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的含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心理健康的含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健康的含义范文第1篇

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来源:文章屋网 )

心理健康的含义范文第2篇

一、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是心理对象、心理活动过程的简称,包含认知、情感、意志这三个过程。心理健康是指人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能适应社会上的任何情况,并能有效克服其中出现的挫折和困难。一般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没有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础、浅层的含义;二是可以以一种积极发展的心态进行社会活动,这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含义。而本文所提及的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主要指第二种。

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策略

1.教学目标具体化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让培养目标具体化。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效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心理和身体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从根本上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其次,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对自身进行正确的认知,进而提高自信心。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通过上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优化教学设计,让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开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2.教学内容明确化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使教学内容明确化。因此,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为学生讲解健康知识,通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帮助学生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其次是心理品质教育,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饭勖娑岳?难的心理,使学生的个性逐步健全和完善。再次是情绪调控教育,让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积极调控自己的心态,成为自己心理的主人。最后是社会适应教育,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发展。

3.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1)游戏教学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相关的心理健康小游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缓解学生的身心,对学生的心理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2)创设情境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有效疏通情感,促进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形成。(3)小组合作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合作,有助于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品质。

4.教学评价科学化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更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更加科学化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心理健康的含义范文第3篇

1、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的调查: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因此,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健全状态受多种交叉、渗透、影响的因素制约。这些因素可以笼统分为环境、生物学、保健措施的易得性以及生活方式这4种类型。我们应从这4个方面的心理加以教育渗透。

2、明确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这是心理健康的普遍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心理是否健康可参考以下标准:①乐于学习,发展智力;②适应生活,学习自理;③悦纳自我,具有自信:④乐于交往,融入群体;⑤调节情绪,初学自控。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绝对永恒不变的,成人在具体判断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时,不但要从以上五个标准出发,还要考虑幼儿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经常性和一贯性,因人、因事、因时作具体分析。

3、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据和根本教育方法。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积累性,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心理倾向,使得我们在这一阶段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我认为应该对幼儿实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

4、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做好幼儿健康心态的表率。儿童最初是在家庭中接受早期教育的,也就是说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意识习惯、情感态度等对幼儿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如果幼儿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会指责;如果幼儿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会打架:如果幼儿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怎样的父母就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陈鹤琴)这句话也反映出同样的道理。所以,父母应精心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以身作则,尤其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更是要保持一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作好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率。

5、及时增加幼儿心理成长所必须的“营养素”。本质上说,幼儿最需要的心理营养素是爱,准确来说,是父母和亲人所给予的爱。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如温暖、关怀、宽容、安慰、鼓励、奖赏、赞扬、支持、信任等等。一个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或者很少父母和亲人的爱,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长,而且还会造成心理变态、人格不健全、人格扭曲等诸多不良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自信是一种对幼儿来说终生有用的极为重要的营养素,它是通往成功迈向胜利彼岸的良好工具之一,自信能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就是要支持幼儿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坏事除外),让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并从成功中体验出自己的力量、能力,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希望是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对未来充满希望,会使人奋斗不息,不甘失败。让幼儿充满希望,关键是环境的潜移默化。家长在幼儿面前始终要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险阻,都要抱乐观的态度,长期以往,孩子将会是充满希望、踌躇满志。

宣泄和疏导都是维护幼儿心理平衡的有效办法。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宣泄和疏导,则会加重心理矛盾,进而成为心理障碍。因此家长要留心关注幼儿,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则及时对幼儿加以指导改正。

心理健康的含义范文第4篇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有自我尊重的需要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在一起,统称为自尊的需要。自尊是一个几乎尽人皆知的概念,它在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中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中也不乏因自尊受伤害或受激励而失败或成功的人生样例。随着人们对自尊的关注和研究的增多,教育界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要求重视自尊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甚至有的学校以“尊重的教育”作为其教育理念。然而,作为一个自尊领域的研究者,笔者想在此提请大家注意自尊教育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以推进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自尊是什么

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常常要借鉴心理学领域的知识和成果。只有熟练掌握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我国的心理学起步较晚,长期以来都处于引进、模仿、继承和发展西方心理学的阶段,真正本土化的心理学研究还不多见。因此,从概念到理论,心理学的很多重要成果可以说都是舶来品。当然,这些概念和理论在引进时都经过了本土文化的验证和修订。尽管如此,有些概念和理论,依然存在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人格”、“气质”,在西方心理学中的含义与我们本土文化中的含义并不等同。如果我们盲目地运用和借鉴心理学领域的有关成果就可能产生误用和错用。而自尊,一个近年来在我国心理学界方兴未艾、十分活跃的概念,恰恰就遇到了这种尴尬。

自尊,在心理学中的英文名称是self-esteem,换言之,它是self-esteem的中译名,与我们汉语中常说的“自尊心”并不完全等同。尽管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还不统一,但总起来看,它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评价性情感体验。对自己的评价高,体验积极,就是高自尊,反之则是低自尊。而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尊的定义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明显带有一种自我防御机制的色彩。我们说一个人“自尊心(本土文化中的概念)很强”可能正意味着他/她“自尊(西方心理学中的概念)很低”。因为无论是自尊心强还是自尊水平很低,都意味着个体很容易受到一些信息的威胁或伤害。

因此,当我们听到教育界的一些呼吁: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要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时,我们应当清楚地知道,自尊心和自尊水平并不是一回事。当然,这两个概念也存在密切联系,比如,自尊心反映在心理学中,其对应的更确切的概念应该是“自尊需要”,说一个人的自尊心强,是说他/她有很强的自尊需要,说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则意味着维护学生的自尊需要不受阻碍或挫折。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问题儿童青少年”往往需要刺激其自尊心方能助其成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需要(自尊心),当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乃至受挫折时,人会忽视它的存在甚至把它压抑下去,作为一种自我防卫机制来保护自尊。一般的爱与鼓励、批评与责备这时都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受到压抑的需要已经意识不到,只有尖锐的刺激与疼痛,才能让需要重新强烈地反映到意识中来,人也才会产生强烈的前进动机。

由此可见,尽管此“自尊”非彼“自尊”,但作为一个心理概念,自尊,以及自尊需要,却是跨文化普遍存在的。虽然曾有人提议以不同的名称来指代“self-esteem”这一概念,但要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汉语词汇还不容易,“自尊”这一名称的使用也就延续至今。这提示我们,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运用心理学有关自尊的研究成果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概念的不同,以防止张冠李戴。

二、自尊越高越好吗

正如“气质”在心理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概念不同并未影响到教育界对它的运用一样,有关自尊的研究成果也将同样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比如,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曾指出“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并将之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丛晓波等人也曾运用同样的观点指出自尊教育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张向葵等人也曾提出自尊的激励机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等。

由于自尊在心理健康中的核心地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自尊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与此同时,一个常见的口号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低自尊成为万“恶”之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大量研究表明,低自尊与很多心理健康负性成分,比如抑郁、焦虑、敏感等都密切相关。这一口号的理论依据也正缘于此。现在教育界奉行的各种教育理念,包括尊重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赏识的教育等追根溯源也都是基于上述观点。然而,当我们一味地采用各种策略(比如多给学生成功体验、少批评多鼓励等)来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时,我们不仅要问:自尊就真的是越高越好吗?如果一个孩子做错了事,是否不批评就是好事?如果我们让一个孩子天天生活在成功与爱的环境中,没有失败,没有拒绝,他/她的自尊水平肯定会相当高,但这一定是一个健康的人吗?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曾指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观点与时下盛行的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呼声相去甚远,乃至引来质疑声一片。

其实,惩罚未必导致低自尊,一味表扬也未必带来健康的高自尊。换句话讲,高自尊也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心理学上称之为“安全高自尊”和“脆弱高自尊”。前者是健康的自尊,不轻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威胁,而后者是不健康的,容易受到威胁而表现出不适应行为如敌意、攻击、焦虑等。因此,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没有错,但如何提高、提高什么样的高自尊才是关键。一个真实的环境是成功与失败并存,爱与拒绝同在。让儿童生活于真实的环境更重要,只有教他们学会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培养出真正健康的高自尊。例如,众所周知,三个人同行或交谈常常会引起尴尬情景,因为人在交往中难免会顾此失彼。儿童同样如此,两个孩子会玩得很开心,三个孩子就可能闹不愉快。那么你是把一个孩子打发走呢?还是继续让他们玩下去?正确的做法显然是让孩子们继续玩下去,加以正确的指导,让孩子既体验到不愉快,也慢慢学会解决问题。当他们在“痛”中学会如何处理人际问题时他们才能发展出相应的、健康的高自尊。否则,培养出的就很可能是虚假的、脆弱的高自尊,表现出高傲、自大、自我中心等不良品质。

心理健康的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农村中学生 心理健康 积极影响

引言

一个人怎么样才算健康呢?很多人认为只要身体无病、不虚弱就是健康。这种看法不全面。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实际上,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这三个方面都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而身体健康是指人体不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躯体无残缺,而且体能良好;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情绪稳定,性格开朗、意志坚强、自尊和自信等等。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当然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人在农村学校进行了九年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就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较多,本人浅析体育教育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据有关资料显示大约35%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躯体先天的残缺或后天的变形、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

2.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1 科学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提高,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运动,可使身体正常发育,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的感情。但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使原来的心理水平漫漫地得到提高。

2.3 体育运动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在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2.4 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际关系好的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都充满兴趣;人际关系不好的常常是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运动可以改变这一现象。

2.5 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特点。学生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所以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3.体育运动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自尊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是检测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自信是学生对自身能力的信任程度,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心理动力。

3.1 影响学生自尊的因素。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尊水平趋于增高。除此之外,自尊的发展存在着性别的差异,在体能和身体魅力方面,男生比女生高,在同伴关系方面,女生比男生高。影响学生自主的因素中还有学业成绩、教师期望、家庭情况等等。

3.2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如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自尊心将会增强。不同的运动项目会向不同的方面来影响学生自尊的发展。集体项目(如游戏、球类运动等)有助于从同伴关系等方面发展你的自尊,个人项目(如乒乓球、体操、田径等)会从体能、身体魅力、教师期望等方面影响学生的自尊。

3.3 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体育运动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的精神的体现。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并获得成功,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自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提高学生体能,使学生逐渐健壮,进而增强自信。

4.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体育教学

4.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以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4.2 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对优柔寡断的可让他们多参加球类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等。

4.3 合理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令人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回避人际竞争运动,可以自定步调的运动;从运动强度来讲,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

5.结论

体育教育教学中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体育运动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的含义范文第6篇

摘 要 心理健康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对国内外近年有关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综述,展现现在的研究概况,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心理 健康 综述

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使人们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危机,心理健康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心理健康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国内外学者都曾对心理健康做过纷繁复杂的界定,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心理健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概念,它涉及医学现象,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等。不同学科的学者由于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正如卡普兰所说:“许多人都试图定义心理健康,但是这是一个混合的领域,难以给予精确的定于。它不仅包含知识体系也包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

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心理学百科全书》(1995)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它有两方面含义,第一个方面是心理健康,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第二个方面是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综合论述,尽管目前没有公认的心理健康定义,但是在看法上有相同的趋势,既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与外部的适应,把心理健康视为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状态。

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一)国外学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界定的心理健康的标准:身体、智能、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d.schultz(1977)提出四条健康的标准:能够意识控制自己的生活;能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坚定的立足于现在;强调增加紧张而不是降低紧张的重要性。弗罗姆(e.fromm)把心理健康的研究重点放在对“开创性的人”的心理特征的探究上。主要包括:开创性的思维;开创性的爱;幸福;良心。杰何达(jahoda,1958)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自我的特性,自我的认识;自我成长、发展和实现自我;人格整合;自主性;认识现实;掌握环境。peter greenspoon(2002)的心理健康标准:情绪健康;人格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

(二)国内学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国内的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

姚本先(2002)提出: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坚定;人格统一完整;自我意识正确;人格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刘华山(2001)归纳出六条心理健康的标准:对现实正确的认识;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工作效率。黄坚厚(1976)认为心理健康有四条标准: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乐于工作;有朋友,乐意于人交往,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本身具有适当的了解,悦纳自我;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对环境能做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做健全有效的适应。张春兴和杨国枢(1980)的心理健康标准:了解并接受自己;认识并面对现实;工作休闲并重;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此外还有不少关于学者提出的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面对如此纷杂的心理健康标准,学者们总结归纳出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存在两大原则和两大倾向,即“众数原则”和“精英原则”,“生存性标准”和“发展性标准”, 无论其心理健康标准如何,大致都遵循两种原则、具有两种倾向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探讨上,单一的“众数原则”或单一的“精英思路”都有局限,两者的兼容并蓄才是可取的;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则无论固执于哪一端都是不适宜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融合贯通。由此我国先后有多位学者(张海钟,叶一舵,石国兴

提出心理健康标准的双维结构模式。

三、心理健康理论研究的发展成果

(一)社会适应不再是心理健康的唯一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当是注重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既能考察适应状况也能考察发展状况。开始注意生存标准(众数原则)和发展标准(精英思路)的统一和协调。多位学者据此提出了双维结构模式。

(二)注意到心理标准研究的本土化,认识到心理健康标准的文化相对性和社会历史性。同一社会、不同文化环境以及同一社会中的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心理健康观往往存在差异。提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应当有自己的标准。但是,具体的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多见。

(三)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拟定心理健康标准的时候兼顾影响心理健康各因素的静态分析和动态评估。对人生的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基于对这一动态的认识,学者们对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系列儿童、青少年、大学生、中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四)强调多学派心理健康观在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的体现和整合。面对心理健康的复杂性,张海钟先生认为应当允许不同学科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定义。叶一舵先生认为心理健康标准研究需要相关学科的合作。

四、心理健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证研究不足。近年来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集中理论研究方面,缺乏有价值的实证性的研究。从笔者调研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来看,近年来国外的有关研究多集中于主观幸福感、 自我概念、 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国内研究则呈现两方面特点,一是就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有关理论进行探讨,这类研究思辩性强, 以分析、 解释、 经验总结为主。显示了强劲的发展趋势,有关的专著和译著大大增加。二是用某种测量工具或问卷就心理健康的某一方面进行调查、 分析, 强调数据、 实验和临床性,具有一定的实证研究色彩。但这类研究只属于描述现状的层次,对解释事物的本质规律无疑还有距离。

(二)虽然开始考虑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但最后都似乎落入为西方心理健康观进行论证的“巢臼”之中。对国外心理健康标准的罗列多,疏于对本国传统心理健康思想的系统挖掘和整理,漠视本国民众的身心特征,制定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未能凸现本土化。

(三)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没有对心理健康内涵与实质的明确认识,就不可能回答真正的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问题。但很大部分文献中,在提出心理健康标准时,对什么是心理健康。

(四)大多数理论研究在某些问题或热点上“扎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且存在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的诸多的分歧与不足导致了其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五)理论研究的不足。一是至今没有解决心理健康标准中是否应引入道德这个评价内容。江光荣(1996)提出,心理健康评估应是对心理机能的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围绕着心理机能的健全与否来制定,社会价值与人的心理健康标准无关。但有学者对此(叶一舵,张海钟,2001)则持有截然相反的意见,他们坚持有些品德问题必须作为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也有学者对“智力”是否该纳入心理健康标准的评价中产生疑惑。二是对心理健康评价内容的提出更多是来自经验,缺乏足够的上层理论支持;评价内容之间缺乏聚焦和整合。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现代心理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6.

[2] 石岩.体育运动心理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3.

心理健康的含义范文第7篇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人收入因素对不同地区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应用非随机抽样方法,采用WHO5心理健康指数量表中文版调查问卷分别在广州和贵州黔西南州两地对≥60岁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等。结果 不同年龄段人群心理指数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州各年龄段老年人群心理指数得分均高于贵州地区(P

【关键词】 心理健康;WHO5量表;生存质量;老年人群;收支状况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personal income and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of elderly popul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WHO5 wellbeing index scale plus demographic and financial information were used in the survey respectively conducted in Guangzhou and Qianxinan on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ging 60 or more with a conveniently acquired sampl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analysis, t test, Chisquare test and ANOVA. Result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found (P>0.05) on the WHO5 wellbeing indexes among elderly peopl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The crossregion comparison showed that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the Guangzhou popul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uizhou (P<0.001). The objects′ wellbeing indexes with different financial income were separately compared by ANOVA which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01), implying that those with good financial situation had bette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than others with poor financial balance.Conclusions Personal incom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elderly people. In China, the elderly population living in the developed region have bette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than those living in the underdeveloped regions potentially due to thei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dvantage. It also implies that lower income featured by deficit financing is a risk factor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elderly population.

【Key words】 Mental wellbeing; WHO5 questionnaire; Quality of life; Elderly population; Financial balance

本研究应用WHO5心理健康指数量表作为主要指标,对贵州和广州两地区≥60岁老年人群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观察沿海与内陆地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和收入及花费的差异,以探讨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现状与经济因素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自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间对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白云区以及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望莫、兴义、兴仁等地区的≥60岁老年人群进行随意抽样调查。调查人员由在读中专生、大学生和研究生志愿者组成,在实施调查工作之前均经过统一培训,以便对调查工作流程进行规范。

1.2 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受访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等)及其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测量的主要工具为WHO5心理健康指数量表(WHO5 WellBeing Index)。该量表由5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按6个等级记分(0~5分),量表总得分为5个条目的分数之和;分数越高,提示生存质量越好;如果总得分低于13分,则提示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问卷回答形式为调查员根据量表条目逐条向被调查的老年人询问并解释问题的含义,由调查对象自行选择应答项并现场记录,或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本次共发出问卷2 800份,回收问卷2 552份,其中合格问卷2 490份,合格问卷应答率为88.93%。

1.3 统计学分析

对合格问卷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2 结 果

2.1 一般人口学数据

本研究共调查≥60岁老年人2 490人,广州市633人,贵州省1 845人;年龄60~101岁,平均年龄(69.24±7.39)岁。去除性别缺项调查表12份,婚姻缺项调查表32份,文化程度缺项调查表2份,对调查样本人群按地区进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等状况比较,除婚姻状况两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地老年人经济收入与支出情况对比

去除未填写收支情况的54份缺项调查表,以及31份月生活费缺项调查表,对调查对象的个人生活费收支情况进行分类和比较,提示同一地区老年人群在不同收入层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广州与贵州两地老年人收支情况及月生活费用(略)表3 广州与贵州两地区老年人月生活费构成〔n(略)〕

2.3 基于WHO5心理健康指数量表的调查结果

使用经翻译校正后的WHO5心理健康指数量表调查,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7),但各年*龄段的得分均数仅略高于13分的健康临界值,提示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情况普遍较差。见表4。表4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指数(略)

如表4所示,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广州和贵州两地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进行比较,发现各年龄段不同地区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不同收入层次的老年人群心理健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我国确立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目标。在目前生理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的发展条件下,卫生保健的目的不再单纯是解决躯体上的痛苦,而是注重身心健康的全面改善和随此带来的主观健康状态及生活满意度的提高。生存质量强调个体主观幸福感获得的主观性指标,是目前评价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理想指标。对于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方面,目前多采用SCL90或自编量表,存在条目较多,针对性不强,对于老年人群而言,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调查实施的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使用了由丹麦学者Bech研制并由WHO心理研究协作中心修订而成的心理健康指数量表作为主要测量工具,该量表被WHO推荐用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测量,亦可用于抑郁症的初步筛检工具〔1〕。课题组于2004年引进该量表并译制成中文版,进行了初步应用信度和效度的评价〔2〕。

本研究在广州和贵州两地使用WHO5心理健康指数量表对≥60岁老年人群进行调查,经济状况和人口学资料提示,广州地区老年人群年龄偏大,文化水平相对贵州较高,月经济收入及生活花费亦高于贵州地区。根据收入状况对老年人群进行WHO5心理健康指数的调查分析,提示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口的心理健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存在差异;但心理健康并不单纯随收入的增加而改善,而是受收入和生活开支情况的影响;经济上达到收支平衡的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较经济条件差者好,经济收入是影响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上述数据分析提示,入不敷出的经济困境可能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甚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的发生。从上述分析来看,欝州地区的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指瘦得分普遍低于13分临界线,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调查,探讨经济因素对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WHO5心理健康指数量表内容简明,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适合用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测量〔3〕。然而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人群,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信度较低(α=0.51)。因此对于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人群,需要对条目表达内容进行翻译和校正,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Bech P,Gudex C,Johansen KS. The WHO(Ten)WellBeing Index:Validation in Diabetes〔J〕. Psychother Psychosom,1996;65:18390.

心理健康的含义范文第8篇

心理健康心理辅导辅导方法每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株秧苗,都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历程。在生长的过程中,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如岩石、恶劣气候等,都会影响到秧苗的健康成长。小学生的成长就和一株秧苗的成长一样,历经坎坷才能完成生命的怒放。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能够正确、顺利地通过,那么就会茁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如果不能顺利通过,就有可能半路夭折,或者长成一颗歪曲的植物。小学生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来监护他们健康成长,所以基础教育阶段都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便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能沿着正确的人生轨迹行走呢?

一、明确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身体健康而言的科学概念。什么是健康,这是研究心理健康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健康是指一个人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正常的生理机能,精力充沛。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的复杂。对于健康的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革,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一个人既具有一个生物体的个性特征,更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特征。所以以往因为遗传和生活环境界定的健康概念,对于今天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而言,都显得单薄和苍白。如今的健康概念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当然也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一个健康的人应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一种良好健康的状态,没有生理方面的疾病和缺陷,没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和缺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完全可以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去应对一切社会活动,完全可以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去看待和解决社会现象,能够很好地、及时地调节社会和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适应,保持自己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能够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而采取相应的原则、方法和措施,去为自己也为别人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获得,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的视野也在被扩大。他们接触到的各个信息可以说是海量的。这些信息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有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等,都在一定层面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习成绩的压力导致的焦虑

目前的小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里是家长的掌上明珠,甚至还是祖辈的掌上明珠,往往是六个大人守护着一个孩子。因此,孩子在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生活上的极大满足,不能代替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很多的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都加在了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即能延续生命也能延续理想,所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家长的普遍现象。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关心,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学生的心理焦虑,长此以往,形成心理问题。更有甚者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还可能遭致辱骂和贬损,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人际关系带来的焦虑

我们知道,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有学生、有老师,在交往中会出现一些心理矛盾与冲突。他们从小就在一个自我为中心的环境里生活和学习,自私、自利的现象时有出现。这使得他们在同学间及师生间的相互交往中容易出现自以为是的现象和心理,不懂得关心和照顾同学。孤僻、不合群、依赖性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出现一些矛盾,使他们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会发生矛盾冲突。还有媒体报道的自杀、暴力等少年中不应出现的情况。这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学生的心理问题。

3.与父母、师长沟通中的焦虑

小学生在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也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学生与父母、师长相处时间最长,但是由于年龄和心理的特点往往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诱因素,使学生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

三、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调节的方法

心理调节已经被社会、家长和学校所认可,所以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需要老师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和心理调节,一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实施讲授法

所谓的讲授即通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和学科渗透等形式进行调节,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小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在小学生中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实施认识指导法

认识指导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必要的指导,如指导阅读、举办故事会、参观访问、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通过这些途径进行心理疏导。

3.实施行为改变法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明辨是非,尤其要鼓励良好行为,通过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等措施,强化学生的认知和行为。

4.实施自我调控法

发挥自身的调节能力,即通过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进心理健康的进程,如鼓励和要求小学生写日记、周记和小结,适当组织展览,谈收获、体会、感受等。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疏导,避免一些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发生。为学生的成长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仲稳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