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范文第1篇

大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一般的年龄在18~22岁左右的年光,换句话说,大学生正好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的旺盛时期,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学生的心理更加的微妙,处于由幼稚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其心理素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可塑造性。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紧紧抓住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对大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文中主要研究体能教学课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法,探讨体能教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方面提供借鉴。

1 体能教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对于体能教学课有着丰富的经验,也有着自己的认知,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能教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表现力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学生由原来的怕锻炼到后来的积极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这就是体能教学课的重大作用,学生由当时的不敢到现在的积极参与,这绝对是一种超越。

第二,自信心增强。体能教学课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课程,一般的体育课程由于趣味性不强、枯燥,很多学生很不愿意参与,但是体能教学课则不同,它不仅需要老师在理论上进行引导,还需要老师在实践中进行指导,使得学生不仅仅懂得锻炼的意义,而且还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掌握科学正确的锻炼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实际的锻炼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提高对自我的认知。

第三,自觉性增强。大学的体育在于增强学生的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我们的大学生以健康的体魄迎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增强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使他们获得终生体育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从学生体能的增强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出发, 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锻炼,从胆小拘束到投入热爱而获得认同,达到自觉,使他们真正体会到锻炼的价值。

2 体能教学课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法

2.1 强调表现力的培养

在进行体能教学课训练之前,老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体能教学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学生认识到体能教学训练的作用,进而更加专注地做好体能训练教学训练。体能教学训练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训练与简单的发展体能,更为重要的是身体素质的培养,还有就是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实际的体能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很多学生心理素质不是很高,老师需要抓好对量和度的把控,逐步加强量和度的把控,从而使得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增强自己对体能训练课的认知,从而从心理上建立起良好的锻炼动机。

2.2 强调自信心的培养

心理素质锻炼的一大重要方面是关于自信心的培养,可以说自信心是大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重要目的。在实际的大学生体能训练过程中,老师需要将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大学体能训练课程相结合,更加地体现出体能训练课程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一般来讲,在体能教学的初期,大学生在慢慢地接触大学体能训练课程的过程中,在与课程训练的磨合过程中,就已经慢慢地建立起了初步的自信。通过初步自信的引导,老师可以在逐步的训练过程中,加大负荷,提高量度和力度,从而使得学生慢慢地感受自己的潜力,从而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强调自我意识培养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在体育锻炼的实践基础上,提高自身体育锻炼认知,通过体育锻炼实践和认知的统一,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形成锻炼的习惯,形成体育锻炼的愿望和兴趣,即使在平时,学生也会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形成主动锻炼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另一方面,加强体育教学环境的塑造,体育教学环境对于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以及锻炼质量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更加有助于大学生心情的培养与保持,在愉快的心情下,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体育意识。

2.4 提供心理稳定能力控制的训练机会

在实际的大学体能训练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稳定能力控制的训练机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以及最快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分组练习以及预测、补测的方式,在循序渐进中,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老师需要注意给学生最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而对于那些表现一般的学生,老师也需要鼓励,同时对于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与根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与水平。

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范文第2篇

作为观众,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境:有的演唱者的演唱欲望非常强烈,不管是台下还是台上等,都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望,有的演唱者在台上发挥得很好,从表演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的人叫人来风精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演唱者却不一样,当上台表演时,不仅精神过分紧张,并且缺乏表现欲望,使得平时掌握得很娴熟的演唱技巧也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而这两种结果其实就是不同的心理素质造成的不同结果。有关心理学家认为,演唱者因为多种多样的原因引起的情绪紧张,使得本来已经准备好的熟练的动作、演唱内容等都无法连贯地进行下去,在声乐表演艺术上,这种自我难以控制的心理反常的现象称为怯场。对于有些演唱者来说,当在台下进行演唱时,表演得很不错,而真正的到了台上,却是紧张得无法控制,即便已经排练得非常熟练的曲目,也是接连词穷。因此,当在进行演唱时,身体僵硬或者双腿打颤、忘词、跑调、心跳加速等等,都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反映。而不良的心理素质所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客观环境发生了改变,使得思想压力过大造成的,而这里的客观环境,则是指表演舞台;思想压力则是指面对观众、现场的演出气氛等等所造成的心理紧张感,使得演唱者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了一系列不正常的反映。对于演唱者来说,在声乐演唱艺术中,不良的心理素质是严重的障碍,会使演唱者平时熟练的演唱技巧等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使得教师的教学成果无法得到正常的表现,更重要的还在于,会给演唱者带来失败感,使得他们内心充满委屈等,从而自信心下滑。因此,不良的心理素质将对演唱者带来不好的影响。

2、对不良心理素质进行克服

对于演唱者来说,万一真的出现不良的心理素质,一定不能泄气,不能让这种不良的心理障碍在自己的心中留下遗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克服。

2.1进一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优秀的演唱者之所以优秀,很大原因在于他们经常在舞台上得到锻炼,并逐步得到成长。因此,演唱者要经常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状态,使自身的心理障碍得到克服,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等。随着在舞台上的多次锻炼,舞台经验自然不断地得到丰富,演唱者的表演技巧和艺术修养自然不断地得到提高,长时间下来,演唱者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2.2要时刻提醒自己镇定、勇敢。作为演唱者来说,要经常提醒自己镇定、勇敢,当面临演唱时,需要有豁出去的精神,这样,就会为自己打气,使自己战胜恐惧、战胜害怕,而不要心存侥幸和虚荣的心理,对于自身的表演,不要赋予太大的企求,对自己抱的希望越大,给自己会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意志有一定的威力。因此,演唱者要培养自身的稳定性以及控制能力,只要和声乐有关的事物,都要进行多接触,以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克服自身的不良情绪。只有加强艺术上的修养,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才能用丰富的知识、丰富的表现力对歌唱作品进行理解,然后把思想进行集中,使演唱达到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声乐道路上得到收获。

2.3进行相关训练。作为演唱者要经常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特别演唱心理素质的培养,更是要经常训练作为基础,只有多进行训练,才能使自己的表演更加完善,从而克服不良的心理素质。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纰漏,这也在所难免,当出现问题时,首先要暗示自己不要慌张,要镇定地化解出现的问题,把演唱继续坚持下去,而不能让一点失误给自己的情绪造成影响。

3、结束语

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完善;学生心理教育;方法与途径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突增期,也是心理发展敏感期,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视体育行为教育的心理教育功能,使体育课堂教学承载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因此,作者将对加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心理适应以及个性的养成的具体途径与方法进行粗浅的探究,以期共同学习与研究。

一.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效用分析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也不够稳定,但是中学阶段是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黄金时期。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初中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同时身心也拥有着急剧的变化,心理容易产生失衡,有些同学还会产生逆反或者叛逆心理,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扰乱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初中的体育教学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调节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调节心理压力,促进人格的发展、坚强意志的形成。体育锻炼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形式,要求学生能够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便能够保证动作协调完成。久而久之,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直觉判断能力,使学生的心理变得敏锐、灵活。2.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调节的方法,只有正确引导下的体育锻炼才能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体育对于协调动作的要求使学生更易于在体育教学中更多地获得与他人的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对身心发展的适应性。3.体育锻炼能够磨练人的性格,使学生变得坚强、开朗和乐观。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外向型的性格,协调人际关系,并进一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获得。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克服生理极限,通过持久性的项目锻炼自己坚韧的意志品质,跨越障碍的项目锻炼了学生勇敢的意志品质。

二.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分析

1.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可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在初中体育课上,学生根据体育运动调节情绪,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进取与挫折,丰富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样当学生学习压力大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调整,同时加强的心理素质的锻炼。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等做出客观的评价,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进一步端正自我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通过手势、表情以及身体的动作进行交往,让学生在同一集体中学会相互关心、照顾他人,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在体育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2.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形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体育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拥有不惧困难的勇气。在体育素质测试中,教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学生努力达成目标,逐步克服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靠教师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奏效,在学生不断的接受挫折以及困难的过程中,学生耐挫能力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素质也会逐步增强。

三.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品格以及个性的养成效用分析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只有针对学生学习体育的心理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才能避免挫伤学生积极性。进行目标教育要激励学生充满竞争力,以帮助他们形成持久的正确学习动机。

1.初中体育教学可以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体育教学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要抓住体育教学的过程的这个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法,突出“新”字,采取新颖、实用以及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使用生动活泼的教法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新的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增强练习、思考、探索等创造能力。2.在初中体育课中,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初中学生竞争心理比较强,各种形式的体育赛事可以激发起学生心理、智慧以及意志的较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认识都能够综合发挥内在的力量和同学抗衡,而比赛的过程很自然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品质特别是意志力量的发展。在艰苦、紧张的比赛中,只有坚定的意志,学生才可能在你争我夺中获得胜利。学生的个性形成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后天环境的培养对其发展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以及运动的环境都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巧妙使用体育学习迁移可以使学生将已经学到的技能、知识以及方法实现迁移。例如运动感知觉能力、注意力以及想象力都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自信心、稳重、机智勇敢等都可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3.在体育课中,教师要努力消除学生运动中的恐惧心理以及不良的个性心理。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难免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

那么,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困难,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首先,教师要安排身体素质课课练,对落后生要增强他们的信心;其次,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学生能够适应训练的时候,要逐步提高训练难度,鼓励学生,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针对学生不良的个性心理,教师要能够加强横断面知识辅导,克服和避免因对运动常识无知产生的懒惰心理。对少数个性随意的学生,教师要能够对学生动之以情,进行心理分析,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升华。

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范文第4篇

主题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其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我们在寻求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时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工作一直在抓,上级也在三令五申地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对来讲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抓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偏重于智育或考试,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未能全面地给予关注和重视;有的学校在抓大学生综合素质时,不善于合理地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优势,未能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文体活动。依据高校的现状,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形势的需要和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行为规范、健康体质等等。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行为美德、政策形势的灌输与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体育等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活动。

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学生不但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心胸宽广,思路敏捷,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高等学校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中,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去组织去作主,以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提高。另一方面,校、系和班级在配备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定期轮换,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生各个层次的干部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对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或胆量不大的学生必须要推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学习提高得以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的普及主要是使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要决,这些要决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要自立自强。大学生们凡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困难和完成任务的习惯。否则,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宽厚善友。大学生们要宽厚待人广交益友,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要放宽责备的心态,遇到对方有过失时,应尽量避免发怒,善于与新老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增进团结与友谊,在经常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同时,也会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要知足常乐。一方面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要去发牢骚和斤斤计较,要善于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好样子,干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在同学之间不要去比生活条件,要比学习进步,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立足把小事和身边的事情做好,经常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心态。四是要培养兴趣。大学生们在学校的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要善于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要及时动手去做,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增强生活情趣,从而满足不断追求的快乐感。五是要量力而行。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制订出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按计划去做,这既可以减少忙乱感和压力感等心理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身心适应能力。再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订计划不要太紧,要适度,对人对事不能苛刻、绝对,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这样就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健康心态。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

参考文献:

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钢琴演奏;心理素质;心态平衡

钢琴是属于表演艺术的专业范畴,钢琴表演则要将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融为一体,要把一首作品演奏好,除了具备熟练的演奏技巧之外,还要有正常的表演心理,在实际生活中,演奏表演者在演奏前大多都会存在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也有可能因此导致怯场的状况发生,紧张的情绪难免产生,从而导致技巧的展示及音乐境界的影响都会在情绪紧张的情况下出现不正常。如果想要让演奏者能够在上台演奏时能够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心态,就必须将功夫用在平日的演练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演练,以适应上台表演的演奏方式,临场演奏时心理的控制与调节对当事者尤其重要,但是传统的教学是注重的较多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术技巧的训练,对学生演奏心理素质的锻炼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的学生在正式场合演奏发挥不出真正的弹奏水平。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所以培养钢琴表演中应有的心理素质必须从钢琴表演的基本练习做起。

一、演出的前期和临场准备工作

钢琴表演者在演出前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一些平时看起来练琴很刻苦也很用心,演奏技术水平较好的学生在考场或演奏一首对学生来说熟练地乐曲时,也会出现不连续的现象如中断,还有甚者无法将演奏继续下去,还有的学生紧张到只能弹奏一些简单的音符,弹得效果远失平时的水准,这就是因为练习和演奏不是一回事,有其独特性:心理负担过重,思想压力过大,机会只有一次,成则英雄,败则意味着失去了唯一次机会,想成功的愿望导致失常。其次,演奏表演环境的不适应导致发挥失常,平时的练多是在自己家中或者在琴房进行,而表演是在舞台上。第三,演奏者的对象发生了变化,练琴时演奏者空间小观众无,实际表演时场面大,空间跨度大对象复杂(观众、老师和评委),在这种氛围下紧张心态的出现再正常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紧张心态的出现不是单纯性的,还会伴随着生理上的一些反应,如表情与体态僵化及呆滞等不良现象。

表演者之所以产生紧张的心理,是由于前期的准备练习不够,对演奏曲目的整体把握度不够,所以在前期练习的准备中,要把反复机械式的仿真练习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演奏性练习要脱离平时练习模式。首先,演奏性练习必须适当找到与真实场景相当的环境和一些观众的场合,还要注意的是否一首曲子必须由演奏者完全熟练之后进行,为迎接实际演奏表演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按实际表演的要求高度仿真度来进行演练,必须做到正式演奏时要在一次演奏技巧上表演上的准确无误、音乐节拍上表现鲜明,绝不允许重复及发生错误,只许成功。其次,每一位表演者都必须加强演奏性锻炼强化其应变能力,避免演奏出现失误。在演奏时注重演奏过程的总体完整性尤其重要,如果常常出现错误、语言表现不畅甚至停下的现象是最患忌讳的。要做到位的应变能力必须有多次锻炼才有可能做到自然。在演奏训练时背谱方式: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记忆、概念记忆等记忆形式,最终形成综合记忆,其中以视觉和触觉记忆应用更为广泛,视觉记忆,即用眼不断地阅读演奏谱从而把音符记住,触觉记忆即应用手指的感觉去记谱,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多时都会采用这用背谱方式,将自己的技巧达到熟练水平,把手指的运动锻炼成一种自动的操作形式,才高胆才大,基于这种状况演奏者的思想负担必将就会减少,只有放松自己的心态,才能减负,人的意识才会充分发挥到演奏中去。

临场的热身准备虽然是短期行为,对于表演者来说是一个极好的调整机会,选择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轻松场合,演练几遍上台时必须演奏的作品相关内容,及时调正自己的心态,避免不必要的事务,准备充分后闪亮登场,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钢琴演奏前及沼产生的紧张情绪,以保证表演得以顺利进行。

(一)演奏前,必须养成轻松的心态,消除可能发生的紧张情绪,保持高昂的演奏精神状态,激发演奏者的欲望心态,上台时注意落落大方的台风,上下台的步态和舞台礼仪,在坐到钢琴面前行将开始演奏时,必须调正好琴凳的距离,以感觉舒适,让整个身体舒适地放松下来,使表演者精神按时调正到集中状态,消除一些与演奏关系不大的事务,将演奏过程继续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二)当紧张的状态出现时寻找消除方式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放松紧张情绪,控制紧张的情绪,也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演奏情绪,减轻演奏者的紧张情绪。

(三)寻找自己情绪上的紧张因素,积极地调解和完善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充分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以鼓午个人的斗志,提升自己的兴奋度,从而消除紧张的心理。

二、演奏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演奏的能力的培养,要结合演奏表演形式,是与观众交流的艺术,演奏者在表演时如果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实战经验太少,一般演奏者都必须经历各种各样的实际锻炼才能积累到足够的实践经验才能具备相应的应变能力。因此,对一个演奏者来说不拘形式多参加各种规模的舞台表演,才能有效地积累舞台演奏经验和自我控制能力,反复演练,才能更好地调正演奏者的心理状态,培训表演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一切影响正常演奏时的心理障碍,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减少思想负担,顺利完成演奏,培养良好的心态要从以下风个方面人手:

(一)调整演奏者的心态

当钢琴演奏者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客观地讲每一位演奏者完全做到掌控演奏时的局势,就是久经沙场的经验丰富的演奏大师也难免也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这是正常现象,在实际表演过程中甚至有些著名的钢琴家也会出现不正常的状况发生,因为每一次演奏其实就是一场战斗,不时出现暂时性遗忘作品的现象。面对这种事实,只能坦然面对,科学地缓解紧张心态,将紧张情绪化解转变为积极的紧张情绪,使演奏者时刻进入演奏的亢奋状态,激发演奏者的表演欲望并发出灵感的火花,在这种状况下才能发挥出演奏者理想的表演状态,为观众朋友演奏一场成功的钢琴演奏。

(二)自信心的养成

优秀的钢琴演演者要完成完美的表演,就必须具备强大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的强大无形中给予了演奏者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这种强大的自信心来自平时不懈的努力。强大的自信心无论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帮助演奏者清除紧张的心态,激发强烈的表演者的潜能,实现人琴合一的最高境界。因此,良好的自信心对钢琴表演有着直观重要的作用。

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范文第6篇

良好的主持状态需要主持人具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合作意识、驾驭节目的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的积累等。这些因素都是和心理素质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素质是这些能力因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以上各种能力,才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主持人的能力因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自信心与心理素质 自信心是对自己个人能力的肯定,是主持人获得现场良好状态的基本保证。主持人自信的获得是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的。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之前做大量充分准备工作,对节目的脚本也背得滚瓜烂熟,但由于心理素质的原因,一上场心情就紧张起来,思维开始变得混乱,表情紧张,目光畏缩,声带紧绷,气流也变得不通畅,这时原有的自信心就会荡然无存。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拉里-金第一天上班时,电台经理对他说: “那好你叫拉里・金,主持的节目就叫‘拉里・金秀’。”他高兴极了。上午9点坐进了录音室,却紧张起来,觉得“嘴巴干得像棉花一样。”主题曲放了一遍又一遍,由渐强到渐弱3次,面对话筒他就是“张嘴却无声”。好在经理跑来,踢开录音室的门,朝他大吼了一句“这是传播事业”,他才如梦初醒,冷静下来开始向听众说话。拉里・金经历的状态,实际上是紧张心理导致的自信心的消失,要改变这种状况,主持人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临上场前调整好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有深呼吸法、自我暗示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排除杂念,缓解紧张心理,使情绪得到稳定,自信心得到加强,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节目中去。

情绪色彩与心理素质 心理学上十分注重人的情绪。情绪是人对待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当事实符合人的认识和愿望时,人的情绪体验就是肯定的;当事实被判断为不符合人的认识和愿望时,情绪体验就是否定的。当一个人处于肯定的情绪色彩状态时,他在生活中就精神饱满、生机勃勃,反之就会烦躁不安、容易激怒。

主持人也是这样。当主持人的情绪处于肯定色彩状态时,面对话筒和观众就会感到兴奋,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新鲜感,每一次主持都是一次新的体验,毫无厌倦和疲劳,有的是激情和快乐。但是主持人的情绪不可能总是处于肯定色彩状态。当情绪低落、烦躁的时候,主持人可能面对话筒和观众难以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新鲜感和激情。此时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主持人面对自己否定的情绪色彩,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就会动员自己的意志力来克服这种消极的情绪,成功运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消除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同时告诫自己平时要培养正确认识外界事物的能力,养成冷静科学的态度。

处变不惊与心理素质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意外,遇到意外要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对待,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应对,果断处理。倪萍主持《倪萍访谈》第三期时,来宾正热烈讨论歌星的假唱问题,突然现场灯光暗了下来。面对这突况,倪萍没有慌张,而是由此作了发挥。幽默地说道: “你看灯光也不容忍一个假。”说着灯光又恢复了,讨论不仅没有因此而中断,反而调节了现场的气氛。

那么主持人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应该怎样去培养呢?

建立自信心 充分的自信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充分的自信心可以鼓舞士气,使身心处于兴奋状态,调动思维积极思考,敏捷反应,驾驭节目便可镇静自若、潇洒自如了,建立自信心需要主持人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充分相信自己的真诚会赢得观众的认可。主持人的谈话实际上是与观众的交流,既然是交流就要如同熟人间、朋友间的交流一样,真诚、坦率、平等、轻松地进行;以平常心来对待主持,不应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更不应有自卑感。拥有一个真诚的情怀,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就消除了,自信心就会贯穿于主持之中。

做好临场前的心理调节。主持人在紧张的压力下会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系统变化,如声带绷紧导致声音变高、变窄、声音抖动,呼吸急促导致气浅气浮;身体姿势和动作会发生变化,协作变得不自然,笨拙甚至僵硬;思维变得混乱,导致大脑一片空白,忘记一些很熟悉的东西,想要表述的内容也想不起来了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做好临场的心理调节的方法,首先是排除杂念、集中精神,将情绪稳定下来;其次是抵制外界不利的刺激,使自己获得一个稳定的心境;再次就是做一些深呼吸动作,松弛神经,放松肌肉,达到情绪的稳定。这些都有助于自信心的恢复。

事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自信心不足很多时候是由于准备不足造成的,因此要增强自信心,主持人应对节目的全过程有总体的把握,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考虑周全,设定出应对措施。另外,对场上可能出现用到的词语典故、故事,相关的人物等事先弄清楚,以便随时调用。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扎实,上场也就心安神定了。

学会控制情绪 加强情绪的控制是主持人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加强情绪控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场的情绪,主持现场由于节目的深入,有时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场面。比如在谈话节目中讨论到某些热点话题时,现场会出现激烈的争论,观众和嘉宾都会有自己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主持人不能被环境所感染而失去判断能力,也不应被现场情绪左右,如此思维才会清晰流畅,言辞才会得体。现场的情绪走向也就在主持人的控制之下,按主持人的引导方向而流动了。另一方面是主持人自身的情绪,主持人不要带不良情绪上场;对自己的身份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节目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比如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对访谈对象采取一种低姿态,就比较有亲和力,容易被采访对象和观众接受,而主持人自己也进可攻、退可守,有伸缩的余地,心理上就轻松自如得多。

锻炼意志 意志是一个人具有明确的目的并选择手段以克服各种困难,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过程。锻炼意志必须要提高认识能力。意志和认识有密切关系,认识是意志的前提和基础,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强大的认识能力能够使人明辨是非,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反应,因此,正确的认识能使自己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并能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困难去实现预期目的。

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范文第7篇

关 键 词:心理素质;声乐表演;心理调控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235-01

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它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总和。心理素质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思维能力,想象力,情感,气质,意念等因素都属于心理范畴。在声乐表演中,演员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它的存在。而且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保证演员的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

关于心理素质的问题早在17世纪就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意大利波伦王学派卓越的歌唱家和教师培特罗·托西在《古代及近代歌唱家的观点以及花腔唱法的见解》中写道:“教师应当使学生习惯于当着显赫要人和艺术家的面而演唱,使他们逐渐不再怯场并且获得勇气。”“勇气是幸福的首要条件,它能为歌唱者效很大的劳;反过来说,腼腆、怕羞的歌唱者是不幸的。”

根据声乐表演艺术的特点,最佳发声状态是由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三个部分组成的,只要有一个部分欠佳,歌唱的状态就会受到影响。在这里,怯场、腼腆、怕羞都是不良心理素质的表现。人们已经注意到歌唱时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生理活动,其中歌者的心理素质是否调整到最佳是进入最佳表演状态的关键。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现代声乐比赛,不仅是歌者艺术素质和技能技巧的比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 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声乐水平的提高,歌唱者之间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的胜负也往往取决于歌者的心理素质。

一 演员心理素质在表演中的体现

好的心理素质和不良心理素质造成的结果截然不同。 比如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歌唱欲望特别强,无论在台上或台下都充满了表现欲,甚至在台上比台下发挥得还要好。在表演艺术上像这样的“人来疯”精神,也未尝不可;有的人却恰恰相反,缺乏表现欲、精神过分紧张,以致平时掌握的歌唱技巧和方法不能正常发挥。一些初次登台者,在台下唱得不错,一上台就紧张得不能自制;练得滚瓜烂熟的节目,一上场就接连“冒泡”。像心跳加速、身体僵硬、两腿打颤、气息上浮、忘词、跑调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反映。

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压力过重造成不良心理素质产生的主要原因。客观环境是指表演场地,如:舞台、考场等;思想压力是指由观众、考官及演出的气氛对歌者造成的心理上的压迫感,使心理和生理产生一系列的不正常的反映。

不良的心理素质对歌者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不良心理素质是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严重障碍,它所造成的影响不但使歌者平时熟练的演唱技巧不能正常发挥、教师教学成果不能正常的反映,更重要的是由于演唱的失败会使歌者本人蒙受自我破坏的委屈而难于言表,从而失去信心。

二 怎样克服不良心理素质

不能让怯场这样的不良心理障碍在表演者心中留下阴影。 一旦出现不良心理素质现象,千万不能气馁,要注意自身的自我调节和转移不良的情绪。

1.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意志有想象不到的“威力”。培养歌者的稳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建立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多接触与声乐有关的事物,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来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加强艺术修养,用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去理解表达作品,把思想集中在歌曲的情感、艺术处理和优良的发声状态上。俗话说得好“心病还须心药治”。在意志性格上时刻提醒自己要镇定和勇敢,有一种“豁出去”的精神,就可以战胜害怕和恐惧。不要心存虚荣和侥幸心理,不要对自己的表演作过分的企求,那样就会从心理上给自己造成超负荷的压力,结果适得其反。只有“心病”解除了,才能在声乐道路上阔步前进。

2.大凡优秀表演者的表演才能都是在不断反复的舞台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节,习惯于在各种场合、环境演唱,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相信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表演者就会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信心。

3.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恰好就是治疗不良心理素质的良方。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切心理素质的训练均须建立在良好的发声训练及歌唱表演较完善的基础上。

4.假如在表演进程中出现了纰漏也不要在意,要镇定自若地把演出坚持下去,把纰漏对演出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既然出现了就泰然处之,把后面的演出作为一次新的演出,不要让这种失误影响你整个演出的精神和情绪,不然则会使你惊慌失措造成连锁反应。

总而言之,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实践证明,歌唱者在演唱、演出、比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歌唱艺术魅力,并能获得成功,是优良的技能技巧和艺术修养及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要自信,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这样就能在生理和心理上、技能技巧和艺术表演上获得协调、统一,达到声情并茂、唱表合一。从而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发挥出最佳的个人水平。

参考文献

[1] 阴思国,梁福成,白学军编的《普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 徐行效著《声乐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

[3] 徐小懿著《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

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范文第8篇

中医学理论认为,心理活动是五脏身心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一种能动反映,是人的一种机能。心理因素是情志活动的基础。情志是由身心活动所派生,同时又反过来对身心活动以重要的影响。因此,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发挥能力、考出实际水平、高考获得成功意义重大。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考试心理素质,从而达到历史教学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些许尝试,以此为历史考生高考成功搭桥铺路。

1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完成的,为此,我主张要采取下列三种教法:

1.1 启发式教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通过让学生看考古实物、图表、幻灯片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通过比较揭示历史知识的差异,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实物、图画展示、文字叙述等手段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由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

1.2 自学式教法,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叶圣陶先生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 历史知识本身不是说教,而是具体、形象、生动的事实。根据历史学科这一特点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自做读书笔记,解决教材或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将认识的具体知识、概念融进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今天与未来的时空中,重新理解、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主体性在历史课堂上交织成一种主体参与的氛围,这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基础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1.3 问答式教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教师有意识地创造问题情境,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教学采取师生交流、设问回答、一问一答式,培养学生胆量和演说能力,树立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创造性思维能力。

2 建立新的教学评估标准和机制,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学和教学对象

2.1 对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效果及历史思维能力,分层论证,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劲头和求新求变的精神。

2.2 实行点对点,点对多点的即兴练习法,培养学生的考试技能和素质,这是考试成功的必要条件。每堂课应科学分配教学时间,反对教师满堂灌式教学,应把主要的时间让学生读书、练习。对每个知识点的当堂消化,可采取及时练习,并把每一个知识点与其他相关联的知识进行综合性训练,让学生趁热打铁消化知识,锻炼学生解题的能力。

2.3 在课堂内外练习(包括各种考试)中,实行A、B、C、三卷制,A、B卷为基本历史知识题型,C卷为历史知识的正确观念和自我认识能力。

3 创造良好的舒适的教学环境,培养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人的智力水平是从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这些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学习条件愈适宜,愈良好,大脑 对外界信息的储存就愈牢固,信息之间的沟通就愈灵活,信息显示就愈鲜明,对信息的辨别也愈精确,这些现象达到极点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异乎寻常的工作状态——“灵感”,因此,舒适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关系密切。

3.1 模仿高考的考场、考试环境,培养学生考试的适应能力。高考前的模拟考试,除对高考试卷题型、分值、考试内容进行模仿外,还应包括高考考试的考场,从监考到座位编排进行模仿,使学生一旦进入高考考场,便似曾相似,以致成竹在胸,稳操胜券,自信心自然而然树立起来,这等于高考已成功了一半。

3.2 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愉悦、宽松、平静的心境。学习成绩的好坏、父母对此的态度、教师和学校的看法均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而往往学生睹物思人,易于造成情绪的波动。所以紧张、失望、忧虑、压抑、喜怒时时困扰着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室内清洁卫生、座位整齐、寝室内明亮宽敞,学校内林荫成道,绿色苍苍,教师为范,同学文明,使人耳目一新,心情为之舒畅,因此,这也不失为消除不良心理素质、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方法,舒适的环境能使学生保持舒畅的心理。

3.3 科学进食,加强锻炼,适度休息,培养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培养良好的考试心理素质的前提。高考期间,考生因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和体能,容易身心交瘁。教师要提醒考生做到饮食品种多样化,要多食蔬菜和水果,适当搭配肉、鱼等食品,保证有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摄入与补充。此外,必须重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使精力充沛,使脑子更清醒,记忆力增强,并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养成良好的考试心理素质和习惯。

此外,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在总结学习经验时,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总结出“8-1>8” 的公式,即每天从8小时学习时间中抽出1小时进行体育锻炼后,7小时的学习效率要大于8小时。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把工作和休息、锻炼的关系归纳成这样一个方程式:x=A+B+C,X代表成就,A代表劳动,B代表必要的休息和娱乐,C代表少说废话,这些都说明了学习与休息、锻炼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