践,逐渐改变演唱中为了声而唱的机械性的肌肉运动,将艺术表现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以歌唱技术带动歌唱表现艺术,将歌唱技术化入歌唱表现艺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歌曲的演唱能力不失为良策。
三、小结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它是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为持续并不断再现的人才培养活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和“师徒制”等,如何根据专业特点和办学环境,建立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所有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成立以来,积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广泛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行业专家参与到教学各环节,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
1.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成立不久,就邀请不同专业的行业专家成立了护理、药学、中药等六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由教务处牵头组织各专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工作步骤和要求。各专业成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团队,分工合作,深入行业调研,了解行业需求和岗位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中,邀请医院和医药企业的行业专家参与,广泛听取行业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意见,使最后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符合行业实际,更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2014年10月,学院颁布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规范了相关管理工作,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2.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作为以就业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其教学环节及课程的设置必须针对一定的职业岗位(群),同时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就业弹性与持续学习能力。因此学院强化专业知识的地位和作用,增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实验课的比例,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同时各专业根据师资情况和专业特点,邀请行业专家来校亲自授课,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及时接触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了解到最新的行业信息。
3.积极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学院坚持把改善实验实训条件作为重点工作,确保实训条件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在院内分别建立高仿真、模拟行业实际情况的实训室,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实训室规划设计,使建成的实训室更符合实际工作情况。例如,护理专业建立模拟病房和ICU病房,药学专业建立模拟制药车间,中药专业建立模拟药店等。当学生在这样的实验实训室操作时,仿佛置身于真正的工作场所,为其今后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同时,学院实验中心有组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进实训室,锻炼动手能力,让实验实训设施发挥最大的效能。
4.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大赛
学院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大赛,以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如护理专业开展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药专业开展中药鉴定、中药调剂、中药炮制等内容的技能大赛,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开展雕牙技术技能大赛等。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市和全国的各种专业技能大赛,邀请行业专家对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进行指导,这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还使院内专业教师的指导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校企广泛合作,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1.增加行业见习
学院非常重视与行业建立密切联系,鼓励各专业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行业见习。学院专门研究制订了《专业见习课管理办法》,对见习的安排、组织、带教以及见习费用等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有组织地开展课间见习活动。例如,护理专业和各医院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临床科室见习,了解临床护理的实际工作情况,增强对临床护理知识的理解。中药专业组织学生到大型中药药材市场见习,了解药材市场的情况,组织学生认药识药。学生通过课间的专业见习活动,了解了未来工作的相关内容,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2.推进学生志愿者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鼓励学生提前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内容。学院团委与北京市多家医院和血液中心等相关医疗机构建立志愿服务关系,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医院、义务献血车等处服务。2015年6月,学院专门召开志愿者活动启动大会,邀请北京各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出席,签订志愿服务协议,并通过授旗、宣誓等活动,营造了志愿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对医院有了更多的了解,综合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3.行业专家参与学生教育活动
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学生各种教育活动。如邀请护理专家参加护理专业学生授帽仪式,为学生传光授帽;邀请行业专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讲解应聘技巧和要求;邀请用人单位专家和领导参加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行业的认可度,特别是当邀请学院优秀毕业生作为行业专家返校时,这些优秀的学长为在校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三、校企深度合作,推行两段式教学模式
1.设立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为临床教学和实习提供保障
学院先后与北京市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的支持下,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等13家北京市的三甲医院成为学院的教学医院,同时有多家医院和医疗机构成为学院的实习基地。学院研究制订了《教学医院与实习基地管理的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的相关管理工作,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这些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为学院的临床教学和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保障。
2.实行“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深度合作
学院护理专业一直实行“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第一阶段在学院完成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二阶段到教学医院上临床课和毕业实习。与大多数职业院校不同的是,学生的专业课不是在学院而是在医院完成,由临床一线的行业专家亲自给学生授课,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结合得更紧密,同时也方便了学生的课间见习。2015年学院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推广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与北京市老年医院合作,康复专业的学生将在该院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实习,这是学院继护理专业之后第二个实行“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
3.校企资源共享,实现多赢
多年的“两段式”教学模式,使医院、学校和学生都获得很多收获,实现了多赢。首先,医院承担临床教学工作,教学和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真正实现医教研一体化,并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提前发现并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其次,学院节约了办学资源,“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缓解学院的教学基本设施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压力,而且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形成良性循环。最后,学生提前进入医院,可以更早感受临床工作氛围,强化职业认知,对医院情况和临床工作更熟悉,走上工作岗位后,对工作更容易上手,职业发展前景更好。
1.1对象
调查对象包括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11所医学院校,以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9所综合性大学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调查对象主要为本科就业毕业生(毕业三个月)、研究生就业毕业生(毕业三个月)。随机抽取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中医学、眼视光学、临床检验、妇产科、儿科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11个专业的学生。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包括:(1)基本情况,如学校、专业、性别。(2)从业初衷,包括从医出发点以及职业目标。(3)就业意愿,包括就业去向、医院级别、薪酬期望、就业区域意向等内容。(4)《“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影响,包括职业选择的信心等。(5)医患关系影响,包括对就业观的冲击、对理想信念、职业追求、从业方向等方面的影响。此次以2015-2018年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为基础,调查问卷等比共发放1500份,回收问卷1447份,其中有效问卷1440份,有效率为99.5%;男生876人,占60.8%,女生564人,占39.2%。问卷回收后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了解学生在自主择业时,特别是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下就业意愿、就业动态和就业趋势。
2影响医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因素分析
2.1专业选择和职业定位
抽样调查显示,有41.61%的医学生高考选择读医是出于个人理想,而父母亲属决定、老师的推荐、同学的影响则占到了50.97%,7.42%的医学生没想过报考医学院校,因调剂等因素进入医学院校。这说明在入学时医学生的职业理想相对明确,只有极少部分的医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定位不够清晰。
2.2就业观念和职业优势
调查结果显示,85.14%的医学生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医生,8.5%的医学毕业生将选择流向企业和报考公务员,但大部分仍从事所在领域的医疗工作;而成为科研人员、高校教师的仅有5.07%,其他的职业目标更在少数。可以看出,医学生受固有观念的影响,专业性质决定职业稳定性比较强。主要因为医学专业学习时间长、投入精力大,专业学习相比其他专业显得又苦又累,并且可以终身执业且基本不会失业,加上该职业在社会上受到尊重的程度,所以成为一名医生基本是必然选择。
2.3工作待遇与保障
从调研数据看,学生在就业去向中最关注的3个因素依次是薪水及福利待遇、个人的发展、工作环境。近年,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中国全科医生的大量空缺,基层医院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存在非常大的空间。大量的岗位需要毕业生应聘,但医学毕业生却对此类岗位的认同度不高。调查显示,88.73%的毕业生选择去往一、二线城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9.86%的学生选择去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因医患关系紧张、基层全科医生紧缺等因素考虑去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者企事业单位的毕业生2015年占63.5%,2016年占73.2%,2017年占74.3%,2018年占75.0%。可见,医学毕业生就业仍然以大城市的大医院为主,去向基层医院就业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各级医院待遇和基础保障的差距在缩小也是基本原因。
2.4医患关系因素
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医患关系现状,可以发现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的差异,医疗监督、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同,医疗行业的定位不明确和医生待遇低,双方沟通不够,缺少信任等都使得医患关系状况差别很大。本次问卷就“医患关系对职业选择的影响”这一问题的调查发现,认为医患关系对职业选择不影响的医学生仅占25.94%,剩余的74.06%认为医患关系对职业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就业去向选择的分析,再深入以温州医科大学近5年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例,可以进一步了解医学生在自主择业时考虑医患关系等因素形成的就业动态和就业趋势的变化。
2.4.1就业意愿
近4年的调查显示,在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大背景下,医学毕业生希望在一类医院(省级三甲以上单位)就业工作占36.45%,考虑二类医院(市级中心医院及省级其他医院)的升至33.55%,意愿选择三类医院(县级中心医院及市级其他医院)、四类(县医院的其他医院)和五类医院(社区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就业的,分别为22.26%,2.26%和5.48%。
2.4.2实际就业动态
了解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后,我们又对同期的实际就业动态进行了调查分析,数据显示近4年的实际就业情况中,选择从医的毕业生最终去向一类医院(省级三甲以上单位)的占32.06%,二类医院(市级中心医院及省级其他医院)的达到39.16%,三类医院(县级中心医院及市级其他医院)的占16.45%,而四类医院(县医院的其他医院)和五类医院(社区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占4.13%和8.2%。
2.4.3就业趋势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知,实际去往一二三类医院同比呈明显下降趋势,选择四类医院的医学生比例略有上升,选择五类医院的医学生比例较四类医院的比例上升趋势更明显。从以上信息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医院的选择方面,选择一类和二类医院的医学生仍然占主体比重,说明大部分医学毕业生在能力范围内仍然向往在大医院工作,其原因主要与先前所述的待遇、晋升、工作环境、继续教育等因素有关。但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对比前后数据可知,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开始考虑四类医院和五类医院,以五类医院上升显著。特别是女性医学毕业生这方面的就业趋势更明显。就这一现象,我们单独向选择社区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学生增设开放性问题,即选择五类医院的理由。整理后发现主要有如下理由。首先,社区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较市级及其他省级工作轻松,工作压力小,且收入不低,相对稳定。第二,社区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医院规模小,门诊量相对少,发展缓慢,但医患关系相对不紧张,医生较受人尊敬。第三,作为女生可以有更多时间兼顾家庭。结合2016年1月1日国家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女性医学毕业生更多考虑兼顾工作与家庭的最佳方式而做出选择。但因抽样调查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医学毕业生的地域分布、就读医学院校层次的不同等因素,其就业情况必然存在抽样调查以外的差异。
3对策与建议
调研基层全科医生的现状,因工作环境、待遇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原因,基层医疗人才流失严重,违约率较高、工作满意度低。以医患关系为主要因素的影响,医学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选择当不当医生,在城市一、二类医院当医生还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当医生,按照近年的数据调查显示,其趋势在发生变化,主动到基层去的医学毕业生数在一定比例的增多。这一定程度正是顺应了健康中国的提出和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让“双下沉”中的人才下沉得以助推。医学生的就业选择是市场调节的正常表现,也是国家政策宏观调控的表现。如“国标省统县管乡用”培养全科医学人才逐步得以推行,也是优化医疗体制结构的有效举措。
3.1加强就业观引导
一直以来,基层就业不是大部分医学毕业生的理想选择。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医学生就业观念的认知偏差,认为基层医院收入低,发展空间小。医学高等教育应加强对医学毕业生就业观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深入了解现行国家卫生的政策和大环境,对就业市场有合理的判断,对自身有合理的定位。本次调查显示,医学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但目前这种趋势发展的体量仍然太小。通过医学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职业论坛讲坛、思政教育、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加强医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和转变。通过毕业心理测试和职业心理测试,可以帮助大学生分析自己的兴趣、专长、能力、工作经验、个人品质及渴望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制订合理的求职计划,以此帮助毕业生树立起自信心,更新就业观,及时就业。此外,很多医学生总是把自己局限于医生这一行业。其实医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积极拓宽视野,让选择空间更大。这需要在读期间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参与各类项目、活动,积极培养自身的能力,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应该允许百分之十左右的临床医学生毕业后不当医生,而是做医疗相关工作。
3.2政策引导、提升福利
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以及医患矛盾的影响,一部分医学毕业生表现出到地方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工作的意愿,但希望在城市工作的医学生仍是主流大军,上述问卷提及的88.73%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城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仍值得重视。目前城市医疗人才已经呈饱和状态,而农村的卫生人力却日益短缺。鼓励医学生下乡就业,不该光靠就业引导,还应该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优惠吸引医学生。国家和政府应当加大农村及偏远地区人力、物力、特别是财力的投入,改善医疗环境,升级医疗设备,给医学生更好的选择,出台全科医生的编制、待遇、继续教育、晋升等方面的相关政策,真正使医学生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适应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大力培养合格全科医生成为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针对基层卫生机构人才短缺成为我国医改瓶颈的问题,我国建立了全科医生制度,对现有的激励机制、执业机制以及教育培训进行改革,重构了医疗体系,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当前医疗结构的语境下,仍存在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全科医生专业化程度不高与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等突出问题。因此,需要构建“国标省统,县管乡用”的多维联动机制,建立规范化和长效化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提升全科医生的专业知能,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全科医生培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