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

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

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范文第1篇

到了天水,我就想,此地明明是一块秦岭谷地,怎么叫“天水”呢?看了《天水市志》,始知它因“天河注水”而得名。这块充满浪漫、神奇、圣洁的土地,让我喜欢上了。

中华起始

我有个习惯,走到哪儿,喜欢收集当地的史志,作为我写作的参考。目前,我的书柜里,收藏着几十种地方志,我看《天水市志》算是最好的方志之一。它全面、客观、精炼,颇受教益。新闻界老前辈范长江曾对天水地区考察后,提出了“陇上江南”的印象。现实的印象,更是如此。但他所指仅是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可天水还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

谈到其历史,可追溯到八千年以前。市属的秦安大地湾的文化遗存,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早期。若此,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提升了三千年。人称“三十年看深圳,三千年看北京,五千年看西安,八千年看天水”。其间有考古,有神话,有传说。考古是科学的,神话是美丽的,传说是珍奇的。

无风不起浪,我信其有。传说,在远古的洪荒年代,因一次特大的洪水泛滥,世人遭殃毁灭,只有伏羲、女娲逃到了高山之巅,存活了下来。为了人类的繁衍生息,他们相婚,正如西方传说中的“亚当与夏娃”,始有当今伟大的中华民族。

何为“三皇”“五帝”,历史上有多种传说。不论哪种传说都有伏羲氏,且为“三皇”之首。伏羲,亦称“毖羲”、“包牺”、“庖牺”、“伏戏”、“皇羲”、“羲皇”、“太昊”。世人公认的信史,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的《史记》称其为“伏牺”,是我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据考古学家王献唐等考证,“伏羲,乃甘肃省的天水陇南一带人氏”。亦说“伏羲即太吴(太嗥、太皓),古代东夷族首领。风姓。东迁,居于陈(今河南淮阳)”。曾传以“龙为官名”。“龙,实为我国古代之图腾也。”后衍生为华夏儿女都是“龙的传人”,当今已成为全球华人的共识,并以自己是“龙的传人”为荣。

伏羲绝顶聪慧,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仰观天,俯察地,见天地万物的变化,始作“八卦”,后称“先天八卦”。用乾(三)、坤(三)、坎(三)、离(三)、艮(三)、震(三)、巽(三)、兑(三)等八种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山、雷、风、沼泽等世间万象,成为中国古文化的基础,也成为中国武术的肇始。诸如从阴阳八卦直接衍生出的就有太极拳及八卦掌。又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人类“结绳纪事”的历史。他倡导穴居造室,人们始有栖身之所;且始制男女娶嫁,长幼有序,“人伦兴焉”。教民“结网”,授予“渔猎畜牧”谋生本领;教民“庖牺熟食”,以提高人们生存、延续的质量。盛传其为“医药鼻祖”之一,解除万民疾患。他还发明了弦拨乐器――瑟,作有《驾辨》、《立基》等神曲,愉悦身心,增添情趣。据明代《内家拳法》和《兵仗记》载,“自庖羲始造干戈,蚩尤继作五兵,而后兵之器逐门多”等等。

――伏羲氏的伟大贡献,标志着中华古文明的起始,故后人称其为“中华人文始祖”。我由衷地赞日:

“神话传说,美哉珍稀;伏羲女娲,劫后夫妻。人文始祖,天水生息;三皇之首,先民所期。先天八卦,万象天地;洪荒法始,众有所依。文字发端,方便纪事;地穴造室,风雨有栖。结绳为网,渔猎传技;教民熟食,强身壮体。始制嫁娶,人伦有序;授以干戈,自卫勿欺。乐瑟天籁,愉悦情趣;医药悬壶,苍生有济。伏羲伏羲,中华起始!”

据史书载,就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始有“三皇”“五帝”之根,继有“始皇”“唐宗”之源。人称这儿是“羲皇故里”,也是“三皇五帝,始皇唐宗的故里”。另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黄帝正妃嫘祖生有二子,“一日玄嚣”,“二日昌意”。“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高阳,高阳有圣德”。“黄帝崩”,“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据《风俗通》载,我“昌氏子孙,属轩辕黄帝二子昌意之后”。由此溯源,捌有幸,根亦在天水也。

伟哉羲皇

祭祀人文始祖伏羲,始自春秋时期(前770~476年)。自秦汉至明清,祭祀不断,相沿成习,形成了内涵丰富、厚重、独特的祭祀文化。1988年,天水市恢复了公祭伏羲大典,连续举办了20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

伏羲既是华夏的,也是世界的。据我所知,在我国宝岛台湾,台北、宜兰等地都建有伏羲庙,有些宫殿、道观也供奉伏羲圣像。十年前,我到台湾探亲,在台北也去祭拜过伏羲圣像。这儿香火繁盛,信徒众多,蒋经国、蒋纬国、陈立夫及一些军政界名流,都曾参拜伏羲圣像。日本清水市也建有伏羲庙,庙内悬有“大哉羲皇”的匾额,每年朝觐,且委托天水有关部门代他们在中国为伏羲立碑,并前来谒拜。1999年以来,日本代表团就先后八次来天水谒拜伏羲圣祖。他们认为,“伏羲氏始创八卦,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海华人敬始祖,一瓣心香祭伏羲”。在天水有两座伏羲古庙,一在麦积区卦台山上,一在市区内的西关。前者更古老些。6月21日和22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的“龙的生日”),分别举行“2010(庚寅)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祭祀规模相当,前者更具民间性。

我有幸参加了22日在伏羲广场举行的大典。上午9时50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宣布大典开始。场上中华儿女恭然肃立,表达对人文始祖伏羲的崇敬之情,感怀他“一画开天,肇启文明”的创造精神。顿时,鼓乐齐鸣。击鼓34通,象征34个省市区13亿各族同胞共祭始祖;又鸣钟9响,以中华民族传统的最高礼数,表达中华儿女对伏羲功业的颂扬。大典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主持,恭读祭文。随后,在古乐声中,优秀儿女们载歌载舞的上场,以“乐舞颂祖,夹板怀祖,天鼓慰祖”三个乐章,颂扬伏羲人文始祖的伟大功德。

参加公祭大典人员多达一万余名。有中央及省市区领导和各界代表,还有美国、日本、俄罗斯、伊朗华侨华人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同胞代表。他们依次进入伏羲古庙。庙内庄严肃穆,古柏森森,圣乐天籁,沐心焚香,青烟缭绕。人们虔诚地敬献花篮,瞻仰伏羲圣像。有传统的“三拜九叩”,也有现代的“三鞠躬”,还有“超凡”的――我发现两位穿着时尚的男女,在圣像面前,男的翘首仰望,一鞠躬;女的仰视圣像,一会儿后,就走出了殿堂。

我问,男的庄重地说,“表达不同,虔诚如一”;女的说,“不在形式,心诚就行”。

“虔诚如一”,“心诚就行”。所见略同,我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泱泱武风

我作为武术文化潜心的学习者,到了天水,武术自然成为我关注的焦点之一。捧读《天水市志》始知,天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古丝绸之路中的一个重镇,曾称“上邦、成纪、秦州”。据《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陇西“迫近戎狄(亦作戎翟,一古民族。常入侵扰边,‘荒忽无常,时至时去’),修习战备,崇尚气力,以射猎为先”。说明远在汉代前,这儿“习武强身,保家卫国之风已形成”。

我参观麦积山石窟,从壁画中也得到了印证。画上有“游猎骑射、力士举石、戈盾相击、对打较技”等活动,这就表明早在北魏时期(386~534年),这儿武术就相当成熟了。由此可见,武术在这儿繁衍生息,年代久远,虽历经风雨。仍连绵不断地发展着。

在这块圣洁的土地上,培育出了西汉名将李广(?~前119年),人称“飞将军”。在抵御匈奴的战争中,作战七十余次,箭无虚发,屡建奇功,令敌人闻风丧胆。有诗为证:“但使龙城(天水又一称谓)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为历代文臣武将所敬仰。这里,也是三国时期大将军姜维(202~264)的故乡。他以文韬武略、有胆有识、枪法无敌而闻名于世。这里真是英雄辈出,有西汉救主有功的纪信将军(见《史记・汉高祖本纪》),西汉大将、营平侯赵充国(前137~前52)。汉将军李陵(?~前74),三国立义将军庞德(?~219),“陇上壮士”、自称凉王的陈安(?~323)。还有以“两棍”扫平各路诸侯,平定天下建立唐王朝的高祖李渊(566~635)、太宗李世民(626~649),等等。

冷兵器时代已成历史,但武术振奋民族精神,修炼人们意志品格,以及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自娱娱人的功能依然存在。

天水人民崇尚武术的传统,令人刮目相看。以市武术协会主席李森林为代表的武术界人士,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域特点,挖掘出了“伏羲武术”这个既新又古的概念。又围绕市政府提出的“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和打造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提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争创4A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战略思想”,制定了市武协的《伏羲武术展现工程》,从而得到省市党委政府的认可与扶持。

这个工程,他们分三个阶段贯彻落实。既结合伏羲文化,探讨伏羲武术的渊源和文化内涵,找出其理论依据,又注重“校园武术”的发展及“武术下乡”,并举办各类大型武术活动,并毅然地走出省市,参与全国及海外武术赛事。同时,深入挖掘并传承民间丰厚的传统拳械,并弘扬和破解众多“西棍”的“三十六演练”和“七十二绝技”。眼下在天水民间传承的拳种有26个,具有“理论系统、套路完整、技法全面、影响深远”的拳种流派不下十种。主要有以孙彦彪等为代表的四门拳派,以飞将军李广后裔李雄武、李森林父子为代表的李家拳派,以清代常巴巴所创的八门拳派,以马彦彪为代表的军营派,以“东门王爷”王狗子为代表的东门派,以高随随、高治安等为代表的高家派,以咸振刚、童天祥等为代表的北山回民派,以及安家山、孙蔡家、砂石坡及武山县的各类棍与鞭,在省内外亦有较高的声誉。另有拳谱300多部,各类拳械套路580多种,对打(练)、实战组合及特色绝活也不少,以及有心人收藏的武术古兵器就多达400余件。这些拳械流派,在“伏羲武术”总体概念的指引下,各得其所。且蓬勃地发展着。

这儿先后培育出了全国和世界武术大赛冠军的李淑红,全运会和国际比赛摔跤冠军、国际运动健将徐玄冲,以及在全国农民武术大赛、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上两获金牌的潘绍祖,等等。

正因天水的城乡武术发展健康,且较普遍,因而市属的两县被评为“全国武术之乡”。

“西棍”雄风

国人常称“南拳北腿,东枪西棍”。这儿的“西棍”,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地人称这儿是“西棍之源”。

2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龙城广场。中国天水伏羲武术大会在此隆重举行。这是一次包括城乡民间、学校、机关团体等广大武术工作者及爱好者,相邻以至海外武术嘉宾和专家的盛会。

武术演示丰富多彩。在金鼓齐鸣中,龙狮点睛,接着舞狮开场。几个高难动作,引起了全场数千名观众雷动般的掌声。

整场演示,除穿插少儿基本功演练,诸如10岁姚丁涛演练的童子功“脑后背腿”,老年大学集体展示的太极拳、木兰扇,以及从河南登封请来的嘉宾,登台展示“少林雄风”外,简直成了“西棍”的“大会餐”。

92岁的农民高长进,和66岁的退休干部杨存喜演练的大楗枷棍,令人大开眼界。他们动作舒展凌厉,大气雄伟,进可提劈撩扫,退可翻盖架隔,惊心动魄,技击性很强。这个棍,是由民间打场的枷演变而来,曾是爱国将领吉鸿昌武术教官张战海所传,成为“西棍”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获原国家体委授予“全国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现年78岁的农民陆兆乾演示的双节棍,令人叫绝。他上场就是一阵自我排打,用双节棍从上到下,由头肩臂背腰及腿,把各个重要关键部位都拍打遍了,说是可以“通筋活血,周身舒畅,突显其精气神”,接着演示劈抡缠扫,翻滚跌打。此棍既防身御敌,又强身健体,还颇具观赏性。

65岁的退休干部,武术迷周涛演示了双手裢枷棍,此棍亦属“西棍”中的软器械。她演练起来,甚是好看,大开大合,呼呼生风,裢环碰响,气氛高涨,粗犷勇猛,舒展大方,劈打扫挂,刺格挡舞,娴熟精巧,收放自如,赢得了在座的阵阵掌声。青年高东平演示的高家山壳子棍(也叫高家棍、模子棍),也备受欢迎。此棍尤重搏击,招法紧密,技法严谨,攻防相顾,势如破竹。他曾在陕西“西棍论坛”比赛中,勇夺双项金奖。

随后,只见老农潘绍祖身着素装,腰扎红丝带,面色红润,双手紧握二节棍,精神抖擞地登场。他这双节棍不同于一般,较长,且两棍长短不一,更增加了演练的难度和观赏性。只见这位“伏羲武术大师”提撩打扫,虎虎生威,轮子、转身、背缠、花打四门、乱劈柴,迅疾敏捷,令人防不胜防。哪儿像90岁高龄的老人!

此前,我还看过潘老手握36斤重的“关刀”(亦日“春秋大刀”、“伏羲乾坤刀”)挥舞演练。他演练时,推拖撩抹劈扎戳挑,是那样的得心应手。正如其谱日:“万马军中挑颜良,五关斩将神鬼愁。”赢得了一片喝彩声。潘老极受乡亲们的尊敬,但在人妖颠倒的年代,因他热爱武术,坚持习练不辍,而被打成了“反革命”,还蹲了三年大狱,直至1978年始昭雪。

提起天水的西棍,其内涵可丰富了,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它包括棍、条子及鞭杆。棍粗、条细、鞭柔,亦分:“六尺为条,五尺为棍。四尺、三尺长短鞭”。从一梢棍(单头棍)、二(双)节棍、三节棍、三

合条子棍、四门棍、四平棍、五排棍(走棍)、五手排子棍、七星条子棍、八仙醉棍、八山条子棍、八虎棍、八步窝子棍、八门金锁棍、十二神枪棍、十二排子棍,到二十八宿硬棍、乱劈柴棍及闹昆棍;还有猴棍、行者棍、燕青棍、轩辕棍、姜维棍、母子棍、进山棍、出山棍、入林棍、鹞子搜林棍、梅鹿棍、梅花棍、相子棍、天齐棍、达摩棍、白眉棍、白猿棍、昆阳棍(看田棍)、飞虎棍、翻海棍、盘龙棍、蛟龙棍、精武棍、乌江棍、镇江棍、排子棍、阴握手棍、小裢枷棍、少林排子棍、少林齐眉棍、黄龙排子棍、青龙排子棍、飞显条子棍、风雨条子棍、搬拦扭丝棍、逍遥步月宫棍、白蛇探江条子棍,以及杨家棍中的醉打山门、七星条子、送饭棍等数十种棍术

天水的鞭杆,也扬名国内外。我看了麦积(山)区武协副秘书长、市二中晨练点武术教练、65岁的王秀珍演示的番锏鞭杆,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一换手,就前提背提,撩拦拉搬,大扎平扫,不格不架,不钩不挎,吞吐收放,拧转起伏,既含蓄,又迅猛,刚柔相济,技艺不凡。由此看来,这儿真是藏龙卧虎之地。

市属甘谷县年近花甲的尚力学的黑虎鞭杆,也是远近闻名。此鞭相传为唐初大将尉迟敬德(元585~658)所创。它精悍短小,泼辣迅猛,把换灵活,变化多端,收如伏猫,放似猛虎,三盘全顾,应变如神。只见尚先生演练时,手不离鞭,鞭不离身,走鞭换手,进退自如,刚柔相济,力贯鞭梢,几近化境。他两次远赴香港,在香港国际武术节上屡获金奖。

鞭杆,还有双手鞭、二虎斗龙鞭、四门鞭、大金鞭、换手鞭、掉手鞭、倒拿鞭、蛟龙鞭、滚龙鞭、白虎鞭、缠海鞭、袖子鞭、五虎群羊鞭、桥梁救主鞭、姜维铁门扭丝鞭,等等。

会前,我在一凉棚中见到一位穿着朴素、头戴白帽的老大姐,我问她“高寿”?她伸出了9个指头!啊!她比我大4岁。

我说:“老姐姐!您是哪儿的?天气这么热,还来了?”“我是郊区的,是孙子开车送我来的。我喜欢武术。”年近花甲的儿媳在一旁说:“我妈是个老武术迷!从小就练武!”“你会吗?”老人说:“她比我强,现在还是武术辅导站的教练!”在攀谈中,得知老人姓杨,回民,有两儿两女,都成家立业了。她说:“托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福,他们都混得不错!大儿大女已光荣退休。我是儿孙满堂。”

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范文第2篇

俞大猷与《剑经》

《剑经》是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著作。俞大猷(1504~1580年)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泉州人,是明代文武兼备的抗倭名将,与戚继光齐名,世有“继光如虎,大猷如龙”的美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不但是个军事名将,更是技艺精湛的武术家。俞大猷以儒将著称,世袭百户之职,文武双全,是棍法高手。他一生四为参将,七为总兵,二为都督,戎马舟楫50年,从内蒙征俺答、江浙闽广抗倭到海南平黎乱,身经数百战,立下赫赫战功。

俞大猷自幼学文习武,他青年时曾从赵本学等学习兵法,又从武术家李良钦学习长剑(棍术),得其精要。在长期战斗生活实践中,对多家武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武学名著《剑经》。俞大猷将棍称为“长剑”,《剑经》一书即专论棍法。此书熔铸当时众多武术家之技击特色,他汲取了杨家枪之长,又以棍法补枪法之短,使棍法尽可能达到尽善尽美。

《剑经》一书,刊刻于1557年,后来收入俞大猷所编的《续武经总要》中。《剑经》的内容是由“剑”、“射”、“阵”三法组成,其中的精华部分在于“剑”,也就是棍法。俞大猷认为棍法是长兵的基础,明代另一著名的武术家程冲斗也认为“棍为艺中魁首”。俞大猷很巧妙地以儒家经典作比喻:“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

俞大猷在《剑经》中详尽地阐述了棍法的原理以及各种实战技击方法,揭示了棍法的奥妙与真谛。《剑经》中所提到的各种技击要领,不仅对于棍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现代的各种搏击术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俞大猷对少林棍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俞大猷曾经向少林棍僧传授棍法。少林武术的代表是棍法。在少林寺《新建十方禅院碑》文中写道:“予昔闻河南少林寺有神传长剑技(棍术)。嘉靖辛酉岁,自北云中奉命南征,取道至寺。僧负其技之精者,皆出见呈之。予告其住持小山上人曰:‘此寺以剑技名天下,乃传久而讹,其诀皆失矣。’”由此可见少林寺武术源远流长,当时棍术已名扬天下,可惜传久而讹。于是俞大猷便从千员武僧中精选二人,一名宗擎,一名普照,跟随俞大猷出入营阵三载,“时授以阴阳变化真诀,复教以智慧觉照之戒”,二僧学成后再传于少林武僧。《诗送少林僧宗擎有序》记载:“宗擎同寺以剑诀禅戒传之,众僧所得最深者近百人,其传可永也。”

五十年后,程宗猷到少林寺学习棍法,并写了一本《少林棍法阐宗》,其棍法拳理与俞大猷所著的《剑经》基本相同。在历代传承衍变中,历经四百余年至今,少林寺古拳谱仍保持“剑经俞家棍”的基本原貌。

与俞大猷齐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经常向他请教兵法、棍法,对俞大猷的棍法推崇备至,赞叹俞大猷所著《剑经》为千古奇秘。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全文抄录《剑经》,并写道:“向见总戎俞公,以棍示众,其妙处已备载《剑经》内……不唯棍法,虽长枪各色之器械,俱当此法也。近以此教长枪,收明效,极妙极妙。”当时的另一军事家何良臣在其著作《阵记》中谈及棍术时,对俞大猷也十分推崇:“棍法之妙,亦尽于大猷《剑经》,在学者熟心研究……久则自可称无敌也。”现代武术家方汝辑、侯尚达在研究流传于西北五省的天启棍法时也说:“武术界向有俞大猷棍法西传的观点,这很值得研究,如果将天启棍法同俞氏所著《剑经》做比较,不难发现二者在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最引起史学界重视的是《剑经》在少林寺的传播。现存于嵩山少林寺大量史料中,经得起推敲的确凿记载,首推《剑经》的传承,它对中国武术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禅拳归一”的少林文化铸就了里程碑。

在《剑经》出版百年后,日本江户时代的柳生新阴流和宫本武藏的《五轮书》的剑理上可能也受其影响(其剑术亦有“先之先”、“后之先”和知“拍”之说)。今日空手道松涛馆等,也将其应用于徒手格斗理论上面。

俞大猷是世界上第一位系统地利用东方哲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格斗术的创始者,其中包括刚柔、阴阳、虚实、动静、奇正等哲理。《剑经》的理论对于格斗文化贡献之大是史无前例的,没有当日俞大献独创的《剑经》理论,或许今日的中国武术和日本武道就没有那么丰富多彩吧!

《剑经》的哲学思想

俞大猷的《剑经》虽然是棍法专著,但是其哲理同样适用于徒手搏击术。《剑经》以易衍兵,以易衍武,体现了俞大猷浓厚的“易”学功底和埘民族传统文化的执著追求。俞大猷在《兵法发微》序中写道:“猷读先师所授《韬铃内外篇》者有年,领其大旨,知其无一不根于《易》者,不白揣,作为剑、射、阵三法,以衍其意。”

《剑经》的搏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两大基本法则,还有刚柔、虚实、奇正等。阴阳对立统一的相互辩证法思想是《易经》的最基本的思想。《易系辞》中的“一阴一刚之谓道”是说宇宙问的一切变化,无不是相互对应的阴与阳相互作用的显现。由阴阳对立观念,衍出了一系列对应概念如刚柔、虚实、奇正、动静、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防、始终等。这一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极其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门派、各种拳种的拳学理论中。

《剑经》充分体现了俞大猷对易学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如在总歌诀中说“中直八刚十二柔,上剃下滚分左有,打杀高低左或接,手动足进参互就”。刚在武术中表示进攻,柔表示灵活化解的防御,刚柔是武术技山中一对重要慨念,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关系。此外,还有“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阴阳要转,两于要直,前脚要曲,后脚要直,一把一揭,遍身着力,步步进前,天下兀敌”等。《剑经》中许多搏击技术郁充分体现了阴阳对立转化,如“后人发,先己人至”是指在对方进攻后进行反山,并在对方未对我造成损害时击中对方,这正是后发先胜、以迂为直的用兵原理。还有如“彼抽退,勿急追;彼急进,勿遽离”、“转阴阳不可太早,临时一下,及不不费力,明之”、“致人而不致于人”、“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总是以静待动,以逸待劳,道删微乎”。文中的“进”与“退”、“追”与“离”、“致人”与“小致十人”、“旧力”与“新力”、“静”与“动”等都充分体现了

“易学”中的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

《剑经》对搏击格斗的启示

《剑经》不仅对指导棍法等长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同样适用于徒于搏击的格斗术,有些口决已成为搏击格斗的至理名言,如“千言万语,不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一句”、“不外乎‘后人发先人至’一句”。“全书总要,只是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八字耳。至妙至妙。”

古语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观择其精要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对搏击格斗能有所启示。

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而不致于人”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历代兵家或者武术家极力强调的战斗准则。这里把棍棒的核心原理归结存控制格斗的主动权上。所谓“致人”就是调动放人,“不致于人”就是不被敌人调动,总的精神就是在搏击中争取丰动,摆脱被动,这足作战取胜的关键。《孙子》云:“善攻者,敌不知其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因此,掌握主动并非专指进攻,防守也并非就是被动,无论攻守皆有主动与被动,关键的是作战者能否掌握主动权。

从搏击格斗来说,要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除了本身具有精湛的技艺之外,还决定于是否能在战斗中采取恰当的战略战术、技击手法和攻防技巧。在太极拳理论中将这种能掌握主动权称为“懂劲”,如“由着熟而渐悟懂劲,南懂劲而阶及神明”、“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古今中外各种搏山术都十分强调在实战中掌握主动卡义,并将它作为衡量其武学修养境界高低的一条重要的标准,因此俞大猷总结了许多棍法技术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千青万语,不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一句。”

此“当”字,如曲中之拍位,妙不可言

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棍起源;民间武术;洮岷江淮大移民

[中图分类号]K24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8-0030-04

一、 西棍溯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人精悍而机灵,拳打五尺船头,故而南派武术以拳法为主;北方人人高马大,长于用腿,北派拳法以腿为主;潼关以东的人们善使大枪,如沙家杆子、马家长枪、梨花枪、杨家枪、梅花枪、六合大枪等,显然与逐鹿中原密切相关;西北戈壁沙漠交错,丝绸之路万里迢迢,茶马古道沟壑遍布,一棍傍身既能探路过沟,又能驱兽抗匪,故而西北人善于用长棍短棒。

故此长期以来,在中国武术界形成了“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武林拳谚。追溯西棍起源,我们发现至少在远古时期,西北的牧羊人,也就是在羌人中就使用棍术了,故而有人曾提出西棍起源于牧羊人之说。考古发掘证实,现今西棍最为重要的流传地域临夏(河州)及其周边地区,曾是羌人的活动核心地带。

远古时期的大西北,地广人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大多半农半牧。羌族中的牧羊人为不使自己和羊群受到狼虫虎豹的威胁,他们的手中始终紧握着一根短木棒,由于这种短木棒的长度和放羊鞭杆的长度相近,抽打方法相似,人们把它叫作鞭杆。上山了,羊儿吃草,放牧人无事可做,于是便拿起手中的鞭杆挥舞,练习“防守进攻以及打狼”的本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简单、快捷、方便的使用棍棒的方法。至今,甘肃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十个羊把式九个会练拳。”“羊把式”指的就是牧羊人,而“拳”在人们的意识中自然就是武术了。

羌族牧羊人使用棍棒,这是西棍早期的源头,也是西棍诞生的土壤。

魏国棍术就是通过戍边将士传到了河西走廊,这是西棍起源的另一个重要源头。据记载,战国时,孟子曾对魏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里所说的“梃”就是棍的另一种称呼。从孟子的这番话语中我们能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其时,崛起于西北的秦人,并不擅长于棍法,秦人靠的是坚甲利兵,而魏国人以棍为自豪,甚至把棍当做抵抗秦楚坚甲利兵的优势项目。如今,秦始皇兵马俑等考古发掘也证实了这一点,出土的秦人兵器多为剑戈弓弩。

元狩二年(前121)春,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地区的匈奴部,歼敌4万余人。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后来,汉王朝为控制河西走廊,不仅设立河西四郡,而且在河西走廊迁入大批河东等地移民,最多时达28万人。而河东就是指当年魏国地域的一部分,河东的主体在今山西南部的运城盆地,曾经是晋国的经济、政治重心。

大批河东移民进入甘肃的河西走廊等地戍边,因而他们不仅把河东商贸带到了甘肃,也把击梃之术带到甘肃河西走廊。

二、繁杂的西北棍术

在历史上,人们对棍的称呼大不相同。棍最早称作“殳”,列为五兵之一;到晋代称作“翘关”;唐代棍称为“掊”;宋代称棍为棒;明代把棍称作“长剑”,如明代抗倭名将、著名武术家俞大猷写的棍法专著就以《剑经》命名;清代以后均称棍。

目前,流传在西北各地棍术繁杂庞大,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棍的长短,可分为五尺棍、条子、鞭杆。

五尺棍,棍的长度以人在站立姿势的状态下从地面到人的眉毛为准,故而又叫齐眉棍。以明代生活为背景的《水浒传》中就曾经多次提到齐眉棍,而武松打虎时拿的哨棒也是类似于五尺棍的长木棒。有很多不同的体系和流派,比如有天启棍、蒲坛棍、风磨棍、扭丝棍为四大名棍之说;有进山条子、出山棍、五虎群羊棍、蟠龙棍等,也有河州魏家棍、临洮边家棍,还有秦安高家屲的高家壳子棍、蔡家棍等。这些棍中最受推崇的是天启棍,一般都认为天启棍亦为母棍,其他都为子棍。

条子棍,其长度稍高过人头,棍细而长,技击方法棍中兼枪(枪法),枪中有棍(棍法),有迎风条子、八虎条子、水仙条子、桑门条子、陆合条子、琵琶条子等,其中迎风条子、水仙条子等内容较为丰富,风格独特,动作凶猛;陆合条子、琵琶条子等则组合清晰、动作疏密相间,演练人群较为普及。戚继光说:“中平枪,枪中王,去如箭,来如线,指人头,扎人面,高不拦,低不拿,中心一点难遮架。”枪棍相加,这种棍法既适合于民众在丝绸之路上往来,也适合于冲锋陷阵、抵御游牧民族的袭扰。可见,西棍实用性和技击性是非常强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西棍的起源和战争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鞭杆,民间的说法是“鞭杆不过三尺三”,但其长度并不固定,一般是以本人的一臂加一肘的长度,或是在站立姿势下,从地下到胸口的高度,故此在民间有三尺鞭杆之说,而鞭杆的套路更是不胜枚举,不再一一罗列。

三、民间的棍术起源考辨

从西棍的分类来看,大体上可以分长棍(条子棍、齐眉棍)和短棍(即鞭杆)两个大类,然后又于此衍生出了其他的种类,比如连枷棍等。

先说鞭杆起源。鞭杆的诞生和西北古代的牧羊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长期以来,外地的朋友们总是弄不清楚何为鞭杆。我们做了探究,并为此进行多方考证得出的结论是:短棍在搬、砸、扭、扣等击打动作的运动轨迹中,双臂和手腕劲力的发出风格(力道)特点如同使用鞭子的方法一样,故而把短棍叫作鞭杆。

鞭杆就是一种由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的武术短器械,由于它要短棍长用,其击打动作不管是用搬、砸、扭、扣、勾、挂、挑、略,还是其他击打方法,终究要使力道(着力点)到达棍头,就是说在对抗中要用棍头以及短棍的前1/3处击打对方,在练习的过程中,手臂和鞭杆要有弹性,武术行家们看一个人练习鞭杆的功夫高低和传授的深浅,就是要看短棍的劲力在挥舞的时候是否到达棍头上,一个好的武术行家在演示鞭杆的一瞬间,他的臂膀和短棍给人的视感是弯曲的带有弧度的,鞭杆在动态中就像是放牧人甩鞭子的动作一样,一鞭子抽出去,鞭稍子啪啪地响,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力和悟性,是不会产生这种感觉的。

甘肃多山地,沟壑纵深,三尺鞭杆在当地非常适合于行路时随身携带、行商、赶车、放牧。在武术上可长可短,可近可远,而且带有很强的防身作用,因而深受西北车把式、贩运牲口的商人欢迎,在西北传承绵绵不绝。以前,人们经常看见一些货郎担在行走和歇脚时,把鞭杆当作一种辅的休息工具。可以这样理解:鞭杆首先是一种生产用具,然后才是武术器械。

再说长棍的起源。千百年来,在频繁的战争中,在丝绸古道、唐蕃古道上的商贸队伍中,在民间放羊人中,西棍生生不息地流传着。

漫长的岁月中,由于民间武术家大多重武轻文,也由于在过去武术是一项极其普通实用的技艺,是人们生存必备的基本技能,此种技艺并不为文人所重视。长期以来,关于武术的流传体系,鲜见记载。因此,关于西棍的起源,人们的依据主要来自于民间的口头传授,其中大量的是民间传说,而见诸于文字的记载少之又少。

在这些年的研究和田野调查中,笔者对有关西棍起源进行了梳理,也对这些民间传说作了进一步剖析。

下文列举关于西棍核心棍术——天启棍起源的种种说法:

其一,常巴巴的传说。马明达在《常巴巴轶事辑述》中写道:“王富海说,他的天启棍是一位姓常人传的。常是山东人,约60多岁,自称是常遇春的后人,四川过来,专程到西番地里寻找常遇春的一支后代,但没能找到,只好计划到兰州再做打算,不想走到蒿子沟时得了病,滞留在客栈里。正在为难之时,来了一群脚户,其中便有年仅十六七岁的王富海。王见老人孤病无助,就主动上前伺候,别的脚户都走了,王继续留下来照看,直到老人病情转安,又执意要用骡子把老人送到兰州。小小年纪的王富海如此仁义厚道,使老人大为感动,路上闲谈中,老人得知王也喜好练武,最喜练棍,练过一些地方套子,只是未得名师指点。于是,当走到距兰州不远的阿干镇时,二人便住下来,老人给王传授了天启棍的套子和排子,还仔细拆讲了临敌实用的定势和变法等,然后才依依分手。”

其二,据民国年间编纂的《导河县志》记载,天启棍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从山东传入的。导河县就是今天的临夏县。《县志》中写道:“王富海,俗名王大脚,清咸丰、同治年间年近古稀,精技击,幼从山东得一拳术,名曰天启棍,内分十二门三十六着,习之娴熟,有滴水不能侵身之妙,故陇上武术家称大脚为宗师。”

其三,王喇嘛传棍说。清季,外地人王喇嘛流落临夏,以教拳为生,为报卧病时王富海照顾之恩,授棍法于王富海。

其四,至善和尚传棍说。在河州民间武术家的传说中,智善(亦称至善、志远)和尚是在洮岷一代的一个天齐庙中传授这种棍法的,所以棍术套路的名称叫作天齐棍。据我们在临夏(河州)调查中,民间的武术家们一说起流行于河州棍术的渊源,就会提到智善和尚。

其五,有学者从名称上推断,天启棍可能诞生于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

其六,著名武术家吴图南《国术概论》一书中说,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有一个少林高僧智远,在西北寻访武林高手,他得知在兰州水北门(今天的永昌路北口一带)有一位姓李的老人是位武林高手,于是他出言相激,两人过手,智远被击倒在地。于是,智远将李氏父子请到了少林寺,后来李氏的儿子皈依佛门,取名澄慧,独掌少林十余年。由此可见,在明代嘉靖年间,西北武术水准已经非常高超了,自然其中也包括棍术。

纵观上述种种关于(主要是前四个观点)天启棍起源的观点,都集中在一个核心人物王富海身上,对于究竟是谁传给王富海的棍术,至今没有明确记载或者说法。基本上都是些民间传说,主角不是和尚,就是道人,要不就是归于某一家,许多结论相互矛盾。有一点基本明确,传给王富海的是天启棍,而不是鞭杆。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西棍中的天启棍是外地传入甘肃的,而鞭杆则是西北本地发展起来的。

长期以来,关于天启棍的种种说法,不仅没有使西棍起源正本清源,相反却使西棍起源更加复杂化。因而,要弄清楚西棍的核心棍术——天启棍的起源,难度非常大。

下文先从天启棍的名称来探究一二。关于天启棍的名称有天齐、天启、天旗多种写法,但大部分人认为应该写为“天启”。初步研究表明,天齐、天启、天旗多种不同称呼,都和明代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先说天齐庙。流传在河州民间武术家的一种说法是,至善和尚在临潭天齐庙中传棍法,可见棍术和天齐庙有一定的渊源。

首先,在历史上,天齐庙起源比较早,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2)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后来各地为泰山神修的庙均称天齐庙。民间传说,相传东岳大帝是掌管人间贫富贵贱、生老病死的神仙,所以信众众多。元末,明太祖朱元璋还在红巾军郭子兴部下为帅时,他带兵在黄淮地区与元军作战,屡打败仗。一天夜里,朱元璋梦中遇到天齐王,并向他授了一计。朱元璋大喜,连夜出击,打败了元军。次日,朱元璋赶到百里外的沙岗,为天齐王烧香焚拜,并许愿,如能元朝,建立大明,世代朝封天齐庙。所以,明代天齐庙的香火非常旺盛。这说明天齐一说和明代也有一定的关联。

其次,“天启”在民间武术家的口传心授中指明代天启年间。历史上,以天启为年号者有三个政权,其一,南朝梁政权永嘉王萧庄的年号(558~560),共计近二年。其二,元末徐寿辉政权曾用天启(1358~1359),一年即止。其三,明熹宗朱由校年号(1621~1627)。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居多。

再次,天启棍的套路中以“旗”命名的招式很多,如迎风展旗、秦王磨旗、迎风巻旗、怀抱天旗、斜插天旗、倒挂天旗、天王举旗等各种动作变化,人们久而久之就以讹传讹为名天旗棍了。各种“旗”的式子,这些无疑带着典型的军旅色彩。古代军旅以旗鼓为号令,而明代军队最基层单位则为旗,每个小旗辖10人。明代军制核心机构是分驻在各地的卫、所,卫由卫指挥使率领,辖5个千户所,共5600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10个百户所,共1120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2个总旗,共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共50人;小旗10人。这些无不与军旅有关。

显然,不论是天启、天旗、天齐都和明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临夏武术家方如辑等人通过古今名势比对,论证了河州天启棍与明代俞大猷《剑经》、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之间的源渊关系,比如临夏武术家方如辑认为:“天启棍极有可能就是俞氏棍法的后裔,而它与程氏棍法的血缘关系更近。”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关于天启棍起源的种种说法中,有几点是可信的:其一,从其诞生地域来看,以河州为中心,包括了甘肃的陇南、岷、洮、夏、河、甘南等山区。其二,和军旅、战争的关系极为密切,比如西棍中的条子棍,其实就是没有安上枪尖的枪术套路,比如各种以“旗”为名的式子。其三,从产生的时间上看,不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亦或者对历史记载的推断,最后都指向了明代中叶。

“”后期,在推广国家甲组武术的过程中,笔者有幸学习初级棍、甲组棍,而且还多次演练并教授体校学生和民间武术爱好者,对东、西棍术的区别有着深切的感受。如果是一个熟悉武术,比较爱好棍术的练家们稍加注意,对初级棍术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推广的甲组棍术的动作组成,以及现今高水平专业武术竞技运动员们演练的棍术套路略加分析,和西棍做细致的比较,就会发现这是两种不同结构、风格、讲究的武术技术。

可见,以天启棍为核心的西棍其起源,应该是西北广袤的大地上以军旅征战为色彩的实用技术流传到民间,而后逐渐扩散发展起来的棍术。

四、江淮大移民与西棍起源

我们认为,明代江淮大移民和西棍起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368年,明王朝建立后,明政府在今甘肃境内设置了卫所,用以巩固地方政权。明朝兵役制以卫所制为主体,以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千户所,120人为百户所。为了落实卫所制度,明代还严格推行军民分籍管理“人丁一经入军,一家便为军户,世代相继,不许变更”,大量家属自然也就跟随了过来。

从明洪武二年到十二年(1369~1379)的10年间,明朝中央政府在今甘肃境内先后设立了临洮卫、兰州卫、河州卫、岷州卫、洮州卫等卫。守卫这一带的官兵,仅永久充军的军户就在3万人以上,如果再加上他们的家属,不下10万之众。

兰州大学的柯杨教授曾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民俗调查后认为,洮岷地区的汉族人大多来自南方。这些人的祖先都是明朝初年从安徽凤阳、江苏南京等地迁移过来,大部分人的原籍为应天府、凤阳府。最初的一批移民是从洪武二年(1369)开始的,当时,他们是跟随平定这里的明军来的,随后陆续有大批移民来到了这里。这些人大部分是明朝开国将领徐达、常遇春、沐英、李文忠、胡大海、金朝兴等人的子弟或部下。他们从江南迁来后,以洮州卫城为中心分散后居住周边各个战略要地,起到了守卫卫城、抵御外敌的作用。

在《洮州厅志》上还能见到这样的记载:金朝兴是南京伫丝巷人,忠勇多谋,有儒将风。洪武十二年(1379),明太祖朱元璋任命金朝兴为都督奉国将军,从西平侯沐英讨洮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平定结束后,曹国公李文忠命金朝兴修筑洮州卫城,有功被封为宣德侯,他的两个弟弟都被授予卫指挥使,因此就留在了洮州,后来金朝兴在征云南时去世。而明初名将李胜是凤阳府定远县人,他的儿子李达,曾镇守洮州四十余载,子孙六代继其卫指挥使职,直到满洲人入关才变军为民。

这些半军半民的住户在洮岷地区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们不仅完成了中央政府赋予的重任,而且也将自己家乡的传统习俗保留了下来,成为特殊的群落。为纪念先辈们,洮岷地区居民供奉了18位龙神,它们被人称为“洮岷十八路神庙”。与其他地方神庙不一样的是,洮岷十八路神庙中供奉的龙神,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而且还被朝廷敕封为神。洮岷地区十八路神庙中供奉着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胡大海、康茂才等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历史小说《大明英烈传》中的人物,所以有人把洮岷各地供奉的十八路神庙的龙神称之为“一部活着的《大明英烈传》”。

在当地的神信仰文化传统中,这十八路神庙中供奉的神都称为佛爷。其实他们不应该称之为佛爷,应该称之为将军。由于这些人都被明朝政府封为洮岷一带各河流的龙神,所以他们也被人们称为龙神。

常遇春为洮河龙王。在距离冶力关镇5公里处有一座常爷庙,就是为纪念常遇春而建立,冶力关是奉祀常遇春的地方。常遇春庙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常巴巴在西番草地上寻找常遇春后人的合理性。

由此可见,惟有把研究视野投入明代江淮大移民这一特殊的时期,西棍(天启棍)起源的问题才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认为,明代中期,随着大批戍边将士,江淮移民在洮岷地区扎根后,原先流传在军中的棍术、枪术也逐渐传入民间,在辗转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天启棍,也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传说。

五、结语

任何一种民间技艺的形成都离不开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研究西棍起源,必须深入探究西棍所产生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否则,所谓的研究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从上文总结出西棍的三点共性来看,西棍起源和明初江淮大移民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从这一源头继续往前追溯,则可以追溯的北宋和西夏在甘肃东南面对峙的背景与此也有极大关系。

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职业学校 体育课程资源 开发实例

一、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和思考

正在进行的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出了“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实行教学内容的放开与开放,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权交给一线教师是本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极大地调动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增强了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力地促进了新兴体育项目的引进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使体育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职高生的身心发展已逐步趋向成熟,其思想和行为已同社会一切活动相连,文化学习压力较小,而对体育活动在内的各种实践性活动的需求较高。我校是农村职校分校区,场地、器材等设备较匮乏,传统的体育教材基本上是以田径为主的跑、跳、投项目。这些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直接影响到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体育教学的效果。《课程标准》在内容设置时,把田径和健康教育专题作为必修必学模块,然后选择七个运动系列中的某项目作为必修选学模块,我们根据条件不足的情况,在模块设计时创造性地设置了融合“田径、武术、体操”在内的“综合模块”,将其作为必修必学内容。并且打破传统内容的限制,乘着课改的东风尝试将当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项目引入综合模块的体育课堂,积极开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实例介绍

1.民间地方资源开发

[案例]踩高跷

老师发给每位学生长、短木棍各一根及绳子一根,要求学生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按图示捆扎完毕(老师事先备一张高跷图),然后宣布:同学们动脑筋,利用手中的棍子开拓自己的玩法。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踩着单棍跳移,有的踩双棍移走,有的不怎么会玩而摇摇晃晃的。在学生经过初步的尝试后,老师集中学生讲解示范踩高跷的动作要领,组织学生教学练习。接下来的几节课上老师逐步提高要求,最终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了踩高跷的动作,并且做到了艺术性地表演展示。

[评析]踩高跷是本地一项用于庆祝活动的表演项目,学生们经常在节假日的庆典活动中看到,对该活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的欲望。我们将该内容引入体育课堂并划分到体操项目中(因为它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支撑平衡能力),使这一地方文化得以传承。该内容对场地要求不高,且高翘制作不难,取材也很便利,所需的长棍、短棍(木块)、绳子在农村容易找到。我们虚心拜当地踩高跷的艺人为师,设计了多种适合学生的练习方法,进行了有效的资源开发,促进了该活动的技能化和教材化。如开发了高跷入门行走、高跷赛跑、高跷舞蹈、团体高跷比赛等项目。另外,踩高跷使用的器材也可以一物多用,长棍子可以当武术中的棍棒,短棍(短木块)可以当木砖或障碍物使用。

2.民族文化开发

[案例]推手

上课开始老师先创设情境,戏说一段武当创始人张三丰的故事。同学们一听议论纷纷,情绪高昂。老师抓住时机说:“同学们,你们可以根据自己所看过的武侠片自由模仿练习。”有的同学拳打脚踢,有的同学表演象形拳,如模仿鹰、虎、蛇、螳螂,有的学生两人一组模仿推手。老师找出推手的学生对同学们说:“推手属于中国武术哪个流派?”学生们沉默不语。老师抓住学生渴望的心态,大声说:“武当派,同学们一起来练推手。”刹那间学生一个个像武林高手一样模仿起来,老师着重引导学生正确推法,十几分钟后集中学生,由老师表演一段简化太极拳,然后告诉学生:推手是太极拳中的功法练习,要想推好手,还得打好太极拳,学生们听后个个要学太极拳,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相关练习。

[评析]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影视作品中有大量的武术动作,让观众对中华武术心驰神往。武术动作有一定的攻防和对抗因素,符合职高生勇于敢拼的心理特点。该内容的学习能发展学生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同时也是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另外,还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武德的教育,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该内容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也便于在学校广泛开展。鉴于武术的独特功效,目前教育部已推广中小学生武术操,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建议将武术和田径合并作为高中的必修必学内容。我校有一名老师是武术专项运动员,曾参加过全国太极推手比赛,该老师负责教学内容的制定,并对我们进行太极拳及太极推手动作的规范和培训,这实质上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为了配合教学的开展,我们把太极拳作为校运动会开幕式的团体比赛项目,太极推手作为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实现课内和课外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三、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

[案例]越野

我校地处茅山革命老区,背枕著名书法家米芾隐居的十里长山,有着较好的地理环境。春天的一节课上,老师告诉学生:“今天的体育课我们开进长山。”学生们欢呼雀跃。老师带领学生按照事先开发的线路行进,遇到平坦的路就快速跑,遇到曲折的小路就慢跑,遇到小沟就跨过跳过。等到达山脚下的目的地时,虽然大家都大汗淋漓,但兴致都很高。然后经过小憩后,老师带领学生慢跑或走回学校,沿途让学生欣赏自然风光。那油菜金黄、蜂飞蝶舞、百花争艳,让学生心旷神怡,老师也择机讲解一些野花野草的名称和知识,学生们身心愉快地回到了校园。

[评析]老师并没有单纯地在跑道上组织学生练习,而是利用自然地理环境,通过越野旅游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耐力、速度、弹跳等素质,同时让学生走进了自然,增长了知识。虽然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但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他们的生活也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两点一线。我们利用学校地处农村、背枕长山的有利条件,事先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安全评估选择“旅游路线”,然后将身体素质练习巧妙地安排为“旅游景点”,组织学生进行远足、定向越野、抓野猪等活动,拓展了体育课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野外安全活动能力,缓解了学习的压力,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2010年学校四星级验收时,我校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受到省教育评估院专家的好评。2009年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制定公布了《江苏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建议把田径、体操内容合并作为校定必学项目并可增加到3个模块,同时加强武术、民族传统项目的教学。这些都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做法。

参考文献:

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范文第5篇

在现实生活中,赤手空拳的打斗防卫非常重要,但是持械防卫则更加常见。持械防卫只需要经过短暂的防卫技术训练就能够掌握。本文将为大家展示五类武器的应对和防御使用技术。如果你重视防身自卫术,无论你喜欢不喜欢这些武器,都要掌握如何对付和使用这些武器防卫,因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歹徒的持械攻击。规则一:要始终以为对方携带有某种武器攻击你,并尝试运用下列技术策略应对:

一、能发射子弹的武器

这类武器包括能够发射物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各种工具。最简单的一种,就是人用石头砸伤别人。最危险的就是歹徒持枪袭击他人。虽然其中的威胁程度差异很大,但是其中大理念是一致的。

在学习具体的缴械、躲避、掩饰和藏匿、进入房屋和建筑物进行搜寻等方面技巧之前非常有必要先掌握枪械基本的发射原理等知识。面对持枪歹徒的袭击,能够让你很好地了解持枪袭击者会做什么,而且要知道如何避免灾难的发生。

二、利刃类武器

很多功夫高手都认为在大街上他们最可能遭受持刀歹徒地袭击。很难让人相信,一把普通的刀子会成为致命的武器。但是任何人――无论其是否受过训练,如果能够手挥刀子,马上就能够在打斗中占据上方,而如果遭受歹徒的持刀袭击,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些,在面对持刀歹徒袭击时是的确会发生的。但是这类武器中还包括持破玻璃瓶和其他锋利的物体。要知道,歹徒要袭击你,未必须要持价格昂贵的刀具。任何可以刺破人体或造成人体皮肤、肌肉开裂的物体都可以归入利刃类。

接受利刃攻击技术的训练能够使你充分了解利刃类武器攻击的特点和弱点。你的防卫策略训练还应该包括对于监狱等各种地方发生的利刃袭击类案例的研究学习。不要以为罪犯袭击你时会像在防身术训练馆练习对练时那样,给你一秒钟的时间等着你对其进行防卫、等着你缴掉他的武器。

三、撞击类武器

只要能够用来击打人体的任何物体都属于此类武器。人类从早期用木棒、石头狩猎起就开始学习使用这类武器了。现在,打击类武器被用来进行多种活动:控制骚乱、控制囚犯、军事行动,民众防卫,其中最不幸的就是用于从事犯罪活动。

虽然这类武器攻击范围有限,但是这类武器也是能够致命的。当用这类武器击打人体骨骼突出部位和神经系统中枢部位时,危险效果会加倍。

四、化学类武器

这类武器能够使人轻松摆脱危险的境地,但是要是无辜群体遭受这类武器袭击,危害会非常大。如果想要抢劫某人,或想要用浆汁类东西袭击某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向对方脸上喷辣椒水,使其丧失抵抗能力。一旦对方目不能视,可能连基本的反抗能力都会丧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罪犯喜欢使用化学类武器袭击他人了。

化学类武器包括各种物品,如化学类液体、气体、粉末等。使用辣椒水喷射器是最常见的一种。辣椒水喷射器其实就是一种装有麻辣辣椒提取物的气雾喷射器具。如果正确使用,是一种有效的非致命性防卫武器。虽然被喷到脸上后会暂时致盲、呼吸困难,甚至会产生剧烈疼痛,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五、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防卫技术类文章中谈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似乎有点令人奇怪,但是在全球各地的恐怖袭击中常发生的炸弹袭击,其实就是这类武器的袭击,因为袭击者就是要借机引起媒体的关注。如果你必须生活、旅行或工作于大城市之中,可能遭受炸弹的袭击就是要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虽然在遭受核武器或神经毒气弹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时,你几乎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对于遭受手雷等手动炸弹袭击时你还是可以采取很多方法设法幸免于难的。这其中包括事先发现这类武器的威胁,设法使自己不要暴露于其有效威胁断面之下,以及设法求生等。

六、针对性的训练

很有必要先了解上述五类武器的攻击特点和攻击弱点。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他们的使用方法。这样能够使你无论在攻击还是防守方面都能够运用自如,还能够培养你应对各种突况的能力。无论你喜欢何种防卫技术,都必须将所学到的防卫技术练至纯熟,变成一种事件突发时的一种本能的反应行为,那样才能真正达到防卫的效果。

在训练中,很有必要正确估计你的实际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能会遇到什么人的袭击。生活在中东地区的功夫专家可能遇到的袭击与生活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功夫专家可能遇到的袭击差异会是很大的。

因此,防身自卫的第二大原则是:看起来漂亮的技术动作在实战防卫中未必有效,而有效的防卫手段有时候并不好看。实用是关键。很多功夫教练传授的都是应对电影中常见袭击的防卫技术。但是本文要提醒大家的是:忘记那种荒谬的想法吧。你要非常清楚,那些技术是用来表演的,而那些技术是可以用于街头实战的。

很多现代武器的训练内容是过于复杂而缺乏实用价值的。如果你要实战实用某种技术,就要下功夫,切实掌握其实用性内容。就要设法保障练习时间,全力以赴去学好这种技术,以便使自己能够将之应用于对付快速突发的袭击事件。如果没有必要的相关知识、实用的训练方法和有效的训练技术,武器训练也是没有认可实用性的。研究表明,优秀的骑车驾驶技术源自于必要的警觉意识和时间观念,同样,在防身自卫术的运用中,也有很多基本的要求。最好的、最有效的防卫技术就是那些你在生活中反复尝试和检验过的技术手段。

防身自卫第三大原则:牢记截拳道教练伯盾・理查德逊的话:"知识本身并不是力量,只有当你能够在伸出压力之下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时,它才是真正的力量。"

实践打斗或模拟训练中反复锻炼,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技术应用能力。由于街头袭击都是非常突然、非常快速的,所以,训练时也要全力以赴,快速凶猛才行。然而,要记住,训练要不拘一格,要有张有弛,才能够有效。在实际环境中一旦遇到袭击,无论你是否持有武器,都要全力以赴。所以,训练中还要全力以赴,并且要尽可能将自己置于灯光昏暗的环境之中和不利的情形之下进行练习。

七、学习使用和对付武器袭击需要循序渐进

1、要有意识地避免危险。你所接受过的训练已经能够使你在身处险境之前提前辨别危险的存在,而且你所学过的有关罪犯袭击的知识使你能够进一步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形。

2、设法逃跑。由于你的训练包括各种情形的模拟,你无论何时都要设法脱离险境。相关训练使你能够不断设想各种危险情形,然后设法逃脱险境。

3、巧妙利用环境。你所学习过的各种撞击类武器、利刃类武器和化学类武器的使用和防卫技术使你能够掌握运用任何可能用于砸击对方的物体进行防卫。你还应该知道当逃路受阻时应该如何调整方向,如何寻找可用于攻击对方的武器。如果你面对的是枪械的袭击,要知道如何躲避射击和藏匿自己。

4、保持移动。实战防卫技术能教会你如何与袭击者保持距离、掌握时机、攻击准确。要保持安全的防卫距离,就要掌握好与对方的距离。你已经了解利刃类、撞击类、化学类、射弹类武器的攻击特点和弱点,距离的重要性应该非常清楚。当你的亲人或朋友需要保护时,移动是非常重要的。

5、全力以赴进行防卫。尤其是在你命悬一线之时,你所接受的防卫练习是你最后的凭借。你知道要以为自己能够像电影里的英雄那样轻而易举地解除攻击者的威胁是一种愚蠢的想法。实战防卫训练教给你的技术才是实用而有效的,所以,实战中必须全力以赴。

图示:

警棍对利刃:摩尼・斯万纳普尔(图中居左穿黑色上衣者)面对歹徒持刀袭击(图1)。对方挥刀向摩尼・斯万纳普尔靠近,使得他身体重心后移(图2),然后突然挥棍直击对方持刀之手(图3),紧接着摩尼・斯万纳普尔先前近身(图4),挥棍击打对方面部(图5),然后反棍顶击对方胸部腹腔神经丛所在部位(图6),这样对方就会疼痛侧身,摩尼・斯万纳普尔趁机挥棍击打对方颈部(图7)。

徒手对利刃:当歹徒持刀向自己靠近时,摩尼・斯万纳普尔抬起双掌,掌心内翻呈防卫状态(图8)。歹徒挥刀向摩尼・斯万纳普尔腰腹部刺来,摩尼・斯万纳普尔则挥掌阻挡(图9),紧接着摩尼・斯万纳普尔继续与歹徒保持安全距离(图10)。歹徒持刀向前进步继续攻击,摩尼・斯万纳普尔则趁机双手紧抓对方持刀之手(图11),将对方持刀之手推至身侧,并用肩部盯住地方身体(图12),然后摩尼・斯万纳普尔借助于上身体重用力将对方的利刃压到地面(图13),然后上前脚踩住利刃(图14),(需要注意,图中所示双方均为赤脚,且所使用的利刃为训练用具。实战中不要赤脚去踩对方的匕首。)并将对方推倒在地(图15)袭击者倒地后,摩尼・斯万纳普尔可以拣起利刃或迅速逃走。

持枪对付空手袭击:摩尼・斯万纳普尔扮演警察,正在打电话帮助别人(图16),有人(图中穿浅色上衣者)突然来抢他的电话(图17)。电话跌落后,对方的袭击更加凶猛,欲抢夺他的手枪(图18)。摩尼・斯万纳普尔身体后撤,以便能够掏出手枪,同时用左臂将对方向外猛推,保持身体距离(图19)紧接着摩尼・斯万纳普尔身体后撤,拉大与对方的距离(图20),趁机用枪瞄准对方,控制歹徒(图21)。

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技击 格斗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1 盐铁专卖与银样镴枪头

在中国古代社会,出于集权统治的需要,各朝帝王几乎都将“盐铁专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予以实行。历史上“盐铁专卖”与“户籍制度”一经结合便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控制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得历朝的禁武愿望得以实现。

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曾下令“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为金人十二”。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时只能“斩木为兵”。及至宋代,朝廷为了弱化民间反抗力量,再度强化了对铁器的控制力度。宋朝甚至下令民间赛社活动中所用的仪仗兵器也一律只能用“竹木为器”。到北宋末,索性连木刀木枪也在禁止之列。①在元代若干户人家才能共用一把菜刀,民间竹木形制的棍棒亦在禁止之列。朝廷明文规定:除军人外,包括官员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许随意隐藏、执把兵器。凡隐藏全副甲胄、10副弓箭或刀枪者,均处死。②明清两朝,中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已发展到了顶点,地方基层组织也相应地大为强化。明王朝推行里甲与保甲制度,清王朝同样采取里甲、保甲并行的办法。在这两个朝代里统治者基本上禁绝了民间铁制武器的普遍存在和使用。以至于“天地会”的成员在他们的文献中留下了颇为骄傲的言辞,自称是“手握棍棒打天下”的英雄。少林尚棍人所共知,究其缘由也和明清“禁铁”政策密切相关。

尽管朝廷禁铁、禁武之风愈演愈烈,但由于木质兵器的特殊性最终还是流传了下来,并成为传统武术练习者们主要的武术器械。出于审美和表演,特别是宗教活动的需要,民间在使用这些木制兵器时往往使用蜡纸等物件相贴其上,使之看起来更像是一件“兵器”。故古人戏谑地称这类“特制的兵器”为银样镴枪头。

2 以木代兵,点到为止

尽管在明清时代,民间仍有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的提法,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现实,我们认为其时的传统武术器械应以枪、棍为主。棍为纯木质器械较少受到朝廷的限制,枪头带铁可能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枪之所以能够在民间流传,主要在于它形制的特殊性。枪其实就是一根特别的棍子,枪头短小装拆简单,携带方便,平时可拆下藏入兜中,用时装在棍上即可,既可当枪使,也可当棍使。明清之际少林棍法享誉武林,明人程冲斗更是专门为其著书立说,他的《少林棍法禅宗》至今著称。③这些事例当是传统武术习练者以木代兵的有力证据。

迄今为止,我们还未找到有关传统武术习练者持真枪直接对抗的有效史料,这里聊拿手头仅有的几例间接对抗资料略做分析,以供参考。为论证方便,我们先将这几例资料一并罗列如下,然后再进行分析与总结工作。

资料1:吴殳《石敬岩枪法记》

“石师之教,先练戳,戳不许多,四伐五伐则喘息汗下,止而少息。又四五伐,以力竭为度。戳不竭力,则手臂油滑,初址不固,临敌无以杀人矣。以渐加之,必日五百戳,几百日而后戳固焉。”

“戳之后,乃教以革。革者,其后踵,不得移动,移动则手不熟。乃使善革者,如矢如电以戳焉,革稍不合法,则杆必及身,颠扑于地。杆以韦絮封其端,而又厚缚纸竹于前胁,然犹左臂青紫流血,恒不绝见。”

在戳、革二法之后,敬岩继续教门徒们练习“连环”。

“连环者,一戳一革,互为主客,二人欲相杀如仇怨焉。”④

资料2:《水浒传》十三回杨志与周谨的马枪比试

“两个领了言语,向这演武厅后去了枪尖,都用毡片子包了,缚成骨朵,身上各换了皂衫,各用枪去石灰桶里蘸了石灰,再各上马,出到阵前。”

从资料1中我们可以看出,枪法的主要实战技术不外乎“戳”与“革”。“戳”大致类同于“刺”,而“革”实为“格”的通假。戳属于进攻性技术,革则是防守技术。练习者在“戳”技与“革”技娴熟后,就进入了枪法练习的第三个阶段——“连环”。这里的“连环”显然是指“器械对练”。尽管敬岩非常强调对练的真实性,要求“二人欲相杀如仇怨焉”,但对练毕竟是一种模拟性、配合性的仿真练习手段,这种练习和真实的格斗有着本质的不同。“二人欲相杀如仇怨焉”一语既强调了连环练习要逼真,也透露出当时为“连环”而连环,只注重形式而不重视实战者大有人在。我们认为这正是当时传统武术器械习练的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历史中的敬岩与其说是一个传统武术练习者,倒不如说是一个实战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军事武艺练习者。他早年曾协助参与过官府的缉盗活动,后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都是见证。

根据练习目的、方法的不同,明清武术又可分为传统武术(民间武术)与军旅武艺。使用“银样镴枪头”且“遍地花草”的传统武术与使用铁刀钢枪以杀敌保疆为目的的军旅武艺在技术体系和技击效果上有着天壤之别。敬岩不是军人,他的一生多半行走于江湖,以教授拳、棒谋生。准确地说他所练习的技艺应该是传统武术和军事武艺的混合体,如果我们将之归属于传统武术人士群体,那么他所习练的枪法无疑代表着当时传统武术器械技击形式的最高水平。敬岩尚且如此,其他传统武术器械技击表现形式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资料2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其“信度”并不高,之所以摘录在此是因为明清的小说家应该对当时的民间持械比武较为熟悉,在描述事件时可能会反映出一些当时的社会实际。其二,它似乎可以给我们一种启发。至于其中的比武过程与结果实不足为信,是以我们仅摘录了对比武前准备工作描写的这一段。

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为了保障格斗者的安全,传统武术练习者在持枪格斗时通常会拆除颇具杀伤力的“枪头”并用一些质地柔软的物件束缚于枪头之处,最终使用戳、格等技法以点数定胜负。这无异于将一场凶险万分,以命相搏的恶斗变成了温情脉脉的棍术比赛。难怪我们在史料中难以找到因传统武术持械格斗而导致的流血和人员伤亡事件。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传统武术的习练者在持械格斗时才可能使用那种“满地花草”、“腾挪闪躲”的高超技艺而极尽技击之能事。

3 结论

受种种原因所限,传统武术持械格斗只能采取以木代兵,点到为止的方法。我们认为这种模拟性的格斗并不具备真实的技击功效,不能客观地反映出格斗者的实战能力。因为格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其技击体系的任一条件的改变都可能导致它产生质的变异。比如A、B两人持械决斗,如果A两次击中B,而B仅击中A一次,从点数看自然是A胜于B。但倘若两人手中所持是真刀实枪,一次击中就可能杀死或重创对方,如果B击中A在前,那么结果可能会完全相反。倘若如此,那么格斗的双方在技、战术的使用上就可能会选择完全不同的方法。如此一来,技击体现形式自然也会随之变化。

在冷兵器时代,作为一种暴力对抗形式的武术在任何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力量。正因如此,各个民族的统治者们对于它的存在表现的既爱又恨,力图将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为己独用。中世纪欧洲的骑士和日本的武士本身就是统治者和职业军人,他们垄断着属于自己民族的武术练习和使用权,所以他们才能拥有精良的装备和公开练习与比武的机会。对于明清时代既非统治者也不是军人的传统武术练习者而言,习练武艺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他们是统治者眼中“以武犯禁”的暴民,朝廷绝不能容忍他们进行公开的比武练艺行为。正因如此,传统武术只能在秘密状态中传承,并在秘密的传承过程中异化,最终蜕化成为了一种以套路演练为主的,灵活多变却程式化和理想化了的格斗方法。尽管不同的拳种、流派均与实战或近或远地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但他们毕竟只是对格斗进行的一种提炼和抽象,不能等同于格斗。⑤

当然,双方若真敢“以身犯禁”,以命相搏时除外。不过此时的持械格斗更多的是比胆量、比狠毒类似于军事武艺,应另当别论。

注释

① 宋会要缉稿·刑法[M]165之2. 转引自 马明达.说剑从稿[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3:258.

② 陈高华,史卫民著.白钢主编.中国政治通史(第八卷 元代)[M].人民出版社,1996.12:229.

③ 程大力著.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8:77.

④ 马明达著.说剑从稿[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3:106-108.

⑤ 邱丕相,闫民,戴国斌.中国武术套路的文化解析[J].体育科学,2007(12).

摘 要 明清时期,中国不存在公开的比武机制也不允许民间私斗,传统武术练习者们的持械格斗多通过隐秘的方式进行。格斗时多采用间接对抗方式,以器械的演练和模拟性的格斗为主。以木代兵,点到为止是传统武术持械格斗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技击 格斗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1 盐铁专卖与银样镴枪头

在中国古代社会,出于集权统治的需要,各朝帝王几乎都将“盐铁专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予以实行。历史上“盐铁专卖”与“户籍制度”一经结合便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控制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得历朝的禁武愿望得以实现。

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曾下令“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为金人十二”。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时只能“斩木为兵”。及至宋代,朝廷为了弱化民间反抗力量,再度强化了对铁器的控制力度。宋朝甚至下令民间赛社活动中所用的仪仗兵器也一律只能用“竹木为器”。到北宋末,索性连木刀木枪也在禁止之列。①在元代若干户人家才能共用一把菜刀,民间竹木形制的棍棒亦在禁止之列。朝廷明文规定:除军人外,包括官员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许随意隐藏、执把兵器。凡隐藏全副甲胄、10副弓箭或刀枪者,均处死。②明清两朝,中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已发展到了顶点,地方基层组织也相应地大为强化。明王朝推行里甲与保甲制度,清王朝同样采取里甲、保甲并行的办法。在这两个朝代里统治者基本上禁绝了民间铁制武器的普遍存在和使用。以至于“天地会”的成员在他们的文献中留下了颇为骄傲的言辞,自称是“手握棍棒打天下”的英雄。少林尚棍人所共知,究其缘由也和明清“禁铁”政策密切相关。

尽管朝廷禁铁、禁武之风愈演愈烈,但由于木质兵器的特殊性最终还是流传了下来,并成为传统武术练习者们主要的武术器械。出于审美和表演,特别是宗教活动的需要,民间在使用这些木制兵器时往往使用蜡纸等物件相贴其上,使之看起来更像是一件“兵器”。故古人戏谑地称这类“特制的兵器”为银样镴枪头。

2 以木代兵,点到为止

尽管在明清时代,民间仍有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的提法,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现实,我们认为其时的传统武术器械应以枪、棍为主。棍为纯木质器械较少受到朝廷的限制,枪头带铁可能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枪之所以能够在民间流传,主要在于它形制的特殊性。枪其实就是一根特别的棍子,枪头短小装拆简单,携带方便,平时可拆下藏入兜中,用时装在棍上即可,既可当枪使,也可当棍使。明清之际少林棍法享誉武林,明人程冲斗更是专门为其著书立说,他的《少林棍法禅宗》至今著称。③这些事例当是传统武术习练者以木代兵的有力证据。

迄今为止,我们还未找到有关传统武术习练者持真枪直接对抗的有效史料,这里聊拿手头仅有的几例间接对抗资料略做分析,以供参考。为论证方便,我们先将这几例资料一并罗列如下,然后再进行分析与总结工作。

资料1:吴殳《石敬岩枪法记》

“石师之教,先练戳,戳不许多,四伐五伐则喘息汗下,止而少息。又四五伐,以力竭为度。戳不竭力,则手臂油滑,初址不固,临敌无以杀人矣。以渐加之,必日五百戳,几百日而后戳固焉。”

“戳之后,乃教以革。革者,其后踵,不得移动,移动则手不熟。乃使善革者,如矢如电以戳焉,革稍不合法,则杆必及身,颠扑于地。杆以韦絮封其端,而又厚缚纸竹于前胁,然犹左臂青紫流血,恒不绝见。”

在戳、革二法之后,敬岩继续教门徒们练习“连环”。

“连环者,一戳一革,互为主客,二人欲相杀如仇怨焉。”④

资料2:《水浒传》十三回杨志与周谨的马枪比试

“两个领了言语,向这演武厅后去了枪尖,都用毡片子包了,缚成骨朵,身上各换了皂衫,各用枪去石灰桶里蘸了石灰,再各上马,出到阵前。”

从资料1中我们可以看出,枪法的主要实战技术不外乎“戳”与“革”。“戳”大致类同于“刺”,而“革”实为“格”的通假。戳属于进攻性技术,革则是防守技术。练习者在“戳”技与“革”技娴熟后,就进入了枪法练习的第三个阶段——“连环”。这里的“连环”显然是指“器械对练”。尽管敬岩非常强调对练的真实性,要求“二人欲相杀如仇怨焉”,但对练毕竟是一种模拟性、配合性的仿真练习手段,这种练习和真实的格斗有着本质的不同。“二人欲相杀如仇怨焉”一语既强调了连环练习要逼真,也透露出当时为“连环”而连环,只注重形式而不重视实战者大有人在。我们认为这正是当时传统武术器械习练的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历史中的敬岩与其说是一个传统武术练习者,倒不如说是一个实战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军事武艺练习者。他早年曾协助参与过官府的缉盗活动,后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都是见证。

根据练习目的、方法的不同,明清武术又可分为传统武术(民间武术)与军旅武艺。使用“银样镴枪头”且“遍地花草”的传统武术与使用铁刀钢枪以杀敌保疆为目的的军旅武艺在技术体系和技击效果上有着天壤之别。敬岩不是军人,他的一生多半行走于江湖,以教授拳、棒谋生。准确地说他所练习的技艺应该是传统武术和军事武艺的混合体,如果我们将之归属于传统武术人士群体,那么他所习练的枪法无疑代表着当时传统武术器械技击形式的最高水平。敬岩尚且如此,其他传统武术器械技击表现形式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资料2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其“信度”并不高,之所以摘录在此是因为明清的小说家应该对当时的民间持械比武较为熟悉,在描述事件时可能会反映出一些当时的社会实际。其二,它似乎可以给我们一种启发。至于其中的比武过程与结果实不足为信,是以我们仅摘录了对比武前准备工作描写的这一段。

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为了保障格斗者的安全,传统武术练习者在持枪格斗时通常会拆除颇具杀伤力的“枪头”并用一些质地柔软的物件束缚于枪头之处,最终使用戳、格等技法以点数定胜负。这无异于将一场凶险万分,以命相搏的恶斗变成了温情脉脉的棍术比赛。难怪我们在史料中难以找到因传统武术持械格斗而导致的流血和人员伤亡事件。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传统武术的习练者在持械格斗时才可能使用那种“满地花草”、“腾挪闪躲”的高超技艺而极尽技击之能事。

3 结论

受种种原因所限,传统武术持械格斗只能采取以木代兵,点到为止的方法。我们认为这种模拟性的格斗并不具备真实的技击功效,不能客观地反映出格斗者的实战能力。因为格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其技击体系的任一条件的改变都可能导致它产生质的变异。比如A、B两人持械决斗,如果A两次击中B,而B仅击中A一次,从点数看自然是A胜于B。但倘若两人手中所持是真刀实枪,一次击中就可能杀死或重创对方,如果B击中A在前,那么结果可能会完全相反。倘若如此,那么格斗的双方在技、战术的使用上就可能会选择完全不同的方法。如此一来,技击体现形式自然也会随之变化。

在冷兵器时代,作为一种暴力对抗形式的武术在任何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力量。正因如此,各个民族的统治者们对于它的存在表现的既爱又恨,力图将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为己独用。中世纪欧洲的骑士和日本的武士本身就是统治者和职业军人,他们垄断着属于自己民族的武术练习和使用权,所以他们才能拥有精良的装备和公开练习与比武的机会。对于明清时代既非统治者也不是军人的传统武术练习者而言,习练武艺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他们是统治者眼中“以武犯禁”的暴民,朝廷绝不能容忍他们进行公开的比武练艺行为。正因如此,传统武术只能在秘密状态中传承,并在秘密的传承过程中异化,最终蜕化成为了一种以套路演练为主的,灵活多变却程式化和理想化了的格斗方法。尽管不同的拳种、流派均与实战或近或远地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但他们毕竟只是对格斗进行的一种提炼和抽象,不能等同于格斗。⑤

当然,双方若真敢“以身犯禁”,以命相搏时除外。不过此时的持械格斗更多的是比胆量、比狠毒类似于军事武艺,应另当别论。

注释

① 宋会要缉稿·刑法[M]165之2. 转引自 马明达.说剑从稿[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3:258.

② 陈高华,史卫民著.白钢主编.中国政治通史(第八卷 元代)[M].人民出版社,1996.12:229.

③ 程大力著.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8:77.

④ 马明达著.说剑从稿[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3:106-108.

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范文第7篇

我的挚友陈庆君是一名咏春拳实战高手。他师承于“大花面锦”一脉(大花面陆锦应是梁赞之师叔辈)。陈十七八岁开始苦练咏春拳,满师后常与人切技,数十年试技不下百次,均令其满意。陈所学的咏春拳被称之为佛山咏春,主以拳破势,实作中缠打快速力猛,使人防不胜防。陈虽然触觉反应敏锐,但对取力点打法并不擅长。2002年的一天。陈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广东三水籍七十多岁的咏春拳高手陆叔公。陆叔公是大花面陆锦之嫡传师承的族内弟子,与陈之师承咏春拳同出一脉,陆比陈大二十余岁,身材瘦小。交谈中陈向陆请教拳法,陆见陈咏春功夫达一定层次,且好学有礼,即以取力点打法任陈进攻。陈―搭手,就手脚受制,动也失重,不动也失重,大动则被放出。不管是搭手试,还是脱手试,陈都好像被对方绑住手脚一样,换力换势再快也用不上力,使陈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在牵制着自己而心神无着,令陈觉得莫明其妙。后来我问陈陆叔公之打法有什么特点?陈说:“陆叔公身步外形变化很小,从头到尾也不见其用拳脚击我,只是如同一壁厚墙一样向我压来,我只觉脑中一片空白一下便被放倒了。”

细析陆叔公的打法即与本门古劳咏春之正面架构取力点打法相似。由于陈师承的佛山咏春以拳破势打法,属正面拱形三角形直线运动之咏春拳基本架构攻防打法,陆叔公在取力点打法中也用此架构取力点抢攻,故外形范围动作变化无需大,触觉取力点用劲变化于无形,更合于双方同为咏春拳之规矩架构打法。所以说咏春拳双藕手“碌桥”之外形和触觉变化,在训练实作过程中应是由大化小的。

那么赵师说本门古劳咏春之取力点打法中的跟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本门师承古劳咏春,除了进行碌桥双藕知觉取力点对拆外,还重点进行“自由圈手”的训练。自由圈手对拆训练的过程是由小化大,其理念是指外形动作的变化范围,先由基本架构练起,遂破架构之规向左右扩展(如叠掌、横掌、双龙出海、大耕手等),目的是适应实战中的各种拳术变化取力点打法(如南派之大开大合进攻又擅长虚实变化走势之拳术)。此即本门古劳咏春之跟手追形取力点打法。其外形技术用劲变化是横向扇形意识落点取力点抢攻,其实作讲求手身步落点要恰到好处,招招制人。但是落点驭势后,即以触觉取力点抢攻,一气败敌。此时的触觉取力点技术用劲之外形越快越小越好。从中分析,咏春拳的基本架构以拳破势和取力点打法,属直线运动朝面追形打法,是咏春拳以直破横(破圆)之基本大法。实战中如指南针一样,以圆中心为对阵达到以直求快。本门古劳咏春,在训练实作中,亦要先掌握这种面对面近距离的基本架构打法,同时加入侧身,还魂腰变化,并结合“双手用”打法;心法是“遇硬(顶)则取力点,遇甩遇软则意识落点”。实作中二者灵变而用,亦可结合以拳破势和双手击放单独用。

咏春拳取力点打法,是“来留去送”心法,结合知觉的敏锐反应。技术用劲是借对方换力换势之虚,抢先进攻。其法门是封手、制脚、失重和击放。实战中要牵动对方的重心。在封对方手时,对方只有在犯顶力的情况下,我才能借桥之硬度直透其重心用劲,故称触觉取力点放人是“受硬不受软”。而意识落点是直达对方三关之法门。实作中对方一旦甩手(手桥离开或变软),我则“视点不视拳”,直扑对方三关封手或制脚失其重,故此又称“甩手落点人三关”。说白了前者知觉取力点打法属本门古劳咏春近贴缠身打法,可加入放人和击人实战。而后者是本门古劳咏春中近距离打法。本门第三种打法是身步驭势打法,适应由远入近、拉开一段距离的实战。其实作打法,与咏春拳以圆心直线运动之朝面追形不同,而是运用八卦原理,用走势,在运动中接近对方,视对方之形和点,犯则立扑迂回到对方背势面。封手制脚一触即发,一出手就要打动对方重心,身步落点要稳、准、快,出双手之击打距离要合于身步变化和发力。若身步落点到位令对方背势,则无需先接触对方桥,免得对方知我用劲方向,可以浑圆劲双手发力击之,一气败敌。本门古劳咏春之第三种打法,属“不粘而打”大法,多用于掌、指、肘的变化之中,亦可以运用于取力点破势打法和一出一入以拳破势之第一种、第二种的打法之中。但训练的过程必须要先掌握近贴身取力点打法,才能在实战中做到心中有数,艺高人胆大。故咏春拳的取力点打法是基本大法。其秘门在于触觉反应,是近战之法宝,亦只有懂知觉变化、技术用劲,才可化于无形之快先,方能进入到适应各种打法之知觉化意识、见打不见防之落点管势的返璞归真层次上。

本人认为,咏春拳之取力点打法,包含了形、触(触觉)、意(气)、点、力(内外)。打法多用于驭势失重放人为主,其中包含释、儒、道等诸多观念,是中国武术文化的体现。梁赞古劳咏春以散手对拆主练,要求习者在对拆中入静以松柔练劲,遂由慢变快,使知觉变化合于浑圆一体。反应疾速,内劲横生,使取力点技术用劲笃实。实作中做到独我知人,人不知我之境。若在藕手中把精力独放在杀伤力上而忽视知觉取力点打法,即使杀伤力超人也难得咏春拳之真谛,更不合现代文明社会时势,弄不好还会害人害己。

去年我认识一位咏春门的朋友阿明,年近五十岁,自小嗜武成性,曾习过外家拳,后主攻佛山咏春拳和古劳咏春拳。阿明不注重咏春拳(黍离)手取力点打法,只注重拳脚杀伤力训练,数十年来风雨不改,每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训练拳脚的杀伤力,后修炼内功,始终认为自己的拳脚功夫训练得法。他平时除了练拳脚,就是在商场做保安。数月前的一天,他刚上班便听说商场内有人在闹事。经了解是一位身高一米八的大汉四肢展开摊坐在商场的主道上不让顾客通行,当班的保安上前劝其希望可以坐在边上,谁料大汉不但不依,还出言不逊并动手将保安打倒在地。大汉似乎学了几下功夫,当另一位保安上前劝阻时,也被其打伤。阿明出于职责,来到跟前制止并劝其说:“不要动手,有事慢慢讲。”大汉不领情,以为得势,二话不说就用双标指直扑阿明双眼和面,阿明速走侧退闪避过,大汉追上复用双标直击阿明眼面,由于空间狭小,阿明被柜物制阻无法避让,无意中出双手缠挂大汉两桥手,同时右脚由下向上飞弹在大汉。由于大汉是前冲之势,遂被击在其下阴后的穴道上,大汉面色骤然变白,停了手脚不言,慢慢退出商场。半个小时后大汉昏倒,被送到医院经抢救才醒过来。医生拍片检查后发现,大汉被击穴道深处有一黑影,需要留院观察治疗,医生说也许会留有后患

(对生殖系统有影响)。后经内部调解,阿明一方赔偿其医药费4万元。商场认为阿明是出于职责为了单位的利益才失手伤人,故愿意承担大部分责任。事后阿明对此事仍感不安和内疚。

一日阿明休息,来到其朋友吾徒弟陈华胜办公室闲坐,恰逢吾早期弟子颜力球(吾外甥)正与陈在习练对拆法。阿明见其对练动力似咏春拳,但又不见其有拳脚发力动作,便问道:“你们练的是什么?”陈停下手回答:“这是古劳咏春拳的知觉取力点对拆法。”阿明不解欲要见识一下,为了警示阿明的训练方法(陈已知阿明之前出事的情况),陈先与阿明近距试手。后让颜力球再试。陈华胜用的是本门简接取力点抢攻打法,以封手失重快击,一下把阿明迫压在墙上。陈右肘贴在阿明左肋下(但无发力),阿明觉得手脚难出而心服;与颜力球试技时。颜说:“我只用取力点打法,不用肘膝拳脚,你可拳脚并用。”阿明疑惑着上前一试,谁料一搭手阿明就被颜封住双手,重心被牵动,手脚难出,一下被颜以沉伏劲迫在墙上无法动弹。此时阿明才醒悟过来,不由自主地说:“原来咏春拳还有这样打人不伤人的打法啊!”颜力球说:“其实防卫无需以拳脚的杀伤力去打人,在当今社会打人是一种既不文明又愚蠢的做法,即使赢了也是输了。只要别人伤害不了你,你还能有效地制服别人又不使人受伤就足够了。这也是中国武术文化注重武德之处。”阿明沉思了一会儿激动地说:“如果上次出事时我以此取力点打法制服大汉,处理的情况就会不一样了,矛盾也不会加深了,我要重新开始跟你师傅学习对拆法!”

本门古劳咏春的触觉拆练是咏春拳的基本核心。以触觉取对方力点为无形之快,在近贴身搏斗中取决于快在先上。拳脚发力击人再快也有距离上的虚点。实战中不得已发力出拳脚时,也要在掌握近战取力点打法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击倒对方。阿明只练咏春拳,却与进入触觉取力点的基本训练法脱节。从历史的社会情况分析,古时科学落后,人们为了求生存为了保家卫国才注重功夫的训练,从而慢慢形成中华武术修炼的独有风格。中华武术文化也包含中国各类文化的风格,如中国的医学文化,均立于以防为主。只有防止疾病的发生,治起来才不会手忙脚乱,也比较易于控制。中国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术与中国拳术的“独我知人,人不知我”功技的道理是一样的。咏春拳的触觉跟手取力点打法就是要具备这种功夫。故中华武术的修炼也要先学防、后修炼杀伤力,且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才可杀伤对方。其中的内涵也包含释、儒、道等诸多原理。

本门古劳咏春之取力点双人对拆法,是一种双人对抗性的训练方法。有定步训练和活步训练两种。定步训练如站桩,常与比自己身强力壮的师兄弟对练,可不断提高自己的功力,使内劲横生,用劲灵敏,马步笃实,落地生根。取力点打法有直接连续取力点和间接取力点两种训练。连续取力点主练跟手控制之“先留后送”放击人。间接取力点是在取力点破势的同时打击对方。换句话讲,取力点打法有“来留去送”和“留送合一”打法,亦有单手进攻和双手进攻取力点打法,但无论哪种取力点打法,都应该循序渐进地修炼,先懂得连续取力点破势后,才可进入间接取力点一出一人以拳破势中,以及双手发浑元劲之留送合一破势打法中。否则实作中会出现漏空的现象。

广东佛山招就大师传给彭南的咏春拳,是梁赞嫡传的另一支咏春拳,又称“永春拳”。在彭南师承训练中就有取力点双人对抗练习,在训练中双方手搭着手,与太极拳定步活步练灵劲相似,把动作化于无形之境:耕、拦、摊、膀在化于无形之中,(黍离)、摸、荡、捋,你来我往。难怪其门人在二次(黍离)手大赛中,在手搭着手的情况下都取得了好名次。

2009年春节,我给师叔陈兆传(吾师爷冯威廉之女婿)拜年。他向我讲述了本门知觉取力点和跟手灵变打法的事。他说:“本门古劳咏春是属中国武术文化,是个宝,你应将其发扬光大于有缘之人。”又说:“冯廉(冯威廉简称)师承的古劳咏春结合梁赞嫡传的三家古劳咏春和佛山咏春自成一体,在训练风格和打法上有所不同。我满师后曾接触过数家同门的师承者,早心中有数。其特点是你师爷冯廉生前是一个有悟性有文化,痴迷于武学。身上又有些钱的人,而最重要的是他曾任国民十九路军大刀队队长,在战场上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日寇入侵中国后,他含泪返古劳乡,但学武之心未却,在一次与其弟冯威试技中,冯威功夫令他口服心服,遂拜倒在其弟之师傅劳叔门下学习古劳咏春。劳叔是王华三早期弟子,后经了解引荐,又拜王华三老人习古劳咏春(又称偏身咏春)。王华三是梁赞晚年亲传弟子,王此时年纪已老身体不利,冯廉出于孝心,晚上时常到王华三家服侍师傅,终得其点化。冯在广州时又随古兆龙学到梁赞传给弟梁旭子梁枝(二子)之真传,结合其实战经验自成风格。”师叔称:“时代不同了,保守不传有缘之人不合时势发展。现在我也赞成弟子余文志在乡教一些有缘之人,留给后人,使拳发扬光大。梁赞咏春理法很深,我现在七十岁的人了还在研究中。”关于习古劳咏春问题,兆传师叔对我说:“你师傅赵辅继生前和我兄弟一样,他已学得冯廉之真功。但是习古劳咏春一定要有‘慧筋’(悟性),触觉意识反应要灵敏,在训练取力点时要借势借力,不怕对方力大,以灵变把对方帆帆制死(帆帆之意是对方用劲力的每个方向角度之盲点),才能达到以技胜,不以力敌。故称:‘知觉为母,意识为帅。’打木人桩易于失知觉,以拳握在一起对拆回防慢,不利于知觉取力点变化,所以本门无需打木人桩和打拳套发力。”师叔对我说:“本门撑掌在懂得取力点灵变后,可破取力点之放捋劲,若以双掌发‘撑寸’浑圆劲又懂取力点打法,可破单独的取力点打法。本门的‘高接低攀’用劲又可破取力点之摔法,二者混合变用又可还原,生生不息。关键是勤练多想、多实战。”

单纯的知觉变化取力点打法,只是控敌破势的一种手段。是近体实战的必备之基本法。而放人、击人才是破敌的最终目的。故之在取力点训练中要学会以整体力放人,遂过渡到跟手的每个角度都能控势取力点定位放人,再以整体力变浑元劲,单手出或双手出,发“撑寸”劲击人或“以人击人”之高层次的打法。而本门取力点跟手肘法是本门秘门功夫。肘之发力应结合整体浑元劲才有杀伤力,并要懂本门三种灵变打法才实用。陈兆传师叔的弟子余文志在与我提及发寸劲时称:“本门无专门发寸劲的拳套练习,寸劲是在对拆中以撑掌发力而得。对拆时要静心而练,用劲要松柔,上下协调,使体内浑圆内劲激发顺畅,由慢至快,至实战之极快。慢慢积柔成刚才突发而出。发力要出于自然,不可着意,只用掌轻弹而出,把筋拉松(松筋拔骨),只有这样才发力出掌一下到位,使人防不胜防。”余又说:“本门撑掌发撑劲,用的是掌的前半端,如篮球投篮般,以浑元劲一弹而发出,发力时在于心意,不用死力。寸劲是在撑劲的姿势下掌腕向下骤然下沉,离击点一寸左右时发力,下沉掌腕时要有旋转击入的意念。”

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范文第8篇

据传武当洪拳为宋朝武当山一道士所创,因其俗家姓洪,故定名为武当洪拳。又说当年宋太祖打关东,闯关西,以三十六路拳,三百六十六手定天下,分三十六路为关东架,三百六十六手为关西架。故武当洪拳以阴柔圆活之关西架;阳刚脆快之关东架为拳术根基。武当洪拳内容丰富,有系统的套路,器械,功法,散手,擒拿,养生气功练习法。代表性的如关东架、关西架、太平架、十八路对练打捶、三十六摔、七十二擒拿手、抓门道功夫等;器械有单刀、双拐、手梢子、四节镗、春秋大刀等。

武当洪拳为沛县传统功夫中的一支,自清光绪六年祖师张福顺手提单刀背负双拐来沛传拳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河北大名府张栋书(1856~1933年),字福顺,出身武术世家,其父张万青乃清末武当洪拳一代宗师。栋书自幼随父习武,苦练二十余载,深得其父真传,并有所发展,功夫达炉火纯青之境。祖师生性侠义,性格刚强,好打抱不平,曾打死恶霸之子,手提单刀背负双拐,由河北至山东、江苏一路访师会友,切磋技艺。在南京府与一猴拳武师实战对搏,对方经营武馆有弟子数百人。当时祖师背墙而战与猴拳武师间距约两米,但见对方腾空以饿狼扒心之式前扑,意欲取祖师性命。祖师观其来势凶猛,后不能倒退,急中巧变遂提丹田气来一式仙人挂画,身形贴于墙上,对方扑空以双手插入地砖下。祖师疾落地以鹰爪功扣抓其后脑。祖师手下留情,对方认输起身以礼相待,要求与祖师结为兄弟共营武馆。祖师知其心诚,不想贪图他人便宜,习惯于江湖生活,仍欲寻高手,在猴拳武师的引荐下去嵩山少林寺访友学艺。

光绪六年徐州举行大规模武术比赛,祖师来徐,知沛县为武术之乡,遂手提单刀背负双拐来沛。据武当洪拳传人张基凤老先生讲述,当时祖师在沛县城中心演武,围观人群中有好事少年张开柱、冯坤山等在祖师弯腰之际,冯坤山以手指抠勾祖师的腚沟,岂料被祖师夹住,他哪里挣脱得开,跟着祖师身后走。有人说你身后怎么跟着个小孩,祖师转身说哪有啊,但见冯坤山已被摔出丈外。时张开柱、冯坤山等少年家住沛城东关,正随一山东武师练洪拳,这一试深知遇见高人了。然而面子上过不去,于是回去叫家人出气。祖师知几少年定会回来理论,便就近在一饭店要几小菜喝起酒来。店主张绍坤久行江湖,观其身法眼神,言行举止,知祖师功夫高深非等闲之辈。待冯坤山家人一行来论理时,店主张绍坤出面和解并介绍张开柱、冯坤山等少年拜张福顺为师,系统学习武当洪拳,自此祖师游走江湖的生活得以结束。张福顺在沛县城东关奶奶庙设场授徒,后在乡镇亦设有分馆。

祖师在沛设场授徒五十余载,弟子遍布丰、沛、萧、砀等县,有名气者如铁腿张开柱、铁爪子刘修信、草上飞李居正、花刀李洪露、苗敬典、高兴礼、郝心五、韩志贤,均能承其衣钵。

安在峰版:

沛县武当洪拳是流传在沛县民间的一种长拳拳法。相传由宋朝武当山一道士武功精湛独创此拳,因其俗家姓洪,故定名为武当洪拳。

沛县武当洪拳由张栋书在清朝光绪六年传入沛县。《沛县志》介绍“张栋书(1856~1933年),字福顺,人称张胖子,原籍河北省大名府南乐县张小窝村人。出身武术世家,其父张万青乃清末武当洪拳一代宗师。栋书自幼随父习武,苦练二十余载,深得其父真传,并有所发展,功夫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栋书生性侠义,性格刚强,好打抱不平,曾打死恶霸之子,手提单刀背负双拐,游荡江湖,访师会友切磋技艺。清光绪六年来沛县住城镇东关客店,人们听其言谈,观其行迹,深知非一般武林之辈。当时,城里有一武人张宜林,力大无比,能抱石磙两个,数年来无人能敌,人称神力铁掌。他闻听东关店内来一武术大师,便来拜访有意较量。时值盛夏,暑气逼人。栋书在天井内摇扇纳凉,宜林大步入内。栋书已知来意,在抱拳拱手之际暗发内力,宜林暗藏杀机挥拳向栋书打去,栋书顺势捋带对方肘臂,以引进落空、借力打力之法,令其败北。宜林自知遇到名师,遂拜倒在地,至此丰沛两县一带慕名投师者日增,武当洪拳便开始在丰沛一带推广起来。

张栋书在沛县设场多处,授拳近五十余载,弟子遍布丰沛一带,有名气者,如刘修信、刘修君、张开柱、李露、李居正、韩志贤、苗庆典、高兴礼、郝心禄等。其中尤以刘修信为甚,《沛县志。人物录》介绍“刘修信(1901~1968年)楼乡东刘庄人,幼嗜武,弱冠,从河北省大名府拳师张福顺学艺八年,尽得真传。1922年,获丰沛两县武术比赛冠军。1936年,获江苏省行政督察专员举办的武术教练第一名,得‘武术英烈’匾额,被荐为江苏省国术馆教练。翌年,返沛参加抗日,任县武术队教练兼队长。长于鹰爪功,人呼‘铁爪子’。县内至今仍传诵着他的轶闻、佳话。”

如今刘修信、刘修君一脉传人在继承前学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创新,有志于武当洪拳的传承与发扬,以使更多的人了解武当洪拳,受益于武当洪拳。

徐飞版:

合肥武当洪拳由江苏沛县张传正拳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传入市内,现为合肥最有影响的门派之一。